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云遮雾障不见天
yangyongtian 2012-7-21 10:23
天, 云遮雾障不见蓝。 西山隐, 惟留浑沌仙。 天, 乾坤一色略索然。 长笛响, 公交停眼前。
个人分类: 感怀|2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置身其中恍若仙
yangyongtian 2012-7-21 09:12
举目窗外雾漫漫, 置身其中恍若仙。 西山隐没无踪影, 人在对面不得见。 乾坤一色无边际, 恰似天宫游憩间。 湿度稍减呼吸稳, 离却暑蒸甚坦然。
个人分类: 感怀|2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暑雾满天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7-9 12:03
小暑雾满天, 京城挂雨帘。 西山遁无影, 乾坤混沌间。 周身汗如雨, 心绪稍许烦。 何时蓝天亮, 再见红日圆。
个人分类: 24节气|2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忽听屈原歌如钟
yangyongtian 2012-6-24 10:57
忽听屈原歌如钟
昨夜细雨洗京城, 今日依然雾蒙蒙。 西山遁隐不见色, 楼宇街树云雾中。 恰似海市蜃楼现, 我陪神九伴天宫。 雨帘又挂万物寂, 忽听屈原歌如钟。
个人分类: 感怀|2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见欢,真难填
热度 8 szc009 2012-4-16 20:56
N久没有填词,武功全废了,内力也尽失。唯一有点知觉的就是俺的手,昨日里,一个不小心,看到陈湘明老师 《沁园春•春访崀山》 ,俺感慨啊: 当年在湖湘,没去崀山访;今日读美文,遗憾万丈长 。陈老师安慰俺说: 来日方长,尽可择机造访 。俺更遗憾的是不能和韵,俺刚说了,俺武功全废了,呜呜。 今日又见卫军英老师的 《沁园春•宫墙柳》 ,还有柏舟老师的《 沁园春·梦游丹霞 》 ,那神韵辞章,和的那叫一个好啊,俺手开始有点小痒痒,俺内力也尽失了,只有认了,忍了,呜呜呜。刚又一个不小心,见杨晓虹老师和滴《 相见欢•二首 》 , 俺那个手就开始不是一点点痒痒的。要跃跃欲试了,呜呜呜呜。俺的手也欺负俺没武功,没内力,自作主张写起词来了,词牌还是《相见欢》,额滴个神啊!不怕大 家 看到 相见愁、尽摇头 嘛?糟踏文化就算了,俺是怕疼的,要是有谁要抽俺,谁来扛起?俺武功全废了,内力也尽失了的。 雪花舞尽梅红,岁峥嵘,阅遍西山残照笑东风。 兰菊泪,松枝醉,竹影重。无奈柳色依依玉门东。
317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晚霞似火燃西天
yangyongtian 2012-4-15 15:48
晚霞似火燃西天
夕阳西坠下西山, 晚霞似火燃西天。 三道白痕划天际, 疑似飞逝宇航船。 摄影 张玉秀
个人分类: 张扬诗画|2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季乐园惟海南——应张玉秀
yangyongtian 2012-4-8 18:46
四季乐园惟海南——应张玉秀
夕阳缓缓下西山, 绿林成双腰练缠。 水上挺拔水下靓, 鲜花簇簇芳岸边。 波平如镜远山隐, 小楼隔水天地间。 一派祥和盛世景, 四季乐园惟海南。 摄影 张玉秀
个人分类: 张扬诗画|2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驴拉磨: 北京西山 “蹄窝”形成的证伪实验
热度 12 Majorite 2012-4-7 00:01
驴拉磨: 北京西山 “蹄窝”形成的证伪实验
驴拉磨: 北京西山 “蹄窝”形成的证伪实验 嵇少丞 驴拉磨的年画 在科学研究中,不能人云亦云,而要独立思考。如何证明或证伪一个观点,这很重要,是一门大学问!为了培养研究生的证伪能力, 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级研究员苏德辰砖家在其一篇博文中,神气活现地谈到北京西山在一个叫“牛角岭关城“的坚硬山坡的石灰岩和细砂岩上有100多个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蹄窝”,最深的达半尺多深,于是感慨岁月穿梭,“当年的京西古道,车马云集,马帮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形成如此奇观”。 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与好奇心,本人已经在前几篇文章中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论证,西山石头的“酒窝”不是“驴蹄”的“蹄窝”,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壶穴”风化作用。 现在,我们不妨一起再做个“驴拉磨”的思想实验,看驴很否在坚硬的石头上踩出半尺多深的 “蹄窝”。 许多人见过驴拉磨,驴沿着磨道、围绕着磨轴、拉着沉重的磨石,不断地原地转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0Njk1NzAw.html 我们把单位时间内、单位道路面积上、驴蹄踩地的次数,定义为“蹄踩量 ”。 如果驴拉磨一天的蹄踩量可能不比京西古道一年的平均蹄踩量少,一年的驴拉磨的蹄踩量相当于京西古道365年的蹄踩量,两年多的驴拉磨的蹄踩量相当于京西古道在元、明、清三朝的总蹄踩量。如果,磨道是用牛角岭同样的岩石铺成,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驴子就能在石头上踩出半尺多深的 “蹄窝”?我看不可能。 驴 拉 磨 之 歌 作者:郭晓光 我就喜欢拉磨 身拖着磨盘 心中唱着歌 每天转来转去的生活 心中有苦却不说 我磨 磨 磨就是磨 磨出豆浆为你喝 除了拉磨什么都不做 人喝了豆浆心里快活 我还是喜欢拉磨 虽然是磨磨叽叽的生活 这比下地干活 要强了许多 我磨 磨 磨就是磨 磨出豆浆为你喝 除了拉磨什么都不做 人喝了豆浆心中快活 驴走在松软的土上会留蹄印, 但不伤蹄。 这驴走在砖头路上,不留蹄迹 半尺多深的驴蹄窝, 哪去了? 乐哈哈地把自己当驴使 大清朝的驴亦踩不出半尺多深的蹄窝 苏德辰研究员自己拍的西山碾子周围也没蹄窝(苏德辰的照片)。 其实, 驴子是不喜欢走在坚硬的石头上(伤蹄子),喜欢走在松软的泥土上。所以,农村里懂驴、爱护驴的主人用泥巴铺磨道给驴走。 【搞笑照片】 把西山坚硬石头上的壶穴成因,硬说是驴干的,驴也承受不起。 【搞笑照片】 砖家工作的宇宙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重地,闲人免进 研究课题:坚硬山岩路面蹄窝形成的动力学机理 资助单位:宇宙古道旅游公司 窗口2块砖,谁不认可砖家的研究“成果”,砸谁。 村干部说山坡上的“窝是驴踢的”,宇宙级重点实验室的砖家想都不用想,“定是驴踢的”。(苏德辰提供照片) “现在讲与国际接轨,今后要改用电驴,蹄窝会是啥样?” (全部插图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5482 次阅读|21 个评论
探寻晏公祠
sanshiphy 2012-4-6 18:36
探寻晏公祠
在金山陵园停车场西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水泥台阶。沿台阶往上不远,便会看到一个凿山而建的石洞,这就是晏公祠遗址。祠由明朝正德年间太监晏忠所建,原有石桥一,石门一,殿堂、东堂、石洞各三楹,现仅存石洞,额曰“停云岩”(图一)。晏公祠是一座儒庙,供奉的是儒家先贤。殿堂前原有石龟、石马和石亭,其中石龟和石马表现的是“龙图龟书”的故事,体现了儒家理想中的圣人出世,天下大治的景象。现石龟尚存,半掩于泥土之中。石亭保存完好,陈设于北京五塔寺。惟石马已不知所踪。 图一:停云岩石洞 在石洞南面不远处,有破败石屋一间,额曰“地藏殿”(图二)。旁有小字,左为“大明正德壬申孟秋上日建”(公元一五一二年农历七月初一),右为“大清康熙四年二月吉旦重修”(公元一六六五年农历二月初一)。虽为地藏殿,但墙壁上刻满了与儒家有关的内容(图三)。再加上始建年代相互参看,地藏殿当为原晏公祠建筑。晏公祠南边不远处就是北法海寺遗址。当初修建法海寺时,顺治皇帝划定的法海寺界限为“东至山头塔,南至龙泉岭,西至主山顶,北至香山岭”,因此晏公祠在顺治年后已为北法海寺一部分,在原晏公祠位置上改建佛殿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不过,一间房子,儒家的面皮,释家的肚囊,甚是独特。 图二:地藏殿 西山地区寺庙遍布,但是单建的儒庙,恐怕只有晏公祠了。然而,儒学的说教毕竟抵挡不住佛法的“直指人心”。一百多年后,当《帝京景物略》的作者刘侗和于奕正来到晏公祠时,看到的景象却是:“祠今居守者,一僧也,仍于其私室设彼教像,诵彼教文字焉”。不远处的三教堂,原供奉儒佛道三教像。后来,和尚把佛像请回去了,道士把老君像请回去了,独孔子像无人问津,弃之野地,饱受风霜。见此情景,二人叹道:“而野僧道,先是私窃自夸也,曷往观乎黉宫矣。”谁又曾想,几年之间,改朝换代,新皇帝大笔一挥,晏公祠彻底成为寺庙的附庸,谁还管它曾是“鸠巢”还是“雀巢”呢。 图三:地藏殿墙壁上的字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刘侗,于奕正,《日下旧闻考》,“晏公祠”条 北法海寺遗址《奉旨示禁碑》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4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蹄长什么样?
热度 14 Majorite 2012-4-5 09:29
马蹄长什么样?
马蹄长什么样? 嵇少丞 北京西山有段劈理化的石灰岩和细砂岩的基岩路面上有携沙流水冲刷风化的壶穴,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级研究员——苏德辰砖家说是马踩的。看样子,这位砖家不知道马蹄长啥模样, 特撰此文对其科普。 观察马的足迹,知道什么是马步,下中国象棋的人都知道马怎么迈步。马在松软的海滩上踩的蹄印也就怎么深。要是踩在坚硬的石头如花岗岩、辉长岩、大理岩上,几乎不留痕迹。 海滩上人留下的脚印不比马的浅多少。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马蹄印,凹坑呈什么形状? 正如赛马场的挂牌所示,马蹄印是这样的。苏德辰在北京西山基岩石面上见过这样的蹄窝吗? 没有打蹄铁的马脚 打了蹄铁的马脚,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蹄印主要反映蹄铁的形状。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蹄印,没有搞清楚马蹄长什么样子,苏德辰砖家就敢肯定北京西山石头的壶穴肯定是马的蹄窝,哪还有啥正确的科学态度? 再来一个农田里的马蹄印 这是马蹄岛,多像马蹄铁的形状。 马的运动有4档,这是最快档。 这不是马蹄印,而是恐龙的脚印,留在德国 Hannover附近一亿四千万年老的海滩沉积岩中,恐龙走到松软的海滩,海滩布满海浪的痕迹,恐龙留下蹄印,紧接着就被一层沙子掩埋了, 后来成了岩, 保存下来。 壶穴形成的“蹄窝”说为什么没有诞生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原来,在西方国家的制度下没有苏德辰这样“教授级研究员”的大砖家! (全部插图来自网络,博主整选,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11370 次阅读|18 个评论
石头的“酒窝”, 驴踢的?
热度 21 Majorite 2012-4-1 22:54
石头的“酒窝”, 驴踢的?
石头的“酒窝”,驴踢的? 嵇少丞 在《文学城》上有个叫天端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 《酒窝》 弯腰拾起一段 折断的日子 搅一搅久寂的心泉 谜云般浮起的漩涡 如秋渐深 一抿嘴角,就将夕阳的红晕 凝固成酒盏 泪,流过那里时 不再落地四溅 不是不想告诉 流进去的 是苦涩还是甘甜 你不妨跟我试上一遍 看离得最近的舌尖 能否触到,触到 这酒盅的边沿? 杯深杯浅,情湿情干 多少欢乐,在那里积攒 多少无奈,也在沉淀! 据说空了 就到了佛的跟前 佛,难道会用作转筒 为折断的日子,写上秘签 再抽出一根,像钥匙般 拨动我合十的眉间? 也许,我根本就不应该 将酒杯带往天边 如果在转身之前 就从容地抬一下手 大方地,把微笑倒进人间 那么,当瞳孔走进黑暗 推开那道秘门的瞬间 豁然眼底的,不就是一片 无风、无浪、无岸 更无漩涡的 水面! --------------------------- 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说说,石头的“酒窝”,苏德辰教授级研究员说是驴踢的,破坏了我对大自然美丽的雅兴,特写此文予以商榷。 ---------------------------- 苏德辰为了强证自己的“兽蹄”或“蹄窝”说," 下雨后专门去" 牛角岭 特意 拍 了一张照片(下图)放到他的博文。照片上,“蹄窝”呈“酒窝”状,浅浅的。放着其他深的“蹄窝”故意不照,因有难言之隐——深的、尖的、小的凹穴,是驴子踢不出来、马踩不出来、驼更蹬不出来。 苏德辰" 下雨后专门去"牛角岭 拍的 照片,字母为博主所加 但是,就是这张照片无意中却露出新的“马脚”来, 上面流水槽子(C)非常清彻, 可以判断水流方向。A、B两凹穴紧靠岩壁,驴马驼若走在苏德辰指定的“穴”位上,其身体必然撞上岩壁,更不谈这些畜牲身上还驮着向两侧外延的货物及包装。放着好好的“路中间”不走,这些畜牲偏偏找死往石头上撞,自杀寻解脱?苏德辰要是早生几百年,到此 守石待驴 得了,白捡死驴,拿回家吃肉。或许苏德辰坐惯了高级越野车,没有骑过马,不知老马识途,驴子也不傻。 有趣的是,苏德辰仅放上一张照片,再加“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半截话,事情就搞定了,问题就彻底地解决了——“石头的酒窝”是驴蹄的, 科学研究在苏德辰那里变得如此简单,多好! “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 苏德辰斩钉截铁地说。“ 对现代科学研究来说,科学家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犯类似故事里盲人所犯的错误,在没有全面、深入研究之前,不应该武断地把话说绝。也许有的人喜欢用这种把话说绝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权威,那就是另一会事了”, 何学峰先生如此说。。 京西古道的“蹄窝”,一个小女孩穿鞋的脚才勉强插进,前头尚没到底。这是什么骆驼的脚印?“载煤”的微型骆驼? 小小驴或幼马的“蹄印”?踩出这样并排的“蹄窝”,迈的是什么新颖的马步?这样的照片,苏德辰怎么不拿出来?选择证据,就不客观了。 驼、马、驴能踩出这样的坑来?壶穴边上节理与破裂尚存。水流把石面抛得光光。 这样的“蹄窝”照片,苏德辰故意不拿出来给大家,因为证据不支持他的臆想。 北京西山的酒窝路, 今天我提议命名的,命名大会刚开完。 京西古道上不仅有“蹄窝”还有“脚窝”, 我们大家都踩不出,或许苏德辰能? 西山的壶穴呈石臼状 若是驼马驴踩的坑, 边上人工铺的石块面上怎么没有?这很说明问题! 蜜意深深漾酒窝, 含笑羞歌。 北京西山呈石臼或碾巣状的壶穴。 驼马驴能踩出这样的坑来?不怕扭了蹄子?边上节理与破裂尚存。水流抛光石面。 “蹄窝”沿着岩石的劈理(薄弱面)分布。驼马驴利用劈理? 著名的北京西山“酒窝”路,我命名的,比那个“蹄窝”路好听多,呵呵 石臼状的壶穴 “蹄窝”说蒙骗了多少善良的中国人, 应该告诉他们 “石头酒窝”的真实成因。 看着石头被流水抛光的。驼马驴如何均匀抛光石面?苏德辰学雷锋去抛的? 看那个壶穴虽小且深,呈中药碾巣状,什么踢子这个形状。是古时候小脚老太太踩的? 不搞地质的“沙漠的女儿”照的照片比苏德辰的好多了。 这张是雨后照的,壶穴中积着汪汪的水,正慢慢地溶解着坑壁的岩石。如果是酸雨,其溶解能力更强了。 古洪水必经之道 上面这张照片上,节理、破裂与“蹄窝”共存。水流抛光石面。 水流对窝壁冲刷的痕迹非常清楚, 水流甚至从一个窝流进下游的另一个窝。 近读苏德辰教授级研究员几篇西山公费旅游兼 “ 科普 ” 的的文章,似曾相识,原来,网上有关京西古道、 “ 蹄窝 ” 、 “ 马致远故居 ” 的文章很多,例如,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2473.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137e2d0100z6rf.html http://hanyu.iciba.com/wiki/999081.shtml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778532.html http://blog.163.com/tourye_ontheway/blog/static/2011001082012219021170/ http://blog.163.com/c_3000/blog/static/366242320094883936791/ 苏德辰不过在人云亦云而已。写博要写自己的认识,没必要抄袭剽窃。我希望,负责京西古道旅游开发的有关部门改变 “蹄窝”的臆想,回归“壶穴”的科学结论。 下面这两张图片所示山路也位于“京西古道”, 基岩路面,为啥不见“蹄窝”?苏德辰的“蹄窝”说,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用“壶穴”说就很容易解释了,因为这里不是古河道或洪水流道。 苏德辰的科普文章往往概念不清,错误甚多,反映其缺少地质学基础知识,长期不花时间于真心的科研,可以理解。例如,下面这张照片,他多次放进不同的博文,应该是特别满意照片所示现象及其解释。他特意标注出“背斜”、“向斜”。其实,在不确定各岩层的年代关系时,就不能判断“背斜”或“向斜”,而只能用背形和向形来描述图中的地质构造, 因为“背斜”必须是褶皱正剖面上核部向两侧年龄逐渐变年轻,而“向斜”则与之相反。一个背形可以是一个向斜,一个向形亦可以是一个背斜。苏德辰这么一标,概念就紊乱了。退一步说,即使下图中真是背斜与向斜,那么,只能说明这个山包是由一个向形构成,其内部寄生褶皱呈W形。见我先前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4533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47920 ) 。 跟老苏谈这些,有些难为他了。 苏德辰放到网上的照片,他特喜爱。他加上去的红线与红字模糊了地质构造含义 昨天,收到地科院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一位研究人员来信,让我不要和苏德辰一般见识,说同一实验室的人也没有和苏德辰讨论科学问题的,别难为他。所以, 老苏,你先 不要忙于给别人科普,先给自己补补课吧!例如,读一本老的构造地质学书,M. Mattauer教授 或 A. Nicolas教授的都行,读不了原版的,有中译本。另外,知道 M. Mattauer吗? 最后,给大家讲个笑话(不是作家的,请不要对号入座),朋友告诉我的:一“科普作家”被一群混混围住。一混混指着自己胸口:这,刀扎的。另一个混混指着自己的大腿:这,枪崩的。第三个混混指着自己的后背,这,硫酸浇的。这位“科普作家”特谈定,指了指自己脑袋:这,驴踢的。众混混看着“蹄窝”,皆跪倒: 大哥,兄弟服了! ----------------------------- (除注明外,全部照片来自北京西山,即文中引用网络及其他网络,好像是非地质人员摄影,特此致谢) 为了向大家说明石头酒窝的形成机理,我从网上找了外行人照的这两张图片: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280 次阅读|35 个评论
莽山披霞锦
yangyongtian 2012-3-29 08:57
莽山披霞锦
暮日下西山, 索然万籁静。 莽山披霞锦, 长空满诗情。 摄影 余昕
个人分类: 风光有感|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受北京西山文化------樱桃沟随拍
热度 15 shannuzuode 2012-2-25 22:38
感受北京西山文化------樱桃沟随拍
2月25日(周六),又是一个好天气。早就计划好了今天的户外活动,从太舟坞开始爬山到四棵树,然后向樱桃沟方向行走。一路上,边走边拍,感受着北京西山特有的文化,体悟着现代人生活的情趣。 p1.干枝花之一 p2.干枝花之二 p3.干枝花之三 p4.干枝花之四 p5.干枝花之五 p6.顺着30度陡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玩山地车的小青年。 p7.樱桃沟栈桥 p8.亭子下是树龄840年的水杉树桩。水杉根桩标本是从距湖北利川小河镇1公里的稻田中发现并采集的。其树干部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砍伐,而树根部分却由于深埋地下而保存完好。经过年轮鉴定,这一水杉根桩的树龄超过千 年。 p9.水源头,又称“水尽头”,《天府广记》中,有“水源头两山相夹,小径如线,乱水淙淙,深入数里”的记载。自明中叶以来,这里便成为文人墨客的浏览胜地;清康熙年间,“退谷水源”被列为宛平新八景之一。 p10.元宝石因其形似元宝而得名,相传曹雪芹受此石启发,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形体倒也是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好处,”由此给书中主人公起名“贾(假)宝玉”。 p11.古柯亭荫,犹如盆景。 p12.禅院伴读,相濡以沫。 p13.难得一见的16柱一层半亭子 p14.石上松因巨石上生有一株侧柏而得名,松柏相近,民间俗称“石上松“。石高10余米,柏高约7米,树龄600多年,相传曹雪芹受此景启发,故而创作了《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p15.草地小憩 p16.脱离地球引力 p17.水杉Metaseuoia glyptostroboides 是杉科水杉属仅存的一个种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在1941年首次在我国湖北利川一带发现,此后在四川万县地地区也陆续发现了这种植物,然后从那里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植物园,1948年 水杉“及其学名被正式命名,从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北京植物园于 1972 年引进水杉种子并进行播种繁殖, 1975 年定植于樱桃沟。 ...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7146 次阅读|33 个评论
月映西山
热度 6 BaoHaifei 2012-2-9 11:57
月映西山 鲍海飞 2012-2-9 月映西山尘世清,松涛林海早安宁; 雾迷云漫长烟懒,红叶晶滴半点凝。
个人分类: 古道诗词|2620 次阅读|12 个评论
龙年同登龙门道,西湖共览西山景
热度 2 冯用军 2011-11-24 13:30
龙年同登龙门道,西湖共览西山景
——题西山龙门古道 十里远山描画眉 万顷碧波望楼阁。 石道深涧卧龙藏, 大观浅池戏鸳鸯。 孝牛泉水感天地, 倚天栈道动心魂。 凡人凤凰鸟不识, 红袖掩口曰碧鸡。 鬼斧神工非天就, 西山睡美待佳人。 当年鲤鱼龙门跃, 如今落魄垫星魁。 凤凰衔书睡佛云, 金马跃蹄宽前程。 阁中帝子今何在? 叹君花甲落俗尘。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1984 次阅读|5 个评论
游香山,观黄叶
热度 2 WHUSIM2010PHD 2011-11-5 11:02
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西山东麓,这里层峦叠嶂,海拔五百余米。每年的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上旬,漫山遍布的黄栌树、枫树换上了红衫,远远望去就像是漂浮在天边的一片婀娜多姿的火烧云。世人但以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想象香山之盛。 10 月下旬,北京大学主办了全国性的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我与本班 5 位同学在赴京开会之余,抽空去了一趟以满山红叶闻名的香山。虽然是无意中,但是我们有幸选择了一年之中最佳的时节游香山。遥想当年毛泽东主席观香山红叶时挥笔书写的豪迈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竞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让我们对满山红叶的京西风光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但是,公交车行至香山附近时,并未见到诗人笔下描述的叶焕丹红,如火如荼犹如晚霞余晖的胜景。远眺之境尽是满眼浅黄,让我们不禁想到王实甫在《西厢记 · 长亭送别》中写到的“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不过,我们仍然期待着从香山脚下到香炉峰顶绵延百里密不可见的满山红叶。 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距离不过 200 余米,而时起时伏的蜿蜒盘旋的上山小道却有 2000 余米。伴随着千百年来的风餐露宿,年久失修的台阶凹凸不平,石阶边缘也已磨损,这给我们一行人的登山之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庆幸的是有同学们的相互鼓励和搀扶,男生们也一马当先负重探路,过了 1 个多钟头,我们终于等到了香炉峰顶。但是与我们预期的不同,一路走来,所见红叶只有一两处,并且还犹如深闺淑女一般躲躲闪闪藏在黄叶之间。沿途之中听到贩卖商品的当地人说,最近两三年即便是到了 11 月中旬,香山上的红叶也是寥寥无几,三三两两难以汇集成簇。当年文人骚客笔下记录的红叶红霞交相呼应的盛景已是不可见了。 原来,香山之红云已成为昨日黄花,可望而不可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丽风情已被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绵延不绝的尾气污水染成了惨淡风景。若问是谁让红叶变黄,我认为根源在于在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在于唯经济利益论的发展方式。将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流传给子孙后代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应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绿色生活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学会共享、节约资源。绿色经济也需要我们的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推进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前景。 ( 周磊供稿)
2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酒泉子•深谷香樟题友照次韵潘阆长忆西山
热度 15 chensuiyang 2011-10-8 13:21
酒泉子•深谷香樟题友照次韵潘阆长忆西山
友军英有“龙井远眺,暮色西子如泓”一照,见《再赋酒泉子,次韵潘阆长忆孤山》一文,余存之并赋酒泉子以记。 深谷香樟,绿掩西湖成漏景, 幽闲桂子醉人游,竹翠早来秋。 日岚烟敛风篁树,暮色龙泓声未去。 玉蟾何必艳妆看,淡抹数青峦。 国庆节后各位博友又该忙碌了,祝心景好。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有两体,一为 温庭筠 体,为词牌正格,如“罗带惹香”;二为 潘阆 体,因忆西湖诸胜,故又名《 忆馀杭 》,四十九字,前片两平韵,后片两仄韵,两平韵。潘阆,北宋人,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欣赏,书于玉屏风,有石曼卿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石曼卿,北宋人,好酒善诗,谈吐幽默。一次,出游报宁寺,因马惊而摔下,说:“亏得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还不是摔得粉碎?”曾以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出对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
个人分类: 池蛙集|5101 次阅读|30 个评论
骑行西山两首
Sandart 2011-6-12 23:27
其一(与人合作) 朋辈兴来游西山, 不坐公交骑单车; 行久汗出满额头, 一唱一和亦舒欢。 其二 西山六月枇杷熟, 凉棚比邻果满篓。 骑车行过不禁看, 农家忙问欲买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昆明西山
热度 8 yonglie 2011-4-12 08:58
每次来昆明前,都会想起两句“令人难忘”的句子:“ 去年海上龙门客,又借烟波万里来 。”难忘,倒不因为它是自己的词儿,而是因为总会想起西山和滇池,当然,还有大观楼: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do=blogquickforward=1id=339985 一个月前回了两天昆明,没时间去登山望海,但重温了从安宁往返昆明的路——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滇池和西山的路,也是后来想起那两句话的路…… 欲借烟波不敢来,西山草径出尘埃。 春风十里从天落,石阙千寻近日开。 红土花明争烂漫,白鸥浪涌久徘徊。 如今又赶浮云去,隔海空归旧佛台。
个人分类: 诗歌|3165 次阅读|16 个评论
西山卧佛寺,秋色绿黄红
热度 1 jinsblog 2008-11-19 08:42
卧佛寺(十方普觉寺)位于西山北京植物园的深处,里面有一尊元代打造、重五十四吨的释迦牟尼卧姿铜像。佛说卧非卧,是名卧佛因。我上一次到这里来,是差不多三十年前念书时,和同学们在这里植物课野外实习,到了卧佛寺西北的樱桃沟,当然也去了卧佛寺。深秋时节故地重游,有一种心情:“山将枯去晚烟肥,茅屋人家红叶飞。我说是秋都不信,此间春却未曾归。”一路上遮天的古树,松柏森森,银杏皤皤,唤起我对当年的依稀记忆。那时的松柏还没有这么老,转眼我们都长了三十年。“人间谁欲为知旧,汉柏是弟秦松兄。” 卧佛寺除了松柏,还有三世佛殿东侧的娑罗树,其来源地和年龄说法不一。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圆寂在娑罗树下,所以娑罗树为佛门圣树。三世殿前有青铜铸的香炉,上面有“卧佛寺”和“十方普觉寺”的铸字。香炉上的铜绿,仿佛就是娑罗树叶的汁所染成,给人远古的东方气息。可惜没有见到什么香火,寺中显得有点寂寥。草地上立了些青灰色的石灰岩块,磨平的一面上,镌刻了古人留下的关于卧佛寺的诗句,用深绿的漆描了。如明朝江阴邓钦文的卧佛寺一首:古佛何年卧,空山日月低。寺钟寒不歇,溪路碎无迷。虫彩飞椿象,禽音窜竹鸡。殿墀瞻老宿,香树种来西。 卧佛所在的卧佛殿,前檐悬了一木匾额,墨底黄字,是慈禧太后题写的“性月恒明”。大概是说佛性如月亮,明辉永照。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数,留下的墨迹无数,但多是男人的字,女人留下来的墨迹好像不多,这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留下的文化残疾。慈禧不知能不能算做文人墨客,但她的字留在这卧佛殿前檐上了,也算是为旧时的妇女出了口气。她那朱红色的落款印,高高的打在匾的正当间,宛如一枚方型的太阳,比殿内卧佛上方乾隆皇帝题的匾额“得大自在”的印还要有威风。我相信“性月恒明”那几个字是金粉描的,虽然有了岁月的痕迹,金黄依旧还是金黄,犹如着了太阳的光辉。 院内有两株树龄六、七百年的银杏树,黄叶飘洒,景致闻名。清乾隆元年郑板桥来京应试,骑马游西山古寺名刹,访卧佛寺住持青崖和尚,有诗:“西山肯结万山绿,吹破浓云作冷烟。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诗中的黄叶寺,即卧佛寺;而那黄叶,当为银杏。寺内的银杏树太高大,光线也不大好,很难拍一张像样的银杏树全身照。我爬到石阶上,发现银杏树低伸的枝叶,反衬在深红色的寺院墙上,倒有些色彩对比的妙处。这寺院墙和紫禁城墙好像是一个色,红得很深沉。不同的是,这寺墙矮了一截、小了一圈,曾经围的是“花气合炉香馥郁;天光共湖影空明”;而紫禁城的高墙,则圈过一城宫妃和看着她们的公公们。银杏秋叶的黄,有点明黄的味道,那种颜色的树叶落满一地,像是在默默地倾诉,可以是叹息旧日帝王佛音已去,也可以是歌颂四季变化依然。一树的叶黄,非常的壮观,但不起眼的静处,一枝银杏出红墙,也有自己的韵味和道理。 寺院中的放生池,养了很多红色的锦鲤。满池子的鱼游动起来,如一团红云或一簇红叶,在水中飘动。有小贩在卖鱼,游人可以买了带回家去养,或到水池去放生。这里的鱼受佛光所护,不用担心成糖醋鱼,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不时有人投食入池,被放生的鱼们群而逐之,可以终日不劳而获有饭吃。和锦鲤的红色遥相呼应,是裹钟杵的红布,颜色十分耀眼。“寺钟寒不歇”已是过去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钟,现在悬在寺院里,花五块钱,谁都可以去撞一回,也没人会担心,用钱买来的钟声,会让卧佛闹心。 我没有在寺内看见柿子树,有点失望。古人曾有描写卧佛寺柿子树的诗句,“霞散初肥柿,霜轻未醉枫”,“柿光点点分红日,竹韵芒芒合翠烟”。 在离寺庙有些距离的村边,才见到了柿子树。深秋时节,一般的阔叶树种,留在枝端的都是待去的红黄树叶。唯有柿子,在树叶都掉光后,果实仍然眷念着枝头,等着霜雪的到来。那枝丫乱走中的团团橘红,为秋色添了一点两点,很有些中国画写意的味道。凭古人的诗句和自己的想像,我把柿子的红,也加到卧佛寺的秋色中,因为很喜欢那种写意的感觉。 郑板桥访青崖和尚的时候,也是黄栌、枫林、银杏树叶颜色乍变的时节。除了黄与红,他也看见了西山的万山绿。秋凉之中,人们喜欢变化的暖色,而松柏的苍绿,色冷且四季不变,难以让人激动。被看见和赞美的是变化,被忽略的是不变;但没有恒久的不变,也就没有色彩的变。去看秋天的景色,于不变中体会变,看大自然和世事有形的物、无形的色,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与感悟|179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