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亲代投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亲代投入之物种差异
热度 1 smallland 2015-9-25 16:18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解释,亲代投入与先期投入有关。投入太多的一方,成本太高,不能轻易放弃。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比如昆虫,鱼类,两爬,鸟类,兽类,这个原则应该是一致的。然而,亲代投入还受若干因素的影响,比如,雄性是否能确定自己的血缘关系paternity,比如环境,比如物种生活史特征,等等,均有决定性作用。下面是拷贝的一个数据: 哺乳动物:90%雌性负责;10%双方负责;完全只有雄性负责的,没有 鸟类:8%雌性负责;90%双方负责;2%雄性负责 鱼类:30%雌性负责;20%双方负责;50%雄性负责 这三类中,哺乳动物,毫无疑问,雌性的先期投入是最高的;鱼类,是最低的。在paternity确定性方面,鱼类应该是最高的,因为雄性可以守住很小一块地盘,确定是自己的sperm;这方面,鸟类和兽类的雄性就没这个条件,adultery是常有的。 按说,雌鸟产一枚卵也不是很廉价,但双亲育雏很普遍。显然,仅仅是产卵的先期投入不足以解释。这部分与其行为特征有关,雄性常常要花大量的时间求偶,要花大量的精力筑巢,这些,都是投入。 另外,鸟类的生活方式(飞行)也是决定性因素。小鸟出窝前,总是比较危险,双方共同努力,加快速度,尽快让后代飞起来。
2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亲代关怀与中国人的慈善事业
热度 1 smallland 2012-4-24 17:55
本 文不讲红与黑,但仍从红与黑开始。当红与黑开始出现问题并有人质疑,当THIN先生说MELON靠奖学金,THINer和SINGer们立即挺起来:难道 THIN家族供不起一个留学生?他们不会想想,整个“家族”会同心协力养只为养一个孩子?孩子一年要花多少钱?THIN的工资又多少?当然,这些都不是我 们能追究的问题,但毫无疑问,MELON的ROTTEN程度激起了人们的兴趣,也加深了人们对红黑事业的怀疑。根据没有根据的谣言,THIN家往海外转移 了资产,我要评论的,转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不是为了后代,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挥霍,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是MELON害了 THIN。这就是本文的主题:亲代关怀与中国人的慈善事业。 母 老虎可怕,母狼可怕,但生了崽的母兽更可怕,因为它们要保护后代。可以这么理解,为了自己的孩子,动物会变得更坏,更具攻击性。它们不需要钱,仅需要给后 代安全,给后代食物。人类就不同了,还要给后代留点资产。即使在没有银行的年代,也要给后代留点土地,留点房产,等等。在专业研究中,这叫做 parental investment,动物中一般有个固定的时间表,到时间你就独立吧,爱咋咋地你自己看着办。在高等动物,譬如高级灵长类,这个时间可能弹性很大,到了 人类,极端情况就可能是终生的问题,甚至还要顾及孙子们。 我前面写过中国人的内讧,也是同类问题。和西方人相比,我们的parental investment无限夸张并延长了,这必然导致慈善事业的落后。如果只管自己,今天有面包就可以捐点钱,而像愚公一样为了子子孙孙就不能丝毫懈怠,存1元是1元,总比捐出去给别人好。 孩子没断奶,就仍在生殖周期内。这一生殖特征不只与我们的慈善事业有关,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关--譬如善款被有的人当成parental investment,其实也与红黑事业有关。
3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生顺序与亲代投入
热度 3 smallland 2011-11-14 13:56
现时的“国策”下讨论birth order似乎没多少意义了,大部分孩子都是父母的No 1,也是倒数No 1。 从亲代角度看,对第一个孩子的投入肯定高。后来出生的孩子,相对于第一个,就没那么重要了。对最后一个孩子投入也肯定高,因为那是他们最后的生殖机会。 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环境条件不是很好,如果同时有好几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生存和将来繁殖的希望自然是最高的。这里就有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对于富人,可能要更加关照病弱的孩子,而对于穷人,就可能顾不得那么多,让最有希望的活下来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啊。类似的故事,动物界不少,在人类,万恶的旧社会也不少。 从后代的角度看,他们应该尽量减少直接的冲突和竞争,激烈的竞争对谁都都没好处。Latterborn们自然能学会识别自己的地位,根据自己的地位采取一定的策略。譬如有人研究说,他们的行为更趋向于冒险精神。独生子女缺乏冒险精神,这是必然的,也必然影响到将来的“综合国力”。 亲代的偏好和投入不同影响后代是必然的,但并没有严格的生物学规律,争论是必然的,不同的研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也是自然的。Firstborn更聪明?更敏感?更保守?
2626 次阅读|8 个评论
重男轻女的社会生物学
热度 1 smallland 2011-2-9 14:35
重男轻女,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当然,如果说这就是社会生物学,必然会被某些人抓住把柄。 从胎儿开始,男的重,女的轻,这就是重男轻女的开始。这个现象不是父母故意所为,所以,有人立即会说,这是一个“纯生理”过程,不需要社会生物学来解释。 这么说是错误的。这的确是一个社会生物学问题,因为这与后来的重男轻女的确有关系。男的为什么重呢?因为他长大后要为争夺资源和配偶。那么,为什么不等青春期后“突然”长大,这不是浪费资源吗?这个疑问有道理,青春期开始,雄性的生长速度肯定大于雌性,身高体重的差异开始加剧。但只从青春期开始是不够的,如果从小长得干瘪瘦小,不利于其心理发育。雄性需要从出生后,甚至从出生前,就开始锻炼。 营养条件好,血糖水平高,就容易生男孩,这在别的哺乳动物中也存在。这也是“纯生理”,这也是重男轻女。所以,至少在哺乳动物,性比不是“纯随机”的事件。在某些昆虫,也是这样,但可能是重女轻男。 人类有了意识,知道雄性的身体素质比雌性更加重要,动物们不知道,但也会加强雄性的能量和营养投入。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夫妻生了男孩,离婚的概率就比生女孩低。甚至,结婚前期望生男孩的,婚后离婚的可能性也较小。这也是重男轻女,他们可能没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但后代的性别的确可以影响双亲的配偶关系,特别是雌性配偶的态度。 性别问题看似简单,仅仅是生殖角色的不同,但正是这点差异,决定了雄性的行为,决定了雌性的行为,也决定了他们对待两种性别后代的态度。 人和动物的重男轻女有一个重要差别,那就是人类的意识让重男轻女“跑偏”了。原始的重男轻女是,在众多后代中,加强对雄性后代的投入。这只是一个投入偏向问题,而不至于掐死雌性后代,也不至于一心想着生男孩。父系社会中的“跑偏”,与许多实际利益和虚无缥缈的利益有关,也与错误的生殖利益判断有关,暂不深入讨论。 在雄性间竞争激烈的哺乳动物,生育雄性后代有时类似赌博,可能子孙无数(譬如成吉思汗),也可能一无所获(成千上万的蒙古骑兵)。然而,只要两性的平均后代数差不多,进化过程就不会偏向哪个性别,性比总是接近1:1。总体数据只是个体策略的综合,而个体策略则可能差异悬殊,有的只生女孩,有的只生男孩。按照前述的事实,只生女孩的个体可能年龄间隔(children space)很小,生育很多孩子,而只生男孩的可能间隔较大(自然生的孩子少)。只看这两种特例,也是重男轻女?您自己看着理解吧。 总体来说,不存在哪个性别更重要。历代的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们说,就让你们雄性去争吧,即使争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也能轮到我一个弱女子坐观天下。
419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