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李世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问] 李世春老师的《穿越年轮的树枝》照片,到底是什么?
热度 7 zlyang 2018-3-15 13:37
李世春老师的《穿越年轮的树枝》照片,到底是什么? 请植物学领域的老师们给讲解一下吧? 李世春老师的这些照片,应该是重要的科技资料吧? (1)转载自:李世春老师的《穿越年轮的树枝》。 (2)转载自:李世春老师的《穿越年轮的树枝》。 (2-2)局部。 (2-3)再锐化。 相关链接: 李世春,2018-03-14,穿越年轮的树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1-1103854.html 后记: 李世春,2018-03-16,看图说话:三维年轮的拓扑结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1-1104194.html 看图说话:三维年轮的拓扑结构 俺在 穿越年轮 的 树枝 贴出了几张照片,杨正瓴老师针对俺的照片写了篇 李世春老师的《穿越年轮的树枝》照片,到底是什么? 有若干网友提出了若干解释。 针对以上问题和博友的解释,俺又重游故地,拍摄了几张照片,可以解释先前的照片。 “穿越年轮的树枝”就拍摄于这棵大树,是棵柏树,这树高达好几米,大约有我 3个高 这棵柏树刚离开地面,就分叉为四个主干,“穿越年轮的树枝”拍摄于左边的主干 园林工锯掉的是个主干上的分枝,直径有大碗粗细,“穿越年轮的树枝”里的树枝,应该是一个三级树枝,生长在大碗粗细的二级树枝上。当年二级树枝刚刚生长出来,就在二级树枝上生长出这个三级树枝。问题是二级树枝生长的很快,三级树枝生长的很慢,二级树枝就把三级树枝埋到自己的“身体”里了,锯开之后,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无独有偶,我围绕大树转悠,又看见一处“穿越年轮”的树枝,这应该是树木的普遍结构 第三处“穿越年轮的树枝”,仔细找,还会有的。如果拿把锯子,可以解剖 三维年轮的拓扑结构 这是商业出售的柏木板材,管中窥豹,可以看出 三维年轮的拓扑结构(的一个断面)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066 次阅读|17 个评论
教授也疯狂 累犯低级错误的李世春
热度 4 chrujun 2015-2-26 10:18
话说隔行如隔山,专家离开了本行就成了砖家。 科学网博主、中国石油大学李世春教授就是这样的砖家。这个搞工程材料的教授喜欢到各行各业指点江山,累犯低级错误而不知,真是令人汗颜。 最近,据说微软在中国解雇了9000人,李世春教授又出来指点江山了。指点内容如下: “把微软裁员的9000人, 划拨到中南大学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团队。 张尧学的“一等奖”再加上微软的9000员工, 能不能搞出一个可用的操作系统? 俺感觉可行!” 李世春教授早就OUT了,竟然不知道微软收购了诺基亚。微软收购诺基亚,连我这种和IT行业沾点边的早就知道了。微软解雇的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在流水线上装手机的农民工,与操作系统研发一点关系都没有。李世春教授浑然不知,却自以为得意。 以为这些被解雇的员工全是搞操作系统研发的高技术人才,可以组织起来开发国产操作系统。 李世春教授在科学网上写博,我没有看出一点科学精神,尽是哗众取宠的雷人雷语。这样的博文除了让人看出他的轻浮和不专业外,更多的是为大家树立反面教材。这样的教授不误人子弟才怪,真为他的学生感到悲哀。有本事就真正静下心来在工程材料上做点真家伙,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做点贡献。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6508 次阅读|9 个评论
“奶大”的孩子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
热度 10 boxcar 2011-2-13 11:35
李世春老师的新博文提议“ 中国迫切需要一所 娃娃吃奶 的大学, 简称为‘奶大’ ”【 1 】,我在下面写的评论是“ 是吃母乳呢?还是吃牛奶呢? ”其实仔细想想,现如今娃娃们吃什么“奶”和怎么吃奶,还真是个大大的问题。值得我等专门写篇博文讨论一番(本文内容,可能与标题有较大出入,敬请谅解)。 本来,娃娃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压根不算是个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母亲的乳汁,所以首选当然是母乳。可现如今好像不是这样,在好医院(原来都叫“妇产医院”,现在却时兴叫“女子医院”)里出生的孩子,马上就会有奶粉(有医院赠送的 X 品牌奶粉,也有家里自行采购的进口洋奶粉啥的)冲出来的奶吃,而不会等过几天母亲开始分泌的乳汁。母乳喂养的好处尽人皆知,但在“后现代社会”里真正想做到母乳喂养却未必容易,由于种种原因,母乳喂养率其实是在不断地降低的。“母乳”既然不给力,其他的代用品自然就要纷纷粉墨登场了。据说,婴儿的嘴刁,换奶粉的配方可能导致坏肚子,第一口吃上哪个品牌,以后就会坚持下去,所以针对娃娃们的“商战”其实从这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奶粉,由于出了“三鹿事件”,国产品牌已经名声扫地;洋品牌进口货早已大行其道。孩子也可以喂牛奶或者羊奶(我 4 个月的时候就喝过 1 个月的羊奶,家里为此养了 1 个月的羊),不过现在能喝到的多半也不是最原生态的那种了,而是带着各种品牌包装、里面有一大堆据说很有益的添加物的那种货色了。退回到 60 年前,穷人家里母乳的代用品竟然是口嚼高粱米挤榨出来的汁水,老爸曾给我讲述过当年奶奶就是这样喂养死去的姑姑留下的那个孩子(营养不良,那孩子没活多久),前几天也曾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过类似的故事。总的来说,给孩子吃什么,什么办法都有,富人有富人的选择(买高档奶粉、雇奶妈之类),穷人也可以憋出穷人的办法来。 其实,小孩子吃奶,纯属本能,本来是不要人来教的。难道“吃奶”还用“从娃娃抓起”么?显然不用,因为娃娃不吃奶(或者其不得已的代用品)又能吃什么呢?!关键是,“吃奶”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吃之奶是否“科学合理”。或许,按照专家认为的最合理的吃法和配方“吃奶”的孩子,就可以茁壮成长甚至表现得能力超群,而不按套路吃奶的孩子,必然落得个跑肚拉稀、面黄肌瘦、萎靡不振?未必!专家们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总结分析给出最佳的喂养方案,然而能否教会还没有学习能力而仅有本能的孩子?恐怕很难!专家更可以设计出各种奶粉配方,但就一定比营养本来很均衡的母乳更好么?也未必!一个配方即使在一定种族群体统计上是最优的,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在个体(或者其他种族)上运用却可能是效果很差的。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环境的特殊性,在执行中是永远不该忽视的。 奶孩子如此,教育其实也差不多。我始终认为,尊重个性、循循善诱地因材施教,其效果应该好于在过高的要求下进行的“一刀切”式的严格而刻板的教育。 ~~~~~~~~~~~~~~~~~~~~~~~~~~ 参考: 【 1 】李世春: 奶大:中国迫切需要的一所大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412464
个人分类: 教育|5048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