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郯庐地震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于达维:日本地震,华北要小心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28 15:55
于达维:日本地震,华北要小心 2011年03月14日08:40 中国经济网 于达维 我要评论 ( 18 ) 字号: T | T 于达维 《新世纪》周刊记者 转播到腾讯微博 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是有正式记录110年来日本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4公里。 这次地震震中所处的位置,位于地震一直多发的日本海沟俯冲带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统计,自从1973年以来,日本海沟俯冲带上已经发生了9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之前最大的一次是在1994年发生在这次地震震中北部260公里的地区,当时导致了3人死亡,700多人受伤。1978年6月,这次震中西南部35公里处,曾经发生一次7.7级地震,导致22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日本海沟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六千米。 主流的板块理论的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了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岛弧。目前的监测认为,太平洋板块以每年83毫米的速度相对北美板块向西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潜入其下,这一过程被称作俯冲作用,而俯冲带是地球上发生大地震和毁灭性地震的地区。 日本海沟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所形成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了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台湾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郯庐地震带是从中国东北延伸到安徽的一条主要地震带。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徐嘉炜发现了郯庐大断裂,并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命名。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条断裂带是纵贯东亚的移动的大断裂。它从湖北东部沿大别山东缘,经过安徽、江苏、山东,过渤海,至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作俄罗斯境内。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 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 地震本身,是板块运动过程中应力积累的集中释放,相邻地震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动现象。许多研究结果指出,一定构造范围内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发展均有明显起伏的特点,它们的强与弱、密集与平静的差异十分明显。较大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在不同的活动时段往往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 2006年,中国科学家洪川、窦振亚等人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日本海沟地震带1978年1月至2006年6月震级大于6级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比日本海沟地震带、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发生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郯庐地震带与日本海沟地震带地震活动随时间发展起伏的特点很相似,地震活动段和间震段一致,与琉球群岛地震带1995年后的起伏特点相似。 他们的研究发现,1995年1月至2006年6月3个地震带地震震中相对集中,日本海沟和琉球群岛俯冲体在各自地震相对集中纬度沿俯冲方向的投影都落在郯庐地震带地震集中的纬度,3个地震带之间地震发生相互呼应,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因此,日本海沟这次发生的地震,应该引起中国相关部门的警觉。 1996年,河北省地震局李文英和王秀英曾经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于华北地区6级以上与日本海沟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两个地区群体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的不均匀分布及起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且华北地区的群体地震活动的开始时间晚于日本海沟地区,日本海沟地区发生的高于7.3级地震后三年内,在华北地区相应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对应率为61%。 由于人类对于地震的了解还非常肤浅,主流科学家对于各类地震预测都不屑一顾。但是我觉得,正是我们了解的肤浅,我们不像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头顶的天空一样,了解我们脚下土地的脾气,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统计,我们才不能否定任何一种可能的联系。在惊天动地的自然灾害面前,维稳不能成为忽视一切预警的理由。 http://view.news.qq.com/a/20110312/00002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郯庐地震带介绍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23 15:56
郯庐地震带介绍 runjinl 中国境内的郯庐带 郯庐地震带 郯庐带山东段 郯庐带中段和南端 郯庐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郯庐断裂带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原——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不整合,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沭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东北及内蒙东部地震的特点,受太平洋板块压挤的影响,在吉、黑东部有深震发生作用在郯庐带上使郯庐带闭合,此时郯庐带并不活动,只在松辽盆地及其西部边缘和岭上岭北发生一系列是强地震。如这次的松原地震、历史上的绥化地震、博克图地震、德都四次中强地震、大庆林甸地震、乾安地震等等。这个地震活跃期在十年左右,现在该结束了,此后郯庐带就开始活跃了。辽阳、佳木斯地震就是郯庐带活动的开始。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 1668 年7月25日 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 年6月13日 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 年7月18日 渤海7.4级地震 1974 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 年2月4日 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 年11月7日 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 年9月20日 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 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 年2月9日 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2006 年7月26日 定远县陈桥乡4.2级地震 2006 年7月26日 全椒县3.7级地震 2009 年4月6日 合肥市肥东县3.5级地震 2011 年1月19日 安庆市怀宁县4.8级地震 2011 年5月20日 潍坊市安丘市3.0级地震 2011 年6月17日 安庆桐城市3.7级地震 2011 年12月1日 安徽明光市Ms2.2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 年4月8日 江苏金湖县Ms3.6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 年7月20日 江苏宝应高邮交界处Ms4.9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 年09月06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枣庄市滕州市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交界地区(塌陷)3.2级地震 2012 年2月2日 辽宁盖州大石桥与营口市辖区交接发生4.3级地震, 2012 年7月20日 江苏高邮和宝应交界4.9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南段一个分支断层; 2013 年1月19日 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盐城市响水县交界地区(北纬34.4度,东经119.8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3 年1月23日 辽宁灯塔市发生5.1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中北段; 2013 年1月24日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利津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 2013 年2月3日 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交界地区(北纬34.4,东经119.7)发生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2013 年2月19日 10 时11 分在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北纬31.98,东经117.48)发生2.3级地震,深度6公里。 2013 年6月9日 12 点32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曲阜市交界处(北纬35.4度、东经117.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7.9千米。 郯城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8.5级那样的地震,因为郯庐带是基壳断裂。 郯庐带是我国著名的超壳断裂带,地壳结构变异带,也是中国东部唯一的一条强震活动带。 1668 年7月25日 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临沂交界(今临沂市河东区梅埠镇干沟渊村),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郯城地震震中烈度达12度。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等十余省(410多个县)和朝鲜半岛。山东郯城、临沂和莒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当时亦属此三县辖区)受灾最为严重,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破坏面积涉及方圆近千公里。此次地震,历史上称为“郯城大地震”,“郯城-临沂大地震”或“郯城-莒县大地震”。 现今存有史志、诗文和碑刻等数百种资料,记载了这次大地震。史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有声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降雨、倾刻震”,刹时间“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城内四乡边地裂缝,或宽不可越、或深不可视”,“裂处皆翻土扬砂,涌流黄水、泉涌上喷高二、三丈,周围百里无一存屋”。沂水县志记载该县“倒房数千间”,章丘县志称当时“龙山山崩”。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地震》一文,也详细记录了地震发生情形,“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今临淄),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震后死尸遍地,无人收殓者甚多;四邻村落,腥臭之气弥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灾民四处流散。 地震惊动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命户部具体负责赈济,并免去山东沂州等40州、县的年租,发赈灾款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两。 http://tieba.baidu.com/p/2719429479?fr=ala0pstaala=3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97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安庆-九江今年三次地震是郯庐地震带啥属性的活动?
热度 1 陈龙珠 2011-9-11 19:50
安庆-九江今年三次地震是郯庐地震带啥属性的活动?
今年在大别山南缘安庆-九江一带,已经发生了3次地震: 1月19日12时7分安徽省安庆市市辖区、怀宁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 6月17日 10:22:41 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发生Ms3.7级地震 9月10日23时20分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发生4.6级地震 ( 距2005年震中25公里 ) 请问地震学科的专家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联?对提示 郯庐地震带 潜在活动的作用如何? 如下第1幅图是从 秦四清研究员博文 上下载的,将上述三次地震的大致位置标于其上,以便有兴趣的博友初步了解情况。第2幅图取自 安徽省地震局网页 ,第3幅图是google卫星地图截图。 相关阅读 : 安庆地区近期中小震活动及相关信息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8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议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东部地区震情影响的评估
热度 3 陈龙珠 2011-3-13 16:47
据 传媒报道 ,近日发生的日本东海大地震,估计会使日本岛向东移动了2.4米。作为日本的近邻,这次大震对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带的影响,自然会引起民众和学者的关注。 从 葛肖虹先生3年前的博文 图5地壳位移矢量可见,日本岛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的交汇区域。这次日本东海岸因大地震向东大幅位移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壳应力应该是有所释放的。对本博家乡所处其南端的郯庐地震带来说,日本东海地震后,若其东侧的地壳位移明显大于其西侧的,则我们就应该提高对这一地震带发生地震的戒备程度;但若它两侧的地壳位移基本一致,则我们还有必要特别地提高戒备程度吗? 由此看来,在日本东海大地震发生之后,加强对郯庐地震带等东部地区地壳位移等参数的监测和分析,是我国地震灾害防御主管部门不应忽视的重要工作。 另外,从本博 前年博文 的插图看,近10年来土耳其、印尼、瓦努阿图、新西兰、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发生的强烈地震,是处于印度洋-澳洲板块四周边缘的地震带上,其存在的相互影响机制,与我国东部郯庐地震带和日本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关系,看似有所区别。而 根据学者 按统计学和力学综合法估计郯庐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复发的概率是:10年-12%,30年-29%,50年-55%。 本文只是定性地从几何和力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因此,很乐见地质、地震学科的专家们经过严密理论或大型数值模拟计算而得出的更深刻的见识。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792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