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具有内禀单带上转换发光特性的Yb/Er(Tm): Na3Zr(Hf)F7纳米晶
热度 5 fjirsmdqchen 2012-9-12 08:45
具有内禀单带上转换发光特性的Yb/Er(Tm): Na3Zr(Hf)F7纳米晶
近年来,镧系离子掺杂上转换纳米晶材料在生物标记、太阳电池、固态激光与三维显示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镧系离子能级丰富,将它们掺杂在合适的基体中,可以实现紫外到红外的多波段发射。但是,这种多带发射将导致能量分散(不集中),因此不利于实现镧系离子特定能级的高效发光。最近,我们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类单分散 Na 3 MF 7 (M=Zr, Hf) 氟化物纳米晶;将 Yb/Er( 或 Yb/Tm) 共掺杂到 Na 3 MF 7 晶格中后,在 980 nm 激光激发条件下,可以观察到内禀的单带红色(~ 650 nm )或近红外(~ 800 nm )上转换发光。与传统的 Yb/Er: NaYF 4 纳米晶相比,所研制的纳米晶的红光发射强度提高 5 倍左右。我们认为镧系离子在 Na 3 MF 7 基体中形成团簇是导致这类材料易于出现单带上转换发光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化学通讯》上( Chem. Commun., 2012, DOI: 10.1039/C2CC35480B. ) 全文链接: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2/cc/c2cc35480b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8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高温液态金属问什么会发光
liwei999 2012-3-19 15:29
高温液态金属问什么会发光??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9/2012 02:16:06 高中物理课本,选修3-5。查一下黑体辐射也行。高温金属不是理想黑体,但是用黑体模型也可以。 “辐射出光子”说法也是没有回答到“为什么会发光”的正题上。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有 电动力学 的思考。高温是说原子核做剧烈的振动。振动就要有加速度。也就是说原子核的电场在做加速运动。从电子的处境看,这也相当于电子在电场里做加速运动。而电子在电场里做加速运动时,会反射出电磁波,振动得越厉害则辐射波长里短的成分就越多。这种辐射,是热辐射的起源。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镧系离子掺杂诱引形成单分散超小核壳结构双模发光纳米晶
热度 4 fjirsmdqchen 2011-11-26 17:09
镧系离子掺杂诱引形成单分散超小核壳结构双模发光纳米晶
近年来,研究发现液相反应体系中离子掺杂可以有效地 “ 宽幅 ” 调控纳米晶显微结构(包括相结构、组分、尺度和形状等),这将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最近,我们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 3 nm 细小的 Ln 3+ : BaF 2 纳米球作为核心,随后通过热分解法在其表面生长同构的 SrF 2 壳,发现在壳层中掺入 Ln 3+ 离子后,可以非常明显地抵制壳层的非均匀生长,从而获得超小的(~ 7nm )、形状和尺寸均一的、单分散的 Ln 3+ : BaF 2 @ Ln 3+ : SrF 2 核壳结构纳米立方块;这种新颖的核壳结构具有双模发光特性:即在保证核层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的同时,还能设计实现壳层也具有特定的发光。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 J . Mater. Chem. 杂志 上( J. Mater. Chem. , 2012, 22,2632-2640 ) 。 全文链接: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2/jm/c1jm14589d
4117 次阅读|6 个评论
讲一下LED
liwei999 2011-4-27 20:40
回答: 建议米大师开讲一下LED,白特数随意。。。。。。 由 Mr.X 于 June 19, 2005 14:53:15: 那就“忽悠”几句。楼下讲的“利用光子晶体来进一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算是个热题了。这不,都要“创业”了。 捷夫的“工”字经发挥一下就是:明确“目的”、明确“位置”。前者是上边的一横,后者是下边的一横。 首先要有个技术上的认识:没有一个通用的东西。一副扑克里,就两个“通用”的,还是“小丑”。高出光效率的“潜台词”是低功率。一般效率和功率是一对“相克”的因子,民间的说法叫萝卜快了不洗泥。同样,光的通量与亮度也是一对。一般是后者难。当然什么东西到了一个限,再走下去都有难度。这就需要有所谓的“突破”,要有所发现、发明,才能有所前进了。 这算是引言吧。 楼下讲LED不能“代替”一般照明的话,是针对“世俗”的见解而言的。就市场而言,不做大,不开发新的用途,后起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这不是仅仅取决于单纯的技术优劣的问题。另一个因素是光的通量与亮度的问题。以LED为代表的“固体发光”是在亮度因子上有优势。言不能“代替”的观点不仅仅是一个发自理性的“推论”,更是个有现实“证明”了的结果。日光灯比白炽灯的效率要高。但是在欧美等地,家庭的照明里日光灯并不是主力。可见,“发光效率”并不是个唯一的“支配因子”。 忽悠了半天,没有讲LED,不够“开门见山”。不过这也不用镜某担心。不知LED的人看此文字也是“味如嚼蜡”。不论LED而直奔发光的“机制”。有这么几种:热发光、气体放电发光、固体发光和等离子体的发光。最后一项区别于气体发光而单列,是因为意识着激光等引起的强场问题。 热发光是最日常的,最让博士们口试“头疼”的问题。因为气体发光、固体发光、激光原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的人往往讲不清为啥热了就要出光。老普的分布,也不过是告诉人们高温时光谱的分布是如何,并没有讲具体的发光“机理”。就如同几十年前老前辈科学家们不知道太阳是核聚变“燃烧”的情形一样,今天的大学生、博士们也多不知道“热”是如何发光的。有两个“期待”,一个是能够见到清华的学子可以讲个理由出来,一个就是研究“科学”的“文化人”能“揭示”一下。难度不高,有个古典论就够用的了。 气体、固体发光的本质是电子的能级跃迁,根据具体的机理,又可分类为“自然”的和“诱导”的。由于密度之差,同样的功率消耗、同样的发光量,气体发光的“亮度”就不如固体的高。可以这样讲:总功率、功率密度、光的亮度和总的光通量是衡量一个光源的物理指标,此外还有光谱分布等等的指标。不同的光源在光源的物理指标空间里具有不同的位置,这是“不可代替”性的客观理由。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是发光的量子论。有个能量守恒、有个电子空位就可以理解了。不必去考虑如何能有电子“空位”和动量守恒。“量子”观看固体,固体本身形成个“大分子”,电子(数量10e22/cm^3)呈能带分布。未充满的能带可分为多半瓶逛荡和少半瓶逛荡的。多半瓶的叫P型,少半瓶的叫N。把这两种固体给搞到一起,就是有名的PN“结婚”,就可以形成“阴阳”二极管了。但是这还不能发光,这相当于农村的领了证没“办事儿”。要“办事儿”,还要有正向的偏压。这时“电子”与“空穴”在“PN结”上耦合,擦出“火花”来。当然也有“动量”不匹配、只可以整流、发不出光来二极管。 发出光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出口”。要让光能透过去,器件就不能作得太大太厚,这也是单件无法作大、单件功率无法上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单纯讲发光的效率和“代替”性来看,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发光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途径。至少从器件的耐久性上看,就让厂家有利可图。 回答: 现在利用光子晶体来进一步提高LED的出光率很有前途. 由 Santa 于 June 19, 2005 10:08:00: “取代”的可能性较低,开拓新用途,新市场才是正路。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异价离子掺杂调控氟化物纳米晶相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度 2 fjirsmdqchen 2011-4-13 11:05
异价离子掺杂调控氟化物纳米晶相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众所周知,离子掺杂是赋予材料光、电、磁等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典型的例子如作为红宝石激光器光学增益介质的 Cr3+ 离子掺杂的氧化铝晶体以及引发了微电子信息革命的 P 型和 N 型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目前,许多研究工作侧重于纳米材料的基体结构和尺度等的变化对掺杂离子行为的影响。但是,反过来,针对掺杂离子对纳米晶成核与生长过程的影响,并对最终形成的纳米晶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则非常少。 最近,我们通过在镧系三氟化物( LnF3 , Ln=La, Ce, Pr )纳米晶中掺杂高浓度( 20mol% )的二阶碱土离子( M2+ =Ca 2+ , Sr 2+ , Ba 2+ 用来替代 Ln3+ 离子),实现了六方结构的 LnF3 纳米晶向立方结构的 Ln0.8M0.2F2.8 纳米立方块的相转变 (如图 1 所示) ; 其相转变机理在于:当 M2+ 替代 Ln3+ 时需要引入空位来补偿体系的电荷平衡,因此,引入高浓度的 M2+ 后会在纳米晶中产生大量的空位,从而导致六方 LnF3 晶核结构坍塌形成立方结构晶核并最终长大成纳米立方块;此外,通过异价离子掺杂诱引相变和组分变化后,我们还发现由于激活中心(如 Yb/Tm )在立方 相中的多占位性导致其能量传递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实现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约 15 倍左右。相 关研究结果在 Chem. Commun., 47, 2601 (2011) 上 发表文章一篇 。 图 1 、掺杂二价碱土离子前后氟化铈( CeF3 )纳米晶的相结构、组分与形状的变化 六方结构氟化钇钠( NaYF4 )是目前所报道的上转换发光效率最高的基体材料。在常规的液相反应体系中,需要在较高的温度( 200 ~ 300 ℃ )下才能合成出纯的六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最近,我们通过在液相反应体系中掺杂 Ti4+ 离子,发现在较低温度( 130 ℃ /12h )下就能完全实现立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向六方结构纳米棒的相转变(如图 2 所示);其相转变机理在于掺杂的 Ti4+ 离子具有高的水解能力,因此粘附在纳米晶表面的 Ti4+ 离子起到聚集立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并促进其快速长大的作用,而长大的立方 NaYF4 纳米颗粒在临界尺度会自发地向六方结构产生相转变。相 关研究结果在 Chem. Commun., 47, 5801 (2011) 上 发表文章一篇 。 图 2 、 Ti4+ 离子掺杂诱导 NaYF4 纳米晶相结构、尺度和形状变化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明场像,插图为对应样品的能谱图 全文链接1: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4846a 全文链接2: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5722c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7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种通过掺杂异价离子实现纳米晶尺度调控的新途径
fjirsmdqchen 2010-7-16 09:20
纳米材料掺杂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液相合成体系中,杂质离子如何改变纳米基体材料的生长过程,掺杂对纳米材料微结构将产生什么作用,能否通过掺杂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等等,这些问题近年来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 我们课题组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液相体系中稀土离子(Ln3+=La3+-Lu3+, Y3+)对碱土金属氟化物(CaF2, SrF2, BaF2)纳米晶生长过程的影响,发现稀土掺杂可改变氟化物晶相的尺度和形态,获得具有可见上转换发光和室温顺磁性的单分散超小双功能纳米球;提出了基于异价离子置换的纳米晶掺杂结构调控机理(异质掺杂导致纳米晶表面形成瞬态偶极子,对纳米晶生长起到调控作用),并对其普适性做了系统性的实验验证,该研究结果对实现液相体系功能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以通讯方式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0, 132, 9976)。 全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1036429?prevSearch=%255BContrib%253A%2Bchen%2Bdaqin%255DsearchHistoryKey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65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燃烧与火焰的区别
yaoronggui 2010-6-1 18:17
高中化学中涉及到氯气的化学性质:钠在氯气中点燃的现象:黄色火焰、白烟;铜在氯气中点燃的现象:燃烧、棕黄色的烟;铁在氯气中点燃的现象:燃烧、棕褐色的烟;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的现象: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的火焰。 为什么有些物质燃烧时会产生火焰,而有些物质燃烧时却没有火焰产生?物质燃烧时有无火焰产生,不能根据物质的易燃和不易燃来判断,只有气态物质燃烧时,才能形成火焰(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燃烧),因此,凡是气体燃烧都会产生火焰。液体燃烧时如果是先转化为蒸气后再燃烧的,也有火焰产生(如酒精的燃烧)。固体燃烧时,如果它们的熔沸点比较低(如硫、磷等),它们也会先转化成蒸气后再燃烧而产生火焰,如果它们的熔沸点很高(如铁丝等),燃烧时不能转化成蒸气,那就见不到火焰,只能见到火星四射而发光。 生活常识 蜡烛刚开始点燃的时候很亮,但慢慢地又变暗了,隔了一段时间又重新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刚刚点燃蜡烛的时候,蜡烛芯上的石蜡会先熔化,然后气化了,我们能看到火焰,而且比较亮。但要注意,这时下面的蜡烛没有熔化,更没有气化,所以,等到蜡烛芯上的石蜡燃烧完以后,气化的石蜡减少了,光线便暗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又使蜡烛熔化了,又慢慢地气化了。那些气化的气体转移到芯上燃烧了,我们又能感觉到蜡烛变亮了。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6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萤火虫为何会发光?
jimmydz2005 2010-4-29 21:55
萤火虫体内的化学反应使它们能够发光,也就是所谓生物体发光的过程。在有荧光素酶参与的情况下,细胞内的氧与钙、储能分子三磷酸腺苷(ATP)以及荧光素结合,萤火虫就能发光。灯发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但萤火虫不会,它发出的是冷光。因为如果它的发光器官也像灯泡那样热,这种昆虫在发光过程中就无法存活。 有氧可用时,发光器官就发挥作用;无氧可用时,发光区域就变暗。发光器官就是这样通过控制氧来操纵发光的起始和终止。昆虫没有肺,它们通过被称为微气管的一系列复杂的逐次变细的管道,把氧气从体外输送到体内细胞。控制微气管中氧流出量的肌肉工作得相对较慢,因此,为何萤火虫发光如此之快一直是个谜。 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氧化氮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氧是线粒体用来为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内的线粒体将所有可用的氧都固定下来。为了诱使线粒体释放氧,萤火虫的大脑会发出生产氧化氮的信号,而氧化氮能取代线粒体中氧的位置。然后,运动到发光器官中的氧就可以在发光的化学反应中使用。但是,由于氧化氮分解迅速,线粒体中的氧很快被重新束缚住,发光也即告结束。 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很多。它们体内能产生防御性类固醇,它们发出的光脉冲会让食虫动物觉得它们不好吃;许多成年萤火虫以其同类特有的模式闪光,从而能够区别异性成员。若干研究表明,雌性萤火虫依据雄性同类的具体闪光模式特征来选择配偶。目前已经证明,在两个种类的萤火虫中闪光速度较快及闪光强度较高的雄性萤火虫对雌性较有吸引力。 来源于《环球科学》2006年创刊号
个人分类: 环球科学|2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我的一篇文章--氧化锌缺陷发光机制与调控
热度 1 nanohappy 2010-2-22 19:12
缺陷对氧化锌的光学、光电子学性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数十年来,ZnO可见发光的缺陷机制一直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理论解释。 近年来,我们发展了具有局域瞬态极端条件的液相激光烧方法,并进行纳米颗粒的独特微结构相关的物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具有稳定较强蓝色发光的氧化锌纳米颗粒,进行了对缺陷发光机制的探索。一方面,研究了蓝色发光对激发波长依赖性。发现:1,蓝色发光存在几个固定的择优发射能量点;2,蓝色发光到绿色发光的转变,不是连续移动而是此消彼长的过程;3,蓝色发光的激发谱可以延伸到可见光波段,相应激发能量明显小于带隙宽度,并存在一系列子峰。另一方面,对相关缺陷进行了电子顺磁共振和正电子湮灭的研究。观察到间隙锌、空位氧、间隙锌复合缺陷、间隙氢在一定条件下的共存;随着蓝色发光到绿色发光的转换,间隙锌和空位氧在EPR谱中存在强烈相关的变化。此外,通过更细致的微结构控制,可见发光获得了一定称度上的调控。 该工作将有助于氧化锌可见发光的最终确立,推动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同时也指出,相对于通常所注意的形貌、尺寸等,纳米材料的微结构控制对其性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Adv. Funct. Mater. 2010, 20.561-572.上。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网络链接如下: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3237358/abstract Blue Luminescence of ZnO Nanoparticles Based on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Defect Origins and Emission Controls By Haibo Zeng,* Guotao Duan, Yue Li, Shikuan Yang, Xiaoxia Xu, and Weiping Cai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efects are introduced into nanoscale ZnO through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and resultant blue emission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ocusing on defect origins and broad controls. Some ZnO nanoparticles exhibit very strong blue emissions, the intensity of which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annealing. These visible emissions exhibit strong and interesting excitation dependences: 1) the optimal excitation energy for blue emissions is near the bandgap energy, but the effective excitation can obviously be lower, even 420nm (2.95 eVEg¼3.26 eV); in contrast, green emissions can be excited only by energies larger than the bandgap energy; and, 2) there are several fixed emitting wavelengths at 415, 440, 455 and 488nm in the blue wave band, which exhibit considerable stability in different excitation and annealing conditions. Mechanisms for blue emissions from ZnO are proposed with interstitial-zinc-related defect levels as initial states. EPR spectra reveal the predominance of interstitial zinc in asprepared samples, and the evolutions of coexisting interstitial zinc and oxygen vacancies with annealing. Furthermore, good controllability of visible emissions is achieved, including the co-emission of blue and green emissions and peak adjustment from blue to yellow. 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发光与激发光谱 建议的缺陷发光机制、可见发光调控 发表后记: 对这项工作与这篇文章颇有些感慨。 从工作的开始到发表历时是我至今最长的。这是在我博士工作基础上的继续,留所2年主要精力就花这上面了。当然,还有部分数据没发表。这是个科学问题探索型的基础研究,历程如下。随着对领域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对领域内有哪些主要问题、研究状况有了自己的认识。慢慢的,有了解决其中一个(其实就目前潮流而言,是既不新也不热了)的冲动。随后就是独立设计方案,实施试验,进行分析。期间,少不了再学习、再调整、再实施。再后来,数据逐渐积累多了,就自然进入到思考与分析方面,体会数据,体会内涵,体会关联方面,真是所谓殚精竭虑!最后是,逐渐形成了一点自己的观点,就有加入了求证-再试验-分析的循环中。 相反,最后发表到好像没什么故事。本准备好被AFM拒稿后转投物理类IF稍低的杂志的,没想到很快收到的意见都较好,直接接受了。接受后,好像也没什么太高兴的。 自己评价:这是我至今比较好的工作,历史可能会证明观点是错误的,不过我也没什么遗憾的! 这个过程增加了我对科研,对科研中的自己的认识: 1, 认真做点科研,真是不容易!(反之,我的有些文章并没有这么辛苦) 2, 如果能认真做点科研,也不错啊。 3, 要边做边学边提高。 刚才看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报道出现在科学网论文栏的头条,有点吃惊。感谢编辑或者朋友的推荐。为了方便感兴趣的朋友的获取,特将文章的PDF文件附上。 文章的PDF文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20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对日本科学家关于身体发光照片的质疑
yindazhong 2009-7-26 07:08
对日本科学家关于身体发光照片的质疑 印大中 在科学网头条看到以下报道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科学家发现, 人体会发光,可以发出一种微弱的可见光,光的强度在一天内起伏波动 根据我们的研究积累,该文给出的 还是红外光图像,这种照片我们有一大批。我们的照片是用红外线人体发光测定仪研究针灸热点及癌变病灶时拍的。现发到网上供大家探讨。 附原报道: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人体会发光,可以发出一种微弱的可见光,光的强度在一天内起伏波动。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身体会发光,只是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光的强度弱 1000 倍。事实上,所有生物都会发出非常微弱的光,它被认为是自由基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可见光不同于红外线,红外线不是可见光,它来自体热。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微弱的可见光,日本科学家使用了能检测到单光子的超敏摄像机。 5 名 20 多岁的健康男性被安排连续 3 天,每天从上午 10 点到晚上 10 点,每隔 3 小时上身赤裸站在摄像机前 20 分钟,房间不透光,一片漆黑。研究人员发现,身体发光强度在一天内起起伏伏,发光最弱的时候是上午 10 点,发光最强的时候是下午 4 点,之后逐渐变弱。这些发现显示,发光和我们的生物钟有关,最可能与我们的代谢节律在一天中的波动状况有关。 面部发光比身体其他部位发出的光更多。这可能是因为面部比身体的其他部位日晒更多,它们接受了更多的阳光照射,肤色中的黑色素有荧光成分,这可能会增加光的产量。 日本京都大学生理节奏生物学家冈村仁表示,既然这种微弱的光与身体代谢有关,那么这些发现显示,能拍到这种微弱光的摄像机可能有助于发现一些医学问题。日本仙台东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家小林正树说:如果你能看到身体表面发出的光,你就能看到身体的整体状况。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5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