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火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火灾

相关日志

昨晚的梦——火灾之梦
热度 2 cutefay 2012-1-31 11:45
前言:虽然说这类记录我自己的梦的博文可读性差,但我还是想写出来,因为梦的记忆也是人的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如果我不写下来,那么很快就会忘记这个梦了。所以,梦系列的博文,就当成自己的日记吧! 昨晚我梦见学校bbs上有人想组织几个人一起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而组织的这个人是我认识的人,于是,我也报名参加了。我们总共有四个人一起坐地铁过去看演出。到了之后,我们居然是去看电影的。看完电影,我们所在的地方居然变成了一个教室,我们看的电影屏幕变成了教室里的投影,我们还在这个教室探讨一些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听见走廊上有人大喊“起火了”。这个时候就听见外面一阵骚乱,大家都正想往外逃。我们这个屋子有人出去打听了一下情况,只是有个小房间起火了,火并不大。我心想:大家这个时候争相往外逃,可能没被火烧死,但却被拥挤的人群挤死或者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在逃生过程中,如果过于拥挤,则欲速则不达,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这个屋子里起火的屋子非常远,要不再等一会儿好了,等到人群走得差不多了再逃生。 后来,我感觉差不多应该逃跑了,但我这个屋子的人还在有说有笑地闲聊,想等着消防员过来灭火。我很着急,但也只好在这里等着。后来,有人到外面去看了之后,回来说,火势已经蔓延到我们这边走廊了,已经无法从消防通道逃生了。我不信,就到走廊看了看,发现果然如此,只好又退回了屋子。我们只能把这个屋子的消防门关好,让火不要进来,在屋子里等待救援。 这个时候,有两个女生从屋子一个角落找到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她们把绳子的一段栓在这个屋子比较结实的地方,然后把绳子顺到窗外,顺着绳子一点点往下爬,试图这样从窗户逃生。我看了一下窗外,虽然我们所在的地方只是三楼,但是由于剧院的每个楼层都很高,所以看起来像是有五六层楼的高度,就这样顺着绳子爬下去,万一抓不住绳子,就会掉下去丧命,于是,心里有些胆怯。这两个女生中的第一个爬下去的人身手敏捷,很轻易地就顺着绳子爬下去了,而第二个女生则没掌握好,手对绳子的摩擦力有些小,就以很快的速度顺着绳子下去了,她吓得大叫,虽然速度快了点,但也安然无恙。于是,我心想,我的手脚比这个女的还笨,说不定我如果这样做就会一不小心摔死了。于是,我没有效仿她们。 眼看着大火已经烧到这个屋子门口了,如果再不逃离,可能会被火烧死。于是,我就冒险,也顺着那绳子一点点向下挪动。我利用二楼的窗户台作为缓冲,在那儿稍微歇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往下爬,这样,我还算比较顺利地逃了出来。我妈妈和弟弟在下面看到我平安地出来,很高兴。 我逃下来之后,立刻喊着让和我一起来的几个人也这样爬下来。这个时候,消防员赶到了,他们朝着那个有人的房间喷水。而突然,那个房间发生了轰燃现象,一下子屋子全着火了。这些人急了,也没顾得顺着绳子往下爬了,就直接从窗户跳下去。下面的一些人赶紧想办法接住这些人。我发现,这些人居然大多穿上滑雪服和滑雪鞋,而这剧院下面则是一片雪地,或许,他们是想利用滑雪服和鞋的缓冲来减少落地的伤害。最后,那些穿着滑雪服和滑雪鞋的人,都没生命危险,而其他人则伤势很重,奄奄一息。 后来,我在这附近溜达,这个时候我突然有种预感:这个剧院的楼很快就要塌了,并且还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最终把这一排的楼房也都弄倒。但是我这是一种预感,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敢跟这些人说,我就走到那些在楼下的消防员那边,跟他们说,这边风大,我们到那边去讨论吧,于是大家就跟着我过来了,我们刚走开,那楼真的倒塌了……
个人分类: 神奇的梦|3521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九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大会Call for papers
热度 1 majian 2011-12-21 00:09
第九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大会Callforpapers 第九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大会(9thAsia-OceaniaSymposiumonFireScienceand Technology,9thAOSFST)会议定于2012年10月17-21日召开。由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 IAFSS和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AOAFST主办,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KLFS承办。会议 得到中国科学院的大力赞助。 亚澳火灾科学与技术会议(AOSFST)是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的系列会议,也是亚澳地区 火灾科学领域最具重要的学术会议。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积极争取,获得了第 九届亚澳火灾科学与技术会议的举办权,这将是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20年来在中国大 陆首次召开的系列学术会议的工作,欢迎各位师生积极投稿。会议论文投稿截止日期: 2012年4月30日。 本次会议网站: http://aosfst.csp.escience.cn/. 关于会议的详细Callforpapers,以及投稿须知等,参加以上网站相关内容。 关键文档下载: 1.Callforpapers(PDF版本)下载: http://202.38.64.11/~aosfst2012/9th%20AOSFST%20call%20for%20papers.pdf 2.AuthorGuidelines下载: http://202.38.64.11/~aosfst2012/Author_Guidelines.pdf 3.PaperTemplate下载: http://202.38.64.11/~aosfst2012/Paper%20template.dot 会议论文集将由Elsevier的ProcediaEngineering期刊出版,所有论文将被EI Compendex,Scopus和ISI-CPCI等数据库收录。 会议主题包括: FirephysicsandChemistry FireandSmokemodeling Human/fireinteractions Firestatisticsandriskassessment Firesafetydesignandcode Structureresponsetofire Firepropertiesandtestingmethodsofmaterials Suppression,Detection,andSmokeManagement Urban,WUI,Forestfires Specialtopics(fireinvestigation,firereconstruction,fireservice, transportationandindustrialfires) 目前,已经确定了来自全球的29位资深学者担任会议的技术委员会成员,京都 大学的Tanaka教授担任主席。 1.LocalOrganizingCommittee Prof.WeichengFan,SKLFS,USTC(Chair) Prof.HepingZhang,SKLFS,USTC(co-Chair) Prof.NaianLiu,SKLFS,USTC(co-Chair) 2.SymposiumProceedingsEditor Prof.TanakaTakeyoshi,KyotoUniversity Prof.NaianLiu,SKLFS,USTC Dr.NKFong,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 3.SymposiumTechnicalCommittee Prof.TanakaTakeyoshi,KyotoUniversity(Chair)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12.19
个人分类: 百家|5202 次阅读|1 个评论
火烧眉毛:求生还是求义?
热度 27 fs007 2011-12-18 13:37
火烧眉毛:求生还是求义?
寻正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更大的。——约翰福音15:13 序 俄克拉河马州立大学消防学助教授麻庭光最近在科学网博客上很是火红,他在相关专业问题上的确很有专业知识,然而,他也挺喜欢信口开河,经常发出一些想当然的议论,普通读者容易受他误导,因为他戴着专家的帽子。在我批评他信口胡诌“设备越好的医院火场损失越大”时,他仍然坚持我不懂有关常识。麻庭光教授的毛病就在于懂得一堆理论,然而缺乏生活常识,包括在他的专业领域内。简单而言,绝对不存在麻庭光教授的这条常识。 麻庭光教授的最大危害,就是鼓励不计后果的逃生,他在任何时候发言,都会宣讲逃生有理,当然,这也是他的“专业常识”。 在我公开批评一位消防专业人员时,最好亮一亮自己的底牌,交待一下自己对相关问题的了解,免得又被人扣上一顶“冒充专家”的帽子痛批。“我不是专家,不是相关专业的执业人员。”(乘30遍……) 图一、莫叫我专家,尽管我可以给点专家意见 在很久以前,中国四川出现了“范跑跑”,一时间网民分成两个阵营,认为范美忠行为不道德的,被称为讥为“郭跳跳”。麻庭光教授是跑跑团队的,而我是跳跳团队的,麻庭光持逃生有理的观点,常挟火自重,导致了我第一次关注火灾。后来嘲笑方舟子的一篇科普,导致了我第二次关注自然界的森林火灾。在美国医院上班,每年都要接受考试,称为火灾训练,当初还抱起灭火器装模做样干了半分钟。这就是我的全部相关背景。 中国人的警钟在加尔各答敲响 在阅读到加尔各答的火灾报道时,我的第一印象不是 叶名琛客死他乡多么凄惨 (这种祸害是死不绝的,不值得同情),而是中国的医院在走钢丝,随时会掉下来,摔得更惨。两年前我回国,参观了多家医院,唯有台湾人办的医院不给我触目心惊的感觉,宽畅通达,如果发生灾难,逃生有望,而大陆中国人自已办的医院就很悬乎,本来就不宽畅的通道中,还填充着加床,逃生,基本没有指望。 陪朋友进医院,第一件事就是确定逃生路线,察看中国医院,绝大多数环境,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一幢外科楼可以高达几十层,大家进出全靠电梯,而且似乎总是很挤。步行楼道窄小陡直,设计者几乎是不得不为之。如果出现火情,中国的医院中大多数时候只有坐而待毙,火情一发,电梯不工作,你从十几层楼跑下来,即使是让你一人跑,也把你累死了。许多人半途跌成重伤,仍然坐而待毙。从历史上的灾难来看,楼道总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中国医院,火灾一发,你就只有听天由命。 麻庭光教授对加尔各答AMRI医院火灾的描述 还是比较详细的,看到AMRI医院,就看到中国医院,发现火情,AMRI的保安人员不是紧急动员撤退病员,而是掉以轻心,阻止人救援,甚至后来火情明显不可控制时,仍然阻止人救援。加尔各答的消防车要等1个小时后才赶到,还无法到达最佳救援位置!消防人员没有专业设备,估计也缺乏训练,一切都在低效随机混乱地运作,直到90多个生命丧失。 在2005年年底,中国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大火,当地没有足够的救火队与救火设备,需要从它地调派,其实,中国大多数医院院区拥剂狭窄,消防车对绝大多数区域无能为力,形同摆设——心理安慰而已。在2011年8月24日,上海宝钢医院手术室发生火灾,消防队于11分钟后接到报警,6分钟后到达现场,却在医院门口被两辆轿车挡住。时间就是生命,但中国的火灾抢救形同儿戏,大家都在演戏而已,真救人的不多。 图二、吉林辽源中心医院大火 大家嘲笑印度医生只顾自己逃生,其实就应感到自身的危机,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比印度医生差得太远了。上海宝钢医院六个医生护士仍然会把一个病人扔下烧死,然后用一大堆专业屁话搪塞,五十步笑百步在中国比较常见(我怎么又想起了方舟子的打假?)。 就在2011年12月,中国河南焦作发生解放军91中心医院火灾,湖南省人民医院也发生大火,似乎是在提醒中国人,中国的医院随时会烧起来,运气不一定总是那么好。 图三、河南焦作解放军91中心医院大火 再好的设备,要靠人操作,再好的规章制度,要靠近人执行。印度各尔各答算是为中国人的担忧提供了完美注解,在加尔各答大火之后,《印度时报》报道,在印度第三大城市班加罗尔,只有九家医院获得了消防部门的火险安全认可,而90%的医院是不合格的。这个问题估计在中国又要放大数倍,因为缺乏公开透明,中国权力部门腐败不堪,中国的医院可能都是“合格合法”的,只是这些“合格合法”的背后,污水长流。 跑,不是火灾要义 很多时候做中国人真的很难为情,估计讨论是否见火就跑,见灾就逃,只会在中国大陆人身上发生。其它各国的华人,都不致于如此缺乏人性与常识,以致于讨化一个本不应讨论的社会常识。 我们看看历史上最著名的大火,英国泽西岛(美国新泽西以之命名)上的泽西总医院于1859年7月18日发生大火,如果你熟悉医院历史,医院在19世纪前是教会办的关怀穷人的机构,而19世纪是过渡时期,泽西总医院当时还很大程度上是穷人关怀机构。泽西总医院的大火于深夜11:30发生,在数小时,就把泽西总医院烧成灰——神奇地,靠原始的工具,泽西救火队也能达到中国专业救火队的水准,三五小时就把火灭了:火势的延续要靠燃料,该烧的都烧了,就会自灭,不要动不动就把天功贴自己脸上,贴的多了,脸就增厚。 泽西总医院大火燃烧进度估计跟其它大火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大火发生之后,没有一个人身上发生了延误,医院的总监(Governor)Arthur马上下令撤离,派人到城市中大声呼救,市民轰拥而至,把病人全部转移,没有出现意外,甚至还抢救出了很多贵重物品与家俱!为此,伦敦画报随后出版了一幅经典的版画,记载这一历史感人时刻。 图四、泽西总医院大火(伦敦画报1859年8月) 大火,总在意想不到时烧起 在美国医学界,没有人不知道Cleveland Clinic(克利夫兰诊所),它是美国顶尖医疗中心之一,与霍普金斯医院、麻省总医院、默奥诊所等齐名。克利夫兰诊所创建于1921年,在创建不到10年,发生一场刻在美国医院骨头上的大火,迄今仍让人伤痛。 在1929年5月15日上午11-12时,火情发生于底层的胶片储存室,由于那时现代化诊断手段已经是诊疗常规,每年医院会产生大量的X线摄影胶片,估计多达上万磅的胶片堆放在那里。因为发现储存室内高压蒸汽管道泄漏,一位检修工到场修理,在他关闭蒸汽后返回储存室进一步封漏时发现火警,他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警,医院开始疏散。 图五、克利夫兰诊所大火抢救现场 胶片着火消解产生大量浓烟,顺着各种管道系统在医院内漫延,迅速点燃了整个医院。救火队多批迅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援——在大火焚烧的高峰时期,是救人还是救火是一个两难问题,有的倾向于救火,但美国火灾都倾向于救人。不到两个小时,大火自灭,而地上遍布救出来的人,一半活着,一半死了,还有些处于危险状态。 救援人员在地上撑起了救生网,但几乎没人往下跳,许多人就挂在窗口或爬在窗口也不往下跳。在恐慌状态中,人就是那么奇怪,该跳的时候不跳,而在其它场景,可能跳的后果更危险,却有人争先恐后地跳。如果你自己在火灾场景中,一定记住,保持理智可大幅提高生存机会。 克利夫兰诊所大火中,当时医院共有250名左右的病人及员工,事后发现123人丧命,50人受伤。克利夫兰没有孬种,医生护士常跟他们的病人死在一起。 教训:胶片着火燃烧消解产生大量浓烟,其中一氧化碳可能是杀手。大火迅速在全楼蔓延,平时臆想用于救生的楼道反成了火热蔓延助手,大量的人挤在楼道口被熏死。克利夫兰诊所大火显示了医院的结构性设计的重要性——未来的医院设计都会以之为参照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设计。在中国的医院,还看到钢铁大门把关楼道,其主要目的是防人,当然在火灾中也必然会防人逃生,而不会延迟火情,为人逃生赢得时间。在北美生活的人可注意观察,在美国医院中,即使是宽达的通道中,也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道让人觉得毫无用处的实板门,这些门的唯一用处是在火情发生时,自动关闭隔火隔烟,限制火情于局部。 灾难,彰显人性 在1949年4月4日深夜11:45,伊利诺依州的爱芬罕姆,圣安东尼医院洗浆房起火,大火一发就不可收拾,最终导致74人丧生。圣安东尼医院是天主教宗会圣弗朗西斯宗于1876年创建的,是当地方圆40多公里内仅有的一家医院,为伊州约8000人提供医疗保障。医院由教会的修女管理,许多附近修道院的修女为医院为医院日常运作服务。 由于医院带着慈善性质,导致了设备更新不够,该医院是砖木结构,由于早于克利夫兰大火而建,也不附合大火隔离限制之道,导致了大火在全医院的迅速蔓延。最早发现火情的是Eustasia修女,她在三楼值班,而火热源于底层的洗浆房,可见发现火情时已经较晚。Eustasia修女立即通报了夜班主管Anastasia修女,后者马上通知了工程主管Reis、主管修女Ceceliana,以及爱芬罕姆消防队。 Reis主管火速赶到现场,试图灭火,但不幸葬生火灾中,他妻子当时也在医院住院,从三楼跳下而生命垂危。从修道院赶来的七个修女也试图协助Reis灭火,但最终不得不退出医院。消防队在接到报警两分钟后即赶到现场,大火已不可控制,面临救火还是救人两难选择时,消防队选择了救人,然而,缺乏有效阻挡火势前进的设计,大火没有给予他们太多机会。有关消息迅速通过电台传出去了,无数消防队从附近地区志愿赶来救助,但显然他们并不能提供任何关键性的帮助。 前述Eustasia修女跟她的病人一起死于火灾中,二楼一个叫Riley的护士,只需要打开窗户,外面就是逃生楼梯,她死于救援她看护下的新生儿。另外还有两个护士葬生火灾中。医院牧师Sandon住二楼,未能逃出。当时包括值班人员10人在内共计128人,只有54人逃出。16名儿童丧生,其中包括11名新生儿,这次巨灾让美国承受铭心之痛,1949年4月18日《生活杂志》相关文章的标题是“美国铭心之痛”。这次火灾的确有人跳窗逃生,但没有救火队设下逃生网,不死也是重伤。 图六、圣安东尼医院在火灾之后 教训:医院管理的大意造就了火灾逃生的困难,落后的设计未及时更新,据估算,该医院只需要9000美元更新设备,2.5万美元安装自动喷水系统,就可以回避这次火灾造成的大部分财产损失与生命丧失。财产损失估计超过当时的100万美元。在图中,可见火灾逃生楼梯,由于设计上的问题,从底层来的火烟隔断医院内部到达逃生楼梯之可能性。医院没有常规进行火警训练,导致所有逃生通道不能有效利用,值班人员如果不能有效组织撤退,他们数量稀少(1:10),个人不能带着很多人逃生。中国的医院进行火警训练吗?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 似乎上帝铁定了心要让美国医院得到教训,圣安东尼医院的大火,随后在1950年1月7日在爱荷华州达文波特市的慈爱医院重演,这一次发生在该医院的妇女精神病楼,让那些根本缺乏逃生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成为受害者,共41名妇女遇难。 这一幢楼同样地建于克利夫兰大火之前,没有特殊的防火设计。虽然只有两层,但其地下室很高,还有一个阁楼,使得它跟圣安东尼结构差不多。该楼还针对精神病患者采取的特殊措施,在窗外以钢条封死,从而让施救工作困难。 一位住在一楼的被锁在病房中的病人点燃了窗帘以示抗议,随后窗帘引燃了窗架,随之扩展到了二楼与阁楼。由于室内装修材料易燃,大火随之席卷全楼。当时全楼只有二人值班,看管59个病人,另有7个访问者或杂工,其中一护士在救援病人中死于火灾。由于火灾发生于深夜2:00左右,各种原因导致救援的消防队来迟,当他们到达时,大火已经烧到了二楼并迅速扩大。精神病院的铁窗钢门极大地防碍了救援工作,因为撬开它们必然浪费时间,灭火都顾不上时,那是最宝贵的资源。32人逃生,其中19人为消防队所救。 图七、大火中的慈爱医院精神病房大楼 教训:消防专业人员认为如果该楼安装了自动报警器就可以减少损失,如果安装了自动喷水系统,就可以阻止这场大灾难。自从克利夫兰大火之后,专业人员就一直推动提倡在医院中安装自动喷水与报警系统,但医院囿于成本,往往忽略了现实风险。中国医院中安装自动喷水系统与报警系统吗?中国医院是否从逃生角度给予病人与医务人员以考量过?大家不妨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一下医院书记。大家针对窗子阳台上的钢筋铁条是否还保持以前的热情与爱好呢? 四两拨千斤:希尔-伯尔顿法案 在1946年,美国杜鲁门总统试图通过全民医保的法案失败,作为妥协,诞生了医院建修法院,又称希尔-伯尔顿(Hill-Burton)法案,纪念提案的两个关键议员。该法案向社区建设更新医院提供联邦资助,要达到全国每1000人在农村有5.5张床位,在城市有4.5张床位,并提高医院质量。它诱导了美国增加了41.6万张床位,共资助了9200个医疗设施。联邦资金对这些设施的投入率为10%,其余90%来自社区资金。 到了80-90年代,美国由于医疗费用巨增,病床逐渐减少,说明了该法案的作用,它让美国病床设置达到或超过民众所需。医院获取该法案资金需要保证向缺乏付费能力的人提供免费服务。在申请联邦资金时,所建设的设施需要达到联邦政府设定的建筑质量要求,而在总体设计上,全国火灾保护协会安全规定列为第一条。联邦政府出版的医院质量细则从理论上说,如果一家医院不申请希尔-伯尔顿法案,就用不着遵守,但从现实角度那会极大地影响医院声誉,而且,随着联邦法规出台,许多州政府纷纷仿效,把相关规定当着医院取得执照的条件,从而上相关规定变成了准全国法律。 1949-50两家医院可能还没有偿到医院建设法案的甜头,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美国在刻骨铭心的阵痛之后,彻底加强了医院的火灾性安全,虽然谈不上从根本杜绝火灾,但大火是不会再有了。 设备,当然越好越安全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最早克利夫兰诊所是因为见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什么引发火灾,会有多大后果,在设计中就为大火蔓延创造了条件——显然,这些设计在不考虑火灾的情况下,成本更低。随后我们看到两家医院囿于成本,没有应用专家推荐的措施,终酿大祸。这其中的成本,大部分是改善设施,其余则是训练员工。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设备,当然是越好越安全,如果有自动报警设备,那么火情可以极早发现,及时扑灭,而如果有自动喷水装置,即使不能自动扑灭,也会让火情大减,以致于不成其为灾。 当然,麻教授可以辩称他所言的设备是医疗设备,不是防火设备。一家可以购买上千万上亿资金医疗设备的医院比买不起这种设备的医院更不可能购买相关防火设备吗?谁更需要购买只花几万几十万的消防设备呢?新酒就要装进新瓶中,谁买了数千万的设备塞入芧房中?这就是常识。 在美国消防协会2009年出版的一个报告中,我们看到在医院发生火情的局部,拥有自动设火装置的达81%,事实上这肯定低估了实际安装自动灭火装置的数量,因为医院并不是处处都装上自动灭火装置。医院的灭火装置,只要进入使用状态,有效率100%。在报告的火情中,近80%都是虚惊,达不到触发自动灭火的条件。中国只有部分医院提供饮食,而美国医院的一项必要服务就是饮食,而火情一半以上都是炊具引起的。一个更好地说明设备跟火灾损失的对比是比较医院跟医生诊所,医生诊所只有22%报告有自动灭火装置,在医疗机构火灾中占总报告数的19%,却承担了总损失的70%,医院相反,点总火灾数的43%,却只占总损失的20%。 如果你对美国医院火情感兴趣,美国医院几乎不发生重大火险,在进入21世纪后,引起人死亡的案例多跟纵火谋杀有关,现在平均每年只有一例或者更少死亡。 图八、美国医疗机构火灾报告数(1980-2006年)显著减少 火,火,火,冲啊 我对于跑跑族从来就鄙视,不是说我就很高尚,而恰好相反,我知道自己人性之劣,我们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跑是我们动物的一面。但你不能提倡见火就跑,因为那是一种无论从公从私来说都是错误的观点。 在任何危机时刻,保持我们的理智是最重要的,对个体而言,那是生死之分,这是任何一个生存专家会告你的策略。主张见火就跑,无形中就助长恐慌的合理性,让人陷入此类不理智状态,恐慌中逃亡,反而可能因为不适当举动逃入死地。 在美国医院的火警训练中,讲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合称RACE,译为中文,“冲啊”。原来你还是主张要跑,有的人不免这样说。当然要跑,紧急情况容不得慢腾腾地,害人害已。 图九、随处可见的美国火灾常识,不局限于医疗设施 RACE代表四个英文字,R是Rescue,救助病人。在医院中,病人是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人,没有人救助,他们可能只有死亡一途,救助病人是医务人员不可推缷的责任,如果你没有这个觉悟,对不起,你入错了行。在圣安东尼医院大火时,专家评论说,与之毗邻的修道院的修女们如果能进入医院,她们对医院更为熟悉,可以带领更多的人逃生,但她们的企图为大火阻绝。病人的行为能力受限,并不仅仅体能上的限制,更多的是对环境熟悉程度的限制。什么是常识?这就是常识,美国所有医疗机构每年重训练,要刻在我们骨头上,烙在我们心上的常识。如果有人以专家的名义宣讲不同的东西,仅凭此一点,你就可以怀疑其专业背景与生活常识。 A代表Alarm,报警。在医院里,几乎所有环境中都有火警报警器,那是你需要做的第一步,然后是向消防队报警,在美国通用911,中国好象是拨打120?其次还要向医院安全中心报警。为了增加安全性,这其中任何一个报警都可能会引发其它报警方式。 C是Contain,限火。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克利夫兰大火以及后来的大火中,我们都看到火势蔓延迅速是造成人与生命与财产丧失的关键因素。如果你随手关了门,每一道门,都能为消防员赢得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为别人逃生赢得关键性的时间,而你几乎不损失逃生时间。但前提是,你没有处于恐慌状态。处于恐慌状态,你多半一溜而去,哪管身后烈火焚人。 E是Extinguish,灭火。在安全措施适当的环境中,大多数时候,你碰到的是小火,自己抓起一个灭火器就能干掉的火——因为其中的不确定性,你仍然需要按RACE规程操作,确保别人与自己安全。灭火的行为要判断自己没有危险,逞英雄就违反规程。如果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可以用灭火器灭火,在自己尝试灭火过程中,只要火势不减,就应当放弃,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撤离。针对灭火器,还有一个简单的操作规程,PASS,指拔掉(Pull)保险针,瞄准(Aim)火堆,然后按压(Squeeze)手柄,同时移动扫射(Sweep)火堆。 原谅,来自别人 如前所述,我在大火来临时将如何反应,我不知道。我虽然相信我会做正确的事,但我没有100%的把握自己不会恐慌,在恐慌状态,做出自己后悔的事情来。那么我是否就会主动原谅自己呢?不会。 原谅,是自己寻求别人做的事情,如果我自己就把自己原谅了,那就变成了道德执照,我就可以为所欲为。因此,范美忠在地震来临时拔腿就跑可不可以原谅,当然可以原谅,只要他道歉认错,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原谅。范美忠的丑陋就在于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这种缺德事当成自己聪明坦率或者追求个性的标杆。一个可以轻而易举原谅的事情,变成了永远不可原谅的事情。 图十、原谅与忘记 原谅还是有隐含条件的,如果你寻求人的原谅,比如你瞒着合伙人到纽约州把大家合伙的公司给注册在自己名下,你寻求合伙人原谅,合伙人大量,当然可以原谅你,但那隐念含的条件却是你不在同一事情上继续不公义的行为,比如你抢了合伙的股份,还要出书谩骂合伙人,说合伙人给公司造成了多大的运作障碍,本身就不该有股份。当你继续在一个被原谅的行为上犯错,没有具体的悔改行为,任何原谅都会因为隐含条件的违背而一笔勾销。 回顾美国医院大火历史,几乎所有当事人有责任的人都马上在灾难面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许多人以生命的代价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每一次都是感人的悲痛,受灾医院总能马上求得社区的原谅,没有人被控告起诉,克利夫兰成长为美国最好的医院之一,而另外两个医院都得到重建,重建后的医院更好更安全。 人性的卑劣,为什么总是出现在东方?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082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谣言广传因谣言 – 克拉玛依大火中的传言和迷思
热度 2 fpe 2011-7-24 13:16
谣言广传因谣言 – 克拉玛依大火中的传言和迷思 我说“让领导先走”导致伤亡是谣言,很多人不信,非要证明这句话曾经发生过。如果这句话发生在火场失控之前,这是中国文化,与灾难无关,与伤亡无关,何必斤斤计较?那么有没有可能发生在失控之后呢?不可能,逃生中人们可以相互踩踏,谁会在意别人说了什么话?在这个谣言之下,还有一些其他的谣言,这里一并分析,看看人们是为何相信“让领导先走”的。 拜一位清华教授的帮助,我最近收集了十几份关于克拉玛依大火的公开出版物,可惜的是,没有一份可以经得起推敲,但是从整体看过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很多谣言和迷思,各种说法相冲突的地方,就是谣言存在的土壤。通过火灾动力学常识和逃生学理论,我们可以轻易鉴别出这些谬误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让领导先走”,“领导们”会放手给我们真相么?我攻击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真相,现在的真相隐藏在各种谣言当中,需要仔细鉴别。 1. 1. 火灾发生之时,友谊馆只有一个逃生门开放,并在断电时自动关闭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说这样一个事实,唯一开启的卷帘门是如何关闭的。但是,只有一份消防工作者(公安部消防局潘丽)的文章指出,当时三个主要入口大门中(左侧关闭,中间半开,右侧全开)。领导学生老师们都是从右侧门进去的,全开的大门是不会因掉电关闭的,只有半开的大门,靠电动机的刹车对抗重力,有可能下降关闭。所以,当时 7 个安全门(正面 3 个,两边各 2 个)中,实际开了 1 个半。 我相信潘丽的说法,是因为全部 796 人中, 323 死 132 伤,至少还有 341 人毫发无损,而那半个卷帘门,在停电后很快关闭,所以对逃生的贡献很小。根据现场的死亡地点分布图,大厅几乎没有死者,这说明有一个大门是常开的,大家都相信的事实,其实是一个迷思。 另外,即便如此,至少有 100 人在火灾失控前顺利疏散(法庭证词,支持赵征的证词),这些逃生结果都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所以,这是一个导致“让领导先走“的迷思,因为这些人在领导动身之前已经疏散。 2. 2. 到场 40 多位老师中,有 36 位遇难 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最早的数据是 318 人死亡,包括 36 位老师,其中自治区 17 位领导也算入了老师,另有 17 位老师,还有六小司机李月霞,以及广播电视大学的刘志军,共 36 位成年人牺牲,统统被计入了老师的伤亡。 后来又有两位伤者不治,并一位家长朱华,共 39 位成年人遇难。 根据 7 所中学, 8 所小学的 15 个班级,每班平均 3 位老师(班主任 / 音乐老师 / 校长)计算,当时应该有 45 位老师左右。和学生的伤亡率相比,老师的伤亡率并不高,很可能不到学生的伤亡率,甚至比另一对照组(领导 / 工作人员 / 官员)的伤亡率还要低。 3. 3. 到场有 17 位处长以上的官员,衣冠楚楚地逃生 我凑了半天,也找不到 17 位处长以上官员的出处,大概把自治区检查团的领导的官衔也计算在其中了,但他们伤亡很大,离衣冠楚楚太远啊。 自治区检查团 25 人(其中 2 人为随团观摩人员), 17 死 6 伤。 市石油管理局领导 3 人,赵兰秀,方天录,张华堂。 0 死 2 伤。 工作人员 14 人,包括: 市教委 5 人:唐健,况丽,朱明龙,赵征,阎若鑫。 0 死 至少 1 伤。 友谊馆人 4 人:阿不来提 · 卡德尔,陈惠君,努斯拉提 · 玉素甫江,马建明。 0 死 至少 1 伤。 家长 5 人:刘志军,李月菊,朱华,阿提坎木 · 吐尔洪,毕建国。 4 死 0 伤 。 另外,所有文献都指出当时有 796 人参与,我算了半天,就是搞不清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有一种可能性是,这是预期的参与人数,如其中只有 18 位老师参加,到场超过一倍也不止。那些家长们,都是计划外参加人员,也不应当计算在这 796 人当中,至少有两篇报道,指出了当时不止 796 人,具体人数,谁也搞不清。中国的灾难向来都是一笔糊涂账的。 4. 4. 火灾发生时间是 16 时 20 分,消防部门的接警时间是 16 时 25 分,到场 28 分 这是官方说法,也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数据。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点火发生在 16 时 10 分左右,救火工作耽误了 9 分钟,大约在 19 分的停电,标志着全面逃生的开始。 1 分钟后的爆炸,让火灾失控明明白白显示在众人的面前,傻瓜也知道要报警。当时明确去报警的有三人,毕建国、倪正性和友谊馆外一店主,官方选取了第三人的报警,所以是 25 分。 尽管如此,毕建国报警后 10 多分钟,消防车到场,李萍老师也说,爆炸发生 10 分钟后,消防车到场,所以消防车到场时间也是一个谜,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就因为我们相信“让领导先走“。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谣言,如况丽霸占女厕所,根据当时的报道(不止一篇),女厕所内还有一位伤者,她的名字叫杨柳。虽然领导未组织救人,但他们却是在救火,在没有人能够看出火灾必然失控之前,救火等于是救人,甚至比疏散重要。 17 位牺牲的老师中,至少有 5 位(张莉,张艳,倪正性,阿米娜,王素岩) 是先逃走,再返回救人,除个别学生得救了,大部分都是白白送死而已。所有这些,都是公开发表的结果,笔者把它们突出出来,就是要表明,没有人掌握真相(连讣告中,我都发现了性别错误),真相因为大家相信“让领导先走“而模糊不清,领导们,害怕啊。当我们不再相信谣言,确确实实地呼吁真相之时,才是我们消防工作者得到真实数据的时候。没有数据,笔者也曾经犯了很多认识性错误。到底是真相重要,还是道德重要?是否相信”让领导先走“导致伤亡?您对此的态度就表明了您对真相的态度。看纪录片《克拉玛依》,听受害者家属的吁求”我们要真相“,可是,真正的真相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他们还会如此呼求么? 真相,有时真的是冷冰冰的。 有道是:谎话连篇为虚构,谣言不断为谣言,收集数据靠理论,拨开迷思见真相。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113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廉叔度,来何暮? ----- 说说成都的火政
热度 2 fpe 2011-6-27 07:56
廉叔度,来何暮? ----- 说说成都的火政 东汉汉章帝建初年间(公元76~83),有个太守叫廉范,字叔度,是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代,到蜀地作官,为蜀郡太守。他一生做过不少为人啧啧称道的大事,譬如他十五岁时辞母行程几千里穷山恶水迎归父亲的灵柩,再如他镇守边疆时用计谋以少胜多击退匈奴的大举入侵等等。但是,今天提起廉范,首先想到的却是他任蜀郡太守时为成都百姓所做的火政措施(即现代的消防管理)。 当时的成都,却是火患严重的地方。由于人们勤劳,物产丰富,人口增加,建筑逼侧,所以火灾问题严重。在不了解火情的情况下,成都采取的是“宵禁”的防火对策,即控制点火源(主要是生活用火),日落控火,停止照明和其他生活用火,没有例外。这样虽然火灾被控制了,人们的夜间生产(夜作)和娱乐也被完全控制和禁止了。而且当时的成都属于刚开发的地区,属于南方比较潮湿的地理环境,需要经常性地取暖和用火以对抗寒流,人民因此感到非常的不便。廉太守上任后,上任三把火之一是取消火禁(即宋代的“慎火停水”之慎火措施),允许百姓夜作,废除相关的管制措施,相当于搞活了城市生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但是火灾的危险还是存在啊?作为防范措施之一,就是家家户户必须储备水源(即宋代的“慎火停水”之停水措施),以防火灾的发生。就这么简单的火政措施,效果却是特别得好,使成都百姓通过自己的加倍辛勤劳动,很快富足起来。 为此,成都百姓们作了《襦袴歌》颂扬廉范,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歌词大意是这样的:“廉公啊,您早该来蜀地了。你来了不再需要禁火,我们夜作更方便了。过去我们衣衫单薄,如今丰衣足食真快活”。我国历史文献和舆论中,总是把廉范为百姓做的如此小事提高到非常的政治高度,并以“襦袴歌”仨字代表官员的政治清明和百姓的富庶。于是廉叔度的火政措施,变成了为百姓做实事,真心为民的举措,流芳百世,传为经典。其实,没有那么神妙,扣除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对政府离职官员必备的吹捧之词,廉叔度的火政,有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移民文化交流的影响,这里可以从中得到三点推论。 公元80年前后,全球气候应该是变冷周期的,有几个典型的例子,可以间接证明这一点。比如根据李约瑟的说法,王充的《论衡》(80AD) 中第一次提到翻车(链式泵),说明当时人们缺乏水源,经常性地受到干旱的威胁。极度缺水,广开渠道的罗马在64AD与80AD分别发生大火。成都的火灾问题,只要储备水源就可以解决,说明当时的生产仍然不够发达,没有太大的燃料积聚问题,只要有水源,就可以灭火。那么,这几点说明,成都在之前是非常温暖潮湿的,人们可以密集居住而不受日常火灾的威胁。但是等这一轮全球变冷降临之时,密集的居住环境容易导致火灾高发,于是对控火带来很大的需要。 一个城市如果火灾问题严重,往往说明该地本来比较温暖潮湿,允许人们密集居住,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火灾问题严重,如汉代的洛阳,南朝的建康(南京),唐朝的广州,宋代的徽州和杭州,明清的重庆和福州。 成都当时远离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发稳定,物产丰裕,人口膨胀,导致建筑非常密集。在风干物燥的威胁下,成都鳞次栉比的建筑就很容易引发火灾。但是本地人没有长期的对抗火灾的经验,最简单明了的办法就是控制火源,因此造成了生活的不便(难以度过寒冷潮湿的长夜)。而廉叔度是外地人,起码他的祖先有一个赵国廉颇,所以他可以把赵地(河北)的防火经验带过来。别人没有这么想,他敢于这么作,完全是因为有经验,有信心,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实践而已。对此,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异地移植火政经验的官员,如宋璟教人烧瓦杜火患,韦丹制陶改屋防蔓延,何昕徽州广树封火墙,王阳明庐陵扩防火间距等火政措施,都可以从该官员出生地的火政措施和消防文化中找到原因。 中国的火灾历史,就是从发达地区(中原地带),向陕西四川(秦),两广(汉), 江南 ( 南朝 ), 浙江 (南宋 ), 福建 ( 明清 )的移民开拓历史。 随着移民的涌入,不习当地气候,带来大量的火患。而中国古代异地为官的制度,把火政先进地区的经验带到了刚开发的地区,并在短时间内发生效果,留下了各种神妙的传说。从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的观点来看中国的火政措施,无他,移植经验耳。 从消防管理的观点来看,使用主动灭火措施(水源)替代被动防火措施(火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被动防火措施强调责任制,谁失火,谁担责,所以古代因为失火被杀(腰斩、弃市、凌迟、问绞)的人,比比皆是。主动灭火强调系统对抗,火灾失控是因为大家的合作没有发挥作用,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 火灾,具有大众责任的倾向,如果没有你自己的燃料贡献,他人的失火是不会对你带来任何影响的。 所以,发达国家极少判刑,把火灾问题的处理当作经济问题,而不是刑事问题,既满足了受害者的经济需求,又通过调查研究了真相,达到了教育民众的果效。对此,我国正在处于被动防火的原始状态,向主动灭火的发达状态过渡阶段,还需要消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 有道是,气候变冷人南迁,潮湿环境人密集,冷干气候多火患,停水措施代火禁。 附录:《后汉书。廉范传》 《后汉书》曰:廉范,字叔度。建初中为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衍,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云。“廉叔度,来何暮。不火禁,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563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处理决定公布
wliming 2011-6-10 08:56
根据事故责任调查结果,28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新华网上海6月9日电 国务院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取证,查清了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完成了《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灭火,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妥善做好善后处理。受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委派,国务委员孟建柱率国务院工作组连夜赶赴事故现场,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及受伤人员,指导抢险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俞正声、韩正等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全力组织灭火救援,迅速成立事故善后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伤员救治、遇难者家属安抚、受灾群众安置及人员抚恤、财产赔付等善后工作。通过积极努力,整个善后处理工作平稳有序。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经国务院同意,11月17日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国务院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应邀派员参加调查。事故调查组经过调查取证,查清了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明,该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因企业违规造成的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在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在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投标企业、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串通、虚假招标和转包、违法分包。二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三是设计企业、监理机构工作失职。四是市、区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缺失。五是静安区公安消防机构对工程项目监督检查不到位。六是静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不力。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意见,依照有关规定,对54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其中26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8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的26名责任人员是:静安区建交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高伟忠;静安区建交委副主任姚亚明;静安区建交委综合管理科科长周建民;静安区建交委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权;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放;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瞿幼棣;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周峥;静安区建设总公司项目经理范玮民;静安区建设总公司项目安全员曹磊;上海佳艺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黄佩信;上海佳艺公司副总经理马义镑;上海佳艺公司项目经理沈大同;上海佳艺公司项目安全员陶忱;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张永新;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全监理员卫平儒;迪姆公司法定代表人劳卫星;无固定职业人员支上邦;无固定职业人员沈建丰;无固定职业人员沈建新;教师公寓节能改造项目工地电焊班组负责人马东启;教师公寓节能改造项目工地现场电焊工人吴国略;教师公寓节能改造项目工地现场工人王永亮;承揽铝门窗施工业务的杨为民;承揽外墙保温材料供应和施工的张利;上海烽权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姜建东;上海市金山区添益建材经营部经理冯伟。目前,上述人员均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28名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责任人中,包括企业人员7名,国家工作人员21名,其中省(部)级干部1人,厅(局)级干部6人,县(处)级干部6人,处以下干部8人。分别是:给予静安区建设总公司生产科科长范正荣行政撤职处分;给予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安全设备科科长汤士刚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主管、党支部委员赵雨时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本部第二党支部书记龚晓栋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慎娣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党支部书记、静安区建设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陈邱良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静安置业集团公司上海巨星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张伯余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江宁路派出所消防民警封良培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区江宁路派出所副所长兼执法办案队队长孔寅翼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参谋倪彦雯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党委委员白玉奇行政记过处分;给予静安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安监室主任唐亮行政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党支部书记柴光成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静安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原站长、现静安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协调部经理张家明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静安区建筑市场管理所所长邵振丁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区建交委建筑建材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静安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站长周正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副站长张常庆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上海市建交委建设市场监管处处长、稽查办公室主任曾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党委委员蒋曙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上海市建交委主任、党委副书记黄融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社区管理工作部部长朱德富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平安工作部部长张金生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国平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静薇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孙庆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市市委委员、静安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仁良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市市委委员、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上海市副市长沈骏行政记大过处分。同时,责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长韩正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个人分类: 社会|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火旋风
zhangxw 2011-3-3 18:14
火旋风-- 匈牙利出现罕见火旋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09:43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张学文转自气象港 var tblog_skin=6;//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2;//设置suda统计参数 !-- div class="moduleParagraph" -- 这张火旋风照片是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郊区的一家塑料加工厂发生火灾时拍摄的。 消防人员借助一个升降台喷水灭火,这场火灾导致大约400平方米厂房被毁。 一名消防人员正在设法扑灭大火,他正用水枪向火里喷水,四周浓烟滚滚 集装架仍在燃烧,滚滚浓烟升入空中,匈牙利消防人员正在设法灭火。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火旋风是一种罕见现象,它形成数米高的火柱,周围浓烟翻滚,所经之处将会化为一片灰烬。下面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是1日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郊区的一家塑料加工厂拍摄到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这起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报告。这场大火在下午8时许突然燃起,火灾起因不明。有大约70名消防人员参加了这次救火工作,为了便于操作,他们推倒了厂房周围的一堵墙。在现场报道的一位记者说,15英尺(4.57米)高的火焰窜上天空,并伴有很多声音或大或小的爆炸声。   据悉,该厂房大约有400平方米被烧毁,其中包括一些用来加工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火旋风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它常形成一个垂直空气柱,偶尔会同其他火焰分开。野火最易引发火旋风。它们通常高10到50米,直径几米,能持续几分钟。不过记录显示,也有高超过1公里的火旋风。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火旋风发生在1923年的日本大关东(Kanto)地震期间,这个巨大的火球在15分钟内导致3.8万人丧生。(孝文)
个人分类: 灾害问题|3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革火源控制节日火灾之陋见
热度 3 zhguoqin 2011-2-10 15:59
改革火源控制节日火灾之陋见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火灾频发,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带了人员伤亡,给许多本来节日欢乐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2008 十大不文明行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208292 春节期间因火灾死伤 77 人 因重大事故死亡 22 人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7293449 淳安初三发生森林大火致 6 死 3 伤 准新郎救火牺牲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7324232 兔年多起大火祸起鞭炮损失重 是否禁放再惹争议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7211735 上海清扫 11 万吨春节垃圾 创历年之最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7211699 兔年 32 小时全国失火近 6000 起 燃放烟花是主因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6957724 全国 27 个城市春节因燃放烟花致空气污染 http://user.qzone.qq.com/564631716/blog/1296957651 笔者没有做出准确统计,仅从直观估计,引发节日火灾的火源,至少有一半是烟花炮竹、燃烧香纸和烟头。 如果仅从禁止角度来控制火源,可能效果不大,因为,吸烟陋习和几千年的不良民俗,是不能一下改变得了的,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改变。 为此,笔者试着从这三者本身的改革或改造,来控制火源,减少火灾风险。 1. 香烟 据笔者初步目估,吸烟者丢弃的烟头中,未吸尽的可燃烧部分平均长度在 1cm 左右,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香烟后半部 2cm 以内,强制掺入阻燃剂,如氢氧化镁,或者价格更便宜的轻质碳酸钙,甚至是经研磨后的黄土。具体掺入比例,或者氢氧化镁、轻质碳酸钙、黄土掺入后效果,笔者尚未进行试验。 这样,吸烟者在吸最后 2cm 时,必须连续吸,否则,就会熄灭。 2. 香纸 目前,在燃烧香纸引发森林火灾的案件中,大多数是燃烧草纸(黄表纸)的飞灰造成的。为此,可以采取三种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 1 )在草纸生产中,掺入轻质碳酸钙,增加燃烧后纸灰的重量,防止燃烧后纸灰飞扬。 ( 2 )在草纸中,竹纸纸灰最容易飞扬,而且一时难以熄灭,纸灰中残留火种多,引发森林火灾风险大。应该禁止使用竹纸烧香,改用再生纸。 为了满足燃烧后纸灰为白灰的民俗要求,可以在卫生用纸生产技术上略加改进,再掺入轻质碳酸钙,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改用再生纸为烧香用纸,还节约了竹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因为,用竹子生产草纸工艺落后,黑液多,污染十分严重。节约的竹子,还可以用来生产高级用纸。 ( 3 )推荐使用冥币。虽然这是迷信,但是,冥币燃烧量少,而且由于冥币多为普通印刷纸张甚至是废旧塑料,燃烧后纸灰不会飞扬,引发森林火灾风险大大减小。 3. 爆竹 修改有关爆竹法律法规和标准。 ( 1 )修改《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0631-2004 )。 《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0631-2004 )许多内容仅仅是从安全、技术角度去制定的,没有考虑到噪音、烟雾、光等污染问题,因此有必要修改其中内容: ① 统一分级,并必须在爆竹外包装上标明。将其中 “5.6 燃放性能 ” 中有关分级修改为: 升空类: E 级 ≥30m 、 100m ; F 级 ≥10m 、 30m ; G 级 10m 声级: H 级 ≥100dB 、 120dB ; I 级 ≥80dB , 100dB ; J 级 80dB 喷花类: 1 级 ≥3m 、 5m ; 2 级 ≥1m 、 3m ; 3 级 1m 升空类烟花声级不得超过 J 级,即 80dB 。 ② 将《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0631-2004 )中 4.1 分级和上述分级标准等级编码编入商品号中,便于检索。 ③ 强制规定: A 级、 E 级、 H 级烟花爆竹燃放必须由专业燃放公司,经申请批准后方可燃放。 ④ 减少《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0631-2004 )中“ 表一 产品分级与药量”的用药量。现在的爆竹越做越响,不但噪音扰民越大,而且危险也越大。 ( 2 )修改《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非专业公司不得运输、经营、销售、燃放 A 级、 E 级、 H 级烟花爆竹。 A 级、 E 级、 H 级烟花爆竹燃放必须由专业燃放公司,经申请批准后,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在做好充分防护工作后,由经过训练取得燃放资格的专业人员燃放。 ( 3 )其他建议: 再谈烟花爆竹 —— 对《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与有关标准的修改建议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399956 以上仅是本人陋见,尤其是“推荐使用冥币”一条,也许会象“呼吸税”那样招来批判,但是,上坟祭祖,燃烧香纸,至少在近 10 年内,我国是无法绝迹的。为了减少燃烧香纸引发的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保护财产乃至生命安全,这也许是不得已的一条陋见,希望更多的人能提出更好的建议,那就达到了本文另外的一个目的,也是最大的目的—— 抛砖引玉!
个人分类: 其它|1771 次阅读|5 个评论
聚氨酯引关注,立即禁用有点难
songshuhui 2010-12-11 22:33
新京报新知周刊 发表于 2010-12-07 10:53 作者:任晓曦(保温材料领域硕士研究生) 因为一场大火,聚氨酯天下皆知。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之后,公安部消防专家指出,聚氨酯保温材料是致火灾的五大因素之一。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家所在楼宇中的保温材料是否就是聚氨酯制品。也有人在网上呼吁,完全禁用聚氨酯,甚至立即拆除全国所有楼宇中使用的聚氨酯材料。那么,聚氨酯该不该禁用呢,应该在现在就禁用吗,如果禁用聚氨酯,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为何是聚氨酯保温材料? 建筑物中使用保温材料可以保暖隔音,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节能减排。可别小看了保温材料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在十一五提出的建筑节能发展目标中,建筑节能贡献率要达到20%,即节约1.2亿吨标准煤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保温材料可以铺设在内墙,但实际应用起来保温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现在的保温材料通常都在外墙铺设。目前,市面上供应的民用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板、挤塑板和聚氨酯泡沫。前两种材料的使用早于聚氨酯泡沫。现在仍有部分楼宇使用这些材料。与聚苯板和挤塑板相比,聚氨酯泡沫具有保温性能好、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质轻、运输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耐水性也不错,价格则稍高。目前,聚氨酯泡沫已经逐渐取代了它们,成为外墙保温材料的首选。 作为一种有机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也免不了所有有机保温材料共有的缺点:易燃、耐高温耐火性能差、高温下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浓烟等。同时,聚氨酯泡沫材料起火燃烧后,火焰温度高,烟雾弥漫,增加了消防人员施救和现场人员撤离的难度。 除了这些有机保温材料外,另有一类无机保温材料可作为外墙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都无毒无味无害,燃点高,耐火性能好,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具有很好的环境亲和性。可惜,这些无机保温材料在用作外墙保温时却存在着种种困难,如保温砂浆不能应用于高层建筑,保温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新型的硅酸钙系无机保温材料用作工程领域在技术上还不成熟;耐水性差更是各种无机保温材料的通病;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无机保温材料成本太高,如无机的岩棉板是聚氨酯泡沫价格的6倍以上。高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方面性能优异且绿色环保的无机绝热材料的大规模使用,比聚氨酯耐火性能更优秀的酚醛泡沫材料就只有在鸟巢、水立方这样的高档公共建筑中才得以使用。 聚氨酯保温材料该不该禁 虽然外墙保温材料易燃的问题存在已久,但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也并没有禁止聚氨酯的使用,直到央视大火后,这个问题才再次获得广泛关注。 在央视新楼配楼火灾、福建长乐拉丁酒吧火灾、深圳龙岗920火灾等一系列事故后,北京市消防部门下令对公众聚集场所采用聚氨酯类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的限期整改。深圳市也曾开展公众聚集场所可燃有毒装饰装修材料的集中整治,全面叫停聚氨酯装修材料。胶州路大火之后,聚氨酯泡沫寿终正寝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不仅是专家,连民众也参与到了针对这种材料的声讨活动中。 事实上,在这一连串事故前后,各相关部门就制订了一些法规,禁止在某些场合或条件下使用聚氨酯,但这些政策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效力不够及权责不明晰的问题。今年,北京某权威机构发布了一个建材目录,聚氨酯材料或改性聚氨酯材料就令人意外地同时出现在推广、限制、禁用材料中。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想要完全禁止使用包括聚氨酯泡沫在内的有机保温材料,似乎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胶州路大火之后,我们依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聚氨酯泡沫在国内已经使用十几年。如果这种材料被禁用,那已经使用在建筑中的聚氨酯泡沫该怎么办? 其次,若禁用聚氨酯泡沫等有机保温材料,那究竟该使用何种材料来代替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防火安全这个事关生死的问题上,仅仅是禁止使用有机保温材料是不够的。不管是央视大火、深圳龙岗大火,还是这次的胶州路大火,都由违规的行为、操作引起,外墙保温材料的易燃问题固然应该获得足够的关注,但烟花、违规焊接、政策引导、工程质量监督等问题同样值得引起重视。 建筑防火:保温材料以外 十二五计划的到来以及低碳生活理念的兴起必将对建筑节能带来新的要求,也必将引起外墙保温材料的革命性变革。不管是继续使用添加了高阻燃剂的聚氨酯泡沫,还是换用耐火性能更优越、造价更高的酚酚泡沫,还是使用造价更高的岩棉或硅质多孔材料,都将推动国内保温材料产业向安全和环保的理念更加迈进一步,使民众对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温材料能够更加放心。 建筑防火实际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光把目光聚焦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面,在其他各个环节也大有可为。比如,在保温层的设计和施工时,就应该考虑采用防火结构。 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外墙保温的标准,加强监管的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添加阻燃剂的有机保温材料的质量监控。建筑企业也要严格规范施工质量,对施工人员要加强培技能训,对工程的出包和转包要做到层层控制质量。 对于我们老百姓,从自身做起,强化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愿这次火灾事故能够为我们带来沉甸甸的教训!
个人分类: 环境|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文物局稱清華學堂發生火災工程違法
jiangjinsong 2010-11-26 20:59
北京文物局稱清華學堂發生火災工程違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6 17:41:11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新華網報道,北京市文物局近日首次通報了清華學堂修繕工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清華大學未報維修工程方案即開始對清華學堂進行加固施工,且施工單位沒有文物修繕資質,已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相關條款。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目前已組成專家組對火災造成的文物損失情況進行評估處理,並對違法修繕情況進一步調查取證。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據初步評估,火災對清華學堂的木結構造成了嚴重損毀,是北京文物古跡10餘年來遭遇的最大一次災害。   11月13日,正在修繕中的清華學堂起火,樓頂和地板部分坍塌。清華學堂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清華大學二校門北側的草坪旁,每日都有無數學子與游人在此合影。北京市文物監察執法隊初步評估後認定,清華學堂由1911年建築和1916年建築兩部分組成,經過橫向對比周圍建築,發生火災部分是1916年建築部分。   目前,對清華大學早期建築群的所有建築物,北京市文物局已進行拉網式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明確提出整改要求,並派出三個檢查組對北京市域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安全隱患檢查,要求火險隱患較多的文物建築管理使用單位,針對各自存在的風險點,分別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督促清理易燃物,加大巡查力度。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学堂火灾后的两个问题
陈龙珠 2010-11-25 08:34
据媒体报道,为百年校庆,清华大学近期着手修缮著名的清华学堂建筑,但不幸发生了火灾,至少其中的木结构损坏严重,令人痛惜不已,而且还可能引发两个涉及文物保护法方面的问题。 其一,近日 媒体已有报道 ,就是这次清华学堂建筑修缮工程在开工前的报批手续问题。若不全,则涉嫌违法。 其二,一幢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记得几年前上海某家高校拟对其校内的百年建筑申报文物保护,但据说因其在修缮中有所改造而被否。火灾重创后的清华学堂建筑,其中木结构等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还全是原始的,以后加固修复后,这幢建筑还能继续留于文物保护之列吗?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上海的火灾说说建筑的绝热(保温)
liwei999 2010-11-20 13:56
就上海的火灾说说建筑的绝热(保温) (355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19, 2010 05:41PM 往往人们都喜欢谈论成功,不喜欢谈论成功她妈失败。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才知道。当然这里面需要有教育的过程。没有教育,经过了也不能知道。这次的火灾的直接原因固然是焊接工的问题,但是把这样的责任都归在农民工身上是否合适呢?如果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就考虑到绝热问题,即便是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 南方的冬天不好过。因为没有暖气,进/出被窝都很痛苦。当然这个痛苦的反应主要是来自反差知道了有暖气的生活之后。房子要有绝热层,就如同人要穿衣。如果国人象导入汽车那样导入这些原生态的建筑概念的话,也就不会发生这么些问题了。过去大城市里首先是要解决驻的问题,至于住得好住得坏还是次要的。因此解决住宅绝热层不到今天也不被认识。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下一个就是双层玻璃,就是特殊防盗玻璃等等。因此国人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有很多。所谓美国人能做到(享受)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一定要做到。不过镜某并不欣赏这样的活法。与美国人一样的活,再好也不会比美国人更好。要有个与美国人不同的活法才好。 一发生事故,就有人出来评论。很多声音都是不着调。但是人写博客的感觉就如同K歌那样:不怕跑调儿、贵在自我享受。 言归正传,过去国人讲究用砖盖房,不用石头。这里面也有说法儿的。科学网上的黄老师是这方面的砖家,可以从填充率上说明国人这个选择的科学性。石头是用来造阴宅的,看看定陵的地下宫殿就是个例子。百万庄的楼群是红砖的,二到四层的高度。同样的类型的住宅京城里还有三里河的灰砖楼区,城东北的和平里。这些都是共产党进城后修建的中央房产。房子墙的厚度是一块半到两块砖。因为是砖料,再有这个厚度,再加上当年北京城里没有那么多的汽车以及冬天的暖气,建筑(住房)的绝热就不成为一个大问题。 墙的厚度住在室内往往感觉不到,宽窗台儿还是个室内的风景线。今天想起来,那漂亮的窗台是因为墙厚。那样漂亮的窗台在镜某的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因为冬天每天要擦。一夜的北风可以在窗台上积一层细土。 砖的建筑还是成本高,不如预制板的简易建筑。之所以叫简易,是因为比起建国初期的中央房产的建设标准来,的确是低档次。首先是室内的高度,大约比两米三要低。其它的配件比如说门窗、门把,厕所马桶等等也都差。黄铜的门把,用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高级的,但一旦不是这样的时候,落差就出来了。建筑成本低才能多造。钢筋水泥的材料在强度上有优势,为了造价,以及利用材料的优势,房子的楼层高了,墙壁薄了,窗户框子从木质到铁制,当然设计人群也不曾想到绝热的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镜某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家父一代是农村人,看见高楼、新楼就想进去住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一集里就有那栋楼的外景。预制板楼的墙壁薄,夏天墙壁结露。这是在砖制住宅不曾有过的事态。室内结露,墙壁内的钢筋必然也要受到影响。因此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绝热改造不仅是排放的问题、居住舒适的问题,同时也是个建筑使用寿命的问题,尤其是在上海这样多湿的南方。因此,绝热施工湿必然、必须的。发生事故与室外绝热的设计决策根本就没有关系。室内绝热的方式也不利于建筑的健康。 过去人们防犯都是针对强盗。方法就是牺牲个人的生活质量,把个住宅装修得象监狱似的。一家装起来了,就影响到邻居,结果是整个小区都装修成了拘留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样的状态就很不方便了。小区的景观也是财产的概念在国人这里尚欠发达。人们只看到了现金的钱,认识不到无形的财富。为此朋友说:进门里是欧洲,出门外是非洲。 泡沫材料+涂料的绝热施工应该是最简单的方式了。如果要加装饰外壁,绝热施工就需要有些技术含量了。不过这些问题洋人都给解决了。国人只要想到抄,别忘了抄,抄得敬业一点,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有些人总是拿抄来说事儿。的确,抄这个说法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说模仿就有些进步,说临摹就有些职业精神了。无奈,由于国人近代以来的落后,读书人很多得了一种着急的病。做事情有些象小学生赶暑假作业:根本不是学习,而是完成任务。 科学网里有人问小孟是谁。小孟,一个网友,别名白字秀才。已经过了天真可爱的年龄段,步入了偏激不可爱的境界。只要是不涉及方博士,小孟文章还是很不错的。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2164,72164#msg-7216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是科技人员的错
陈龙珠 2010-11-20 11:09
尽管没有高薪,但国家确实在养着你们,却至今还没找到高新、安全的保温材料,害得诏书节能建筑面积硬指标之后,各地知府只能让泡沫板、泡沫砂浆登台、闪亮; 尽管没有高薪,但国家确实在养着你们,却至今还没找到赚钱、节能的产业结构,害得诏书节省用电的硬指标之后,诸多知府只好对居家、内企拉闸断电、让其执烛静思。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412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清華學堂火災刑拘8人 有關人員作偽證阻調查
jiangjinsong 2010-11-19 23:49
清華學堂火災刑拘8人 有關人員作偽證阻調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9 16:29:00 11月13日淩晨,現場火光衝天。 讀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北京市消防局上午通報,清華大學清華學堂的火災已經完全排除煙花引燃的可能性。在調查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有關負責人連續向調查人員作偽證,給調查帶來了巨大阻礙。目前,事故準確原因尚在繼續調查,對清華大學的責任追究也在進行中。   在幾個關鍵問題上,清華學堂火災現場的施工人員和負責人都撒了謊。例如他們說火災前一天下午5點就已經停工,現場無人居住,更沒有動用明火,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工程一直持續至晚間10時,有人在工地內住宿,也動用了明火。市消防局火查處處長文俊說。   北京晚報報道,據介紹,清華學堂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8萬餘元,8名直接責任人,包括建築公司的現場負責人和施工人員,已被刑事拘留。由於現場僅有施工人員,沒有其他證人,也沒有監控錄像,搜集證據的難度很大。清華學堂修繕工程由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包,防水工程分包給河南恒昌防水防腐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分別被處以8萬元和4萬元罰款。清華大學在火災中同樣將承擔一定責任,消防部門將繼續追究。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1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53位亡灵
wliming 2010-11-19 15:26
上海当局用了250个场馆、6个月的时间、7300万人来宣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1幢大楼、4个小时、53位亡灵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口号。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在于能不能办奥运会,不在于能不能办世博会,能不能办亚运会,也不在于能买多少美国垃圾国债,更不在于能去国外几十亿几百亿下订单,而是在于让公民坐在家里不会被烧死、上街摆摊不会被扇耳光,走路不会被李刚家的宝马车撞,想吃什么都不用担心会有毒。这个世界就是,不吸烟的得肺癌,不工作的做老板,不爱国的当大官;真正的爱不能要,真正的事不能干,真正的人不能做;需要书的读不起,需要房的买不起,需要人的娶不起;有文化的留不了学,有能力的找不到活,有良知的赚不了钱。 三聚氰胺害了那么多儿童,最后抓了几个养奶牛的;央视大火烧掉10几亿,抓了几个运烟火的;上海静安大火烧死53人,是4个电焊工的责任!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乱棍打死 豹子办了个澡堂子,包给狐狸,狐狸包给松鼠,松鼠雇几只蚂蚁搓澡接客。有一天,狮子去洗澡,掉脸盆里淹死了。。。。虎大王震怒,派警察调查情况,骂了狐狸,打了松鼠,最后,抓了8只蚂蚁。。。。因为他们,竟然没搓澡证!!
个人分类: 娱乐|2109 次阅读|5 个评论
火场逃生十法
songshuhui 2010-11-18 22:3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11-18 5:22 《少年科学》授权转载 迅速撤离法 迅速撤离法: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低身前进法 低身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 毛巾捂鼻法: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厚物护身法 厚物护身法: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跳板转移法 跳板转移法:可以在阳台上、窗台、屋顶平台等处用木板、木桩、竹竿等有承受力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管线下滑法 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结绳自救法 结绳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或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逃生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器械逃生法 器械逃生法: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平时准备的家用缓降器等专用救生设备逃生。 信号求救法 信号求救法: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 物 品 等 方 式 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空间避难法 空间避难法:在暂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可选择卫生间、厨房等空间小且有水源和新鲜空气的地方暂时避难。将毛巾等棉织物塞进门缝阻挡烟气,在地面上泼水降温,等待救援。在消防队员到来后,可通过搭乘消防云梯、救生直升机或利用救生气垫逃生。
个人分类: 科学漫画|1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后的心理帮助
songshuhui 2010-11-18 22:35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11-17 0:43 作者:见习松鼠 歪歪 火龙蔓延,浓烟四起,混沌了天空,灰色了人们的心灵。火场内外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告诉我们,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伤害,也许比失去财产,更加无形而且深重。 对于劫后余生的人来说,心理承受的巨大变化是最为侵略性的。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几天里,有90%民众报告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情形从纽约扩散到了整个美国,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即时性的心理创伤被称为应激障碍(ASD),是一种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在灾后一周至一月内。与短暂迅疾的应激障碍相比,更严重的心理创伤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这种心理创伤是慢性的,容易转化成抑郁症、焦虑症、妄想症等心理疾病。 人们对应激事件会出现惊吓-否认-调整-接受这样一个典型的正常心理反应过程。当这种心理反应过于强烈时就演变为病理性的。当年越战结束之后,很多老兵逐渐的显现出程度不一的焦虑, 失眠,以及厌世情绪,被称为越战后综合症。相似的综合症还有二战后综合症。 其实早在194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Eric Lindemann医生就第一次系统地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做了描述,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症状出现超过一个月: 1. 不断地在噩梦或回忆中重演创伤经历,记忆一幕幕的闪回,挥之不去,产生焦躁和紧张的生理感觉 2. 对伤害相关刺激的逃避。不愿回忆,不愿交流,感情上变得麻木和迟钝 3. 高度的警觉性和紧张感,极易发怒,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 脑科学告诉我们,当面临极度的惊吓和哀伤时,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下丘脑与垂体腺,会释放出压力荷尔蒙,包括肾上腺皮质素(adrenaline)以及可的松(cortisol),心跳和呼吸会加快,血液会增加流向脑部和肌肉,以应对危险。这些激素同时会刺激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和大脑皮层,让这段记忆牢牢地印在脑海里面,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躲避类似的危险。这原本是自然生存机制的一部分,但这一生命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一旦运作过度,就会将这种特定记忆和情感反应扣得太紧,使之过于弥漫,过于持久,反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尤其是在这种突然的灾难过后,这些经由死亡的威胁,亲人的离去唤起的恐惧,无助和悲哀感,需要很好的疏导和调整,才能让创伤者更快的恢复到平常的工作生活。灾难对于儿童的影响可能更为巨大。很多孩子经历过火灾或歹徒袭击等突发灾难之后会表现出焦虑,害怕一个人独处,睡眠中惊醒,或者漠然,自闭等状态。 好在医学和心理学上对PTSD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压力免疫训练、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团体心理治疗等等。经典的压力免疫训练是指让受伤者反复地陈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免疫,不再对记忆中的画面产生恐惧感。911发生之后,美国的很多心理医生也使用了这个方法,但是发现,这个疗法似乎并不那么有效,有的时候反而加重的病人的症状。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在随着实践不断地进步,尤其是经历了911,海啸,汶川地震等等灾难之后,更加让人们相信,有效的救援,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补给,心灵的重建也是重要的一环。 几个tip:心理出现长期的不适的时候,最好的建议就是主动地去咨询心理医生,接受专业的辅导和调整。下面也列了一些简单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创伤后的心理调整,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个人分类: 心理|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