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姚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听姚远老师讲述西大校史
热度 3 kexuechuanbo 2011-4-22 12:25
听姚远老师讲述西大历史 李 琼 105 年前的中国,闭关自守、任人宰割; 105 年后的中国,对外开放、富强民主。在这白驹过隙的 105 年间,有一所大学见证了中国由近代到当代的发展,在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同时,继承发展了周秦汉唐文化的精髓内涵。她,就是建校已 105 周年的百年名校——西北大学。 让我们在《西北大学史稿》的主编之一 —— 姚远老师的讲述下,去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走近这座文化底蕴浓厚、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吧…… 追溯西大的源头 姚远简介:姚远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并向新闻传播领域发展。姚远教授为《西北大学史稿》的主编之一,现任《西北大学学报》主编。他提出并论证了西北大学是于 1902 年建校的历史事实,从而将西北大学创立时间向前推进了历史性的 10 年。 就是这样一位理科出身的老师,对学报史进行着细致入微的研究,奔赴全国各地寻找有关西大的相关资料,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西大最早的学术期刊——《学丛》,它创办于民国二年七月一日,即 1913 年 7 月 1 日 。《学丛》有着鲜明的学术性办刊宗旨,栏目的设置和顺序安排也体现出侧重学术的特点,它当时在全国高校处于重要地位。姚远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学丛》为我国最早学报之一,《学丛》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创办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最早的刊物之一。 正是由于对学报史的研究有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姚远老师便开始对西大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做新闻史的研究中,姚远教授意外地发现了西大起源的线索,不久又发现了清光绪帝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朱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论证,不知疲惫地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章,他终于得出了西北大学 1902 年建校的结论,从而将建校时间向前推进了历史性的 10 年。对于这个惊人的结论,很多专家学者在当时以至于到现在都有异议。但这些异议在姚远老师等专家有力的历史事实和证据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西北大学地缘于陕,血缘于京,有陕西和北京两个历史源头。姚远老师提出西北大学在陕西发源于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之陕西大学堂,其依据有四:第一,从立论依据上说,中国高等教育源于清末的大学堂,已成为学界定论和惯例。第二,民国初年在陕两次建立的西北大学均是以陕西大学堂为主要源头。第三,中华民国时期,教育部也肯定陕西大学堂是西北大学的源头。第四, 80 年代以来国内出版或发表的一些书刊文献均认可西北大学起源于 1902 年。 京陕汇和 书写辉煌 西大的历史其实就是西北地区的发展史,同样也映射着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西大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来看看百年西大是如何成长,如何经历这 105 年的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 通过对姚远老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西大发展的重要事件之一 ——陕源和京源的发展和交汇。 首先说的就是西大的陕源部分。 1902 年至 1912 年期间,作为西北大学前身的陕西大学堂曾派遣学生留学日本,这为当时西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在这段时间里,同为西大前身的陕西高等学堂、法政学堂和农业学堂的学生都在为抵抗侵略、救祖国于危难之中而不断地努力斗争。 1912 年至 1915 年期间,最为重要、最值得纪念的就是西北大学的创立。 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提出创立西北大学的主张,并成立西北大学创设会,亲自出任会长。创设会决定以陕西高等学校、关中法政大学、原陕西农业学堂、原陕西实业学堂、原陕西客籍学堂为基础,筹组西北大学。在这期间西北大学第一份学术期刊《学丛》也创立了,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15 年至 1935 年是西大饱经风霜、困难重重的时期,但无论有多么艰苦,西大人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越过了重重障碍、克服了种种困难。其间,由于陕西政局出现危机,西北大学不得不改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之后,又以其为基础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在此期间鲁迅先生等著名学者都曾到西大讲学并参加学术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学校大门口的“西北大学”四个字正是鲁迅先生当年留下的真迹。但是,西北大学的再建时间不长就又出现了新的危机。为了巩固自己在陕西的统治, 1926 年 4 月 15 日 ,桂系军阀吴佩孚遣刘镇华入寇 西安,进行围城,他们无耻地烧毁了农田里的粮食作物,切断了所有的食物来源。就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西大的老师学生依然坚持开课,抵抗入侵,但终因难以维持而不得不中断。经过了 7 个月零 20 天之久,西安才得以解围。 讲到这段历史,姚远老师情不自禁地感叹起当时西大人坚强的意志力,并对这些人肃然起敬。姚远老师说,自己最尊敬的还 1912 是年国立西北大学的校长李仪祉先生,他造福百姓,在当时的西安周边修了 8 条水渠,当地百姓无不对他心怀敬意,甚至连盗贼只要一听是从西北大学来的转身就走了。现在许多农村的龙王庙里竟然供奉的是李仪祉先生的雕像。这样一位值得敬畏的大师代表了西大从古至今的办学宗旨 , 体现了西大的精神内涵,是我们至今还要学习的榜样。 我们再来说说西北大学的京源。 “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入华北地区,所以一些高校不得不开始内迁。因此,北平大学、北师大等平、津三院校内迁陕西,并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在 1937 年,由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日寇不断向黄河对岸的陕西进行侵扰轰炸,在这种不利形势下,西安临大不得不做出决定进行南迁并改名为西北联大。这就是西北大学与北京的情缘。 之后的 1939 年 8 月 8 日 ,西北联大又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并且进行了大分流。许多院系、专业从西北联大都分了出去。城固时期( 1939-1946 )西北大学全校师生进行着抗日救亡运动,并且还进行着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运动。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着西大是一个主张自由、民主的大学,是一个充满正气的大学,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大学。 姚远老师提到《西北大学学报》中的一段话“在抗日战争的汉中,把西北大学远承周秦汉唐文明,近负创建西北新文化的责任,首次上升到了‘使命’和办学宗旨的层位……积极地实践和发展了依托西北办学区域定位和办学思想,还将西学系统地引入西安,辐射整个西北,作为西北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开创了西北新学体制,也将新的思想播散到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近代秦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策源地 ……” 西北大学的贡献 姚远 老师在谈到西大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时,如数家珍,骄傲自豪。 在 1912-1915 年间,西北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而在这期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成为了当时西北地区的建设人才和骨干,尤其是在国防水利方面的贡献颇引人注目。对于西北地区的文化以及教育事业的建设,西大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县志的修订已经达到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地方志系统编定的程度。今天的西大同样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 10 多万各类专业人才,有 8 位成为两院院士。著名“侯氏变换”的创立者、物理学家侯伯宇,“王氏定理”的创立者、数学家王戍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西北大学为科技教育事业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西北大学的祝福和展望 姚远 教授已在西北大学 33 载 , 对于西大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了特殊的情感。时值西大105年校庆来临之际,老师感慨颇多。 他最为感慨、最为敬佩的就是西大的精神内涵,他说无论在何时西大总是用她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一切,西大之所以能够发展、能够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就是因为其自由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谈到西大校训时,姚远老师说到他觉得“公诚勤朴”这四个字之中他最看重“朴”这个字,因为它代表了西北大学莘莘学子朴实无华、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基本学风和特色,也代表着西北地区的人们的内在品质。 在问到对西大有什么祝福的话要说时,姚远老师表示他希望作为西大人要学会研究、珍惜和宣传自己悠久的文化,要义不容辞的把周秦汉唐的文化传承下去,这样,西大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美好。姚远老师还对西大的未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西北大学可以以老校区为西北大学的历史根源,而把新校区作为走向世界、迎接未来的天堂。 105 年华诞的西大从狂风骤雨中一路走来,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也正是有了像姚老师这样为西大的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才有了今天骄人成绩。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会珍惜,不能辜负老一辈西大人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热爱西大、守护西大、为西大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姚远 老师主要负责关于西大之陕源的研究,为了能为西大正名,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史研究当中。但由于劳累过度而引起了突发性耳聋,晕倒住院,至今还留有后遗症。听着这些,感动之余我们不禁对眼前的这位和蔼的老师肃然起敬。 采访最后姚远老师不忘对当代大学生提出要求,他说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克服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做事、朴朴实实做人,要学会返璞归真,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记者:赵家瑜 吴越 任苏丽 李琼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1735 次阅读|7 个评论
陈中奇:永远的组长
kexuechuanbo 2010-10-18 08:50
编者按 2008 年 3 月 -2009 年1 月参加教育部东西部交流项目,挂职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 馆长,并受学校组织部和人事处委托,任西北大学赴南京大学挂职学习干部和进修教师小组组长,陈中奇任副组长。与孙录见、吴翊、任君瑞、陈中奇、田慧芳、曹小晶、宣菁、张媛、郭欣荣、窦霁虹、曹建军、郭慧林、王思锋、柳阳春等15人,在南京大学度过了一年难忘的时光。这是副组长陈中奇所著《陶园夜无眠》(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中的两小节,转载于此,以为纪念。 姚老师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姚宏斌,另一个是姚远。姚宏斌是他的原名,姚远是笔名。在西北大学和全国高校学报领域,姚远这个名字很响亮,但是,知道姚宏斌这个名字的人就少了很多。在西北大学,也有很多人只知姚远,而不知姚宏斌为何许人也。据说,当学校公示姚宏斌为学报编辑部主任时,文学院院长李浩教授曾愤愤不平地说:提拔了姚宏斌,那把在学报干了几十年的姚远搁哪儿啊?!我生性愚钝,孤陋寡闻,自 1993 年到西大十几年,竟然对于这两个名字都不太清楚。我想,这恐怕也是西大很多年轻教师共同的问题吧。 第一次接触姚宏斌老师,是 3 月 7 日开座谈会哪一天。由于令狐老师是我的老领导,亲切之情自不必说,我便坐在他的左侧,姚老师坐我们斜对面。座谈会一开始,他便拿出相机,忙着照相,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由于事先得知要承担副组长的责任,我随身也带着相机。看着他忙碌的样子,我赶紧上前,他起身对我伸出手来,一句合作愉快,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接过他的相机,给他也照了两张,他非常客气地表示感谢。当时,我心里很高兴,短短的一次接触,我便认定他是一个办事很认真、待人很真诚的人。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很愉快。 3 月 10 日,初到南京大学时,我们被安排到陶 2 和陶 3 宿舍楼一层宿舍居住。初春的南京寒气逼人,终日见不到阳光的楼房一层更是阴冷潮湿,大家的心一下子凉了很多。痛并快乐着,姚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一学期里,在南大的日日夜夜,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每每此时,想起姚老师的这句话,我都坚持了过来,所有的问题最后都找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途径。我想,真正的困难其实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 一到南大,姚老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在我忙碌着给大家办理借阅证、乘车证和上网事宜的时候,孙老师已经陪同姚老师去了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 月 14 日,是我们到南大的第一个礼拜五,这一天我没有课,便自告奋勇陪同姚老师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有关西北大学的校史资料。当天,姚老师异常激动,因为在这儿,我们竟然找到了有关西北大学历史中很多重大事件的一手材料。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十年前的原始资料如此齐全,好像在专等我们的到来。我们找到了西北大学被国民政府列为民国十大名校的原始依据,我们找到了国民政府筹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全部原始档案,我们找到 了甘肃要抢办西北大学的原始档案。 我感到既遗憾又兴奋,遗憾的是,我们找它这么多年,却不知它静静地待在这儿。兴奋的是,我竟然能够成为这一重要时刻的见证者。档案馆中午要闭馆休息,我们只好出来吃饭。姚老师领我到附近的一个小的面馆吃面,吃完饭后时间尚早,我们走到附近的明故宫遗址中溜达一圈,待到档案馆上班后返回继续查阅。老实说,很久以来,我一直自我感觉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但在 53 岁的姚老师面前,年轻的我不禁汗颜。第一次一起外出办事,姚老师毫不保留的无私态度、求真务实的严谨学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这儿,我才明白什么叫搞研究。在他身上,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学者风范。 偶然的一次闲聊,我才知道我和姚老师之间竟然还有着更为久远的渊源。一次例会时,姚老师提到自己的女儿,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听到姚璐这个名字,我觉得挺熟悉,便顺口问是不是我的学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的学生非常多。目前,我带的公共必修课全校总共有五名教师,我从来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也没有缺过学生过一节课,因此,西大有五分之一的本科生都是我的学生,这还是比较保守的说法。正因为如此,我的绝大多数学生,我自己并不认识,只是大概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只要遇到年轻的西大毕业生,我都会问是不是我的学生,为此也闹过很多笑话。可是,意外的是,姚老师的女儿确实是我的学生。看姚老师有些不太自然,我便追问我带的那门课他女儿考的怎么样,姚老师说比较差。我顺口说到:那你也不打个招呼?姚老师说:那怎么好意思?姚老师的答复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因为给了他女儿一个低分,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好他的女儿,而是自己怎么会说那样的话。想当年,刚刚留校任教,我也曾经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为什么德育课教了十几年,反而变的庸俗起来? 对于学问,姚老师很执著。但是除了学问之外的事情,姚老师都很随和。每次安排集体活动,我征求姚老师的意见时,他总是说你安排吧。跟大家在一起,他似乎并不在意做什么,好像什么都可以。有人想去爬山,我怕他体力不支,他说没问题,结果年青人有了问题,他果然没问题。有人想去唱歌,我想他会受不了吵杂,他说可以,结果果真没有问题,他甚至也唱上几句。在无锡三国城里,有一些小孩玩的设施,我们都冲过去玩,姚老师也高兴地荡起了秋千、压起了跷跷板、滑起了滑滑梯,他那小孩般开心的笑容给大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每次活动,不管我安排得怎么样,他从来都是积极响应。每次遇到困难时,有人发牢骚,我的心里非常不痛快,他却总是以实际运动去克服困难。看到他的态度,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困难也总是迎刃而解。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学期的合作非常默契,心情愉快地完成了学校委派的组织工作。 南大的学习结束了,我们的组织也消亡了,我和姚老师之间的组织关系又回到了起点。但是,在我心中,姚老师是永远的组长。 陈中奇 2009/1/17 于草场坡家中 始与终 虽然我是一位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直接受益者,但直到进修结束,对于这一计划,我的脑海之中依然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2008 年 8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一个关于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理论研讨的通知,要求每所对口支援高校的管理干部、教师提交不少于两篇围绕对口支援工作的相关论文。在西北大学,任务被分配到了我这里。由于在春季赴南京大学进修(挂职)教师(干部)中,我担任过副组长,因此,承担这个任务不仅义不容辞,而且十分荣幸。等我在忙成一团麻的秋季,抽出些许空闲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终于能够完全理解半年之中学校为此所做的一切。 3 月 7 日上午,在北校区老招待所三楼会议室,人事处组织召开了 2008 年春季赴南京大学进修(挂职)教师(干部)座谈会。会议由人事处令狐培选处长主持,组织部李鹏副部长、人事处陈莉副处长、部分进修教师单位领导(外语学院刘琦璋副院长、文学院张宏才副院长和新闻学院董国强副院长)、教师科曹振纲科长以及所有进修(挂职)教师(干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座谈会上,姚宏斌老师被指定为组长,我有幸担任副组长的角色。 3 月 9 日下午,在组织部李鹏副部长、人事处陈莉副处长、教师科曹振纲科长的的陪同下,我们一行十五人踏上南下漫漫征程。这么多人一起外出,一路上弥漫着轻松愉快的气氛,没有任何离家出走的伤感和彷徨。第二天到了南京大学,我们才发现,学校党委黄建民副书记已经先行一步,在那里等待我们了。一切安排就绪之后,陪同我们前来的领导和干部又匆匆返回,因为在学校还有更多的工作还在等着他们。一个学期之中,学校人事处、组织部不断来电话询问大家的进修(挂职)情况。人事处还特意提及为大家购买体育器材,希望大家加强体育锻炼的具体事宜。惠泱河副校长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专家,在对南京大学进行评估时,百忙之中还抽空和大家共进晚餐,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期末返回时,由于大家各自的安排不同,返回的时间也不同,一些教师迷恋于南大浓浓的学术氛围,直到暑假放了很久以后才返回。我个人于 6 月 28 日返校, 7 月 2 日又要去北京参加教育部一个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培训。显而易见,在期末召开总结会,缺席人员就会很多。因此,我向人事处令狐培选处长建议,秋季开学初的下一批学员的座谈会和我们的总结会一起开,令狐老师很是赞同。 9 月 11 日下午,在南校区文学院会议室,人事处组织上批和这批赴南京大学进修的教师一起开会。见到了久违的南京团队,时空开始倒流,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在南京大学的日子里。这一刻,我忽然想:这到底是一个圆满的结束呢?还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呢? 如今,又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我终于空闲下来,回顾这一段峥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想到学校为我们这个群体所做的一切,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陈中奇 2009/2/8 于南校家中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史著作之三
kexuechuanbo 2010-9-14 21:06
3 《科技学术期刊撰稿指南》(主编,17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版,1989年3月再版(ISBN7-80014-395-3-G-119) 4 《实用科技写作教程》(主编之一并撰写3.2万字,全书19.7万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ISBN7-5613-0627-XG4.42) 5 《青年编辑成才之路》(副主编,11万字),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ISBN7-5616-0312-6/G70) 6 《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科技编辑史》(撰2万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ISBN7-5605-0461-2/H37) 7 《辉煌的历程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周年纪念专辑》(张积玉,姚远主编,30万字,本人承担前言、大事记、学校介绍等),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4年12月出版(陕内资图批字2004年148号) 8《风雨兼程二十年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姚远执行主编,56.9万字,本人承担前言、大事记、陕西科技期刊史、西大学报介绍,10万字),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4年12月出版(陕内资图批字2004年146号)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史著作之二《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kexuechuanbo 2010-9-14 21:02
2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1792-1949)( 第一作者, 978 万字,上,中,下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6 月出版 (ISBN7-80594-775-9/K · 15) 引用与消息: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1792-1949)( 第一作者, 978 万字,上,中,下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6 月出版 (ISBN7-80594-775-9/K · 15) 书评、引用与消息: 1 .刘红 .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获多项成果 . 科技日报, 2004-12-27 ( T00 版)报道书名 /http://www.stdaily.com/2008-07-30( 提及《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1792 — 1949 )即将出版 ) 2. 同仁 . 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史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 编辑学报, 2003 ( 5 ): 353 (报道书的大致内容) 3. 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将有新突破 . 中华读书报, 2001-08-22 (021 版,报道项目 ) 4. 王洪波 .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出版 . 中华读书报, 2005-11-30 (013 版, ( 报道出版消息 ) 5. 齐飞 . 创新研究的成果 科教兴国的镜鉴——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http://www.sjs.com.cn/2008-07-30( 评论 ) 6. 齐飞 . 创新研究的成果 科教兴国的镜鉴——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07-24 / http://www.chinaxwch.com/2008-07-30( 评论 ) 7. 自然科学史所 .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工作会议召开 . http://www.cas.ac.cn/2008-07-30 ( 提及书名 ) 8. 研究项目简介与书讯 . 技术史通讯, 2005 ( 2 ) http://www.history.lib.tsinghua.edu.cn/2008-07-30( 报 道出版消息 ) 9.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学基金委 .2001 年科技期刊学基金资助名单 http://www.chjjh.com/2008-07-30( 评论 ) 10.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正式出版 . http://www.ihns.ac.cn/2008-07-30 ( 预告《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1792 — 1949 )即将出版 . 路甬祥院长讲话,席泽宗院士出席,北京中科院院部 ) 11. 亢小玉,姚远,宇文高峰 . 《北直农话报》传入的格致学及强国论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 35 ( 4 ): 487-491 (参文 3 ) 12. 周东华,姚璐 . 中国早期播音期刊的发展演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 , 7 ( 4 ): 54-67.( 参文 2) 13. 姚远,陈镱文 . 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评述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 18 ( 1 ): 15-20 (参考文献 20 ) 14. 王强,姚远 . 傅兰雅之《格致汇编》及其科学传播实践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 37 ( 3 ): 511-516 (参文 5 ) 15. 姚远,陈镱文,许国良,于方 .. 建国初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及其科学传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 19 ( 2 ): 306-310 (参考文献 3 ) 16 姚远 . 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 伊继东,周本贞主编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 313-325( 引为参考文献 ) 17. 姚远,赵军平,高静,王强,陈艳,尹晓蓉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 19 ( 3 ): 370-374 (参考文献 3 ) 18. 王睿,姚远,姚树峰,吴幼叶 . 晚清《利济学堂报》的科技传播创造――兼论我国高校专业科技期刊的起源 . 编辑学报, 2008 , 20 ( 3 ): 206-208 (参考文献 3 ) 19. 姚远,汤晰,赵军平,高静,王强,陈艳,尹晓蓉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 . 编辑学报, 2008 , 20 ( 1 ): 15-17 (参考文献 2 ) 20. 书评:方兢 . 中国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漂流 . 科学时报, 2008-11-13 (B3-6 读书周刊 - 科学文化 )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1/212709.html / 2008-11-13 0:24:40 21 书评:文灏 . 抢救、保护与探索——读《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25 ( 2 ): 96-97 22 书评:张薇 . 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渊源及研究价值 . 情报杂志(中文核心期刊), 2011,30 ( 7 ): 38-40,44 23. 卫玲,程靓,姚远 . 《遐迩贯珍 ·布告篇 》传播的广告营销新理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 39 ( 2 ): 43-47( 参考文献 ) 24. 宋轶文,姚远 . 晚清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 39 ( 4 ): 701-706 (参文 ) 25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宋轶文,姚远(通讯作者)),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 40 ( 1 ): 183-188 (参考文献 ) 26. 刘小燕,姚远 .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 39 ( 6 ): 1107-1112 (参文 ) 27. 姚远,亢小玉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 60 年回顾与前瞻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特约), 2009 , 20 ( 5 ): 967-974( 参考文献 ) 28. 朱姝,朱恺,姚远(通讯作者) . 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体育期刊的肇始与初兴(),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 26 ( 6 ): 652-655( 参考文献 ) 29. 李楠,姚远(通讯作者) .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 40 ( 1 ): 162-166 ( 参考文献 ) 30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刘小燕,姚远(通讯作者)),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 39 ( 6 ): 1107-1112 ( 参考文献 ) 31 卫玲,程靓,姚远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遐迩贯珍》广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 2009 , 39 ( 2 ): 845-850 (参考文献 ) 32 原付川,姚远,卫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西国近事汇编》及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理论导刊, 2010 ( 7 ): 107-109( 参考文献 ) 33 刘小燕,姚远( 通讯作者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农学报》与农业应用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 ( 5 ): 116-121( 参考文献 ) 34 宋轶文,姚远( 通讯作者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 40 ( 1 ): 183-188 (参考文献 ) 35 李楠,姚远( 通讯作者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 40 ( 1 ): 162-166( 参考文献 ) 36 孙潇,卫玲 . 《益闻录》编辑传播策略探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0 ( 6 ): 60-65 (参考文献 ) 37 原付川,姚远,卫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4 ): 129-134( 参考文献 ) 38 原付川,姚远,卫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及其出版要素再探,今传媒, 2010 ( 5 ) :104-107( 参考文献 ) 39 消息: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33 ( 1 ): 14 40 消息:我校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西北大学官网 http://www.nwu.edu.cn/?p=3124 41 消息: 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0 ( 1 ) :14 ) / 中国知网 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0filename=XBDZ201001012 42 消息: 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0 ( 1 ) :23/ 中国知网 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0filename=XBDS201001005 43 消息:遵义医学院学报 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维普网: http://www.cqvip.com/QK/95827X/201001/34121030.html 44 消息: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维普网 http://www.cqvip.com/QK/95035X/201001/33280326.html 45 消息: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姚远编审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全部出齐 / 维普网 / http://www.cqvip.com/QK/80759X/201001/33077995.html 46 李楠,姚远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 4 ): 180-184 47 姚远,刘小燕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XXW004 ): 《科学》与其科学观念的传播,商洛学院学报, 2011,25 ( 2 ): 3-11 (参考文献 ) 48 张薇 . 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渊源及研究价值 . 情报杂志(中文核心期刊), 2011,30 ( 7 ): 38-40,44 (参考文献 )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著作之一——《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kexuechuanbo 2010-9-14 20:32
1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独著, 50 万字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ISBN7-5613-1692-5Z) 书评、消息,引用: 1. 刘正怀,高立勋.探求中国科技期刊之源――读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 .图书情报工作,1999(12):58-59(书评) 2. 陈浩元.喜读我国第一部大学科技期刊史 .编辑学报,1998,10(2):114-115(书评) 3. 王禾.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获陕西省政府优秀成果二等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42 4. 侯晋公.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的历史画卷――读《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4):99-100 5. 苗木.报刊同源说的意义――评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报刊之友,1998(4):39-40(书评) 6. 刘可风.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的科技史学价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61-162(书评) 7. 霍松林.文理融通的桥梁――《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评析 .西安晚报,1998-01-10(6)(书评) 8. 陈宗兴.区域文化史研究的力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1):4(书评) 9. 王树林.报刊同源说的意义――评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中国报刊月报,1998(8):47(书评) 10. 曲安京,王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台北:中国科学史通讯,1998(15):122-125(目录,书评) 11. 侯晋公.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读评 .三秦论坛,1998(4),总第137期:48(书评) 12. 张惠民.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的开拓之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评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4):封三(书评) 13. 卫玲.报刊演化史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唐都学刊,1998,14(3):105-106(书评) 14. 高起元.读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编辑之友,1998(6):58-59(书评) 15. 雷永利.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的历史画卷――《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评介 .光明日报,1999-06-04(9书评周刊) (书评) 16. . 雷永利.《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生动的历史画卷 .中国教育报,1999-06-06(2出版界专栏)(书评) 17. 谢其章.中国历史两千年,独缺一部期刊史 .科学时报,2000-07-24(2,图书周刊)(文章) 18. 李汝(上三火,下木).我国首部《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面世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1):60(书评) 19. 杨前进,高立勋.学者式青年编辑的楷模――记西北大学学报理科版副主编姚远 .陕西日报,1999-01-03(3,科教卫生版――科技之星)(事迹报道兼书评) 20. 边及.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出版 .西北大学报,1998-05-20(总342期)(消息报道) 21. 编者.《西北大学学报》前身――《学丛》始末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1):7(书摘) 22. 徐象平.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出版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5):学术动态(消息报道) 23. 平子.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获普遍好评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2):7(学术动态) 24. 编者.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出版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研究会会讯,1997-12(总第29期):封四(书讯) 25. 高立勋,王百战.探求中国科技期刊之源――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出版 .科学时报,1999-05-19(8)(书评) 26. 高立勋.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面世 .陕西日报,1998-09-27(2)(消息报道) 27. 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在1998年8月至10月相继多次播出《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出版的新闻 28. 任定华.1815-1949年我国期刊演化、分布的某些特征 .编辑之友,1998(4):54-59(参文8) 29. 迟玉华.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中的特征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3):133-136(参文8) 30. 荆树蓉.交通大学早期科技期刊史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88-94(参文2) 31. 刘鸿章,张行勇,刘顺义.20世纪陕西农业期刊发展史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增刊):199-205(参文3) 32. 郑书英.高校学报模式分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增刊):199-205(参文1) 33. 姚远.西安近代科技源流以及西学引入的催化作用――清代西安科技文化发展史 .陕西省科协主编.新世纪科学论坛.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85-97(参文3) 34. 荆树蓉.交通大学管理学科及其高等教育期刊发轫 . 陕西省科协主编.新世纪科学论坛.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85-97(参文2) 35. 亢小玉,姚远,陈镱文.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办数学期刊――《数学季刊》 .编辑学报,2007,19(4):261-263(参考文献1) 36. 王睿等.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起源与发展的特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1089-1092(参考文献14) 37. 段玉思.国外学术期刊商业化出版竞争格局演进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981-983(参考文献6) 38. 孙毅.张培富教授指导.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科学期刊的创办 .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参文4) 39. 龚维忠,方提.中国近现代期刊出版析论 .宁夏社会科学,2007(1):156-162(参文7) 40. 史庆华.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及其变异 .现代情报,2007(1):17-20(参文2) 41. 薛龙.《三联生活周刊》的社会性建构及其修辞分析――一种杂志新闻学视夜中的尝试 .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参文12) 42. 胡爱玲,任定华.上海中文期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 .编辑学刊,2001(2):56-58(参考文献8) 43. 亢小玉,姚远,宇文高峰.《北直农话报》传入的格致学及强国论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4):487-491(参文1) 44. 姚远,亢小玉.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参文4) 45. 宇文高峰.我国农学会的创立与农学期刊的传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4):16-18(参文17) 46. 朱联营,李晓霞,贺小林.中国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源流考(三)――应用性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深入渗透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4):21-25(参文4) 47. 徐象平等.20世纪前期中国地理学期刊的发展演变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4):39-43(参文2) 48. 王强.大学数学期刊的起源及其科学传播意义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4):59-63(参文1) 49. 李斌,刘家平,白茂瑞.我国科技期刊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及其评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2):131-135(参文1) 50. 姚远,陈浩元,李兴昌.中国高等学校学报50年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3):177-180(参文1) 51. 颜志森,姚远.科技期刊信息传播功能的演进 . 编辑学报,2001(1):9-11(参文1) 52. 亢小玉,姚远.中国数学期刊的演进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2):154-156(参考文献4) 53. 王睿,井小梅,姚远.我国医学教育的开山之刊《医育》 . 编辑学报,2002,14(5):333-345(参文1) 54. 姚远,柏一林,徐怀东.《西北大学学报》的孕育、诞生及其社会地位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4):115-120(参考文献1) 55.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的赓续和演变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618-623(参文13) 56. 徐象平,姚远.抗战烽烟中的《地理教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741-743(参文3) 57. 宇文高峰,姚远.《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 编辑学报,2004,16(5):329-330(参文5) 58. 姚远,陈浩元.泛期刊学的概念与定义 . 编辑学报,2005,17(1):1-3(参文7) 59.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源流与历史分期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24-428(参考文献3) 60. 卫玲,姚远.编辑学研究的功利倾向与制度化建设 . 编辑学报,2004,16(5):329-330(参文3) 61. 姚远,陈镱文.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评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20(参考文献13) 62. 吴幼叶,王睿,杜月英等.最早的高校科技学报《利济学堂报》及其中医传播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5):852-856(参文2) 63. 郭华.浅谈科技编辑活动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1):50-51(参文1) 64. 姚远,陈镱文,许国良,于方..建国初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及其科学传播 .(参文2) 65. 赵蕴,欧阳柳青.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体育期刊的发展特征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3):12-14(参考文献3) 66. 王睿,姚远,姚树峰,吴幼叶.晚清《利济学堂报》的科技传播创造――兼论我国高校专业科技期刊的起源 .编辑学报,2008,20(3):206-208(参考文献2) 67. 姚远,汤晰,赵军平,高静,王强,陈艳,尹晓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 .编辑学报,2008,20(1):15-17(参考文献1) 68.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 .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2007(引为参考文献) 69. 高静.西学东渐视域中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引为参考文献) 69. 尹晓蓉.清末民初女性期刊的演化与传播探析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引为参考文献) 70. 杨莹.中国英文对外宣传期刊的发展与传播策略探析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引为参考文献) 71. 陈艳.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引为参考文献) 72. 王强.《格致汇编》的编者与作者群体及其科学传播实践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2008(引为参考文献) 73. 阎斐.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引为参考文献) 74. 吴幼叶.《利济学堂报》及其传播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引为参考文献) 75. 姚璐.《无线电广播年刊》 . 学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引为参考文献) 76. 吕静.学术期刊著作权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引为参考文献) 77. 牛迈程.任氏编辑定义及其编辑学构建思想 .编辑之友,2000(引为参考文献) 78. 陈万红.高等学校期刊群体管理创新的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引为参考文献) 79. 张冬冬.清末民初的农学期刊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倡导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引为参考文献) 80. 龚维忠.我国期刊编辑学研究综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引为参考文献和评论) 81. 王咏梅.丰富而有趣的书简评《中国新闻事业图史》 .新闻记者,2006(评论) 82. 张楚民.改革创新 走跨越式发展之路纪念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创刊50周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引为参考文献) 83. 葛赵青,刘扬,杜秀杰.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 .编辑学报,2005(评论) 84. 高建辉.论高校文科学报的办刊特色 .怀化学院学报,2006(引为参考文献) 85. 张建国,赛力克波力.对学报特色化办刊的几点思考 .伊犁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3(引为参考文献) 86. 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公告 .陕西日报,2000(内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获二等奖) 87. 张积玉.办出特色 提高质量 开创学报工作新局面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有评论) 88.. 龚维忠.杂志与期刊概念辨析 .湘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引为参考文献) 89. 《黑龙江畜牧兽医》投稿须知 .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 (列为标准参考文献样例) 90. 马建华.高校学报在高校建设中的功能定位问题探讨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引为参考文献) 91. 金得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特色的全方位思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评论) 92. 曹大刚.传统审稿体制的反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引为参考文献) 93. 林舒.学术质量: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首要前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引为参考文献) 94. 王春林.科技编辑大辞典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P486列为辞条) 95. 苏青,游苏宁,周文辉.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分析研究 .科技导报,2006,24(6):76-79(参考文献 ) 96. 温晓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展变迁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引为参考文献) 97. 吴文帧.石油期刊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5):(引为参考文献) 98. 姚远.《西北大学学报》95年回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6):(引为参考文献) 99 谭秀荣. 《 国立贵阳医学院院刊》与地方高等医学文化的构建 .编辑学报,2009,(引为参考文献) 100 尹玉吉.大学学报特色论质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66-471(引为参考文献 ) 101 赵大良.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6):(引为参考文献) 102 司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传播史 .重庆出版社,(两处摘要介绍《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103 姚远.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伊继东,周本贞主编.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3-325(引为参考文献 ) 104 王春林.科技编辑大辞典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486(专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词条) 105 谭秀荣,姚远.《吴医汇讲》期刊性质与编辑出版要素 .编辑之友,2009,总第147期,(3):69-71(参考文献 ) 106 王颖.《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学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之路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312-314(引为参考文献 ) 107 谭秀荣.1946年创刊的《中国营养学杂志》与营养学的奠基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312-314(引为参考文献 ) 108 胡澜.省属医学院学报的定位思考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2):180-183(列为参考文献 ) 109 王咏梅.简评《中国新闻事业图史》:丰富而有趣的书 .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2006-08-14 (文中提到:目前对中国近代科技期刊研究最为系统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也未作探讨) 110 陈浩元,杜文涛,颜帅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发展与改革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第7期(总第21期),2003-08-20(引为参考文献 ) 111 风风雨雨的BLOG.谈中外高校学报的差异及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49000 509010006fp.hlpn/2009-04-08(列为参考文献 ) 112. 于鸣镝,张怀涛.简明期刊学词典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P308三、专著选录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词条;P329,三、著者选介有:姚远词条. 113. 谭秀荣.《国立贵阳医学院院刊》与地方高等医学文化的构建 .编辑学报,2009,21(4):300-302(参考文献 ) 114. 刘小燕,姚远.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6):1107-1112(参文1) 115. 姚远,亢小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60年回顾与前瞻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特约),2009,20(5):967-974(参考文献1) 116.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刘小燕,姚远(通讯作者)),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6):1107-1112(参考文献1) 目录 下载(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前言;陈宗兴序一;陈浩元序二;导论)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5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获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kexuechuanbo 2010-9-13 22:47
姚远获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尹晓蓉:让我怎么感谢你
kexuechuanbo 2010-9-11 18:38
让我怎么感谢你 一直以来我都很感激那段日子还有后来的做论文,他的不逼迫,一如我的家人给我的那么宽容 每当立春,我的心就会蠢蠢欲动,仿佛已经开始有一点潜流,虽然离真正的春天到来,比如四月份清明节,春暖花开的时候,还有一段时间。这个对于我来说有解构态势的日子,随着我的跌宕起伏的想法翩然而至。 立春对我来说似乎并非一元复始,我总会在立春的日子为自己许下很多目标,很多的约定。所以立春在我更多了几分惊蛰的意味呢。 我的导师我一直没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称呼他姚老师,我叫他老师,仿佛这样可以显出他的与众不同。我喜欢他自称老师,也喜欢他唤我孩子。很喜欢。   我每天上班都会途经老师工作的地方,但是那时候还早,我知道老师大概也在去往单位的路上,想象着一辆我熟悉的车辆载着一个我熟悉的人,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出发,虽不相遇,但在某一个时间段,我们生活的轨迹竟在同一个方向上,这让我很安心。就像我在网上遇到老同学,沉默着,没有哪一个言语,但是我们都明白我们看到了对方,就像我们还在一起一样,有时候我甚至会为他们看到了我而惊慌。   这是种很奇妙的感觉,我近来愈来愈强烈的为这种情绪侵袭,似乎很愿意沉湎于过去,回望过去的熟识的或是陌生的人。   我是一个奇怪的矛盾复合体,身上有孩子般童真的单纯,也有垂老者的颓废,间杂着些放纵和玩世不恭。我就像一个老人,一年又一年,而立的轮廓、不惑的主张、知天命的混响它们根深蒂固地在我的身上,我的心上毫无阻力的疯长,我铭心刻骨地惊觉我的考虑都有一个悲观的命运,壮怀也就熬淡,痴心沦为妄想,就这样两相折磨两不相忘。   一直以来,对于老师,我很敬畏,但是除了敬畏再无其他。老师在我的眼里跟心里是只能敬而远之的形而上,甚至因为做了我的老师而被我人为剔除了太多人性化的东西。   但是我的导师很不一样。 我跟老师最近的接触是在北京做课题的时候,说起这次课题,我满心全是惭愧,因为原本跟随老师的并非是我,做的也非我的强项。之所以在匆忙间接纳了同学一同赴京的建议,只是为了逃避。   念英语的时候,我用新闻做幌子,在图书馆的中文厅里整日整日的停留,可是真的读了新闻,我又以电影为借口,逃避着曾经以为至上的新闻。我常常问我自己这是为了什么?可是我得不到答案,这所有的我认为重要的,纯洁的东西,我都想要用蒸馏水把它们净化一遍,然后紧紧的握在手里,不用松开,一件东西,一个现实的存在物,只有真实的接触到,触碰到他们三维、冰凉的棱角,看到他们无法洞穿的,不能透视的形体,甚至闻到他们新鲜的味道我才安心,才能明了他们是属于我的。就像我曾经那么惧怕电脑,那些海量的在人的头脑里随时累积,随时聚合,随时爆炸的信息,始终使我感到像巴基斯坦自杀式爆炸的圣战那么不安全。所以我倾心于纸张和笔端给予的存在感,说迷恋也好罢。   我想我并非就真的爱上了电影,而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寄托的出口,就算它岌岌可危,仍然可以给我某一种坚持的勇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只要你不停的寻找总会找到某一种足以欺骗自己的东西,谎言说上一千遍,就会丧失甄别真伪的能力,历史还有记忆都会因为信念的倾向性思考而发生可怕的转向。我告诉自己我的逃避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英文或是新闻,相反我很喜欢,可是我不喜欢正统的主流的学习方式,我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老师,我喜欢我自己学习新闻还有英文的方式。我几乎用了一种学术化的语言为自己的借口找到理论上圆满的支撑,这么多年的读书,我已经能够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运用各种弗洛伊德的分析法说服自己。我甚至觉得这样的理由都不能用凡俗的语言来解释,否则就是庸俗化了,我的这一套高明的伎俩总会使得身边的人束手无策、哑口无言,我愿意这样说话,管他人听不听得懂。 我用这样的自欺欺人蒙蔽了自己很多年,不愿觉悟。 事实上,我只是个不断逃开,不愿负责任的孩子,我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惟有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成长,证明自己的独立,证明自己的坚强,证明自己,不再是个孩子。 我宁可他们认为我乖张,也不要他们同情的宽容。 我的想法总是不停的,不断的内向到心里,就像我的老姐说的,我总会莫名其妙的为你担心,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女子。就像有些人喜欢享受痛苦,我总是沉溺在旷世的孤独里面,无法自拔。痛苦还有疼痛能够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病症成全了我的自我惩罚,我是那么嫌恶自己,嫌恶到宁肯眼看着自己,无作为的死去,我常常想只有血的鲜红能够刹住黑的戾气。 因为受不了既有的生存状态而急于跟从前做个了断。 我想离开。 于是适时的去了北京,我只是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控制。我好想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彻底的放松自己。现在看来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去,因为去就意味着做学问,不做就是对老师的对他不起。我的无法全力以赴让我终于心生愧疚跟我的导师说了一句对不起。并且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这在我这个傲视传统,又不愿与现实合璧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说不上来为什么,我那个瞬间是真诚的,几乎用尽了我这一生所有的诚意。 我真的觉得很抱歉。 我记得,老师竟然有些仓皇的唤我孩子,他说这孩子大概我一脸认真的神气让老师觉得很诧异,可是我知道这一声孩子是逼迫我涕零的原因。 老师应该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也应该知道我心中有解不开的困惑,因为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心里有什么话就跟老师说说。就算是哭一哭也是好的。我只是久久的、久久的没有抬头。 所以在京的那些日子注定了我的心不在焉,有那么几次,我几乎可以明确的碰触到老师不悦,但是我无能为力。我没有办法使自己变得积极向上,在老师面前做个殷勤听话的好学生,这许多年我几乎一直都没有做到。 在清华见到老师是我第二次见他,在北京瑟瑟寒风中再见到他时我几乎都要忘记了他的样子了。头一次见他是在从前的导师的办公室,那一次,我换了导师,没有思考,没有争辩,我就那么坦然平静的接受了既有的安排。我从来不相信跟老师之间的见面,小叙,那就像中国人常开的会议一样不可信,我对跟导师见面时的逢场作戏很反感,因为在我的概念里,师生之间的见面应该是直接的,真诚的,甚至不要寒暄的。这一点在我日后逢年过节送给我的导师礼物时,他的不推辞,让我很受用,当然这是后话了。我的导师很和蔼,说慈祥也不过分,是个很温文尔雅、绅士且风度的人,但是言语里有你不能违抗的坚决,让人没有说一个不字的余地,老师的来回张弛得很有道理,即使他不了解你。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感激那段日子还有后来的做论文,他的不逼迫,一如我的家人给我的那么宽容。 我的导师身着藏蓝色衣装,是校园里最普通的高校老师的装束,坐在在斑驳的太阳余韵里,周身笼罩着一片异常祥和的光线,温润的不紧不慢的语速,适时的毫不张扬的手势,沉稳内敛的语调,温和的亲和力让人没有办法抗拒,甚至那些因为太阳的折射而变化了颜色的粉尘都染上了金黄的颜色,那么温暖。我知道是我的感觉还有心境因为这夕阳照射的缘故变得松弛,但是我得承认我的心里没有排斥。 但是我抗拒跟任何一个人谈论论文,似乎不仅仅是论文,任何的我的生活的可以称之为重心的东西我都不愿意讨论,仿佛碰触到一点点都会让我不舒服,会给我压力,我就那么愿意在放纵和玩世不恭的边缘打一个,一个又一个不用负责任的回旋。很多东西我放不下尽管我很想放下,比方说这一纸文凭,比方说一个读了多年的书的人该有的生活,这让我总是想到诸葛亮,想到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而应允出山的诸葛亮,他本可以拒绝,过一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从北京回来之后的那个学期,老师开始为我们正式上课,因为人很多,没有特别的紧迫感,可是有一天一早老师打电话说会上小课,(就是专业方向一样的同学上的专业课)课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了很多,严格到我的心里开始发怵,于是我想我是不喜欢上这课的。但是我知道我真正不喜欢的不是这课,而是隐隐觉出老师的不信任,提到论文我的顾左右而言其他,我的毫无思维与状态一定让老师很操心。 我接受不了。 那个时候,我在电视台实习,蛮辛苦,可是我很喜欢,那段日子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是我此生最为幸福和快乐的日子之一。我就是很喜欢那些画面和声音,无缘无故的。但是我无法做到一心两用,上课还有论文,我没有办法敷衍,这一点上,我跟老师是有共识的,我们都是认真的人。我发短信告诉老师,我不喜欢上课,我问他为什么,我像一个女儿相信父亲一样相信着您。他回的很及时,大约很不解于我的态度,他的回复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说如果不上课可以安心,允许我不上课,话说的很温和,但有愠怒,他自然有理由愠怒于一个学生的不想上课。他是那样不放心我一个人做论文,从始至终他是不相信我的。所以当他最后说多保重,孩子的时候,我只是盯着短信掉了两滴眼泪,应有的感动因为觉察到他的不信任而变得不纯粹。我说:我会上课,老师放心。 然后匆匆结束了我的实习生活,结束得很痛苦,就像了结了我的一段欢乐时光一样,那是我惟一一次觉得生活在好起来。当我最后一次面对制片,我觉得大势已去。 课上得波澜不惊,然而我终于没有食言。 直到我的论文初稿写出来,再没有跟老师就论文讨论过。这期间他的担心,他的不喜欢还有不信任,我统统都知道,但是他没有催促,他静静的等待给了我绝对的时间和自由,所以那个论文有机会做得很用心。直到我发了初稿给老师,然后在忐忑中等待他的说法,第二天他就打电话过来,说我的文字很出乎他的预料,把握不住我的文字的走向,要我再改改。我懵懂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初稿通过了。后来我去拜访他,他说其实一直最操心的是我的论文,没有想到竟然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个。所以做论文的最后的日子,我一直有理由看着我的同学还在拼二稿、三稿,想想我那时候也是赌了一把,我赌我的老师可以欣赏我的论文,如果没有通过,我无力再做修改,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尽力了,全力以赴之后,再没有任何可以附加的东西,我总是这样认真、执着的不留余地。这让我觉得就像在汐止的山上看到天上划流星一样,有一种真切的满足。 我的论文就是这样在一个异常看重论文的学者型的导师的手里,柳暗花明。我真的好感激我的导师,最关键的时候,他的不逼迫是一种莫名的安抚,也许他是无意识的,大抵几乎是确定的,大约还有放任自流,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无奈,但是结局总是好的,做论文的最后一个月里,我们怎样的努力,自己都要忘记了,但是记得结局是好的。老师给我的自由有很多放任的成分,但是我宁可认为那是宽容,我喜欢他唤我孩子,他对我的不期待让我很放松,这是多少多少年从未有过的放心,我真的有时候感到我可以在他面前把心放下来,不用承担太多的期盼,不用接受别人的同情。我喜欢他告诉我做什么,然后我去做,这让我总是觉得他就在我身边。 现在我已经工作了,但是很不会为自己的人生谋划,老师还是会替我操很多心,我喜欢他告诉我未来的时间里做些什么,这种先知先觉的全能的大智慧即使叛逆的孩子也会情不自禁的遵从。我知道在老师的心里,我不是最好的学生,也不是他喜欢的学生,他甚至今时今日都不曾对我的能力深信不疑,但是我从不试图去了解我的老师,我对他也没有任何期待,我常常说,尊重是一回事,看重是另一回事,不管他日后如何评价我这个学生,我想我都不会太在乎,总会觉得没有所谓。平常心让我很感念我与我的导师这样张弛有度的关系,似乎我们谁都没有向前迈一步,我们之间是一个安静的,没有变数的漩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流淌,旋转,但是没有变化,就像一个充满了弹性张力的皮球,没有力量的来回,平静稳妥的待立。这种很有些哲学或者禅宗的意味,让我很是受用。 我告诉我的导师谢谢您给的宽容。我不知道他是否理解我说的宽容到底在多大意义上跟旁的人说的不一样,但是他说老师已能真切的感触到像女儿一样的爱,很温馨。谢谢好孩子。我才知道原来我是有欲望的,我是那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孩子。可是为什么?最近,不是最近,读研的最后一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我总是神经质的压抑自己的各种情感,爱、或者是恨,都没有让他们泛滥,我不要他们干扰我的判断。去陕北的这一趟,很巧合的跟老师说了,他说那他就放心了,要我记得随身带药。 四个字,我在车子里,众目睽睽之下,泗泪滂沱。 从陕北带了剪纸回来,本想第一时间送给老师,没有料到他年终好忙。我曾经有一位叔叔,可以说对我恩重如山,他总是忙,总是忙,一刻不停的忙,我对他的忙碌颇有微词,我总是不停的发信息打电话要他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可是他不曾听过我的。后来,不晓得什么原因,他竟然选择了激流勇退,放弃了所有业务,解散了所有实体。现在的他终日郁郁寡欢,身体和精力大不如从前。我这才明白,有一类人是属于工作的,忙碌是他们生存的状态,工作就是他们的生活。我想老师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从不过分地说注意休息的话,也因为我从不试图去了解我的老师。 说实话,我很钦佩我的老师,说崇拜也好罢。这个人很奇异,他是我见过的最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也是迄今我的所见里做学问最为严谨的老师,他会为论证一个学术问题彻夜不眠,不辞奔走,也会陪女儿逛小寨,还有韩国城,为自己的宝贝儿唱周杰伦的东风破。我佩服他、尊重他是因为他的日子过得如此分明,生活与工作分得如此彻底,又合得如此不着痕迹,那些大开大合之间难能可贵的人生智慧是我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学得到的形神兼备。我也崇尚分开工作和生活,可我总是不经意间剔除了工作中模糊的生活之美,分得愈开,活着愈累,而老师的工作显然是有情趣的。 我记得答辩那一天,每一个经历过硕士答辩的人都不能否认当时的紧张罢,我的导师跟其他的导师一起鱼贯而入的时候,就在落座的当儿,看到了紧张的我们,于是他踱着方步悠悠的过来跟我们握手,说祝你们答辩成功。我的论文终于在那一天擦着优秀的边儿走过,我很庆幸,这不是必然的结果,可是那一天我强烈渴望老师可以因为我而感到骄傲。答辩结束照例是最后一次隆重的谢师宴。席间,答辩委员会的主席略微喝的有些多,但是他说的话都是真理,他说读书期间,最重要的,最好的运气是遇到一位好的老师,他说这话时,我忍不住看了我的老师一眼,他还是一贯的深沉内敛,微笑着颔首,优雅的酒杯在他悠扬的手势中被徐徐举了起来。他还是微笑着,温和的走到我们身边,他用那一杯酒敬我们,恭祝我们毕业。整个席间,只有两位老师走过来敬我们酒,我的导师是其中之一。 我真的很庆幸今生能做老师的学生。似乎头一次见他的那次握手,两手交接之间就注定了我们的平等。原来我喜欢的是这样自由的平等。从我毕业离校至今,三个节日,我都去拜望了我的老师,一次是父亲节,一次教师节和中秋,还有一次是元旦。第一次给老师的礼物是父亲节上最传统的花,之前我有问过他,我说老师喜欢植物么?他说不喜欢,我还是带了株植物给他,全不理会他会不会喜欢,原来从一开始我给他的礼物里面就有一个孩子的任性。我曾经说过,我可能是老师带过的学生当中,老师最不了解的一个,老师当时点头承认了,我想今天仍然是,但是我愿意我的老师了解我多一些,我愿意在他面前做个孩子,我愿意接受他给的自由的宽容。对于老师,或许就像他说的那样,早已夹杂了些女儿对待父亲的情绪,无论我当他是严师还是慈父,都只是我的心境的不同而已。 我收到老师的最近一条短信已经是我回家之后的第二天,是祝贺元旦的,那时候我跟我的父亲在一起,突然之间我觉得愧对我的父亲还有母亲,愧对他们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宽容不是宽容,为什么我那么贪恋老师给的宽容,就因为老师对我无所期待?家人的爱是我不熟悉的柔软,这让我很不习惯,但我不能否认他们爱我,因为爱我,所以期待,在他们过分呵护的爱里,我觉出压力,所以逃开。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想明白为何,为何我的家人给予我如此大的宽容,他们为我做的是光阴的味道里,记载的年轮间,最为艰辛、困苦的事情,少不经事的我只是玩弄了任性与固执,一味的肆意挥霍这天大的宽容。 但是我忽略了,在外求学的这七年,每一年的我生日,父母都会打电话来祝福。我忽略了,我的静水流深的父亲不许别人触碰的青色的坚硬胡茬里,有我任性的把玩。我忽略了只要我开口,父亲总会千方百计满足我的承诺,不论对错。我忽略了每次离家,他都亲自送我到车站,目送着我的车子离开,冲我招手的人影慢慢的变成逗点,我还那么讨厌跟工作拼起承转合,跟家人搞离合悲欢。这些年,我的父母,他们爱我,但不能过分,他们期待,但不能彰显。我的敏感脆弱的内心里,见不得一点点过分的爱和压力,我的父母只能在两难中艰难的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因为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跟旁的人一样。 我终于知道了,宽容是他们给的观照还有同情,但不是义务。大约很少有人知道我在毕业论文后记里头以怎样的心情写下最后谨感谢我的父母和妹妹,谢谢你们这三年来给予的支持跟宽容这样的字句,更不会有人知道我的腮边有多少滑落的清泪。 父亲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完了会顺道买菜。一大早,天寒地冻的,我说,我也去,他就同意了。风很冷很冷,但毕竟有阳光,虽然没有多少温度。我知道父亲不会打车,也不会允许我跟他步行,他喜欢自己骑车载着我走,我念大学那年就知道了父亲喜欢我坐在他的车后,喜欢我用慵懒的双手紧紧的箍在他的腰际,喜欢我把头靠在他的背上歪着脑袋讲话的样子。 我的父亲喜欢女儿天性里温柔的一面,而不是无所顾忌的乖戾、隐忍还有沉郁。为什么我可以在我的导师面前流露轻易不愿示人的温柔?那是我骨子里最自然原始的东西,父亲给予的,我没有办法改变。 于是我坐在父亲的身后,紧紧的抱着他的腰,把头靠在他的宽阔温暖的后背上。歪着脑袋,我跟他说:我的老师 我们父女就以这样的姿态走在小城冬日的阳光里。 突然地,好想说句谢谢 作者: 尹晓蓉 | 2008年01月18日 12:57
个人分类: 师生交流心得|3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付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与恩师姚远对话
kexuechuanbo 2010-9-11 18:3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与恩师姚远对话 姚远 以笔名行世,西北大学物理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调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现任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理科学报主编,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奉献学术 著书立作 每当想起姚老师多达16页的《姚远论著辑(19982009)》目录,景仰之情便油然而生;每当翻阅起姚老师的大砖头论文集,总感觉心中的大山形象与姚老师的形象不相符;每次瞥见姚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马上就惴惴不安起来,唯恐自己的学术不够严谨会露出马脚。 据统计,姚老师的个人著作有14部,发表的科学史与科学教育史方向论文有32篇,科技期刊史与科学传播史方向论文114篇,先后主持5项省级社科基金和4项国家社科基金,已指导2名博士和9名硕士完成学位论文,现有在读硕士9名、博士1名,主要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传播的教学、研究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据一位学者总结,姚老师对出版事业有三贡献:一是耗青春,主编了一份学报,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即《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一个口号,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三是倾心血,开创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科技期刊史。姚老师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对清末和民国间的2 100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500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于1999年被陕西省教委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于200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光明日报》(1999-06-04)、《科学时报》(1999-05-19)、《中国教育报》(1999-06-06)以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发表了17篇书评,称其首次将区域研究方法引入新闻史研究,开辟了新闻史研究的新方向。 工作之余,姚老师还提出论证并澄清了西北大学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历史事实,从而将西北大学创建时间向前推进了历史性的10年。其中有关西北大学学报及期刊史的论文,《光明日报》于1990年7月24日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姚远发现西大早期(学丛)为我国最早学报之一》,为题予以报道。关于《西北大学的两个历史源头》一文,将西北大学校史从1912年前推至190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1-27)等报和媒体以《西北大学成立百年的证据,清末皇帝朱批开办陕西大学堂奏本被发现》为题作了报道。 为人师表 严师慈父 姚老师始终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准则,坚持每周给我们上小课,以小课的形式来实现神圣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他曾说过,女儿是我肉体生命的传递者,你们才是我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递者,在他心目中我们也同样是他的儿女,朱殊师姐常说姚老师把我们每个人都当成他的亲生子女。07年毕业的尹晓蓉师姐曾在博文《让我怎么感谢你》中写道,我喜欢他自称老师,也喜欢他唤我孩子。很喜欢。我很喜欢上姚老师的小课,全身心地聆听姚老师那种学贯中西、旁征博引的传道。尽管有时候有些听不懂他所讲的自科知识,但不时传出的醍醐灌顶和茅塞顿开声,足以令我心悦神爽。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听姚老师课的日子2008年12月26,主要内容是关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的。姚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尽早地确定研究方向,最好研一就进入研究的状态,定下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因为研究生期间的终极目标便是毕业论文。他要求我们在研一上学期培养科技传播史研究方向的兴趣,下学期就着手论文的研究,牢记我们这个方向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写边学的特色。 和姚老师的第一次长时间地亲密接触,是今年的45月,我们4人跟着姚老师编审《依法理财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书稿。姚老师先给我们讲解编审的方法、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再让我们按照标准的体例工作,最后再挨个地抽查我们的工作,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指导我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学习编审工作。姚老师常说一个作者一辈子未必能遇到一个好编辑,一个名作者的背后必有一个高度负责专业水准极高的好编辑。专业编辑不仅要对读者作者负责,还要对读者、对社会负责,白纸黑字绝不同于红牙白唇,是要担担子的。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必须做出个样子,绝不能让内行人笑话。工作之余,姚老师带我们到外面吃饭,总是很绅士地安排我们几个,每次都像是个非要尽地主之谊的主人,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倍感温暖和眷恋。师妹孙潇曾戏谑说,姚老师师太绅士了,年轻时肯定迷死过百名少女,50多岁了,还这么有魅力。 姚老师总是给人带来这样那样的感动,数不胜数,令人防不胜防,简直是难以阻挡。最令我难忘的一次感动,发生在2009年4月24日晚上10半。当晚姚老师给我发了4篇有关《西国近事汇编》(18731900)的论文,后经我证实,其中的3篇是迄今为止对《西国近事汇编》研究且已发表的所有论文。记得他在信中要求我先从二手文献做起,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西国近事汇编》相关资料,先把二手资料找到、消化、吃透。之后的日子,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像得到。我把《西国近事汇编》的原始资料打印出来,翻着原文查字典,还不时向阿来和老大等哥们求救,经过2个月的闭关修炼,总算逛过了三关繁体字关、文言文关、竖体印刷关。现在已记不清有几个周末熬过通宵,幸运的是我把中国早期期刊的内容无分类、消息无标题、行文无断句的障碍PASS了,希望我能不辜负姚老师的殷切期望。 谁言存草心,报得三春晖,整个暑假我都战战兢兢,害怕自己会因一不小心的不争气,伤了姚老师的心。40多天宅男的生活,抑或是早起晚睡,抑或是通宵工作白天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拟定《西国近事汇编》的标题和翻译原文上,似乎又找到了考研时的那种亢奋状态。也许是因为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拟完了早期36卷、428期的标题,并翻译了其中部分传播科学和经济的消息,按时完成姚老师布置的作业。暑假期间,我和姚老师通过1次电话、3次邮件,他准确地指出我做统计表时的错误,帮我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开学后,我从小燕、孙潇那得知,姚老师在暑假期间也曾具体指导了她们的论文写作,而姚老师本人还完成了《新青年》和《科学》的11万字的写作。 姚老师常说如果没有3篇以上发表的论文做支撑,写出来的学位论文就犹如没有柱梁的房子,只能是东抄西凑剪剪补补弄出来的充数品。因为每写每一篇论文,至少需要看二十几本书,阅读百篇论文,否则根本不可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在写出论文的同时还能把看过的书和下载的论文消化成自己的。发表一篇论文,更是会经过多次修改和层层把关,自己、导师、编辑、审稿人都会进行反复地修改。如果把这样历经千锤百炼后3篇论文串起来放在学位论文中,作为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便不会担心任何专家的盲审,顺利通过答辩毕业拿证便会是水到渠成。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当涌泉报。尹晓蓉师姐用什么来感谢你写出了自己对姚老师的心声,高静师姐以我的论文全是姚老师师的心血把优秀论文的功劳全部退还给了姚老师。我呢?一无所有的我又拿什么回报姚老师呢?我不知道!也许谁言存草心,报得三春晖能够表达我此时的一些心境吧! 2009-11-21
个人分类: 师生交流心得|3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浩元:喜读我国第一部大学科技期刊史
kexuechuanbo 2010-9-8 15:57
喜读我国第一部大学科技期刊史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正怀,高立勋:探求中国科技期刊之源_读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
kexuechuanbo 2010-9-8 15:52
探求中国科技期刊之源_读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宗兴:区域科技文化史研究的力作
kexuechuanbo 2010-9-8 15:48
区域科技文化史研究的力作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文高峰:抢救、保护与探索——读《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kexuechuanbo 2010-9-8 15:45
抢救、保护与探索读《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启元:读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kexuechuanbo 2010-9-8 15:43
读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玲:报刊演化史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kexuechuanbo 2010-9-8 15:40
报刊演化史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可风:《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的科技史学价值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0-9-6 23:09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的科技史学价值 刘可风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理科编辑室 , 陕西西安  710003) 在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近 20 年的姚远 , 几乎是从业伊始就对地方科技史开始了研究。几年来 , 姚远两学并进 , 著述颇丰 , 有上百篇论文和 19 部独著、主编或合著的著作问世。深厚的学识积累 , 又经过 8 年的磨砺 , 终于一朝成器 , 完成了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它开辟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方向 , 并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科技期刊的生成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 期刊的生成是循着科学家学科专业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科技期刊 , 这样的程式诞生的 , 因此期刊的生成是以科学成为一种建制作为前提的。那么 , 在这种程式中生成的科技期刊肯定是记载科学技术进步最重要、最鲜活、最可靠的历史文献。由此看来 , 研究科技期刊史就成为研究科学技术史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 , 这方面的研究 , 除有极少量的论文发表 , 或在一些中国科技史研究论著中略有提及之外 , 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 , 姚远新著《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处女作 , 从而形成了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其学术价值 : 一是在于从期刊这样一个角度提供了科学家活动的新线索 ; 二是在于为学科、专业的孕育生长提供了地域上和重要学术机构方面的依据 ; 三是在于为高等学校系所、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建制化演变及其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新的史料。尤其是该著对高等学校科技学术研究职能的形成 , 首次做了全方位的研究。这就是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的 : 所谓大学者 , 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 , 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 , 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姚远将这作为学术研究成为高等学校与教学并立的两大重要职能的标志 , 或者说是大学应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这一办学思想的源头。由此出发 , 该著还对清末与民国年间以大学为主的国家科学研究体制的特点等作了论述。这些对于今天的科技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都不失为历史借鉴。我国的近代科技史 , 经历了崎岖坎坷的发展道路。从今上溯 200 年 , 是近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其演进过程中 , 从早期的书院 , 到大学的创立 , 以及近几十年的蓬勃发展 , 大学都起了技术创新、理论建树、文化传播的源头作用 , 自然 , 大学期刊便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珍贵文献。编写一部《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姚远是首拓者 , 在他之前 , 还没有人涉足 , 所以 , 收集、整理纵向 150 年以上 , 横向数十省 , 上百所学校的期刊当为首任。世事沧桑 , 中间又经过百年战乱 , 这一工作的艰难和繁杂可想而知。虽然保留下来的期刊当为大部 ; 但有影无踪、孤本难寻者为数不少 ; 由于经历年代久远 , 遗本虽在 , 不堪触摸者也屡见不鲜。将这浩浩千余种刊物觅得 , 姚远要走多少路 , 寻多少人 , 翻多少卷 , 费多少力 , 难有定数。他足至大江南北 , 遍访各校、地、市图书馆 , 查阅索引 , 追踪借阅 , 缩微复制 , 终将成堆的期刊和资料满载而归。这里 , 不仅为他著书立说做了前期准备 , 也为一些珍贵史料的保存和流传做了极其有益的贡献。 姚远的作品分为三篇 , 共 50 万字。上篇对期刊的发展、功能和分类做了包括古今中外的系统论述 , 并重点对科技期刊的形成历史、重要活动作了阐述。其中对科技文体的演变和发展 , 作了首次阐述。过去从文的角度 , 曾有过多种文体研究成果 , 但从科技文体发展史的角度论述者却不多见。这本书的重点是中篇。我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 , 民族众多 , 语系交错 , 文化类型极其丰富。作者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以地域为版块 , 以时间为脉络 , 将京、沪、宁、华北、东北、华东、中南、两广、西南、西北、港澳台以及海外留学生社团 11 个分区的大学科技期刊分别论述的方法 , 并对重点大学和中心城市的几十所大学 , 从刊物初创、编辑思想、改进发展、特点影响、变迁沉浮做了缜密细致的个例分析。分地域论述 , 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特点、学科成因和学科优势 , 这也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各版块串接在一起 , 就构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科技学术研究和期刊发展的全景 , 其共性和个性尽在其中。 作者在下篇展示丰富史实的基础上 , 专论大学科技期刊发展的区域特点、时代特点和不同学校、不同部门、不同层次期刊的管理特点。对曾倡一代学风、领一路学人、建一方名校的著名教育家 , 如蔡元培、唐文治、颜福庆、盛彤笙等做了重点研究 , 对其教育思想、办刊思想、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对我国大学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 做了精细的论述。这个角度 , 是从未见有人审视的一个角度 , 循此线索当有不少的人物可研究 , 也反映了作者善于开拓新视野的功底。科学研究 , 归根结底是为了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 , 而史实就是规律的表现 , 其内在、深刻的因果关系也必然包含其中。所以 , 读史使人明智 , 明史而知今。尤其是在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 华夏民族决心以科教兴国的今天 , 明史鉴来更具有特殊意义。 姚远钻研科技史近 20 年 , 笔耕不缀 , 成果卓著。因为他的第一部著作《陕西科技史人物传略》由我作责任编辑 , 所以 , 我常回忆和他的交往。第一次接触时 , 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 文笔尚不如人 , 但他稚气中不乏坚毅 , 行文中屡显睿智 , 谦虚中充满自信。他善于学习 , 十分刻苦 , 没有几年时间 , 我再读到他的文章时 , 不禁由衷赞叹 , 巧笔已行云流水 , 洋溢着才华 , 真有山麓虽有佳景 , 登高更觉迷人之感。 姚远是个对编辑工作和著书都十分投入的人 , 我每次打电话给他 , 十之八九是在办公室。他做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 繁杂琐细的工作之多 , 同行自是感同身受。与此同时 , 写出这样大部头的作品 , 付出 2 000 多个日夜 , 寒暑不忌 , 正像他在后记里所说的 , 炎夏时曾整理数千张资料卡片 , 按时代、按地区进行分类 , 就整整几天匍匐于竹席之上 , 那么 , 对这些资料进行鉴别、校勘、对比、考证、统计、分析 , 出思想、成文字 , 他的艰辛和苦涩岂是几句话能道出深浅。但他从没停息 , 更无怨言 , 一直在继续他的工作。他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从史的角度讲 , 对科技史、科技教育史、科技编辑史、科技文化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当然 , 在这一领域里天地还十分广阔 , 对已往的研究还可以再深入 , 更广泛。这本书所及内容始自清末 , 终于建国前夕 , 而 1949 年以后 , 我国的大学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 得到空前发展 , 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更是今非昔比 , 大学期刊仍起着独特的作用 , 所以 , 这一新辟学科还需要追踪者和创新者 , 还有许多课题有待深入探讨。作为读者 , 我们期待姚远和他的同仁们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 , 并祝他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原载: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999,29 ( 2 ) :162(作者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创业史》作者柳青先生的女儿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224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人大方兢:中国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漂流
kexuechuanbo 2010-9-6 23:01
中国人大方兢:中国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漂流 科技期刊 ; 丛刊 ; 源流 ; 姚远 ; 中国 作者:方兢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13 0:24:40 中国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漂流 这部接近百万字的工具性专著,上溯清代乾隆年间1792年,下迄1949年,涉及400余种科技期刊。这无疑是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科技期刊史著作,不仅开拓了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方向,也开拓了新闻事业史和科技传播史研究的新领域。 读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北大学姚远教授新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感觉就像实现了一次科技期刊传播历史长河的漂流。这种从未领略过的新鲜和震撼,又让人感觉到在科技学术王国中,竟然还有这样一片未开垦的荒地,被人长期地忽略。 姚远否定了中国期刊起源单一源于西方传教士的说法,认为其源流受中国传统新闻出版文化的影响和中西出版文化交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多源性,并将其归结为三大源流说。 其一是受唐以来千余年间报纸出版形式的启发,即自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的《开元杂报》,到宋、元、明、清1200余年间的《进奏院状》、《邸报》、《京报》这种悠久的似报又似刊的出版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其连续发布或周期性、求新求快、册页式装订等形式是期刊诞生的适宜温床。小张式《清华周报》向册页装订式《清华周刊》的嬗变是这一源流的典型。 其二是受宋以来近千年间丛书、丛刊图书连续出版形式的启发,以南宋《儒学警语》以来的两三千种丛书为代表,及至清代,丛书和丛刊已略有区别,丛刊则在统一的丛刊名下分辑出版,多不定期(也有以三个月、半年或一年为一辑的,但不标卷期次号),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八月,江苏长州(吴县,今苏州)人唐大烈(?1801)刊刻的《吴医汇讲》是为典型。 其三是经由西方传教士的上帝赐予。欧洲期刊的发源远早于我国,1588年(中国明万历十六年)创刊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书市大事记》半年刊是世界上最早的期刊;1665年(中国清康熙四年)1月5日由法国议院参事戴萨罗律师(Denys de Sallo)创办于巴黎的《博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和1665年3月6日由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亨利奥尔登伯格(Henry Oldenburg)创办于伦敦的《哲学汇刊世界各地有创造才能者当前的探索、研究和劳动的若干总结》是世界最早的两份科学技术期刊。这种媒体形式由英国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的鼻祖马礼逊(Morrison Robert,1782~1834)输入我国的。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的文理综合性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清道光十三年(1833)在广州创刊的文理综合性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正是这一源流的典型。 在此基础上,姚远还提出了报刊同源离析的重要观点,它给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以来将报刊史混为一谈的做法,以及对期刊在丛书、丛刊和小册子出版温床中的萌芽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做法,既是一个批判,又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部接近百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的工具性专著,上溯清代乾隆年间1792年,下迄1949年,涉及400余种科技期刊,并附有2800余种期刊名录。这无疑是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科技期刊史著作,连同作者先期完成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一起描绘了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历史的壮丽画卷,不仅开拓了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方向,也开拓了新闻事业史和科技传播史研究的新领域。 我们顺其源头漂流而下,饱览大河的浩荡壮美,也感受到其艰难曲折。然而,毕竟是第一次大规模地涉及这一题材,故留下很多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好在这一方向新近又以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为题获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期待着作者选取断代和文理交融新方法进一步拓展的新成果早日问世。 《科学时报》 (2008-11-13 B3 科学 文化)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 杜文涛:《清华学报》的诞生及深远影响
kexuechuanbo 2010-9-6 21:58
《清华学报》的诞生及深远影响 ● 姚远 杜文涛    1915 年,清华建校的第 4 个年头,辛亥革命风暴后的中华民国似仍喘息未定,南北震荡依然。然而,清华学子们自清末以来肇始和保有的西去留美、科学救国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校内成立起 远德学会 等 10 余个学术社团,创办了《远德杂志》等 10 余种中、英文期刊,就连年级、班级也有刊物。每周都有学艺研讨、学术演讲或辩论。清华园高涨的学术热潮,可谓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清华学报》就诞生在这一背景之中。    1915 年春,时任校长周诒春以 清华学会 统一了全校学术社团,并于 1915 年 5 月以 清华学会 的名义创办《清华月刊》( The Tsing Hua Monthly ,稿件中、英文各半)。 1915 年 12 月又改由清华学校名义主办,含中、英文两种版本,隔期出版的《清华学报》( Tsing Hua Journal ),从而成为以清华学校名义创办的第一份文理综合的学术月刊。严复、黎元洪、梁启超、范源濂、周诒春等政要名流相继为之题写刊名。叶企孙、梁思成、梅贻琦、闻一多、曾昭抡、潘光旦、萨本栋、顾毓琇、朱自清等曾相继任学报编辑。那时的《清华学报》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回迁北平出版。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90 余期,与今《清华大学学报》一脉相承。   其中 1915 年至 1919 年的中英文版学报,发表了百余篇介绍欧美最新科学、技术、教育理论的文章,也连载了到访清华的美国政治学家克罗博士等人宣扬西方民主制度的演讲或专文,还发表了清华科学社有关中国农业、工业技术与教育发展现状的数种社会调查报告。由此营造了 五四 运动前夕浓郁的科学、民主气氛,也展示了清华学子忧国忧民、科学报国的极大热忱。她不像清末民初其他期刊那样,借助留日师资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播西学,而是借助留美师资和创办文理综合的中、英文版学报直接从欧美传入最新西学,从而开创了高校学报传播西学的新途径。   其另一重要创造是与其后 1919 年 1 月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奠定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她亦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的高校学报,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 学报 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亦为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之一。仅在 1924 年至 1948 年就有 30 余位国学大师及学界名流在此发表了 90 余篇代表作,有的甚至直接参与编辑学报,从而构筑了旧中国罕见的学术高地,将大学文理综合性学报的模式推之极致,同时也说明,中国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或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模式和 一校一报(新闻)一刊(学术) 的模式并非外来,而是自有其本土源流。    1915-1949 年间,清华大学创办了 80 余种期刊(科技期刊 20 余种),其中《清华学报》是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学术刊物,除在 20 年代稍有停辍外,持续出版 30 余年,成为在旧中国生生死死的近万种期刊中的幸存者和长命者,也成为中国学术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今天,学报已届 90 春秋,我们衷心祝愿她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姚远为《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现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高级访问学者;杜文涛为《清华大学学报》主编)(原载《新清华》,编辑邵默翔鹤)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2|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kexuechuanbo 2010-9-6 21:50
《 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姚 远 1 , 2 杜文涛 1 ( 1 .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4 ; 2.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安 710069 ) 摘要 在调阅 1915至1948年《清华学报》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文理综合性质、编辑出版特色、经营特色、学术传播内容,以及在中国大学学报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作了系统研究。认为:它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的高校学报,建立了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基本模式,并将其推之极致;它摒弃清末民初期刊经由日本传入西学的传统渠道,开创了从欧美直接引入西学的新途径,为五四前夕科学与民主氛围的酝酿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清华学报》;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期刊史 创建于辛亥革命前夜(清宣统三年四月)的清华学堂(旋改清华学校 , 英文 Tsing Hua College ),是用部分庚款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其高等科为四年制,稍后高等科改为大学一年级,故创校初期的性质界于大专和大学之间。 1914 年创刊有文理综合性质的《清华周刊》,之后创办有《国学论丛》、《地学汇刊》、《清华科学报告》、《清华土木工程学会会刊》、《气象季刊》、《工程季刊》、《清华机工月刊》、《工程学报》、《昆虫浅说》、《清华昆虫学会通讯》等 56 种期刊。其中,《清华学报》( Tsing Hua Journal )最具有代表性,就此,已有一些初步的宏观研究 。 1 编辑出版与经营特色 《清华学报》为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月刊, 1915 年 12 月创刊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学报社编辑,清华学校印行出版。黎元洪、梁启超等相继题写刊名。 1915 年 12 月至 1919 年 12 月出版的 1 至 5 卷中, 1 , 3 , 5 , 7 期为英文版, 2 , 4 , 6 , 8 期为中文版 ; 第 5 卷之 1 , 3 , 5 , 7 为中文版, 2 , 4 , 6 , 8 期为英文版。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后改为半年刊。 1928 年改由清华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主办。 1931 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出版委员会编辑,学校出版事务所发行。 1934 年改为季刊,自 1941 年改为半年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出版。 1946 年后,内容渐以自然科学为主。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20 卷,约 90 余期,并曾出版过 1 ~ 10 卷目录索引,是迄今所见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高校历时较久( 33 年)、出版期数较多的文理综合性学报之一,与今《清华大学学报》一脉相承。它是我国最早使用中英文两中版本出版,且初以英文版为主的高校学报,也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术期刊,亦为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之一,并在学术性、探索性和舍弃日本间接渠道传入西学而代之从欧美直接传入西方最新科技学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 其编辑出版人员分为教师(专任中英文掌校、编辑)和学生(兼任总编辑、中英文编辑和经理)两部分。教师中,先后任职者有杨恩湛、饶枢龄、高祖同、陈桢、戴元龄、王文显、狄玛、刘大钧、吴景超、朱自清、吴宓等;学生中,先后任总编辑或负责者有陈烈勋、陈达、杨振声、浦薛凤、吴景超、朱自清等。学生时代的叶企孙、梁思成亦曾做学报英文编辑。知名学者梁启超、萨本栋、胡适、王国维、梅贻琦、叶企孙、周培源、赵元任、吴宓、朱自清、马寅初、顾毓琇、杨树达、冯友兰、杨振声、罗家伦、金岳霖、吴有训、陈寅恪、翁文灏、闻一多、王力、俞平伯、张光斗、刘仙洲等均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罗家伦、熊庆来、叶企孙、金岳霖、赵元任、吴有训、陈寅恪、冯友兰、翁文灏曾为编委,其中每届编委中均有数名外国编委。其编辑出版体制采取了经费――校资 与自收相结合、编辑――教师与学 生相结合、文种――中文版与英文版相结合、内容――西学与中学相结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2-W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50002-G01);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合的独特方式。其中,尤其是广告经营,颇具特色,诚如其经理部所介绍的:一是出版以来颇承阅者称许,国内外杂志、报章与本校交换者,一年之内已达 140 余种 ,亦销路极广 ,登广告者必得绝大之利益 ;二是本校每年由各省行政长官考送学生,均以本学报购赠亲友 ,如登广告必名驰各省 ;三是本校每年派遣学生游学美国,本学报随学生所至,阅者甚多 ,如登广告必声闻他国 ;四是本学报直接寄达京内外公署及各公益机关者极多 ,如登广告则招徕必广 ;五是各处军商界购阅本学报者甚多,而以学界为尤夥 ,如登广告生意益旺 ;六是本学报中文、英文轮流出版 ,如登广告,或用华文,或全用英文(德、法文亦可用),或华洋文按期轮流换用,或华洋文同时并用,悉听尊便 ;七是本学报专为研究学术,并非营业,兹为便利商家,并为本学报筹措印刷费起见,招登广告,所定广告费较国内各杂志,极为低廉 。另外,在美国,亦设有清华学报经理部,任用 2 人经理在美发行事宜 。学校也设有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从 1915 年至 1919 年,《清华学报》出版的 30 余期,每期均有 10 余种广告,包括书刊目录预告、国内外公司介绍、工业产品或商品推介等多方面,按其广告价目和印刷等成本核算,以及多年连续出版不辍等因素考量,应该是盈余可观。这是早期高校学报最为成功的经营范例之一,尤其是其中英文版间出、在美专人经营、随留美学生所至、广告文种华洋文悉听尊便等经营特色,与此前借官府发行为主渠道或以国内发行为主有很大不同,显然为清末民初高校学术期刊所独有。 其办刊旨趣:概括起来 , 为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阐发学理 ,传播学术 ,集思广益 ,以资考镜 ,互相交换,互相观摩 。具体地说:一是对于中外学术风俗之优良、可资传播者,加以选择,用中英文分别译登,借以发扬我国之幽光,贯输泰西之文明 ;二是以其所知求其所不知,以其所能求其所不能,随时随地皆足以供吾人之研究 ;三是对于国内外文艺事业之关于我国教育者,或专记载或加讨论,以为发达教育之补助 ;四是能使阅者窥知本校内容,国内外各学校以杂志、报章交换者,彼此可收切磋观摩之效 。这与今日高校学报作为本校学术交流窗口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已无太大差别。学报的编者们还进一步认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或以心之所得发为文词,或以平时所闻者为余录。虽零纨碎锦不为巨观,而别类分门,颇具条理。诸君子之苦心热力有足多者。语云:君子以文会友;又云:所以求乎朋友先施之。方今学理日新,文化日进,凡足以资考镜者几乎美不胜收,且人之好学谁不如我。苟以此册与各界各校所出之伟著,互相交换,互相观摩,则此后诸君子之学识,日以增进,而本报亦继长增高,益求完备。学报之称庶能名副其实欤? 在这里,除高校学报的学习园地功能以外,还被赋以以文会友 、传播学术 、以资考镜的功能和促进各校各界间观摩交流的功能。这是有关高校学报社会职能的最早论述。 2 学术内容与传播特色 其栏目主要有著述、选论、学术、教令、法令、文艺、图画、丛录、广告等。中文版创刊号见有科学史、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地学、医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广泛内容。其中有:张可治的《七十年来科学发达史》;王祖廉的《三平分角度法》;刘树墉的《无线电报》;郭应钟的《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布乐题的《中国白蛉与疾病之关系》;陈达的《美国有操纵世界银行之希望》;陈烈勋的《虫与鸟之关系》、《空中铁道》等。其中大部分文章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即便像《无线电报》、《空中铁道》这样看似普及介绍的文章,其实也已有较深入的论述。其他各期较重要的自然科学论文章有:叶企孙的《考正商功》、《中国算学史略》、《清华学校大礼堂之听音困难及其改正》;萨本栋的《长途交流电线之算法》、周培源的《三等分角法二则》;顾毓琇的《四次方程求拓法》、李俨的《梅文鼎年谱》、《李善兰年谱》;王国维的《水经注跋尾》、吴有训的《 Compton 效应中变线强度与不变线强度之比率》、杨武之的《关于同余式的一个定理》;闻一多的《天问释天》; 1947 年,钱伟长的《超音速之对称圆锥型流动的渐近解法》(英文)、屠守锷的《机翼性能的简单求法》、丁文江、翁文灏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刘仙洲的《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等等。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 1924 年至 1941 年,梁启超、胡适、马寅初、王力、赵元任、陈寅恪、冯友兰、钱穆、蒋廷黼、金岳霖、顾颉刚、吴晗、张岱年、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朱君毅、唐钺、夏鼐、陈梦家、梅贻琦等大师均有论文发表于学报。英文版创刊号虽暂未见到,但据所见的 1916 年和 1917 年的两期来看,亦为文理综合性质。英文版 1916 年第 2 卷第 1 期有:美国公使芮恩的《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份教育界之新兴潮流》;总统府法律顾问韦罗贝的《共和政体之讨论》;清华学校教员狄玛的《美国移民问题》;经济学士刘大钧的《中国经济主义发达史》;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的《毕业训词》等。 1917 年第 2 卷第 5 期有:《中国之工程教育》、《蔡谔传》、《职业概谈》、《中国天文学史》等。 从其内容来看,《清华学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和两大问题。两个阶段:一是 1915 年至 1919 年的引进西学为主,中学研究为辅阶段,主要是通过欧美报章杂志翻译、编译、综述其最新科学技术、民主思想、教育思想、经济学理论等,间以中国问题研究;二是 1924 年至 1947 年的中国问题研究为主,或融入西学研究中国问题,及间以介绍西学前沿为辅阶段,主要是留学归国学者直接运用所学研究中国的科学、工程技术、工业、农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问题,探索科教救国之道。两大问题即中学与西学。西学所据渠道主要有美国的《科学》( Science )、《科学月刊》( The Scientific Monthly )、《纽约大观报》、《波士顿教育报》、《 19 世纪》、英国的《数学报》( Mathematical Gazettc )等,有的译介距原刊出版时间仅为数月。《清华学报》还通过编辑记述、论著提要、广告页等栏目报道了 30 余种同期出版的报纸或期刊的目录预告或撰著提要,如北京大学的《理化杂志》、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学生杂志》等,其撰著提要介绍无疑预示着高校期刊新类型――文摘期刊的产生。 20 世纪 30 年代,学报一度以文为主,英文版停办后一度改为中英文各半混排, 1946 年则改为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1945 年以前的绝大部分时期,保持了创刊之初文理综合的性质。 这种性质,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总趋势很好地吻合,也与早期清华文理综合的性质相得益彰,营造出了文理融通、互相渗透的适宜氛围,成为大师成长的适宜土壤之重要组成部分。它像学者的摇篮,发表了一大批学术大师的处女作、第一篇论文,或其代表作,所发的一些论文端直就是某个学科或某个研究方向的创始之作,以致我们在追溯一些学科源头或追溯大师们的学术生涯时,不得不阅读早期《清华学报》。它也像一艘旗舰,引领了上世纪 20 至 40 年代的学术潮流和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的走向,并将这种文理综合性的高校学报模式推向极致。如此多的大师选择在一份大学学报上发表其早期论著。如陈寅恪甚至前后在学报发表 17 篇论文,闻一多发表 11 篇,冯友兰发表 10 篇,朱自清发表 8 篇,钱伟长发表 3 篇。 1930 年,吴有训在学报发表了他回国后关于康普顿效应的第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形成系列,进一步证实康普顿效应的存在。这几成名作云集之势,构成了高校学报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有景观或现象――我们权且称其为清华学报现象 。叶企孙更是从一名学报的学生英文编辑,到在学报发表其第一篇论文,到成为一位清华教师,到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再成长为名驰世界的一位科学大师。学报编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大师们是被什么力量所吸引,非得在如林期刊中选择《清华学报》?这一现象,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3 地位、意义与结论 循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进化史来看, 1915 年 11 月创刊的《清华学报》并非最早,而是晚于 1889 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约翰声》季刊、 1906 年苏州东吴大学堂的《学桴》月刊、 1913 年西安西北大学的《学丛》月刊。最早的两种为教会学校刊物。上述期刊虽为文理综合模式,然科学技术内容往往处于次要地位,或大多只是些科学知识报道,除《约翰声》采用中英文各半混排外,余皆为纯中文版。《清华学报》是我国最早的中、英文双版同时出版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也是最早在刊名中冠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术期刊。《清华学报》在西学东渐中的传播渠道也与清末民初的其他期刊有所不同。这就是,它不像《北直农话报》或者《学丛》那样,借助留日师资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播西学,而是借助留美师资和创办文理综合性英文版学报直接从欧美传入最新西学。 《清华学报》对高校学报作了最早的定义,赋以传播学术 、以资考镜 、互相交换,互相观摩 、借知本校内容 、以文会友 等内涵,制订了第一份高校学报章程――《清华学报简章》,创造了校资与自我经营筹资相结合的成功经营机制和范例,而且构建了大师辈出的学术平台,将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模式发挥至极致。同期同校的《清华周刊》在《清华学报》于 1924 年复刊前夕还就办好学报展开讨论,发表了棻的《我对于清华学报组织上的讨论》、董鸣的《不成问题的学报问题》、张荫麟的《清华学报组织问题》、王造时的《清华学报之组织计划》(附学报简章)等,也载文研究校办刊物发展史和校办刊物集稿制和编辑制的优劣,并据一度放弃编辑的经验教训最终得出了编辑永远是期刊出版不可或缺的必须环节的结论 。这些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期刊编辑学史上亦为拓荒之举。 《清华学报》的另一个重要创造是与其后 1919 年 1 月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建立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清华学报》编辑部特别指出创刊的初衷是:欲求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因为学问的范围是很广的,所以本报的论著,不用机械式地分类,除文苑一门暂时不登外,其余的著作,但求与本报宗旨相合,俱可选载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这种文理综合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今日大学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日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门,学子对此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倡导大学学术社团与期刊的同时,也对这种文理综合的现象作了阐发,认为绝不能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 、局守一门,互不联系或学文学者蔑视科学,治一国文学者,不肯兼涉他国;治自然科学者而不肯稍涉哲学 ,主张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之后,以学校名义主办并缀以学报二字者有 1931 年复旦大学的《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厦门大学学报》、 1932 年 5 月的《北平大学学报》、 1939 年西北大学的《西大学报》和《云南大学学报》、 1945 年的上海《交大学报》等。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种类型虽在我国仍然存在 , 却已非主流,已为文、理分开的另一种综合类型所取代,即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版和综合性自然科学版两种大学学报,可视为清华、北大文理综合性学报模式的一个变种。它与科学既有综合化趋势,又有精细化趋势以及综合性大学通识性育人模式非常吻合,既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故为一个历史性的合理存在。史实无可辩驳地证实,并非像过去的说法:中国大学的综合性学报模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高等教育体系从前苏联传入的(致使一时数量剧增)。我国大学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或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模式,是五四运动前后由《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这种文理综合性学报模式演变而来并逐渐分化而成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序列以及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 姚 远 .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7.105121 王利群 , 张英娥 , 杜文涛 , 等 . 清华大学学报的沿革 . 舒怀 . 书海争流 ----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 20 周年纪念文集 . 北 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47-56 张英娥 . 出版物 . 方惠坚,张思敬 . 清华大学志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600-608 姚 远 , 王 睿 , 姚树峰 , 等 . 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 (1792-1949, 上中下 ) .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121-129;144-149 编 者 . 在清华学报登载广告之利益 . 清华学报, 1916 , 2 ( 2 ):广告页 杨恩湛 . 小引 . 清华学报 ,1915,1(2):1 编 者 . 清华学报之特点 . 清华学报 ,1916,2(2): 广告页 梅汝璈 . 十年来之清华周刊 . 清华周刊 ,1924,( 增刊 ):1-12 编辑部 . 引言 . 清华学报 ,1924,( 复刊号 ):1 梅贻琦 . 大学一解 . 清华学报 ,1941,13(1):1-12 蔡元培 .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 东方杂志 ,1934,31(1) 蔡元培 . 发刊词 . 北京大学月刊 ,1919,( 创刊号 ):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4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宋轶文,姚远:计算技术经由期刊在晚清中国的传播
kexuechuanbo 2010-9-6 20:14
计算技术经由传教士期刊在晚清中国的传播 * 宋轶文,姚 远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 摘要:目的 旨在廓清晚清计算技术经由传教士期刊在中国的传播源流,为汉字文化圈数学演化史研究提供新的文献支撑。 方法 用排除法调查 1833 1900 年间出版的 5 种期刊,确认《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的代表性和唯一性,然后基于中西数学交融的背景进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 结果 1857 年 1 卷 2 期《六合丛谈》所发表的《新造算器》一文最早在期刊上将巴贝奇、许茨等人研制的差分机传入中国,并再传入日本。其使用线性差分法计算整数的乘方运算,并完全使用机械驱动,最终将结果印于纸上。 1876 年 1 卷 1 期《格致汇编》发表的《算器图说》一文最早在期刊上将西方机械计算机传入中国,并报道最早购买和使用者为天算家贾步纬和上海格致书院。 结论 《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最早传入欧洲计算技术,表明期刊逐渐取代书籍成为传播最新科技成果的主媒介;同时,欧洲最新计算器为晚清中国科学家和科学机构所用,表明中国的科学由纯粹的手工推算步入了机械计算的时代,同时计算机在天文观测计算等科学领域的首先使用也再次表明直到晚清,数学和天文历算等学科仍然是引领中西科学交融的前沿。 关键词 :《六合丛谈》( 1857 1858 );《格致汇编》( 1876 1892 );机械计算器;巴贝奇( Chares Babbage , 1792 1872 );许茨( George Scheutz , 1785 1873 );贾步纬( 1840 1903 ) The calculating technology was communicated via missionary journals in late Qing dynasty Abstract: Aim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calculat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ng via journals in late Qing Dynasty, provide literature support for the mathematics and evolu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culture area. Methods Exclusive method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representative and uniqueness of Shanghai Serial and 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5 journals between 1833 and 1900.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flow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thematics, the original document analysis research was used. Results The new computer in Shanghai Serial in 1857 first communicated the difference engine which was invented by Babbage and Scheutz in China, then in Japan. The difference engine calculated integral involution with linear method of finite difference, it was mechanical drive and printed the results on paper. The calculator illustration in 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 in 1876 first 发表于:第七届汉字文化圈及紧邻地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学术会议(2010-08-0610,内蒙古呼和浩特),已经投往国外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项目( 07XXW004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交叉学科类立项基金资助项目( 09YJC33 ) 作者简介:宋轶文,男,山东淄博人,从事中国科学传播史研究。 通讯作者:姚 远,男,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科学传播史研究。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3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主编的科学传播之路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0-9-6 20:01
编辑要拿起两枝笔 ― 记 姚远主编的科学传播之路 在纪念《清华大学学报》创刊 90 周年前夕,《新清华》、《编辑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美国的《 Learned and Publishing 》等报刊相继发表一系列有关考证《清华学报》演化及其科学传播的论文,全面调查了清华大学 1912 年至 1949 年所办的 80 余种期刊,新见到 30 余种过去不为人知的期刊,否定了传统的有关清华期刊起源的说法。这些论文的作者就是被导师杜文涛教授誉为清华的李约瑟的高级访问学者 ―― 来自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姚远编审。 在清华大学高访期间与导师杜文涛教授在一起 编辑何以成为访问学者?这要从姚远 1989 年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口号说起。这就是: 青年编辑要拿起两枝笔,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安身自立。 他是这样说的,也照此走过了 27 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一、 以红笔为人作嫁 1980 年,年尚 25 岁的姚远,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会,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的科学编辑。在最初的两三年里,他实际上独自一人承担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征稿、初审、请专家复审、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重担。当时,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文种多,符号复杂,印数亦不过 2000 多份,故西安有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无奈,他只好找到远郊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校对,他总是清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铅字、改版、搬运、校红,晚上匆忙赶回西安,误了班车就只好拦卡车,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多少繁重的工作,甚至旅行结婚清晨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分发校样;多少艰难的日子,甚至长期在校没有住处,风里来,雨里去,在自行车上带大了女儿,车轮夹伤了孩子的脚,自己或浑然不觉地连续工作 48 小时,以致晕倒磕掉门牙,口内缝了七八针。就这样,他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步步挺了过来。 他对 出版事业的贡献,概括起来:一是耗青春,主编了 一份学报, 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 一个口号, 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 一份学报就是《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他从 1980 年至 2007 年,已编发学报 170 余期, 4500 余万字,编校审工作量逾 7000 余万字,加上所编文集,接触 8000 余名作者,兢兢业业 27 年,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学术期刊出版事业。从铅排到计算机排版,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至世界百余国家或地区,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带出 10 余名编辑,提出了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作为主编的《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亦为中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统计源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核心数据库源刊和中国被引频次最高的 500 种科技期刊之一,也是美、俄、德等国及我国 20 余种文摘期刊、数据库固定摘转或收录的主要刊源。 1999 年, 2000 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统计的期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第一名和全国综合性科技期刊第 4 名。 2003 年时,学报被引频次仅 261 次, 2007 年的最新统计已达到 1020 次,影响因子达到 0.591 ,居全国综合性自然科学大学学报第 8 名。在主持理科学报工作期间,于 1992 年,获中共中央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于 1995 年,获国家教委科技司授予的全国重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 于 1997 年,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于 1999 年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一等奖和十佳学报称号。 2000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6 年 10 月 20 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第一完成人)。 一个口号 就是 1989 年提出的编辑要拿起两枝笔,他还就此发表了有关编辑知识结构和成才的一系列论文,倡导编辑走学者化之路,进而提出建设编、教、研三位一体编辑部的设想,通过提高编辑的学术修养,进而提高学报质量。在这一主导思想下,他先后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 20 余万元经费资助的编辑出版科研项目,创立了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二、以蓝笔安身自立 姚远以蓝笔安身自立的最重要成果是倾心血,开创了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科技期刊史。这既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又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相继于 1990 年 7 月和 2004 年 6 月发现失传 80 余年的西北大学《学丛》(见《光明日报》 1990-07-24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姚远发现西大早期《学丛》为我国最早学报之一的报道)和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约翰声》(见《西安日报》 2006-03-14 西北大学姚远考证确认《约翰声》 ―― 我国最早大学学报的报道)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在《编辑学报》、《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了 220 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两部合计达 150 余万字的专著。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首次运用区域文化研究方法,对清末至民国年间高校主办的 500 余种高校科技学术期刊作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全书将我国大学科技期刊划分为中心城市(京、沪、宁)、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港澳台和海外留学生所在地等九大类型,并置于高等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作了剖析,揭示了大学期刊的基本面貌。《光明日报》( 1999-06-04 )、《科学时报》( 1999-05-19 )、《中国教育报》( 1999-06-06 )、《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台北《中国科学史通讯》等 20 余家报刊发表评论,誉为中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并于 2001 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二等奖。 他主要从事中国科技期刊史、科学传播的教学、研究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给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过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概论、科技写作、科技学位论文写作、泛期刊学概论、中外传播史等课程, 1999 年起招收研究生。先后承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学基金竞标课题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2005 20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 (KJCX2-W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150002 - G01 )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学基金共同资助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史研究、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技司 2004 )等。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 07XXW004 )。 在出版科研方面独著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全书 50 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全书 90 余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出版)等。合著有:《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 ( 撰写科技编辑史 2 万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科技学术期刊撰稿指南》 ( 第一主编,全书 11 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89 年第 2 版 ) ;《青年编辑成才之路》(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 );《实用科技写作教程》 ( 主编之一,全书 20 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等。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对清末和民国间的 2 100 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 500 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光明日报》 ( 1999-06-04) 、《科学时报》 (1999-05-19) 、《中国教育报》 (1999-06-06) 以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发表了 17 篇书评,称其首次将区域研究方法引入新闻史研究,开辟了新闻史研究的新方向。其编辑出版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独立完成的《我国科技编辑的产生和发展》一文,于 1991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我国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的发源地》一文,于 1995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于 1999 年被陕西省教委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于 2001 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科学世界〉开创的国人办刊新理念》一文被国家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一文于 2006 年 10 月 20 日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 三、集编辑、学者、导师三重角色于一身 作为编辑,姚远自 1980 年调任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编辑,历任学报理科编辑室主任、常务副主编 , 曾任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等。 1998 年晋升为编审。 2005 年 9 月至 2006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至2009年参加教育部交流项目挂职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任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理科学报主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全国一级学会 )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科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陕西省科 技期刊审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出版专业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编辑学报》编委、《科技编辑研究》主编。 作为导师和学者,姚远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作家协会会员等。姚远现招收有 9 名研究生,含 1 名博士生和 1 名韩国留学生,已毕业9名硕士。其中已毕业高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西学东渐视域中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研究》、尹晓蓉的《清末民初女性期刊的演化与传播探析》被评为西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被列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陕西日报》( 1999-01-03 )曾以学者式青年编辑的楷模为题,以及《编辑学报》( 2002 年第 6 期)曾以科学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 ―― 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为题,对其走学者化之路作了报道。 其专业科研成果也有一些重要发现:一是在期刊史研究的基础上,于 2001 年 8 月在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西北大学成立百年的文字证据 ―― 光绪皇帝朱批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 2001 年 11 月 27 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报道,西北大学据此举行了建校百年庆典,姚远主编了《西北大学史稿》、《西北大学学人谱》、《西北大学大事记》等,本人亦被评为西北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二是开创了陕西地方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先后独著或合著有《陕西科技史人物传略》、《西安科技文明》、《陕西科学技术志》等,先后共独著、合著、主编的著作 29 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与学科框架构想》、《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考》等 220 余篇论文。作为第三完成人的单纵模氦氖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和试制,于 1980 年获国防科委嘉奖;参与完成的《汉代长安词典》于 1996 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0 年获得首届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在编辑出版方面,他个人于 1991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和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 1993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优秀青年编辑; 1995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 1996 年被陕西省教委、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编辑工作者; 2004 年,获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984 年至 2004 年陕西期刊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5 年,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最高奖金牛奖; 1993 年和 2005 年被西北大学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一等奖。 2007 年,被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授予陕西省十佳主编称号。 我于 2006 年在职攻读西北大学科学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已确定了《杜亚泉及其 亚泉杂志 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 师从于姚老师。然而,我也是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理科版的一名编辑。因此,从姚老师的科学传播历程看到了我的未来,并深感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也将拿起两枝笔,跟着老师走下去。 (陈镱文)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554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