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样板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观影忆旧之样板戏
热度 3 Mech 2019-1-11 08:27
样板戏是清晰的童年记忆。看得早,看的次数多,电台也常播放。因此许多对白不留意间都记住了。 最早的三部京剧印象最深。《红灯记》中鸠山的台词我基本都能记住,现在或许也没有忘。鸠山与叛徒王连举的对白,鸠山宴请李玉和的对白。我好像与母亲同事我称为尹叔叔的在他们上班时对讲过。我都是讲鸠山的词,虽然不完全懂,喜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和“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之类说法。也挺欣赏鸠山的领导口吻,“ 勇敢的年轻人,你受苦了。 ”顺便一提,那位尹叔叔,为我刻了第一方印章,阳文草书我的名字,用一种透明的硬塑料之类的东西。挺长段时间,我都用做藏书印。《沙家浜》中《智斗》一场的台词,我也能记住,在家里与母亲对讲过。《智取威虎山》中台词记住的就更多了,尤其喜欢土匪的切口,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么哈?么哈? 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 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啦? 防冷涂的蜡! …… 许旅长有两件宝,你可知道? 好马快刀。 马,什么马? 卷毛青鬃马。 刀,什么刀? 日本指挥刀。” 在哪里? 牡丹江穆和楼。 有时候与小朋友对讲。 还有两部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放映也较早,但没有对白,印象稍微差些。 再 后面的样板戏,印象就淡多了。《杜鹃山》情节比较吸引人,对白似乎没有特别印象。开始有句话,“ 跟着雷刚,扯旗造反 ”,我把后者改为“扯蛋造景”,表达对从班干部到校领导“搞事情”的不满。看来我从小就服膺“不折腾”。还有战士与党代表的对话,“ 想不到,看不透,打仗干活儿,行家里手! ”“ 风里来,雨里走,终年劳累何所有,只剩下,铁打的肩膀粗壮的手 ”。记住这句话,或许是我对“行家里手”的向往,用现在的话,要成为专家。《海港》有印象的对白是“ 工作证哪里来的? ”“ 发的! ”“ 发的? ”后来解释不只是发的原因已经忘记了。还有段唱腔,“ 一步一颤,步步颤颤 ”,但走到哪里跌到哪里不记得了。还有段唱腔,“ 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轻轻一抓就起来。 ”《龙江颂》只记得女主角江水英书记让大队长,“ 往远看? ”“ 再往远看? ”大队长答,“ 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批评他,什么东西挡住他双眼。这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态其实任何时候都需要。《奇袭白虎团》只记住美军的口令,“ 古伦木欧巴 ”。 都说是八大样板戏,上面怎么写了九个。实在不知道多了哪个。 观影博文 观影忆旧之“文革”后期国产电影 看《智取威虎山 3D 》 《智取威虎山 3D 》:继承与重构 超越藩篱 拥抱世界 — 《分歧者 2 :绝地反击》观后 看《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看《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D 》 帝国的噩梦:从死星到弑星基地 超越藩篱,捍卫社区 — 《分歧者 3 :忠诚者》观后 总把新桃换旧符 — 看《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看 3D 电影《碟中谍 6 》 看电影《洛城疑云》 重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重看电影《鹿鼎记》 美奂美轮的视觉盛宴 — 看 3D 电影《海王》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031 次阅读|8 个评论
50年前的三足鼎立:老百姓生活中的样板戏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7-2-9 10:10
50 年前的三足鼎立:老百姓生活中的样板戏 50 年前,由于没有电视,乡下人观看自己排练的文艺节目。 大毛忽洞村演出《沙家浜》,小毛忽洞村演出《智取威虎山》,板申图村演出《红灯记》。这就是我们乡下三足鼎立的革命样板戏。 如图所示,中间是大毛忽洞,西边有小毛忽洞,东边有板申图。大毛忽洞和其他两个村相距不到 2 里路。 我们三个村都是生产小对,但属于同一个生产大队。 生产小队是中国最底层的行政单位(行政细胞)。 县下面是公社,公社下面是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面才是生产小队。 生产小队配备队长 1 人,副队长 1 人,生产队会计 1 人,生产队保管员 1 人,这就是生产队的领导班子。另外,生产队还有贫协代表 1 人,青年队长 1 人,民兵连长 1 人。这些都是可以参加领导班子扩大会议的人。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村官都兼职,而非专职,因为老百姓养不起他们。 50 年前,农村兴旺发达,人才济济。我们大毛忽洞村有 50 多户人家,大约 250 多口人。 除演员之外,还要有乐器,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会演奏乐器的人。 我们村(大毛忽洞)演出《沙家浜》配有的主要乐器有:鼓、锣、钹、京胡、板胡、二胡、四胡、扬琴、笛子,等。 主要演员:阿庆嫂、胡司令、刁德一、沙奶奶、指导员、刘副官,刁小三,等等。 我们村能排练演出《沙家浜》,可见人才济济。 那时俺是半大小子,只有观看和享受的份! 不管怎么说,俺们村演出的《沙家浜》,还是具有艺术细胞的,而且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细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俺们村排练《沙家浜》,一般从正月初六开始,晚上在生产队的会议室进行排练。由于多数演员记不住台词,因此,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戏外角色,即提词人。就是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仍然需要提词人。 提词人一般蹲在戏台的角落,拿着戏本,提示台词给演员。 用不了几个晚上,我们几个半大小子就对台词很熟悉了,有时喧宾夺主,抢在提词人的前面把台词说出来。由此可见,排练样板戏很好玩的。 【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Study and apply in a creative way, combine study with application, first study what must be urgently applied so as to get quick results, and strive hard to apply what one is studying.】 看看,说到做到,俺已经用过了三次俺们村的样板戏《沙家浜》^_^: 样板戏:土鳖和海龟的智斗 学习阿庆嫂,理性批判刁参谋长 羊年《自然》编辑部全体观看《沙家浜》
个人分类: 家乡大毛忽洞|3558 次阅读|4 个评论
无语。。。
热度 1 lukeshen276 2016-4-19 21:03
又是应数又是计算机又是商业,还有大数据和HEC的外衣,简直中国样板戏。
1552 次阅读|1 个评论
那些年我看的书和电影
热度 4 stonecity 2015-7-3 22:58
1971年,我在淮阴农村读小学二年级。我认识字多了,读的第一本故事书《水乡儿童团》。后来,第二本故事书《高玉宝》,这本书反复阅读多遍,童年的感情记忆里:可恨地主黑心肠,剥削欺压劳苦农民,还搞半夜鸡叫。可是近些年有报道说这是杜撰的,当时农村大户人家是当地经济生产组织者。 1973年,我转入县城小学。有个初夏,校门口几天里贴满大字报和漫画,说“吹鼓手孔老二”“克己复礼”“评法批儒”。这是我首次了解到中国历史很多有趣故事。记得有相邻中学大孩子自编相声,演出很搞笑,说林彪最后坐着飞机栽倒蒙古沙漠去找孔老二去了。当时我确实搞不懂“林彪与孔老二” 是什么关系? 我是班干部、好学生。每学期学校都有各种文艺演出,几乎都要我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批林批孔小分队”等,挺热闹的。 当年科教电影《台风》《对虾》《沼气》《农村安全用电》《马王堆解剖》等我都看了,看的最多是《西哈努克访问青岛》、《西哈努克访问南京》、《西哈努克访问新疆》等,当然看最多的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看了有十遍以上。从来也没有厌倦情绪,每次都很有兴趣地看,很多歌曲都会唱。有个动画片《东海小哨兵》,里面的台湾特务身着解放军服装,问公社女孩:“小朋友,你们家那么多羊呀?”结果露馅了,他不知道我们正在奔向共产主义,这都是公社的羊群,私人家里不可能有羊群的。 还有朝鲜电影《战友》,越南电影《铜墙铁壁的永宁》等,都是与美国打仗的,炮火连天打的很是激烈惊心。我与其他伙伴们从来也没有认为、也不会相信这些电影是人导演的。 再后来,看了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银幕上见到德军端着卡宾冲锋枪一字队形排开,很是威武严酷,又冷俊潇洒。我们只知道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与德国打仗。当时也是唯一见到银幕上德国军队形象。完全不知道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的宏大规模战斗。多年后,我留学德国,外国朋友们也很饶有兴趣我的童年视角眼界。 小学五年级,我读书越来越多,而且很聚精会神投入,有时候整个感情都长期沉浸在故事情节里。赤脚医生故事《红雨》,东北知识青年故事《征途》,沿海反特故事《海岛女民兵》,山村阶级斗争故事《三探红鱼洞》,等等。后来,还能看到内部“老文学”书。读到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看过此连环画,其中都是革命战斗故事,但是小说里竟然有保尔在黑夜里闻到冬莉亚呼吸,感到她的皮肤细腻,感到青春美好,等等。我曾反复阅读这段文字,家里来人,我会慌乱地把书塞入被子里,怕被别人看见我竟然读这些。 有一次,我搞到一本没头没脑页面发黄的破书,其中男女爱情有点“野”,还有少妇与家里长工的偷情故事,抗日战争场景描写比较残酷。虽然也是革命故事,但是不一样,悄悄看,很吸引人。可惜书后面撕掉了,不知道后来故事结果。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书名是《苦菜花》。现在书店可以买到,图书馆能借到,我再翻阅此书,完全没有当年的神秘兴趣了。 那时候邻里关系非常融洽友好,隔壁讲话都能听见,没有现在的需保持“隐私空间”。我家住在中学大院,暑假里,东隔壁邻居王大哥带我去河里学游泳,西隔壁邻居陈老师教我素描绘画。夜晚,听大人们讲故事。夜深后,有年纪大的悄悄讲述文革前电影情节,还有老年人回忆民国恐怖电影《夜半歌声》,还有讲外国水手奇特探险故事。福尔摩斯“巴斯克维尔猎犬”,沼泽地隐藏着小牛般体型的猎犬,两眼圈涂着荧光,低吼着撕裂目标。曾经那么使人胆战心惊,深刻地铭记。 还有夏日夜晚,躺在凉席上,仰望天空,群星璀璨,指点银河、北斗、牛郎织女,体味宇宙浩渺。以后回到城市里,夜晚灯火通明闪耀,再也见不到如此的黑夜星空,也没有如此安宁的心境。 男孩子开始发育了,日益对女孩子感兴趣了,但是我是班级学校的好学生,不敢也不应该想这些事。但还是挡不住青春的萌动阵阵涌来。女性是神秘的,女孩是美好的,暗暗滋生对于女性的向往。那时候大多数女孩子夏天穿长裤子,少有裙子,夏天偶见女孩穿裙子露出小腿,感觉多么地美丽。县城文工团文艺汇演,女演员多么地漂亮迷人,舞台上男演员能拉她的手唱歌跳舞,很是让人羡慕。 男女结婚以后怎么能够生出孩子?这个问题根本不知道,学校没有生理卫生课程,也从来没有大人讲这方面知识。 1976年 4 月,我随父母工作调回到南京。当时天安门清明节祭扫事件刚结束,城市里明显紧张的政治气氛。这是农村里没有过的。 1976年 9 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国家大事:毛主席去世了!在我的印象里,毛主席伟大神圣,我们从童年识字就高呼“万岁”,他是永恒的!但是事情还是客观地发生了。9月18日,我们排队走了很长的路,烈日下等待很长时间,聆听广播传来的北京会场声音,记不得也不清楚讲话具体内容。只是记得: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我们当然不会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即将翻开。 多年后我知道,父母是“政治问题”而下放苏北农村。父亲是老革命,省化工设计院院长,后被认是“走资派”;母亲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因叔叔在台湾政府官员,有敌特嫌疑。 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干部、知识青年等都有后来的文学作品记录其苦难心境。但是我经历的“文革”是童年,作为政治风暴旁观者,现在记忆却是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1629 次阅读|4 个评论
智取威虎山,从样板戏到4D版
热度 29 mdzhao 2014-12-29 16:20
这个周末去看了最近很火的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都说这是个适合子女陪着父母去看的一部电影,看后发现的确如此,因为这个电影,父母们大概可以边看边回忆当年的样板戏,把那个张涵予版的杨子荣与脑子里非常熟悉的童祥苓版的杨子荣做一个对比,而完全不知道样板戏为何物的子女们也同样可以把电影看得酣畅淋漓,卧底、土匪、黑话、打斗、勾引等等对年轻人都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元素齐备,加上林海雪原的冰雪世界,与沙漠、红高粱等等背景相比又是另一种特色。电影是女儿陪着去看的,在这之前告诉她,这个影片有原来家喻户晓的样板戏的元素,她毫无概念,而片子结尾出现电视屏幕中放映的样板戏的场景时,她才恍然大悟地说:哦,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样板戏啊!当时真觉得什么时候该让她也去看看那些样板戏。不过看完她还是对电影很肯定,说:好看!只是估计真让她去看样板戏,大概会觉得无聊透顶的。 说起来大概真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记忆和文艺样式,我们这代人是看着样板戏长大的,当年还没有丰富的文艺形式,听一首“站在虎头山上”的女声独唱歌曲都觉得好听得不得了,电影院里反反复复放的“地道战”、“地雷战”,能把台词都背出来,连那木偶戏“半夜鸡叫”之类的也不知道看了有多少遍,那些样板戏真是差不多能倒背如流了。所以后来看到有些人见不得夸样板戏的,觉得那代表着文革许许多多沉重的记忆,我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感情,但同样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就该抹杀样板戏在我们这代人心中的记忆,有的时候,这种对某个时期电影、戏曲的记忆代表着那段成长、那段经历、那段历史,并不一定完全由艺术水平之类的而决定,何况样板戏在艺术上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取之处。记得七六年以后逐渐恢复以前被禁止演出或播出的传统节目后,才听到传统京剧的一些曲目,而当时自己感觉与熟悉的样板戏完全就不是同一个曲种,特别是京剧念白用的不是普通话,怎么听怎么不习惯,可我母亲却摇头晃脑跟着广播听得不亦乐乎,她能唱“空城计”、“苏三起解”等等许多经典的唱段,让我很是吃惊,后来想想,那是她那个时代的记忆,正如我现在听到样板戏的唱段,也一定会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一样。 当然,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与这次看的徐克版《智取威虎山》完全是不同的东东了,即便故事情节都有了太多变化,更别说表现手法了。好玩的是我居然看的还是一个4D版的。在这之前曾看过一个4D版的“忍者神龟”,那些飘散的水、背后吹出的风,还有随着故事里的情节前后左右摇晃的椅子,和屏幕上的场景契合度还是很高的,算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而《智取威虎山》这个4D版,除了飘下的雪花特别应景以外,那些随着马匹奔跑而摇晃的椅子,却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不过还是让人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增加了很多乐趣。但电影最出人意料的却是最后发现扮演座山雕的演员竟然是梁家辉,完全没有认出来。今天看到报道,说是《 智取威虎山3》上映未满一周票房就已过3亿 。 想到看电影的时候,场内基本上是全部坐满的,所以这个票房并不意外,不知这票房中有多少是借了样板戏的光?不过,智取威虎山,从样板戏到4D版,也算是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时代的发展。
个人分类: 其他|6969 次阅读|94 个评论
杂谈样板戏
热度 6 heitiedan2012 2013-5-11 11:47
对于样板戏,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记忆。记得读研究生时,有个比我们小个十几岁的学友,他说,他就是听样板戏长大的。听着那些样板戏的唱段,感到无比的亲切。对于我们这一拨人,这样的感受可能就淡一些。我们是听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长起来的,自然与听样板戏长起来的有些不太一样。 不过,毕竟样板戏在中国流传了那么长的时间,要说对我们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当时,有很多样板戏的唱段,我们都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要搁在今天,可能记忆力没有那么好了,但是要能唱出几段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样板戏分新老两类。老样板戏有: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共八个。后来又创作出新的,这可能记不太全,有京剧《红色娘子军》、《杜鹃山》、《平原作战》等,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兄妹》,还有什么,一时想不起来了。这后创作的算不算新的,不好说,不过都是样板戏剧团创作的。 在老样板戏里,原来《沙家浜》是比较完整的。最早叫《芦荡火种》,全剧以阿庆嫂为中心,最后也是阿庆嫂调兵遣将,借助胡传魁的婚礼,指挥伤病员化妆的游击队打进敌人的指挥部。后来是毛泽东一句话,说是还要从正面打进去,结果把整出戏拆得七零八落。戏剧性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实在可惜。 当年,还有一出评剧,叫《红色联络站》,情节有点类似于《芦荡火种》,也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事。现在已经很长时间听不到了。现在老的评剧还能偶尔听到《向阳商店》和《夺印》的唱段。还有一出描写越南抗美的评剧,叫《阮文追》。此人当年亲自刺杀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未果被捕,后被绞杀。在评剧里,阮文追是马泰扮演的。 《智取威虎山》摘自小说《林海雪原》。原来已经有个电影《林海雪原》,就是说的智取威虎山这一节。电影里, 203 首长是张勇手扮演的,杨子荣是王润身扮演的。所以王润身形象的杨子荣基本深入人心。但是京剧让童祥苓扮演,就看上去很奇怪,他的面孔,既不像解放军,也不像土匪。所以很长时间不能接受这样的杨子荣。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反正我很长时间就不觉得他跟杨子荣有什么瓜葛。 《红灯记》也是源自小说与电影。有个电影叫《自有后来人》,里面的李玉和可不像京剧里那么高大威猛,是个不起眼的半大老头,还好喝两口,对酒馋得不行。可是在京剧里这一人物特点完全看不到了。只有李奶奶在李玉和被捕时有句台词,说“平时你爱喝酒,妈不让你喝,今天妈请你喝”,才看到当年小说和电影里李玉和这一人物的这种特点的痕迹。现在很难评论说电影和京剧哪一个更好,表现人物更突出更鲜明。电影里有些方面处理得可能粗糙一点,而京剧则打磨了十年,下的功夫不一样。 《奇袭白虎团》是山东京剧团排的,它的前身就是志愿军京剧团。所以它排出这样的戏也是理所当然的。扮演杨伟才的宋玉庆,功夫实在了得,扮相也漂亮,就是嗓子稍微差了那么一点。里面著名的唱段不是他的,是团长的。团长的角色是花脸,当年是好像是方荣翔扮演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海港》。码头搬运工作很辛苦。但是有个小青年不负责任,搬运的小麦散了包,混进了玻璃纤维,说人吃了就会粘在肠子上,有生命危险。当时刚看的时候,没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后来到工厂以后,经常跟玻璃纤维打交道,没听说玻璃纤维有这种危害性。一般即使吃到肚子里,也会随着粪便排出来,既粘不到肠子上,也出不了人命官司。这个情节不真实,整出戏就立不住。 后排的《杜鹃山》,最早我听过话剧。只是京剧中的人物雷刚,在话剧中叫乌豆。京剧中的柯湘,话剧中叫贺湘。京剧是北京京剧院排的。里面有个配角郑老万,当年是马连良演的。雷刚是花脸,柯湘是青衣。主角里没有老生,也只能委屈一下这位四大须生之一了。 《平原作战》源自电影《平原游击队》。别的都不说了,只说李维康刚从戏校毕业,就在戏里扮演了一个名叫小英的角色。我印象里,这是她在银幕上扮演的第一个角色,虽然只是配角。当年中国戏校有两大旦角高材生,一个是她,另一个好像是叫白玉玲。但俩人在文革中不是一派的。后来白玉玲毕业后去了哪儿,我就不知道了。
1899 次阅读|9 个评论
重新吹响我的笛声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2-1 21:54
今年教师节,没想到我的学生们送给我一杆笛子,她们怎么知道我会吹笛子,我看了这杆笛子要600多元呢,那么贵啊,我自己是不会去买的,十分感谢我的学生们。 那么好的笛子,我得好好用起来,重新吹响笛子,我吹的全老歌曲,夫人鼓励我说吹的还行,就怕吵着邻居,影响人家。 我吹笛子是小时候放牛时吹的,中学时代是文艺宣传队的队员,每天练唱歌,唱样板戏,还玩乐器。 在大学读书时还吹过的,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有吹过。退休后可以去天坛公园参加红歌乐队。 我的二胡会点,拉的不好。
个人分类: 我爱唱歌|2230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化创新要数文革期间
热度 10 xupeiyang 2012-7-10 09:32
文化创新要数文革期间,数量大,质量好,比如样板戏。 十年里,搞成八个样板戏经典,是个奇迹,影响那么深远更是奇迹。 谁说文革思想僵化?破旧立新,不破不立,推陈出新。 被破的另说,有对的,也有错的。 被立的,大量的、好的、对的创新,否定不了,将发挥长远作用。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936 次阅读|23 个评论
7亿:8和13亿:1
热度 4 lvnaiji 2011-2-12 09:40
吕乃基 我想, 35 岁以上的网友一看这个标题大概就会知道本文的内容了。 岁岁春晚,今又春晚。 春晚前,看各路神仙争先恐后,担心挤不上,唯恐被挤下。 领导圈定,谁上谁下,颐指气使。 是日,亿万观众,守候在电视机旁。 春晚后,见众多网友你推周杰伦,我批小沈阳,还有一个赵本山。 莫衷一是。 值得吗?博主已是数年不看春晚了。 张 教授日前提出“最小雷同原理”,颇有见地。武夷山老师在评论中说,须考虑反例。博主以为,有必要指出两点。 其一,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在生存需求层次,例如呼吸、喝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仅“雷同”,而且就是相同(虽然现在似乎也分出三六九等,有了纯净水之类),但精神需求则有差异,而且层次越高,差异越大,例如眼下正在掐架的方舟子与王菲。 记得,早在 30 多年前,徐迟在其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有这样一句名言 : 人类的思维,是自然界亿万年进化最美丽的花朵,怎么能让思维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灰色……。当时,这句话令多少走出文革阴霾的人回肠荡气! 其二,虽然如此,在思维层次,人也有共通之处,如哈贝马斯所虑,否则彼此间如何交往,怎么沟通?这共通之处,便是普世价值。在此基础上,便是每个人对他人人权的尊重,便是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再来看春晚。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看、只看一台春晚吗?可以以某些领导个人的好恶对节目生杀予夺吗? 平心而论,节目中有兼及普世价值和艺术性的旭日阳刚和深圳街舞,但是也有浸润了对自己不尊重,对他人不尊重,以及对人之为人不尊重的低俗之作。此处不就其内容争论。前者与后者之所以同时受到部分观众的欢迎,实际上反衬了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混乱与扭曲,或者说,正是这样的混乱扭曲,成就了春晚之热。 可以说, 春晚,是中国特色的集大成者——混乱和扭曲的价值观,以及集中了极大权势的中央电视台。春晚,正是此二者“爱情的结晶” 。 在这样的社会中,最可贵的便是自我的独立意识:是否认同这样的价值观,是否接受这样的强势,把混乱和扭曲的价值观,一股脑儿强加于你? 既然如此,对于这样的春晚,是否还值得争,值得看,值得评? 呜呼! 30 多年前, 7 亿人民,尚且有 8 台样板戏。 如今, 13 亿国人,一场春晚。(此处仅言数量关系) 不过再想想,当年无从选择; 而今家中还有 CD ,还有 DVD ,至少,还可以去打酱油。 春晚?随它去吧!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930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