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咨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心理咨询各种不同心理问题的判定标准
热度 1 ailiyakong 2013-9-17 09:10
今天写一下心理咨询时候各个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判定吧。这个是建立在前期求助者初诊接待时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的,但是这个资料收集比较杂,而且大家又不是专门干这个的,所以我就跳过了,直接从已经收集到了资料开始说,之前我们说过心理分为健康和不健康,正常和不正常,先上一个图。 如果健康,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不健康包括的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一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健康和不健康都属于是正常,咱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正常的状态,这个没问题,然后一部分神经症和其他的重型精神病还有人格障碍都属于异常现象,这就是病了,得治! 一般咨询师判别问题严重情况的时候需要先判断是否有生理疾患,因为有很多是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比如有的人得了癌症,然后心情低落,可能这个心理问题是因为疾病引起的,要加以区分,这个是身心疾病,是身体有病了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是这个人因为觉得自己某年某月某日被什么不好的东西怎么着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哪哪哪应该出现什么症状,告诉大家,妥妥的那个位置会出现问题,这就属于心身疾病,本来没事自己觉得有事,结果就有事了,暗示的力量多强大哈。 判断完了是否有躯体上的疾病,就开始判断这个人是否正常,从大到小来嘛,一层一层的,判断心理正常异常有三个原则,分别是: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这个解释一下,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精神分裂,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有幻觉,比如他总觉得别人要害他,这就是主观和客观世界不统一的典型表现了; 2 、精神生活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这个我也解释一下,就是俗话说的该哭哭该笑笑,不要碰到喜事哭,碰到应该悲伤的事情会笑,大家碰见这样的直接可以认定是心理异常了; 3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就是说这个人不要性情大变,比如之前花钱很仔细,现在突然挥金如土,之前待人接物很热情,突然变得很冷淡,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三个原则是判断是否正常异常的,但凡有一条,咨询师就很高兴了,直接送医院,不用咨询了(在回顾一下咨询师的责任,咨询师相对的叫求助者,而不是病人,因为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不能开药,只能咨询,所以我们只能解决正常这一侧的人的问题,所有异常心理问题,都需要由心理医生来解决)。 上面三原则我们一般都简单的记为主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知情意是否协调,人格是否稳定,如果都满足,那么我们就排除心理异常情况,在正常情况里都是咨询师可以解决的,然后继续判断。 对了再补充一点,就是自知力的问题,这个其实是涵盖在三原则里面的,就是知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比如我们有的时候会觉得郁闷,心情不好,这个是最普遍的现象,我周围同学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过来说让我看看怎么回事,我一般说你没事,回去睡一觉就好了,这就是自知力,知道自己心理有点异样,但是心理异常的人会坚持认为自己没病,是别人的问题,比如出现幻觉的,就是觉得有人要害自己,自己特别正常,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属于没有自知力,也是判断是否异常的一条。 然后开始判断心理正常以后的,神经症和严重、一般心理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还是变形,这个怎么判断的,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关系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比如上面那个。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得精神病学的人感到很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饭后就陷于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之中;吃药怕肝硬化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这在不懂精神病学的局外人看来是不成问题的,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拉倒,实在决定不了可以去问医生,医生叫你吃就吃,医生叫你别吃就不吃;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如上例,你不能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型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显然,如果陷于心理冲突的常型,甚至并没有什么痛苦的心理冲突,那么,充其量只是心理生理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也很容易出现变形,例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判定神经症用到了三个方面的评分的标准,先放上来: 一、病程:不到三个月的为短程,评 1 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 2 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 3 分。 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 1 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 2 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 3 分; 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 1 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 2 分;重度社会功能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 3 分。 OK 了,看到上面的评分之后呢,根据我们得到的求助者信息,来进行打分,如果总分为 3 ,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 6 ,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 分为可疑病例,需要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通过上面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神经症了,神经症里面有好多内容的,这个是个总体判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还有抑郁性神经症,对,你没有看错,不是抑郁症,抑郁症直接就是异常了,所以大家说我抑郁了········其实连抑郁性神经症都不是(那我提这货干什么?),反正抑郁这个事几乎从一般心理问题一直到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全有,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抑郁了就不行了一样,至少你还有自知力,知道自己抑郁嘛,挺好,嘿嘿嘿。 然后说一下最后的,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判别,分辨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心理问题泛化了,泛化就是《阿 Q 正传》里阿 Q 那种,因为有癞皮,最后这个也不能说,那个也不能说,这就是泛化了。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 1 、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 、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 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 、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 、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 1 、 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 、 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 2 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 、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 、 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5 、 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没有出现泛化的话,不管时间持续多久,都不算是严重心理问题。
2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从自组织看心理咨询
quantumuniverse 2013-4-18 01:30
在线期刊/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10期/医学心理学 从自组织看心理咨询 ​ 责任编辑:赵明杰 浏览次数:243次 作者信息: 郑志(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515) 张小远?*(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 阐述了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并从自组织的角度论述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心理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心理咨询的作用仅在于提供一个能让患者心理产生良性自组织循环的环境,而且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依据自组织理论树立对心理咨询过程、地位及作用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心理咨询,自组织,心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R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772(2009)10-0038-03 副标题: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rom Self?organization (ZHENG Zhi,ZHANG Xiao-yuan.) Abr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system, and discusses that the occuence and solving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fundamentally the result of psychological system self-orga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elf-organization.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hich has indirect and concealment the features, is just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patients’ psychology can generate benign self-organization cycl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rrect understand the process,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as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self-organization,psychological system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China 参考文献: [1] 孙锐, 王战军.“自组织悖论”与社会组织进化动力辨识[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6-70. [2] 张彦,林德宏.系统自组织概论[EB/OL].(1990-04)[2009-01-08].http://edu.sslibrary.com. [3]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EB/OL].(2001-06)[2009-02-12].http://edu.sslibrary.com. [4] Feist J, Feist G J. 人格理论[M].5版.李茹,傅文青,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6-407. [5] Skar P. Chaos and self-organization:emergent patterns at critical life transitions[J].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2004,49(2):243-262. [6] 章凯. 兴趣的自组织目标-信息理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62-66. [7] 赵守盈, 刘旭华.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心理失调与调适[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3):83-87. [8] 唐龙云. 对心理现象的系统分析[J]. 心理科学,2003,26(4):759-760. [9] 李小平. 混沌理论的心理治疗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3-106. [10] 谷超豪. 非线性现象的个性和共性[J]. 科学,1992(3):10. [11] 江开达. 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 [12] 李茹, 王育强. 森田疗法与心理分析疗法的比较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03,24(4):54-55. [13] 黄冬梅. 耗散结构论对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意义[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1):31-35. [14] 毛丰勤. 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咨访关系比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75-77. [15] 傅安球.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 郑雪. 人格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291. [17] Esch T. Stress, adapt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Balancing processes facilitate health and survival[J]. Praxis Der Kinderpsychologie Und Kinderpsychiatrie,2003,49(9):677-688. [18] 赵静波, 季建林, 程文红,等.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多中心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29-233. [19] Knapp S.Vandecreek L A principle-based analysis of the 2OO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thics code[J]. 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4,41(3):247-254.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科学|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项业余爱好的观察实验初步分析
mutingcunyu 2013-2-7 22:17
观察对象年龄: 93 年,性别:女 方法:心理咨询里初步的一些 简单方法,试探,调查问卷,谈心,等等。 观察内容 : 日常行为和对待一些事情的心理状态。 目的:初步探索以研究对象为代表的 90 后的一些行为模式,以期建立合适的沟通方式了解 90 后的生活状态;其次,满足自己业余爱好和自己曾经看的一些心理学书籍的小方法的实践;第三,验证周围人对 90 后的一些看法,去伪存真,纠正一些错误观点;第四,发现其心理状态的缺陷之余,对比自己,引以为鉴,并以适当的方式提醒研究对象注意,尽量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观察时间: 2012 年 1 月初至 2013 年 2 月初。 初步结论:研究对象完全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情绪特征,起伏不定。在观察期内,与周围人(包括父母、亲人、朋友、男友)冲突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平均小吵小闹频率在 3 天一次,较大矛盾冲突(打架、大于三天的冷战)一个月在 3 次到 5 次之间。小吵小闹的原因大都集中在一些琐碎细节的事情上,例如:身边人多问了几句某事的情况,正逢自己身体不适就情绪很坏的骂人,这种比较低级的形式小吵闹占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小冲突内容。中等规模冲突主要集中在和自己叫亲近的人之间(由于缺乏研究对象在学校的资料,暂定为在家和除家以外的地方),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小事积累时间长得不到正确处理,导致不良情绪积压,由于本能的知道对自己亲近的人发火是安全的,不会有人报复,便不自主的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的发泄方式;另一方面原因,身体因疾病原因,心情较为压抑,再加上碰到诸多的琐碎事情要处理,心浮气躁;第三,研究对象本身的年龄阶段处于情绪不安定的时期,平时和父母沟通较少,性格偏任性,比较敏感和脆弱。小吵小闹在一定情况下会升级为冷战和较大规模冲突,根据试探和谈心了解到的资料来看,研究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同龄人中算中等偏上,但情绪化较为严重的制约了其情绪的正常疏导。 研究对象与本人一样,晚上一般在 1 点以后睡觉,有时会晚到凌晨 5 点左右。相当一部分时间在看电视剧,或者聊天,逛淘宝,学习的时间比例也有,但不大。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看待关于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方面,研究对象态度和其他所接触的 90 后立场基本一致,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思维较为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比 80 后更老道的见解。但是在男女关系方面的立场上,研究对象与甚传的 90 后开放态度并不同,属于嘴上说说,实际行动偏保守,可见 90 后并不全是开放的性态度,和家庭教育有关。由于这一代有网络环境的过早熏陶,和一些社会的耳濡目染,在研究对象身上也表现出社会化的倾向,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行为和心理,开始趋于功利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具体方面,因为本身社会经历的肤浅,使得许多事情处理并不理想。观察期内,验证了 90 后对与权威的鄙视这一观点,具体表现为:和长辈顶嘴,不懂礼貌,依据自己的情绪向长辈发火等等。自我为中心是研究对象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主要特征之一,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研究对象说话做事稍不顺自己的心意就显得有攻击性,而研究对象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识到这一点。 研究对象有一定程度的手机综合症,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大,用途多为 qq 聊天,上网,发短信。最重要的一点,经过反复的试探和谈心发现,研究对象并不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独立和有主见,这种所谓的独立是建立在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上,借以独立为由,坚持有利于自己的状况和条件。 而其表现的主见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能坚持,往往会随着外界因素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改变,这说明研究对象为代表的一代,由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其对自身利益相关非常敏感,尽管在这个年龄可构成实际利益冲突的因素并不多见,但研究对象对属于自己的(至少她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一定的捍卫。这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满意,已经可以确定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会成为过度自私的表现。研究对象的主见很大程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即周围小圈子人的意见影响很大,任其发展,有会变成容易受他人意见控制的危险,再者,在观察期内,研究对象本身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判断能力比较有限,且容易受情绪化影响,相对固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随心情和是否对自己有利)。 从研究对象的平时表现来看, 是一个很倔强、坚强的人,实际上其心理素质并不像所表现的那样能消化所承受的压力和突发事件。即正因为本身心理较为脆弱,更表现的外向(说话大声、顶嘴、藐视前辈的指导等),无意识的掩盖自己脆弱的心态(注:研究对象本人有时候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装强势)。 就原则和大方向上来看,研究对象在观察期内表现并不显得脱轨,即研究对象的性格目前还未表现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现象,但问题诸多。研究对象在个性上还是偏向与人为善的一面,在自己的利益和善良方面会做出一定的权衡。研究对象的性格发展和自身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成长环境决定了研究对象的性格发展的矛盾和一些基本冲突。 在对父母和亲人方面,研究对象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表现较为亲密和尊敬,在研究对象情绪不稳定或者一些极度违反其心意的情况下,会顶嘴、发火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根据试探的方法,结果显示可能是某种显示自我存在感的极端方式)。 在对待朋友方面,由于观察期内实际接触研究对象的朋友机会较少,所得到的资料并不足以证明什么有价值的结论,所以暂且不与说明 。 研究对象对待自己当然是很好的,但在消费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消费结构主要以小饰品、衣服、鞋子为主,由于资金限制,其大致服装水平停留在高中阶段(因为研究对象的衣服大都是父母帮买的),有一些小攀比的心理,但不是很严重。 在感情方面, 研究对象的感情经历较为丰富。就目前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情况来看,研究对象本人对待感情相对比较专一,时常耍小性子,为对方考虑这一点上做的相对较差(这一点验证是 90 后的普遍性)。 对于学习和理想方面的态度,经过一年的观察,发现研究对象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并不很明确,尚处于听从安排和随遇而安的状态,很少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未来规划和明确的规划。这一点,可能是因为观察期只有一年,且在期间研究对象经历高考,一些消极心理因素影响,导致其不愿考虑太远的打算。 在观察期内,采取了一些方法(例如故意对某件事不清楚多问几句或者拿某件事情来考察研究对象的处理方法等),收到的效果较好,基本上真实的反映了研究对象一些侧面的想法。研究对象的个性中有很深的分歧,矛盾长期存在,目前尚无分裂的可能。初步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研究对象从内心深处是个不自信的人,且安全感较为缺乏。自卑的心理长期压抑并升华成为需要向周围亲近的人不断试探(包括以顶嘴、发脾气等激烈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被需要的,是安全的。如果长此以往,可预测其结果将会是,让自己身边的人受到一定伤害的同时,渐渐失去一些亲近的人的信任,形成恶性循环。 不可避免的,在观察期内对于研究对象的观察方法会对研究对象本身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观察期进行大半年,基本资料已经大致定位后,对研究对象如实相告,其反应态度表现为短暂时间的好奇,随后便无所谓和少许的厌恶。这是有意思的地方。以此为依据,加上其他和研究对象的谈心结果可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研究对象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很关心,也很少去反省和深思自己。 研究对象的以上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方式虽然还未达到严重制约其身心发展的程度,但已经开始对其生活和周围的人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较近的亲人和朋友,频繁的小吵闹开始使得一些人失去耐心,和研究对象的相处和观察发现,如想对其进行引导,需要讲道理和严厉的惩罚措施结合的方法,在原则问题和不利于其长期发展的事情上不能纵容其任性而养成不良的习惯。 目前为止,基本状况的大纲如此,由于时间和精力关系,此项业余爱好的观察很可能中断,但仍会密切关注研究对象的发展,若有新的动向依然会加进此次分析,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多了解,而不仅仅是业余爱好,因为 90 后对社会也很重要,他们的发展对 80 后也有重要和关键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了解他们,也有利于了解我们自己。 接着,本项业余观察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笔者想达成如同老一辈兄弟姐妹间的感情效应,几乎是不可能的。老一辈父母,家里一般四五个孩子,都是同一母亲所生养,血缘关系所系,情同手足;而现在来看,老一辈父母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比较宠,因此谁也不让着谁,这很正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列冲突的发生,这一点没有考虑到,说明本人依然考虑问题很不周全,需要进一步改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理情绪疗法”可以理解为换个角度看世界:Think different!
zcgweb 2012-10-7 12:10
心理咨询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理解为换个角度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做事情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为什么我们说精神和力量可以互相转化,也与此有关。良好的精神状态源自于对世界的良好认知和判断,并可以转化为积极做事情的动力;而不良的、消极的精神情绪则会让人意志消沉和沉沦。所以说,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看来是每个人,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们的必修课,掌握了心理咨询的技巧,对于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将具有很大的好处,因为你可以帮助研究生用‘创新的、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做科研。正好目前是伟大的乔布斯一周年纪念,想一想‘Apple Think different’,就知道创新的源泉就在于换个角度想问题、看世界! 相关参考信息: http://baike.baidu.com/view/653742.htm http://www.psybook.com/article-8162-1.html ......以下内容来自互联网,为便于理解本文而提供参考......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 RET )( 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 就是降低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体验,使他们治疗结束后能带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去生活,帮助他们有一个较现实,理性和宽容的人生哲学 ABC 理论是这一疗法的核心理论,这里 A 代表诱发事件 (actiating events) , 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评价 (beliefs) , C 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consequences) 。艾里斯认为 “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 在这一疗法中, 咨询师是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 合理情绪疗法分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 ,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主要的任务是根据 ABC 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 ABC 。还应向求助者解说情绪 ABC 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二、领悟阶段 , 咨询师的任务在于深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且对理论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在寻找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时,可以抓住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典型特征,并把它们与求助者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联系起来。力求让求助者达到以下三种领悟: 1 、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 、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该负责任; 3 、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三、修通阶段 , 这一阶段是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技术和方法运用的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在于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常的方法 有: 1 、 与不合理信念辨论 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来源于 “ 产婆术 ” ,这一方法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善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主要通过咨询师围绕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积极主动地提问。如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存在绝对他要求的时候,咨询师可以运用 “ 黄金法则 ”(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 来反驳。这时由于他们可能存在着 “ 反黄金法则 ”( 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必须对我怎么样 ) 2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第一步,使求助者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第二步,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使他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 第三步,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如何想,自己的情绪又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对于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弯,咨询师及时给予强化并巩固他新的良好的情绪反应。第四步,求助者按自己所希望的感觉和行动进行想象,从而有利于确立一个积极的情绪和目标。 3 、家庭作业 是辩论的延伸, 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认,可以通过 RET 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4 、其它方法 还有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在行为技术中还包括训练和系统脱敏。 四、再教育阶段 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运用所学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除了以上几个阶段运用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技能训练,具体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1. 埃利斯及合理情绪治疗对人的基本看法 。 2. 埃利斯的 ABC 理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之上的,他的这种看法可归结如下。 3. ( l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 2 )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 3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 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 5 )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埃利斯曾指出 “ 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4. ABC 理论 5. RET 的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 ABC 理论。 6. ABC 来自 3 个英文字的字首。在 ABC 理论的模型中, A 是指诱发性事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7.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 引起的,即是 A 引起。 RET 的 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 B—— 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8.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3 个特征,这就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9. 领悟阶段,达到三种领悟 :⑴使他们认识到信念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⑵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负有责任⑶自豪哦于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10. 家庭作业 两种形式: RET 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RSA ) RET 自助表 : 是让求助者写出事件 A 和结果 C :然后从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的情况 B, 或写出未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要求求助者对 B 逐一分析找出可以替代 B 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理:最后求助者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RSA ) :和 RET 自助表基本相似。也是列出 ABCDE 各项,不过他没有严格规定步骤,重点要以 D 即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 11. 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 :⑴自我关怀⑵自我指导⑶宽容⑷接受不确定性⑸变通性⑹参与⑺敢于尝试⑻自我接受,总之就是降低求助者各种不良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去生活,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12. “认识 – 领悟疗法” :钟友斌提出的中国精神分析,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上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的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停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这种理论的基础是精神分析。
个人分类: 心理咨询|4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上还是慎谈现实的好
热度 55 gfcao 2012-5-17 11:33
再跟大家唱个反调! -------------------- 科学网谈师生关系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博主充当了部分学生的“沙袋”或假想敌,科学网的这一功能或许比大学心理咨询机构效果更好。 既然科学网是个虚拟世界,我们在谈论比较敏感的话题时最好也虚点好,太写实了很可能会将网络上的争议延伸到生活中,这样一来,生活中原本被捂着盖着不想说或不敢说的事情一下曝了光,这对当事人有害无益,很可能因此进一步激化生活中的矛盾或将矛盾公开化,尚有回旋余地的事情一下走到了极端,最终很可能对弱者造成更大的影响甚至伤害。所以除非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否则,旁观者还是别火上浇油的好。也许你会觉得有了舆论的压力,强者就不敢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了,这可能要看是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是“我爸是李刚”或药家鑫之类的事情,舆论会发挥声张正义的作用,但如果是扯不清理还乱的师生关系,舆论多半会适得其反。 科学网是实名博客,如果你觉得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说或不能说的事情,在科学网同样不能说,这不仅仅是个判断谁是谁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与生活。生活中无人能为你伸张正义,也别指望网络上有谁真的能为你伸张正义,因为很多事情是非曲直本就很难理论清楚,更何况大家只是听了你的一面之词?我知道我的话会让很多愤青大是不屑,你屑与不屑无关紧要,你我相遇在网络世界,也终止于网络世界,吵也好,骂也罢,都无关乎各自的生活,除非出格到需要对簿公堂或者找双方的单位理论,否则大可不必在意彼此的态度。 网络上可不可以谈论生活中的事情?可以谈,但要虚拟化,事情可以是真实的,但单位、人物最好是虚拟的。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达到了发泄内心愤懑的作用,二是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思,毕竟没有指名道姓,而且生活中雷同的事情并非绝无仅有,如此既给当事人留了面子,又起到了警示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或许可以让生活中很难解决的问题一下得到了解决。 随着科学网的影响越来越大,恐怕每一位博主的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你的同学、同事、朋友在读,一旦涉及本单位的任何人、任何事,将会在第一时间传遍你的单位,如果是歌功颂德之类的文章还罢了,倘若是揭短的文章,你无疑将一些矛盾公开化了,撕破脸皮的代价是什么不言而喻。你或许在网络上获得了一片赞美与声援,可你想没想过你的生活?想没想过你一时的冲动将对与你有关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与后果?网络上的任何人是不会为你承担任何后果的,大家不过凑个热闹,热闹过后一切归于寂静,该干嘛的继续干嘛,你呢?将如何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却撕破了脸皮的对方?将如何处理白热化的矛盾?别跟我说什么中国文化的劣根性,既然你生为中国人,就要考虑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不是为别人,是为你自己。如果你真有胆量挑战传统,又何苦跑到网络上来发泄?干脆在生活中与对方赤膊想见岂不是更直接? 总有人对精选博文看不顺眼,编辑的确不可能把每一篇该精选的文章都精选了,但任何人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嗜好强加到编辑的身上,似乎你认为该精选的才应该被精选,那你何不申请去科学网当编辑?对精选博文提出异议本无不妥,但最好就事论事,就具体的博文来论,泛泛而谈只能被人看成你是想“奶”喝。个人觉得最近关于师生关系的那篇很火的文章被编辑置顶有点不妥,不妥之处不是这篇文章涉及的问题该不该谈,而是博主毕竟年轻,写这样的文章显然有点不计后果,他真的在写那篇博文前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楚了?真的已经预见到这篇博文将带来的后果了吗?如果真的预见到了,他就不会将那篇博文删除或者隐藏。如果他想清楚了所有的问题,那么不管谁给他压力,他也不会为自己写了那篇文章而后悔。 网络是虚拟世界,但它是真实世界的延伸,网络上的言论毫无疑问地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一个人要保持自我,也要学会生存,别指手划脚说什么世俗,你为啥不在生活中脱俗一回?你若脱俗了,又何至于跑到网络上来借着别人的事情高雅? 我相信,任何单位不会因为学生写了一篇师生关系的文章而开除学生,但写此文章的学生前景不妙,因为此事一出,再无导师敢收该生了。
个人分类: 随笔|8425 次阅读|100 个评论
[转载]大四女生抑郁自缢身亡 遗言博文用软件延后发出
dongzg101 2012-4-19 06:02
大四女生抑郁自缢身亡 遗言博文用软件延后发出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3月18日上午10点54分,这条博文出现在网名为“走饭”的微博上,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而事实上,早在3月17日晚,现实中的“走饭”、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大四女生王珊珊(化名)已经在宿舍自缢身亡。 一条看似戏言的微博,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惋惜和遗憾,还有一些待解之谜——女孩是否真的患有抑郁症?本该青春阳光的90后,为什么会抑郁?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1 女孩究竟什么时候自杀的? 17日晚9点半,哥哥来宿舍找她,发现她已经自缢 记者昨日(3月19日)下午6点在网络上搜索发现,“走饭”最后留下的这条微博被转发了4万多次,评论也多达3万多条,大家都为这个女生的离去感到遗憾。有消息称,“走饭”是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的大四在读本科生王珊珊。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该校。学校宣传部的张部长证实,王珊珊确系该校龙蟠学院2008级金融专业的学生。 据张部长介绍,王珊珊是南京六合人,住在学校北区宿舍。3月17日晚9点半,珊珊的哥哥到宿舍来找她,宿舍管理员吴某和学生张某陪着一起去珊珊的宿舍喊门,但始终无人应声。之后宿舍管理员打开房门,发现珊珊在床边栏杆用尼龙绳自缢。大家立即救人并报警。民警赶到后迅速将珊珊送至江宁区人民医院抢救,但医生判断珊珊已死亡。 当地派出所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之中,暂时不便透露,初步确定王珊珊系自杀。 此前,南京江宁公安分局的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17日晚间,接报江宁区某高校有人自杀。接报后,警方高度重视,火速赶往现场,虽经警方及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但无奈网友‘走饭’已经去世。经初步调查,警方确认其为自杀。” 2 自杀女生是否患有抑郁症? 学校方面称,并未发现女孩有什么问题 仔细浏览“走饭”的微博,不难发现,1896条微博中不少都是自责的语句,表现出抑郁症的倾向,甚至自称有抑郁症。不过,学校宣传部的张部长称,王珊珊平时表现正常,与老师、同学关系都不错,学习成绩也属于中等偏上,大家都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异常。 张部长说,学校在新生入学时都会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普查,王珊珊的普查结果也没有问题。此外,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也会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相关教育工作,也没发现王珊珊有什么问题。 张部长称,事件发生后,学校已经安排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对参与救援王珊珊的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及团体心理干预。 据了解,王珊珊是大四应届毕业生,正处在实习阶段。她宿舍有四个同学,三个都在外地实习,王珊珊本人在南京一家银行实习,所以宿舍暂时只有她一个人住。 记者在学校走访了解到,王珊珊住在该校北区04幢宿舍楼5楼。记者欲向宿舍管理员了解情况,对方拒绝介绍任何内容。一些住在04幢的同学告诉记者,她们都知道王同学自杀的事情,有的说是因为找工作压力太大想不开,也有说是因为感情方面的原因。 王珊珊的死因究竟为何?张部长称目前不方便说,以警方的调查为准。不过张部长说,据学校老师同学介绍,王珊珊在校期间没谈恋爱。 3 自杀后,怎么还会发微博? 遗言是事先写好,设定发布时间后自动发出的 王珊珊17日晚自杀,其微博上却在18日上午出现“遗言”,之间相隔13个小时以上,这是怎么回事? 经了解,王珊珊是使用一款名为“皮皮时光机”的软件事先写好微博上的遗言内容,在自杀前在软件里设定了发布的时间,是由电脑在18日上午自动发布该消息。据网友猜测,王珊珊之所以使用该软件在自己死后发布消息,是为了避免死前发布消息有人看到来救她。 记者在王珊珊的微博上看到,女孩近期的情绪似乎确实很低落。“我特别不孝每次跟我妈打电话我都在哭,我一点点都不强大,我就想躲谁胳膊底下睡懒觉。”(17日发布);“没有一个可驻扎的地方,到每一个地方那儿的人都对我说:你得走。就连回家妈妈都说:你不能留在这儿。每一刻看着那些离去的期限我就觉得孤立无依。”(14日发布) 据悉,王珊珊是周笔畅的歌迷。对于此事件,周笔畅昨天上午在其微博中表达了自己的哀悼:“@走饭 我能理解你。也但愿你以后的每个人生都能开心潇洒的活。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心理咨询|1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心理咨询之道!
热度 2 jsnjjlj 2012-1-24 19:39
中国文化中,知识体系可以分为道和术 这种二分法是定量更是定性。 道是更高的层次 自己是心理学博士 所以经常有朋友咨询心理问题 有的我能解决,有的我解决不了 毕竟我的主业是管理学 还记得曾有一位忘年交 遇到了极大的生活变故:与他相伴一生的老伴先他而去! 这是极大的苦楚 忘年交无以排遣,也会和我谈心。 每次,谈完,他也会笑笑说:“贾老师,为难你了,其实我也知道你治不了我” 我也笑笑 我的确治不了他——从术的层面 忘年交身居政府高职,从经历,从阅历,从智商到情商,都是我不能企及的 那些惯常宽慰的话,他一定多次给别人说过 那些安慰的技巧,一定逃不脱他人生的历练 但是,我想我还是对他有裨益 真正想治疗一个万念俱灰的心理病人 从术的层面有千万种技巧 但从道的层面只有一种方向: 那就是让他再次发现生命中的真、善、美。 “去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就是这个意思 不是让他忘记亡妻,而是要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生命中有许许多多苦痛,但那些仅存的美好才是我们留下的理由。 所以我们喝酒,喝得天昏地暗,喝的胃出血! 有时身体的戕害,会稍微见证友谊的真实 所以,我会介绍他认识我的朋友 我的那些身上充满真诚的朋友(感谢老天,我不缺乏这样的朋友) 一群真诚的人 就是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的强大,足以让人不忍轻生! 从道的层面,治疗一个人的心 最好的方式 就是捧出自己真诚的心!
2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 “精神病人的” 治疗方案(一)
dongzg101 2011-11-20 05:25
学过神经语言程式学的理论,就知道输入正确,输出正确! 音乐是最好最好的治疗语言! 所谓的“精神病人”,只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对同样的刺激,他们产生的反应不一样。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千差万别。 我们人类会对在某一场合下做出不同 行为的人做出排斥反应! 人的大脑基本原理和电脑应该没什么差别,你想想,如果电脑输入病毒程序会怎么样? “精神病人”的大脑,陷入了自我循环论证,所以,医生对他说什么都没有用。在他的自我的世界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其实,“精神病学”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小分支,但是,由于我们长期的媒体宣传,我们很多人下意识的对他排斥!就像得了癌症一样,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心理的第一反应,是活不久了,在这样的心态下,必死无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一个新的智能生命一旦诞生,它的心理世界就形成了,心理决定生理。心理作用将起到50%以上的作用。 我们使用 药物治疗,只是压制他的思维活动,不让他思考。他对 世界的理解已经形成,靠药物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是治标不治本。心病还需心来医。 其实,更多的参与集体活动,有人关心 他们,和他们对话,就能打破他们的心理循环论证。 可是我们的治疗模式是把由于担心他们的暴力倾向,把它们封闭起来。他们没有人交流,更容易陷入内心的世界。内心自我的循环论证会不断加强。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他们在心理上陷入了死循环!说到底,思维 活动更像一种软件的东西! 或许,这会给人工 智能的研究带来启发! 朗读是一种最好的矫正行为模式的办法,当然,你也可以用去除“心魔”这个词。关键在于朗读的速度和内容!在任何年龄段都有用,对于治疗老年痴呆也是有用的! 特别是学习第二外语,在神经生物学中,不同的语言,对应不同的神经细胞区域,英语和汉语是不一样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反过来受语言的影响。 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天才,语言发育是比较迟缓的,有可能先发育了想象力 ,可能想象力的神经系统区域,对应的神经细胞是不一样的,例如:爱因斯坦喜欢在大脑里想象做实验。如果我们从外界观察这样一个人,不会说话,整天在那思考,我们会得出 怎样的结论呢?我记得 有一个十六岁上哈佛 的 案例,在十岁之前都还不会 说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耐心的父母亲! 电脑和人脑真的有差别么?如果有一天,电脑有了自我意识,世界将会 怎样? 0-6岁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大脑神经系统整合的 关键期,所以0-6岁是智能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如果 一个小孩,生下来让他和狼在一起,你说他会怎样? 这并不等于6岁以后就智力定型,在人的第二性征发育期,11到13岁,由于激素 的作用,配以适当的训练方法,对智力提升有明显的作用。女生由于处于生理期,铁质叶酸大量流失,我们知道,铁质叶酸和短期记忆的形成 有关,短期记忆不行了,必然导致长期记忆的不行!加上处于生理周期,逆反心理的形成,家长一批评,可能成绩就下去了!
2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预防自杀日
dongzg101 2011-9-13 04:20
9月10日教师节 世界预防自杀日 详见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idioctonia.html
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Gerard Egan 的精彩辅导回味
热度 1 honluo 2011-8-27 16:09
Gerard Egan 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心理咨询大师,他写的一本《a skilled helper》是世界范围内心理咨询的经典教科书。对我来说,有趣的是他还是一位企业管理咨询大师。这种背景,对于以心理咨询作为专业,如今从事管理工作的我来说,多了几份亲近。 Egan对中国企业家有一个精彩的辅导案例,一方面让我学习了咨询,一方面也让我学习了如何做领导。 在广州的一次活动中,一位中国企业家向Egan提出了这样一个困惑:自己的高层主管不断辞职,于是他希望知道怎么样能够留住优秀的人才。Egan在简要地了解了他的管理风格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那些辞职的人最后都做什么了?” 答:“有许多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问:“他们现在做得怎么样?” 答:“其中有一些做得还不错,有时候甚至比我强。” 问:“如果你现在仍然拥有这些人才,你的企业现在会是什么样的?” 答:“兴旺发达”、“兴旺发达”。 问:“你的意思是你非常需要他们。” 答:“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是老总,过去我觉得是他们需要我”。 问:“那你觉得手下那些优秀的人才需要什么?” …… Egan没有交代结果,不过他表示,相信自己与这种中国企业家的对话至少帮助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管理方式。 阅读完后,内心有一种触动,时常回味~~~
个人分类: 焦点论坛|3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焦点的微“关系”感悟:尊重信任,但不卷入
honluo 2011-8-12 07:35
在咨询中,关系建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焦点以其快速切入而闻名,然而在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把握“关系建立”,实在是一项艺术。日前,与参加过维素老师课程的张旻瑛聊天,她谈了与维素老师进行角色扮演的感受,强化了我不少对焦点的理解~~~ “不管我怎么对答,维素老师总是很贴着我,但从来不卷入到我的问题里”、“维素老师大多时候,总是给出:‘那你觉得···那时你的感受是····’等等之类回应”,“回想下来,一个感受就是:始终尊重我的感受,力图了解问题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想要什么。” 这次没有听到焦点正向功能给练习者带来的震撼,但得到了焦点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如何保持对当事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许多咨询督导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咨询师会被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带进去,抓到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会很快去分析和推测来访者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给出专业的建议。。。然焦点则不然, 由于坚信“没有成败,只有前进”、“没有对错,只有反馈”、“没有好坏,只有适合”,所以,焦点相当在乎个案的“知觉”,利用咨询师的身后引导,让个案自我陈述后产生的“知觉改变”来协助个案看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相信事情发展多维的可能性,进而推动个案实现自我的实现乃至超越,这正是焦点建立关系时始终保持的一种价值观和微观实践策略。 告诉自己,继续做一个焦点解决的狂热分子,学习焦点解决 a different kind of CLEVERNESS !
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账逻辑两例
热度 1 espero 2011-7-5 16:15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网文《让你清醒的八个问题》,大概是个搞心理咨询的人写的。文章用八个类比,教人解开八个生活中常见的心结,催人洒脱、上进,写作的目的是很好的。不过,我读了一遍,发现其中至少有两个问题的论证本身就“有问题”,说得难听一些,作者的逻辑有点混账。(其实其他六个也不见得全没问题,只是我忙着考试没时间仔细分析了。)谨此把这两个问题中的类比论证作为混账逻辑的两个标本,拿出来供有兴趣的同学围观批判一下。至于我自己的评论,作为“晓凡评论”附在案例的后面。 【混账逻辑例一】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 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晓凡评论】 类比不能成立。在餐馆,我不会因为“已经在这里吃了多少顿,花了多少钱”而以后还在这里吃,因为每次饭都是一笔独立的买卖,吃完了付了钱,交易就结束了。但谈恋爱是以多次的付出的感情积累,欲求得长久的情感回报,各次付出之间并非孤立的,是要追求积分效果的。正好比那家又贵又脏又难吃的餐厅,如果说它有个制度“累积消费 1000 元可以获取抽大奖的一次机会”,而你已经在那里累积花过 990 元了,你会介意再去花 10 元吃一顿难吃的饭从而赢得抽大奖的机会吗? 【混帐逻辑例二】 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晓凡评论】 车祸的概率与离婚的概率能比吗?车祸都是万分之零点几,而离婚则是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过马路的成本几乎为零,结婚的成本却往往高得惊人。这个“问题三”在谓词的涵盖程度上做了偷换,用以批评“恐婚族”其实在逻辑上是基本说不通的。 OK ,就这些。还得重申一下,我绝对承认作者写作这些文字的用意是善良的,是会对某些迷茫的人有帮助的,给他们“醍醐灌顶”的。不过,只要用理性认真地去思考,就会发现这些论证过程的可笑之处,尽管这种分析在客观效果上有点“不合伦理”,哈哈。希望某些本来被这些类比所振奋起来的家伙,不要在看了我的批判之后重新“堕落”回去。
3605 次阅读|1 个评论
焦点解决并非治标不治本
honluo 2011-5-18 06:07
“没有破就不要修补”——是焦点解决模式的一句经典格言。 有的咨询师把它理解为“当事人没有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就不要点破它”。然而基于这种理解,困惑马上随之而来,如果我们看到了当事人的问题,知道问题正在发展,我们难道不制止和干预吗? 这类困惑让我想到了许多爱子女的父母,父母的理念恐怕是“不要等到破了再修补”,所以,往往在孩子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尽早干预。对此,我们常说:以后你就知道了,我这样是为了你好!这种教育模式固然有效,然而失败的也不少。 细细想来,有几个假设需要我们澄清: 第一,你看到的问题,真的就是问题吗?——未必,我曾在博客里有感而发的写了一篇“请不要剥夺他人的痛苦”,问题可以磨练一个人,可以造就一个人。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问题都事先解决了,等于剥夺了别人磨练的机会。这个道理简单地大家都懂。 第二,你建议的方法一定就是最适合的方法吗?——未必,有效的应对策略必须具备一个要素:“匹配”。所以我常说,错误的时间,或者错误的场合,说了正确的话,等于错误。 正是有这样的理解,焦点解决模式认为,个案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焦点解决模式的就事论事,也绝非治标不治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还要从“什么是表”,“什么是本”来考虑。 SFBT认为,所谓的了解一个人的“本”,就是要深入了解当事人日常生活以及他/她想在生活里有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对深层次的理解建立在对当事人现实生活具体而细致的了解上,并不是建立在我们所谓的理论假设上。为此,焦点解决晤谈中,常常邀请当事人描述的详细一些,再多讲些~~~~ 正是有这样的理解,焦点解决模式认为,不必深入地去挖掘所谓的原因和根源,我们努力挖掘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在给当事人植入一种“消极心理状态”,用我们所谓的理论来引导他们构建一个事实。而这样做是无助于当事人解决问题和更好地生活的! 设想自己求助他人,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乐观、信心和希望”,而非所谓的事实! 所以说,没有破一定不要修补!!!更不要先弄破,再来补!!!
个人分类: 焦点论坛|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SFBT如何应对非自愿访谈者
热度 1 honluo 2011-5-18 05:37
在接受心理咨询训练的时候,我们常常构建了这样一个“心象”,我们坐在咨询室里,来访者向我们诉说他们的困扰…… 如此的场景,常常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下: 当事人已经选择了接受帮助,他们或者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实际咨询中咨询师在更多时候不是在觉察当事人需要什么,而是期望当事人能够如自己一样的看待问题,并且愿意采取咨询师认为有效的方法。真的遇到这类状况,咨询往往比较容易。 然而,实际生活中,大多咨询并非是这种理想的咨询模式。面对一个个案,当我们准备去倾听、同理及建立信任的时候,可能当事人不愿意和我们说什么,或者说根本就不信任我们。 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谈话经常被当事人视为一种“陷阱”,例如:一个与父母有冲突的学生,一旦被父母带来咨询,常常会有一种被设套的感觉,这个时候即使我们有再好的企图,也会被他们视为有所图谋。再如,夫妻不和的一方,被另一方建议来接受辅导时,常常认为自己能接受来谈话就已经很给对方面子了,他们会对辅导中咨询室的任何企图抱有“戒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变得束手无策。 有研究指出,当来访者属于非自愿接受咨询,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所谓的温暖、真诚和共情常常不会得到希望的回应,而这类咨询常常会让咨询师自己觉得很失败。 焦点解决晤谈对于应对上述情境有着自己的特别理念,在不少焦点解决的书籍中,这类咨询常常被归类在“非志愿者”。在焦点的经典著作《建构解决之道的会谈》(作者:Peter De Jong 和 Insoo Kim Berg)中,专门有一个章节用来介绍焦点解决模式对于这类咨询的理解和应用。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许多咨询(或者叫做辅导)实践都是在咨询室外(或者称为:非正式咨询场合)完成的。对于焦点咨询师而言,由于不过份探究原因,所以涉入不深,阻抗自然就会小了很多。其实,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焦点解决模式不外乎一直在寻找两个答案: 第一,当事人期望未来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第二,当事人将怎样实现自己的期望。 对于当事人,再具体到每次谈话中来讲,就是:咨询完后我能明白并行动去做些什么不一样的事。 “阻抗”代表着什么? 在焦点解决模式中,当事人的“阻抗”被视为当事人是有能力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与其合作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觉察到当事人的排斥, 意味着我们还不知道当事人真正需要什么,这应当更加激发我们去探寻“未知”。这就是焦点“正向建构”的视角。 下面与焦点爱好者分享“如何找到话题”的切入技巧: [情境]一个在网上化了很多时间的学生,父母称之为“网瘾”,被迫前来面对咨询师 简短自己我介绍和询问怎么称呼对方后~~~~~~ 咨 1 :“你爸妈希望我和你聊聊,你觉得我们聊点什么好?” 访 1 :“我不知道。” 咨 2 :“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觉得你学习上退步很多,化了很多时间上网,似乎他们说你没有用,所以,希望我来劝劝你。我也不确定他们对你的判断是否属实,不知道你怎么看他们的评价?” 访 2 :“我是化了很多时间上网,但不是象他们说的那样,我又不是网络成瘾。” 咨 3 :“看来父母对你的看法和你对自己的看法不太一样,那怎样能够和他们能够达成一致呢?” 访 3 :“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接受我的看法的。” 咨 4 :“是的,要父母现在就听你的,这个是不太可能。毕竟现在还是属于他们说了算的时候, 那怎么样可以让他们多少了解一点你的想法? ” 咨 4 :“是的,要父母现在就听你的,这个是不太可能。毕竟现在还是属于他们说了算的时候, 那怎么样可以让他们知道你不是网络成瘾呢? ” 咨 4 :“是的,要父母现在就听你的,这个是不太可能。毕竟现在还是属于他们说了算的时候, 那我们今天谈点什么,我事后可以告诉他们其实你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
个人分类: 焦点论坛|3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xupeiyang 2010-5-12 07:47
一、心理医生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医生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医生,以为医生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医生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 二、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心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三、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   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就诊。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释,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混混沌沌虚度一生。 四、心理学窥视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要不就表明咨询师水准不高。其实心理治疗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治疗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一个网友的遭遇而引发的思考
psyscience 2010-3-7 16:47
近日,一位网友跟我谈了她接受心理咨询的一些经历,让我感受颇深。她因为中学的一段创伤经历没有处理好,由开始对学校的恐惧发展到厌学,以至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直都没有办法走出痛苦的阴影。现在上了大学,依然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感觉时间在中学发生的那件事情上打了一个结,永远都徘徊在其左右。无奈之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接受催眠治疗,几年下来花费了高额的咨询费用,但最终也没能解决问题。无奈之下,开始服药,有的医生说她现在还精神正常的活着,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她服了很多种药物。对于心理咨询师,她很愤恨,说: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很蹩脚,面对自己的阻抗不是去化解,而是产生愤怒,埋怨来访者不配合。、如果心理咨询师不能助人就会害人,所以心理医生是无用的。、有些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都没弄好,要心交给他们风险很大。、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喜欢快餐式的(做法),却没有营养。所以,选择接受心理咨询是一个投资很大,风险很大,收益很小的事情。 听了她的遭遇,对我触动很深,因为自己也一直在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工作,并且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对于自己在心理辅导成长而言,我接受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证的培训,跟着心理系的本科生上过几次心理学的课程,参加过校内外五花八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培训,在精神病院跟着精神科医生查房,接受国内较为著名的心理督导师的督导等等。但是这些够吗?可以肯定的说,不够,还远远不够。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证的培训,我毫不讳言,完全是应试培训,对于心理咨询师的知识成长有一定帮助,但是咨询师实践技能的成长却很有限。在美国,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几乎清一色都是大学和研究院的心理学系,而我国则许多都是职业培训学校。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认证门槛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持有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高额的培训费用满足了培训机构的盈利需求,更有甚者,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适用人群扩大到心理学爱好者、关注自我心理健康者、有各种心理困惑者等等。显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已经不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培训,而是一个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了,这不但无益于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毁了心理咨询的名声。任何一本心理咨询的教材都会提到,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心理咨询师要像教师一样,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糊口的职业。如果仅仅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证就可以做心理咨询的话,那么心理咨询的专业性永远都会被怀疑,当然咨询这个行业也不会有社会地位可言。 在网上,只要你顺手输入心理咨询,你就会看到千百万条网页,很多都是心理机构的网站和一些纯粹的心理网站等等,点开后,你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大量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坊等的信息,而提供心理咨询的咨询师也是相当之多。以成都地区的心理咨询师为例,随便点开几个成都心理咨询机构的网站,就会发现里面的心理咨询师的照片和一大长串的个人资历介绍,细心的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证,还有他们是某名牌大学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生,仔细一查就知道是某大学的一个盈利培训,简介中还要写上他们在哪个名牌机构参加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听过哪些著名专家的培训等等。这个有必要写吗?这个培训在国内是必须的,听专家的培训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显然是在给自己借助外力而贴金和造势。更加厉害的还有国际 ** ,拥有 TA 、 NLP 、 EAP 、意象对话、催眠、释梦、能量学、家庭系统排列、心理保健等专业技术等等。事实上很多人只是参加过这样的培训而已,说其有多少实战的经验和研究的深度就根本谈不上了。提到这些,很多挂牌接客的心理咨询师会感到很委屈,说自己并没有可以去宣传,而是心理机构为了招揽生意而这样做的。 呆呆真的希望我们能多一份责任。 声明: 以上之言,不涉及针对某些心理培训机构或是某些心理咨询师个人,也无意冒犯,仅为作者一家之言。 附:台湾心理师报考相关认证规定(高考资格)及中国台湾心理师法条文 1、 要如何取得咨商心理师报考资格? 考试资格分为高考资格、特考资格。 一、高考资格为: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符合教育部采认规定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咨商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咨商心理,并经实习至少一年成绩及格,得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得应咨商心理师考试。 二、特考资格为: 中华民国国民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经中央主管机关审查合格者,得应咨商心理师考试: ( 一 ) 心理师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大专院校之辅导或咨商中心、社区性心理卫生中心从事咨商心理业务满二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以上学校毕业资格。 ( 二 ) 心理师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大专院校之辅导或咨商中心、社区性心理卫生中心从事咨商心理业务满一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相关心理、咨商、辅导所、系、组硕士以上学位。 ( 三 ) 心理师法公布施行前,曾在政府立案有心理咨商或心理辅导业务之机构,从事咨商心理业务满三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以上学校毕业资格。 2 、参加高考咨商心理师须修习哪些课程? 一、心理评量、测验与衡鉴领域相关课程至少一学科(三学分) 二、咨商与心理治疗(包括理论、技术与专业伦理)领域相关课程至少四学科 (十二学分) 三、 心理卫生与变态心理学领域相关课程至少一学科(三学分) 四、 人格、社会与发展心理学领域相关课程至少一学科(三学分) 上述一至四项,需合计七学科,二十一学分以上,每学科至多采计三学分, 成绩及格,由所毕业大学校院出具证明文件。 五、 驻地实习:指在医疗机构、心理咨商所、大专院校咨商(辅导)中心、小区性心理卫生中心及其他经行政院卫生署指定之机构实习一年;且应包括个别督导时数,至少五十小时,成绩及格,有证明文件者。 前项实习,于心理师法公布施行前已毕业者,得以其执行咨商心理教学或咨商心理业务之年资计之。 3 、高考咨商心理师的考试科目为何? 一、人类行为与发展。 二、咨商与心理治疗理论。 三、咨商与心理治疗实务(包括专业伦理)。 四、团体咨商与心理治疗。 五、心理测验与评量。 六、心理卫生(包括变态心理学)。 应试科目均采申论式与测验式之混合式试题。以笔试进行。 中国台湾心理师法条文 ( 中国台湾卫生署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华民国国民经临床心理师考试及格并依本法领有临床心理师证书者,得充临床心理师。中华民国国民经谘商心理师考试及格并依本法领有谘商心理师证书者,得充谘商心理师。本法所称之心理师,指前二项之临床心理师及谘商心理师。 第二条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符合教育部采认规定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临床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临床心理,并经实习至少一年成绩及格,得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得应临床心理师考试。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符合教育部采认规定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谘商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谘商心理,并经实习至少一年成绩及格,得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得应谘商心理师考试。 第三条 本法所称主管机关:在中央为行政院卫生署;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第四条 请领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应检具申请书及资格证明文件,送请中央主管机关核发之。 第五条 非领有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者,不得使用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之名称。 第六条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其已充任者,撤销或废止其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 曾受本法所定撤销或废止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处分者。 因业务上有关之故意犯罪行为,经有罪判决确定者。 第二章 执业 第七条 心理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心理师应先于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机构执业,接受二年以上临床实务训练。第一项申请执业登记之资格、条件、应检附文件、执业执照发给、补发、换发及其它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八条 心理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前项心理师接受继续教育之课程内容、积分、实施方式、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执业执照更新及其它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发给执业执照;已领照者,废止之: 经撤销或废止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者。 经废止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执业执照未满一年者。 第十条 心理师执业以一处为限,并应在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核准登记之医疗机构、心理治疗所、心理谘商所或其它经主管机关认可之机构为之。但机构间之支持或经事先报准者,不在此限。 第十一条 心理师歇业或停业时,应自事实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报请原发执业执照机关备查。 心理师变更执业处所或复业者,准用第七条关于执业之规定。 心理师死亡者,由原发执业执照机关注销其执业执照。 第十二条 心理师执业,应加入所在地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公会。 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不得拒绝具有会员资格者入会。 第十三条 临床心理师之业务范围如下: 一般心理状态与功能之心理衡鉴。 精神病或脑部心智功能之心理衡鉴。 心理发展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认知、情绪或行为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社会适应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精神官能症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精神病或脑部心智功能之心理治疗。 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认可之临床心理业务。 前项第六款与第七款之业务,应依医师开具之诊断及照会或医嘱为之。 第十四条 谘商心理师之业务范围如下: 一般心理状态与功能之心理衡鉴。 心理发展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认知、情绪或行为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社会适应偏差与障碍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精神官能症之心理谘商与心理治疗。 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认可之谘商心理业务。 前项第五款之业务,应依医师开具之诊断及照会或医嘱为之。 第十五条 心理师执行业务时,应制作纪录,并载明下列事项: 个案当事人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及地址。 执行临床心理或谘商心理业务之情形及日期。 其它依规定应载明之事项。 第十六条 心理师执行业务发现个案当事人疑似罹患精神官能症、精神病或脑部心智功能不全疾病时,应予转诊。 第十七条 心理师或其执业机构之人员,对于因业务而知悉或持有个案当事人之秘密,不得无故泄漏。 第十八条 心理师执行业务时,不得施行手术、电疗、使用药品或其它医疗行为。 第十九条 心理师应谨守专业伦理,维护个案当事人福祉。心理师执行业务时,应尊重个案当事人之文化背景,不得因其性别、族群、社经地位、职业、年龄、语言、宗教或出生地不同而有差别待遇;并应取得个案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及告知其应有之权益。 第三章 开业 第二十条 临床心理师得设立心理治疗所,执行临床心理业务。 谘商心理师得设立心理谘商所,执行谘商心理业务。 申请设立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之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应依第七条规定,经临床实务训练,并取得证明文件,始得为之。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设立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应向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核准登记,发给开业执照。 心理治疗所及心理谘商所之设置标准,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二十一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应以其申请人为负责心理师,并对该所业务负督导责任。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负责心理师因故不能执行业务时,应指定合于负责心理师资格者代理之。代理期间超过一个月者,应报请原发开业执照机关备查。 前项代理期间,最长不得逾一年。 第二十二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名称之使用或变更,应经原发给开业执照之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核准。非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不得使用心理治疗所、心理谘商所或类似之名称。 第二十三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歇业、停业时,应自事实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报请原发开业执照机关备查。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之登记事项有变更时,应报请原发开业执照机关核准变更登记。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迁移或复业者,准用第二十条第四项关于设立之规定。 第二十四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应将其开业执照、收费标准及所属临床心理师、谘商心理师之临床心理师证书、谘商心理师证书,揭示于明显处。 第二十五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对于执行业务之纪录及医师开具之诊断、照会或医嘱,应妥为保管,并至少保存十年。 第二十六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收取费用,应开给收费明细表及收据。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不得违反收费标准,超额或自立名目收费。 前项收费标准,由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定之。 第二十七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之广告内容,以下列事项为限: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之名称、开业执照字号、地址、电话及交通路线。 临床心理师、谘商心理师之姓名及其证书字号。 业务项目。 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容许登载或宣播之事项。 非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不得为心理治疗或心理谘商广告。 第二十八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不得以不正当方法,招揽业务。 心理师及其执业机构之人员,不得利用业务上之机会,获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九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应依法令规定或依主管机关之通知,提出报告;并接受主管机关对其人员、设备、卫生、安全、收费情形、作业等之检查及资料搜集。 第三十条 经主管机关依第十条规定认可之机构,设有临床心理或谘商心理单位或部门者,准用本章之规定。 第四章 罚则 第三十一条 违反第七条第一项、第八条第一项、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十二条第一项或第十五条规定者,处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违反第七条第一项、第八条第一项、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或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者,除依前项规定处罚外,并令其限期改善;届期未改善者,处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停业处分。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违反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者,由人民团体主管机关处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并令其限期改善;届期未改善者,按日连续处罚。 第三十二条 心理师受停业处分仍执行业务者,废止其执业执照;受废止执业执照处分仍执行业务者,废止其临床心理师证书或谘商心理师证书。 第三十三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废止其开业执照: 容留未具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资格人员擅自执行临床心理师业务或谘商心理师业务。 受停业处分而不停业。 第三十四条 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一项、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或未符合依第二十条第五项所定之标准者,处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 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一项、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二十四条规定或未符合依第二十条第五项所定之标准者,除依前项规定处罚外,并令其限期改善;届期未改善者,处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停业处分。 第三十五条 违反第二十条第四项、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二十七条第一项或第二十八条规定者,处新台币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锾。 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或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者,除依前项规定处罚外,并令其限期改善或将超收部分退还个案当事人;届期未改善或退还者,处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停业处分或废止其开业执照。 第三十六条 违反第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项或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者,处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锾。 第三十七条 心理师违反第七条第一项、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十五条、第十七条或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之一,经依第三十一条或前条规定处罚者,对其执业机构亦处以各该条之罚锾。但其它法律另有处罚规定者,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受停业处分或废止开业执照者,应同时对其负责心理师予以停业处分或废止其执业执照。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之负责心理师受停业处分或废止其执业执照时,应同时对该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予以停业处分或废止其开业执照。 第三十九条 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受废止开业执照处分,仍继续开业者,废止其负责心理师之临床心理师证书或谘商心理师证书。 第四十条 心理师将其证照租借他人使用者,废止其临床心理师证书或谘商心理师证书。 第四十一条 心理师于业务上有违法或不正当行为者,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处新台币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锾;其情节重大者,并处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停业处分或废止其执业执照。 第四十二条 未取得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资格,擅自执行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业务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金。但医师或在中央主管机关认可之医院、机构于医师、临床心理师、谘商心理师指导下实习之下列人员,不在此限: 大学以上医事或心理相关系、科之学生。 大学或独立学院临床心理、谘商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临床心理或谘商心理之学生或自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日起三年内之毕业生。 护理人员、职能治疗师、职能治疗生、社会工作师或其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等依其专门职业法律规定执行业务,涉及执行本法所定业务时,不视为违反前项规定。 从事心理辅导工作者,涉及执行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款至第四款所定业务,不视为违反第一项规定。 第四十三条 临床心理师违反第十三条第二项或谘商心理师违反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金。 心理师违反第十八条规定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金,其所使用之药械没收之。 第四十四条 本法所定之罚锾,于心理治疗所或心理谘商所,处罚其负责心理师。 第四十五条 本法所定之罚锾、停业、废止执业执照或开业执照,除本法另有规定外,由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为之;撤销或废止临床心理师证书或谘商心理师证书,由中央主管机关为之。 第四十六条 依本法所处之罚锾,经限期缴纳,届期未缴纳者,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第五章 公会 第四十七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主管机关为人民团体主管机关。但其目的事业,应受主管机关之指导、监督。 第四十八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分直辖市及县(市)公会,并得设全国联合会。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会址应设于各该公会主管机关所在地区。但经各该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四十九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区域,依现有之行政区域;在同一区域内,同级之公会以一个为限。 第五十条 直辖市、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由该辖区域内临床心理师、谘商心理师各九人以上发起组织之;其未满九人者,得加入邻近区域之公会。 第五十一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之设立,应由各三分之一以上之直辖市、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谘商心理师公会完成组织后,始得发起组织。 第五十二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置理事、监事,均于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时,由会员(会员代表)选举之,并分别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其名额如下: 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理事不得超过十五人。 直辖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理事不得超过二十五人。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之理事不得超过三十五人。 各级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理事名额不得超过全体会员(会员代表)人数二分之一。 各级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之监事名额不得超过各该公会理事名额三分之一。 各级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得置候补理事、候补监事,其名额不得超过各该公会理事、监事名额三分之一。 理事、监事名额在三人以上时,得分别互选常务理事及常务监事;其名额不得超过理事或监事总额三分之一,并应由理事就常务理事中选举一人为理事长;其不置常务理事者,就理事中互选之。常务监事在三人以上时,应互推一人为监事会召集人。 第五十三条 理事、监事任期均为三年,其连选连任者不得超过二分之一;理事长之连任,以一次为限。 第五十四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监事之当选,不以直辖市、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选派参加之会员代表为限。 直辖市、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选派参加其全国联合会之会员代表,不以其理事、监事为限。 第五十五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每年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一次,必要时,得召集临时大会。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会员人数超过三百人以上时,得依章程之规定就会员分布状况划定区域,按其会员人数比例选出代表,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会员大会之职权。 第五十六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应订立章程,造具会员名册及选任职员简历册,送请所在地人民团体主管机关立案,并分送中央及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备查。 第五十七条 各级临床心理师公会及谘商心理师公会之章程应载明下列事项: 名称、区域及会所所在地。 宗旨、组织及任务。 会员之入会及出会。 会员代表之产生及其任期。 理事、监事名额、权限、任期及其选任、解任。 会员(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监事会会议之规定。 会员应遵守之专业伦理规范与公约。 经费及会计。 章程之修改。 其它依法令规定应载明或处理会务之必要事项。 第五十八条 直辖市、县(市)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对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之章程、专业伦理规范及决议,有遵守义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有违反法令、章程、专业伦理规范或其全国联合会章程、决议者,人民团体主管机关得为下列处分: 警告。 撤销其决议。 撤免其理事、监事。 限期整理。 前项第一款、第二款处分,亦得由主管机关为之。 第五十九条 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会员有违反法令、章程或专业伦理规范之行为者,公会得依章程、理事会、监事会或会员(会员代表)大会决议予以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条 外国人及华侨得依中华民国法律,应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考试。 前项考试及格,领有临床心理师或谘商心理师证书之外国人及华侨,在中华民国执行业务,应经中央主管机关许可,并应遵守中华民国关于临床心理及谘商心理之相关法令、专业伦理规范及临床心理师公会或谘商心理师公会章程;其执业之许可及管理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违反前项规定者,除依法处罚外,中央主管机关并得废止其许可。 第六十一条 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经中央主管机关审查合格者,得应临床心理师特种考试: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心理业务满二年,并具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资格。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心理业务满一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相关心理所、系、组硕士以上学位。 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经中央主管机关审查合格者,得应谘商心理师特种考试: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大专院校之辅导或谘商中心、社区性心理卫生中心从事谘商心理业务满二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以上学校毕业资格。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医疗机构、大专院校之辅导或谘商中心、社区性心理卫生中心从事谘商心理业务满一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相关心理、谘商、辅导所、系、组硕士以上学位。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政府立案有心理谘商或心理辅导业务之机构,从事谘商心理业务满三年,并具大学、独立学院以上学校毕业资格。 前二项特种考试,于本法公布施行后五年内举办三次。 大学或独立学院临床心理、谘商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临床心理或谘商心理之毕业生及符合第一项、第二项规定资格者,于本法公布施行之日起五年内,免依第四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处罚。 本法公布施行前,经公务人员高等考试三级考试公职临床心理师考试及格者,得申请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临床心理师考试全部科目免试。 第六十二条 中央或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依本法核发证书或执照时,得收取证书费或执照费;其费额,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六十三条 本法施行细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六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华民国九十年十月三十一日 立法院第四届第六会期第六次会议通过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荒诞微型科幻之二:远程治疗
chenzhao 2009-9-20 15:44
波比在精神上已经快不行了,必须立刻接受心理治疗。 在失重的,封闭的小小宇航仓里,单独生活了近4年的他,性情越来越暴躁,昨天,他竟然杀死了唯一与他相伴的异性宇航员,并吃掉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波比拒绝了自动喂食机器人给他的掺了药的饭,因此事实上已经实行绝食了。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离地球大概22光分,约4亿公里),心理咨询师无法采用视频介入的方法进行远程咨询,往返的时间延迟会让我们的被治疗者等得不耐烦。然而在放弃任务前,心理咨询师坚持要试一试,条件是必须设法把他固定下来。咨询师将在完全没有互动的条件下录制一段催眠疗伤录像。 程序员熬了一夜,修改了喂食机器的一部分,这样在明天启动喂食时,机器将抓住他,并强迫他观看咨询师提供的录像。同时,录像已经录制完毕并上传成功。 一切都取决于这刻了,早晨,食品被传送到喂食机器人上,机器手也做好了准备,波比像往常一样,来到座位上,享受他的早餐。 突然,机器手抓住了他的胳膊,腿,头,把他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前面一个显示屏打开了,开始播放舒缓的音乐和放松的声音指示。 波比使劲挣扎,可是机器的力量太大了,他无法从这机械的抓手中脱身,催眠的声音越来越强,这声音让他烦恼不安,又昏昏欲睡,突然,他有了个好主意。 啪的一声,显示屏上多了一团秽物,那是波比的早餐(香蕉)被咀嚼烂了的一部分。显示屏上慢慢滑下的秽物让催眠的声音和光怪陆离的图像变得十分可笑,波比虽然不能动,但咯咯直笑。 20多分钟后,视频监视探头把这一切景象都传回了控制室,任务失败,放弃波比吧,任务控制官命令说,随着指令,控制室里忙碌起来。当一切准备就绪,回身离开控制室时,任务控制管对咨询师说:你已经尽力了,但这猴子太调皮,他拍了拍咨询师的肩膀。 嘭一声,一个黄色塑料袋从那个约三层楼高的复合体建筑的一个阀门中喷出,落到周围的草地上。塑料袋上写着生物废物,那个三层楼高的复合体建筑上写着动物行星际输送心理模拟试验装置。 围栏外,有人惊叫看哪,他们又杀了一只!,猴子,竟然是是猴子,他们不光使用小白鼠!于是露营的人群骚动起来,各种旗帜,牌匾举起来,很快汇聚成一股股声浪:停止迫害动物!还动物以自由! 。建筑里的人大概只耽搁了几秒钟张望下,就又去忙自己手头的事了,他们对此已见怪不怪。
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喂美女心理学家心灵鸡汤
JYH64J98Y99H 2008-11-21 13:22
首先 声明:写得全是真人真事,为了保护她们的权益,也不滥用自己的权利,请允许我使用化名吧。这年头,大街上喊一声美女,几乎人人都会回头。男人回头是为了看美女,女人回头是以为喊自己。个别没有回头的,不是耳聋的残疾人就是戴着耳机的小青年。所以,我先给她们统一戴一顶帽子:美女心理学家。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与女心理学家打交道。她们有的长得很漂亮,举止很优雅。有的很普通,很平常,如果不特别介绍,你就是和她们相处了几年,你都不会猜到,原来,他们就是女心理学家。有的,就是靠心理咨询吃饭。别人如何看待她们,我不得而知,但在我眼里,他们和同龄女性没有什么不同。 有一位女心理学家丽丽,给我们刊物投稿,她稿子上写得是教师,但我们的规定要求必须精确到职称,在没有联系到她本人的情况下,我们依据惯例,选用了最低的职称:讲师。我们总觉得,青年女博士,下一步就是评副高。没想到还是把她的职称给写高了,原来,他们学校规定,博士毕业只能当助教,讲师要重新评定。她怕别人认为是她作弊,按照他们学校规定,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一定严肃处理。本来,文章发表了,应该高兴才对,更何况自己又没有什么错,编辑的错误也不应该算到作者头上。可是,她高兴不起来,内心忐忑不安,她既怕责备编辑而让自己于心不忍,又怕自己职评受到连累而暗中叫苦不迭。一度使得她患上了轻度焦虑症状,她很郁闷。于是,她向她的好朋友倩倩倾诉了心声。她们要求我们出一期勘误,郑重声明,以正视听。如果,这事情,换作其他人,哈哈一笑了之。把副校长写成校长的多着呢。有谁认为是错的呢。喊的人自在,听的人舒服!至于如何处理,我们当然会有我们自己的办法。这事情,我们负责解决,因为我最怕心理学家心理出问题。 美美考博士时,焦虑得不得了,我好几次陪她池塘边漫步,让她别紧张,给她心理按摩,喂她心灵鸡汤,中国的博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考博士不就等于考几个外语单词吗,有人外语好,硕士没有考取当年就考取了博士。至于那一帮改革的幸运儿,因为幸运,他们有的都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新闻媒体的鼓噪下,竟然真把自己视为天子骄子了。大家都被耽误了,无非你们被耽误少一点而已,就像一堆大白菜,好多因为放置时间太久而变得大多霉烂了,还有一小部分可以凑合着吃,当一个饿汉大呼白菜好吃时,几片烂白菜竟然真以为自己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人像是一个被宠惯的孩子,水平不高、努力不够,心气倒不小,不懂外语的照样能够把学士帽换成博士帽。李鬼管理李逵,这年头,不服还真不行,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当然,我对美美说这些话绝无贬低博士的意思,如此开导别人,只是我按摩的一种“手法”而已。孔子当年也就是这么干的,还被后人总结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一番开导,结果她如愿以偿地成为博士大家族中的一员。 靓靓听说她计划内的文章没有发表,生怕论文数量不够毕不了业,急得抓耳挠腮,心急如焚,不是烦躁,就是郁闷。加之,那几天,天气也不好。她的心情可想而知。我与她电话、电邮往来不断。人的悲观心理不就是面临几乎完不成的任务带来的吗。我们一边给她预留版面,一边督促她耐心修改,让论文达到发表水平。经过一系列专家“会诊”,这篇文章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出来了。还被二次文献全文转载了。我给她们开玩笑,你们是给大学生搞心理咨询的,我是专门给心理学家搞心理咨询、心理按摩的。她却很认真地给我发来帖子:你要是搞心理咨询,肯定比我强。人都有那么一个弱点,听到好话,都往往心头一热,仿佛真是那么回事。其实,心理咨询是门高深的学问,我现在都没有摸到门在哪里呢。 回到丽丽的事情上,我个人认为,错了就改正,改正到她满意为止。 丽丽自己也不是没有什么过错,她的第二作者信息没有写全,还是我从网查到了,增补进来的。我先把她批评一下,投稿要遵守学术规范与写作格式,至少要把所要投的刊物翻一翻,所谓出国问禁,入乡随俗。然后,再做自我批评。毕竟,我们自己不也有想当然的因素在作怪吗。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学术研究的法宝。 还有一次,一位叫茜茜的作者漏写了自己的性别,但她几次给我打电话,讨论文章修改事宜。因为规范的格式需要加上性别属性,我从电话中明明听出这位作者是个男的,就自己善意地加了上去。谁知道,她是一个让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具有男人嗓门的真正女人!人是有个体差异的,结果是我错了。果真是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我把上述有关内容,发给了女心理学家倩倩,她说她差点儿笑破肚皮。她告诉我,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咬紧牙关、眉头紧锁地赶写书稿,始终足不出户,正襟危坐,终于可以对着电脑开怀畅笑一通,她感到好不痛快。 并再三感谢我对的 “ 免费 ” 心理按摩, 她还感慨地写道:没有面具、没有拘谨的交流太美了!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