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皮鞋珍珠”看明胶那档子事,这奶茶还能不能喝了!
热度 7 arthurw321 2017-7-24 12:04
曾经一个“皮鞋珍珠”的新闻,又一次让奶茶引爆了朋友圈。纳尼?皮鞋胶囊也就罢了,毕竟药不是天天吃。但是珍珠奶茶可是天天喝呀!这皮鞋……以后还怎么喝奶茶呀摔!别急,让大白告诉你关于珍珠奶茶那些事。然后你再决定,以后要不要喝。 首先我们说一说,正规的明胶怎么用。 一、明胶那档子事 1、明胶是啥? 明胶就是胶原蛋白水解的产品。胶原蛋白嘛。你懂的。其实何必吃胶原蛋白粉呢,多吃点胶囊也差不多嘛…… 不开玩笑。胶原蛋白是蛋白质,明胶还是蛋白质。只不过分子量小了点。明胶的结构是不可知的,因为有很多种不同的蛋白质链长度。而且氨基酸组成也不尽相同。明胶里含有18种氨基酸,除了没有色氨酸和胱氨酸。而且明胶是水溶性的,所以其实是不错的蛋白质。人体是可以消化的。从营养角度真的不错呢。 2、明胶分类与用处 明胶分为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工业明胶。标准依次降低。药用和食用的必须用新皮制造。而工业明胶用啥都行。一般就是皮革业的下脚料啦,破烂皮鞋确实也在其中…… 明胶的应用很多需要改性。就是通过人工物理化学手段处理明胶。因为普通的明胶不好使嘛。 (1)药用 医药领域最多的应用就是胶囊。胶囊又分硬胶囊软胶囊微胶囊,都是可以用各种明胶制造。几乎有一大半药用明胶是拿来做胶囊了。而除此之外,明胶还可以做药片,药锭,糖衣,药丸,海绵,替代血液等等。甚至,明胶本身就可以做药用。 你以为阿胶是啥啊?那就是驴皮胶原蛋白加热水解变成的一大块明胶嘛!别以为明胶只能做载体,明胶本身就可以治病。明胶在皮肤科、内外科、心脑血管科、消化科等都可以发挥功效。在其他领域还可以作为生物材料。比如牙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等。总之,明胶的应用真的很广。 (2)食用 至于食品,应用就更广了。几乎所有现代食品里都能看到明胶的影子。最常见的,各种乳制品和冷饮冷食,各种甜食糖果,各种人工碎肉再制的肉里(比如火腿肠)都有明胶。其实在酒类果汁里也是常用的。动物饲料也很多。不过可能大多是工业明胶。那些重金属啥的,最终还是会进入人类的胃里。所以欧洲要求饲料也必须用食用明胶。明胶里不仅仅有重金属铬,还有钙镁硒锶等很多对身体有益的元素。而铬是工业明胶中才会大量出现的元素。所以,正规的食用明胶应该是富有营养的食品才对。 (3)工业用 除了食用和药用,其实化妆品里的明胶也是非常之多呀。各种蛋白质护发素之类带蛋白质名字的护肤品里,其实都是明胶。谁说明胶不是蛋白质?就连口红里都有。可想而知,几乎所有化妆品里都有明胶了。值得注意的是,皮肤头发其实是可以吸收明胶的。而明胶一般来自胶原蛋白,换句话说,只要水解一下,胶原蛋白就是可以被人体外表面吸收的。胶原蛋白和明胶只是分子量不同。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可见,有人(某人?某些人?)说皮肤完全无法吸收胶原蛋白,这肯定是不对的。还有一条就是,化妆品里的明胶通常可能是工业明胶。皮鞋口红神马的……当我没说。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化妆品和普通的清洁用品属于日用化工业。比如肥皂洗衣液里可能都有明胶。 除了化妆品,工业用明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照相印刷啦,造纸啦,纤维纺织啦,绝缘啦,冶金电镀啦,3D打印都会用到。其实非常多行业都会用到,比如建筑和装饰。 说完了正规明胶,我要说一说不正规的了。 二、工业明胶神马的 其实一吨生皮只能制造200公斤的皮革,剩下600公斤都是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有的含铬,有的不含。铬是干嘛的呢?铬是鞣剂,用于鞣制。所谓鞣制就是把生皮变成可以做服饰的皮革。生皮里除了胶原蛋白,还有很多乱七八糟,比如还有肉啊筋膜啥的。这些东西必须去掉。而且生皮很容易腐烂,结构也不稳定很容易撕裂。所以必须得鞣制。 铬是最常用的鞣制剂。一公斤水里加5克左右的铬。鞣制之前的下脚料是不含铬的,所以其实这些下脚料做食品化妆品也可以。经常也会做成宠物动物饲料。注意,鞣制前的生皮边角料是没有铬也无毒的,用这些做食品化妆品也是合法的。 鞣制以后,依然会产生很多边角料。这时的材料就含铬了。正规用鞣制后边角料制造的明胶是要脱铬的。也就是用酸碱等方法把铬从皮屑里沉淀出来。明胶溶于水,这样铬就与明胶分离了。这样制造的脱铬明胶依然可以用于医药食品等。是合法的。 鞣制后的皮革还要进行进一步处理才能变成服饰用的皮革。而废旧服饰产生的皮革,比如破烂皮鞋,这种皮革由于经过很多有毒化合物的涂饰等处理,即便脱铬,依然含有很多有毒物质。这种皮革即便制成明胶,也不能用于药用食用。但是,可以制造成再生革用于生产日常用品。可是,再生革技术至今依然昂贵而复杂。所以,问题就出在这。 三、珍珠奶茶还能不能喝? 我的建议是。别喝了。除非你自己做。正规的珍珠是用淀粉制造的,一般是地瓜粉,木薯粉或者土豆粉。所以珍珠一开始叫粉圆。当然,防腐剂色素是肯定要加的。正规的还可能加红糖制造黑色珍珠。不怎么正规的就色素了。但是食用色素还是好的。万一是工业色素…… 非法使用工业明胶为什么屡禁不止?因为利润太高。把含铬的皮革工业下脚料直接制作成明胶不脱铬,整个流程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可是却能卖出药用食用明胶的价钱。这么暴利的事谁不干?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曾称,一吨食用明胶成本2000-3000元,售价4万元。一吨药用明胶售价5-7万元,而一吨工业明胶成本只有100-200元,售价更在2万以下。 铬超标的危害太多了。如损害皮肤,导致皮炎、咽炎等;损害呼吸道系统,引发肺炎、气管炎等疾病,损害消化系统,造成胃炎、胃溃疡和肠道溃疡等。有这种毒性的是六价铬。它与毒性较小的三价铬共存,还可以互相转化。国家规定明胶中铬的含量不得超过2mg/kg,可是工业明胶超标何止十倍。脱铬的方法其实也并不复杂。 脱铬的一种方法如下: 脱铬后,皮革碎屑依然是胶原蛋白而不是明胶。所以要水解。 这样制造的脱铬明胶是淡黄色。以上这套方法如果用于工业明胶,也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当然,已经制成服饰的皮革即便脱铬也不能再用于药品食品。因为其中还有五氯苯酚、偶氮染料、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当然,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是没人干的。没人会去努力脱铬的。 中国目前有资质生产食用明胶的厂家只有20家。能生产药用明胶的只有四家。总共的产能缺口达到8万吨。这些都要靠非法的工业明胶去填补。 检测铬也是挺麻烦的事。不过,还有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五氯苯酚的办法。 再回到珍珠奶茶。上海虹口食药监调查发现,辖区内的珍珠奶茶大多有细菌过量,原料来源模糊,卫生状况差的问题。 还有人调查发现,市场上绝大多数明胶食品里都发现了铬超标。这意味着,工业明胶已经渗透进了食物药物的各个方面。 普通消费者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尽量避免吃那些来源模糊的食品。尽量选择大厂出产的食品。尽量不食用包装食品。打不过,我们躲得过嘛。药品就没办法了。闭着眼吃吧。吃饭的事还可以躲,生病就得吃药呀。只能选择大药厂的产品,但可能任然不得安全。 没办法,我们只能尽量躲到明胶都合格的那一天。可是那一天,在哪? 参考文献: 1、朱文烈. 国外食用明胶的品种及其应用 . 明胶科学与技术, 1984, 03期. 2、郭允, 杨硕晔. 明胶的应用研究进展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第2期:228-230. 3、侯晓东, 李婷. 潮州市食用明胶产品中铬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10期:158-161. 4、刘畅. 工业明胶非法使用缘何屡禁不止 . 质量探索, 2014, 04期. 5、陈春燕, 范浩军, 冯萍. 制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及其新进展 .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8, 05期:27-33. 6、张小瑛, 王鸿儒. 从皮革废弃物中提取明胶及其在皮革中的应用 . 环境工程, 2009, S1期:346-348. 7、马志军, 应韬. 利用制革固体废料制备优质明胶 . 河南化工, 2002, 11期:12-14. 8、霍鹏. 皮革废料提取皮革明胶中铬的去除研究 . 河北科技大学, 2011. 9、姚龙坤, 顾平远, 黄文涛. 明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简述 .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09, 01期:24-25. 10、赵龙岩, 车寿德, 何银开,等. 快速鉴别工业明胶及毒胶囊 .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2, 第3期:131-134. 11、徐兴利, 郭灵洁. 工业明胶流向食药领域始末 . 中国食品, 2012, 第10期:10-15. 12、赵佳, 杜俊, 王华博,等. 现制现售珍珠奶茶的卫生学调查 . 上海预防医学, 2007, 第8期:391-393.
10323 次阅读|7 个评论
酸奶为什么要添加明胶?
热度 3 hongkuan15 2016-8-17 08:43
酸奶为什么要添加明胶呢? 明胶用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水,稳定状态,增加粘稠度。其实,除了明胶,用于食品保水,增稠的胶还有很多,卡拉胶,琼脂,海藻胶,黄原胶,瓜尔胶等。常见的果冻中大部分为明胶,有统计说全球超过60%的明胶用于果冻,奶糖等糖果生产。 酸奶从形态上大体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液态酸奶最常见,最早喝的酸奶基本上都是液态的,较为粘稠,但是实际生产酸奶过程中,不易达到非常粘稠的状态,发酵不好或者奶源不好时酸奶会比较稀,温度变化,运输等过程中乳清也可能会析出,也就是水和奶分层了。通常情况下,发酵结束后会进行配制,添加香料提味,加入明胶来增稠,稳定酸奶的状态,最后进行混合灌装。 固态酸奶粘稠成固态,不能流动,就是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老酸奶”。 其实,最早上市的固态酸奶的确比较老,就是北京街头常见的那种瓷罐装的,用纸封口的那种酸奶。老酸奶上市前一两年,市面上开始出现一种“现酿酸奶”,这种酸奶也是一种固态酸奶。火了好一阵,之后市面上开始出现老酸奶。其实老酸奶根本不老,绝对是现代的产物,只是其生产过程有点类似传统的酸奶做法,就是在奶里面加入引子(菌种)后放在碗里发酵凝固后就成了酸奶。至今这种做法在青海,甘肃,西藏,内蒙等地还很常见。 明胶是什么?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明胶(Gelatin)?明胶其实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 大部分为胶原蛋白, 皮肤、韧带、肌腱中的胶原经酸或碱部分水解或在水中煮沸而产生,无色或微黄透明的脆片或粗粉状,在35~40℃水中溶胀形成凝胶(含水为自重5~10倍)。初步看来,好像富含蛋白质,很有营养的样子。但是它里面的营养是不完全蛋白质,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明胶广泛用于食品,如胶囊和制作黏合剂、感光底片、滤光片等。它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其生产过程其实就是蛋白变性和纯化过程,是以新鲜牛皮和猪皮为原料,经几十道工序流水线制成。 老酸奶--传统美食,新工艺 也许是某些厂家看到了固态酸奶这种新奇的食品健康、好吃、传统的特点以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发出了“老酸奶”。 最早出现的确实是青海老酸奶,后来各大奶制品企业纷纷生产出自己的老酸奶,造型基本一样,很古香古色的碗型。这样工业化生产出的老酸奶,完全克服了刚才提到了的不易保存的缺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添加了增稠剂、稳定剂、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明胶。 明胶的加入能够很好地保持酸奶的稳定性,乳清不会析出,即使常温下放置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也不会析出乳清,经过长途运输之后酸奶也不会散开。我曾看到小区门口的小超市里,根本没有冷藏设备,还搬来搬去,照样卖这种老酸奶,如果不加添加剂的话,固态酸奶早就没有了卖相。 明胶酸奶吃起来安全吗? 吃明胶老酸奶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因为相较于果冻,它里面添加的明胶量还是很少的。只要是正规企业生产的,添加的一般都是食品级的明胶,其安全性还是比较可靠的。少数黑心厂家可能会添加质量差的明胶,这谁都不能保证,但是有一点可以牢记,“便宜没好货”,尤其是在食品中,最好购买大品牌的产品,同样的竞争产品出现时最好选择价位稍微贵一点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要是酸奶,一定记得买冷藏的,常温放置的酸奶不要购买,有些灭菌的酸奶,调味酸奶或酸奶饮料不在谈论之列。最好的酸奶,一定是自己做的酸奶。 自己做酸奶并不复杂,请看本期其它文章。
32889 次阅读|6 个评论
明胶简史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32
◆8000年前,中东地区,穴居人洞穴中,早已开始食用熟食的人类,在煮食动物组织时,偶然发现了具有黏性的胶质。 ◆5000年前,古埃及人利用动物胶质的黏性与木质胶混合作为家具粘合剂。 ◆17世纪前,明胶作为一种奢侈品,在宫廷和贵族中风靡了几个世纪,主要是用来作为酱料。 ◆拿破仑时期(大约16世纪末17世纪初期),明胶成为一种普遍食品。 ◆1803年,明胶作为一种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被系统研究,法国军方试图用明胶替代肉类中的蛋白质。但明胶缺乏必需的氨基酸,无法合成人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实验失败。 ◆1834年,法国药剂师弗朗索瓦·莫特制造出明胶囊,获得专利。他把一个充满水银的很小的皮袋子放入明胶浓缩液中,冷却干燥后,去掉覆盖在皮袋子上薄薄的一层膜,就是最初的胶囊。这些胶囊使药物不再有苦味,而且使药物免受冷、热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影响。 ◆1845年,美国人彼得·库珀(Peter Cooper)首次发明了凝胶状点心并获得专利。 ◆1860年以后,明胶的工业价值被发掘,美国计算机服务公司发明了一种微胶囊,把特殊染料包覆其中,然后涂抹在将要写字的纸背面。笔或者打字机键的压力使胶囊破裂,释放出无色的墨汁,而涂抹在复印纸正面的特殊物质可以使墨汁显现,复写纸就出现了。 ◆1880年,由明胶感光乳剂涂布的感光片投入使用。 ◆1897年食用明胶产品加入水果香料,并被命名为“吉露果子冻”,目前在美国年销售近30亿盒;20世纪初,美国发明果汁软糖;30年代发明全球闻名的橡皮小熊糖;70年代生产出水果酸奶酪,后来均风靡全球。同年,美国礼来公司将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药物填充到很薄,并且由两部分构成的硬明胶胶囊中。 ◆1931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连续生产软胶囊的机器被发明,由此拓宽了明胶的应用领域。这种机器至今仍在使用,全球大部分胶囊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1940年以后,明胶在医学领域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明胶中的活性物质能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在紧急医疗中,以明胶为基料的物质还可以代替血浆或者增稠血浆。这项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被应用。如今,明胶溶液类代血浆仍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6版 新知)
个人分类: 科技史|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体明胶”流言
tansuozhoukan 2013-6-18 14:21
明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行业当中。人类基因看起来与明胶毫无关系,而科学家却利用基因工程,将它们变成一体。通过人工手段获得的人类胶原基因片段,搭上酶这趟顺风车,进入一种叫做“毕赤”的酵母,大量繁殖,成为人源明胶。 ■本报记者 马佳 近日,一则消息在很多知名网络媒体中热炒,名为“科学家将利用人体DNA制成明胶食品”的新闻,标题惊悚,引发热议,人体DNA制成的明胶食品谁敢吃?《中国科学报》记者追踪溯源,找到了这条消息的最初来源。实际上这是发表在2011年5月的美国化学协会《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探讨一种新的生产明胶技术,利用经过改造的人类基因“注入”一种酵母,从而生长出经过基因改良的人源明胶。 人源明胶≠人体明胶 记者找到这项研究的团队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劲春,但陈教授对于目前媒体过分的炒作表示十分无奈,拒绝了采访。 实际上,人源明胶技术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基因重组技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基因重组技术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基因工程手段。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将需要重组的基因片段,通过克隆或者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之后插入某种载体,比如酶。这就是一种基因的重组方式。为了繁殖目标产品,将重组基因在植入宿主进行繁殖。由于实验或者生产的目的不同,宿主也是有选择的,有些用酵母,也有可能使用某种细菌,比如大肠杆菌。 在人源明胶的实验中,需要重组的基因片段就是人源明胶基因,也就是人类自身产生胶原蛋白的基因,目前常用的是人类体内产生I型胶原蛋白基因的一种。载体是一种羟化酶基因,宿主是毕赤酵母。 虽然源自人类基因,但所生产出的重组人源明胶并非人体明胶。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已经有一些相关产品应用在制药领域。以色列以及美国各有一家公司。在以色列公司Prospec的官方资料中,记者看到,他们所使用的是I型胶原蛋白基因片段,并非直接取自人体,更不是直接从人体组织提炼。这种基因片段通过从基因序列上的克隆,甚至人工合成就可以直接得到。 简言之,就是通过人工手段获得的人类基因片段只需要坐上酶的顺风车,进入宿主毕赤酵母中去安营扎寨,进行大量的产品繁殖。 李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基因重组技术在制药行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与自然界获得的材料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相比,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产品,由于其具有可控性,在工厂中可以大规模的稳定生产。 传统明胶直接来源于动物组织 明胶在《中国药典》中的定义为动物的皮、骨、腱与韧带中的胶原经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制品,或为上述不同明胶制品的混合物。明胶是浅黄色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照相及工业四类。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明胶分会秘书长姚龙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生产明胶的主要原料就是猪、牛的皮和骨,骨制的明胶多数用牛骨。目前还有一些地方在实验鱼皮明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酸或碱将皮或骨中的胶原水解,并在低温水中(通常为50至60摄氏度)溶胀形成凝胶。” 目前的大生产工艺经过长期的应用已经固定,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变化。“通常不断有技术革新的主要是生产明胶的后工序,”姚龙坤说,“精炼、提纯、烘干等技术都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对于食用和药用的明胶。” 人类使用明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中东地区的穴居人就已经可以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黏胶。3000年后,古埃及人把这种黏胶和木质胶一起作为家具黏合剂。同时,当时的人类已经从中发现了明胶的食用性,冷却后凝固的动物提取物成为一种新的食品,也就是食用明胶的雏形。 从1845年,美国人首次发明了凝胶状点心并且获得了专利,食用明胶就开始在食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姚龙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明胶是纯度较高的蛋白质,含有85%~90%的蛋白质,0.3%~2%的矿物质,9%~12%的水分。但不论是食用还是医用明胶主要都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而非化学性质。食用明胶在食物中主要都是为了调理产品的效果,比如定型,改善食物的口感。 如今明胶大量使用在生产点心、棉花糖、糖果、冰激凌和其他食品。药用方面主要是胶囊,在药用的针剂当中也作为稳定剂使用。“目前,在医学方面,明胶也在用于代替血浆(即人造血浆)的制造中。”姚龙坤说。 人源明胶替代 传统明胶尚需时日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出版方美国化学协会科学联络负责人迈克尔·伍兹(Michael Woods)时,他说,在收到陈劲春的论文后,他们就第一时间发布了新闻,并表示,人源明胶很有可能替代每年生产的30万吨动物明胶,取代所有产品中使用的动物明胶,比如食品。 对人源明胶和动物明胶的优势及劣势,《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以色列公司Prospec的官方资料中了解到,传统的明胶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动物胶中的蛋白由不同大小的多肽片段组成,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凝胶作用的性能,使其产生多变性。这些性质往往都取决于这些明胶是通过何种方式提取出来的。 而且目前应用在一些药物针剂和液体生物制剂中的明胶,必须通过额外的工艺进行提纯,防止明胶在最终的针剂或者生物制剂中发生不必要的凝胶作用。对于正在使用这种纯天然的明胶生产产品的厂商来说,这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重组技术,生产出了纯度高、性质稳定的重组人源明胶,分为有凝胶作用和无凝胶作用两种。这种明胶的分子可以预订其特性,甚至可以精确到分子和蛋白多肽片段的重量,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包括药品针剂等等。而其纯度可以一直稳定在99%。 此外,动物明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人对于动物蛋白的过敏,可能传播动物疾病,如疯牛病、口蹄疫等等。 尤其是在药用针剂中,美国已经有少数患者过敏的报告。在实验中,人源明胶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基于这些优势,生产方认为人源明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动物胶,尤其是在药用方面。 不过,明胶协会秘书长姚龙坤告诉记者,在国内,还没有发生由于对明胶的动物蛋白成分发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问题。 “而且在目前的生产工艺中,有疾病的动物原料是不会被用于生产明胶的。”他说,“人源明胶可能成为部分替代品,但是由于分子结构的一些区别,在一些产品中很难替代动物明胶的作用,比如,食品中添加的动物明胶对于口感的改善非常大,其他替代品目前还不能达到动物明胶的效果。”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6版 新知)
个人分类: 真相|2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胶片感光原理
zkmzx 2012-7-21 17:13
胶片感光原理 (一)粗略介绍 胶片上的明胶与某些食品所用明胶类似。在明胶中悬浮着的光敏物质是卤化银颗粒。这种颗粒如此微细,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 1 平方英寸通常的感光胶片乳剂(乳剂是由对光敏感的微细颗粒悬浮在明胶介质中而成)中,卤化银晶体的含量约达 400 亿个之多!卤化银晶体具有一经曝光其结构就发生变化的特性。这一化学性能变化的机理对我们并非重要,其变化的终结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当你拍摄时,光线通过相机射到胶片的乳剂层上,当光线到达卤化银晶体时,这些晶体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与邻近也受到光线照射的卤 化银晶体相互聚结起来。这种因卤化银晶体聚结而形成的团块仍然是极其微细的。乳剂层接受到的光量愈多,就有更多的晶体聚结在一起,光量愈少,晶体的变化和 聚结也愈少。没有光落到的乳剂上也就没有晶体的变化和聚结。这就是说不同强度的光照射到胶片上,胶片乳剂层的微观领域就有不同数量的晶体发生结构变化和相 互聚结。 胶片一经曝光,立即产生潜影 ---- 一种看不见的影像。必须将胶片进行显影操做。才能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牢固影像。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当胶片显影,结构已发生变化的卤化银晶体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体,从而产生影像 --- 负像。胶片上那些没有感光的,也就是没有发生结构变化的晶体即被一种称做定影剂的化学品洗去,使这些部分呈现浅灰或透明。   结果是负像上黑暗(厚的)部分就是曝光较多部分;明亮(薄的)部分就是曝光较少;部分;全透明部分就是没有受到光照射的部分。    这就是胶片成像曝光的全部理论,卤化银晶体一经曝光其结构即发生变化。经过显影,这些已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晶体就转化为金属银颗粒,从而记录下景物影像。 其中包含的化学和物理机理是复杂的。但一切都开端于卤化银感光反应的一刹那。这就是所有黑白和彩色胶片记录影像的基本过程。 (二)详细介绍 感光片在制作过程中主要程序如下:建立潜像于感光片上 —— 曝光;变潜像为可见影像 —— 显影;稳定可见影像 —— 定影。 无 论是在照相机、照排机或扫描仪上,当经过正确的曝光量下曝光后,总是在感光片上形成一些所需的图像。由于它很不容易被人的眼睛察觉到,这种影像,称作为潜 像。潜像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在感光片的制作过程中,感光乳剂中除卤素银晶体外,还均匀分布着银原子和硫化银分子,它们在感光片的表面形成许多感光中心 曝光时,光能作用于卤素银( AgX )晶体,卤素银中的卤离子( X  ̄)便失去一个电子而成卤原子( X ), 其反应式如下: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形成电子流在晶体中游动,当它们遇到感光中心时,就会被该中心所吸引,使该中心带上负电荷,当遇到负电场,便向感光中心 集中,被中和成银原子。当感光片的曝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感光中心便因银的增加扩大而成显影中心,它是潜像的根据,所以生成卤元素,则被周围胶质吸收。 要把潜像变为可见像,必须使显影中心处的银原子继续增多,直到人的眼睛清楚地观察到,这就通过显影的作用来完成。 显影的目的是将感光片乳剂层受光处银盐分子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这一点它与曝光的作用一样,不过它是靠药物来完成的。因此,显影时也可以看成曝光的继续。在显影中能还原卤素银的药物很多,它们都是易于氧化的化学物质。就针对对苯二酚为例来说明显影的原理。 对苯二酚在显影液中电离如下:阴离子为显像离子,它很容易氧化成酸,并放出两个电子。 卤素银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银。曝光时有受光部分和未受光部分,而显影液则作用于整个感光层表面,然而为什么只有显影中心处的卤素银被还原成银呢?这是因为在显影液中加有溴化钾,它在溶液中电离出 Br  ̄ 。显影中心是银原子,它不可能吸附 Br  ̄,只有 Ag+ 的地方才会吸附它。因此,除了显影中心外,都被 Brˉ 所包围,而形成负电屏障。这样,显影离子便从显影中心的缺口处进人晶体,而使卤素银还原出银。 显影完毕的片子,能清楚地看到影像,但稳定性差,见光后会消失,如果存于显影液中,那么片子就会无任何图像,因此,就要用化学药物采用必要的处理才可达到要求,这个处理过程叫做定影。   定影的作用是把感光片上未受光和未受显影液作用的向素银溶解掉,只保留已还原的银原子。因此定影剂要求能溶解卤素银,而不破坏已还原的银。属于这样的药剂有很多,但有的有毒,有的能使底片染色,所以通常用硫代硫酸钠( Na2S2O3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硫代硫酸铵 。所生成 Na3 和 NaX 都溶解于水。因而,达到显影的目的。   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并非只有显影液和定影剂,还有其它的化学药物,并且都有各自作用,所以我们只有去了解它们的作用,在处理各种现象上才有根据。 显影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1.显影液。   显影剂是使卤素银还原出银的药物,最常用的是米吐尔和海多吉浓两种。但在水中极易氧化,在使用上应与其它药物作配合。 米吐尔又名依仑,学名硫酸甲基对氨基苯酚。它是白色或微带灰色的针状或粉末结晶,在 10 ℃ 时,每 100 毫升水中可溶解 4.8 克 。它很难溶于亚硫酸水溶液中,它是一种显像力很强的软性显影剂。显像时出像很快,当显影液作用强时,它在显影液中2秒 -- 3秒钟即可出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使影像暗部与强光部分同时出像,但是底片上的明暗或黑白差别的程度小,即反差小。配成显影液和亚硫酸共存时保存性能好,对溴化钾温度反应较小,它和海多吉浓在同程度上对比,不易污染底片。   海多吉浓又名几奴尼,它的学名被称作对苯二酚,它的颜色呈灰白或白色,一般是细针状晶体,在 20 ℃ 时每 1000 毫升水中可溶解6克, 其水溶液很易变黄,这是因为它是易氧化的物质。为了防止氧化,使其具有良好的显影性能,一般的要在水中先溶解亚硫酸钠,而后溶解海多吉浓。海多吉浓显影作 用较慢。尤其对曝光特别少的部分,作用甚微,但是一经出现影像后,密度会增高很快,因此底片明暗或黑白差别作常大。具有高反差的显影作用,在使用海多吉浓 报影液时,其溶液的PH值和温度变化对既影作用影响很大,所以,使用显影液应在一定温度下显影,以达稳定的目的。它必须在碱性材影液中才能显影,在PH值 为 9.5---11 范围使用较好,PH值越大即碱性越是增强,底片的密度和反差越大。显影液的温度如果低于 10 ℃ 时,显影作用非常缓慢,温度很低时,几乎不起显影作用,但是如果温度高于 20 ℃ 时,显影虽然快,但使底片很容易产生蒙翳。回此,使用时温度应在较稳定的范围内,它常与米吐尔合用,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正确的显影目的,在与米吐尔合用时,称它们为 M---Q 影液。   2.保存剂。   保存剂通常是亚硫酸钠,又叫硫氧粉,它的作用是防止米吐尔氧化。有无水的和结晶的两种。其分子式为 Na2SO3 (无水亚硫酸钠)和 Na2SO3 ·7H2O (结晶的)。无色的为白色粉末状,在空气中比较安定;结晶的为白色颗粒状,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硫酸钠,因此应密闭贮存,使用时两种都可采用,但应注意用量,若无水的用1克,则结晶的应用2克,因为无水的分子量为 126,而结晶的分子量为252,正好是无水的两倍。现存情况下我们常用无水的,以利于保存显影液,一般温度高时,用量可适当增加,以提高影像反差,但是过多不利于底片质量,很容易溶解底片中的卤素银。所以往往要求显影液有稳定的温度。   3.促进剂。   促进剂都是碱性的物质。通常有强碱、弱碱和柔碱3类,常用的是柔碱。   (l)柔碱。柔碱主要有碳酸钠( Na2CO3 )和碳酸钾( K2CO3 ),其水溶液的 PH 值 10.8 。碱性较为弱些。 碳酸钠有无水的、一水的( Na2CO3· H2O )和结晶的( Na2CO3 ·10H2O )3种,都可以使用,其用量比为:无水:一水:结晶 =1:1.17:2.7 。在温度高时,应适当减少用量,量多很容易使底片产生蒙需,影响底片质量。 碳酸钾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逐渐潮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大,促进作用比碳酸钠强。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其比例为碳酸钠与碳酸钾之比为 1:0.77 。   (2)弱碱。通常有硼砂( Na2B4O7·102O )。后者的碱性比前者强。它们在水解液中发生电离,但只是一小部分,当显影液在使用中PH值降低时,它们又会发生电离现象,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了PN值的稳定性,利于了显影。   (3)强碱。常用的强碱有氢氧化钠( NaOH )和氢氧化钾( KOH )又称苛性钠和苛性钾,都是白色晶块,在空气中很易潮解,溶于水并能放出大量的热,能腐蚀皮肤,使用时应注意。同时还应注意密闭保存以免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降低了碱的强性,常用于要求底片反差大的快速显影液中。但用量不能过多,液温不能过高,否则底片会产生较大的蒙图。影响底片透明度。    4.抑制剂。   常用的抑制剂是溴化钾( KBr )。此外,还有溴化钠( NaBr )、氯化钠( NaCl )、碘化钾 (KI) 等。 它们都可以提高底片影像上的反差,降低蒙翳,可调节影物强光部分与暗调部分层次在底片上的正确呈现。但用量过多,虽然反差可以增强,但影像层次很易受损 失。在网点或细小的线条和文字中,溴化钾的用量比一般要多。但它对海多吉浓的影响特别大。用量多,出现太慢,因为它抑制了海多吉浓的显像特性,如果用量过 多,就会完全使显影剂丧失显影作用。   在显影液各种化学成份中,显影剂都是易氧化的物质,由于它的氧化而放出电子,使卤素银得到电子而还原出金属银,因而达到显影的目的。后劲较强的显影剂在显影液中易电离。   保存剂的作用是防止配制显影液时或贮存过程中显影液氧化。尤其是米吐尔,氧化迅速。所以在配制药品时应先加人保存剂,以控制米吐尔对氧的化学反应。   氧化后所生成的银,没有显影作用。亚硫酸的作用,就在于夺取氧,不让它与显影剂发生反应,使显影剂在水中保持酿离子的显影功能。亚硫酸钠不仅能防止海多吉浓被氧化,而且与经过显影后氧化了的海多占浓 ——— 醌生成弱的显影物 —— 对苯二酚磺酸钠。    促进剂的作用是调整显影液中氦离子的浓度、从而控制显影剂的电离浓度。显影过程中,溶液中释放出的氢离子,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会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继 续增大,使得PH值明显降低,显影剂的电离速度就会明显减慢,从而严重影响了显影速度。碱的促进作用就在于它与氢离子不断中和而生成水,从而使显影液中的 显影离子保持稳定的浓度,使显影进行得正常。 抑制剂的功能在于使未受光作用的卤素银不起显影作用。因为溴化钾在溶液中电离出澳离子( Br- ) 被吸在感光片有银离子 (Ag+) 的地方。我们知道显影中心是金属银所组成,因此,它吸附 Br- 的能力比显影中心的小得多,这样感光片上没有显影中心的地方被 Br- 所覆盖,而形成负电荷屏障,排斥显影离子,从而使该处的 Ag+ 不能被还原为 Ag 。但溴化钾的用量多,则澳离子的浓度大,显影中心周围的溴化银的表面,会因吸附过量的溴离子而显著的改变显影速度。 在曝光后的胶片定影时,一般都采用硫代硫酸钠作定影剂,并加无水亚硫钠防止定影液氧化。但有不同胶片有时要求不同:在温度高时,则在酸性定影液中加入坚膜剂钾矾或名铬矾。一般情况下也可不加。其配方是:   硫代硫酸钠 250 克 ,无水亚硫酸 15 克 ,醋酸 45 毫升,钾矾 15 克 ,水加至 1000 毫升。   其生成物 Na3 和 NaX 都溶解于水,因而达到显影目的。    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是偏近碱性的,底片从碱性显影液中取出来,如果放在单一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进行定影时,因为底片的膜层内所吸收的显影液会继续在其 中起着显影作用;其次在定影过程中由于定影液的PH值不断增高,定影液很容易被氧化变色,加入了酸,就会使定影的乳剂层很快被酸中和而停止显影作用,定影 液也就不会被氧化了的显影液而脏污。但酸能分解硫代硫酸钠,使定影作用降低。其化学反应如下:   所以在加酸之前,先加人无水亚硫酸钠,使醋酸与亚硫酸起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 从而阻止了醋酸对硫代硫酸钠的分解作用。亚硫酸氢酸是酸性的,它与显影后放入定影液中进行定影的碱性乳剂层中和,又生成亚硫酸钠。这样既可以使定影液处于酸性状态,不断地中和从显影液中带来的余液而停止显影。又能使定影液较长时使用而不变色。   当液温达到 21 ℃ 以上时,定影液中一般要加入坚膜剂,以防止乳剂层被破坏。坚膜剂有:钾钡 、铬矾 和甲醛( HCHO )。甲醛的坚膜作用强,铬矾次之,钾矾的作用较弱。采用时应根据液温情况选用,通常使用钾矾和铝矾。因甲醛有毒,只有特殊情况才采用它。 当 定影完毕后,总要用干净的水冲洗净胶片上余存的定影液。水洗的目的是要彻底消除影像膜层内所含的硫代硫酸钠及其它可溶性盐。如果水洗不彻底则残存的硫代硫 酸钠日久分解出疏而使底片变黄。通常水洗时间在流水盆内不少于半小时。水洗完毕,可将底片悬挂在无尘处晾于或风干,严禁用烘烤的办法使其脱水,以免引起胶 片变形。
1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达一点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愤懑
热度 3 wyjorange 2012-5-18 16:17
我上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候,教课的老师(一位北大非常牛逼的海龟)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两种东西的制作过程会让你看到觉得“惨不忍睹”:一种是腌菜的制作,另外一种是计量经济学的建模。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出身的人而言,对后者应该有亲身经历的体会,不用细说,以后可谈。这里我要简单地发泄一点与老师讲的腌菜制作有关的问题。 既然老师想强调计量模型的问题,那么这番比较无疑肯定了腌菜的制作该有多么恶心。我从文字和影像资料(没有亲眼见过)了解的腌菜制作程序中就包括:人光着脚丫子在菜上面边撒盐边踩来踩去。至于菜是不是新鲜干净的、有没有掺杂腐烂的,等等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现在来看,腌菜的制作真是太小儿科了。与目前鼎鼎有名的地沟油、明胶酸奶、皮鞋果冻等比起来,腌菜制作简直愧叹不如,不值一提!腌菜用脚踩,但总还是用真实的菜做的,吃了顶多拉肚子,不至于像这些黑心食品一样,用工业明胶冒充原料来灭了你。 何止上述这些呢?实际上,目前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有点泛滥,有关黑心食品的新闻一件比一件牛逼,牛逼的你都不敢相信TMD这也能搞假!尤其令人发指的是,现在甚至连药品也未能幸免,紧接着又有由明胶和油酸钠制成的人造猪耳朵问世,真是绝了!着实应了那句“防不胜防啊”,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会被告知,原来每日餐桌上的食物竟是用某种工业致癌物倒腾出来的假货。 难道果真是“以毒攻毒,效果甚佳”,要国人练就百毒不侵之神功?! 这些自己人戕害自己人的事情,中国人历来做得不错。远的不说,就改革开放以来,假冒伪劣商品肆意横行有多猖狂,与之相关的所谓盗版、山寨产品更是盛行于世。相比真正的正规产品市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要兴旺发达得多。对此多数人应该有亲身的体会,比如,很多人电脑里的windows系统就是货真价实的盗版。这好比谎言说的人多了就变成真理,假产品消费太多会让人觉得这就是真的,至少与真货没有多少区别。更多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产品不是想买假的,而是消费者无法识别真假。 但问题是,使用的洗发水再假,大不了多洗几次,不至于要了你的性命。如今将洗发水瓶子和鞋底做成果冻吃到肚子里,可是会直接威胁你的生命,你还会无动于衷? 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曝光,将政府监管推到风口浪尖,并引发社会大量不满。我们不仅谴责食品生产企业的黑心行为,也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效率提出质疑。实际上,就像强行拆迁从没有停止过,俺们的打假也从没有停止过,但前后的效率却千差万别。这里面的原因一言难尽。众所周知,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并不在假冒伪劣本身,而在产生这些伪劣的土壤。如果没有任何有效监督制约这些伪劣生存的约束力,它们当然肆意生长。对于其中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早已翻来覆去讨论得快要丧失兴趣,最后都归结为监管体制混乱低效。毫无疑问,监管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事方式永远赶不上黑心食品的繁殖率,结果仍然是该怎么假就怎么假。唯一的成绩可能就是在大众的监管压力下,媒体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警惕性和不信任度也不断增加。 有人说中国的拆迁效率是所有行政管理效率中最高的,也是对城市发展贡献最大的,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观认识,应该没有太大争议。既然如此,那啥时候把这拆迁的手段、力度、决心甚至整套高效管理体制用到整治地沟油、明胶酸奶、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在给城市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给人民最基本的健康保障做点贡献?那可真是感恩戴德的大好事。 仅仅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就把国内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搞得乌烟瘴气,怪不得小小的菲律宾也敢对咱们耀武扬威,牛逼哄哄。不过小菲也真是恬不知耻,仗着美国一份所谓老掉牙的保护协约,在那狗仗人势,还真自以为不是一般的葱了。难道它不知道,中国办事,什么都不怕,就怕认真二字?真要对你发飙,就不是嬉皮笑脸的事了。 既然如此,也还真期待我们的管理者能认真一回,至少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学点拆迁的风格。不过,要从根本上改变食品监管失灵,仍然得大力进行管理体制革新,“改革就是与虎谋皮”,总得破破冰,哪怕极小的变革,也不啻为一种动力和希望。别等着国民身体都被毒恙了,全民都重金属了,真到那时还怎么和那些欺负到咱头上的人斗?
26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口香糖里含胶吗?
热度 1 yywindwill 2012-5-1 19:39
最近关于“胶”的问题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央视主持人赵普微博发布“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犹如一枚炸弹,顿时让整个明胶产业为之轰动。网友怒侃:吃老酸奶,果冻就是吃破皮鞋! 接着,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又播出了《胶囊里的秘密》,节目曝光了河北的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下脚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再卖给河南某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市场,导致多家企业生产的药品铬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甚至包括修正药业这样的大企业。网友的愤怒达到了顶点,直接导致修正药业官网被黑。 随着事件的发酵,媒体继续曝光,这些工业明胶也有流入食品企业,有很多酸奶企业都有购买过工业明胶。人们几乎已经到了闻胶色变的地步。有的网友就想到了口香糖、泡泡糖,不少网友表示喜欢嚼口香糖,绿箭、益达什么的。但觉得口香糖里可能会含有胶,要不咋就那么粘呢?口香糖里是否有这种工业明胶呢? 食用明胶无毒,是合法的添加剂 首先还要明确一点,食用明胶本身是无毒的。符合标准的食用明胶一般是从动物的皮、骨、结缔组织中提取的,本身对人体无害。而工业明胶则是利用制革工业的废革或皮革边角料为原料所提取的明胶,一般用在板材、家具、火柴、饲料、包装等地方。由于皮革在制造工艺中会用到含铬的鞣制剂,因此,用皮革废料制作的工业明胶通常重金属铬会超标,对人体有害;另外,皮革制作过程中也使用了很多有毒有害的有机试剂,由此做的工业明胶也可能有残留有害物质,综合考虑,工业明胶是可能对人体有害的。 老酸奶、果冻、乳饮料、火腿肠等等加入食用明胶通常是为了追求口感,符合我国国家法律规定的添加都是有益无害的。通常的食用胶包括明胶、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等,都是无害的。 口香糖的口感来自胶姆糖基础剂 但是,口香糖就不一样了。它的生产不需要添加明胶。 随手哪一个口香糖看看它的配料表,你会发现有“胶基”这个东西。原来,口香糖和泡泡糖独特的口感质地和久嚼不散的效果主要就是来自于胶基。 胶基 是什么? 胶基其实就是“胶姆糖基础剂”的简称,不是明胶。因此,口香糖里面通常是没有明胶的。 胶姆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口香糖、泡泡糖)成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其基本要求是能长时间咀嚼而很少改变它的柔韧性,并不致降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目前我国主要用的是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胶姆糖基础剂分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天然的有各种树胶,如糖胶树胶、小蜡烛树蜡、达马树脂、马来乳胶等;合成的有各种树胶和松油酯。各种天然树胶中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树胶,但其有低毒和异味,口感差,现在基本已经被淘汰。目前主要采用松香甘油酯,但其嚼后回略带苦味,因此常常会经过其他工艺进行改善,最常用的就是氢化,做成氢化松香甘油酯,可使其品质得到改善。因此,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如口香糖、泡泡糖的生产,基本都是用氢化松香甘油酯。 作为一种合成的胶姆糖基础剂,氢化松香甘油酯用于口香糖、泡泡糖等胶基糖果中有十分好的效果,而且我国松香资源丰富,可大量生产。口香糖和泡泡糖主要由胶料、柔软剂、保香剂、糖和香料等组成。食品级氢化松香甘油酯就是优良的柔软剂和保香剂,可以增加口香糖和泡泡糖的咀嚼次数,久嚼不散。各种胶基也很少单独使用,通常是相互配合使用以取长补短。 因此,口香糖中通常不会有工业明胶,你也不用担心。 口香糖的材料也可能用工业产品代替 工业明胶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工业明胶的危害。事实上,合格的明胶对人体没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如果是考虑“不法商贩可能用工业明胶”,那么口香糖中的任何一种材料也都可能用工业产品来代替。 就拿口香糖的这个胶姆糖基础剂来说,现在用得最多的氢化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是浅琥珀色玻璃状的固体树脂,是氢化松香和甘油反应的产物,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松香改性产品,它也有有食品级和工业级两种。如果商家将工业级的用到食品中也是可能有害的。 最后,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这次工业明胶事件。黑心的商家终究会受到法律制裁,我们也不要太惊恐;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也建议大家平时购买食品时,还是优先选择价格高于同类商品的产品,不要贪便宜,更不要买小摊小贩的食品。如果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能把健康营养放在首位,而不只图价格便宜、口感好,如喝酸奶不要追求粘稠爽滑,商家也不会添加太多增稠剂,商家就不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工业增稠剂。这样也有利于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敦促厂家开发更加营养健康的产品。
个人分类: 食品安全|10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去除明胶对疫苗安全性的影响
dukejclai 2012-4-28 10:03
明胶-姜春来.ppt
3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专利
liuxuxia126 2012-4-27 14:56
昨天有网友爆料,说已经有“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获得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2000年,2001年获得授权的两项专利,现已失效。 详细报道见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4/26/c_111849508.htm 知识产权局承认曾批准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专利 2012年04月27日01:51 新华网 姜春媛 我要评论 ( 770 ) 字号: T | T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姜春媛)有网友在微博中爆料,用皮革废料制食用明胶的工艺方法早在1991年就申请了专利,到现在已整整21年。26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过10件利用皮革废料提取食用明胶的相关专利申请,其中2件曾获得批准,但均已失效,目前没有处于有效状态的相关专利。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国家知识产权局是否受理过利用皮革废料提取食用明胶的专利申请?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 经核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过10件利用皮革废料提取食用明胶的相关专利申请,其中2件曾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获得批准,但均已失效,目前没有处于有效状态的相关专利。 申请专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对其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公众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上能看到所有公开的专利申请均为原始申请,只有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授权的专利申请才称之为专利。91108955.1号专利申请是1991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但没有获得专利权。(注:91108955.1号专利申请是一项关于铬鞣皮废料酶法制备食用明胶的工艺方法的专利申请。)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审查这类专利申请会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上述规定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同时,2005年有关部门出台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明确禁止制革厂鞣制后的废料用作食品明胶原料,对于这类行政法规,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审查时也予以了重点考虑。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获得专利是否意味着一定能投入生产?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 :专利授予的是对技术的独占权,获得专利主要表示该专利权人在权利有效的情况下,可以禁止他人使用其技术,而不代表该技术方案可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制造、销售和生活等方面。可否进入生产、销售及流通等环节,还须符合我国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2011年中国授予的药品专利达8600余件,但它们并不能直接生产制造进入市场,若需生产还要进行相应的行政审批。 ============= 1.专利法审查是否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但专利法第5条又规定“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因2005年出台规定明令禁止使用鞣制后的皮革明胶作为食品明胶原料,因此,专利审查中对于特定用途的发明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可以因其不具有实用性不予授权。对于已经授权的专利,尚在保护期的,应该允许启动宣告无效程序(专利法45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2.获得专利的技术不一定就投入生产。没有投入产业化的技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农业领域的专利,若使用于生产种子,若获得保护,在中国必须申请品种权,若是种子法规定的主要作物品种,还必须通过品种审定。对于种子的生产销售业有特别的许可和规定。同样,在食品药品领域,也是国家管制比较严格的领域。对于取得专利保护的技术,如果没有获得生产许可,销售许可,其专利也不能产生相关的价值。
个人分类: 观点评论|4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获毒胶囊犯罪嫌疑人53名,还会大大增加
xupeiyang 2012-4-20 08:30
公安部19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 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
个人分类: 食品问题|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皮鞋又有新用途,做胶囊!?
热度 42 hongkuan15 2012-4-16 14:29
前不久的破皮鞋造酸奶事件还没有平息,现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又曝光说破皮鞋可能被用于制造胶囊! 其中有13种胶囊被曝光,这里面不乏知名企业生产的常用药品。 曝光的胶囊主要是使用了工业明胶,而非食品医药级明胶。我国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浙江新昌县是全国较大的胶囊生产基地。试验需要,我曾经购买过明胶胶囊,后来一查资料发现明胶胶囊取自动物皮,骨,不是很合适,比如某些民族的人都猪相关产品有抵制。我们最后选择了植物源的胶囊,觉得靠谱些。 食品和药品都是入口的东西,与食品的安全性相比,药品的安全性就更高了!药品关乎人命啊,所有人吃药都是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异常,药物就是用来救命的,如果药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那还称得上是药品?我看跟毒药差不多!人生病时本来体质就弱,肝肾功能可能负担已经很重,吃了这种有毒胶囊,更加雪上加霜,轻的减缓药效,重的必定危机生命! 前面的 酸奶里面添加明胶 事件和这起胶囊事件起因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明胶惹的祸。明胶作为一种原料,原料出了问题,理所当然的以明胶为原料的相关产品都应该受到牵连,胶囊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其他的果冻,糖果,肉食品等都应该查一查。一定还有重大发现。此外,其他原料就都没有问题吗?应该彻底的查一查,先从基本原料入手,进行全行业,全产业的调查,尤其是食品和药品领域。 理是越辨越明,真相只有一个,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爆料,更多的专业人士站出来进行解读和科普,各种安全事件才能被发现,发现了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 面对这种社会影响巨大的事件,我觉得科研人员不能袖手旁观,拿出写文章,写基金的水平来好好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做科普,别让老百姓在惶恐中度日,何况现在生活压力已经很大。 更多链接: 修正药业官网被黑:我的烂鞋被拿去做胶囊了吗? 新京报:把皮革明胶当药品“三聚氰胺”严查 皮革明胶早就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4年,央视就对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的皮革明胶产业进行曝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皮革明胶大量地流入到各种食品行业中。那次曝光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皮革明胶进行了查处。然而,2009年,有媒体记者重访古城镇,发现皮革明胶的生产仍在继续,并大量被销往食品企业。这次被央视曝光的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还是位于河北阜城县。   公众就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河北阜城县,为什么那里的非法皮革明胶生意生命力如此顽强?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应该给公众一个回答,应该有人对非法明胶产业的“兴旺发达”承担责任。   现在公安部门已经对被曝光企业展开调查,但“皮革明胶”的食品污染链到底有多长,都流向了哪里?期望监管部门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公众准确的答案,并拿出铁腕的打击力度,捍卫公众的健康。
17875 次阅读|45 个评论
记录:我国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到底靠媒体还是政府?
热度 1 wya 2012-4-16 11:57
为何每次这样的消息都是首先出自媒体的暗访和调查? 难道政府监管部门只负责辟谣吗? 修正药业等药企胶囊产品涉嫌铬超标被紧急叫停 http://news.qq.com/a/20120416/000075.htm?pgv_ref=aio 同样的明胶,最后被套上了不同的包装,标明“工业明胶”的卖给各种工厂作为工业粘合剂,无任何产品标识的“白袋子胶”,则卖到浙江等地的胶囊厂加工药用胶囊。 按《中国药典》规定,出厂检铬,但是这种胶囊没有对重金属铬进行检测,就直接包装成箱,贴上合格证出厂了。在卓康、华星等胶囊厂,竟然连检测胶囊铬含量的设备都没有。 修正药业回应称,央视送检批号生产日期在新国标实施之前 昨日,“工业明胶制作药用胶囊”事件曝光后,修正药业官网一度被黑,网页被改为以“我的烂鞋子被你们拿去做胶囊了吗?”开头的六行字。 修正药业高级副总裁王之光对外回应称,央视送检的批号生产日期在新国标实施之前,此前铬元素含量并未纳入检测范围 。 该事件涉及企业包括通化金马、修正药业、海外制药、蜀中制药等。其中,通化金马为A股上市公司,1997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去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0万元,截至上周五股价收于5.06元。业内分析,此事件将对该股造成利空影响。 据《医药经济报》报道,我国药用空心胶囊产业规模扩张极快,整个行业处于产能过剩,造成了业内的无序竞争。 而为了争夺市场,部分企业选择使用劣质原材料。 新京报记者 刘夏 ■ 追查 公安赶到时河北厂房起火 浙江新昌县已紧急查封问题企业,对4名企业负责人实行控制 昨日中午,央视记者赶到了河北衡水的一家生产基地,记者赶到时正好看到了一辆满载白色袋子的车辆开出工厂。而下午3时,当公安部门赶到时,该工厂的厂房车间突然莫名起火,目前公安部门已经赶到现场进行执法。 根源在这里: http://news.qq.com/a/20120417/000267.htm 知名药企为何铤而走险?   竞争激烈流通环节权力大   本次牵扯入铬超标胶囊风波的不乏蜀中制药、修正药业等知名药企,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药剂在百姓生活中使用亦非常普遍。   “说到底是高竞争下的成本压力。”昨天,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说,本次卷入问题胶囊风波的13批次胶囊均为普药品种,在 研发创新不足的背景下 ,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而在现行的基本药物定价机制下,普药出厂价的招标定价本身就非常低廉。加之企业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流通环节权力过大(销售加价),导致企业药品出厂价甚至比招标定价更低。如此,在高竞争、低定价、重流通的大医药环境下, 企业如果不在成本控制上下工夫,很可能就是微利或者亏损。“ 这是行业普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修正、蜀中等个别企业的问题。”张发宝指出。   蜀中制药素被称为“普药大王”,其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在抗菌消炎药市场上有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难道也受困于成本压力?“普药市场的市场竞争之激烈是你想象不到的,除非有着足够高的市场份额,能够影响市场规则,否则一样不赚钱。”张发宝指出。   谈及解决之道,包括张发宝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要解决药用明胶行业的现状,唯有从基药招标体制、企业营销体制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才 能从根源上解决医药生产企业以质量换成本的问题。 http://view.news.qq.com/zt2012/spirulina/index.htm?pgv_ref=aio 有寻租、无监管,乱象丛生不足为奇 有人说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入门门槛太低,所以鱼龙混杂。实际上美国的入门门槛更低,FDA并不审批“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但是在产品上市后FDA的巡视员会到处取样、抽检,同时也会处理消费者的不良反应报告。 而在我国,获批的保健食品外包装标注 “国食健字”字样,为天蓝色,呈帽形,俗称“蓝帽”。 根据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某螺旋藻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平均每个“蓝帽”产品的中介申报费用为30万元至50万元,迄今共花费1000多万元。“ 有些中介的老总一年能挣几千万。” 如此重审批、轻监管的模式下,权力的寻租空间太大,又怎能不乱象丛生? 药监局:媒体送检问题胶囊数据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http://firefox.huanqiu.com/china/roll/2012-04/2628322.html 16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就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表态: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这样的表述其实很有意思,一般老百姓会觉得药监局反应挺快的——媒体一报道,药监局就马上查处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媒体报道明明有检测结果,为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要监督检查相关产品?而且,还要在监督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处理相关企业?   据悉,媒体的记者分别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对药店销售的一些胶囊药品进行买样送检。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这个检测结果有没有法律效力?能不能作为相关部门执法的依据?    如何判断权威检测机构资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必须依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拿出的相关检测结果。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是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公益型科研机构,是在原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1979年成立)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1954年成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该研究院下面有若干个检测中心,综合检测中心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项目包括食品保健品、快速消费品、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材料类)等。   “如果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承担相关的检测任务,其检测结果是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上检测机构都是依附于相关部委。 如果这些检测机构被授权,其出具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    但汪玉凯也表示,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是否可以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依据,还不是很清楚。我国的相关部委往往都设立自己的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也曾经出现过偏袒行业、掩盖行业问题的事情。   但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是权威部门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结果理所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当然可以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法依据。”竹立家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需要再进行抽检了,可以依据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判断那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是否存在铬超标的问题。   在竹立家看来,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承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那该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是否可以被信赖的问题。   竹立家说,只要是我国政府认定的权威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检测结果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能因为这个检测机构隶属于另一个部委,就不予承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还没有给出抽检结果的时间表。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如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最终给出的检测结果与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不一样,该以哪个检测结果为准? 毁尸灭迹的效率真高!强拆的法律程序何在?物权法何用?? http://news.qq.com/a/20120419/000217.htm 宋训杰放火焚毁证据,是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 在前宋村村民宋晓(化名)的记忆里,“学洋明胶”老板宋海新的发家史就像“演电影一样”。上世纪90年代,宋海新在村子南头建起一间小厂房,几年间,这个小厂子神奇般的越做越大。2004年,宋海新耗资210万元将厂子注册为“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并交由大儿子宋训杰打理。 当天下午3点,宋晓看到“学洋明胶”门口围着一大堆人,有记者,也有紧急赶来查抄的警察。“警察在门口大喊开门,办公楼里的人跑上跑下,却无人开门。”宋晓看到,几名“学洋明胶”员工抱着电脑冲向二楼。 大约十分钟后,一股浓烟从“学洋明胶”办公楼的二层冒了出来,并伴有几声爆炸声。警察见状翻墙进入厂内,强行要求员工开门,消防车随后赶到现场将火扑灭,但此时办公室内的电脑和文件已经化为灰烬。据警方通报,为隐匿证据,宋训杰实施了放火。 事后,宋晓从一位在“学洋明胶”上班的朋友那里得知,看到报道后,宋训杰惊慌失措,“他看到门外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一劫,就让工人将证据集中,拿到办公室点着。” 宋晓猜测,宋训杰放火焚毁证据,是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他们除了给生产药用胶囊的厂子供货,还经常(把工业明胶)卖给生产雪糕、乳制品和饮料的厂子,我们当地人都不敢吃果冻和冰淇淋这些食品。” 40多家作坊被强拆 强拆持续了两天,到4月17日,40多家明胶作坊被夷为平地宋晓说,当时很多村民没有看到央视的报道,并不清楚“学洋明胶”出了什么事,吸引他们前往围观的,是那场奇怪的大火。4月15日晚,“学洋明胶”门口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看热闹的村民,“当时没人觉得这事会和自己有关。” 直到晚上9点,村民们才发现,这场大火已经殃及池鱼。在村里一家明胶作坊打工的陈霞(化名)说,当时她在胶厂休息,突然听到一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她爬出宿舍,看到十几辆推土机和挖掘机已经开进村子。“十个人上来,不由分说就要推厂子,我的衣服和钱物都在宿舍里,和他们商量能不能拿出来,告诉我不行,机器横冲冲就推了过来。” 村民们发现,这些推土机和挖掘机的目标,是遍布前宋村的40多家明胶作坊。围在“学洋明胶”门口看热闹的村民开始疯狂地往回赶,试图阻止强拆,但来者态度坚决。他们只能看着挖掘机将厂子一 点点 蚕食,溶胶的铁炉被凿开,胶液流淌一地。这场浩大的强拆持续了整整两天,到4月17日,除了“学洋明胶”和“成大明胶”两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前宋村40多家明胶作坊被夷为平地。 http://news.qq.com/a/20120419/000715.htm 胶厂账册提及多家食品企业 蹊跷的是,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在发生火灾后的阜城县学洋明胶蛋白厂内,发现一个记账的小册子。根据册子的记载,账本主人曾借“江新3万元”。而宋江新正是学洋明胶厂经理宋训杰的叔叔。 这本册子涉及了账本主人与一些食品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和借款汇款等事项。其中提及“ 北京三露厂(用蛋白)”,“北京步步高饮料有限公司(用蛋白)” 等企业名称。(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北京三元食品也名列其中。册子里记载了如下内容:“8月19日到21日晚带二儿子北京,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西城区鼓楼西大街75号,厂址:昌平县南口镇南……发北京××胶25代(20代白,5代烘干)”。 昨晚,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何小唐回应,三元从未在河北进过明胶产品,也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并表示跟学洋明胶蛋白厂没有业务往来,他们的食用明胶是从一家国外品牌商处进口 http://news.163.com/12/0419/16/7VFHHSVA0001124J.html http://news.163.com/12/0419/10/7VEPKI3H00011229.html#p=7VESKACR00AP0001 窝点闻风彻底清理 在掌握证据后,昨日凌晨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该窝点,目睹到几台小面包车开入窝点后,随后向政府部门举报。记者多次拨打光明办事处城管办(执法队)值班电话,无人接听。记者又通过多方联系,拿到执法队相关负责人的手机号码,拨打依然是无人接听。 无法通知执法人员立即来到现场后,记者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执法队所在地举报,一路留在现场观看窝点反应,防止有人通风报信。1时10分,记者来到执法队办公室,被门卫告知没有执法队人员值班。记者逐一敲打各个办公室大门,没有一个有响应。记者又拨打留在执法车上的电话号码,一样是没有人接听。 1时30分,记者来到光明管委会。通过将近30分钟的联系,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才帮忙联系上执法队。2时40分,记者回到窝点现场,看到粤BG5A37的小面包开入了窝点。2时47分,记者发现包括刚刚进入的粤BG5A37,所有面包车浩浩荡荡地开了出来。当最后一辆面包车开出小道时,执法队正好来到跟前。当记者反映运肉车已经全部撤离时,执法队队员回了一句话,“我的确看到两台面包车开走的情景。” 从记者举报到联系上执法队用了一个小时,从执法队接到通知到来到现场又花了40分钟,如此长时间足够窝点人员清理现场。果然,当记者来到现场时,窝点只剩下一个大锅、一个装满内脏的大桶和一些水桶,没有一斤猪肉。“不排除有人通风报信。”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这个问题如是表示。 6人涉嫌加工死猪 执法队表示,4月10日上午,执法队曾联合安监办、光明派出所、光明市场监管分局、光明环保所等部门,对该处私宰生猪点进行过查处,并缴获私宰肉2000余斤及私宰肉工具一批。“当时里面有6、7头死猪,其余的因为已经切割,无法分辨。”一位执法人员说,这个窝点的确有对死猪进行加工的行为, 执法队过来时已经没有人员,无法找到责任人。 就现场的环境,能否确定17日晚上还有加工行为? 执法人员带记者来到一个大锅前,声称如果有加工必须烧水,锅肯定是热的。他用手摸摸大锅,表示是冷的,没有加工行为。记者蹲下看到,锅里的水还冒着热气,用手摸了一下,明显感觉到热度。对此,执法人员还在强调,锅是冷的,没有人进行加工。 执法队在现场没有查获一斤猪肉,便捣毁了大锅等生产工具。死猪的来龙去脉因为没有抓住加工人员,无法得知。昨日上午,光明管委会宣传部门联系记者通报了最新的查处情况。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昨日凌晨,执法队捣毁了位于东周社区木墩村新南区25栋101号砖瓦房的一处私宰生猪窝点。当日上午10时,执法队会同光明公安分局工作人员再度来到现场,并依法查扣生猪一头、四轮小货车一辆,此外光明公安分局还将6名涉事人员带回调查取证。 该人员告诉记者,警方就此事正在展开调查,死猪的来龙去脉在调查清楚后会进行通报,现在还不 方便 透露. 现场的死猪被转移的干干净净,现场只留下几块猪皮和大桶的内脏,从大桶的内脏可以看出在记者到达现场前, 这里至少刚刚屠杀了十几头死猪,但是却在执法队到达前全部消失不见,在场的所有记者都表示不可以理解。 死猪屠宰场尽管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记者在一个角看到了还没来得及带走的死猪的猪皮,和大桶刚刚取出的内脏,地上血迹斑斑,还冒着浓浓的血腥味,头上的风扇还在磨磨唧唧的转着,烫猪毛的大锅还热着,证明这些屠宰者刚刚收到口信刚刚离开。 在记者拨打综合执法队电话投诉无果后,记者到综合执法队办公室投诉,但是没有人值班,好不容易找到执法队负责人,却姗姗来迟,屠宰场拉着死猪在执法队来到的前十秒钟离开。执法队打着手电筒冲进屠宰场,但是一无所获,之前记者暗访拍摄的死猪被转移的干干净净,只见地上血迹斑斑和几块猪皮和大桶内脏。 蜜饯厂被曝随意添加漂白防腐剂 http://news.163.com/12/0425/04/7VTKN4BA0001124J_3.html 马光远:这些企业积累了很多跟质检部门作斗争的经验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30到40倍,但是它的成本又非常的低。所以对他们来讲,如果要使用蔗糖,那么成本就很高,所以这个就是随意的添加,让你感觉到甜,好吃。按照我们的《食品卫生法》,或者是按照蜜饯生产的卫生标准、检测的流程等等,不管你每年抽检多少次,但是这个检查的项目应该叫抽检,而不是叫送检。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厂家自己挑出一些好的、合格的产品去送检。我们看到这里面非常有意思,第一是每一次检查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样品送检,如果自己拿着样品去检查,还拿着不合格的去,那除非你脑子进水了。第二,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它仅仅是检查有没有细菌超标,别的什么项目不做检查,交2000块钱就可以。那么这些企业有了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了很多跟质检部门作斗争的经验。比如他会设两个厂,一个厂就是专门用来应付检查的,是样板工厂,叫样板间,真正生产的是另外一个厂。 如果质检部门到这么一个肮脏的地方去抽检,那他根本不用抽检,不用任何技术手段,一看就知道这是不合格的。事实上,对于蜜饯行业本身来说,它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传统工艺,比如我们看到的晾,晒,烘干等等,要采取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现在很多厂家都做不到,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产业集中度是非常低的。现在有很多女孩子喜欢吃蜜饯,但你让她说哪一个蜜饯的品牌比较不错,她很难告诉我们,为什么?因为还没有一个好的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是厂家比较多、行业集中度比较多;再一个制造工艺本身处在一个传统阶段的情况下,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目前这个情况。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皮鞋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看“商品高定价和广告高投入”的意义
热度 2 wya 2012-4-11 14:34
博主注: 经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点: 1、花大钱,在大媒体大做广告,很容易在最短时间内变成“知名品牌”,但这些广告投入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吗? 2、把商品价格提高,可满足“买贵的比较安全”的心理,但商品高价格与高品质有直接关联吗? 从这两点不难理解:为何媒体广告业这么火。 而且可以预见,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越多,广告行业收入和高定价商品越多!这是需求使然。 可以看出,这些受假冒伪劣危害的多是穷人,而那些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也是穷人、小企业。 根源究竟在哪里?是不是人民太穷了,谋生太难? 如果人人都能进入垄断行业,坐着玩也能养家糊口,谁去昧着良心辛辛苦苦干这些又脏又臭的违法勾当?社会分配不公和行业垄断带来的底层群众福利和收益低下是否才是根源? 大家别忘了,当初的三鹿奶粉也是国有大企业和知名品牌,阻止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了吗? 总之,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监管制度欠缺的当下,自己动手制作食品才是最安全的。 多家厂商否认果冻老酸奶添加工业明胶 http://news.qq.com/a/20120410/000088.htm 知名品牌没有必要 为了节约这一点成本就使用工业明胶。”真正值得忧虑的是 农村、小城镇 ,由于购买力较差,可能有 大量的假冒伪劣食品 被摆上货架,这就需要食品监管部门对这些薄弱地区重点监管和抽查。   乳业专家王丁棉则表示,工业明胶含有大量的铬、铅等重金属,“用在食品中就是毒药,和投毒没有区别。”   王丁棉也认为, 不太可能存在大品牌企业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 ,但是由于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在外观上没法辨认,也 不排除企业中的采购员工会为了捞外快、出回扣,故意采购工业明胶以次充好 。 少买肉冻 少吃软糖   食用明胶是安全的,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在外观上没法辨认,如何避免风险,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1.最好买 大品牌中的中高档产品 ,少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   2.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   3.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淇淋等产品   4. 购买价格超过同类产品平均值的产品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84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酸奶为什么要添加明胶?
热度 31 hongkuan15 2012-4-11 00:33
老酸奶为什么要添加明胶?
这几天,一篇名人微博引发了人们对酸奶的安全性的关注。破皮鞋,明胶等跟酸奶扯上了关系。似乎每次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将人们认为肮脏的“破皮鞋”与酸奶联系在一起,想想都让人反胃。 很多人都擅长联想和炒作,因为发现酸奶中添加明胶,进而联想到生产明胶的主要原料--动物皮,再稍微发挥发挥,扩增一下思维就将动物皮的另一个常见用途---皮鞋,创造性的联系在一起了。我认为这种报道纯属夸张,炒作,背后目的不得而知。 明胶是什么?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明胶(Gelatin)?百度百科定义为:一种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皮肤、韧带、肌腱中的胶原经酸或碱部分水解或在水中煮沸而产生,无色或微黄透明的脆片或粗粉状,在35~40℃水中溶胀形成凝胶(含水为自重5~10倍)。是营养不完全蛋白质,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广泛用于食品,如胶囊和制作黏合剂、感光底片、滤光片等。它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其生产过程其实就是蛋白变性和纯化过程,是以 新鲜牛皮和猪皮为原料 ,采用全套不锈钢设备,严格筛选鲜骨皮,通过反复洗浸、脱脂中和、蒸煮液化、灭菌过滤、浓缩烘干等几十道工序流水线制成。而皮鞋上的皮革是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 皮革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已经变为不溶性蛋白,因此利用皮革再生产明胶的可行性很低,即使技术上可行,其加工工艺会复杂,成本也不会降低,而收集那么多的破皮鞋本身不容易,也不稳定,还要去除大量的橡胶,聚酯类的东西,其加工一定不会便宜,我认为不会有厂家愿意这么干!在我看来,用破皮鞋生产明胶的可能性极小。 酸奶为什么要添加明胶呢? 明胶 用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水,稳定状态,增加粘稠度。其实,除了明胶,用于食品保水,增稠的胶还有很多,卡拉胶,琼脂,海藻胶,黄原胶,瓜尔胶等。常见的果冻中大部分为明胶,有统计说全球超过60%的明胶用于果冻,奶糖等糖果生产。酸奶中为什么要添加明胶呢?本人曾经做过酸奶,对此有所了解。酸奶从形态上大体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液态酸奶最常见,最早喝的酸奶基本上都是液态的,较为粘稠,但是实际生产酸奶过程中,不易达到非常粘稠的状态,发酵不好或者奶源不好时酸奶会比较稀,温度变化,运输,均质化等过程中乳清也可能会析出,也就是水和奶分层了。通常情况下,发酵结束后会进行配制,添加香料提味,加入明胶来增稠,稳定酸奶的状态,最后进行混合灌装。固态酸奶粘稠成固态,不能流动,最近几年才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老酸奶”。其实,最早上市的固态酸奶的确比较老,就是北京街头常见的那种瓷罐装的,用纸封口的那种酸奶。老酸奶上市前一两年,市面上开始出现一种“现酿酸奶”,这种酸奶也是一种固态酸奶。火了好一阵,之后市面上开始出现老酸奶。其实老酸奶根本不老,绝对是现代的产物,只是其生产过程有点类似传统的酸奶做法,就是在奶里面加入引子(菌种)后放在碗里发酵凝固后就成了酸奶。至今这种做法在西藏,内蒙等地还很常见。现在的这种酸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菌种的变化,现在基本上都是真空冷冻干燥的粉状提纯菌种,并且以及搭配好了,直接就可以使用。其次,里面添加的东西也不一样,原来除了奶和引子,基本上不添加任何东西。现在要添加糖,香料,增稠稳定剂等。我认为,“老酸奶”仅仅是一种炒作概念。 我曾经做过那种固态的现酿酸奶,其生产过程非常简单,鲜牛奶或复原奶消毒杀菌后添加发酵菌,再加入白糖等调味剂,混合均匀,分装到小碗里或瓶子里,再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大约小半天时间就能做出这种酸奶,冷藏后吃起来味道和口感非常好。其所用菌种市面上有卖的,里面主要是搭配的多种乳酸菌,有的还含有一些益生菌,菌种产酸较多,使酪蛋白变性完全,凝固成坚实的固态。虽然这种固态酸奶口感好,味道浓,活菌量大,健康,但是其不易保存,常温下会很快发生乳清析出,一层淡黄色的水会浮在酸奶表面,看起来非常没有食欲。此外,经过运输,挪动之后,酸奶中的高分子聚合状态也非常容易破坏,导致乳清析出,出现裂缝,成块状,颗粒状,影响口感和外形。 也许是某些厂家看到了固态酸奶这种新奇的食品健康、好吃、传统的特点以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发出了“老酸奶”。最早出现的是青海老酸奶,后来各大奶制品企业纷纷生产出自己的老酸奶,造型基本一样,很古香古色的碗型。这样工业化生产出的老酸奶,完全克服了刚才提到了的不易保存的缺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添加了增稠剂、稳定剂、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明胶。明胶的加入能够很好地保持酸奶的稳定性,乳清不会析出,即使常温下放置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也不会析出乳清,经过长途运输之后酸奶也不会散开。我曾看到小区门口的小超市里,根本没有冷藏设备,还搬来搬去,照样卖这种老酸奶,如果不加添加剂的话,固态酸奶早就没有了卖相。 明胶老酸奶吃起来安全吗? 在我看来,吃明胶老酸奶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因为相较于果冻,它里面添加的明胶量还是很少的。只要是正规企业生产的,添加的一般都是食品级的明胶,其安全性还是比较可靠的。少数黑心厂家可能会添加质量差的明胶,这谁都不能保证,但是有一点可以牢记,“便宜没好货”,尤其是在食品中,最好购买大品牌的产品,同样的竞争产品出现时最好选择价位稍微贵一点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要是酸奶,一定记得买冷藏的,常温放置的酸奶不要购买,有些灭菌的酸奶,调味酸奶或酸奶饮料不在谈论之列。 一句话,不要盲从,不要跟风! 常吃酸奶,身体健康!多多关注你的肠道微生物,适当补充乳酸菌!
22209 次阅读|58 个评论
点名:大漠孤魂的朋友的故事
热度 3 seawan 2011-6-17 20:16
您的朋友致力于无公害明胶生产工艺,功将成而身作古,有空讲讲他的故事,特别是“为了给那些白眼一个答复”的原由,给那些在XX一线工作的高级白领工人们提个醒,灌个顶,也是好的。 ======================================== 非常感谢大漠孤魂的神速回复!下面将故事内容复制如下(字体格式是我加的)。 关于我那个已经成为往生者的同事,她从事的是 明胶生产技术 的研究。 以前,明胶的生产工艺效率比较低,质量稳定性差,而且 污染严重 。 她带领她的团队经过 十年的努力 ,终于使新工艺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良好的效益。 在技术研发的 近十年时间里,整个团队一直处于经费入不敷出,发表文章少的状况 ,在我们这个靠经费和文章数定绩效、论英雄的世界里,她的这个十年都处在尴尬境地,每年的年终考核都非常尴尬,她不得不忍受着白眼,最严重的时候由于课题组赤字,下厂回来无法报销差旅费,对她们团队的年轻人而言,这是直接影响生活的事情。 在去年,她们终于实现了收支平衡,今年三月,她们实现了盈余,因为她们转让出去的技术在工厂都获得了成功,实现了技术本身的价值。 可就在四月份,她被检查出血液病,与遗传有关,却也跟长期在高原地区出差有关,我个人认为与她这将近十年的各种超高压力更是有关。 她很好强,所有的拼命行为不外乎想证明,她的技术是有价值的,能够获得成功的,所有的考核,对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技术而言是不公平的。 与她这种具有相当难度并需要在工厂实施的技术相比,申请一点国家经费,招几个研究生,写几篇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的文章,真的不算科学研究,只是游戏而已,可是,按照现有的考核体制,游戏者获得的评价却远远高于她这种在艰苦的状况下奋斗并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本人为她感到不平的原因。 ( 向这位老师致敬! 『大漠孤魂』的原文见下面评论) 图片取自网上,点击图片可以到原始地址,“白领防5类新型疾病综合症”,希望各位博主注意身体啊~
个人分类: 周围|3473 次阅读|6 个评论
“食用胶”是什么东西
songshuhui 2011-4-11 17:03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05 07:15 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再一次拨动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恐慌——这再次凸显,我们的记者,急需加强基本的科学素养。 报道中所谓的“食用胶”,是一大类食品原料。在食品技术上,称为“hydrocolloid”,一般翻译成“水胶体”。因为对它们不熟悉,所以公众 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是“化学工业产物”而本能地排斥。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 水解熬制而来。被许多人当作“神奇保健品”的阿胶,只不过是在选材和工艺上有所不同,跟明胶并没有本质差异。食用胶中比较“高级”的果胶,主要来源是桔子 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还有一些食用胶是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还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 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微生物发酵可以用于产生各种各样的东西,能被人类挑选出来制造食物成分的,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重重考验的。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食物 来自于微生物发酵,比如酱油、酒、醋、味精等等。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它是从植物中提取 的,又通过化学反应在分子中的某些位置加上了“羧甲基”。虽然它也可以称为“化学产品”,不过其安全性已经经过了广泛检验,并没有发现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常见的食用胶多数是碳水化合物,从分子结构上来看,它们跟淀粉很类似。都是由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互相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叫做“多糖” 或者 “多聚糖”。也有一些食用胶是蛋白质,常见的就是明胶。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而组成其他多糖的除了葡萄糖,还有果糖、半乳糖等等。 不同的单糖和不同的连接方式,造就了各种各样性格不同的多糖。有一些只需要很少一点,就可以大大增加水的粘度,比如黄原胶。还有的食用胶在常温下不溶于 水,在高温下溶解之后,降低地温就变成了固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胶”了。明胶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它们还可能和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比如 蛋白质、淀粉等发生连接,从而改善其他食物成分的特性,从而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食品。比如许多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而很多人又喜欢酸性饮料的口味。 加入适当的果胶,让果胶和蛋白质连接,就可能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从而获得清澈透明的酸性饮料。在面条中加入适当的食用胶,也可能使得面条更加筋 道,也是一种改善。一般而言,食用胶在食物中的使用量不大,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增稠、增加稳定性、成胶等。还有一些食用胶,本身也被当作膳食纤维。比如果 胶、瓜尔胶、琼脂等。膳食纤维能够提供饱足感但是不产生热量,对于减肥有帮助。不溶性的膳食纤维有助通便,而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比如果胶)到达大肠之后能 被那里的细菌分解,产生一些有助健康的小分子物质。 实际上,把食用胶这一类的东西加到食物中不是现代食品技术的创造。烹饪中的基本技术“码芡”,就是通过淀粉在加热时形成薄薄的一层胶状物来防止肉中 水分的流失,从而保持肉的鲜嫩。而“勾芡”,则是利用淀粉形成的糊状把调料沾在不容易入味的食材上面。而牛肉羹、玉米羹这样的食物,更是依靠淀粉来增稠获 得口感。不增稠的话,就成为清汤了。还有许多传统小吃,就是用食用胶制作的。比如凉粉、冰粉、石花菜、皮冻等等,都是某一种水胶体成胶的产物。 在现代食品技术中,水胶体的研究和应用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一本专门的学术杂志叫做《食品胶体》(Food Hydrocolloids ),刊登关于各种食用胶的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可以说,正是各种食用胶的应用,我们才有了各种各样以前没有的新型食品。 除了淀粉,其他的食用胶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这些水胶体除了可以用于食品,还可以用于其他工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其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要求就不 象食品原料那么严。所以,工业级的水胶体会比食品级的要便宜。这就造成了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原料的可能。而工业级原料,就可能存在有害杂质。 就象任何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合法生产规范使用的食用胶没有问题,但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公众和媒体,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 法,而不是仅仅因为陌生就产生恐慌。 您也可能喜欢: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餐桌 美腿有害健康?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硼砂拉面和蓬灰拉面
热度 4 hongkuan15 2011-2-25 16:30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最近的一个关于拉面的新闻,有记者见证了面条可以点燃!然后爆出关于拉面的一些“黑幕”。大致添加的东西有明胶,硼砂和蓬灰。也就是所谓的硼砂拉面和蓬灰拉面。 说到这个,我想起前两天跟我堂哥讨论魔芋的传统做法,他去湖南那边,当地人做魔芋豆腐时,磨好了浆都要抓一把草木灰进去才能凝固成劲道好吃的魔芋豆腐,这个草木灰跟这个“蓬灰”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草木灰,呈碱性,能够促进胶体凝固。 草木灰是草木燃烧后的灰烬,主要是碳酸钾,属于钾盐,以前没有钾肥的时候都是拿他作为肥料使用的。 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什么要添加草木灰呢? 主要是因为草木灰里的 碳酸钾呈碱性,就是容易游离出-OH,由于胶体微粒具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能中和电荷,使胶体沉淀形成胶装固体。 我认为草木灰是一种天然物质,其中还有其他成分能够改善风味,可以中和魔芋里面的一些有毒物质,老祖宗一直用它加工食品应该是安全可靠的。 然而,如果现在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仅采用里面的有用成分,比如碳酸钾这类化学物质可能引起一些麻烦,化工过程中都要用到其他化学物质,如果那些含有有毒物质,重金属等难免残留,所以这些危害是潜在的。 至于硼砂拉面,我不认为跟蓬灰有什么关系,两种根本不是一种物质。 要我说蓬灰拉面可以吃,但必须是天然蓬灰。 硼砂拉面要小心吃。 至于明胶,这个东西可是食品添加剂里的常用物质,面条里加明胶可能是增加面的拉力,弹性,吃起来更有嚼头。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产的明胶质量应该是可靠的。 但是非得加明胶吗?为什么加明胶?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1,加了明胶能够提高品质,单纯的为了面更好吃,增加竞争力。2,为了降低成本,谋求暴利。厂家所用面粉为低质量面粉,只能用明胶增加韧性。 凡是加了化学合成的都要慎食。 如果不会区分,那就养成“来者不惧”,食谱要广泛,这样可以减少某一类食物里面的有害物质的积累,同时保证尽可能多的营养摄入。 千万不要磕着一样东西吃,还总在一家吃。
2163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