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展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泛微、SAP重推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
zlhua 2011-7-29 20:57
http://www.enet.com.cn/esoftware/ 2011年07月29日14:34来源:eNet硅谷动力 【文章摘要】OA与ERP的联姻和结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高端品牌高调联手推出“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却是OA行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在管理软件厂商和企业对“一体化解决方案”很感冒的当下,OA与ERP的联姻和结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高端品牌高调联手推出“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却是OA行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在7月28日举办的第一届协同运营管控高峰论坛上,泛微携手SAP、IBM、中软等业内佼佼者,共同推出“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从软件、硬件等方面为广大企业带来了一场关于“管理的生命力”的饕餮盛宴,并重磅发布了“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   OA、ERP作为目前企业管理两大软件,是继财务软件之后管理软件业的两大主角儿。如果说企业的信息涵盖业务层、运营层和决策层的话,那么ERP属于业务系统,OA属于运营系统,两者均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完整IT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ERP是以数据结果处理为中心、OA是以组织体系运作过程管理为中心,ERP在企业运用中包含分销、制造、财务三大部分,涉及采购管理、仓库管理、库存控制、生产计划、分销计划、车间控制、质量管理、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等近三十个模块。如果说ERP是企业管理中的“武将”,那么协同OA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文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协同OA帮助企业搭建统一、融合、个性化的办公信息门户;实现管控型的流程管理、活水化的知识管理以及跨组织跨地域的事项协作沟通;以及构建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人事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电子邮件、电子公告以及论坛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平台。毋庸置疑,两者的互补性已经在众多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泛微专家提出:未来企业管理系统将向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大步前进,通过类似“门户技术”对业务系统进行紧密整合集成,使得系统界面统一、流程统一、账户统一、数据统一,使得OA、ERP等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能通过综合门户在管理支撑系统中有力展现出来,以提供决策支持、知识挖掘、商业智能等一体化服务。“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发布现场,泛微专家分享了OA与ERP整合应用的4大方面:即人员组织集成、信息门户集成、工作流程集成、数据报表集成。其中,人员组织集成,涵盖人员组织同步、考勤集成、KPI管理集成等;信息门户集成则以关键信息呈现、报表集成门户为核心;工作流程流程的集成可主要是ERP中业务流程与OA审批流程的关联与融合,主要涉及费用报销流程、业务审批流程等等;数报表的集成,主要是ERP中报表在OA门户的呈现,并讲解了OA与ERP集成的技术实现手段。深入浅出的讲解为现场嘉宾带来莫大的收获。   据悉,泛微作为SAP在中国市场、管理软件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与全球SAP合作已久,已经成功为卧龙集团、浙江精工钢结构建设集团、纽威阀门、圣为控股、青岛赛轮股份、东方家园家居等多家知名企业搭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7月28日第一届协同运营管控落地实践高峰论坛上“OA与ERP高端融合解决方案”的发布, 不仅仅是泛微与SAP合作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泛微、SAP在高端客户群中的又一次发力。 【责任编辑 张韩英】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 上海大学 戴世强 教授的博客文章
wangwen6172277 2011-7-20 15:19
学习漫谈(52):为年青学子开一张科学史读物清单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应该读一点科学发展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从总体上把握科学研究的大方向。这方面的著述如汗牛充栋,初涉科学的年青学子,可以选读一些浅近的著作;积累了一定的学识之后,再钻研一些深奥的相关知识。这里,就笔者平时的阅读和了解,开一个科学史入门书清单(主要适合于数理科学类学人),供朋友们参考,欢迎大家随时补充。 1.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纽特, E , 写给年轻人的简明科学史 ,于芳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 丹皮尔, WC , 科学史 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李珩译,张今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芒福德, L , 技术与文明 ,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 郭奕玲、沈慧君, 物理学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6. 劳厄, MV , 物理学史 ,范岱年、戴念祖译,商务印书馆, 1978. 7. 卡约里, F , 物理学史 ,戴念祖译,范岱年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 武际可, 力学史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9. 戴念祖、老亮, 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力学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10. 伏古勒尔, G , 天文学简史 ,李珩译,罗玉君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克莱因, M , 古今数学思想 ,第一册(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译);第二册(朱学贤、申又怅叶其孝译);第三册(万伟勋、石生明、孙树本译);第四册(邓东皋、张恭庆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2. 伊夫斯, H , 数学史概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13. 李文林, 数学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4. 袁小明, 数学思想发展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15. 斯科特, JF , 数学史 ,侯德润、张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6. 韩祥临, 数学史简明教程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17. 李俨, 中算史论丛 ,科学出版社, 1955. 以上书单仅供参考。 暑假将近,建议青年朋友们:在夏日炎炎之际,除了休闲以外,选读三本书:一本科学史著作,一本科学方法论著作,一本科学家传记。能做到吗?
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6-28 13:56
如何培养科学鉴赏力 科学鉴赏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体验,有比较高的科学鉴赏力的学者不仅能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体会到美的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从别人的科研成果中体会到科学之美。 科学鉴赏力主要来自经验和提炼。科学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但提炼必须靠自己。怎样培养和训练科学鉴赏力?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有所帮助。 一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把科学研究只作为谋生手段的科研工作者,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也很难有较高的科学鉴赏力。对科学兴趣比较高的人一定会热衷于了解新的科学发现,喜欢对各种问题刨根问底,喜欢了解过去的科学发现是如何做出的。由于兴趣带来的这些活动都对科学鉴赏力的提高有帮助。 二要多学习科学史。从科学史中能够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不是那些看上去似乎是简单明了的理论和假说。从科学发展史中,可以了解人类科学发现的规律性,对评判现有的科学发现有更全面的眼光。从历史上看,许多发现和理论都经历过曲折和反复的过程,很少有一下就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理论。 三是要积极参加各种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针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小型学术交流不仅是解决科学困难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科学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四是要了解一些基本科研技能。例如你必须能看懂基本的试验结果,清楚不同试验技术的特殊作用和不足,能看懂哪些是可靠的结果,哪些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鉴赏力起码要具备鉴别真伪的能力。 五是要学习一些宏观性知识。例如学习音乐、绘画等知识,从其他艺术和美的评价中感受科学之美,这对提高科学鉴赏力应有一定帮助。也可以学习一些哲学,哲学本来是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是从思维方法和整体上认识世界、指导科学研究的学问,科学鉴赏力有时候就是哲学修养在某一具体学科中的体现,或者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某一具体科学发现的能力。 上述几个方面虽然很重要,但对一个研究生和初涉科研领域的年轻人,怎么样才能提高对某一个小领域的科学鉴赏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要全面了解自己所从事领域的经典文献。所谓经典文献资料,主要是指本领域的教材、专著和综述性文献。争取能全面深入阅读,系统地吸收相关知识。在这个阶段,最好要写一批综述性文献,明确几个本领域的关键问题和重要问题。 二是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了解本领域最新进展,特别是阅读本领域的专业杂志,按照对解决本领域问题的实质性贡献来判断进展的水平。 三是要熟悉该领域的基本研究套路和技术。这对从事具体的科研工作是必要的,对感悟和体会科学价值也不可缺少。当然你可以不是技术高手,甚至都不用进行具体的研究操作。但你要成为一个懂行的人,就必须了解基本的工作程序。 四是要养成随时学习新知识的习惯。科学新发现和进展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在一个具体的领域也会经常用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因此要养成随时学习的习惯,才能随时跟进新进展。 五是要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遇到任何文献,首先要怀疑。科学的发展从来都是非常曲折的,科学假说大部分都是不完善的,只有采用批判的眼光,才能降低错误判断的几率,形成自己独立的科学品位和鉴赏能力。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医学教研室教授 孙学军 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谈起 经过几番周折,L君的第一篇论文终于被一国际期刊正式接受了。性格开朗的L君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又一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第一篇论文对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不时听到诸如“教授全靠研究生给写论文”或“研究生本来就应该给教授写论文”等调侃与高论。此类说法的确反映了某些实际情况,但如果将其无限夸大,甚至绝对化,则显然有失偏颇与肤浅。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论调,其实都无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指导与学习学术论文撰写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研究生而言,撰写学术论文乃天经地义之事。而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却莫衷一是。从功利的角度看,写论文自然是要将研究成果整理成白纸黑字,既为研究成果的保存与累积,也为研究成果的传播与交流,自然也会成为研究者业绩之证明。而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学术论文撰写另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论文撰写过程是科学研究本身一个重要环节。 论文撰写不仅仅是研究结果的简单总结,更应该是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案之重新审视、科学规律之提炼、物理图像之构筑、数学模型之建立、新的科学问题之提出、以及研究方向深化的过程。因此,学术论文撰写理应是教授与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指导研究生如何撰写好学术论文是教授的基本职责,而学会如何撰写学术论文是研究生必经之训练。由此不难理解第一篇论文对于一个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意义。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意味着一个研究生初步接受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的过程、初步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自觉的兴趣。而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正式接受则意味着研究生研究能力与成果得到认可,其对于提升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热情以及信心至关重要,很可能对其整个学位论文工作乃至今后的研究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我曾将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总结成三种模式:1) 在指导研究生如何整理与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自己执笔撰写,然后让他们学习我如何写;2) 指导研究生如何整理分析数据、帮其整理出提纲或进一步写出摘要与前言,然后让他们写其他部分;3) 与研究生一起整理思路,然后全部让他们自己写。 对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我一般会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第一或第二种模式。第三种模式主要针对第二篇以后的情形,但对于领悟力特别强的研究生也可能从第一篇开始就采用该模式。总结十几年的经验,对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第一种模式于我最轻松,然不宜多用;第二种模式于学生最有益,然需要我花费的精力最多;而第三种模式适用范围有限,但可能有非常成功的个例。自然,不管采用何种模式指导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最终一定得收敛于第三种模式。一位行将毕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能否在与教授进行适当讨论后独立撰写出合格的学术论文,应该是判断其是否达到硕士或博士水平的基本判据之一,当然也是教授指导研究生是否成功的基本判据之一。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陈湘明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类学史
welcomezp 2011-6-1 20:22
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人类学在西方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而它传入中国,若从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1895)算起,也差不多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上,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人类学的发源地。早在1903年,作为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就最先在国内设置“人类学”方面的课程。清政府在这一年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将人种学列为选修课。到l9l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大学文科哲学门、历史学和地理学门设人类学及人种学课程,文科文学门和理科动物学门设人类学课程。从此,人类学在中国现代教育制度里的地位变得更加明确。在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期间(1917—1927),北大开设了人类学讲座;北大教授陈映璜先生以体质人类学为主的《人类学》一书,也于l9l8年作为北京大学丛书之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本正式称作人类学的专著。蔡元培先生一直致力于介绍、引进现代西方的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学,“民族学”一词就是由他翻译介绍进来的。蔡先生在介绍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创建我国现代人类学、民族学学科方面是重要的奠基者。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由周作人、刘半农等人发起的“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个民俗学刊物《歌谣》周刊,在民俗学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l928年,蔡先生在中央研究院设立民族研究组,后又设人类学组,大力培养青年人类学者,像裴文中、李济、凌纯声等就是其中的伎使者。    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学术园地对人类学的培育,并带动不少青年学者出国深造,使人类学在高校和研究机构里都得到了进—步的发展。到30一40年代。人类学在户国已有相当的发展,像博厄斯(Franz Boas)、路威(Robert H.Lowie)、摩尔根(Lewis H,Morgan)等人的著作被陆续译介进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设立了人类学系或专业,其它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央大学等校都开设了人类学或民族学等课程,并涌现了像刘半农、吴文藻、吴泽霖、顾领刚、罗常培、杨成志、林惠祥、陶云逵、杨KUN、李安宅、费孝通、林耀华、杨庆KUN、许火良光等一大批著名学者。30年代,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在胡适主持下,刘半农、顾颉刚、罗常培等学者参与其事,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在 1928年就将社会学系改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系。l933年还在研究生院设立社会学与人类学部 聘俄籍著名学者史禄国为教授,费孝通先生是该系第一个研究生。燕京大学也在那一时期从英 国引进社会人类学,将社会人类学当作“比较社会学”来传授。费孝通先生就是在这两所著名学 府里受到人类学的薰陶,并在后来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中,创造性地将只研究异文化的简单 部落社会的传统人类学方法,用来研究本文化的现代中国农村社会,成为人类学研究现代复杂 社会的一个里程碑,开创了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学术传统。    八年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吴泽霖、陶云适等先生— 直在社会学系讲授人类学、民族学等课程。吴文藻先生、费孝通先生先后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 系,并在西南联大兼课,继续传授社会人类学.同时还指导学生进行实地研究,费孝通先生与张之毅先生合著的《云南三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燕京大学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一部 分迁至成都,林耀华先生等学者就在那里继续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它如中央大学、西北大学则先后创办边政学系,以人类学、民族学为主要必修课程。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于 l947年成立人类学系,吴泽霖先生任系主任,吴先生还在该系设立了国内第一个民族文物陈 列室。台湾大学也于l949年成立了考古人类学系。可以说,在解放前,人类学学科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取得了—定的成就,在国际学术界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然而遗憾的是,解放后中国人类学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在l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人类学和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被当作是资产阶级学科取消了,只有复旦大学保留了体质人类学教研室。在台湾,人类学还在继续发展。香港自70年代起也开始重视发展人类学。大陆尽管在院系调整后的20多年里不能再公开提倡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但是自从50年代先后成立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组织大规模全国少数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若干省区还先后建立民族研究所与民族学院,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此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考古学也一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发展着,北京大学考古系在这期间培养了许多研究人才。取得了大量可喜的研究成果。    “文革”结束后,人类学才重新在大陆学术界出现。1979年4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民族工作规划会议上,民族学小组中北京、上海、武汉、厦门、广州等地代表一再倡议恢复人类学。次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类学学会筹委会。1981年5月,中国人类学学会正式成立。从此以后,人类学逐渐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到90年代,人类学学科已逐渐发展起来。在—些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先后建立了人类学系、专业或研究机构。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大家知道,人类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学科、有着重视现实生活、强调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的学术传统。因而对于进—步繁荣我国的社会与人文科学事业,对于加强从人文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人类学都成为备受重视的“显学’。它已在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培养国民素质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在世 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学府里。都有人类学系或人类学专家群体。据初步统计。在国外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中,大多数是人类学家或主要应用人类学的方法从事研究工作。   相形之下。目前我国的人类学研究还处于重新起步的阶段,与国际上人类学的发展状况相比,差距还很大。无论在师资队伍、学术组织、课程建设,还是在研究方法与学术水平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人类学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许多重大的社会文比问题,我国的人类学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和提高。(节选自袁方, 加速发展中国人类学,《北京大学学报》)
个人分类: 人类学|2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科学发展史及其科学思想的变化
热度 10 juyunyue 2011-5-20 18:05
神经科学不算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大脑的认识和研究;但是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研究手段的局限,我们对于大脑功能的研究还处在初步的阶段,很多未知的东西都在等待着我们去解答。这里主要综述一下神经科学发展史以及科学理论变迁之后科学思想的变化。 在神经科学的发展史上,主要存在着以下 3 个大的争论: 1、 关于大脑和意识的争论:大脑和意识究竟是相互孤立的还是还是统一的,意识究竟是大脑的一部分还是游离于之外?由此产生了很多观点。包括孤立论观点、同一论观点、平行论观点、二元论观点等。 2、 局部定位论( localism )和整体论( holism )的争论:特定的脑部区域是否仅仅和特定的功能相联系,还是大脑以一个整体参与所有的功能体现。 3、 是否有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压觉之外第六感的存在,即所谓的灵魂,这是一个我们尚未深入研究因而一切还处于未知的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神经科学的发展史。 公元前 1700 年,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最早在纸草上记录了“大脑”这一术语;公元前 400 年左右,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Plato 认为大脑是一切意识活动的本源,他的学生 Aristotle 则认为心承载了人类的一切情感和思考,大脑则是一个所谓的“冷却器”( radiator )用来调节心的活动。公元二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外科医生 Galen 提出大脑能够感觉信息,并且控制着人们的活动。公元 17 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 Rene Descartes 认为神经包含着体液,它们对于感觉和运动信息的传递起着很大的作用。他是一个坚定的二元论者,相信意识和大脑是相互分开的,它们之间通过如今被称为“松果体”的脑区进行相互联系。 以上人们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在于大脑和意识的争论。但是这些理论大多数都是哲学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科学家)的空想,没有实验证据来论证,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想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要有实验证据来支持。在这之后,人们开始进入实验神经科学的阶段。 18 世纪伊始,也就是著名的启蒙运动时期,意大利医生 Luigi Galvani 用刺激青蛙腿神经和肌肉的方法,揭示了神经元激活的电学性质,至此人们发现神经系统是电活动的。 19 世纪初,著名的颅像学的创建者 Franz Joseph Gall 与 Spurzhiem 将大脑分成 35 个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了主导具体功能如语言、颜色的脑区到主导抽象功能如希望、自尊的脑区等; 19 世纪中期,伟大的捷克生理学家 Pukinje 第一个描述了神经细胞,并且对实验生理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压力和电刺激眼球,研究了感觉和视觉,发现了皮层处包含着具有很多分支的细胞,这些细胞后来被命名 Pukinje 细胞。同时期的法国神经生理学家 Pierre Flourens 也对脑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以兔子和鸽子为实验对象,通过损毁脑和脊髓的不同部位来观察动物行为的变化,他是大脑功能整体学说坚定的支持者,并著《评颅相学》一书来驳斥 Gall 的学说。局部定位学说最强的反对者是英国神经生理学家 Hughlings Jackson ,他认为大脑的功能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从局部脑区来定位分析,而应该从整体来思考,以他名字命名的“杰克逊癫痫”揭示了脑内异常放电可以从局部开始向临近皮质扩散,更好的证明了整体论的观点。法国外科医生、神经病理学家 Broca 是脑功能定位学说的倡导者, 1862 年,他收到一位患者,这位患者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能够表达, Broca 发现这位患者之前进行过颞叶切除手术,用来治疗癫痫。他的这种病症后来被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 Broca 失语症,患者死后, Broca 对他进行了脑部解剖,发现在他大脑左半球的第三个前额沟回存在着损伤,之后这个脑区即被定义为 Broca 脑区,以此来纪念他的贡献,这是对神经系统内功能有其特殊定位一个很好的临床证据。与 Broca 的病人相比,德国神经学家 Carl Wernicke 的病人临床上表现出说话很流利但却没有任何意思,在旁人看来是严重的思维混乱,被称为感觉性失语症或“ Wernicke 失语症”,相应的脑区则被定义为 Wernicke 脑区,包括颞上回、聂中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他的发现进一步论证了脑功能区定位学说的观点。 19 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细胞生物学家 Camillo Golgi 发明了银染方法可以观察到单个的神经元,这是人们第一次可以在体外观察到脑内神经元的走向,这给脑结构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染色的原理至今不是很清楚。之后,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也就是现代神经科学之父 Santiago Ramong Y Cajal 改进了 Golgi 的方法,创建了还原硝酸银染色法,可以更清楚的观察神经元的结构,他认为神经元是最小的结构单位、并且发现了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还对脑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描述,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两个人分享了 1906 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同年,德国医生 Alois Alzhemier 首次报告了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 51 岁女性患者的案例,揭示了神经元退化症的病理,并且以他名字命名了该疾病。 20 世纪之前的神经科学主要停留在定位学说和整体学说的争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学说各有实验证据来证明但并不完全,同时对神经系统的研究上升到了对大脑记忆这一更高层次的研究,我们如今会对颞叶切除这一不可逆的手段来治疗癫痫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大脑功能的不完全认识,使得我们采用上述极端治疗方法,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们对脑功能的认识。科学的进步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总结失败中取得的。 进入 20 世纪,神经科学的发展更为迅速,美国生理心理学家 K.S.Lashley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对记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系统的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鼠的脑部,然后对它们进行迷宫测试实验。 1929 年,他的重要专著《大脑机制和智能》出版,他提出了两大原理,即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前者认为大脑皮层各个不同部分几乎以均等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而后者认为就学习和记忆而言,大脑以一总体而进行活动。同时期的加拿大伟大的神经外科学家 Wilder Penfield 对大脑的工作机制、心理和记忆的机理进行了探索。通过刺激癫痫病人皮层的不同部位,他发现激活多种细胞可以产生特定的结果,这为脑功能局部定位理论提供了支持,他的工作为 1934 年建立的世界著名的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院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40 年代,英国生理学家 Alan Hodgkin 、 Andrew Huxley 等用离子浓度梯度和粒子穿透膜通道的移动,阐明了神经元电激活的原理。 1946 年,美国神经物理学家 Kenneth Stewart Cole 发展了电压钳技术,使测量细胞中的跨膜电位成为可能,他被同行誉为“将物理学应用到生物学的先驱”。 20 世纪 50 年代,澳大利亚、奥地利以及荷兰个体生态学家 Karl von Frisch 、 Konrad Lorenz 、 Nikolaas Tinbergen 建立了动物行为学,奠定了神经行为学的基础,他们三个分享了 1973 年的诺贝尔奖。 1957 年开始,加拿大神经学家 Brenda Milner 对病人 H.M 的研究开创了对人脑记忆研究的新纪元。 H.M 由于在 9 岁时经历了一场车祸,而患有严重的癫痫。外科医生 William Beecher Scoville 对他进行了左右内侧颞叶的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癫痫的发作,但是却导致了 H.M 严重的顺行性失忆以及轻微的逆行性失忆。他对手术之后的事情不能形成长时程的记忆。 H.M 的案例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记忆损伤为临床提供了资料,还因为他使人们明白相应的脑区是和特定的记忆功能相联系的,他的例子使人们对人脑记忆的研究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之后,美国神经心理学家 Goger Wolcott Sperry 又对 10 个进行了胼胝体切断手术用于治疗癫痫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要求病人完成一些任务,而这些任务是已知的只需要特定大脑半球参与的,他们由此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两个大脑半球可能各自包含一些意识,他们的工作使人们对大脑功能的单侧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因为他的出色贡献,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 1981 年的诺贝尔奖。七十年代后期,正电子断层脑成像技术( PET )研制成功,通过给被试者注射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物,同位素放出的正电子与脑内的负电子发生湮灭而释放出γ射线,通过记录γ射线在大脑中的位置分布,可以测量出区域脑代谢率( rCMR )和区域脑血流( rCBF )的改变,以此反应大脑的功能活动变化。这之后,人们又研制出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MRI )以及功能性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fMRI ),使得无创性的研究大脑功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起来,包括膜片钳技术,电镜技术,单光子、双光子成像( confocal )技术等促进了人们对神经系统的认识。 神经科学的学科思想在 20 世纪最大的成果就是意识到研究神经现象存在有“分子、细胞、环路、系统、整体”这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由此神经科学家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往往采用两种方法,即“自下而上”的还原论法和“自上而下”的系统论法。前者通过从分子水平开始研究,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将每个层次都研究清楚,最后上升到整体的功能。后者则是先从临床上功能的异常入手,由上向下的研究哪个层面出现了问题,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在环路这一水平存在着瓶颈。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我们目前很难全面的了解哪些分子参与了整个环路的作用,如果在这个层面研究不清楚,我们很难真正的对神经系统有所掌握。 当科学发展进入 21 世纪,对于脑功能的极端的定位主义学说和整体主义学说已经被相互作用机制学说( connectionism )所取代,这个观点认为低级或初级感觉、运动功能是局部定位的,但是更高级的功能,像物体的识别、记忆、语言功能是各个不同脑区相互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大多数的认知神经学家相信意识和大脑在某些方面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提到灵魂,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属于宗教或哲学研究的范畴,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很多神经心理学家相信灵魂的存在,并且正在用实验探索灵魂的存在与否。之前提到的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 Penfield 认为“人类并不仅是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与灵魂相关的科学研究很多是将灵魂看作人类信念的一个部分,或者是形成对外部世界认识和理解的意识。 DNA 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 Francis Crick 在他所著的《令人惊异的假说》(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一书中提到“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脑的工作来认识关于人类灵魂的所有事”。不管怎样,这个有很多争议的话题将会是神经科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我们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不足以完全认识它。但科学总是在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我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一定会逐步深入。 通过以上对神经科学发展史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学理论的形成,没有思想的指导,我们就不会采用实验方法来论证思想的正确与否;同时没有科学理论的进步,思想只能停留在一定的层面而止步不前。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使得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的生命的本质。
8670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内第一批专利进修生赴多国学习纪实
热度 3 Wuyishan 2011-5-7 22:22
(博主按:这是去年1月发表的老文章,但文章中提到了参与第一批专利进修的好几位本所第一批研究生,故值得保存本文,作为中国情报学发展史的史料之一。) 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内第一批专利进修生赴多国学习纪实 http://www.sipo.gov.cn/mtjj/2010/201001/t20100114_487710.html .h1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h2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h3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union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union TD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h1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h2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h3 {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DIV.union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DIV.union TD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1979年8月初,北京怀柔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干部学院。湖边吹来的微风,别有一番夏日中的清凉。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武衡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的是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后,国家科委从第一批研究生中挑选的“精兵强将”,还有部分从其他部门借调过来的业务骨干,这次预训后,他们将分赴各国学习专利制度。一年的辛劳初显成效,武衡轻轻松了一口气,但环顾四壁空空的教室,望着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师,他的心情又不由得沉重起来。   一年前,根据中央指示,由武衡担纲,国家科委成果局负责筹备建立专利制度。武衡深知,专利制度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没有专利制度,发明奖励制度也形同虚设,这时要在中国建立专利制度,无异于平地起高楼。   没有法律,没有机构,没有人才,武衡面对着的是一张白纸。但他深信,人才是事业的根本。一年来,他内外统筹并行不悖,一面加紧对外联系出国进修,一面对内网罗有志之士。一年后,面对即将送出国门的第一批学子,武衡百感交集,期盼着这一批人才早日学成归来,这次培训后来被称为中国专利事业的“黄埔一期”。   从此,中国专利事业的后备人才开始走向海外。   从此,武衡播种的人才先行理念开始生根。   从此,随着人才战略步步推进,中国的专利事业从无到有,蓄势待发。   “他们将是我派到你们那儿去学习的人!”   1978年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灰白的太阳终于费力地钻出薄雾,把微弱的光线投送到北京的每一个角落。武衡站在三里河的办公室里,心情有如窗外的景色,寒冷中沐浴着温暖,沉闷中又潜藏着希望。   1979年3月19日,专利法起草小组成立,我国要建立专利制度的决策正在酝酿之中。国家科委加紧“招兵买马”,在向下属单位抽调、外单位借调干部同时,又向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科情所”)、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在读研究生发出了邀请,召唤有志之士投入这项崭新的事业中。   时年26岁的田力普,正在位于玉泉路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德语培训班学习。他戴着一幅黑边眼镜,课下他很安静,不过一到课堂交流,他就变了个人似地活跃起来,对德国老师迈耶先生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这引起了同来学习的王晓光的注意。王晓光来自计算所,原计划他们培训一年后赴联邦德国学习。两人开始并不熟悉,但就在这年6月,一个共同的选择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科委的有关人士找同学们谈话,询问是否愿意学习专利的有关知识,全班只有田力普和王晓光同意了。当时,风华正茂的田力普是第一次听说“专利”这个词,但他本能地觉得这是开创性的事业,年轻人应该探索新的东西。   中国要建立专利制度的消息引来世界各国的关注。1979年4月2日,日本特许厅厅长官熊谷善二首次访华,与他同来的还有日本知识产权界十几位官员、专家。正在科情所学习的段瑞春和郝庆芬,被选去当翻译。其间,熊谷善二问他们:“你们愿不愿意来日本学习专利知识?”“愿意!”他们回答得异常干脆。多年的文化枯竭和封闭,让这批中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如饥似渴地想汲取一切新的知识。几天后,在熊谷善二的欢送会上,武衡指着段瑞春等几个同学说:“他们将是我派到你们那儿去学习的人!”   5月,武衡应邀率团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并与总干事鲍格胥进行首次会晤。会谈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意出资,用于中国向有关国家派遣进修生学习专利知识,后来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同意协助中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令郝庆芬兴奋的是,科情所一共有12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开始学习专利。马连元、文希凯、李家浩、乔德喜……这批入学时从24岁到40岁年龄不等的研究生,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十年浩劫中,有的曾带着课本去插队,有的在边疆借着月光来看书,他们拥有着同样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有着超乎寻常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很快,田力普和王晓光也将学籍转到了科情所,和他们会师。   熊谷善二回国后的4个月,他和武衡之间的承诺开始兑现,马连元、段瑞春、郝庆芬、孙保国、张宝明到了日本东京。9月20日,乔德喜、李家浩和来自贸促会、上海科技情报所的4位同志,登上CA931航班,经巴黎中转到达华盛顿。第一次坐飞机,乔德喜还有点憋闷难受,他不会料到,后来飞赴各国开会协商成为他的家常便饭,退休前他飞往日内瓦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就多达50多次。1979年万圣节当天,文希凯和科情所年龄最小的研究生刘眉、贸促会的吴人新来到巴黎。其他从科情所、上海情报所和贸促会等部门抽调的学员,已经分赴加拿大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等地。   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被网罗到“专利”麾下。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杨采良因为出色的成绩和表现,被领导叫去谈话。杨采良196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干遍了除化工之外所有的技术活儿。工作之余他还偷偷地学起了英语。这一次,面对领导的信任,他只说了两句话:“接受组织安排”、“尽全力做好工作”。他的同学尹新天、胡一鸣等8人也接受了组织同样的安排。   科情所14名同学和自动化所8名同学,再加上来自中科院力学所和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的两位同学,这24名在读研究生成为国内培养的第一批专利事业生力军。1979年底,武衡传达邓小平的指示:“专利法不懂我们就要向人家国外学习嘛!”次年,他们全部走出国门,有如中国专利事业的种子,从一开始就撒向了全世界。    全新的环境,强烈的反差,激发起他们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第一次坐飞机赴日的同学,从北京初到东京,眼前一下亮堂起来。夜晚的街道明如白昼,那个想象中水深火热的“外部世界”,原来是充满惊奇的“新大陆”。在日本特许厅安排的宿舍里,郝庆芬围着洗衣机琢磨了半天,原来日本人都不需要动手洗衣服了。而她自己家中最奢侈的,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   安顿后,日本特许厅设宴欢迎中国的研修生。当天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中国研修生来日本学习专利……”宴会上,熊谷善二高声宣布:“我现在告诉你们一件大事,不仅对日本,对全世界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中国要建立专利制度了……”听到这里,还在估算“北京距离东京到底有多远”的中国学生,再一次感到意外:为什么日本会如此重视专利制度,甚至是中国尚在腹中的专利制度?   接着,熊谷善二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日本历史上曾经有个艺人发明了纺织机,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保护,别人很快模仿他的技术发展起纺织产业,而这个艺人却因贫困饥饿致死。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实施专利制度。走在日本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想起自己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第一次踏出国门,直面国内外对比的强烈反差,使每一位进修生对于专利制度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而有了更多具体的内涵。到美国的进修生们发现,当中国还沉浸在阶级斗争中时,美国已把足迹踏上了月球。当时的美国人均GDP 已有1万多美元,而中国尚不足100美元,这令李家浩想到了国内的“拿来主义”。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大厅里,他开始反复琢磨起林肯总统的题词“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这句话的意义。   全新的环境,强烈的反差,激发起了中国进修生们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他们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想尽快在自己的知识版图里去掉“专利”、“知识产权”这块盲区。   德国慕尼黑伊萨尔河畔,潘塔旅馆。每天早上匆匆吃完早餐,来不及细细品味德国全麦营养面包的滋味,田力普就要赶往欧洲专利局学习。1980年1月10日,田力普和王晓光等7人来到欧洲专利局。这次的培训只有3个月,没有语言培训,先在海牙学习文献检索,再回到慕尼黑学习专利审查。当时欧洲专利局新楼刚完成装修,新铺的地板散发着呛人的粘合剂的气味,却毫不妨碍田力普的学习劲头。   学理工科出身的田力普和王晓光,对于技术问题的理解得心应手,却对闻所未闻的专利理论每每犯难。晚上,他们经常将学习时的讲义带回房间,一起讨论这些晦涩的理论。最后,讲义都摞成了几尺高。这时,他们遇到了德语培训班的同学蒋筑英,当时他作为访问学者正在马普等离子体研究所工作。蒋筑英邀请他们参加了研究所的开放日活动。在这国际顶级科研机构里,田力普第一次体验了宣传科普服务社会的新奇,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力量。26年后,他将这里感受到的开放日活动搬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4月26日,中国公众第一次走进开放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专利,了解知识产权。   当时在德国,田力普很快总结出,要真正理解和运用理论原则,只有在实务操练中总结和熟练。在德国机械审查部,田力普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利审查员布鲁门贝格老师,他曾参与起草欧洲专利局第一版专利审查指南。为了在实务中充分理解专利“三性”和审查原则,田力普围着老师连连追问,布鲁门贝格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   田力普的苦学加巧学终于见到成效。他第二次赴德进修时,在同学中第一个用德语写出了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虽然,刚刚当上爸爸的他,因为学习连想家的时间几乎都没有,但相比之下,王晓光还是认为:“田力普轻轻松松,却学得最好。”   1980年1月14日,中国专利局成立。当时,田力普应该还不会预见到,眼前这些陌生的概念,在中国未来的30年成就了一项波澜壮阔的事业,而在25年后他以专家型官员的身份,擎起这项事业发展的大旗。   “这是系统的启蒙教育,将我们领入了知识产权这扇门。”   1980年初,结束在法国维希小城3个月的法语学习后,文希凯、刘眉、吴人新来到法德边界的斯特拉斯堡国际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学习专业知识。这里,文希凯认识了保罗?马特雷教授。这位在法国的威望能与国内汤宗舜相媲美的知识产权教授,和蔼可亲,毫无大专家的架子,多次与中国学生共进晚餐。席间,出国前还是“法文盲”的文希凯,用刚刚突击学习过的法语向他请教。在一片混沌中,能及时得到专家点拨,文希凯如逢甘露。      一次,在谈到对知识产权的理解时,保罗?马特雷提到了法国知识产权法鼻祖保罗?卢比尔的一段话:“什么是知识产权呢?它实际上是生产者之间竞争游戏的法律规则……如果把竞争原则作为经济的基本法律,就有必要对竞争设定范围,规定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对什么是这些不可逾越的界限作答,就是回答了什么是知识产权。”   这一段话,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教授的文希凯,经常会在讲台上完整地背下来,阐述给她的学生们听。在这之前30年中,无论是多次参与专利法修改、亲历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还是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她都在一遍又一遍地加深对它的理解,并付诸立法实践。   随后,他们回到了法国工业产权局学习。这里的学习、考察和实习内容更为丰富。除了工业产权局各个业务部门的学习,文希凯还被安排去了工业产权局的代办处、知识产权代理所、法国最知名的企业汤姆逊公司、欧洲专利局等考察学习,全面接触了法国知识产权的工作体系和框架。   在这一次海外学习中,法国组的学习时间最长,也最为系统。文希凯、刘眉、吴人新每天不是在考察学习的路上,就是在学习交流中。扑面而来的是新知识,应接不暇的是新问题。“这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清晰的框架图。这张图让我看清楚了专利制度是一个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它将我领进了知识产权这扇门。”文希凯认为这是一次系统的启蒙教育,之后的30年直到现在,她都在这扇门后寻宝。   在其他国家的学习一般是3个月或是半年,他们大都在基本的理论学习后就分开各有侧重地学习。在日本的学生一开始,都在日本知识产权研究所由所长吉岭桂亲自负责指导学习基本理论。之后,马连元继续留在研究所学习专利法,回国后直接进了法律部,后来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郝庆芬则在流程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到申请科、公报科、登录科等各个部门逐一熟悉。回国后,在专利局做业务准备时,她把日本学到的分类法直接用到了世界专利分类表的翻译工作上,也把日本专利申请时用的表格样式复制到了中国。在德国、美国学习专利审查的研究生分到了不同的审查部。有的研究生专攻专利代理,学成归国后就一直从事专利代理工作。   在不同国家学习的进修生各有专攻,组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一幅完整的专利工作的体系框架图。回国后,他们就分赴这个框架的各个角落精耕细作,并各有建树。   首战告捷,他暗喜搭上了这趟早班车。   1981年初,刚来英国专利局学习了3个月的杨采良,就为多年苦于没有专利保护的同胞争了一口气。 当年同在德国进修的煤炭部的医生王大觉在国内发明了“骨骼复位器”。一位英国的同学从他口中得知后却将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王大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发明创造被他人据为己有,很是恼火。经中国使馆的介绍,他在一个像库房一样的屋子里找到了正在看书的杨采良。当时,已经在代理所学习的杨采良扔下书,立即找到代理所向杰克逊老师求助。杰克逊分析:“虽然对方申请在先,但是只要有王大觉在国内构思的图纸为证,打官司不见得会输。”有了这样的法律援助,王大觉马上找这位英国同学交涉。最后,王大觉成为了这件专利的共同申请人。   这么快学以致用,还能立竿见影,着实让杨采良扬眉吐气了一回。他庆幸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也暗喜赶上了这趟早班车。   1980年国庆期间,杨采良和同学一到伦敦就退掉了英国大使馆安排的住房。为了省钱,他们自己租了一个拥有4个床位的房子。   就是在这个屋子里,还在英国专利局学习专利审查时,每天晚上他都要从办公室的书柜里,找一叠补充资料书籍拿回来慢慢消化,第二天放回去,又更换新的内容。这样不断抽丝剥茧,杨采良发现,其实审查员的工作就是两个字:“比较”。在实务中不断总结并提炼专利工作的实质,他像在荒漠中寻到了古墓珍宝一样地欣喜。   这时,其他各国的进修生陆续回国了。从日本回国的进修生带回了两个沉甸甸的大木箱,里面装满了学习时用到的书籍、资料,还搜罗了日本专利申请、审查业务中用到的各种表格、文件。在这些“物件”上,承载着他们对于中国一定要改革,要开放,要建立专利制度的坚定信念。   回国后的进修生一开始被安排住在北京复兴医院的地下室,后来随专利局搬到了首都工人体育场,之后又到了西郊八里庄。此时,正值专利局工作低潮,有人陆陆续续调离。但是,即使住在不通风不透气的地下室,这批从国外回来的进修生也没有丝毫动摇。他们带着各自的学习心得汇报交流:以早期公开和延迟审查为特点的德国和日本专利法,以先发明原则为特点的美国专利法,以登记制为特点的法国专利体系……有如一支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   学成归国的科情所研究生,考虑到当时国内还未开始起草专利法实施细则,决心把起草专利法实施细则(草案)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他们集各国制度的优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述了很多国外法律中晦涩的概念,为中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正式颁布做出了贡献。   乔德喜再一次来到怀柔雁栖湖畔。一年前这里还是科委干部学院,现已被改造成专利局怀柔培训基地,200多人的教室和住宿楼粉刷一新。一年前,他还在尽力透过老师的描述想象专利是什么,这一次,他要主讲一堂专利的专业课。当过老师的乔德喜在讲台上驾轻就熟,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起了美国专利受理、审查、复审到批准的整个流程。“虽然专业内容难免枯燥,但是他讲起来却通俗易懂,我很容易接受。”当年坐在台下主管人事工作的何文彬,事隔30年后回忆这堂课记忆犹新。   几个月后,杨采良带着“ 英国军团”,也站到了专利培训的讲台上。    那批种子不断生根发芽,长成后又开始播撒新的生命。   专利法起草历时5年才破土而出。而之前,中国专利局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未停止。从1979年到专利法颁布,我国共派出了200多人次到十几个不同国家的专利局学习交流。   第一次3个月短暂学习归来带回一大堆问题的田力普,1年半后带着问题再次来到了德国慕尼黑,这次他和王晓光在德国专利局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学习。王晓光不再担心德语交流了,而田力普流畅的表达、敏捷的反应已给德国专利局局长豪依塞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文彬回忆,当时的专利局局长黄坤益说过,豪依塞尔有了“夺才”之心,曾问他能不能让田力普留在德国专利局工作。   1984年,中国第一部专利法颁布,一度黯淡的专利工作局面明朗起来。田力普再次被派去德国专利局学习专利复审无效业务。1988年,中国专利局工作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各项业务工作正常运行,中国专利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型、专家型人才,田力普遂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第四次来到德国马普专利法研究所深入研究专利制度。   马连元、文希凯、杨采良、郝庆芬等随后也陆续多次出国学习。   1985年之前,中国专利制度建设曾一波三折,然而这些经过国外专业训练和熏陶的年轻学子,带着国际化的视野,毅然坚守在建局、培训等业务的第一线。1985年,中国专利法正式实施,中国的专利事业如同地壳下运行多年的岩浆,喷涌而出,不可阻挡。而厚积薄发的学子们,伴随着专利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成长为各自工作领域的中坚,直至成为部委级领导。   武衡老局长当年的愿望实现了,那批种子不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开始了新生命的播撒。 田力普在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局电学审查部、自动化部等多个部门任职后,2005年升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当时,美国知识产权界还在呼吁一个有专利经验的人来接替杜达斯出任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而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专家”。欧盟驻北京代表处知识产权官员马斯?帕特洛克称:“田力普代表了一种新的管理风格和新的官员风格。”   这种风格得益于他从学术到管理的全面历练,也得益于他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国际化视野,能够博采各国所长。这一切,田力普却将其归结于“中国专利局的创建者对于一个青年人系统、反复和长时间的培养”,并身体力行地将这种思想内化为他管理风格的一部分。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并列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就在这一年,田力普将知识产权系统的37位优秀骨干和青年干部,派往国外进行中长期学习和进修,30年前曾经培训过中国第一批专利人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又多了两名中国学员,而国内“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知识产权报记者 刘 仁) 10-01-14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3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学不“大”,皆因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热度 1 rbwxy197301 2011-3-22 14:08
大学不“大”,皆因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作者:郝志东 2011-03-17 大学三理念包括,培养“全人”,创新知识,服务社会 培养全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品性”,知道如何做人;培养他们的学术良心,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知道如何做学问。 一部世界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的历史,否则大学只会成为政治与社会(比如宗教)上利益集团的从属物,知识堕落,学术遭到窒息,社会退步,人民的生活 普遍受到压抑。 上文(见2011年3月3日《南方周末·大参考》)谈到了大学在承担自己的教学、研究、服务等功能时所产生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的理念被削弱。大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增强大学的理念,从而改进大学的功能呢? 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培养全人、探寻与创新知识、服务社会。这和钱穆先生所讲的“三统”一致。“人统”讲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也有教授、学者本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学统”讲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研究学问,探寻知识,创新知识,探讨真理;“事统”讲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如何将在大学里探讨到的知识、真理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等等改革的实践中去,使政治更清明、生活品质更高、社会更和谐、科学更发达、文化更多元、教育更有效。这三个理念,是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功能背后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异常重要。大学功能产生问题,正是因为价值观产生了问题。这三点相互支撑、促进,相互构成。 这些理念到底有哪些具体内涵,又如何能帮助解决大学的问题呢? 培养全人 什么叫全人? 至少包括:1)有品性、有学术良心、有自由人的独立性格;2)有人文关怀、公民意识;3)有对文化(包括科学和艺术)和社会的广阔理解力(金耀基,2003)。下面具体来看其内涵及在中国大学中的体现。 1.有品性、有学术良心、有自由人的独立性格。 有“品性”正是《大学》中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换句话说,大学就是要去彰显人性中那光明的德性。不仅老师要这样做,还要帮助学生去革新自己,教学相长,至善至美。什么是光明的德性?包括做人的道理,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大学老师心中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将学生当作打工仔,而有学生则得过且过,只要能毕业,拿到文凭即可。尽管情节非常严重的个案不应很多,但也不少。从大学管理层的所谓“双栖”教授,到另外的一些“双聘”教授,从所谓的“博导”到一般的老师,有的人在金钱、名誉、地位方面欲立、欲达,却很少想到如何使他们所领导的老师或学生也能立在一个可以受人尊敬的位置,达到一定的专业和生活水准。他们或许会说自己也是有了“人下人”的经历,才到了今天“人上人”的地位。但如果自己当年不愿做“人下人”,为什么今天要让别人做“人下人”呢? 正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缺乏,才导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唯利是图等观念和行为的泛滥,导致经济发展的重效率不重公平、低权利、高污染,社会互信的严重缺乏等问题。 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社会不公的现象都和大学教育过程中道德的缺位有关。 试想如果大学的领导层和教授不讲道德,没有做人的品性,何以让学生讲道德,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人?一代年轻人缺乏道德,如此传承下去,社会不是越来越可怕吗? 没有或缺乏道德的人也不会有学术良心或自由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会搞学术欺骗,如抄袭、舞弊等。互联网上有公开贩卖论文的广告,或收费帮别人写论文的枪手广告,还有所谓学术杂志收费帮学者发表文章的广告。这些人没学术良心,更谈不上什么自由思考。他们被扭曲的心态所绑架,并不自由。他们谈不上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下功夫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没有道德的人也会曲学阿世,如为了政治或商业的利益而扭曲学术,自愿做某些团体或商业利益的代言人。难道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吗?有人愿意失去人身、说话的自由吗?有人愿意被别人看作是低人一等吗?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各种权益受到别人的伤害吗?如果没有,那就有了共同的价值。如果世界上多数人都不愿意,就有了普适价值。但还是有些人为了利益,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昧着学术良心,不去考察事物的本质,探讨真理,而是去做否认这种价值的存在的工作。 所以说,培养全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品性”,知道如何做人;培养他们的学术良心,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知道如何做学问。这样的人,才是大学应该培养的全人,这才是大学的精神。当然,这些还不够。 2.有人文关怀、公民意识。 人文关怀,是指一个人对美、正直、公平、公正、容忍、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的执著。沽名钓誉、学术欺骗、曲学阿世等等没有人品的现象,正是缺乏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正直。抄袭、作弊也不是公正、公平。一个没有学术良心、曲学阿世的人也会视自由、民主与人权为粪土。 有了人文关怀,也跟着会有公民意识。在想到自己的利益时,也会想到社区利益。他就不太可能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相反,会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帮助提高社区生活的水准。这也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关心。 拿澳门来说,很多同学对澳门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所知甚少。不少人对葡萄牙人统治时期的历史事件一无所知。他们也不知道特首、立法会议员、法官是如何产生的,对澳门的龙头产业博彩业的利弊所知甚少,对很多即使是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系的社会问题也很少关心,如外劳问题、交通问题(比如出租车司机兜路、拒载、多收费问题,巴士服务问题、轻轨的建设问题等)、住房问题也很少关心。 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自己社区的历史和现状不关心,没有公民意识,也缺少人文关怀,只能说是大学教育的失败。一个大学就是被排在世界前100名,也没有意义。包括北大、清华、港大、台大等在内的所谓华人世界一流大学,都应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3.有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的广阔理解力。 从培养全人的角度去衡量大学好坏,其标准除了上述品性、人文关怀等问题外,还有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的广阔理解力。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只有对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有了了解,才会有人文关怀、公民意识,才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坏,才能建立起“品性”。 一个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广阔理解的人,会有批判的眼光,知道哪些应欣赏,哪些应摒弃,比如种族主义、大男子主义、等级观念、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即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其他都不重要)等是应被摒弃的,而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的观念却应是被加强的。 对科学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物质世界的局限与可能。对艺术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清楚人性的善恶,如何惩恶扬善。知道人是怎样一个有感情的动物,体谅别人,宽容别人。对社会的了解,可以使学生知道个人如何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克服负面影响,提高生活水平。 上述培养全人的三个方面,正是博雅教育的宗旨。博雅教育,英文是 liberal education, 直译为“自由人教育”。 换句话说,你可以研究如何制造武器,但也要知道武器是用来杀人的,杀人有后果,要承担责任。你也可以学做工程师,修建一条从内地到西藏的铁路,但要知道修路虽然是现代化的必需,但现代化也会带来对传统社会的冲击,破坏原生态的文化、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你要知道承担这个责任,并将对环境与人文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2011年初,澳门报载澳大博士生在改良统计空气质量的模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空气污染得不到控制,再如何改进测量模式都于事无补。于是,科学家要学些人文知识与社会科学,在推进科学的同时,要推动社会进步。 人文学者与社会科学家也要学些自然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创造自然科学发展的最佳环境。 只有这样,大学培养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对社会总体发展有益的全人。前不久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育人是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样的人是有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人。这也正是我们在本文中所讲的全人。 培养全人的责任被赋予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强调人格的培养,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全面,二者有相通之处,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也是要强调全面人格的培养。 港澳台都已在强调通识教育。大陆一些学校也在修改教学计划,开始允许学生转系、副修、跨系跨校选课、强调博雅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并重。不过,消除大陆教育弊病的沉疴,真正走向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之路,恐怕还是任重道远。 探寻与创新知识 上面谈到博雅和专业教育的并重。一个人需要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提高人品,谓之博雅。大学还要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里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人文、社会和自然的世界极其复杂、微妙,探寻没有止境。研究永远需要创新。于是才有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程,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职称,表示知识的深厚,需要一批一批的人前赴后继、不断探寻,以加深并且创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对知识的探寻与创新,并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很多政治、经济、社会的束缚。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精神,“全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会受到很多限制。 一部世界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的历史,否则大学只会成为政治与社会(比如宗教)上利益集团的从属物,知识堕落,学术遭到窒息,社会退步,人民的生活普遍受到压抑。 道理如此,实行起来却并非易事。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可以完全自主,学术也没有能够做到绝对自由。在探讨大学发展史时,金耀基指出,欧洲中古时期的大学附属于教会,学术也没有自由。后来在理性主义兴起后,政教分离,“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学术从教权主义中解放了出来。不过它又受到了政治的干预。政治无所不包,自然也包括大学。国家与社会重叠,大学只是国家或权力的学术工具。大学自主、学术自由没有存在的余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大学被麦卡锡主义搅得天翻地覆。就是在当代的美国大学,公立学校要受制于州议会通过其在校董会的代理人的监督与财政预算的控制,私立学校则受到通常是以商人为主的校董会的监督与控制。 不过美国大学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还是得到较大保障的。比如校长的遴选尽管最后是要校董会同意,但是选拔过程公开,有教员参与。教员的选聘或职务的解除也都由学校自己决定,校董会通常不会干涉。招生也完全是学校自己的事情。课程设置、研究项目与质量的控制,教员也有很高的自主性。在对知识的探索、真理的追求问题上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上基本没有禁区。 在大陆,大学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尤其在人文和社科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行政化”。不过政府似乎也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等。看来“去行政化”方面或许可以有些进步。但是进步会有多大,还不得而知。这是因为“去行政化”会涉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那么中国高校行政化有哪些表现呢?杨德光提到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机构庞大的管高校的教育行政机关。如,国家有教育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厅。每所高校上面都有主管部门,高校正副校长都由上级党政机关任命;高校办学经费由上级行政机关下拨,包括专项费、重大科研项目及经费等;高校的学位授予权、博士点、硕士点、新专业设置、教师编制、高级职称比例,以及高校升格、更名,都要经上级行政机关审批;对高校的考核、评估,是由上级行政机关操办的。” 大学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副部级、司、局(厅)级。行政级别不同,政治、经济待遇也各不相同。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高校的管理者把自己当作“官”,按行政规则运作,而不是按教育规律运作。他们在管人、治人,而不是在服务。 学术管理也被行政化。“各院系的专业设置、调整,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职称评定,教师的招聘、流动,教师的考核、晋级等,即无论是学术事务还是行政事务,统统由行政部门决定。教授们很少有发言权、决策权……” 如此一来,看到的更多是官员治校,而不是教授治校。当上官,就可以拿到职称:官僚学术化;既当官又有职称,就可以垄断学术资源。于是许多教授也都争当书记、主任:学术官僚化。如果你既不当官,又不巴结当官的,或者得罪了领导,你就很难获得学术资源。 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去探寻知识、创新知识。多数人可能只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学术良心、社会良心而在那里做事的人会很少,而且不被欣赏。这真是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 今后能否像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规划要求的那样“去行政化”,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有“去行政化”,才能像蔡元培说的那样: “仿世界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有任何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上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也不能代负责任。” 港澳台在大学的自主和学术空间方面,程度较高。其中一些管理比较完善的学校,其实可以和内地的一些学校多交流办学经验,也可以在某些领域合作办学。如此,港澳台的大学可以继续完善,也会给大陆大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广东省和福建省被列为“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的试点省,广东省还被列为“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试点省。这些规定都为港澳台在中国内地大学教育的改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政策基础。 当然,港澳台也要继续加强办学的自主性与学术自由,警惕不要让其滑坡,不要非但没能帮助大陆的学校增加自主,反而将自己的自主度降下来。这或许也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吧。 张鸣认为,中国大学的最终出路是私立大学,如教会学校、港资、外资学校的发展,形成对公立大学的竞争,使其改弦更张。当然这些学校也要防止“内地化”的问题。最近报载香港中文大学计划办一个独立的深圳学院,于2012年开始招生,首期六七千人,第二期四五千人。其教学素质、学术水准及收费标准(约十万港元一年)都与沙田中大看齐,有绝对的学术自主,资源与财务独立。他们能否成功,能否为内地的大学带来一股新鲜空气,促使内地高校的改革,还要拭目以待。 服务社会 大学的第三个理念是服务社会。大学服务社会天经地义,关键是如何服务。将大学变为工具,像“文革”时那样,曲学阿世,是一种服务方式,但那样就失去了大学的自主性与学术自由。像现在有的学者那样作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是一种方式,不过这些学者也同样失去了自主性与学术自由。理想的服务形式有哪些内容呢? 首先,自然科学家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服务之一。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都是如此。袁隆平所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就是一个例子。今天生活的便利,无论是飞机、轮船、大楼,还是电脑、电视、电话,没有一个能够离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贡献。 其次,人文和社会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责任,需要将研究服务于社会。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谈到大学的责任时说,“社会责任是大学存在的相当重要的价值。当社会出现失范的时候,大学的学者应当站出来,写文章说话,发警世之言,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解决之道在哪里。大学的学者不应做破坏性的讲话,而是做建设性的讲话”。这也正是公共社会学所要求教授们做的事情。 前美国社会学会会长Frances Fox Piven说:“我认为社会学的工作或实践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关于社会群体如何生活、社会如何成为可能、社会问题为什么产生等等方面的理论建构和证据发掘上面。我认为我们应该给这些研究注入一点道德的关怀。我不同意下面这个观点:即一方面,我们是科学家或社会科学家,而在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公民生活中,我们可以走出去参加一个什么示威活动。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道德关怀结合起来。” 人文学科和其他社会科学家的研究目标就是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这些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应该站出来讲话。这也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服务社会,尤其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而不是只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确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大学的理念,大学存在的理由。 大学不应该沉溺在SCI和SSCI的迷思中,钻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大学要在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精神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去帮助建构一个公平、公正、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这才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大学的理念告诉我们,无论是SCI和SSCI,还是专书或研究报告,它们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否则便只是雕虫小技。 如何能够像原南开大学校长毋国光所讲,在大学创造一种氛围,让社会看起来,这里是一个纯洁的学术殿堂,除了管理层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教授和学生的努力。这正是下一篇文章里要讨论的问题。 (作者为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6395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12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帖从发展技术到关注健康环境安全:纳米技术发展史上16时间节点
tianlongipc 2011-3-15 15:15
转自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bianbin/96513 1959 年 12 月 29 日 理查德 · 费曼( Richard Feynman )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做了题为 “ 在底部有很多空间 ” 的演讲。虽然没有使用 “” 纳米这个词,但他实际上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 “ 我想谈的是关于操纵和控制小尺度物体的问题, ” 他说。 1974 年 日本教授谷口纪男( Norio Taniguchi )在一篇题为: “ 论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 “ 的科技论文中给出了新的名词 —— 纳米( Nano )。 1981 格尔德 · 宾宁( Gerd Binnig )和海因里希 · 罗雷尔( Heinrich Rohrer )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它使科学家第一次可以观察并操纵单个原子。 1985 年 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富勒烯 ( fullerenes )( 更为人熟知的名称是 “ 布基球 ” ( buckyballs ), 由著名未来学家 , 多面网格球顶 * 的发明人巴克明斯特 · 富勒 ( R. Buckminster Fuller ) 命名 ), 它可以被用来制造碳纳米管 , 是如今使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 1986 年 在苏黎世的 IBM 研究实验室中 , 卡尔文 · 夸特 ( Calvin Quate ) 和克里斯托 · 格柏 ( Christoph Gerber ) 与德国物理学家宾尼 ( Binnig ) 协作 , 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 * 。它成为在纳米尺度成像,测量和操作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这是纳米技术最核心的部分。 1989 年 在加州圣何塞的 IBM 阿尔马登研究中心,公司的科学家唐艾 · 格勒( Don Eigler )和埃哈德 · 施魏策尔( Erhard Schweizer )使用 35 个氙原子拼出了 IBM 公司的标志,进一步表明了纳米颗粒的可操作性。 1991 年 NEC 公司的饭岛澄男( Sumio Iijima )制造出了碳纳米管。 1998 年 白宫的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成立了纳米技术的 机构间工作组。它的任务是:赞助研讨会和研究,以界定纳米科学技术和预测其发展前景。 1999 年 使用纳米技术的 消费类产品开始出现在全球市场。 2001 年 美国总统克林顿建立了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协调联邦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美国在纳米技术上的竞争力。 2002 年 欧盟以纳米论坛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纳米技术知识。 2003 年 美国国会制定 21 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和发展条例。为美国 纳米技术计划提供了法律基础,建立项目,分配机构的责任,授权筹资水平,以及启动研究以解决关键问题。 2008 年 12 月 10 日 国家研究委员会批评纳米技术计划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研究战略;纳米技术计划回顾后,称它对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结论持有异议。 2009 年 9 月 29 日 美国环保局陈述了新的研究策略,以更好地了解如何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 潜在危害。它还宣布,某些纳米材料的制造商和使用者必须告知环保局它们的使用计划。 2010 年 1 月 8 日 在英国,上议院的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就纳米技术问题发表了有关纳米技术和食品问题的长篇报告,警告本国的食品工业不要隐瞒纳米技术的使用情况。 2010 年 3 月 美国参议院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继续为修订有 30 年历史的有毒物质控制法 * 收集证据。美国环保局称,这将有助于规范纳米材料的商业应用。
2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打假”名人方舟子遭遇打假 被曝剽窃他人著作
suntao 2011-2-26 22:10
“打假”名人方舟子 被曝剽窃他人著作   近日,北京一自称“以科学和事实打方舟子的假”的网友“打假巡抚”在微博曝光方舟子抄袭剽窃他人著作。昨日,“打假巡抚”再次于微博曝光:光明网正式发表方舟子抄袭的事情。此事立即在微博上炸开了锅,短短几个小时,该条微博被转发226次,评论上百条。   根据“打假巡抚”提供的网页链接,记者打开光明网,该报道于2011年1月26日发表,以《创作、翻译、编译、还是抄袭?——评方舟子的〈“智商”的误区〉》为题,原稿刊登来自美国的华人学者葛莘博士来稿。该报道主要讨论方舟子发表于2002年第4期《牛顿-科学杂志》上的《“智商”的误区》一文。   葛莘博士于几年前阅读这篇文章时,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近日“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葛莘博士提到,原来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根据两本英文书翻译而成。这两本书一本是已故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史学者古尔德写的《误测人类》,另一本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数学教授道尼写的《对,我们没有中子》,这两本书各有一章专门讲述“智商”的发展史。古尔德的书属于学术著术,篇幅比较大,叙述详细,论证严密,引用文字也比较多。而道尼的书,则属于反“伪科学”的科普书,文字浅显,篇幅也比较简短。   “而方舟子的《“智商”的误区》,实际上就是以道尼的文章为骨架,然后根据古尔德的文章来充实内容写成的。”葛莘博士对三者的文章进行详细比较,总结出三者的结构、观点、文字都很相似或相同,甚至就连出现的错误都相同。这问题的性质是创作、翻译、编译还是抄袭呢?葛莘博士说,撰写科普文章,一般可以分为创作、翻译、编译几种方式,方舟子根本就不“具有必要的学科知识”,他也根本就没有“阅读原始论文”,方舟子的这篇文章,即使不是照译别人的文章,也不能算是创作。方舟子在文章中没有透露原作者的半点信息,并且把这篇文章当作了自己的作品一再发表,所以方舟子的这篇作品不是合法的翻译作品。 葛莘博士总结道,方舟子的《“智商”的误区》是一篇跨国界、跨语言、侵犯他人版权的全面抄袭之作。   此外,“打假巡抚”还在微博上发布方舟子一系列涉嫌抄袭造假案例汇总。“打假巡抚”的微博引起众网友的围观。大多网友惊讶于以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居然也被曝抄袭作假,有网友表示“极其震惊”。   有网友认为,方舟子是一位“伪道德高佬”,“打假也终于轮到方舟子”,以“科学和事实打方舟子的假”。有网友认为,方舟子应该在其自身专业领域内发挥一些科普努力,而不应以科普的名义勉为其难广泛涉猎。有网友评论说:“方舟子有些不懂的东西,他也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打中医,这是一个十分愚昧的人做的事儿;比如打宗教,这更愚昧,你讲科学,人家是宗教,宗教跟科学本身就两码事儿。”   不过,对于方舟子涉嫌抄袭作假的披露,也有部分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有网友提出,如何界定抄袭以及谁来界定抄袭都是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有网友质疑,葛莘博士为何会远在美国而特意关心方舟子的文章,这其中或许有内情。   记者浏览网友的评论,大多网友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查出真相,并期待方舟子能对此作出回应。直至昨晚记者截稿时,方舟子仍未在其微博上对此事作出回应。记者 郑健阳 media_span_url('http://szsb.sznews.com/html/2011-02/25/content_1454002.htm')
1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浏览生命科学发展史的好工具
热度 4 SNPs 2011-2-26 22:08
我们HudsonAlpha研究院有三个宗旨:基因组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化,和教育。( 参考这篇介绍研究院的博文 )下面这个方便大家浏览科学史的网上工具就是主管教育的 Neil Lamb 博士 的团队开发的(点图链接): 滑动图上面的时间坐标,就能看到重大历史事件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发生时间,点小图就会弹出详细的解释和更进一步阅读的链接。如果你来我们研究院参观,这个图被打印出来贴在三楼走廊上,很是壮观。 来看看吧,花五分钟,让你感叹一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个人分类: 教己育人|6043 次阅读|4 个评论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5)
张三火 2010-8-28 10:47
5 萧条时期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唐宗海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的《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医家们试图通过汇通的途径,抵制西方医学对中医学的种种攻击,但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随着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兴起,中医科学化思潮也应运而生。以陆渊雷为代表的学者鉴于余云岫等人倡言中医不科学,竭力废止中医的情况下,以中医科学化为目的,致力于整理发扬中国医学,提出改造中医的主张。再加之,自北洋军阀时期开始,政府不断采取各种排斥、限制、消灭中医的措施,甚至把消灭中医作为崇洋卖国的一项政策,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使中医药学受到严重的摧残,处于面临衰亡的境地。 6 辉煌未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有国内外专家指出,随着各个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和专家们的深入研究,中医药正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医药在 SARS 、禽流感、艾滋病及猪链球菌感染等新型传染病的治疗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第二,中医药在癌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疑难性疾病的治疗中,能起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第三,中医药疗法在急症中的应用,前景可观。 第四,中医药对冠心病、血管性痴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病,疗效显著。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中国已经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并制定了行政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鼓励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科学内涵、学术本质、特色优势的同时,加强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重大理论、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店、名药战略,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开展中医药优势病种临床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独特作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把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美国引发了一场一发不止的针灸热。 1971 年,时任《纽约时报》副社长的赖斯顿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期间,突发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中国医生为赖斯顿施行了针灸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疗效。赖斯顿在病床上写下了自己的手术和针灸治疗的详细经历,被刊登于《纽约时报》头版,进而引发了美国针灸热。 1972 年,全美第一家针灸中心在纽约成立,仅两周内就接待患者达 8000 多人。进入 21 世纪,中医针灸在全世界兴起了第二次热潮。其标志有三:一是各国开始针对中医针灸立法,从法律上确认中医针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二是重视程度加深,针灸在许多国家进入了大学教育,网络针灸学教育也在兴起。三是多种大型保险机构及基金会开始为针灸提供临床研究基金。这些变化都说明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自然科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中医学者傅景华先生指出:中医学,实际上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未来科学的思路,肯定要吸取东方科技文化中的精华。现在自然科学在场、信息、时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没有突破, 所以,一再想从东方吸取营养,然后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如果中医能够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就会在未来科学中取得自己的地位。 中医药学历经 2500 多年的医疗实践,支撑着世界上人口众多的文化大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及健康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绝对优势。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健康观念、疾病谱的变化,社会老龄化的出现,环境污染,生物制剂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各种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些新问题,人们运用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证实了中医药学的强大优势,为人类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寻求到可靠的出路。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是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无法比拟的。中医药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全文完。发表于《生命世界》第4期)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435 次阅读|7 个评论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4)
热度 1 张三火 2010-8-28 10:43
4 中医药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两宋是 中医 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宋朝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加强医事管理,改进体制,分设太医局和翰林医官院、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开设国家药局,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 福田 院等,由政府控制药品贸易,国家专利。发展医学教育,重视医药人才的培养,改进医学教育模式及考试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医疗技术的训练,根据理论课程和实际医疗技术高低与医疗得失严重与否的具体情况,进行奖惩,乃至黜退,体现出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重视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组织专业人员,设置专门机构,多次编校、刊行了医书。公元 1057 年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校勘,这对当时医学的发展和后世医籍的传播,都有重要贡献。此期,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济生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在临床各科,也取得了空前成果,如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研制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也是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从病因病机学方面,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三因致病说。诊断学方面,崔嘉彦撰《崔氏脉诀》、施发著《察病指南》、刘开著《脉诀》等,对宋以前的脉学文献和诊断经验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解剖学上,图著《欧希范五脏图》及《存真图》等,图示人体内脏生理解剖形态及部位,是世界医学史上比较早的医学解剖学成就。在针灸学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著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还有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窦默的《标幽赋》、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经》和《流注指微赋》等。在内科学,关于内科杂病方面的理论和医疗实践都有新的发展,《圣济总录》对诸多病证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有一些内科杂病的专著问世。在外伤科方面,陈自明著的《外科精要》标志着外科与伤科的确立,外科专著有《急救仙方》、《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中论有内治法及内外兼治的主张,还记载了外科手术的器械及技法。宋代妇产科很发达,有许多妇产科专著,如《十产论》、《备产济用方》、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对后世妇产科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宋代儿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代表着宋代儿科方面所取得的显著医学成就。在法医学方面,宋慈所撰写的《洗冤集录》具有重大价值,成为影响于国内外的法医学专著。总之,宋代的医学水平,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均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时期。金元医家们的创新和杰出贡献,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在中医界,涌现出金元四大家,各创新说,皆自成一派,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提倡火热论,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在论治疾病过程中善用寒凉药物,因此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以金代医家、河北易水人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主张脏腑辨证论,并在临证上发展了脏腑辨证和药物归经的理论,制定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推广贯彻辨证论治原则起到一定作用。其弟子李杲在此基础上,重视强调脾胃论,创内伤脾胃学说,自成为补土派。 金代医家张从正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在理论上力倡攻邪,在临证中善用汗、下、吐三法,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天之六邪、地之六邪、人之六邪所致,邪去而元气自复,成为攻邪学派的代表。 元代医家、理学家朱震亨开丹溪学派先河,广取诸家学说,对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达到较高水平。其学术思想上,提出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阐述相火妄动则为贼邪而致病的原理,在临证治疗中主张滋阴降火之法,善用滋阴降火之剂,因此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在明代,中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讨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 天花 、 中药 学研究等方面,进入新的层次。许多著名医书诞生,各种汇编的丛书增多,更大地促进了医学的普及与传承。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 1518 ~ 1593 )历时 27 年之久,亲自上山采药,实地调查,广泛开展药用植物生长形态的研究,并对某些动物药进行解剖或追踪观察,对药用矿物进行比较和炼制,参考文献达 800 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医药学巨著,共收载药物 1892 种,附方 10000 多首,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期,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十六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并发展了实力雄厚的温病学派。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吴有性,提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即戾气(疫毒)。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从而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这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到了清代中叶,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的成就更加卓著。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后世称这四位著名医家为温热四大家。他们各自在辨治温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均有所创见,为人类攻克传染病和辨证治疗外感病、中医急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5275 次阅读|27 个评论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3)
张三火 2010-8-28 10:39
3中医药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国内外医学交流不断增加,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日益成熟,取得了诸多成就。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家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他发明并应用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给患者施行手术,使患者在无痛苦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并且术后用中药外敷伤口,使伤口快速平复,不留疤痕。这些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影响很大,而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生于汉末、卒于晋初的晋太医令王叔和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中医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著成《脉经》一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奠定了脉理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全书共 10 卷, 98 篇,分述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的分辨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脉经》中汇聚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脉学成就,不仅影响着中国医学(太医署教学的必读之书),同时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隋唐之际就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传至阿拉伯国家及欧洲。长期以来,均被视为医者必读之书。 西晋医家皇甫谧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著成《针灸甲乙经》 12 卷, 128 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 349 个(包括单穴 49 个,双穴 300 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 701 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针灸甲乙经》为医学士必修之书。 公元 610 年,巢元方等人集体著成《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 50 卷,分 67 门,列证候 1700 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做了比较详尽而科学的描述。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技法,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技法已达到较高水平。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促进了当时对药物学成就的进一步总结。公元 657 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 659 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 1542 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 883 年。该书共 54 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 850 种,在国外影响较大。公元 713 年,日本官方将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可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药学在脉学、 针灸 学、药物 方剂 、伤科、 养生 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至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政府重视医疗保健事业,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2)
张三火 2010-8-28 10:36
2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飞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并趋于专业化。 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相继诞生,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都有了总结性的成就,确立了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一套基本理论,从而确立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学术成就:在《内经》这部巨著中,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最显著特点——整体观念。书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了客观的认识,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体系,使中医药学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它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而且在历代医家的反复科学实践中,对其理论的基本原则,都确认为是真正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和行之有效的,所以称之为“医家之宗”。 2.2 《难经》的学术成就:《难经》是继《内经》后,对《内经》学术理论作进一步充实和发挥的典籍。全书共 81 章,全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分别对脉法、经脉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荥俞经穴、用针补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和发挥,为中医学的诊断、病因病机、经络、针灸等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神农本草经》(简称为《本草经》或《本经》)的学术成就:《本草经》汇集了远古至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原书早佚,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留于《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著。全称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书中。共三卷,共载药物 365 种,分别以四气五味概括药物的性能和作用,根据有毒无毒分为益气、补虚、除邪等上、中、下三类;创立了方剂的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等配伍方法。对于药物的炮制贮藏方法和经验,也作了概括性的论述,是中国药物学发展的基础。本书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 2.4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成就:东汉著名医家张机(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以理、法、方、药为主的中医学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 113 首,《金匮要略》载方 262 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剂 269 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此时,以 伤寒 、杂病和 外科 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3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1)
张三火 2010-8-28 10:34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1 中医药的源头 中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生命意识的积累所成。正因为有了这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才有了祖先对生命的不断认识和认识上的步步深化。李经纬教授在《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绪论中指出:中国医药学的源头历史久远,至少已有 170 万年之久。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连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地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在位于中国安徽繁昌县城西南约 10 公里 的孙村镇癞痢山的东南坡上,有个人字洞。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和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发现表明,在 200 万年至 240 万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从已发现的石器质量和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看,人字洞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古人类遗址,是迄今为止欧亚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它将人类在亚洲的活动历史上推了四五十万年。专家们认为,人字洞极有可能是欧亚大陆人类的发源地。这意味着,我们民族的祖先可追溯到 200 万年以前。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曾经面临太多的生存问题,饥饿、酷暑、严寒,特别是外伤和病痛,在诸多的一系列生存问题之中,最直接的便是医疗问题。专家们发现,口腔疾病、创伤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孕产和小儿疾病,普遍地蔓延于我国先民中间,于是他们用泥土、树叶、草茎涂裹创伤,用尖锐的石块(砭石)刺破脓肿,于是石针、骨针、石刀、骨刀等医疗器具出现了。考古学者还发现,我国的先民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与医疗有关的用具,并且年代极其遥远,足以证明李经纬教授中国医药的源头至少已有 170 万年之久的断言。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技术与巫术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心肺复苏术-CPR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millore 2010-8-4 16:47
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後四分钟之内进行CPR; 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故为朝落实人人 皆会CPR,以建立完善的紧紧急医疗救护网,让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 来.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 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 术.在西雅图,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而在国外其对悴死病人的 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依一项研究 显示,患者到医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乃是我国医院及社团 不重视CPR和ACLS训练,且大多数人无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 CPR的历史 近代CPR技术是在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这段时间发展出来的.口对 口人工呼吸的方式则是由James Elam医师和Peter Safar医师所发展出来.虽然口对 口人工呼吸早在许多典籍中已有记载(通常是用来帮助失去呼吸的新生儿),但 是在1950年代以前,人工呼吸法并未被广为使用. 在1960年代早期,Jude医师, Kouwenhoven医师和Knickerbocker医师三人发现胸腔压缩可以达到小量的人工循 环.几年後,CPR结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腔按压,成为今日CPR流程的雏形. 2000年心肺复苏术的改变包括: Phone fast:对於溺水,创伤,药物中毒及小於8岁小孩;先给予急救CPR 1分钟後 再打电话急救. Phone first:除了上述病人外,心跳停止无反应的病人急救应先打电话求救.到院 前救护人员应能尽速辨认出中风患者,尽速转送中风患者,以利尽早 接受血栓溶解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创伤及中风病人皆属优先派 遣救护的病人. 1 ?缺血性中风病人尽可能在30分内转送到有能力做血栓溶解治疗的医院,该 医院并能在中风病人到院後1小时内给予血栓溶解治疗. 2 在无氧气供应时,人工呼吸(mouth to mask或bag-mask)每口气吹10ml/kg, 每口气吹大於2秒.在有氧气供应(40%)时,人工呼吸(mouth to mask或bag- mask)每口气吹6-7ml/kg,每口气吹1-2秒.训练救护人员使用气道装置, 如喉-面罩呼吸道(laryngeal mask airway)或食道气道联合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 3 ?民众进行CPR时不再检查颈动脉脉搏,改以观察有无循环现象「自发性呼 吸」,「咳嗽」,「身体会不会动」;而医护人员仍然以检查颈动脉来确 定循环状况. 4 ?成人CPR压胸速率改为每分钟100下,单人或双人CPR压胸与吹气比率皆改 为15:2. 5 ?施救者不愿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仅做胸部按压. 6 ?使用Audio prompts作为训练CPR或压胸,通气时间的指引. 7 ?对於因异物哽塞致心跳停止的成人病患,民众在施行心肺复苏术流程不须 特别做哈姆立克法,只须在每次施行人工呼吸前检查口中是否有异物,若 有异物,以食指扫除异物即可,但若医护人员则仍须做哈姆立克法. 突发性的心跳停止是成人死亡的主要死因,大部分的情况是因为患者本身有 心脏方面相关的疾病. CPR可以使得发生心跳停止的患者,存活率大增至两倍. 实施心肺复苏术应注意的事项 1.胸外按摩不可压於剑突处以免导致肝脏破裂. 2.胸外按摩时,患耆需要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 3.胸外按摩时,不宜对胃部施以持续性的压力,以免造成呕吐. 4.胸外按摩时,手指不可压於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5.胸外按摩时用力需平稳,规则不中断,压迫与松弛时间各半,不宜猛然加压 6.胸外按摩时施救者应跪下双膝分开与肩同宽,肩膀应在患者胸部正上方,手 肘伸直,垂直下压於胸骨上. 7.心肺复苏术开始後不可中断 7 秒钟以上(上下楼等特殊状况除外).因为每 一次的压缩只有正常心搏量的1/3 ~ 1/4. 8.紧贴胸骨之手掌根不可移开伤患胸部或改变位置以免失去手的正确位置. 9.若现场只有 一位急救员,没有其他人可以寻求支援,必要时此急救员应先 为患者施行1分钟有效的CPR後再寻求支援. CPR的并发症 呕吐是CPR最常发生的并发症.如果患者开始呕吐,可以将患者的头转边, 清除呕吐物并止住呕吐,接著继续CPR之步骤. 患者将疾病传染给救援者的情形极端的少见,大部分心跳停止的案例会发生 在家中,亲属或是朋友将会是唯一可给予CPR的救援者.就算是给予陌生人CPR 的紧急处理,发生传染的比例仍是极低.目前也没有任何文献显示爱滋病可能经 由CPR传染,换句话说,CPR是很安全的,下次当你见到陌生的患者,请不用太 过担心传染病的问题. 成人的CPR 第一步:检查意识 靠近其耳朵大声喊:「你怎么了 」,轻拍或摇其肩膀.若清醒,则不需要 进行下列急救措施.如果确定已无意识,打119报案,同时到患者身旁.大部分 急救中心的可以提供线上协助,帮助你完成CPR的程序. 第二步:若不清醒,立刻高声呼救,打119 叫救护车,并冷静告知情况,地点与明显位置,最好派人到街口指引救护 车,只要意识不清,都要尽快送医处理(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就可进行下列3~ 5项的急救动作). 第三步:畅通呼吸道 若伤患面部朝下,这时施救者必须以一手固定其後颈,一手放其臀部外侧, 平稳地翻身(头颈背成一直线)成仰卧状.为避免颈椎受伤,尽量让伤患躺在坚实 平坦的表面,不要躺在松软的地方,否则不利急救. 一手按其额头,一手食,中两指轻拉高其下颚,维持其头部後仰. 若怀疑颈椎骨折,改用两手轻托其两侧下颚使头部後仰. 打开其嘴巴,取出松动之假牙与断牙或异物,以免吸入肺部或阻塞. 第四步:检查呼吸 花3~5秒钟,耳朵靠近伤患口鼻,看(胸部起伏),听,感觉(呼气)呼吸. 若有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采侧卧姿势,马上送医. 若无呼吸,维持其头部後仰,轻捏其鼻孔,连吹两口气.每次吹1.5至2秒,吹气後打开鼻孔洩气,待胸部落下,再吹第二口气. 第五步:检查脉博 花5~10秒钟,食,中两指在伤患颈中线(男性喉结处)向外侧约1.5至2公分压 按颈动脉. 若有脉博,无呼吸,则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五秒吹一口气(1分钟吹12口气)後再检查脉博5秒钟. 若无脉博,则进行胸外按摩.由伤患腹部的肋骨下缘,往上滑动至肋骨与胸骨交会的心窝,用食,中二指并拢置於心窝上方的胸骨上,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旁,置於胸骨中线上,此即按摩位置.食,中二指移开,此掌重叠於另一手掌上方.两手十指互扣并翘起,只用掌根压其胸骨.以每分钟80~100下的速度连续按摩15次,接著2次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采侧卧姿势,尽速送医. CPR之前的步骤 CPR 之前的步骤 一.确定已无反映 : *轻拍病人的肩膀以尝试唤醒,并大声叫他:你还好吗 二.寻求援助:如你不是救护员,你将需要帮助,大叫救命 三.让病患仰躺在平坦的板面,如怀疑颈部受伤,转动时应将颈部固定. 四.打开气道并依头下斜下颚上提来确定已无呼吸.舌头常会阻塞上呼吸道,且 多数时候单纯打开气道即可恢复自然呼吸.当一手的手指摆在下颚并举起它时 另一手则压在前额使之伸张,花3-5秒钟去看,听,感觉呼吸. 五.给两次全力的呼吸.如病人没有呼吸,连续给两次. 六.清除阻塞的气道.如病人胸部未能随通气而起伏,则打开他的口检查有无异物, 如看不见异物,重新摆回气道,如不见效,则采哈姆立克法清除阻塞气道後,再尝试 人工呼吸. 七.触摸颈动脉确定已无脉搏:如病人有脉搏,即使是很微弱或不规则,不要做胸外按摩,继续人工呼吸直到恢复自发性呼吸,如无脉搏,开始CPR. 八.如果你只有一个人,先做一分钟的CPR再尝试找人帮忙,绝不要离开病人30分钟以上. 九.如心肺是否停止经评估仍存疑,可假定已停止,并立即开始复苏术. 一.确定已无反映 : *轻拍病人的肩膀以尝试唤醒,并大声叫他:你还好吗 二.寻求援助:如你不是救护员,你将需要帮助,大叫救命 三.让病患仰躺在平坦的板面,如怀疑颈部受伤,转动时应将颈部固定. 四.打开气道并依头下斜下颚上提来确定已无呼吸.舌头常会阻塞上呼吸道,且 多数时候单纯打开气道即可恢复自然呼吸.当一手的手指摆在下颚并举起它时 另一手则压在前额使之伸张,花3-5秒钟去看,听,感觉呼吸. 五.给两次全力的呼吸.如病人没有呼吸,连续给两次. 六.清除阻塞的气道.如病人胸部未能随通气而起伏,则打开他的口检查有无异物, 如看不见异物,重新摆回气道,如不见效,则采哈姆立克法清除阻塞气道後,再尝试 人工呼吸. 七.触摸颈动脉确定已无脉搏:如病人有脉搏,即使是很微弱或不规则,不要做胸外按摩,继续人工呼吸直到恢复自发性呼吸,如无脉搏,开始CPR. 八.如果你只有一个人,先做一分钟的CPR再尝试找人帮忙,绝不要离开病人30分钟以上. 九.如心肺是否停止经评估仍存疑,可假定已停止,并立即开始复苏术. . 人工呼吸 心外按摩 单人CPR 双人CPR 哈姆立克 心肺复苏术五大步骤 一,检查意识 二,求援 三,打开呼吸道 四,评估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五,评估循环现象,必要时进行胸外按压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地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史
emlyn 2008-11-20 09:32
地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史 | -------------------------------------------------------------------------------- 在美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晚于一些欧洲国家,但近百年来,特别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 近年的研究表明,早在欧洲人抵达新大陆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就对美国早期地理知识的积累作出贡献。在美国独立之前,东北部的一些高等院校曾开设了不同名称的有关地理学课程。1795~1799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肯普曾受聘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理学教授。 19世纪中叶以前,美国的地理学研究还是一门未经系统化的学科。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随着西部开拓殖民,出现了地学的大考察时期。 1852年,纽约美国地理与统计学会成立,1871年改名为美国地理学会,在组织探险考察、交流考察成果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马什、莫里以及许多参加美国西部探险和考察的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地理工作。 马什的《人与自然》是19世纪的地理学、生态学和资源管理的重要著作。1888年,国民地理学会成立,向国民宣传地理知识。大考察吸引了欧洲地理学家来美工作,促进了欧美地理学思想的交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地理系科。1885年哈佛大学成立地质地理系。1903年芝加哥大学成立第一个独立的大学地理系。此后,地理系科在美国各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为组织相应的专业活动,1904年成立了美国地理学家协会。 早期不少美国地理学家接受的是地质学训练。美国地理学主要奠基人的戴维斯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地质学者,他创立侵蚀轮回学说,对地貌学理论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推动了地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芝加哥大学第一任地理系主任索尔兹伯里是当时著名地质学家张伯伦的助手。 戴维斯和索尔兹伯里都是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发起人。在他们的领导下,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自然地理学在地理教育和研究中占有优势。这一时期,环境决定论曾为美国地理学思想的主流。森普尔是环境决定论的热烈鼓吹者,其代表作是《地理环境的影响》。她认为人是地球表面的产物,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控制因素,强调自然条件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亨廷顿。他把气候视为社会发展、国家强弱、种族优劣、经济盛衰的决定因素。他的著作《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原理》不仅在地理学界,而且在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中广为流传。 20世纪20年代前后,环境决定论受到日益增多的批评,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逐步由自然转向人文。巴罗斯首先倡导地理学人文化;索尔在《景观的形态》中反对环境控制的观点,强调了人的作用,他提出了研究景观的主张,创立区域学派,于是区域地理学在美国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发展。 地理学家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广泛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著作数量大增,人文地理课程在高等院校地理系教学中的比重扩大。地理学被广泛地列为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作为这段时期美国地理学思想代表作的是哈特向的《地理学的性质》。他在书中提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地球表面不同地域的差异。 1959年他又发表了《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提出地理学就是对地表变异特征提供正确的、有条理的和合理的描述和解释,因此区域地理学被看作是地理学的最高表现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理学的各自然分科在加速了独立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被相邻地学学科吸引的趋势。气候学、地貌学和生物地理学逐渐相应地归入气象学、地质学和生物学。30年代初,鲍曼写了《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一书后,地理学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取得应有的地位,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两栖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农业部出版了芬奇和贝克的《世界农业地理》。1925年,克拉克大学创办《经济地理》杂志,从20年代到40年代,登载了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农业地理论著。20年代起,城市地理学开始发展,先后出现研究城市结构的同心带学说、扇形学说和多核心学说,这些学说成为建立地理空间模式的第一步。 美国地理学在人文化、多元化的同时还发展了它的应用方面。鲍曼曾作为美国政府领土问题顾问,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领土分割和疆界划分工作,以及参与全国重要科学决策的咨询;索尔参加了20~30年代密执安州土地资源调查和分类工作;地理学家们还参与了30年代开始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工作,调查土地和风景资源,选择水库库址。到1943年,有300多位地理学家在联邦政府从事情报分析、地图编制、战略咨询和区域经济方面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地理学的传统区域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阿克曼根据战时情报工作的经验,提出美国专业地理工作者必须加强部门专业化的研究和训练。更有人认为,区域地理学提供的不过是表面的分析,地理学内按不同地域进行分工,效率既低,效果也差。 此后,美国的地理学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部门地理专业化的加强和发展。认为部门地理的研究有利于区域地理研究的深入;另一个更为重要、具有深刻国际影响的发展则是探求地理学科学化的新途径和创立新地理学。首先是谢弗提出地理学要采纳实证主义的哲学与方法,他认为地理学必须被看作是系统阐明支配着地表某些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同其他科学并无不同。谢弗的观点后来得到新一代地理学家的拥护。 在阿克曼和谢弗的影响下,60年代从美国到欧洲,出现了地理学主要是人文分支定量化的高潮,这一高潮被称为数量运动或数量革命。这是试图使地理学由强调地域差异的独特性转为探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的变革。 加里森对数量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他是第一个把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主持了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开办的第一个地理数量方法的研究班。 加里森及其同事引进并发展了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并应用于研究城市零售业问题。此外,还利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交通网中的流量流向问题工业区位问题、以及合理吸引范围界限等。加里森还采用图论的方法进行了美国州际公路网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等的研究。到60年代中期地理学数量化已被广泛接受,并由美国扩散到其他国家。 美国地理学的变革还包括探求一般规律和建立空间理论,但这方面的进展遇到不少困难,建立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说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为使地理学实践问题中的决策更准确化,使模型中的假设更接近于实际,行为研究发展起来。 实际上,芝加哥大学的地理学者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人对环境灾变的反应。沃尔珀特是将行为地理引入美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此后,古尔德的意境地图、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等新概念纷纷出现。 作为对地理学定量化的批评,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人本主义地理学。这主要是由一些不接受计量化和空间理论而试图采用另一种哲学和方法论的文化地理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所提倡的。他们强调主观性,特别是被观察者的主观性。 60年代末,在保护环境的呼声中,人们普遍重视对环境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途径的研究。在这一时期,自然地理研究取得了新的推动力。巴罗斯的人类生态学概念又重新得到重视,对生态系统的研究盛极一时。有些地理学者认为,随着对环境问题兴趣的重新恢复,可以主要通过对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体化。 由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的加强和地理学思想的不断变化,美国地理学的自然的和人文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为数众多,区域地理研究涉及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在美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发生兴衰变化,但彼此也并未完全取代。现代美国地理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
个人分类: 区域发展|4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