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印刷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价格确定,进入印刷厂,出来了!
热度 3 Yanhaiyan 2012-4-27 16:15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价格确定,进入印刷厂,出来了!
我购买是70%。在所有售书额中不收任何份额(合同所定)。原价每本80元。今天收到购买书的发票,上写每本49.557元。估计与上次告诉夏编辑研究生们能接受的价钱在50元以下有关(6月30日更新)。希望购买者请联系夏梁编辑: 夏 梁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中心 生物分社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Tel: 010-64002234 xialiang@mail.sciencep.com 刚发现如下错误,来不及更正,特列如下: 图8-5中下排基因是SCR-GFP,不是SHR,相应的第275页二、(二)第二段第一行中的也应该是SCR,不是SHR。 全书中光受体为光敏素、隐花素、趋光素,第一次校正时将光形态建成一章的都改了,结果刚发现在第一章生理钟部分还有光敏色素、隐花色素,应去掉“色”字,特此说明。 第二章第二节第四段倒数第二行应该是内源赤霉素促进雌性化,这里在玉米中是促进雌性化,与下面几段中在黄瓜中作用相反,所以被误改。黄瓜中赤霉素是通过乙烯对花的性别决定作用的,机制不同,所以相反。在讲课中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但教材中没有强调。
464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本书vs半斤肉
热度 2 zhaodl 2011-9-24 09:49
一本书vs半斤肉
一本书VS半斤肉 最近,关于赠书不赠书的问题一直纠结着我(出书后的苦恼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721do=blogid=487328 )。 尽管是在博客上公开说明了,但现实中还是不断地遭到非议。昨天,在向编辑部发放我拉交大印刷厂赞助的书的时候,我手下也跟着被人非议,被公开指责“吝啬”!手下感觉都是同行,有些挂不住面子,就请示我:“有多的,可不可以给想要的?”我表示:“不行,严格按我答应赞助者的承诺办,宁愿剩下来还回去,也不能违背承诺!”   我知道,我让手下跟着受到了一些委屈。在此,仅表示抱歉!我为什么要这样“较真”!这与我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相关。 尽管,我在动员印刷厂赞助时,一再强调“不要顾及我的面子,关键是要看有没有广告推广价值”,我也尽力帮忙策划了推广方案——在书的扉页加盖“赠阅章”,留下印刷厂的业务联系电话,并且一起凝练了企业的“理念”——诚信热情、优质高效!但是,无论如何也排除不了我个人的“面子”。在印刷厂人员没有时间到会的情况下,厂长全权授权我代为发放,我必须遵守当时达成的协议!这是做人的原则。我相信,我不严格按约定做,厂长也不会说我,甚至还会“谢我”,但我知道那是人家给你面子。 如果自己不注意,将客气当福气,将面子当里子,那么别人也不是傻瓜。碍于你现在的社会地位,人家会给你面子,而一旦你丧失了社会头衔,就可想而知了。这也就是我们身边常常见到的:在台上风光一时,下台后没人搭理,常常抱怨人走茶凉,岂不知道:那茶不是敬给你本人的,不是因为你的人品让人敬,而是你的位置被人敬。而我们常常将别人对自己位置的恭敬当成对自己的敬重,甚至以此自傲。结果,自然是一声感叹——世态炎凉! 除了信守承诺和协议,另外别人将我当朋友,给我面子,我也必须从朋友的利益和角度来考虑问题:如何发挥赠阅的广告的效果?一个编辑部一本,信息的传递已经比较充分了,再多一本,尽管是有效果,但一定是有折扣。况且,学报的印刷业务还没有给赞助商看到希望,反倒是一些社会上的期刊,考虑到成本和质量的平衡,常常更换印刷单位。如果,将广告投放到这一部分编辑部,效果一定比投放学报要好。所以,我为朋友考虑,就是被骂吝啬,我也要带回去,留作赠阅其他编辑部。 再说到这个人人似乎是对人尊重的“讨要”的赠阅,我有几点想法: 一是,人们在要书的时候,似乎没有多想,似乎“能要不要”就不该。 二是,找你要书是给您面子,对你尊重,似乎我“读书”就高尚,你就应该供着!不是为自己读书学习,而是为作者、为社会、为上帝来学习似的。 三是,出书似乎是中国或者说世界知识分子的一个手段,一个成名成家的途径,一种经国济世的途径,因此都应该“推广”自己的思想、学说和理念,因而习惯于“到处赠书”,受赠者以讨赠作为回报。买书,那是那些“无名之辈、没有关系”的人不得已而为,“我跟你这么熟悉,还得去买书?”实在转不过弯来。 四是,我心里最不舒服的,人的世俗和滑头,世俗之人的做法很是伤人。我常常见过,当着作者的面,吹捧的作者晕晕乎乎,而拿到书以后,没翻几页就扔掉了:“什么东西,呵呵。”不说对文字的敬重,对人都不尊重。我也偶尔收到朋友的赠书,实在是负担:有的书,我还可以翻阅,自己不翻阅,也可以转赠给身边的朋友,而有些书我实在是不好处理。放着,书架有限,我自己的教课学都处理掉了,转行后原来买的书也是一批一批地处理,而这些既不是休闲也不是我感兴趣专业,扔吗,于心不忍,留吗实在是负担。所以,在我接替《学报》出版以后,顶着同行的压力,将同行间的期刊赠阅由原来的200多份,压缩到现在的不到20份。 五是,为了学习就可以要,正所谓“偷书不算偷”,要书不算要。在朋友发短信给我:出书了,也不送一本?我回复:要书没有,需要自己到北门口发行部买去,如果缺钱,没问题,来取。朋友,自然是不服!回我,你早上吃什么啦?! 谈到钱,这让我想起老婆笑话我,前几天给网友留言的一段话。网友问我书什么地方有卖的,我想看看。我留言:国庆节后,全国各大书店和网店都可以买到,建议到书店里翻翻、看看,如果有价值再买就是,免得浪费钞票,省下钱还可以买半斤猪肉吃!老婆,一是感觉我这个比较好玩,怎么能将自己的书与半斤猪肉相比较,心里有点不好接受。另外,问我:“你也不买菜,你怎知道半斤猪肉10块钱?” 我只是凭感觉说的,没有具体核实,但经与夫人核对,西安本地本香牌猪肉肋条也就是21-26元多一斤,半斤是10多元。我一本书,7折拿到才10.5元。这让我,越想越悲哀! 一本书“等于”半斤猪肉! 价格上:一本书“等于”半斤猪肉?我再仔细想一下:体积上一本书“大于”半斤肉;我专门称了一下,质量上一本书是0.425两,还不到半斤。因此,可以理解为:按质量计算,一本书卖不出半斤猪肉的价钱,是正常的! 难怪现在出版界纷纷采用铜版纸印刷,那样“质量”就上去了,就可以多卖些钱。 我不能接受的原因是我按体积来计算,一本书的体积大于半斤猪肉,所以我心里不平衡。如果我再计较自己费的心血和流的汗水,那么心里不平衡,更应该可以理解了。 找到原因,也就想通了:我计算的标准和社会的计算标准不一样而已。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35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数字出版面前小编辑部的思考
热度 6 xuxy 2011-4-2 15:34
在数字出版面前,我显得一无所知,不知道何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有何区别。 我刊现状,采用在线采编系统,实现作者网上投稿,专家在线审稿等功能,期刊出版后可以实现在线期刊电子版发布,并且是开放获取。但是我们在稿件编辑,组稿以后,编辑加工,校对等程序却要脱离采编系统。无法实现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原因如下,经费是一方面的原因,所使用的排版系统仍然是比较古老的方正排版系统。由于人员有限,排版外包给外面的印刷厂负责,他们采用的方正系统版本较低,据说还是dos下操作的。作者来稿是word稿件或者pdf稿件,不能直接导入系统,所以需要重新录入,导致增加校对困难。所以我不清楚像我们这样的编辑部算不算是数字出版,直到前几天,山东省期刊协会组织了一次会议,在会上我认真听了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靳光华老师做的报告,算是稍微有点清楚什么叫完整意义的数字出版。对于学术期刊(非学术期刊除外)来说,稿件编辑流程大体可分为, 作者投稿,编辑加工,论文发布,这三个流程完全实现“二进制”操作, 就可以称之为完整的数字出版。 真正的数字出版将是跨媒体的出版,届时所有的论文下载阅读都是需要付费的。但是这样对我们这样还名不见经传的小期刊来说就有比较大的困难,我们现在免费获取,就是想让我们作者的科研成果能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分享,被他们承认,引用。同时使我们能获得更多的潜在作者,获得更好的稿件,以此来改善我们的稿源情况。但是如果采用像上面所说的付费下载阅读的话,我们可能会丧失现在的读者和作者,将对我们发展不利。 这就是在数字出版的背景下,小编辑部如何提高学术质量,扩大作者群的问题。 也曾在论坛博客看到,学术期刊的编辑不应该只是坐在电脑旁进行文字加工,而应该走出去进行约稿。这个工作对好的期刊来说可能不是很困难,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水平的期刊来说可能就比较困难了。我也曾经试图约稿过,先不说约多好的稿件,就是约教授写的稿件也很困难,我们现在也仅仅就是 科技核心期刊 ,对他们科研项目结题不起作用,或者作用不大。我们也设立了约稿报酬,但是这点报酬对于这些牛人来说根本看不在眼里。所以约稿大多失败。也曾与部分学术会议联系,但是也因为期刊水平不高得不到高质量,或者说较高质量的稿件。 在种种措施起不到应有效果的前提下,我们想尽量保住现有的作者群,争取研究生稿件,有国家级基金项目的副教授或者副研究员的优秀稿件来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尽量使我们的编辑质量提高,编辑队伍提高,印刷装帧质量提高,使我们的出版周期缩短,使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使我们的作者满意,使我们的读者满意。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不完善的思考,有不对之处请多提出批评意见。如果有对小编辑部发展有利的建议请告诉我们,我们表示感谢。 附编辑部网站: http://www.sdkx.net 。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也欢迎各位专家自荐为我们的审稿专家。
437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旧作(小合集)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3-1 11:01
两年前准备出国期间整理的不同时期的部分旧作回忆,现补充科学网上的博文,做个小合集。 旧作-春牛首,秋栖霞 17年前的旧作,做校刊《吃住行》编辑时,写了春夏秋冬四季一个系列,春牛首,秋栖霞,夏季写的是清凉山,已经找不到了,冬季甚至记不得写的啥了。 旧作和老歌一样,每一篇都让人回味起写的时候的场景,回味起一起工作的编委成员。当时还是到打字的地方用打字机打印在油纸上,那个打字机不像英文打 字机只要几十个字母就行了,中文打字机每个字都得有找到单独的字模打上去。校对时发现问题要用油墨整段涂掉重新打印。打印好再拿油纸到印刷厂去印刷。现在 看看落后多了,但那时能变成铅字已经很让人兴奋了,因为再早些很多考卷也得用刻笔刻在蜡纸上再油印。 翻看着目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就 旧作-奖品 92年底93年初临近毕业写的,又是近17年了,在系刊《哦,我们》做编辑时发的。当时从小学回忆到大学,如今则是对回忆的回忆了。 文中加入了少许想象,心底里的梦想中,是希望能有个老校长来发奖,但其实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发奖。 初中升高中时,从农村考入城里的县中,城乡差异加上第一年眼睛近视没配眼镜看不清黑板,尽管一直刻苦努力,农村的尖子生到了县城依旧一直在中上游徘 徊,一直到快高考了才不断攀升到班级里前几名。之前心中一直充满危机感,因为中上游的成绩按惯例高中毕业后能否有书念都比较危险。那时的班主任显然懂得赏 识教育,每次排名时都会为我们发奖,发奖面很宽,尽管只是中上游成绩,还是能拿到个本子。现在已经记不得是不是文中所说的日记本了,也记不得本子派了什么 用途、是不是确实拿来写日记了,但发奖这个场景仍旧依稀记得。 写这篇《奖品》时还带着些许遗憾,大学阶段从贴着最低分数线进大学努力到名列前茅,终以三年总评绝对优势保送研究生,但在学习上的巨大投入并没有带来多少荣誉感,总有些不平。 当初写这篇的主要动机还是这张卡片和日记本。这张卡片是系刊创刊多少周年时韦钰校长为系刊作的题词,高中时就熟悉韦钰的大名,校庆时也看到她和吴健 雄谈笑风生,能看到她对我们系刊、对青年的祝福,当时还是很惊讶的。在随后不知多少次的搬家中,这张卡片一直没被漏掉。去年搬家时还特意想好收好,可惜搬 完竟然找不到了。 在系刊做编辑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学业之外,积聚了我几乎全部的情感和热情,为抑郁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少亮色。 旧作-沙漠之花 92.12.22 校报《东大青年》,又是近17年前。 前几天有同学说希望自己的女儿初中两小无猜,高中心动,大学恋爱。可惜自己总是晚半拍。 写此文还没见过沙漠,今年暑假去了甘肃算是终于真正见到沙漠风光了。 文中最后一句至今看来仍含糊得很。 出差南京,正好发此文算作一个回忆吧。 旧作-奇思妙想 研究生期间,强制自己降低对学习成绩的追求,转而追求学习之外的成就感,在没有其他渠道的情况下,投稿欲大增。尽管那时还很心疼几毛钱的邮费,一旦 稿件没有录用,邮费就付之东流了。但向外投稿的欲望依旧不可遏制,投稿既满足了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的想法,也让毕业后的简历丰富起来。 初中末期看了日本翻译过来的有关创造思维的书,之后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在有意识地训练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新型拉线开关的想法成熟于高二前后,但一直没有机会让其有什么结果。本科,这个想法依旧经常萦绕在头脑中,后来在学校学生科协申请到几十元经费,终 于自己手锉、胶粘做了个模型出来。但之后参加个比赛得个鼓励奖就没有下文了,研究生阶段心有不甘,遂投稿发出来,终于了却心愿。 记得本科时还设计过防风窗栓,与新型拉线开关一起参加过学校的科技发明比赛,后来防风窗栓参加了全国比赛,可惜也都没了下文。当时其他系很多同学都 是基于实验室项目做东西用来参加比赛,要占很多便宜。可惜那时进实验室非常难,高考时高分的学习优秀生才有机会跟学校实验室的导师,之后再努力也很难有机 会。不像现在,每个同学都有导师带。 工作以后发现清洁方便钢笔被《家庭生活用品》 转载。 里面最浪漫的当属高楼自动桥,构思时倒没啥想法,拿到刊物时惊讶于画出来的效果这么好,不免唏嘘不已。 ——————– 《发明与革新》1994.5 《发明与革新》1995.2 《发明与革新》1995.1 《发明与革新》1995.7 《发明与革新》1994.6 《发明与革新 》 1995.9 旧作-哲理 对哲理的兴趣始于小时候摘抄的名人格言,高中对哲学狂热,试图挖掘人生的基本原理,并想整理出整个体系。大学时有了免费读书的图书馆,面对如此众多 的图书,世界广阔了无数倍,原有的体系再也容纳不了这么丰富的世界,面对庞杂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也没有将整个世界纳入一个完整体系的冲动了,不过对一 些短句的兴趣依旧。读研时,自己想了些,也摘抄了一些角度独特的文字。同时那时非常相信理工科的学生应该多一些文科的细胞,在编辑的鼓励下发了一些,但没 能坚持下去。 《中国漫画》1995.2 《中国漫画》1995.9 《中国漫画》1995.4 旧作-你会汉语拼音吗? 这篇写于硕士毕业刚工作不久。 读硕士期间自己凭兴趣发了几篇软件开发的小文章,有了转行到纯计算机行业的底气。不过后来所找的工作是完全换了一个行当,转到IT了,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Internet像是专门为我而诞生的,个人兴趣和工作完全统一,自己的才能和各级领导全都互补,正向激励之下,对事业的热情刹都刹不住。几年中每个小时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每天都感觉到自己努力的效果。 在极度繁忙的工作之余,投稿的欲望空前高涨,因为不再要花邮费寄稿件,只需要发个E-mail就行了。由于Internet在国内刚刚兴起,能够接受E-mail投稿的都是计算机类报刊,于是投稿兴趣自然全部转到了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文章。每月1-2篇,乐此不疲。 人文类文章自然就被迫停了下来,只有这篇,在读研时就想写,工作以后又有感触,于是将本科、硕士、工作之后的感概合并成一个主题投到了《大学生》杂志。读大学时就一直关注着这个杂志,终于在上面发了一篇杂文,也不枉做过大学生了。 工作以后的旧作终于不用再拍照贴图了,直接粘贴拷贝就行了: 《大学生》 1997.3 你会汉语拼音吗? 汉语拼音谁不会?可是数年前我在东南大学求学期间却轮到一位老外教我们汉语拼音。 这位老外给我们上英语外教课,她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笔记本,让我们每人在封面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并注上汉语拼音。我们都潇洒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注音——26个字母早就写得滚瓜烂熟了。谁知她看了却不满意,给我们教起了写汉语拼音的注意事项: 1. 不要把拼音字母写成英文字母,如“i”不要带上小尾巴…… 2. 拼音要注上声调。“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写汉语拼音不标声调,没有声调怎么读?”她抱怨道。 …… 我们无不郝颜:自从初中开始练习写英文,我们从来都是按英文字母的习惯来写汉语拼音的,而且自以为很潇洒。 同样是这位老外,我们交谈时说到“东南大学”时都称“Southeast University”,谁知她却听不懂,待解释明白后,她说:“中文校名翻译成英语时应采用汉语拼音,‘东南大学’应翻译为‘Dongnan University’。” 我们心中无不嘀咕:“Southeast University”早就在学校的各个正式场合使用了,怎会改成“Dongnan University?” 但是拗不过她的要求,我们在交谈时都称起了“Dongnan University”,久而久之,竟也觉得这个名称无论怎么说总比“Southeast University”来得上口。 幸而遇上这位老外,使我得以思考汉语拼音的未来:在英文日益普及的今天,汉语拼音在我们的意识中究竟还有多少位置? 我问一个高三学生:能将汉语拼音字母背全吗?背不全,试背了几次,每次总是在中途串读成英文字母了,而有几个字母单独拿出来竟再也想不起来怎么读了!或许我碰到的例子不具备代表性——但愿如此。 大学的专业课上,讲到“灰铁”一词,其代号是“HT”。老教授再三强调:“HT”是中文“灰铁”两个汉字拼音字母首字母的缩写,不要读成英文字母“埃区悌”。可是,在周围“埃区悌”的读音仍时有所闻。 现在学电脑的热潮方兴未艾,中国人学电脑免不了用到中文输入,中文输入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但最普及的无疑仍是只要会拼音便不需任何训练的拼 音输入法。偶尔有个别的拼音拼不出,问周围的同学,回答无疑是一串英文字母的读音,没有人会象小学时学的那样读拼音:H-UI-HUI。 再看电脑内的软件,各种英汉字典、背单词的软件及百科全书层出不穷,但是从前人手必备的新华字典等中文参考工具却不见软件出版。或许已有这方面的软件,因我的孤陋寡闻而未见到,但在铺天盖地的各种英语工具书中难觅中文工具,这本身就已让人思考。 电脑中最热门的当属全球互联网Internet,现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已将国内一百多个高校连入Internet。 Internet中最热门的服务之一是World Wide Web,如在浏览软件中输入“www.shu.edu.cn”便可看到上海大学提供的集文字、图象、声音于一体的Web。在 “www.shu.edu.cn”中,“www”、“edu”、“cn”都是英文简称,分别代表“World Wide Web”、“Education”、“China”。留给汉语拼音的只有中间的“shu”了,代表上海大学,按惯例,使用汉语拼音或其简称,“u”表示大 学(“University”),有的省略“u”。如复旦大学为:www.fudan.edu.cn,上海交通大学为www.sjtu.edu.cn,厦 门大学为www.xmu.edu.cn、南京大学为www.nju.edu.cn……不过,你要是以此类推找其他学校的话,可能要吃苦头了。初上 Internet时,我想找北京大学,尝试了各种可能的组合:bju、beijingu、bj、bju……然而都失败了,后来才知道,北京大学用的是 pku。很显然,这是为了迎合少数人的需要而沿用了“Peking”的旧称。同样,清华大学用的是“tsinghua”,而非规范的“qinghua”。 或许,在汉语日益受冷落的今天,在满街的错别字、繁体字仍屡除不尽的今天,在富裕地区的方言被当作时髦的今天,我所忧虑的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当一届届没有汉语意识的学生成为社会的主角后,谁来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 旧作-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之双重标准 这篇写于99年,10年前了,当时是刚读博士时所交的政治课课堂作业,并在课堂上作了宣读,主要是角度挑选得好。后来投稿普通媒体没有回音,投学术 刊物又不情愿交版面费,遂发于2000.5.11网上媒体e行为,不算正式发表,这个网站也早就连不上了。不过这篇文章还是被许多文科的学术论文所引用。 有一篇说这篇是这一领域研究的滥觞,当时看到其中有个“滥”字,吓了一跳,还以为说我不好,赶紧查了一下滥觞是什么意思。另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看到北大有个教授在北大学报上的论文引用了一下这篇,那时对名校还是有些崇拜的,不免有些得意。 写这篇前后正是事业、生活发展的最高点,二十六七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又经过三年工作磨练如鱼得水,之后不久又有了自己完全负责的项 目。刚 进入文理科院校读博,走在复旦的林荫道上,感觉扑面而来的都是人文气息,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荣誉上第一次被各种奖项包围,读硕士时所做的项目刚获省科 技进步奖,参与编写的书也获奖了,工作上也刚获学校和上海市的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家庭上刚结婚领证又有了房子结束了十几年漂泊的感觉,人生终于安定了。 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双重标准分析 随着Internet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了这一新兴的团体中。正如加拿大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恩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 环境,Internet也不例外,它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团,其特殊的属性使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网络伦理观,而其“网民”同时又是社会人,因而不可避免 地会与其社会伦理相互影响。本文分析了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并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及其后果和对策。 一、 双重标准 ——客观存在的事实 1. 黑客与窃贼——不同的道德伦理观 在某种意义上,黑客如同我们周围的窃贼,他们往往在“网民”不知道的时候进入“网民”的“家”——电脑中,大肆破坏,或攫取隐私。 令人奇怪的是,对于窃贼,我们周围是一片喊打之声;而对于黑客,人们却表现出了过多的宽容。 在各个高校的BBS系统上,“黑客乐园”之类专门的讨论区比比皆是,“网民”们在此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各种破解别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以自己破解技术的高明而自豪。而同样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上却是对窃贼恨之入骨,更别说对偷窃技术津津乐道了。 在网络社会之外,人们对于黑客和窃贼也采用了不同的伦理标准:公开讨论和研究黑客的攻击方法能够被社会所接受,而对偷窃技术的公开讨论研究则不为社 会伦理和法律所接受。事实上,BBS站点上众多黑客讨论区和各种黑客攻击方法的出版物的公开存在便鲜明地表达了社会对黑客更多的宽容。尽管有人认为这些讨 论区可以增强防范黑客的意识和技术,但如果有人以增强防盗意识为名而公开讨论和出版印刷各种偷窃技术,无疑会招致各方的责难。此外,当某人被偷窃了,无疑 会赢得很多的同情,而当某公司的服务器被黑客攻破,社会的同情心却很少放在受害者身上,反而对黑客的技术报以敬佩。 黑客会获得人们的敬重,黑客们乐于公开宣称自己是黑客,并可公开聚会讨论。窃贼受到社会的唾弃,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绝不会以成为窃贼为荣。这就是双重标准的直接体现。 2. Web 和书籍——不同的知识产权观 Web从其诞生起便迅速地成为Internet网络的代名词。一个Web站点就像一个出版社,源源不断地向“网民”出版着各式各样的书籍。 作为出版,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现在网上到处充斥着文学作品,很多作家的小说均在Web上发布了出来,这些小说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原作者的同 意,而由某些公司或网民用扫描仪扫描下来,再用文字识别软件自动转换为文字,然后便在各个Web互相复制。而如果哪个出版社如此大规模地、不经许可地出版 各个作家的小说,无疑早就被推上了被告席,并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从法律角度,如果有哪位作家就此打起官司,这种官司必嬴无疑。但现在绝大多数作家保持沉默,只有最近我国文坛几个著名作家王蒙、张洁、张抗抗、毕淑 敏、刘震云和张承志联手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这个官司在法律上最后不出意外地赢了,但仍有很多作家持有不同意见。这表明了对 待知识产权方面,人们存在着双重的伦理观。 3. BBS 和大字报——不同的言论自由观 Internet中的BBS号称无纸化的大字报,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发表言论。其实,比起大字报,BBS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影响范围之广 和发布言论的方便程度是一般的大字报远远不能比及的,而其隐蔽性也远远胜过大字报:任何人只要友好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便可以通过电话线在各个地方发 表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言论。 刚从“文革”的余悸中白脱过来的中国人还远远不能接受大字报的死灰复燃,而社会对比之更甚的BBS却表现得十分宽容。很多高校和商业站点都纷纷开出 BBS网站,而这些网站的欣欣向荣也的确构成了Internet上一个独特的风景。一个BBS站点一般都有几十个栏目,而大部分栏目都有上千篇文章。尽管 BBS站点最初多是以学术讨论的名义开出来的,但事实上很多BBS站点都开设了新闻时事之类的敏感栏目,有些文章在公开的媒体当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存在 的,但这些却在BBS上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并未被强令删除,而同样内容的大字报恐怕连一个小时也无法存留。 这说明社会伦理与网络伦理在言论自由上有着双重标准。 二、 寻根究底——双重标准的原因 双重标准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因为网络本身是高技术、高智商的象征,而社会上本来就对高技术、高智商存在着盲目崇拜的意识,因而社会伦理往往对其网开一面。这就如同一些杰 出的科学家尽管科学成就非常突出,但在婚姻道德方面却非常堕落,但因其杰出的科学贡献,人们并未对其鞭挞,反而津津乐道其传闻轶事一样,黑客以其高智商赢 得了伦理上的豁免权。当然,这种豁免权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其行为给大多数人的利益带来损坏时,法律为无情地对黑客加以处罚。 双重标准还来源于立法的滞后。Internet刚进入我国时,相关的法律还未来得及对其约束,而人们在建设网络的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拿来注意,而很少会去考虑其法律问题。这就是网上未经许可的文学作品以等的根源。 而当法律终于跟了上来,针对知识产权的立法开始保护网上作者的利益,而有关部门也开始对BBS进行约束时,原有的网络伦理观已经成型,法律只能对其约束而很难改变人们已形成的观念。正因为如此,“北京在线”案虽然是以作家获胜为结束,但却并未阻止网上文学作品的泛滥。 双重标准还来源于网络本身的特点。Internet诞生之初便以其资源共享和学术讨论为其主要特点,计算机本身也为信息复制提供了便捷。“共享、免 费等观念已植入网络伦理的精髓。而当Internet迅猛发展为全球网络,并逐渐商业化之后,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双重标准便显现出来。 三、 双重标准的后果及对策 网络社会不是封闭的,其社会成员同时又是现实社会的成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双重标准的客观存在,分析其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网民们可能不自觉地将网络伦理观念带到社会生活中来。如电子邮件系统管理员可能以安全为借口经常查看用户的电子邮件,在网络社会中这不足为奇,但若天长日久,管理员可能潜意识中将偷拆他人信件也当作小事一桩,当其行为付诸实施后,无疑将为社会所不容。 其次,网络伦理的宽容还可能直接危害社会利益。如国内目前越来越多的黑客时间和社会最初对黑客的宽容不无关系。尤其当黑客将触角伸向证券所、银行时,更是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是互相影响的。社会伦理作为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伦理标准无疑对新生网络伦理基本框架有着决定作用。双重标准在某些领域 中将由于网络社会独特于人类社会的特点而长期存在,而在大部分领域中,双重标准的存在也反映了当前社会伦理的一些不完善之处,这将促使社会伦理进一不走向 完善,从而消除标准的双重性。 而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网络伦理加以约束,以使其正常发展。 1. 加强立法。以立法约束和规范网络伦理,使之不至于触犯社会利益 2. 加强引导。大力宣扬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将其引导到与社会伦理大致一致的轨道上。以前有位科幻作家为约束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提出过机器人三定律,而针对 网络伦理,也应制定出相应的伦理规范加以引导。如美国国佛罗里达亚特兰大大学的瑞诺迪(A·H·Rinal di)教授提出了电脑伦理十诫: 1.不可使用电脑伤害他人。 2.不可干扰他人在电脑上的工作。 3.不可偷看他人的文件。 4.不可利用电脑偷窃财务。 5.不可使用电脑造假。 6.不可拷贝或使用未付费的软件。 7.未经授权,不可使用他人的电脑资源。 8.不可侵占他人的智慧成果。 9.设计程序之前,先衡量其对社会的影响。 10.用电脑时必须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 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 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双重标准尚未引起关注,本文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粗浅思考,旨在抛砖引玉。 旧作-我心目中的电子图书阅读器 作为非纯技术的文章,这篇是读博期间唯一一篇正式发表在刊物上的,也是最后一篇。之后至今不再发表了。 本是一个已经拖了很久的约稿,甚至编辑都已经换了,但还是发了一篇过去。 当时读博已经近一年,此后,价值观不得不从技术文章转向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学术论文,非技术类文章彻底停了下来,技术文章也努力压着自己尽量少写,转而开始写书和写学术论文了。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0.12(上) 电子图书有很多优点,但我仍然钟情于手捧一本纸质的图书,细细品位。现在有电子图书阅读器,可以捧在手中阅读,尽管它有很多优点,但我觉得只有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与纸质图书相比时,才可取代纸质图书。 1.书要可“翻” 电子图书实际上是不可“翻”的,它只能上下滚动,这种滚动和翻动的感觉是不可相比的。我心目中的电子图书阅读器和普通的书一样,有多张书页(手感和厚薄也和普通的书页一样),像普通纸张一样柔软而可以弯曲。当然其页数不可能像真的书那样多,但至少要像一本薄薄的手册。 一本书的内容有多有少,如何在这薄薄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中显示这么多内容?其实电子图书阅读器当于显示器,即使只有一张纸,也可通过翻页按钮 显示其他页面。当我将薄薄的手册般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从头翻到尾之后,只要按动一个按钮,书中剩下的内容就又可以重新从书的第一张“纸”开始显示了。 这样,既满足了“翻书”的需求,又具有电子图书高容量的优点。在外观和手感上,它和普通的书一模一样,而本质上它只是一个阅读器,其存储器中可以包含上千本书,并可从计算机中拷贝新的书。使用切换按钮可以选择这个阅读器阅读哪本书。 这种书的所有技术难点实际上集中在这个既可显示文本、图象,又具有纸张一样手感、且价格不能太高的“书页”——显示器上。但只要这一点突破 了,读电子图书的感觉和读普通图书的感觉已经没有区别了,而同时又具有电子图书的高容量、低成本、易于编辑和查找等优点。这时,电子图书取代纸质图书的时 代已经开始了。 2.书要可以“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但在电子图书上写写划划的感觉和在纸质图书上的感觉目前完全不同。很多时候我宁愿将电子图书打印出来,然后再在书上作笔记。 电子图书如果光实现了可“翻”,而不能在可“记”上有所突破的话,只能在一些消遣的书籍市场取代纸质图书,而在学习、研究类的图书中仍不可 能取代纸质图书。而要实现可“记”,则对“书页”——显示器有了更多的要求,它应该像触摸屏一样可以感应电子笔的移动,读者在看书时可直接在“书页”上写 写划划,而且所写的东西可以按照书写时的笔迹和在书页中的位置一起保存下来。这一点在技术上应该不算太难,实际上现有的触摸屏以及汉王手写笔等已经可以做 到了。但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直接在如纸张般柔软的屏幕上写字,而且要能写精细的小字,就比较难了。 如果再结合汉字手写识别系统,在屏幕上书写的内容既可保存原笔迹又能够进行汉字识别,则这种书还会受到作家的青睐。因为它已经和作家原有的写作习惯一模一样,又同时具备了电脑写作的各种优点。 相信几十年以后,我们还像现在一样手捧着书流连在柳树下、小河畔、石桌旁,或坐在车上、躺在床上,时而在上面写写划划,其感觉和现在所读的 书没有什么不同。但这本书的肚子里实际上已装满了我们所有的教科书、练习册、工具书,包括所有的各科作业、心爱的日记,甚至包括学校的整个图书馆。 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那像纸一样薄而柔软,能清晰地显示存储器中的文字和图片,又可直接用电子笔在上面写写划划的“电子书页”的问世。 旧作-希望与哀亡 博士毕业之后,借着惯性,第一次出国,职称也升了,独立编写的书也出版了,尽管远超出“而立”的要求,但未来已不再如读博时充满无限可能了,无边无际的彷徨不可避免地弥漫过来。 告别旧的福地,投入新的单位,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虽然新的单位有更完善的制度、有与国际接轨的理念、有充满活力的同龄人、有着梁祝的传承、有着老大文化,一切都充满着亮丽的风景。但抛弃一切,一切从零开始,既需要挑战自己的勇气,又需要挑战自己对职业的忠贞。 这两篇旧作离得很近,一篇充满希望,是为学生实践总结报告写的序;一篇满是哀伤,是在BBS上送别自己的学生。现在看来,冥冥中似乎预示着希望与哀亡交织的未来。 送别永峰 经常路过北宝兴路殡仪馆,看着它越修越豪华,却没想到今天要在这里送别我的学生永峰。 以前参加过追悼会的人常对我谈起对人生和生死的顿悟,自小看淡生死的我,在平生第一次参加追悼会后,却只有心痛,因为这是本不该逝去的生命。 至今仍恍若隔世,不相信感冒也会将永峰从我们身别夺走。尽管病情受到耽搁,尽管发病危通知时心肌已经受损,但在换心脏早已不稀奇的今天、在布满各种仪器全天监护的病房中,谁都没想到生命会如此决然而去,并且流逝得这么快。 2号沈父还充满希望地谈休养好了抓紧补习学业的事,沈母还说永峰很老实,要我在其复学后多多照应,永峰尽管面色苍白不能说话,但仍满面微笑地向我和 同寝室的傅XX挥手。2号晚上沈父还说病情好转了,大便出来了,能吃东西了,正在很不好意思地吃我送的苹果。谁会想到3号会突然急转直下,直至4号凌晨的 无法挽留。 逝者是生者永远的痛,何况这是本不该如此逝去的生命。如果我能在平时对其多些细致的关心,如果周围的同学和他自己能对病的凶险多一份认识,如果XX医院在其刚开始看病时能多尽些责任,如果XX东院有最好的医生,如果不是处于国庆长假,一切或许会是另一个结局。 追悼会上老大沉痛的声音、同学哽咽的话语、李X断了线的泪滴、沈父哭泣地回忆沈永峰从小到大点点滴滴的往事、沈母欲绝的痛哭,无不令人动容。我盯着永峰的遗容,脑海定格着最后一面他的微笑,一切似乎仍旧是一场梦。花海中,愿永峰年轻的灵魂能在天堂中与我们相通。 写于2005.10.6 复旦百年青春万载支教 序 你我的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我的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当艰苦的革命老区的精神与繁华都市学子的知识相交换,结果将会是什么呢? 江西万载,一个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穷乡僻壤的小县城。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当我得知我的几个城市里泡大的学生冒着酷暑要去那里支教的消息,不禁默默地为他(她)们祝福,期待着他(她)们的成长与归来。 接下来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让我对这些孩子们刮目相看:从前期的活动整体计划书、网站宣传到学校及当地媒体的联系、行程及住宿的安排,都周密有序。最难 能可贵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们还细心地对当地学生及老师的计算机水平作了详细的调查,而后按照各人的特长分别担任不同的主讲老师。应该说,前期的准 备让我对他(她)们这次的红色之旅有了信心,相信这次行动对他(她)们乃至其他的学生们会有很大的触动。 终于,他(她)们洋溢着欢笑和思考回来了。虽然风尘仆仆但却收获多多: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到与老区质朴师生的交流,从百年复旦精神的传播到老区革命精神的继承。其中最值得记忆的部分,都保存在这一百多页的实践报告中了。 当革命老区的精神与繁华都市学子的知识相交换,革命老区收获了知识。而这知识不是普通的用以果腹的苹果,而是一粒粒种子,播撒在老区每位学生和教师 的心里,并将由老区的教师继续精心地培育。而这些种子最终将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发芽成长。在这同时,我们的学子开阔了眼界,历练了人生,收获了经历、友谊和 精神,而这也将不断地滋养着我们学子今后的成长。 徐迎晓 2005.9.14 YC华丽转身,众博主惺惺相惜 这篇旧作的主体写在班级博客,是开始坚持写博客的开篇之作。一年多后,来美一年,正好又看到YC休博时大家的离别气氛,遂翻出此文加上新内容一箭双雕地纪念一把。纪念自上外以后开始的新生活,怀念旧YC——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掺和新YC——科学网的最佳游客。 阿凡达IMAX 3D——科普之旅 临出国前写的一篇很花功夫、很花银子的博文,为了一场电影将自小感兴趣的3D技术系统地好好研究了一下。 “破案”手记 在科学网发的第一个被精选的博文,用科普的笔法把记录了出国以后的一次技术工作。
个人分类: 生活|4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