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闭门造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近期实验的几点总结
cy851610550 2016-8-9 17:24
纵观近期的实验结果,需要进行一些总结: 1.第一时间整理实验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分类; 2.查找有用的文献支撑自己的观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要能够分析你的结果; 3.弄清楚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要瞎做,求多求快都是不对的,要细心的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明白的要及时请教专业的人,不要闭门造车; 4.实验做完后要多进行写作的练习,别人是怎么做的,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要达到什么预期的效果; 5.专心专心致志的做好手头自己的事情。
个人分类: 全面提升个人能力|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是现代工科的最高境界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6-1-13 08:44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是现代工科的最高境界 不是能不能“ 闭门造车 ” 的问题。 问题是我们有没有“闭门造车”的水平, 我们“闭门造车”之后, 能否达到“ 出门合辙 ”的境界! 我自己是学物理的,是地地道道的理科。 我不懂机械设计,我也没有学过机械制图。 但是,我亲手造过一台机器(超塑性拉伸机)。 在造拉伸机之前, 拉伸机的运转图像在我的大脑里很清晰, 由于我不懂机械制图,因此,画不出来。 没有办法,我必须“开门造车”, 就是用最笨最原始的办法来造我的拉伸机。 ( 土设备里的科学思想 精选 ) 换句话说,我的笨办法就是: 一边修渠,一边放水。 试设想,要修一条100公里长的水渠: 有水平的,才敢是闭(水)门修渠, 即先把渠全部挖通后,放水即成功。 没有水平的,必须开(水)门修渠,一边修渠,一边通水。 这种开(水)门修渠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因为用的是最笨的办法。 有了热力学,人们就可以“闭门造蒸汽机”了。 蒸汽机 虽然在 18 世纪就已发明,但它从初创到广泛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年月, 1765 年和 1782 年,瓦特两次改进蒸汽机的设计,使蒸汽机的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效率仍不高。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的效率就成了当时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来自百度百科) 再看一个更精彩的例子: 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有非常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 几百公里的灌溉水渠,就是靠一个叫 王同春( 1852 年生) 的人闭(水)门造出来的, 是真正的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河套地区最早的开渠人 (点击阅读)。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776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工科研究---不能‘闭门造车’
热度 47 lin602 2016-1-12 08:31
理科的任务是探索自然与发现自然规律;而工科是针对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配方、技术、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与开发出人们需要的新产品。 理科是发现没有发现的自然规律,不与商品挂钩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工科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需要研究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技术(例如:‘化学工程与技术’,这就是一级学科的名称),工科的一切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严格来说,工科研究的题目应该是针对工业生产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当然高水平的工科研究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升一步工业技术,当然包含一些公式、规律、理论、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 例如:化工中的‘伯努利方程’,新药的化学结构及生产技术,胶粘剂中的粘接理论与表面化学以及新产品、新的应用方法等。 工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将理科的新发现,研究如何应用到工业生产上来,开发出划时代的工业产品。 但是,我们现在许多高校在sci论文导向下,许多工科教师都是根据理科发表论文数量与收录影响因子招进来的,他们都没有尝过‘工科梨’,都不知道‘工科’的味道,进来后因为在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发了一些论文,得到了教授甚至特聘教授,签了合同,得到了不算少的研究经费与生活津贴,但必须数年内要发表多少级别论文,申请到多少课题。因此他们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发表论文,其实他们继续研究的,仍然是理科内容,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敢进行工科研究方向的调整,因为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与时间,这让他们可能完成不了合同,违约的风险极大,承担不起。 中国的工科教授,有多少得到工业行业的认可?有多少研究对工业提供了帮助或提升?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多少的内涵是‘工科’? 目前中国的工科,许多研究就是‘闭门造车’。论文不少,其实对工科与工业来说,就是一堆垃圾!(一个教师家如果放许多三轮车,这三轮车对教师家的需要来说,是不是垃圾?如果这教师用这三轮车出去拉客,是不是不对工作性质?) 可怕的是,一些在工业行业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学教授,因为本年度SCI文章少了点,又因为没有官位‘纵向课题’少,在年终考核中成为‘落后分子’。更可笑的是,听说一些学校从企业来的横向经费,在考核中的分值为‘零’,不算考核分。这是一种什么导向? 工科学科是培养工业需要人才的,工科教师自己都不懂工科,企业或行业都不认可,研究的内容与工科无关,你说这样的工科人才如何与社会接轨? 而且目前的考核,还在继续这个过程。 更为可悲的是,许多人特别是教育家会看到这些问题,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 大家都知道德国是工业强国,其实他们的经验是值得中国教育界好好学习的。
11660 次阅读|74 个评论
FIT访学杂感之一——资料查阅
热度 2 wanglei0564 2015-9-16 22:35
来FIT已经两个月了,感受还是非常多,特此开个博客,以便随时记录点滴。 首先是感觉在这里查阅各类文献、资料真的非常方便,你随时可以查到所在领域最新的东西,了解到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动向,相比之下,国内只有少数顶尖高校的数据库资源非常丰富,而上个Google还要翻墙。在国内查阅资料的时候,有时候一篇论文怎么都下载不了,真的很打击翻阅资料的积极性。我看到很多同事查资料顶多就是查查万方和CNKI,看看国内的文献就开始闭门造车,殊不知国内很多东西都是把国外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东西炒来炒去,这样根本抓不住前沿的研究动向。 在这里,看得越多,就感觉自己知道得越少,世界变化太快了,原来自己太无知了,各位看官,你有多久没有认真阅读一篇所在领域的顶级杂志文献了?
1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是创造性?——致无奈的专利审查员
热度 8 bsyqm 2014-1-20 12:08
最近为一个专利弄得很无奈,也很没脾气。 首先是无法就那个原始的问题——“创造性”的理解与审查员达成一致。 我理解的创造性:任何发明、创新不可能闭门造车、拍脑袋一躇而蹴的,必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得到启发、启示,从而进一步创新得到新的成果,或者在不同领域获得新的成果。 可是,这种理解不为审查员接受,提出“领域不同不具说服力、“文献给出了启示,因此不具备说服力、这种技术对于领域里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具备说服力。 真很难理解,啥叫创新? 如审查员理解的, 只有世界没有的,凭空出来 的才叫创新?诚然,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如果是这样,我想,这对我等小博来说,很难很难,可能也违背科研的基本规律。那些大科学家们可能也会觉得很难受。 其次是审查员的驳回逻辑,真叫人那叫个崩溃!拿两个分属不同领域的对比文献来驳一个发明的不同部分:你这个发明的前半部分文献1中有、发明的后半部分另一领域的文献2中有,所以你这个发明不具创造性!天哪,真崩溃了!
6803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
evonchang 2012-12-14 10:27
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 否有同样的困惑。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阅读文献的来源 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 Ncbi等了。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 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 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 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 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 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 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 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回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 那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 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 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 1、 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 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 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 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 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 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 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 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 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 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 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 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 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 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 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 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 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 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 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 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 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 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 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 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 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 (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 ”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 ,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 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 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 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
17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
热度 12 xupeiyang 2012-6-15 11:08
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
青年科学家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 理由太多啦 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入党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可以提供大量事实和证据 尽快想通,及早入党。 入党详细过程 一、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党组织接到申请后,应派人与申请入党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进行下面教育和鼓励。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共青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将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要求其本人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三、进入考察期 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考察意见时,要真实、具体、准确,既要有优点,也要写出缺点)。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闭门造车、突击编写的现象。要注意掌握表中时间顺序即工作顺序,按先后顺序一般为:党小组(团支部推荐意见)->支部对申请人的政历了解意见->支委会(或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是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考察意见(时间相隔不能超过8个月)->综合政审结论->党内外群众公开测评意见->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意见->党总支意见。 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党支部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反映。 1、座谈会党外群众一般不少于8人,不够8人的,支部应加以说明。 2、座谈会应在考察期近一年,支部准备列为发展对象之前召开。 记录整理表内评定意见反映要求真实。除表内情况还应附一份完整的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参加人员必须签名)。 五、确定发展对象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党支部确定了发展对象,应及时向上级党委(总支)报告意见,并附送入党积极分子的政审材料、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原始记录、考察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等。 上级党委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门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并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审定,方可下发《入党志愿书》。 六、政治审查 审查发展对象本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特别是“文革”和动乱)的表现。动乱期间在校的中专学历以上的学生入党时一定要到该校取得当时政治表现证明材料。 审查发展对象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对发展对象自传中反映出的情况及上述审查内容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和结论意见(落款处须盖上支部章)。 七、短期培训 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邓小平理论等文件。中组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作为学习辅导材料。乡镇培训的,要发正式文件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培训后要填写培训成绩登记表并由市委组织部盖章,装入入党材料档案。 八、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阐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不能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更不能有意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时,不要简单地以“提希望”的形式代替写缺点,而应实事求事地对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其它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态度)。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应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使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九、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并要求其填写时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项目没有内容可填时,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需要向党说明,而其它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如亲友中被停职、拘留审讯等,现在尚无结论和处理的问题。 十、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委会,严格审查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经支委集体讨论认为发展对象合格和手续完备后,即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十一、召开支部大会 程序: 1、申请入党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2、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审议情况; 4、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入党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申请入党的人对大会讨论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注意事项: 1、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达到应到会的正式党员半数以上; 2、申请入党人及其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大会; 3、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4、支部决议应及时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决议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优缺点,应写实到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数、表决结果及日期; 5、及时将《入党志愿书》、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报党委审批。 十二、组织员谈话 在审批接收新党员前,要指派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员、其他党委成员同申请人谈话(2人以上),作进一步的考察。 谈话前,组织员要对支部报来的入党材料进行审查,看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查看支部记录),并采取座谈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党内外人员对入党申请人的反映。 谈话中,主要了解被谈话人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征求其对党需要说明的问题,帮助其提高对党的认识,指出努力的方向。 谈话后,及时如实地将谈话人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并向党委汇报谈话情况。 十三、党委审批 党委审批要及时,必须在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决议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予审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委审批必须坚持集体讨论,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以党政联席会的形式讨论审批党员,党委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十四、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入党审批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应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活动,告诉其交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十五、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时间,应尽可能在上级党组织批准预备党员后及时举行(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 总支组织进行)。有些党支部为了使入党宣誓仪式更有纪念意义,采取在党的生日集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办法,也是可以的。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1、唱国际歌; 2、党组织负责人致词; 3、新党员宣誓; 4、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5、党员代表讲话; 6、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十六、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介绍人帮助等方式,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 预备期潢后,党支部要进行全面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各基层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转正申请、个人思想工作汇报、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考察报告及发展材料)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后,方可讨论审批。 十七、预备期满 考察合格。 转正。 手续: 1、本人在预备期满前适当时候向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2、党小组提出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4、支委会审查; 5、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6、预备党员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审核; 7、上级党委审批。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考察不合格。 延长预备期。 对预备期满后不完全具备条件或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没有完全丧失预备党员条件,并且本人决心努力改正错误的,可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不能少于半年。延长预备期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延长预备期期满后,由党支部根据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作出转为正式党员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对在预备期内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确定不具备党员条件或犯有严重错误或延长预备期后经过教育考察已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审批。 注意: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所作出的全部决议或决定,必须坚持“双过半”原则,即“会议实到人数(预备党中除外),必须超过应到人数的一半以上;赞成决议或决定的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 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及时上交市委组织部,存入本人干部档案中(是工人的上交市人事劳动局存档)。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330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用SPSS软件揭开“韩寒真相”
热度 2 yuanyewei 2012-3-13 17:58
用SPSS软件揭开“韩寒真相”
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 2月16日 □瑶草 近日来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因为韩方之争走红网络,我注意到,参与辩论的双方阵营没有一个人真的会使用这种软件分析文本。方舟子阵营曾发表的软件分析长微博,果壳网负责人庄小哥认为技术含量低下,不具备可探讨的价值。方舟子本人也曾经对笔者表示,他并非这方面的专家,不准备采用这种方法,文本细读已经足够。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韩寒作品与疑似代笔者,如韩仁均、路金波作品的异同,是下一步的考虑。也就是说,先确定有人代笔,再确定谁代笔。韩寒阵营则大喊冤枉,认为用理科生的手段分析文科问题是微波炉看电视云云。那么以统计学原理分析文学作品,渊薮在何方? 1987年在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称之为“方法论”年,这一年随着“以控制论分析阿Q性格”等跨界分析文章发表,西方文艺理论纷至沓来,对中国传统的文艺分析方法进行了天崩地坼的变革,文艺理论专家化、学者化的国际热潮,终于彻底改变了中国文艺学闭门造车的现状。正是在这一年,同济大学的数学系陈大康教授听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陈炳藻教授,利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中虚字的出现规律得出结论,《红楼梦》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写的。国内虽有议论,但并没有学者反驳这个结论,因为这个工作是用计算机统计的,而当时国内并没有电脑。那么是电脑错了么? 陈大康不相信这个结论,他从数据抽取的角度,发现陈炳藻的分析十分粗糙,于是手工点数《红楼梦》中的虚字,因为没有电脑帮助,他的工作进行了一年多,发现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迥异的用词规律。他的工作获得了学界一致的赞叹,他的论文被反复征引。陈大康随后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几乎可以与北大媲美的作家摇篮中(笔者与韩仁均都曾在此求学),一位外行的数学老师成为了系主任。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几十年间,不断有学者对陈大康的研究提出异议,或者独出己见,他们的研究大大发展了统计学在文学文本分析领域的应用。复旦大学的李贤平用模式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红楼梦》虚字并根据聚类结果绘制正视图和聚类树形图。值得一提的是,分析方法不仅局限于对古典作品的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施建军就将聚类分析研究拓展到瞿秋白和鲁迅的作品分析方面。如今对韩寒等在世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正是此流派的一脉相承。 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从数学上讲,统计软件大大简化了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速度。但真正应用到文本分析上,还要看进行词频分析的操作者是否采取了科学、理性、严谨的方法,选取关键词是否合理、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在对谈中笔者发现,方舟子对统计学文本分析的前世今生十分了解,包括传入中国前在西方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情况也很清楚。然而这种分析方法实操起来,需要细密的数理逻辑和深厚的文学素养,非多年专业运作的人员难于涉足,因此我们呼吁更多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当世作家作品的讨论中来,庶几可以解开更多出版界的谜团。 http://a.xhsmb.com/html/2012-02/16/content_40534.htm 图为接受本人采访的方舟子
462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dongzg101 2012-2-15 06:07
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已有 326 次阅读 2012-2-10 09:17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科研人员 人才 马太效应 闭门造车 中国 看到很多人才引进计划,大到国家小到机构、高校,现在流行的就是必须有海外学历/经历。这一方面是不自信,觉得中国本土的科研人员是闭门造车,舶来的要见多识广,要做的好。岂不知很多人就是打着外国的旗帜来“混”的,以至于很多地方把洋垃圾引进来当神物供奉着,最后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另外,这样做把国内做得不错的科研人员拒之门外,使他们的研究条件更加不如海归,加剧了马太效应。这也搞得很多本土的科研人员不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为了满足这个海外经历的要求,很大岁数了还得远赴重洋地去镀金。这其中又蕴含了多少折腾|-_- 其实只要科研环境和制度好,国内培养的人不一定比洋人和海归做得差。至少可以拿电气工科来说,现在的文献、信息以及对外交流等十分方便,IEEE、IET的数据库以及各种国际会议的信息和论文也都可以很快获取。至少通过看IEEE Transaction就可以发现,现在国内本土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多,做得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只要环境好,科研人员有心思去“研”和“究”不可能不出成果,就是不要太着急,太催催催……单单靠挖人过来而不是改变科研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海归或海神最后也会受不了。或许这种唯洋是用的做法隐含了我们中国人百年来崇洋媚外的柔弱心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2228do=blogid=535957
1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热度 5 sincos 2012-2-10 09:17
看到很多人才引进计划,大到国家小到机构、高校,现在流行的就是必须有海外学历/经历。这一方面是不自信,觉得中国本土的科研人员是闭门造车,舶来的要见多识广,要做的好。岂不知很多人就是打着外国的旗帜来“混”的,以至于很多地方把洋垃圾引进来当神物供奉着,最后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另外,这样做把国内做得不错的科研人员拒之门外,使他们的研究条件更加不如海归,加剧了马太效应。这也搞得很多本土的科研人员不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为了满足这个海外经历的要求,很大岁数了还得远赴重洋地去镀金。这其中又蕴含了多少折腾|-_- 其实只要科研环境和制度好,国内培养的人不一定比洋人和海归做得差。至少可以拿电气工科来说,现在的文献、信息以及对外交流等十分方便,IEEE、IET的数据库以及各种国际会议的信息和论文也都可以很快获取。至少通过看IEEE Transaction就可以发现,现在国内本土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多,做得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只要环境好,科研人员有心思去“研”和“究”不可能不出成果,就是不要太着急,太催催催……单单靠挖人过来而不是改变科研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海归或海神最后也会受不了。或许这种唯洋是用的做法隐含了我们中国人百年来崇洋媚外的柔弱心理。
30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老板是在闭门造车吗?
prister 2011-12-7 16:54
今天又听到了老板和手下毕业的师兄们的睚眦之事:老板直截了当的说,以后只通知实验室内部的人,外人(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一律不得让其参与实验室事务,尤其是张师兄。 看来有些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不管是否妥当,我把大部分原因归结为老板的自私心。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已经对老板彻底失望了。老板的自私心膨胀的越发严重,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付出的合作精神。 就拿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会要再多读一年?这一点上我想我和老板一样清楚。 既然我没有决定的权利,那么我也只能让自己变得自私起来。对待老板,我要对自己明确,只有利益关系没有师生之谊! 胡老师,这是您自己一步步走来的,所有人中最应该好好反省的是您自己。
个人分类: 科研随感|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miran 2011-11-22 17:43
[转载]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精选 已有 7944 次阅读 2011-11-21 13: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研 教授 人际交往 申请人 研讨会 随便写了写竟然戴上小红花还上了头条!非常感谢扔板砖的同学让我意识到匆忙之间竟然忘了重点强调人际交往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了。拍砖的同学都是科研的脊梁,这次您的板砖拍对了。真正的学术成就和口碑是交流的重要前提,没成绩没人品再怎么去交流都不成。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其实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的平台。希望大家能用好这些平台,交流的时候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态度。把标题改了一下(但愿原来的标题没有产生太多不良影响),我的意思是为的促进科技进步,可不是请客送礼搞歪门邪道败坏社会风气哦。 很多学校招教授时对申请人的学术交流能力要求很高,仔细想想好象有一定道理。举几个实例。 1. 一年多以前我们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特殊活性,但具体从哪里入手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个问题。开动脑筋想了不少主意,但最后都不太灵光。本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处去讨教。但最后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东问西问再加上一些系内的研讨会上的讨论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最后发现自己原来试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浪费时间,最合理最接近的方向自己竟然没去试过。当时如果多交流,还不知道会少走多少弯路呢。 2. 搞科研就得去争取科研经费。可这竞争者都是什么人啊!牛校牛老板背景的一大堆,而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主儿。跟这些人竞争胜算不大。很多从课题评审回来的同事都说:10个课题申请中9个都够资格够水平,把钱给谁都没错。可是最多只有一个能最后拿到钱。你知道他们怎么评审课题?第一要看的不是课题正文,而是你的简历,看看你的背景、你的老板是谁、发过什么文章、有过什么经历、这个人的工作我熟悉不熟悉等等。第二就是花个喝咖啡的时间看看你申请材料的第一页。基本上该给你个啥分数就定下来了。接着往后看就是寻找给钱的理由和拒绝的理由了。怪不得大家都说要多去开会、多去认识人、多去推销自己的成果呢。没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估计要遇到一些困难经历一些挫折。 3. 科研合作是很多发钱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没几个合作者的课题申请,几乎没有啥指望能打个好分数,再牛的人都不例外。估计是大家都不喜欢闭门造车。这就要求研究者本人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没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不成啊。即使你再牛知识再丰富,找个那方面的专家合作也不吃亏。 4. 提职时,一般需要很多推荐信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如何如何等等。如果不认识几个领域内的牛人,谁给写这推荐信呢?当然了,如果你的论文经常在CNS上转悠,也用不着这么做,你本人就已经是牛人了,呵呵。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还得多出去交流才成。 有啥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次的东西和孔教授没啥关系,估计板砖会少些?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从教授到叫兽的演化 • 神马都是浮云 • 西班牙人开山造田 • 与韩珉教授面对面 • 细胞比人还聪明 热门博文导读 •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晚自习 • 博士毕业两个月后的工资 • 2011,再度“百花齐放”(附百篇精选博文目录) • 烤鸭、面饼和甜面酱之朴素关联 ---趣味数据挖掘之二 • 搞农业科研不能走“论文路线” • 制造还是代工?----旧文重贴 相关博文 • 我很好奇钱思进是如何评上教授、博导的 • 我也参加了本所科研课题中期考核 • 再说师生关系 • 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顺利结束 • 回复邹谋炎老师---再论中国的教授 • 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11月22日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人: liyangdai runrun qiaoqiao1980 YC2011 hebtuba LintaoLiu yuewenzhu 百无一用 chinasciens tangchangjie boxcar pingcn crefine 曹聪 blownsand caohehe1988 MassSpec1638 liuli66 xq0712105025 dthome9180 zhangyuxiu KONGX guozhenru xiaomuchong2878 summerice9 jwf163 phd9992000 ahsys tianyizhang6 HUA2010 zykity wangdh BlueAdagio zhoujy masheng1984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49 个评论) smart002 2011-11-22 13:54 这是在搞学术交流么~? woodalso 2011-11-22 10:29 改了就是好同志,拍砖的多了~说明潜心搞学术科研的人还是多数~博主你应该欣慰~ csl 2011-11-22 10:24 2、3条是中国特色,不professional guoke321 2011-11-22 09:10 1是好的2,3比较邪恶,但也是实话,4 一个独立的科学人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否则应该离开这个行业。科学界不该是拉帮结派搞哥们弟兄的世界,但国内??? lingfeng 2011-11-22 06:26 很有同感。不过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样的合作呢? lingfeng 2011-11-22 04:48 补充一下:不是送到公司,而是送到另一个实验室。 博主回复(2011-11-22 04:53):呵呵,人家牛校专家多啊。我们比不上。 lingfeng 2011-11-22 04:48 昨天我在哈佛的同学告诉我他们那里合作有多方便:需要检测细胞凋亡,上午把标本送过去,下午结果就送过来了。方便广泛的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他在那里一年多,现在有一篇文章再投15分左右的期刊,还有一部分数据打算投更好的期刊。而且他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只有9个小时。 博主回复(2011-11-22 04:52):是啊,这也是我所期盼的那种合作交流。我们学校这方面就差很多,虽然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机器,可是还得自己去摸索怎么做。失败几次是很正常的。这对科研效率影响很大。 wangyizhen 2011-11-22 04:12 同意张先生的观点。 然而,怎么做好学术交流?在中国与美国又该如何去做好学术交流?(毕竟,两者的环境体质的差异很大)这也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希望,张先生,以后能够继续给多点这方面的经验。 博主回复(2011-11-22 04:19):我都吓得要死,怕自己在助纣为虐败坏社会风气。我刚刚说的就是在美国如何做好学术交流。在美国这些交流很必要,但都是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中国的我还不清楚。从拍砖的同学来看,这事儿不容易啊,国内复杂了些。 woodalso 2011-11-21 23:56 改题目还是对的~要不很容易让人误解需要拉关系搞帮派才能搞科研~ 学术交流才是真正为更好的开展科研活动方式~ 博主回复(2011-11-22 04:24):可惜没早点儿想到,我现在还担心有同学被那标题误导了,那我就犯了大错了。我的本意就是现在的标题,睡了一觉才发现加精了,很多同学的板砖让我意识到没写好。 ElenaHan 2011-11-21 23:40 博主好文已被学者网站收录转载,特告知。 http://scholar.notefirst.com/ 。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0 个评论
[转载]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精选
dongzg101 2011-11-22 05:18
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精选 已有 6185 次阅读 2011-11-21 13:15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科研 教授 人际交往 申请人 研讨会 随便写了写竟然戴上小红花还上了头条!非常感谢扔板砖的同学让我意识到匆忙之间竟然忘了重点强调人际交往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了。拍砖的同学都是科研的脊梁,这次您的板砖拍对了。 真正的学术成就和口碑是交流的重要前提,没成绩没人品再怎么去交流都不成。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其实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的平台。希望大家能用好这些平台,交流的时候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态度。 把标题改了一下(但愿原来的标题没有产生太多不良影响),我的意思是为的促进科技进步,可不是请客送礼搞歪门邪道败坏社会风气哦。 很多学校招教授时对申请人的学术交流能力要求很高, 仔细想想好象有一定道理。 举几个实例。 1. 一年多以前我们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特殊活性,但具体从哪里入手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个问题。开动脑筋想了不少主意,但最后都不太灵光。本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处去讨教。但最后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东问西问再加上一些系内的研讨会上的讨论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最后发现自己原来试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浪费时间,最合理最接近的方向自己竟然没去试过。当时如果多交流,还不知道会少走多少弯路呢。 2. 搞科研就得去争取科研经费。可这竞争者都是什么人啊!牛校牛老板背景的一大堆,而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主儿。跟这些人竞争胜算不大。很多从课题评审回来的同事都说:10个课题申请中9个都够资格够水平,把钱给谁都没错。可是最多只有一个能最后拿到钱。你知道他们怎么评审课题?第一要看的不是课题正文,而是你的简历,看看你的背景、你的老板是谁、发过什么文章、有过什么经历、这个人的工作我熟悉不熟悉等等。第二就是花个喝咖啡的时间看看你申请材料的第一页。基本上该给你个啥分数就定下来了。接着往后看就是寻找给钱的理由和拒绝的理由了。怪不得大家都说要多去开会、多去认识人、多去推销自己的成果呢。没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估计要遇到一些困难经历一些挫折。 3. 科研合作是很多发钱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没几个合作者的课题申请,几乎没有啥指望能打个好分数,再牛的人都不例外。估计是大家都不喜欢闭门造车。这就要求研究者本人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没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不成啊。即使你再牛知识再丰富,找个那方面的专家合作也不吃亏。 4. 提职时,一般需要很多推荐信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如何如何等等。如果不认识几个领域内的牛人,谁给写这推荐信呢?当然了,如果你的论文经常在CNS上转悠,也用不着这么做,你本人就已经是牛人了,呵呵。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还得多出去交流才成。 有啥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次的东西和孔教授没啥关系,估计板砖会少些?
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约化城市发展与石油的物种敏感度
yufree 2011-9-21 11:46
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是有意义的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是否被专业领域内的经典教科书收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教科书,所以另一个标准是是否产生公众影响力。scinece、nature及专业内顶级期刊一般是要兼顾这两条标准,而中档期刊内容多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架构的完善也就是证实原理或应用来审稿,至于最广大的一般期刊往往是两条都想沾边但都沾不上边,文章中看不到作者任何自己的想法而仅仅是别人想法的堆砌与演绎,置于公众影响力可能从未考虑过。如果用图来演示大致如下图,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关注顶级期刊的人相对较多但另一些对学科很重要的研究却因为过于专业或影响力不大而被忽视,而文章数量的话却是一个倒金字塔————多数文章既没专业影响力也没实际意义。其实,科研人员往往会从属于某个研究领域且对该领域内知识有较好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把这部分知识共享出来呢?面对问题整体协作要强于单兵作战而闭门造车却往往跟伪科学脱不了干系,那种害怕自己想法被剽窃的行为是很幼稚且自卑的。图中标出的区域正是我想尽力弥补的,如上篇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也是来介绍一些发表在EST上我感觉有意思的研究工作。 DOI: 10.1021/es203138c China’s Cities Need to Grow in a More Compact Way 这是作为一个观点被提出来的,作者是城环所的赵景柱研究员,在这项工作中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应该是集约型的,这个观点很有现实意义。在北京,过大的城市规模事实上造成了内部资源流动的成本过高而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而较小却建制齐全的集约式城市更有利于人们生活。泛泛而言也许感觉不出来,但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制外扩,空心村,旧城改造,耕地过度征用等问题都会涌现出来,对个人言,每天的堵车则是大城市的通病。其实这种资源上的配置与能源配置很相似,我们过度看重了新能源与新矿藏的勘探而恰恰忽略了利用率的提高,长此以往,所谓的大城市也很容易被新旧开发的城区分割为城中城,资源配置的倾向性会增强,容易造成矛盾激增。当然上面的吐槽可能依据不足,但文中时用的的表示城市密集度的NCI作为一种评价城市的指标也很有现实意义,以下为文中给出的2000与2007年国内35个城市的NCI分布。 DOI: 10.1021/es202296a Sensitivity of Polar and Temperate Marine Organisms to Oil Components 这篇文章属于数据挖掘类,通篇并没有实际去做实验而仅仅是汇总演绎了文献与数据库中数据,最终得到了石油污染对于极地生物与温带生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其多数急性毒性数据可以通用的结论。这篇文章亮点在于他没有实际去做实验,这让我们这些实验党各种羡慕嫉妒恨,但另一方面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也确实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此外,物种敏感度这个概念也是值得重视的,因为不同的物种敏感度会给污染物的评价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方面数据规律的把握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至关重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SCBA五天感悟
热度 1 chendianke 2011-8-5 13:30
1.垃圾文章不可多,精品文章必须有。纵观上台者没有上档次的文章,没有代表自己研究水平的文章,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2.做研究不能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必须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做一个有深度的课题,必须形成自己的方向,拿得出手的东西。 3.英语必须过关。虽然刚进大学的时候就明白“英语、统计、检索”是搞科研的三大利器,但一直以来英语始终是我的硬伤,今后英语肯定是我在科研路上的一座大山,不跨越它,我想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4.总有一天要放下包裹,出去外面闯荡一番。闭门造车,智商再高,自己再勤奋,也只能造就一辆精致的自行车。想造航空母舰,那还是出去学习下,这是必须的!
32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抄袭事件
热度 2 entropy 2011-4-26 12:00
偶然通过链接看了这样一件事。 陈力丹教授 正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举报 刘菊花 抄袭 念给我儿子听, 我儿子,连笑都没有笑。 想起朱镕基总理的一个小故事, 所有官员排队,全“毕”了,有冤枉的, 隔一个“毕”一个,有漏网的。 现在的老师、学者、研究人员, 同样的比例,只高不低。 哈哈 拿一个学生开什么刀, 有能耐处理那些教授去, 中国人的欺软怕硬精神的最高体现。 不想想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老师做什么了? 教育做什么了? 就事论事? 这就是现在的学者的水平吗? 如果老师够资格才招学生,会指导出抄袭的学生吗? 如果教育的方向对,会这样急功近利吗? 虽然我不研究学问了,但看到这样的事就生气。 一大堆狗屁,在闭门造车。 上述小品,版权自保。
1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信息之缘(2):再谈信息定义的重要性
热度 7 zlhua 2011-3-7 12:19
最进,看了闵应骅先生一篇名为"信息论应该创新了(110209)"的博文,很有感触,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想法... 在我国,那么多的喜爱研究信息的学者,在拓展信息论方面,的确可以再做点什么...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呵呵,我今年33岁,在这之前,读了三年的财会,四年的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现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年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现在看来这些专业都是与信息息息相关的,当时却没有这个意识)然后,我开始信心满满地参加科研,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闭门造车"式地"信息甄别"课题的研究.课题结束后,除了一张结题证书的复印件,一张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还有一篇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的论文,留给我的只有迷惘,焦虑和混沌...有些想做点什么的冲动,但又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 直到我接了一门新课信息学概论,才恍然大悟,喔!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一个连"什么是信息?"这个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就开始海阔天空,天马行空地构思信息甄别理论...的确无疑是个笑话!!!这里犯了一个连小孩子都知道的犹如"空中楼阁"式地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 呵呵,在信息问题上,曾经的我就像下文这个傻财主.... 很久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不过,还好,只要意识到了,就不算晚...我想,所谓信息意识就是这样逐渐产生的吧:).... 现在想来,其实任何一个试图研究信息科技,或者已经立志把发展信息科学作为一个伟大的事业而甘愿为其奋斗终身的人来讲,首先应该对"信息到底是什么?"这一个问题进行解答,虽然一开始的认识可能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但是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头脑中关于信息的概念也会越来越明朗... 比如,一开始,虽然我意识到解决"信息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到底应该如何回答,我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唯一的途径只有学习,边学边思考,以便找到更好的答案.当第一次在书店看到钟义信的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时,很是兴奋(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宝贝),呵呵,马上买回来研究,通读一遍后,真的是如获至宝,觉得他关于信息的定义体系的观点真的是太好了.但好在什么地方,具体却说不清楚...真正理解和发现这个定义体系真正的进步之处,却是在几年之后...原来, 这个定义体系非常有意思,它采用了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定义信息.所有迄今为止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定义,都可以在这个定义体系中找到它自己的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新的信息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认识研究信息的基本方法,既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概念的复杂性,其次,要尝试从哲学的高度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信息的本质,然后,要注意主体这一约束条件,特别是主体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能力.它是影响信息表现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主要因素... 呵呵,还有一点,就是钟义信的本体论层次信息定义中得到的启示: 当你想要认识某事物时,那么你就要首先认识该事物所具体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信息),发现其运动的基本过程(信息过程),总结其运动基本规律,才能为进一步控制或改造该事物提供决策支持... ... 还有他的全信息理论,这对研究信息欺诈现象,研究信息甄别理论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支持... 是啊!做为一个信息研究者,如果能在弄清信息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研究领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定义,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 呵呵,前车之鉴,所以,现在的我,应该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学,边学边思考,先把信息基本问题研究清楚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朋友真的很重要,真诚感谢科学网,感谢闵应骅和刘钢两位朋友,让我再次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个人分类: 随便想想|3323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