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金丝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金丝猴的现状与保育危机(张鹏等)
热度 2 welcomezp 2017-2-10 17:57
金丝猴,学名仰鼻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现共有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五种。其中后三种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2012 年被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金丝猴的五个种类仅仅分布在中国、越南和缅甸境内,而其中三个种类是中国独有的。每种金丝猴都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物种,金丝猴不仅作为全球人们的话题更应该是其所属国的骄傲。滇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bieti ),它们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几块残存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分布,肉红色的嘴唇是它们区别于其它金丝猴的特点。作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并受到 CITIES 公约的保护,禁止买卖。川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 是最早被发现并在科学上定义的金丝猴,是现存金丝猴家族中最繁盛的一族。其金黄的毛色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分布在川西、甘南、秦岭以及神农架。黔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brelichi ),也叫灰金丝猴,为我国四种金丝猴中分布范围最小的物种,全部种群现生活于黔东北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缅甸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strykeri ) 是近年刚刚发现的新种金丝猴,分布于缅甸和我国怒江州交界森林,对于该种金丝猴的了解仍然非常少。 图 1. 五种金丝猴图片。左上:川金丝猴(作者摄);右上:黔金丝猴( Dr.X iangzhuofu 摄 ); 中:越南金丝猴( Dr. Dong Thanh Hai 摄);左下:滇金丝猴(作者摄);右下:缅甸金丝猴( Ming Li 摄) 金丝猴于早更新世期间曾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但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量的金丝猴消失并被迫生活于海拔更高甚至达到 4500 米的高山山脉中。尽管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便相继出台各种法令来保护金丝猴,并在接下来一直与越南、缅甸等国家有国际合作共同实施金丝猴的保育工作。但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农业和林业的发展作为导致金丝猴消失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其中一些金丝猴种类自身很低的遗传多样性,如果不加以对其栖息地和食物的保护,以及不及时改变当地人发展方式和大众的保护意识,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这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具体内容请参考拙著 : Peng Zhang * , KaijinHu , BinYang , DanheYang . 2016 . Snub-nosedmonkeys ( Rhinopithecus spp .): conservation challenges in the face of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 ScienceBulletin , 61 ( 5 ) 345-349 . 该项研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270442,31470456 )以及 “ 万人计划 ” ( 2014-17 )、青年长江学者经费(2016)支持。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0501 次阅读|2 个评论
金丝猴的生存现状与保育危机 | Science Bulletin
sciencepress 2016-3-4 17:53
金丝猴,学名仰鼻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现共有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五种。其中后三种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最近一项研究介绍了金丝猴的生存现状与其保育危机,相关论文发表于 Science Bulletin 2016年第5期,由中山大学 张鹏 教授等撰写。 金丝猴的五个种类仅仅分布在中国、越南和缅甸境内,其中三个种类为中国独有,是我国的骄傲。每种金丝猴都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物种,其生存与保育是全球关注的话题。 五种金丝猴图片。左上:川金丝猴(作者摄);右上:黔金丝猴(Dr.Xiang Zhuofu摄);中:越南金丝猴(Dr. Dong Thanh Hai摄);左下:滇金丝猴(作者摄);右下:缅甸金丝猴(Ming Li摄) 滇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bieti )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几块残存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分布,肉红色的嘴唇是它们区别于其它金丝猴的特点。滇金丝猴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并受到CITIES公约的保护,禁止买卖。 川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是最早被发现并在科学上定义的金丝猴,是现存金丝猴家族中最繁盛的一族。其金黄的毛色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分布在川西、甘南、秦岭以及神农架。 黔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brelichi )也叫灰金丝猴,为我国四种金丝猴中分布范围最小的物种,全部种群现生活于黔东北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缅甸金丝猴(学名: Rhinopithecus strykeri )是近年刚刚发现的新种金丝猴,分布于缅甸和我国怒江州交界森林,对于该种金丝猴的了解仍然非常少。 金丝猴于早更新世期间曾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但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量金丝猴消失,或者被迫迁移到海拔更高甚至达到4500米的高山山脉中。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便相继出台各种法令来保护金丝猴,并一直与越南、缅甸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实施金丝猴的保育工作,但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农业和林业的发展作为导致金丝猴消失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其中一些金丝猴种类自身很低的遗传多样性,如果不对其栖息地和食物加以保护、不及时改变当地人发展方式、加强大众的保护意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这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了解更多请读原文 ↙ ↙ Peng Zhang, Kaijin Hu, Bin Yang, Danhe Yang. Snub-nosed monkeys ( Rhinopithecus spp. ): conservation challenges in the face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Science Bulletin, 2016, 61(5): 345-348. 关于作者 : 果壳科学人专访“猿猴博士”张鹏:懂了猴子,才能更懂人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195/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17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明研究组Nature Genetics发表金丝猴进化生物学研究成果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11-5 11:59
1996年,李明进动物研究所做博士后,我也同期到所里读博士生。在灵长类研究领域,老李一步一个脚印,宏观微观相结合,充分把握了基因组时代的机遇,才有今天的厚积薄发。可喜可贺! 李明研究组有关金丝猴植食性适应分子机制及其进化历史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发表   疣猴亚科( Colobinae )是灵长类旧大陆猴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群体,它们通常以植食性为主且独立发展出具有类似反刍动物的复杂的胃这一重要生理特征,其肠道微生物可能参与发酵和消化纤维素。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组与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利用二代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 ( R. roxellana )(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进行了 de novo 测序(测序深度达到146×)以及同属的滇金丝猴 ( R. bieti )、黔金丝猴 ( R. brelichi )和缅甸金丝猴 ( R. strykeri )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各30×左右),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功能实验和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灵长类植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并阐明了金丝猴属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利用新获得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与人以及类人猿等基因组相比,旧大陆猴的基因组可能更加“动态”,并存在着较多的重组以及转座事件。而在植食性适应方面,这一类群可能采取两种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基因复制和扩张来消除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毒性,而另一方面与脂肪酸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则受到正选择作用,有利于其发酵代谢以及高海拔适应。有趣的是,尽管金丝猴的嗅觉基因中有61.7%为假基因(这可能与金丝猴萎缩的外鼻孔以及嗅觉系统退化相关),但在其与牛的基因组比较分析中却发现33个快速进化的嗅觉基因,且大部分这些嗅觉基因(69.7%)可能参与感知水果、植物等气味相关,这一比例高于其他相关的物种;利用基因组数据,这次研究还首次对与植食性紧密相关的RNASE1基因的复制区域进行界定,针对RNASE1的序列比较及功能实验结果支持“一次复制假说”,即该基因复制发生在亚洲叶猴和非洲叶猴分歧之前;同时结果也支持“平行进化假说”,并证实第39位氨基酸由碱性向非碱性的转变可能是导致其最适pH值降低的关键。   在起源和演化历史分析中,研究显示了金丝猴北方类群的分化时间约为1.60 百万年前,紧邻金丝猴祖先种群的分化(1.69百万年前),这一时间与引起青藏高原抬升的原木运动(Yuanmu Movement)的时间吻合(~ 1.6百万年前),因此认为青藏高原的抬升有可能引起了金丝猴属的分化以及随后的北方类群分化。该研究还发现北方类群和喜马拉雅类群的种化时间却非常滞后(如北方类群为0.62 ± 0.17百万年前,而喜马拉雅类群为0.15 ± 0.10百万年前),且后一类群的基因组分化和种化时间刚好与倒数第二次冰期(Penultimate Glaciation)的起止时间相吻合(0.13-0.3百万年前),表明在该冰期对于喜马拉雅类群的扩散及基因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该研究还重建了金丝猴属四个物种有效种群大小( N e )的历史波动且存在明显不同,即川金丝猴种群历史中曾经历了两次种群扩张和两次瓶颈现象,而其他三种金丝猴自从分化后一直处于种群数量下降过程中。   研究结果于11月2日以Research Article(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 Nature Genetics 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周旭明博士和王博石博士以及诺禾致源基因组研究成员潘琪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员和诺禾致源李瑞强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支撑项目(2013BAD03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20, 41371071, 31372185, 31130061)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专项(KSCX2-EW-Q-7-2)的支持和资助。   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ng/journal/vaop/ncurrent/full/ng.3137.html
37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秦岭纪行(三):被招引的金丝猴
热度 5 cherrylu1960 2014-6-29 00:37
在秦岭的大山中,生活着金丝猴四川亚种的秦岭种群。它们大多活动在 2000 — 3000 米的高海拔山区的针阔混交林地带,过着群居生活,原本以野果、嫩枝芽、树叶为食。 由于金丝猴一般生活在树上,行动敏捷,在密林中,很难清晰观察到它们的行为。因此,人们想到了采用食物招引的方法,让它们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满足人们观赏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便于科研人员对它们进行行为观察等。 聪明的金丝猴,不是那么容易受诱惑被招引的,但人类有的是办法。在食物短缺的冬季,就是人类实施自己“阴谋”的最好时机。趁猴子出林找食物的时机,人们用苹果、玉米、花生等食物勾引它们,一开始,猴子并不买账,因为这些人工栽培的食物它们从未吃过,谁知道有没有危害,好不好吃。直到有一天,一个大胆的猴子饥饿难忍,拾起一只苹果啃了一口,感觉味道还不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类投放的苹果成了他们现成的美食。当然,人类不会总是这么好心,拿并不太廉价的桃子苹果去喂猴子。于是他们把玉米粒与苹果弄在一起,猴子偶然吃到了玉米,还可以吧,于是,野猴子的食谱中增加了玉米粒。此后,还有花生什么的。重要的是,每天有人给它们提供现成的食物,不用花气力到处找食吃,不错。金丝猴就是这样被招引到人类的视野中来的。当然,猴子也要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部分自由的失去和食物的相对单一,野性逐渐变弱。 此次秦岭之行,拍到最多的就是被招引的金丝猴。在华阳镇,当向导提出带我们去金猴谷去看金丝猴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们太想看纯野生的,到这个地方看类似动物园中的猴子,并不太渴望。不过,既然到了地方,就得听人家的安排。 21 日一早趁游人没有上山,我们在向老师的带领下去金猴谷,快接近的时候,远远看到细细的树上爬着很多的金丝猴,而背后却是一片光秃秃的山,顿时心中一紧。走到近前,见有一片河谷,一大片草地。不久,提着铁桶的喂食人来了,猴子们纷纷从树上下来,来到草地上,河谷的大石头上,争食玉米和花生,没有果子吃。或许华阳这地方过于偏僻,连人在这个季节都没有水果吃,何况猴子呢。看得出来,这里的金丝猴因为食物单一,毛色不那么鲜艳。 更令人悲哀的是,这里的金丝猴基本上是没有自由的,山后有人把守,有逃跑者会被抓回来,再说,离群的猴子过得不好,猴子们也只有认命了。适者生存嘛。 带着惆怅离开金猴谷,决心不再去类似的地方看金丝猴。没想到了佛坪,雍老师还是坚持带我们去大坪峪看这里招引的金丝猴,说这里的与华阳的不同,还保留了野性。于是两天后,我们又见金丝猴。显然,这里金丝猴的生境比华阳的要好,又山林可以嬉戏,食物中有新鲜的桃子可吃。正值繁殖季节,猴子家族人丁兴旺,视野中带崽的妈妈、阿姨、爸爸很多。可能由于吃的和生境都有所改善,这里的金丝猴毛色要好看一些。 比起见过的四川峨眉山的野猕猴,秦岭的金丝猴真可算做绅士了。他们可以从人身边走过去而视而不见,非常文明。你可以随意对其拍照,与其合影,甚至友好握手,但千万不能与其争食物。杨老师曾在猴子跟前拾起一粒玉米,结果立即被猴子抢了回去。所以今天文明的金丝猴,明天的表现完全取决于人的行为。相信峨眉山的猕猴也不是天生爱耍流氓吧?都是人惹的。 我爱秦岭的金丝猴,它们看样子生活得还不错,与人相处还比较和谐。但愿这样的场景还能继续下去。 华阳这群被招引的金丝猴大约有五六十只,一到喂食时间,齐刷刷从树上跳下,到草地上集合 华阳金猴谷的金丝猴,生境不太理想哦,身后那片被砍伐的山林,让人太不舒服了。不过有这片草地可玩也不错 独自享用玉米的猴子 不饿,晒太阳 陪小猴子玩 佛坪熊猫谷的金丝猴,看样子要优越很多,看这只雄猴子,养得好肥 不知是妈妈还是阿姨,反正都一样 这里的猴子有果子吃 妈妈,我也想吃 其乐融融一家人 还是妈妈抱着舒服啊 在树上放哨 共进午餐 母子共进餐 好孩子,乖 我不要爸爸抱,我要妈妈(猴群中有时爸爸也想饱孩子玩,可他们往往不太会抱,小猴子不太愿意跟他们) 孩子,吃点吧 一家四口? 一夫两妻? 好可爱的小宝宝 淘气
个人分类: 走遍天下|575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巧遇黄山短尾猴
热度 5 guanky 2014-6-27 04:57
因为已上了年纪,这次去黄山我们不想随旅游团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轻松地自由行。根据黄山汤口镇自由人客栈的建议,我们27日上午由汤口乘大巴到达云谷寺站,乘索道缆车上了黄山,并按旅游路线示意图(见图1)顺序进行了三天的游览。 在游览过始信峰的下坡路上,大约上午9点15分,突然发现一只金黄色的猴子穿行在小路旁的树丛,牠不时停下,观望小道上的旅客。我喊了声:“有猴!”,周围的游客也注意观察起来,此时听到某旅游团导游喊:“黄山的猴子很凶,要远离,避免使用闪光灯刺激”。恰好我离该猴不算很远,适当拉近(焦距相当于135相机的190mm)抢拍了三张,其中两张较清楚: 第三天(29日)上午7:50左右,游览了鳌鱼峰再穿过鳌鱼洞向莲花峰行进时,老伴突然发现远处,可能与莲花峰相连的一片裸露岩石斜坡上,有猴子在活动,急喊我停下拍照。开始拍照时,那几只猴已消失,但不久又出现了几只匆匆通过那片岩石。我急忙拉近镜头抢拍到如下几张: 由于这几只猴子动作迅速,一晃就消失在裸露岩石边的树丛,所以抢拍时来不及稳定对焦,加上距离远,天不是很晴朗,照片不很清楚。 下面是在同一拍摄点拍的大场面照片,标出了猴子出现的地点,莲花峰及百步云梯。 下面照片是同时拉近镜头拍的“龟蛇守门”与百步云梯: 两次拍到猴的地点用红点标在旅游线路示意图上。 下山后,自由人客栈的老板告诉我们所拍的猴叫金丝猴。一个房客则说,黄山只有短尾猴,没有金丝猴。后来查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618264.htm ): 黄山短尾猴(学名: Macaca thibetana huangshanensis Jiang and Wang,1999)是藏酋猴的亚种之一,属 灵长类 动物,是猴科中较大的一种。四肢粗壮,体态高大,肌肉丰满,两眼炯炯有神。成年猴一般体重15千克左右,最大者达34千克。它们蓄着山羊胡,长眉短尾,面大腮圆,身披深褐色长毛,色彩纯正,有似金丝,故又称 金丝猴 。又因其尾短不过6厘米,好像被人用刀砍断了似的,名短尾猴、断尾猴。黄山短尾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猴类,分布于中国黄山风景区。 短尾猴属稀有种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黄山地区仅有一百多只。 能拍到黄山猴我们感到十分幸运,特别是拍到带着幼崽在倾斜度很大的裸露岩石上艰难穿行的那只母猴。
870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秦岭川金丝猴单元内成年雌性等级关系是否对其交配竞争产生制约?
sciencepress 2013-7-11 16:23
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秦岭川金丝猴单元内成年雌性的等级关系特征的特殊性在个体社会性交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不同等级雌性的交配策略及方式的进一步了解奠定基础。 题为 “ 秦岭川金丝猴单元内成年雌性的等级关系与交配竞争 ” 的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通报》2013年第16期的“野生动物适应性进化和保护生态学”专题中,研究利用取代行为判定标准首次对成年雌性个体的等级关系进行判定并对其与交配竞争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由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李保国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撰写。 个体间存有的优势等级关系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等级关系作为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被广泛接受,等级的存在有利于降低不必要竞争行为的发生,促进个体间友好型社会交往的维持,最终有利于群体社会组织的稳定。因而针对于温和的川金丝猴物种,确立其雌性等级的特征及其对优势资源的调节研究显得更为必要。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利用冲突程度较弱的取代行为标准对川金丝猴雌性的等级关系进行了判定,并与度量个体优势收益的交配机会等指标做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叶猴类似,川金丝猴雌性间很少发生高强度的咬、抓打等高强度的攻击行为,其社会交往较为友好;等级表现的相对较为宽松,虽证实等级关系与交配竞争存有正相关性,但并未达到垄断地步,低等级雌性依然能有获取交配的机会。 该研究发现虽然雌性个体全年均可以与繁殖雄性进行交配,但根据野外观察发现,新生婴猴的出生时间早晚有明显不同,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交配行为是判定生殖早晚及成功与否的1个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猜测生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雌性等级的制约。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将为物种的繁衍、繁殖策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13006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44, 30970168, 30970379)资助。 来源论文: 贺海霞, 赵海涛, 齐晓光, 等. 秦岭川金丝猴单元内成年雌性的等级关系与交配竞争. 科学通报, 2013, 58 (16): 1513-1519. 论文链接 :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Y2013/V58/I16/1513 《科学通报》2013年第16 期“野生动物适应性进化和保护生态学”专题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川金丝猴群内雌性间关系
welcomezp 2011-2-23 13:35
川金丝猴群内雌性间关系
由于川金丝猴群的重层社会明显比其他叶猴类的一夫多妻群更加复杂,我们想了解他们是如何维持群内关系,如何解决冲突的。通过分析五年的观察数据, 我们发现金丝猴的雌性维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频繁出现友好的相互理毛行为,有时会合作驱赶单元内的雄性。而单元内雄性则出现被外来雄性取代的现象,雄性取代基本不影响单元内雌性个体的组成。这些观察表明金丝猴的社会关系可能存在母系社会的基础。但是由于雌性偶尔出现迁移的现象,说明金丝猴的社会结构可能是不非常严格的母系社会。我们将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08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金丝猴的年龄性别分类, 成年雄性、成年雌性、青少年和婴幼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 秦岭川金丝猴的重层社会结构及其进化机制的研究
welcomezp 2011-2-23 13:18
一 秦岭川金丝猴的重层社会结构及其进化机制的研究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物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等寒冷潮湿的高山森林中,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界的叶猴类。野生金丝猴群常生活在数百只个体的庞大社会群,活动时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有序性,是其他非人灵长类不可比拟的;其超过几十平方公里的巨大活动域也是叶猴类中绝无仅有的。以往的研究者由于无法靠近野生研究群和识别群内的个体,很难了解金丝猴群内个体间的社会关系。为了解开金丝猴社会之谜,自 1999 年以来我与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和田一雄教授和渡边邦夫教授合作对秦岭的金丝猴野生群进行了 近十年 的长期跟踪研究,成功地接近了金丝猴的一个野生群并识别了群内的所有个体,为深入研究野生金丝猴的社会结构奠定了基础。 野外调查场景,李保国教授摄影,于国家周至自然保护区 通过头斑等外形特征识别野生金丝猴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