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领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读《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答案—专访浙江大学耿曙研究员》
yaojunwei 2019-8-17 23:15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读《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答案—专访浙江大学耿曙研究员》 最近忙着学术交流及讲座,无暇细读学术文章。今天早上醒来,恰巧在微信群里看见关于耿曙老师的专访文章,趁着听讲座之前的时间,躺在床上细细品读。 访谈话题由政治经济学延伸到学术方向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继而拓展到学科交融,最后以一流学者所具有的的素质结束。这是一个很好的访谈案例,更是耿曙老师学术思想展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初识耿曙老师是在 2018 年北京的第三届质化研究发展传播论坛上,当时耿曙老师主讲的题目是:深度访谈—原则与实践。而后在陕西的质性研究理论、工具与写作实战工作坊中,有幸和耿曙老师同台一起回答参会老师的问题。随后相遇是在北京蓝调酒店的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峰论坛。当时耿曙老师讲完后,我上去打招呼,正好下一位主讲的是林小英老师,当时我和耿曙老师握手后,林小英老师上台,我又和林小英老师打招呼,耿曙老师也和林小英老师打招呼并且和林小英老师说,你们两个也认识啊,林小英老师随即回答:我们两个不仅认识,而且非常熟悉。随后我们三人会心一笑,非常温馨的场面! 之后的相遇便是在青岛讲座的时候了。每次听耿曙老师的讲座都受益匪浅,尤其是耿曙老师讲课风格幽默诙谐,又富有启迪,他是我所尊重和钦佩的学者,虽不能至,然向往之! 这次看到对耿曙老师的专访,对于讲座之外耿曙老师的学术立体思想又可以见微知著了。 耿曙老师在访谈中说: “跨学科与多方法其实挺好。因为国内外学界,都有各种隔阂:定量不懂定性,定性不会定量——也许自以为懂,但除非你做,否则不真懂。另方面,社会学很少吸收经济学思路方法;经济学这厢又睥睨一切,只想指教,无心请益。这都不利分享与启发——如贝克尔( Gary Becker )说的,歧视终归导致低效——换言之,跨学科交流助益良多,但前提在彼此了解。”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颇有感触,就如我这些年来到天科大的一个缩影一样。初来天科大的时候,学术上没有任何归属感,尤其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涉猎的不多,于是我将自己交流范围不仅拓展到学院内跨学科交流,又拓展到学校之外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跨学科交流,当然,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同学科、不同方法、不同思潮的交互与碰撞。不同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拓展了我的研究视野,启发了我的研究思想,也为后面进行混合研究奠定了基础。当然进行跨学科交流,我始终围绕着我的研究方向进行,这样做好学科交融的过程中又不会避免丧失 “自我”,我在跨学科交流中,将其他学科的思想、知识、方法、理论等引入我的研究领域进行整合、融合、拓展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耿曙老师说: “我认为社科研究——其实任何研究——必须回应时代潮流。当然,社会科学并不等同“对策研究”:研究最终虽得服务社会,但学者不必化身实践人士,整日思考“怎么动手”层次的问题?不同角色之间,应该有所分工。社科研究虽由问题触发,但关心的却是广泛的通则。马克思研究英国社会,既不是“英国研究”,也不在提出对策,而是对工业社会 / 资本主义的系统分析。 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终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也还得讲究观点原创。一般而言,学界关注的主题,多半是重要问题,往往更值得研究。但因此也更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得是“立志做二流”,甚至沦为“二道贩子”。对此,我经常建议我们同学,不妨借助《 They Say , I Say 》自我考察:好的研究既要与主流对话,又要有别于坊间观点,这才容易赢得青睐。为学必须追求一流。所以,想在学问上建树,要么已经是一流,要么正朝一流努力。如果一点希望也没,或者一开始就大刷论文,争个二流,这学术事业是没意义的。” 耿曙老师 “一流学术”的思想让我想起在清华学习时候陈劲老师对我说的:现在我们应该有文化和学术的自信和自觉了,应该掌握学术的话语权,争做学术理论的资本家,而不是学术的打工仔。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柯平老师也谆谆教诲,让我们掌握学术话语权,争取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敢于进行理论创新。我觉得耿曙老师的说法和陈劲老师、柯平老师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耿曙老师、陈劲老师、柯平老师都是我的师长和前辈,我想遵循着他们的学术之路,进而拓展自己的学术之路。 最后,耿曙老师说: “至于未来学者的培养,正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据个人经验,主要可分三块,理论、方法、实作。先说理论。最好通过“讨论课”进行:众生同读经典、促成交流分享、还能鼓励诘难,锻炼思维表达。其次是方法。先得搞懂什么是社会科学,再配备各种搜集、分析素材的技巧,并在论文剖析过程中反复印证。最后是实作。田野调查需要经验,定量检测需要经验,写作发表更要经验。我甚至觉得,最好的培养,就是合作发表。所以,第一要慎选培养环境,一失足或成千古恨。第二,如果环境不佳,得靠自我锻炼,包括选听课程、启动研究、尝试发表,尤其通过发表来自我锻炼。如此或能在听课参会,或者通过发表,识得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伙伴,从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当然,这很难,就像马克思说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个人的建议如下。第一丰富知识储备、第二发展研究兴趣、第三养成独立 / 批判思考的习惯。具体怎么做?多听好课(尤其是颠覆思想的)、多读课外(尤其不同学科的)、多交学友、多相论辩。” 耿曙老师所言我甚为赞同,没有环境便塑造环境,没有同研便培育同研,长此以往,学术生态便会渐具雏形。正如我们学院支持我们青年老师成立天科学社一样;正如我和南师大叶晓玲老师、刘雨老师、新疆师范大学梁进龙及其爱人崔新玲老师、同事张翠娟老师在人民大学成立跨学科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一样;正如我开始参加学术会议,我只是观众,只是参会者,而后我积极将所学转换为成果,高教社的李洁老师便让我作为优秀学员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在高教社做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在线分享;也同样感谢我们华欣院长和慕静老师让我在我们学院举办了一场学术讲座,当然也通过这个讲座有幸认识了同事兼后面的科研团队成员张翠娟老师,这些都为我后面进行学术讲座奠定了基础。学术不仅要参与,还要进行通过发表来展现自己,这是耿曙老师说的,也是我切身感受的。重要的是自己争取,在学术上,不要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只会更加束缚自己、束手束脚。就像在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老师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上,刚开始我只是投稿和宣讲,而后我开始自荐点评人,连续几届下来就开始做分论坛主持和点评人了。这为学术志、募格学术邀请我进行学术讲座奠定了基础,这是自己学术生涯的一个阶段,这些都是靠学院、同事、周围朋友的帮助和自我锻炼逐渐衍生出来的。就像林建衡老师放假之前说我的:姚老师你假期又在外面漂了,你又开启假期模式了。 耿曙老师的这篇专访看完了,假期也即将结束。我今天和团队成员张翠娟老师聊起论文的事情,今年我和张老师联合指导的本科生论文(关于知识共享权益分配的)要投稿到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我让张老师先把耿曙老师的学术论文都看一遍,然后再修改论文,这是我看完耿曙老师的专访后对于耿曙老师研究主题应用到我这个研究领域的感悟。对耿老师的专访不仅让我对自己的学术之路有了新的领悟,更在研究领域中将耿曙老师的研究成果引入进来有了新的想法。
个人分类: 应如室|3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是胜利者写成的!论镜子的存在与否——禅的行囊(之七)
罗非 2017-11-22 10:35
导读:初接触禅的人,往往会引用神秀和慧能的这两首诗。并且都沉醉于慧能的诗如何如何高明。但实际上,慧能的诗反映的是初次瞥见心性的心境,而神秀的诗才是无论悟了还是未悟,都需要留意的要点,而且悟了更加需要留意。五祖宏忍选择把衣钵传给六祖,是出于将禅的传承引向南方更广阔天地的考虑。但因为《六祖坛经》是慧能的后人所著,而且六祖的确在传承发扬禅宗方面贡献巨大,因此这个由胜利者的后人写下的故事就成了这样的版本。 关于慧能诗中第三句究竟应该是传世的 “ 本来无一物 ” ,还是敦煌出土的 “ 佛性常清静 ” ?既然禅宗经历了历代祖师的传承,最终大家选择了这个版本,那就说明它至少更接近祖师们对内心的体悟。至于敦煌的土坑里的本子更加古老,这是考古学的毛病,总以为从坟墓里挖出来的古老东西更接近真相。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古代死去的达官贵人同样如此。某位大人物或者学者选择把某本书跟自己一同埋葬,并不会让这本书中所说的一切自动变成真理。这个放在现实中大家都能接受,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了考古场景下,判断标准就开始出了偏差。大概人们把远古那种完全没有资料的情形下,出土文物的可贵,和近古已经有大量流传资料的情况混同了吧。 下了车,就有一名僧人引着我们走过错综复杂的长廊,来到寺院最里面方丈居住的院子。柏林寺的方丈明海 1991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不久,他就出家做了和尚。他的才华很快得到净慧的赏识, 2003 年,净慧把方丈之位传给了当时年仅三十五岁的明海。此刻,他站在门口欢迎我们,把我们带进客堂。 净慧正在房间的最里面和几个富有的施主交谈。他一看见我,就站起身冲了过来,拉着我在他身边坐下。净慧总是抓着我的胳膊,带着我到处走,就像我奶奶。 净慧问我最近在干吗,我告诉他自己刚刚翻译完《六祖坛经》。我还主动提到,译稿参照了新出的杨曾文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净慧闻言皱起了眉,并且大摇其头。于是,突然之间,我想起他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坛经》的书,去年还送了我一册。 《坛经》的关键在于一则偈子。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一天交代弟子:谁能作出体悟佛性的偈颂,就把禅宗的衣钵传给他。弘忍的大弟子作了一首: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另一名负责舂米的初学弟子看见这首偈子,也回了一首。这名目不识丁的弟子名叫惠能,他的偈子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惹尘埃。 弘忍从惠能的偈子里看到了真佛性,于是惠能成了禅宗历史上最著名的第六位祖师。他的道场将是我此次朝圣之旅的倒数第二站。突然之间,在我满是尘埃的心中分明看到,朝圣之旅上尘土飞扬。
个人分类: 科普|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的关键是领悟
热度 1 SoSoliton 2010-9-26 10:40
孙悟空为学长生不老之术,从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花果山出发,飘洋过海,登界游方,历十数个年头,来到西牛贺洲之灵台方寸山之斜月三星洞,拜洞中神仙须菩提祖师为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但那祖师出去的徒弟,数孙悟空本领最强,堪称齐天大圣。 同样是祖师的弟子,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菩提祖师的课堂上,数悟空最不听话,常受到祖师的“训斥”:“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其实,祖师明白,只有悟空“识妙音”,听明白了,领悟了。“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祖师这话,看似责难,实则欢喜,这猢狲悟性真高,课堂上讲的已满足不了他了。 为进一步考察悟空的领悟能力,祖师从口头教育变本加厉改成“体罚”了,手持戒尺猛敲了悟空头部,随后气势凶凶地摔门而出,撇下大众而去。悟空不仅不怒,反而窃喜,因为他又悟到了玄机。而班上的其他同学,真是“蠢得要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 师父确实不出来了,却半夜三更给悟空开起了小灶,教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本事。不是菩提祖师偏心,只爱悟空,而是祖师清楚,学这高级玩意儿,悟性没达到一定程度,学不会,教也白教。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5082 次阅读|2 个评论
找回我的生活
Catherine08 2010-3-15 10:05
看到一签名:要生活得漂亮,需要极大的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可能只需要那么一点儿领悟,所有不好的都会过去,原来的自己又回来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63 次阅读|3 个评论
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yanmin5036 2009-8-26 22:18
一直很喜欢迷路兵的路,歌者略带沙哑的声音,每每听到都很感动,就像歌中唱的我们都该回头看看来时路,回首往事是对过往的总结,更让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领悟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着生活的快乐与艰辛。多少次以为找到了幸福,却发现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爱过的,恨过的,美好的,伤心地,得到的,失去的,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执着如故。学会去爱,就不会迷路,真的吗?坚信,并且一直游走在自己近乎固执的信念中,相信着本不该相信的童话,走着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路,向往着遥远的幸福。 人生是永远的待解方程,而我在艰辛的寻找着答案。 --------------------------------------------------------------------------------------- 《路》 迷路兵 我们都该 回头看看 来时路 就算起风 偶尔有雾 模糊不了幸福 我们都该 在心里数数 感动的次数 谁陪你疯 谁陪你笑 拍拍肩一起追逐 多少爱错过了才看清楚 多少事无法弥补才认输 多少次以为找到了幸福 却发现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珍珠再夺目 留不住心头热呼呼 真心的鼓舞 能温暖一生的旅途 每一段路 难免荆棘密布 把坚持牢牢握住 不怕艰难险阻 学会去爱 就不会迷路 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珍珠再夺目 留不住心头热呼呼 真心的鼓舞 能温暖一生的旅途 每一段路 难免荆棘密布 把坚持牢牢握住 不怕艰难险阻 学会去爱 就不会迷路 本歌词由网友沐心提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23 次阅读|5 个评论
生活是一种心态-感悟生活-散文
吴信 2009-5-28 17:31
生活是一种心态,而如何调整好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更是对生活领悟升华的表现。 如果人们回忆往事,总是让人悲伤和痛苦,那么这是否与我们当初珍藏那段段历史的初衷相违背呢?同理,如果我们总是忽略生活中一些无所谓的细节,被动的接受生活,漫无目的的去生活,那我们岂不是要在痛苦与自责中消磨自己的人生,浪费宝贵的生命。哲人曾说: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既要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幸福,也要承受生活的种种磨难、痛苦 。无论是幸福、快乐也好,痛苦、磨难也罢,生活将始终是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人们才会去主动调整,调整对生活的态度,从而真实的感受生活的存在,真切的感受生活的脉动! 生活是一位 智者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和生活打交道,而就在和这位 智者 的对话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但不是每一个人在临走前都能悟透生活,理解这位 智者 的心声。特别是在现在商品经济浪潮下,在被削平深度与理性的平面化社会中,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道德素质等都有了质的飞跃,按理说现代人应该是活得很清醒的,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想干什么。但实际上却截然相反,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迷茫。焦虑、郁闷、恐惧、彷徨等现代心理疾病已经侵蚀了一颗颗年轻而善良的心;金钱、权力、名誉、地位等功利主义已经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成为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这一个个无形的包袱就像一个个隐形的杀手剥夺了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回过来想,纵使拥有这些东西又能怎么样呢?权力有了,人却老了;存款多了,父母已走了;地位高了,朋友少了。突然之间明白生活不是这样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虚荣,生活本身拒绝功利!古人云: 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 。这才是生活,生活即真实,即存在。 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经历了众多生活的磨难,他在用钢铁般意志战胜这些困难的同时,选择了勇敢面对生活; 居里 夫人面对丈夫车祸遇难的打击,更是用女人特有的柔情融化了一切,选择了坚强的面对生活;湖南某高校的大学生洪战辉更是用自己年轻而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苦难的生活面前,选择了笑而对之,托起了生命的太阳 很多的生活现实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心态来面对,这样即使在平淡的生活浪潮中,也能激起斑斓的浪花。 生活是一种心态,一种宁静致远,淡薄名利的心态,记得佛家曾说: 浊水静而得清,人心静而得明,水静万物现,人静万事休 ,古人也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剪水为衣,拨山为钵,山水之衣钵可授之何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等诗句,从这些诗句中能更真切的感受到古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那种宁静、闲适、俨然的境界令人神往。 人的一生,沧桑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不管我们还在不在人世,也不管茫茫宇宙如何变化,生活一直在进行着,继续着,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卸下身上太多无形的包袱,轻装上阵,整装出发,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生活中尽享天伦之乐。生活是一种心态,而如何调整好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更是对生活领悟升华的表现。 摘自网络 http://prose.goodmood.cn/a/2009/0401/10_93567.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