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春晚节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春晚节目:挑着娃娃走钢丝!?
热度 1 zhangxw 2012-7-19 12:47
春晚节目:挑着娃娃走钢丝!? 张学文, 2012/7/19 创意者:张学文,时间: 2012/7/19 ,公布处:科学网博客 免责声明:表演者的意外伤害,创意者不承担责任 项目内容:一演员挑着两个孩子走钢丝,并且两个娃娃有一点表演动作。 项目难度:我分析这比一般的走钢丝反而容易,但是看上去惊险,新颖,喜庆。 道具与解释:做一个英文大写的 A 字型架子(可拆开),其顶端平一点,由在钢丝上的扮演者用肩挑着其顶端,注意 A 字的 横线在钢丝之下 (横线的长度与稳定性有关!), A 字的两个下端各有一段绳子,绳子下面是一个板子。儿童则坐(站)在板子上(也可以有点表演动作),其双脚离开地面,但是不多。然后表演者在钢丝上挑着架子两端的娃娃走过钢丝,表演者双手可以扶着 A 字架。我给予的解释是这个结构比踩钢丝者拿着一根长竿子还要稳定。这因为孩子在钢丝下面,所以整个系统的重心比我们过去常见的拿竿子走钢丝还要低。于是整个系统稳定性好 ,难度低,而新颖、喜乐成分多。娃娃的体重应当在 15 公斤以下。我分析一般可以走钢丝者轻易可以完成这个节目。 A 字架子是可以拆开的,表演时让钢丝绳横穿过 A 字的上△的中心。钢丝绳高度 1.5 米? 挑这娃娃走钢丝不危险吗?我分析比徒手走钢丝反而稳定 创意者要求:如果成功了,说句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3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化改革和拼车回家
热度 1 moxj 2012-1-21 18:34
官方的文化改革到底是神马,一直没有关注,也没有多少感觉;是不是春晚节目去掉了一些庸俗的下里巴人,增添了一些知识分子呼喊的阳春白雪。XX主导的改革改到这个份上就更不管鸟民神马事情了。 看到有同学因为春节买票难改行搭车、拼车回家,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倡导的方式。 经常和驴友出去玩,大家在出行前都根据惯例对费用、保险、责任等事情做了详细准备、、、、、这个群体在城市里增长如此的快,更因为共同的爱好结识了朋友,让大家觉得很充实。 XX搞起什么来都是大手笔,让老百姓叹为观止;我看搞个平台让老百姓搭车、拼车回家减轻政府春运的负担,让年轻人们沿路体验各地的民俗风情,观赏我大好河山,增进爱国热情、、、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信任,对这个道德衰败的国家算是积德的事情,应该列为文化改革的一条。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27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春晚X】我最喜欢和不喜欢的春晚节目——附简评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2-5 00:52
按照喜好的顺序   1,杂技《高车踢碗》【没有真功夫,不揽瓷器活。由衷地佩服,这种一次5个小时的晚会,只有1-2个的类型节目,一定是精品,至今我都记得那年两个小伙子表演的杂技《力量》,太棒了,真给力!】   2,魔术《年年有鱼》【让鱼们一起同方向走路,就凭着创意,就让人喜欢,说是鱼因此活得时间就短了,啥啥的,俺们不是动物爱好者,不操这闲心。小时候俺们还主动弄死过金鱼呢,现在也没觉得羞愧难当!反而觉得挺有趣的经历。我不因此就成了屠夫吧?!】   3,杂技《晃管》【理由同1】   4,小品《午夜电话亭》【两个人的节目难度仅次于独角戏,我到现在还没有看过独角戏。两个人因为一个公用电话,演绎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容易!编排得也不错,邵峰很不错!】   5,小品《同桌的你》【它庸俗得让我乐个不休。想我的一个表哥的故事,他认识表嫂之后也是青春难耐,下了高粱地,很久以后说起这一段,表嫂也挺乐的。虽然很乐,但是依然很庸俗!】   6, 戏曲《薪火相传梨园美》【我喜欢小孩子们和何赛飞,每当看到小孩上场,我就想,我家陈热闹大概是不行的,就遗憾一下。】   7,小品《美好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我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真不好意思】   8,“我要上春晚”大板块【也还不错,粗糙不是问题,新人我一向喜欢,紧张也正常】    按照讨厌的顺序   1,魔术《穿越》【这类魔术难道真的很少见吗?我咋觉得自己看过类似的呢?感觉毫无新意,所以不能喜欢】   2,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了体现四方来朝的局面,我们至于嘛!典型的国际级意淫】   3,谭晶的那首歌【咋这么难听呢?!以前我还是挺喜欢谭晶的,比如《万家灯火》让我沉吟至今】   4,今夜飘着雪花【四个老男人,怎么也唱如此咋一看还不错,挺诗意的歌曲名,可是歌词如此粗陋,旋律如此难听】   5,相声剧《还钱》【冯巩同学一年一车的俏皮话,我到现在都不记得一句,除了那句“狗不理包子”,好像还是郭冬临说的】   6,相声《独家录制》【俺是比较容易逗笑的人,可是听这个,一次都没笑】   7,难忘今宵【歌不错,可是也架不住年年都是它呀!】 对于其他节目的评述,应该说介于两者之间,没啥特殊感觉。 《论春晚》系列—— 【论春晚 I 】赵本山:当不涉及男女关系时,小品就高雅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034 【论春晚 II 】为什么林志玲这样的女人会有 TV 的市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048 【论春晚 III 】”宋丹丹 + 赵本山“的组合怎么就可以摆脱粗俗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060 【论春晚 IV 】赵本山小品的四个类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066 【论春晚 V 】西单女孩:承载的是全体国民的梦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092 【论春晚 VI 】看春晚与写春晚——愉悦自己与显示自己?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106 【论春晚 VII 】因为有你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112 【论春晚 VIII 】没有房子娶不到妻,没有离婚拿不到房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116 【论春晚 IX 】春晚彩排时的观众们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0118
个人分类: 时论|5466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今后春晚节目需通俗与高雅兼容
热度 3 黄安年 2011-2-3 15:31
今后春晚节目需通俗与高雅兼容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3 日发布 春晚节目是每年除夕最重要的文化大餐,今后春晚节目走向恐怕又会引起激辩。通过对不同群体最近几届春晚节目优秀节目的评估,我们已经看到一种现象,集中反映通俗取向的导向已经面临老套而无新意的危机,尽管主持人隆重推出小品王节目 , 节前中央主管接见演出人员时小品王也紧靠宣传口掌门人身边 , 但是看过“同桌的你”却大有江郎才尽之感。 如果就小品反映广大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话题来说,显然不是“旧情复发”这样的话题,而是例如节目中两次涉及的住房、虚夸等话题。 引入互动和台湾大牌显身只是增添了通俗取向,扩大了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就总体而言 高雅内容不仅遭到压缩,而且还受到小品王在节目台词中的暗讽,节目审查中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通俗与高雅兼容已经是提上日程的紧迫话题。 相反相声节目的功能始终未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春晚节目面向 14 亿左右的海内外华人 , 如果仅仅图个“乐”字 , 恐怕低估了弘扬中华文化的含义,我们需要提升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认识 , 不能停留在流行的当代通俗文化层面上 , 如果中华文化软实力仅仅体现在今天的通俗性理解宣扬上 , 恐怕是一种误解。有人以投票率来说明节目受到欢迎程度 , 按照这种方法评估有可能引入歧途,受视率、点击率、商品推销率,如果那样那么就意味着投票大军稳定地占领中华文化阵地了。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442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