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铁建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步棋走得妙
热度 4 陈龙珠 2012-5-24 17:45
要收工了,来科苑浇一滴水。 利用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引起欧美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时机,以防经济下滑为由,我国看似已加速重启了去年因刘案和动车追尾事故而陷于僵局的高铁建设( http://www.gov.cn/ldhd/2012-05/23/content_2143627.htm )。这步棋走得妙 高手啊 核电建设也不会停滞不前的吧?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05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和为学之道根本矛盾
laserdai 2012-3-29 19:14
道可道,非常道 , 名可名,非常名。 为官之道 讲究中庸,上下关系通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明显违反这项原则,必将受到惩罚。王安石推行变法,严重损害了同僚的经济利益,最后被废除;岳飞精忠报国,要恢复北宋天下,这是想立大功,但是严重伤害了南宋朝廷的利益,被送上了风波亭。最近的例子,某国铁道部长,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对国家利益来说功劳巨大,结果也被成功送进监牢享受。如果是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心这样致富,下场人人可知。 为人(待人处事)之道讲究圆滑,老于世故,不得罪人,更不能触及别人的奶酪,说话都要陪着三分小心,三思而后行,对他人错误,视而不见,难得糊涂。结果,标新立异者,众口铄金,唾沫星子淹死人,至少让绝大多数人不待见,成为孤家寡人,尽管不是皇帝。一代大师 郭沫若 的人生道路很值得借鉴和讨论,当年年轻气盛,发表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不得不逃到日本。后来,悟透处事之道,顺风顺水。 陶渊明 参透此道之后,觉得自己性格根本不合适,出世隐身桃花源中,钓鱼饮酒做诗,乐在其中。 然而,为学之道和上面两道不同,根本矛盾。为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标新立异,观点犀利,就是想要鹤立鸡群,甚至一鸣惊人:要么发现已有事物的问题,分析辩证指明出路,要么干脆开创全新的领域。这也是现在科学研究的目的,所以科学研究讲究开创与创新,凡是别人做过的,你在后面跟,那叫学习,而根本不是创新,创新就是做别人根本没有做过的,甚至是别人没有想到过的,最起码,也是别人做过但是结果一塌糊涂的。 所以,为学之道有自己的专道,不能和为官之道与为人之道共混,更不能受到后面二者的蛊惑,否则为学根本不能成功,更不可能立一世功名。 如果为学之道附庸于为官之道,那是为学之道的可悲,因为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学就无事可为。 如果为学之道附庸于为人之道,那就不可能创新,因为你不敢提人家的工作不完美,甚至是错误,这也是为学之道的可悲。 所以,国家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受到官员们的严格指导,官员说,我们就是赶上人家(超英赶美?),大白话是跟着西方的屁股后面走,这样如何能标新立异和创新?另一方面,国家的所谓科学家,受到CNS等一流期刊杂志的引导,上面发了什么论文,下面就跟着做,得到无数973,863,重大重点国科委基金,要知道这是别人做出来过的,然后才发表了论文,跟着人家如何创新?是山寨还是仿冒?只能是花大价钱学习。 更有甚者,如有好事者想要创新,老院士老教授就会问,这个西方科技如此发达,都没有做出来,你那两下子,就行吗?因为权利就在官员和这些老院士老教授手心里,于是乎,你的基金申请就别想过去,所以,你就根本不可能创新。 这样的分析,和现在的现实有多大的差距?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5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都需要一个沉降期
biofuture 2011-7-26 16:15
上周六的高铁事故,实在是令人震惊痛心,无以言表。 看到一篇微薄里说,本来计划5年的高铁建设,我们中国人高效地提前到2年7个月就完成了!作者说,这个时间,在欧美,连轨道的沉降期都不够! 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真是很可怕了! 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多少人的安全、命运、财产甚至生命,还有对沿途村庄、城镇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是为了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除了无奈选择高价票,能享受到利益么?),为了面子,也是少数人的面子,居然能够如此轻易地将工期缩短近一半,缩短到连基础都不打牢的时间。他们都认为,中国的土地,不需要沉降? 就像大人说小孩儿的一句话:还不会走呢,就想跑了。 其实我们还有多少这样不会走就想跑的事? 参与者从国家领导人,到居委会街道办村主任,从院士专家,到一般老师在校学生,从知识分子到一般工人农民。仿佛只要把砖头一块块垒上去,高楼就自然可建成了。今天扔下种子,使劲堆上肥料灌上大水,明天就想伸手摘果实。 我们真的是心里浮躁得可怕了。整个民族都可怕了,不是对外,是对内。我们是病了,从个体到整体,从细胞到整个身体。 我们这个民族,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沉降期了。 慢一点,静一点,读读书,回顾下历史,看看大自然,花点时间思考,花点时间辨析,好吗? 希冀造物主特别眷顾中国吗?特别眷顾自己吗?那也得遵从它设定的规律,它才能帮你、满足你啊。
2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高铁建设不轻松
热度 3 陈龙珠 2011-2-14 16:40
京沪大动脉,曾经为建高铁还是磁浮争论了一个五年计划。三、四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多条国产高铁已经横空出世,举世瞩目。但生活在华中、华东地区的人们在喜悦高铁快速交通到来的同时,却被高铁的高票价和原有的动车组被取消所感叹。 让人颇为迷惑的是,兔年春节长假前后,一面是高铁巨量投资带来相关股票的暴涨,而另一面却是,一位涉足高铁供货的女慈善家被查,铁道部部长因涉嫌违纪而停职,还有多方面不绝于耳地质疑高铁建设举债大跃进和普通百姓难以接受的高票价。 有 经济评论者 认为, 高铁建设的核心弊端在于,公益与市场不分,行政色彩浓厚,缺乏财务边界。 高铁对铁路交通来说,可以算是一次较大的革命,对社会生活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待这样一个巨量投资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为啥国务院至今没有发布一个符合现状、考虑全面、基本能让民众明白的整体发展纲要呢? 后记 : 中国高铁建设或随刘志军的被调查而遇冷 、 刘志军案涉及铁路项目中介费达8.22亿 、 刘志军的高铁遗产 相关阅读 : 中央免去刘志军铁道部党组书记职务任命盛光祖为党组书记 山西女企业家丁书苗被查 或涉及高铁招标腐败 新任铁道部党组书记盛光祖:党组成员决不插手铁路工程项目 我国高铁高成本引发万亿债务忧虑 中国大规模高铁建设不会导致债务危机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18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