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土文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杂说“越”
热度 4 fdc1947 2019-12-8 08:37
杂说“越” 人对于自己幼年时思想和行为是失去记忆的。除了对于个别特别深刻的事件可能有模糊的印象外,人们一般难以记得自己在幼年时的行为、知识以及知识的来源。对此的记忆,往往来自稍长之后旁人对此的叙述。我也是如此。对于自己幼年时的知识水平,往往是小时候听大人叙述得来的,当然,还有一个来源,便是略长之后看稍年幼的伙伴们的行为。 我小时候与那时候的其他小朋友一样,都是会学着大人或大孩子的样,哼唱“绍兴戏”的,也会拿着手绢翘着兰花指装模作样地学着表演:“小别重逢梁山伯。他叫我三分欢喜七分悲”。在50年代初的江南,绍兴戏比现在的流行歌曲还要流行,但是,我大概到了七八岁才知道绍兴戏的正式名称是越剧。 大概也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不知道是听什么人讲的故事,还是看了《张正芳民歌集》,知道在虎丘有一个仙人洞,有人说是过去可以通四川峨眉山,又有人说是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关在这个洞里。从那个时候知道了吴越相争的故事。 总之,在小时候就知道了,在江苏省的南面是浙江省,古代越国的国都就在浙江省的“绍兴”(应当说在会稽)。 近两千五百年前吴越相争的历史,故事情节是很吸引人的。夫差的骄横荒疏、勾践的心机深刻、伍子胥的正直坦诚、范蠡的机敏智慧、文种的忠诚、伯嚭的贪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加上传说中美丽娇媚的西施,故事就更加动人。 越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强大的。在灭掉吴国之后, 出兵北渡淮河,在 徐州 (今山东省滕州南) 与齐、晋等中原诸侯会合, 周元王 封越 为“伯”,称霸诸侯。为了长期与中原诸雄周旋,越进一步把国都从前吴国的都城(今苏州)迁到琅琊(山东省胶南县南,如今属青岛市黄岛区;也有人称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司马迁说: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从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到越王 无颛重新将国都迁回会稽(今苏州,灭吴后,称吴都为会稽),越国的国都在山东琅琊的时间,大约有100年。 在一般人的头脑里,越国总是在浙江的。但是,实际上,在其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那段时间内,其国都竟然有100年在如今的山东,还有好几十年在如今的苏州。我想,这一点大概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和更早的左丘明的《国语》以及《战国策》对于越国的记载,并不很多。有故事可说的,主要只集中在勾践这一代。然后就是争霸而被楚所击败了,丧失了绝大多数土地,回到老家,今浙江东部绍兴附近。勾践 这几十年的精彩,使得越国好几百年的其 他历史都黯然失色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实现郡县制。过去越国的地方,都属于会稽郡管辖。西汉时期也是如此。 上面所说的越,是指周代的诸侯国,或者说,是可以说是由勾践作为实际上的开国者的越国。越国的实际开创者是勾践,至少司马迁是这样看的。《史记》所作《世家》的体例是以开创者为标题,如《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卫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越王勾践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等等,几无例外。 但是,实际上先秦直到汉代被称为“越”的,并不一定是指勾践的越国,在东南和南部沿海的广大地区 ,都被称为越。如,在福建的“闽越”,在广东的“南越”,总称百越。 据《 汉书 · 地理志 》记载,百越的分布“自 交趾 至 会稽 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汉语大词典》这样说:“百越是 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作为中学的语文课文的《过秦论》里说秦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象郡南面的交趾也是百越之地。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现在南边的那个国家为什么称越南了。 由于古代经济和交通的不发达,这些南方的越地真的是山高皇帝远,闹独立的也不少。汉武帝时代,东越、闽越都是自称皇帝的。后来朱买臣(就是戏文中被老婆休掉最后马前泼水的那位穷书生)受命灭掉了自称为皇帝的东越和闽越,把浙江南部和福建都收入到汉朝的版图中。在番禺(今广州)的南越王曾经归顺秦朝,但是又在秦末闹独立,也在汉武帝时代再度被汉朝的大军所攻克。 盖言之,越是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总称,而胡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这样古人就有“胡越”这样一个词来统指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由于胡在北,越在南,中间被中原大地所隔,所以胡越也用来表示两处相隔遥远,难通音讯。又由于一北一南,胡越又用以表示相互对立。 在古代,越与粤两个字假通,所以百越又写作百粤。到了近代,这两个字终于有了确定的分工。越指浙江,而粤指广东。 越剧是浙江的地方戏,而粤剧是广 东的地方戏。 越字的本义是度过、越过、逾越。《 说文 》:“越,度也。”《楚辞·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25:“虎未越泛藓(篱笆)。”均用本义。引申为经过、超过、越位、坠落、轻捷、清越等义。 我们现在用的多的地方是表示程度加深。如:越发(更加)、越加、越来越快、越快越好,等等。 在这些意义上,我们如今的使用都是很容易的,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现在发现, 在先秦的出土文物上看,越国的越字本来并不写为走字旁,而是写 作“戉”或“ 𫑛 ” 。 戉(音 yuè ),本义是大斧,是一种古兵器。这是一个象形字,篆字象大斧之形,后来写作“钺”。 𫑛 ,是戉加上邑(后来演变为右耳旁),表示城市名(地名)。在这些出土文物上,越王都写为戉王或 𫑛 王。 到了汉代,由于越是常用字, 𫑛 是生僻字,人们用越字代替了 𫑛 来作为国名。我想,一开始大概也会有人说这是一个错别字的,但是,那是一个文字大改革的时代,由篆字变化为隶书,大家都这样写,错字也就转正了。从此, “ 越”行而“ 𫑛 ” 废, 𫑛 国也就成了越国。 附:最后两节里有一个字在手机版本上显示不出来,所以,加一张图,把最后两节用图表示。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8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考古发现孔子将早生十五年?
热度 17 fdc1947 2015-12-31 07:45
考古发现孔子将早生十五年? 12 月30日各大网站都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屏风或改写孔子生年 ”,科学网新闻亦转载了这条消息,该消息称: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日前,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专家 …… 认为屏风上的文字介绍了孔子的基本个人情况,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 文章认为,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这可是一条大“新闻” ,首先,文章认为“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这次明确得到了孔子的“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其次,文章认为得到了孔子的“准确纪年”,那就是说,过去孔子的生年都不准确了。孔子应当早生十四年(依照《公羊传》和《谷梁传》)或十五年(依照《史记》)。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确可以轰动中国乃至世界的考古学术界甚至整个文化界、教育界了。 但是,人们仔细想一想,这两件事似乎都有些问题。 关于孔子的姓氏、名字。过去是有明确记载的,《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说:“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宋人系殷人后裔(《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姓氏也很清楚,《殷本纪》:“封于商,赐姓子氏”。显然,“屏风”上所写的孔子姓氏和字并没有新的信息,还光有字没有名。 第二件事,关于孔子的生卒年龄,《史记》上的记载非常清楚,而且把孔子的年岁与当时发生的大事情对应得比较好。例如,鲁定公十年的齐鲁夹谷会盟(孔子五十二岁,摄相事)、鲁定公十三年的子路“堕三都”,一直到鲁哀公十五年的卫国内乱,子路殉难,鲁哀公十六年的孔子七十三岁逝世,等等。这些记载,《史记·孔子世家》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基本一致的,最多差一年。如果孔子再年长十五岁,有很多事情就完全不能解释了。 更重要的是,对于古代文献的取舍,作为“历史专家”,要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我们固然应当相信出土文物,但是, 出土文物也是由当时的人书写的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是汉宣帝时代的人,而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司马迁应当比刘贺年长五十多岁。司马迁是皇家的太史令,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而像屏风这样的日用品上的书写者则肯定不是专业的历史记录者。 怎么能够用后出的业余记录者的文字,来否定前面历史学家的专业记录呢? 而且,前面的专业记录又是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样的历史著作相互佐证的 。这样的取舍逻辑真是奇怪得很。 考古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海昏侯陵墓的发掘是全中国都在注目的大事情,对于出土文物中记载的历史信息,也有一个认真考证、认真取舍的问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6711 次阅读|33 个评论
做为“出土文物”的潘学峰
duke01361 2012-12-18 01:10
做为“出土文物”的潘学峰 ---写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 我叫潘学峰,这个名字只有我自己知道,当考古学家把我的骨架挖掘从地低下挖掘出来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动物骨架,他们于是得出了一个惊奇的重大发现:这个星球上曾经发生了又一次“直立行走”且“富于智慧”的动物的大灭绝! 于是,他们之中的权威者就把我们这类动物定名为“两足动物”,把我们当今的时代定名为“两足动物时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象我们中的一些人那样,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对引发“两足动物”大灭绝原因的研究!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在被冻得失去知觉的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处再一次浮现出我的亲人们、朋友们的形象!尽管我已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也不再能够流出泪水,但我的生物电波还是显示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朋友们的思念! 这使得我的脑部神经发生了严重的重排,形成了让那些科学家的未来“人”的困惑! 这究竟会是“两足动物”们的何等信息编码? (一) 在我被冻死之前,我的灵魂突然从我的肉体中窜出! 因为已经没有了合适的寄居体,他只好在空中游荡!成了真正的“孤魂野鬼”,他象《西游记》中曾经记述的那样,一直在没有氧气的空中徘徊!一直在唱着一首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表达的“歌曲”! 我们已经永久地丢弃了俗世!那种我们赖以表现自我的乌烟瘴气但却无比留恋的世界! (二)我叫潘学峰.... 我的孤独的魂灵在大声地呼叫:我叫潘学峰,我在寻找我的亲人和曾经的朋友们.... 我能发出的微弱的电磁波在那些人的通讯电磁场中被扭曲,变形,只能对他们的通讯工具产生微不足道的干扰... 他们中的那些心思细密的“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他们曾试图破解这种自然现象! (三)这个世界上之外又没有智慧生命? 他们围绕我发出的微弱电磁波大做文章... 有人认为这种微弱的电磁干扰来自这个星球之外的智慧生命,而有些人却觉得这样微弱的电磁担扰并不足以说明这个星球之外真的会存在着智慧生命.... 对此,我很着急,试图和那些相信存在着不同于他们的智慧生命的科学家沟通,于是,我在他们之间漂移... 我试图让他们感觉到我这个孤魂野鬼的存在,我希望他们能把我的魂灵重新捕获,并移植回我的骨架之中! (四) 在实验成功的那一霎那 他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像我们这个时代那样,繁衍自我已经工业化。 他们能够把握的灵魂重新放回我的骨架,使我成了一个有形的孤独的生命形式! 我很孤独,因为我看上去和他们不一样,我渴望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他们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他们虽然也有" 性别”,但那些性别就像我们腹腔中的“阑尾”,完全成了多余的东西!他们不谈性爱,但彼此关照,彼此负责,很有爱心!.... 而我还是渴望不再孤独....而这在那个时候又会变成一个世界性难题!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2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里耶秦简的时代错位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堆栈
热度 24 tangchangjie 2012-6-17 17:45
里耶秦简的时代错位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堆栈(唐常杰) 昨天看了神九发射,为中国航天人的成功而高兴,搅动了童年时的飞天梦想,为了平息过度兴奋后的心情涟漪,继续寻相关节目,不期在央视纪录频道邂逅了考古纪录片《 发现之路:迷城( 3 )》,先看上天,后看掘地,有趣。这则短片报道了湘西 里耶 古城的秦简奇迹,提出了竹简出土序列的 时代错位 问题。仔细思考后,觉得似乎可用计算机科学中的堆栈原理来解释。 里耶古城的秦简奇迹 短片中演绎了一个 22 个世纪前的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的突发事件。在那个大秦帝国之大厦将倾的年代,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里耶古城的受到攻击(来自义军?楚国复辟势力?),城破之前, 官员们匆匆把大量档案,包括能长期保存的竹木简牍,抛进水井, 22 个世纪后,成为出淤泥而不朽的国宝。 2002 年 6 月,因水利工程而做的抢救性发掘中,在里耶镇一号古水井中出土 3 万多枚秦简,相比全国历代积累的 6000 多枚 秦简,堪称奇迹 。这 些竹简直接或间接地描述了秦朝统一中国后的军、政、经、文领域中,与草根百姓紧密联系的一些大小事件的细节。其中还有 22 个世纪前的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等,反映了那时的数学教育水平。 “里耶秦简”现已成为百度和谷歌上的标准关键词,比“里耶古城的秦代竹简”更简洁更普及。 为里耶高兴,古镇就要发达了,凭这些老祖宗的遗产,毫无疑义,里耶将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旅游点,说不定,这些题材会被编成一部宣传里耶的电视剧。 出土序列的时间错位 按照常 识, 在出土文物时,上新下旧,埋藏越深层的,年代越久。但是,在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第一枚简牍却是楚简,大量的秦简埋在楚简下面。出现了发掘层中上旧下新的错位,短片指出,这是迄今(即到制作短片时)尚未解决的悬疑(相关资料 点击这里 )。 先进后出”的存储结构 为了解释上述这个错位悬疑,需要通俗地解释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 — 栈。简而言之,栈结构是一种“先进后出”的存储结构。其特色用英文描述,是 “ First In ,Last Out ”, 或简称为 FILO ; 计算机科学中还有一种数据结构,“队列”,先进先出,模拟了日常生活中排队的规矩,先到者先享受服务;而这里要讲的堆栈,是反其道而行之。 幼儿园小朋友也会用栈结构 。幼儿园小朋友睡觉时,父母或老师会教他们这样放好衣服: 先脱的衣物放下面(外衣,外裤等),后脱的放上面(毛衣,毛裤等),无意中用了一种称为“栈结构” 的高技术。而脱衣过程相当于 压栈操作 过程(Push)。 穿衣时,依次从栈顶拿衣服穿,自然而然,实现了 后脱的衣物先穿;借用栈结构原理,小孩子也能做到有条不紊,穿衣相当于的栈的弹出( pop )操作。 拆卸机械玩具时的先卸后装 。如果你不是专家而要想拆卸一个机械玩具、钟表或仪器,用一张纸记下拆卸的零件的次序、外形好位置,把零件妥善地、 有序地放成序列(栈结构),装配时按照“后拆的先装”。就能有条不紊。 计算机科学中的堆与栈 感谢19楼的意见, 与其说“幼儿园小朋友也会用栈结构”,不如说计算机科学家向“幼儿园小朋友”学习,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吸取灵感,发明了栈结构。 (如果觉得下面一段的细节较 难,不妨直接跳过这一段)。 有的书把栈结构又称为“堆栈”,是因为堆与栈比较相似,在具体的程序语言中,堆和栈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堆用于分配指针空间,而栈用于控制过程调用(参数、返回机制等),对栈空间的反复使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的重要编程技巧,还有若干差别,一言难尽。 下图演示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栈结构操作,1-3图演示了压栈过程。第4图是从顶弹出3号数据。 直观地表达了“先进后出”的特色。堆栈广泛地用于计算机编程中,例如递归控制、编译原理中的函数调用、括号配对、复杂表达式求值,以及计算的优先级处理,等等 。 计算理论中,有一种“带有栈的图灵机”,又称下推机( pushdown automata),用于在理论上处理“前后文无关语言CFL”(现有的程序语言都属于CFL)。笔者在科学网BBS群组上上载过计算理论PPT,其中3.2.2--3.2.3节有几十页对CFL和堆栈的解释和图示,包括堆栈在识别CFL中的作用,动作特点等等,在这里一言难尽,有多个下载地址,参见博文《 共享计算理论PPT 》 里耶古城的大秦官员在档案管理中不自觉地用了栈结构技术 。有下列猜想: (1) 敌档为我所用 秦攻占里耶之前,里耶是楚城,自然有楚国的官府文书档案。秦军攻占里耶后,接管并改造了原来的楚国的官府,同时接管了敌方文书档案,作为治理地方的资源。 (2) 平时怎么便捷怎么放 。 治理里耶的大秦官员用 栈结构思想 来管理档案,硬件可能是柜子,可能是地窖,也可能是简单堆放在地板上,软件就像今天的电脑输入法,采用了“高频先见”的技术,用得越频繁的(通常是越新的)放在越上面;用的越少的(通常是越旧的),放下面。是一种广义的栈结构技术,例如,不是一支竹简一个地址,而是一捆竹简或几捆竹简作为一个单位(给一个存储地址)来管理。 (3) 扔时怎么便捷怎么扔 。 在那个月 黑风高的夜晚,里耶城破之前,官员们 把存储的档案抛进城内的水井。做了 一次栈的大弹出运动。根据(2)的分析,年代比较新的,在栈结构的上层,拿起来方便,先抛,而沉积水井下层;而年代比较旧的,包括接管的楚国的简牍(根据是(1)),在栈结构的下层,后抛,结果沉积在水井上层。其慌乱和惊慌失措情景,在许多电视剧的兵败如山倒的情节中常常见到,时代虽不同,但在突发事件时的心理行为相似,是可以理解,可以猜测的。 怎样验证上述猜想呢?不妨检查已经出土的 3 万多枚秦简,检查其出土次序,是否有 下新而上旧 的情况。如果是,解释了时代错位是由于那个月黑风高夜抛弃档案时图方便、抢速度的合理操作的自然结果。 历史题,计算机方式做 教师常用生活实例解释概念。例如,用上面的“小孩脱衣”和“里耶竹简”例子给初学者解释栈概念,反过来,给一位已经理解堆栈结构的同行讨论“里耶竹简”时,只说一个字“栈!”,对方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离开了这个背景而讲“里耶竹简“,可能有点“小题大做”,或“历史题,计算机方式做”,与其说是僭越,不如当成娱乐吧。 不知是否会有考古专家看到这篇博文, 这仅仅是是外行的班门弄斧,权当猜想,权当娱乐,考古专家可能会见笑了。 相关博文 我所认识的Adlman 系列 ;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 , ; 云计算漫谈 趣味数据挖掘系列 卷积,小波的科普直观解释 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横着放”的科科普版 《 共享计算理论PPT 》 其中, 3.2.2--3.2.3节有几十页对CFL和堆栈的解释和图示 里耶古城秦代竹简的时代错位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堆栈 圈内焦点座谈:假日议购平板和手机 新现象新话题,新困难新方案—带个WiFi去串门(唐常杰)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科普札记|15459 次阅读|61 个评论
[转载]千年桑文化承传中国悠久的中药历史
热度 1 liujiping 2012-4-10 17:48
我国的桑业生产历史悠久,约在五千年以前,先民就在中原大地上开始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等不少古籍中都有对桑树的描述,众多出土文物上也出现了桑树形象。桑树在古人的心中是神圣的,常在住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世就把“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青年男女多在桑林中约会,后用“桑中”、“桑间”专指男女约会的地方。古代男孩出生后,要用桑木做的弓,蓬梗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用“桑弧蓬矢”指男子的远大志向。“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是西方日落处,太阳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后用以比喻人的晚年。“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或人生短暂。北魏时期颁布的均田令规定,男子可授桑田20亩,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家内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充抵应受倍田份额。可见,桑文化不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更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谋生方式。 桑作为药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滇南本草》。这本有着中医药精华汇编性质的医学典籍,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0多年。 桑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列为“中药”,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随息居饮食谱》等医学古籍中均有详细记载。桑椹、桑叶既可入食,又可入药,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桑椹、桑叶均被视为防病保健之佳品。1993年国家卫生部把桑椹、桑叶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为“药食同源”之品种。 二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滇南本草》言其:“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新修本草》言其“单食、主消渴”。《本草纲目》言其:“止产渴,利五脏,通血气,令人聪明生精神。捣汁后服解酒中毒,利水气,消肿。”《本草经疏》 认为:“桑椹者,桑之精华所结也,其味甘,其气寒”。 桑叶又称神仙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是集清、润两种功效于一身的药物。世界上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记载:“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开宝本草》记载:“霜后叶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 此外,嫩桑枝可去风湿,治臂痛;桑白皮可利尿、止咳、治浮肿。
个人分类: |28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李竞:解密玛雅纪年柱
pkuwpz 2011-4-28 13:04
南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出土文物中有一通玛雅先民遗留的凿刻文字的石柱。玛雅曾是美洲大陆具有几千年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但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于13世纪,这一文明,包括语言、文字、城镇、建筑、宗教、风俗、习惯,均遭到毁灭性破坏,从大地上消失净尽。今日的印第安人即是玛雅人的部分后裔。 玛雅纪年柱群 根据已破译的古玛雅文字,得知出土的石柱记载的是玛雅的历法,后人称之为“玛雅纪年柱”。该纪年柱建成于公元八世纪,约相当中华文明的大唐盛世年间。那时,也正值玛雅文明的鼎盛时期。 玛雅历算表明,玛雅历法为太阳历,每个月20日,一年18个月,360日;外加5个忌日,总共365日。此外,还有一个长达942万日的长周期,称为“纪”。并指认当时正值“第五纪”之中。现代天文学家将942万日的时间段,换算为今日的岁时,得出的资料是25800年。 现代天文学家对25800年这个时间长度的数值并不陌生,它是地球自转轴类似陀螺的轴摆动那样,正是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长度。不禁要问:在玛雅人编制历法之时,地球人尚未建立太阳系的今日观、也未确认地球的天体运动观、更无从得知何谓地球自转轴的摆动,玛雅历法中的“纪”时长25800年的依据为何?其实,这一数值在那时不止一个古代文明的天文学家知晓。例如,我国东晋之后,南北朝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就首先在编篡历法中,计入改正量‘岁差’。尽管并不知道春分点在天球上位移的‘岁差’现象乃是地球自转轴摆动引起的后果。‘岁差’的轮回周期正是25800年。 人们公认,地球人的文明史只有几千年,不足万年,所以,玛雅文明不会亲历“第五纪”的最初一两万年,关于“第五纪”初始岁月的描述,不是史实,只是传说或神话。根据“玛雅纪年柱”的断代,将“第五纪”的最后一日换算为现行公历,结果是:2012年12月21日,即2012年冬至日。“玛雅纪年柱”记载的是“第五纪”的起止时间,未涉及任何可能有的、在“第五纪”之前的“纪”,以及之后的“纪”;也未表明最后一日之后,是否是“第六纪”的首日,更没有最后一日乃是“世界末日”的明示或暗示。 鉴于“玛雅纪年柱”是唯一有关“第五纪”的历法文物。因此,关于玛雅文明预言“第五纪”之末日乃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是个伪命题。据悉,轮回之说可能是玛雅文明的特征之一。因此,玛雅“世界末日预言”之说乃是固有“世界末日”理念的基督教文明强加给古代玛雅人的,有必要判明历史真相。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2012年12月21日冬至时刻,确实将呈现一幅难得一见的天象: 2012年,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时,太阳在天球上的方位正好与星空背景上、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一点的方位重合,即地球、太阳和银心一点三者正好在处在同一视线上。由于地球和太阳的空间运动,三者呈一直线的天象转瞬即逝。近几年,由于天文探测的进展,发现并确认银河系中心有一个约为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称之为‘银心黑洞’。 银心黑洞 不具备天文科学背景的广大公众,由于专业知识不足,通常会对那种密度超大、体积超小、品质超大、引力超强的奇异天体——黑洞,既好奇又畏惧。如果此时,再面临诸如太阳中微子、地球磁场极性翻转等较生僻等科学名词和现象,往往很难辨明真相和是非。例如,有人宣称,玛雅文明的2012冬至日将是地球毁灭的世界末日的预言是真。因为,地球、太阳和银心黑洞三者一线,银心黑洞的引力和太阳的引力二者迭加;黑洞引力促使太阳爆发并产生中微子;突现的超强引力再加上太阳中微子,致使地球‘天崩地裂’,更引发地球磁场极性翻转,南极变成北极,北极变成南极,一下子末日来临,地球毁灭!这是多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说的如此似乎真的有眉有眼,有根有据,用了诸如大品质黑洞、引力迭加、太阳中微子、地极翻向等诸多科学名词和术语,不怕你不信! 作为有良知的天文学家,应该郑重指出: 一、银河系的直径约 8.5~10万光年,太阳和银心的距离约3万光年。因此,银心黑洞的引力信息传输到太阳系需时不会少于3万年。所以,2012年冬至时刻,呈现在天球的银心黑洞乃是3万年前的“像”。与之类似,那一时刻的太阳是8分19秒前的“像”。2012年冬至时刻,银心、太阳和地球三者呈一直线实为视觉效应,由于银心黑洞于3万年前辐射的引力,在到达太阳系之时,历经了3万年,太阳和地球也同时都经历了时达3万年都空间运动,在3万年前,这三个天体肯定不在同一视线上。结论:《千载难逢的三者一线》是个伪命题。 二、关于包括银河系黑洞在内的‘星系黑洞’的存在可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关于它们的起源和演化还知之不多。如今大多认为它们是星系诞生之初,激烈的天体物理过程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银心黑洞已存在了不下100亿年,其年龄远大于太阳的50亿年和地球的46亿年。尽管,人类发现并测定在银河系中心区有一个重达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其实它在太阳和太阳系诞生之前早就存在了。银河系中心区有一个恒星密集的棒状体,包括银心黑洞在内,质量约占银河系总品质的 1/3 ~ 1/4。正因为银河系中心棒状结构的强大引力 ,才致使中心区外围的1~2 千亿个恒星以逆时针方向,围绕银河系中心区运转,其中的太阳和行星系约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2亿年绕行一周。还应指出,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和二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银心黑洞和太阳的距离不下3万光年,其引力作用已微不足道。《银心黑洞和太阳二者引力迭加引发地球毁灭》之说是似是而非。 三、太阳中微子是太阳核心区产能的氢氦核聚变之核反应过程中,诞生的一种中性的基本粒子。它们的一个特征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太阳中微子的诞生与银心黑洞无关,太阳中微子也不会引发‘地球毁灭’。 四、地球的地质史和古岩石学指出,地球磁场的特征之一是极性翻转,例如,恐龙存在的 1.6 亿年间,曾历经3次北极变成南极,南极变成北极。地磁极性变化是地球物理内因,与太阳中微子无关。还应指出,一次极性翻转过程历时长达万年,絶不是瞬间突变。 五、2012年可能和通常年份类似,也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自然事件,诸如,剧烈的太阳活动、地震、火山、飓风、海啸、极端气候和气象,等等。但可以完全肯定,所有的自然灾害均与“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无关。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李竞 http://lijing.kepu.cn/archives/58 转载已授权。
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2月20日
xupeiyang 2011-2-20 04:37
1897年, 大清邮政 在北京开办 1930年,安阳“ 殷墟 ”出土文物引起世界关注 1949年,国民党将 故宫 文物迁往台湾 1987年,中国在 超导体 研究上获重大突破 1999年,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首脑相隔10年再次握手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