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范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热力学、统计力学之“不和谐”与库恩之【范式不可通约】
热度 13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2-12-16 17:49
热力学、统计力学之“不和谐”与库恩之【范式不可通约】
热力学、统计力学之“不和谐”与库恩之【范式不可通约】 今天,全慧兄的博文 《教授无仁,以学生为刍狗》 , 上了科学网的头条!可喜可贺! 其对于国内外教科书中关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许多概念、以及“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之间许多“ 不和谐”方面 的深入讨论,其实有更深刻的哲学思考空间! 今年恰好是 【库恩】 之 《科学革命的结构》 发表50周年。 【库恩】根据其对以下案例的分析: (1)亚里斯多德力学与伽利略牛顿力学的对比分析《哥白尼革命》; (2)位移电流与麦克斯韦理论(其学生“莫里斯”的失败之作); (3)黑体辐射与量子力学《黑体理论与量子不连续性》。。。等, 最终悟出了其关于科学理论之“ 范式不可通约 ”的概念... 二傻以为: 如何以量子力学之前的“范式”来理解【热力学】, 与 如何以量子力学之后的“范式”来理解【统计力学】, 是很不同的东东! 就像【日心说】与【地心说】这样不同的“范式”之间很难“和谐”对话一样。。。 将【不可通约】的一些“范式”或“泛概念”硬生生地【通约】了, 也正就是造成许多含糊 和 误解的地方? 全慧兄在评论中这样说: “李政道说过,没有量子力学,微观状态如何计数都是问题。所以,这个问题,Greiner一书处理得比较好!” --- 但是,这样的回答,在库恩看来,未必不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比较好”? 有人以为“日心说”与“地心说”的问题太简单? 其实库恩正是从这里出发,从而大彻大悟的! 以下是摘自库恩《必要的张力》序言中的一段话: 我自己是在1947年才开始彻底醒悟的。 当时,哈佛校长要我暂时中断我的现代物理学研究,准备一组关于17世纪力学起源的问题。 为此,我首先要查看伽利略和牛顿的先驱们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什么? 工作开始不久,我就接触到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对运动的讨论以及 后来的 各种著作。 我很奇怪: 亚里斯多德,他如此聪明特有的才能,为何一旦用到运动问题上就一败涂地呢? 他怎么会就运动问题发表那么多明显荒谬的论点呢? 而且更为重要的,对这种错误观点,怎么会有那么多后继者在长时间内却视之 正 确呢? 亚里斯多德当然会犯错误,对此我毫不怀疑! --- 但是怎么能够想象他会错得那么离谱呢??? 在一个难忘而炎热的夏日,这些困惑突然消失了! 我一下子领悟到: 应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阅读那些我一直苦苦攻读的“古代”文本,从而理解有关 的 入门途径。。。 我自己提出一条原则: 在阅读重要思想家的著作时,首先要找出文本中明显荒谬之处。 然后再问自己:一位神志清醒的人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东东?。。。。。。 “阅读文本、进入作者的头脑、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种【进入写作者当时的头脑】的研究方法,使库恩顿悟到【范式】的存在, 以及【范式不可通约】在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针对【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之历史发展和范式转换的深入研究, 可以成为库恩的哲学思想的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实验场! 金吾伦、胡新和、吴国盛 、 方在庆、袁江洋先生等 --- 您们怎么看? 致科学网编辑部: 为了使更多人能看到此文,强烈希望能够将此文挂靠在刘全慧的头版之后的【相关讨论】中。多谢! 【重要参考文献】 傻帮讲座(2):您知道自己是谁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90-228044.html 。。。 。。 。
个人分类: 科学探索|8840 次阅读|75 个评论
“缺少证据不是没有的证据”与“一点证据不是全部的证据”
热度 1 book 2012-12-5 23:01
看到一篇综述文章的题目使用了“ absence of evidence not evidence of absence ”,觉得甚是巧妙。或许可以翻译为“缺少证据不是没有的证据”,但由于中文单词含义的复杂性,这其中“没有的”或许翻译的并不好,但要翻译为“缺少证据不是不存在的证据”感觉好像也差不多(哪位老师给建议下怎么翻译更好)。与“ absence of evidence not evidence of absence ”相对的,应该是“一点证据不是全部的证据”,这是两种正确的科学认识方式。但有时候,有些人会犯“缺少证据就是没有”和“一点证据就是全部”的毛病,前者认为证据少说明某个现象可能不成立或不存在,后者则夸大了少量证据的普遍适用性。正好让我想起两个例子。 很多昆虫和其他生物类群体内都有内共生菌。比如,蚜虫体内有一类专性的细胞内共生菌 Buchnera ,在谱系上跟大肠杆菌是近亲;还有多种兼性内共生菌,比如 Hamiltonella defensa 、 Regiella insecticola 、 Serratia symbiotica 、 Wolbachia 。专性内共生菌 Buchnera 在蚜虫亲代和子代之间通过孤雌胎生或卵细胞母系垂直传递,被认为不可能在蚜虫支系间发生横向转移。要知道,“ Buchnera 没有横向转移”这个目前广被接受好像定理似的论断,所基于的仅仅是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横向转移的发生。但从逻辑上来说,“缺少证据不是不存在的证据”。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蚜虫和 Buchnera 在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上的不对应,暗示在两者关系的演化早期,横向转移有可能发生过。理论上讲,有共同祖先的现有蚜虫类群在辐射分化未完全完成的时候,不同种群(类群)间仍存在交配的可能,因此 Buchnera 也可以发生横向转移。其实,在很多领域,科学家愿意接受的范式是“没有或缺少证据就说明某个现象不存在”,但从逻辑上来讲,也可以说“没有证据证明某个现象不存在(那么,就可能存在)”。 DNA 条形码领域从 2003 年开始集中发展,其中动物学家用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I 亚基基因( COI )的一个片段来鉴别和区分物种。在很多昆虫的体内,都有共生细菌 Wolbachia ,这细菌可以使一些昆虫的生殖模式发生异常。并且研究发现,内共生菌的基因可以发生“横向转移”到昆虫宿主的线粒体或核基因组中。在 DNA 条形码发展的早期,来自 Wolbachia 的基因被一些昆虫学家(尤其是 Wolbachia 感染率高的膜翅目专家)认为会对 COI 基因鉴别物种的效力有重要影响。我记得有的老师常在涉及线粒体基因应用的学生论文答辩会上一直提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线粒体中 Wolbachia 源基因的影响。在当时只有一些证据(比如少数昆虫类群中发现 Wolbachia 基因的影响)的情况下,一些科学家好像认为这些证据具有某种普适性。随着 DNA 条形码积累的数量越来越多,昆虫学家做了个研究,想看看 Wolbachia 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昆虫 DNA 条形码( PLoS ONE , 7: e36514 )。他们检测了 200 多万条昆虫 COI 序列峰图文件,发现 Wolbachia 的 COI 意外扩增检出率平均仅为 0.16% ,并且由于膜翅目为 0.98% ,拉高了平均值,其实大多昆虫类群检出率在 0.01% 到 0.08% 的范围。也就是说,细菌基因横行转移的影响并没有一些昆虫学家想象的那么大,也不必一直怀疑线粒体 COI 基因的可靠性。这个例子应该属于“一点证据不是全部的证据”。 再顺便说说论文题目。有人说好的论文题目是成功的一半,其实很大程度上真是这么回事。论文题目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研究内容的把控程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的修辞能力,但别小看这修辞能力。题目巧妙,能立马抓住人,读者会更多,引用也会更多。选择题目据说首先要突出文章的主要发现,直接告诉读者文章传达的新结果是什么,避免使用“ **** 的研究”之类的不痛不痒的题目,同时兼顾修辞的巧妙,使用疑问或对比一般效果不错。随便找了一些还不错的题目: Eight (and a half) deadly sins of spatial analysis Marine microbes see a sea of gradients Public leadership in times of crisis: mission impossible?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Earth's missing biodiversity The future of fish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41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的四个类型:你是哪一类?
热度 10 book 2012-11-12 23:23
【调查讨论】 你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 ? 按学科可以将科学家分为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地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等类型,但这种分类不怎么好玩,体现不出科学家的个性特点。邢 LRJ “云中雀”和“井底蛙” 的分类就属于比较好玩的。看到两种挺有意思的分类,都把科学家分为四个类型。 学科发展和科学家分类的 “ 4 ×4 模型 ” 托马斯 -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基于范式( paradigm )的概念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前范式期,一个新的理论或范式出现,并与其他理论共存; 2 )常规科学期,科学证据在范式框架下不断积累,更可能的情况是越开越多的证据支持新的范式; 3 )革命期,旧的范式不能解释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而被更具有解释效力的新范式取代。 Alexander Shneider 认为库恩的理论将科学家群体看做一个整体、总括式地论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他觉得有必要关注(较短时间尺度下)一个范式转换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心理类型的科学家对学科发展的作用。他提出“ 4 ×4模型”来描述学科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四类科学家(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 34: 217-223 )。 第一阶段(新学科的产生),科学家发现新的现象和主题,并提出能描述这些的理论模型。这个阶段的科学家,是能够带来新的想法和重要理论突破的那些人,当然有时候新的发现也很重要。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早期阶段,这类科学家比较多。他们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应对同行的负面评论。他们的技术能力并不一定比同行强,但他们往往更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能够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第二阶段(方法的进步),科学家大大推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使得新理论的适用性更广,并推进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方面的进展往往是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很多时候,一个学科的新方法,或许是对另一个学科常规方法的借用或改进。这个阶段的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创新性和发明的能力,并能够承受他们选择的课题的风险。但有时候新方法的价值也需要第一阶段科学家的帮助来验证和实现。 第三阶段(积累期或大发展期),最多的科学证据在这个阶段积累,科学家利用第二阶段出现的方法用于研究众多新问题,并积累了新的证据,从而不断完善和修正学科的发展。这个阶段发表的研究论文最多。因为学科已经处于稳定发展期,这个阶段能够取得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关注于具体问题并努力工作的人,他们不一定需要很强的哲学思维或广泛的兴趣。他们善于利用新技术和方法,但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坚持主流范式)。大部分科学家都属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可能有科学家之间的冲突,并孕育新的范式和学科。其实,从科学发展的过程来看,将某个学科推进到新阶段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当时最成功和主流的科学家。 第四阶段(应用和传播期),主要是将前几阶段产生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重新评估学科发展的状况。重大科学突破一般不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在这个阶段比较重要。会写好综述的牛人在这个阶段比较多。 Shneider 觉得学科发展每个阶段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哪种类型的科学家在特定阶段会取得更大成功,因此决定科学家能否取得成功的不仅是天分和努力,更是是否具有适合于所处的学科发展阶段的个性和能力。他觉得了解这些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政策的制定都有帮助。 数据 OR 理论驱动,宅男 / 宅女 OR 冒险家 这是一种与个人性格有关的 带有个人色彩的分类 。 1. 数据驱动的宅男 / 宅女。这类人喜欢天天呆在实验室,喜欢新技术、喜欢获得更多的数据,关注细节。他们不喜欢写论文,因为觉得数据永远不够漂亮。 2. 理论驱动的宅男 / 宅女。这类科学家往往非常聪明,能够提出很牛的理论体系。他们喜欢深居简出生活模式,喜欢比较经典的东西,看着或许比较木讷。 3. 数据驱动的冒险家。为了做第一个发现者敢于冒任何风险。很多喜欢从事野外工作以及在实验室研究致病菌的微生物学家属于此类。 4. 理论驱动的冒险家。喜欢解决大问题,并为此敢于冒险,比如冒着被同行和社会批判的风险。 大家还有没有其他分类?
个人分类: 读-思-拾|644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范式之囿
热度 14 wangfangnk 2012-3-4 18:57
王芳 (南开大学)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了范式的概念。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包括一系列共同认可的术语、方法论、理论体系、价值观,等等。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学科的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常规阶段、反常、危机到科学革命的过程,逐渐实现从外范式不适应到被新范式取代。 当科学发现新的事例时,常规范式面临反常情况。当大规模的变化出现,学科范式将面临危机,科学家放弃以前的部分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常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最终在新旧范式竞争的情况下,选择使得科学的革命得以发生。 由此想到了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常常被认为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一门跨学科研究形成范式之间,它常常面临着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各样的考验,真正得以存活并形成独立学科的跨学科领域其实并不多。这些考验包括: (1)所谓的跨学科领域可能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理论或方法内核,只是一时的热点,或商业化的概念炒作。就比如近几年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各种学科的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大谈“云计算”,以前听过SOA,但听来听去,总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所云。有趣的是每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批类似的新热点,引得年轻人奋不顾身地投进去,最后却不知所得几何? (2)一些跨学科领域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本学科的前沿,而只不过是打破现有学科樊篱的一种方式。这个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很努力地将自家的自留地向外推进时,却发现我们并没有拓展出新的疆土,而只不过是来到了别人的领地。我们自以为新鲜的发现,只不过是人家已经研究得烂熟的课题而已。后果是要么被人家打回来,要么自己心虚退回来。 (3)就算这个跨学科领域果真有些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也可能会遭到所跨学科传统范式的猛烈打击。首先就是范式的围困,如果你很想将两个或多个学科范式的边缘交叉融合起来,那么很可能会哪边都不讨好。直接的后果是期刊或项目的评审人因为陌生感、危机感或种种不适感,而将你拒之千里。忽然想到个比喻:蝙蝠、鸭嘴兽这些动物,让俺们这些正宗的灵长类动物总感觉不伦不类的。其次是传统范式的科学家会因为惯性反对变化,这一场新旧范式的竞争可能是十分漫长的,新范式的引进需要积聚足够的能量才能产生影响。 (4)我记得生物学上凡是杂交物种,遗传性能都不太好。跨学科研究能否存活下去,形成真正强有力的基因,还要看物竞天择的神奇力量——现实世界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研究?抑或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5)跨学科显然是有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是离主流领域太遥远,研究成果上不了主流的刊物,时间久了会自生自灭的。从前,乔治 阿克洛夫将信息引入经济学研究,开启经济学的新范式。但是,那篇著名的为作者带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文章《柠檬市场》曾被拒稿多次。也说明风险大回报也大。 因此,支持跨学科研究就就得容忍失败的可能,就得做好空手归来的准备。如果那万里挑一的新领域一旦成功,直接将自己变成主流,那就是最好不过的。毕竟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有他历史的必然,学科范式的确立也有它的必然。因此,当一个跨学科领域有了自己的理论内核、甚至研究方法、形成繁荣的学术共同体、有了专业期刊、进入课堂开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时,其学科范式就基本形成了。只是,仍然要向多个传统领域借力,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个人分类: 读书评论|8488 次阅读|86 个评论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热度 7 gl6866 2011-12-3 23:21
这篇文章是我为中宣部编的一套干部必读的丛书写的,初稿曾在网上发过。但编辑说,要我将库恩的名句揉进正文,而不是单辟一节,这样我又只好按照要求将其改过。同时也还有一些删改,但大体上与前面发的初稿没什么大的区别,贴在这里。 一、作者生平 库恩(Thomas S. Kuhn)1922年7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他于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并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库恩在哈佛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战争后期作为文职人员服兵役,并受科学研究与开发署委派赴欧洲。后来他又分别于1946年和1949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是关于理论物理学方面的。从1948年到1950年,他在哈佛大学从事各种职位的工作,直到提升为普通教育学和科学史专业的助理教授。他于1956年受聘于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并于1961年成为该校科学史专业的正教授。1964年,他被指派为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派恩讲座教授,在此教席上一干就是15年。1979年他回到波士顿,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自1982年起至1991年退休,他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洛克菲勒讲座的哲学教授。库恩是这个教席的首任教授。退休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荣誉教授。库恩于1954获著名的古根海姆奖金。1982年又获萨顿科学史奖章。他还获得多家大学和机构授予的荣誉学位。其中包括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库恩于1996年6月17日因病去世,享年73岁。 二、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从动荡不安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建设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促使科学技术日益整体化,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大大增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更加频繁。自然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明显的新特点,预示着人类文明史和认识史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往的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劳动的特征(小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这种劳动方式发生改变,它使科学制度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大科学)。大科学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日益增多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出现,促成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连成了一个牢固联系的整体。各门学科中共享因素不断增多,促成了各门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各种新理论的创新体现了科学知识的整体化的趋势,社会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就不能只考虑经验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作用,还必须重视社会历史因素以及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等的作用。传统的观念认为,科学完全由自身的内部逻辑力量所驱动的,其发展是根据自身的规律完成的,与外在的世界无关。实际上,许多科学假说、理论、类比、隐喻和模型,往往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的影响。因而,科学绝非一个游离于社会文化之外的鼓励因素。那种将科学理想化的认识倾向,无法说明科学的实践。库恩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他指出,“科学必须走一条融入我们时代文化之中的道路。”科学本身是与社会互动产物,这就要求一种以综合观点为指导思想的科学观。而库恩的科学观恰恰说明了这种综合趋势的新要求。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彻底打破了以往那种个体劳动的研究方式,科学技术成了集体的劳作和创新。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等等,绝非单个科学家或研究机构所能胜任,这就大大突显了科学的集约化要求。纯理论研究也无法脱离这种集约化的特点。如维纳创立的控制论,就是许多领域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又如普利高津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在一些看似互不相干的领域内进行探索,开掘新思想,创建新学科。被誉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后为物理学带来新突破的“混沌”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数学家、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生态学家和其他许多人都为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而欧洲联合合作研究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科学家共同为探索微观世界的结构而不懈地努力。科学展现出了更加突出的集约性。正是这种集约性的特征,使库恩更清晰地看到了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的社会性,注意到科学家心理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其自身愈来愈成为一种社会劳动,因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已不再是两个彼此割裂的领域,而是出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之中了。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自觉地开展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以研究人的行为为中心展开的。人本身既高度复杂,又高度统一,集生理、心理、政治、科学、文化、经济、伦理诸要素与一身,呈现出可交叉研究的属性。由此反观自然科学,更能揭示出科学的本质。库恩正是得益于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社会科学家一起工作当中,发现了社会科学家共同体与自然科学家共同体之间的差异,并导致他产生恰当地描述科学“范式”的思想。 以上所概括的是库恩写作的外部大环境。当时的美国,科学成了一项发达的巨大事业。科学和科学教育迅猛发展,使其根本上丧失了以前那种富于冒险和抱负的意味。库恩对科学本质的说明很能打动人心。由于与一种新颖的、摆脱了幻想的科学常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就更加难以辨别,当然也就更具破坏性。我们大致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一下: (一)哲学家的科学观。库恩的哲学产生和发展有其哲学背景。上个世纪20年代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是对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哲学反思。它把哲学搞成了一种元科学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哲学界公认的科学哲学。它把逻辑分析作为贯穿经验主义的手段,从而把传统的经验主义哲学使用的心理学语言变成逻辑语言,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逻辑经验主义者热衷于对科学知识结构的分析,而对科学知识的变革过程则兴趣不大。他们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把已有的定律和理论变成在逻辑上更全面的新理论,一个理论被吸收到第二个具有更大范围的理论中。他们还认为,科学发展是累进式的,这就意味着知识的增长是自动的,所以就不必为科学进步着想过多。他们声称,科学哲学的任务是对科学语言作逻辑分析,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只关心“理论演算及其结构”,不谈或少谈“科学事业及其问题”,忽视科学理论的演变,因而逻辑经验主义与科学历史和实际相去甚远。然而,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也包含合理因素,除反映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外,它对科学理论依次更迭的逻辑的、形式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学理论变更的具体内容。 (二)科学家的科学观。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了它的顶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实验事实导致了它的危机。当时,通晓科学历史、处于科学前沿、而且富有哲学头脑的科学思想家彭加勒,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了“危机—革命”的科学观。彭加勒以数学物理学为例,较为详尽地阐发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物理学的兴起与18世纪兴旺发达起来的天体力学密不可分。这是数学物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心力的物理学。但是,这一阶段的思想后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出现了危机。于是科学家不得不舍弃过去的见解,不问宇宙构造的隐微,而以一般的原理为指导,这样,数学物理学便发展到第二阶段:原理的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能的退降原理、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相对性原理、质量守恒原理和最小作用原理是六个最普遍的原理,它们都是直接推广经验的结果。但是到了19世纪末,它们又或多或少地与经验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彭加勒敏锐地洞察到,数学物理学又一次面临危机,而危机又是一场行将到来的变革的前兆,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后来事态的发展验证了彭加勒的预言。 (三)库恩的科学观。作为科学史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描绘了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他说,“历史如果不被我们看成是轶事或年表的堆栈的话,那么,它就能对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形象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转变。” 库恩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他创造性地引入了“范式”这一概念,把它作为展开科学活动的基础,作为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他运用这个概念,比较恰当地描绘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使他的科学发展模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生动的直观性,并且充分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规律,强调了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科学哲学领域完成了一场“革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库恩所树立的科学形象,不仅使科学史荣登思想史殿堂,而且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洞察科学的真正本质,把握科学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然而,库恩的这种新的科学观也招来了众多的批评,认为库恩引进了理论选择和理论接受中的非理性和相对主义成分。库恩说,“‘科学进步’甚至‘科学的客观性’这类空话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多余的。”还说,“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界的真理,他们没有越来越接近真理”;在范式选择中就像在政治革命中一样,没有比团体的赞助更高的标准了。批评者认为库恩是把科学事业视为一种非理性的活动,因而招来众多非难。 《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后,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广泛的关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或褒或贬,毁誉不一。一位科学史家说:“我对本书的看法和对其他一些著作的看法一样,它被专家们详加驳斥而生存下来了,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就成了经典著作。我认为经典著作的定义就是这样的。” 三、主要思想 库恩的主要思想就是提出了所谓的“范式”的概念。当然还有其他若干诸如“科学共同体”(数量庞大的科学家群体)、“解谜”(寻找规则,解决问题)、“前范式”(丛林法则,百家争鸣时期)、“常规科学”(范式确定后的科学)、“危机”(既有的范式受到了挑战)以及“科学革命”(更换范式,范式转移)、“不可通约性”(库恩对范式的新表述)等,这些都是围绕着“范式”这个概念展开的。“范式有二重含义:第一,它代表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第二,它涉及该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就是具体的问题解答,作为一种模型或范例,可以代替规则作为常规科学其它疑题的解答基础。” 在库恩看来,“范式之于科学家犹如工具之于工匠,范式是科学生产的工具。只要范式所提供的研究工具能够继续表现出解答范式所规定的问题,科学家就会充满信心地使用这些工具,科学便能前进。”马斯特曼曾专门对《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库恩所用的范式这个词做过研究,发现共他共用了21次之多,而且每次的上下文都是不同的,所以范式到底是什么也就引起了混乱。但是,马斯特曼还是从中找出了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库恩的范式的涵义。 (一)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凡把范式当作一种科学的信念、一种神话、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思辨、一种概念框架、一种新的观察方法,一项指引直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一张地图、某种决定扩大实际领域的东西时,范式是一种形而上学观念或实体,而不是一个科学的观念和实体。 (二)社会学范式。当库恩把范式定义为一项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一项具体的科学成就,像一套政治制度,或者像一项公认的法律判决时,就是社会学方面的范式。 (三)教科书范式。库恩还以更为具体的方式来使用范式,把它作为一本实际的教科书或经典著作,一些提供概念上和实验上的工具,一种装置或仪器操作的标准程序,一种公认的词语变化的模式,具有解释色彩的一种类比,一种格式塔图形或一副反常的纸牌。这样的一种范式被马斯特曼称为人工范式或建构范式。 那么库恩本人是否同意马斯特曼的分类呢?在致马斯特曼的回函时,他说道:“我同意你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范式’的看法:范式的中心是哲学方面,但它又显得非常含混……虽然我目前的见解在许多细节上还与你不一致,但我们的思路是很相近的,包括对语言哲学和隐喻的相关性。我们都是深信不疑的。” 还有一点,库恩说得比较清楚,他认为范式是可以改变的,他称之为“科学革命”或“范式转移”,并认为科学革命有点儿类似于政治上的革命。无论如何库恩也是讲“革命”的,但仅仅局限在科学的范围之内。而且他认为科学中的革命是无形的,或者说是“温良恭俭让”的。他在书中将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作了个类比:“政治革命通常是由政治共同体中某一些人逐渐感到现存的制度已无法有效应对当时环境中的问题而引发的。”我们也可以作个替换题,科学革命通常是由科学共同体中某一些人逐渐感到现存的范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当时环境中的问题而引发的。显而易见,这样一替换,就可以对范式有关大致的理解了。 在库恩看来,“有些时候,一个应该能用已知规律及程序解决的常规科学问题,该科学共同体内最能干的科学家在反复钻研以后,仍未能妥善解决。又有些时候,一件为常规科学问题所设计及建造的仪器,没有照预期的方式运作,因之揭示出一种反常现象,虽经专家一再努力,仍未能使之符合现存的科学观念。经由这些及其他种方式,常规科学一再陷入紊乱的状态,在这时——即该科学共同体再也不能漠视或回避这些颠覆现有科学传统之反常现象时——一系列非常规研究活动就开始了,终于把该科学导向的一套新的承诺,一个科学活动的新基础,这一些涉及专业承诺之转移的非常事件,就被称为科学革命。” 可以说,范式就像个“模子”(这个模子是哲学上的)。有了这个模子,科学家就可以在其中“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子”里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等,但这个模子必然是有边界的,一旦把这个模子的边边角角都摸到了而没有摸到“石头”,那么这个范式就要受到怀疑和挑战。科学一旦有了“模子”,便脱离了“丛林法则”中“百家争鸣”的“前范式”或“前科学时代”,进入有章法的“常规科学”。就像中国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也就是说,大家都别争论了,我们就在这个既定的范式中老老实实地“解谜”吧,因而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属于“常规科学家”。“没有范式也就没有科学,因而也就没有科学家。”这里的科学家指的就是“常规科学家”。 他们是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当然不去做科学,他们也可在其他领域干得很好。毕竟,职业并非只有科学一种。爱因斯坦曾对科学家分成三类,其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常规科学家,另外二类则比较另类,一是具有革命精神、能对现有的范式进行挑战的,可这类人极少,贡献却极大。一旦他的理论成立,新的范式就会被确立,从而大家就按照这个新的范式工作。爱因斯坦对牛顿物理学的颠覆就是典型一例。实际上,“范式的改变的确使得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涉及的世界的看法改变了。只要他们与那个世界的沟通是透过他们所看的、所做的,我们就可以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而另一类则是所谓“玩票的人”,他们是把科学作为施展他们才华的处所。相比之下,常规科学家群体数量庞大,构成了“科学共同体”,因而要想挑战数目庞大的科学共同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曾悲观地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靠它的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都死了,而熟悉这个新科学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四、社会影响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科学革命”也已成为欧美大学相关科系的必修课程。在该书中,库恩所阐述的范式理论的动态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伟大进步,因此本书成为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从某种意义上说,库恩谋杀了逻辑经验论。事实上,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库恩在书中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把以往貌似堆积无序的科学进展历史“建构”出一个结构、一个关于“范式”的结构,从而发现了“科学革命的结构”。 作为现代思想文库中的经典,它的出版成了20世纪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它无疑已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意义和活力。任何一位想要了解科学及其演变的本质的人,不能不读这本新时代科学哲学的“圣经”。 然而,也还有另一种批判库恩的声音。我们说,哲学家可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但科学家却不行。库恩的“新奇”之处就在于他把史学解释框架处理成一般的科学模型。历史研究或许不得不如此,因为其对象指向意向性世界;需要重建人物和思想的予境。但在科学上这样做是否合适?库恩在科学共同体之外暴得大名,却被科学共同体斥为“叛徒”。他们不承认什么“范式转移”、“不可通约性”或“革命”的问题。但库恩则反唇相讥,“拒斥一个范式而又不同时用另一个范式去取代之,也就等于拒斥了科学本身。”所以“科学家不能一面拒斥范式,一面又仍然是科学家。” 可是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关旨性”只能在现象界。既然用现象“捕捉”本体的学问不可能是科学史,那么把解释历时层面的框架嵌入共识性平面,并得出“大易其趣的科学观”,难免有相对主义的倾向,尽管库恩致死也不承认这一点。 参考文献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Kuhn S. Thoma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3r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译文采用的是: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订版。) Preston, John, Kuhn’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Reader’s Guid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8.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846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再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热度 3 gl6866 2011-8-1 15:43
按:接到任务,让我写一篇关于库恩的东西,是给干部培训看的。我先前曾写过一本 《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 一书,于是我就以那本书为脚本,写下来这篇文章。 作者生平: 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1922年7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他于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并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库恩在哈佛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战争后期作为文职人员服兵役,并受科学研究与开发署委派赴欧洲。后来他又分别于1946年和1949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是关于理论物理学方面的。从1948年到1950年,他在哈佛大学从事各种职位的工作,直到提升为普通教育学和科学史专业的助理教授。他于1956年受聘于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并于1961年成为该校科学史专业的正教授。1964年,他被指派为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派恩讲座教授,在此教席上一干就是十五年。1979年他回到波士顿,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自1982年起至1991年退休,他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洛克菲勒讲座的哲学教授。库恩是这个教席的首任教授。退休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荣誉教授。库恩于1954获著名的古根海姆奖金。1982年又获萨顿科学史奖章。他还获得多家大学和机构授予的荣誉学位。其中包括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库恩于1996年6月17日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从动荡不安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建设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促使科学技术日益整体化,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大大增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更加频繁。自然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明显的新特点,预示着人类文明史和认识史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往的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劳动的特征(小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这种劳动方式发生改变,它使科学制度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大科学)。大科学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日益增多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出现,促成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连成了一个牢固联系的整体。各门学科中共享因素不断增多,促成了各门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各种新理论的创新体现了科学知识的整体化的趋势,社会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就不能只考虑经验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作用,还必须重视社会历史因素以及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等的作用。传统的观念认为,科学完全由自身的内部逻辑力量所驱动的,其发展是根据自身的规律完成的。与外在的世界无关。实际上,许多科学假说、理论、类比、隐喻和模型,往往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的影响。因而,科学绝非一个游离于社会文化之外的鼓励因素。那种将科学理想化的认识倾向,无法说明科学的实践。库恩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他指出,“科学必须走一条融入我们时代文化之中的道路。”科学本身是与社会互动产物,这就要求一种以综合观点为指导思想的科学观。而库恩的科学观恰恰说明了这种综合趋势的新要求。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彻底打破了以往那种个体劳动的研究方式,科学技术成了集体的劳作和创新。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等等,绝非单个科学家或研究机构所能胜任,这就大大突显了科学的集约化要求。纯理论研究也无法脱离这种集约化的特点。如维纳创立的控制论,就是许多领域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如普利高津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在一些看似互不相干的领域内进行探索,开掘新思想,创建新学科。被誉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后为物理学带来新突破的“混沌”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数学家、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生态学家和其他许多人都为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而欧洲联合合作研究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科学家共同为探索微观世界的结构而不懈地努力。科学展现出了更加突出的集约性。正是这种集约性的特征,使库恩更清晰地看到了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的社会性,注意到科学家心理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其自身愈来愈成为一种社会劳动,因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已不再是二个彼此割裂的领域,而是出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之中了。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自觉地开展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尤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以研究人的行为为中心展开的。人本身既高度复杂,又高度统一,集生理、心理、政治、科学、文化、经济、伦理诸要素与一身,呈现出可交叉研究的属性。由此反观自然科学,更能揭示出科学的本质。库恩正是得益于此,在五十年代末,他在社会科学家一起工作当中,发现了社会科学家共同体与自然科学家共同体之间的差异,并导致他产生恰当地描述科学“范式”的思想。 以上所概括的是库恩写作的外部大环境,当时的美国,科学成了一项发达的巨大事业。科学和科学教育迅猛发展,使其根本上丧失了以前那种富于冒险和抱负的意味。库恩对科学本质的说明很能打动人心。由于与一种新颖的、摆脱了幻想的科学常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就更加难以辨别,当然也就更具破坏性。我们大致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一下: (一)哲学家的科学观。库恩的哲学产生和发展有其哲学背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是对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哲学反思。它把哲学搞成了一种元科学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哲学界公认的科学哲学。它把逻辑分析作为贯穿经验主义的手段,从而把传统的经验主义哲学使用的心理学语言变成逻辑语言,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逻辑经验主义者热衷于对科学知识结构的分析,而对科学知识的变革过程则兴趣不大。他们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把已有的定律和理论变成在逻辑上更全面的新理论,一个理论被吸收到第二个具有更大范围的理论中。他们还认为,科学发展是累进式的,这就意味着知识的增长是自动的,所以就不必为科学进步着想过多。他们声称,科学哲学的任务是对科学语言做逻辑分析,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只关心“理论演算及其结构”,不谈或少 谈 “科学事业及其问题”,忽视科学理论的演变,因而逻辑经验主义与科学历史和实际相距甚远。然而,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也包含合理因素,除反映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外,它对科学理论依次更迭的逻辑的、形式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学理论变更的具体内容。 (二)科学家的科学观。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了它的顶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实验事实导致了它的危机。当时,通晓科学历史、处于科学前沿、而且富有哲学头脑的科学思想家彭加勒,在二十世纪初明确提出了“危机——革命”的科学观。彭加勒以数学物理学为例,较为详尽地阐发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物理学的兴起与十八世纪兴旺发达起来的天体力学密不可分。这是数学物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心力的物理学。但是,这一阶段的思想后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出现了危机。于是科学家不得不舍弃过去的见解,不问宇宙构造的隐微,而以一般的原理为指导,这样,数学物理学便发展到第二阶段:原理的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能的退降原理、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相对性原理、质量守恒原理和最小作用原理是六个最普遍的原理,它们都是直接推广经验的结果。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它们又或多或少地与经验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彭加勒敏锐地洞察到,数学物理学又一次面临危机,而危机又是一场行将到来的变革的前兆,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后来事态的发展验证了彭加勒的预言。 (三)库恩的科学观。作为科学史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描绘了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库恩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他创造性的引入了“范式”这一概念,把它作为展开科学活动的基础,作为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他运用这个概念,比较恰当地描绘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使他的科学发展模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生动的直观性,并且充分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规律,强调了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科学哲学领域完成了一场“革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库恩所树立的科学形象,不仅使科学史荣登思想史殿堂,而且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洞察科学的真正本质,把握科学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然而,库恩的这种新的科学观也招来了众多的批评,认为库恩引进了理论选择和理论接受中的非理性和相对主义成分。库恩说,“‘科学进步’甚至‘科学的客观性’这类空话也许看来这某种程度上说多余的。”还说,“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界的真理他们没有越来越接近真理”;在范式选择中就像在政治革命中一样,没有比团体的赞助更高的标准了。批评者认为库恩是把科学事业视为一种非理性的活动,因而招来众多非难。 《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后,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广泛的关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或褒或贬,毁誉不一。一位科学史家说:“我对本书的看法和对其他一些著作的看法一样,它被专家们详加驳斥而生存下来了,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就成了经典著作。我认为经典著作的定义就是这样的。”那么库恩的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主要思想: 库恩的主要思想就是提出了所谓的“范式”的概念。当然还有其他若干诸如“科学共同体”(数量庞大的科学家群体)、“解谜”(寻找规则,解决问题)、“前范式”(丛林法则,百家争鸣时期)、“常规科学”(范式确定后的科学)、“危机”(既有的范式受到了挑战)以及“科学革命”(更换范式,范式转移)、“不可通约性”(库恩对范式的新表述)等,这些都是围绕着“范式”这个概念展开的。马斯特曼曾专门对《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库恩所用的范式这个词做过研究,发现共他共用了二十一次之多,而且每次的上下文都是不同的,所以范式到底是什么也就引起了混乱。 但是,马斯特曼还是从中找出了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库恩的范式的涵义。 (一)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凡把范式当作一种科学的信念、一种神话、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思辨、一种概念框架、一种新的观察方法,一项指引直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一张地图,某种决定扩大实际领域的东西等的这样的时候,范式是一种形而上学观念或实体,而不是一个科学的观念和实体。 (二)社会学范式。当库恩把范式定义为一项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一项具体的科学成就,像一套政治制度,它也像一项公认的法律判决等等时,就是社会学方面的范式。 (三)教科书范式。库恩还以更为具体的方式来使用范式,把它作为一本实际的教科书或经典著作,一些提供概念上和实验上的工具,一种一装置或仪器操作的标准程序,一种公认的词语变化的模式,具有解释色彩地作为一种类比,一种格式塔图形或一副反常的纸牌。这样的一种范式被马斯特曼称为人工范式或建构范式。 那么库恩本人是否同意马斯特曼的分类呢?在致马斯特曼的回函时,他说道:“我同意你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范式’的看法:范式的中心是哲学方面,但他又显得非常含混……虽然我目前的见解在许多细节上还与你不一致,但我们的思路是很相近的,包括对语言哲学和隐喻的相关性。我们都是深信不疑的。” 不难看出,库恩基本同意马斯特曼的观点。 还有一点,库恩说得比较清楚,他认为范式是可以改变的,他称之为“科学革命”或“范式转移”并认为科学革命有点儿类似于政治上的革命,无论如何库恩也是讲“革命”的,但仅仅局限在科学的范围之内。而且他认为科学中的革命是无形的,或者说是“温良恭俭让”的。那么他在书中将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做了个类比:“政治革命通常是由政治共同体中某一些人逐渐感到现存的制度已无法有效应对当时环境中的问题而引发的。”我们也可以做个替换题,科学革命通常是由科学共同体中某一些人逐渐感到现存的范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当时环境中的问题而引发的。显而易见,这样一替换,就可以对范式有关大致的理解了。 说通俗一点儿,范式就是个“模子”(这个模子是哲学上的),有了这个模子科学家就可以在其中“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子”里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等,但这个模子必然是有边界的,一旦把这个模子的边边角角都摸到了而没有摸到“石头”,那么这个范式就要受到怀疑和挑战。科学一旦有了“模子”便脱离了“丛林法则”的“百家争鸣”的“前范式”或“前科学时代”而进入有章法的“常规科学”。就像中国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也就是说,大家都别争论了,我们就在这个既定的范式中老老实实地“解谜”吧。因而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属于“常规科学家”。他们是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当然不去做科学,他们也可在其他领域干得很好。毕竟,职业并非只有科学一种。爱因斯坦曾对科学家分成三类,其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常规科学家,另外二类则比较另类,一是具有革命精神的,能对现有的范式进行挑战的,可这类人极少极少,贡献却极大极大。一旦他理论成立,新的范式就会被确立,从而大家就按照这个新的范式工作,例如,爱因斯坦对牛顿物理学的颠覆就是典型一例。另一类则是我所谓的“玩儿票的人”他们是把科学作为施展他们才华的处所。但在我看来,后两类人的结局都不那么光彩,想想看,砸了先前常规科学家饭碗的革命家多么招人恨啊!而我所谓“玩儿票”的科学家,不就是等于给常规科学搅局来了嘛。所以他们都不属于常规科学家,常规科学家群体数量庞大,是他们构成了“科学共同体”,因而,要想挑战数目庞大的科学共同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曾悲观地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靠它的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都死了,而熟悉这个新科学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名句名段: 历史如果不被我们看成是轶事或年表的堆栈的话,那么,它就能对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形象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转变。 范式之于科学家犹如工具之于工匠,范式是科学生产的工具。只要范式所提供的研究工具能够继续表现出解答范式所规定的问题,科学家就会充满信心地使用这些工具,科学便能前进。 范式有二重含义:第一,它代表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第二,它涉及该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就是具体的问题解答,作为一种模型或范例,可以代替规则作为常规科学其它疑题的解答基础。 没有范式也就没有科学,因而也就没有科学家。 科学家不能一面拒斥范式,一面又仍然是科学家。 拒斥一个范式而又不同时用另一个范式去取代之,也就等于拒斥了科学本身。 有些时候,一个应该能用已知规律及程序解决的常规科学问题,该科学共同体内最能干的科学家在反复钻研以后,仍未能妥善解决。又有些时候,一件为常规科学问题所设计及建造的仪器,没有照预期的方式运作,因之揭示出一种反常现象,虽经专家一再努力,仍未能使之符合现存的科学观念。经由这些及其他种方式,常规科学一再陷入紊乱的状态,在这时——即该科学共同体再也不能漠视或回避这些颠覆现有科学传统之反常现象时——一系列非常规研究活动就开始了,终于把该科学导向的一套新的承诺,一个科学活动的新基础,这一些涉及专业承诺之转移的非常事件,就被称为科学革命。 范式的改变的确使得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涉及的世界的看法改变了。只要他们与那个世界的沟通是透过他们所看的、所作的,我们就可以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社会影响: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科学革命”也已成为欧美大学相关科系的必修课程。在该书中,库恩所阐述的范式理论的动态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伟大进步,因此本书成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从某种意义上说,库恩谋杀了逻辑经验论。事实上,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库恩在书中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把以往貌似堆积无序的科学进展历史“建构”出一个结构、一个关于“范式”的结构,从而发现了“科学革命的结构”。 简要评论: 本书被公认为是现代思想文库中的经典名著。它的出版成了20世纪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它无疑已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意义和活力。任何一位想要了解科学及其演变的本质的人,不能不读这本新时代科学哲学的“圣经”。 然而,也还有另一种批判库恩的声音。我们说,哲学家可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但科学家却不行。库恩的“新奇”之处就在于他把史学解释框架处理成一般的科学模型。历史研究或许不得不如此,因为其对象指向意向性世界;需要重建人物和思想的予境。但在科学上这样做是否合适?库恩在科学共同体之外暴得大名,但却被科学共同体斥为“叛徒”。他们不承认什么“范式转移”、“不可通约性”或“革命”的问题。科学的“关旨性”只能在现象界。既然用现象“捕捉”本体的学问不可能是科学史,那么把解释历时层面的框架嵌入共识性平面,并得出“大易其趣的科学观”,难免有相对主义的倾向,尽管库恩致死也不承认这一点。 注释: T.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金吾伦,《托马斯·库恩》,远流出版社,1994年版。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7756 次阅读|6 个评论
阐释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内涵的新假说(5)
热度 2 caizw 2011-7-19 06:39
8 方药理论 就中药的药性和方剂理论而言,两者都有生物学和生态化的两种形式。药性是中药的传统药理,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和无毒等,这是生物学药效的生态化理论形式。 神农尝百草是人体试药,以此了解的是生物学药效知识,这是提出药性的基础。为了 与中医学其它生态化理论的统一,这些 生物学药效又有了生态化形式 。 对具体药物,其生物学药效和药性都有注明 。基从 CAS 理论的角度可见,中药都注有生物学和生态化药效的两种“标识”,这为选择性用药提供了可能。 方剂是用单味药治病到多味药合用治病逐渐发展的。多味药合用总结出药性配伍理论和组方理论。药性配伍理论主要反映合用药物之间的影响。组方理论主要考虑药物合用的综合治疗效果,既可单独对症、对证或对病,也可综合考虑。“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是说组方要根据治法,治法要根据辨证。前文指出,证是以特定标识反映的人体的偏态及变化趋势。换句话说,特定标识的偏态及变化趋势可以反映证。据此推之,治法就是为纠正特定标识偏态及变化趋势而形成的组方和用方的原则。中药都注有标识,而且其标识与中医生理病理建立的标识是统一的。因此,组方就是根据治法确立的特定标识偏态来选择适合的标识药物,以组成纠正特定标识偏态的方剂。基于 CAS 理论,笔者推测,适当配伍可以使药物“涌现”出新的治疗效应。 9 治疗理论 中医治疗理论属于“理法方药”中的法。治疗理论属于法,是治则治法,这是指导组方遣药获得疾病治疗最佳疗效的规律的总结。以药疗疾,组方遣药治疗疾病在先,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形成治则治法,在这种反复实践过程中,方药理论和治疗理论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中医治疗理论也形成了生物学和生态化两种理论形态,这使其得以更好地总结完善治疗规律,提高治疗效果。 笔者认为,可以基于 CAS 理论对辨证、治则、组方、用药进行分析。如果用“标识”描述偏态,以“偏态”反映人体的异常,用“偏态”反映药物的作用。那么:诊断,就是通过辨证、辨病,判定出“人体偏态”,并描述为“标识偏态”;确立治则治法,就是提出纠正“标识偏态”的治疗原则方法;组方,就是据此治则治法及病人具体情况,并参考医生的经验来组方遣药,组织纠偏“标识偏态”的“偏态药物”; 用药,就是以“偏态药物”来纠正“人体偏态”。一般而言,药物的偏态与其针对的证的偏态是反向的。 综上所述,中医学建构了人体理论、疾病理论、诊断理论、方药理论以及治疗理论,这些理论组织在一个共同的天人合一范式的理论框架之中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医学理论体,其生物学和生态化的两种理论形态也兼容并存。至此,中国古代医家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笔者认为, CAS 理论和可拓学理论可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及其科学内涵进行研究和认识,并就此进行了初步尝试。 本文简要介绍了阐释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内涵的新假说,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学识疏浅,不适和谬误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教。 【参考文献略】(续完)
个人分类: 中医多学科研究|2135 次阅读|4 个评论
阐释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内涵的新假说(4)
热度 1 caizw 2011-7-17 19:19
6 疾病理论 中医疾病理论是以正常人体理论为基础而建构的,也可分为生物学疾病理论和 生态化疾病理论。 生物学疾病理论是关于疾病的病因和病机的理论,是在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生物学观察和认识基础上而形成的。中医典籍中就记载了疾病的症状、体征等异常现象以及许多病名,记载了对病因和病机进行的生物学分析和认识。生物学疾病理论 奠定了中医学疾病理论的基础。 生物学疾病理论亦是要纳入统一的规范框架之中,建构 生态化疾病理论,使其与生态化正常人体理论相统一,藏象理论就其代表。需要指出,生物脏腑和生态化脏腑的许多正常功能和外应就是通过疾病时被发现并建立联系的。建构的生态化疾病理论既要反映对疾病的生物学知识,又要把疾病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态化框架理论拟合,使其与中医学其它理论统一,能有效地指导医疗实践。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和逐渐完善。 CAS 理论同样可以用于研究和认识生态化疾病理论的建构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效果等,并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 7 诊断理论 诊断是收集症状、体征等有关信息,判断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诊断理论亦有生物学诊断理论和生态化诊断理论之分。通过诊法所获取的原始信息属于生物学信息,中医非常重视这些信息,但其中许多信息对西医而言并无价值,这并不奇怪,因为西医还未应用 CAS 理论,还没建立起实用的系统医学体系,还未脱离还原论医学的范式。在中医学,这些生物学信息还有其生态化形式,用 CAS 理论来讲,就是每个信息都要被打上“标识”。标识使这些信息在生态化框架中有了相应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很难判断其生物学归属的原始信息而言其价值得以发现和利用。诊断的下一过程就是处理信息并作出判断,即辨病与辨证。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病的概念中西医应当一致。这里简谈辨证和证。 辨证,是根据辨证理论进行的,辨证理论是生态化辨病理论,是疾病的生态化生物学诊断理论。所以,证是对疾病的生态化生物学特征的描述。证不仅要与中医学生理、疾病等基础理论统一,而且还要与中医治疗等理论统一,为治疗提供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规范的诊断依据。 辨证,主要是分析异常信息(生物学信息和生态化信息)的“聚集”情况,判断其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并加以生态化描述。这就是辨证的实质。用 CAS 理论来讲,就是通过标识和聚集等特征来分析并判断 CAS 偏离常态的状态特征及变化趋势。从这个角度讲,证,就是以系统性的特定标识反映的人体偏态特征及变化趋势,从系统的角度反映机体与疾病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本质。简要讲,证就是以系统性的特定标识反映的人体的偏态及变化趋势。显然,这也是中医对体质类型的描述的方法和原理。 由于中医学人体理论和疾病理论的多样性,就形成了各种辨证理论和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等,但八纲辨证是所有辨证的总纲。因为八纲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4 对“标识”是分析和判断系统状态的最基本的要素,其标识不仅通用于所有的辨证理论和方法,而且其标识“阴阳”可与其它任何信息和标识共存,并可对其标注。 (待续)。。。
个人分类: 中医多学科研究|1855 次阅读|2 个评论
ICE会议的几点感悟
yanghualei 2011-6-8 19:20
1.从物理模型出发 源于物理运动决定化学运动,化学运动决定生物运动,生物运动决定行为运动,行为运动决定经济运动的演化关系。寻找统治物质世界的法制在社会大尺度上的反映,虽然每一层次上都会涌现出上一层次不曾出现的现象和法则,也正是这些决定社会经济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才使得不能简单把物理法则移植社会经济系统中。 既然其不能简单的移植,那为什么还需要物理世界的法则,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明知道不适合,为什么还用”“明知道是错,为什么还继续错”,因为自然模型就是一个参照,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出发点,没有他,在某种程度上,经济系统的研究将无法深入。故物理经济学,自己的第一研究的方法 :“参照自然法则和模型--寻找其在社会系统中的投影--考虑社会系统中新涌现的性质和属性--改进自然法则和模型--生成社会系统模型”。 2.以法则为导向 一般研究以问题而导向,即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数理模型,寻找数理模型的解,自爱寻找解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工具,寻找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建立什么样的空间。其一般的研究思路是 :“观察现象--总结归纳--上升为猜想(一般是数理模型的求解)--检验--适合-则就上升为理论(如果不适合,则重新观察)” 故研究物理经济还应该有一种范式,以法则为出发点,带着法则去观察现象,这种信仰是基于物理学家的:“上帝按照法则设计这个世界的,法则先有现象而存在”,具体范式:先随意选择一种法则,如函数关系,集合结构或者演化机制,带着这种法则,选择一组预备现象集合,看集合内的那种现象符合这种法则,如果适合,则就把这种法则上升为这种现象的理论,如果都不符合,舍弃预备现象集合,重新寻找预备现象集合,直到寻找到那种符合初始法则的现象位置。具体研究方法 :“设定初始法则--寻找预备现象集合--如果此集合内现象符合法则--把此法则上升为现象的理论--如果不适合--重新选择预备现象集合--直到寻找到符合初始法则的现象为止”。 3.用数据去检验 这也许是主流econophysics中三大研究范式之一,但也并不能说明其中没有其他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基于,所考察的系统的机制和结构会在数据上有所反应,就是有什么样的机制和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数据,所以 大部分人主张econophysics研究中应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本身没错,但有时候在某些方面用数据说不出话,这是为什么?因为有时候不同的机制和结构会产生同一种数据 ,如“先向右,在向上”与“先向上,在向右”最终出来的数据是相同的,但其机制和结构完全不同,这就使得仅仅利用数据分析无法区分考察系统的结构和机制,故在这些异构同数系统上,单纯的利用数据挖掘是远远不够的。 那怎么去研究,即先研究考察系统的内在机制,把内在机制反映在模型上面,然后用这个模型去生成数据,在根据现实去采集数据,然后比照采集的数据与模型生成的数据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则模型基本反映了考察系统的内在机制,如果不吻合,重新考察系统的内在机制,直到生成的数据与采集数据基本吻合,则就完成了对此系统的认知。具体方法 :“考察系统的内在机制--把机制反映在模型上面---用模型生成数据--采集现实数据--比照现实数据和采集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吻合则认同模型的合理,进而上升为理论--若不适合-重新考察--重复上述过程”。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科研范式解读——基于易文化的思考
jsnjjlj 2011-4-1 20:34
东方科研范式解读——基于易文化的思考 * 摘 要: 以易文化为底蕴的东方科研范式是人类文明中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外一种结晶,她努力从更高的角度——道的层面来整体认知世界,以经过特殊训练不同于常人“圣人”为科研的主体,以人类自身某种特殊的临界状态作为科研的工具与方法,使用有别于现行文字体系的文化符号系统作为自身的语言系统,以“制器尚象”的方式进行着科研实践。在后现代社会,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凸显的时候,正视不同视角下的文明,走文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易 东方科研 道 圣人 制器尚象 作者贾利军,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41 )。 在人类尚未抵达所谓 “ 终极真理 ” 之前,每一种文明抑或说是每一种科学范式不过是摸象盲人中的一个而已。其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探究的方向,发现的内容等而已。这就如同身处赤道而感受到炎热的人们与远居极地而备受寒冷的人们,虽则他们的所见、所闻是天壤之别,但前者感受的真理性并不能否定后者感受的真理性,否则就必然是孤芳自赏而夜郎自大,其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因而,在现今的人类文明水平之上,并不存在着一种可以担当终极评判者的文明 / 科学模式,没有哪种文明可以自视为最科学的文明,并以此对其他的文明作出高低贵贱的评判、区分。实用主义者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总是倾向于用文明之间的生存斗争来评判文明的高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一种隐含的逻辑。不过这种逻辑在文明的尺度上是经不起任何的推敲的,这就如同一个人无法斗得过一头饥饿的鬣狗,但这并不能成为这只鬣狗比这个人更优秀的例证。在这样一个阶段,在所有的文明都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在生态危机的时候,文明的自我反思是必要和必须的。通过文明的反思,发现那些曾经被误读的文明属性,重新认识那些被忽视了的缺陷和那些被掩盖了的优点,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同文明的盲区,才有可能在迈向终极真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一、以“道”为核心的科研整体观 在东方科研范式中,“道”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既是科研的视角也是科研的终极目标,这取决于“道”与万物之间特殊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老子《道德经·德经》中有如下描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 ) 此句想表达的意义首先在于整个世界的运转服从一个叫“道”的客观实在。“道”统帅一切客观事物。把持着一切客观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各种客观规律的内涵都是诞生于“道”。所谓“道生一”是说宇宙的终极规律道派生出了世间万物的源头“一”,“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阳爻 ( ) 和阴爻 ( ) 重合的符号表征,代表的阴阳还未分化,宇宙洪荒时的状态,而“一生二”阐述的就是万物的本源开始分化出阴阳,“二生三”则强 调的是最初相对平衡 的阴阳对峙,开始向多元转化,即阳多阴少或阴多阳少这样的方向发展,一旦这样发展,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开始呈现,其结果就是“三生万物”。三代表的是阴阳的均衡态势发生改变,阴阳的组合呈现出类似量的组合式的多样性,也就是万物的出项。 而关于“道”本身,《道德经》上篇中作如下描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 《道德经》 ) 寥寥数言,却意涵丰富。这句话所表达的是:宇宙大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其意蕴丰富及信息量之大是特定时空下有限的人类表达能力所无法详尽表述的。换而言之,人类可以认识她,但是却很难用通行的语言文字来详尽描述。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人类复杂的大脑功能,人类的语言能力是相对薄弱的,即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我们能感知到的,我们未必能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研究结果的真理性存在于人的感知能力中,当这种结果从感知能力中脱离出来形成文字,甚至用芸芸众生都能力理解的文字进行表达时,这种研究结果的真理性就开始大打折扣了,换而言之,中国传统以“道”为核心的整体论视角下的科研范式认为: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与其的可表述性或可传达性是呈反比的 “曲高和寡”是东方科研范式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以上不难看出:以“道”为核心的东方科研整体观有如下特征: 首先,这种整体观体现在研究视角或者说是研究对象上。即东方科研范式认为:整个世界甚至宇宙存在着一个终极真理或者终极属性“道”,她可以统帅和决定现实物质世界中一切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因而,研究的起点在于“道”,研究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悟“道”。需要强调的是,代表世界宇宙终极规律的“道”虽然以一种统摄的方式规制世间万物,但其发生作用的路径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非线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的终极真理属性具体到具体客观事物而转变成为具体事物依存的相对真理属性。所有的相对真理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他们在本质上服从绝对真理——“道”。因而,了解了相对真理未必能了解“道”,洞察“道”;但是了解了“道”,却可以洞察世间各种相对真理的本质。当然,这种洞察需要依存一定的洞察路径。这事实上解答了具体的分科科学研究的真理相对性和不分科的整体研究的真理绝对性的问题。 其次,这种整体观还体现在“道”与人在科研关系上的不可分割性。“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论述的是人类认知宇宙大道的不二法门就在于人类独一无二的脑功能,宇宙大道和人类社会实践之间通过这一独一无二的脑功能产生真实的联系。考虑到“道”的深邃与复杂,同时考虑到世俗语言表达体系的浅薄与简单(相较于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字史是短暂的;相较于人类脑功能的感受性,人类语言文字的表达力是浅薄的) , 这种研究和实践应该以人类复杂的脑功能全程进行,既真理仅仅存在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当中。当人类的真理认知开始形成文字进行传播时,由于上述的原因,这种传播的真理性就已经大打折扣了。这也是“不言之教”“述而不作”的渊源由来。前者强调的是寻求一种全息的沟通方式,后者则指出了真理传播的建构刚性,即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倾听者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为了避免真理传播的歧义,要因人而述,不可贸然行文,以免因人非物异造成谬种流传。 二、以“圣人”为指向的中国传统科研主体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圣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中国文化史就可以看作是一部“圣人”史。其间,有道德之圣:“圣人者,人伦之至也” ( 《孟子·尽心下》 ) 。有治世之圣:“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群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 (《韩非子·帝王之道》) 。也有豪杰之圣:“一巨子为圣人,皆原为之尸” (《庄子·天下》) 。但无论何种圣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圣人的智慧属性是共通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圣,通也。从耳,呈声。”清代桂馥进一步解释为:“圣者,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调畅万物。” 此间强调就是圣人这一特点。也正是圣人的这种智慧属性使其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可能,即“圣人之于道,命也” (《孟子·尽心下》) 。说的就是圣人的智慧属性成为其悟道(科学研究)的天然基础。而“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性情者也” (《荀子·哀公》)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悟道的历程就是一部圣人进行科学研究的历史。就如《易·系辞上》中所言:“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可以说,圣人承担起了宇宙规律——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是一切科研活动的主体。正所谓“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 《庄子·内篇 人世间》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把圣人作为科研的不二主体,是因为圣人或者圣人的智慧属性具备了以下的特征: 特征一: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 中国传统的科研活动即是悟道。而“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悟道——科研的历程是一个极其艰难险阻的过程,只有那些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的圣人才有可能从事此业,因为“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 《庄子·天道》 ) 。圣人为何能做到恬淡虚静呢?《庄子 齐物论》中对如何达到这样的状态作如下描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所谓“丧我”即是失去俗世的“小我”而走向天人合一的“大我”;去除掉自身的世俗属性而与天道和。《道德经》“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中的“无欲”即是“丧我”即是经由修炼达到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探究天理大道。用现在系统论的思想来看,就是圣人通过去除作为宇宙大系统构成要素的俗人之欲,这样才能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身份尴尬,这样才可以由研究的客体转变为研究的主体,从而做到“处其所而反其性”, 最终发现真理。 特征二:内圣外王而为天下利。 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的人生理想在于“内圣外王”,在于“为天下利”。“内圣外王”语出《庄子·天下篇》,文中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篇》 ) 而与此同时,庄子又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庄子 · 杂篇 · 天下》 ) 。所谓一,即是道。换而言之,天下混乱纷争的原因在于圣与王在道的层面的不统一,也即“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 《庄子 · 杂篇 · 天下》 ) 。为此,只有内圣外王才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 ( 《庄子 · 杂篇 · 天下》 ) 。“为天下利”则是圣人的社会责任之所在。《易·系辞上》云:“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于圣人” ( 《易·系辞上》 ) 。所以,圣人“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圣人通过“强言道(语出道本无言,圣人强言之)”给普通大众传递了客观规律,改善了普通大众的生活质量。 以上两个特征,“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是圣人成为中国传统科研主体的必要条件,因为唯有因恬淡虚静而获得的智慧通达,才有可能让圣人与天通,与道合;“内圣外王而为天下利”是圣人成为中国传统科研主体的充分条件,因为正是圣人这种高尚的人生追求,才促成了其从事、献身大道探究和弘扬的事业中。 不仅如此,从现代激励理论的角度来说,以上两个特征也使圣人成为中国传统科研的天然主体。根据激励理论 M = V × E , M 代表激励力量,是直接推动或使人们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 代表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它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在这里 V 指代的是“内圣外王而为天下利”的圣人情怀; E 指代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是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定成果的可能性或概率的估计与判断;显然,只有当人们对某一行动成果的效价和期望值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激励力。在这里, E 指代的是“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的圣人素养。如上文所述,“内圣外王而为天下利”作为圣人的最高追求其效价之大不言而喻;而“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则可以与道合。由此而确立的期望值指数之高自然不在话下。故而, V ——“内圣外王而为天下利”和 E ——“恬淡虚静而智慧通达”共同促成了圣人成为中国传统科研范式的巨大力量—— M 。 三、以“返观内照,内证实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研方法论 在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中国传统科研范式有着与西方科学研究大相迥异的方法体系。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也就是说,宇宙大道不仅存在于山川沼泽之间,同样也存在于人自身之中。因而,悟道即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反求诸己”。反求诸己的方法就是返观内照,或者叫内证实验。返观内照原本为佛教用语,指的是以佛性审查自己,以求修养的提升。在这里我们用这样一个概念来解读独特的中国传统科研方法。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 · 理十五》中说: “ 于此不得其解,而见彼之捐弃物欲,返观内照,近于切己体察。 ” 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科学实验的方法。对于这样一种方法,当代中医学者刘力红先生将其称为“内证实验”,并进一步对“内证实验”做了如下描述:“内证实验是一种直接在理论构建者主体内进行的精微实验,这类实验完全不需要现代实验室的这些外在条件,它只需要主试者自身的精密而系统的训练。一旦这个训练成熟,内证的过程就会自然发生,就会自然提供出经典理论构建所需要的系列数据” 。 在这里,刘力红先生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科学倾向偏好,不惜使用了“实验”、“数据”这些现代西方科学范式里非常典型的概念和语汇。在中国传统语汇中,“心明即天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研的主体(圣人)通过玄默静观,涤除玄鉴而进入一种科研的临界状态,当进入这种临界状态时,研究者发生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近取诸身”。说的是研究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即这个时候人在同一个时空点上分化为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客体应循天理,反映天道;主体感受、观察、和记录天道。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 : “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 所描述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内证实验而发现经络的过程。 2 、主体同时 “与物冥”,也就是“远取诸物”。所谓“冥”即“凡得之不由于知 , 乃冥也” ( 《庄子·知北游》郭象注 ), 说的是才能使主观意识与客观本性融为一体 , 感悟宇宙大道。“与物冥”的意思就是研究者通过返观内照,达到与物性的同一和统一,从而发现物性中的天道。《老子》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 《老子》十六章 ) 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与这个过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中国传统的科研方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逻辑思辨和理性思索。而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内观返照、内证实验而发现客观规律。)这种中国传统科研方法在本质上是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通过研究主体的主观努力而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种临界状态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发现蕴含在宇宙万物中的客观规律。这种方法特别强调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即只有特殊的人(圣人)在特殊的状态下(内观返照)才能发现客观规律。当然,这种方法发现的规律——“道”主要指代的是天地万物中共性的层面,至于具体的,个性化的物性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属于“术”的层面,其研究方法就不再赘述。 四、以爻、卦、辞为要素的东方科学语言系统 中国传统科研的语言表达采用了一种与西方科学语言表达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巨大的差异性不仅是在形式上,而且是在内涵上。 就科学规律、宇宙大道的语言表达方面,中国古代先贤认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明确指出了客观真理、宇宙大道内涵丰富性与普通的人类语言的表达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客观真理的语言表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所谓“道本无言,圣人强言”。为了尽可能弥合“可道之道”与“道”本身之间的距离,中国古代先贤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科学语言系统。在这套语言系统中包含了以下几个互为关联的基本概念:象、爻、卦、辞。所谓象,《易·系辞上》中说,“圣人有以见天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先贤找到了用以表达深奥、复杂天道的方式,这中方式就是“象”。“象”可以弥补通行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缺陷,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故圣人立象以尽意” 。“象”之所以可以尽意,就在于她能“拟诸形容,象其物宜”。而这个“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用当代系统论的术语来说就是将一个复杂系统模型化。但是系统的模型化其实并不简单,特别是象宇宙大道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复杂系统,其模型化一方面要体现对系统本身的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客观规律;与此同时,她又必须简约,以利于复杂系统信息的精约,唯有此才用可能让人理解、传播。也就是说,这象要上通天道,下理人情。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传播大道,推广客观规律的功能。为此,中国古代先贤首先发明了用以表征客观世界任何系统都必然存在的矛盾两方面的符号: 和 ,前者称为阳爻,表征阳刚、健壮等属性或事物,后者称为阴爻,用以表征阴柔等属性或事物。而阴阳两爻的重合图案: 就代表道,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至此,阴阳两爻就已经构成了一个最精简的模型系统,就相当于二进制中的 0 和 1 。由于阴阳变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中国古代先贤就此建立起更系统的模型系统。“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先贤在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制作了卦用来以天道传情达意。所谓卦由“爻”构成,每三“爻”构成一卦,如乾卦为 就是由三个阳爻构成。由三爻构成的叫八卦,又称经卦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每两卦构成一个别卦,共有六十四卦,各有其象征意义。至此,一套简约而又意涵丰富的科学语言系统已经基本建立了。为了普通人可以有理解这套语言系统的入口,古代先贤又在这套符号表征系统上加上了一个附属部分——辞,也称系辞。系辞是对这套高度精约的符号表征系统的基本的、开放式的文本解释,以利于人们学习和理解。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语言体系就建立了。对于这套系统《易·系辞上》作如此描述:“圣人立象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这样一套语言系统的优点首先在于这种语言体系的在表达意义过程中的确定性和开放性。这种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体现在以爻、卦为代表的符号体系上。众所周知,在易经的符号体系中无论是爻还是卦都有一个基本的明确的意义甚至指代物。如— 性质非常清晰,指代阳刚的方面,而 - - 则相反,而八卦则更为明确,如乾的象征物为天,坤的象征物为地。与此同时,爻挂符号体系又具备鲜明的开放性的特征,阴阳二爻可以象征世间一切对应属性的事物,而八卦乃至六十四卦除了确定的象征物之外还可以指征一切类同的事物。与此仿佛,这种特性还表现在这套语言系统的符号和文字的融合上。用符号来表征丰富的内涵,用文字来确立基本的理解方向,这样文字和符号形成一种仿佛与智者对话式的语言系统:对应的读者被领进门又被释以足够的自由,而最终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个人的悟性。 这样,确定性以利于人们去初步学习她理解她;开放性又同时有利于于人们去丰富她、发展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语言系统具备了像当代人机对话系统那样的智能性和动态性。 这套语言系统的第二个明显特征就在于她的精约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精约性主要是指这种语言系统中,语言元素的精确和简约,精确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的语言符号和其想表达的内涵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这样的语言就不完全是一种人造语言,必须依托相应的母体文化才能解读。简约性主要体现在这种符号体系要素的数量和形式规则的简洁明了,整个易经的符号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只有两个: 和 。八卦和六十四卦又分别是爻的三叠及卦的双叠而成。这样有利于学习者的识记,不会因复杂的人造规则浪费太多的时间和限制了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性则体现在其海量的信息和多元的功用,海量的信息已经众所周知的事实,这里不再赘述。而多元的功用则强调这样语言符号体系具有很强的建构性的特点,她不仅可以传达信息,她同时也可以启发思考,同时他也表达规则。 五、以“制器尚象”为代表的东方科研实践路线 “制器尚象”也就是观象制器。简而言之,就是根据 “象”来发明创造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用具。何谓“象”?象的意义丰富,《系传》:“以制器者尚其象”中说“见( xi à n )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从中不难看出,象本质上是天道或者叫自然规律的显像。因为其并不是自然规律本身而是自然规律的表象,因而称之为:见( xi à n )乃谓之象。但自然规律的显像抑或是表象并不全是制器尚象之象。只有那些与自然规律吻合的正象才是制器尚象之象。这首先包含了古代先贤以自身的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象”——客观规律的文字符号表达,这主要表现为卦象,《系辞下》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圣人之象——卦象。卦象是先贤以中国独特的科研方式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的文字符号表达,表达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东方科研观认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为了尽可能的还原自然规律应有之义,古代先贤煞费苦心创造出自然规律的符号表征,这种符号从书写的角度应该简单,否则不利于书写和传承;与此同时,这种符号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自然规律的信息(当然, 1:1 的完全表达是不可能)。综合考虑传承的简洁和意义的极大丰富,中国古代先贤创造出了一种全息符号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所谓“圣人立象尽意”——画出一些简单的抽象符号来表达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换言之,就是把宇宙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万物万象浓缩在让人一目了然的简单图象里,由此而诞生了抽象之象的八卦。《系辞传》第十二章云: “ 《易》有太圾,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 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符号体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律表征的过程。所以这个层面上的象就是客观规律的恰当的符号表征,关于这一点,《周易·系辞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谓之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以上的“象”仅仅是《周易》中关于象的划分的一种。《周易》对“象”划分为这样四种类型:一、先天之象;二、后天之象;三、形象之象;四、抽象之象。这其中后天之象和形象之象是不同角度的同指。所以也可以说,《周易》中把象分为三类:先天之象、后天之象和抽象之象。先天之象即是道——天地的客观规律本身,《道德经》中的“大象希形”中的大象即是先天之象。所谓后天之象为有形之象,关于后天之象,《周易·系辞上》是这样说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即山川、河流、虫鱼鸟兽、男女等,以及由此构成的一系列活生生的人间万象。后天之象也是形象之象。它可视为天地宇宙规律的地球上的具象。而抽象之象则是圣人之象、八卦之象,是天地宇宙规律的人类智慧表达。由此,整个象就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 1 中,象可分为先天之象即道或称为本象,后天之象即道或先天之象的具体化物质化,抽象之象,即圣人以抽象符号表征的先天之象也可称为镜像。三者之中,只有先天之象是道或客观规律本身,而后天之象——具象和抽象之象都是前者的显像。后天之象由先天之象而来,他可以正向反映先天之象,也可以反向反映先天之象;抽象之象既可以从先天之象而来也可以从正向的后天之象而来。而图中的三条虚线则反映了制器尚象的三条路径,一是尚先天之象而制器,这是最直接过程,但需要特殊的人高超的智慧和机缘巧合,通常为圣人之为;二是尚后天之象,由于后天之象有正向(真象)和反向(假象)之分,所以通常凡人只可以从正象中制器尚象,而圣人则可以超越正向和反向而制器尚象。三是尚抽象之象,即凡夫俗子根据圣人制作的反映道或客观规律的八卦之象而制器,这就如同根据理论书籍进行实践操作一般。 所以,从以上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科研实践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寻求不同的科研实践模式,即强调超长之人——圣人突变式、顿悟式的科研实践模式(如门捷列夫梦见蛇而发明元素周期表),也强调循序渐进自然累积式的科研实践模式——普通之人循圣人之象(抽象之象)而制器,甚至还指出了科研中有偶发科研的范式——普通人机缘凑巧发现了正向的后天之象后制器。 结束语 春秋智者庄周曾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为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庄子·内篇·逍遥游》) 。科研范式之间,也正是如此。东方科学以超越理性思维之上的人的综合感受性作为探究客观世界的工具与通道,将受过专业修炼的达到临界状态的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和客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构式关系中把握客观真理,以“制器尚象”的方式实践着科研的成果。这种科研范式的缺点已经在历史的沉浮中得到了显像,但这种科研的优点也必将伴随着后现代文明的到来而逐步得到广大。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iental Study Model - Based on Culture of Changes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the Oriental Study Model is baesd on the culture of changes, which is distinct from western civilization. We strive to comprehend the world in a higher perspective – the Tao: first, making saints, through special-training,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second, using particular cultural symbol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system, as its own language system to be the human research tools and methods; third, adopting the divinatory symbols as the approach to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confronted civilization under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the road of harmonious mutual integration, which is the essential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Changes, Oriental Study, Tao, Saints, Divinatory Symbols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1044 页。 《易传·系辞传上》,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1983 。 ( 《庄子·缮性》 ) 。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3 版,第 14 页 李时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第 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6 ,第 82 页。 清 陈梦雷:《周易浅述》卷 1 。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热度 3 caizw 2011-1-18 00:18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说体系,其一“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 ” ,其二“ 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 ” 。 假说一认为,“古代生态学 - 生态化方法学 - 生态哲学 - 生态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主干,即“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其反映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范式及其本质特征。 假说二认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生态化建构,即以古代生态文化的理论框架来规范有关的生物医药知识。本文认为,中医理论体系是生态化生物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生态化生物医学,这是其本质特征所在。 关键词: 中医学 假说 范式 基础理论 生态学 生态化方法学 生态哲学 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 R223 文献标识码: A 中医学存在三大难题,可简要谓之:讲不清、不科学、难发展。只有讲清中医,即讲清中医基础理论,才能谈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只有讲清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才能谈中医学的科学发展。这三个问题存在递进关系,即后一问题的探讨是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的。 讲清中医基础理论就要讲清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原理,而这是以讲清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为基本前提的。本文提出“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 ” 即对讲清中医这一问题进行的探讨。诚然,这并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回答的,以下仅就其基本观点和思路简要讨论。 1 中医学的生态文化研究 1.1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文化 基于对自然之天的观察和认识,中国古代产生了以阴阳、五行、气、三才等为核心理论的自然哲学体系,由于这些理论均可纳入“天人合一”理论之中,故这一自然哲学体系可谓之天人合一自然哲学体系。所谓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就是指这一哲学体系。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刻,其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诸多的学科和领域,中医学即在其中。可以说,中医学是古代医学知识与古代自然哲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然而,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等理论已经成为长期困扰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的障碍。因此,要想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首先就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理论,这已经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不可分割的基本内容。 1.2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 笔者从“生态”角度对中国古代 自然哲学中 阴阳、五行等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其基本观点如下。 其一,阴阳、五行等作为生态学范畴的概念要早于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这些生态学范畴概念的产生源于古人对生态环境的观察、研究和认识,而这是基于古人靠天生存的需要。研究认为,从古代中国自然哲学中所反映的古人对生态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学理论,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生态学的基本形态已经形成。因此,笔者提出了“中国古代生态学假说”。在生态学涵义中,阴阳、五行可称为生态阴阳、生态五行。 其二,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特征的中国古代哲学,其基本观念、范畴和理论主要源于古代生态学,是古代生态学基本观念、范畴和理论的哲学升华。生态阴阳、生态五行等概念和理论为古代生态哲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形态和框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其哲学的基本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根于这种生态学范式的哲学。这一观点笔者谓之“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假说”。这种古代哲学可谓之“古代生态哲学”,其阴阳、五行等可谓之哲学阴阳、哲学五行等。 其三,在古代,阴阳、五行等理论还作为方法学意义上的一般方法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这与其作为生态学方法和生态哲学方法是不同的。作为一般方法,其既有古代生态学之本源,又系古代生态哲学之思想,“生态化”是这一方法的显著特征,故可谓之“生态化方法”,而这种生态化方法已经形成体系,这一方法体系可谓之“中国古代生态化方法学”。笔者提出的这种观点可谓之“中国古代生态化方法学假说”。作为生态化方法的阴阳、五行等可谓之方法阴阳、方法五行等。 其四,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以天人合一自然哲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是生态文化,这就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假说”,其基本观点如下。( 1 )中国古代生态学、古代生态化方法学、古代生态哲学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方法构成了生态文化的精神层面,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走向和形态;( 2 )以古代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及其决定的生产方式等则构成了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这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面产生的基础;( 3 )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相适应,古代中国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制度等体系,这构成了古代生态文化的制度层面。可见,中国古代文化所具有的“生态化”特征反映了这种文化的本质,即生态文化本质,笔者把这种文化称为中国古代生态文化。 其五,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生态学、古代生态化方法学、古代生态哲学以及古代生态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显示着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形成与发展之一脉络,其主干可表述为“古代生态学 - 生态化方法学 - 生态哲学 - 生态文化”,可谓之“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此即“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在生态文化轴中:古代生态学处于基础层面,为生态文化提供自然科学基础;古代生态哲学处于最高层面,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古代生态化方法学处于中间层面,为生态文化提供一般方法学基础;古代生态文化就是以前三者为支撑而形成的一种古代文化范式,即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范式。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范式的本质特征。 上述观点和假说为研究和认识阴阳、五行等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讲清中医基础理论 体系的建构原理 提供文化基础。 2 中医理论体系的生态化建构 2.1 建构的困难、思路与成果 《内经》所建构的医学理论体系已有 2 千多年,其不同于西医的生物医学理论体系。在内经时代,要建构生物医学理论体系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生物学医药知识的匮乏以及获取生物学医药知识手段的原始。因此,要建构医学理论体系就要解决目的与条件之间的矛盾,即解决中医理论体系建构之目的与所需知识的匮乏和研究手段落后的矛盾。 对此,中国古代医家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法则天地”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来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进一步讲,就是把中国古代有关的自然知识和理论引入医学,用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这当是古代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如此 , 古代医家建构了以阴阳、五行等非医学理论为框架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学在此基础上诞生和发展并延用至今。 2.2 阐释的困难、基础与假说 随着时代的远去,人们对中医学理论渐感陌生和费解,特别是近百年来,人们对阴阳、五行等理论的认识难以与近现代科学对话,否定之论流行,阴阳、五行等被视为封建迷信之玄学,这也是认为中医学不科学、不是科学而遭到否定的主要原因。人们曾试图把阴阳、五行等理论从中医学剥离,但尚若如此中医学理论体系也随之解体。可见,阴阳、五行等理论乃关乎中医的存亡。因此,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代表的中医学文化基础研究已经成为阐明中医基础理论最关键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必须面对,这是不可逾越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笔者提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从生态文化的视角对阴阳、五行等理论有了新的认识,这为接下来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古人建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 ”,为阐明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2.3 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 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旨在阐释 古人建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其基本观点如下。 其一,自然天人合一理论引入的目的是解决矛盾与建立范式。前面已经谈到,以内经时代的生物学医药等有关知识为基础来构建生物医学体系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之目的与所需知识的匮乏和研究手段落后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古代医家基于自然天人观,将自然天人合一理论用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其实质就是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确定了一种范式。具体讲,就是以“天人相类”立论,以“天人相参”和“法则天地”为基本原则,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框架来建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从范式的角度讲,就是以自然天人合一理论的范式为基础来建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如此,古代医家就可以把当时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到其它学科去解决,把人体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到其它类似系统中去解决,把用生物学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到用其它学科方法去解决。 其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建构的实质是生态化建构。通过前文的探讨可知,天人合一理论之范式是生态文化之范式,这一范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想基础、相参系统、理论框架以及生态化方法。接下来就是依据天人合一理论的框架来建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古代医家所要做的就是把生物学医药知识放到其理论框架中相应的位置来建构中医基础理论,这就需要用古代生态化方法把古代生物医药知识进行生态化并同该框架结合。(见表 1 )笔者将这种以古代生态范式和生态化方法进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谓之生态化建构,这当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建构的实质。 表 1 脏象理论的生态化建构 方法五行理论 生态五行理论 脏象理论 方法五行 生态五行 生态因素 生态化脏腑 生态化外应 五行 地之 五行 天之 六气 在 在 在 在 五 在 位 季 侯 化 谷 蓄 五脏 六腑 在 在 在 在 在 在 体 窍 液 志 华 气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土 金 水 风 暑 湿 燥 寒 火 东 春 风 生 麦 鸡 南 夏 暑 长 黍 羊 中 季 湿 化 稷 牛 西 秋 燥 收 稻 马 北 冬 寒 藏 豆 彘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筋 目 泪 怒 爪 语 脉 舌 汗 喜 面 噫 肉 口 涎 思 唇 吞 皮 鼻 涕 忧 毛 咳 骨 耳 唾 恐 发 欠 其三、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化生物医学。古今中外医学理论的产生途径或建立方式不外乎“内生”和“外源”两种,内生是指直接从医学经验中总结、抽象出医学概念、命题和理论,而外源则是指将医学之外的学科中某些既成的概念、命题和理论引入到医学中,与医学经验或某些原有的医学概念相结合而建立起相应的医学概念、命题和理论。任何一种医学体系都是由内生型和外源型两方面的理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可见,把非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用于医学理论的建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一种医学的本质决定于其外源和内生理论的学科属性以及两者结合的形式。在中医学:其外源理论主要是古代生态学为基础的天人合一自然哲学;而其内生理论则源于中国古代医学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的本质多属生物学的;两者结合的基本形式是生物医学知识的生态化。就是说,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外源型天人合一理论之范式与内生型生物医学理论相结合的生态化医学理论体系。质言之, 中医学是生态化生物医学,这是中医学的本质所在。 图 1 显示了 中医学生态化构建的基本事件及关系。 图 1 中医学生态化构建的基本事件及关系 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从生态文化角度对中医学的生态文化基础与 中医理论体系的生态化建构进行的初步研究,提出了阐释中医学建构原理的一种方案。限于笔者学识,谬误之处诚望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略)
个人分类: 中医多学科研究|3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题介绍——情报学的多范式之辩
mafeicheng 2010-10-29 13:35
专题介绍人:张于涛 一、 什么是情报学? 1、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 S.Hemer , 1984 , 《情报学简史》, JASIS 2、几个问题: 理论研究的滞后,总结多于创新,缺少专业范式 二、八大范式 1 、机构范式 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 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 机构的社会功能 E.g. 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 2 、 信息运动范式 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 信息运动的过程 反馈和控制 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 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3 、 解释学范式 卡尔 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 伽尔默尔 : 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4 、技术主导范式 V. 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 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 A/V 、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 5 、认知范式 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 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6 、知识主导范式 布鲁克斯 : 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 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 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 : 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7 、人文范式 8 、经济学范式 时代特征和自身发展要求: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 民主与专制、自由与保护、平等与歧视、富裕与贫穷、共享与垄断、污染、灾害、伦理、法律、政策、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新名字、新环境 语义 Web 、语义网格、普适环境、网格环境、泛在环境、 WEB2.0\WEB3.0
个人分类: 读书会之专题介绍|3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拾旧]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科学
estudy 2010-8-17 23:16
刚才读过了郭松民的《经济学为什么是一位裸体皇帝?》和王栋的《惊闻经济学竟是一位裸体皇帝》,情绪由悲转喜。 二文讨论的焦点问题是经济学是不是科学,事实上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在学习经济学说史的时候老师也向我们提出来过,我认为当时老师的意见以及我后来思考的心得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种答案。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有没有人为科学下定义,有没有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在我所知,关于科学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有几个较有影响的说法,一般可以作为衡量一门学科是不是科学的标准。一个是马克思的,一门学科只有在熟练的运用数学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里要解释一下,马克思强调数学在科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实际是在告诉我们只有达到了对于研究对象的娴熟的定量研究,一门学问才达到了科学的境界。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还停留在抽象的定性的阶段、尚未精确化的学问,还没有步入科学的殿堂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科学的学问不一定不是知识,既然还是知识,就还有价值。举一个例子来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对于这一对象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人的心理是什么,怎么样的阶段,而无法普遍精确到人的心理是多少,到什么程度会怎样的地步,因而可以说心理学还不是科学,有待于更为深入和精确的研究。 还有一个说法是库恩的著名的科学范式,库恩认为,科学就是一个范式,这个范式是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的范式。可能有人要问,范式是什么?范式就是定式,或者说模式、规范。 库恩在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并未对它作严格的、 统一的定义,只是给出了范式的二十一种用法,其中包括:范式是看待世界的运用科学的不同方式、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专业教育所规定的思想框架、科学实验活动中某些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系统在内的范例、共同的信念、基本原则,相信这些说法有助于读者理解范式的涵义。现在回到库恩对于科学的定义,库恩显然也无法对科学作出科学的界定,但是从他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层意思:首先,能够成为科学的学问必须是一个范式,即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架构,这是科学的必要依托;其次,这个范式要获得大多数人、至少是大多数关注者的认可,这个指标看似很软,但仔细想想,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的认识成为大多数的知情者的共识,这对这一认识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实践上都提出多么高的要求;再次,信奉者要以其所信奉的范式为准则来行事,这也决非易事,而且这本身是对范式的极大考验。 库恩之后,另一位天才波普又对科学提出了证伪的观点,他说科学永远是只能被证伪而不能被证实的,什么怪论?波氏的意思是我们无法证明它是对的,而只能证明它是错的。这话是有道理的,他实际上指出了科学的致命弱点,至于为什么,要讲起来话就多了,难免脱离本次讨论的话题太远,这里打住。 同时我们也打住关于科学本身的讨论,现在要看看经济学到底算不算科学了。 其实,我把这些关于科学的见解讲完以后,读这大概业已有了结论。经济学是最成功地运用数学的社会学科,也是最成功地运用数学的学科之一。这里穿插一个故事,开世界科学大会的时候,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惊讶于对方的数学水平,因为物理学家发现经济学家居然比他们懂得更多的数学,而经济学家则发现原来物理学家在数学如此的无知。另外对于经济学的范式市场、价格、货币等等无疑完全是为大多数同行所认同和遵循的尽管他们在几乎所有的细节的问题上都不同意彼此。 我开头提到的二文的作者,前者是一个搞文学的,后者才是搞经济的。看样子只有真正搞这行的人才能够较好地理解经济学,这或许可以看出科学和非科学的一个区别。 2006年04月05日
个人分类: 经济思维|2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形式大于内涵
jhongbing2 2010-7-29 10:34
转自: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896 那天我跟学生说:形式大于内涵。他们以为我要控诉社会,其实我是想让他们好好学习。 这个论调放在科学网里还有个功效,就是再次呼唤 鬼王的回归 : 我模糊的感觉里,他一直鼓吹的唯信息论有点这个理。大家吵吵闹闹的要他回来,可是科学网一派大男子主义作风,忽视你,敷衍你,就是不理你,搞得大家都跟怨 妇似的,科学网又不怕你离了他,离了你一个王昭君,叹息两声,滴两滴眼泪,还就缺了美人了?去荒郊野地还是你王昭君,有志气顶个屁用。 言归正传! 不是有人证明先有鸡后有蛋吗?我来说明为什么形式大于内涵,用的举例法,所以只能说明它有道理,不是证明它是真理。 1. 没有科学的范式,就没有科学的内涵。 托马斯库恩说:常规科学的公认成就即范式。 也就是说:科学的伟大不在于一个理论的伟大,而在于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形式的伟大。 没 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是可惜的,或者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必然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科学的范式引导着人们前赴后继,创造出了如此丰富的科学技术。每 一个领域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人深入研究,真是太美妙了!徐磊这是科学的范式带给我们的,其美妙程度远远超过某一个理论的美妙。 二傻们讨论的《道德经》,我非常佩服,不过并不惊叹,我觉得一个聪明人有一些智慧的想法很正常,这些想法能够自圆其说也很正常,被无数次的证明其合理性也很正常,非常的是科学能够在其范式的引导下无限的发展和繁荣。 所以作为要教导学生科学精神,关键不是要他们学会哪些具体知识,或者掌握什么具体技能,没有哪一个科学知识或者技术会是独门绝技,祖传秘方,是学生学会之后就可以安身立命的。即使背完了整本百科全书,你也不能成为科学家。 关键是学会怎样由未知到已知的、科学的求知方法;或者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 也就是 科学的范式 的理解和掌握。 当然,我们需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些知识和技能还有什么用处呢? 2. 没有民主的形式,就没有民主的内涵。 我不懂政治,所以看费曼《科学的价值》怎么说: 古 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测度人生的意义。他们想,如有某种方向或意义指导行动,人类定会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于是乎,很多很多的答案应运而生。可是,这些 答案彼此太不同了,一种答案的倡导者,会把信奉另一种答案的行动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很可怕,因为,换一个角度看,那就是人类的所有潜能都被引入一条狭隘 的死胡同。历史告诉我们,虚妄信仰产生巨大恶行。 总结归齐,古人之所知也好,古人未之知而吾人之所知也好,吾人将何以言之?吾人将谓:我们必须坦白承认,我们不知道。 可是,在这一坦白中,也许我们已然找到了通途。 这个想法并不新:这正是理性时代的想法。就是这一哲学,引导先贤们做成了我们生活其下的民主制度。这个想法就是, 没有谁真正知道如何管理政府 。这一想法导致另一个想法: 我们应当安排这么一个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新想法得以生成,试验,必要的话淘洗掉,把更多的新想法引进来,这是一个试 -- 错制度。 这一方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时届 18 世纪末,科学已经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的行当, 把科学精神引入社会 运作正是水到渠成。思考社会运作的人们那时就已经清楚,虚心面对各种可能性就会带来机会; 怀疑和讨论是探索未知的关键。 假如我们要解决从前从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让无知之门洞开。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民主的形式( 真正的民主的形式 ),哪一种虚妄的信仰不是可怕的呢? 3. 没有爱的形式,就没有爱的内涵。 20 岁的时候为情所困,说明为情所困是年轻的表现。 可惜聪明的年轻人总是追逐感觉,追逐内心的感受, 不问条件,蔑视形式 。用排除法,排除掉一切拜金女,一切芙蓉凤姐,一切不知妇道的女子,排除掉一些追逐爱情形式的女人,希望有一天不问形式的爱的内涵能够降临。 不过女孩们总是要被爱的形式迷惑,一颗钻戒就迷惑了革命者的心,肯定是那一瞬间爱的形式大于了内涵。而男人,看到漂亮女子的一颦一笑,断然不会相信:天使般的形式会有魔鬼的内涵。 我也不信,我不信一个有伟大的思想形式的人,会有多么猥亵的内涵。 只是需要爱的形式多一些,或者天使的形式多一些,因为有的人会厌恶钻戒,或者有的人心中的天使就是魔鬼。 世上有没有经得起推敲的爱,我不知道,我希望是有的,理想的存在总是聊胜于无。但是经不起推敲的到底是爱的形式,还是爱的内涵? 所以对于爱,就是要追问形式。 如果你相信爱的形式大于内涵,你就去形式地爱一个人, 不过前提是你的形式是真正爱的形式, 如果他(她)还不够可爱,你可以假装一下,用很爱很爱的形式,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或者以为这就是爱的内涵。 4. 没有学习好的形式,就没有学习好的内涵。 这是目的,既然科学、民主、爱情中,形式似乎都大于内涵,那我们学习的形式就格外重要。 什么是学习的形式,那就是上课时微笑着注视老师,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努力跟随老师的思路,宿舍里热烈的讨论问题,回去好好的做题,看费曼的书,看老师推荐的参考书,进物理学的论坛,说物理学的笑话,写量子力学的诗,唱物理方程的歌 . 如果你相信学习的形式大于内涵,你就去形式地学习物理, 不过前提是你的形式是真正学习物理的形式, 如果你还是不懂很多,你可以假装一段时间,很努力很努力的形式去坚持,慢慢的你就会发现, 很多的不懂有一天会豁然开朗。 但你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的是真正的形式。真正的科学的形式,真正的民主的形式,真正的爱的形式,和真正的学习的形式。
个人分类: 转载|2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形式大于内涵
热度 7 freefloating 2010-7-21 00:43
那天我跟学生说:形式大于内涵。他们以为我要控诉社会,其实我是想让他们好好学习。 这个论调放在科学网里还有个功效,就是再次呼唤 鬼王的回归 :我模糊的感觉里,他一直鼓吹的唯信息论有点这个理。大家吵吵闹闹的要他回来,可是科学网一派大男子主义作风,忽视你,敷衍你,就是不理你,搞得大家都跟怨妇似的,科学网又不怕你离了他,离了你一个王昭君,叹息两声,滴两滴眼泪,还就缺了美人了?去荒郊野地还是你王昭君,有志气顶个屁用。 言归正传! 不是有人证明先有鸡后有蛋吗?我来说明为什么形式大于内涵,用的举例法,所以只能说明它有道理,不是证明它是真理。 1. 没有科学的范式,就没有科学的内涵。 托马斯·库恩说:“常规科学的公认成就即范式”。 也就是说:科学的伟大不在于一个理论的伟大,而在于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形式的伟大。 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是可惜的,或者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必然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科学的范式引导着人们前赴后继,创造出了如此丰富的科学技术。 “每一个领域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人深入研究,真是太美妙了!---徐磊”,这是科学的范式带给我们的,其美妙程度远远超过某一个理论的美妙。 二傻傻帮们讨论的《道德经》,我非常佩服,不过并不惊叹,我觉得一个聪明人有一些智慧的想法很正常,这些想法能够自圆其说也很正常,被无数次的证明其合理性也很正常,非常的是科学能够在其范式的引导下无限的发展和繁荣。 所以作为要教导学生科学精神,关键不是要他们学会哪些具体知识,或者掌握什么具体技能,没有哪一个科学知识或者技术会是独门绝技,祖传秘方,是学生学会之后就可以安身立命的。即使背完了整本百科全书,你也不能成为科学家。 关键是学会怎样由未知到已知的、科学的求知方法;或者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 …… 也就是对 科学的范式 的理解和掌握。 当然,我们需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些知识和技能还有什么用处呢? 2. 没有民主的形式,就没有民主的内涵。 我不懂政治,所以看费曼《科学的价值》怎么说: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测度人生的意义。他们想,如有某种方向或意义指导行动,人类定会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于是乎,很多很多的答案应运而生。可是,这些答案彼此太不同了,一种答案的倡导者,会把信奉另一种答案的行动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很可怕,因为,换一个角度看,那就是人类的所有潜能都被引入一条狭隘 的死胡同。历史告诉我们,虚妄信仰产生巨大恶行。 总结归齐,古人之所知也好,古人未之知而吾人之所知也好,吾人将何以言之?吾人将谓:我们必须坦白承认,我们不知道。 可是,在这一坦白中,也许我们已然找到了通途。 这个想法并不新:这正是理性时代的想法。就是这一哲学,引导先贤们做成了我们生活其下的民主制度。这个想法就是, 没有谁真正知道如何管理政府 。这一想法导致另一个想法: 我们应当安排这么一个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新想法得以生成,试验,必要的话淘洗掉,把更多的新想法引进来,这是一个“试 -- 错”制度。 这一方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时届 18 世纪末,科学已经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的行当, 把科学精神引入社会 运作正是水到渠成。思考社会运作的人们那时就已经清楚,虚心面对各种可能性就会带来机会; 怀疑和讨论是探索未知的关键。 假如我们要解决从前从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让无知之门洞开。”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民主的形式(真正的民主的形式 ),哪一种虚妄的信仰不是可怕的呢? 3. 没有爱的形式,就没有爱的内涵。 20 岁的时候为情所困,说明为情所困是年轻的表现。 可惜聪明的年轻人总是追逐感觉,追逐内心的感受, 不问条件,蔑视形式 。用排除法,排除掉一切拜金女,一切芙蓉凤姐,一切不知妇道的女子,排除掉一些追逐爱情形式的女人,希望有一天不问形式的爱的内涵能够降临。 不过女孩们总是要被爱的形式迷惑,一颗钻戒就迷惑了革命者色中取戒的心,肯定是那一瞬间爱的形式大于了内涵。而男人,看到漂亮女子的一颦一笑,断然不会相信:天使般的形式会有魔鬼的内涵。 我也不信,我不信一个有伟大的思想形式的人,会有多么猥亵的内涵。 只是需要爱的形式多一些,或者天使的形式多一些,因为有的人会厌恶钻戒,或者有的人心中的天使就是魔鬼。 世上有没有经得起推敲的爱,我不知道,我希望是有的,理想的存在总是聊胜于无。 但是经不起推敲的到底是爱的形式,还是爱的内涵? 所以对于爱,就是要追问形式。 如果你相信爱的形式大于内涵,你就去形式地爱一个人, 不过前提是你的形式是真正爱的形式。 如果他(她)还不够可爱,你可以假装一下,用很爱很爱的形式,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或者以为这就是爱的内涵。 4. 没有学习好的形式,就没有学习好的内涵。 这是目的,既然科学、民主、爱情中,形式似乎都大于内涵,那我们学习的形式就格外重要。 什么是学习的形式,那就是上课时微笑着注视老师,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努力跟随老师的思路,宿舍里热烈的讨论问题,回去好好的做题,看费曼的书,看老师推荐的参考书,进物理学的论坛,说物理学的笑话,写量子力学的诗,唱物理方程的歌 ……。 如果你相信学习的形式大于内涵,你就去形式地学习物理, 不过前提是你的形式是真正学习物理的形式, 如果你还是不懂很多,你可以假装一段时间,很努力很努力的形式去坚持,慢慢的你就会发现, 很多的不懂有一天会豁然开朗。 但你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的是真正的形式。真正的科学的形式,真正的民主的形式,真正的爱的形式,和真正的学习的形式。 ---------------------------------------- 费曼 《物理定律的本性》 ---------------------------------------------- 关于物理的学习,费曼曾经指出五方面的理由。简单来说: 第一是为了学会怎样动手做测量和计算,以及各方面的应用; 第二是培养科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工业的发展,而且贡献于人类知识的进步; 第三是认识自然界的美妙,感受世界的稳定性和实在性; 第四是怎样由未知到已知的、科学的求知方法; 第五是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 ----------------------------------------------------------------------------------------------------------------------------
个人分类: 来学往教|7064 次阅读|82 个评论
个性自由与科学范式
xyp861 2010-6-11 14:52
个性自由是人类向往的状态,扬扬洒洒,不求中规中矩,但求快活潇洒。无拘无束的生 活,往给人巨大的灵感和创造力。所谓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当然,这是从功效的角度。 对于做科学的人,不问世事。 而科学也讲究自由,我想科学自由和人性的自由又异曲同工之妙,做研究的人喜欢研究 什么就去做什么,不用为其他的事情而转移。这样毕竟热情高涨,并在此之中享受追求 真理的快乐,以及逻辑张力之美。可谓人生快事。但是,我想这些快乐都是建立在痛苦 之后,有如长跑之后的畅快,干渴很久后的畅饮。 在成功和快乐之前,都有着对某种东 西的渴望,同时又有一些东西对你的阻碍。 而在科学上,一些科学新的观点,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但是,每个结论的成立,都必须 花大量的时间通过设计模型或者实验来验证。而这些东西必须拿出真凭实据,在做到这 些之前,即使自己也不能认为这些新的想法的正确性。即使你相信,根据的经验和直接 乃至知识,对不起,如果拿不出证据,那么一切思维都不能前进。 自由的探索世界是我们欲求的,而科学范式确实你继续前行的摩擦力,可恶却也可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推荐-深入理解生态学
ning198729 2010-5-9 13:11
近日看一本书-《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Nature》 ,这本书就科学范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特别是对生态学理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整合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好的阐述,个人认为在现在的形势下要想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没有整合的思维是不行的,两个科学概念的整合前提是科学范式的统一,科学范式要想统一,科学家的知识背景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哈哈,就说这么多吧。总之这本书很有深度,值得一读(英文的)。 附本书的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学科,加强应用  第一章 生态学的综合  第二章 生态学的理解 第二部分 理论的本质  第三章 理论的解析  第四章 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理论的分类 第三部分 从理论到综合和应用  第六章 基本问题:理解中的变化  第七章 综合与整合 第四部分 理论及其环境  第八章 生态综合的局限性和客观性  第九章 生态理解和大众观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
fqng1008 2010-4-1 09:30
一、模版效应:复制再生功能 中医学中,《内经》和《伤寒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据付元谋的硕士论文从《伤寒论》研究专著书目看《伤寒论》研究体系的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统计,国内外研究《伤寒论》的专著达 1061 种,研究《内经》的也有好几百家,加上近年来的论文、论著,更是扬扬沸沸,壮观非凡。而且进一步说,几乎所有的医著无一例外地按它们的思路进行构想。它们并非最古老的医籍,为何如此受人青睐?我们认为,《内经》提供了有机自然观,《伤寒论》总结出黑箱调节原则,正是他们凝聚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学基本体系,后人以此为楷模是其必然选择。这很象分子生物学中的模版学说;在遗传过程中,带有密码信息并起着模型或样板作用的 DNA ,在一定能源供应和酶的参与下,能使周围的单核苷酸聚合起来,进行自我复制。 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为什么会成为中医学的遗传密码并产生模版效应吗?功能与结构是互相关联的。中医学的有机自然观有如下特征:( 1 )天人合一思想;( 2 )取象比类方法;( 3 )圆满的思辨体系。三者前后呼应,构造古代科学的学术体系。天人合一思想提供拟自然、伦理化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为其基本方法,完善的体系为其追求目标。在人类认识的早期,深入事物本质,追究内在机制是力所不及的,那时的学说借助直观外推,参合天理人情,能够自圆其说就成。这是比较轻松的,明智的古代学者也只能凭仗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构成原始科学的框架体系。而且,与他们的愿望一致,这种体系圆满得毫无空白,对一切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它为后人带来很大的方便,也带来了严重的惰性。 与有机自然观相比,经验的黑箱调节来得艰辛得多。人类对医疗的探索可谓久去,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以前,为了战胜病痛的折磨,他们从多方面尝试,一次次总结到经验,又一次次失传,周而复始,孜孜以求,经验终于渐渐多了起来。张仲景的功绩不仅是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使诊疗模式化。《伤寒论》的黑箱调节体现了三大特征,即随机化原则、试探性原则和个体特异性原则,归根结底是辨证立法,随证加减。由于这种思路的产生,临床医疗逐渐变得明晰和有章可循。 二、整合作用: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学能够发展壮大,并一脉相承,同所有生命有机体一样,吸收外来营养为我所用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整合同化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 . 对哲学思想的转换利用 佛教传入中国,曾引起很多人的批判抵制,三教合一后再也没有人视为异已。有人用吃饭来比喻中国文化消化印度佛教,说这餐饭整整吃了一千年。中医吸收本土哲学远没有这么艰难,某种新观点一经提出,它就能信手拈来。理学的《太报图说》引起了命门的研究热潮,精气神形互化、先天后天之说也盛行一时;去人欲,存天理的人性论则直接孕育了朱丹溪的相火论和主静节欲观。 2 . 对医疗事实的编织串连 任何科学体系,都要对经验事实作出解释,解释得越彻底、越准确则越先进。它们在解释的同时也就将其包容进来,转化成自己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学也是这样,对于历代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作宏观层次和横向联系上的阐发,它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例如发热性疾病,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创立黑箱调节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首先将其总结在《伤寒论》中。后来麻黄、桂枝等方剂受到临床医疗的挑战,人们运用表里双解药物治疗热病初起的经验,刘河间又以火热立论概之。后来江南各地运用辛凉轻清透邪的医疗经验,叶天士又以《温热论》进行阐发。尽管热病学说几经变迁,却始终盘旋在拟自然的六淫外感说之中。这样,诊疗经验在传统范式的示范下寻求解释,传统模式在解释诊疗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扩展。 3 . 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 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和兼收并蓄能力,往往能体现一种医学体系的先进与否。汉代以来,中医不断从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国引进药物、方剂和诊疗经验,加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诊疗体系。近代以来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当西医以完整体系打入之后,我们的同化能力就显得难以驾驭,反而出现被对方吃掉的趋势。如果说弃医就药是其明朗化反应,一些慢慢消化的迹象却有增无减。中药和临床经验经现代机制阐述已面目全非,竟与传统体系格格不入起来;中药经化学提取、药理分析后就成为西药,被别人包容去了。近年有睿智之士提出西药中药化和微观辨证等等,意在发挥传统体系的消化吸收机能,但碍于结构性自然观、白箱剖析和严格实验与有机自然观、黑箱调节和模糊经验的差异,如果生吞活剥,仅弄成个原理上近似,实质上消而未化,吸而不收,仍是成败难卜。 三、排异反应:免疫解毒功能 排异反应是保护自己的主要表现,它与整合作用相反相成,通常二者有同步效应。如果说传统中医学在吸收吴又可逐邪说和王清任的气血理论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排斥杂气学说和寻求脏腑真迹的白箱化要求,体现了其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解毒功能均较旺盛的话,后来对于近、现代医学的排斥和整合能力则显得越来越衰弱了。 中医学对异体的排斥更是这样。西医传来中国,最初就引起不少抵制。后来,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中西医汇通派颇有气魄,他们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在理论上以中释西或奉述西学之理中已有之,意在将其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如果说白虎汤加阿斯匹林的配合模式颇为默契的话,理论上终于汇而未通。其后的医学科学化则有几分为它所用之嫌,因而有人骂它为非驴非马的杂种医。近年来提出中医独立发展,又一次反映了这种内在要求,一方面说明传统体系的消化能力和免疫机制同步衰退,另一方面表示为保证各种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更新范式的必要性。 四、互补原理:代偿调节功能 大多数人都同意这种说法,近代科学的产生是分析方法的胜利。然而在近代以前,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东方,原始科学结构都缺乏实证精神,那是重思想、轻劳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古代的贤哲们从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研究具体事物,他们在博大的天地间自由思辨,毫无拘束,虽然产生了许多天才的思想,因为他们脱离实际和好高骛远,也留下了难以严格求证的缺憾,这种缺憾一直持续到近代。鉴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分析近代实证精神的形实因素,但实证精神确实提供了发展工具和技术,进行受控实验和健全分析方法的要求。中国的传统科学(包括中医)没有走上这一步,是什么原因呢?大约与它们的双重互补调节机制有关。 从思想背景来看,中国社会一致是儒、道二学互补的文化,儒家的 注经 传统和 直观合理外推 的思维方式,与道家的崇古风气和无为而治的神秘主义,都是实证精神的主要障碍。从中医学内部来看,它虽属应用学科,原始科学结构的思维惯性却始终没有突破。其拟自然、伦理化的理论虽然与事实机制相去甚远,它的自圆其说和能够解释一切的高谈阔论,对事实不是缺乏解释,而是缺乏确切解释。这样,用现实的学说去阐述事实,用新获的事实去诠注理论,二者又形成互补,对医学体系内部的融洽和谐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因此,为验证理论而发展工具技术,采取分析方法,进行受控实验都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五、运转机制:循环运行功能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取决于它内部的循环加速机制,即由构造性自然观(科学理论)与受控实验、开放性技术组成一个三者相互促进的大循环系统,从而赢得加速效应。中医学长期缓慢发展,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运转机制呢? 如前所述,有机自然观凝聚各种医疗经验和观察事实构成中医学体系,因此,它也直接制约其运转机制。中医学理论基本上是《内经》的翻版,且不论注经者如果以寻求经旨要义为目的,其学派产生也多以经典条文为依据,加上自己的理解阐发而成。朱丹溪以善用四物黄柏汤等方药著称,他就到《内经》中找出阳道实、阴道虚的条文,悟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自己立论。张景岳善于运用熟地等药,他创造的左归丸、饮和右归丸、饮,是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理,就到《内经》中找出阳气者若天如日,失真所则折寿而不彰等条文批判丹溪,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李中梓的先后天根本论,受启发于赵献可的肾水命火说和李东垣的《脾胃论》,其理论根据均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素问 热论》的发展。火热论是病机十九条的发挥。真是门户虽多,道归一统。这是有机自己观的神奇力量,人们只能在先辈创造的《内经》范式里寻求示范。 中医理论以《内经》为大前提无限引申,一方面,因为大前提的虚构,演绎的结论难以真实;另一方面,一环复一环的简单循环,不可能构成加速运动。与所有古代科学相同,由于实证观念淡漠,人们总是在旧理论中寻找新事实的解释,尽管十分牵强而又不精确,也不去再问几个为什么,理论发展失去了最直接的动力。而且,有机自然观的理论没有预见性它不能导致新事实的发现,经验积累也只能靠各个医家长期摸索,反复试探,其缓慢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现在仍要强调抢救老中医经验而其他学科不是这样呢?因为经验和理论没有形成必然联系和循环效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觅而得,人亡而失,人们长期在经验医学里徘徊,每个医家都要摸索半生,才名、老双收。当然,从形式上看,经验和理论并未分离,但经验不仅仅需要一个解释,而要确切的解释。世界上的事物是通过其内在机制而紧密联系着的,准确的理论才能把握事实间的真实联系,从旧事实中引出新事实,新事实又得出新理论,如此循环而产生加速效应。现在不少人在探讨某理论(如肾开窍于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的实质,这是令人惊奇的。理论本来就应该是事实的实质,研究实质的实质意味着什么呢?总之,中医的经验和理论长期在两个各自封闭的小循环圈里缓慢运转,这就是历史表象后的内在机制。 六、结语:范式更新 任何事物能够存在,都有其神奇功能,当它结构老化和功能衰退之时,就预示着新事物即将产生。中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日益落伍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是因为它从传统科学全面崩溃之日起,就失去了理论交流的广阔天地。因此,突破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是当务之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例如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和提取,药效学和药动学的阐明,炮制机理的揭示,各种复方和各类中药的药理研究等等;又如临床上,探讨针灸、按摩、气功等各种疗法的现代科学机制,用现代病因病理和各种临床检查指标解释和观察疗效,而且,人们正在现代医学体系几乎所有的病种里总结中医的疗效和治疗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里,人们把中医理论还原为经验事实,重新探讨其内在机制,如脏象实质研究、卫气营血、八纲辨证以及各种证候的实质研究等等。总之,不论我们情愿与否,中医的传统范式正处在悄悄的替换过程中,中医的理论特色正在缓缓地隐退着。也许实践大多走在理论之前,我们很多人对此没有清晰认识。然而,惟有明确的理论才能指导自觉行动,自觉行动才能带来高效益。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 1989 ( 6 ): 36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藏象:一种竞争的“范式”
何裕民 2008-12-22 22:14
进一步分析可见:中西医脏器概念的主要差异在于:西医是以静态解剖学为基础,把脏器看成是分属于机能的各自独立的单元,界限绝对分明, 非此即彼 ,其概念具有同一、单一和确定性的特点,类似于数学中的经典集合概念;而中医以活体观察为基础,由表测里,因而,除了把脏器自身所处子系统表现的功能包括在本概念之内以外,还把它在其它子系统所表现的多功能及与其它脏器的相关联系也粗略地包括在其中。其脏器概念反映了对象的运动关系和多样性。因而其概念外延是广而模糊的,其界限可能亦此即彼、互相交融,类似于模糊集合概念。从逻辑上看,西医脏器概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一,它以 固定 的范畴,即在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关系的条件下对脏器本质作出的确定性的和静态的反映,未能反映脏器在机体系统内的运动性,而实际上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 ;其二,它是对脏器的多样性、复杂的整体性的分割和单一化的反映。而实际上要真正认识有机体的生命,单凭一脏器与其它部分的外在解剖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机体内的各个脏器彼此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它们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存在。因此,西医脏器概念本身面临一个修正和发展问题。然而要修正和发展经典的西医脏器概念,只有在积累了许多新的实证材料并且引入一个与之竞争的 理论范式 以后才有可能,而今天已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个可与之竞争的 范式 就是中医的脏器概念。但是,后者不可能取代前者。我们只是主张用一种 科学进步的理性重组 (Lakatos,I.)模式,对中、西医脏器概念进行重组结合,亦即重建,以期达到定态性和动态性、确定性和灵活性、单一性和体系性原则的统一。当然其间有一条漫长的路,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总之,活机体意义下的脏器是不能与解剖学中的静态器官等同看待的,而应看成是以一定形态器官为主要空间结构的动力定型或子系统。所谓动力定型是指几个相互作用的元素的 力的组合 和 机能环 ,它伴随与整体的关系而存在。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4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