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环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希望
tjm9518 2009-9-21 02:30
8 月,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山麓,高原的朝阳熠熠生辉,天鹅绒般稀树草地上,洒满珍珠般的晨露。 走进香格里拉景区,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纯净、生态。天空是纯净的,阳光是纯净的,空气是纯净的,水是纯净的,山是纯净的,草木是纯净的。无论走到哪里,绝没有一点游人抛撒的纸片碎屑,连抽烟也受到严格限制;外来燃油车一律禁止入内,全部使用景区专用的环保电瓶车。 附:撒满翡翠和钻石的草地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环境领域350位ISI HighlyCited高被引学者
cwhm 2009-9-6 14:00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 to 50 (of 350) Page 1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Aber, John D.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brams, Peter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Abriola, Linda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erts, Rien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Alexander, Martin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Engineering Allen, Herbert 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mato, Mariana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ella Basilicata Italy Ecology/Environment Ankley, Gerald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ntonovics, Jani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rey, Jan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tkinson, Rog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hemistry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Augspurger, Carol K.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Austin, Michael Phillip CSIRO Sustainable Ecosystems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Avise, John C.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ååth, Erland Lund University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Bader, H.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Baldwin, Ian Thomas Max-Planck-Institut für Chemische Ökologie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Bardgett, Richard David Lancaster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Ecology/Environment Barrie, Leonard A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Barton, Nicholas H.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stria Austria Ecology/Environment Bazzaz, Fakhri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erendse, Frank Wageningen Universiteit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Bergman, Ake Stockholms Universitet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Bertness, Mark D.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even, Keith John Lancaster Universit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idleman, Terry F. Science Technology Branch, Environment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laustein, Andrew 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ollag, Jean-Marc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oyd, Stephen A.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ras, Rafael 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rookes, Philip C. Institute of Arable Crops Research-Rothamste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Brown, James Hemphill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rown, John S. Battelle Coas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rown, Sandra Winrock International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russeau, Mark L.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ryant, John P. University of Alask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urger, Joanna Rutger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user, Hans Rudulf Swiss Federal Research Station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Caldwell, Martyn M. Utah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llaghan, Terry V.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Callaway, Ragan M. University of Monta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mpbell, Con A.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Canham, Charles D.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rpenter, Stephen 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rter, William Parker Ly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se, Ted 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ass, Glen R.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aswell, Hal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hapin, F. Stuart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harlesworth, Bri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cotland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1 to 50 (of 350) Page 1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51 to 100 (of 350) Page 2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Cherry, John A.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hiou, Cary 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how, Judith C.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hristensen, Thomas Højlu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Ecology/Environment Christophersen, Nils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Ecology/Environment Clobert, Jean Station d’Ecologie Expérimentale de Moulis France Ecology/Environment Cole, C. Vernon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oleman, David C.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oley, Phyllis D.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onnell, Joseph Hu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onrad, Ralf Max-Planck-Institut für Terrestrische Mikrobiologie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Cosby, Bernard Jacks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stanza, Robert University of Vermont Rubenstein School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Crawley, Michael J.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Ecology/Environment Curtis, Peter S.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agan, Gedeon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Daniel, Tommy C. University of Arkansa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avid, Mark B.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avidson, Eric A. The 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eLaune, Ronald D.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etling, James K.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illon, Peter J. Trent University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DiToro, Dominic M.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ockery, Douglas William Harvard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oran, John W.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Driscoll, Charles T. Syracus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Ehleringer, James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hrlich, Paul R.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isenreich, Steven J.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Ekama, George A.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outh Africa Ecology/Environment Elliott, Edward T. Ecology/Environment Elliott, Lloyd 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llstrand, Norman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llsworth, David 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Fahrig, Lenore Carleton University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Felsenstein, Josep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Biology Biochemistry Field, Chris B.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Foster, David R.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Fowler, David Center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Scotland Ecology/Environment Frankenberger, William 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Franklin, Jerry F.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Frind, Emil 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Fry, Bria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alloway, James Ne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Engineering Gaston, Kevin J.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Gauch, Hugh G.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elhar, Lynn W.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Giesy, John P.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iger, Walter EAWAG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Gillham, Robert W.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esults 51 to 100 (of 350) Page 2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01 to 150 (of 350) Page 3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Gilliam, James 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old, Lois Swirsk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harmacology Goldberg, Sabine Ruth U.S. Salinity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rime, J. Philip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Groffman, Peter Mark Cary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rosjean, Daniel DGA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Gschwend, Philip Michae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Guillette, Louis J.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ujer, Willi ETH Zürich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Gupta, Vinod Kumar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orkee Indi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all, David John Envirobods Lt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ansen, Dave J.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anski, Ilkka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ansson, Lennart A.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Harrison, Roy Michael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arvey, Paul H. University of Oxfor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aukioja, Erkki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ay, Mark 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enttonen, Heikki Finnish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enze, Mogens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Ecology/Environment Herrera, Carlos M.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CSIC) Spain Ecology/Environment Hewitt, Godfrey M.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ildemann, Lynn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ill, Mark O. NERC Centre for Hydrology Ecolog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ites, Ronald Atlee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ffair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Hobbs, Richard J.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Hoffman, David J. USGS Patuxent Wildlife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offmann, Michael R.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Hoigné, Jürg ETH Zürich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olt, Robert D.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ornberger, George 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Houghton, Richard A. 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owarth, Robert W.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owe, Henry 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ubbell, Stephen 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ughes, Terence P. James Cook Universit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Hurlbert, Stuart H.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uston, Michael A. Texas State University - San Marco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Hutchings, Michael John University of Sussex at Brighton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Hutzinger, Otto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Ims, Rolf Anker University of Tromsø Norway Ecology/Environment Jackson, Robert B.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Jardine, Philip M.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Jenkinson, David S. Rothamsted Research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s Jobling, Susan University of Brunel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Johnson, Arthur 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Johnson, Dale W.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Jones, Kevin C. Lancaster Universit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Jury, William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Kannan, Kurunthachalam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101 to 150 (of 350) Page 3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51 to 200 (of 350) Page 4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Kaplan, Ian R. Zymax Forensics, Inc.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Karban, Rich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Keddy, Paul A. Southeastern Louis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Kettrup, Antonius Technische Universite Munchen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Khalil, Mohammed Aslam Khan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Kile, Daniel E. U.S. Geological Surv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Kitanidis, Peter K.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Körner, Christian Universitaet Basel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Korpimäki, Erkki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Korte, Friedhelm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 Weihenstephan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Kotler, Burt P. 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Israel Ecology/Environment Koutrakis, Petros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add, Jeffery N. CSIRO Land and Water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Lande, Russell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andrum, Peter F.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OA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auenroth, William K.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aurance, William F. Smithsonian Institution/INPA Brazil Ecology/Environment Lawton, John H.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Plant Animal Science Legendre, Pierre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Lester, John N.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s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Lettinga, Gatze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Levin, Simon A.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ikens, Gene E.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indberg, Steve E.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ioy, Paul J. University of Medicine Dentistr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ippmann, Morton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odge, David M.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oreau, Michel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Lovett, Gary M. Cary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ubchenco, Jan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ugo, Ariel E. USDA Forest Servi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Luthy, Richard G.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ackay, Don Trent University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Malcolm, R. L. University of Alask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argules, Christopher Rober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Marschner, Horst Ecology/Environment Plant Animal Science Martin, Thomas E. University of Monta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atson, Pamela A.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ay, Robert M. University of Oxfor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Mazurek, Monica A.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cBride, Murray B.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cCarthy, John F.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cCarty, Perry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McGrath, Steve P. Rothamsted Research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McLachlan, John A. Tulan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cNaughton, Samuel J. Syracus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elillo, Jerry M.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enge, Bruce A.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ittelbach, Gary 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øller, Anders Pape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France Ecology/Environment Plant Animal Science Results 151 to 200 (of 350) Page 4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01 to 250 (of 350) Page 5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Mooney, Harold A.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orel, François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lant Animal Science Morin, Peter J.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oritz, Crai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uir, Derek C.G. Environment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urdoch, William 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adelhoffer, Knute 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aeem, Shahid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aiman, Robert J.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eal, Colin CEH Wallingford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Needham, Larry L.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euman, Shlomo P.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Nielsen, Donald 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iemelä, Pekka Juhani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Norstrom, Ross J. Carleton University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Noss, Reed Frederick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owak, Martin A.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Nriagu, Jerome O.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O'Neill, Robert V.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Oades, J. Malcolm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s Oechel, Walter C.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Ojima, Dennis Shoji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Oliver, B. G.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Opperhuizen, Antoon Dut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Paasivirta, Jaakko University of Jyvaskyla Finland Ecology/Environment Pacala, Stephen W.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ge, Albert 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nkow, James F.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rker, John (Jack) C.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arkin, Timothy B.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rlange, Jean-Yves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rton, William J.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stor, Joh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trick, William Hard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aul, Eldor A.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elizzetti, Ezio Universita delgi Studi di Torino Italy Ecology/Environment Perry, Roger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Persson, Lennart Umeå Universitet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Peterson, Bruce J.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ignatello, Joseph J.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imm, Stuart L.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itts, Jr., James 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olis, Gary A. Ecology/Environment Post, Wilfred M.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ower, Mary Elean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regitzer, Kurt S. University of Nevad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rentice, Iain Colin Max-Planck-Institut für Biogeochemie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Pressey, Robert L. James Cook Universit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Price, Peter Wilfri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ulliam, H. Ronald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201 to 250 (of 350) Page 5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51 to 300 (of 350) Page 6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Pyke, Graham H.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Rao, P. Suresh Chandra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appe, Christoffer Umeå Universitet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Rasmussen, Reinhold A.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Reddy, K. Ramesh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ich, Peter B.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iners, William A. University of Wyoming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inhard, Marti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ichards, James 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icklefs, Robert 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St. Lou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ittmann, Bruce 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oberts, Paul V.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odriguez-Iturbe, Ignacio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oelofs, Wendell L.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ogge, Wolfgang 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osswall, Thomas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France Ecology/Environment Roughgarden, Joa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unning, Steven W. University of Monta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usso, David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Israel Ecology/Environment Safe, Stephen H. Texas A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Pharmacology Ecology/Environment Sala, Osvaldo E.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chemske, Douglas W.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chimel, David 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chindler, David W.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chlesinger, William H.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chluter, Dolph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chmid, Bernhard Universität Zürich Switzerland Ecology/Environment Schnitzer, Morris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choener, Thomas 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chulten, Hans Rolf University of Rostock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Schulze, Ernst-Detlef Max-Planck-Institut für Biogeochemie Germany Plant Animal Science Ecology/Environment Schwartz, Joel David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Pharmacology Ecology/Environment Schwarzenbach, René P. Vorsteher Institut für Gewässerschutz und Wassertechnologie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Seiler, Wolfgang 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mbH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Seinfeld, John 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eosciences Ecology/Environment Shainberg, Isaac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Israel Ecology/Environment Sharpley, Andrew N.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haver, Gaius R.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hine, Richard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Shiu, W. Y.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hugart, Herman 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ih, Andre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imberloff, Daniel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imoneit, Bernd R.T. King Saud University Saudi Arabia Ecology/Environment Sonnenschein, Carlos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oto, Ana M.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Pharmacology Sousa, Wayne 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parks, Donald Lewis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parling, Graham P. Landcare Research New Zealand Ecology/Environment Spengler, John D.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251 to 300 (of 350) Page 6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COLOGY/ENVIRONMENT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301 to 350 (of 350) Page 7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Sposito, Garri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tenseth, Nils Christian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Ecology/Environment Stephenson, Andrew G.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tewart, John W.B.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trobeck, Curtis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Strong, Donald 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udicky, Edward A.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Suidan, Makram T.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Sumpter, John P. Brunel Universit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Tanabe, Shinsuke Ehime University Japan Ecology/Environment Tatsukawa, Ryo Kochi University Japan Ecology/Environment ter Braak, Cajo J.F. 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entre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Thomas, Christian David University of York United Kingdom Ecology/Environment Thompson, John 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Thurman, E. Michael U.S. Geological Surv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Tiedje, James 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icrobiology Ecology/Environment Tilman, G. Davi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Traina, Samuel Just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Tumlinson, James H.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Turchin, Peter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Turner, Monica 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Uhl, Christopher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Underwood, Antony J.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van Breemen, Nico 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van Genuchten, Martinus Theodorus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van Veen, J. A. Netherland Institute of Ecology Netherlands Ecology/Environment Vance, Eric D. NCASI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Vitousek, Peter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alker, Lawrence R.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UNLV)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alters, Michael B.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ardle, David A.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weden Ecology/Environment Waser, Nickolas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atkinson, Andrew R.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Watson, John G.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eber, Walter 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Weiner, Jacob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Ecology/Environment Werner, Earl Edwar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estoby, Mark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Ecology/Environment Whitford, Walter G. USDA, Jornada Experimental Rang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hitham, Thomas G.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iens, John A. Nature Conservanc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ierenga, Peter J.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ilson, John T. Robert S. Ker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iner, Arthur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olff, George T.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Wright, Richard F. Norwegia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Norway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Wright, S. Joseph 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anama Ecology/Environment Zachara, John M.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Zech, Wolfgang Universität Bayreuth Germany Ecology/Environment Zepp, Richard G.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301 to 350 (of 350) Page 7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个人分类: 科教数据|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环境、生活本质与永恒未来
kerer009 2009-5-22 16:32
生态环境、生活本质与永恒未来 如果将来有一天, 只需要补充一点点溶液就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我们就不再需要吃饭; 如果将来有一天, 只需要穿上一件可以千变万化的智能衣, 我们就不再需要逛商场买衣服; 如果将来有一天, 我们工作学习的地方就可以提供一切生活起居, 那我们就不需要再去买房子安个家; 如果将来有一天, 我们想去某个地方瞬间就可以到达, 我们就不再需要乘坐交通工具耗时间; 假如这一切都成了真, 那么我们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延续人类生活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说大树就是引导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 那么人类只能是大树上的一片片绿叶, 我希望混沌宇宙中一个个的星球就是大树生活的土壤。 人类如何延续取决于我们人类自己。 保护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吧 延续我们生活的本质吧 这是人类通向永恒未来的保证。
个人分类: 心灵随笔|3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转贴)
zhulin 2009-4-29 16:08
  21 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 6 大基本挑战: 人口 三大 高峰 (即人口 总量 高峰、 就业 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 压力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 倒 U 型曲线 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 挑战 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 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 可持续发展 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 人与自然 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 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2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无知经济到无知社会
杨学祥 2009-3-1 08:0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发表于《科学时报》 2009 年 2 月 27 日 的文章《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引起了广泛关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无知经济概念的提出 澳大利亚《普罗米修斯》杂志 2008 年 12 月号发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的 Joanne Roberts 博士和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的 John Armitage 博士合写的文章,题目是无知经济( Ignorance Economy )。他俩认为,知识经济的概念早已炒得火热,但是必须看到,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无知,指的是缺乏知识、信息与技能。知识经济与无知经济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8 个反面: 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经济的知识基础越专门化,将人们的无知用于商业目的的机会就越多。 2 、越来越多的知识被编码化,进入了数据库和知识库,这些知识获得更多的查询和应用。可是,不易被编码的缄默知识就面临被弃置的危险。 3 、无知也是知识商业化的必然产物。现在,很多高技术产品的设计很高明,使用很方便,但使用高级产品的消费者却难免越来越笨。 4 、知识越来越受到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利用知识的渠道受到比过去更多的限制,造成了进一步的无知。 5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专家更值钱,他们获得很高的报酬,这样他们就没时间、没动力去从事一些其实可以带来愉悦的活计,比如遛狗、购物、整花弄草,于是,社会对低技能工作者提供此类服务的需求就永久化了。 6 、正是很多人无知,才使得社会对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7 、很多组织都越来越强调知识管理,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重视知识管理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无知的管理。 8 、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竭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穷国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变得更加无知。 总之,无知经济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提出此概念者并非打算将知识经济的概念彻底颠覆,而是通过另一反向视角的观察,来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对知识经济的认识 。 我们变得无知了脆弱了 在学者蒋高明的博文《克隆地球还是个妄想》中讲述了耗资数亿美元打造的生物圈 2 号的失败经过。学者杨秀海就从此评论说:这说明了我们已经越来越不再是独立个体的人了,我们只有组成了团队,我们只有加入了组织,我们只有越来越依赖他人才能活下去,我们每一个个的人不再是独立的人,我们只是人的一个部件。我们在依赖别人的同时也就成为了别人的奴隶。 杨秀海认为,一方面我们懂的知识似乎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我们自由活动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在一个极为狭窄的专业之内我们似乎还算是个人,但离开了这个专业们很可能就得饿死。我们在某一方面变成博学的同时,在更多方面变成了极度的无知。科学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进步,但是我们的生存能力却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脆弱得不堪一击,因为我们生命链上所要依赖的环节太多,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生命线就会中止。今天我们的性命交给了谁呢?既交给了天使也交给了恶魔,我们的生命已经不再是我们自己 。 从愚昧的社会到无知的社会 原始社会由于没有科学文化而成为愚昧社会,低水平的需求并没有造成全球性的灾难。在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有知和无知一直在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局部和眼前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知识爆炸式发展,人类财富空前增长;但从整体观点和长远观点出发,知识的应用带来未知领域的成倍增长,难以预见的不良后果层出不穷,使人类疲于应付,越陷越深;药品的毒副作用、化肥农药的污染、病毒的抗药性、食品污染、环境污染等等,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能源和资源的危机,恰恰反映了人类的无知。 恩格斯对人类盲目的实践活动早就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可惜的是,对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淹没了智慧的理性分析。知识并没有得到应用,无知仍然在统治着人类社会。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的官员罗夫 泽留斯( RolfZelius )在专题论坛上指出,过去 30 年来,一些亚洲国家经历了其他任何地方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这些经济增长要付出代价。亚洲丧失了一半森林覆盖和不计其数动植物物种。其 1/3 的农业用地已经退化,鱼类资源减少了一半。今天,该区域严重污染城市的数量最大,其河流和湖泊属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确实,环境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东亚次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中亚经济转型国家其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环境,以及南亚地区贫困仍然是决定性的地方性问题 。 对节约型循环型经济模式的呼唤 9 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5 年过去了,美国的新经济从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突然转向衰退,最近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欠债累累;日本经济在经历十年持续停滞之后至今仍处于低迷状态;高消费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谁来供应中国的大讨论。长期的经验教训和东方的文化传统,使日本抛弃了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大力培育环境相关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这与美国的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环境政策成鲜明对照。研究日本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9 年过去了,美国的次贷风暴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格林斯潘声誉受损走下神坛。 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反省说,根本问题在于,我们那些已变得十分复杂的模型既包括风险模型,也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仍过于简单,这些模型没有完全抓住人类的内在反应。到目前为止,这只是对商业周期和金融模型的外围补充它导致情绪在欣快与恐慌之间摇摆,一代又一代地重复这种情形,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曲线的证据 。 多数人把金融危机归咎于格林斯潘错误推行的税率政策、华尔街因贪婪导致的肆意的金融产品研发 ,这就是说,导致 2008 年金融风暴的原因是金融界权威们的无知! 全球金融风暴验证高层金融管理理论的无知 贷款的偿还依赖于贷款者的偿还能力,而贷款者的偿还能力是与市场经济一起变动不定的,工资波动、失业风险、消费价格增长、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险等问题随时随地会对其发生重大干扰,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人们至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指数个人财富的平均增长指数,如果它高于贷款利率,那么贷款的风险就很小;如果低于贷款利率,那么贷款的风险就加大。我曾指出,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化未来的钱,美国借贷买房的模式曾在中国广泛地受到鼓励和褒奖,量入为出的中国传统模式受到嘲笑;现在,金融风暴颠翻了美国的现代买房模式,肯定了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现代的知识未必就是对的,传统的知识未必就是错的,人为灾难来自于权力的无知 。 有评论说,不可预测性无疑是商业经营的本性,如何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降低至最低,一直是众多机构、学者以及一些企业致力研究的课题 。实际上,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许多科学权威认为,地震不可预测,旱灾也不可预测,突发灾害预测的准确率不超过 20% 。仅仅在 2008 年, 发生在缅甸的热带风暴已致 13 多万人死亡,中国汶川地震死亡人数也高达近 7 万人。 无知仍然掌控着人类的命运。   浙江大学学术发展中心主任杨吉指出,现在,我们正在经历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这次危机的发生的原因,竟然是一个酝酿了长达 25 年的超级泡沫的破灭,索罗斯为你揭开谜底。 索罗斯是一个成功的投机者,他又一次预言了这次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严重后果。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哲学家。索罗斯说:目前的流行模式,即金融市场会趋向均衡的说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具有误导性。我们现在遇到的麻烦,主要归咎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建立在这个错误模式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危机一旦爆发,金融市场就会骤然分崩离析,但凡可能变得糟糕的事情都会成为现实。索罗斯的言外之意是说,市场永远也不会达到经济学家所期望的均衡状态,它永远是在动态非均衡状态下运行的,只要市场存在,市场的信息和参与者的行为就会在互动中不断形成新的泡沫,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危机和挑战 。 实际上,金融市场会趋向均衡总是通过金融危机这种非人力控制的爆发来实现的,人为调解不能解决资本运转的本质矛盾,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重新受到关注。人类的无知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无知社会的三大成因 与愚昧社会不同,无知社会的形成有三大原因:首先,知识既能给人类带来利益,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知识与知识本身提出的问题相比是微乎其微的,问题相对知识成倍增长,而且问题的难度成倍增大;其次,真知灼见被人类社会接受或完全接受,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社会被过时的知识所控制,布鲁诺被处以火刑,伽利略被判处监禁,就是权力无知的最好证明;第三,由于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作为个人,专业知识越多,对总体认识的水平就越差,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如果让专业人员把握全局,争论和错误不可避免。 例如, DDT 又叫滴滴涕,是有效的杀虫剂。 20 世纪上半叶对防止农业病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们发现 DDT 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因此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DDT 的使用,是人类对其后果无知的最典型事例。 又如,人类用机械代替手工,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机械省力不省功,由于机械效率低下,大量能源被浪费,而闲暇下来的人类又面临肥胖症,不得不通过健身房来消耗体力。这是有知还是无知? 再如,中国经济学家的观点总是与公众的意见相左,不一定就总是正确。循环型节约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但在具体政策上,专家又提出扩大内需来保持增长。扩大必要的内需,如必要的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可以增加经济发展后劲 ;扩大不必要的内需,如居民的奢侈消费,虽然也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能源,为今后发展带来隐患。 综合知识太少,综合人才奇缺,使无知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付出可观的代价。一面声嘶力竭地高喊保护环境,另一面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这就是有知和无知的对抗,这就是无知社会带给人类的尴尬。 参考文献 1. 武夷山。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发表于 2009-2-27 7:16:1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427 2. 杨秀海。我们是变得有知了还是无知了?顽强了还是脆弱了?发表于 2009-2-27 23:42:4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577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 158-160 4.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 罗富 . 泽留斯:亚洲面临环境的挑战 . 人民政协报 , 2001 年 9 月 4 日 , 21 世纪论坛特刊 , 7 版 . 5. 杨学祥 .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 科学新闻周刊 . 2000, ( 46 ): 18 6. 杨学祥 .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2000,6 ( 8 ): 1003~1005 7.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8.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51.html 9. 牛 year 真的能 happy 吗。 2009 年 02 月 13 日 17:49 新智囊。新浪。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essay/20090213/17495854266.shtml 10. 杨学祥 . 金融风暴和股市风险:有多少人在花未来的钱?发表于 2008-9-22 5:52:3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888 11. 杨吉。美国金融危机为何掩藏 25 年没被发现 http://www.jrj.com 2009 年 02 月 26 日 08:47 《 IT 时代周刊》。 http://book.jrj.com.cn/2009/02/2608473676066.shtml 12. 杨学祥 . 扩大内需整合资源:建一个全国范围的有机肥料大工厂 . 发表于 2008-11-30 21:21:5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13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演进:进步与期望
生态人 2009-2-16 15:48
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演进:进步与期望 2003-12-12 15:30:31 博文首发: http://cydgn.cyol.com/content/2003-12/12/content_788448.htm 段昌群 杨雪清 张文逸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所起的影响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变化,认为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949-1972, 生态环境问题远离国家的政治视野,即使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在政治生活中不能涉及;从1973-1983年,在生态环境问题成为重要限制社会发展的因素时,在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启动下,生态环境问题进入中国政治生活,从认识、政府政策、政府机构等方面开始关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但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若即若离,前者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是外源性的;从1984-1992年,生态环境问题在政治上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环保法律系统初步完善,形成了以强化管理防止环境问题的中国特色环境保护道路,但由于经济发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强势,难以较高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削弱了环境问题在真正的解决;从1993年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作用被深层地认识,国际社会上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重要的内容,中国开始把生态环境问题有机地融合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产生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呼声。但是,社会运作的机制尚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根本保障,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决策要求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较低,中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导言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释意,政治学主要研究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政府管理社会所采用的立法系统和政令系统等,广义的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主体对象)与环境(影响主体的各类外界因素之总和)相关关系。作物一个交叉学科,政治生态学涉及的是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政治形式对环境相关的社会经济决策的影响,也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该学科从1994年国际上第一个政治生态学刊物――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算起,只是很短的时间,该学科的准确定义,目前仍未确定,也不是本文拟探讨的内容。本文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回顾建国以来50年来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间的相互作用。为了阐述上的方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1. 在特定时间尺度中,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态度;2. 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条件下,政府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其有效性;3. 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政治团体(党派)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程度,政府对社会团体意见的反应;4. 有关环境方面的政府立法、法律效应以及指法效果;5. 社会政治、经济政策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地位;6. 不同利益集团相关平衡中,环境问题的作用和份额。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态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的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表述。   一、 1949―1973 :生态环境问题远离政治视野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3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之前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学最大特点是,无论环境问题突出还是不突出,环境问题没有进入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国的政治生活很少或几乎不涉及环境问题。在这25年中,根据不同的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段。   1. 建国初期(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中国大陆的环境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当时的主要表现是, 由于森林和草原植被的滥砍滥伐,植物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土壤侵蚀。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市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由于当时人口相对较少,生产规模不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很局部性的。   由于当时新中国主要精力集中在建国中,同时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所以没有精力关注环境问题,或者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给予特别的看待。这个时候,中国大陆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保护法规,只是在一些相关的机构和法规中包涵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如195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建委联合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暂时卫生标准》和1957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纲要》等,提出了一些涉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具体内容如,提出了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进行废物利用,搞好环境卫生,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等。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是以运动、大会战的形式开展,不是一种规范、日常性的事务。由于建国初期,人民对共产党、新政府高度信赖,虽然政策比较粗略,但各级政府在强大的宣传工具的帮助下,人民对这此具有较高的服从水平。这个时候,中国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环境问题也没有作为一个特殊的问题进入政治家思考问题的范围中。   2. 大跃进时期 (1958-1965)经过八、九年的建国和政权巩固、社会改造运动之后, 执政国家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发现根据常规的经济发展思路要使贫穷落后的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需要的时间太长,错误地估计了自然的能力和人工的力量,从而不适当地发起了一整套急于求成的冒险行动,在客观上执行或助长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经济政策,在没有了解任何生态环境和资源承受能力的条件下,盲目地发起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是 大跃进。   这种以运动化发展经济的后果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大炼钢铁和大搞群众运动方针指导下,小钢铁、五小工业全国开花。1958年,全国建成了炼钢炉60多万个,小炉窑5.9万个,小电站4000多个,小水泥厂9000多个,小农具修造厂8万多个。工业企业到1959年有60多万个。城市人口从1957年9000多万增加到1960年的1300万。在这种大规模的发展中,没有任何规划和管理,没有基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的论证,没有任何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即使建国初期建立的少数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和制度,也被完全抛弃。 当时,中国很多城镇,工业三废任意排放自流,森林资源遭到巨大浩劫,矿产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很多自然生态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浩劫和环境破坏行为,即使有也没有人敢于对高压政治下发生的一切进行申辩,即使申辩也绝不会有令人欣慰的结果。   大跃进时期产生的生态破坏,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难以负重。很多生态破坏事实证明是不可逆的,至今绝大多数因此产生的恶果也没有消除。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社会领域的大灾难,也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浩劫的大灾难。以前建立起来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些有限的规章制度不仅被抛弃,而且被当作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管、卡、压受到了批判和否定。这个时候,环境问题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无关;所有的社会发展完全处于没有任何知识理念的造反派头目的一念之中。毛泽东的个人想法成为唯一行动必须依照的准则,有些当权者滥用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胡作非为。 随意性、盲目性、主观臆断笼罩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限制社会正常运转的因素,但绝不承认这种现实;发生了很多污染事件,大多不公布于众。例如,仅在1972年,在大连、北京、松花江等地就发生了三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人群健康受到危害。   总之,从1949年到1973年,中国没有一个国家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机构,也没有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法律。中国在政治上不承认自己存在环境问题。这个时期,一方面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很少,也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可能影响,对环境问题基本没有任何科学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政治驾驭中国的整个社会,所有经济、文化、科学成为政治的附庸,资源和环境问题只是经济的一个因素,自然没有成为关注的对象。   在意识形态思想一片红的政治压倒一切的当时,环境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政治上关注的问题,与国外同期相比,中国关注环境问题至少延误了15余年,以致使中国失去了很多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自然资源、协调人口―经济―环境关系的大好时机。 首先,中国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压力,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亿上升到1972年的8亿多,而且净增加的2亿人将使中国的人口高增长的态势延续到21世纪中期。沉重的人口压力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成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力量,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必须考虑的第一基本国情问题;其次,中国这个时期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以及与不可能摆脱的人口压力藕合一起,致使以后的中国要在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压力沉重的巨大不利因素下,被动地承受着这一切。   二、1973 ― 1983: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生活若即若离   从1973第一次全国环境会议召开到1983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获得起步、在政治上获得初步认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环境问题开始成为政治上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主要原因有:   1. 由于长期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导致人口数量超过了同期的环境支持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水平;前20多年,特别是1958年以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无序运行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断发展的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客观上决定了环境问题自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2. 中国政府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敦促下,派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全球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使来自中国20多名重要部级领导干部了解到世界环境的状况和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为实例,使中国高层次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中国也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环保奠基阶段(1973-1977)和起步运作阶段(1978―1983)。   奠基阶段(1973―1978)。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1)认识问题 1973年8月5日―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官方第一次承认中国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指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不是从经济发展的某些影响因素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而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来对待。   (2)政府政策 在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经国务院转批全国;作为计划经济社会运作的核心机构―― 国家计委也单独发出了文件,要求各地计划部门做好环境规划和计划工作。同时要求各地的革命委员会以及各级政府把保护和改善环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3)环境保护政府机构的设立 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政府组建的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政府官员分别由计划、工业、交通、水利、卫生等部委领导人组成,下设的办公室负责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自此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开始成立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科研及监测机构。   虽然这时环境保护开始正式走进中国的政治生活,但是此时仍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按照本身所需要的全面、系统、综合、预警、规划等特点开展 ,只是对突发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协调和局部的整治,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的势头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扼制。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1)工业盲目发展,城市布局混乱,污染加剧。大跃进时期的工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发生在大型城市,而此时全国所有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布局全都处于混乱状态,加剧了环境污染。例如,绝大多数城市降尘量都远远超过400吨/平方公里;对44个城市地下水调查分析,有41个城市收到污染,其中严重污染达9个。   (2)生态破坏加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而此时达到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1/6, 水土流失量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丧失1厘米的土层;流失的营养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黄土高原流失面积占该地区面积80%,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占总流域面积20%,淤积了中国水库总容量的1/4.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70年代末比1954年面积减小了30%。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2.0亿亩,污染粮食400亿公斤以上。   (3)人口剧增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1973-1978年全国净增加人口2亿,至1978年底中国人口达到10亿。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表现在土地、森林、草原、矿产和淡水等资源超负荷利用,使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为突出。   起步运行阶段 (1978-1983)   1978年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让位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环境问题作为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1)环境保护首次纳入宪法。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明确指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这为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第一次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它的工作内容。1978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特别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保护的法制系统开始启动。1979年9月五届人大11次常务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4)环境保护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政府日常事务中。1981年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各级基层政府开始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常规日程中。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看出,从1973年至1983年,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迫使国家开始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国际社会环境保护运动高涨,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也促使中国政府开始考虑自己的环境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在此期间,在国家管理体系中,全国性环境保护和管理的网络基本建成,整个国家决策体系中开始考虑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对其中的问题开始进行研究。但生态问题只是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开始被考虑的一个外部因素,还不构成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内在影响条件。同时,对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认识不足,新的政策出台导致了新的生态破坏。这就是农村联产承包没有注意到可能出现的副效应,就是农民对承包山地开荒、森林的砍伐,造成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工业企业的承包,没有在环保方面提出必要的要求,使很多企业产生大量的污染并将损害转嫁给社会。   三、1983年―1992年:生态环境问题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在实际解决的经济环节上没有真正落实   中国急切地希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但多年来出现和积累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等对经济高度发展的约束更加严峻地表现出来; 而且,在新的经济高速增长中,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短期利益的驱使,又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环境问题。 这两个方面,影响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 ――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环境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获得了进一步地加强。主要表现在:   1.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确立。在1983年12月3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继中国把人口控制作为一个基本国策之后的另一个国家大政方针。基本国策的确立确定了环境保护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中共中央和国家政策制定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基本国策被写入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84年以来至1992年,几乎所有的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关于社会、经济甚至纯政治性的文件中,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内容,纳入其关注的视野。如中共第13次第14次代表大会均把保护环境当作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中均把保护环境作为规划的内容; 自1984年以后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   3. 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系统基本建成。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公布施行。至1992年,中国形成了如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1)宪法、(2)环境保护基本法、(3)12部环境保护单行法、(4)23个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法律性文件、(5)26项国家环保行政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制度、(6)千余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7)263项国家级环境标准(主要为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方法标准、(8)中国承认和参加的29项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中国社会的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科学研究有了深入的认识,感到中国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也不可能通过高投入、高技术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的行政手段防止环境问题的恶化。这时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十分活跃,国家、省级、地区、县等各级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网络形成,旨在通过加强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管理扼制由于人口压力和较低的技术水平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在这一个时期,环境问题的政治地位得到了较高的体现,但环境问题最关键是不仅仅只是认识问题,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解决,或者说把解决环境问题贯穿到每一个经济活动之中,但是,这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象环境问题这类政治地位很高的问题,由于与最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环境问题在根本上只是停留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就是难以落实到行动上。具体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1.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都是政府关注的重要政治问题,但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政府行政官员政绩的优劣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来表现出来的,环境问题只要不出乱子就不会引起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被上升的经济指标所掩盖。   2. 中国的环境立法及其建立的法律系统虽然开始健全,但执法程度极其低下;法律的解释性比较混乱,法律的可执行程度比较低。所以法律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环境的作用和地位。   3. 环境问题的解决在经济社会中核心问题是利益平衡和分配问题,它包括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问题、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问题。由于政府特别关注经济发展,没有集中精力协调这些本来就很困难的利益平衡和分配问题,从而整个社会出现了急功近利行为,环境问题往往在具体事务中被放置一边;4. 环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重视程度表面化。随着社会进程的变革,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绝对约束和控制相对削弱,法律系统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没有实现法律应有的作用,从而使环境问题的重视只是表面性的,很多重大涉及环境问题的决策并没有在根本上把它当作核心的影响决策的力量。生态与环境科学家的意见在社会决策当中,只是一种参考,但对决策不构成影响。环境问题在政治上的从属性在很多重要经济发展决策中,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例如,中国的三峡大坝的立项问题等。   四、1992年―至今 ―― 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联姻,但社会机制难以保障问题的解决,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决策呼唤科学和民主   1992年中央政府把三峡水利工程决策议案放到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进行表决,虽然在法律程序上获得了通过,但受到的前所未有的争议和反对。在社会大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凡响,也使政府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中国普通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个人参与对政治的影响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普通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参与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中国政府参加了这次会议,国内的新闻媒体, 对这次大会以及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环境问题在根本上与政治、经济的有机融合。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自己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性显著增加,而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协议等方面的制约,而此时经济的发展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政治问题,从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左右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力量。   2. 中国开始探求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目前也并没有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恢复的路子;但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通过高投入、高科技进行环境恢复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的模式自然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时尚。   3. 环境保护和经济有机结合方面采取了实质性的举措。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收费办法》、《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收费标准》出台;成立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新型国家的产业进行大力支持;建立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初步创立了环境保护社会基金组织;1993年首次公布了全国3000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名单,把在企业数量上仅占全国污染4%、污染负荷占全国工业企业等标负荷60%以上的这些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单位。   4. 环境立法和环境指法方面有新的进展。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一次会议在全国人大增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确立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家立法机构中的地位,对加强国家环境法制建设和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国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大,从199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指法检察工作,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打击那些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5. 政府对非政府直接控制性的环境保护活动采取了更多的宽容和支持,公众以及社会团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见和看法引起政府重视的程度不断加大。如从1993年以来,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评议环境问题方面的新闻越来越多,在中央电视台上重要栏目如《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名牌栏目中,环境问题的比例不断增多。各种环境保护的社会团体数量越来越多,反映的问题很多都能从政府方面获得较大的反应。如自然之友、绿色家园研究会等通过个人和新闻媒体,反映云南西北地区当地政府砍伐原始森林、使珍稀动物滇金丝猴生境受到影响的事件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立即做出了反映,并采取了果断措施中止了这一事态的发展。   由于环境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行政运作和法规建设等方面历史很短,所以在今天即使在政府领导人给予了很高关注的问题,有时往往也因社会广泛认同、民众素质和利益倾向性等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关于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表现在:   1. 政府的互相矛盾的双重身份妨碍了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国各级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和经济运作系统的直接操纵者,也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这种身份往往使政府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发展经济,不直接运行经济活动,从而可以超然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而在中国则没有这种社会条件。   2. 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的传统方法和手段受到挑战。中国采取了市场经济形式,直接通过行政行为防治环境问题的能力日益减弱,而立法、指法等法律手段在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获得明显加强,不同利益集团在环境问题上对政策的扭曲和撇开法律监管等事态在一定程度上将更加突出,使政府料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面对新的巨大挑战。   3. 科学研究积累的薄弱妨碍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所有的社会决策和法律手段来自对自然环境内在规律、社会运行和管理机制有效方式和途径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把握,而中国社会在此方面的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积累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长期的深入研究工作的积累,并能找到被社会广泛认同、决策者理解接受从而影响决策的渠道和方式,才能从社会内在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 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4. 中国环境问题根本解决目前还缺乏社会机制的保障。中国社会运行目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地域社会运行中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地域主要领导人所制定的,或在他理解的和接受的范围内通过行政机构产生的。从而,往往一个好的领导,在他当政和管理的范围内,环境问题解决的就要好,反之则会酿成新的环境危机。而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社会问题,只有科学的研究和系统的认识,发挥全民族共同的智慧并有广泛的民众参与,才能获得圆满的解决。错误的社会决策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体制根源。所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将是中国环境问题获得良性解决的政治根源。   小结与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年来,环境问题和国家的政治问题的相互作用程度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949年至1973年,中国政治生活中从来不接受、不承认环境问题,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往往也只把它当作生产中的额外问题来进行处理。由于对环境问题的轻视,特别是在高压社会政治环境中,决策无据、发展无序的高度混乱状态中,使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从1973年到1983年,中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任何力量难以掩盖的事实,在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鼓动下,中国开始承认环境问题,并开始在国家的行政机构、政策制定、法律约束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问题开始进入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但仍处于一个从属地位,对中国的政治 生活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从1983年到1992年,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热点的问题之一,它一度成为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由于经济发展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同属政治问题的环境问题,因同经济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存在矛盾,所以环境问题没有在根本上获得解决。从1993年以后,中国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道路,把环境保护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生活领域中关注经济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共同的问题――社会进步问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能力减低,法律、政策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与权威性受到挑战,各类利益集团轻视或极力逃避各种约束,因此环境问题解决的社会机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虽然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通过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避免了经济高速发展时环境高度恶化这种状况,但是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走出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也包括生态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中国历史上环境问题欠帐太多,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巨大的社会惯性条件下下,任何稍一疏忽的、不利环境的社会决策都可能给中国环境带来深重的灾难。象任何中国的重大问题一样,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基于深入、广泛的科学资料和有大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民众基础上的社会决策,这就是环境问题相关社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当今中国,每时每刻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或避免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决策的明智程度。目前能对此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各级政府官员。所以,需要尽快对各级政府官员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素质,特别是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深度,使他们在进行各类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环境承受能力问题。当然,从长远角度来看,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增强对环境、社会等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积极的参与能力,把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时刻规范到有利环境的范围内,是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基础。 公民环境素质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但在现代社会中,各类新闻媒体可以起到特别重要的宣传、感化和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任何直接的政府命令和法律手段、经济渠道难以替代的。这需要训练有素的环保型记者,来完成这一问题。 从而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氛围中,绿化政府官员、绿化媒体,是拯救生态环境的重要急迫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张坤民 (主编),1994.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20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216.   顾浩 (主编),1997. 中国治水史鉴。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50-253.   高宇声,1984. 《环境保护》十年选编。北京:环境保护杂志社。5-1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中国环境保护事业(1981-198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黄道霞,戴丹,余展 (主编),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年纪(1949-1989)。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曲格平,1992.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罗桂环,王耀先等,1995. 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曲格平,1999. 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   张坤民,1997. 可持续发展新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编委会,1994.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Duan Changqun, Xuechun Gan, Jeanny Wang and Paul K. Chien, 1998. Huma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location of civilization centers in ancient China. AMBIO: Journal of Human Environment, 27(7): 572-576Mary G. W., Hanna J.C. , Margaret A.M., and Sabrina B., 1996. Moving toward Ecosystem Mannagement: Examing a Change in Philosophy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 3 (1996): 1-38.   致 谢   本文成文过程中得到了高发元教授和王焕校教授等的指导和修改,英文原稿在1999年10月瑞典隆得大学(LUND UNIVERSITY)东亚及东南亚研究所举办的中国革命50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得到了部分与会代表的建设性意见,这些代表是:Mette Thunoe 博士(丹麦歌本哈根大学教授)、Herbert Yee 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Michael Schoenhals博士(瑞典隆得大学教授)、Henk Houweling 博士(荷兰阿摩斯特丹大学教授、路家骝博士(中山大学教授)、Larry C.H. Chow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秦思美博士(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副教授)、 Wendy Chan 女士(香港浸会大学)等,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附:英文题目:Political Ecology in Mainland China\'s Society During past 50 years   Chang-Qun Duan Xue-Qing Yang Zhang Wenyi(Biology Department,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China)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7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导干部要通过强化环保专业知识防范环境突发事件
生态人 2009-2-16 15:07
云南省多名政协委员呼吁 领导干部要会应对环境突发事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6       本报讯(记者张文凌)在日前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等5名政协委员呼吁,加强领导干部环保基本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主动性。 委员们以2008年6月发生在云南的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为例指出: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问题都不复杂,尤其是涉及问题的科技因素都只是生态环保专业的常识性问题,如果能够在这些触及常识的环节上得以遏制或尽早发现,就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地步;如果我们的相关领导干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专业常识,并在工作中应用它,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自己受损、群众蒙难、政治影响恶劣、区域和国家受害的地步。因此,领导干部掌握必要的环境专业常识已是大势所趋。 地跨昆明和玉溪两市的阳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2002年以来,阳宗海水质6年一直为Ⅱ类。但2008年9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媒体通报,阳宗海水体遭严重污染,沿岸2.6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本报曾作系列追踪报道)。经省级环境监测部门认定,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阳宗海污染的主要来源。阳宗海水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和云南高层的极大震动,云南26名国家公职人员被问责,云南高层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据查,2005年至2008年6月,澄江锦业公司上缴税金1162.8万元,但是它造成的污染,治理费用将达几十亿元。云南高层有关负责人怒斥: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与其说是失职,不如说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在滇池的前车之鉴面前,今天的阳宗海污染事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一点经济利益换来的却是高昂的治理成本,代价沉重。 段昌群等委员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指出,环境保护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长期化的巨型工程。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要使普通民众一下达到较高环境素养是难以做到的,但是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一旦发生酿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的敏感性则使我们不能坐壁上观。在社会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化防范环境危机能力的情况下,政府就要承担起这个重任。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针对复杂的问题,越是需要领导具有较强的能力。由于环境问题不仅仅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几乎每个部门、每个产业、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因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具有一定的环境专业常识,能尽快地辨识环境问题,在一开始就化解环境问题,使恶性的环境事件在源头上得到遏制。 据悉,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与中组部联合对部分省市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环保业务培训,计划到本世纪末对全国县以上的环保局长实行岗位培训,对全国县以上环保局长分批轮训一遍。目前已有3万多人次受到了培训。 这些培训对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干部的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非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在环保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当前十分薄弱。目前,虽然在党校或领导任职前学习时涉及到一点环保内容,但过于简单化、科普化,难以满足领导干部辨识和处理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需要。段昌群说。 (中国青年报 张文凌) 资讯来源: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2/16/content_2541011.htm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3:生态良知|3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生态人 2009-2-11 10:07
由于云南省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和脆弱性特点,资源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以植被破坏、资源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仍很突出,从总体上看,我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一)、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严重 森林面积虽有增加,但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造成许多生态问题。在河谷地带及湖泊面山,经济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较低,不足以发挥其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功能,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草地退化严重。全省83.45万公顷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占48.7%,而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地速度缓慢,赶不上天然草场退化的速度,人工草地仅占总草地面积的1.3%。 (二)、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的现象仍然存在 人地矛盾日趋突出。我省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4%,人居适宜环境范围小,人均耕地少,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极为尖锐。 陡坡地耕作面广量大,治理困难。在全省9632万亩耕地(土地详查数)中,大于25度的有1121.33万亩,占11.65%,一些地州50%的耕地坡度都在25度以上。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不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尽管我省自然保护区个数已列全国各省区市的第一位,但自然保护区面积小,仅占全省面积的6.94%,与我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不相称。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云南省虽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但除了少数国家级和部份省级保护区有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其他保护区则几乎没有基建投资。有的保护区即使有过投入,也因为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建设年代久,年久失修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保护管理工作需要。由于没有投入,另外还有不少保护区处于批而未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状况。 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临威胁。由于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许多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范围越来越小,并受到岛屿化、生境破碎化的影响。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费严重不足,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挫伤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四)、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趋突出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五)、水土流失仍很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1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36.9%,每年流失土壤5亿多吨,是全国年流失土壤量的十分之一,而且流失的土壤多是适宜耕作或植物生长的优质表土。 (六)、生态环境灾害频繁 我省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损失重,尤其是干旱、洪涝、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十分严重。全省地质灾害点有20余万处,其中有危害7000余处。有35个县、市政府所在地、150个大中型厂矿、500多公里的铁路、3000多公里干线公路、1000余座水库和小型电站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近些年,平均每年有6.7万公顷以上的农田和20余座中、小型水电站被淹埋或冲毁。因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而撤并了1个县的建制,4个县的县城易地重建。 (七)、九大高原湖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入湖污染物不断增加,水质受到不同程序污染。1998年,排入九湖的废水量达25290.6万吨,排入湖中的化学耗氧量(COD)、总氮和总磷分别为54566.5吨、11347.7吨和1372.2吨。废水排放量和化学耗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高达35.1%和12.9%。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历史上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致使流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目前九湖流域森林覆盖率很低,不足20%。流域林种单一,大多以针叶林为主,植被蓄水保土性能差,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普遍短缺,湖泊调蓄能力差,供需矛盾突出。九湖均为封闭或半封闭湖泊,无过境河流,大多要依靠回归水的循环和外流域调水才能维持水量平衡。 湖床淤积和湖泊沼泽化程度严重。由于长期以来大量泥沙和污染物排入湖中,加上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湖面缩小,湖床淤积,一些湖泊出现沼泽化趋势。 博文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e097f51e6c57be1c413417c0.html
个人分类: 专栏4:七彩云南|5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征稿(2010年,第六卷)邀请
生态人 2009-2-10 15:59
《生态科学进展》作为专门刊登生态科学领域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的评述性连续出版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经正式出版了五卷,现为第六卷征稿。文章格式请参阅《生态科学进展》征稿简则。我们诚恳地邀请您贡献大作。 《生态科学进展》简介: 《生态科学进展》是一个评述性的连续出版物,主要介绍生态学、生态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通过研究一线科研工作者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学科文献资料进行整理、评述,为研究者搭建国内外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的知识平台。该出版物只刊登综述和评论性文章,不登载原始研究性论文。 为了体现综述和评述性出版物的特点,需要每篇文章有一定的体量。每篇文章字数宜在1.5-3.0万字。每卷拟发表文章15-20篇。来稿经过独立审稿人审阅通过、修改完善后方能刊印。 《生态科学进展》读者群为生态学、进化科学、环境生物学、资源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同时也面向地球科学、生态学交叉学科、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农学、林学、医学、规划和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人员。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由包括10余位生态学领域的院士在内、共70多位生态学知名学者组成,组稿和出版由云南大学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努力完成,确保出版质量、刊载时效和学术水平。 《生态科学进展》诚恳邀请您及您指导的研究团队和研究生撰稿。请您将您的选题及时告知我们,以避免与他人提交的文稿重复,浪费您的劳动。在本出版物发表论文不收取版面费(由主编单位负责筹集出版费用,但也不向作者支付稿费),正式出版后每篇论文通讯作者奉送样书两本。 拟在2010年卷(第六卷)刊载的论文,提交选题的截至日期为2010年5月10日;提交论文大纲的截至日期为2010年7月30日;第六卷论文提交的截至日期为10月10日。 联系人:于福科(电话:13888335615,传真:0871-5032753 投稿及联系:gsyfk2006@ynu.edu.cn并抄送cn-ecology@126.com。 期待您拨冗回复! 顺致研安、健康!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 2010年3月
个人分类: 专栏1:生态科学进展|4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生态学的建设性
生态人 2009-2-10 11:49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题跋:尊重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尊重规律付出的代价更大 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个学科体系,生态学好像总是在和经济学唱反调,被认为是一门限制性的科学。实事上,生态学只是提醒我们,目前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错误的,人不在自然之外,更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自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伙伴,人类所做的一切,连同生存与繁衍都有赖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人类没有自封的特权。如果想使自己发展的更好一些,人类文明延续得更长久些,就应该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自然打交道。生态学要颠覆的并不是人类已经建立起来的现代文明,而是支配着现代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它要限制的只是不顾长远后果的短视行为。 应当说,在自然科学的各类学科中,生态学算是最人性化的了。作为一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的学科,它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它要求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而非分离和对抗。它并不要求人类放弃已有的舒适和方便,更不会要求人们回到原始社会;相反,它只是要求人类审慎地利用自己超越于其他动物的智慧,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努力寻求一种使整个生命共同体保持和谐和稳定的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生态学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它的学科范畴而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范式。 所幸的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中叶以后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痛苦反思之后人们终于有了觉悟。生态学开始从边缘走入了公众的视野。不过,早期公众对生态学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后人们才注意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对于这一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有明确的说明: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我们现在则更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我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不久以前我们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则感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的重要性。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紧密地联结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之中。 我国现在在总体上还处在生态觉醒的前夜。 从关心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看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正在开始用生态学思维方式来认识我们的活动和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生态学,它就不再具限制性,相反而是具有了建设性。这种建设性蓝图生态学家们早在90年代就绘制出来了。1996年美国生态学会前主席J.Meyer在美国第81届生态学大会上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生态学报告,呼吁生态学家创造性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探索并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推动生态工程、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生态设计、产业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为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人类社会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态学。而今天,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生态设计、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正在为缔造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Margaret et al , 2005)。 当然,建设可持续的人类社会不只是经济学家或生态学家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公众的力量不可忽视,而公众对生态学的态度和对生态学知识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生态学意识和生态学思维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生态学毕竟是专家手中的学问,如何将专家手中的深奥理论转化成通俗而平凡的知识却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在我国,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十分迫切但又很薄弱,过去我们的环境宣传主要集中在观念的更新上,但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学知识的传播就变得更加重要。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0c1a4e95263f480b7bf48000.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3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的时髦与“生态学”的悲哀,时代呼唤真正的生态学
生态人 2009-2-10 11:44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30 生态、生态学大概是当今时代使用频度最高的词语了。在INTERNET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百度网上,涉及生态的网络词条达480多万条,涉及生态学的词条也高达近30万条之多。有人分析,现在涉及生态、生态学的学科多达200多个,于是有人戏称生态学是最好创造新学科的学科了任何一个学科去掉学字后缀上生态学,都可能成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任何一个学科的前面加上生态一词,都可能与生态学交叉而成该领域的一个新的学科,而首次发表或杜撰该词语的人都可能成为该学科的创始人。 生态、生态学被全社会的高度认同,这是生态学的一大幸事,说明人们关注生态、注意环境保护,认识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这个学科分不开。 但是,在生态一词成为学界、媒体、民众耳熟能详的话语时,生态学家们在开始掠过一丝欣慰和快意后,马上被鱼目混珠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学所震惊。他们担心,当什么都是生态学时,生态学可能变得什么都不是;高度滥用生态一词,可能使生态学以被曲解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真正的生态学常识和生态环境问题则可能被冷落到一旁。为此,有必要让社会各界知道真正的生态学是什么?生态学能做什么?生态学是如何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生态学是如何指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并被提升为一个哲学观念,其不变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是什么?同时,在少数人游戏生态学的时候,应该让社会对生态、生态问题、生态学持怎样一个科学严肃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包括农业、林业、水电、环保等生态学的重要应用领域的业务部门,特别需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的问题,但是,这些部门的少数业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在没有真正地理解生态现象、生态规律的情况下,滥用生态学的术语,不按照生态常识办事,事后面对残局又不负责任地责怪生态学和生态学家的无能。这种没有科学责任心、玷污生态科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生态学现在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时期,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需要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面临发展和保护的两难选择时,经常自然或不自然地搁置了基本的生态常识,选择了破坏性的发展方式。在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决策过程中,生态学家经常也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平心而论,生态学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现在远没有达到能解决一切生态问题的时候,同时生态问题复杂多样,不同的区域具有很强的不可比性,很多生态过程和生态机理目前只知皮毛,从而绝大多数的生态学家在面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时都小心翼翼,不会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不敢贸然承诺某开发计划和发展项目不会造成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更不会拍胸脯确保能完全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而与此相反,知道一点或不完全知道真正生态学的人,似乎无知者无畏,有十足的胆量,断然可以确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把他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视为草芥,信誓旦旦可以保证什么工程不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或者可以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 在发展压倒一切的社会氛围中,生态学家经常可能曲高和寡。在决策过程中,生态学家经常因观点难以与唯发展论者所苟同,从而陷入边缘甚而被视为异类,进而被逐出决策支持的专家行列。或者有的生态学工作者不堪重负,逐步远离了自己曾经钟爱的科学,成为人见人爱的、比较开明生态学专家。当然,根据需要把一些性情中人树成满足某种需要的生态学家,也并非鲜见。 在当今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这些不同层面的生态学家,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生态学。生态学有时是一门学问,有时是一种符号,有时是一个口号。在生态学成为一个社会时尚的同时,在很多情况下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并没有被广泛和深入了解。这种现象,曾经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生态学界的一种病态,今天的中国生态学也亦步亦趋。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广泛认识到了环境危机和资源问题,生态学更加凸现在社会公众舞台上,并被广泛推崇为能够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指导。虽然生态学还难以担当挽救地球和社会的重任,但现在还没有哪个学科比生态学更能胜任。问题是,生态学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被曲解了的生态学在社会中泛滥时,很可能导致真正的生态学被打入冷宫。生态学被全面接受和深刻理解之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时。 博客首发:① http://blog.sina.com.cn/ecoplanet ②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modify/blog/c59a9a17b8752d0ac93d6d0f 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3796 次阅读|3 个评论
认识环境,认识生物,认识生态学
生态人 2009-2-10 11:41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科学体系,它重视的基本问题是环境怎样决定和塑造了生物,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具有怎样的改造作用;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 生物需要怎样的资源和环境、并如何获取相应的资源支持和环境保障,以维持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段昌群,2001,2004)。 有趣的是,生态学和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态学的英文是Ecology,它与经济Economics具有相同的词根Eco,其含义是住所、处所的意思。生态学原意就是分析生物如何经济地安身立命,而经济学本身也就是探索人这个生物如何经济地活下去,从而生态学就是探讨 自然界的经济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生态学。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生存资源,并在其一生中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获得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存价值(生态位)。但是,自然界的任何生物,在长期的竞争条件下不仅仅实现了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很高的相互适应水平,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不是简单地为了眼前的有限资源相互竞争,更重要的是构建了 彼此互为资源 、 互为生存环境 的格局。 应该提出的是,过去国内对生态学、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解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和物竞天择的适应。实事上,生态学在该方面真正的强调的是:凡是以其他生物活不下去而使自己生存得很好的生物,最终自己也丧失了存活的条件支持,因此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内涵了一种更重要的生存法则,我们可以称其为 生态智慧 ,这就是如何与周围的生物和周围的环境共同发展,协同进步。例如,狼对羊的捕食,并不是一网打尽,完全彻底地消灭,而是获取生存和竞争能力较弱的羊;狼在维持自己获得生存的同时,也优化了羊群的队伍。羊和狼表面上和短期内可能是敌对的,但长期互动的结果是建设性的。 人类认识到这种生态法则是付出了沉重代价了的。在以经济增长为主流的工业社会,我们只看到了生态学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表象,所以我们认为,自然是等待着我们去征服并只是向我们提供资源的场所,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人类要做的事是如何让自然更高效率地为人类提供唯一地服务;人类认为自己不在自然之中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上,是自然的立法者。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引发的巧夺豪取,使生态环境不断退化,使大量物种罹难消亡。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开始领悟生态学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内涵,我们将要学会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在一片蓝天下,把保护生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51e6d18b1a57e2d0fd1f100d.html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46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学视野中的环境: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
生态人 2009-2-10 11:38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3 认识环境: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 环境是当今世界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所谓环境是指相对于主体对象而言的背景和支持条件,意即围绕主体对象以外的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长期以来,人类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从而如果没有特殊所指,环境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目前的环境科学对环境的定位就是如此)。此时,环境这个概念包含的是人类周围的所有生物的、非生物的因素。但在生态学领域,当某种生物为我们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时,除该生物以外,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它的环境。因此,对于环境一词,在不同场合、不同学科领域其内涵是不同的。生态学比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在范围和内容上更为多样。 环境是一个综合系统。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岩石、太阳辐射等自然要素所构成,植物把其中的无机物的成份变成有机物,动物利用有机物成长自己,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把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又为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在这里,各种生物和它的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在某种程度上,自然环境存在的形式就是生态系统(姜汉侨等,2004)。有时为了强调自然要素的整体性使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也称为环境系统。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其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就是要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生物、一个环境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例如,我们要保护某种生物,如果只保护被认为是重要的该生物的本身,而其他的因不重要而被利用和破坏,那么那些不重要的可能天经地义地被破坏而丧失,那么重要的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环境基础,最终也会走向灭亡。在我国,很多保护区往往保护什么,就丧失什么,就是淡化了对重点以外的环境、不重要的部分缺乏保护的缘故。同样,在环境保护中,往往只保护核心部分,淡化了对非核心部分的保护,最后核心部分也被丧失殆尽。如湖泊保护中只保护核心的水体,不保护其中非核心的河道、湿地,不从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系统保护,最后这些受保护的核心部分--湖泊也程度不同都丧失了。事实上,人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然而没有人对自己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厚此薄彼。大脑和心脏是至关重要的,但非核心的手脚并不因为不重要而可以随便取舍。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不同生物往往划分为三流九等,执行的就是双重标准。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当然,在一段时间中对某些珍稀濒危生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是应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保护了被保护对象所在的生态系统,才能进行长远的保护。 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和比例是不一样的,该区域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规模和途径是有差别的,从而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个性。例如,植物葛藤,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绿化植物和牧用植物,但到新西兰就成为令人生厌的入侵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原产地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而引入到巴西、刚果等其它地方,就引起了引种地的生态倒退;同样一个生态现象,在中国北方研究得很透彻了,但并不意味着在南方此事也依此类推,前者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作为后者研究的参照,但不能取代后者的研究。 自然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的能力。自然界不是吝啬鬼,但也不是有求必应的慷慨施主。在自然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人类的干扰行为是不会导致环境衰退的。很小的和局部的干扰有时可能产生积极的后果,如在森林中,局部小范围的砍伐或森林倒木形成的林窗内,生物多样性反而比森林内更为丰富,这就是中度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的现象;在小剂量的污染条件下,很多生物的代谢活力反而加强等。但是,超过了一定范围和规模,干扰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就显示出来了,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潜力大大下降,达到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进而走向灭亡。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如果收获量小于或等于自然恢复更新的补充量,则可以长期保持这种收获量;如果收获量大于自然的补充量,资源总量将不断减少,最后的收获量将趋于零。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收获量为环境承载容量一半时,人们可以永远地获得这个产量,从而又称为最大可持续产量。对污染环境而言,如果环境污染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污染的后果将不会突出,在污染去除以后,自然环境可以较快地得到恢复,而如果污染面很大,污染强度很高,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变为不可逆转的,即使污染去除后,环境也可能无法恢复。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cf728ec4b292cbc839db490c.html 内容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638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学视野中的生物:生命的价值、意义和渊源
生态人 2009-2-10 11:32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1 题跋生物:生命的价值不以人喜而贵,不以人乐而名,自在而自贵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是自然界的精灵。在地球地质历史上,不同地质年代主宰地球环境的生物种内是不一样的,如在株椤纪是恐龙王国的时代,现在是人类王国时代 (徐晓勇等,2002)。科学研究的数据表明,任何物种主宰地球环境的时间尺度都达到了数千万年,而人类诞生至今不过只有数百万年,能够成为影响这个星球主要力量只能从农耕文明以来算起,只有万年左右,真正成为主宰地球环境的主导力量如果从工业革命以后算起,仅仅只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这个星球已经被人类糟蹋得不成样子。支撑和维系我们发展的大量生物在亿万年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保存了下来,但在我们人类数千年的干扰和破坏中却已相继离去。 生物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自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约经历了三四十亿年漫长的进程,形成了500万到3000万种的庞大生物家族,其中哺乳动物4300多种,爬行动物6000多种,两栖动物3500多种,鸟类约9000种,鱼类23000多种。迄今为止,先后出现过类似恐龙灭绝的事件6次。据统计,近2000年以来大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灭绝,全世界约有250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近几十年来,生物物种消失加速,每天约有50100种物种灭绝,这是自恐龙消失以来最快的物种灭绝时代,而地球上现在的野生生物种类一旦灭绝,就没有再出现的可能。 从生命本身来看,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不论大小,不论种类,不论分布在哪,都是同等重要的。这是因为: 其一,它们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保存下来的,它们和人类一样,在这个星球上有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其二,任何一种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中都承担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形态结构不同、功能效应不同、分布区位不同,而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 其三,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一种生物都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着直接和间接的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它的消失和存亡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据初步分析,处于食物链越低级的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维持、功能实现的影响作用往往越大,这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种生物的死亡,产生链环效应,最后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瘫痪; 其四,我们人类因某些偶然因素现在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生物进化的规律表明人类不可能永远都主宰这个星球,如果这个星球因为人这个物种的存在而使整个生命体系终结的话,人类将是所有生命的罪孽。 其五,任何一个物种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基因资源。这种资源是人类未来最重要、也是唯一可依托的、唯一不可再造的资源。物种的消失就意味着整个地球基因库的衰败,最终葬送的还是人类自己的未来。 任何一个地区的生物种质及其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地球环境变迁、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差异,使地球上某些地区拥有的特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远高于其它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例如,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种多样性集中分布区。 一个物种所拥有的所有基因及其组合,就构成了该物种的基因库;一个地方所有物种基因库的综合就构成了该地的总基因库。特有物种、亚种越多,基因库越丰富,总有效基因库越大。作为地球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种质资源及其蕴含的庞大种质基因库是当今世界任何高新技术都无法凭空制造的。它是人类社会未来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遗传基因资源的宝库,它为人类利用自然界恩赐的种质基因改良其它种质、服务人类社会的众多领域提供了可能。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战略性资源,谁拥有这种战略资源谁在未来就具有发展的主动权。 鉴于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存在的本身就是价值,而且这种战略性资源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保护好这种战略资源,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大事;同时这种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也是全人类的福祺,全世界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它。如我国70年代以前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后来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方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大豆种质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进行了品种改良,80年代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云南是该花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上世纪初叶,大量的野生杜鹃被英国采集并不断改良,时至今日,该花成为英国重要的产业花卉。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cf728ec4b29dcbc839db4903.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1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4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问题的特点:积累效应、放大效应、滞后效应、转移效应
生态人 2009-2-10 11:24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38 生命运动是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而生态现象更是因集生命活动和环境变化于一体而显得极为复杂和多样。生态学曾经被认为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观点,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已经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建立了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学科。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生态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门与人们所熟悉的建立在经典物理学之上的科学模式不同的学科,目前还不是一个可以进行预测的学科。生态学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思想,对理解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无法支持那些根本不能成立的生态学疗方。虽然真正理解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理解一些生态问题的基本特点对真正关注环境问题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生态问题具有很强的积累效应 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除了个别情况下是突如其来的环境灾难外,更多的环境变化是逐步发展的,一开始并不被人们所察觉或重视,通过初步积累,最后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这就是积累效应(段昌群,2004)。 积累效应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比喻来类比。一个人满头黑发,拔掉一根是微不足道的,拔掉10根是无足轻重的,拔掉100根也是无伤大雅的,但如果拔掉1000根、10000根、100000根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变成秃头、最后可能成为光头。绝大多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积累效应存在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在发生中很难确定其中的转折点。为了更有效地管理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逆转的生态后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需要分析这个转折点。这就是生态系统在保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维持良性运转条件下能够接受污染物的最大量或承受取走的最大量,即环境容量和资源、生态承载力问题。也是说,任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后的积累都应控制在这个限度以内,否则生态系统最后走向崩溃,人类将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和资源支持能力。 积累效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因子的改变程度及其效应程度是不断积累的,二是环境因子的改变范围和效应范围也是不断积累的。前者主要侧重于环境污染,后者主要侧重于生态破坏。量的积累和范围的延伸是受损环境及其效应不断发展的两个方面。 目前,对于突如其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对于经常发生的、范围较大的、普遍存在的、短期内难以觉察效应的生态破坏行为,往往也是视而不见,研究工作往往也很少涉及。正是这些眼前看来不值得一提环境受损,经过积累后很容易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生态衰退。这类属性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最终伤害人类生存和发展、酿成环境危机的最大杀手。 积累效应往往使人们在环境问题上 因恶小而为之,善小而不为。 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在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下,环境变化并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逐步以加速度发展,呈现放大效应。 对于环境污染而言,这种放大效应主要表现在:(1)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而不断积累,呈现放大效应,如南极大气中没有检测到的DDT在当地的企鹅体内则有检出;(2)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在个体水平上的毒害效应可能不大,但在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层次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个体性的生物而言影响较小,但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圈的影响则十分巨大。 对生态破坏而言,这种放大效应主要表现在:(1)局部的生态破坏产生的后果在全局上表现出来,从而产生更大的危害,如上游地区的毁林开荒引起的水土流失,对中下游地区产生洪涝之害,且在下游进行防治的代价远高于源发地区的上游;(2)关键地区的生态破坏将对很大范围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过度利用资源、破坏环境,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是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姜汉侨等,2004)。 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后果并不是伴随着成因的出现立刻表现出来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充分展示出来,这就是滞后效应。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往往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普遍存在。例如,美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为了开发中西部,将大面积的森林开辟为种植园,到20世纪30-40年代,这些生态破坏酿造了大范围的生态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中西部数百万公顷良田的表土被飓风卷入大西洋。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是热带雨林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种植橡胶,毁灭了大量的热带雨林,至70年代雨林气候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年雾日减少了32天,降雨量降低了100mm左右,年空气平均湿度降低。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湖泊之一滇池,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是山清水秀、湖水碧波荡漾、岸边水草肥美的渔米之乡,进入70年代在湖泊流域内发生了围海造田,湖泊面积丧失了20多平方千米,进入80年代伴随工业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入滇池,湖泊水质从90年代初的Ⅳ类直线下降到90年代后期Ⅴ类,湖泊内大量水生生物消亡,水体功能丧失。这类状况在国内外环境变迁史上不胜枚举。 滞后效应之所以出现,是由生态系统的反应过程所决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这种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这个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发生的恶性循环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食物链、食物网传递,在整个过程中因果关系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生态系统本身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这种能力也使人类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展现出来。同时,人类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酿成较大规模的不可逆转的后果时,才能确认所引起的破坏和污染。从轻微的、局部的、不为人们所重视的不良后果发展成为严重的、大范围的、得到人们重视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正是滞后效应的形成受这些因素所影响,所以,越是小范围、小强度的人类干扰形成的生态后果,滞后效应越突出;生态系统越复杂,滞后效应越突出;产生的后果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越小,滞后效应越突出。 由于有滞后效应,当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往往不会马上呈现出明显的恶果,从而使人们在发展中对破坏和污染问题放在脑后;同样也因为有滞后效应,当前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未必马上产生效果,从而难以调动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给予高度关注,以避免某些人在口头上高举环境保护的大旗,却将真正的生态环境问题置之脑后,回过头来又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每个社会成员成为毫无意义的环境受害者和牺牲品。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空间转移效应 经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了,受害的不仅仅是当地,往往其他相关地方也成为受害区域;一个地方环境好转了,相关区域也享受到风调雨顺的好气象。这就是生态环境具有的转移效应。 转移效应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在河流流域尺度方面(Duan et al , 1998; 2000)。江河上游原生植被一旦破坏,将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等各种自然植被的生态水文作用丧失或降低,从而旱季地表径流严重降低,下游遭受干旱的威胁,雨季极易形成洪涝灾害,使下游经济社会受到严重干扰。从而,江河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常常是问题表现在下游,而根子还在上游,需要将整个流域的上下游进行通盘考虑,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为此,要形成一个理念,就是上游的生态环境就是下游大力发展经济的支撑条件,下游的经济发展应该将如何维持这种支持条件整合到自己的发展思路中。 转移效益在更大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空间转移效应反应在气候变迁上。人类释放温室气体最集中、强度最大的主要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局部区域,但随着全球环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使全球发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化。 环境问题的空间转移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危机才能真正得到缓解和消除。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a1e1af034a039c8bd43f7c02.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1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保护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生态人 2009-2-10 10:20
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保障。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的,同时又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我国国土的主体分布在农村,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力量是农业,我国人口的主体还是农民,这样,解决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小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问题;不仅事关新农村建设本身的成败,也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很不平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制约因素,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度认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位和紧迫性 1. 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是维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屏障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经过 20 多年我国经济持续以年均 9% 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以美元计我国 GDP 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 5 位。如果按目前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发展下去,我国的 GDP 总量在最近几年就可以上升到世界第 4 位,在 20 年内可以超过居世界第 2 位的日本,而在 30 年之后就可以超过世界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但是我国经济今后的持续高增长面临着许多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资源和环境问题。虽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城市,但供给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量的工业原料主要是从农村生产出来的,或者是从农村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心城市的;城市良好环境的维持离不了农村消纳污染。城市的发展在根本上依托农村给予的资源和环境支持与维持。如果农村环境全面恶化,不仅不能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我国将再没有其它余地来解决自己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位于江河下游,上游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直接关乎我国这些城市的危亡。因此,农村不仅生产初级生活产品,提供了 7 亿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所,而且是向 13 亿中国人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场所。在这个意义上,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是维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屏障。 2. 农村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和范围内不断恶化。 我国以占世界陆地面积将近 1/15 的土地、世界 9% 的耕地、 6% 的水资源、 4% 的森林资源养活了 22% 的世界人口,人均自然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种自然资源长期过度利用,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农村也没有摆脱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发展经济的道路,大量的资源远远不断输送给城市、带来城市的繁荣,但广大农村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日趋恶化。如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建设用地来自于农村;当农村将洁净的水供给城市,而本身自身却只能用污水进行灌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局部或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耕地污染,我国每年损失粮食近千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目前,全国粮食、蔬菜和果品等农产品的残留超标问题总体上还比较突出,局部地区 1/5 的蔬菜存在农药超标现象。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国土面积 52% 为干旱和半干旱区,三分之二的山地、 200 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 90 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地区和 64 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构成我国广大农村生态脆弱,支持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导致农村各种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下降:原始森林稀少,森林总体质量低下,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沙化面积每年以 3400 多平方公里速度发展,外来入侵植物达到 190 多种,影响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 环境恶化影响农村、农民、农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尚有 3 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1.5 亿亩耕地遭到污染。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农民的生存权,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疾病,几乎让农民收入增加化为乌有。在西部云南、贵州等地,因环境引起的健康问题成为部分区域农民返贫的重要因素。在云南滇池等高原湖泊周围农村,因水污染导致渔业全面崩溃,农村旅游经济衰弱,部分农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多数区域农村最重要生存条件和最基本的福利诉求。如果不尽快引起重视,听任农村环境恶化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瓦解农业的基础条件,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很大的不利。 4. 农村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而且重点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投资大部分投在工业和城市。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弱势。 改革开放 20 年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农村工业化是其主要推动力。但受习惯思维及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农村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随着城市产业的更新换代,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尤其是向西部的农村转移,使本来就很脆弱的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长期以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入外,其它几乎无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全国大部分市县级环保部门人员不足,装备落后;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基本空缺;村级组织公共职能弱化,使得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村公共环境 无人管 和 管不了 的现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来源,更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命脉所在。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土地和水资源等不合理的开发,带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农村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废物引起的污染,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挽救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机遇。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面前面临转机。第一,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将其作为农村小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四章专节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第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村环境保护创造了条件。第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环保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第四,农村环境保护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第五,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为农村环保工作创造了条件,农村科技进步为农村环境保护可提供技术支持。第六,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热情逐年。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工作的重心一直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环保工作,农村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点关注。然而,长期的积累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第一环境问题 ---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近 30 年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第二环境问题 污染问题也有了十分明显的积聚。时至今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各种环境问题已经凸现,农村环保工作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薄弱环节。如果说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小视的话,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则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全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环境的根本依托。在城市和工业环境已经严重损耗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国是生存之基、立足之本。 二、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5 大环境问题 1. 农村耕地退化问题突出 过去数 lO 年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原因之一就是土地退化。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署 2002 年完成的研究表明:就全球而言,土地退化虽然尚未对全球农业生产率和粮食安全形成严重威胁,但是确已给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贫穷、市场机制不完善、管理落后、资源脆弱的地区。根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世界 40 %的农业土地具有中等程度的退化迹象,世界每年由于盐碱化而损失耕地近 160 万 hm2 ,导致农业产值减少约 110 亿美元。在我国,由于土地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土壤酸化、盐渍化和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酸雨频率和降水酸度呈上升趋势,影响面积不断扩大,长期的酸雨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过程,酸化面积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1/4 ;盐渍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1/10 左右,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农产品产量下降;北方荒漠化防治举步维艰,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面积不断发展,使土地资源大量丧失,区域生存条件恶化。土地退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粮食生产、收入水平和粮食价格,并且由于土地产出效益降低势必驱动耕种规模的简单扩大,将进一步恶化农村的自然生态条件,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从长远来说必将威胁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 2.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严峻 我国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按耕地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 40 吨 / 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单位面积施用量安全上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农村河、湖、塘水质下降;过度施用农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毁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加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影响食品安全。 3. 农村水污染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活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农民致富以后,自家院内追求干净整洁,装修上档次,而院外则是垃圾乱堆,杂物乱放,白色污染在村庄中同样普遍存在。此外,农村小沟、小河、水塘淤积变黑发臭和漂浮物蔓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村镇住宅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居住环境变得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成为疾病传染的温床。   4. 农村固体废弃物大量产生,还为城市环境的改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农村在为自己和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也将大量废弃物留在了土壤里。如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 20 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 60 万吨,在发达地区尤其严重。据调查,云南蔬菜产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 4.2 吨 / 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是产值的 24 %左右。农村也为城市环境的改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近郊污染却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却加重了。另一方面,农村自身每年有大量的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排泄物随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污染周边水体和大气环境;农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如果听任农村环境污染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瓦解农业的基础条件,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很大的不利。 5. 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代表的农村自然生态恶化 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方,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薪材,煤炭使用范围有限,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在整体上还很低,农村生活和生产能源依靠薪材还十分普遍,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由于获取量大于其可更新能力,造林不见林和森林植被空心化比较普遍。土流失虽然不断防治,但农村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并未遏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37% ,每年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生物多样性锐减,受严重威胁的高等植物占五分之一。我国国土主体分布在农村,各类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在农村,农村的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威胁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土安全的重大生态问题。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1. 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未来环境保护的重点。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农村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环保事业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切实采取措施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在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控制已经深入人心、各种法规制度日益健全、社会力量日益强盛、环境不断改善的今天,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应该向农村进行逐步转移。各级政府应该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环保工作重点写入的工作报告中、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并编制所在区域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在农村,要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基础,以控制人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重点,坚持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发展农村经济的原则,扎实地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2. 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给予专项投入。 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农村环保势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要强调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体责任,并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一样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范畴,至少给予同等对待。鉴于农村环保突出的公益性,资金投入应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村民自愿,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在示范推广期间,应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中央财政应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环保。建议将农村环保设施投入和农村环境保护的监测、防治和管理支出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中央和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专项用于农村环保事业。 3.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建议抓紧研究和分析农村快速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其次,要建立一支面向农村、懂法、知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环境执法人员,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环境执法队伍;第三,要为农村的环保执法提供支持条件。近几年来,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我国地(州)市环保局的执法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部分县级环境监管和执法条件也有明显提高,但面向乡镇、广大农村的基层环保部门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还十分有限,在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还是空白。为此需要加快建设步伐,努力使依法保护环境的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第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宣教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教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农村还显得相当薄弱。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通过开展环境宣教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保护自己的绿水青山美好家园,意义尤其重大。要将宣传工作落实到乡、村一级,充分调动村一级宣教人员的积极性,制订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宣传行动计划,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探索农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管理和处理模式。 4. 构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体系 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分布广,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资料,很多基础性研究基本属于空白,对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摸清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目前,需要面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系统完善、行之有效、低投入、低成本运行的系列技术和成套方案,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田养分损失生态拦截技术,河道污染控制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湖滨带植物群落及湿地植被重建技术,禽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秸秆资源化技术,农田节氮节磷技术等,对在农村开展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给予鼓励和奖励,在资金、科研人员的安排和待遇、绩效评价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对相关技术在进行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尽快使广大农民受益。 5. 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所在区域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很多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地处农村,但 长期以来这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为全社会提供的生态产品,全社会享受的生态服务,顺其自然地消耗着的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和重视,还 存在许多环境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富裕的高消费人群对贫困的低消费群体、下游对上游之间在享受环境服务与承担义务之间的不对等、不公平现象。 解决环境不公平要靠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指生态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环境税(费)与资源税(费)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等。这些举措如果得以实施,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正在逐步深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本文是政协提案及政协会议交流材料内容,由 段昌群教授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cn-ecology@126.com )编写,参加 报告调研的人员还有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董海京,戴丽等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19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6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人头顶上的定时炸弹——生态环境地质病
liym 2008-11-21 22:08
在研究生院的时候,我选修了 林景星教授的《 生态环境地质学 21 世纪新兴的边缘学科》这门课,在课上林老师让我首次了解到了生态环境地质病这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林景星研究员首次在全球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病的概念。什么是生态环境地质病?林老师告诉我们说, 由于严重的人为地质活动使地球上的元素发生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爆炸性效应,我们称之为 生态环境地质病 。这种人为造成的元素迁移或富集具有延缓性、积存性、 爆炸性 效应,即这些元素进入到环境,刚开始并不会引起群体大规模发病,或只有少数敏感型的人或生物得病,但当这些化学元素在人 ( 或生物 ) 体内积存到所能忍受的极限量时,其 毒性 就会发生 爆炸 ,从而引发地方性、区域性、高比例的人群 ( 或生物群 ) 爆发疾病,给人群 ( 或生物 ) 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隐藏在人 ( 或生物 ) 体内的 化学定时炸弹 。这种 化学定时炸弹 爆炸 的惨剧时有发生,并酿成巨大的环境灾害。 我想大家可能都在网上或者报纸等媒体上都曾听说过陕西的癌症村、大脖子村、泰国的黑脚病等事件。这些就是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病。 陕西省华县瓜坡镇龙岭村位于秦岭北坡一个形似龙背的山峁上,那里山清水秀,近年却一直笼罩在癌症的阴霾下。根据调查,该村 30 户人家、 154 人中,自 1974 年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到 2001 年全村共死亡 59 人,其中死于癌症的 36 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 61% ,死于心脑血管病和肺病的 22 人,仅 1 人属于自然死亡,全村 30 户人家中只有 4 户未出现过癌症患者。林景星研究员的科研小组对龙岭村进行了为期 3 年的全面调查。调查结论让人震惊:作为主食的面粉中,铅超出国家标准 1.6 倍,属重污染;铬超出国家标准 2.98 倍,属于严重污染。芹菜中镉、铅、汞、砷、铬全都严重超标。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内用地,都受到了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村里所有人的头发中检测出铅、砷等金属。可以肯定地说,铅、砷污染是龙岭村致癌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泰国的 黑脚病 。泰国西南部某地原本没有大的疾病出现,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那里出现了 黑脚病 ,患者脚部皮肤先发黑,后溃烂,最后坏死。 1992 年,泰国经济部下属的地质调查部和英国的 GEOLOGICAL SURVEY 地质调查所联合攻关,他们发现,泰国西南部在地质上属多金属成矿带,有很多矿产,开始挖掘时还好,但过了半个世纪,废矿渣风化,有毒的元素 主要是砷,扩散到了水中。当地水中的砷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当地人出现了黑脚病。 这些地区性爆发的地质疾病都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对地质环境的作用而出现的。那么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现在的人为地质活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原先地壳有 100 多种化学元素,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地壳元素的平衡状态,使这些元素扩散、迁移、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身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出版的《世界资源报告》一书中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疾病并不全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病毒或遗传因素,但至少还有四分之一与环境变化有关,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据他们的统计,全球有 1100 万的儿童活不到 5 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 400 万儿童的生命。国内外的多种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大约有 80%~90% 的高危病种(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是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 我国目前在环境地质病方面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面对我们身边越来越危险的定时炸弹,在林景星研究员孤独的呐喊声中,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环境地质病的侵袭后,国家和每个人也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地质病了。国家开始在这方面加大了科研投入的力度,而社会上每个人也都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环保的行列,争取把这种生态环境地质病消除在爆发前。 本文资料来源于林景星研究员课程讲义 感谢您的关注 请点此投票 谢谢
4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后灾区生态环境-自然恢复还是人工干扰?
zhangjd224 2008-9-28 22:37
2008年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对中国是一场灾难!天地不仁,是为浩劫! 已经过去快5个月了,现在正在恢复重建,集国之人力、财力、物力来重建汶川,重建北川,当然生态环境的恢复,生物栖息地的恢复,保护区的恢复也在其中,那么地震这样的灾害后生态环境的恢复是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哪一个更合适、更科学呢?最近看了几位国内从事生态学、生态恢复研究、生态工程的专家的意见,多数的观点认为自然的灾害,自然生态会自己恢复,人工过多干预可能帮倒忙! 对于龙门山地震带这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而又是地震高发的地区,对待自然过程人类不必杞人忧天(人与生物圈);但是我们人类又生活在这里,我们和这里的生境和这里的一些动植物又是密切相关,我们又必须面对和干涉,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到了我们人类的面前! 大熊猫这一珍贵的活化石动物,世界保护生物的旗舰,就集中生活在这个区域,此次地震对其栖息地影响甚大,我们是干预还是坐观其自己行动呢?有大熊猫专家说大熊猫生活在复杂交错的生境里这么长时间,有能力趋吉避害能力;也有专家认为此次地震造成大量滑坡等次生灾害,大熊猫需要人类适当帮助(人与生物圈)。 同样,对于震区的其他生物,对震区的生态也基本有这样的两种观点,但是专家们也有共识:自然恢复是主要的,人类干预是辅助的,有选择性的;不能引入外来物种;不必过于担心自然的恢复能力。 无论哪种观点,我们的目标一致:恢复人类的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关心我们的生态环境,关心那些珍贵动植物......这需要我们的行动,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很多人在行动! 有个问题真诚的请教大家: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我们具体能做哪些工作呢?怎样做呢?
个人分类: 科普探索|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