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人文、社会科学全文电子期刊导航
law315 2010-3-14 09:39
人文、社会科学全文电子期刊 导航 A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会计、组织与社会》英国 ISSN:0361-3682 , 1976 年创刊,全年 8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65 。 刊载会计的作用、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和简讯。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美国评估杂志》美国 ISSN:1098-2140 , 1980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879 。 论述评估技巧和方法,旨在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A Aggressive Behavior 《侵犯行为》美国 ISSN:0096-140X , 1974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CI 、 SSCI 收录期刊 , SCI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000 。 刊载人和动物侵犯行为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文章,涉及动物行为、人类学、性格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心理生物学以及与冲突行为有关的社会学等方面内容。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美国社区心理学杂志》荷兰 ISSN:0091-0562 , 1973 年创刊,全年 8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232 。 刊载个人与社区、组织、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经验研究报告。 C Child Abuse Neglect 《儿童虐待与忽视》英国 ISSN: 0145-2134, 1977 年创刊,全年 12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977 。 刊载有关对儿童不良行为的放纵与忽视,及其防止与处治等问题的文章、评论与简讯。涉及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医学、法律、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青少年服务评论》英国 ISSN: 0190-7409, 1980 年创刊,全年 12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29 。 刊载青少年社会问题,包括教养、就业、卫生、法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评论。 Cities 《城市》英国 ISSN: 0264-2751, 1983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77 。 主要发表关于城市规划和政策问题的论文和评论,涉及城市管理、住房、卫生、交通和城市改造等方面。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共产主义与后共产主义研究》英国 ISSN:0967-067X,1962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340 。 刊载有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前景的分析与研究文章和评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和国际关系等各方面。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儿童精神病学与人的发育》荷兰 ISSN:0009-398X , 1970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CI 、 SSCI 收录期刊 , SCI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61 。 内容涉及儿童精神病学、社会学、儿科学、心理学和人的发育。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临床社会工作杂志》荷兰 ISSN:0091-1674 , 1973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146 。 内容涉及临床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及异体受精的伦理概念。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社区精神卫生杂志》荷兰 ISSN:0010-3853 , 1965 年创刊,全年 6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766 。 涉及精神健康、社会福利、疾病、自杀预防、家庭治疗和社会安全。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当代家庭疗法》荷兰 ISSN:0892-2764 , 1979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127 。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作为一个整体单位的家庭进行理论和实例研究。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犯罪、法律和社会变革》荷兰 ISSN:0925-4994 , 1976 年创刊,全年 8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275 。 刊载犯罪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科学领域的理论、政策、实践,包括犯罪、社会发展与法律变更,阶级结构与犯罪,警务与刑罚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比较犯罪控制等方面问题的论述、短评和书评。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文化、医学和精神病学》荷兰 ISSN:0165-005X , 1977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737 。 刊载研究文化与精神病学间关系包括医学人类学与精神病学人类学、交叉文化精神病学,以及交叉社会、临床与流行病学的论文。 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早期儿童研究季刊》美国 ISSN:0885-2006 ,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刊载有关幼年儿童(自出生至 8 岁)的照管及启蒙教育的文章。 Electoral Studies 《选举研究》英国 ISSN:0261-3794 , 1982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39 。 刊载有关选举问题的研究文章,研究范围包括选举与民主的关系、选举的法律作用、选举制度等。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评估与项目规划》英国 ISSN:0149-7189 , 1978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88 。 刊载科技、工程及社会服务项目的组织规划、计划编制、评估方法与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前景预测等方面的论文与评论,涉及科技、社会福利、劳资与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及教育等诸多方面。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英国 ISSN:0046-2772 , 1971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060 。 主要刊载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实证文章。旨在促进欧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交流,沟通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学术研究。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and Reviews 《进化人类学》美国 ISSN:1060-1538 , 1992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976 。 刊载评论、新书评介、教学与研究动态报道。从生物人类学、古人类学、考古学、功能形态学、社会生物学、骨生物学(包括牙齿、骨胳学),以及人类生物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等多方面来研究人类的进化和繁衍生息。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欧洲人口杂志》荷兰 ISSN:0168-6577 , 1985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226 。 论述有关欧洲人口的科研与相关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政治科学、流行病学及政策问题。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vue europenne de Dmographie 《欧洲人口杂志》荷兰 ISSN:0168-6577 , 1985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226 。 论述有关欧洲人口的科研与相关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政治科学、流行病学及政策问题。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群体决策与谈判》荷兰 ISSN:0926-2644 , 1992 年创刊,全年 6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038 。 刊载与群体决策和谈判相关的计算机支持群体决策与谈判系统、人工智能与管理科学、应用决策论及其实验与社会选择、认知/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论述以及实例分析等。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政府信息季刊》美国 ISSN:0740-624X , 1984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917 。 刊载美国各级政府和其它国家政府以及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信息资料咨询服务、搜集方针与政策、管理实践等方面的论述。 H Habitat International 《国际城乡居住杂志》英国 ISSN:0197-3975 , 1976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348 。 刊载各国城乡居住,包括居住环境的社会与经济、房屋建筑规划、住房政策、卫生与教育、交通、社会福利、商业、通信以及与居住和生活有关的其它问题的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 Human Relations 《人际关系》美国 ISSN:0018-7267 , 1947 年创刊,全年 12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878 。 刊载研究与群体历程、制度、人际关系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文章。 Human Studies 《人类研究》荷兰 ISSN:0163-8548 , 1978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128 。 刊载哲学与社会科学,包括现象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研究社会科学的现象学方法、存在主义方法、本土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论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国际教育开发杂志》英国 ISSN:0738-0593 , 1981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23 。 刊载职业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论文,偏重对第三世界教育问题的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国际文化间关系杂志》英国 ISSN:0147-1767 , 1977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37 。 刊载研究各种文化的相互与内在关系及其异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文章。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行为医学杂志》荷兰 ISSN:0160-7715 , 1978 年创刊,全年 6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015 。 刊载行为医学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包括与之有关的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流行病学、人类学与生物统计学。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家庭暴力杂志》荷兰 ISSN:0885-7482 , 1986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667 。 刊载当今社会争端,以及与婚姻和家庭生活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文章和评论。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 《定量犯罪学杂志》荷兰 ISSN:0748-4518 , 1985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917 。 应用定量技术和传统方法研究犯罪和司法问题,涉及与犯罪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地理学、政治学和工程技术等。 J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衰老研究杂志》美国 ISSN:0890-4065 , 1987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375 。 主要刊载研究老年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论文和评论。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美国 ISSN:0193-3973 , 1980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836 。 论述发展心理学研究及其应用。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决策行为杂志》英国 ISSN:0894-3257 , 1988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093 。 刊载决策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实验报告、评论文章以及书评和文摘,涉及实验心理学、识别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管理科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学科。 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社团与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英国 ISSN:1052-9284 , 1991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38 。 发表社会心理分析以及增进社区、社团问题的理解和调解的述评文章和研究报告。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社区心理学杂志》美国 ISSN:0090-4392 , 1973 年创刊,全年 6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692 。 刊载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评论。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行为科学史杂志》美国 ISSN:0022-5061 , 1965 年创刊,全年 4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38 。 Land Use Policy 《土地利用政策》英国 ISSN:0264-8377 , 1984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636 。 刊载各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论文、报告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自然、规划等方面文章,包括如地理、农业、森林、灌溉、环保、住房、市政、交通诸问题。 Long Range Planning 《长远规划》英国 ISSN:0024-6301 , 1969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 E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81 , 2003 年 EI 收录 26 篇。 主要研究技术发展和工业、企业长远规划的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Lifetime Data Analysis 《寿命数据分析》荷兰 ISSN:1380-7870 , 1995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CI 收录期刊 , 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79 。 研讨在涉及寿命数据的各应用领域包括保险统计计算科学、经济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医学、运筹学、公共卫生、社会与行为科学中的统计科学问题,例如加速破坏周期模型、贝氏寿命模型、寿命分布类型、维护政策与重置模型、测量误差等。 M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数学社会科学》荷兰 ISSN:0165-4896 , 1981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CI 、 SSCI 收录期刊 , SCI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541 。 刊载人类生态系分析、生活质量分析、社会福利理论、信息与系统理论等数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短评。 Political Geography 《政治地理学》英国 ISSN:0962-6298 , 1982 年创刊,全年 8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2.250 。 刊载论文和述评文章,涉及当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例如地缘政治学和国界空间问题、各种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问题,世界经济前景和政治经济的趋向等问题。 Progress in Planning 《规划进展》英国 ISSN:0305-9006 , 1973 年创刊,全年 8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263 。 刊载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社会学、经济、人口、环境、交通、行政管理、长期规划与技术预测、计算机与管理系统等方面研究进展的评论。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心理学和销售学》美国 ISSN:0742-6046 , 1984 年创刊,全年 12 期, John Wiley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95 。 研究影响销售决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最新动向,剖析消费者心理。本刊的读者对象是市场研究人员、广告客户与广告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人口与环境》荷兰 ISSN:0199-0039 , 1978 年创刊,全年 6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308 。 探讨人口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涉及生活方式、法律、卫生、商业、经济和国际关系等。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地区科学论文》德国 ISSN:1056-8190 , 1955 年创刊,全年 4 期,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2 年影响因子 0.458 。 发表有关都市和地区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模式研究论文。 Social Networks 《社会网络》荷兰 ISSN:0378-8733 , 1979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611 。 刊载可用网络形式表述的人类关系和联系的结构,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理论与实例研究论文。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社会科学与医学》英国 ISSN:0277-9536 , 1967 年创刊,全年 2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983 。 刊载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政策方面的研究论述。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社会科学研究》美国 ISSN:0049-089X , 1972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81 。 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用定量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 A 辑》英国 ISSN:0039-3681 , 1996 年创刊,全年 4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CI 、 SSCI 收录期刊 , SCI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712 。 刊载科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逻辑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Set-Valued Analysis 《集值分析》荷兰 ISSN:0927-6947 , 1993 年创刊,全年 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CI 收录期刊 , 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780 。 刊载多值函数理论包括经典分析与泛函分析技术、拓扑/几何方法、数值与组合分析及其在工程技术、物理、生物学、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综论。 Sex Roles 《性别作用》荷兰 ISSN:0360-0025 , 1975 年创刊,全年 2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468 。 发表研究论文。探讨性别作用的文化决定因素和后果以及性别作用形成社会地位的过程。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社会水准研究》荷兰 ISSN:0303-8300 , 1974 年创刊,全年 14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398 。 刊载研究人类生活水平与环境卫生、住房、精神与物质生活、社会道德、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关系问题的文章和考察报告。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社会选择与福利》德国 ISSN:0176-1714 , 1984 年创刊,全年 4 期,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2 年影响因子 0.605 。 刊载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与选举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及书评。涉及经济学、政治学、运筹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社会精神病学与精神流行病学》德国 ISSN:0933-7954 , 1966 年创刊,全年 12 期,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2 年影响因子 1. 018 。 刊载社会形势对行为的影响及精神错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方面的论文,涉及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社会管理等。 Theory and Society 《理论与社会》荷兰 ISSN:0304-2421 , 1974 年创刊,全年 6 期, Kluwer Acdemic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977 。 刊载社会理论和社会学,包括批评理论、现象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比较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宏观社会学、结构论及与语言有关的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论述,兼载书评。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妇女研究国际论坛》英国 ISSN:0277-5395 , 1978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0.238 。 刊载妇女问题研究文章和评论,涉及从生理到社会问题的广泛领域。 World Development 《世界发展》英国 ISSN:0305-750X , 1973 年创刊,全年 12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 SSCI 收录期刊 , SSCI 2003 年影响因子 1.100 。 刊载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问题的研究与评论文章。侧重于旨在消除疾病、贫困与文盲的改革与合作方面的论题。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2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报学如何才能成为社会科学的基石
limer 2009-12-3 11:14
情报学开拓者,英国情报学家B.Brooks先生曾在其《情报学的基础》一文中提到情报学至于社会科学的地位如同物理学至于自然科学的地位,这一表述无疑为情报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但是30年过去了,情报学的这一历史使命似乎并没有实现,相反,至少情报学界无人再提这个崇高使命。 近来对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的应用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思考,以及去年一年在日本对数字人文学科的观察,让我重新看到希望。 随着社会科学计算化趋势的增强,情报学的历史使命似乎重新清晰,关于这个课题虽然考虑的还不太清楚,但是我相信一个新的情报学发展机遇正在到来,这一发展的前景将是让情报学真正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基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热度 2 limer 2009-12-3 10:43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引用方式如下: 王晓光 .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1. 王晓光 * 摘 要: 信息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面貌。数字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计算机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通过文献调查与分析,本文对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者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文科学 数字人文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科研模式与学术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教学方法和知识表现方式也得到不断创新和扩展。在e-science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新型的文理交叉研究领域——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逐渐产生,并得到了西方人文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内已经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的数字人文研究联盟也已经出现,各种数字人文主题会议在全球频繁召开。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界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十分不足,研究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都较为陈旧。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将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和前沿集中介绍给国内的人文社会学者以加快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1. 数字人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1 数字人文的学科概念 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或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它是一个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科学领域的普及应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媒介支撑下,人文知识的获取、分析、集成和展示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有海量的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被数字化,并在Web上被提供给大众获取和使用。面对这种日益强化的数字化情景,人文学者急需相应的工具和平台对这些数字化人文资料进行组织、标引、检索和利用,以保证人文研究的持续性、一致性和高效性。数字人文研究的正是在这些数字媒介被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过程,以及它们给人文科学和人文知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常常既包括传统人文领域(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的研究者,还包括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学者。在这两类人员的协作下,诸如数字仓储、文本挖掘、多媒体出版、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始在人文领域得到深入应用。随着数字原生(born-digital)人文数据的增加,现代人文学科正在快速地向可计算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诸如网络民族志、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等主题也在成为新的人文研究课题,进而不断改写数字人文自身的定义。 人文计算领域的先驱,意大利著名人文学者Roberto Busa认为人文计算化的最重要结果并不是加速传统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给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这一解释表明数字人文的产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其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 。 1.2 数字人文的研究内容 为了明确数字人文研究的路线和研究内容,国际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主席Antonio Zampolli教授曾于2001年4月召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人文计算研讨会,随后发布了Pisa报告。在此报告中,David Robey教授绘制并发表了一副有关“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如图1所示。 来源:http://www.allc.org/ 图1 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名学者、伦敦国王学院的Willard McCarty教授及其同事Harold Short对该图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们认为图中央区域指的是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共同基础,它们是数字人文的核心,包括各种可计算的基础数据对象,如自由文本、格式化数据、图像、声音等。针对这些数据而进行的计算活动包括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数字绘图、音乐检索等。 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并不稳定,它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现代通讯技术、超媒体和数字图书馆等基础性研究平台。图中上部分的方块代表的是各种科学共同体,如文学与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历史研究共同体、哲学研究共同体等。双向箭头代表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并非固定的,它们随着研究条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图中下半部分的云朵表示不同的学科及其子学科使用的具体方法 。 这幅知识地图不仅解构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科框架,还指明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研究对象数字化来支撑、保障和创新人文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数字环境下系统化探索新的人文研究方法论基础,以保障人文研究的可持续化。 2 .数字人文的发展沿革 Digital Humanities 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和专业术语,是从 Humanities Computing 发展而来的。早期的人文计算发端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从 Roberto Busa 对语言计算的初步探索算起,人文计算的发展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和《文学与语言学计算》(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分别于 1973 年和 1986 年建立和首次发行。此后,人文计算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研究对象的形式也从电子文本逐渐扩展到多媒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逐渐成形。 1999 年, McCarty 讨论了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以及如何在制度和学术层面来为人文计算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和支撑。 90 年代后期,人文学者开始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地使用各种新型的数字技术处理人文资料,并进行人文知识生产,如创作电子文本、扫描古籍图书和绘本、使用虚拟技术复原古建筑模型和历史上的都市、开发和建设各种在线的声视频数据库等。人文知识的可计算性快速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向历史、音乐、艺术学等多个领域扩展。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原生数据越来越多,如数字地图、计算机图像、在线网页、虚拟人物等,它们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对人文计算的定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给人文研究带来重大变革。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也促使人文研究的基础从印刷文本向超文本全面转型,各种用于人文知识共享的学科门户纷纷建立,由此导致人文知识的创作、传播和共享都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很多人文学者开始使用含义更为丰富的“数字人文”这个学术术语代替范围较为狭窄的“人文计算”,以突现其学科范围的扩展和研究活动的数字化烙印 。 目前,无论是从研究项目的主题、学术机构的名称,还是已发表论文的题目来看,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相当清晰 , 。各种数字人文研究学会和专门的研究中心遍布全球,很多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也已经获得政府和学界的资助与关注。人文计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人文领域计算机应用联合会(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和数字人文学会(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été pour l'étude des médias interactifs )还联合组成了国际上最大的数字人文联盟组织——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 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目前,该联盟拥有四本同行评审期刊,向全球传播数字人文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成果。这四本期刊分别是牛津大学出版的《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出版的《 Text Technology 》电子期刊、在线预出版物《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Working Papers 》以及该联盟自身的专业电子刊物《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该联盟每年召开一次数字人文年度大会,最近一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国的近 300 名数字人文研究者集中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3 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3.1 整体情况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不下20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较为知名的研究中心包括:伦敦国王学院的人文计算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辅助人文研究中心和斯坦福人文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Hyper studio、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文技术研究机构、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与学术情报研究中心、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等。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也已经在文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展开,知名的项目包括:JSTOR Data For Research、Google Book Search、 Perseus Project、Crowds、The MONK project、Zotero、Text Analysis Portal for Research、ANDS、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等。由于数字人文项目不仅涉及传统的人文领域,还涉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以这些项目不仅受到像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创新、产业、科学与研究部(DIISR)等国家级的科研基金会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还受到了包括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图书与信息资源委员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学会等众多公共基金会和专门的图书馆联盟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资助。 3.2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较为领先,研究团队众多,研究项目也十分丰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 NEH )认为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会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 2006 年该基金会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办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实践项目的发展。 2007 年 2 月,该基金会资助布鲁克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探寻使用数字激光扫描和三维定量制作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板的数字模板的可行性。这些数字模板可以让学者们连接零碎的文字碎片,以此推断这些碎片是否出于同一篇文章,从而使大量地复制楔形文字成为可能,这将更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展览。 2008 年资助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大学,利用多媒体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重建重现 1964-1965 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使游客们在真实的博览会场景中获取档案文件、图片和电影镜头。目前,该基金会正在资助德克萨斯州的农业机械大学,利用高动态图像技术,促进建筑遗迹的档案整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个旨在推动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放源码数据库和合作数字论坛。 2009 年初,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将数字人文办公室升级成了一个永久性机构,展示了基金会对数字人文的重视。 3.3 欧洲的情况 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起步较早。欧洲科学基金会人文常务委员会(ESF/SCH)对数字人文也给与了高度关注,并联合IEEE举办了多次e-humanities会议。欧盟数字图书馆也于2008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该图书馆门户网站包括各种书籍、音乐、绘画、照片和电影等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料,该图书馆的启动为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欧盟资助的专门的数字人文项目包括公共语言与技术基础平台项目(CLARIN)和DARIAN项目。在欧盟众多国家中,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走在了前列。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已经资助了多个数字人文项目,例如人文万维网项目(World Wide Web of Humanities),其目标就是利用开源软件采集互联网档案为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建立一个框架和数据集合;TextVRE项目则是为数字人文研究中文本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帮助人文学者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在大学方面,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人文学者也都已经开始了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 3.4 日本的情况 日本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尖端科学研究,借助于COE和21GCOE两个项目,日本政府在多家大学择优支持建立了多个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这其中就包括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京都文艺的数字人文研究,借助于GIS、视频扑捉、虚拟现实、3D建模、网络数据库和Web2.0等多种技术创新日本和京都的历史与文艺研究、教育和传播方法与途径。该中心每年接受的资助经费超过2亿日元。中心与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的游戏研发中心合作紧密,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日本文化在电子游戏中的展示,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文艺的延续、发展和全球化传播。在2009年3月,该中心召开了一次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与全球多国的数字人文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对话。目前,该中心正在成为全球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 3.5 港台的情况 由于港台人文学者与西方人文学界的合作较为紧密,交流较为频繁,所以港台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步伐也较快。在GIS技术与历史学交叉研究方面, 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发了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CCTS) 和台湾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THCTS) ,这两套系统已经在台湾历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近两年来,台湾人文学界对数字人文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 2007年6月,台湾中正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协同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中心GIS专题组和中正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地理资讯系统与人文研究研讨会。2009年1月,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和地政学系联合召开了2009人文地理资讯系统研讨会。此外,国立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也将于2009年12月召开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包括:艺术、文学、音乐、历史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数字典藏和数字语料库建设、人文领域的电子数据获取与分析、文本挖掘、可视化与图形化的应用、存档与图书馆领域的IT应用、数字档案的文化影响、GIS等。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数字人文研究的所有前沿领域。 香港的数字人文研究刚刚开始起步。2009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联合召开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研讨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模拟方法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城市学、语言学、景观学、旅游学、宗教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2009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系召开了首届亚洲数字人文小型研讨会,主题为“全球科技与地方知识”。这两个会议彰显出香港的人文学者正在紧跟数字人文的发展。 3.6 大陆的情况 与西方的人文研究相比,大陆的人文学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不算落后。目前,大陆的人文计算研究主要集中在GIS与历史学交叉领域,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 ECAI) 等机构从2001年开始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此外,武汉大学的历史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遥感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密切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在华夏家谱GIS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尝试,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09年3月联合开发成功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发了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该系统能智能化的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信息。开始于2004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已经建设了包括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化资源库、敦煌遗珍数字化资源库、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年画数字化资源库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众多人文与计算机跨科研究仍处于一个自为状态,缺乏数字人文理论的有效支撑和指导,由此限制了人文计算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传统人文的突破创新和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升级。 4 数字人文的实践前沿 数字人文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文理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而不断被改写。从目前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来看,以下六个方面是数字人文实践前沿。 4.1 历史学方面的基于GIS 的历史地理可视化。 在历史学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GIS技术进行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研究。哈佛大学的地理分析研究中心与中国合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ISS)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都集聚了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北京的“虚拟故宫”和日本立命馆大学 矢野桂司教授开发的 “虚拟京都”也都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芦咏梅还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毒品犯罪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总的来看,目前GIS技术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展示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和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探知历史过程 。 4.2 文学方面的文本挖掘与TEI 标准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学出版物被制作成电子文本,这为文本挖掘提供了便利。在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大学的陈炳藻发表了《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一文,他首次借助计算机进行了《红楼梦》研究,轰动了国际红学界。陈炳藻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一百二十回均系曹雪芹所作。这一研究体现出字词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作者鉴别和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分析上已经显示出其强大威力。 为了提高电子文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计算机与人文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计算语言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与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于1987年成立了文本编码组(Text Encoding Initiative,TEI),并随后发布了多个文本编码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面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便于机器编码和识别,提高数字文本的传播、分析和教学效率。目前,TEI主要由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等机构资助,其标准已经得到数字人文学者广泛支持。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文本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 语言学方面的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来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能力的目的的一门学科。1990年8月,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上,大会组织者首次提出了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战略目标,并在会前组织了“大型语料库在建造自然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词典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和“电子词典”等专题讲座,预告了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将到来。近年来,计算语言学者在语料库的建立和开发中逐渐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原则,并且对这些方法和原则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这是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可读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检索、统计、自动切分、词性标注、语义标注,并研究具有上述功能的语料库在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语言定量分析、词汇研究、词语搭配研究、语法研究、多语言跨文化研究、法律语言研究、作品风格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有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牵头成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都已经建立了面向各个领域的大型语言语料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式。 4.4 舞蹈方面的视频扑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再现 利用计算机视频扑捉和运动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运动轨迹的建模是一个十分前沿的研究方向。该技术可以构建人体运动模型,进而为制作虚拟人物提供数据基础。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电影制作以及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制作。由此技术构建的虚拟人物可以达到与真实人物几乎一模一样的运动姿态,这为传统舞蹈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再现提供了便利。日本立命馆大学影像学部的研究员已经利用该技术在Second Life(网络3D游戏)中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剧场表演日本传统舞蹈,这种舞蹈可以称为“数字舞蹈”,它在游戏开发和网络文化传播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界还没有利用该技术展开相关的学术研究。国内该项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也较少,较为知名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武汉大学虚拟现实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主要从事虚拟场景和虚拟建筑方面的研究,较少从事人体运动和虚拟人物研究,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 4.5 考古学方面的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已经不再陌生,除了利用数码扫描仪对古籍和文物进行2维或3维扫描之外,考古学者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3维虚拟遗址绘图、文物虚拟复原、色彩还原、古代语言分析等工作。例如,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利用甲骨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者可以将甲骨文词汇类聚,研究者可以根据断代、祭祀、军事、战争、职官、尤其是地名,调阅有关资料,这给甲骨文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是学者 繁琐的资料查阅工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计算机技术除了在研究方面拥有巨大作用外,在考古教学和宣传方面也大有用处。虚拟的遗址场景可以给学生或普通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了考古学的吸引力。总的来看,计算机技术已经并且正在深刻改变着考古学的传统面貌。 4.6 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 为了提高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共享水平,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开始进行人文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人文主题网站、专题数据库被建立和向大众公开。它们不仅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也加快了人文学者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人文知识的大众化普及。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这种应用驱动下,人文知识的网络数据库正在健康有序发展。 5. 总结与建议 随着e-science的深化,计算机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文社会学者与计算机学者的跨界合作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人文发展历史来看,数字人文学科的建设必须关注三个方面:①建设和开发一批人文数据库和基础性应用软件;②发展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的数据集合;③开展新的学术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随着我国各种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的完善,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学术界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创新教学培养和科研管理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教学与实践的发展。 (1)设立专门的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各高校跨院系成立以传统人文学科为核心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交叉,同时创新人员管理机制,便于跨学科研究和资源分配。 (2)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重点研发和建设一批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软件,以改善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条件平台,方便个人和团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知识共享。 (3)通过联合培训、短期培训班和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提高人文社会学者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修订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培养方案,增加计算机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晓如何进行数字文化资产的生产、存档、管理、交付和长期保存。 (4)鼓励我国的人文学者积极参加国际上的数字人文专题会议和组织联盟,争取与国外的人文学者共同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共同推进我国人文研究的进步。 *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 Busa, Roberto. ‘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in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0, 14: 83-90.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http://www.allc.org/content/pubs/map.html McCarty, Willard. Humanities computing as interdiscipline. I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Paper delivered at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 November 1999. Wang Xiaoguang, Mitsuyuki Inab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s in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09 (PP: 148-150), USA: 2009.6 Warwick, Claire. No Such Thing a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digital resource creation and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ALLC/ACH 2004, Gothenburg. 2004 Schreibman, S., R. Siemens, and J. Unsworth,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 http://www.lingviko.net/feng/clcl.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526 次阅读|2 个评论
H指数高的社会科学期刊
xupeiyang 2009-9-7 15:11
建议你在这个平台上查看详细的分析结果: 信息分析平台: http://www.scimagojr.com/countrysearch.php?area=1600country=CNw = 数据来源: Data source: Scopus Title SJR H index Total Docs. (2007) Total Docs. (3years) Total Refs. Total Cites (3years) Citable Docs. (3years) Cites / Doc. (2years) Ref. / Doc. Country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0,208 124 141 399 9.859 2.217 394 4,68 69,92 UNITED STATES 2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0,610 92 189 1.013 1.364 3.283 734 5,21 7,22 UNITED STATES 3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0,233 69 268 525 11.798 1.984 511 3,52 44,02 IRELAND 4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0,078 65 49 136 3.512 480 125 3,40 71,67 UNITED STATES 5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0,056 65 848 1.598 22.354 2.803 1.571 1,53 26,36 NETHERLANDS 6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0,158 62 111 292 4.384 772 274 2,65 39,50 UNITED STATES 7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0,125 60 38 111 3.848 471 109 3,68 101,26 UNITED STATES 8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0,094 57 25 60 3.262 260 60 2,22 130,48 UNITED STATES 9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0,073 56 89 285 4.248 644 274 1,91 47,73 UNITED STATES 1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0,095 53 57 151 2.817 483 148 2,22 49,42 UNITED STATES 11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0,075 51 7 75 380 294 73 2,83 54,29 UNITED STATES 12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0,267 49 140 374 3.986 942 331 2,76 28,47 UNITED STATES 13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0,253 48 176 463 12.264 986 446 2,06 69,68 UNITED STATES 14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0,069 47 62 178 3.377 447 178 2,16 54,47 UNITED STATES 15 Landscape Ecology 0,116 47 124 228 6.518 704 225 2,64 52,56 NETHERLANDS 16 Demography 0,162 46 48 114 2.538 352 114 1,95 52,88 UNITED STATES 17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0,071 46 54 146 4.162 618 133 3,80 77,07 UNITED KINGDOM 18 Urban Studies 0,049 46 127 366 7.336 709 357 1,78 57,76 UNITED KINGDOM 19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0,104 44 151 407 4.631 836 403 1,96 30,67 UNITED KINGDOM 20 Social Forces 0,051 43 62 238 3.559 391 234 1,27 57,40 UNITED STATES 21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0,072 41 155 358 6.551 686 338 1,93 42,26 UNITED KINGDOM 22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0,052 41 175 372 9.089 786 333 2,29 51,94 UNITED KINGDOM 23 World Politics 0,049 41 17 57 2.416 121 52 1,75 142,12 UNITED STATES 2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0,249 40 84 208 2.266 631 198 3,39 26,98 GERMANY 25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0,070 40 51 137 2.398 223 126 1,56 47,02 UNITED STATES 26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0,079 40 20 49 2.393 199 49 3,14 119,65 UNITED STATES 27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0,086 39 42 146 3.581 438 143 3,05 85,26 UNITED STATES 28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0,110 39 269 818 5.127 899 772 1,20 19,06 UNITED STATES 29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0,071 39 66 140 3.013 289 136 1,64 45,65 UNITED STATES 30 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 0,287 39 93 357 2.260 1.126 260 3,07 24,30 UNITED KINGDOM 31 American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0,299 38 133 494 3.020 1.047 407 2,60 22,71 UNITED STATES 3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072 38 207 435 8.204 850 396 1,99 39,63 UNITED STATES 33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0,062 37 226 538 5.891 1.078 528 1,88 26,07 UNITED KINGDOM 34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0,291 37 54 105 2.250 317 105 2,79 41,67 UNITED STATES 35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0,060 37 37 129 1.327 156 109 1,16 35,86 UNITED STATES 36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0,050 36 33 101 2.633 265 99 2,40 79,79 UNITED KINGDOM 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0,100 36 61 152 2.131 379 145 2,44 34,93 UNITED KINGDOM 38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0,052 36 39 119 2.080 247 119 2,13 53,33 UNITED STATES 39 Leadership Quarterly 0,060 36 38 138 2.943 396 116 2,87 77,45 UNITED STATES 40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0,076 36 42 108 2.526 484 90 4,90 60,14 UNITED KINGDOM 41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0,062 35 30 72 2.161 201 71 2,30 72,03 UNITED STATES 42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0,059 35 118 249 3.331 552 246 2,08 28,23 UNITED KINGDOM 43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0,103 35 31 98 1.699 156 91 1,37 54,81 UNITED STATES 44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0,044 34 57 154 3.977 252 139 2,02 69,77 UNITED KINGDOM 45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 0,163 34 102 310 6.110 478 298 1,63 59,90 UNITED KINGDOM 46 International Security 0,052 34 33 81 3.380 188 62 2,83 102,42 UNITED STATES 47 Journal of Politics 0,047 34 78 182 3.980 273 180 1,29 51,03 UNITED STATES 48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0,110 33 40 95 3.608 234 95 2,47 90,20 UNITED KINGDOM 49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0,164 33 44 107 1.235 229 95 2,01 28,07 UNITED STATES 50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0,237 32 22 89 2.613 217 86 1,97 118,77 UNITED STATES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科学领域357位ISI HighlyCited高被引学者
cwhm 2009-9-6 14:47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 to 50 (of 357) Page 1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Aiken, Linda 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lgozzine, Robert F.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lwin, Duane Franci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mar, Akhil Reed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mato, Paul R.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ndersen, Ronald Max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ndrews, Pet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neshensel, Carol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nglin, M. Dougla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nthony, James C.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Avorn, Jerome Lewis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Ayres, Ian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bor, Thomas F.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chman, Jerald 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rnes, Grace M. 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ron, James 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rrett-Connor, Elizabe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Clinical Medicine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tes, David W. Brigham Internal Medicine Associat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auman, Karl 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ecker, Marshall H.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entler, Peter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Bergner, Marily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erk, Richard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erkman, Lisa F.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lazer, Dan German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Bobbitt, Ruth 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ollen, Kenneth 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ooth, Ala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anch, Laurence G.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ennan, Troyen A.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iere, Joh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ody, Eve M.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ody, Jacob 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ook, Robert H. RAND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linical Medicine Brooks-Gunn, Jeanne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own, Sandra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rownson, Ross C. Saint Loui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chner, David M.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ehler, James W.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mpass, Larry Le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rgoon, Judee K.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rnam, M. Audrey RAND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Burns, Barbara Jean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fferata, Gail Le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ldwell, John Charl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llahan, Christopher M. Ind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rroll, Glenn R.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rroll, Kathleen M.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rter, William B. Amgen In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aspersen, Carl J.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1 to 50 (of 357) Page 1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51 to 100 (of 357) Page 2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Catania, Joseph Antho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hatters, Linda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lark, Gordon Leslie University of Oxford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leary, Paul 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ates, Thomas 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ffee, John C.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hen, Harvey J.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hen, Jacob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hen, Sheld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hen-Mansfield, Jiska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ebrew Home of Greater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leman, James Samue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onger, Rand 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ullen, Francis T.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ummings, Steven 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Clinical Medicine Curran, James W.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arke, Shan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arroch, Jacqueline E. 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avey Smith, George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awson, Deborah A.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NIAA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elgado, Richard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Law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enton, Nancy Ann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eyo, Richard 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iClemente, Ralph J. Emory University Roll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iehr, Paula Hagedor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iMaggio, Paul J.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uncan, Greg 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Dworkin, Ronald New Yor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arls, Felton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asterbrook, Frank H.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llison, Christopher G.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pstein, Richard A.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rikson, Robert S.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skridge, William N.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vans, Leonard Science Serving Socie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arber, Daniel 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eldman, Stanle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errucci, Luigi Ital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ink, Arle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inkelhor, David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inney, John W. VA Palo Alt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ischel, Daniel R.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iss, Owen M.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lay, Brian 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reeman, Joh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rickey, Phillip 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ried, Linda P.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riedman, Samuel R. 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In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ries, Brandt 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uchs, Doug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Fuchs, Lynn S.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51 to 100 (of 357) Page 2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01 to 150 (of 357) Page 3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Furstenberg, Frank 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alanter, Marc 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elles, Richard Jam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Social Work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eorge, Linda K.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Gilson, Betty 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ilson, Ronald J.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lanz, Karen Emory University, Roll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lasgow, Russell E. Kaiser Permanente Colorad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lenn, Norval 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lynn, Robert J.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oodwin, James Simeon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ossop, Michael King's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ove, Walter R.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aham, Sand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anovetter, Mark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ant, Bridget Florenc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ant, Marcus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lcohol Polici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een, Lawrence 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reenfield, Sheldon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Guralnik, Jack M.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gan, Joh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ll, Judith A.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ll, Wayne Deni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nnan, Michael T.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rris, Tamara B.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wes, Catherine Texas A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wkes, Kirsten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wkins, J. Davi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ays, Ronald D. RAND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enshaw, Stanley K. 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erzog, Anna Regul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ingson, Ralph W.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gan, Dennis P.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use, James 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Idler, Ellen L.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Iezzoni, Lisa I.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Inui, Thomas S.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acobs, David 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anz, Nancy K.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essor, Richard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ette, Alan M.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ohanson, Donald C.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ohnson, Colleen Lea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ohnson, Robert J. University of Miami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ohnston, Lloyd Dougla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ohnston, Ron J. University of Bristol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Jungers, William L. SUNY Stony Brook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marck, Thoma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ndel, Denise Bystryn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ne, Robert L.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101 to 150 (of 357) Page 3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51 to 200 (of 357) Page 4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Kann, Laur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plan, George 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plan, Robert Malcolm UCL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tz, Jeffrey Neil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awachi, Ichiro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ller, Susan D. Research Triangle Insitut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lly, Jeffrey A.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ndrick, Juliette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nnedy, Bruce P.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nnedy, Duncan McLean Harvard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ssler, Larry G.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essler, Ronald C.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Neuroscience Clinical Medicine King, Gary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leban, Morton H. Madlyn and Leonard Abramson Center for Jewish Lif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leinman, Joel 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oenig, Harold G.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olbe, Lloyd J. Ind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osinski, Mark QualityMetric Incorporated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osten, Thomas R.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ozlowski, Lynn 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rause, Neal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Krieger, Nancy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and, Kenneth C.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arson, Eric B.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awton, M. Powe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evin, Jeffrey S. Paraview, In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iang, Jerse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ichter, Daniel T.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ieberman, Morton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ink, Bruce G.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ipsitz, Lewis A. Hebrew Rehabilitation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ogan, John R.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ovejoy, C. Owen Kent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u, Jui-fen Rachel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uepker, Russell V.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uft, Harold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Lynn, Joanne Washington Home Center for Palliative Care Studi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cey, Jonathan Rosenfield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cintyre, Sally University of Glasgow Scot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ckenbach, Johan P. Erasmus MC,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Rotterdam Netherland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cKinnon, Catharine 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gaziner, Ja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Baltimor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gura, Stephe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c (NDRI)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nton, Kenneth G.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rch, James G.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United States Economics/Busines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rkides, Kyriakos S.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rmot, Michae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rsh, Herbert W. Oxford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soro, Edward J.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assey, Douglas 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151 to 200 (of 357) Page 4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01 to 250 (of 357) Page 5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McCusker, Jane M. St. Mary's Hospital Center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Horney, Colleen A. Merck Co., In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Kinlay, John B. New England Research Institut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Kusick, Le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Lanahan, Sara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Lellan, A. Thomas Trea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cMahan, C. Alex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San Antoni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echanic, David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enaghan, Elizabeth G.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ermelstein, Robin J.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iller, Bail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iller, William Richard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irowsky, Joh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oos, Rudolf H. Bernice Rudolf Moos Center for Health Care Evalu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Mor, Vincent Br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organ, S. Philip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orley, John E. St. Louis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orris, John N. Hebrew Rehabilitation Center for Aged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osher, William D.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ullan, Joseph 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Murray, David M. University of Memphi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evitt, Michael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ewacheck, Paul 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ewcomb, Michael 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ewhouse, Joseph P.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conomics/Business Norbeck, Jane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rberg, Astrid Umeå Universitet Sweden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O'Malley, Patrick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Ouslander, Joseph G.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arcel, Guy S.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aternoster, Raymond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atrick, Donald 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earlin, Leonard I.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erry, Cheryl L.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eterson, James L. Sociometrics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hillips, Charles D. Texas A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hillips, Russell 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leck, Joseph 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ortes, Alejandro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osner, Richard A.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owell, Kenneth E. 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owell, Walter W.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ressley, Michael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reston, Samuel 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riest, George L.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rinz, Patricia 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aczek, Anastasia E. Boston Colleg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adin, Margaret J. Stanford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dish, Martin 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nik, Judith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201 to 250 (of 357) Page 5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51 to 300 (of 357) Page 6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Reuben, David B.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vicki, Dennis A. United Biosource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binson, James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os, Leslie L.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os, Noralou P.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senstock, Irwin M.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ss, Catherine 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ter, Debra L.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Hygiene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unsaville, Bruce James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owe, John W.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ubenstein, Laurence Z.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Medical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uff, Christopher B.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ussett, Bruce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llis, James F.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lton, Gerar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mpson, Robert J.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ndelowski, Margaret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unders, John B.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auer, Frederick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inke, Steven Paul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nelle, John F. Borun Center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ubert, Andras P.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Hunga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uckit, Marc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Schulz, Richar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warcz, Henry P.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hwartz, Alan Yale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ott, Allen 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cott, Robert 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eman, Teresa 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hapiro, Evelyn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havell, Steven M. Harvard School of Law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hepsle, Kenneth A.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herbourne, Cathy Donald RAND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hortell, Stephen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imons, Ronald L.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imonsick, Eleanor M.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impson, D. Dwayne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lavin, Robert 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lovic, Paul Decision Researc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maglik, Paul Natur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mith, George Davey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mith, Jane C.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now, David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onenstein, Freya L. Urban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oumerai, Stephen B.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outh, Scott Joh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pitze, Glenn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all, Ronald 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anovich, Keith 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arfield, Barbar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251 to 300 (of 357) Page 6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301 to 350 (of 357) Page 7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Stewart, Anita 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oddard, Anne 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oller, Eleanor Palo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ory, Ma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rang, John King's College London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raus, Murray A.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trecher, Victor Joh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unstein, Cass R.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usser, Mervyn W.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aylor, Robert Josep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eri, Lind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heorell, Töres Karolinska Institutet Sweden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hoits, Peggy 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hompson, Lind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hornton, Arland 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hrift, Nigel J University of Warwick Engl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ienda, Marta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ierney, William M. Regenstrief Institute for Health Car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inetti, Mary E.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onigan, J. Scott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rinkaus, Erik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russell, Ja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Turner, R. Ja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Udry, J. Richard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Umberson, Debra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Vega, William Armando University of Medicine Dentistr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Verbrugge, Lois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Vlahov, David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Von Korff, Michael Center for Health Studies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Psychiatry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genaar, Alexander C. University of Florida College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gner, Edward H. Group Health Cooperativ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ite, Linda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lberg, Herbert J.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lker, Ala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llace, Robert B. University of Iow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ng, Margaret C.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are, John E. QualityMetric Incorporated United States Clinical Medicine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echsler, Henry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einberger, Morr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eingast, Barry R.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Economics/Business Weinstein, Milton C.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elch, Susa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ells, Kenneth B.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Psychology/Psychiatry White, Helene Raskin Rutger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hite, Lynn K.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hite, Tim 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illiams, Allan F.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illiams, David 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inblad, Bengt Karolinska Institutet Sweden Neuroscience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Wolinsky, Fredric D. University of Iow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301 to 350 (of 357) Page 7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351 to 357 (of 357) Page 8 of 8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Wu, Albert W.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Yamaguchi, Kazuo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Ysseldyke, James 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Yu, Byung P.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San Antonio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Zabin, Laurie Schwab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Zarit, Steven H.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Zeichner, Kenneth 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Results 351 to 357 (of 357) Page 8 of 8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个人分类: 科教数据|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现一个社科类的数据库
friendpine 2009-6-20 22:13
对于数据处理的人员来说,数据就是生命线,是一切分析之源。 最近发现一个社会科学相关的数据库,里面都是一些与社会科学相关的数据,如人口,经济,环境等等。虽然我不是搞社会科学的,但还是收藏起来,呵呵。 ICPSR http://www.icpsr.umich.edu/ICPSR/org/index.html Established in 1962, ICPSR is an active partner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ICPSR's unique combination of data resources , user support, and training in quantitative methods make it a vital resource for fostering inquiry and furthering the social sciences. ICPSR maintains and provides access to a vast archive of social science data for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data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to future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ICPSR preserves data, migrating them to new storage media as changes in technology warran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SSCI收录2684种期刊目录
热度 2 wanyuehua 2009-6-10 10:34
有读者留言希望了解最新的 SSCI 收录期刊的详细情况,最好能够列出 2009 年的 SSCI 收录期刊目录,今答复如下: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简称 SSCI )收录报道并标引了 2684 种(截止到 2009 年 6 月 9 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 SCIE 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详细目录请看附件。 SSCI 学科范围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SSCI 收录期刊的变化: 2001 年 1746 种, 2002 年 1755 种, 2003 年 1763 种, 2004 年 1801 种, 2005 年 1800 种, 2006 年 1847 种, 2007 年 1962 种, 2008 年 2159 种。其中 2006 年 12 月 SSCI 收录 1,944 种期刊, 2007 年 3 月 SSCI 收录 1,962 种期刊, 2007 年 5 月 SSCI 收录 1,979 种期刊, 2008 年 5 月 SSCI 收录 2,159 种期刊, 2009 年 4 月 SSCI 收录 2,642 种期刊。 从 2001 到 2009 年这 8 年中 SSCI 收录期刊增加了近千种,有许多学科的期刊如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与管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农业经济学评论》、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护理科学进展》、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环境与资源年评》、 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 《美国生物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数理社会学杂志》、 SUBSTANCE USE MISUSE 《药物服用与滥用》、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TRANSPORTATION SCIENCE 《运输科学》、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美国行为精神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 BIOLOGY PHILOSOPHY 《生物学与哲学》、 HISTORY OF SCIENCE 《科学史》、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 《澳大利西亚衰老研究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问题》、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体育管理杂志》、 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 《数理人口研究》被 SCI 和 SSCI 共同收录。 2009年SSCI收录2684种期刊表 2009年SSCI收录2684种期刊表|
个人分类: SSCI投稿|21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SSCI收录2684种期刊目录
wanyuehua 2009-6-10 10:22
有读者留言希望了解最新的 SSCI 收录期刊的详细情况,最好能够列出 2009 年的 SSCI 收录期刊目录,今答复如下: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简称 SSCI )收录报道并标引了 2684 种(截止到 2009 年 6 月 9 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 SCIE 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详细目录请看附件。 SSCI 学科范围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SSCI 收录期刊的变化: 2001 年 1746 种, 2002 年 1755 种, 2003 年 1763 种, 2004 年 1801 种, 2005 年 1800 种, 2006 年 1847 种, 2007 年 1962 种, 2008 年 2159 种。其中 2006 年 12 月 SSCI 收录 1,944 种期刊, 2007 年 3 月 SSCI 收录 1,962 种期刊, 2007 年 5 月 SSCI 收录 1,979 种期刊, 2008 年 5 月 SSCI 收录 2,159 种期刊, 2009 年 4 月 SSCI 收录 2,642 种期刊。 从 2001 到 2009 年这 8 年中 SSCI 收录期刊增加了近千种,有许多学科的期刊如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与管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农业经济学评论》、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护理科学进展》、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环境与资源年评》、 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 《美国生物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数理社会学杂志》、 SUBSTANCE USE MISUSE 《药物服用与滥用》、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TRANSPORTATION SCIENCE 《运输科学》、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美国行为精神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 BIOLOGY PHILOSOPHY 《生物学与哲学》、 HISTORY OF SCIENCE 《科学史》、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 《澳大利西亚衰老研究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问题》、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体育管理杂志》、 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 《数理人口研究》被 SCI 和 SSCI 共同收录。
个人分类: SCI知识|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博导、硕导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anley 2009-5-26 07:23
从导师入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博导、硕导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可拓学是 我国科学家创立的新学科,近年发展较快,在广大可拓学研究者的艰苦努力下,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发展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与各个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展应用研究,如可拓策略生成、可拓数据挖掘、可拓设计和可拓软件研制等,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关于可拓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超过110篇,期刊论文近300篇。近年来,随着可拓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申报和承担有关可拓学项目的人员逐年增加,到现在为止,有关 可拓学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达到30项,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加入了可拓学研究队伍。 为了加强从事可拓学研究的研究生导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可拓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生长点,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办, 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 承办的2009年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可拓学研讨会 于2009年5月8日-11日在南昌举行 。 参加会议的有(按名称拼音排序)大连海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暨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部分博士生。 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文 研究员致开幕词, 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南昌大学 贾仁安教授致欢迎词。南昌大学邓群钊教授朗诵了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委员会主席涂序彦教授的贺诗: 博导硕导研讨会,可拓思想乃精粹,矛盾转化方法好,开拓创新最珍贵。 会议听取了 蔡文研究员关于 可拓学发展 的综述 报告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春燕 研究员关于 可拓学的博士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报告 。听取了国防科技大学陈文伟教授的可拓软件研制情况介绍、浙江工业大学赵燕伟教授的可拓设计研究概况、浙江大学李兴森副教授的可拓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杨春燕研究员的可拓数据挖掘研究进展和暨南大学孙东川教授的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等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十分精彩和深入,特别是明确了可拓学是要干什么的,可拓学的核心和特色在哪里,使与会者对可拓学研究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清醒正确的估计:明确了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牢牢抓住 通过变换解决矛盾问题 这一核心,加强对基元理论,可拓集合和可拓逻辑的研究. 会议交流了博导、硕导指导研究生开展可拓学研究工作的心得和所碰到的问题,讨论了可拓学和与会者所在专业的结合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会议进行了热烈的辩论和争论,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每个与会者也从会议中学到不少东西。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建议,今后的可拓学研究工作要朝着两个方向前进: 1. 向深入研究、提高水平的方向前进 充分发挥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作用,深入进行可拓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克服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 向应用、普及、推广的方向努力,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要认真抓好普及推广工作。撰写可拓学通俗丛书,开展多层次的培训,研制可拓策略生成,可拓数据挖掘和可拓设计等软件,把可拓学介绍给社会,介绍到世界,以实现老一辈科学家关于中国人也应创建一些新学科,使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的愿望! 要发展可拓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把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与各位老师所在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取长补短,以形成更适合于各自领域的可拓工程方法。并逐步进入社科领域,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会议指出,这次博导、硕导可拓学研讨会开得十分及时,它将对今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研究可拓学的工作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博士生、硕士生有关可拓学的毕业论文的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的会风很好,既认真又热烈,通过讨论,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建议。今后要继续发扬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风气,多沟通、多联系,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返回首页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原创性学科—可拓学学术报告会
anley 2009-5-26 07:21
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原创性学科 可拓学 学术报告会 2009年5月12日,南昌大学科技处、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邀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工程研究所蔡文研究员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工程研究所杨春燕研究员来南昌大学作学术报告。 蔡文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 新学科可拓学的创立与发展,他从可拓学的选题开始,详细介绍了可拓学的创立过程和目前情况及未来发展。 杨春燕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管理可拓工程研究概况,她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对管理可拓工程研究进行了综述。 两个报告有机结合,系统地展示了可拓学解决矛盾问题的魅力和学术价值, 使师生们开阔了视野 。 学术报告会由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负责人、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付理事长贾仁安教授 主持。 国家级教学名师、 南昌大学理学院院长朱传喜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和我校的博士生、硕士生 参加了报告会。 返回首页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2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春燕研究员在浙江工业大学访问讲学
anley 2009-5-26 07:20
杨春燕研究员在浙江工业大学访问讲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杨春燕研究员应邀于2009年5月14日-17日在浙江工业大学访问讲学。在杭期间,在浙工大先进设计与装备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方向负责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赵燕伟教授的陪同下,杨研究员参观了浙工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浙工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同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生和硕士生亲切交谈,了解大家的研究方向,一一回答了有关可拓学与机械工程专业结合的问题。然后杨研究员对专著《可拓设计》的撰写、与可拓学相结合的研究生开题报告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5 月15日 下午,杨研究员为来自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理论与工程等不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近50名,作了题为可拓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赵燕伟教授主持,杨研究员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使很多以前没有从事可拓工程研究的老师和同学耳目一新,很多学者表示今后要将可拓学与本专业相结合进行研究,并希望全国高校的可拓学研究人员能加强联系,使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更上一层楼。 访问期间,杨春燕研究员和赵燕伟教授与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万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信息智能与决策优化研究所所长周根贵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孟志青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曹柬副教授等,就可拓学与人工智能、可拓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讨论了由浙江工业大学承办2010年全国第13届可拓学年会的有关问题。 返回首页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蔡文研究员在广州作可拓学通俗讲座
anley 2009-5-26 07:17
蔡文研究员在广州作可拓学通俗讲座 2009 年5月22日 ,蔡文研究员应邀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可拓学通俗讲座。题目是: 研究聪明的学问 可拓学通俗讲座 , 参加报告会的有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师生和广东科普志愿者协会的会员等近200人,蔡文研究员 以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介绍聪明的规律、可拓学的基本理论和获得聪明的方法,深受与会者的的热烈欢迎。 返回首页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2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
lvnaiji 2009-5-20 09:53
博主简言:科学网上正在热议科学家的人文素质。这篇文章虽谈论的是社会科学,但对自然科学也可触类旁通,各位不妨一阅,或将有所启发。 近年来,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强调社会科学研究或研究者要有人文精神,要有人文底蕴。表面看来,这一命题的提出是近年来打破现有的学术建制、促进交叉学科研究、鼓励学术创新之努力的一个产物;也是对极左思潮下中国学术发展反思的一个产物。其基本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假定是,如果有了更强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或,人文底蕴,社会科学研究就有更多的创新可能,因此会大大推动中国当代的学术发展。 什么是人文底蕴 但什么是人文精神或人文底蕴 ? 一个词说多了,仿佛人人都知道其含义,但往往没有人能说清。因此,为了避免三岔口现象,首先需要把这个词操作化一下,这样才能在经验上看出其优劣利弊。 如果人文底蕴指的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甚或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当然赞同。但是,如果这个备受赞美乃至有点神圣的语词仅仅指这种专业人士的基本素养,甚或这种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要件,那就大委屈这个词了。任何学科研究的一个起码条件就是要对语言文字有良好的把握,因为人们的思考和交流都必须借助于概念和语言。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即使能够准确清晰理解文本、表达思想和命题,这种能力却不是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语言学家并不可能因为其研究的是语言,就比社会学家或法学家更能精确表达一个社会学或法学的命题。诗人有可能直观地感受并表达某个命题,但往往是下意识的;就表达而言,某些按照语法看来很蹩脚的句子在特定时候,对于某个专业来说就是精确的表达。例如,不忠实的配偶就是不忠实的 ( 波斯纳语 ) 这样的同义反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事实上许多语言交流的强烈效果往往来自对习惯用法或语法的偏离、背离甚至颠覆。而且,理解是在传统中完成的,因此,语言表达的准确、优美与否都必须相对于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传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文史哲不分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前现代的学术现象。最重要的是,在社会科学上,只有首先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而想清楚不是文字的能力,因为在强调经验研究的社会科学中,我们必须想的是事而不是词 ( 霍姆斯语 ) 。 如今社会科学界有些人的文字确实很糟糕,语句不通顺,文字枯燥无味。但这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中文或文字水平太差,而更可能是他们自己的学科研究就很差。事实上,杰出的学者往往都是杰出的写手,他们甚至会以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改变约定俗成,而不是相反。近年来,在中国学界,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散文很受读者欢迎。但这些学者其实未必是各自学界中文字功底最好的,他们会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也会有错,的、地、得不分,句子也可能很拗口别扭,有些学术观点也有争议甚至错误;但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影响这些文字的受欢迎程度。因为,可以说,他们几乎总是这个学界思想最活跃的,最有见地的学者。 如果更宽泛一点,人文底蕴是指对文史哲的了解,甚或是深厚的了解 ? 甚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学者,由于其读者群的限制,当然应当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甚至是必须了解。但是,如果他对中国历史并不很了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讲不出老庄孔孟,不知道明月几时有,只能把酒问青天,难道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了吗 ? 或者是他做出了很好的研究,但我们就因为他没有这种人文底蕴,他的论文中没有引用孔子或老子的话,价值就降低了吗 ?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蕴含了许多知识,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和洞识,可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或素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中国经典一定更有学术意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就研究的素材而言,传统文史哲材料并不必然比其他材料 ( 例如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验 ) 更具知识品格上的优先性或优越性。近年来对口述史的研究,对小传统的研究,对民间社会的研究,扩大了研究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学者发现了传统的集中于经典或大传统的研究的局限。甚至,研究传统的文史哲也不比研究西方的文史哲 ( 经典 ) 更高。它的惟一优先性可能是:相比于西方古典,它更容易为中国人接近,因此使用起来成本更低;而相比起当代中国普通人的智慧,有可能更为凝练,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使用起来可能收益更大;相对于口述史、小传统而而言,它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可能更具有一般性。 或者,人文底蕴还应包括像中国古代文人学者一样要懂得一点琴棋书画,会吟诗诵词 ? 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风度或生活方式 ? 我在后面将论述,这种生活方式或知识类型不过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不错,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有一种苍茫的历史感;但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呢 ? 说穿了,不就是夸耀自己嫖妓吗 ? 我们能不加反思地赞美这种封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和知识类型,将其笼而统之称为人文底蕴吗 ? 上面的分析已经令我们发现人文底蕴这个词的边界不清楚。因为其不清楚,所以所有人都可以用;也正因为不清楚,所以又不大可能真正有用处。大家都可以说这个词,都可以提倡,但是提倡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如何看待前辈学者的人文底蕴 我们屡屡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前辈学者有何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甚至是学贯中西,而今天的学生或研究者是何等的缺少文化素养;我们需要培养大师,出路就是增强对 ( 中国的 ) 人文知识的了解,增加他们的人文底蕴。这一判断或教育思路,如果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状况或人才培养,我认为这种貌似合理的分析基本是错误的。 我首先承认,社会科学研究确实需要一些起码的文史哲知识。因为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 孔子 ) ;忘记历史,必蹈覆辙 ( 桑塔雅那 ) ,没一点哲学,一个人终生都会是偏见的囚徒 ( 罗素 ) 。但是,有这些知识既不是社会科学发展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就的充分条件,甚至未必是必备条件。 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学人,近代许多前辈大学者确实都有很强的文史哲功底。但是,这里的问题并不是,这些有成就的学者是否都伴随着相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更强的文史哲功底,而是,他们的成就是否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文史哲功底呢 ? 只要回想一下,在他们的时代,他们显然并不是同辈人当中文史哲功底最强的,有许多人甚至是当时的文化反叛者;常常被一些老学究斥之浅薄,指责他们没有读几本书就数典忘祖。而完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传统了解不够,接受了西方的学术训练,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制度变迁中才做出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事实上,他们当中最出色的,往往都接受了西方现代的学术训练,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触及了现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如果金岳霖没有留学,仅凭着他的文史功底,不可能开掘出现代的逻辑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冯友兰如果不是到了美国,既不可能撰写出《中国哲学简史》,也不可能撰写出今天我们见到的七卷本《中国哲学史 ) 。如果不是钻研西洋文学并留学欧洲,钱钟书能否撰写出《管锥编》和《七缀集》就很值得怀疑。如果更客观的评价,因此可能有些大逆不道,即使那些我们今天仰之弥高甚至称之为秦斗的,既受过西方社会科学训练同时也有很强的中国人文底蕴的前辈学者,如果放在世界文明和知识发展史中,放在社会科学的传统中,我们必须承认,他们对于学术的贡献并不如同我们夸奖得那么高。而当今的一些学者不仅就知识的前沿程度,而且就知识的贡献而言,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前辈学者。例如,今天中国经济学家对当今经济学的学术贡献可能要超过我们尊敬的陈岱老当年对经济学的学术贡献,尽管可能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或其他方面仍然不如陈岱老。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今不如昔呢 ? 我想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中国的知识格局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的一些阶段很类似,都曾比较重视所谓的人文在中国,主流是文史哲;在西方,主流则先是神学、历史以及无所不包的哲学等。进入现代之后,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各国都出现了知识格局的转变。社会的变化使社会需求的知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尽管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转型了,但是社会对知识的评价标准一定会有一个滞差,因为社会发展总有滞差,社会对于知识的界定和接受也总有滞差。当知识转型迅速和急剧时,更是如此。任何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学术的评价往往沿用的是相对保守的标准人们不是以知识创新作为评价学术的标准,而还是可能用诸如博学、文采以及与传统热点问题的关系距离作为评价标准,哪怕这时的学术前沿已经改变,学术评价标准已经改变。社会和学术界的评价标准有这种错位或滞差很正常,并且也有正当理由。因为 - 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在新知识还没有带来可见的明显利益之际,人们没有理由赶时髦、追风、当学术追星族;持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仅对于学者个人是理性的,实用主义地看,对社会稳定发展和保持知识断裂中的外观连续性也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社会科学一定不如前辈的学问了。也许这种今不如昔的怀旧心态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学术文化传统正在发生改变。 而且,在这种改变时期,往往会只是因为转型而造就一些著名学者,尽管就学术而言,并非顶尖学者。想一想,当年轰轰烈烈的围绕《孔子改制考 ) 的争论究竟有多少学术意义或贡献 ? 如果从学术上看,胡适的贡献有多大 ? 最多是开风气之先而巳。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所谓方法论,仅仅是一个命题而已,并没有多少方法论的分析和阐述,哪怕你不用细致辨析,也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他的所谓实用主义,其实就是引入了一个新词而巳,远不如皮尔士、杜威、詹姆斯的分析论证细致,也不如他们深刻。但是社会变革毕竟创造了这样一批著名学者,由于人们并不深究著名的来源,也由于学术的社会资本与符号资本会转移特别是在学而优则仕的没有专业化的社会传统.中,人们往往会夸大那些著名学者的学术贡献。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今天著名学者少了反倒可能是社会科学的一件幸事,这意味着学者较少通过社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获取学术名声了。 还必须注意到,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普及和下移的社会。如果与数十年前的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的知识垄断相比,当代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高学历、高学位的人多了,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中有学术创造能力的人一定多了,尽管看起来好像是有学术创造能力的人更多了。我在上大学之前甚至上大学之后的一段时期曾痴迷于文学写作,当时的一个困惑是,为什么如今的许多大学文史哲教授还不如以前的作为中学教师的何其芳,有今不如昔之感慨。如今,我才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旧中国大学里人才荟苹,而恰恰意味着当时高等院校很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很少。如今教育机会多了,博士多了,教授也多了,像我这样只有中等学术资质的人也可能成为教授了。事实上,我们只要想一想 20 多年前,北大每个系都只有几位教授。而如今哪个院系没有十几、二十名甚至数十名教授 ?! 因此我们仅仅从教授或博士的名称来看,似乎我们今天的教授或博士不如从前了。 此外,在先前的社会中,由于人才比较少,社会关注集中,人们也更容易记住。人一多,即使他们同先前的精英人物同样杰出,但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人们也很容易感到现代社会平庸,没有拔尖的人物。其实没有拔尖的优秀人物,也许恰恰是优秀人物多了,而不是少了。我们今天这一代人都记得新中国有三钱,记得华罗庚,但这恰恰是因为他们人数很少,我们今天能记住哪位航天科学家呢 ? 哪位核物理学家呢 ? 可事实上,我们的科学技术显然是前进了,而不是落后了。我们已经不大可能刻骨铭心地记住任何人了。这是一个不再刻骨铭心的时代。 人们在比较当代和先前时代的学术的时候,往往会用先前最好的同当代最差的相比。因此,今不如昔是一种普遍的民众社会心理。一提起春秋战国,我们就想起孔孟老庄,儒墨道法,诸子百家;一提起 20 世纪 30 、 40 年代,我们往往会提到那个时代的一批杰出学者。但时光和我们的记忆都是一个过滤器,它们会把那些不知名的人物都过滤了,剩下的往往都是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而在当代,或者是由于远香近臭,或者是美感需要距离,或者是任何人都只能对现实不满,或者干脆由于我们对于同代的竞争者总会有嫉妒,总之,当代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往往只是那些最不像话的、最糟糕的人和事。我们会提起老北大,提起西南联大,似乎那时是一片辉煌;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 围城 ) ,不要忘记三间大学,不要忘记克莱登大学博士方鸿渐,不要忘记方鸿渐在那个环境中还算是一个聪明人,一个好人。我们也常常会回想起建国初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或外国文学所的群星璀璨,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洗澡 ) 笔下的那些人物。我的一位研究生,业余时间弹古琴,一天就突发奇想:皓月当空,面对高山流水,古人之所以在弹琴前要沐浴焚香,兴许仅仅是为了减少蚊虫叮咬,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而并非如同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浪漫。这种尼采式的谱系学追究,固然令人扫兴,但它或许揭示了生活的原生状态,并且会令我们对以往的黄金时代有所警惕。 如果我们充分意识到了这些因素以及其他我在此不可能一一明确梳理的因素,那么我们对今天社会科学的现状和发展的评价,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评价可能就会比较公道一些。 人文底蕴未必能推进社会科学研究 首先任何东西都是有成本的。即使掌握更多的文史哲知识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但这需要研究者支付的代价可能是对本学科前沿或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了解。基于机会成本,一个学者则总是必须有所取舍。我们无法事先确认,人文学科的底蕴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否是最需要的,是否是成本收益最好的。 最根本的因素是,如果说有什么人文底蕴的话,那么这种人文底蕴也是并且必定是流变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已经指出了这一点。文学上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历史演变就已经表明人文的流变;儒学形态的历史变迁及其在近代令人感伤的衰落都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就狭义的人文底蕴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来看,它们其实是扎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忠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统治力弱有关,孝则与农业社会缺乏养老保险有关;而古代文人或学人的那种人文精神或情趣,那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系统化表现,而并非当时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感。它们确实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悠久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代表了或隐含了包括未来的一切时代和社会的先进文化,还是由于它们集中体现了发展缓慢甚至相对静止的农业社会的生活形态,从功能上附着于并维系了这种生活形态 ? 对此,我无法准确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在今天,在一个工商社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肯定会与传统农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很大差异。事实上,许多也可以视为人文底蕴的东西,甚至会被今天的主流平民文化断然拒绝。在今天,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的才子即使不考虑作者当时的官员身份风流潇洒不仅为今天的平民主义道德无法兼容,受到女权主义的大力批判,甚至会被公安局抓去罚款。因为尽管现代社会在性的问题上变得更为开放了,但这种开放和薄悻青楼完全不同。现代社会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宽容第三者、婚外恋,但不能宽容薄悻青楼,不能容忍纯粹金钱的性交易。如果今天哪位社会科学家想学习并实践这种文化底蕴,那一定会被当作学界腐败闹得沸沸扬扬。 其次,强调传统的人文,即使可行,也不无可能窒息今天人们的创造。知识创新、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潮流;至少在年轻一代中事实上已经成为潮流。因此,不无可能,我们今天轻视、鄙视甚至试图予以校正的那种大众文化,也许会在下一代被认为体现和代表了今天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社会求新、进步的表现。 坦白地说,我个人的人文底蕴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就比较陈旧。我看不起文化快餐或快餐文化,认为它既不精致也不完美;但这是从我的偏好而言,而一旦我把自己摘出来,从法学和社会学家的角度较一下真,我们又会认为哪一种文化是绝对好并永恒完美的呢 ? 而所谓的文化快餐,如果放在当代社会中看,难道不正体现了一种知识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趋势,不正体现了一种人们对新思想、新观念的追求,不正体现了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吗?而这反映和回应的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急剧和普遍转型,从一个相对静止的农业文化到一个更为生动强健的工商文化的转变。如果这个快速变动的社会需要的主要知识就是用完即扔的知识,如果在这个社会中知识的折旧率就是很高,难道我们可以并可能因为我们对文化的评价而要求社会适应我们吗 ? 我们今天观赏传统京剧的人大大减少了,绝不是因为观众的人文底蕴少了,而是时代变了,今天的城市白领可以说在任何方面都肯定要比传统时代的京剧观众 ( 他们绝大多数目不识丁,也背不下历史朝代 ) 的文化底蕴厚得多。 也的确,古代有不少官员 ( 包括赢得青楼薄悻名的作者杜牧,在今天他肯定是腐败的官员 ) ,甚至很高的官员 ( 例如白居易、元稹;例如王安石、苏东坡;例如韩愈、司马光 ) 吟诗作画,文采飞扬,而今天自打毛泽东之后,却没有一位可以在文采上可与这些古人媲美的。但这真是一个问题吗 ? 其实,当我作这种比较时,已经犯了时代错误,表明的只是我的观念陈旧,因为看上去似乎萧瑟秋风今又是,但毕竟已换了人间。社会的变迁,知识的分工,职能的转换以及选拔的标准都已经注定了今天的政府官员首先不是文人学士,因此,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今天人们根本不看重官员的书法如何,诗歌如何,文采如何;人们看重的是他有没有能力招商,有无能力融资,有无能力处理外交内政。甚至在大学里,包括人文底蕴最雄厚的文史哲院系也是如此了:院长、系主任的选任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一定的交涉能力,甚至就不能有大多的文人习气。甚至我们今天挑选教员的标准也发生变化了,我们也许偶尔还会称赞某个老师的板书写得好,有书法功底,但是这已经不再是挑选教员、评定职称的标准了。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这个社会对文化知识的评价体系都已经变了。 事实上,除了一些只属于特定时代的人文精神或底蕴外,真正具有普适性的东西都必定是在社会竞争中为人们所接受的,必须是对人有文化的召唤力和感染力的。人文底蕴并不是本质主义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是某个时代的规定,甚至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人们的共识,而只能是多时代的交叉共识。 人文底蕴背后的可能危险 因此,当人们强调文化底蕴,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必须接受某种价值时,我往往会有所保留。这一点也延及我自己。我常常担心,我强调的某种素质或学术底蕴是不是一种大强了的个人偏见或偏好;担心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正义的化身,真理的化身,阻碍了学生的追求和探索。我的这种自我反思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我提出这一点的要害不在这里,我有更深层的忧虑,甚至我感到了某种危险。 2003 年上半年,我去英国剑桥,我同一位在那里搞研究的中国经济学家发生了争论。他对中国当代经济学界的批评是关心效率大多,关心正义不够。在国内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界也屡屡有类似的论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令人痛心的问题,从学术规范到学术品格,也可能存在学科关注点过于集中、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甚至跟风的问题;就研究者来说,也许有过于关注专业化,忽视了某些问题,有韦伯所说的专家没有灵魂的现象。因此,人文关怀、人文底蕴作为对社会科学不健康发展的一种校正被提出来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纷纷开始扮演起社会良心的角色,对一些他们没有多少甚至没有任何研究的问题发表不负责任的大而化之的评论,尽管我不可能反对他们就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相信,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可能是真诚的,但是感情的真实并不等于事物的真理,真诚也不保证正确。 把自己关心的某些问题归结为正义问题,而把对方的问题归结为效率问题或技术问题,不仅不能令人信服,而且不可能推进对这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我们很可能陷入一场关于谁的问题才是正义的问题或谁的正义问题更正宗,因此不可能有结果的讨论。 因此,在这种所谓的人文底蕴或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的背后,隐含的是某种通过分类来压迫人和压迫知识的力量。在这种人文的旗帜下,某些问题可能获得了优越的或高尚的地位,并因此可以压缩甚至压制另一类同样诚实、认真、科学尽管可能是有错失甚至有错误的研究,挤压某些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也可能永远不起眼但可能有潜力的研究。这种所谓的人文关怀或人文底蕴中隐含着某些学者的居高临下,过分自信。它既隐含了一种哲学上的先验论,即有些问题天生或根据定义就是更有价值的,对学术是更有贡献的;同时也隐含了哲学上的经验论,即前天昨天有价值的问题今天也会有价值,并且永远有价值。朱苏力: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文汇报 2004/8/1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466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大学排行榜的质疑
zdwang 2009-5-17 07:56
评重理轻文的评价体系 王 振 东 最近揭发出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学研究所的大学评价课题组(即武书连课题组)有索取赞助和接受贿赂的潜规则,惹出了一些是非,使人们在报刊和网络上对大学排行榜一事产生了热议。 笔者4年前在美国时,看到2005年2月27日纽约《世界日报》周末出的《世界周刊》上,有一篇介绍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学研究所大学评价课题组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研究报告的文章,曾对他们发布的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产生过疑问。这期《世界周刊》介绍,他们给大学打分的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权重是0.5780;科学研究的权重是0.4220。而在科学研究下又设两个二级指标:自然科学研究的权重是0.3312;社会科学研究的权重是0.0913。 我产生的质疑是: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两者的权重竟有3.6倍以上的差别,对于大学来说,这两种科学研究的权重怎么能差别这么大呢?这个课题组公然歧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做出这种重理轻文评价体系的权重设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自从有了这个疑问,后来就注意他们每年在发布大学排行榜时,对评价体系有没有说明和变化。结果除了在美国看到过《世界周刊》上那次对评价体系有说明外,后来几年在国内都看不到说明,所以只好怀疑他们是不敢公开评价方案,以便进行暗箱操作。因为只要在国内公布出这样的权重设计评价方案,肯定会受到非议的。 在最近对大学排行榜的讨论中,还看到有大学校长说,所有这些排名机构,没有任何一家向学校要过数据,数据来源至少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怀疑其数据的可靠性。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可以有各式各样评价体系的大学排行榜。一所大学可以在甲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同,在乙排行榜上又可在排在较后的位置,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对照评价体系方案,来看排行榜才有参考的意义。 一个客观、科学、公正的大学排行榜,除了课题组需要廉洁自律外,数据来源要可靠,还要说明出处;评价体系的权重设计方案要科学,并公布于众,接受捡验。这样产生的大学排行榜,才有公信力。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50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有社会科学吗?——对评选杰出社会科学家的科学合法性的疑问
可真 2009-3-30 08:53
我是看到了黄庆兄的《 易中天等落选杰出社会科学家 》这篇博文才知道有这么回事的,之前只知道选什么最有影响的华人的事。我对易中天等落选杰出社会科学家一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到这有点滑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能否成立的问题,如果这个前提条件就不存在,那末,这件事情本身就显得有些滑稽而可笑了。这个问题就是:中国有社会科学吗? 首先,什么是科学?迄今为止,无论人们在科学概念上有多少意见分歧,有一点大概是没有争议的,这就是:科学是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据此,社会科学应该是揭示人类社会领域的特殊规律或普遍规律的。但是,恕我直言我所经验到的事实:自从我进入学术界以来,除了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其中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某个特殊规律以外,我不知道中国学者中有谁曾经发现了社会领域中的什么特殊规律。也许我孤陋寡闻?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说我所经验到的事实是有极大局限性的,这不过是又一次说明了在知识领域超越个体经验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我所经验到的事实,不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也是众人的经验的话,那末,凭什么说中国有社会科学呢? 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或事实胜于雄辩么?在中国选杰出社会科学家的组织者,能否向大家出示一下证明中国有社会科学的逻辑标准和经验事实来?最重的是这样的经验事实: 迄今为止,中国学者中有谁曾经发现了社会领域中的哪些特殊规律?这些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人们根据这几个被发现了的社会规律,到底可以预见哪几类社会现象?有什么证据充分表明,人们曾经就是根据这几个被某些中国学者发现了的社会规律而预见到了相关领域的现象的发生的? 被评出的所谓杰出社会科学家之名称,应该也必须与上述之事实相符合,才是名副其实的杰出社会科学家,否则就不过是忽悠人的空名而已。 我当然希望我所经验到的事实是由于本人孤陋寡闻造成的一种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狭隘经验事实,我更希望中国不仅有社会科学,而且有杰出的社会科学家,果如此,我作为一个中国学者会感到很自豪:咱们中国也有人发现了某些社会规律,从而对人类作出了中国学者有应有的贡献。谁说中国科学落后?至少中国社会科学就不落后,如果说落后,也不过就是比西方社会科学家少发现了几条社会规律罢了,但这也没有什么,因为中国原本科学底子就差嘛,新中国成立才不过60年,现在能在科学基础如此薄弱的情况下,评选出如此数量的杰出社会科学家,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并且又一次证明或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1117 次阅读|7 个评论
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学者发表的高被引论文:1998-2008年
wanyuehua 2009-3-14 11:58
万跃华 2009年3月14日 检索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学指标)得知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SCI 、 SSCI 收录的社会科学(总论)期刊有 736 种, 11 年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均美国第一位,论文数 197,423 篇、总被引 1,053,303 次、篇均被引 5.34 次;中国论文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在第 10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论文数 5,545 篇、总被引 17,986 次、篇均被引 3.24 次,其中有 89 篇论文被高被引。 需要说明的是某个国家论文数和引文数统计的根据是在发表的论文中出现的研究机构,如果一篇论文中署有至少一个国家的地址那么此论文就归属于该国家;论文中列出的所有国家都要考虑在内,而不只是考虑列在首位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在该篇论文中出现多次,则按一次计算,所有在论文中出现的国家的引文数就是指该论文的引文数。 这 89 篇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被引论文,引用最多的论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的国际合作论文(被引 100 次),第 3 、 4 、 5 、 6 、 7 篇高被引论文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和美国合作的论文。据统计, 美国是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合作者,有美国参与的高被引论文的相对值大约是中国高被引论文相对值的 5 倍。 下面为检索 1998-2009 年 Web of Science 分析得到 89 篇 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社会科学(总论)领域中通讯作者为中国的 8 篇 被引论文,这 8 篇论文分别刊登在 8 种期刊上, 其中 URBAN STUDIES 《城市研究》 1 篇、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1 篇、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 1 篇、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 《艾滋病患者医疗与性传播疾病》 1 篇、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社会科学与医学》 1 篇、 BMC PUBLIC HEALTH 《 BMC 公共卫生》 1 篇、 URBAN GEOGRAPHY 《城市地理学》 1 篇、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欧亚地理学与经济学》 1 篇,第 1 、 7 篇为会议论文。 1 、 Title: Social cohesion , 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ighbourhood Author(s): Forrest R, Kearns A Conference Information: ESRC Cities Programme Neighbourhoods Colloquium, JUN 05-06, 2000 LIVERPOOL UNIV, LIVERPOOL, ENGLAND Source: URBAN STUDIES Volume: 38 Issue: 12 Pages: 2125-2143 Published: NOV 2001 Times Cited: 80 Reprint Address: Forrest, R (reprint author), City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274 该文 2007 年被引 20 次、 2008 年被引 8 次、 2009 年被引 7 次, 2 、 Title: Evaluation of evaluation studie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work literature (1990-2003): Evidence that constitutes a wake-up call Author(s): Shek DTL, Tang VMY, Han XY Source: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Volume: 15 Issue: 3 Pages: 180-194 Published: MAY 2005 Times Cited: 27 Reprint Address: Shek, DTL (reprint author), Chinese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0.957 该文 2007 年被引 7 次、 2008 年被引 16 次、 2009 年被引 1 次 3 、 Title: The R - and AR - indices : Complementing the h - index Author(s): Jin BH, Liang LM, Rousseau R, et al. Sour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ume: 52 Issue: 6 Pages: 855-863 Published: MAR 2007 Times Cited: 27 Reprint Address: Jin, BH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Natl Sci Lib, Beijing 100080,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0.770 该文 2007 年被引 1 次、 2008 年被引 24 次、 2009 年被引 2 次 4 、 Title: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mong female sex workers in Yunnan , China Author(s): Chen XS, Yin YP, Liang GJ, et al. Source: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 Volume: 19 Issue: 12 Pages: 853-860 Published: DEC 2005 Times Cited: 23 Reprint Address: Chen, XS (reprint author), Natl Ctr STD Control, 12 Jiangwangmiao St , Nanjing 210042,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400 该文 2007 年被引 6 次、 2008 年被引 13 次、 2009 年被引 2 次 5 、 Title: Expansion of HIV / AIDS in China : Lessons from Yunnan Province Author(s): Xiao Y, Kristensen S, Sun JP, et al. Source: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Volume: 64 Issue: 3 Pages: 665-675 Published: FEB 2007 Times Cited: 11 Reprint Address: Xiao, Y (reprint author), Chinese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Natl Ctr AIDS STD Control Prevent, 42 Dongjing Rd ,Room 502, Beijing 100050,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453 该文 2007 年被引 1 次、 2008 年被引 10 次、 2009 年被引 0 次 6 、 Title: Persistent problems of access to appropriate , affordable TB services in rural China : experiences of different socio -economic groups Author(s): Zhang TH, Tang SL, Jun G, et al. Source: BMC PUBLIC HEALTH Volume: 7 Article Number: 19 Published: FEB 8 2007 Times Cited: 9 Reprint Address: Zhang, TH (reprint author), Peking Univ, Sch Publ Hlth, Dept Hlth Policy Management, 38 Xueyuan Rd , Beijing 100083,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633 该文 2007 年被引 0 次、 2008 年被引 8 次、 2009 年被引 1 次 7 、 Title: 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 : State , society ,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 Author(s): Lin GC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10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 APR 05-09, 2005 Denver, CO Source: URBAN GEOGRAPHY Volume: 28 Issue: 1 Pages: 7-29 Published: JAN-FEB 2007 Times Cited: 8 Reprint Address: Lin, GCS (reprint author), Univ Hong Kong, Sch Geog, Pokfulam Rd ,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0.541 该文 2007 年被引 3 次、 2008 年被引 5 次、 2009 年被引 0 次 8 、 Title: Development of local financial systems in mainland China Author(s): Liu WD, Wu W Source: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Volume: 49 Issue: 2 Pages: 160-179 Published: MAR-APR 2008 Times Cited: 5 Reprint Address: Liu, WD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Inst Geog Sci Nat Resources Re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580 该文 2008 年被引 4 次、 2009 年被引 1 次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48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十年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排名
wanyuehua 2009-3-14 11:55
中国论文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在第 10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 汤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近日更新了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 SCI 、 SSCI 收录社会科学(总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出前 20 名国家和地区排名。每个参与排名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期间发表的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数超过 2000 篇,排名参照指标为总引用次数、文章数和篇均被引次数。其中,中国论文的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在第 10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见表 1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总引用次数排名,表 2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表 3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表 1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总引用次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197,423 1,053,303 5.34 2 ENGLAND 43,868 210,144 4.79 3 CANADA 21,849 97,583 4.47 4 AUSTRALIA 16,804 69,061 4.11 5 NETHERLANDS 9,732 49,775 5.11 6 GERMANY 12,347 35,113 2.84 7 SWEDEN 6,120 31,102 5.08 8 SCOTLAND 5,752 25,907 4.50 9 FRANCE 6,189 19,772 3.19 10 PEOPLES R CHINA 5,545 17,986 3.24 11 ISRAEL 4,825 16,843 3.49 12 WALES 2,863 15,076 5.27 13 ITALY 3,743 14,992 4.01 14 NORWAY 3,239 14,643 4.52 15 FINLAND 2,850 14,173 4.97 16 SWITZERLAND 3,057 13,099 4.28 17 SPAIN 4,699 12,785 2.72 18 NEW ZEALAND 3,296 12,782 3.88 19 BELGIUM 2,918 11,818 4.05 20 DENMARK 2,333 11,361 4.87 表 2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197,423 1,053,303 5.34 2 ENGLAND 43,868 210,144 4.79 3 CANADA 21,849 97,583 4.47 4 AUSTRALIA 16,804 69,061 4.11 5 GERMANY 12,347 35,113 2.84 6 NETHERLANDS 9,732 49,775 5.11 7 FRANCE 6,189 19,772 3.19 8 SWEDEN 6,120 31,102 5.08 9 SCOTLAND 5,752 25,907 4.50 10 PEOPLES R CHINA 5,545 17,986 3.24 11 ISRAEL 4,825 16,843 3.49 12 SPAIN 4,699 12,785 2.72 13 BRAZIL 4,120 8,573 2.08 14 ITALY 3,743 14,992 4.01 15 JAPAN 3,478 10,450 3.00 16 NEW ZEALAND 3,296 12,782 3.88 17 NORWAY 3,239 14,643 4.52 18 SOUTH AFRICA 3,205 10,730 3.35 19 SWITZERLAND 3,057 13,099 4.28 20 BELGIUM 2,918 11,818 4.05 表 3 社会科学(总论)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PANAMA 39 459 11.77 2 REP OF GEORGIA 51 421 8.25 3 MYANMAR 20 140 7.00 4 ZIMBABWE 172 1,164 6.77 5 GAMBIA 25 142 5.68 6 KENYA 427 2,400 5.62 7 NICARAGUA 41 230 5.61 8 ETHIOPIA 145 811 5.59 9 INDONESIA 266 1,439 5.41 10 USA 197,423 1,053,303 5.34 11 WALES 2,863 15,076 5.27 12 NETHERLANDS 9,732 49,775 5.11 13 SWEDEN 6,120 31,102 5.08 14 FINLAND 2,850 14,173 4.97 15 DENMARK 2,333 11,361 4.87 16 ENGLAND 43,868 210,144 4.79 17 UGANDA 236 1,118 4.74 18 BURKINA FASO 53 247 4.66 19 ZAMBIA 95 436 4.59 20 NORWAY 3,239 14,643 4.52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4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杨学祥 2009-2-7 09:18
哲学的困惑:从 官场 堕落到文理分科 杨学祥 编者按:本文最早发表在光明网,因硬盘损坏而失去记录。最近国家就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等征求意见,故再次转发,以供参考。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理性思维缺席导致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德育之窗。福建师范大学 摘自: 光明网 http://dyzc.fzu.edu.cn/1fjgx/show.asp?id=44818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 .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317.html 杨学祥 .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 上传日期: 2005-7-19 上海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270.htm 国家就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等征求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9 年 02 月 06 日 22: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2-06/225115122623s.shtml 摘要: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学生只能学习哲学的一半,没有完整的知识如何全面认识世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腐败失于信仰的破灭,信仰失于理论的动摇。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关键词:哲学的困惑, 官场 堕落,文理分科,理性思维,信仰 1. 关注兰州腐败案 ??官场 59 岁堕落现象,又多了杨在溪的版本。这位兰州市前副市长坦陈: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退休,希望把身后事安排得好一点。 杨在溪的危机感来得有点早,他今年才 55 岁,离退休还有数年;而他敛财的手段又特别贪婪, 4 年索贿受贿 300 万元 ( 包括人民币 193 万元、美金 9.3 万元、港币 5 万元、价值人民币约 15 万元的金条 ) 。 ?? 甘肃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王润康在 5 月 23 日 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甘肃省去年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大案要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742 起,涉及 2088 人,其中地厅级干部 17 人,县处级干部 173 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1549 人,其中地厅级干部 9 人,县处级干部 76 人;移送司法机关 80 人。省纪委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 100 多名政府官员都是由张国芳事件直接或间接牵涉其中,用他的话说:张国芳确实害了不少人,也怪这些官员太贪。 ??有评论说,张国芳这个亿万富豪被中纪委带走后,兰州的官场如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崩塌。据悉,副厅级以上高干被侦察的有 20 多位,副省级的也有几位,有赶超沈阳腐败案的劲头 。商人张国芳的暴富与兰州市官员的腐败,构成了兰州官商互动的权钱经济。信仰、真理、法律、公正,被淹没在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之中。 以俄顷之淫乐,易无穷之悲哉,此乃智者所不为。显赫高官为什么失去了理智? 2. 哲学的困惑 人的行为是受世界观制约的,政治腐败源于信仰的破灭。 官场 59 岁堕落现象表明官员对自己丧失权力后的恐惧,也表明权力在现代社会的滥用。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被誉为科学之王的哲学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长久的保持沉默。 刘长明和宫紫云认为,哲学虚假繁荣的背后不掩其在困谷中徘徊的尴尬现状。是用现代的理论裁判活生生的实践,还是用正在进行的实践去修正、完善直至突破既有理论,历来是哲学需要随时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使哲学走出难民营,必须进行哲学的全方位再造。模糊哲学永远鄙视用抽象神圣的教条演绎出整个世界,而注重从客观实在中推导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当我们用模糊哲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我们和模糊哲学本身必定也会被改造了的世界所改造。如果模糊哲学能称得上时代精华的话,那么,它难免也带有时代的烙印。 20 世纪科学和哲学的深刻变化敲响了经典哲学定义的丧钟。哲学似乎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更不能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作出任何意义的概括。修正哲学经典定义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哲学是启迪人们思考的思维流,是关于人的学问,其目的在于研究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并大致描绘出人类与自然融合、趋同的轨迹 。 否定过去对哲学的定义并不是一家之言。据说,北京大学哲学系前主 任朱德生 教授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大课堂上曾经说过大意如下的段话:如果哪位哲学老师能用几句话清清楚楚、毫无疑义地告诉你哲学是什么,那他一定不是位好老师和哲学家。对 于朱 先生的这段话,当时受课的学生大多颇感惊愕和振奋:这不是对那时中国哲学现状的大胆而强烈的批判和抗议么 ? 因为当时的各种哲学原理教材中几乎只有一种像法律条文样的、学生人人都必须不加思考牢记于心的哲学定义。惊愕之余,那些颇有哲学慧根的学生们便大发感慨:看来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还真是难得糊涂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书评园地〉评论说, 胡军 教授编著的《哲学是什么》书 2002 年 8 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 9 月即登上风入松书店的销售排行榜第名。读者与本书作者样,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同样经历了从糊涂到明白再到糊涂的哲人悟道之路。 胡军 教授似乎从当年王国维所说的可信的西方哲学转向了更加可爱的东方智慧 。由可信转向为可爱,是褒乎?是贬乎? 模糊也好,糊涂也罢,哲学的困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大智大圣都读不懂现代社会,普通百姓也只好随波逐流。处于风口浪尖的官员,坚守与失足,只在一念之间。 3. 学术根源 有人说,自然科学讲真,人文科学讲善,艺术科学讲美。按过去的哲学定义,哲学就应该讲真、善、美的统一。 当今,美女经济火爆异常,以至于整形行业大发其财。丑变美,既不真也不善,人们却趋之若鹜。自然科学求真,却远离公众;人文科学求善,却苦于清贫;艺术科学求美,却假冒丛生。问题出在哪里 ? 有人评论说,现在,搞认识论的不懂儿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唯物论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新成就十分陌生,许多人不熟悉能量与质量互变公式,甚至对物质仅仅是能量存在形式的提法也一无所知;研究本体论的不清楚天文学中的哈勃定律;研究辩证法的却很少光顾克利修斯的第二热力学定律。许多人几乎牢牢停留在牛顿时代 。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不讲科学,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这里仅举一例。 据北京青年报 2005 年 03 月 11 日 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递交提案建议,应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争取从 2006 年高中入学和 2008 年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 朱永新说,我不知道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但是从最近若干年实施的情况来看,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第一, 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在全国所有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我们认为,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 第二, 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 , 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钱伟长是大学二年级才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 第三, 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其实,我们认为中国学生理科知识的学习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有一些类似中世纪的一个针尖上可以站立多少天使这样无聊的问题,真正的最基础的最现实的理科知识到很少让学生去学习,而学生们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间没有什么地位。在中学,学科有高低贵贱之分,理科学生明显比文科学生优越得多。更为荒唐的是,文理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理科学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的竞赛都可以换一张大学的入门券,而文科学生再精彩,也没有保送的资格。许多文科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最后都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心爱,选择报考理科。 第四,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你朱永新能够负得了这个责吗?我的回答是,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第五, 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改变重理轻文的片面做法,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加全面、更加轻松、更加快乐、更加主动,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 取消文理分科,并不是由朱委员第一次提出。但在高考指挥棒下,文理严重分化的局面不但没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于是,在我们身边,诸如文科生不知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是何人等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人说,这么多年,我们不了解光年和巴尔扎克,不是照样活得很好?这话不错。但是,中国未来的脊梁如果全是连最起码的文理素养都不具备的人才,又怎能奢谈中华民族的复兴?从 1898 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已走过 100 多个年头,培养出一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如钱伟长、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苏步青、陈省身等。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人才的高中、大学求学时代全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分理分科以前。相比之下,建国后我们引进苏联文理分科模式,特别是 1977 年恢复高考后对这一模式的全面深化,我们的瘸腿教育越演越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学生只能学习哲学的一半,没有完整的知识如何全面认识世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 。 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腐败失于信仰的破灭,信仰失于理论的动摇。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参考文献 1. chinaxue 。关注兰州腐败案。提交日期: 2005-06-15 14:57 http://chinaxue.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3775PostID=2006665idWriter=0Key=0 2. 孙瑞。第一财经日报:兰州原副市长杨在溪的八大罪状。 http://www.nen.com.cn 2005-05-24 04:24:42 东北新闻网。编辑: 牛鑫 http://www.nen.com.cn/72340194296070144/20050524/1685556.shtml 3. 孙瑞。兰州首富张国芳复出 曾向当地多名高官行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 年 07 月 01 日 05:12 第一财经日报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701/05121747022.shtml 4. 刘长明,宫紫云。哲学的贫困与困谷中的抉择。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 ,( 2 ): 1 ~ 9,14 。 http://www.hubce.edu.cn/cbb/qwjs/lib/11335.html 5. 难得糊涂说哲学评 胡军 教授的新作《哲学是什么》 2003-01-20 09:39:50 。 来源:全国新书目 2003.1 http://www.sinobook.com.cn/comment/newsdetail.cfm?icntno=1068 6. 杨学祥 .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2005-7-17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733 7. 那媛。高考文理分科应该取消。北京青年报, 2005 年 03 月 11 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840331 8. 朱永新。文理分科:中国教育的毒瘤。 2004-09-01 08:39:31 。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669906typeid=17 9. 文理分科是不是毒瘤? 2005 年 04 月 12 日 09:26:37  新华网  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_2004/school/050412/050412_188879(1).html 10. 杨学祥 . 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校长的心头之痛 . 2005-7-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096 11. 杨学祥。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2005-7-20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764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9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可拓学
anley 2008-12-17 22:00
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可拓学 2008 年 12 月 15 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可拓学,全文如下: 可拓学: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 蔡文 发布时间: 2008-12-15 07:55  来源:光明日报 人类的历史 , 是一部解决矛盾问题、不断开拓的历史。创新与和谐是发展的基石 , 而其关键则是处理各色各样的矛盾问题。可拓学总结古往今来种种矛盾现象的表现与处理方法 , 经过形式化、逻辑化与数学化 , 形成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学的新学问。它探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结合的可拓逻辑 , 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 , 探索可用计算机操作的方法体系。   一个学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 概念与思想的提出 , 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应用、普及与推广。可拓学选题于 1976 年 ,1983 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 提出了学科的基本概念与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思想。 1983 年以后 , 进入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阶段 , 同时也进行应用研究工作。今后 , 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 , 可拓学将逐步发展成一门理论成熟、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 , 其未来会朝着三个方向前进 :   首先 , 在理论方面 , 可拓数学和可拓逻辑将会成为可拓学可行的定量化工具和推理手段。在方法研究方面 , 将会从辩证法的角度 , 用可拓思维方式建立较为完整的形式化、定量化且便于计算机操作 , 能用于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策略的方法体系。同时 , 可拓学将会朝着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   早在 100 多年前 , 马克思就预言 : 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 , 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 , 它将成为一个科学。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 :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 , 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本身 , 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从物理到化学 , 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 , 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 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从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 , 试图寻找那条被打断的沟通链条。有专家已经指出 , 可拓学正在试图成为这一沟通的链条 , 一种连接的手段 , 成为实现这种拓展的工具和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因此 , 有关可拓学与其他科学交融的研究将会蓬勃发展起来。   其次 , 充分利用智能工具将是 21 世纪国民经济中很多领域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矛盾问题无处不在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网络和计算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 , 各个领域都要涉及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其关键是计算机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 特别是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矛盾的问题。由于可拓学为此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 因此 , 它必将应用于多个领域。这是一项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 , 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方法和技术。 第三 , 可拓论与可拓方法将逐步为工程界和管理界所接受 , 并应用到生产和社会实践中。   通过近年的研究 , 我们发现 , 如果有较好的条件 , 可以在可拓策略生成系统和可拓数据挖掘软件的研制、设计领域和研制生产领域中能处理矛盾问题的软件等方面进行探索。管理领域中 , 以处理矛盾问题为核心的可拓营销、可拓策划和可拓决策等将逐步为管理者所接受和使用。利用可拓方法构思新产品 , 提出新的创意和办法 , 将是今后可拓学与管理领域结合的重要方面。   近十多年来 , 海外有学者前来学习可拓学 , 使可拓学从中国大陆开始走向美国、日本、欧洲和南美洲等地 , 使中国人也能提出新领域 , 也有能力创建新学科这一愿望得以实现。虽然可拓学是中国人提出的 , 但它与大量从外国进入中国的学科不同 , 发展的条件十分艰难。因此 , 它要进入世界的科学殿堂还需要更艰苦的努力。 ( 作者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1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搜索引擎与社会科学研究
timy 2008-11-18 10:17
2008年11月15~1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本来想pt(旁听)两天的,但由于周日(11月16日)要赶回南京备课,所以只听了11月15号的报告。大会的三个主题报告分别是: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的天网搜索、天网大全、天网荟萃从几个实例看引入时间维后的新空间、中科院计算所白硕研究员的搜索技术业态分析与展望以及阿里巴巴总架构师王坚博士的Internet as infrastructure for data-intensive computing。 个人感觉,第一个报告是相对富有启发性的报告,并且理论结合实践。也许学术会议需要产业界的参与,因为有些研究本身就是应用驱动型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大公司会提供会议赞助,嘿嘿。 摘记第一个报告的一些要点如下: 1. 引入时间维度后的新空间。 李晓明教授将传统的互联网信息引入时间维度后,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应用问题(如事件报道,历史搜索,人物追踪等),并衍生一系列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信息类型问题、时间确认问题,网页消重问题等),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信息空间-应用空间-研究空间。 2. 搜索引擎与社会科学研究。 基于天网大全( http://www.infomall.cn/ ,以前叫中国Web信息博物馆),可以进行事件跟踪报道、进行历史事件搜索,网络舆情检测,这些工具可以给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很好的研究素材和大量数据。 (博主注:好像几年前,李晓明教授就在一些会议上,提出将搜索引擎和社会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的设想。按他的原话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基本的仪器,那么社会科学也应该有自己的基本研究工具。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利用历史文献、数据时,借助于搜索引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搜索引擎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本身就涉及到信息科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问题)。 3. 若干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主要包括:网页类型的识别、网页发布时间的确定、网页版本数的控制、相似文档检测、人物跟踪报道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等。李晓明教授演示了,在地图上展示关于一个运动员的舆论变化情况。 从 天网荟萃 截几个关于姚明演示图如下: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487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