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培养机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百年树人需要长期激励
热度 7 yaoqizhou 2011-8-31 05:06
一年成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从齐国名相管仲语录而来的成语充分反映出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来熏陶,靠经历来磨练。换句话讲,培养人才要建立长期的培养机制。 长期机制最有效也是最近八月五号科学杂志文章《改变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 ChangingIncentives to Publish )的统计结论。该文章分析了三种激励机制对在科学杂志投稿率及成功率的影响。这三种激励机制是对作者的现金奖,增加作者单位的预算,作者的职位及工资升迁。分析发现增加作者单位的预算增加投稿而不是发表率而现金奖则鼓励多投稿与被接收率成反比。只有职位及工资升迁才与增加发表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那些 长期的激励机制才能鼓励作者把最好的工作投到科学杂志上。 实现长期的激励机制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台阶让人有目标有方向一步步向上进取。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博士后一回国就当了正教授,下个目标就是院士了。台阶太少。饶毅在《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建议降低职称来达到增加台阶。设想很好但不太现实。在美国有多种教授以上的位置例如 EndowedChair professor, Chancellor's Professor, DistinguishedProfessor 。 UC Irvine 上面三类教授都有。并且规定 DistinguishedProfessor 不能过 2 %, Chancellor'sProfessor 不能过 3 %的教授位置。所以在国内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正教授上再加几个职称,例如系级教授,校级教授,省级教授,国家级教授,或者一级教授,特级教授等等。 总之,除非是天才,大多数还是要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博士,博士后,。。。,一步步来。也就是说 不要熟得早,而要熟得好。只有 千磨百练方成正果,慢火细熬才出真香啊!
个人分类: 政策评论|8289 次阅读|15 个评论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yuelugj 2009-10-8 20:33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来源:南方网 作者:熊丙奇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 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 学。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 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 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大陆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 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以及内地几所著名大学的排名要低于香港和台湾地区几所大学的排名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 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 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 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 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到今天并没有解决。欲解决这个问题,以笔者浅见,有必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这 方面,可从学习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经验做起。我国深圳地区,已启动借鉴香港地区办学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 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环境。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4359 次阅读|8 个评论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忧虑
wanghongcai 2008-11-15 01:02
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经在许多大学推开,其中后果如何不好预料。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几点忧虑: 1,我认为这个机制改革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欠缺,首先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改革,所以许多大学改革也只是为了推行上级指示而已。有的猜测是为了提高研究生待遇,有的认为是为了激励导师是多拿课题,但各种说法没有一个是能够站得住的。但我认为这个改革很重要的假设是认为:导师招研究生是为自己招雇工,所以导师就得出钱!如果我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就要反思一下导师有多大的自主权了,导师能不能招到自己满意的人了。如果该项制度不匹配,那么这个改革从根本上讲是不公平的。 2,这个改革能否提高研究生的待遇呢?表面上是可以的,实际上是把原先的自愿制度变成了一个强迫劳动制度,即导师合情合理地认为我出了钱,你就应该给我干活。但是你干得我不满意怎么办呢?或者说你认为干得比实际报酬多又怎么样呢?这样究竟是否真正提高了研究生待遇?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 3,这个改革能否激励导师多拿课题呢?我觉得效果不会太好。因为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导师不希望多拿课题,只是他有没有这个机会去拿课题的问题。如果用经费的杠杆逼迫他,他也只好要么不招研究生,要么也学会去走关系跑课题去。我想这对本来就不健康的课题评审制度而言是一个更大的压力,换言之,学术风气就会恶化。 4,这样改革能否提高创新能力呢?我想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可能性不大,因为利益关系的约束,使大学更注重眼前利益,更急于求成,所以所谓的科学成果更倾向于泡沫化,越发难以出现具有真正科学水准的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了。要是出现了这个后果,我想这是这个改革的大失败。 5,这个改革对教学关系是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想这会促进学术资本主义的形成,即导师的老板化,学生的雇工化。师生都会非常计较自己的得失,在这样的状况下容易出现矛盾。估计大学内部的关系会因为这个改革而造成紧张,而不会造成和谐。 6,这个改革会加剧大学内部的矛盾。首先这个改革中经费是被学校当局硬性扣除的,这引起教师的相当的抵触情绪,因为教师普遍认为自己为不太满意的学生付费是不情愿的。当有钱的教师可以多招学生是因为他们先得优势,这无形中会加剧学校内部的两极分化形势。大家内在的不满情绪就会日益加剧,相信学校再无安宁的校园了。 当然,这些忧虑也许压根就不会发生,我的忧虑纯属杞人忧天,但愿决策者能够考虑这一层,不要头脑一热就搞什么创举。我了解美国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都不是这么武断执行的,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进行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呢?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3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