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心理咨询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心理咨询

相关日志

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博士生心理咨询的课题!
alphaDa 2020-8-22 20:28
四年前,我从桂林理工大学辞去教职去读博。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也按时毕业,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作,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回想四年历程,酸甜苦辣咸都尝过,感叹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感谢自己所学心理学专业,使我经受住各种考验。大龄已婚有孩的男博士,毕业了就是四有青年(有房 有车 有老婆有孩子);如果不能按时毕业,只有愁眉苦脸。这四年,自己继续发展心理咨询的助人自助精神,在北理工一直在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心理咨询,接待来访本硕博学生有150余人次。在咨询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启发了自己选择了“学术志趣”这个博士论文题目。如此,完成了博士大业。 博士生确实很需要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能接纳、交流他们的思想的地方,而国内高校类似于”校内学术咖啡馆“文化还很不成熟。除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博士生太忙碌了,忙的一旦没有把时间放在学术上就有负疚感;博士生对心理咨询还是有成见,认为“有病”了才需要心理咨询,而一旦问题严重了、有病了却变得更排斥心理咨询;博士生能获得的心理支持太少。博士生的心理咨询,需要有博士学历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不但要有心理咨询技能,还需要对科学规律、创新规律、对科研团队知识生产过程有充分的体悟。 毕业以后,我现在工作的高校博士生很少,主要培养本科生,我面临转换学术研究方向的问题。虽然,我未来科研方向集中在社会心理与治理上,但我不想放弃已经熟悉四年的研究群体。关于学术志趣的研究成果还要继续完善,继续服务于博士生群体,继续帮助更多博士生。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借助科学网这个平台,我能继续服务更多的博士生。 我接触的博士生心理咨询内容有 :科研学术学业相关主题;师生关系主题;科研团队人际关系主题;焦虑主题;抑郁主题;婚恋主题;压力主题;科研规律、学术发表规律主题;创新创造心理主题。 我决定: 每周抽出1小时,无偿为1名在读博士生进行心理咨询 。请有需要的博士生发邮件 至kuanghongda@163.com 与我联系,预约咨询时间。发邮件时,请您提供学生证(可以隐去姓名)或者使用校邮发送邮件,以确认您的学生身份。我严格遵守心理咨询伦理,并接受科学网及网友的监督。 如果您有幸浏览到这篇文章,请推给周围有需要的博士生!
个人分类: 咨询万象|3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心理咨询督导设置的反思
alphaDa 2018-5-25 01:25
\0心理咨询走向规范的设置之一,就是对心理咨询师咨询的过程进行督导。督导的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有益于心理咨询过程的角度。及时帮助心理咨询师\0理清思路,解决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检查心理咨询目标设置,纠正心理咨询中的技术风险,提高心理咨询技术。等等。第二,是对心理咨询师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心理咨询师可能出现的违反伦理的行为。因为这样行为会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下面讨论的问题,就是关于咨询师如何看待被督导这个问题的。 反思之一: 咨询师对被督导感到尴尬。由于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对于隐私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而自己咨询的过程,完完全全都是隐私。因为你不可以把来访者的托付拿出来“共享”。为了避免在案例督导时泄露来访者的隐私,一般咨询师会把他正在接受督导的情况,告诉来访者。他可能会把咨询中遇到的困难在督导时进行报告,但不会透露来访者任何身份信息。这是对来访者的保护。然而,心理咨询师呢?在接受督导时,是一个可能受到批评和指正的过程。这种感觉,就是一圈的人在公开讨论你工作的优缺点。因此,被人“说”会很尴尬。这是一种隐私被暴露的体验,是被批评的体验。换一个角度,督导让咨询师看到了自己在接受负面信息时的心理反应。又是一次成长。不接受督导的心理咨询师,绝对是一个野路子、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反思之二: 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差异。在考察心理咨询督导设置时,我觉得现在的督导可能还有不够的地方。比如,咨询师真的应该守口如瓶吗?对工作的过程不进行汇报。就咨询师和来访者说了算,谁知道两个人会在咨询室内说些什么。至少,现在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效果持怀疑态度,有咨询经历的人可能就把咨询当做是聊聊天而已!一点都不专业!这就是没有咨询督导出现的情况。心理咨询的质量得不到同行监督。我们说,同行督导的过程,就如匿名评审,督导就是评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心理咨询行业,督导的设置和落实,还远远不够。 反思三: 如何进行督导设置,会更科学化,人性化?对于被督导,是很有压力的。跟组会汇报实验进展差不多。各种紧张,争辩,或红脸。督导真的是一种艺术。心理咨询师很想被督导,但另一个方面,又很害怕自己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因此,对心理咨询师隐私的保护,对来访者隐私的保护,都是督导师需要充分考虑的。在操作上,可以选择隐藏个案信息,隐藏心理咨询师信息等手段,避免隐私泄露。但是隐藏心理咨询师信息,意味着咨询师在督导现场不能互动,咨询过程仅靠书面材料,而不能再有新的补充信息。当事心理咨询师的收获可能就少了很多。在心理咨询师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接受面对面督导时,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也就刚刚开始。
个人分类: 咨询万象|3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心理咨询有效吗?@黄荣彬老师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7-10-24 21:36
2017-10-2418:44 回17楼,我从不认为针灸、拔火罐、推拿,乃至姜汤的有疗效 2017-10-2418:48 以医药的原则,我认为所有的传统医药(不仅仅中医药,还要西医药,印度传统医药)都无法进行科学的临床实验证明有效,视为无效。我这里的西医药指称西方传统医药,不要和现在通行全世界的现代医药相混淆。概念不清晰,是谈不到一块的。 2017-10-2418:50 我为什么说所有的传统医药都无法用科学的临床实验证明疗效,这涉及科学实验的原则。科学网居然有大量的学者连科学实验原则都一无所知。 我的回复: 针灸、拔火罐、推拿当然没法进行双盲实验,但是现代心理咨询可以进行双盲实验吗? 中成药在临床上进行双盲实验室没有问题的。
个人分类: 安全与健康|3151 次阅读|23 个评论
高德明老师讲“难倒焦点解决实践者的三个问题”
Gaodeming 2017-8-15 10:34
高德明 2016.4 在大型的焦点解决介绍会议上,通常有三个常见的关于焦点的疑问被经常提到: 焦点是不是快餐文化? 焦点是不是治标不治本? 焦点是不是太简单好学了,没有必要深入学习? 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尝试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希望给大家带来思考,只是一些角度的探寻而不是确定的答案,希望你也能在这个基础上建构出更适合你当下遇到的情景,也思考这些回答体现了哪些“回答者背后的假设”,有什么不同,也思考这些回答是猜测了哪些“提问者的背后的假设”而给予的回答。 焦点是不是快餐文化? 第一个回答 :先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有一个自杀倾向的人,给我们老师打电话,并声明电话快没有电了,只有两三分钟的说话时间,这时我们老师运用了焦点高效的、快速的方法挽救了他。有时呢,心理咨询不是风花雪夜,更多的情况是如临战场。 第二个答案 :如果选择手术用的手术刀,我们是要锋利的,还是要钝的刀?是伤口长一些,还是伤口 短一些? 我觉得我是希望手术刀更锋利一些好一些,这是第二个回答。 第三个回答 :我没有对比过焦点和快餐文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我对快餐文化也不太了解。请问一下,如果快餐文化有优势的话,你觉得快餐文化有哪些优势呢? 第四个回答 :我不知道您是如何定义“快”和“慢”的,焦点的见效快,往往是来自于焦点治疗师的慢,慢慢地倾听、选择和慢慢来建构,从而带来效果上的快。我不知您说的这个快餐是指形式上的快还是效果上的快?是方法上的快还是效果上的快? 第五个回答 :焦点是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客户身上,所以焦点咨询是一个寻宝的过程,只要找到客户身上的资源就可以了。而不是认为客户没有自己解决的办法,需要专家慢慢地教他,深深地挖掘他的错误,慢慢地来教育他。焦点的“快”,就是因为焦点是共同寻宝的过程,找到了就解决了。 第六个回答 :焦点的高效,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他很快能知道焦点解决的办法对这个患者到底有没有用,他会很快就能知道。 如果焦点解决的方法应用在一个客户身上3-5次还没有效果,那么就可以马上换其他的方法了。快速地甄别出这个方法是否对客户有用,这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治疗师来讲,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个高效,还包括了高效的自我判断,有一个研究表明:焦点和传统的精神分析相比,焦点解决基本上3-7次,就可以达到精神分析十七八次的效果。如果焦点有用的话,那么3-7次以后,他的线是水平线的。 而精神分析往往到12次左右甚至以上才见效果,所以说如果焦点和精神分析对一个人都不好用的话,那么焦点在第3-7次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因此,它也可以高效地断定,你适不适合用这个方法来治疗。 第七个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治疗师是慢点治疗,还是快点治疗?客户的病是慢点好呢?还是快点好呢?这个我确实还是要慢慢来思考,我想对每个人来讲答案或许都是不同的。 焦点是不是治标不治本? 第一个回答 :请问西医是不是被中医说成是治标不治本呢? 第二个回答 :所说的治本是找到问题的原因,或根本原因,是这样吗?你说的治本的意思包含这个层面吗? 第三个回答 :我记得有一个佛教故事,一个人被箭射伤了,他带着伤一定要抓住射他的那个人,这时候人们就把他按住了。按佛陀的讲法呢,现在你重要的是处理箭伤保障性命,而不是要找到伤你的人。处理箭伤,保住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回答 :我们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是人们身体健康的根本基础。所有的医院都是在治病,而不是治未病。 华佗是传世的名医,他有两个哥哥,他的二哥是治未病,这个人病刚要出现的时候,他就给予治疗。而他大哥呢,可以让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从根源上、根本上让别人断除疾病。 我想,焦点应该是属于华佗,他是只是神医,帮助人们达到想要的健康,但他不治标,也不治本,他不如他的哥哥,那么你如果能够学到华佗的两个哥哥的方法当然更好了。焦点,只是华佗而已。 焦点是不是太简单了,没有必要深入学习? 第一个回答 :焦点学后就可以用,它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副作用小。一个操作起来过于复杂的方法,往往使用不容易,使用起来复杂的方法容易造成对来访者的治疗伤害。而焦点解决的方法,学习完之后没有这样的副作用,所以说它很快就能够进入实践过程,并不是因为它太简单,而是因为他的副作用小,副伤害小。 第二个回答 :一个学习的人对治疗技术的掌握,不在于他学习的难易,而在于能有更多的实践。有些方法只有学习了七八年之后,你才能开始实践,这个方法对现代人和对中国来讲是不适合的。 第三个回答 :有这样一个事件,就是一个电机厂家做了一个大型的发电机,但是发动不起来,找不到原因。于是,请教这个电动机的技术专家,这个专家看到了问题,拿粉笔在那个位置轻轻划了一道说:就这儿,把线圈减少就可以了。之后,对方按合同付给专家一万美元。付款的人说,你这一万美元挣得太容易了,太简单了,你就用粉笔画了一下。 这个专家说:是的,我用粉笔画了一道值1美元,但是知道在什么位置画,值9999美元。 所以,我们看到SF使用出来的方法简单,不见得这个简单背后,不是深入之后的浅出。傻瓜相机很简单、苹果手机使用很方便,我们实际上作为使用者可以很简单,但制造起来很难。这要看你想成为一个使用者还是制造者?想成为一个简单的使用者,还是灵活的、出神入化的使用者? 第四个回答 :我觉得呢,这也反映出一个假设,是一个本体论的假设。焦点是提倡在实践中反思学习,提倡真正对来访者有用的内容,而不是寻找哲学的本体和事物的本质。 过去在书本上抽象的哲学思考,那种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传统哲学的判断和哲学方法, 现代的日常哲学是与之不同的。 从日常哲学来讲,我们过去过多的哲学化、理论化、深入化,实际上是脱离了实际,反而捆绑了自己的创造力,让自己不能真正地对现实真相有所觉察。 从焦点的哲学基础来讲,它属于日常生活哲学,并不属于本体论的哲学,所以说它没有必要挖得很深,正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们只能在皮肤上慢慢地爬?那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在这里再讨论就进入循环论了。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凭什么叫“心理工作者”?
热度 1 SDYTHEONE 2017-4-23 23:13
今天刷朋友圈,看见一个之前认识的阿姨将微信名改为“xx+心理工作者”的样式,说实话,我很反感这样的叫法,虽说这是她的个人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否对大众有一种误导呢?“心里工作者”这个词它意蕴了些什么? 这个阿姨是我研究生同学妈妈的一个朋友,据说之前是一名工人,后来下岗开了家内衣店,阿姨在同学的介绍下,加了我的微信,说是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下,说实话,我对每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的好感度都会不自觉飙升,特别是在这个学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了解和认同的当下。刚开始,阿姨很喜欢我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让我帮忙推荐一些入门的书籍,还经常问我一些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的相关事宜,我都很乐意的与之交流,后来有一次她问我为什么喜欢心理学,我记得我当时回答的是“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有点稀里糊涂,读着读着觉得即便以后没有什么作为,学心理学本身对自己是十分受益的”;我想我的理由表达了我一部分的想法,也是在鼓励阿姨学心理学是件不错的事,但是当我反问她的时候,我得到的答案比较让我失望,她说“最开始关注是因为看了一些书,也想充实下自己,后来就去找了个人算命,那个人说她适合从事这行……”,我想这个理由任哪一个喜欢这个学科的人听到,都并不舒服!之后我们的交流不再频繁,她对一些问题的咨询我也不再如之前的耐心讲解,我朋友圈发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她的回复也不会再得到我的关注,可能我还是个包容度比较差的小孩子吧! 之后看到这个阿姨参加了一些类似研修班的东西,但是感觉多数带有佛学色彩,单单从朋友圈来看我并看不出这与心理工作者有什么关系,这顶多算是个人的心灵修行,基于这个角度,她讲自己成为心理工作者我是拒绝的。是我的狭隘吗?还是大家对心理工作者这个词有太多误解?还是这个社会没有给心理工作者一个明确的准入机制和评价标准?在上海去看过心理咨询师的人跟我说过“心理咨询师都是精神病,全都主观判断,啥都不懂”,我也曾以来访者的身份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可惜我也觉得那里的咨询老师跟我的思政老师没什么区别!我也打过上海心理咨询机构的热钱电话,他们的专业程度也并非让我满意! 对我自己而言,我不是心理咨询师,也并非心理工作者,因为我知道我还没有资格,我不能以此作为帽子,去给别人的心灵以毒药!如果每一个热爱这个学科,热爱这个行业的人都多一份自知的话,如果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与培训更加规范一些的话,如果对这个行业的监督更严格一些的话……我想这个社会可能少一些所谓的“心理工作者”,但一定会多一些真正的“心理工作者”!
3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理咨询要有底线【随笔评论】
ggjjhh 2017-2-18 15:01
心理咨询要有底线【随笔评论】 高金华 心理咨询要有道德和法律底线,否则可能诲淫诲盗。 提问:如何和婚外情人相处 前一种回答: 1、这要看对方的性格,才可确定与其匹配的性格 2、还要看对方的情感缺失:才能看对应的情感给予 3、还要看对方的品位及生活层次 后一种回答: 婚外恋是不道德的,“小三”是不好惹的,好好和配偶生活,美满的婚姻有利于身心健康! 您看应该怎样回答? 2017-02-18 7:24
个人分类: 随笔评论|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回答问题】
ggjjhh 2017-2-15 09:23
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回答问题】 高金华 一、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十六大报告 我们要尊重心理咨询师的劳动。 二、体现自立、自爱、自信、自强、自尊的人生境界 人生的很多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当我们求助心理咨询师时,意味着我们遇到了心理方面的困难;交费咨询有助于我们小问题自己解决,大问题珍惜咨询师的询问和建议。 三、心理咨询有时可以不收费 包括大学的心理咨询;公益性的心理咨询。 2017-02-14 19:17回答
个人分类: 回答问题|1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