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都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不想考外语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热度 26 qpzeng 2011-2-28 21:50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及《科学网》转载的一则以“ 成都大学副校长:外语和政治并非考研必然选择 ”为题的消息,该校副校长陈蓉认为, 有很多专业极为优秀的考生,就因为政治、外语成绩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令导师痛心疾首,其实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因此建议取消国家统一的政治、外语考试。 这个建议提得倒是很新奇,因为现在研究生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理应抬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门槛,如增加考试的科目和难度才对。尽管我不理解此时提出这个建议的逻辑,但还是可以对它进行一番分析和讨论, 看它究竟是想将广大青年学生从繁重的考试中解放出来还是误导那些正在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们。 我这里不打算就研究生入学是否应该取消政治考试发表意见,只想谈谈我对外语考试(实际上是英语考试)是否应该保留以及如何改进的一点粗浅看法。我猜测, 中国的高校不一定普遍赞成取消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但部分考生可能对此动议表示欢迎,因为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的确是个软肋,太难了! 然而,研究生入学完全不看英语成绩只能让学生产生错觉,以为英语能力在科研工作中不重要,让本已疏忽的英语学习荒废了!我甚至担心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高校的英语课程乃至双语教学。 英语考试并不仅仅是研究生入学的门槛,它更是研究生今后从事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工具。 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即使取消英语入学考试,也不代表研究生就可以从此远离英语。原因很简单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上课听讲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手段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靠自学,不仅要看中文书,也要看英文书。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文文献并不能提供本领域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的完整信息,学生们更多地是要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英文文献。不仅要 看懂读通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要根据文章透露出来的有用信息会同导师进行实验设计,有些导师还要求学生亲自尝试用英文写文章。 阅读文献是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前的必修课,因为错过国外研究动向的把握,必将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只能“盲人摸象”地开展研究,并得出“夜郎自大”的结果。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专业成绩好,而英语水平很低,那么他的科研注定做不好,更不用说赶超本学科的领先水平了。有人会说,老一辈科学家中有很多人的外语都不好,不是照样成为蜚声国际的科学大家?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过去很多创新性研究国外就从来没有开展过或者 凭常识就能判断国内开展的创新性研究本来就处于世界前沿,那当然没有相关的英文文献可以查阅。 举一个本人熟悉的例子,高效抗疟药青蒿素就是中国科学家在1970年代根据古方的描述从中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当时国外没有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或研究小组开展过类似的研究,因此完全用不着关心别人怎么做。可是, 当今绝大多数研究课题都有人做过或者正在做,如果一个项目没有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充分论证之前就仓促上马,那样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 话说回来,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英语就学得不好,研究生入学时又没有经过英语熟练程度的选拔,加上研究生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挤不出时间补偿英语能力的不足,那么学生本人因为看不懂英文文献就只能被动地跟着导师的“指挥棒”转了,在实验设计时完全“插不上嘴”,即使做完实验也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那就真的沦为导师的“御用工具”了!一言以蔽之,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那么他就无法发挥自己在科研创意上及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今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即使英语听力不好也可以通过同声翻译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工作。现在也有专门提供英文写作和修改的服务机构,只要付费就可以让他们代劳,而且表达水平一流。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研究生可以弃英文而不顾了呢?我的回答是: 忽视英文表达能力培养的学生终将是只“跛脚鸭”! 我认为 这个结论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成立,不论你是考古专业还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你将来要不要参加国际会议?会不会在会上作口头报告?能不能回答听众的问题?德国、法国、日本的科学家都有很强的母语优先意识,但他们在国际场合都能毫不费力地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 虽然我不赞成取消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但觉得英语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倒是可以考虑有所调整,比如 可以偏重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测试,适当减少听力和会话能力的考察。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英语等级考试与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合二为一或者研究生入学认可英语等级考试成绩 。 最后,我想借用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来强化“不想考外语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观点,其潜台词就是“不想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劝那些想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们, 与其年纪大了花更多精力学英语,还不如趁年轻尽快突破英语关!因为谁都愿意“事半功倍”,而不愿意“事倍功半”!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5231 次阅读|73 个评论
拿学习英语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创新如何?
热度 2 vcitym 2011-2-27 11:14
看到“成都大学副校长建议研究生考试取消外语和政治考试”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4340.shtm,不仅想到“全民学英语”这个老话题。 中国从幼儿园开始启蒙英语,小学开始必修英语,中学英语几乎是最重要的一门课,大学英语是任何专业的必修课,工程师定级不考专业要考英语、会计师评定不考专业要考英语、医生定级要考英语、当律师要考英语,甚至考古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也要考英语。也就是说,几乎的逢考必有英语。有必要吗? 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英语的上课学习和课外学习占了总学习时间的大半,约60%以上。现在的中国学生学习时间大概是15年左右,也就说大约几乎每个人需要花近9-10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试想一下,如果学习英语的时间一半用于自主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全民创新! 无论教育部门的政策如何导向,比如说学英语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等,但这种一刀切式的全面学英语不是好政策,也不是好指挥棒。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探索差别化管理,这个英语学习的差别化管理该考虑了,用英语学习的时间来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替代,中国的素质教育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一个就说将孩子的天性还给孩子。正如学校回归教育和科研,房子回归居住等一样,这个替代也叫回归。
297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