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名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找导师,拜名师
热度 30 张海霞 2013-8-9 20:04
找导师,拜名师 这个假期安排得很满,没有时间写博客,几次在会上遇到认识不认识、国内国外的网友问:最近怎么不更新博客呀?看来这几年科学网博客的影响还真是逐渐扩大,在华人学术圈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且还比较正面,可喜可贺!谢谢这些热心的网友,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坚定了我继续写博客的信心,以后一定会常更新的,大家放心! 前一段时间接一个网友的来信,希望我写写导师喜欢招什么样的研究生,没有时间写,最近看到一个研究生同学的博文说他在找导师问题上的纠结,也看到很多网友热情的回复和帮助,我也有话要说,那就是:读研究生找导师,一定要尽可能找名师!知道这样说和这样写注定是要被拍砖的,可是还是要写,因为对年青学生来说,青春只有一次,求学的过程中没有回头路,导师的选择关乎学业也关系人生,不能无所谓更不能被瞎忽悠!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期间“大批量一致性”学习不同,从研究生开始的学习和研究是“拜师学艺”的阶段(注意,本文这里不讨论那些只要收费学位不要学术声誉的研究生),顾名思义,拜师是一定要拜好老师、拜名师的,因为古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这是有着前人千年的经验总结的宝贵精神遗产和智慧!年青人喜欢标新立异,但是在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成长轨迹上不要轻易质疑和挑战人类千年智慧的结晶,因为和你我一样的人类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他们和我们一样聪明一样有思想,一样希望能够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度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他们和我们一样受教育做工作,一样在痛苦和困惑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一样在昏暗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艰难跋涉,那些智者最终领悟到这样的人生哲理并流传下来希望对后人有所帮助,所以不要随便拿个别现象去挑战真理! 当然,这里说的 名师 跟权势和官位无关,跟年纪无关, 跟人品有关、跟学品有关、跟影响力有关 ,这样的名师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1、 有才华:名师 一定要自身有着过人的才华,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科里做出重要和广受认可的贡献,这样的导师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向往和佩服,也才能够在研究上不断突破和进步,带着他的学生向前走!这个才华横溢的老师可以很老很有学术地位也可以很年轻很有潜力,比如数学界的陈省身和陶哲轩,他们的贡献和才华注定会不断刺激他们自己向前进,也在不断激励他的学生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当然导师的领域不同、才华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不一定都是那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但是他必须是一个由自己的学术贡献点亮的“发光体”,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学生跟着他去追更高更远的学术梦!反之,如果一个靠“钱和权”包装出来的“虚名师”,他的光不是发自内在学术贡献,跟着他的学生也很难在学术上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反而会落入和他一样追求虚名的怪圈! 2、 有胸怀:名师 对学界同仁和晚辈学生一定要有宽容和包容的胸怀,一定要正面积极地看待学术界同仁的学术成就、尊重对手,而不是拉帮结派、小肚鸡肠地算计别人、嫉妒和打压别人,这样他的学问很难做到顶尖,即使他本人是一个学术成果丰硕的科学家,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好导师!他的学生也很难在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生存和发展得很好,这样的例子国内外都很多,也很可惜;更何况这样的导师一般对自己的学生也很少提携和帮助,还有些会和学生争科研成果的归属,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找导师要找有胸怀、有魄力的老师,而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小家子气导师和目中无人夸夸其谈的孤傲老师,这样的老师今天、明天都不会是“名师”! 3、 有情怀 : 名师 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除了具有过人的才华、出众的人品之外,还要济世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远大理想和目标,一个导师的研究目标如果仅仅是为课题经费和解决自己的温饱,那这样的导师充其量能够算是一个初级入门的 “师兄” ,因为他是一只刚看到天空的青蛙,最多只能把你带到看见天空和青草的地面;如果一个老师的研究目标是解决这个行业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不错,他已经是低飞的燕雀了,会在这样的枝头带你看到远处的山,但是他还带你飞不过去;如果你的导师的研究目标和理想是让世界上最偏远和贫穷的人都因为你们的研究发现和成果而生活幸福,那你的导师就会带着你飞越千山万水!所以,老师一定要有情怀,有“兼济天下”的情怀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名师! 当然,这样的名师不容易找,但是他又不是不存在,他到处都存在,就拿科学网来说吧,这样的名师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几个代表 (未经各位老师同意,我自己的判断,如有冒犯,请直言) : 年轻的名师代表: 陈儒军老师,他就是这样的一位名师!虽然小陈老师不是什么领导、也不是教授,但是小陈老师有着过人的才华、宽大的胸怀和济世的情怀与冲天的豪气,对科研要求高、对学生负责、所做的工作对国家和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还有一个青年教师—陈华勇老师,他用自己不屈不挠的读博精神和执着的工作热情正在冷僻的地质矿床学的研究中实现着伟大的梦想,跟着这样的年轻名师一起努力一定会闯荡出一番广阔天地、实现自己壮丽的人生! 中年的名师代表: 王德华老师,不得不说,其实我在科学网上写博客是深受王德华老师启发的,因为他的博文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家人和朋友的深情、对国家发展的忧虑与期望,他本人的科研做得也是非常地出色,一个浑厚沉稳又感情细腻的山东大汉、一个充满忧患意识和强烈责任感的老师,跟着这样的老师,无论是科研还是做人都一定会做好的! 孟津老师,多才多艺的孟老师在科学网上的博文几乎是全部被戴了“小红花”,没有听到谁对此有意见过,因为孟老师的文笔一流、摄影一流、经历超一流、科研成就更是让人望尘莫及(8月7日的Nature上又发表了孟老师关于侏罗纪化石的研究成果!)虽然他的研究不是很热门的领域,他在的单位不知道是不是招学生,可是如果学生有幸选孟老师做导师,一定是三生有幸! 年长的名师代表: 程代展老师,也许程老师不愿意我这么说(其实程老师也不老),可是程老师的学问做得好是有口皆碑的,程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也是众所周知的,程老师百折不回地在科研路上求索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林毅夫老师,林老师虽不在科学网开博客,可是我心目中的名师的代表,因为他用自己超人的才华、曲折的道路、宽大的胸怀和济世的情怀在当下为我们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丽人生乐章,为他的辉煌成就喝彩,为他的精彩人生祝福,为北大拥有他这样的老师而骄傲!试想学经济的同学,如果能够在林老师指导下度过你的研究生生涯,此生何憾!有这样的榜样在自己面前,又何愁自己做不出成绩呢?!纵是再来一次程门立雪也值得! 所以读研究生,一定要用心去找一位自己真心崇拜和喜欢的名师做导师,即使今天找不到、跟不上名师,也要不断努力全方位提高自己,争取能够有机会去接近名师、聆听教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成就自己!希望在青年研究生中 找名师 成为一股积极向上的风气,这也给向我这样平凡的导师们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更要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拓展和培养自己的胸怀和情怀,争取有一天也成为广大学生心目中向往的名师!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2527 次阅读|35 个评论
关于拟推荐毛宁波等三位同志为湖北名师候选人的公示
热度 3 毛宁波 2012-7-19 05:44
关于拟推荐毛宁波等三位同志为湖北名师候选人的公示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12 年度湖北名师评选工作的通知》(鄂教师 号)精神,经教师个人申请、院(系)推荐、专家评选、学校审定,拟推荐毛宁波、刘德华、罗顺社三位同志为 2012 年度湖北名师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于 7 月 23 日前向学校监察处或人事处反映。 联系电话: 8060992 ( 监察处 ) ; 8062063( 人事处 ) E-mail : szk217@163.com 长江大学 人事处 二 〇 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http://rsc.yangtzeu.edu.cn/newsshow.jsp?id=585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231 次阅读|3 个评论
沈惠川:一代名师吴大猷
热度 3 ShenHuiChuan 2012-6-21 07:32
沈惠川:一代名师吴大猷
沈惠川:一代名师吴大猷 近年来,李、杨成就卓然,国人常提及两人为我学生,并以李与我的机遇传为美谈。实则我不过适逢其会,在那时那地遇到了他们而已。譬如两粒钻石,不管放在哪里,终还是钻石。 ————吴大猷
个人分类: 休闲|4793 次阅读|8 个评论
蔡文研究员做客郑州大学“名师名家讲坛”
anley 2012-5-21 15:47
蔡文研究员做客郑州大学“名师名家讲坛”
蔡文研究员做客郑州大学“名师名家讲坛” 2012 年 5 月 16 日,由 郑州大学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邀请可拓学创立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文研究员作“可拓学的理论、应用与发展”的学术报告,参加报告会的师生 150 多人。报告以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了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可拓学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2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曹广福院长的讲课博文---再论高校老师讲课
热度 7 dulizhi95 2011-12-7 09:14
评曹广福院长的讲课博文 --- 再论高校老师讲课 在中国为人,尤其是当代中国,从来就存在着虚和实的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差距往往非常之大,从官场到“学术”场无不如此。各位如若不信,只需要看看高官们一个个在公开场合“高德”的言行,再看看社会现实也就足够了。 当然,前面只是借用,并非针对曹院长。刚看了曹老师最近关于讲课的最高境界的博文,说实在话,写的很好,很精练,感觉像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深有教益和价值的文章。一是的确值得当老师的学习借鉴,二是值得作为当老师的努力方向。 文章境界很高,很具震撼力,以至于推荐赞成者众,一些人生怕自己“落后于形势”,忙不迭表态自己也要“学着这样”。 然而,感觉这篇文章讨论的不是现实,而是宗教,境界也确实很高,但高得像宗教。就像耶稣基督教导人们:人家打了你的左脸,你不仅不应该还手,还应该把右脸伸给他,让他再打,不过这仅仅只是宗教,而不是现实一样。 首先,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学懂,让学生掌握所教的内容,达到严格的有深度的考试能做对题,工作后能干活,这样的目的。要是连这样的目的都达不到,却要在那里侈谈“高境界”,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的行为。 一是可以对当今高校的学生进行普遍地考查,看达到了我说的基本要求没有?再看看当今由于高校扩招及教师队伍的迅猛扩大,大量的教师本身连基本功力都不具备,还谈境界? 这些情况,曹老师作为院长应该不会看不到。 据说曹老师系国家级名师,若您教出的学生,九成以上达到了我所说的基本要求,五成达到了您所说的“境界”,我的确认为,国家领袖应该号召全国的老师向您学习。其作为榜样的力量和价值至少不应该比当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差。
2726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战略课
dongzg101 2011-9-17 13:06
今天又上课战略课。老师分组,8个人一组以后都是不变的了。上周第一次上战略课讨论,自由组合,我们这一组,有胡同学、马同学、刘同学等等六、七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严师岀高徒 高徒捧名师——记苏步青的名言
热度 9 sqdai 2011-6-17 10:37
严师岀高徒  高徒捧名师——记苏步青的名言
2010 年 3 月 10 日 中午,董力耘博士和我与北大的史一蓬博士小聚,我们三人是复旦校友。史博士说起,苏步青先生有一句名言:“严师岀高徒,高徒捧名师”,听后颇受启发。 翌日,在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题汇报后,我与中科大的陆夕云教授趁着茶歇在电梯口闲聊,说起上述名言,他也很认同。我说,最好能碰到李大潜院士,当面印证此言的出处和深意。 无巧不成书。话音刚落,只见李大潜院士搭着电梯徐徐地上来了。原来,此次他跟我一样,也是“运动员”,来接受“裁判员”的裁定的。 我赶紧跑上前去,向李老师求证此事。他说,是啊,苏老在很多场合说过这句话,在他身边的人经常听到他这样说。可惜,茶歇的时间已近结束,来不及听到李老师的进一步诠释。 回家后,在网上发现有很多相关记叙。 1989 年,苏老到浙大附中参观时说:“ 我从 1927 年大学毕业后,做了 62 年教师,做到老,学到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崇高职业。我不是名师,是严师,严师出高徒。做老师很辛苦,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为人师表,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 ”王增藩在《苏步青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http://www.fudan.edu.cn/su/39.htm )中写道:“ 苏步青曾风趣地说过,‘名师出高徒’,天下没有不出高徒的名师。但是,我觉得这句话还不全面,应该是‘严师出高徒,高徒捧名师’。学生的本领大了,无形中就把老师的威望提高了。 ”在王增藩的《苏步青》中,曾引述道:“ 有一次,苏先生在接见自己的学生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岀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岀了名。但是,我要说,有一点你们还没有超过我,那就是我培养了一代像你们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岀超过自己的学生。 ”这些话是对“严师岀高徒,高徒捧名师”一说的最好的注记。 苏步青 先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逾一个甲子,培养英才无数,可谓桃李满天下。在 1931 年到 1952 年的 21 年间,他带出了 106 名学生,其中有 30 多位先后担任数学系主任和数学研究所所长,还有几位大学校长、副校长。 例如,抗战期间,苏步青教授随浙大南下逃难,历尽颠沛流离,跋涉五千里,最后到了贵州遵义的湄潭,在那里的山洞里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微分几何讨论班(就是有名的“山洞讨论班”)。苏步青每晚在夫子庙里,在昏暗的桐油灯下准备教案,白天为了避免躲空袭警报,干脆钻进山洞与四位学生纵论微分几何。后来这四位都成了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张素诚(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白正国(曾任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吴祖基(曾任郑州大学数学系主任)和熊全治(曾任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主任、《微分几何杂志》创办人)。 1982 年熊全治回国看望苏先生,回忆起当年的山洞讨论班时说,那时曾因做讨论班报告准备不充分,挨了苏先生的训斥,他感激地说:“ 幸亏 40 年前苏先生痛骂了我一顿,把我给骂醒了,否则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苏 先生最负盛名的学生是谷超豪院士, 1946 年入室。苏先生见他悟性极好,认为好马仍应重鞭抽,给他一篇难度很高的论文,让他一个月读完并做报告,谷超豪也不负所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课业,此后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关于谷超豪和胡和生的故事以前的博文里已述及,这里略过。 苏 先生在培养人才上特别注意对拔尖学生的栽培,创立了“拔一个,带一批”的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倾全力培养岀谷超豪之后,谷超豪先生又带出了李大潜、陈恕行等优秀学生,李大潜先生又带出一批尖子,如今已形成一个绵延的“人才链”。 在一篇关于鼓励学生超过自己的短文中,苏步青认为: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老年科学工作者能否正确对待这个规律,并自觉主动地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我们不必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感到羞愧难受,而相反地应把它看作是对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 ” 苏步青关于 “ 培养学生一代超过一代 ” 的观点,在《光明日报》上的 “ 每周评论 ” 中,被称为 “ 苏步青效应 ” 。苏步青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归纳出以下三条做法: “ 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自己;二是不要挡住他们的成才之路,要让他们超过自己继续前进;三是自己决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抓紧学习和研究,用自己的行动,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使中青年人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 苏步青 先生已离开我们几年了,但他的崇高的师道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的人才观,更值得我们体会和效法。 附照中,左起:胡和生,李大潜,苏步青,谷超豪。 写于 2010 年 3 月 13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4734.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71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英国古植物学的传承(5): 名师W. G. Chaloner教授
livingfossil 2010-12-31 07:19
《古植物学的故事》(90 ) 英国古植物学的传承(5): 名师William Gilbert Chaloner教授 孙启高 2010 年12月30日 英国著名古植物学家William Gilbert Chaloner(1928--) 师从 ThomasMaxwell Harris教授( 1903--1983)。1947年,W. G. Chaloner 进入英国 雷丁大学 (University of Reading)学习。他接受了 化学、植物学和地质学这 3个专业的训练,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1953---1954年Bill Chaloner赴美国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跟随著名古植物学家 Chester Arthur Arnold教授(1901--1977)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工作期间,Bill Chaloner访问了康乃尔大学 Harlan P. Banks 教授(1913--1998)的古植物学实验室并从事野外采集。 在结束美国的博士后研究后, Bill Chaloner到法国巴黎参加了1954年7月214日召开的第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根据Bill Chaloner教授回忆和其他文字资料,在这次会议上法国古植物学家 Edouard Boureau (1913--1999) 提议成立国际古植物学协会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alaeobotany),并担任首任秘书长。 1976年Bill Chaloner教授 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FRS)。 1981年和2000年Bill Chaloner教授先后两次访问中国。他与中国几代古植物学家都有广泛交流与合作。 Bill Chaloner教授的早期研究兴趣主要是泥盆纪植物大化石和孢子的研究。后来,他的科学研究拓展到古植物学研究的很多方面并开拓了一些崭新的研究领域,如:植物化石的气孔密度及指数与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等。 Bill Chaloner教授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名师,他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很多学生都已成为优秀的古植物学家。 关于 Bill Chaloner教授的学术经历和成就,请参见英国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两位教授Andrew Scott和Margaret E. Collinson撰写的资料---- Biography and Bibliography of Professor William Gilbert Chaloner: Biography of Professor W. G. Chaloner ------------------------ 相关资料: 古植物学的故事( 13)-----看英伦 英国古植物学的才子与才女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9898 2009-11-10 10:51:34 古植物学的故事(39 )---350年来与古植物学有缘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与外籍院士(1660--20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8266 发表于 2010-5-24 23:43:30 古植物学的故事(44 ): 著名古植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William G. Chaloner 教授畅谈他的学术人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3604 发表于 2010-6-9 1:02:09 http://www.palynology.org/history/chalonerb.html AASP ORAL HISTORY PROJECT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WILLIAM G. (BILL) CHALONER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16th December 2002 Interviewer - J. B. Riding -------------------------------- William Gilbert Chalon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Chaloner_(botanist) Professor William Gilbert Chaloner FRS (born 22 Nov 1928) is a distinguished British paleobotanist . He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Botany in the Earth Sciences Department at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 and Visiting Professor in Earth Sciences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Life Chaloner was born in Chelsea, the son of Ernest J and Lenore (ne Maude) Chaloner and was educated at Kingston Grammar School . He attended evening classes in Geology at Chelsea Polytechnic. In 1947 he went up Reading University to study Botany, Geology and Chemistry and gained his B.Sc. in 1950 and a Ph.D in 1953. After a yea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 returned home to serve two years National Service in the army before joining the faculty of the Department of Botany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 1956. In 1972 he became Professor of Botany at Birkbeck College . In 1979 he was appointed to the Hildred Carlyle Chair of Botany at Bedford College . He has held visiting professorships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Nigeria, Nsukka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William is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 and the Linnean Society and the recipient of several awards, including the Linnean Medal and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s Lapworth Medal. He was elected as a Trustee for the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at Kew in 1983. He was president of the Linnean Society from 1985 to 1988. He married his American wife Judith; they have two daughters and a son. ------------------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3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国古植物学的传承(4): 名师John Walton教授
livingfossil 2010-12-31 01:50
《古植物学的故事》(89) 英国古植物学的传承(4): 名师John Walton教授 著名古植物学家 John Walton (1895-1971) 曾在剑桥大学师从古植物学大师 Sir Albert Charles Seward 教授 (1863--1941) 。 19301962 年 John Walton 在 Glasgow 大学担任植物学 Regius 教授。 1931 年 John Walton 当选为爱丁堡皇家科学院院士。公开资料显示提名人为: Edward Taylor Jones, Sir John Graham Kerr, Thomas Murray MacRobert, Rober Alexander Houstoun 。 19371940 年 John Walton 担任爱丁堡皇家科学院副院长。 John Walton 以研究晚古生代植物化石而著名, 他对古植物学研究的最杰出贡献是他 首创的撕片法( cellulose acetate peel)。1940年, John Walton 出版了一本古植物学教科书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Fossil Plants , 1953 年该书发行第 2 版。 John Walton 为英国及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古植物学发展培养了一些后续人才。 John Walton 的学术交流很广泛,他与中国同行也有学术交流,但需要认真考证。有一种说法,中国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 1910--1992 )原计划赴 Glasgow 大学跟随 John Walton 专攻古植物学,但因战争等客观原因未成行。 1944 年,徐仁先生离开西南联大,赴印度 Lucknow 大学植物系跟随 Birbal Sahni ( 1891--1949 )教授学习古植物学。 Birbal Sahni 也是 Sir Albert Charles Seward 教授 (1863--1941)的学生。 相关文献: 《古植物学的故事》(85) 英国的植物学Regius教授席位与两位古植物学家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7837 发表于 2010-12-27 2:36:13 古植物学的故事(41): 关于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学术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0892 发表于 2010-6-1 11:39:09 孙启高 2010 年 12 月 30 日星期四 ------------------------ 附件1 美国古植物学家Charles B. Beck撰写的 John Walton 教授生平 Dr. John Walton, 1895-1971 http://www.botany.org/plantsciencebulletin/psb-1971-17-2.php PLANT SCIENCE BULLETIN A Publication of the 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 Inc. June 1971 Vol. 17 No. 2 ,P.19 John Walton, regius professor of botany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from 1930 until 1962, died on February 13th in Dundee, Scotl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and a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the 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 Professor Walton was internationally famous for his studies of Paleozoic plants. His influence has been felt, knowingly or unknowingly, by every palaeobotanist who ever made a cellulose acetate peel or a transfer preparation of a fossil specimen because he originated both of these basic and indispensible techniques. Indeed,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palaeobotanv has been so greatly facilitated by their universal application that, without any discredit to his important botanical contributions. They can be considered Professor Walton's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Professor Walton was horn in London, and educated at Edinburgh and Cambridge. In 1921 he was botanist with the first Oxford expedition to Spitzbergen. Following his retirement he was given the honorary appointment, Dean of Faculties, by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He received Doctor of Science degrees from Cambridge and Manchester, honorary Doctor of Science degrees from Montpellier and Lille, and an honorary Doctor of Laws degree from McMaster. In addition to his interests in morphology and palaeobotany he had a deep concern for nature and its conservation. This interest, which persisted throughout his life-time, is reflected in certain positions he held. He was President of the Glasgow Tree Lover's Association and the Scottish 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 a forestry commissioner, and a member of the Scottish Committee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His interests also encompassed the fine arts, and he served as honorary cura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s art collections. Professor Walton visited North America on several occasions, and will be remembered personally by his many American and Canadian friends amongst whom are several who studied under him as exchange students or post-doctoral fellows. Charles B. Beck ---------------------- 附件2 英国 Glasgow 大学的公开资料 -- Biography of John Walton http://www.universitystory.gla.ac.uk/biography/?id=WH1430type=P John Walton, Botanist Born 1895, London, England. Died 13 February 1971. University Link: Dean of Faculties, Professor Occupation categories: botanists John Walton (1895-1971) was Regius Professor of Botany at the University from 1930 to 1962 and Dean of Faculties, 1967 to 1970. He was an honorary curator of the University's collections of Fine Art. Born in London, Walton was the son of the Scottish artist E A Walton. Walton was educated at Daniel Stewart's College, Edinburgh and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His Cambridge studies were interrupted by the First World War, during which he served in the Friends' Relief and Ambulance Services. He became a demonstrator at Cambridge and a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nd was briefly Professor of Botany at Birmingham before his appointment to the Glasgow chair in 1930. His studies of Palaeozoic floras brought him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Walton was a president of the Scottish 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 and of the Glasgow Tree Lovers' Association as well as a Forestry Commissioner. He was Governor of the West of Scotland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rom 1930 to 1952. He was an honorary Doctor of Laws of McMaster University, Ontario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 附件3 Albert Charles Seward 与John Walton合作的文章摘要 On a Collection of Fossil Plants from the Falkland Islands http://jgslegacy.lyellcollection.org/cgi/content/abstract/79/1-4/313 Prof. Albert Charles Seward, Sc.D., Pres.G.S., F.R.S. John Walton, M.A. In May, 1922, I received from Dr. H. A. Baker, F.G.S., a collectionof Permo-Carboniferous plants from the Falkland Islands which,with the consent of the Colonial Office, was entrusted to mefor examination and description. At a later date additionalspecimens were received, some of which, although unfortunatelytoo imperfectly preserved to be determined, were from rocksclassed as Devono-Carboniferous. The Permo-Carboniferous materialwas collected on George Island and Speedwell Island off thesouthern extremity of East Falkland, also at North Arm, Bayof Harbours, near the southern extremity of East Falkland; whileothers were found at Cygnet Harbour and Egg Harbour on the westerncoast of Lafonia (the southern peninsula of East Falkland),and at Dos Lomas on the north-western coast. 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fossils I have been assisted by Mr.John Walton, of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who is responsiblefor the descrip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fossil wood. Subsequent to Charles Darwin's visits to the Falkland Islands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ir geology, until the Archipelagowas visited in 19011902 by Prof. J. G. Andersson andother members of the Swedish South Polar Expedition. The resultsthen obtained were considerably extended by a second SwedishExpedition in 19071908,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r. C.Skottes-berg. Dr. T. G. Halle , of Stockholm, who was a memberof that expedition, contributed to th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Uppsala, in 1911, a very valuableaccount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4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古植物学名师T. M. Harris
livingfossil 2010-12-30 12:29
《古植物学的故事》(88) 英国古植物学的传承(3): 名师T. M. Harris教授 孙启高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著名古植物学家ThomasMaxwell Harris教授( 1903---1983)是古植物学大师Sir Albert Charles Seward (1863--1941) 的一位学生。19351968年,T. M. Harris担任英国雷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植物学教授。1948年T. M. Harris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 FRS )。 1964 年 T. M. Harris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一、学术贡献 T. M. Harris教授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为《(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侏罗纪植物群》(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共5卷): Harris, T.M., 1961.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I. Thallophyta-Pteridophyta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Harris, T.M., 1964.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II. Caytoniales, Cycadales and Pteridosperms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Harris, T.M., 1969.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III. Bennettitales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Harris, T.M., Millington W. Miller J., 1974.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IV 1. Ginkgoales , 2. Czekanowskiales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Harris T.M., 1979.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V. Coniferales .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二、培养人才与学术踪影 T. M. Harris训练和培养了许多学生,如:Mabel Winifred Kendall (1920--2004)、William G. Chaloner (1928--)、Shya Chitaley和Joan Watson等。 1983年5月1日T. M. Harris逝世。同年7月《国际古植物学协会通讯》(第21期)第213页(IOP Newsletter No.21, pp.213, July 1983)刊发了一组追思性的短文,T. M. Harris的学生、同事及友人怀念古植物学的一代名师。 雷丁大学将位于 Whiteknights Campus 的植物园命名为The Harris Garden。William G. Chaloner教授曾带我参观过这个植物园。 有一年夏天,我曾跟随William G. Chaloner教授及其学生和同事到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的海滨小镇---Scarborough进行野外采集。美丽的Scarborough 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Sarah Brightman演唱的、那首永远流传的经典老歌Scarborough Fair。不过,我们到Scarborough的目的不是听歌,而是到海边的侏罗纪地层采集化石。这个化石点曾是T. M. Harris教授工作过的一个天然实验室。我们在这里采集了很多银杏化石,主要是 Ginkgo huttonii 这个种。 三、与中国的联系 应英国皇家学会的请求,W. G. Chaloner教授于1985年为他的老师T.M. Harris教授撰写了一篇长篇回忆录。Chaloner教授送我一份该回忆录的复印件,我很仔细地阅读了这份历史文献。我非常关心T.M. Harris与中国学者的交往。 根据W. G. Chaloner教授提供的历史文献,T.M. Harris教授一生中共5次访问印度。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T.M. Harris作为学术顾问第一次访问成立不久的印度Birbal Sahni古植物学研究所。当时,中国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19101992年)正在该所工作。我想,这可能是T.M. Harris教授与徐仁先生初次见面。 在1949年之前,T.M. Harris教授可能见过中国古植物学家斯行健先生(1901--1964)。斯行健先生于1928--1931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古植物学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斯行健先生于1930年与他的导师W. Gothan (18791954)一起到英国剑桥大学参加第5届国际植物学大会。 1950年夏,徐仁先生从印度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第7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会后,徐仁先生第一次访问英国。30年后的夏天,徐仁先生第2次访问英国。1980年夏,徐仁先生率领中国古孢粉学代表团(共7名成员)到剑桥大学参加了第5届国际古孢粉学大会。之后他们赴雷丁大学参加第1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中国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先生(1917--2010)也参加了第1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 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为 T.M. Harris 教授与中国同行之间提供了重要的交流机会。 有一年在我访问英国期间,W. G. Chaloner跟我谈起中国著名古植物学家周志炎先生(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曾跟随T.M. Harris教授从事研究工作。1968年,T.M. Harris教授从雷丁大学植物系退休后,他一直在该校地质系发挥余热。周志炎先生是银杏植物化石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于1980--1982年在英国雷丁大学等学术机构进修。 ------------------------- 有关资料: http://rsbm.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31/228.citation W. G. Chaloner Thomas Maxwell Harris. 8 January 1903-1 May 1983 Biogr. Mems Fell. R. Soc. November 1, 1985 31:228-260; doi:10.1098/rsbm.1985.0009 ------------------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85 The Royal Society Thomas Maxwell Harris. 8 January 1903-1 May 1983 by WG Chaloner - 1985 - Related articles www.jstor.org/stable/769926 - Similar -------------------------- Thomas Maxwell Harris(1903--1983)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Maxwell_Harris Thomas Maxwell Harris (born January 8, 1903; died 1983) was a British botanist. He received his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was a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 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from 1961 to 1964. Partial bibliography The Fossil Flora of Scoresby Sound East Greenland ( Copenhagen , 1931). The British Rhaetic Flora ( London , 1938). British Purbeck Charophyta (London, 1939). Liassic and Rhaetic Plants collected in 1936-38 from East Greenland, etc. (Copenhagen, 1946). Conifers of the Taxiodiace from the Wealden Formation of Belgium, etc. ( Brussels , 1953). The Yorkshire Jurassic flora (five volumes, London, 19611979). Awards 1968 Linnean Medal ----------------------------------- Tom Harris (botanist)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m_Harris_(botanist) Professor Tom Harris was a distinguished paleobotanist and keen gardener . Tom Harris was an academic at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who was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Botany . Harris supervised William Chaloner (botanist) , later a botany professor. Tom Harris would say to students: 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die for botany, you'd better be prepared to kill for it! The Harris Garden , located on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s Whiteknights Campus , was named after him. References ^ a b J. B. Riding (interviewer),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William G. (Bill) Chaloner ,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AASP Oral History Project, The Palynological Society , 16 December 2002. ^ The Harris Garden Description . Friends of the Harris Garden.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6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杂谈-3:严师岀高徒 高徒捧名师
热度 1 sqdai 2010-11-19 08:58
3 月 10 日 中午,董力耘博士和我与北大的史一蓬博士小聚。史博士说起,苏步青先生有一句名言:严师岀高徒,高徒捧名师,听后颇受启发。 翌日,在做了重点项目的结题汇报后,我与中科大的 陆夕云 教授趁着茶歇在电梯口闲聊,说起上述名言,我们都很认同。我说,最好能碰到李大潜院士,当面印证此言的出处和深意。 无巧不成书。话音刚落,只见李大潜院士搭着电梯徐徐地上来了。原来,此次他跟我一样,也是运动员,来接受裁判员的裁定的。 我赶紧跑上前去, 向李 老师求证此事。他说,是啊,苏老在很多场合说过这句话,在他身边的人经常听到他这样说。可惜,茶歇的时间已近结束,来不及听到 李 老师的进一步诠释。 回家后,在网上发现有很多相关记叙。 1989 年,苏老到浙大附中参观时说: 我从 1927 年大学毕业后,做了 62 年教师,做到老,学到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崇高职业。我不是名师,是严师,严师出高徒。做老师很辛苦,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为人师表,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 王增藩在《苏步青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http://www.fudan.edu.cn/su/39.htm )中写道: 苏步青曾风趣地说过,名师出高徒,天下没有不出高徒的名师。但是,我觉得这句话还不全面,应该是严师出高徒。学生的本领大了,无形中就把老师的威望提高了。 在王增藩的《苏步青》中,曾引述道: 有一次, 苏 先生在接见自己的学生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岀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岀了名。但是,我要说,有一点你们还没有超过我,那就是我培养了一代像你们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岀超过自己的学生。 这些话是对严师岀高徒,高徒捧名师一说的最好的注记。 苏步青 先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逾一个甲子,培养英才无数,可谓桃李满天下。在 1931 年到 1952 年的 21 年间,他带出了 106 名学生,其中有 30 多位先后担任数学系主任和数学研究所所长,还有几位大学校长、副校长。 例如,抗战期间, 苏步青 教授随浙大南下逃难,历尽颠沛流离,跋涉五千里,最后到了贵州遵义的湄潭,在那里的山洞里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微分几何讨论班(就是有名的山洞讨论班)。苏步青每晚在夫子庙里,在昏暗的桐油灯下准备教案,白天为了避免躲空袭警报,干脆钻进山洞与四位学生纵论微分几何。后来这四位都成了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张素诚(现为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白正国(曾任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吴祖基(曾任郑州大学数学系主任)和熊全治(曾任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主任、《微分几何杂志》创办人)。 1982 年熊全治回国看望 苏 先生,会议回忆起当年的山洞讨论班说,那时曾因做讨论班报告准备不充分,挨了 苏 先生的训斥,他感激地说: 幸亏 40 年前 苏 先生痛骂了我一顿,把我给骂醒了,否则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苏 先生最负盛名的学生是谷超豪院士, 1946 年入室。 苏 先生见他悟性极好,认为好马仍应重鞭抽,给他一篇难度很高的论文,让他一个月读完并做报告,谷超豪也不负所望。关于谷超豪 - 胡和生的故事在以前的博文里已述及,这里略过。 苏 先生在培养人才上特别注意对拔尖学生的栽培,创立了拔一个,带一批的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倾全力培养岀谷超豪之后, 谷超豪 先生又带出了李大潜、俞文鰦、陈恕行等优秀学生, 李大潜 先生又带出一批尖子,如今已形成一个绵延的人才链。 在一篇关于鼓励学生超过自己的短文中,苏步青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老年科学工作者能否正确对待这个规律,并自觉主动地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不必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感到羞愧难受,而相反地应把它看作是对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 苏步青关于 培养学生一代超过一代 的观点,在《光明日报》上的 每周评论 中,被称为 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归纳出以下三条做法: 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自己;二是不要挡住他们的成才之路,要让他们超过自己继续前进;三是自己决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抓紧学习和研究,用自己的行动,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使中青年人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苏步青 先生已离开我们好几年了,但他的崇高的师德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的人才观,更值得我们效法。 写于 2010 年 3 月 13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4734.html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6025 次阅读|3 个评论
“名师出高徒”——有时的确是真理呀!
wangxh 2010-11-1 09:47
一位研究生描述某校特等奖学金评选现场发生的故事,首先是个人自述。其实能够登上这个讲台的选手都很了得,听这一位: 我发表SCI文章十余篇......(台下掌声一片) 另一位说:我发表SCI文章8篇,最高的影响因子10.X......(台下又是掌声一片,外加欢呼声) 自述还在紧张地进行,这时走上一位名师弟子说:我才发表2篇文章,一篇NATURE,一篇SCIENCE......(台下观众目瞪口呆,一片叹息声) 一会儿,大家从惊呆中缓过神儿来,感慨道:看来,其他只能争No.2喽!!! 名师出高徒看来,有时的确是真理啊!
个人分类: 教之道|302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金庸武侠世界中的十大名师
eagerss2008 2010-9-6 17:44
第十名 洪七公 洪七公,号九指神丐。如果没有郭靖,他或许都称不上是称职的老师。首先,他没有耐心,对于教育也毫无兴趣。所以,他没有几个徒弟。其次,即便是传授功夫,他也从来没有系统地教。想起来时,教上几句只言片语。忙起来后,早不知游向何方。典型的例子是,丐帮长老鲁有脚跟了洪帮主几十年,也只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中的一招。 但是,他培养了郭靖。就凭这一点,他也算是一个名师。郭靖这个傻小子跟了许多师傅,武功还是奇差无比,自从跟了七公,立马登堂入室,进入一流高手的行列。 郭靖的成功说明洪七公的教学方法还是有些道行的:一是他对于学生的天性很了解。他知道郭靖踏实,适合于降龙十八掌这种简单、实在而威猛的功夫。针对黄蓉,他就只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二是他的教学方法比较个性化。郭靖脑子反应慢,如果在耳边喋喋不休地指教,学生理解不了,恐怕也是事与愿违的。所以,他每教郭靖一个简单动作,就让他冲着某颗树猛练。傻孩子慢慢入了门,终于成为了高手。 洪七公把笨拙的郭靖都培养出来了,还有谁敎不出来?所以他称得上名师。 点评: 从无差学生,只有欠方法。 因材而施教,冥顽化神奇。 有句话说,没有不称职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这话虽则有些偏颇,但也讲出了一个道理:对于某些后进的似乎愚钝的差学生,老师更应该针对学生的爱好、性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终能成才。 第九名 侠客岛主 在《侠客行》中,侠客岛上的龙岛主和木岛主,除去在文章的末尾和沉迷于壁上武功中的石破天切磋过外,从没有和别人动过手,但我们都知道此二人武功盖世,因为他们有一批武功超一流的徒弟。 两位老师的学生化名张三李四,在中原行走多年,赏善罚恶,令江湖各门派谈之色变。在江湖上,要赏善、要罚恶,没有些真实功夫是不可能的。张三李四多年未曾失手,说明他们的武功比起同时代的高手要超出许多。 张三、李四虽牛,在岛上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他们属于一般学生,连学生会干部都不是。两位岛主的学生众多,个个都很低调,但人人都是高手。 两位岛主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部经典进行反复研究 李白的《侠客行》及其高深的注解,相信这也是他们带徒弟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像是今天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即通过讨论班,通过讲座,通过辩论而深入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两位岛主分了几批招收弟子,首先是海盗里的才智之士,其次,找了许多中原的一流才子,再其次,就是直接找已成名的有思想的武林高手。众多高手互相切磋,自然从中培养和产生出一流人才。 侠客岛主刚发现这个典籍时还有保密的想法,后经日久研究但不得其解时,越发盼望有人能够为他们解开谜团,就广请各路有识之士。这种精神是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他们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点评: 研究复讨论,好学又多问。 共学共进步,亦师也亦生。 以团队形式学习,强调研究讨论的做法,就容易形成班级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协作能力。 第八名 金毛狮王 由于命运坎坷,金毛狮王谢逊成为了一个性格怪异的人。一方面他豪放、磊落、放达不羁,另一方面,他多疑、无常、暴虐有加。他这样的人基本上是不适合做老师的。 但是,他深爱义子张无忌。他知道孩子长大了应该学功夫。他还知道,这个孩子不能一辈子都呆在冰火岛。他心里有一种紧迫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孩子最多的东西,教会孩子最应该知道的东西。这一点,甚至孩子的亲身父母都没有想到。 于是,谢逊开始了他的一对一的教学实践。 年岁还小的无忌,不可能接受艰深武功。谢逊的做法是将最高深的口诀要领教给孩子,即使不理解,也要让学生牢牢记住。 张无忌在八九岁的时候牢牢记住了 七伤拳 等高级武功的口诀。在以后的实践中,他常借鉴这些内容。它们对他的功夫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谢逊判断对了,无忌很快就离开了冰火岛。如果按部就班地从踢腿冲拳开始,根本不可能学到什么,更不可能接触到高深的功夫。金毛狮王自己一肚子的学问和功夫就没有办法传给孩子了。 他不应该是一个好老师,但是,他以一颗爱心处心积虑地制订了学生的培养方案,并有效地进行实施。最后的结果是:张无忌成了天下的武功第一高手。所以,作为启蒙教练,金毛狮王也当得起名师这个称号。 点评: 非是一日功,冰冻方三尺。 沙上怎建塔,根本需夯实。 学生的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就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少儿时代对英语、数学、古诗词等等的强记硬背,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而这,也是教师在育人生涯中上应始终秉持的理念。 第七名 小龙女 小龙女一辈子只教过一个学生,就是杨过。她的教学资历虽浅、经验不多,但是,她在教育方面至少有两点是值得称道的。 其一,对学生充满爱心。虽然小龙女心静如水,很少有感情流露,对待学生也是一脸严峻、不拘言笑,但是,她是从心底里真心爱护学生。少年人,特别像杨过这样聪明细腻的孩子,对于这方面一定是非常敏感并且有深刻感悟的。所以, 同样作为一个严厉的老师,全真教的牛鼻子老道赵志敬在杨过心里就分文不值。因为杨过感到赵老道只顾打击、训斥他,其出发点并不是真心为学生好。 鲁迅先生曾说过: 教育根植于爱 ,这绝对是一个真理。所有成功的教育一定是以爱心为基础的。 其二,小龙女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独特,是完全符合学生特点的。对于杨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常规的说教不能够解决问题。她选择了在密室里抓鸟等能够引发孩子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小龙女用真诚的爱心、扎实的功底和恰当的方法为杨过的武术生涯成功启了蒙。 点评: 爱心做教育,无私去付出。 师生换位思,学生终开悟。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去理解、关心、教导他们并加强沟通,亦师也亦友,相信必能感化学生,使之成才。 第六名 毒手药王 毒手药王本是个和尚,擅长制药用药、治病救人。但是,并不是他的医术,而是他的下毒解毒功夫使他名动江湖。 毒手药王一共带过 4 个徒弟,关门弟子是程灵素。前三个徒弟的功夫也臻一流,但是,几个人均品行不端,心狠手辣、貌合神离、争斗不断。 药王很痛心几个徒弟虽然学到不少功夫,但没有学到济世爱人的情怀。然而,药王晚年找到了一个可以继承衣钵的徒弟。程灵素重情义讲正义、即聪明又缜密。她不仅学会了《灵枢》和《素问》这些经典,而且掌握了毒手药王的所有的手段。后来,她种植成功了传说中的无味无色的剧毒 七心海棠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程灵素用学到的功夫惩罚了敌人,清理了门户、保护了爱人。维护了毒手药王的英名 毒手药王培养关门弟子的经验在于: 1. 选材。他汲取了前半生的教训,为自己找了一个最能够继承自己思想的弟子。该弟子不仅有很好的才质,而且有很好的品德。 2.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药王认识到只传授专业技能培养不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也不能使自己的本领发扬广大、服务于社会。 3. 对于关门弟子,药王明白弟子必须得到真传。古时候,师傅带徒弟时通常都有些保留。因此,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呈现出一个单调递减的规律,许多好的东西都渐渐失传了。药王没有走这个老路,药王把自己所有的诀窍和心得都传给了程灵素。 程灵素不仅全面继承了药王的学识还有所创新。这是毒手药王作为老师的最大成功。 点评: 传道又授业,育人又育德。 知识倾囊授,方有后来者。 作为老师,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更要培养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素质的学生,这样才能够对个人发展有利,社会有用。 第五名 天山童姥 出身于少林寺的虚竹从来没有拜天山童姥为师,不过,他的武功招式大部分都是童姥教的。由于一个机缘,小和尚虚竹得到了逍遥派的内功传输,突然间内力大增。但是,如果没有童姥的教导,他的内功可能永远不会得到应用。 天山童姥对于虚竹的教育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如此不愿意进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对于老师如此抵触。虚竹死守着少林寺的招式,对于童姥的教导异常反感。为此,童姥想尽了一切办法,苦口婆心,威逼利诱,还包括使用美人计。 童姥的教学是非正统的,有些赌气、有些戏弄、有些玩闹、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她的传授还是有计划性,而且是循序渐进、符合教学规律的。在她逃难和练功之余还是很用心地思考如何把眼前这个不怎么样的原材料好好敲打和雕琢一番。她是一个勤于思考的老师。 对于童姥 霸王硬上弓 式的培训,虚竹很反感,躲之唯恐不及。但是,他还是 被培养 成一流高手。 童姥不遗余力、坚韧不拔地传授功夫,让虚竹从武功到精神都脱胎换骨了。 童姥的许多教学手段并不可取。但是,她授徒生涯也说明:有时候,学生不愿意学习某些内容,是因为他的思想和经历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和层次。年轻时侯的 被培养 也许会对他的一生大有益处。最终,学生是会理解和感激的。 天山童姥能把如此厌学、如此顽固的拙笨少年培养成为超一流好手,足以证明自己是一位名师。 点评: 你非常规生,我非常规师。 叛逆学生在,何必拘常理? 对于叛逆的学生,举止异常、心理异常的学生,更应该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不应拘泥不化。 第四名 穆人清 《碧血剑》中主角袁承志是忠良之后,其父袁崇焕乃是镇守山海关、令皇太极的八旗军闻之胆寒的边关元帅。只可惜,崇祯皇帝听信谗言,毁掉了手下这个倔强的、不怎么听话的南蛮子。同时他也就毁掉了支撑大明金銮宝殿的那块最坚固的基石。 身为孤儿的袁承志还是有些运气的。因为,他终于拜在华山 神剑仙缘 穆人清的门下。 穆人清是一个真正的、正统的名师。和前面几位名师相比较,他不是偶然的,不是玩票的,也不是另类的。穆人清是一位有传承、有系统、有追求的名师。 穆人清在袁承志少年时就对他实施了按部就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训练。所以,未出华山,袁承志就已经成为了一流的高手。 穆人清的培养模式可以说有下面特点: 1. 注意循序渐进。从罗汉拳、破玉拳等初级功夫练起,主张长期有系统地学习,并不主张让学生一开始就好高骛远。 2. 注重本门功夫的训练。本门功夫是学生立足的根本。他的 3 个徒弟都将本门功夫混元功练得炉火纯青。 3. 虽然立足于本门功夫,但穆人清从来不要求徒弟拘泥本门的功夫。他默许甚至鼓励徒弟涉猎别派武功。所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袁承志就曾自学过金蛇郎君的剑法,还在师傅的支持下学习了木桑道人的神行百变等功夫。这种博采众长的做法显然对他的视野和应变大有益处。 穆人清的徒弟个个成才,无怪乎木桑道人对他这一点极为羡慕。穆人清可称得上是江湖上的一个大宗师。 点评: 循序又渐进,谆谆有师训。 博采众家长,造车不闭门。 对大多数学生而已,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有循循善诱的态度和行为。而且,老师应鼓励学生多有涉猎,拓展视野,这对于现在全面素质培养,尤为重要。 第三名 张三丰 在历史上,张三丰是真有其人。他名字就是三连横和分列在一竖两边的六个短横,分别代表了乾坤两卦(乾三连、坤六断)。 据说,张三丰穿着邋遢,不修边幅。不过,他的武学成就惊人。他的徒弟武当七侠都有很高的造诣,每一个人在江湖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另外,他的弟子们很团结,彼此间相亲相爱,视同手足,这都有赖于老师的魅力、感召力和教育。 金庸关于张三丰的教学方法和体系描写不多。这位老道经常闭关,一闭就是数年(有时候真耽误事儿),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有限。但是,张三丰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极其出众。每每能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下面这两个片段都是张三丰授徒的场面。他的教导往往是临时起意,比较随意,事前并没有很多准备。但是,其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片段一:张三丰在深思武林中传说的口诀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的时候,手中写出的书法形成了一套精妙的武功。恰巧被爱徒张翠山碰到,于是他将这一套书法和功夫传给了张翠山。这个功夫后来成了 银钩铁画 张翠山的看家本领。 片段二:张三丰当着敌人的面,传授张无忌太极拳和太极剑,让无忌在短时间内悟出其中真意。俗话说, 太极十年不出门。 这说明太极拳的修炼耗时、耗功夫。张三丰能在短短一两个时辰内教会学生,并且可以让学生用这门功夫克敌制胜,实属不易。 张三丰的教学强调让学生掌握精神实质,而不是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关于学到的套路,他让张无忌忘得越干净越好。只有在内心里抛开了固有的、死板的形式,才能真正地做到顺其自然。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他随心所欲的教导都可以揭示学科的本质,并且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那么,他是一个真正吃透了教学内容的人,他就是一个明师。在授徒方面,张三丰的功夫真是深不可测。 点评: 食鱼一日无,能渔随君捕。 知识无穷尽,授鱼莫如渔。 作为老师,应该传授知识和技能,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老师不能为讲课而讲课,为解题而解题,为记忆而记忆。授人以渔,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第二名 风清扬 和武当山的张三丰一样,西岳华山的风清扬也是一个不喜欢死套路的老师。 风清扬年轻时是华山剑宗第一高手,后来际遇坎坷,退隐江湖。他不愿意再卷入武林纷争当中,尤其不愿意再见到华山派的人。但是,他还是把独孤大侠的 独孤九剑 手把手传授给了令狐冲。 风清扬其实很适合当一个老师。他喜欢教学,也善于教学。他也喜欢学生,据他自己讲,在他晚年能够遇到资质上乘的令狐冲,老怀大畅、欣喜不已。 短短的几个时辰,他就把令狐冲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教会了令狐冲一个 活 字 :剑法是活的,必须活学活使;人是活的,不能让招式所拘泥。同时,他也是一个主张让学生学会忘记的人,他常常问令狐冲学过的东西还记得几成了,忘得多了,他反而高兴。因为虚套忘得越干净,精髓就学的越深刻。 短短三天时间,风清扬就让令狐冲学掌握了天下第一的剑术 独孤九剑 。短短三天时间,风清扬就让令狐冲有了一个蜕变和涅盘,让令狐冲从一个武功平平的华山弟子脱胎成为天下一流的剑术高手。 他一生也许只带了一个学生,但是,风清扬是天下名师。 点评: 教学莫拘泥,活用见真功。 举一又反三,学习大道通。 学习不应拘泥于老师的所教,更应该能够活学活用;老师也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老师的所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学有所成。 第一名 神雕 要说起金庸门下的第一名师,非神雕莫属。 神雕不是人,但是在金庸的笔下它拥有人的智力,甚至有人的傲气、人的责任感。 不会语言表达的神雕成了第一名师,也说明教育并不是一个完全耍嘴皮的工作。让我们看一看神雕把杨过培养成绝顶高手的过程吧。 场景一:杨过身负重伤,神雕每天叼一个绿色的蛇胆喂到他的口中,让他恢复身体,增强内力。 场景二:神雕叼着杨过的衣襟,把杨过带到了独孤大侠的墓前。让杨过见到了独孤大侠用过的剑以及他在 剑冢 上写下的至理明言。杨过在这里充分领会了大侠所达到的境界和逐阶进步的层次。 从利剑、软剑、重剑、木剑到无剑,前人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独孤大侠从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到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再到 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最后能够 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杨过心向往之,学习热情无比高涨。 场景三:神雕和手持重剑的杨过练习对打。用以前和独孤大侠修炼的方法和杨过不断切磋。 场景四:当杨过心生怠倦时,神雕强迫他进行练习。它比严师还严厉,毫不通融。 场景五:当江河洪水大发时,神雕把杨过推进激流中,让他用重剑与激流搏斗,锻炼其定力和内力。同时,增强他腰和手臂上的力量。 场景六:大海潮汐来时,神雕强行把杨过带到海边,让他进一步地学会抵御外界的力量,让他在四面八方汹涌的波涛中锻炼。 显然,神雕的教学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神雕心里清清楚楚。 神雕,真名师也。 点评: 严师出高徒,规矩成方圆。 教学须设计,规划有宏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严师方能出高徒。更重要的,严师和规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之上。否则,教学设计和过程都将是僵化的,对学生反而有害无利。 编后: 金庸著作中功夫出众的高手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小说中提到但是没有现身的人物。比如独孤大侠、黄裳真人、达摩祖师三大宗师等,他们的功夫皆至绝顶境界。还有一些是已经现身的,比如全真教王重阳祖师、少林寺的觉远大师、古墓派的林朝英,等等,他们的功夫俱是深不可测。但是,作者没有让他们位列十大名师。这里的名师标准是:老师要有武功和思想境界一流的学生。这个评判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比如说,王重阳的功夫虽然让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折服,但是,他的学生并不出色,在《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没一个达到一流境界。还有一些老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才难得,名师难得,明师更难得。老师可以指引方向、树立榜样、栽培浇灌、切磋琢磨、画龙点睛。总之,一个好老师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而要想成为好教师,须把育人理想孕育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完善个人的职业规划,以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傲视桃李园。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10 年 9 月 1 日 第六版 ; 作者系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
个人分类: 美文趣事|32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为学术“开门挖洞”
eagerss2008 2010-8-31 08:44
周其凤校长特地发来短信 , 让我代表他给您鞠躬 ! 话语刚落 ,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走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严绍璗面前 , 深深地躬下身去。   这是 8 月 28 日在 三十年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国际研讨会暨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庆贺会 上的一幕。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们会聚一堂 , 总结着三十年来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严绍璗或颔首微笑 , 或侧耳倾听。   吴志攀说 , 严绍璗是用生命做学术的人,三十多年来 , 他孜矻不懈 , 沟通了数个学科之间的渠道 , 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映像以及日本文化的实像。   当谈到如何为自己的学术定位时 , 严绍璗用了 彷徨 两字。在学术边界十分清晰的今天 , 严绍璗不知道自己的书应该放到哪一类。他戏称自己是一个为学术 开门挖洞 的人。从古典文献学到日本中国学 , 又从日本中国学到日本文化与文学 , 他说 , 他的学术道路是 随性 的。    1959 年 , 严绍璗进入刚刚设立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魏建功、林庚、王力、吴组湘、张岱年、冯友兰、郭沫若、顾颉刚等名师组成了强大的教师阵容 , 加之勤勉 , 严绍璗拥有了很好的古典文献学教养。让严绍璗走上日本中国学研究道路的推力 , 来自魏建功先生的指点。魏建功说 , 日本从中国拿了很多东西去 , 我们不知道日本对中国文化做了什么 , 以后肯定要整理研究它们。    1980 年 , 严绍璗在日本中国学领域的第一本书诞生了 《日本的中国学家》 , 它至今被称为 研究国际汉学的开山工具 。此后 , 严绍璗筚路蓝缕 , 用半生的时间开拓着这条学术之路 , 《日本中国学史》、《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等首着先鞭的著作相继问世。   严绍璗曾回忆旧时的光阴 : 为了抄录国家图书馆的外文资料 , 每天九个小时 , 不停地抄录 , 唯一对身体的一点补充是去男厕所喝几口自来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多月。    2007 年 , 严绍璗编著的 380 万字大书《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录》 (3 卷 ) 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著录汉籍在日本收藏和传递的大型工具书 , 构架起了运用原典文本进行 文化与文明对话 的桥梁 , 并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出发点。为了完成研究 , 他往返日本三十余次 , 整理文献一万零八百余种 , 整整花费了二十三年。眼下 , 这位学者所构建的关于 日本学 的学科谱系与研究方法已日趋成熟 , 他半生的辛劳 , 总算有了慰藉。 ( 本报记者 柳霞 发布时间: 2010-08-31 03:52  来源:光明日报)
个人分类: 做人与为学|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乡关何处(李向伟)
pengfeiok 2010-4-18 22:43
文 / 李向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 《登黄鹤楼》句 在我将近六十年的漂泊生涯中,曾经因为升学、晋职、调动等等事由,填过无数次个人履历表。而表中籍贯一栏,必定填的是山东,济南。济南是我的故乡,是我的祖辈、父辈曾经繁衍生息、发展迁徙的起点,这是我记事以来即已牢固确立的观念。数十年来,随着命运的漂泊,我到过许多地方,然而无论此生置身何地,在我的意念中,地图上标着济南的那一个点,始终是我生命坐标的原点,就像牵着风筝的那根线,绵延千里万里而始终维系着的那一个根基。人,或许因为有了故乡,他才可能在面对诸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诘问时,心灵依稀有所依托,不致乱了方寸。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故乡朦胧而美丽,像一首古老的歌谣。然而,时隔多年,如今要我确切地描绘出她的样子时,那些记忆的片段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像梦幻中飘忽不定的影像,难以捉摸了。我唯一能够确认的是,我们家住在天桥区宝华街永康巷。那是一条窄而深的老巷,巷道的两壁,是低矮简陋的平房。沿着巷子往里,走到挂着16号门牌的大门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便是我们家的宅院了。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据父亲回忆,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还未占领济南前,爷爷便领着父亲和二叔在铁路上谋生了。爷爷是电机匠,而父亲和二叔刚刚十五六岁,干的是擦车夫。那年月,干铁路挣的是袁大头(银元),端的是铁饭碗,虽然苦点累点,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了。就这样,几年下来,爷儿仨用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省吃俭用,买了块地,盖起了这座四合院。 爷爷去世得早,五十年代初便病逝了。我只依稀记得他是个乐呵呵的胖老头。到我确切记事的五十年代末,这院子大抵还保留着如下的格局:北屋一排五间是堂屋和奶奶的住房。每年假期,我们兄妹随父母来济,也都挤住在北屋里。南屋和西屋分别住着姑奶奶(爷爷的胞妹)、表叔和三叔。东屋一排四间似乎租给了别人。院子当中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槐树,枝叶遮天蔽日,给这院落带来荫凉。虽然我们每年探亲时总是局限在寒暑假期内,未能赶上相宜的季节,但我仍能想见,春末缀满枝头的槐花和盛夏的蝉鸣给这小院带来的生机。 树荫下的西屋大约是生火做饭的地方。时隔多年,如今我委实记不起灶台的模样。或许因为那时家境困窘,竟没有像样的灶台罢。但有一样情景,至今忆来仍生动而清晰:夏日薄暮时分,奶奶往往在大树下支起鏊子(一种圆饼形的铁制器具,中间微凸,四边有支脚,架在火上,用于烙饼),鏊子下面是火膛,旁边连着风箱。烙饼时,奶奶一手抓着风箱的推拉杆,另一只手用勺将调好的面糊浇在烧热了的鏊子上。随着奶奶的用力抽拉,风箱发出极有节奏的呼嗒呼嗒的声响,同时将灶膛里的火苗吹得欢快地跳蹿。火苗在幽暗的暮色里发出耀眼的红光,把整个小院乃至围观的孩子们的脸庞照得通亮。在我们这帮孩子馋馋的目光的注视下,只见奶奶用一只竹片迅速地将面糊均匀地摊开,只一瞬间工夫,一张薄薄的带着诱人香味的煎饼便从鏊子上揭了下来,递到我们手里。时至今日,童年记忆中的煎饼、大葱和香椿芽,连同那小院中的风箱和炉火所构成的画面,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历久弥新。借用现代图像学(Iconology)的术语来说,这些图像已然构成了我的故乡的符号代码,浸透了我有关故乡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感性记忆,使得故乡这个抽象的名词变得具体而温馨。 然而,那一段美丽温馨的日子并不长久。大约一两年后,奶奶便去世了。她死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年月。那几年,农村里饿殍遍野,城里人也早已吃不上煎饼。我的母亲偏偏又遭遇流放,去了异地的劳教农场。无奈之下,只得由奶奶照顾起我们这四个没娘的孩子。为了喂饱我们,奶奶想尽了办法,把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都弄来充饥。在各种野菜中,扫帚苗、马齿苋、地地皮、榆树钱等等,已然是上等的美味;而那雪白的槐树花拌上一点面粉蒸熟后,则几乎是野菜中的极品了。然而,就连这样的野菜,奶奶也舍不得吃。她把仅有的一点口粮和各种野菜巧妙地搭配,喂养我们这帮嗷嗷待哺的孩子;而她自己却吞咽一些几乎无法下咽的杂草和树叶。我曾经尝过她吃的杨树叶,那叶子经蒸煮后滤去苦水,仍苦得无法入口。至于酱园店里包咸菜用过的枯荷叶,嚼在嘴里则完全像是干柴禾,扎得口腔和喉咙生疼,更无法下咽了。 奶奶弥留之际,我们随着父母排队到她的病床前,让她看最后一眼。临死前,奶奶的神志依然清醒,只是面容极度枯槁消瘦。她用不舍的目光逐一抚摸着我们这些她用自己的生命养活了的儿孙们,目光中似有几分欣慰和无尽的牵挂。当天夜里,她便撒手人寰。据说,她死于烂肠瘟。现在想来,那疾病背后真正的死因,当是饥饿无疑。那段日子虽然艰难苦涩,然而,亲人们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亲情却格外温馨浓郁,至今思来仍令人热泪潸然。 多年以后,我因为公务出差,常常往返于京沪线上。每当车过济南时,我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因为我深知,那车轮碾过的,正是我这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有时,夜行的列车会在济南站小停片刻,此时的我便会迅速地从车上跳出,利用这宝贵的三五分钟,在空寂的站台上走一走,站一站。别人哪里知道,那是我在刻意地用双脚亲近我故乡的土地呢!有时,我还会在站台的售货车上买上一袋煎饼,带给离家多年、千里之外的老父亲。我想,这煎饼的滋味,怕是只有我和父亲品得出的吧。 时光像流水一般逝去。转眼到了2010年。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故乡济南和中国所有的城乡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与变迁。据说文革期间,我们家的宅院因无人照料,一度被没收充公,那院里的住户也都换成了不相干的陌生人。文革过后,政府虽返还了部分住房,但三叔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仍费尽周折,并且和赖在老宅中既不肯搬迁又不愿缴房租的住户发生了一些纠纷。至于返还的过程及交涉的细节,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均无从得知也不愿得知了。我所知道的家族中人员的变更的情况大致是:自60年奶奶死后,二叔、三婶和五婶又相继故去。去年底,我在美国时又突然接到母亲的死讯,这令我在痛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时,又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无助与无奈。 母亲去世后,撇下了年近九旬、多病缠身的父亲。悲伤与衰老令父亲的记忆力迅速退化,以至于他常常才放下饭碗,便记不起刚刚吃过的东西,有时甚至连自己孩子的姓名也叫不出了。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虽然父亲的意识日渐模糊,但他对早年故乡的记忆却格外清晰。他常常会用含混不清的语音,断断续续地向我讲述关于济南的那些人和事。说到动情处,他那久无表情的脸上竟会漾出天真的笑容。 一天午后,我用轮椅推着父亲外出散步时,他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我一句:奶奶是死在北屋里的吗?我知道,他那思绪又飘回到五十年前的故乡了。我心里明白,风烛残年的父亲已经来日无多,他对故乡与日俱增的思念或许正是中国人叶落归根心理的顽强显现。而眼前明摆着的现实是:年老体衰的他,此生已无法回归故乡,更何况,乡里已无故人。所谓故乡,不过是暂存在活人记忆中的一种心理图像,一种游子欲归而无从归去的夙愿罢了。 然而,说来奇怪,人的生命意志的不可理喻,往往会使渺茫的夙愿化作不可遏止的现实力量。终于有一天,我瞒着父亲,怀揣着寻根的渴望,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与久违了的好奇,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决心专程去寻访一次我的故乡,用眼见的现实来印证一下那尘封于历史中的久已模糊的梦境:那深巷,老宅,大槐树,以及风箱、炉火与喷香的煎饼 列车尚未驶进济南站时,我便急不可待地趴在车窗上,凭着记忆和对方位的判断,向北眺望,努力搜寻着一切可能与我的祖父、父亲相关的物事:天桥、面粉厂、电务段那些听父亲说起过的地方,至今建筑物依稀可辨。车一停稳,我便急切地冲出车站,叫上一辆出租车,直奔宝华街而去。然而,虽然寻根心切,我心里却有几分明白:在经历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尤其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大拆大建后,那些街道和建筑一定是大变样了。这样想着,心里的期望值也自然打了几分折扣,心想即便能看上一眼那破旧的宅院,拍一张照片带回去给父亲看看也行,这样好歹可以对父亲的思乡之情有一份慰抚与交待。 我正胡乱想着,司机已经转过几条街,将车停在一座高架桥墩前,说到了。我下了车,站在桥墩下举目四望,眼前的景象令我惊愕而茫然:头顶上的高架桥如张开的巨伞,遮蔽了天日;高架桥的下面,在我眼前铺展开的,只有一片空旷平坦的荒原。令我惊异的是,那荒原上铺着的似乎并非草木或土壤,走近一看,方知那是一大片瓦砾和废墟!问了路人,才知道,由于城市的改造与扩建,宝华街以及周边的几个街区已经于去年拆迁了。 原来如此!此刻,我终于明白了眼前的事实:原来,在这片瓦砾的荒原上蜿蜒穿越的那条小路,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宝华街!而当年的那些街道、院落和大槐树,早已荡然无存!呜呼!我生命坐标中的那个原点,我的祖辈、父辈的生命故事曾经在此演绎过的那个故乡,就这样从现实的版图上被连根铲除,不剩一丝痕迹! 我瞥见不远处有一座孤独的建筑,兀自立在废墟的边缘,看去像是拆迁办的留守机关。走近了,才看清那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是宝华街居民委员会办事处。心有不甘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办事处的门,接待我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妇女主任。她听我说明来意后,操着一口乡音浓郁的济南话,向我大致介绍了街道拆迁的背景,以及我家宅院在文革中失而复得的经过。末了,她还不忘好意地提醒我:你若想继承或分割房产,可以跟你的叔叔去商量商量云云。我急忙摆手说,自己绝无继承或分割房产的意思,只是遏制不住思乡之情,来寻访一下故地而已。一面这样语无伦次地解释着,一面慌乱不迭地逃离了她的办公室。出得门的那一瞬间,泪水却已哽住喉头,模糊了双眼。 返程的列车在夜幕中穿行。我躺在车厢里,辗转反侧,听着车轮撞击铁轨发出沉闷而单调的节奏,心中弥漫着无尽的悲哀。我万不曾料到,我的寻根之旅会以这样的结果划上句号。而我也终于意识到:我们所谓的故乡,不过是祖辈父辈们在生命迁徙的旅途中偶然歇脚的一个驿站,为了繁衍生息,他们或许会在这驿站旁临时搭建一个窝,进而演绎出一段丰富鲜活刻骨铭心的故事。那些故事随人而生,随人而逝,也许原本和那地域版图上的名称并无多少干系。如此想来,我们每一个人竟然都是无根的游子,所谓故乡、籍贯之类,也不过是些虚幻的概念罢了。 问题似乎有了答案。然而,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填补我心中巨大的空洞,疗救我无尽的悲哀。随着列车均匀的晃动,我不知何时沉沉睡去。睡梦中,那故乡宅院中的风箱和炉火又在眼前飘忽、闪烁 2010 年1月 于金陵 转李向伟教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6a7820100hgc0.html?retcode=0 李向伟教授,原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建筑壁画学会副会长,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弟有为于教育,兄无愧于当年
panfq 2010-1-20 19:42
从甘肃网上看到弟在教育事业上能有点成就,为兄觉得心有所安。我不免想到师范教育与教师的工作境遇的变化。 二十年前,他在报考中专时,我让他报了中师。当时他的几位初中老师——尝到农村教师艰辛的老师——对我说, “ 你自己就是中学老师,你还不知道当教师的艰难。你弟学习好,最好不要让他报考师范了。 ” 可能是我当年在教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长,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对别的职业的了解也少,不知怎么想的,就让他报了中师。那时的确有许多教师在教学几年后就转行。教师的孩子不愿让自己的子女从事教育工作。即使到了 1997-1999 年间,我对我所属山东某大学所教的师范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不愿当老师的居多。 好在兄弟上完中师后又被学校保送继续接受高等师范教育,毕业后在兰州从教,如今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这对我来说是极好的安慰。当年我一直担心,万一他如果将来工作不理想,我可要招致埋怨了。 实际上,当年正是一批中师毕业的师范生,为甘肃基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许多农村中学、乃至县级中学的学科骨干教师,其原始学历都是中师。他们在报考中师前,都是当地农村初中的尖子生,记得当年一所中学考上中师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后来这些教师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进修等途径,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 每日甘肃 甘肃 甘肃名师频道 名师风采 中学名师 全国优质课银奖获得者 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郭致顺   郭致顺,男,汉族,3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语文教师、年级组长。2005年被评为兰州市第八届教学新秀;2008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评优活动获银奖。2006年被评为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2007年被评为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语文竞赛优秀辅导奖一次,市级各类优秀辅导奖7次。在市级评选中课件四次获奖,案例和论文四次获奖。在校内各种评选或竞赛中,16次获奖。近年来,多次做观摩课、示范课。曾在兰州四中、十二中、三十四中、铁四中做过观摩课,又送教到永登、皋兰、陇南等地,受到大家的好评。   郭致顺同志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能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他从不把目光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以极大的热情参加教育科研工作,编写教案、练习册等。曾主编了北师大版语文《题优》三册,主编了《暑假作业》一本,另有多篇教案和文章发表。   语文学科,难出成绩,如何让语文课生动有趣,让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还不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难题。郭致顺老师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教在课堂、学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授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带学生成绩优异,刚毕业的08届的学生中,上师大附中的有16个,其中有4位就在鸿宇班,且表现出色。   他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感悟教学内容,关注教学、影响学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有:“百科全书、微笑天使、体育健将、我们的好老师、光芒万丈的大才子、教父、风趣、完美……”。郭老师爱好广泛,常和学生打篮球,下围棋,弹琴,跳舞唱歌耍武术,深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交流不断,笑声不断,师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真正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   作为年级组长,在工作中特别注意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强化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并经常与同头课老师交流切磋,带动大家一齐努力,共同提高。   郭致顺老师在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10年。在这10年中,他始终坚守着这样的信条,那就是:用真诚之心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全力付出。 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10/20/011313632.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名师未必是明师
shxzhang 2009-10-20 22:56
明 师 出 高 徒 赏 芝 堂 少年时代,赏某在洞庭湖北边的水乡与山村漂泊。跟一位乡村艺人学手艺,也学点文字、历史、地理、诗词与对联等,甚至还学点术数。艺人基本上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尽管有很多东西,赏某多年之后,在回忆中才真正消化和接受。 青年时代,参加高考上大学。在大学里直接或间接识得许多大名鼎鼎的学者。大名家,大多是大家风格,在讲学和著作中,大名人气派四溢,令人仰止。从名人口中,得知有一种村学究或冬烘,不应为学人所道,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按照名家的种种定义,乡村艺人是典型的村学究。不过,在敬仰名家的同时,总有几点印象抹不去。第一、名家高坛讲章,理论色彩强,没有村学究的话好理解;第二,名家用高深句法、庄严语体、和学术语汇讲出来的,常常同山村艺人用普通语言给赏某讲述的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道理,甚至还不够实在与深刻;第三、名家和赏某心理距离太远,每每得仰视。在赏某的印象中,乡村的老艺人们,既为人做手工,又为人作画与写字,而他们的手工与字画中,包含着大学问。 名家担任教师,即是名师。同学中相当多的人崇拜名师,想成为名师的入室弟子,或者说是研究生。都搬用老话,说名师出高徒。赏某因家贫无法继续深造,也因野性难改、村学究之气未除,没有下定决心去师承名家,只是装模作样地在考场坐满三天、做完某学府的招研试题,很快就一头扎进自己钟爱的书中,忘记名家,忘记名家或准名家用来选择高徒的试题。 都说名师出高徒。但是,在乡村艺人给赏某的来信中,总是写为明师出高徒。不知是什么原因,赏某当时十分喜欢明师字样,也如是书写。教师们,特别是名师们,都批评赏某,说赏某写白字。然而,赏某写明师已成习惯,随着指出白字的人的增多,写明师的次数和场合也在增多。 赏某爱用明师字眼,说不出理由,只知道,乡村老艺人这么用,一定有他的道理,因此,总想问问他。终于,在一次假期,赏某找到机会问老艺人为什么不用名字。他不正面作答,只是反问,查过《说文》么?《说文解字》当然常常翻阅,名字条当时倒真没有认真检读过。 从老艺人处回到村舍中,立即查阅《说文解字》。名字下云: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经《说文》点拨,心里明朗了。从字面意义上讲,名家是口家,自家,自名之家,自命之家;是夕家,夕口之家;是冥家,冥不见之家,冥不化之家。 肩负着教化后学的重任的教师们,是不应沉沦为名家的。这大概是老艺人的用意。老艺人影响,赏某已经刻骨铭心。 成为名家或名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多部曲。先是立志成名;立志之后,少不了一些钻功,如,钻圈子、钻路子等等。接着是定位,即定目标领域,如教育界、文学界、艺术界等等。再接着是自名不凡,自吹自擂,吹名家并促使名家反过来吹自己,以便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如此演进,一部扣一部。经历了若干程序后,成为名家,如名作家、名艺术家、名医、名学者、名教授等等。名一到,名家气派顿起。名家气派万千,洋洋万言不足以尽述,仅数一二:增强名家意识,不与未名人太接近,或者不轻易让人见到,冥不相见;不随便接受新生的未名人的思想观点,要冥而不移。名一成,或者年龄一大把、不再有青春年华;或者人生虽未垂暮,但思想昏老不再活跃。名一成,便进入了生命或者生命力的夕界冥地;劳碌一生,皓首以求的不过是如此昏冥的终结。 明家则不一样。立意于明、取向于明、成就于明,是为明家。明,日月为明;明家,明如日月。明家有常德、有定性,以其德性长明。 明家内明,是谓明家。内明者,洞察世事、明悉人伦物理也。内明,明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白人生的与做人的正道真理,不有意无意地走斜门歪道,可以正身律已,也可以为镜而正他人。二是明白安身立命的正业,七十二行,行行有正业,在学校则是学识学术。前者备,方可以有师德;后者具,方可以育弟子、指导后学探求本行业的真理。德行有缺陷的人,难为人师表;对本行业本领域的历史、现状、未来等等不明不白的人,无法授业、解惑与指津。当今学界,硕导博导遍地走,其中无内明者,大概不在少数。这叫赏某想起英国诗人布莱克的两行诗:自以为明白想明白的一切,在需要引导时还想引导别人。无明之人,再有名气,也带不出佳弟子,或曰,出不了高徒。 明家外明,是谓明家。内明是内在素质,外明是内明的外照,是教育后学之正业与明业。孟子三乐,之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犹太智慧书《阿伯特》开篇指出人生三要事,之二是广树门生。不论是否在讲台上教书课徒,都尽心尽力传道、授业、解惑,孜孜不倦,诲人不已,做铺路石,做灯塔,指引弟子或后学者走向以德业兼修安身立命的通途。 明家,行如日月,发光发热,普照普施;教育英才、或广树门生,只为传递光与热、传递真理,全因天然之性而运作,不为功名利禄驱使。 明家,动如日月,经天行地,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健如日月之动,不为外物而丧志,不为内惑而移行,纵然绝粮于荒野或窘迫如丧家之犬,也固守德操,坚持求索真理。恒如日月之动,不因困境而止步,不因宠遇而自封,永远不落入昏冥世界,永远足具生命与生命力。 日月自存、自立、自由。明家如是,行为、思想、人格皆如同日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清华大学一位学者为挚友、同校的教师撰碑铭时,写了这样的句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天地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对明家的写照。 日月之德,是明家之德。明家效法日月;明家之德具备,明家即成。明家为师,是谓明师。 名与明,德不同,功不同。名家与明家,虽然有时在路头相遇,但走的全然不是一个方向,目的地也相距天远。人之初,性如素丝,弟子开学,如素丝将染;是成名德,还是具明德,几乎全在于师。名家为师,自然是多以名德传授与影响后学,出几个名徒大概不是难事;能否出高徒,恐怕不能轻易肯定。明家为师,则以明德传授与化育后学,出些高徒当是必然。 受老艺人精神感染,赏某离校择业,首选执教,心想小学、中学、大学不拘,随缘而定。自走上大学讲台起,一直修业进德,养明师之心,练明师之功。赏某相信:明师出高徒。 转自:中国网 退休教师赏芝堂如是说 。 原文地址: http://blog.china.com.cn/shangzhitang/art/343194.html
个人分类: 趣文轉載|3273 次阅读|4 个评论
有名无实的学校
jxz1963 2008-11-20 15:36
中午时分,路过西安某中学大门口,抬眼望去,见到了该校六层高楼上的大红标语: 名校有名师,名师育名人! 想想也是,虽说该校在若大一个省会城市的数码排位是第一,但从近年的高考成绩上讲,并没有一个状元级的学生出现。 也不知道是否就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郭沫若老先生给题写了校名才出的名,还是学校有几位早已退了休的名师,如果能培育出几个次状元级的学生,也算是师出有名! 学校就是培育学生德智体美的地方,一个在古城所有中学排名二流的学校竟称名校,校长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本博文就算是对这种有名无实学校的批评吧!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3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