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操作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重读经典《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热度 3 yjjsu27 2017-5-11 13:54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里面提到 第一、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 .........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现在回头看老毛的这篇文章,不得不服,老毛真的是高瞻远瞩。这篇文章拿到现在,依然具有完全的正确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当前的中国,其实依然处于类似的国际环境中,只是: 以前是列强割据的中国,现在是列强割据的世界。 以前是军事政治层面的割据与斗争,现在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割据与斗争。
20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杨振宁爷爷为广大穷苦老百姓省下了1000亿啊,这是什么精神?
热度 7 lukeshen276 2016-9-8 22:43
杨爷爷在美国真是呆久了真是说话都是一股浓郁的america思想精神,然后再夹杂一群利益相关的“意见领袖”们装*的呼喊声中,大家总觉得,这些人是非常关心广大老百姓啊。因为,他们都是哭着喊着的在反对这个事情;无奈国家政府在几个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的等着发财们的权贵的怂恿下,一门心思的就是要搞。事实上,一笔对国家来说并不算大的支出,最后变得如同洪水猛兽,难道不是大家造成的?五十步笑百步? 而在这些人装*的呼喊声中,人们常常认为自己的不幸,是国家老搞这些劳民伤财的项目本身所造成的;却忘了,他们的不幸,更大程度上是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环节上造成的。 那这样的项目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有没有“意见领袖”们说的那么耸人听闻,不用掩饰,有,甚至有可能比想象中的还严重。问题是你把这个项目弄黄了广大底层老百姓能得到些什么吗?不能!只能在心理上聊表欣慰罢了。你我的生活丝毫不会有任何变化,想要有变化,还需自己想办法。天上掉馅饼的事只存在各种哄小孩的故事当中。也就是说这个项目的成与不成只对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有影响。对以下的,抱歉了亲。 社会上的劳动财富,大多也就是在占据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人之间流动罢了。成与不成对他们丝毫不会有所影响,只不过就是看哪一群利益集体能攫取到罢了。远没有像那些“意见领袖”说的那么光辉伟岸,放佛国家砍掉很多项目人民就能一夜之间实现“中国梦”。你说这些人不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又是什么呢? 比如,好,就算国家确实准备了1000亿的预算,而且被大家的大道理说服到好,咱就剩下这笔钱来建设我国科研领域。普通人就有没有想过这种东西如何实现?科研经费如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管理?反正我觉的这就是一种很高深的学问,不是随便讲讲大道理就能做到所谓的“均衡布局,照顾重点”,中国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多了去了,你说你是重点我说我是重点,历来结果每次钱都去哪了儿....什么各种形式的古怪支出啊~调账啊~~挂靠啊~~~对项目预算缺乏把控之类的,潜规则多了去了。你们扣心自问,国家照顾的还少吗?没被照顾到的未来被照顾到的可能性也是很渺茫的,被照顾到还是会像无底洞一样,及时没被照顾到被照顾到了无非还是变成另一个无底洞。 大道理人人都会讲,说的一套套的,操作性基本是没有的。那说这种话你有什么意义呢?说给谁听得呢?本身在一个黑色经济遍布的社会中,本身大家的道德是难以保证的,甚至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大家对现实利益的动力是尽于无穷的。一颗接一颗的糖衣炮弹,一排接一排的糖衣炮弹不断打过来,试问有几个人能抵抗?而且这种收入,虽然是非法的,但它却非常稳定与安全的。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如果你没被糖衣炮弹打过,只能证明没人甩你。贪污腐败的机会,并不是大家可以强求出来的,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决定。总而言之,机缘来了,你想推也推不出去;机缘没来,你硬要强求,恐怕只会伤了自己。说得简单点,在没有机会时,如果你强行寻找机会,受伤的通常总是你;如果机会以一种逼人的态势而来,你不想把握机会,恐怕都会让机会把你打翻了。我举相关例子,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形势比人强,相关的事情,绝不是某个人可以左右的。 1000亿...本身对国家机器来说,小case.至少这个项目该比前段时间霍金的“突破射星”计划靠谱多了吧,虽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社会舆论居然截然不同,如果霍大爷的目标再小点,基于我个人的立场,我也绝对是会支持的。问题是大家都看的出来,这就是个不靠谱的项目,很多精英阶层的人都看得出来,就是被广大网名支持的不行。但是现在对撞机这个项目显然目标跟贴近现实需求,对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受益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啊。居然被人说成如同洪水猛兽,仅仅是一个代表了“人类”立场,一个代表了“老百姓”的立场,社会舆论就来了个大变样,简直匪夷所思。大家都被精英阶层当工具使唤。 还是那句话大道理都是讲的一套套的,操作性基本是没有的。这和口若悬河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爱吃这一套,所以有些人再讲大道理的时候那是不遗余力,真是稳赚不赔一本万利啊。这种事从古到今还少吗?什么代表老百姓,代表国家,代表人民如之何如之何,别装了,少装下会死丫,你就告诉我如何做到就行。社会上的劳动财富,都被众多占据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攫取了,而普遍劳动者,只能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这永远是一种最大的不公理。对此,我无意作任何道德意义上的谴责,问题是,如果说谁谁谁,敢自称最代表国家、百姓利益,我只能说,他们不过是在装逼罢了。 说到底,中国的社会规则就是这样运行的,谁也无法改变,只能一点一点改变。但是对未来前景的各种规划性项目建设极尽其妖魔化的做法,显然是有碍于正常社会发展的。无非就是基于一些朴素的阶级立场利益做做样子罢了,真给这些人一个台前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肯定会吓尿了,因为你没事骂下体制,骂骂政府、泛指下某些群体那都没事;如果你敢具体指名道姓,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肯定会让人收拾的一步一个坎的,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一点,我敬你是条汉子。 再说了,大家爱折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要留住底线,随便折腾,如果你折腾的没分寸越过底线,最后让政府法办了,那就让广大人民群众看着办咯~ 韩春雨和杨振宁 真是 套狗二连组~~~~
218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可操作性极差的北京市教委减负令
热度 5 dongping2009 2013-2-26 23:34
可操作性极差的北京市教委减负令 魏东平 北京市教委刚刚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负令:“ 北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通读全文,可以看到该规定高高在上的官腔特点,其全文充斥着无数“严格控制……”、“严格规范……”及“不得……”等等的字眼,而通篇没有给出任何一种切合实际地、如何能够解决为什么存在——全社会包括学校与家长强烈的择校冲动——这种问题的有效替代办法。 作为一名中小学学生的家长,我对这样的规定之出台,到底是否能够得到完整地执行,是持非常严重的怀疑态度的。这可从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见识过无数的这规定那要求,但最终都流于形式化,而得不到任何执行的结果给予佐证。 一个可以立刻预见到的结果便是,相关的这个数学那个英语的课外补习班及竞赛班啥五的,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如雨后春笋地大量涌现出来,而直接更加壮大一个原已雨露滋润般存在的产业;当然,原有既得利益者将会因此而收入更丰。 比较而言,我这里给出一个可能更具操作性的办法,似乎可以部分地解决目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资源均质化,具体可以参考美国NBA选秀的办法,即每年由占有教师资源最差的学校,来最先挑选自己所在学区内最好的教师;这样便可以在不长时间的若干年过后,将每个学区内的教师资源得到某种程度的均衡。 这样均质化后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原本非常强大之全社会规模的择校冲动。 话说回来,目前的教育属于国家垄断性质的,在这样的垄断之大环境下,如同“两桶油”及“电信”等其他行业的垄断情况一样,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况下,要想彻底地解决现存的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对处于北京市教委这样位置的任何机构而言,说到底都是一件勉为其难,甚至是一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43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为什么科学网博克很多“波逐“的观点很幼稚?
热度 3 duke01361 2013-1-24 11:37
为什么科学网博克很多波逐的观点很幼稚? 我们需要承认科学网博克的言论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力。原因是这里的很多“波逐”的言论显得非常幼稚,或其给出的建议毫无操作性。这样下去科学网博克就没有什么分量,因此也越发被人提不起兴趣。 按理说科学网“波逐”的言论本应该是非常有分量的,但为什么事情却与愿为?让人看上去这里充斥着非常荒诞、可笑甚或非常幼稚的观点? 我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一、“波逐”喜欢“逐波”,喜欢“扎堆儿”“聚群”喜欢“人云亦云” 二、“波逐”大部分是阅历很浅的“得势力”或“失势”知识分子,这些人要么是“虚骄”目空一切者,要么是“Loser”失败者。鲜有特立独行之辈 三、这里研究生越来越多。是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之后,水平明显下降的一种真实映射 四、这里的所谓“编辑”没有慧眼,不能辨别好坏言论,因此,在引导方面跑偏。 很多的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这里成不了一个有分量的“科学家论坛”,对我国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相关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这里经过几年的发展越发成了“插科打诨”的市井场所?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思考其中的原因。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32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医药发展热点问题高峰论坛”笔记
windlight 2012-5-18 08:59
赵凤光 参加这个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542-566613.html 几个热点感觉简记 1、循证理念得到中医药领域全面而广泛的关注。在西方为主的以疗效评价为主的循证在中医药产品研发,上市后再评价,有成功案例,有操作性。逐渐成为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路径。 2、中药产业的核心还是经济,行业从业人员从官产学研中介等充分认识到了现代药物价值链的重要性,从而药物经济学成为中药和化药能平等竞争的最终战场,而不是简单寄希望于中国特色的中保制度。当然中保制度也与时俱进,借助药物经济学手段和循证医学手段来选优。 3、现代中医药理论还在有机发展中,络病理论等多家优秀中药产品,已经自觉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入教课书,影响全世界,形成全球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顺带着将中医药产品走向世界,并为中国品牌,中药品种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作用。 4、随着几个临床四期几千万的投入,中药品种尽管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面对化药竞争,不是一个只能嗷嗷待哺的保护伞下的婴儿行业。340多人的参会,70多家中药企业以及上市企业老总亲临会场问道。中药行业不是一个无希望的产业,是一个在逐步自我完善,开放发展的体系。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学|4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许一个理论之初就期望严格的数学 注定要窒息掉这个理论。。
热度 2 wangxiong868 2012-3-1 09:08
如牛顿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 严格的数学分析的建立也是之后很久的事情 如现在的路径积分、重整化等等。。。 也许一个理论之初就期望严格的数学 注定要窒息掉这个理论。。 也许还是有一个操作性强的理论即可,暂时不能被严格数学所束缚? 总之要在理论的操作性和数学严格性之间寻找妥协
1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保暖内衣标准缺乏具体操作性 消费者购买需看清标签
Bjqdsx 2011-11-6 20:37
导读:市场上各式各样的 保暖内衣 已进入销售旺季,很多新产品应接不暇,羊毛竹炭、牛奶蛋白纤维、色拉姆红外线,这些到底是什么样的材料?这些噱头十足的保暖内衣真的如包装上所诉保暖性能十足吗?消费者应该如何从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件呢?     中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下周二也就是11月8日就是立冬节气了,在中国古代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万物收藏,人们从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真正的规避寒冷,注重身体的保暖了。保暖内衣最近两年受到很多时尚人群的喜爱,那么目前市面上的保暖内衣到底有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神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保暖内衣市场当中究竟哪一件哪一款最适合自己呢?《天天3·15》节目邀请到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龚岩副教授以及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刘军律师和大家来交流这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到商场里面走一圈都能发现,保暖内衣品牌非常多款式各异,而且面料也是五花八门,有高织棉、彩棉、锻彩棉、纯棉而且还有绒面、抓绒等等各种各样面料的区分,还有羊绒、珊瑚绒、驼绒还有各种蛋白。归结而言,保暖内衣的面料一共有多少种呢?    龚岩:如果要说具体种类的话,可以说会成百上千种都有可能,但是从最基础材料来分析的话,应该就是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这两大类,其他是基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合或者说再加工。像 羊毛 羊绒都是天然纤维,化纤比如说涤纶、氨纶、锦纶等等就是最传统的合成纤维。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各样蛋白或者抓绒,事实上是基于这些做再加工,比如大豆蛋白,实际上是从这种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再去跟化纤混合加工重新合成。   主持人: 大豆蛋白 有什么用,会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么?    龚岩:一个作用就是我们都知道内衣是贴肌肤的,传统化纤会感觉有点不舒服,有些人会过敏,约30%的人会对化纤面料会过敏,为了解决过敏问题,就要用一些来自于天然的产物。其中就有从大豆中提取大豆蛋白,把它加到化纤中,大豆蛋白可以在化纤的表面起到一个非常好的隔离作用,接触皮肤的话就不会过敏,更加舒服一些,手感会有点像我们的丝绸。这种工艺是比较成熟的,也不会汲水就会洗掉。 专家有话说:不要一味追求纯羊绒制品   主持人:现在好像感觉外面市面上纯棉的真正纯棉的越来越少了,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龚岩:因为棉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国土面积是种棉的面积有限,但人数增加不可能种的棉花增加很大,所以棉的产量一直是很稳定,从建国到现在增长率都不高。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肯定是以混纺或者以化纤发展为主,所以现在实际上增长最快的还是化纤面料,棉的量也会慢慢的往下降,还有一点现在实际上化纤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让你感觉跟棉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替代传统对于棉的依赖,比如说棉可以吸汗、透湿这些功能,现在化纤可以完全做到了,所以这也是工业发展的一种进步。   主持人:怎样从手感上面区别纯棉制品和合成的这种非天然的纤维制品?    龚岩:这里稍微说一些大家通俗易懂的,第一,因为从棉花属天然纤维,相对而言你去触摸的时候天然纤维肯定会有一些不光滑的地方,相对而言我们的化纤就会光滑很多,手感上是能够有差异的。第二个就是吸湿性,因为棉的吸湿还是不错的,有很多化纤没有做吸湿处理的话是吸湿性不会那么强,所以比如说稍微有点有汗的时候感受一下是有差别。在棉的加工过程中印染也是比较容易的,化纤相对而言染色就要难一些。而从柔软程度上,棉花跟化纤现在已经不好区别了。实际上化纤现在还可以做出高纺棉,基本上看不出区别。   主持人: 羊毛 羊绒内衣在市面上也有,属于相对高端的产品,是会比较舒服,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性呢?    龚岩:绝大多数市面上卖的打着羊绒牌子的很多实际上是仿羊绒而非真正羊绒,真正羊绒有多贵呢?我们管它叫做软黄金,也就是说实际上价值等重的羊绒应该是等重的黄金,真正的羊绒的话价格都是非常不菲的。不过万也至少要七八千。羊毛也有细羊毛,一般仿羊绒就是用比较细的羊毛工艺筛选后做成的,通过化学的助剂在上面做润滑和涂层,手感也比较不错。而羊绒之所以好过羊毛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于绒的保暖性,而羊绒实际上是从山羊的脊背上抓出来的一点点的毛。    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建议消费者也不要一味的追求要纯羊绒的,因为现在科技发展很多东西可以被替代,比如说仿绒制品,刚才提到的珊瑚绒,实际上这些是利用现在高科技手段将化纤做成绒的细度,形状和细度让我们手感上很舒服,但事实上它是属于仿绒,而且它是化纤的,合成纤维产品。    对于市面上的也有一些竹炭纤维产品,这些纤维是基于一些天然的原料,但是也经过加工,有它的优越性,我们都知道天然的东西保健作用比较明显,人工加工了以后肯定也有一些比如说弹力会增强了,包括它的这种舒适型都会有改进。 主持人:最近市面上比较流行合成纤维做成的内衣,请您介绍一下合成纤维有哪几大类呢?    龚岩:传统的合成纤维非常简单,涤纶、氨纶、晴纶等这些,三大类。像莱卡、尼龙这些都是品牌是合成纤维,还有一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叫莫代尔,这是现在从这种木质树纤维衍生而来的,简单说莫代尔从哪来的呢?就是从我们的木头或者类似的木材中提起里面叫木质树纤维然后加工合成的,现在也是属于环保材料的一种趋势。   主持人:龚老师不妨为我们介绍一下不同的你刚才说从大类来说有三大轮,晴纶、腈纶和氨纶,这不同的合成面料的功能性上面都有什么样的区别?    龚岩:回归到咱们的面料来说,如果选择绒类的,相对而言就保暖性好一些,什么绒的话就是让你提高保暖性。另外一类就是比如说莫代尔,这种实际上并不是特别注重保暖性提高,而是希望在保暖同时也有一些吸湿性,包括一些功能性。最后可能像棉,或者说棉的一些混纺的产品,它的保暖性可能要再次一些个,但是它让你穿的比较舒服,而且运动的时候也会比较舒服。    律师有话说:现行服装鉴别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主持人:因为现在功能性需求越来越强,所以对于服装生产来说我除了要传统的保暖性以外还有其他的功能。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标准,它是2004年公布的,这个到今年上半年还在执行标准,这里面提到了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在针织内衣的标准。    刘军:这个标准是这么说的,就是说保暖率优等品和一等品要大于30%,这就是说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大于30%都可以,那么透气率要大于180%,那么除了这个以外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于水洗的尺寸变化率和颜色、色牢度的变化率。对这个标准来讲就是我个人意见,认为它是很不完善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    比如说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他们的这个保暖率和透气率只要大于30%就行,没有更深的上线,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区分,对于 保暖内衣 这种衣服来讲,重点应该是保暖率,而不是尺寸的变化,掉不掉色,这应该是其次的。特别是在区分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时候,咱们老百姓一般对这个还是比较认同的,那么这些东西在关键问题上没有区分就不应该。    这样对于实际的可操作性来讲差了一些,特别大家出争议的时候,效果就非常差了。所以我们应该是积极呼吁尽量、尽早的制定一些更加完善的相关的标准,比如说优等品保暖率应该达到什么、透气率达到什么、一等品应该什么样、应该把它具体区分开来。 主持人:法律角度和标准的角度。    刘军:可操作的时候,比如说将来出了争议了,这个时候老百姓可以说应该是这样,但现在没有具体标准,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官司没法打。我是建议尽快制定更加详细的行业标准。    尺寸变化和颜色的变化。所以也就在这上不要我觉得过多现在和商家去争,可能意义都不大了,从法律角度来讲意义不大,没有办法区分,我们当律师都不知道怎么区分,没有办法区分。    专家有话说:中国商业环境是噱头大于真实性   主持人: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听众朋友特别关心的问题,湖北武汉8800他说我是做 保暖内衣 行业的,在这里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所谓竹炭、牛奶绒、蛋白、胶原蛋白纤维都是虚的,这些都是监管部门不大查的项目,而羊绒羊毛在市场上很少有真正的纯羊毛、纯羊绒的概念,龚老师您同意所谓业内人士的看法吗?    龚岩:因为他是属于商业的一些东西,因为从我们角度来看只能说赞同一半,确实现在中国的商业环境是噱头大于真实性,概念满天飞,从研究角度落看确实从技术储备上是拥有这些技术的,包括甚至提到胶原蛋白纤维什么的。   主持人:北京的6583这位朋友说,哪种材料最保暖呢?是抓绒的最保暖吗?看来朋友对保暖内衣的保暖性很关注。    龚岩:这个要有个区分,因为这个保暖性刚才提到了,你是需要达到多高的保暖率,我们一般的要求是30%,那么你对不同年龄段包括不同的这种面料实际上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不要一概说抓绒或者说什么绒保暖,但是只要是绒,只要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保暖都不错。    举个例子,比如说您经常要室内室外,因为到冬天温差比较大,进进出出。为什么现在功能性面料发展这么快呢?事实上也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如果假设你不是经常这样室内室外的跑的话,可能天然的就绝对是好的,那么如果你要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话,有特殊岗位需求肯定是希望有一些这种功能性混纺,包括我们说到莱卡这种,好处就是特别适合于你运动。   主持人:回答了这位朋友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看各种材质的特性,因为刚才提到大家对于各种功能性也是关注的越来越多了,保暖度也说了各种面料的不同,弹性、吸湿性、透气性、触感这些方面大家也是特别关注的,先说说弹性。    龚岩:这里要解释一下,如果我们还是回到最开始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来看,一般来说弹性比较大的是合成纤维,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多要用各种各样类似于莱卡这样的化纤来改这种内衣,是为了增加弹性,增加弹性运动的时候包括就不会受到一些阻碍,所以从弹性如果你要试一件内衣弹性好坏,你可以去比较一下,如果是纯粹的棉的话可能弹性都不如莱卡的要好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透气性,这也是比较关心的。那么透气性的比较其实要跟厚度有关系。    现在往往会形成一种夹层的做法,也就是外层跟离层不一样,为了提高透气性,离层透气,外层做保暖,这是现在的工艺,所以要提高透气性的话不能像过去一样纯粹的材料做比较,整体的比较,所以希望消费者去注意看里外层是不是不一样。 主持人:这对于北方的朋友有可能面对这样的问题特别大,因为北方空气比较干燥,又有暖气。北京这位朋友6583,想请教龚老师从材料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材料保暖性最好,又是哪一种材料透气性最好?    龚岩:一般来说从经验判断,保暖性顺序一般大家可以记一下,像羊绒肯定保暖排在比较靠前的,除此之外现在羊绒的替代往往是一些驼绒,或者说牦牛绒。    只要是绒肯定是比较保暖的。再其次大家可能经常买得到的比如说竹炭纤维包括含羊毛的 保暖内衣 ,肯定保暖也是不错的,其次提到的莫代尔的内衣,为什么不把色拉姆排在里面呢?因为市面上很难找到可比性,因为真实的不好说如果是真的话色拉姆的保暖性肯定是比较不错的,再其次就是棉加莱卡这些东西保暖性都是不错的,但是相对于其他来说要差一些。    律师有话说:购买前要咨询导购 看好标签   主持人:如何在市场上选择称心如意的保暖内衣。    刘军:我从这么几点跟大家提点建议,第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商场或者经销商的宣传。关于内在质量要求标准限行的标准是非常不细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更加注重看商场当时是怎么说的,特别是一般商场都有导购,导购怎么跟你讲的怎么介绍的,记的清楚一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定要注意看标签,标签会标成份或者是棉的混纺的等等,这个标签一定要仔细看。一般很多人不太注意这个,这个一定要仔细看,通过这个和宣传去对比能够发现一些问题。第三个主意品牌现在太多了真的假的搞不清楚这个时候怎么办尽量选比较好的大一点的牌子,尽量选这个,不是这个品牌就一定没有问题,起码说比小品牌要强一些。   最后一点就是要保存好证据,包括购货的小票,包括商场的宣传单,特别是对于像保暖内衣这种东西,一定要保证好小票和商场的宣传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本身标准就不细,宣传单拿到手里真是发现有问题的时候这个也可以作为非常有用的证据,对于维护你的权利是非常有用的。 相关音频链接 http://aod.cnr.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12 然后查找2011年11月5日即可 后者直接链接 http://211.89.225.121/flash/player/MusicPlayer_for_WMA02.html?danqu=trueid=408652download=nullmediaType=dbz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班之“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
陈安博士 2011-7-7 16:57
  2011年6月19日15:50,在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课程班上,陈安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的相关课程。   在本节课程的前半部分,陈老师向各位暑期班学员讲授了“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首先,陈老师讲述了我国目前的应急预案的基本构成,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应急预案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陈老师指出,再完善的应急预案也涵盖不了所有的可能性,应急预案“编起来容易用起来难”。然后,陈老师详细讲述了应急预案的定义、功能、预案的六个要素、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还介绍了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指出了操作性预案必须细化的内容。最后,陈老师以流程图的形式讲述了预案编制的一般过程,并指出了预案的演练、维护、评估与修订工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后半部分,陈老师重点介绍了“应急体制”的相关内容。首先,陈老师将应急体制的功能分为行政责任与社会责任系统、快速反应与资源支持系统、工程防御与技术保障系统、紧急避难与借助救援系统等四大功能,介绍了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然后,陈老师按照上述应急体制的四大功能模块,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应急的应急体制建设的相关情况。   本节课程班的最后,陈老师向学员解释了应急管理的四字箴言“纾危正倾”的含义。   本次课程于16:40结束。      编辑:刘霞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2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4-10 22:34
  对于应急管理,很多人操心怎么做才好?我们也操作这个,但是更 操心的是事件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突发事件机理”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机理分析方法论。   其中一个内容是:机理首先要分为一下四个相连相继的部分:   1,原则性机理   2,原理性机理   3,流程性机理   4,操作性机理   其中,我们作为科学家,更关注第二个。我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原理性认知又分了三个阶段:   1,发生:细分为突发与渐发   2,发展:细分为空间扩展与烈度增强   3,演化:细分为转化、蔓延、衍生和耦合   我们已经对以上的机理进行了数学建模和社会物理学建模的尝试,下一步有了更多新生力量之后,我们将在八个方面全面展开研究。   有了突发事件的这些原理性认知之后,我们对应地有应急管理的八个原理性机理。也都各有名字,这套东西在我们的《现代应急管理》丛书三册中有更详细地介绍,欢迎有兴趣者观看。   这些东西在论文中比书中还深入一些,毕竟书要考虑到读者的面。所以,有兴趣者还可以看我们发表的相关论文。   此外,我们已经用这套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应激心理、城市生命线、自然灾害的次生灾害等多类事件,自以为还挺清楚,比其他方法要透彻。   对了,第一层次的机理分析具备广谱性,也可以拿来分析你家媳妇为什么炒菜老炒得不好吃等现实问题。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994 次阅读|4 个评论
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停留在原则性机理的认知方面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1-3-29 01:44
  俺们看来,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内在运行规律分为四个层次:   1,原则性机理   2,原理性机理   3,流程性机理   4,操作性机理      中国古人(老、孔、庄、列、周文王)给出来的全是原则性机理认知,潜龙勿用,嗯,就是别吱声,明白。怎么不吱声才能行呢?是一句话不说,还是只说废话,这个古人就不告诉你了,靠你自己的悟性。   中医理论给出来的也是这类原则性机理。      如果我们用个啥来描述这个原则性机理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性”,比如,“人本性”就是一个原则性机理,但是怎么以人为本?那只能凭乎一心了。救人一般是以人为本,可是杀人也可以是以人为本。      西方的现代学科,其实给出来的是“原理性机理”,这个内在规律是可实验、可重复验证、可推广的。即便全其一生一辈子就一回,可是也能模拟一下。        而“流程性机理”则是一个过程的概念,最优化的概念,我们知道原则,明白运行客观规律,怎么一步一步来的呢?那就是流程性可以说明的问题。   这个东西强调最优,或者需要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给出最短路径最短时间和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设计。   最后才轮到“操作性机理”,那就是具体怎么办,遇到约束怎么处理?遇到与设想的情形不一样的状态,怎么办?   中国古人本来有人研究更多的科学性的东西,比如墨子,可是最后这些“子”被一个“孔子”给取代了,而孔子的东西基本都是些“原则性机理”的描述,而《道德经》、《易经》和《中医理论》却比孔子的东西还“原则”,这就举例最后的操作越来越远。孔子还是个可爱老头,喜欢和学生聊天,但是后面的这些人或者作品那就纯是从哲学到哲学,与现实世界再无直接关系。      说无直接关系,也不是没有关系,有关系,但是距离现实世界的举例至少有“原理性机理”和“流程性机理”两个过程。      可是,现实世界需要具体运作呀,怎么办?那就从原则直接到操作好了,一步可达,多好!   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按照一个原则办事,但是办出来的结果差距十万八千里。   对了,本文最开始的那一套玩意儿是我提出来的。我们正在把它形式化、模型化。 【此外,这几天要忙一下,今天发出的博文恕不再一一回复留言,还望见谅】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4795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How to Read a Journal Article in Social Psychology (摘录)
Brian2010 2011-3-27 20:13
如何阅读社会心理学文献 在阅读引言部分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研究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2)这一研究与前人的研究有什么关联?它在什么方面超越了前人的研究? (3)研究者是如何提出他们的假设的? (4)研究者想要通过这一研究回答什么问题? 在阅读方法部分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者是如何将假设转化成可以验证的问题的? (2)研究者是如何对感兴趣的变量进行操纵或测量的?变量是如何操作性定义的? (3)研究者所用的测量或操纵方法充分地捕捉到了感兴趣的变量吗?例如,自我报告的收入水平是衡量其社会阶层的一个充分指标吗?为什么是/不是? 在阅读结果部分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者有没有对其对自变量的操纵进行检核? 例如,如果研究者想要考察高兴和悲伤的被试在行为上的差异,研究者有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一组被试确实比另一组被试更加高兴? (2)这一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研究者的原有假设得到其观察数据的支持吗?如果没有,关注研究者是如何在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的? 在阅读讨论部分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从这一研究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这一研究就所关注的问题提供了什么新的信息?它有助于解决所关注的问题吗? (3)这一研究的结论有什么实践和理论价值? (4)这一研究结果是否与以前的研究发现相矛盾?如果是,研究者是如何对其进行解释的? 研究报告就如同讲故事一样(既要讲述发生了什么现象,又要讲清楚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1)研究者在前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宏观的点出发,然后逐渐聚焦到一个或几个小的问题,形成研究假设(引言); (2)研究者设计一系列的研究来验证假设(方法); (3)研究者对所观察或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它们是否支持原有的假设(结果); (4)研究者探讨研究发现在一个更广领域内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次研究如何对所关注的问题做出贡献(讨论)。 研究报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激发功能,正如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 所说,当他发表自己的研究的时候,他希望同事们能够“阅读它, 受到激发、挑战和烦扰,然后超越这一研究并做得更好。这才是科学最令人激动的地方;她通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断进步。”一项研究可以以多种方式激发新的研究: (1)它可以激发其他的研究者去设计更好的研究来验证其假设,从而排除这一结果的其他替代性解释; (2)它可以激发研究者去探索其所具有的局限性,去探索其结果在多大范围内是适用的或者在什么情境下是不适用的; (3)它可以激发研究者去探索这一研究发现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所研究的现象; (4)它可以激发研究者将研究发现或研究中所使用的新方法应用于一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5)它可以激发研究者在一个具体生活情境中来验证所发现的结果,看它是否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和应用价值。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2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后应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看望的次数作为衡量科学家水平的标准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1-2-27 07:54
  每次看到大科学家们的一生事迹,都有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看望或者接见等事件列举。   其实,就大科学家的评级问题,应该出台一个规定,按照看望或接见的次数作为区分科学家“大”与“小”的标准。   当然,看望的权重应该更大些,毕竟是自己不需要动,而被接见的权重可以是看望的一半左右,毕竟是自己要舟车劳顿的。      另外,还应该减去申请被接见而被拒绝的次数(计算上权重),当然,被拒绝的人很多不出来声明,这个稍微有点操作性上的问题。      现在,小科学家们数论文比较高下,大科学家都不得了,发论文(金声玉振)和不发论文(三年不鸣)贡献都很大,所以很不适合用数论文的方式进行比较,我开发的这个新方法具备很大的创新性,且一旦出现这类情况,科学家们都在第一时间就乐颠颠地出来声明,所在单位也会随即发报道在网站上,找个网络爬虫一下子就找到了,所以,在操作性方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这里只列举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属于“正”国级的干部。省级科学家可参照该标准执行,省长和书记以及过往的“正”部长前来看望,得分多少,如果是超过“正”省级干部的中央大员,则权重再根据情况显著增加。权重最大的则为非京畿大科学家受到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看望,建议比在京籍大科学家被看望的权重设置得更大一些,具体多少,搞评价的学者可以立个500万的项目研究一下。      我想这个idea一举解决了中国大科学家评级评价的根本问题,能否申请今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望大家积极推荐,这里鞠躬致意了。到时候我一定亲自去看望推荐我的人。  
个人分类: 人论|4390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