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驱动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通往诺奖的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vs外在驱动力
热度 9 aarhusguy 2017-10-3 09:23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如期揭晓。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个奖项和中国关系不大,但现场提问阶段,一共有4 个人提问,其中有两个是来自中国的记者,足见中国人对这个奖项的重视和渴望。 继985/211 之后,中国高校在双一流的旗帜下,再次出征。双一流虽然没有点明是否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目标,但是没有诺贝尔奖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名不符实的。因此,双一流的真正实现必然需要获得几个诺贝尔奖。我国主流科学家在完成博士博士后训练之后,一条默认的奋斗途径就是四青/杰青、长江学者/ 院士。几乎每个阶段都有年龄要求,所以你不得不抓紧时间发文章发大文章。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确实成效显著,目前,我国以CNS 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已经很多让国外老牌高校黯然失色。但即便CNS 发的如此之多,真正的原创性的特别是诺奖级别的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依然难得一见。几年前的乙肝受体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原创之一,还不是发在CNS 上。但离诺奖似乎还有点不小的距离,除非利用这个受体治好了乙肝。因此,在十月之初的诺奖之周,我们的有识之士不禁再次拷问自己: 如何才能拿到诺奖? 这就免不了拿出西方和国内的教育方式出来比较一番。 西方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强调兴趣和快乐——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内在驱动力。我们一直以来嗤之以鼻,认为兴趣和快乐这些东西还需要培养吗? 想要有的时候自然就会来的。然后,孩子们长大了,西方的孩子如果选择科学那基本是出于真正的爱好。我们的孩子哼哧哼哧一路大考小考,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也来到的科学的第一线,虽然费了老大劲,却经常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为啥干这一行。八年前,笔者曾在卡罗林斯卡就读。同事里边有一个从UCL 过来交换的本科生,一个姓梁的香港小伙。这个小伙非常高非常帅,举止得体,谈吐自信。看的出来必定家境优越(跟我等普通中国留学生完全不一样),用当下调侃的话来说,属于干什么都成却偏偏来学生物。笔者有一次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什么学生物呢? 他说,因为喜欢。当时笔者将信将疑。八年后,听说这个小伙从UCL 本科毕业之后,去牛津读了博士,然后又回到了卡罗林斯卡做生物学的博士后。诚不欺我也。并且这次我还知道了他的另一个身份——香港特首的公子。老牌帝国主义把一个富家公子培养成不爱香车美女却爱探索科学奥妙的科学家,其自身的科学和文化实力不得不让人尊敬。 笔者在丹麦奥胡斯大学读博和博士后工作期间,实验室有自德国,英国( 剑桥大学) ,甚至希腊,当然还有丹麦本国的本科生过来读博士。让笔者吃惊的是这些学生虽然是刚刚本科毕业,但进了实验室就非常独立,几乎不用’ 师兄师姐’ 教( 技术问题还是经常问的) ,似乎对科研该怎么做早就心知肚明了。无论是学术讨论还是实验设计以及时间安排上都显得非常成熟老道。此番回国工作正巧赶上院里的研究生面试。有一个学习成绩和面试表现都非常好的交大本科生,在面试结束前问了现场老师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本科生才算得上优秀的本科生呢? 可能是这个问题有点出乎老师们的意料,因此老师们并没有正面回答。什么样的本科生才算得上优秀的本科生呢? 我想起了丹麦实验室里的那些开始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们。我想大概至少要获得了科研的兴趣并能从中找到快乐( 内在驱动力) ,已经大体知道如何科研了才能和国际上的优秀本科生竞争吧。 以内在驱动力从事科研,快乐来自第一个发现或者解开大自然的秘密。据说这一刻,科学家感受到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美。而以外在驱动力从事科研,虽然可以收获四青/杰青、长江学者/ 院士的头衔,但终究和诺奖没有直接联系。
11205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读博驱动力的五个阶段:过山车曲线(ZZ)
热度 1 health229 2013-10-12 20:38
读博驱动力的五个阶段:过山车曲线 读博时的驱动力并非一成不变,它也经历了类似于创业者们都体验过的阶段。蒂姆 · 费里斯( Tim Ferriss )在他的博客中提到这些阶段:(充分)利用创业时的狂躁抑郁症:让过山车(曲线)服务于你。蒂姆 · 费里斯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有用的建议,而这 些建议同样适用于研究与读博历程。 第一阶段:不知情时的乐观 当你开始读博,一切都是新鲜的,你觉得你的研究项目很酷。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将要去解决一个大问题,如果你还有抱负并且表现良好,说不定还能获得很大的回报,也许是一个专利,或者一篇被刊登在颇具影响力的杂志上的论文。是不是听上去很耳熟?(其实,)它类似于(你)刚开始接触一份新的工作,所有人都对你比以前(的同事对你)好,以及一切顺利。好吧,再过几个月(让激情再飞一会),你将意识到这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振奋人心。 第二阶段:知情后的悲观 你已经在你的研究项目上耕耘有一段时日,也更理解这个领域了,但不幸的是,你依然迷惘。你(似乎)无法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任何好的成果,并开始疑惑这个研究项目对你而言是不是太大。如果你的博士研究不是延续于前人的工作,比如你更换了研究领域,这个阶段的(悲观)体验将更强烈。 第三阶段:信念危机(读博意义的危机) 你正处于读博历程的中段,却有着如四十岁男人一般的(中年)危机感:你既然没钱给自己买辆保时捷 ( Porsche ),就只能躲在一个角落默默地垂泪。你在想: “ 结束了吗?我是个失败者?! ” 研究项目也不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秀色可餐( pinkful ),事实上,你不得不为完成一部分很难称得上优雅的研究工作而奋斗。你觉得已经浪费了大量的时 间,而且做了很多毫无意义的小事。(但是,)虽然这些小事现在看起来毫无用处,但你永远不知道,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为它们串起了线索 ( connect the dots ),它们便有可能成为某项伟大事业的出发点。 第四阶段:崩溃与浴火重生(可选) 如果你在第三阶段没有快步地走出那些阴霾的负面感觉,你将面临崩溃。消极的情绪可能掌控了一切,使你染上一场迷你抑郁症。在这个阶段,很多人认为他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致于决定放弃。他们携一份未竟的读博事业黯然离去。无论如何,我们想避免这样的情形。 第五阶段:知情后的乐观 慢慢地,你开始意识到你的博士论文将不会像你想象中的让人击节称赞或叹为观止( awesome )。不管了( Whatever )。至少你会有几篇刊文,足够毕业。也许,《自然( Nature )》(就算想要你的文章也)不得不等你读上了博士后。但有谁会关心( Who cares )。你最好(至少)能读出个半吊子的博士来,这比什么都强。(当前,)你正紧挨着研究领域的前沿,可以为先进的科技文化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于愿足矣。这就足够了,你并不需要成就完美。 这条(过山车)曲线也吻合这几年收集的读博数据。它意味着每个人都经历着某种程度的(读博)价值预期的偏离。(因人而异,)某些阶段会缓和些,某些阶段可 能很剧烈。在任何阶段,请不要因过度的乐观或悲观而失去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沉静若水,我的朋友( Stay cool, be water my friend )。 The motivation during your PhD is not constant, and it resembles the phases that entrepreneurs experience and that Tim Ferriss describes in his post Harnessing Entrepreneurial Manic Depression: Making The Rollercoaster Work for You. Tim provides great advice for entrepreneurs, but this can easily be adapted to research and PhD life. Phase 1: Uninformed optimism You start your PhD, everything is new and you find your project really cool. It feels like you are going to solve a big problem and you might get a big prize if you are ambitious and work well, maybe a patent, maybe a paper in a high impact journal. Sounds familiar? It is a similar feeling to starting in a new job, everybody is nicer than in the previous job and it is by far better organized. Well, give it some months, you’ll realize it is not that great. Phase 2: Informed Pessimism You have been working for some time on your project, you understand the field better, but unfortunately you are still lost. You don’t see any good results in the near future and you start to realize that this project might be a bit too big for you. This phase is more severe if the content of your PhD is not a continuation from a previous work, if you switched fields. Phase 3: Crisis of Meaning You are more or less in the middle of your PhD and you have a crisis like 40 year old guys have. Since you don’t have money to buy you a Porsche, you just cry in silence in a corner. You think “Is this all? Am I a failure?” The project is not as pinkful as you dreamt it, in fact, you are going to struggle and work your ass off to finish a minimally decent body of work. You feel that you have wasted a lot of time, that you did a lot of useless little projects. Now they seem useless, but you never know, maybe sometime later you connect the dots and they were the starting points of something great. Phase 4: Crash and Burn (optional) While at Phase 3, if you don’t step aside fast from your negative feelings you are going to be screwed. Negativity might take over, leading you a mini depression. At this stage, many people think they have been wasting their time and they give up. They walk away with an unfinished PhD. Needless to say, we want to avoid this. Phase 5: Informed Optimism Slowly you start to realize that your PhD thesis is not going to be as awesome as you thought. Whatever. At least you’ll get some publications, enough to graduate. Maybe the Nature paper has to wait for your post-doc. Who cares. You’d better finish a half-ass Phd than nothing. You are getting the grip of your field, you can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the state of the art. It should be enough. Good enough, you don’t need perfect. This curve is fitted to PhD data collected during many years. This means everybody will experience a certain deviation from the values here predicted. Some phases will be mild while others can be extreme. At any stage, don’t be carried away by over-optimism/pessimism. Stay cool, be water my friend.
个人分类: 艺海拾贝|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流行与相似:网络增长的驱动力
热度 11 pb00011127 2013-9-16 20:49
Papadopoulos 等人的这篇论文 ,我也是先简略看过,最近又重新细看。文章的切入点不算新,是讨论流行性(度大的节点受到更多关注,产生马太效应)和相似性(相似的节点对之间更容易建立连接)在网络增长中各自起到的作用大小。 不过作者分析这个问题的思路很新颖,他们认为节点越老,倾向于度越大,所以“流行性可以用节点的年龄刻画”,这样把每一个节点映射为平面中的一个点。如果这个点用极坐标表示,那么半径就是节点出生的时间步的对数(第一个节点就在原点),角度则是随机赋予的。作者提出了一个优化模型,其中节点不是单纯按照优先连接(年龄越老越好,或者按照度成正比)或者单纯按照相似性(夹角越小越好),而是按照最小化“年龄乘以夹角”。而“年龄乘以夹角”,正好就对应于该平面中两个点的双曲距离——明眼的读者知道,这是先计算好关系之后在文章叙述的时候甩了一个包袱。 实际上,这种“相似性”的机制,很类似于 10 年前李翔和陈关荣老师的“局域世界模型” ,因为该模型实际上是把连接限制在了某个角度的表示的局域世界。遗憾的是作者可能并不知道这篇文章(李翔这篇文章引用了 350 次左右)。 文章的妙处和野心在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几何表示,如果加上一些修正,几乎可以扫过各种各样的模型。譬如如果允许节点从靠近圆心的位置向外运动,可以实现从随机网络到各种各样指数的幂律网络。这里面作者又玩了一个巧,因为老化网络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而相似性里面如果引入费米函数,则温度可以调节簇系数,这是显然的。虽然作者取了很多巧,而且我怀疑故意没有引用很多特别相关的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几何表示很直观,也的确给出了很多模型的统一性的框架。 文章有一处亮点,是作者认为他们提出了一种判断演化机制是否恰当的真正方法——以前的方法比较的是演化机制产生的结果(譬如度分布、簇系数),而作者引以自豪的方法比较的是演化方法本身(比较链路产生的概率)。在于这篇文章几乎同样时期,我们曾经提出过利用似然分析给出一种普遍适用的判断演化规律谁好谁坏的方法 。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更加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当然,我们在其他方面并无贡献。 作者认为这个工作可以用于链路预测,但是并没有验证他们的想法,我觉得这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尝试。不过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因为肯定很多网络不适合使用作者在附录中提到的那种非常复杂而缓慢的映射方法。 Papadopoulos, F., Kitsak, M., Serrano,M. ., Boguná, M., Krioukov, D. (2012). Popularity versus similarity ingrowing networks. Nature, 489(7417), 537-540. Li, X., Chen, G. (2003). A local-world evolving network model.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Applications , 328 (1), 274-286. Dorogovtsev,S. N., Mendes, J. F. F. (2000). Evolution of networks with aging ofsites. Physical Review E , 62 (2), 1842. Wang, W. Q., Zhang, Q. M., Zhou,T. (2012). Evaluating network models: A likelihood analysis. EPL(Europhysics Letters) , 98 (2), 28004.
28228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读博驱动力的五个阶段:过山车曲线--Tim Ferriss
syshhd 2012-12-10 21:07
The motivation during your PhD is not constant, and it resembles the phases that entrepreneurs experience and that Tim Ferriss describes in his post Harnessing Entrepreneurial Manic Depression: Making The Rollercoaster Work for You . Tim provides great advice for entrepreneurs, but this can easily be adapted to research and PhD life. Phase 1: Uninformed optimism You start your PhD, everything is new and you find your project really cool. It feels like you are going to solve a big problem and you might get a big prize if you are ambitious and work well, maybe a patent, maybe a paper in a high impact journal. Sounds familiar? It is a similar feeling to starting in a new job, everybody is nicer than in the previous job and it is by far better organized. Well, give it some months, you’ll realize it is not that great. Phase 2: Informed Pessimism You have been working for some time on your project, you understand the field better, but unfortunately you are still lost. You don’t see any good results in the near future and you start to realize that this project might be a bit too big for you. This phase is more severe if the content of your PhD is not a continuation from a previous work, if you switched fields. Phase 3: Crisis of Meaning You are more or less in the middle of your PhD and you have a crisis like 40 year old guys have. Since you don’t have money to buy you a Porsche, you just cry in silence in a corner.You think “Is this all? Am I a failure?” The project is not as pinkful as you dreamt it, in fact, you are going to struggle and work your ass off to finish a minimally decent body of work. You feel that you have wasted a lot of time, that you did a lot of useless little projects. Now they seem useless, but you never know, maybe sometime later you connect the dots and they were the starting points of something great. Phase 4: Crash and Burn (optional) While at Phase 3, if you don’t step aside fast from your negative feelings you are going to be screwed. Negativity might take over, leading you a mini depression. At this stage, many people think they have been wasting their time and they give up. They walk away with an unfinished PhD. Needless to say, we want to avoid this. Phase 5: Informed Optimism Slowly you start to realize that your PhD thesis is not going to be as awesome as you thought. Whatever. At least you’ll get some publications, enough to graduate. Maybe the Nature paper has to wait for your post-doc. Who cares. You’d better finish a half-ass Phd than nothing. You are getting the grip of your field, you can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the state of the art. It should be enough. Good enough, you don’t need perfect. This curve is fitted to PhD data collected during many years. This means everybody will experience a certain deviation from the values here predicted. Some phases will be mild while others can be extreme. At any stage, don’t be carried away by over-optimism/pessimism. Stay cool, be water my friend
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构造运动的动力问题
热度 1 liu005777 2012-11-23 09:38
——刘全稳 作为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构造运动在地质作用( 地球科学把自然界中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分析地质条件的指路标,也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 构造运动的结果形成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的变形和变位。一方面引起了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如山脉的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大洋扩张等,另一方面在岩石圈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变形,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裂与相对错动等。 构造运动还是引起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的重要原因,并且对地表的各种表层地质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通常,在一般地质术语或者描述中,构造运动可用造山运动、地壳变动、地壳运动等同义词替代。有时,也可以用某一具体的构造运动事件来说明,如“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 构 造运动所表现出的全球性、周期性和方向性等基本特征,强烈地揭示着地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具有全球性、周期性和方向性。因而,人们必然要问?是什么导致了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就学到了“力的作用是产生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所以,研究构造运动,真正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产生构造运动的动力问题。 “现如今眼目下国内外”无论是从形而下探讨运动造成的结果——构造形迹的变化——运动学特征,还是从形而上探讨运动造成的结果——运动时间速率的变化——动力学特征,都只是一种“在商言商”的“浅尝辄止”行为,“动力方程是一种什么属性的东东”“应包含哪些因子”这些本质问题“基金”没有要求、“专项”不知道要求、“课题”不敢设置、“千人”无人触碰、“学者”绕道而索。 从地球上已经表现出的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来看,地球发生构造运动的驱动力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它必须表现出全球性,因而,这种力属于体力,所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具有使地球整体脉动的特点;其次,它必须表现出周期性,所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具有周而复始的特点;第三,它必须表现出方向性,所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既具有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又具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所以,地球动力方程中必须要有周期性函数因子,必须正、负可变。 以“周期性函数、正负可变”两条要素来考察以往各种地学学说中的动力问题,是判断此类构造运动动力问题解答正确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符合条件者,才有可能具备解决问题的前提。 板块构造学说的驱动力问题——地幔对流说,不仅没有符合判断条件的因素,而且连可供判断的动力方程都没有,所以,板块构造学说与其它学说一样,都属于“说说而已”,不属于理论。“板块构造说”与“大陆漂移说”属于同一个故事,只是前者属于新编,情节更丰富一些。 既然“板块构造说”都不可以,那被“板块构造说”否定了的其他学说则更加不可以了。 各位读者,我向您强烈推荐《地球原动力》《地球动力与运动》《理论地质学导论》,它们已将此问题彻底解决,这些力便是——地球胀缩力、地球强中纬力、地球潮汐力等。
个人分类: 大自然探索|27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正能量下的功利主义
刘全生 2012-10-26 17:16
十天前咬啮了一番“功利主义”,发觉该词本身似乎没有褒贬,但却成了贬义词,于是乎套个新名词“正能量”赋予“功利主义”更多的褒义吧,而且愚以为“正能量下的功利主义”可能是现今世道下吾等善辈最佳的驱动力! 今日写个命题作文,发挥形散神也散的文风,略加详表吧。 不知何时功利成了贬义词,急功近利更成了批评和指摘语了。难道做事之前不能或不该想想,事成之后有何功劳和利益吗?有了对功对利的思考,这事就做不好或者做不成了吗?这重思考难道是决定所做事情性质的主因吗?做事不考量功利的除了机器人,还有何等照此行事的人吗?这样做事的人能做成事、做成好事或大事吗?难道说功利不能成为是否做事的评判标准,不能成为做事的驱动力吗?………… 以亲身感悟和所经世事来看,功利本身并无恶性,更多时候是因为人不够强大,以致于抵制不住功利的诱惑而以旁门左道逐之,这样的坏事传千里,从而使功利趋贬义;若再被功成且名利双收者宣教一番,则其在世之年怕很难再有望其项背者了,这似乎陷入“阴谋论”了哈,扯远了。但是这种给本来是好的东西披上个恶名的做法,似乎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常见的为了禁锢、束缚或保护的手段。 不过中西方文化中其实都有与此相悖的言论。古人们就云过: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儿当建功立业、加官晋爵以光宗耀祖……。拿破仑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其实,只要加入正能量,按照道德法律等规范,对预做之事进行愈多层面的功利考量,可能做事方案也就设计的更周全、更合适、更新颖,做事的时候也更努力、更踏实、更专心、更用脑,事成之后也能更好更快的将其“成果”发扬光大呢。远的不扯,科网的科学家伙们(抄文教授创词)回顾一下自己的科研过程,就不难找到“案例”,我就不赘言了。
个人分类: 理性随感|3515 次阅读|2 个评论
作家的原本驱动力
clivia 2012-10-16 07:22
作家的原本驱动力 人怕鬼,鬼却怕人写的文字。 文字连缀在一起表达思想或鸣不平的时候就成为文学。文学的魅力在于内省、反思和感悟,它能产生一种让人灵魂深处感得震慑的力量。当毛泽东发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之辞的时候,蒋介石硬是不服气,命他手下的一帮御用文人做出一篇类似的词来压倒《沁园春·雪》,可是,那群整天吃香喝辣的、不识人间愁苦之辈却怎么也哭不出这样的气势来!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往今来,正因为作家的困顿和窘迫生活,才激励着他们创作出不朽的名篇并通过手中的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汪曾祺初到上海找工作的时候碰了几次钉子,甚至想自杀,于是他写信给沈从文,没想被沈从文大骂了一顿:“为了一时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这一骂不打紧,倒是刺激了汪曾祺振作起来奋发图强,终于成为现代知名作家。 苦难的生活是作家创作出名篇不可或缺的原型,《诗经》中“风”相比“雅”和“颂”更为贴近普通民众生活和情思,所以更受欢迎。当我们为作家的成功喝彩的时候,却不能忘记作家成名之前创作的艰辛。“打工诗人”郑小琼成名之后拒绝了几份高薪文职工作,仍然推销着那些无人问津的五金产品,她说,是为了继续写诗,没了疼痛感,诗歌便没了灵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魔幻文学之父的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的时候已拖欠了3个月的房租,房东来催要房租,他的妻子对房东说:还要再欠房东6个月的房租,甚至当《百年孤独》最后初稿完成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钱将书稿邮寄到出版社。然而,也许正是这样的困顿和窘迫,才激发出马尔克斯写出让全世界人灵魂深处感到胆战心惊的《百年孤独》。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罗琳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系列童话之时,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哈里·波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不过,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童话一出版便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其中包括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 “一名作家应该对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丑陋表达批评和愤慨……有些人可能想要上街呐喊,但我们应当容忍一些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并且用文学来表达他们的观点。”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如是说。歌以咏志,当文字成为一种载体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者观点的时候,文字将不再是枯燥的堆砌字符,而是让敌人望风丧胆的豪言壮语,它赋予了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传奇,文学的魅力即是于此,它以一种最有力量和最自由的方式证明了作家自己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从这点出发,苦难的生活磨练也许正是作家创作的原本驱动力。 2012-10-13
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鬼疑的板块驱动力尚须仔细核对
热度 1 wt6543 2012-7-14 06:45
推理的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原来被认为几乎被证实的一下子变得模糊,但有一个理论确可能被证实却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中论述的,为什么会在赤道处形成超大陆,之后它为什么会被分裂,而那些变得模糊的要重新考虑了。
个人分类: 原创论文|30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对策和机理的理解
rainphield 2012-6-28 11:56
首先说说为啥要写个主题。昨天下午实验室恢复了学术报告,不管是不是被考勤逼来的,反正来参加的老师同学很多,还有好多人是站着听的。我扮演听众,听完以后虽然有些不懂,还是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久疏战场,感觉我表达的能力也有下降,其间也没人打断我,更没人打击我,感觉气氛不够热烈啊,一点点争论都没有。 平淡和谐中报告会完了,我依旧没有啥感觉。但是,下来以后一个词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回家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词,这个词就是“机理”。报告中提到将来的研 究目标要做到机理层面,可我总感觉那不是,真的不是,那是对策层面。 当时在现场可能是没有表达清楚我这个观点,回来理了一下思路。我举的 这个例子是:100个人体重和100头猪体重都称好了,用经验法(数理统计法)来找人重和猪种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拟合出一条线性方程,反映猪越重和人越 重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实中,我们想想这也确实有点关系,猪越重,人就吃的越多,那自然就长得更好,人就越重。经验模型表达了这个现象的存在,而且通过描述 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一条很有价值的结论——好好养猪,人吃了胖胖猪就可以长壮壮;更理论化一点的说法就是:猪长胖是人长壮驱动力! 现在就来讨论:以上结论是“对策”还是“机理”? 我个人感觉,对策是指从外部对一个系统施加作用力或向系统输入能量而使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设想;机理是指系统内部组织结构调整或能量组织间流动而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 那 很显然以上案例的结论属于对策层面,也就说并没有深入到人体系统以内,而是一直在外部来找跟人体重量有关的影响因素。今天可以说猪重影响人重,明天可以引 入牛重、羊重、……有意思吗?这相当于始终停留在现象和现象表达这个层面,政府做项目大多是这样,那时为了制定宏观政策,这么干可以。但是,搞科研,搞学 问,也这么搞,就未免又点肤浅了。当年的我曾经也是这么肤浅,拿着“对策”当“机理”,结果吃了大亏!现在回头看看,也未必是件坏事,至少让我明白了,这 么干不妥!既然知之,则广而告之。 研究做到机理层面才是我们追求的,也是不能浮于表面的。要从系统的内在去挖掘真正变化的原因,人体重的 形成和进食饮水、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等这些内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凭经验(统计规律)说:能吃就会长胖,可是,偏偏有些不符合这种表象规律的人物出现: 怎么吃不都胖。这就说明,单凭经验是不能找到真正的机理的。 话说回来了,我们研究的是“耕地产能”,那我们拿“耕地单产”来说事,就肯定不行了。研究的是“耕地质量”,拿“光温土水气热”来说事,也肯定不行。 下 面谈两个假设:1、假设耕地产能是一个系统,耕地质量在外部作用到这个系统,那么,两者间就构成了“对策”关系,简单说就是:提高耕地质量有利于耕地产能 的提升,但是,这说法容易站住脚吗?不,农学家马上会说,耕地质量不用变,我给你育出新品种就可以了,说明作物“机理”在作怪,完全影响了我们耕地的研 究;2、假设耕地产能和耕地质量是一个系统,那么,两者间形成“机理”关系,这样顺理成章有了“耦合”一说,但是,现在难题来了,我们怎么描述这个系统状 态?机理是规律,变化才有规律,如果系统状态无法描述,如何谈规律,再如何谈机理?也简单起见,把耕地产能的变化来标识系统的变化,那结论可得,这个变化 是耕地质量和产能之间能量流动的结果,描述这个流动的过程,就找到机理。但是,请不要忘记,密闭的系统是很难存在的,难保这个变化不是系统受到光温水气热 (注意土已经是耕地的一部分了)的影响而改变的。 通过假设可知,要想获得对策容易,想获得机理真的很难。为了描述系统中某一个组织的变化 对另一个组织的影响需要做参照对比,这也是为啥做试验的时候要搞个空白的原因了。单纯的通过大田观测获取数据来研究,我觉得这真的远远不够,做做对策研究 没有问题,机理必须要有试验田,在条件可控的情况下,来研究机理。 以上的想法仅仅是报告会后个人所想的,并不是说报告人讲的不对或如何如 何;而是,我想说清楚干这件事需要小心谨慎,千万别拿着“对策”当“机理”。之所以,把我的想法深夜发在这里,就是想前辈、同行、好友看到以后也能一起讨 论,我愿听直言教诲甚至批评。反正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想出好点子,要把事情干好干漂亮。
个人分类: 我曾想过|3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什么从事科研?
热度 2 qianlivan 2012-5-14 16:25
“为什么从事科研”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历史方面,怎么进入了科研的行当?二是驱动力方面,为了什么而科研? 第一个方面和个人经历有关。我进入科研行当和年少时的一个梦想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69731 )。 随着学历的增长,离梦想越来越近,同时干其他工作的能力也越来越低下,除了干科研,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在刚毕业的时候,我有段时间已经厌倦了科研,但是别无选择,只能在科研的路上继续前进。在那段时间,做科研完全是处于历史原因,科研不过是一个谋生的工作,不做科研能干什么呢? 第二个方面才是做科研的真正原因。在厌倦科研的那段时间,我进行了反思,回忆了小时候的梦想,也尝试做点别的事情。我最终发现,除了做科研,我也可以干点别的事,翻译、编辑都是可以干的工作。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我发现,科研对于我不只是一个领工资糊口的职业,领同样的工资,可以干其他的工作。有些工作还可以有更多的收入,但是,财富不是生活的目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quickforward=1id=535586 ), 它不过是实现生活目的的媒介。如果不需要很多财富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为什么要去赚很多钱呢?为了赚钱而工作是荒谬的。现在,科研对我而言是科学事业中的一个部分,为了自己对宇宙的好奇心,需要进行科研,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科普方面的工作、承担知识赋予我的责任也需要进行科研。 总而言之,从事科研不再是仅仅由于历史原因,从原动力上来说,从事科研才能真正实现我的人生目标。
5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没有目标就没有驱动力!!!!
JiuBaiYi 2012-4-18 23:35
黄彦到年底的计划: 我5月份要开题 今年内学位论文要成体系虽然不一定写完 年底要投一篇SCI EI或者一级学报一篇 ———————————————————————— 罗栋梁到年底的计划: 2篇SCI 1篇EI
个人分类: 科研和生活|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数预计将达到62.63亿 普及率达87%
libing 2012-4-11 22:23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11年,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57.871亿,比2010年增长了10.13%,占全球人口总数的87%。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数预计将达到62.63亿。用户的发展得益于先进网络的部署、具有吸引力的资费、可负担的手机、可使用数据业务的增加,比如:移动应用、移动支付、高速移动互联网。 不过,全球移动用户的增长势头将放缓。2012年,用户增长将下降到8.21%。2013-2015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将继续下降,到2015年增长率将仅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到2014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将超过70亿。 新兴市场成主要驱动力 按区域发展分析,2011年,亚太移动用户28.57亿,占全球的49.36%;欧洲移动用户11.15亿,占全球的19.27%;中东和非洲移动用户8.89亿,占全球的15.36%;拉美移动用户5.74亿,占全球的9.93%;北美移动用户3.52亿,占全球的6.08%。 2012年,亚太、中东和非洲的移动用户数将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21.56亿和9.99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继续上升,分别达到50.4%和15.79%。新兴市场的发展是主要驱动力。2012年,因市场发展空间不大,普及程度很高,欧洲、北美和拉美移动用户数增长将保持平缓,分别下达到11.41亿、3.68亿和6.08亿。欧洲的用户增长主要来源于东欧,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继续下降,分别达到18.22%、5.88%和9.71%。 从移动普及率分析,2011年,全球移动普及率为86.7%,其中发达国家普及率达到117.8%,发展中国家移动普及率相对较低,为78.8%。从区域中看,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CIS(143%)、欧洲(119.5%)、美洲(103.3%)、阿拉伯(96.7%)、亚太(73.9%)和非洲(53%)。 3G用户持续增长,亚太地区扩大3G市场领先地位 2011年,全球3G及以上用户18.43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31.86%,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相比之下,2G及以下用户为39.4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68.14%,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12年,有研究估计,全球3G及以上用户将达到25.93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41.40%。2G及以下用户为36.70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下降到58.6%。预计到2013年,3G及以上用户数量将超过2G及以下用户。 从区域上分析,2011年,亚太地区超过欧洲成为全球3G用户最多的地区,用户占全球的比例达到了39%;欧洲列第二位,用户占全球的比例为34.76%;非洲和中东的用户数超过了北美,占全球的11.1%;北美占全球的比例为9.44%;拉美3G用户数也有所增长,占全球的比例上升到5.61%(2010年为4.93%)。 2012年,亚太地区将继续扩大其在3G市场的领先地位,3G用户占全球的比例将达到42.48%;中东和非洲、拉美对全球3G用户的贡献也会增加,但增长相对平缓,贡献率分别达到11.93%和6.1%;欧盟和北美占全球的比例继续下降,分别下降到30.17%和8.49%。 到2015年,亚太地区3G用户将超过全球的一半,主要增长来自中国和印度。中东和非洲、拉美的用户占全球用户总数的比例将超过欧洲。北美用户占全球的比例保持在6-7%的水平。 数据需求推动网络升级,今年LTE商用网增至103个 根据分析机构的估计,未来几年LTE将强劲增长,2011年,全球LTE用户为1160万,到2015这一数字将达到7.442亿,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0%。在LTE用户中,TD-FDD用户将占绝大多数,TD-LTE用户占比为20%左右。2012-2015年,LTE的用户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43%,214%,84%。 从网络部署角度分析,2011年,全球投资LTE的运营商总数以达到248个,其中185个网络已开始使用,63个网络进入了预商用试验。从LTE商用角度分析,2011年,LTE商用网络数量突破了50个,在LTE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2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103个。 从区域上分析,到2015年,LTE在全球的部署将呈现以下局面,欧洲所占比例最大为36.7%;其次是亚太地区,比例为26.6%;列第三位的是拉美地区,占17.1%;此后分别是北美、非洲和中东地区,分别为10.1%和9.5%。 随着移动网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使移动宽带对用户更具吸引力。2011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11.86亿,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19.83%。在所有移动宽带用户中,发达国家为7.01亿,占全球的59.11%;发展中国家为4.85亿,占全球总数的40.89%。亚太、欧洲、美洲、阿拉伯、CIS和非洲分别为4.21亿、3.36亿、2.86亿、4800万、4200万和3100万。
个人分类: IT与网|2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秦晖: 全球化的第三种可能
热度 1 fouyang 2011-12-22 06:56
【博主按:秦晖是我很敬重的作者。我以前介绍过他对苏联和东欧改革的研究(见篇末有关文章)。这此转贴的文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在考虑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时,需要注意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不幸的是,和经济竞争不同,在制度和文化上不一定是优胜劣败的。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一个不守规则的玩家可能导致整个规则崩溃。这是我们预测将来时需要考虑的可能。这篇文章是2007年写的。四年后(特别是经过了金融危机以后)再来看,我觉得作者的预言还是比较靠谱的。另外,作者对于“左,右”两派斗争的结果究竟是右派争自由,左派争福利还是右派反福利,左派反自由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很引人深思。分配与权力的不平均对中国的发展来说到底是驱动力还是隐患?也许只从道德上判断也不是一个合适的视角。】 秦晖:全球化的第三种可能 http://business.sohu.com/20071031/n252976358.shtml   对于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处在什么地位,通常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说中国的体制不适于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肯定出问题,所谓“中国崩溃论”;还有一种比较积极的说法,认为全球化是对中国的改造,世界会用比较先进的规则改造中国,中国将会和世界接轨,首先讲的是和市场经济接轨,还有讲民主制度接轨,只是没有明确说。   我有一个看法,现在来看,除了这两者,恐怕也有第三种选择和第三种可能。   这第三种可能,有有可能是中国演变了国际规则,而不是世界演变了中国呢?当然,过去我们经常讲要解放全人类,要用社会主义的那套东西拯救世界上2/3的苦难兄弟,现在当然不是这个意义上的转变了——我觉得有一种可能,就是用中国在权力不受制约的前提下形成的有某种特征的市场经济,改变了全球市场经济经过100多年已经形成的某些规则。在中国经济的高增长面前,国际上经济学界一片唱赞歌的声音,这包含了他们在理论上没有办法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的无奈。中国的这种经济模式既不是自由放任、又不是福利国家,这种状况应该是世界上的左派、右派都不满意的,但是现在左派、右派都想用中国的高增长来为他们的理论提供注解,所以出现了左派歌颂中国,因为中国的自由竞争还不是很发达,右派歌颂中国,因为中国福利水平很低。   随着全球的资本拥进中国,中国的廉价商品流向全世界,中国的经济模式对世界的两大主流的市场经济模式,就是自由放任和福利国家都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冲击。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趋势:福利国家必须降低福利标准,而自由贸易国家好像最后将不得不重塑贸易壁垒,否则对中国都无法应付,而且这仅仅是开始,这的确是很值得研究。这个现象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批评,国际的批评当然大家都知道了,所谓要求人民币升值只是这种批评的一个很初步的反映。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左派赞扬中国低自由和右派赞扬中国低福利的状况,不久就会变成左派批评中国低福利,右派批判中国低自由,这是迟早会出现的一个趋势。   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崛起,不仅是在于低工资,我觉得仅仅说中国低工资不能概括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现在中国所有要素价格都很低,如果说中国的低工资是因为劳动力充裕,那中国的低土地成本又是因为什么呢?中国的土地显然不多余。中国低成本使用资源,低成本使用环境是因为什么呢?中国显然也不是资源大国,也不是环境特别好的国家。而且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也是特别廉价的,尤其我们长期以来采用追加公共资金的方式来招商引资,可能全世界市场经济国家没有这样进行招商的(就是说你能够招来多少钱,我的公共资金会等量投入多少,或者按照一定比例追加多少)。实际上,公共资金的使用、资源的使用、土地的使用、劳动的使用都是廉价的,所有这些因素汇到一起,根本在于目前中国体制上利益的博弈不充分,公民社会的进步很小,不受制约的权力可以反常地压低所有的一切价格。因此,这种趋势的发展,使得福利国家的趋势不能持续,而且全世界的工会运动都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   我觉得现在有一个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国内的社会紧张,实际上也造成了其他国家的社会紧张,全球化机制把中国的一些社会矛盾稀释到全世界,我这里讲稀释而不是化解,因为这种现象很难说是化解。之前,所谓的民主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的左或右,基本就是福利国家和自由放任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博弈,但是在福利国家往往看到责任比较大的国家,当然权力也比较大,所谓自由放任是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它的责任也不会很大,就是说它一边要求权小责也小,一边要求权大责也大一点,但是很少有提出权要大,责要小的主张。但是最近我们看到开始出现这样的趋势。   法国5月份大选出现的萨科奇,他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他强化在权力上国家更加强大,这和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也完全不一样了,另外一方面他强调福利包袱要卸除,就是在责任方面他要妥协,这就要求更大权力和更小责任是兼而有之的,这种倾向在以往的西方权力政治中是从来没有的。所以你很难说萨科奇是传统意义的左派还是右派,如果你说他是左派,他主张低福利,你说他是右派,他又主张大国家,这个东西很难说。劳资关系失衡、失业增加、移民问题、公共财政困境,所有的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欧美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积聚,最后一些人会发现,像中国的做法还是不错的。当然萨科奇是走的第一步,如果沿着萨科奇的道路继续往下走,权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小,最后我讲得不好听一点,世界中国化都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世界中国化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的福音,也不是什么自由主义的福音,而是这两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是我想这种现象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要改变这种趋势,我觉得也很简单,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中国要作出努力:一个是为自由而限权,不受制约的权力在中国的未来改革中要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就是所谓为福利而问责,中国的低福利状态也必须转变。的确,我们应该继续扩展全世界已经被证实为有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人民福祉的那些自由,同时我们也应该扩展现代国家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要保证这种公共服务职能应该是真正的“正福利”。我们国家长期一直搞二次分配,过去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二次分配往往搞成了“负福利”,就是有权力的人收入也多、福利也高,无权力的人收入也少、福利也低,二次分配以后的基尼系数不仅没有比一次分配下降,反而还升高了一些。   我们现在要讲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首先要避免二次分配,由于我们的体制缺陷,反而变成了向有权有势者倾斜,比如说最近有一些企业开始恢复盖福利房,这就引起了很多的争议。我觉得,福利房就看什么企业在盖,如果是私营企业,如果是全部开放竞争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主动为他们的职工盖福利房,这当然是一个好现象,可是如果是垄断行业,如果是用垄断的方式获得了高额利润的行业,在他们很不正当的高收入的情况下再增加高福利,我觉得就是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要避免的,就是“尺蠖效应”,所谓“尺蠖效应”就是说不管是实行放开的政策还是收紧的政策,都有那么一些得利者,另外相当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得利比较少的。   比如,2005年法国发生移民骚乱,实际上严格说不是移民骚乱,而是移民第二代的骚乱。发生了骚乱以后有朋友曾经问过两位法国朋友,说这个骚乱对中国有什么教训呢?当时两位法国朋友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说给穷人盖的福利房不能太多地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可是过去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给这些新移民盖什么福利房,恰恰相反,我们不给他们盖,他们自己要盖一些房子,我们还叫它“违章建筑”。我们过去是既不给新移民盖福利房、也不允许他们形成所谓的贫民窟,我们只允许他们以单身劳工的方式住在所谓的工棚里面,而他们在工棚里面是永远无法在城市定居的。 这样的状况我觉得是很危险的。老实说,自由多,这些人就会私搭乱建,就会形成所谓贫民窟,如果福利多,就会出现大片的福利公屋区,但是中国这两种在过去都没有,都是单身住工棚,两亿多人生活在单身工棚中,我认为对中国未来发展是有很大隐患,也会产生畸形的一代。中国很多的留守儿童,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见过父母,很多孩子都是在不太正常的氛围中成长,传统中国的伦理、文化、价值判断,乃至人们的行为模式都是被扭曲的,这样下去会是什么情况我们很难设想。我想,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有一些违章建筑,还是国家给他们解决一些福利房(中国最近在花力气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对于维持两亿多人的家庭生活,对中国的未来发展都会有很大的意义。(作者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有关文章: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介绍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2634  
个人分类: 好文欣赏|244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路上奔跑
songyanru243 2011-11-19 15:32
读书学习,只有甘于寂寞,不怕孤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灯火阑珊的境界。 内心要充满滚滚的驱动力,对自己的懒惰、拖延下点黑手,将快要冒出的消极的情绪和偷懒的心思统统灭掉,让其胎死腹中。 一个对自己太好的人永远战胜不了自己,只有足够残忍,足够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就事业的辉煌。 我唯一能利用的是自己的身体,我这个躯体只允许用来协助大脑来完成执行命令,而我的大脑只允许通过思考来发出积极正确的执行信号,时刻保持纯粹的灵魂和干净的身体,永远只做自己认为是有益的正确的事情。 接下来将是最关键的一段时间,成或败只在一念之间。扛过去,就是成功,熬过去就是失败。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奔跑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反应的“猫”:新驱动力?
热度 1 hxgwzu 2011-6-10 10:27
化学反应的“猫”:新驱动力?
众所周知,根据现有的化学反应理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方向与限度)是受热力学定律制约的,而其现实性(速率)是受动力学规律控制的。在温度( T )、压力( p )一定,且无其它外场(如电磁场)作用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是朝着Gibbs自由能变化Δ G 0的方向进行,而其速率是由活化能 E a大小来控制的,即 式中, K 是反应平衡常数, k 是反应速率系数, A 是指前因子。 言外之意,任何化学反应,在一般条件下,是不可能按Gibbs自由能增大的方向进行的;而如果反应的活化能 E a很大,即使反应有其可能性,但反应速率很小很小,太慢太慢,现实上也是不可行的。 那么,一个化学反应,有无可能突破上述热力学或动力学的瓶颈呢?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超越经典理论的新途径,这就是“隧道控制”(T unneling Control ,T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采取量子力学中的“隧道”原理,可以驱动一个化学反应按经典力学预期的相反方向进行。 量子隧道( Quantum Tunneling ),学过一点物理学知识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个概念,最初是在几十年之前,在研究放射能(R adioactivity )时提出的一种特殊物理过程。在传统力学中,分子运动可被理解成是在一个势能面上“徜徉”(R oaming );能垒( Energy barriers ),可以看作是势能面上的一些山脉,可将一种化合物分子(反应物)与另一种(产物)分开。 一个化学反应要发生的话,分子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以克服上述能垒,否则就会回落到起点而使反应失败。 隧道控制的化学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的情况就是,在不提供任何额外热能的情况下,仅在氩气原子的氛围中,就可以实现化合物原子的重排、转化,比如可以合成出乙醛分子(A cetaldehyde )。因为在量子力学中,诸如原子、分子之类的粒子,可以通过隧道效应,穿越能垒而跑到另一边去。在传统的化学理论中,穿隧作用也只是被简单地理解成一种对反应速率的第二校正因子(S econdary correction factors ),而从未被当作一种主要驱动力来看待(应该就是整合在阿伦牛乌斯方程中的 A 项中)。 量子世界的神奇,历史上曾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激烈的争议。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 Erwin Schrdinger )的理想实验——“薛定谔猫”( Schrdinger's Cat ),就表明了要想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释日常观察到的事物,是多么地令人费解!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进行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的,是来自美国Georgia大学(UGA)的理论化学教授Wesley Allen以及一帮来自德国的合作者。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刊物上( DOI: 10.1126/science.1203761 )。他们从丙酮酸(P yruvic acid )出发,通过真空高温分解反应(1200 K)合成出一个长期以来难以捉摸的分子——甲基羟基碳烯(H 3 C–C–OH),并通过极低温实验(11 K),在固态氩中捕获了这个分子。这也是该分子的首次成功分离。尽管反应分子需要越过的能垒高达28.0 kCal/mol,但通过穿隧作用,很容易实现了向乙醛分子的 氢转移。虽然在捕获几小时后这个分子消失了,但这一发现已足够让人感到惊讶了,促使UGA的理论化学家Wesley Allen教授去实施大规模的、更精确的计算以解释这一现象。 (From: http://www.nanowerk.com ) 也许这个新发现 ,对于我们未来在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领域理解与设计化学反应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Reference : (1)Science 10 June 2011: Vol. 332 no. 6035 pp. 1300-1303. DOI: 10.1126/science.1203761 (2) http://www.nanowerk.com/news/newsid=21698.php
47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化学作为创新驱动力
hxgwzu 2011-5-20 20:34
正值《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0周年庆祝之际,一批国际著名的化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在该刊共同参与了许多话题的讨论,诸如化学研究政策、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化学教育等。 BASF公司的执行董事之一,也是 Angewandte Chemie 自2008年以来的编委之一,Andreas Kreimeyer在该刊今年的第15期中发表了编者的话,题目是“新技术的地平线:化学作为创新驱动力”( New Technology Horizons: Chemistry as Innovation Driver )。根据他的说法,过去的成功是依赖于对大量标准产品的大规模的研发(Development)、生产(Manufacturing)和销售(Selling)。未来,我们将推出越来越多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功能材料。而这些仅靠昨天和今天的概念是无法做到的。只增加RD的费用或保持它们在恰当的水平也是远远不够的。“蛙跳式”的创新,即用于解决难题的新技术和新化学概念的产生,将是决定性的。 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功能材料以及应用技术的发现,将显得非常迫切,而且只有采用一种国际性的、多学科交叉的途径去研究,才能高效彻底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未来,从事RD的化学家将会与来自其它领域,例如工程、生物和物理领域的专家,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全球知识网络(GKN)将迅速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按照Kreimeyer所言,只有创新的文化才能解锁新技术的大门,才能奠定我们一起发现解决21世纪所面临挑战的基础。 Reference : New Technology Horizons: Chemistry as Innovation Driver
个人分类: 分享|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富士康到苹果—“金”富士
热度 3 zhangpengju 2011-2-21 11:57
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富士康的N级跳闹的满城风雨,期间富士康绝对处于媒体和公众的风口浪尖,政府也理所应当介入,以至于郭台铭一时间背腹受敌,偌大的企业为之说好话帮腔的屈指可数,更甚者,亿万网民,当然包括一大部分接收高等教育以及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专家学者对富士康咬牙切齿,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骄资。然而,随着媒体报道的逐步深入和偶然客观,我们发现,富士康的跳楼和一般意义上的跳楼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如果说死是本质,那么死的诱因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在高校很多年轻人是为情所困而死,一部分人是为了理想不能实现而死,一部分人是抑郁而死,这些人的死是“高尚的”也是“渺小的”,渺小的是一走了之之后留给了家人无限的悲恸和无可挽回的破裂,因此无论如何,我是痛恨以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富士康的死可能不一样,毕竟富士康在面对前几次跳楼者家属的时候,给出的是几十万的“ 抚恤金 ”和每年的“安抚费”,死者已逝,留给了生者一线希望,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所谓的费用已然变成了生命的筹码,一些无学历少技术的年轻人报着一个我也说不清的心态在富士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我们可以推测,活着的他们在大都市面对高学历的白领很多时候有妄自菲薄的想法,但是面对生命的筹码,他们甚至可以选择用这种极端方式来认同,前提是这种认同是有保障,有依据的。于是,富士康的N级跳确实可以以这种冷酷的方式令人接受了。接下来,在富士康宣布它们不在给生命加上筹码之后,跳楼事件瞬间消失了。这就是一种博弈,富士康用一种关怀的态度对待逝者的家属和生命,以至于被平凡人无可奈何的看重和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耻辱,也绝不是平凡人自身的悲哀和耻辱,毕竟不在富士康的凡人要多得多,只是笼罩在他们各自头上的网不一样而已,耻辱的和悲哀的是扭曲的事实真相,不同网子下面人的筹码不一样。令人可笑的是,新年伊始,面对国内普遍出现的用工荒,富士康暗自窃喜,因为这段时间的应聘者已经挤破了头,无论是在沿海还是内地,富士康作为一个具有N级跳前科的重刑犯,为什么受到那么多青年男女的青睐呢—甚至没有抚恤金?是啊,为什么? 我在这里不想为富士康做广告,也不想带有太多个人感情色彩,只想呼吁一下一个方面,就是媒体,媒体人作为时事政治新闻等的游戏者,一定要坚持一些最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不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力优势来糊弄亿万民众,用反面的报道污蔑他人,愚弄自己的民众,激起本不该有的怨气,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生命是有筹码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筹码可以得到的时候,一些人选择极端,我想一部分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这种筹码,死了等于白死,污蔑他人的时候盲目抬高自己,把我国企业的脸上贴上五花八门的彩条,迷惑无知的少男少女,这是可耻的也是可悲的,所以说,我们只求客观,用一种审视的态度考察他们,愚民报道可以博得点击率,但是永远站不住脚,富士康前面的求职长龙说明了一切。 下面再简单说一下苹果吧,从前几天的有人中毒报道开始,到苹果公司承认,再到赔偿,事情进展在媒体的报道下一波三折,措辞间肯定是苹果赖账,我们施压,最终承认,默默赔偿。似乎有错,承认,赔罪,这个理所应当的程序你们必须要遵守,结果是苹果照办了,但这是苹果,不是中国**建筑有限公司,不是中国**食品加工厂,不是中国第*矿,我国的法规面对非本国公司的时候显得正义凛然,着实令人欣慰,媒体这种报道之于媒体博得一些点击率,之于普通民众是兜圈子和糊弄,接下来如果民众把道理想清楚,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苹果,毕竟中毒了就极其可能得到 赔偿金 ,这是一个筹码,选择其他的有筹码么?很可能没有。 其实,第二个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基本没有呼吁的必要了,国内的企业制造的什么呢,奶粉,地沟油,矽肺病,工伤等等,太多太多的东西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改变的了么?天方夜谭。
323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研驱动力
热度 1 bioysy 2011-2-20 12:40
刚看了几位博主的博文,关于"战略科学家"和饶毅实验室有3年论文为0(恕不引用).突然想到关于科研驱动力的问题,现在的驱动力好象是"发表文章",显然文章的发表能带来利益.当然原始的驱动力还是利益. 但科研的最应该的驱动力是什么?一是兴趣,二是具体问题的解决,三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这样的动力下,科研行为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发表文章"和"不发表文章"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面临的问题不同,有的领域可能1年能出3篇文章,有的领域可能3年出不了1篇文章.1年出3篇文章的研究者的贡献是不是一定比3年不出1篇的研究者贡献大?怎么来衡量这两者的相对贡献?这是个问题.如果不用论文,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研究者的贡献,更有效的促进科研,这是个问题. 当然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确定一个研究者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或者来评价科研行为本身的效果.因为这涉及到科研资金的分配,奖金的分配,涉及个人利益.利益还是最原始的驱动力.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想想都让人头疼.还是想点QTL和关联作图之类的比较简单.而自己的驱动力,兴趣可能占了很大的部分.当然,如果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对什么都没兴趣了.所以所谓的兴趣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保障下的.要想让科研人员拼命,可能还是得先要生活滋润,在此基础上,再能享受下科研的乐趣,这才是快事.
30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