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哈哈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哈哈

相关日志

有感于“导师不准投稿”
热度 38 kongpzh 2016-1-16 11:42
昨天看了意得辑的 《 细数论文遭受不合理对待,导致延迟发表的原因 - 意得辑专家视点》,感想颇深,尤其是第一条“导师不准投稿”--- 很可悲的是,导师是许多论文发表被延迟的主要原因…… 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再联想到身边的一些事情,感触良多啊。 师弟的经历:师弟的女朋友在上海读博士,博三了,该发文章了,文章也已经写的妥妥的了,可是导师百般刁难,说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不准发表,不准答辩,不准毕业。女孩儿一怒之下吞了安眠药,师弟远赴魔都,把那导师的实验室砸了一个稀巴烂。最后女孩儿顺利毕业。(这位导师自己的文章其实也就是4分左右……) 朋友的经历: 朋友是南开大学毕业的博士,读书期间已经发表了PNAS 2篇,实力没得说。工作之后到了某实验室,主任也算看重她,给了她一个方向,我这朋友也争气,工作一年就中了一个国自然,可是因为工作安排的事情,朋友和主任的关系急转直下,百般刁难之下,朋友选择了出国做博士后,临走前把经费本给了主任,说您帮忙花吧。由于那个国自然的结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写了文章,想投,朋友问了一下主任,主任说不行,还差的远呢,朋友说,那我在国外做吧,主任说,不行,我的东西怎么能拿到国外做呢,朋友说那让学生们帮忙补实验吧,主任说不行,你自己的课题怎么能让别人做呢?于是就这么拖了下来,今年该结题了,朋友写结题报告,科技处却打电话了,你的经费都没花,没办法结题,一打听之下,主任根本就没动他的经费本……于是朋友就面临着没办法结题的窘境,有着上国基委黑名单的危险啊,估计以后只有在国外混了。 耳闻的事情:南开大学某博导十几个学生没拿到学位证,自己拍拍屁股走人,换了一个学校继续嗨皮,却毁了那十几个学生的前途。 按理说,学生和导师(包括青椒和主任)的奋斗方向、目标是一致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导师不准投稿”的奇怪现象呢?甚至师生成仇呢? 的确,学生(包括博士生在内),都是以导师的方向为自己的方向,以导师的课题为自己的课题,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博士们就不能有自己的思维呢?意味着导师们能对学生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呢? 记得中科院的博士培养目标是“ 我校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 创造性成果 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想,作为一个导师,他不光应该是学生学术上的引路人,而且应该是学生思想、生活上的导师,不但应该教会学生科研思维,而且应该指导学生有一个更光明的前途。学生的科研能力有高下,你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发CNS,只能是要求符合实际的尽可能高分(更何况现在IF都被人批判呢),不能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耽误学生的人生、工作,也许在导师看来只是不起眼的1、2年,或者3、4年,可是人生总共能有几年? 我想,作为一个导师,如果学生在你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开拓,你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大发雷霆“我没让你做你怎么能做呢”,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有成绩了,难道不是老师面上也有光?难道导师做的东西,就不让学生继续研究了? 师徒三人共摘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佳话,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想,作为一个搞学术研究的博士生,他应该有紧跟着科研前沿动态的眼光,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整个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能投什么样的杂志,这也是科研的一种能力, 当学生连投稿的权力都没有的时候,当学生们只能沦为导师的实验工具的时候, 他们从哪里能来创造性?当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不得不去造假编数据的时候,你说导师是该高兴呢还是哭呢? 当师生反目成仇,当佳话成为丑闻,这是不是中国学术的一种悲哀? 读博有风险,考博需谨慎。如果不是真心做学术,请勿考博---给博士生们的忠告。 学生不容易,手下请留情。请尽力给学生一个光明的未来---给导师们的建议。
个人分类: 隐藏|11009 次阅读|53 个评论
[转载]哈哈,有意思--网文转载
everliveman 2013-5-5 05:48
我八六年做为艺术家移民法国了、那时受宠啊!最得意的时候我同时有五个法国美女朋友、他们那时没见过伟大的成吉斯汗和毛泽东的后代,我风光了好多年、突然某天:   千年古国的大门打开了,成群的中国人来了。后面发生的一切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所向披靡。   黄皮肤的中国人就像黄河之水般地坐着飞机从天上奔腾而下......   国际歌里怎么唱来着?对了,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早来的各国移民看着中国人很新鲜:   个子不高,眼睛小小的,但是特别发亮,据说从来不揉沙子。   无论任何生意,只要被那双小眼睛瞄上,其它国家的人就别想再干了。   可惜,当外国人发现这一真理时,已经晚了。   一位苦大仇深的菲律宾移民说:   我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了钱要买房子,结果中国人一来,把美国房价炒上去了.他们一买买两套还嫌便宜,我还得再干十五年才能重温我的美国梦。我招谁了我,这就是你们中国人常说的“坑爹”对吧。   一位老实巴交的墨西哥移民说:   我装地板干了三十年,每间房收费三千,比白人少一千;中国人一来,连工带料收两千,干得又快又好,还请客户吃中餐。   我们南美人哪里斗得过懂孙子兵法的中国人,得了,认倒霉,还是给中国人打工去算了。   一位吃苦耐劳的日本移民说:   我经营亚洲快餐将近十年了,每份午饭卖六到八美元,生意还可以。中国人来了,就在我对门儿开了一家,打出招牌“一美元中餐店。”没错,是一美元,一勺一美元。身高马大的老美要想吃个半饱,少说也得在盘子上来十一勺菜(就说这勺有多小了),再加个春卷,吃一顿饭20美元。数学不好的美国人逢人就说,“去过那家一美元中餐店吗,便宜极了!”我想起这事死的心都有。   一位感觉良好的印度移民说:   在亚洲移民里,我们印度人聪明,勤奋,英文好,应该算是二等白人吧。中国人一来,比我们还聪明,还勤奋,还能吃苦。往我们身边一站,比我们谁都白,知道悲催和悲愤交加是什么滋味吗?我反正是懂了。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   2012年,对于各国移民来说是彻底的世界末日,他们几十年积累的在美国的猫腻,捷径和旁门左道,随着中国人的插手全都一个个崩塌了。   首先,假结婚。别国的移民比较低调,移民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人一来,一年整出五千例假结婚。夫妻们先假离婚,再各自找别的人假结婚,每结一次婚收费两万美元。见没人管,马上明目张胆在报纸上打广告,国内找上家,国外找下家,产业链很快就形成了,不少公司还开始全球连锁。移民局实在忍无可忍,严打,搜捕,驱逐,很快就把漏洞堵上了,就此宣判了假结婚的末日。各国移民泪眼相望,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   第二,到美国生孩子。   既拿国籍,又吃救济,还可以全家移民。这条道本来是墨西哥人踩出来的,每年成千上万的孕妇就指着这个机会呢。得,中国人来了。先是在豪华住宅区买下三层高的公寓楼,让老墨一顿装修,隔出一百多个套间,每个套间里住一个高价来美的中国孕妇。等到某一天太阳出来了,本县城的美国人突然发现,大街上徜徉着上百名挺着大肚子的中国孕妇,不少人脑门上蒙着白手巾,   看上去既像本拉登那边的人,又像敌后武工队。一到开饭的时候,“月子楼”飘出折磨人的香味;一到深夜,几百个婴儿的哭声听起来像中国大喇叭里的广播体操。   美国人民愤怒了,纷纷举报给移民局,卫生局,防火局,税务局,经过一通严打整顿,月子楼查封。今天,孕妇们即便有了来美签证,在口岸也可能被拒绝入关。中国人把“生孩子”这条路也堵上了。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   最后就是政治庇护。   在过去十年里,只要中国人说自己练过什么功,信什么教,或者生二胎,就立马可以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撒这点谎对于中国人来说太不算什么了,于是十年之内几十万人就这么稀里煳涂地拿到了庇护绿卡。   美国移民局如此关照中国大陆来的人,目的很简单:几十万政治庇护的案例,这就是数据和证据。但是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美德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政治庇护得绿卡的消息一传出,中国人就山唿海啸地涌来了。于是,报纸上开始出现头版广告——庇护绿卡,不成功不收费,全程培训,买二送一。   洛杉矶机场开始出现律师举牌子:申请庇护的跟我走!   墨西哥友人也开始练什么功了,人家说你又不是中国人;老墨急了,谁说不是,我们是中国蒙古人的后裔,我爷爷的爷爷叫成吉思汗。   美国移民局开始忍无可忍了,在2012年圣诞前夕,纽约上百名警察出动,搜捕查封几十家涉嫌造假的庇护律师楼,抓捕多人。据说几十万庇护案例中,90%全是假的。那就是说,美国关于中国的人权记录报告,90%全是TM瞎编的。   完了,这回完了,政治庇护的漏洞也被堵上了。   这也不能怪美国政府。大部分申请庇护的人,前脚被移民局批准,在法庭上哭得跟泪人似的;后脚就举着五星红旗高唱国歌参加十一游行,这,这也忒不给美国人面子了吧。   要不就是说自己信天主教遭迫害,被批准庇护后,马上就去佛堂给如来佛上香,这也太TM忘恩负义了吧。   一位罗马尼亚移民问我:   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干什么事情都那么邪乎?不把这件事干死不罢休?   我让他举几个例子,他眉飞色舞地说:   “你看,所有国家都在食品里放添加剂,包括美国。可是你们中国人一开始放,就在所有食品里面放,放添加剂不解气,后来直接放化学药物。让人吃死才罢休。听说你们国内的食品一吃里面全有毒药,就直接吃人还安全点。”   一位埃及移民说:   “你们中国人干什么都追求世界之最,盖楼要盖世界最高的,生人要生世界最多的,下雨要能下淹死人的雨,建高铁要世界最快的而且得是能追尾的。你们打兵乓球,要囊括所有奖牌,不给别的国家留一块,直到让奥运会不得不取消这一项;你们出国要占最多的留学生,出口要占世界头位,你们怎么就不能中庸点呢?   一位加拿大移民说:   中国其实用不着和美国打仗就能征服美国。你们只要把新建成的航母装满了人,往美国运几船人来,美国就彻底完了。黄河般的中国人奔腾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世界末日”的美景。   各国移民开始手拉手缅怀一个中国伟人,她的名字叫慈禧。世界人民从内心怀念慈禧太后,觉得她老人家当年闭关锁国,不让中国人出来,就是不忍心给世界人民添堵。
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哈,透视功能
liuli66 2013-3-21 20:40
来函照登3:校领导是精力旺盛得惊人的神仙 有传说,某985高校的校长有一大嗜好,每个周末都会有好心人带他出去潇洒。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上,校长体恤民情,放下高贵的身段到基层支部参加老师们的民主生活会。按理说,以校长高贵的身份于百忙之中屈尊驾临基层该是老师们的荣幸,大家应该万分兴奋激动才是。可偏有那不知趣的老先生大放阙词:“一校之长是学校的门面,还是应该注意点形象,像嫖娼这样的事情就不是一个校长该干的了。”校长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草民竟然如此大胆公开与他叫板。不过校长的涵养一般都是很高的,并没有当场对这位老先生发作,而是耐心的作出解释:“那都是别人诬陷。”老先生得寸进尺:“别人诬陷你,你可以告他啊,是谁诬陷你了?”民主生活会气氛异常凝重,估计支部书记要出汗到脱水。不过,老师空口白牙的质疑不过是不痛不痒的无病呻吟,除了恶心领导一把,于领导毫发无伤。 其实,领导周末被人带出去潇洒说明领导身体好,精力旺盛,是老师之幸,学校之幸。试想,如果领导一个个病怏怏的,还怎么领导学校,带领广大师生奔向一流?只要领导能在潇洒之余,养精蓄锐之后,能为学校的发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能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让大家可以安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何不把潇洒当成领导的一份福利? 领导潇洒说到底是领导个人的事,虽有点让学校蒙羞,但对学校的发展倒也构不成实质性的阻碍。再说领导大多是很注意形象的,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发现,更不会愚蠢到像雷政富、某985高校校长那样轻易被人算计。就怕校领导的精力太过旺盛,周末的潇洒依然不能让他多余的精力释放殆尽,第二天又把很多本该老师们干的活儿全干了,那岂不是等于砸了部分老师的饭碗?事实是,我们的领导精力就是那么旺盛。除了有些领导因为戴上了院士之类的光环后立马体现出了领导才能,不得不给他充分发挥的余地,还有些领导在当上领导前,并没有在学术、教学上体现出非凡的才能,然而一旦当上领导后,不仅领导才能体现了出来,学术才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谓予不信?翻开中国最近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以及各级各类奖项,还有各种数额不算小的项目,有多少项没有体现出领导的功劳?领导在行政事务繁忙、日理万机,周末还得休闲娱乐的情况下还能在科研、教学诸方面作出普通老师即便穷毕生之精力也难取得的成果来,除了表明他们的智慧非一般人可及,精力充沛到非凡人可比,还有别的解释么?他们是能力超群的科研、教学、管理三栖明星。 对普通教师而言,能做到科研、教学双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教学是水磨的功夫,成效也相对滞后,通常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才能看到它的后果。科研见效虽快,却也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才有可能取得一点进展。在一个“教学乃立校之本”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考核机制无视教学的情况下,老师们但凡觉得科研上尚有潜力可挖,还能造得几篇SCI,大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上。因为科研中自有黄金屋,科研中自有颜如玉。谁让你有评价指标这根指挥棒呢?然而,任你使劲浑身解数在科研或者教学这两个无底洞里挣扎,与领导的气定神闲、四两拨千斤比起来,你的工作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领导们,还是行行好,不是有句老话叫“大智若愚么?”别让你们聪明才智的锋芒太露,那样老师们会有自卑感的,还怎么响应你们的号召为教学科研添砖加瓦? 也许你的祈求不仅不会令领导们生出怜悯之心,还会让领导们嘲笑你的无能。那位说了,不是有领导声明在任期间不再申请项目、不再带研究生了么?很多人兴奋了、激动了,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且别高兴得过了头,即便这位领导信守承诺,真的具有示范作用吗?在任何社会,任何问题的解决建立在领导的良心与自律上肯定是徒劳的,制度的约束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本博按:老师的这第三篇博文让我想起和珅,一个对皇上无微不至的大忠臣,也是百姓眼里的大贪官。人,不知道应该是让皇上喜欢好,还是让百姓喜欢好。一般而言,对皇上好一定好,对百姓好几乎没有好下场,能善终就不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672446.html
个人分类: 杂感|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天气哈哈哈:何处无尘埃
liuli66 2013-3-16 08:43
今天天气哈哈哈:何处无尘埃
01 P大,就在不远处,走路过去几分钟即可,埋在霾中 02 五道口地铁站,就在不远处,走路过去几分钟,埋在霾中 03 T大科技园,就在对面,若隐若现 04 五道口地铁站,近在咫尺 掀起了她的盖头来 下面,用数据说话:BJ进入“严重污染”状态;MI国使馆进入“危险”级别 2013-03-16 问题思考与讨论:现在是“霾埋”。怎样才能“埋霾”?何时才能“埋霾”?是否启动“埋霾行动”?
个人分类: 杂感|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情歌
puddinglene 2013-3-13 01:52
小情歌
虽然故作矜持但是心理活动已经得瑟地没边了有木有~哦哈哈哈哈~
3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稿两投?三投也没事!前提。。。
liruzi 2013-3-6 13:50
今天“一稿两投”重出江湖。 此“一稿两投”不是指投稿时为了提高命中率而投到不同杂志, 而是指将已有成果写成另外一种语言来发表。 其实,这是不道德的,因为涉嫌“作假”。 但如果可以避免嫌疑,还是很道德的。 可以做个规定,凡是中文文章已经发表的,再次发表到外文杂志且被录用,此外文杂志不管再好(即便是CNS级别), 只能算作重复成果,不能参与一切考察。但是,完全可以作为向世界展示自己成果并获得外界认可的窗口。 发就发吧,国内的任何评价(毕业啊、职称啊、获奖啊)都不算数! 其实说白了就是,发个毛SCI啊,凭什么发SCI啊,中文期刊完全可以的嘛! 要做到发SCI完全是给他们面子嘛!
个人分类: |1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说谁能赢?
热度 2 liruzi 2013-2-27 21:57
你说谁能赢?
61岁的朴槿惠 VS 30岁的金正恩 你说谁能笑到最后? 大家告诉我答案呀?!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1375 次阅读|4 个评论
印度农民稻米单产创世界纪录 袁隆平批其吹牛
热度 1 dongzg101 2013-2-21 06:03
印度农民稻米单产创世界纪录 袁隆平批其吹牛 作者:dongzg101 时间:2013/2/21 5:59:14 http://news.163.com/13/0220/22/8O6IR3TG00014JB6.html 估计这个印度农民很郁闷,不就是问隔壁邻居借了点水稻种子么,种种就出来了,种水稻太容易了!自己的品种全部收起来。那个土地太贫瘠了,花费了点美元和话费从中国买了点化肥。用中国联通吧!印度区内互打免费。中国那个袁隆平算什么!不就是和我一样在天天种水稻么。是啊!我们的袁隆平院士在印度农业部有很多朋友! 阅读全文(1) | 回复(0) 上一篇: 王小丫智力问答 登录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用户名: 主页: 标题: @import url('/editor/ubb.css');
个人分类: 农业发展|24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笑
sunday80 2013-1-29 14:40
今天从遨游浏览器的“哈哈 MX ”中看到这样一则笑话: 昨天在超市的海产区里面,一只螃蟹 不顾身遭捆绑的处境,非常努力地,努力地 试图从标价¥ 18.9 的箱子,往标价¥ 28.9 的箱子里爬 我驻足凝视许久,不禁内牛满面 真心感觉……他们那里的螃蟹真的挺便宜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哈,成功!
cosismine 2013-1-10 00:19
首先是今天的日子出来了,但可以预约的按钮没有出来。 赶快打电话吧,95169,结果没有人接电话。 刷新再刷新,看到可以预约的按钮了。 预约,一切填制妥当,手机获得验证码,说是预约失败,原因是分时预约号源用尽。 不知道这个分时预约号源是怎么分配的,接着添了一次,还是同样地结果,想着要么再接着打电话? 反正已经到这会了,索性试着再填写几回吧,第三次就成功了。 今晚睡得晚了,明天有理由睡个懒觉,可以一直睡到中午聚会。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新年自问,哈哈
wyqhhu 2013-1-2 13:10
今年是2013年第二天,昨天忘了给自己一个信念问候啦。 呵呵,学我一个同事的打招呼方法:hello,2013.我来了。 希望好事接"2"连"3"的来,坏事偶尔来一下吧,哈哈,不然不完美了。
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的失败之处
ly229668880 2012-12-16 02:31
有感于国内医学统计教育极其败笔,误导了多少学生!! 恍然之间,明白了中国自然科学,从基本教育的数理化教学到研究生的科研教育,失败之处。 如果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从为什么需要这门学科,这门学科是怎样诞生的,本学科的名家们采取了什么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一针见血的、开创性的思维方式解决了该学科某一子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整个学科的目的起了多大的推动作用,而为了完成这个整个学科的目的,还需要做些什么。了解该学科起于何而又至于何。 如果对每一个定理、公式、知识点等的来龙去脉,像讲科技史那样,讲的一清二楚,会对孩子幼小好奇的心灵产生多大震撼? 而目前中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是专家们将知识总结好了,填鸭式教学,灌输到学生脑袋里。然而,这种做法可能违背自然规律,扰乱了思维流程。因为,总结好的知识体系,虽然利于记忆,但不是按照进展式排列的,是无法令晚辈们体会到学科或知识点发展的真正流程。 会有多少基础教育的老师意识到这些问题?!国家之伤!中国无创新之源泉! 获得知识的快感,不应该仅来自于记住的知识是多么的博大系统(看我掌握了整门学科的系统而条理的知识!),而更应该从学科或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中,体会到非线性的、甚至坎坷的思维发展脉络,学到真正的思维方式。 正是殊途同归,任何学科究其竟,不就是辩证法、逻辑学等等科学界里的“普世价值”么?(人们将超越地区宗教的、人类共同的道德追求,定义为普世价值)。 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科研界的“普世价值”,教给学生这种纯粹的科研工具以探天地之奥秘,达造化之极端呢?回想以前基础教育,如果碰上一位有意识教学生这些“内含”的老师,是何其幸运,会少走多少弯路? 同样,社会科学不也是这样么?如果人们掌握真正的社会科学思维,不可以成就“意识的觉醒”么?
2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