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火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火灾

相关日志

祈祷生灵安息,愿生者生生不息
longfo 2010-11-17 17:55
诚心祈祷在火灾中去世的生灵安息,在火灾中受害的朋友们能平安无事,尽快走出伤痛,重建家园!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三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六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七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日。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何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 第八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请记住:胆大心细,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九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一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二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跳楼逃生,也是一个逃生办法,但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请记住: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11.15】特大火灾可能是特级危险工程的错误
jitaowang 2010-11-17 10:56
上海【11.15】特大火灾中起火大楼为胶州路728号,总共28层的钢筋水泥楼房。为什么所有先进的消防设备都不能很好发挥作用!问题的关键可能就因为外墙节能综合整治工程是一个 特级危险工程 ,必须在严密监管的条件下进行。 外墙节能综合整治工程,这是一个多么时髦的名称呀!通俗地说:1.就是在外墙上安装一层保温层,就可以冬暖夏凉了!可是必须首先在外墙上喷上一种保温材料,聚氨酯(PU)材料,形成保温层,然后在其上抹上一层水泥,最后在水泥层上再抹涂料加以封闭。2. 改造住户的门窗,成双层玻璃,以节能减排。 然而聚氨酯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以一氧化碳(CO)为主。在官方说法中,也是罹难者多为被燃烧时的有毒气体呛死,而非被烧死。另一种有机建筑外立面保温材料是聚苯乙烯(PS),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特别是喷涂了塑料保温层,而水泥层还没有涂敷时,就如同在墙面上涂了一层固体汽油。更大的错误可能是安装保温层和改造门窗同步进行!再把窗玻璃等拆除!整个大楼就形成一个连成一片的燃料筒,任何火种都可能造成【11.15】的特大大灾! 所附的照片清楚地显示是墙面在燃烧! 参见:【 上海大火急速蔓延探秘:保温材料可能系元凶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火灾逃生方法
xupeiyang 2010-11-17 02:17
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有人统计,我国1971-198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火灾造成人类死亡的原因产生是火焰烟雾中毒所致的窒息。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塑料化纤燃烧产生的氯、苯等有害气体,火焰又可造成呼吸道灼道灼伤及喉头水肿,这些因素足可使浓烟中的罹难者3-5分钟内中毒窒息身亡;另外,还有直接被大火吞没烧死或跳楼坠亡。 沉着冷静   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防烟堵火   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设法脱离险境   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要将全身全部裹住,只露出眼睛即可)、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尽快显示求救信号   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钱财   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7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周俊生:崛起的中国为何救不了大火
chenfap 2010-11-16 22:25
周俊生:崛起的中国为何救不了大火 作者:周俊生 中国企业家网 商业名博2010年11月16日 来源:搜狐博客 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闹市中心高层公寓的一场大火,已经成为整个上海的痛、痛、痛!截至11月16日早上的最新消息,已经有49条鲜活的生命被这场大火夺去生命,他们精心建设的家园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这是怎样的痛,这是怎样的伤! 这一场新中国建立以来上海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再一次为我们的城市敲响了生命安全的警钟。刚刚度过世博会狂欢的上海,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但是这一场特大火灾,却向我们无情地揭示了城市的一大软肋,密集的高楼大厦一旦着火,其救援就显得十分困难。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 会,城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的嘉年华,但是,城市同时也为我们埋设了各种可怕的安全隐患,它潜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旦露出狰狞的面目,城市居民 的生命和财产就将为此支付高昂的无法挽回的沉痛代价。 通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为了扑救这一场大火,上海的消防部门已经倾巢出动,几乎所有的高端设备都送到了现场。但是,因为火灾发生地为高楼,消防云 梯难以达到20层以上,因此火势难以控制。警用直升机也第一次参加了火灾救援,但因为现场浓烟滚滚火势太大,飞机无法靠近大楼,原本计划将楼内居民从楼顶 通过直升机撤离的计划也没能实现。(11月16日《人民日报》)就这样,这场大火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肆虐到了晚上六点半,在整整四个半小时的时间,人们眼 睁睁地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吞没在无情的火海中。 这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忽视了的,或者说不愿意正视的残酷事实,原来我们用来保护城市安全的消防设施还是如此的落后,扑救火灾除 了依靠消防战士发扬英雄主义精神外,几乎无计可施。这对于号称已经崛起的中国,实在是一个辛辣的讽刺。中国的GDP总量已经成为全球老二,中国的航天飞机 已经遨游于太空,但是,面对发生在一幢高楼的大火,即使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名列现代化前列的城市,居然也无法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控制住。这一血淋 淋的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的崛起,更多地注重于数据的堆砌,更多地注重于与世界大国的经济实力比较,但在有关民生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却还在低 水平徘徊。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科研实力有了迅速增强,但我们的科研更多地投入到了与民生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高端科技,相对忽视了民用科技的研发。当城市 高楼快速地拔地而起、高楼越盖越高的时候,我们的消防设施并没有同步跟上。发生火灾的这幢大楼一共28层,在上海鳞次栉比的大楼中十分普通,但已经显出了 上海消防的捉襟见肘。崛起的中国,却救不了发生在一幢普通民居中的大火,其间的教训实在值得深思。 上海发生的这场大火给上海消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救援确实面临各种实际的困难。但是,缺少高科技、现代化的救援设备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有能够直通大楼顶端的云梯,如果我们有能够穿透浓烟降落楼顶的直升机,这场大火的死亡人数无疑可以大大下降,而研究开发这些设备的难度一定不会超 过航天飞机,一定不会超过让中国人登月。不是说那些高端科技的研发不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注重于这方面,舍得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费用,却将民用科技的研发 放到次要位置,那么,中国即使真的崛起于世界,哪怕成为头号强国,它能够给人民带来多少福祉,却难以摆脱一个重重的问号。 面对这一场吞噬了几十条人命的特大火灾,我们有无数的教训可以吸取。已经有报道透露,这场火灾很可能是由大楼外面搭建的脚手架引起,这说明有关施工 单位存在着安全生产的重大漏洞。(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如果这一事实得到确认,我们可以相信有关责任人员一定会受到法律严惩。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一个道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安全生产的弦绷得再紧,总也有失手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此。在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加紧研究救援城市灾 害的各种高端科技设备,当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迅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衷心希望,当下一届世博会召开的时候,中国馆里能 够出现高耸入云的云梯,能够出现冲进烈火救人的现代化机器人。只有每一个中国的城市居民都能感受到切实的安全保障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中国的崛起才是 真正的崛起。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上海平安
陈龙珠 2010-11-16 16:11
近日在韩国釜山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看到会址BEXCO周边几乎每幢高层建筑顶上都有的平台,我与同事聊起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对高层建筑消防应急救援的作用,并对上海众多的高层商、住楼绝大多数没有这一设施所具有的安全隐患,表示了担忧。 今天上午在会场无线上网,看到新浪网新闻页头条报道 上海昨天遭遇高层建筑火灾 特大人员伤亡的信息,令人震惊和悲痛。 建筑防灾确实消耗大笔建设资金,但它们恰是投入使用后对在其内工作或生活之人们的一种生命财产保险,不可大意和抱有侥幸的心理。 本博相关文章 : 央视新楼大火警示:建筑节能技术路在何方? 后记 : 公安部:保温材料等诸多隐患造成上海住宅楼火灾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巍巍楼宇叹云深
BaoHaifei 2010-11-16 12:45
巍巍楼宇叹云深 鲍海飞 2010-11-16 上海的这一场大火,夺走了几十条人命,让人深思。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在这样一个楼宇林立密集的地方,高层建筑更是鳞次栉比,逃生和消防安全应该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对于建设施工来说,建设施工中的操作无疑应该遵循科学方法和管理,即使是建筑维修也应该注意小心谨慎。建设者的素质 - 人的作为无疑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小小的烟头,甚至是工具的一个摩擦产生一个不起眼的火星,导线短路放电等都无疑是容易导致灾害火患发生的。 对于平常百姓来说,要时刻注意身边的安全。应该学会逃生常识和逃生方法。火灾同水灾、地震等一样,一旦发生,生命就再难以挽回。 今天上海的早晨,恰恰是毛毛细雨,雨淋湿了地面。 纪年那些死去的人们。 申城朝雨浸烟尘, 多少英华做鬼魂。 蠢蠢硝烟轻笑去, 巍巍楼宇叹云深。
个人分类: 流水诗|31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海大火53人遇难 70人接受治疗 50余人失踪
xupeiyang 2010-11-16 07:05
上海11-15特大火灾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目前已有8人被拘。遇难人数升至53人,受伤70人中重症病人病情出现波动。另有报道称尚有50余人失踪。 新华网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杨金志 仇逸)新华社记者获悉,截至16日上午9时30分,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故已导致53人死亡,另有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7人伤势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0:02 新华网   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忽然起火,火势较大,并开始向楼里蔓延。 消防云梯救火。 新民网前方记者 消防车、救护车在现场。新民网前方记者   新华网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 杨金志)新华社记者获悉,截至15日当晚10时,上海胶州路大楼火灾已经导致42人遇难。有关部门正连夜加紧调查更加确切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火灾原因。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50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清华之大火
fpe 2010-11-14 03:34
说说清华之大火 前年东南大学动力楼起火,突出了老式建筑的火灾风险,今天清华学堂起火,再次验证中式建筑的脆弱性。我国古代建筑无法保存,在于先人们不重视万物长久保存的观念,改朝换代之时,一把火烧掉旧的,换上新的,是惯例。建设新建筑,没有人想到过长久保存的问题。美国主要建筑的原始设计图,保存在该建筑的地下室中,就是方便在灾难之后的重建和维护。现在我们要找故宫的原始设计图,到哪里去找呢? 梁思成认为,我国古代工匠没有掌握石材的抗压性能,没有掌握垫灰技术,导致石头建筑很容易倒塌(因为受力不均匀),所以古代都是木材建筑,几乎没有可以永久保留的石头建筑,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既然是木制,就需要考虑防灾。通常保留下来的历史性建筑,都是经过历史考验,内在具有防灾设计或特征的。但是,建筑的使用主体是人,是人都会犯错。这里清华学堂为什么会失火呢?因为建筑保存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即消防理论中的火灾安全等价性原则),导致安全水平降低,火灾风险增加,终于在北京的寒流中触发,成为保护失败的牺牲品,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为什么建筑在使用中没有火灾,而改变使用状态不久就发生灾难呢?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国的南大门(崇礼门)之灾,本来无人居住,无人造访的崇礼门,为了李总统 ( 当时是汉城市长 ) 的亲民建议,开放给民众参观,于是流浪汉出没的崇礼门,就是高度危险的地方了(因为人员复杂,控火不易)。 古代中国(《墨子》)的消防重点环节,是城门,就是因为人员复杂,管理不易。苏州的古代民宅,租住给公司使用,立刻发生火灾的风险。还有那些因为出租而损失的古庙堂、古民居,本来都是好好的,一旦使用者换人,立刻发生火灾的危险,这是管理者缺乏文物保护常识所致的局面。 消防工程,一般有四个环节:风险分析、防火设计、灭火系统、灾后调查。要求最高,最体现水平的是风险分析,需要针对燃料和人员设计出可能的风险和对策措施。我国虽然有大量的木制建筑火灾损失经验,但无人总结,没有针对古建维护的规范,因此清华学堂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规范都是灾难推动的,但愿国内能够针对这一灾难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让文革的幸存物能够保持久一点,这是对未来的一个交代。 另外,今年很可能是全球变冷的一年,全球变冷的结果是风干物燥,取暖火频,这是有内在关联的。任何一次灾难,外行都认为是偶然,内行却认为有必然,这是专业训练的结果。 有道是,南京东南一层楼,北京清华一学堂,古建保存需依旧,转换使用费思量。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6320 次阅读|7 个评论
清华大学堂的倒掉
热度 1 ljsss 2010-11-13 12:37
昨晚清华大学堂失火,媒体没有一篇报道。官方采取一如既往的封锁措施。这同百年校庆、世界一流大学等宣传形成鲜明对比。这不是清华的问题,不是哪一个大学的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的失火,大学堂的倒掉有着更为重大的象征意义。 希望清华大学堂并没有倒掉,而是借这场大火在更多人心中涅槃。 (图片来源于清华同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44 次阅读|7 个评论
某市2场火灾严重伤亡的警钟值得长鸣
陈龙珠 2010-11-6 08:08
根据 媒体报道 ,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商业大厦2010年11月5日上午发生火灾,已造成17人死亡。 查询我随身电脑中的《防灾工程学》课件资料( 已经 检索确认 ),2004年2月15日中午,离本次火灾不远处的该市中百商厦发生的那次火灾, 死亡54人,受伤70人。 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我国火灾的季节性和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 如下 2 图是 2001 年统计结果,取自清华大学 江见鲸教授 主编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第 2 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现已逐渐进入火灾多发季节,除谨防发生火灾外,个人在遭遇火警现场时的 应急逃生能力 培养,不可忽视;进入大型公共建筑和地下交通、商场等场所时,应留心观察应急疏散通道。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攻莫斯科”:极端气候导致的重大损失
hucs 2010-8-9 20:42
火攻莫斯科:极端气候导致的重大损失 -- 简评莫斯科高温天气引发的人财物环境等损失与破坏 南昌大学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拍案4:普京遭灾民“怒骂滚开”
QFL 2010-8-5 21:05
- 据环球网站报道: 俄媒体公布了一段普京视察火灾重灾区被灾民围攻的视频片断。记者从视频中看到,身着衬衫和牛仔裤的普京来到灾区立即被灾民围攻,有人喊着滚开,政府!画面外一名妇女大声愤怒指责普京,为什么政府没有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还有一名上岁数的老人也大声指责普京。现场群众情绪几乎失控,高声怒责的声音不时打断普京的解释。对于灾民的质问,普京表示他理解,他会尽快想出办法。如果不是俄总理在场,可能会让人误会是街边吵架事件。 笔者看到这篇新闻时,第一感觉就是: 俄 罗斯的民主气氛比苏联时期的要好多了,俄罗斯人民比苏联时期要自由多了 。 这是否归功于普选,笔者不得而知 。再多说 其他的话,那就是多余的了。 1.普京来到灾区立即被灾民围攻 2.高声怒责的声音不时打断普京的解释 ---------------------------------------------------------------------------------------------------------------- 有关新闻及其链接: 普京遭灾民怒骂滚开录像曝光(组图) (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8/988340.html ) -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1745 次阅读|4 个评论
又一起大楼外墙保温材料着火迅速蔓延的案例
陈龙珠 2010-6-1 20:59
去年 3 月本博编发的 央视新楼大火警示:建筑节能技术路在何方? 曾谈及,国内现在外墙面黏贴或外挂 XPS 和 EPS 保温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当前对建筑节能指标的考核要求,但在遭遇火灾时的助燃蔓延和产生有害气体,将对人和建筑的安全构成威胁,典型的实例有济南全运会场馆、 CCTV 新大楼配楼火灾。而 2010 年 5 月 31 日下午发生在江苏南通在建第一高楼的一场大火又与此相关。在施工和使用中,防止这种装饰保温材料着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期望有关保温材料方面的专家,能尽快研制出价廉的阻燃保温新材料来。 根据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6月1日报 道 昨天下午,在南通有第一高楼之称的超高层建筑,在进行外部装修时,大楼西南角外表幕墙的保温层突然发生火灾。来势汹汹的大火从肇祸的33层左右分别向上和向下纵向蔓延,经过当地政府、消防官兵、公安、施工方戮力同心的努力,大火最终被控制在了40多层和14层左右。 据报道,着火的是混凝土外墙和外表铝板幕墙之间的泡沫夹芯板,燃烧非常迅速,并很快形成一条纵向燃烧的火带。在这座已安装了大部分蓝色玻璃幕墙的高楼西南角,熊熊大火正快速向下燃烧、蔓延,伴随着劈里啪啦作响的火势,一块块铝板、玻璃碎片燃烧着从高空坠落;而向上朝高楼的40多层高度望去,玻璃幕墙和保温层已被大火烧得大量脱落,露出被炙烤和烟熏后乌黑的墙体,这一条块状硕大的伤疤让人触目惊心。或许是掉落的火星,大楼西侧的一纵向保温带和6层裙楼的平台也被引燃。 附录 : XPS保温板与EPS保温板有何区别?各自特点是什么?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9238 次阅读|4 个评论
昨夜躲过火灾
cwhm 2010-5-23 17:20
昨天星期六,从早上到实验室来,没有午餐,一直坐到下午五六点,在希腊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本想这个时候回去吃晚饭的,被从楼上下来的助理教授avarram告诉我今晚这里有party,让我晚上注意下不要再被锁在了实验室。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矛盾中,是现在就回去吃饭然后再过来呢,还是等看门的师傅来催我要关门的时候再回去吃饭呢,因为这个时候我正在等Katerina发给我的文章修改稿还没发过来,但是肚子已经饿的不行了,又想到这里周末超市都要关门,家里也没多少吃的了,得趁超市下班前赶快去买点东西储备储备。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先去超市买东西,然后回家做饭,然后尽快再赶回实验室来。 从超市回到住的地方就开始忙碌的做饭,对于生活我从不亏待自己,总是做很多花样,但今晚不行,得简单点,因为回去实验室晚了,屁股估计还没坐热就被看门的师傅给催着关门。晚上简简单单炒了个菜,煮了米饭,还把买回来的生牛肉给煮煮。匆匆吃着饭,看着电视,然后婉都没洗就关上门去了实验室。 今天还真不幸,刚到实验室,发现参加party已经布置的差不多了,关门的师傅正准备要关门(防止醉酒的学生闹事),心里还愤愤不平,平时有party的时候都是10点多才关门,怎么今天8点刚过就要关门,我跟他商量了下去拿点东西马上就离开,到了实验室,收到了katerina从英国发来的文章修爱稿,只好email回复给她解释说这里今晚有party,只能把修改稿打印出来晚上带回家读,然后明天再给她发过去我这边的修改稿。 就这样拿着打印的文章回家,到了家里,门刚一打开,被吓了一跳,满屋子的浓烟,刺鼻的气味,什么也看不到,也无法呼吸,当时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出问题的地方肯定在灶台,当时也没担心可能有什么危险,还好炊具都是用电的,不是用煤气的,到了灶台,才明白是走的太匆忙,插头给忘记拔了,已经把煮牛肉的水给煮干了,牛肉都给烤糊了,烧化了。但是屋子里一分钟都不能待下去了,只好匆忙打开油烟机,打开窗户,锁上门,好让浓烟赶快散去。 我自个拿着刚刚打印的东西到了楼下的教堂附近,这个时候虽然八点多了,但天还是亮着的,就在那里看了半个小时的文章,等天暗下去了,回到了家,浓烟也散去了,只是还能隐隐的闻到烤糊的牛肉味,这事过后,心有余悸。 (陋室)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826 次阅读|7 个评论
过火仪式识火灾
fpe 2010-4-23 01:38
过火仪式识火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 158 年历史、号称台湾北部最大的过火仪式, 4 月 21 日在大园乡福海宫登场,来自 45 座庙宇的信徒赤脚、吶喊、扛神轿依序冲过金纸火海,场面惊心动魄,吸引近千信徒、摄影爱好者围观拍照。 有 158 年历史、号称台湾北部最大的过火仪式, 21 日在大园乡福海宫登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从事消防多年,也算圈内人,可以看出游戏的窍门所在。说出来,就不好玩了,但从认识火灾的角度,可以认识火场的危害,还是可以分析分析的。 世上所有的燃料,大体可以分为热厚性和热薄性两类,如果可以立即点火的,就是热薄性;否则,就是热厚性。热薄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材料很厚,娱乐场所的保温隔热材料,看上去很厚,但很容易点着,就可以算作热薄性,因为热量无法向内部传递,保留着物质表面的结果就是升温快,点火容易,比较危险。国内发生很多次 PU 泡沫着火事件,如深圳舞王大火,其物性特征是非常显著的。热厚性的物体通常向内部传热,所以表面蓄热慢,升温慢,所以比较安全,不易失火。现代社会的火灾风险增加,不仅仅是因为燃料种类增加,还有改变了物质形态,导致蔓延的危险增加的传热风险。 回到台湾的过火仪式上来。为什么要用金纸银纸呢?热薄性材料,点火快,放热峰值高,看上去精彩。但峰值过后,缺乏后续燃料,因此冷却也快。表面上看燃料成堆,但由于纸张的折叠结构,导致真正的燃料负荷并不高,不足以加热地面,所以跨过去是危险不大的。 多年之前,有人在网上争议邱少云的枪支为何在火场不走火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热问题。如果枪支是架在空中,下面用火来烧,很容易引爆弹药,因为能量集中释放且蓄积不散。但如果枪支平放在地上,加热就需要考虑地面这个边界条件了,把地面加热到弹药爆炸的温度需要很多能量?而且,火焰看上去温度高,那不过是高温气体,比热小,热量蓄积小,并没有多少能量,不足以引爆地上的枪支。 如果不慎失足跌入火场,又如何?你把纸张撑起来的立体火焰踩灭了,但大地是冷的,所以,如果有受伤,那也不过是表面皮肤的一点伤害,因为踩灭的过程很迅速,没有多少能量的蓄积到你的皮肤上。对于宗教的信仰和奉献的心情来说,这点皮毛之伤算不了什么。 所以,看上去危险的火灾,不过是强度高,而真正造成危害的火灾,是总接触能量高。两者之差别,在于接触时间的长短。外行看热闹,只能看到释热的强度,内行看门道,必须看到能量的有效蓄积。 有道是,一团金纸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熊熊火焰似可怕,能量蓄积终有限。外行热闹在强度,内行门道看累积,人生苦短如燃烧,慢腾腾地易成功。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5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校园少火灾?
fpe 2010-2-2 22:37
为何校园少火灾? 前面笔者讨论了校园踩踏问题,这里笔者提出校园火灾问题。为何校园少火灾?这里的校园火灾是指发生在教室的导致群体伤亡的灾难事故,不是发生在宿舍的普通民用火灾事件。后者包括陕西小学的寝室中毒事件,上海商学院大火等都是普通的用火不当,与本文的讨论内容无关。 根据笔者附表所列的美国事故,中国校园内的火灾事故无一可以类比,何故?火灾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产物,本身的历史很短。我国把历史上的燃烧现象统统归结为火灾问题,是对火灾本质的盲目认识。无积不成灾,只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才有火灾问题,这一人类发展规律是普遍真理。现在看一看为何国内校园火灾发展不大? 1. 我国的校园缺乏节能型建筑,也就是说,空间不封闭(联通),因此烟气蔓延的概率小,即使失火,也不会形成大灾。消防工作者不太关心失火,主要关心火灾是如何失控的,而国内教室不封闭(封闭是为了节能,只要有大型空调,就得把整体封闭起来,以便节能),因此即使失控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很明显,这是国内教育硬件投资不足造成的。 2. 普通办公场所,最容易失火的原因是什么?空调设备,电气失火的概率大。我国人口的平均总能耗低,学生们都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学习,但也减少了电气失火的危险。 3. 教室内缺乏燃料堆积,除课堂座椅以外,教室缺乏燃料,看一看美国的班级图书馆,校级图书馆,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因为教室燃料堆积少,燃料种类单一,因此不易失火,即使失火发生,也因为木材火焰蔓延速度低(相对于书本)而容易控制。 4.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刚刚好是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增加的三十年,由于空气湿度大,导致各种燃料的含水量高,造成点火和蔓延都很困难。这一点非常微妙,影响似乎很小,但对于大规模的火灾非常重要,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历史上所有的大型火灾事故,都有气候的贡献。 5. 我国人口众多,在教室时间长。人是最好的报警器,很多火灾苗头都被人发现消灭了,对此美国(过去)缺乏人口,所以灾难多。 笔者这里指出国内校园少火灾,这是和情况类似的美国相比的结果。火灾概率低,是因为燃料负荷低,点火源数量低,学生在校时间长造成的。现在经济发展了,投入增加了,是否会产生类似的事故?笔者杞人忧天,是否有道理,任凭读者评说。 有道是,建筑封闭藏风险,电气失火难察觉,群体场合缺燃料,气候变暖少火灾。人口众多易报警,经济发展招回禄,美国灾难重新过,历史规律谁能改? 附录:美国早期校园火灾事故(俄国事故不是教室发生,因此也是普通民事火灾,与校园集体场合火灾无关) 年代 事件 死亡/伤 1908 March 4th Ohio , Collinwood, Lakeview Elementary School 74 1923 May 17th South Carolina , Beulah, Cleveland school fire 77 1924 December 24th . Oklahoma , Hobart , Babb Switch School 36 1937, March 18th. Texas , New London school fire 500 1958 December 1st. Chicago , Fire at Our Lady of the Angels school 93 2003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 41/200+ 国内火灾事故都是发生在宿舍,因为教室缺乏燃料和封闭: 时间 灾难 失火原因 死 / 伤 2008 年 11 月 14 日 上海商学院宿舍大火 热得快 4 2008 年 3 月 13 日 东南大学老校区动力楼失火 电气失火 0 2003 年 10 月 3 日 北京交通大学 18 号楼 6 层一研究生宿舍 电气失火 ( 热得快 ) 2008 年 12 月 2 日 陕西榆林小学 CO 中毒事件 11/1 2003 年 9 月 12 日 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 电池充电器 2003 年 6 月 28 日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 5 号楼发生火灾 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2003 年 3 月 11 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行政楼失火 6 楼废弃暖气管脱落,产生的火花引燃了楼上的文印室所致 2003 年 2 月 20 日凌晨 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 4 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 2003 年 2 月 11 日 中央民族大学 8 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 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2002 年 12 月 1 日晚 位于南京老虎桥附近的南大成教院宿舍楼电线老化引起发生大火 2002 年 11 月 6 日 西安联合大学学生宿舍失火 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2002 年 6 月 9 日晚 23 时半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三元庄村小学发生火灾 8 2001 年 12 月 17 日深夜 四川大学东区一座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2001 年 12 月 17 日 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 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2001 年 5 月 16 日 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 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 8/25 2000 年 3 月 27 日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栋 400 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学生宿舍发生火灾 4/11 1998 年 1 月 22 日凌晨 2 时 在济南某医院实习的某医学院 10 名学生 用电炉不慎起火 5 1997 年 5 月 23 日凌晨 3 时许 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 学生侯应香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 21/2 1994 年 12 月 31 日 吉林某大学教学楼一学生在室内吸烟 将用后未熄灭的火柴棒,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掉进地板的窟窿里,引燃地板下的可燃物酿成火灾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0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消防常识辨细节
fpe 2009-10-4 21:28
消防常识辨细节 人类接受外部信息通常是多通道的,文字的表述通常没有图画的展示表达得深刻。这幅《邱少云受难图》,对人物刻画非常具体细致,对其他的背景描述则不够谨慎。如果缺乏火灾常识,凭空想象火灾的样子,就有可能发生张冠李戴,想当然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发现不少邱少云受难图中有很多细节与消防常识相矛盾的地方,大约也是那位中央首长的疑问。作者没有认真对待别人(当事人)的质疑,令作品的真实性可疑,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降低了历史的真实感。在此,分辨图画的细节是有助于理解消防常识,校正偏差。分析图像的内容并挑战细节,就是法科学(日语,新加坡叫法证工程,中文叫法庭工程或法医工作)的基本实践。 1. 邱少云身上的烟应当是白烟,而不是黑烟。不仅是因为张显杨少将的证词是这么说的,更是基于邱少云身上火焰很小,燃烧不充分,水分凝结而形成的白烟。这是燃烧强度所决定的。只有在油罐火灾中,才有可能发生这么多的烟黑,这里作者假设邱少云身上是油罐了。 2. 火焰没有那么大。如果真是那么大,燃料应当是油类,这与燃烧弹在附近爆炸,燃料溅落邱少云身上的事实相矛盾。朝战中使用了不少凝固汽油弹,但邱少云所遭遇的燃烧弹不是,是地堡里打出来的,指示方位的,不是空投的。空中的飞机是侦查机,不是轰炸机,而当时的凝固汽油弹是在投掷前临时混合,不能提前准备,因此与邱少云无关。 3. 不知道首尔(汉城)附近是否盛产这种草。为了突出燃料和当时的节气,草长且枯干,斜向布置的枯草很方便火灾蔓延,一旦失火,必定火烧连营,全军覆没,而事实是只有邱少云一人死亡。另外,根据草的方向,似乎有大风,但烟柱并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所以不够真实。事实上当天无风。 4. 如果火焰如画中所现向上燃烧,邱少云是不会很痛的,因为向下传热很小。只有等身上的伪装物茅草烧得差不多时,才会烧着棉衣,以及皮下脂肪。如果这样,火势比较小。原因在于,烛芯效应,供应不了大量的燃料。说得理论一点,就是传质受限于传热,当传热不畅,传质也会不畅的。 5. 火势大,所以有倒锥状的羽流,是符合羽流理论的,但与当事人张显杨所描述的白色烟柱相矛盾的。 6. 为了突出英雄的受难时刻,邱少云的姿势紧绷,上身抬起,说明他动过了。否则,这种姿势是无法保持 20 个小时的。 7. 为了突出英雄,身前的枯草没有了,这是不符合伪装的原理的。伪装的目的,是为了融入背景,而不是改变背景。 8. 一般而言,北方风大,草长不高,图中所画非东北的特产。如果读者要是拿风吹草低现牛羊来辩论,笔者收回这条意见。 没有阅读过多方的证词,缺乏火灾动力学常识的人是不容易辨别出这些细节的。笔者从消防专业常识出发,紧扣一点,那就是邱少云身上的燃料维持了三个小时的燃烧,这意味着火势很小,是靠烛芯效应维持的。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别人的成果,而是为了科普教育。我们学了知识,就要善于使用。不能鉴别别人的过失,要知识有何用? 有道是: 英雄受难虽壮烈,油画重现须真实。消防常识辨细节,小错不改真英雄。 附录: 孙国歧 《邱少云》 布面油画 关于《邱少云》第二幅作品的说明 1976 年我奉国务院文化部之命赴韶山毛泽东故居东列馆,创作大型油画《井岗山师》(至今陈列在故居陈列馆中)在创作过程中适逢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四川籍老战士团来故居参观,在和他们交谈中,谈到邱少云烈士,他们描述了烈士的出身、形象、英勇献身的事迹,我很受感动和启发,遂萌发了创作邱少云烈士的一画的构思。 1977 年完成《井岗山会师》油画创作后,回到沈阳着手创作《邱少云》一画,于同年八月完成此一画,此画创作地点是当时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就是现在的辽宁工业展览馆,当时是文化思想传播中心。各地文化作者经常来参观学习,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各地的绘画作者,文化宣传人员经常到画室看画,其中有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位主任,看到我画的一画很感兴趣,并要求我为该馆画一幅比原作稍大些,他们要收藏。在完成第一幅作品后,二个月第二幅作品也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评选时通过,当时预展时有位中央部队首长,提出修改意见,他的意见是不适宜采纳的,我不同意修改,借故母病回哈尔滨探亲了,因此,这副画就没参加全国美展,那位主任说要收藏也就没音讯了。当时的年代作品是不能签名的,直到 1982 年辽宁画院在北京举办全院美术作品展,我的作品《邱少云》重新修改、上油,并在画左下角签 名和时间,当时签名时写的 1982 年 8 月,《邱少云》在北京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美术馆决定收藏此画,此后油画作品《邱少云》不断展出,大型画册刊载,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文教科书,从 1995 年以此画单幅彩页为课程教材。直到 2005 年还在刊用。 187136厘米
4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劈波斩浪有消防(1)航母消防难题之油料安全
fpe 2009-10-4 07:06
劈波斩浪有消防 航母十大消防难题之油料安全 一艘中型常规型的航母,如因为失火而闻名于世界的 Forrestal 航空母舰,可以携带 400 万加仑(液体单位, 1 加仑 =3.6 升)的石油产品,其中有 160 万加仑是航空燃料。 主要燃料有海军特殊燃料油( NSFO ),航空汽油和 JP-5 航空燃油。 NSFO 是一种重油, 用于推进舰船的燃气轮机。 它的闪点比较高(至少 150 华氏度),分别保存在一排排的独立油箱中。航空汽油( AvGas )是一种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主要保存在船体的锚部附近的复杂水置换箱体系统,用多少就用水置换多少,保证油箱内没有预混气体(爆炸危险)。 直升机和老式的活塞发动机需要使用 AvGas 。 JP-5 是一种煤油,最低闪点为 140 华氏度。这是一种特殊的航空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有最大的安全措施(如闪点),和其他的使用要求, 如抗冻性。在航母上, JP-5 是保存在大量的加涂层的箱体中,不需要用水置换。当然还有其他的油类需要航母携带, 如马达用汽油, 柴油,润滑油和透平油,以及挥发性的液体。 但数量少于上述三种油类。 曾经有段时间(特别是二战中的螺旋桨飞机), 航空汽油 是飞机的主要燃料, 但已经是逐步淘汰了。因为 AvGas 的闪点非常低, 需要用水置换的方法从储存箱体中泵出来。因为不能在燃料上方形成可燃的空气混合物,会有爆炸的危险。 淘汰 AvGas 的替代物是 JP-4 (闪点较低)。闪点通常比着火温度低几度,用来衡量燃料的安全性。八十年代, JP-4 也被逐步替换为 JP-8 (闪点较高)。 闪点越高越安全, 这是肯定的。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发生在气温比较高的海湾地区, 美国空军的飞机需要降落在航母上, 给航母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挑战。 HAI 公司接到项目,研究 JP-8 燃料的泄漏对航母安全性的影响。笔者在研究地毯上液体燃料的燃烧特性时,对不同闪点下燃料的火焰蔓延特性比较感兴趣,因此比较能够理解对方的研究内容。具体说来, 就是控制燃料的闪点,通过控制石油精炼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保证去除高危险性(低闪点)的挥发份,主体燃料成分是不变的,但燃料的着火性能有所改变。小小的闪点变化会影响很多安全性参数,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 2002 年 SFPE 消防工程师手册出版发行时,就使用当年的测试结果增加了油池火灾(用来代表平面火灾,相对于壁面火灾(立体的))的内容。 顺便说一下,美国国内航班与国际航班使用的燃油是不同的。国内航班使用JP-A1,闪点低,组分宽,冰点低;国际航班使用JP-A,闪点高,组分窄,冰点高。之所以这样区分选择,是因为国际航班需穿越北极,必须用高冰点(也是高闪点)的燃料,而国内航班没有冰点的要求,因此可以使用宽组分的燃料,同样情况下宽组分燃料的精炼过程产出高,因此经济效益好。 在汽车被发明以前,汽油是作为灯油和润滑油提取过程的副产品而出现,并被倾倒入大海的。汽车的发明,不过是为一项垃圾副产品找到了出路。另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之初强调产学结合,接受的一项任务,据说是历史上第一次消防研究,调查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厂设备的频频失火问题。调查的结果,是调整润滑油的参数,减少低闪点的挥发份,火灾问题自动消失了。 所以燃料的安全性是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的。如果中国的航母被设计成航行在全世界的海域,就不能使用低闪点的空军航空汽油。空军飞机和舰载飞机燃料的最大区别在于航母空间狭窄,对燃料安全性敏感。所以,舰载飞机的燃料需要仔细考量,防止以后的事故或因为任务范围的改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装。对此,拥有世界最大航母舰队的美国的体会也是最深的。 有道是,燃料安全看温度,火灾安全赖环境;续航万里游世界,燃料安全需考量。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5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鹏程万里靠消防(1)坠机灭火中的泡沫技术
fpe 2009-10-4 06:55
鹏程万里靠消防 ---- 大飞机消防之十大难题 前言:运十诞生的年代,笔者刚刚上初中,《航空知识》有多次照片展示,笔者历历在目。现在笔者也算专业人士,谈谈大飞机的安全给中国消防事业带来的挑战,凑成十大难题。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他山之石,或可攻玉。 1. 大飞机消防之坠机灭火 1999 年 8 月 22 日, 8 号台风过境。晚上 18 时 45 分,一架从曼谷飞来的编号为 CI642 的华航飞机 MD-11 飞机以 25L (即以 250 度角度从西南方向)接近香港国际机场南跑道。开始飞机以右边主轮硬着陆,然后右引擎碰到跑道表面,立即发生大火并且右翼脱离机体。飞机翻滚,头朝下停留在机场的草地上。同一时间,空中交通控制台和机场火灾紧急救助中心看到了坠机,立即发动警报,几乎同时召唤机场救助。救助中心的 14 辆救火车和 2 辆救护车在 1 分钟之内达到坠机现场。当时火焰开始蔓延到驾驶台并影响逃生。救火车顶部的 8 架泡沫灭火枪立即开动,压制威胁中部和尾部的火焰,以及在地上泄漏流动的燃料火焰。在大风和大雨下发射泡沫灭火剂,比较难以瞄准。消防队员只好冒险靠近火焰进攻, 2 分钟内控制火势, 5 分钟内灭火。跑道上的其他燃料火焰熄灭花了 15 分钟的时间。 如果飞机在空中遇到情况(机械故障、火灾、电气故障等)无法控制,就有可能发生失控的降落,通称为坠机事故。根据着陆的速度,对机体的毁坏程度不一样。燃料泄漏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飞机紧急着陆前需要倾倒燃油)。由于着陆处点火源无处不在 ( 高温表面 ) ,油类火灾常常是伴随坠机事故的特征。如何扑灭油类火灾,一方面需要对消防队员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改进灭火手段。通常用水灭火,为增加灭火效果,需要添加剂生成泡沫。泡沫的本质是水包气,这里水的作用是冷却火焰和火源,气体的作用是隔热。如果火焰的热量无法反馈到火源,火源就无法提供燃料,燃烧就不能维持了。 泡沫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当时用机械手段生成泡沫,效果不稳定,很快就淘汰了。现在常见的泡沫有含氮的蛋白泡沫和水成膜泡沫。前者含有自然界出现的蛋白质作为发泡剂,本质与洗衣粉类似,通过改变水的表面张力,达到生成泡沫的目的。蛋白泡沫流动缓慢,但不易破碎,灭火后保持久一点。水成膜( AFFF )泡沫是 1960 年代由美国海军实验室开发出来的。为什么是海军?因为海军舰艇上的油类制品多,空间狭窄,发生火灾的损失大。一旦研制出来,就可以应用到各种场合,如保护油罐的泡沫,保护飞机房的高倍泡沫,保护森林的 A 类泡沫等等。水成膜泡沫是一种合成泡沫,流动性能好,快速扑灭火灾,但不能防止回火,不能持久。根据油类的亲水性不同,泡沫又可以分成很多种,所以消防队员出发时,最好能了解火灾的性质,对症下药,收效更显著。 为了提高泡沫的使用效果,又需要进行研究,如笔者了解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研究课题有:泡沫的稳定性,泡沫在油类表面的蔓延能力,泡沫的环保特性,使用泡沫开辟坠机油类大火通道的宽度(以便旅客逃生)等等。 泡沫的研究是和大飞机的出现同时进行的。我们当然可以买别人的产品,但如果不能学到其中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后处理手段,使用效果是打折扣的。如果国家有研究的决心,是有可能在灭火技术上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与此相关的油井灭火技术也一定可以得到改进,中国油井灭火队在海湾石油大火( 1991 年,没有完成定额)和中亚石油大火( 2006 年,超时无偿)中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在此不一一深究。 有道是,燃料火灾密度强,灭火行动泡沫靠;发泡方法无穷多,使用效果研究靠。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4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