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富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听不到中国富人向本国教育捐款的新闻?
热度 4 duke01361 2014-8-13 07:25
为什么听不到中国富人向本国教育捐款的新闻? 最近,我听到了两宗中国富人向国外高等学校捐资的新闻,一个是一位潘姓房地产商(不知道此人的名字如何发音),捐钱给美国的一所什么学校...;一个则是一个在百慕大注册的中方慈善机构向英国剑桥大学捐钱的新闻 “剑桥过往曾否认中华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有关,只证实该基金在百慕达注册。该基金没有网站,在中国和英国亦无官方登记纪录。剑桥大学发言人6月10日表示,基金由两名不愿公开身份的富裕人士创立,因此校方不会作进一步披露。” 经过与剑桥方,BBC核对,这个事情是可信的... 于是,顿生感慨! 从今年开始,研究生全部自费...从很多年开始,很多边远乡村的孩子不能接受基本教育.... 于是,心生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富人不把钱捐给自己国家的学校呢? 难道这真的应了那句话,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的? 退一步想,这些所谓的富人,有钱人能够通过并不高级的手段争到很多钱,却漠视本族乡党的辛苦,那么,如我等之辈,何必把一生奢侈地投给“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地做一些至少眼下看来并不是亟需的“科学研究”? 就我自己的情况理解,我觉得这无非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自己的思维定势出了问题,总是认为要“坚持”,要“持之以恒”,现在看来这样的惯性思维有时会把自己搞到看上去很固执,很愚蠢... 另一个原因就是“隔行如隔山”,不敢轻易涉足“商海”...其实,挣钱有什么难的? 坑蒙拐骗、投机倒把、囤积聚齐....等等经商秘诀搞懂了之后,只要能搞到一部分启动经费,钱生钱,利滚利... 学学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大把散银子,给那些逐利之辈,包括士、农、工、商、学... 在培育一些贪腐官员之外,农民兄弟、工人大哥,寒门学子...一揽子人等都受了你的益,沾了你的光... 那么,你就把人生点亮了,难道不比发表几篇看上去有些用处,实则或许为垃圾的文章有用? 人生啊,太短了...捡着见效快的做吧!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15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富人向加拿大移民引发担忧
热度 1 duke01361 2014-2-11 09:47
据悉,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申请人须拥有至少160万加元的净资产,并向政府提供80万加元的无息贷款,为期五年,即可移民。虽然该项政策一直饱受批评,并于2012年7月暂停接受申请,但仍有很多人在申请,其中,来自香港的就有5万3580例,占全球申请量的七成以上,而在这些申请中,98%至99%都来自中国内地。 事实也是如此,当八成以上的中国人还在为买房而苦恼,并一个个成为“房奴”的情况下,那些被称作富翁的人,却以近15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纷纷向国外转移资产;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在为了温饱、为了小康而努力的时候,那些已经成为富翁的人,却想着做其他国家的公民了。而且,过几年还会以华侨的身份表达自己如何如何爱国。那么,坚守在国土,坚守在创造财富第一线的中国人,会作何感想呢?
个人分类: On Culture|2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富人是胖子,美国穷人是胖子
热度 2 qaydm1979 2013-10-6 15:21
今天参加湾区一个小的群体遗传学会,跟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他发福了,他说美国穷人都是胖子,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在中国好像富人胖子多一些,猛吃猛造猛喝猛花就是中国富人目前的写照。记得一个大学同学上学时只有120斤,毕业以后分到政府机关3年下来220了,虽说是公款吃喝也不能不要命啊。
个人分类: 评论|87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看图说话】中国富人地图
热度 2 cgh 2013-1-15 14:29
【看图说话】中国富人地图
建行私人银行联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 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 》 区域发展不平衡! 将来的发展机会不平衡! 社会阶级不均衡!科学网的博主在哪个位置? 呵呵,全职太太都上榜 !
个人分类: 杂谈|83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超16%富人移民海外 44%正准备离开
热度 3 周可真 2012-8-13 00:27
外媒称中国超16%富人移民海外 44%正准备离开 文章来源:环球网,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2-08/3017639.html    《经济学人》日前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目前有超过100万的千万富翁,人均资产超过160万美元。但是大陆似乎留不住他们。根据胡润7月31日的报告,超过16%的中国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办理移民手续,44%的人准备离开。超过85%的人计划将子女送到海外求学,1/3的人在海外拥有资产 。   据和讯网报道, 这些千万富翁受益于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其中仅有28%的人看好中国未来两年的发展势头,去年还有54%的人对中国经济信心满满 。这样的忧虑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同一天发布的报告中也能窥得一二,该报告显示,中国第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自1998年来首次呈现赤字。简单的说,就是资本流出中国的金额超过了流入金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了两种不同的资本转账:对于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支付(例如:进出口贸易),这一部分被记录在经常账户上;另一部分记录的是跨境的资本流动。中国的经常账户依旧处于盈余状态,主要归功于贸易顺差,另外,中国也不断吸引充足的海外投资。但是这些流入的资产都被另外一种外流资产抵消,这种外流资产高达1100亿美元,这导致中国整体的国际收支呈现赤字状态,中国外汇储备因而减少了118亿美元的。   SAFE的一位发言人回应称目前的资产外流并不是大量的资产外逃。中国资产管理部门已经控制了一部分的资本外流。但是这样的监管并不能阻止跨国公司将利润转移回国,也不能阻止富人本身持有海外账户,经营跨国贸易。中国公民每年可自由携带出境的资产高达5万美元。 美国西北大学的Victor Shih表示,中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共拥有2万亿到5万亿的不动产及流动资产。如果他们因为恐慌而转移资产,这笔资产将超过中国的外汇储备 。   Shih表示,中国的富人一般对国内经济都非常了解。如果有人开始向外转移资产,这对其他人也是警钟。野村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此的看法更为乐观。他表示资本外流本身不是警钟,但反映出大家对经济的担忧。中国房产市场的降温以及人民币的贬值,自然会导致投资者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   实际上,人民币的贬值既是资本外流的原因也是资本外流的结果。2010年6月到今年2月,人民币兑美元上涨8%,但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已经下滑1%。根据胡润的报告,中国的千万富翁还会增加,但是1千万人民币已经不是原来的1千万了。 博主问:中国的“钱途”若何?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217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半数富豪欲移民 说明了 什么?
dongzg101 2011-11-1 14:51
半数富豪欲移民说明了什么? 张鸣:中国富人被迫移民海外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有消息说,中国60%以上的富人想要移民,而亿万富翁中,有移民意向的更高达74%。其实,这种状况已非一日了。现在的现实是,但凡有点家产,官员做裸官,演员改国籍,学者最好有国外的绿卡,而民营企业家,移民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这些人为何要走?这是困扰我们社会的一个难题。其实,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并不想走。即使移民了,也无非是像裸官一样,把老婆孩子放到国外,财产转移到国外,自己依旧在国内打拼。这样的现象,不止官员如此,企业家和演员也如此。试问,眼下当红的有了外国国籍的一线演员,有几个是去好莱坞发展的呢?还不都是拿着国外的护照,照旧在中国混。在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拿的不是发达国家的护照,但是,就是泰国的护照,似乎也有必要拿。很多企业家,生于斯长于斯,创业和生活,都在国内。很多人连国外生活的经历都没有,连起码的外语都不懂。他们去国外,如果全家迁走,不仅意味着此前生活的终结,而且意味着挣钱历程的结束,从此以后,只能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寂寞地生活了。对于已经习惯了国内生活的人来说,国外的好山好水,其实跟他们无关,好山好水,只意味着好寂寞、好无聊。 不想走,却不得不走,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不踏实。在中国古代,富人、贵人,哪怕高官厚禄,哪怕皇亲国戚,只要风云转换,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财产,包括家室,就都会一风吹。任何人的生命财产,都得不到法律的切实保障。“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红楼梦里《好了歌》描绘的场景,其实是社会严酷的现实。严格说来,今天尽管有了物权法,但这样的场景并没有从人们的心灵深处抹去。有权的、有钱的、有名的,都没有真切的安全感。说句大白话,他们不踏实。即使有些人很有权势,但他们仍然不敢确定,一旦他们出了事,能否会得到法律公正的对待。有人说,这些人是在用脚投票,其实并不确然。至少,对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而言,他们只是求一个踏实,一个保障。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投票和选择,不如说是在买保险。 不用说,这几部分有心思移民的人,都是现阶段中国的精英。无论哪个国家,精英流失,绝非流出地之福,但是,要想遏制这种移民潮,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以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给他们安全感。 据日前招商银行和贝恩顾问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透露,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富人投资国内房地产的热情下降,投资移民意愿强烈。报告称,近60%接受调查的内地富人,都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投资移民考虑,这一行为在越富有的人群,如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约27%的人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而正在考虑投资移民的占比高达47%。 关于中国富人移民海外数量大增的话题,近年来媒体上已经讨论了不止一两次,而且也确实不仅仅只是富人们在接受调查时表达的意愿,还有各种数据支持。比如,《财新网》提供的数据就显示:近年来,中国个人境外资产增加迅速,2008年至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0%。在美国,中国累积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3%。 为什么中国富人们热衷于移民国外?富人们给出的理由各种各样。但综合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在中国,富人们虽然有钱,但很多东西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而移民却可以。 如果不移民,与穷人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下,富人们就必须考虑要与穷人分享那些“不幸福”,比如食品安全。去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篇文章说,当一名移民加拿大的女士被问到何要移民海外时,她的回答是:“三鹿”。另外还有所谓的社会“仇富”情绪,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穷人抱怨而富人害怕,有富人说移民是因为担心“再来一次均贫富”,这听起来有些杞人忧天,但仇富民意一旦沸腾,谁又能预测其能量有多大呢? 更重要的是,富人们确实也应该为财富的不公平转移承担部分责任,所谓财富“原罪”并非无稽之谈,而且富人们很难收手。很多富人处在一个比较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不作恶就无法生存,于是不得不作恶,但继续作恶又怕随时可能被拿下导致财富毁灭,还不如壮士断腕,选择去国离乡,洗白从头再来。 当然,如果仅仅是少数富人自身的去留,其实问题不大,保证合法财富转移的自由也是法制社会的题内应有之义,但是一旦成为风潮,其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觑。富人移民一旦成潮流,不但意味着精英和财富的双重流失,而且还可能产生某种示范效应,对社会其他阶层造成负面影响。 更深层次的隐忧在于,富人们纷纷携带财富移民不但意味着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强,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推脱,不管富人们有什么合理理由,不幸福也好,不安全也好,都难以掩盖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在这个社会中赚到了财富,却“为富不仁”,拒绝留下来回馈社会;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但却缺乏公民精神,拒绝将不满化作有益于社会的积极行动。很多人甚至还有一种“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想法,想在移民之前大捞一把。结果就是,富人们移民走了,却给社会留一个死结:他们因为不满社会而走,却给社会留下了更多的不满,比如,民间的仇富情绪驱动他们离开,但他们不负责任的离去却激发了更多的仇富情绪……这同时给坚守在本土没走的富人们(当然也包括穷人)制造了一个更恶劣的环境,这对人心和社会都是莫大的伤害。 解密中国富人移民潮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汪又这样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富裕阶层们,不想再让后辈继续在这片焕发巨大经济活力的土地上重复他们的财富神话和生活焦躁,他们选择迁徙。 姓名:汪又 年龄:26岁 所在地:温哥华 职业:移民置业顾问 走在北京建外SOHO白色的塔楼群落之间,不时会遇到派发移民广告传单的姑娘和小伙子。A座的大厅里每进来一个生面孔,守在那的四五个人就会围追堵截上来,往你手里塞出国英语培训和移民业务的传单。 上到27层,整整一层都是中国最大移民公司之一的和中移民的北京办公室。前台挂着职业微笑的女接待员多达五六个——她们绝不像一些门可罗雀的公司前台那样百无聊赖地闲聊,而都是半倾着身体,坐得笔直,随时殷勤地回答着来客们关于移民的任何咨询。 “自从和中搬到建外SOHO以后,这里已经成为不光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出国社区了。全都扎堆了,尤其是A座B座。现在27层整层是和中的,29层的3/4层,还有10层,7层一部分。我们北京现在有270多人,全国有500人。北京的业务占了全国的一半。”坐在窗户正对北京CBD的大办公室里,和中移民董事长王力民不无自豪地说。 做了16年移民中介生意的王力民自己也没想到公司的业务能做那么大,国外的移民公司一般有十几个员工就算上规模了,在中国,他却雇佣了500人,在十个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在国外也有自己的办事处。 从1995年到现在,王力民亲自见证了中国移民的两个阶段:1995年到2000年是以技术移民为主的阶段,当时出去的移民都非常苦,被称为“洋插队”;2000年后,越来越多中国的富裕人群开始申请投资移民。 中国并不是今日才成为迁徙之国。今年8月15日,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中指出: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逾450万,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只要你做到中国第一,那你一定就是世界第一。”王力民说。 但眼下,越来越多中国的富裕人群正在加入移民的行列。据招商银行(12.34,0.20,1.65%)与贝恩顾问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研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 跟中国几乎所有大的移民公司一样,和中公司也是做加拿大移民起家的。加拿大地广人稀、社会福利好、移民门槛低,一直是中国移民的首选。国内相应的服务也最成熟,和中不仅为客户办理移民手续,甚至提供保姆式的全程服务。从到加拿大后的机场接机,专人帮助办理安家国外的手续,到子女教育学校的选择,甚至还提供置业购房的咨询。 甚至,王力民还把自己的客户做成了自己的员工:2008年通过和中完成了自己、父母、弟弟妹妹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后,26岁的小伙子汪又在加拿大温哥华,当起了和中在温哥华的安家服务中心的置业顾问。 交给加拿大政府12万加元的投资移民费用、证明自己在中国持有超过80万加元的资产后,2008年12月,汪又全家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在他们身后,还有很多中国同乡选择的是在加拿大的银行存入为期3年的相当于300万元人民币无息存款。这一年,中国投资移民加拿大的人数首次超过了技术移民。 2004年,还在读大学的汪又就不时听做地产的父亲说起,自己一个生意上的伙伴移民加拿大之后,在那边生活轻松多了,老婆孩子过的也很好。 在国内,汪又的父亲在武汉是一个小有规模的地产商,今年还不到50岁,白手起家,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应酬很多,身心疲惫,在国内基本上很少着家。“我父亲性格比较霸道,很有冲劲,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在国内从未向任何困难低过头,凡事自己扛的汪父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再走自己的道路,甚至对于自己辛苦打拼下的事业,他也没有准备让自己的小孩再去继承。 2006年,汪又父亲下了决心:“叔叔他们在加拿大挺好的,反正你弟弟也要过去。这样可以全家办个移民,你们生活在那边也简单一点。你看看我每天应酬,很少有时间跟你们呆在一起,而且根本没有保障。移民加拿大不仅为了你们,你们之后的下一代也会更好。” 决定一出,汪又自己倒没多震惊。他在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英国学了一年房地产管理,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也为未来能在加拿大找工作打下了基础。父亲不强求他接班,他自己也没有这个意愿:想起有那么多的员工需要管理,每天不断的应酬,协调各种关系,还要对付很多尔虞我诈的事情,“我没有父亲那么大的魄力可以去忍受这一切”。 汪又的母亲却顾虑很多。她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朋友都在当地。突然搬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自己英语又不好,她害怕不适应。 但汪父一摆出加拿大充满了安全感的硬件条件,汪母也不再抗拒:法制健全,国土面积比中国还大,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淡水资源世界第一,人口密度低,总人口还不及北京和上海的总和……“当时没考虑去美国,在我爸心目中觉得美国比较混乱,不安全。”汪又说。 在一位“先行者”朋友的引荐下,汪又的父亲就找到了和中。2008年,汪又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5位家庭成员的任务分配是,汪又、母亲和弟弟妹妹在温哥华购买了别墅,安顿了下来,父亲则拿着枫叶卡留在国内,仍旧打理房地产生意。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规定,移民者必须5年里在加拿大居住满3年才能申请成为公民,而只要夫妻双方一方先成为了加拿大公民,再回到迁出国与配偶同住3年,另一方也就相当于坐满了3年的移民监。所以汪父的计划是,自己不耽误国内生意,让汪母先拿到加拿大公民身份后,回中国陪自己。 到加拿大的第一年,因为感觉孤单,汪又的母亲还经常回国。但住了一段时间后,她逐渐喜欢上了气候温和、到处都是森林湖泊的温哥华。同时通过去移民培训中心学英语,汪母认识了很多中国来的移民朋友,刚来加拿大时的寂寞感也减少了。今年汪又母亲国内的朋友结婚,她回武汉呆了几个月,突然发现,自己反而无法适应家乡武汉的酷热夏天了。 汪又的弟弟和妹妹都在高考前就来到加拿大读书,两个孩子都为自己能逃脱高考而庆幸。21岁的弟弟如今在读大学,对拍电影情有独钟。虽然母亲受中国的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干这行不踏实,但他们的父亲却非常支持。“我父亲比较开明,觉得既然我们到了加拿大,就过得简单快乐一点,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行。” 伴随中国移民的不断涌入,温哥华已经形成了商业非常发达的华人聚集区,那里不仅有很多地道的中餐厅,还有一年到头从不休息的中国超市,甚至国内流行的KTV也满街可见。居住在这些区域就算不会英语也能生活得很自如。 “温哥华可以成为你的故乡,加拿大就是移民国家,他们不会说我们才是本地人,你们不是。”对比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汪又觉得加拿大让人更有归属感。 而不常住加拿大的父亲也毫不犹豫地把这里当成了“避风港”,每年回加拿大与家人团聚几个月是他最享受的日子:全然不像国内的忙碌和紧张,不必应酬,每天只是旅行、在户外烧烤、跟朋友聚会,或简单地走在温哥华的公园里。 “我父亲每次来都很轻松,感觉回国就是受罪。”汪又觉得,移民加拿大后,家里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父亲)老了之后能有一个轻松的环境度过晚年的生活,同时他也不希望我们重蹈他自己的覆辙,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成天的在各种应酬场合里周旋。” 汪又理解父亲的痛苦。虽然在国内也是富裕之家,但2007年,汪又在英国读完硕士后,也进过上海一家地产公司打拼。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干到晚上九十点,周末还有一天必须自己加班才能把公司交待的任务完成。没有自己的时间,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在了工作上。 2008年12月,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后,汪又按照自己原来的专长,在和中温哥华的安家中心做起了地产销售。他每天九点半上班,四点半就能下班,周末也从不加班。闲暇的时间他会自己带着相机到处去拍照,每年还会有两个月的时间到全世界去旅行。 汪又自己也承认在国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机会比较多,有各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在吸引着人们拼命地工作。他国内的朋友还都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加班是家常便饭,每次回国朋友都羡慕他在国外悠闲的生活。 最近,汪又的父亲又说服了身边的三个生意上的朋友申请了加拿大的投资移民。已经定居温哥华的汪又,每年还会回中国好几次,为中国那些希望移民的富裕阶层们介绍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他们可以预知的美好生活。 中国富人们的移民潮会越演越烈吗?王力民认为很多人所担心的“移民潮”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是加拿大还是美国这些移民国家,每年对中国移民的受理数量都有限制,不是你想扎堆往国外移民就可以的。”今年7月份,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局正式推出配额限制,投资移民加拿大的大门正在收紧:从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联邦投资移民在全球范围内仅接收700份申请,远远低于2010年发布的3000个申请配额。 但这并未能拦截住想要迁徙的人们的热情。和中公司北京总部的通道两旁设置了密集的咨询会议室。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北京滚滚车流拥挤在三环桥上缓慢地蠕动着。扭曲的央视大楼和直指云霄的国贸三期遥相呼应,夜幕下它们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 这一间间移民中介公司的会议室里,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富裕阶层们却并不想让自己的后代继续在这片燥热的土地上重复他们的财富神话和生活焦躁。加拿大成为了他们的避风港,也是他们为自己留的一张随时可以脱身的“船票”。 兰恒敏:为何富人们急于移民 国人出路在哪 来源:经济导报 有消息说,中国60%以上的富人想要移民;亿元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人更高达74%。官员做裸官,演员改国籍,民营企业家办绿卡。有权有钱有名者急于移居海外———即使人不出去,手里也要有“卡”,做一名“待在中国的外国人”,以便想出去时能够拔腿就走。 这部分人在社会总人口中只能算“一小撮”。但毫无疑问,他们居于政、商、知识界等最顶端,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所思、所为,往往能起到社会思潮风向标的作用。 按说,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名有名,他们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普通大众为之奋斗一辈子却很难得到的东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马斯洛在《管理学概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对这些精英来说,衣食住行、好车好房、良好的医疗和教育、稳定的工作职位和事业等,都已不成为问题;剩下的就是希望被尊重,希望自我实现,希望少受一些束缚、多一点个性张扬和自由。 中国的富人移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受到政府和法律的公正对待;一类是担心受不到政府和法律的公正对待。前者主要指为官不廉者和个人财富来路不正者,他们担心自己过去的斑斑劣迹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受到追究,三十六计走为上;后者虽然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获得了财富和地位,但他们也和大众一样,面临贵而不平、富而不公等体制性压制,他们移民只是希望活得更有尊严、更自由、更少束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那句“不要说我为国争光,我是为自己”的名言,与其说体现了李娜爱好网球、享受比赛的良好心态,不如说她在借此委婉地表达对抑制个性的国内体制的不满。而这句话,也就在国外的“自由运动员”敢于说出来,林丹敢说吗? 贫富差距巨大和社会各阶层结构冲突的内在压力,也使居住在国内的富贵阶层感到隐隐不安。想象一下,一个富豪在一群面如菜色的饥民面前大吃大嚼会发生什么事情。笔者老家是一个贫穷的村庄,村里有位能人在外面发了财,后来想家搬回来住,结果村里遇到集资的事情他都要出一半,屋外养的花被人折断,养的狗也不见踪影,最后不得不搬到县城住。有的人富,但更多的人穷,那么富人就别想过自在。只有移民到显不出富的地方,富人才可稍感安心。 富人移民属于“肥水流向别人田”,但对富人移民要两分看。央行反洗钱部门日前发布《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报告引用中国社科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万至1.8万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这些钱是人民的血汗钱,这些外逃分子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应对其采取事前严防、事后追逃的严打手段。但对那些合法致富的富人移民,我们不妨抱以宽容的态度:我们尚为温饱和医疗、住房、教育等基本需求而苦苦奔波的时候,人家已经追求“自由”了,这说明社会在进步,没什么不好的。 据日前招商银行(600036)和贝恩顾问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透露,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富人投资国内房地产的热情下降,投资移民意愿强烈。报告称,近60%接受调查的内地富人,都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投资移民考虑,这一行为在越富有的人群,如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约27%的人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而正在考虑投资移民的占比高达47%。 关于中国富人移民海外数量大增的话题,近年来媒体上已经讨论了不止一两次,而且也确实不仅仅只是富人们在接受调查时表达的意愿,还有各种数据支持,比如,《财新网》提供的数据就显示:近年来,中国个人境外资产增加迅速,2008年至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0%。在美国,中国累积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3%。 为什么中国富人们热衷于移民国外?富人们给出的理由各种各样。但综合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在中国,富人们虽然有钱,但很多东西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而移民却可以。 国内富人圈子里流行着一句话:“花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而在中国,有哪些问题富人们花钱也解决不了而只能移民呢?大概分两类,一类来自物质,一类出自心结。前者包括规范的法律、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健康的投资环境、健康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的便利等等,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能够给予居民足够幸福感的社会所能提供的那些基本物质要素。这些东西,显然是转型期的中国尚不具备的。而所谓心结,则一般可以解释为缺乏安全感,它既包括富人们对当下人身安全、财富安全的担忧,也包括在预期未来时的信心不足。 可以看出富人们热衷于移民,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幸福”,这实际上跟当前中国大多数人的生存感悟相一致。据最新的盖洛普健康调查(Gallup Wellbeing Survey)显示,大多数中国人情绪都很低落。这项涵盖全球124个国家的幸福感调查将他们分成了三类,分别是“蒸蒸日上”、“勉强糊口”和“非常痛苦”。尽管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让步履蹒跚的欧洲经济体和美国深感羡慕,但调查结果并不理想:感觉生活“蒸蒸日上”的只有12%,“勉强糊口”的占71%,“非常痛苦”的为17%。作为比较,中国人感觉生活“蒸蒸日上”的比率与阿富汗和也门相同,感觉“勉强糊口”的比率,与海地、阿塞拜疆和尼泊尔差不多。可见,在中国人整体不幸福的氛围中,富人也未能独善其身。
1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真的是精英么?又被某些媒体忽悠了
dongzg101 2011-10-19 18:40
中国富人掀移民海外潮 担心国内被“均贫富” 2011-10-17 22:51:52 来源: 新华网   有 3027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25 ) 核心提示:除了子女教育,让老李坚定移民决心的原因更主要还是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不时引发的"仇富"心态也让他时时找不到安全感。 新华网讯 刘青山在参加那次推介会前对它一无所知。面对着一张印制着旖旎海滨风光的邀请函,他在世界地图上查了五分钟,才找到这个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群岛。 48岁的刘青山在上海市郊拥有一家生产玻璃制品的企业,雇员200多人,个人资产数亿。当他带着将信将疑的想法进入那个推介会现场时,才发现和他拥有相似想法的人实在不少。一个容量300人的会议室中人头攒动,座位边的走道上摆满了各式别墅的易拉宝广告,价格都在70万美元左右。只要买上这样一幢海滨别墅(移民的投资下限是35万美元),再走一下例行的申请、体检和评估手续,他就可以获得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的公民身份。这个身份可以给他带来的好处是:一、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是英联邦国家,其护照在全球许多发达国家都是免签;二、那儿是避税天堂,对于外国迁入居民免征各种税收。 移民,已经是刘青山多年来的打算。现在,他准备让这个愿望变为现实了。 移民理由一:子女教育 比起刘青山,老李已经先行一步。他在去年底已经将自己的家庭(夫妇俩和两个儿子)全部移民到了加拿大。 现年44岁的老李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至少十岁。他从建筑业白手起家,经过十余年的勤劳肯干,苦心经营,现在资产在3亿元以上,山东有一个搅拌厂,还买了一块500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广场,以及几家稍小型的数码类公司。 两年前,他先将17岁的大儿子送到加拿大多伦多读高中。在探望儿子期间几次往返,亲历了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与生活环境,他开始萌生移民的念头。"加拿大的政策很好。只要拥有了身份,接受高等教育时的费用可以享受本土人的待遇。因为我有两个儿子,这样做实际上很划算。"老李从不露富,衣着朴素、简单,开的车也仅是辆普通的斯巴鲁。 而身为国企高管的骆军也已经让一家三口获得了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出于职业所限,他本人暂不考虑加入新加坡籍,只是希望有永久居留权来去方便。 女儿已经在新加坡上幼儿园,未来母女二人可能会加入新加坡国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女儿能够获得国际教育,我们不想让女儿在国内受教育。"骆军说。 迈斯林移民公司的执行总监李旭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认为90%的投资移民是为了拿一个国外的身份,外加让自己的子女在海外读书。"因为一个孩子从初中到大学的费用正好可以抵消移民的费用。" 移民理由二:寻找安全感 除了子女教育,让老李坚定移民决心的原因更主要还是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不时引发的"仇富"心态也让他时时找不到安全感。 2009年年中,金融危机还在延续,而当时国内的政策走向也看不清楚。"我选择这条路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好,你想投的他不让,他让投的不挣钱;二、各种税费太高;三、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说不定哪天又要均贫富,太没有安全感了。"老李说。 上一轮国内富人移民潮出现在2003年前后,当时全国出现了包括山西富豪李海仓被枪杀等针对富人的恶性案件,富豪们对社会治安与大众"仇富"心理心存忌惮,无不纷纷为自己安排好出路。而近年来"国进民退"以及金融危机使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加之包括黄光裕在内许多民营富豪被查出存在犯罪行为获刑,再次使国内富人们的神经紧张了起来。 "目前而言,移民海外的中国富豪毕竟还是少数,只是最近这种潮流比较明显,这也跟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有关。"着名财经评论人吴晓波说。 "04年我们国家开始出现国进民退,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民营企业开始从制造业中溢出,往产业链的上游走,进入到金融与能源行业,但这两个行业都是国家垄断的领域,所以民营企业家们非常失望,开始出走。此外,中国的政策环境对民营资本不够友好,社会对民营资本家原罪的质疑,都使得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态没有想象中好。这次黄光裕案事件就再一次将原罪的事情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大家都相信有钱人是有原罪的,都是偷税漏税的。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这也是民营企业家移民的一个理由。" 移民理由三:新的生活方式 比起上海灰蓝的天空与嘈杂的车声人声,刘青山自然更向往在加勒比海海滩休闲式的生活。那儿没有尾气污染,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拥挤的人群。 "我们这代人总被教育要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小时候家里很穷,学生时代被沉重的功课压得抬不起头,工作后要看领导脸色,自己做企业后天天绷着一根弦,要为底下的几百号员工负责,也要陪工商税务、客户关系吃饭喝酒。钱是挣到了一些,但却是以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刘青山个子不高,语速很快,浑身上下给人一种紧绷的感觉。 首个编撰中国富豪榜的胡润接触中国富豪的频率很高。他承认,很多富豪都移民了,但可能还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觉得这和人们观念的一些转变有关系,尤其现在富二代起来之后。他们更多的会考虑到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不想像以前那么忙碌的去生活,他们开始追求一种缓慢的生活节奏。我想和这些都有关系。" 但迈斯林移民公司的李旭认为,"中国人移民很少有想去养老的,因为中国人都很勤奋,喜欢工作,没有养老的意识。因为自己的生意做大了,做到海外,最后成为海外公民的,也有,但是非常少。" 移民目的地 根据4月初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估算,中国目前有5.5万名亿万富豪。没有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些富豪已经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 据中介机构的人士介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华人富豪首选的两大移民目的地,原因是这两个国家的移民政策较为宽松,且当地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华人社区,移民后容易融入华人社区的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和魁北克是华人富豪移民的首选地。而在澳大利亚,华人富豪的首选地是悉尼与墨尔本。 除了美国这一传统的投资移民目的国之外,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令该国对国内富豪的吸引力加大。与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许多国内富豪都在新加坡乌节路(属于商务中心)购买公寓房,或者是圣淘沙购买别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但中介机构一般不推荐移民欧洲国家,原因在于欧洲并不鼓励移民,手续复杂,而且投资移民的投资额也特别高,移民成功率不高。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国度外,一些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正积极向国内富豪们兜售他们的移民资格。以上文刘青山准备移民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为例,这个小国对他的最大吸引力就是低税率和来去自由。现因涉黄光裕案被调查的"深圳首富"深圳茂业国际 董事长黄茂如及其夫人的国籍更是中美小国伯利兹。 精英与财富的流失 富豪群体的移民,从现实影响上看就是中国高端人才的流失与财富向海外的转移。 在每年外管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列项,通常被视为资本经非正式途径流进或流出的数据。以往专家测算中国资本外逃的数据,多以此为参考。但近年来热钱涌入中国境内增多,这一数据已无法反应中国资本外逃的实际情形。因此,对于这些富豪移民所引致的资本外逃数目,无从测算。 但可知的是,越来越多社会精英人士手持绿卡,但仍在国内经营企业或者工作。"他们希望用国外的身份来保护自己。在国外,他们基本上挣不到钱,年投资回报率在15%左右,就已经算是暴利了,但是在中国还算是低的。"迈斯林移民的李旭说。 "目前富人移民海外,我们应该反思。要留钱,先留人;要留人,先留心。我们应该先把心留住,才能把富人留住,才能把财富留住。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让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公平,要继续保留企业家精神。其实很多人很矛盾,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国家,但是又感到不安全,所以想往产业链的上游发展,所以要投资金融业、能源业,但是这些行业又不是完全开放的行业。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继续改革,让不公平更公平,让不安全变得更安全。"吴晓波说。 老李已经在多伦多购买一幢500平方米的别墅,算是安定下来了。 "对于国内的事业,我也不准备再有多大的发展了,除非有特别好的机会。" 至于未来会否在加拿大二次创业,老李也很迷惑:"年龄可上可下,机会也不上不下。干,我也可以再干些年;加拿大也有一些朋友,大家也总是再商量着一起干些什么。不过一切都没那么容易。" 他自己语言也不通,虽然也有家人和朋友在,但是生活起来还是不那么的习惯和方便。"混不到人家的主流社会,准备养老吧。移民还是继续留在国内,都只是一种选择,各有各的难。"老李有些自嘲地说。
103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谁是 中国 最富有 的人
dongzg101 2011-9-17 21:01
谁是中国最富有的人 2011-09-16 11:46:58 浏览 102989 次 | 评论 36 条 谁是中国最富有的人 席卷全球的金融动荡并未影响中国富人,当前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的亿万富豪。那么,在当今中国,究竟谁是最富有的人?最新出版的美国《福布斯》杂志亚洲版给出了答案。不过,在外媒的视野里,这份榜单背后还藏着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更多答案。 根据《福布斯》统计和新华社报道来计算,400位富豪的身家相当于全国居民去年年底储蓄额的近10%。 ○本报记者 李斐然 推土机老板战胜互联网老总:一场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对决 按照《福布斯》亚洲版最新出炉的这份2011中国富豪榜排名,今年中国最富有的人是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他以594.5亿人民币的身家打败了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从去年的第三名一跃成为新任首富,而李彦宏则以588.2亿元的财富仍居第二。而去年的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财富缩水至415.5亿元,排名下降至第五位。 按英国路透社的解读,这一变化是一场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对决。近年来中国建筑业的爆炸式发展,把这家重型机械制造商推上了富豪榜榜首,于是,推土机老板战胜了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的创始人。 在一些媒体眼中,中国建筑热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必然结果。数万亿美元投资流向了新建住房、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从而推动了大规模建筑热的出现,机械、水泥及其他建材的制造商因此获益。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筑业的兴起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高附加值制造业在最近10年高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昂贵机械和建筑设备出口,而玩具之类的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则渐渐慢了起来。 在建筑热的推动下,虽然中国经济今年有所降温,股市也剧烈震荡,但大多数中国成功人士的财富仍在增长。GDP高增长率为人们寻求新商机提供了巨大平台和许多空间,中国“造富运动”还在如火如荼地继续。 在最新公布的胡润富豪榜上,前10名中有4位涉足房地产,前50名富豪中有29位来自房地产业。相比之下,在美国,跻身福布斯富豪榜前十名的大都是高科技和零售企业总裁,无一人涉及房地产业。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在某个领域较早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只要发现比现有行业高的利润就会不断转行进入新产业,走向多元化经营。例如,位列第四名的刘永好本来的专业是养猪,但是现在他没有专注养猪,还在做房地产、金融、化工……中国企业的发展风向标是“顺势而为”,跟着赚钱的机会走。 不过,房地产富豪的好日子很有可能屈指可数了。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琼·德雷尔在接受日本《外交学者》杂志采访时说:“假如抑制土地投机和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努力取得成功,且基础设施项目按计划得到削减,那么预计房地产富豪人数将减少。” 德雷尔预测,随着房地产富豪渐渐退出,未来榜单上将会有更多来自绿色技术公司的富豪。 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发达并提升其产业,大部分财富最终集中到价值链顶端者的手中,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从这张《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来看,随着中国富豪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富豪的财富量级也越来越大。《福布斯》在公布榜单前发布的新闻稿中说,就在10年前,中国大陆几乎没有亿万富豪。但是在经济快速前进、消费蓬勃发展的10年过去后,现在要找一个比中国富人更多的国家,就只有美国了。 在当今中国,亿万富翁已经不是个稀罕词。中国超富人群继续迅速扩大。仅仅两年时间,财富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就翻了一番。去年《福布斯》就在400名候选者中选出了128名亿万富翁上榜。在3月份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李彦宏为首,有115位上榜者来自中国大陆。与福布斯富豪榜齐名的胡润富豪榜也在7日表示,今年中国财富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有271名,而2009年为129名。中国目前亿万富豪人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400多名。 报告显示,今年有7500名大陆居民资产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去年的4000人。报告说:“尽管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2011年对于中国的富人来说是创纪录的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家黄卫平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亿万富豪人数激增 “一点也不奇怪”。他说:“这种现象正出现在世界各地。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发达并提升其产业,大部分财富最终集中到价值链顶端者的手中,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但当“大部分财富最终集中到价值链顶端”,富人愈发富有的时候,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贫富差距也正在不断加大。 根据《福布斯》统计,今年上榜的400名大陆富豪的财富达到4590亿美元,相当于29376亿元人民币。而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03302亿元。照此计算,400位富豪的身家相当于全国居民去年年底储蓄额的近10%。 埃菲社指出,富豪榜凸显了中国财富的不平等现象。当富豪榜上中国人的财富达到数百亿人民币的时候,有统计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近一半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即处于贫困线以下。 虽然中国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值仍在百位以外。同时,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基尼系数达0.57。有人估计,在2007年,10%的最富裕人群拥有的财富是10%的最贫困人群的23倍,而在1998年还只是7.3倍。 当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赋予中国富人大把大把财富的时候,他们急切想要的却是一张外国护照 饶有意味的是,当贫富差距让穷人不满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站在财富高层的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样的忧心忡忡。 英国《卫报》注意到,许多中国富人并没有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财富地位,反而愈发没有安全感。中国招商银行和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今年的一份报告称,在中国,个人投资资产超过1500万美元的2万中国公民中,27%的人已经移民,47%的人正在考虑此事。 当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赋予中国富人大把大把财富时,他们急切想要的却是一张外国护照。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称,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北京建造摩天大楼,然而他却和许多新富起来的中国人一样,期盼有朝一日能离开中国。这名富豪的理由是,他希望能保护自己的资产,以及想要第二个孩子。 不过,英国《卫报》评论说,孩子在国外可以享有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他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往往只是富人移民的借口……“许多人其实是想保护有时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得到一本外国护照就如同‘上保险’。” 不管怎样,让所有人忧心的事实是:与过去热火朝天快速前进的10年相比,钱现在是越来越不好赚了。作为经济繁荣指向标的股市一直在下跌,政府对房地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的控制也开始导致民营企业整体的信贷紧缩。 其实,根据今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所估计的数据显示,虽然总财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长,中国最富有的富豪们的财富增长在今年大幅放慢了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全球债务危机和对货币市场的担忧,财富也出现缩水。 在富人和穷人都对自己的财富现状忧心的时候,或许《福布斯》的评论算得上一剂良方——“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时刻,而这时就需要企业家和其他人一起担负起责任,让自由企业制度的基本准则深入人心,由此,崭新明亮的一天就会向人们召唤。”
12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富人借美国人腹生子 投资回报比抢银行还高
热度 1 laojing 2011-8-3 08:23
中国富人借美国人腹生子 投资回报比抢银行还高     众多中国富裕阶层希望用人力改变“天意”,生个美国公民传宗接代。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140余年后,因为这条修正案的鼓励,一些夫妇从中国内地出发,选择把腹中的生命诞在地球彼端的土地上。继赴美产子之后,这一做法又有了新花样:借腹生子,传宗接代与生个美国公民一箭双雕。   中国夫妇倾向“低调”   洛杉矶资深旅游业者曾先生20多年来接待过各种各样的大陆旅游团,但最近一个月他连续接待两个“不同寻常”的夫妻团,“几乎都是中年夫妻,个个都非常有钱”。   这些夫妻团抵洛第一站不到名牌直销中心或环球影城,而是直奔比佛利与威尔榭大街交口附近洛杉矶知名的代孕中心,同时紧锣密鼓与中介介绍的代孕母亲见面。中国夫妇透露,他们通过国内中介与美国的代孕中心和代孕母亲联络,任务是找“生育自己孩子的土地”。   在美国借腹生子合法,但中国夫妇大多表示“尽量少人知道最好”。在代孕中心,太太得先接受多方面的身体检查,然后打2000元一支的催卵针,医师通过体外受精方式将太太卵子与先生的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一周之内,受精卵植进代孕母亲子宫。   300多人中选出代孕者   代孕母亲的甄选,一点不比接受催卵针轻松。“尽管医师事先已告诉我们代孕母亲的身材、长相都不会影响到胚胎的发育,但我们还是希望代孕母亲各方面十全十美”。   一位与太太正在挑选代孕母亲的先生表示,他认识的其它夫妇中,“没人不精挑细选”。他和太太这次在中介介绍下从300多名代孕母亲候选人中精挑出十位,逐一与对方会面吃饭,几经筛选,最后挑了一名24岁“漂亮健康,性情又好”的西裔护士。   一对来自山东不愿透露姓名的夫妇表示,因早年下海经商,他们已生有两个女儿,但还是希望要个儿子,无奈这些年为生意打拼,等到近年口袋丰足时年纪已大,所以当听朋友告知有此“快捷方式”,生个美国公民传宗接代,一举两得,“花再多钱也舍得”。夫妻俩透露,他们此次在洛杉矶找母代孕的头款价格为15万元,如果顺利生个男孩,奖金再加5万元。   洛杉矶代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借腹生子一直都有,但长期以来大多数客人都是因为上了年纪或身体状况等原因找母代孕,不过数月来亚裔客人确实明显增多,“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亚洲夫妇面孔”。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代孕母亲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和西裔。   产业解析   赴美产子已形成产业链,很多家庭认为“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2006年4月,美国驻华使馆宣布,中国公民可以以旅游目的申请赴美签证,这一政策的敞开,打开了许多中国收入不菲家庭国外生子的梦想,对一些中国人来说,一出生就能成为外国人,比成人后千方百计成为外国移民要一劳永逸得多。   在一些赴美生子的家庭眼中,这是一项“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的投资行动。他们希望用人力改变“天意”,让这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孩子,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便有机会享有美国的优质教育、福利与居住环境。   据了解,“赴美生子”项目通常都是由美国月子中心与中国代理人合作完成。中介负责在中国国内寻找适当的客源,协助客户取得签证、预订机票、联系月子中心等前期业务;而月子中心则负责在美国的接待。在月子中心里,通常有熟悉美国国情、精通中英文和有一定医疗知识的人,为孕妇安排接送、食宿、产前检查和产后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一般在美国“前两个月后一个月”,即产前两个月到美国,产后满月回国。   “在美国生子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赴美产子的陈露说,“几年前只知道在香港生孩子很红火,到了美国才发现,华人把生孩子的事做到了全世界。”   美国网友有话说   移民或改变美国政坛   中国人赴美生子,众多美国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人赴美生子的行为是一种威胁。一位名叫“SmithTordon”的网友指出:“为何移民法案还在奏效?美国政客应该立法阻止中国人涌入我们的国家,这对美国公民是非常不公平的。名为“Stephen King”的网友则担忧中国人是在借机“开发”美国,会“偷”走美国的技术。   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赴美生子的行为对美国而言并不是件坏事。一位名为“CW”的网友说:“这些中国人重视教育、对未来有计划,比一些混日子的美国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一位叫做“Michael Langdon”的网友则言辞激烈地表示:“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闭嘴,不该把中国人说成偷盗国籍的贼。这些中国移民照常交学费、照常缴税,美国凭什么要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一位名为“Powr_Loadr”的网友认为,中国人的移民行为甚至有改变美国政坛的可能。他指出:“中国送给美国最好的礼物就是移民。就算他们只把1%的人口输送过来,也会形成一个非常可怕的投票团队。从此以后美国政策的制定甚至是总统选举,都要受到华人团体的牵制。”   背景资料   赴港受限催热赴美   赴“外”生子风潮初始于香港。   随着2001年香港在法律上给予非港父母的“港生人”身份认同、2003年港澳自由行开放,花费十万余人民币的“赴港生子”迅速兴起。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港生一代”人口总数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2009年的29760人。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自2009年中期至2010年中期,香港新生儿中近半为内地产妇所生。   随着赴港生子政策的收紧和价格的不断攀升,不少富裕阶层兴起了另一个“镀金”模式:赴美产子。宝宝生下来就是美国国籍,这比“香港人”貌似更具诱惑力。和赴港生子相比,赴美生子的费用一般在16万-20万元。   “赴美生子者大多是企业老板、外企主管、政商名流、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等等。”在国内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中介服务的赵玲玲表示,能够有意愿、有条件且能成行的父母,在广大的人口基数中,“还是少数富裕父母中的少数人”。   据美国媒体报道,除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外,越来越多来自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外国产妇在美国(甚至包括塞班和关岛)生产。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6年,非美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子女激增53%,而美国本土婴儿出生率同期只增长5%。   “成为美国人,能享受180多个邦交国入境免签证、享受美国13年义务教育、进入美国大学学费节省上百万人民币、享有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住低价高品质的老人公寓,甚至在其他国家政局动荡时,即使航空封锁亦享有优先搭机离开的权利。总之,‘投资回报率简直比抢银行还高’。”   ——代办赴美生子业务的服务商们归纳   (选自: http://money.msn.com.cn 中新、《中国新闻周刊》)
个人分类: 网有网事|1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原创+转载]富人的社交网站
热度 3 gl6866 2011-6-2 00:15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网站,大家不妨去看看。这就是号称“中国富人的社交网站”,P1.cn。据说它是“是一家面向中国城市富裕阶层、仅接受邀请入会的社交网站,已经吸引了120万名会员。该网站的成功似乎源自一个反映着‘阶级社会’的理念。”我不是富人,但出于好奇就去看了一下,而且还注册了他们的社区,不过该社区是有门槛的。该网站究竟设置了什么门槛?看看它首页上“会员申请信息”所申明的:“P1.CN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私人网络社区,目前只接受邀请入会的方式。因此,对于收到邀请函的少数人群,我们将给予高度关注。 只需在P1上找到5位您的好友,即可获得加入社区的机会。” 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是第一步。这个倒不难,关键是下一步。“看看P1上是否有您认识的人”,说明是:“如果您的邮件联系人中已存在5位P1的会员,您的申请即会被通过。”我填好我常用的信箱和所需的密码后,该网站便自动对我通讯录进行搜索。然后告诉我,“邮箱和密码有误”,实际上,其潜台词是在那里没有找到符合他们条件的人。我又换了个经常有和国外友人联系的信箱,还是那样不成。所以我就知道了。 据说P1.CN的女性会员数量远多于男性。会员可以相互结识,也可以获得高端夜店和奢侈品牌商店提供的特惠。而潜在用户的月收入至少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奢侈品市场研究人员称,这是上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门槛。不过在普通会员之上,还有银牌、金牌和铂金会员。这家公司的CEO表示,铂金用户“基本上都是超级富豪”。P1.CN的CEO说,中国的情况与此国外相反。“金牌会员往往比铂金会员年龄更大,因为后者经常属于‘富二代’。” 中国富裕的孩子们不愿意与自己阶层之外的人交往,而且迫切地想找到其他处在类似财富水平的人。“层次越高在P1.CN上就越活跃。顶级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因为对这些人来说,要想找到同类真的很难。” 看来我们果真out了!科学家们,可怜吧?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前的中国学界最需要能够使人震撼的大师
热度 6 duke01361 2011-2-21 18:24
和在西方国家不同,走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会使你产生震撼的感觉。即使到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即使是繁华有加,但你肯定不会产生被震撼的感觉。没有了震撼,也便没有了敬畏,因为这些年来的中国从来就没有培育出真正的思想家、真正的教育家、真正的学者、真正的.... 十几年的浮躁,诞生了很多欺世盗名之徒是肯定的... 因此,大家只不过都相互彼此;学界是这样,商界、政界也肯定是这样。 十几年前,大家都是彼此彼此,都被平均过;十几年下来,差别出来了,包括财富掌握程度,包括房地产的数目,金钱的数量等等,有些人抢得多了,有的人没抢到,就这样产生了贫富分化;其实这又有什么可忧虑的,抢到很多财富的人是强盗,没有抢到的也是强盗,只有压根儿就没有参与打劫的,这些没有参与打劫的都是些什么人? 是工人、农民和老实本分的一些知识分子。 这些人是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些主流人群支撑着中国富人、权贵们明火执仗地抢掠,这是因为这些主流人民缺乏民主权利,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参与制定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 因此,分化的不只是财富和特权,而是一个庞大的主流弱势群体和一部分盗人钱财和权利的人群。 这样一个社会现状的未来是什么? 不知道! 但我似乎知道一点: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中国经济的前景看上去很乐观,但技术创新力的不足,加之资源的匮乏,难免不会导致经济的空巢化,难免不会是后劲不足,发展乏力... 当前的中国,以GDP为指标的经济成了繁华的表象上最大的泡沫...
个人分类: Life a Bit|1995 次阅读|7 个评论
现代中国“小品艺术”的共同点
热度 1 guozhenru 2011-2-5 09:33
现代中国喜剧小品有以下特点: 1. 主角:大都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包括农民、保安、家庭保姆、农民工和工人,以及流浪人口或孤儿。 2. 内容:真实反映他们贫穷和落后生活的同时,夸张表演他们的愚昧和真诚。 3. 亮点:歌颂社会底层贫困者的善良、忠厚和真诚的“高贵品格”。 4. 笑点:“用艺术手法”提炼并丑化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举止,使其成为出乎城市居民意外的笑料,达到娱乐效果。 5. 意义:让富人良心发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 不足:富人歌颂穷人的美好品德,或者要求穷人具有美好品德,从形式到内容让人感到恶心和虚伪。 最痛苦的莫过于贫穷和生活艰难,更难的是要穷人装慷慨和高尚,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办到?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虚伪所在! 什么时候我们的文艺作品能少拿穷人的痛苦开心啊!
3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