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振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Matlab 求波函数的振幅和相位
nadia1989 2013-5-4 21:04
t = linspace(0,1,1000)'; x = cos(2*pi*100*t-pi/4)+1/2*cos(2*pi*200*t-pi/8)+ 0.1*randn(size(t)); X = zeros(length(t),4); X(:,1) = cos(2*pi*100*t); X(:,2) = sin(2*pi*100*t); X(:,3) = cos(2*pi*200*t); X(:,4) = sin(2*pi*200*t); beta=X\x; A1=sqrt(beta(1)^2+beta(2)^2); A2=sqrt(beta(3)^2+beta(4)^2); phi1=-atan(beta(2)/beta(1)); phi2=-atan(beta(4)/beta(3));
个人分类: Matlab|11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38、(七)相应问题_基于IMF自身的瞬时频率估计
baishp 2012-12-2 13:57
38、(七)相应问题_基于IMF自身的瞬时频率估计
将综合切包络线代替《31、(一)根本思路_基于IMF自身的瞬时频率估计》的(分段)极点包络线,将遮掩码c12、c34原来由IMF差分函数求取,改为由络基信号(IMF减去包络线所得信号)差分函数求取。所有的信号都可以顺利运行。见图37-1、图37-2。后者第3个子图瞬时频率,已经没有因为IMF与极点包络线相割造成的突变了。分析信号为imfMBrd第11分量。 图38-1 图38-2 用切包络线代替极点包络线,产生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在两个相邻过零点之间,可能存在两个(或以上。理论如此,实际未见过)切点,而不像极点包络线那样只存在一个极值点。两个切点之间必定有一个络基极值点(络基信号除切点外的极值点)。以这3个点为界限,形成信号源在1、4或2、3两个象限交替出现的现象。见图37-3。我称之为“象限交访”现象吧。 图38-3 即使只有一个切点,但仍然可能存在络基极值点。见图37-4、图37-5。它对信号处理的影响,与两个切点是一样的。 图38-4 图38-5 上面3图中,络基极值点处瞬时频率的突变,见下图。 图38-6 处理方法:通过对遮掩码的特别赋值,将上述情况下,两个相邻过零点之间划分为仅仅两个象限。切点数为两个时,以络基极值点为界限;切点数为一个时,以切点为界限。见图37-7、图37-8、图37-9。 图38-7 图38-8 图38-9 经过上述处理后,包括上面3个络基极值点在内的各络基极值点处的瞬时频率突变基本上消失了。见图37-10。上面图37-7中的络基极值点处的瞬时频率见图37-11。 图38-10 图38-11 但是在某些特别情况下,络基极值点处的瞬时频率突变还是很大的。见图37-12、图37-13。不过经过许多信号的运行,发现只有一个切点时,络基极值点处瞬时频率突变都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图38-12 图38-13 处理:强令信号与切包络线在两个切点之间的值相等,即令余弦值等于1(1、4象限)或-1(2、3象限)。此举是将信号源看成是在沿实轴运动,相位恒等于0(2*pi)或pi,瞬时频率恒等于0。见图37-14。 图38-14 图37-7中络基极值点处、两个切点之间的瞬时频率如下图: 图38-15 至此,因使用综合切包络线作振幅所产生的最大的“问题”处理完毕。不过我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存有疑虑的。从道理上来讲,信号处理,需要尽量保存信号本身所含有的信息,而尽量减少因信号处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虚假信息。但实际上这二者往往难以区分。在物理实际中,信号源的“象限交访”现象肯定是存在的。在本文中,即使它是“因信号处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虚假信息”,那也是上一阶段的信号处理方式(EMD)所遗留下来的。是不是应该在上一阶段的信号处理中采取某种统一的措施来消除它,而不应该在本阶段中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进行处理呢? 还有几个次要问题下篇再谈。 (本文首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178yi.html 首发时间:2012-07-09 20:33:18)
个人分类: 斤斤计较|3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31、(一)根本思路_基于IMF自身的瞬时频率估计
baishp 2012-11-30 14:37
31、(一)根本思路_基于IMF自身的瞬时频率估计
前文说了我对学界既有的瞬时频率估计方法的失望,虽然我并没有将所有的那些方法都试遍,但我已经没有信心与耐心仔细去研究它们了,以后有时间、有心情时再去慢慢详细了解吧。现在我打算抛开一切“高深的”理论,从EMD当中所得到的基本物理量,根据瞬时频率最原始的含义,即各时间点上信号源转动的角度,来估计瞬时频率。 众所周知,EMD之所以叫EMD(经验模式分解),是因为它最初并不是基于一种理论推导,而是基于这种分解过程所具有的物理意义被世人所公认,而每一组分解结果都能够经受理论的检验(各IMF之间的正交性)。因此上面我打算采用的瞬时频率估计法,是EMD的一以贯之、很自然的延伸。姑且可称之为“基本模式估计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要明白、承认,IMF的包络线,其实就是信号的瞬时振幅(振幅函数);而IMF是瞬时振幅在实轴上的投影;某时刻IMF值与IMF包络线值之比,就是该时刻瞬时相位的余弦值。有了瞬时相位,通过相位差分即得到瞬时频率;通过振幅、相位,还可以求出振幅在虚轴上的投影,从而得到IMF对应的复数函数。 IMF的包络线有两条,哪一条是IMF的瞬时振幅呢?从理论上来说,IMF的两条包络线的均值为0,两条包络线是完全对称的,因此两条包络线的绝对值是相等的,都等于IMF的瞬时振幅。但在实际处理时,由于两条包络线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称,所以还是应该分别处理。在复平面上,当信号源运行在1、4象限时,IMF由上包络线在实轴上的投影形成;当信号源运行在2、3象限时,IMF由下包络线在实轴上的投影形成。因此,瞬时振幅应该根据IMF的情况由上下包络线分段组成。下面就根据这个原则来求IMF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等。 下面imfMBrd含义见前两篇博文。 x=imfMBrd(11,:);%先任取imfMBrd的一个分量 lx=length(x); zs=zeros(1,lx); = extr(x);%求极值点、 = cenvelope(x,1);%求包络线及其均值 envb=env(1,:);%将负包络线提取出来 enva=env(2,:);%将正包络线提取出来 fg1=figure(1); set(fg1,'position', ); w=0.04; W=0.94; h=0.04; d=0.003; h1=h+0.75-3*d; h2=h+0.50-2*d; h3=h+0.25-d; h4=h; H=0.18; sb1=subplot(4,1,1); set(sb1,'position', ); plot(x,'r-') hold on plot(envb,'g--') plot(enva,'b--') plot(envmoy,'m--') plot(zs,'k-') grid title('分析信号及其包络线') xlim( ) c41=(x0); c23=(x0); dx=diff(x); dx1= ; dx2= ; dx=(dx1+dx2)/2; c12=(dx0); c34=(dx0); c1=c41.*c12; c2=c23.*c12; c3=c23.*c34; c4=c41.*c34; sb2=subplot(4,1,2); set(sb2,'position', ); stem(c1,'.b-') hold on stem(c2,'.r-') stem(c3,'.g-') stem(c4,'.m-') grid title('四象限掩码') xlim( ) x1=x.*c1; x2=x.*c2; x3=x.*c3; x4=x.*c4; sb3=subplot(4,1,3); set(sb3,'position', ); stem(x1,'.b-') hold on stem(x2,'.r-') stem(x3,'.g-') stem(x4,'.m-') grid title('经掩码作用后的分析信号') xlim( ) aenvb=abs(envb); aenva=abs(enva); tampb=c23.*aenvb; tampa=c41.*aenva; tamp=tampa+tampb;%瞬时振幅 sb4=subplot(4,1,4); set(sb4,'position', ); stem(tampb,'.g-') hold on stem(tampa,'.b-') plot(tamp,'k-') grid title('经掩码作用后的瞬时振幅') xlim( ) 运行,得: 图31-1 下面求瞬时相位、瞬时频率与复信号虚部。 运行,得: 图31-2 从图31-2的第3个子图可以看到,所估计的“瞬时频率”没有前几篇博文中所提到的“跳变”。图中也有一些类似“线谱”一样,或者说象两根“门柱”一样高高耸立的频率成分,但它们是处在同一数量级下的变化,与以前所讲的由接近“0Hz”的负频变成接近“0.5Hz”的正频,性质截然不同的。为了与以前的“频率跳变”相区别,我就将此处的频率变化称之为“频率突变”吧。 此“频率突变”是由于分析信号与它的包络线相割造成的。包络线以外部分,由于信号、包络线之比值绝对值大于1,反余弦无意义,所以被强制等于1与-1,反余弦值(瞬时相位)为0与0.5*2*pi,两割点之间部分,瞬时频率等于0;两割点之外靠近割点处,瞬时频率即形成“突变”。 虽然“频率突变”是频率在同一数量级下的变化,但它毕竟还是人为造成的,不是信号本身的属性,因此也是不完全符合我预期的目标的。我希望的瞬时频率估计值,更加连续光滑。 这一篇就暂到这里,相关问题后面继续分析。 (本文首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16f0a.html 首发时间:2012-06-10 19:35:44)
个人分类: 斤斤计较|3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周二):散射振幅的解析性质(一)(李文都)
GrandFT 2012-11-12 14:48
题目:散射振幅的解析性质 ( 一 ) ( Analytic Properties of Scattering Amplitudes ) 主讲:李文都 时间: 2012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二 下午 2:00-3:30 地点: 16 教学楼 308 室 散射振幅的解析性质 11.1. Jost 函数 11.2. 散射 S 矩阵 11.3 . Levinson 定理 参考文献: C.J. Joachain, Quantum Collision Theory 第 11 章
3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笔记_7_ GPS 位置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噪声分析
xiaoxinghe 2012-4-9 22:10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0 个评论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振幅影响什么?
liwei999 2012-3-19 15:31
电磁波的振幅影响什么?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9/2012 01:06:55 电磁波的振幅影响什么? Quote 因为电磁波的能量由频率唯一决定,所以振幅和能量没有关系。 我从高中起就一直纳闷,那时候老湿也没有给我正面回复。 最近我想到了一个解释方法,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电磁波的能量由频率唯一决定,而振幅代表交变电磁场的最大强度,代表交变电磁场的能量 但是由于交变电磁场在电磁波传播的垂直方向总是互相转化,能量守恒(大概因此这个能量,不代表电磁波传播方向的能量,也就是电磁波本身含义的能量,而只代表交变场的强度,或者说,电磁波的“传播介质”(不严谨的类比) 光波的量子化后,出现光子,其能量比例于频率。而光的能量,是来自光波的振幅对坐标的积分。也就是说,认为光波的振幅(平方)的能量的理解是错误的。振幅的平方给出了能量的密度。 因此,对于电磁波,光子的能量取决于频率, 振幅的平方 比例于 光子密度 。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3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地下核试验与天然地震区别
wangchangzai 2012-2-10 10:57
1. 震相 地震、爆炸,波组不同 震相指地震图上不同类型、传播路径不同的地震波组。震相判断是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地震学家研究每一个地震时,首先会根据震相进行初步判断。天然地震的常见震相有纵波(P)、横波(S)和面波,大多数天然地震的P波振幅S波振幅面波振幅(图1)。人工爆炸的P波振幅大于S波,因为激发的地震波频率高衰减快,低频的面波振幅也小。此外,对于核爆炸,在震中距大于1000KM时,通常会检测到视速度约3.5KM s的Lg波(图2)。和振幅比法相似的是震级比较法,例如借助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的比值来判断地震类型,这种方法普遍而直接。 与与S波振幅相比,要小很多,然而人工爆破P波振幅也会变得很大。 图1 天然地震的常见震相有纵波(P)、横波(S)和面波(图为瑞利波R),它们的速度不同。地震波传播有点像运动员赛跑,一开始所有运动员差距不大,这时还不容易区分谁是“冠军博尔特”,不久之后,跑得快的就会冲到前排,且距离越拉越大,这下就容易区分了。地震学家在分析震相的时候,不喜欢一个一个分析地震波,他们喜欢把很多地震台的数据,按照震中距排列起来,让地震波“跑起来”以区分震相。图为美国地震台阵(USArray)接收到的日本Mw9.0地震波序列,可以看出P波振幅S波振幅面波振幅。其中R1表示面波第一次经过地震台,R2表示反方向的面波经过地震台,R3表示R1面波绕地球一圈后经过地震台。由图可见,这是一个能量巨大的天然地震。(图片来源于IRIS) 图2 北京时间2006年10月9日9点35分,朝鲜在其境内(41.294°N,129.093°E)进行当量小于1000吨的地下核试验,产生了约4级的地震。即使这些地震波到达北京时,振幅已经小到只有几十纳米,但利用地震台网技术,仍可以检测出核试验产生的~7.5km/s的P波和~3.5km/s的Lg波。 图3 图中红色波形是中国在90年代进行的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其记录特征是“大头小尾”,P波强于S波,Lg波发育。蓝色的是6.3级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它的特征是“小头大尾”。利用记录到的地震波的特点,基本可以区分地下核爆炸和天然地震。(图片来源于:陈颙等.2007.《自然灾害》) 2. P波初动 压缩、膨胀,方向不同 初动指的是地震波到达地震仪时,所测质点的最初的振动方向,初动分为向外的压缩(compression)和向内的膨胀(extension)两种。地下核爆炸和天然地震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震源特性不同。大多数天然地震是地下岩石破裂、滑动所引起的,破裂面很大,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在地震波上,是不同方位的地震台接收到的P波初动不一致,有的是压缩,有的是膨胀。而地下核爆炸的震源过程要简单和短得多,为爆炸源,地震波传播到地震台站。被各个台站记录到的初动均为压缩。 3. 震源深度 地震波的快速定位已经不是难题,在大陆上最深的钻井也不过12km。《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议定书在筛选核试验数据时,一般也认为:震源深度大于10km的将不予考虑。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鼓励大胆怀疑洋主流,但要小心讲清自己的结论》
热度 1 liwei999 2011-2-28 16:05
说说《鼓励大胆怀疑洋主流,但要小心讲清自己的结论》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27/2011 21:56:21 题目来自李老师的博文 《鼓励大胆怀疑洋主流,但要小心讲清自己的结论》 ,顺着链子,读了 《温室效应理论的重要缺陷》 的论文。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文的用法。说洋文有用法上的错误属于难免,而说中文出现错误就很难解释了。中文里面没有“重要缺陷”这样的说法。要说也得是“重大缺陷”。 所谓“温室效应理论”应该说是个“平均场”模型,是个广域的、地球规模的气候的事情。而人们具体关心的则是局域的气象的事情。面对如此不确定的事情,有些人认为是个“炒作”的好时机,就行动起来了,而且还成了气候。依镜某看,这类事情就是“汽碾子轧罗锅——死了也直了”。 讲不清楚的事情还必须讲的事儿不单是这个“温暖化”的问题,比如说股票,也是如此。问题是对于股票,百姓们知道评论家说的话不靠谱。虽然是知道不靠谱,但是该说的人还是要说,百姓还是要“听说”。“温暖化”则有些不同,因为有个科学的外套,老百姓并不能理解各类说法都不靠谱的现实。 一个重要的气象问题就是“振幅增大”的现象。“振幅增大”的现象可以是温度,可以是降雨。比如说夏天的城市热岛现象,暴雨现象等等的。这些都不是用“平均场”的模型可以推算出来的事态。因此,应该让老百姓知道:说地球温暖化的人们与预测股市的也没有两样。这个事儿想通了,大家都可以活得轻松些。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