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车事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动车事故看人们为何反对转基因主粮化
热度 5 malin 2011-7-27 08:48
在许智宏院士的发言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977.shtm ),第一句就提到:不能笼统地讲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那么问题来了——在一个地沟油可以拿来炒菜,三聚氰胺可以用来做婴幼儿奶粉,没有进行彻底搜救就可以掩埋火车车体的国度里,人们拿什么相信:转基因主粮的大堤一旦决口,我们吃到嘴里的粮食是那部分安全的转基因?!我建议各位期待大规模转基因研究费的“大”科学家们,与其在这里劝说善良的人们接受转基因,不如用这些精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和大家一起督促建立成熟的食品安全与监管体系,只要转基因食品能进入人们可信的分类认证标识通道,自然无人与您们争执转基因的安全与否。
个人分类: 随笔|2182 次阅读|5 个评论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7.23动车事故该怎样赔偿
热度 6 dearyajuan 2011-7-27 07:15
网上竟然有言论说有人牺牲是发展高科技的必然代价。我很诧异,也很气愤。我们国家是人口众多,几个人或者几十甚至上百上千人对于 13 亿这个数字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就是全部,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我们的孩子只有我一个妈妈或爸爸,我们的丈夫或妻子只有我一个妻子或丈夫,我们的爸爸妈妈只有我一个女儿或儿子。一个高考题目叫做这个世界需要你,是的,这个世界需要我,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个人存在的。 发展高科技或者任何形式的科技或者经济发展或者政治改革,都是为了能让人生活的更好更自由更幸福。而不是反过来。不管是动车还是高铁,都要首先关注人的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当然是快了好,绝对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让人们遭受不必要的牺牲。日本、欧洲的地铁有时也会出问题,然后就停车修,但是很少很少有人员伤亡。及早发现问题停车修理,停就停吧,耽误一会时间而已,总比伤亡要好。 网上看到新闻报道,动车事故中,一男子一家 5 位亲人遇难,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07/26/7943435_0.shtml ,新闻结尾写到遇难者家属说,可以不要赔偿,但要求将事实全部还原,给他们一个说法。 看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不要赔偿?!太不像话了! 可能他们不相信政府既可以赔偿也会调查真相吧,可能他们怕拿了赔偿就没有真相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毒奶粉的教训!在发生了三聚氰胺的事故之后,国家把牛奶的标准降低了,低于 20 多年前的标准,也就是说,现在的牛奶里的菌量可以比几十年前更多,蛋白质含量比几十年前更少。可以推断,国内的牛奶质量会越来越差。进口到中国的外国奶制品的质量也会差,只要他们达到中国的标准就可以。而在欧美出售的牛奶,不管是中国的企业制造的还是外国的企业制造的,质量都会很高,因为欧美实行高标准。也就是说,在一个地区的牛奶的质量,是跟当地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有直接关系的,高标准的地方就会有高质量的牛奶。 同样,民众的高标准也是提高政府效率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政府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大家没要求了,政府就可以关门了。所以,我觉得遇难家属应该既要求赔偿,也要查清真相。这是政府应该做的,是他们分内之事,也是老百姓的正当权益。就像你去商店买东西,你拿钱,商店就卖给你,不需要因为商店卖给你就对商店感恩戴德。我们已经交税了,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我完全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实力调查好这件事情,如果他们想的话。 从另一方面,为了督促铁道部门改进技术和服务,也一定需要他们赔偿。很多人都知道,犯了错必须要付出代价才会记住,就像一个人被蚊子咬了挠两下就忘了,一个夏天过后,估计很少人会记得自己被多少只蚊子叮过,但是出车祸了骨头断了恐怕一辈子都会记得。我们全国有那么多铁路,有那么多列车,我们都希望动车的悲剧不要再上演,那就要让铁道部门真正重视才行。 再次,要求或者不要求赔偿,要求多少赔偿可能会作为以后赔偿的根据。当然,我们希望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发生,可是,我们假设万一以后发生了呢,怎么赔偿呢。如果这名男子被宣传成“为了支持国家的高科技发展,一家牺牲了 5 个人,舍小家顾大家,还不要赔偿,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这样以来,那些一家牺牲了 4 个人的,一家牺牲了 1 个人的,怎么要求赔偿呢?!可是人家本来不需要牺牲的呀!!别说一家牺牲一个人,一个国家也不能随便牺牲一个人啊!即使是解放军为了保卫国家抵御外侮,也是要尽量减少牺牲。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网上经常有人为废除死刑而呼吁,我不主张废除死刑,当然言论自由,反对和支持的人都很多,我觉得,既然有人会为恶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争取生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为我们无辜的善良的群众的生命权争取呢?!当他们遇难以后,作为家属,为什么不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道歉和赔偿呢?! 我觉得如果有热心的律师可以协助遇难家属就好了,可以争取更多的赔偿,起码不能让铁道部用这种态度糊弄打发人,家属和乘客们可以开记者发布会,以群体的形式督促政府更快的查明真相,希望看到法律工作者们参与进来,起草制定一些切实保证安全的法律条文。在很多国家,在一些重大的事故之后,都会出台一些新的更加完善的法律和更高要求的行业标准,这样才会让以后的人们不会重新经受前人的灾难,所以很多国家的楼房比咱们的坚固,楼顶,房顶或者桥上的防护措施比咱们的好(防止人掉下来),汽车会比咱们的更安全,小孩子也不会玩毒玩具。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例子,买一杯热咖啡,包装盒上会明白的写着“热,小心烫嘴”,最初是没有提醒的,这种提醒跟一个老太太买了热咖啡被烫而打官司有关。随便买袋装的食品,烤肠或者烧鸡这些,包装袋上会标明这个包装袋是不能被吃下肚的。诸如此类,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些繁琐的提示太多余了,这些是常识啊,可是,一些人觉得是常识的东西,另一些人可能一点都不知道。这些确实是生活中的小事,正是有人对小事这样“较真”,生活才能更精致更舒适。更何况,我们的动车出事,死伤这么多人,这是多么大的大事啊!!这是几十条鲜活的人命啊,他们的家庭失去了亲人,他们的朋友们失去了这些朋友,永远的。 我们国家常常自诩为礼仪之邦,我们确实有悠久的历史,从周朝就开始讲究礼仪,虽然我们现在是新社会,要摒弃旧的落后的风俗,不过讲礼仪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久以前,温总理也说过要让人民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和谐社会,这些应该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当然更需要法律的保障,我只是在这里只从礼仪方面说。可惜或者说让人很气愤的是,在事故发生后几个小时就停止搜救而清理现场,在有幸存者的情况下(例如那个2岁的小女孩)甚至把车厢推倒碾碎填满,这是怎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啊!!希望法律工作者帮忙解释一下可不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即使车厢里的人全都已经死了,那也犯不着这么粗暴的粉粹填埋毁容毁尸,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有尊严的离开呢?为什么要这么着急的清理呢,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啊。之后对于事故原因的解释,权威人士争相发表让人眼花缭乱的言论,而且很多人仍然容光焕发、笑容满面,西装革履,面前摆着争奇斗艳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那里讲话,我觉得好刺眼好难过,他们怎么还能笑的出来,还摆着万紫千红的鲜花,至少至少也不能笑吧,至少也要戴一个袖章吧。铁道部至少也要向全国人民道歉吧,全国人民都是铁路的顾客或者潜在顾客,这是起码的要求。这些做起来并不困难,而且已经有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可以借鉴。整天说以人为本是不够的,关键要在行动上体现。铁道部的补偿方案很让人失望,或者说很伤感情,且不说一条人命才值那么点钱,就说他们类似叫卖的口气就着实让人气愤,怎么能这样对待老实人呢。都伤亡这么多了,铁道部已经是事实上的肇事者,难道还不应该放低姿态,平等的对待百姓吗?而且为什么要让地方政府给钱,铁道部是地方政府开的吗,赚了钱给地方政府分红吗?一些疑惑。地方上的人要自己花钱去买不是很便宜的车票(车票应该降下来),出事了还要地方政府用自己交的税给自己赔偿。当然中央政府的钱也是咱们交的。 事实上,尊重人权、提倡平等自由不光对普通群众有利,对于富人和特权阶层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百万富翁在亿万富翁面前是弱势群体,级别比较低的官员在高级别官员面前也是弱势群体。即使高级别到了权力的巅峰,万一被赶下台,恐怕也是挺惨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而且古语说,富不过三代,即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没有被下台或者破产,子孙很有可能在失去了权力和金钱之后变成别人欺压和奴役的对象。当然,也有人作恶多端,仍然生活很幸福。我们不是宣传因果报应,也不能消极厌世,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努力争取自己本应该得到的,作为一个人,能享有的尊严和生活。 最后,借用一句话,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和中国人。希望所有人都要珍惜自己,同时也要爱护和尊重别人作为人的权利。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PS:我喜欢看杨均恒的博客,在他的博文《 红线在哪里?勇气来自何方 ?》中,他提到关于红线,“其实,我并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我知道良心与正义在哪里,我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为什么要去看红线再哪里?而不是让他们看我们的脚踩在哪里?我想最好的写作者,不是小心翼翼地去寻找红线,自我设限,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影响他人。你踩着的地方,就是红线。” 关于勇气,“其实,我这人特别胆小,尤其怕死,甚至不敢走夜路,以前还得过飞行恐惧症,我一点也不勇敢,可现在为啥显得如此勇敢?主要是我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不但对我和我的读者,也对国家民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好事,勇气来自于信仰,知识与信仰给了我所谓的勇气,而我自己呢,反而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做这种事,并不需要什么过人的“勇气”,需要的是知识、耐心、恒心与爱心。就这么简单,希望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入我的行列,做一些推广,这种事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对国家前途与民族的未来,都非常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动车事故之我见
热度 42 fpe 2011-7-27 04:05
动车事故之我见 刚刚看了一些关于动车的评论,觉得大家很不公平。动车在中国有发展潜力,在事故报告没有完全公布之前,不能妄自菲薄。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为什么要上动车和高铁? 动车和高铁用电,这是最减排的交通方式。其他任何方式对人口大国来说都不便宜。虽然中国式的煤炭发电的环保成本很高,但美国式的燃油消费的环保成本更高。中国迟早要与美国竞争,当然要选用一种在环保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术,就是高铁。 为什么要高速? 因为中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于高速的需求很大。中国学日本是有道理的,两者的人口密度可以相比。日本高速不经济,那是因为丘陵地带,转弯多,需要经常减速,所以再高的速度碰到无法直线运行的场合,只能减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上高速更合理,更经济,也更有潜力。 上一次日本的灾难是司机没有减速造成的,其错误的简陋性,可以堪比温州动车事故。因为只要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就可以限制司机在转弯地带开高速。这种简单的错误,我们没有放在心上,一味表扬日本 44 年没有灾难,不知道动机是什么。对自己的技术,妄自菲薄,实在没有意思。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温州车祸是很简陋的低级错误,很可能与日本司机开高速差不多。未来的问题是如何防范简单的人错,而不是复杂的人祸。 为什么对车头要破解掩埋? 因为有一些东西,有人不希望外界知道。日本很想知道我们作了哪些改进,如果有非法拷贝的技术,明码标价的技术,一辆车几千万,乘以国内的数量,再加上惩罚费用,估计是天文数字,几个亿?美元?人家的先发优势就在那里,到处是专利保护,后人无从超越。我想,当局者也是有苦说不出,高层说话太满了(自主技术),令下层技术人员有苦难言。 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因为高铁的优势是空间巨大,人们可以不必紧绑在座位上运动。如果设置安全带,第一,使用概率低,破坏概率高;第二,没有人用,因为高铁的事故概率太低了,远远低于汽车,和航空领域差不多。所以,为了未来极小的概率准备安全带,不划来。 为什么救生锤敲不碎玻璃? 因为消防标准没有跟上。救生锤是统一的,不会为高铁专门设计。但高铁的玻璃是特殊的,需要强化。所以救生锤的问题,就是标准没有及时更新的问题。对此,我国的标准建设没有跟上,没有细化到如此细微的地方,因此有不足。标准建设,从来都是灾难所推动的。没有灾难发现问题,谁也不敢动消防安全标准,出问题要承担责任的,这是安全的性质决定的。标准有不足,必须专业人士来修改。没有集中,就没有效率。 为什么不能及时发现项玮伊? 很可能与金属壳体对探测设备的干扰有关。任何技术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如果不是自产的技术,就很容易迷失,相信别人技术的万能,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当然时间紧迫,领导的压力也是很关键的因素。我国的消防队员,首先是个军人,其次才是技术员。由于不能终身从事救助工作,他们的技能和投入都是不足的。 为什么不是天灾? 因为天灾也是人祸。工程师应当在设计阶段考虑天灾,防范天灾。如果天灾发生,那是工程师的考虑不周,所以也算是人祸。 为什么不是人祸? 没有真正的人祸,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按照系统原理来工作的。个人的错误,应当有人纠正,否则就不能算是系统了。正确的系统应当有自检、自查、自纠正、自容错的功能。就此而论,没有人祸,只有制度错、管理错和认识错。而且,意外的天灾和个人的失误,如果没有系统的缺陷作帮助,不容易放大。比如,蒸汽机发生雷击,啥事也没有,因为它们不依赖电子控制。既然我们需要依赖自动控制设备,那么这些设备应当拦住人错,消除人错,所以没有人祸,只有认识不足和制度缺陷。 如何才能得到真相? 古时候,有个姓叶的老头,吹嘘自己多么喜欢龙,可是等真正的龙来了,叶公也就屁滚尿流了。我国的灾难处理,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凡是灾难,一定有人祸,一定有隐情。哪怕是一场简单的火灾,在群众的心目中,也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一方面,固然是我国政府处理灾难的模式很难恭维,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缺陷导致的思维定式,大大影响了群众的观点。如火场英雄,大部分都是牺牲,我们仅看到他们的英雄业绩,却忘记了他们的牺牲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很可能就是导致伤亡的重要原因。例如,克拉玛依大火中,张莉救人是英雄,但她拒绝了别人及时逃生的建议,导致了 82 人的死亡,却是人人看不见的。倪正性救人是英雄,但他行动过早,造成全班伤亡率极高,也是大家所看不见的。因为他们死了,就不计较他们的失误,然后大声呼吁,“还我真相”,这不是叶公好龙么?不能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我们永远也得不到真相,因为真相是冷冰冰的,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一种。 塞翁失马看车祸 塞翁失马的祸福论,今天仍然有教育意义。我看动车和高铁最近出了那么多问题,反过来说明我国的自主设计内容多,这是好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来会更成熟,更完善。最怕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有(说明是依葫芦画瓢,没有改动),将来出错,我们更依赖外国技术。使用不成熟技术,固然有草率的一面,要等所有的技术都成熟,我们还有付出几万亿,等上好几年,也不能保证没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我们面对的还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 为什么是现在出问题,而不是刚开始出问题? 因为教育和培训有滞后期,过去培养的人才,随着高铁的盘子大了,人才紧缺的局面开始显露。比如,司机都是年轻人,到处是生手。熟手也没有很多的上路机会,何况是新手呢?京沪线上马,高层的关注点立刻转移了,这时候出错,在逻辑上是非常合理的。从天时(极端气候)、地利(动车组)和人和(人力资源不足)等三个角度来说,此时出问题,还是正常的。 救灾有哪些不足? 我国的救灾体制有很大的不足,就是强干弱枝,把中央军搞得庞大无比,忽视了地方的自救实力。凡事都要上级政府发话,那么沟通工作是相当耗费时间的。温州动车的救灾,一种说法是消防队员 21 时 11 分到( 33 分钟的延误),另一说法是 22 时 15 分到( 97 分钟的延误),都可以通过加强地方消防队伍,改善自救能力来改进。灾难扩大具有非线性或指数发展特征,失火了,从远处调来一支消防队,不如马上浇上一泡尿。救灾队伍的他救与自救之差别就在这个地方。虽然他救设备好,但是自救反应快,可以弥补设备的不足。救灾,就是和时间赛跑,所以需要自救。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无灾难改进,化解靠程序,大难藏机会。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10887 次阅读|71 个评论
高姐怎比空姐(7) 不要怕晚点
xupeiyang 2011-7-26 07:10
25日京沪高铁再次发生故障 致20余趟列车晚点 高铁司机10天就能炼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68491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动车(和高铁)应该像飞机和小轿车那样装 保险带
热度 4 liuli66 2011-7-26 06:23
这样也许可以减少在发生像7.23动车追尾这样的事故中的伤亡程度和人数。 供有关方面考虑。
10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对动车事故发生原因的个人猜想
热度 4 dearyajuan 2011-7-26 02:25
得知7.23动车出事、伤亡惨重的消息,我很难过,对于事故的原因,网上众说纷纭,其中有人认为是因为司机疲劳驾驶,我觉得那简直是对司机的诽谤和侮辱,难道只是因为司机牺牲了就可以随便栽赃吗。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68262from=space 从新闻报道看, http://finance.ifeng.com/news/corporate/20110725/4307791.shtml 跑在后边的D301当时已经晚点,本来应该在D3115的前边,可是事实上在后边。D301是在D3115停车后撞上去的。 我觉得 会不会只是因为调度人员把D301和D3115的位置搞混了呢 ?因为一般动车是很准时的,D301当时已经晚点了,需要赶快往前走。而D3115本来跑的太快了,需要放慢一点甚至停下来调整时间,然后就撞上了。 这个猜想很简单,而且只是 猜想 ,不是事实,事实需要调查之后核实。 PS: 如果根据豆瓣上杭州女孩的描述,D3115停车是因为天气原因。只有这一个帖子,不好判断真伪。如果有记者采访当时车上幸存的旅客,应该很容易知道当时车上的一些情况。可惜,我们看不到任何相关信息。不知道是没有记者想到去采访,还是采访了但是不允许公开。 很多人都猜到了这次事故是调度的失职。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在推卸责任呢?为什么没有人会想到承担责任呢?有人被撤职,为什么没有人引咎辞职呢?科学技术人员和法律工作者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怎么改进,防止以后再出现这些事故呢?如果只是简单的撤职和描绘感人的救援场面,而不去改进和思考,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至于相关责任人员,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国外的新闻,一个助产士帮孕妇接生的时候,用同一个针缝了两个孕妇(我估计两个都是会阴侧切),然后她发现这个错误了,赶快汇报了,后来给两个孕妇都做了很多检查,幸好她们都没感染什么病。新闻下边也有很多人评论,有人说这个助产士太没职业道德了、太缺乏专业素养了,有人说她很诚实,诚实是很好的品质,因为如果她不主动汇报,别人是不会知道的,还有人认为应该让她继续从事这个职业,她诚实,又经历了这个事故,以后一定会很谨慎的,人都会犯错的,要原谅她。如果铁路的相关人员也主动坦白,会怎样呢?当然,这种假设基本是多余的,我们国家好像没有承认错误和主动担当的历史。在这方面,我认为不能批判人民,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 啰嗦了好多啊,只是觉得挺难过,一直觉得火车是最安全的,而且我还坐过几次D301,感觉动车很好,可是现在动车高铁都出事了,还能相信什么呢? 最后,我也发表一个免责声明,本博文纯属个人胡言乱语,本人只对自己负责,不对任何其他人负任何责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7 次阅读|9 个评论
王梦恕院士的话触动了谁的神经?
热度 15 zr99 2011-7-25 23:34
王梦恕院士关于司机疲劳驾驶的言论在科学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反响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意料。王院士的言论何以至此,触动了谁的什么神经?而且口爆粗口,搞上了人身攻击? 其实,王梦恕院士并非电气工程或控制工程的专家,他的专长在隧道工程。所以,从这点看,他言论也只能代表个人观点,并不具有太大权威性。 其次,当前事故责任和原因还处于分析阶段,司机疲劳驾驶的原因也不能排除,王院士也只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了推理,有何不妥? 再次,王院士的言论并没有将事故责任归为动车司机的意思。动车司机也是被动者,也是当前的某些不合理制度造成的,这与良心、道德等有何关系?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证明前,也不能随意抨击别人的观点,甚至搞人身道德评判。 最后,我想说,我们可以感性,可以理性,感性让我们可爱,理性让我们可敬,但我们不要披着感性的外衣,做理性的事情,这让我们卑鄙。 PS: 我们可以反对、可以谴责,但也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指责而指责,不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也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点不好,也不是科学网博友的水准。 铁路系统的相关官员都是需要谴责的吗?都是腐败分子吗?一棒子打一片的做法好吗? (以上纯系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64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动车事故可怕,媒体集体失语更可怕
热度 5 陈吉德 2011-7-25 20:55
截止 25 日中午 13 时, “7·23” 甬 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已造成 38 人遇难。此事故的发生非常可怕,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安全的铁路显然出现这样的重大事故,但我认为更可怕是我们的媒体。到现在为止,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报道事故发生后党和人民如何齐以同力及时抢救伤员、如何妥善处理事故的感人事迹。比如现场如何清理,群众如何献血,消防官兵如何劳累,幸存乘客如何讲述亲身受,小伊伊如何被救治等等。这些内容固然值得报道,但我认为,更值得报道的是事故产生的背后真实原因。虽然说有关部门不可能很快查明事故真相,但我们的媒体对事故产生原因进行置疑了吗?进行挖掘了吗?连弱智都会置疑的问题,为何所有的媒体都避而不谈?这使得我想起了汶川地震和南方水灾这样的重大灾难,但凡遇到这样的重大事件,我们的媒体一定是报道在重大事故和空难面前,党和人民如何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来关心受难群众的。 媒体为何会集体失语呀?但凡遇到重大的事件,有关部门就会及时发出一个内容通知:只准报道什么,不准报道什么。这种报道基调一定,于是所有媒体不敢越雷池半步。 所以说发生事故可怕,媒体集体失语更可怕,媒体集体失语的原因就更更可怕了…… 中国的媒体,可悲,可笑,可怜……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482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王梦恕院士:司机“过劳”可能是动车事故原因
热度 1 dongzg101 2011-7-25 13:37
王梦恕院士:司机“过劳”可能是动车事故原因 不认同网上普遍提出的“信号系统因雷击产生故障导致事故”说法 高速运行的中国列车再酿事故。 前些天京沪高铁频发断电、换车、停运等故障,已将高铁安全推向风口浪尖;7月23日夜温州发生两列动车追尾、脱轨并坠桥的严重事故,更让全国人民震惊。 “从事故造成的严重影响看,我估计后车撞上去时,时速最少是200公里。”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专家王梦恕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他认为,造成这起事故的可能原因是列车司机的“过劳”驾驶。 之前针对京沪高铁因雷击断电事故,王梦恕曾经表示,接触网是高铁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但此次他不认同网上普遍提出的“铁路信号系统因雷击产生故障导致事故”的说法。 他说,首先,信号系统是弱电,和提供列车动力的高压电并无关系,而且有防雷击的设计,被雷电破坏的可能性很小。其次,如果因为雷电,信号系统故障,后车司机应该看不到信号,“那样他是不敢继续开的,必须要停下来”。 王梦恕解释说,出事列车线路信号采用的是自动闭塞系统。该系统利用信号机把区间划分为若干个装设轨道电路的闭塞分区,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使信号机的显示随着列车运行位置自动变换。 “这种方式保证两车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小于6公里。”王梦恕说,“当两车间距缩小为4公里时,信号灯会由绿色变为黄色,提示司机必须慢行;当两车间距缩小为2公里时,信号灯变成红色,警示司机必须把列车停下来。” 对于动车来说,6公里的距离也就是三分钟的车程,而6公里的间距是否过密,能否保证列车有足够安全的运营间隙?王梦恕说,这是国际上的通行标准。 王梦恕似乎对自动闭塞系统的可靠性颇有信心,他担心的是司机的“过劳”驾驶问题。 “正规培养一个火车司机不容易,要三到五年时间,从副司机转到正司机还需要两年。而现在增加了那么多新线,司机根本不够用,很多都是生手。” 人员不够用也导致了现有司机工作超时。王梦恕说,目前,很多铁路司机的休息时间和质量无法保证。过去,铁路站点设有司机公寓,专人管理,保证司机到站后马上吃饭睡觉,不准有别的行为。现在这些公寓没有了,全部市场化,让司机自己解决吃住问题。 而与民航飞行员的高薪相比,“列车司机拿钱不多,顶多两千多元,困难很大”。 列车司机的“过劳”已是公开的秘密。据报道,全国列车司机正常工时是一个月167小时,但每月工作200小时以上者“极其普遍”,300小时以上“也很正常”。因此,司机值班时打瞌睡“不足为奇”。 “市场化会出问题,我们早就向有关部门提过意见。”王梦恕还指出,过去我国铁路实行的是四级管理体制(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近年来,铁路系统取消铁路分局这一管理层次,“导致一个局要管很多段,削弱了基层管理,运输安全根本管不过来”。 对于有的网民提出:由于两趟列车分属不同铁路局,导致信号调度衔接上出现问题,王梦恕则认为可能性很小。“只要上了钢轨,不同局的列车都一样。” 据报道,记录后面的D301次动车运行状况和数据的“黑匣子”已被找到并送往检测。王梦恕说,该趟列车撞车时的信号状况也在记录之列,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帮助找到事故真相。此外,还要调查前面的D3115次列车是否的确因为断电而停车,两车当时是否同在一个电区间等问题。 《科学时报》 (2011-07-25 A1 要闻)
14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梦恕院士分析动车事故原因有没有道理?
热度 19 xupeiyang 2011-7-25 10:10
王梦恕院士:司机“过劳”可能是动车事故原因 不认同网上普遍提出的“信号系统因雷击产生故障导致事故”说法 王梦恕似乎对自动闭塞系统的可靠性颇有信心,他担心的是 司机的“过劳”驾驶问题。 科学网全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940.shtm 25日早上6时动车恢复运行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4072 次阅读|26 个评论
生还女孩是一个奇迹 王勇平答记者
热度 5 xupeiyang 2011-7-25 09:10
记者问:救援行动已经初步结束,现场指挥部多次证实现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为什么最后还会发现那个幸存的小女孩。 王勇平答:这是一个奇迹(全场哗然)。 http://news.sohu.com/20110725/n314396843.shtml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4874 次阅读|5 个评论
后发劣势说安全 -- 从动车事故看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
热度 9 fpe 2011-7-24 21:09
后发劣势说安全 -- 从动车事故看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 一觉醒来,发现科学网铺天盖地的都是动车文章,令我的克拉玛依大火研究显得不合时宜。对于动车问题,我是一知半解,对于安全问题,我是只知管窥,对于火灾问题,我是如数家珍,那么该如何看待动车事故引发的安全管理呢?从国内对待火灾的态度,或许可以理解国内的安全管理困境。 但凡发生事故,国内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责任事故,也就是人祸。责任事故,是外行的说法,是敷衍的说法,是拒绝改正系统错误的说法。既然是人祸,那么找两条替罪羊,就可以结案了。所以,每一次看到灾难之中有人被判刑,我就知道完了,这一次教训又被放过了,死者白 白 牺牲了,社会损失白白进行了,我们还需要等待下一次事故来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灾难国内屡屡发生,比如克拉玛依大火发生在阜新艺苑俱乐部大火之后的第 11 天,上海高层大火发生在重庆高层大火之后的三个月,洛阳东都大火和焦作录像厅大火,谁先谁后搞不清,但性质相同(烟气中毒),教训显然没有吸取。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科普,但是灾难的科普除外,因为灾难科普不可避免地遇到责任和赔偿问题,而现有的制度决定了要责任不要赔偿,所以不可能有真相流传。所以在国内作灾难科普,比上天还要难,因为人人都比我(消防工作者)有安全常识,人人都天真地相信,只有处理好(最好是死刑)当事人,问题就解决了。人们曾经天真地相信,只要范美忠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处,地震带来的损失就可以减轻到最低,这是缺乏内在联系,转移苗头的做法。类似的道德和科学的冲突,数不胜数,人们从来不把灾难当作一个系统问题、制度问题,而是人祸问题、偶然问题,所以有灾难频发的局面。 态度决定了结果,制度决定了现状。 但凡事故的发生,总是有其内在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背景。动车事故的发生,与我国今年气候反常,夏季高温多雨,暴雨连绵有关。那么,我们在引进国外设备时,就没有考虑到地方的自然灾害特征,这是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这种现象。“后发劣势”在安全方面的应用是指,后发者缺乏先发者的探索过程和制度建设,因此不能够避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往往单次事故付出更大的代价。对比日本 44 年的高速运行安全历史和中国的动车事故,我们更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安全文化和制度问题。我们是否借鉴了国外高铁的所有安全事故经验?我们是否根据地方特征加以弥补和改进?我们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反馈机制,把基层发现的安全隐患,迅速反馈到中科院的科研项目计划中?我们是否存在有效的培训和科普渠道,把最新的安全措施机理,有效地反馈到基层?我们是否建立了 ,因为安全隐患而更改行车计划,对旅客进行补偿或赔偿的制度?没有这些安全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保证高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日本核电站遭遇的地震海啸一样,中国高铁的表面安全运行记录被突发的雷电所打破,这两者都是有内在安全隐患的。我最想问的安全问题是,前一次雷电停车,是否有相关的措施进行弥补? 态度决定了结果,制度决定了现状。 但凡事故的发生,总是有其内在的经济杠杆。安全不是无价的,安全的价格投入往往是高价的,而收获往往是看不见的。我国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生命价格不足,是其中的经济背景。人们不愿意为安全投入,因为划不来。人们总是用道德上的无价,来掩盖安全问题的成本价格问题,所以药家鑫被处处喊杀。杀了药家鑫,有没有改变中国的治安或安全环境?惩罚了逃生的领导,是否改变了中国的消防安全形势?批判了范美忠,是否改善了中国的校园安全?对于后一个问题,国人大多说改善了,至少到处在搞安全讲座,但为什么中国每年还会发生 5 次左右的校园踩踏(今年的校园踩踏季节还没有开始)呢?因为内在的安全机制没有理顺,因为真相没有搞清,因为教训没有吸取,因为替罪羊转移了民众的注意力,关键还是问责制与赔偿制的关系没有搞清。那么为安全的投入,到底划得来,划不来呢?这一次动车事故的发生,彻底打破了中国高铁进军北美市场的可能性,甚至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都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为引进和自主研发高铁技术所付出的高额代价,不大可能从国际市场得到补偿,你说划不划来? 态度决定了结果,制度决定了现状。 但凡事故的发生,总是会给未来的事故带来影响。我已经看出了这一事故处理的里程碑意义,那就是死者多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对于安全问题最为关注,因此对生命价格较为敏感,不是国内那些拿到 35 万一条命就感恩不尽的一批人。而且,其中有外国人。那么到底国人与外国人的赔偿是否同价?为高铁事故制定的赔偿标准是否推广的整个铁道部门?铁道部门的赔偿标准是否会影响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是否会改进全社会的安全管理?在这方面,中国还是要走美国曾经走过的安全发展之路,即安全职业化,消防职业化。没有职业化,就没有技术的提高和专业的积累,也没有宣传的动力和教训的广传。总之,大国的崛起,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需要处处以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提高会改进全社会的安全制度。就此而论,动车事故,是中国走入发达社会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化蛹为蝶”的艰难痛苦。 能否处理好这一事故,给全社会带来长远的制度优势,考验当局者的智慧和意志。 最后说一句,英国曾经在喷气式飞行领域,一枝独秀,发展冒进,而忽视了安全建设,结果革命性的大飞机,因为方形舷窗的应力不均匀(现在的舷窗都是椭圆形的,就是血染的教训)而空中解体,导致航空研发的一蹶不振。否则,世界航空市场的巨无霸是英国航空,而没有什么波音和空客的事了。前鉴未远,中国的高铁研发,似乎走了英国的老路。大飞机呢?航母呢?核电呢? 有道是,责任事故看人祸,事故真相靠赔偿,安全投入有成本,系统安全靠制度。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2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灾难过后~~居安思危、杞人忧天
热度 17 nyouyou 2011-7-24 16:46
昨天晚上10点多不小心瞄了一眼微博,一下子就被惊住了。动车事故的报道从2节车厢脱轨陆续演变成两列火车追尾,六节车厢脱轨。没有心情做别的了,一遍遍地刷屏,看事态进展。 第一反应:从报道看,从前车失去动力到事故发生,至少7分钟。为何这一信息在7分钟之内没有传到后车?就算全车动力失灵,没有手机吗?司机没有,乘务员没有,乘客也没有吗?后车毫不知情、无辜的司机在采取了紧急制动后牺牲了(致敬! ),所以责任应当全在前车的司机、乘务人员,或调度中心。 第二反应:乘务组的事故应急能力真差:据说很多乘客试图用安全锤敲碎玻璃逃生,但是敲不动。后来网上有解释说,要敲玻璃四角,不要敲中间。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在安全锤旁边放个清清楚楚的说明?飞机起飞前都有录像告诉你逃生通道以及必要的灾难应对方案。动车上有播放器,为何不准备这样的说明录像?至少是说明手册。 第三反应:网络反应让我很感动。第一时间的主流声音不是没用的质疑、抱怨,而是号召献血、救人,这是对的。灾难发生时,冷静的应对把伤害降到最低是最可贵的。而从微博消息看,乘客们自发组成志愿者,帮助疏导;献血站排起了长龙。我很感动!如果我在附近,一定也会跑去献血。联想一步,如果当年的伊春空难,所有人更冷静,疏导更有序,也许可以抢回宝贵的逃生时间。 最后,我真的很想知道,事故后,乘务员们都做什么去了??据微博直播,没有乘务员来安抚乘客,没有乘务员来协助疏导。 不禁想到我自己有限的乘动车的经历以及在日本坐新干线的比较-- 京沪10来个小时的车程,一般只见过乘务员两次:上车检票,下车收耳机。有一次,我因为车厢的空调问题,按了“呼叫”按钮无数次,就是没有人过来理。我不知道这是个例,还是动车上本就乘务员配备不足。 经常去日本做实验,每年往返坐新干线超过10次,当然车程都不超过1个小时,就整体印象而言,首先是干净。长时间停歇时,站台上一排清结人员早早待命,上下车操作规范,像机器人,车上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其次是服务确实好,穿着像空姐的乘务员推着餐车来来回回,微笑服务。而另外一个印象比较出乎意料--事故/故障率高!我没查过统计,但就我们自身经历而言,我自己两次遇上新干线因事故而取消,只得乘普通火车(看不懂日文,英文广播不好,所以也搞不明白是故障还是事故);而我的学生更是赶上过前方两列新干线列车相撞,他们被停在路上,差点误了航班。所以,我对于新干线一直也没有什么安全感,但是倒没怎么听说过伤亡。 最后一点感慨:灾难也许总不可避免,但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应对可能对伤亡数字起决定性的影响。我对以下事实很奇怪: 汶川地震后,我的工作地点周围依旧没有出现紧急避难点,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形式的地震逃生演习; 各种报道的大火灾难后,我依旧从来没有经历过各种火灾应急演习;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时,系里每年组织至少两次; 清华园里熙熙攘攘的小学生、中学生,我总在担心着万一混进个带爆炸物的坏人,这些孩子们知道怎么反应吗? 可否将灾难应急列为大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的必修课?保证每年固定次数的演习?教育为什么?不只是为了考学吧。 灾难发生,悲痛自不待言。但可不可以除了悲伤和悼念,多一些教训积累,保证生者不要再受到同样的伤害?相关部门可否多一些居安思危、杞人忧天? 对不起,最后终于语无伦次了。 http://view.news.qq.com/zt2011/dongche/index.htm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7.23动车追尾事故? 毫无疑问,这类事故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为,在我国的铁路系统设计上,实行的标准往往十分严格,而设计理念也往往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思想出发的。可以说,如果严格按照规定预案操作,正确使用各项技术设备,动车组是一种十分安全的交通设施。 下面,我们尽可能地还原一下现场,看看如果按照设计规定,7月23日的晚上会是什么样子—— 事故第一步:前车(D3115)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雷电因素,导致车辆停电后停车 无论是雷击铁轨造成故障,还是路段上突然有车停驶,在调度部门的屏幕上,都应该立刻出现刺眼的“红光带”,调度中心可以立刻指挥后车停止运行。显然,这层安全策略没有起作用。 接下来,即便是雷击停车,前车司机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停车地点及目前概况向调度中心报告,无论是用列车自带的通讯系统或“对讲机”,甚至网友戏谑的“手机”,都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显然,这层安全策略也没有起作用。 是的,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在D3115停下来之后,不知是前车人员的责任,还是调度中心的责任,导致后车没有及时收到这一消息。而此时,同样晚点的D301次,正在以极高速度向前车驶来。 事故第二步:并未收到任何警示的后车(D301次)正常行驶 目前来看,前车D3115是CRH2型,后车D301是CRH1型。这两个型号的车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TCS-2列车控制设备。 所谓CTCS-2列车控制系统,设计之初就是用来做“制动”的。列车在CTCS-2下,会被自动监控速度,一但速度过高,造成本车与前车的距离低于“离前车紧急制动的安全距离”,列车将被自动减速。 按理说,当前车突然停驶后,后车的自动控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立刻停止运行。显然,这层安全策略没有起作用。 除非后车司机将自动控制系统关闭(这个可能性很小),那么自动控制系统没有运行的最大可能性是:前车停止后并未将信息传递给后车,导致自动控制系统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到了司机的判断。(亦不排除后车自动控制系统出现重大故障) 在铁道部门的技术规范中,一旦出现信号系统失灵(甚至是信号已经报警),后车绝对不敢强制向前运行,因为此类前科已经数不胜数,这已经是铁道部门写死的强制规范,后车司机毫无理由触犯。所以,本次事故并不是“信号故障”导致的。 据说,D301的运行时速为180公里,这样的速度就可以说明:列车收到的是“绿灯”,并且给予列车的行驶速度权限极高。 目前来看,当时的信号系统畅通无阻,D301上得到的一切信息,都一如往常。除了前边停了一趟列车这个事实外。 事故第三步:追尾撞击 据现场人士称,D301次司机潘一恒已经牺牲,胸口被闸把穿透,在最危险的时刻果断的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 目前来看,由于明显的人为责任和未知的技术原因,安全策略被一层层消失于无形,最终才导致了7.23动车追尾事故。
908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围观:动车撞车现场开始碾碎并掩埋车厢
热度 42 dongping2009 2011-7-24 13:06
围观:动车撞车现场开始碾碎并掩埋车厢
据报道,动车事故现场,已经有7、8辆挖土机,在坠落高架下的几节动车车厢旁,挖了好几个直径10米左右的大坑。同时,这些挖土机正在对事故车厢进行破拆、碾压与掩埋。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不做更为详细一点的事故调查与分析之后,就如此迅速地碾碎并掩埋事故现场?
个人分类: 仰望天空|11746 次阅读|9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