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最高科技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以诗作赞科魁
热度 2 suqing1961 2018-1-11 08:26
2018 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王泽山、侯云德两位老院士亲自颁奖,表示祝贺和敬意。 我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北京理工大学学的火工烟火技术专业,毕业后曾长期留校工作,与同为兄弟院校的南京理工大学来往密切,对该校火炸药专业著名专家教授可谓耳熟能详。王泽山是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为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奠基人。他长期从事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研究,发明的低温感技术显著提升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他还研究、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今年已83岁高龄的王泽山自诩为“80后”,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欣闻王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不禁喜出望外,特赋诗一首,以表由衷祝贺: “ 王者从来自刚强,泽被军工卫国防。山岳丰碑耸科技,赞誉攻关八零郎。 ” 与王泽山同获殊荣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侯云德。 89 岁的 侯云德院士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奠基人。他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并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率领团队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起重大传染病疫情,目前还担任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师。诗赞 侯云德院士,我自然责无旁贷: “ 侯牧疾控重预防,云被苍生却毒顽,德技双馨科苑范,強国健民屹东方。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科技工作者个人,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而我至少与其中的六七位科技魁首打过交道。 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长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曾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雷达赢得世界声誉。他还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王小谟院士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雷达专业,是我的同校学长。1995年学校筹备成立董事会时,我曾陪同党委书记、校长拜访过他,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当时会见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主持研制的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中国的预警机由此也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仰望学长,山高水长,谨作小诗,以表敬意: “献身雷达织天网,碧海红波筑铜墙。创新争先夺第一,预警战机卫国防。” 谢家麟院士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他曾领导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使中国高能物理研究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 “ 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 ” 。 我任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副主编时,谢家麟院士曾为“卷首语”栏目亲笔撰文“自主创新,路在何方——兼谈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培养”。他强调,“倡导自主创新,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呼吁,“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质量,应该设立审核各培养单位博士生质量的专门机构”。这篇文章观点新颖,文字犀利、切中时弊,但思维跳跃,行文过于简洁,缺乏连贯性,我在编辑时对文字作了必要的润色。谢先生审阅后,专门回信对我表示感谢,谦逊作风、长者风范,令人感动。 2016 年2月20日,谢家麟院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就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刚把一颗国际编号为3292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谢家麟星”。惊闻噩耗,不胜悲伤,作诗一首,以示哀悼: “殚精竭虑事高能,加速对撞觅粒踪。微观世界探规律,不朽精神耀太空。” ——作于2018年1月9日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656 次阅读|6 个评论
诺奖和最高科技奖
热度 11 lvnaiji 2016-1-11 09:49
吕乃基 去年屠呦呦获奖伊始,延续百年的中西文化之争便又有了新的话题,如获诺奖的屠呦呦能否当院士;中国完全有能力拿诺奖,而且正是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举国体制孕育了诺奖;传统中医,进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云云。之后,争论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降温。如今,围绕屠呦呦为何拿不了2015年最高科技奖,争论复又燃起,既有原有争论的延续,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人”与“搞事”的关系( 搞事,做人;搞人,做事 )等,又有了新的话题。 其一,青蒿素即使有诺奖的光环,也未必配得上最高科技奖,或者不够高大上,或者longlong ago。难道得了诺奖,到了中国也一定拿奖? 屠 先生的科研水平如何,能否代表本领域的最高水平,需要专业人士的判断。与诺奖无关。人道主义与科学前沿不一定是一回事。科学奖是奖励前沿的。从专业的角度看,屠呦呦的诺奖,从方法上、手段上、水平上都并不代表了本领域的最高水平。 破破“马太效应”也好,不必纠结于得了一个奖也必须要得另外一个奖。更没必要上升“国体”,说什么“中国特色”。诺奖不颁,不理不睬;诺奖一颁,点头哈腰,那最高科技奖还有自己的尊严吗?最高科技奖还有自己的独立性吗? 青蒿素比起国家现在任何医学科研大碗的任何项目都是小菜。中国发展了,外国人的眼光不能代表实力和贡献。 诺贝尔奖必须站在全球领域来分析和判断。相反,国家科技奖除了对世界的贡献之外,还应当考虑对国家的贡献。有的科学技术对全球贡献不是很大,但是,对国家的贡献十分巨大。 http://media.china.com.cn/zgwp/2016-01-09/605647.html 以上楷体部分是部分网友的部分评论,博主不予置评。最后一条引自网上半官方的文章,要求不要“过度解读”。博主对此的“解读”是,莫非青蒿素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但对国家的贡献“不是很大”? 为慎重起见,博主在《百度百科》中查阅得知最高科技奖的申报条件是: 1 、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3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4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显然,屠呦呦的成果符合第二点,网友们的立论错了。倒是第四点“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有点难为屠老太太了。今年没有,明年就更不可能。不知出生于上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几位,在2000年后授予最高科技奖授奖之时是否“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其二,程序。 中外报奖的程序有差别:1,美国授予屠呦呦拉斯卡医学奖,瑞典授予屠呦呦NB奖,均都是遵从全球生物学原创成果的“个人优先律”;2.国内须得由基层或条块系统党政机构层层把关,党委政审,过关后再上报。 “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2015 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开始,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也就是说,直至2014年12月15日,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无人推荐。 给了诺奖不一定就给最高科技奖,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维护程序的完整性、评选的独立性比授予屠奶奶奖章更重要。 中国人说“程序”,有点像西方人讲情感,譬如说“美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伤害”,实在是有点让人哑然失笑。差不多与此同时,在国际油价一降再降之时,发改委叫停国内油价降价。理由是“为了环保”!去年股市风暴,那只看得见的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权力在市场和社会中的任性每每令人大惊失色。现在讲“程序”了,先拿科技界祭旗。也好,科技界本应成为遵守程序的典范。有网友说,按程序走,看看明年吧。眼下就在明年国家科技奖中为屠呦呦留下最高奖的位置,难道不违反程序? 关于“最高科技奖”的程序,《百度百科》给出以下内容: 具体步骤 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产生大致分为 7 个具体步骤。首先由 省级政府、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推荐或者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产生候选人。 第二步, 20 多位院士、专家要对候选人进行咨询打分,投票选出 5 名候选人进入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的第三步,接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表中,共设计了科学思想品德、重要科技贡献、社会科技界威望和专家系数四大项, 8 个评价指标来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们进行评价。在接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的过程中, 5 位候选人还要经过两关考验,第一关与评审委员面对面,介绍个人的情况和主要成就。第二关评审委员们要到候选者工作的研究室、试验基地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经过两关后,评审委员们再次投票选出了两位获奖者。由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对两位获奖者进行审定后,经科技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最终由 国家主席 签署证书,颁发奖金。 推荐资格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 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 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这下明白了。原来说到底,只有“ 省级政府、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或者最高奖获得者 ”方有资格推荐!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所说的 “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原来是这么回事。有资格可以向诺奖委员会推荐的科学家,却没有资格向中国国家推荐。博主曾想写一篇“饶毅去哪儿?”不必了。 程序。所谓科技奖,理应由业内人士推荐。不知 省级政府、国务院等有关部门 究竟在“科技奖”的评审中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同样有资格推荐的“ 最高奖获得者 ”,截止2015年1月,共有寥若晨星的25位。他们或不了解,或不推荐屠呦呦,也就可以理解了。 于是,想推荐者没有资格,有资格者不予推荐。 这就是“程序”,中国特色的程序,得以堂堂正正地把屠呦呦排除在外。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229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国科技进步的主战场在北京?
热度 4 Nancyback 2014-1-12 15:21
国家最高科技奖已经颁了 10 届以上吧,据说已经有 22 位老前辈获奖。 印象中好像大部分是住在北京的老先生们获奖。 不知道有没有或多少位不住在北京的老先生已经获奖? 今年有获奖的老先生是在完成一线科研以后搬到北京做领导的。 这说明政府对作出成就的先生们还是比较照顾的,把他们的晚年安排到了北京。 还是说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主战场本来就在北京? 2014 年 1 月 12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0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可怜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热度 26 陈安博士 2012-2-14 20:05
  神州的事情,官方给出一个荣誉,我们可以认为是一根香蕉,那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到的,你得“够”,使使劲“够”才行,使的劲不够大,姿势不够好,都不会让你轻易地“够”着。   而且,你今年伸长胳膊“够”一回没够到,明年还欢迎你来继续“够”,还是“够”不着,那就后年,如果你足够健康,工作也做得不错,国家的这根香蕉会等着你。   西方人的奖励也有类似的,但是总体情况要好多了,比如诺贝尔奖,不需要你巴巴地去申请,七老八十的人了,还得书写各类申请材料,态度不端正不给,书写不工整也不给。人家是过几个人的目之后,觉得不错,在吃自助餐前伙计们一起投投票,到点就打电话告诉你啥时候“来领奖金吧”,俺觉得,这个对于老人尤其显得重要,如果是三十四十左右的年轻人,挂起香蕉多让你够几回,大家反正脸面都还没脸盆那么大,“够”几回现眼就现吧,但是如果是个八十老头,人家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你还让人家“够”啊“够”的,就没劲了,而且,即使老头们自己没兴趣“够”,单位还想“够”呢,就会跪着趴着求老头去“够”。      自从神州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开始颁发,我就觉得一个一个可怜的老头就会痛苦不堪。之前俺们愚钝,还以为是直接发呢,后来看一篇报道,说得申请,还得去答辩,我的天!咱不去丢那人行不?!      所以,我说,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是可怜人,当然,可怜不是他们本身的错。   还好里面没有老太太,我一直是女性主义者,觉得老太太们不要这根香蕉也罢,就别和老头们一起出去丢人了。   只是俺不知道有过老太太去“够”那根香蕉的事情没?当然,结果肯定是尚未够到,我希望最好是没女人去“够”它。   当然,如果不申请不颠颠地去答辩就可以得奖,我认为此时智慧的老太太们可前往领奖。贾宝余同学的博文说还得特别地倾斜给老太太们,纯属胡话,我看老太太们千万别领他这个情,即使他的名字和贾宝玉就差一点点。
个人分类: 人论|6212 次阅读|49 个评论
科技奖励应该以人物奖为主
热度 8 孙学军 2011-2-22 07:29
我国科技奖励大部分是针对成果,只有少数针对个人。 中国科技奖励的授予对象绝大多数是科技成果。国家五大科技奖励中除了设奖数量极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 ( 每年不超过 2 人 ) 和国际科技合作奖 ( 每年不超过 5 人 ) 是人物奖外,设奖数量较多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都是成果奖。在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制度的影响下,各部 ( 委 ) 、省 ( 直辖市 ) 、基层单位所设立的科技奖励基本上都是成果奖。据统计成果奖的比例占奖励总数的 90 %以上。 我认为,我国现在的成果奖励形式值得商榷,应该向人物奖转化,理由如下。 一、从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奖励的情况考虑 诺贝尔奖就不要说了,是对人的奖励。目前几乎所有的西方科技发达国家大部分科技奖励都是针对个人的。估计大家,主要是考虑到以人为本。既然大家都是人物奖,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国际规范。这样的一个结果是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学者获得国际学术奖励。我们的成果奖励国际同行会不太明白什么意思,怎么让诺贝尔奖委员会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朝获得国际大奖努力,我们的科技奖励应该具有选拔这类学者的功能。 二、从科技发展客观规律考虑 从科技的发展规律看,科学技术的本体是个人,虽然现在单靠个人无法完成一项重大的课题,但课题设置都是有一个课题负责人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或指导下开展其中一部分工作,因此从贡献大小看,负责人应该远远超过其他参与人员。 三、从科技奖励对象的公平性考虑 成果奖有参与人数的限制,而且最后获得的相关后续利益上,存在更大的利益差别,例如省部级的奖励,一般单位只承认前几名,而排在后面的人几乎没有太大作用,一些有一定贡献,但无法列入成果奖励名单中的参加人员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这样必然造成在申报过程的因利益争端造成的人员之间的不和谐后果。也是对那些有贡献没有进入成果奖励的成员不公平。如果是采用人物奖的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贡献评价个人的整体成就,相应给于一定级别的奖励,那么这种奖励,对个人来讲,不需要获得许多成果,只要在个人的学术生涯中获得一种级别的奖励就可以了。参加同样一个成果,只要参与工作有贡献,每个参加人员都可以根据贡献大小作为申请个人奖励的成绩,就不存在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格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而且对一个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整体贡献大小,相对比较容易评价,而对一个项目的评价反而不太容易,也更加浪费行政资源。 四、从科技奖励的目的考虑 科技奖励本身不是目的,作为促进科技进步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激发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激励理论认为:要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必须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成果奖励的方式会出现一个人有许多成果的现象,单位和学界对个人评价往往会根据这个人获得什么档次的成果奖励多少次来衡量,实际上往往把个人的真实贡献忽略掉。例如有的人可以利用行政资源掠夺其他同事的成绩,自己作为主要负责人甚至第一完成人获得成果,而真实的贡献可能很小,或者尽管在行政管理方面投入很大,甚至同事都能认可,但真正的科学技术贡献并不大。经过多次的类似操作和积累,这样的学者会被包装成学术大家,因为成果档次高,获得成果多,最终职称、学术地位等都能很容易获得,至少有一些院士就是这样获得的。既然科技奖励的目的是鼓励学者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这种成果奖励形式最终是鼓励获得行政资源的能力,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从科技奖励的国际潮流、科技发展规律、针对对象和目的等角度考虑,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我们的科技管理机构应该大胆创新,大力调整科技奖励的制度和政策,使我国科技活动溶入国际潮流,以更加有利于鼓励创新,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的科技政策目标的实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主日记 1月14日
xupeiyang 2011-1-13 21:33
博主日记 今天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大会我们的母校老师王振义院士领奖 今天我去中国知网CNKI CHKD项目验收会 1月14日 ·1784年, 美国独立战争 正式结束 ·1943年, 卡萨布兰卡会议 在 摩洛哥 举行 (图) ·1963年, 法国 禁止 英国 进入欧洲共同市场 ·1989年,《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发布施行 ·1998年,关于环境保护的 南极条约 议定书生效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1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辈最大贡献
jitaowang 2010-11-25 15:23
我们常说: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了我国近代的贫穷和落后。 我的老师辈优秀品质可能就是抗折腾。不屈不饶地把近代科学的教学、科研的文化和体制在贫穷和落后的中国坚持传承了下来! 以我从解放前做中小学生和解放后成为大学生和教师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来说, 这无疑这是我的老师辈们最大贡献! 一贯重视师资质量 从高中开始,就直接受到当时的大学教师和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专职或兼职给我们上课等。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就是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赵富鑫教授、化学老师、数学老师和生物老师也基本上都是有大学或科学院等背景的资深工作经历的学者。高三以后和大学都是在解放以后,大学的上课老师也多数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授,即使有本土的教授也都有很好的造诣。但是在解放以后的大学中官方的语言是运动不断,也可以说很多次是对知识分子的折腾不断,特别是高等学校中对教师的批斗不断。我们的老师辈多数都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并且挺了过来。如今大学中强调教授上课也无疑是正确的。 重基础抵制学术一边倒 从 52 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以后就开始强调向前苏联学习一边倒,但是到了我们的老师辈那里基本上就变成学习前苏联的重基础。例如,当时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吴征铠教授(后为院士)就非常形象地说:要培养金字塔式的人才,而不是剃胡子刀式的人才。对我们 55 届化学系学生还专门请物理系系主任王福山教授为我们上理论物理课程。当时复旦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谈家桢教授(后为院士)就非常坚决地反对米丘林学说和李森科学派,后来还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而轰动一时。 历经反右、批斗等折腾 从 1956 年的反右到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一直被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折腾着。其中有的就被逼自杀身亡,但是多数还是抗折腾过来了。例如,有机化学老师朱子清教授(当时曾因为贝母植物碱研究而荣获首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陈耀祖讲师(后为教授和院士)因为 1955 年被强制支内调到兰州大学可能有些意见就曾被定为右派。又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当时国内著名的无机化学严志铉教授和著名的分析化学赵丹若教授都因被批斗身亡。当然更多的老师们还是抗折腾过来了,传承着我国的近代科学的教学、科研的文化和体制。 学了概率论只能用于搓麻将 我的老师辈们都是身经解放前后的。解放前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程度,是现在年轻人很难想像的。当时以及解放后很长时间中教师们除了上课教书用的粉笔和油印讲义(当时对自编教材的称呼)以外很少再有其他经费,自然科学专业还有实验费。学校科研经费可能是从教学经费中挤出来的。科学院的研究所才有研究经费。我们化学系 55 届毕业班的毕业论文就基本上都是到科学院的研究所中完成的。因此那时留学国外名师的一位有机化学教授就在聊天时,对我说过:国外学了概率论回国后只能用于搓麻将,能赢!。然而,著名的黄文魁教授( 1982 年 12 月 24 日在广州因飞机降落时起火身亡,时年 54 岁。否则一定是著名的院士)当年就是在中科院和复旦大学同时工作的朱子清教授指导下在复旦大学这样困难条件下、日日夜夜、大量采用瓶瓶罐罐的方法来完成贝母素结构测定的重要实验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部委的五年计划重大项目等经费的资助。复旦大学也开始真正走上向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的道路。80年代的教育部和各工业部委相比是非常穷的。大学教师们通过各工业部委项目得到资助是很有限的。这是由于部委之间的界限,完全不能和目前大学得到的经费额度相比。尽管如此,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的名单中大部分还是我的老师辈,除了 航天、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领域以外,所能得到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我国不是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心,我国的 最高科技奖中,除了 袁隆平等少数个例外,并不能和世界级的 最高科技奖项相比 。尽管能得到 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人数极少、 国内面上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和欧美等相比还是低下的。可以看到我国对知识分子政策和国家科技政策正在向正确方向转变着。只是还是太慢!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该奖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已有 16 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 2009 年 谷超豪 1926 ,著名数学家), 孙家栋( 1929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2008 年 王忠诚 1925 ,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 1920 ,化学家) 2007 年 闵恩泽( 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 1919 ,著名植物学家) 2006 年 李振声( 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 年 叶笃正( 1916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 1922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4 年 空缺 2003 年 刘东生( 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 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2002 年 金怡濂( 192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 年 王选( 19372006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 19192005 ,著名物理学家) 2000 年 吴文俊( 1919 ,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 1930 ,杂交水稻之父)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1-11/101819442804.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8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谷超豪院士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tarimriver 2010-1-11 17:17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民盟盟员谷超豪同志喜获 200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继 2007 年度吴征镒、 2008 年度徐光宪之后,民盟盟员连续第三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 1926 年 5 月生,浙江温州人。 1952 年 10 月加入民盟。 1948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1953 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 1959 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中国科技大学 校长。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专长 偏微分方程 、 微分几何 和 数学物理 ,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 规范场数学结构 、 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 经典规范场 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 吴征镒(1916-),吴征镒童年时先入家塾,1929年就读江都县中,1931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 1933年考入 清华大学 生物系,1937年 本科 毕业。1940年-1942年进入 西南联合大学 理科研究所攻读 研究生 ,师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张景钺教授( 北京大学 生物系主任)。 张景钺 教授是我国植物 形态学 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吴征镒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9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后曾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云南省科协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编。他自1980年后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瑞典植物地理学会名誉会员,前苏联植物学会通迅会员。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2008年1月8日,吴征镒院士获得了2007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 被子植物 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     吴征镒院士自1936年起从事植物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先后去过除 非洲 之外的四大洲观察植物。多次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胩物质的形成与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对以上各学科的造诣日深,提出了指导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迄今为止,己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10部学术专著。他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并发表了1300个以上新分类群(植物亚科、族、组等新等级不下10个,新属10个),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吴征镒院士多年来专心从事以中国植物为中心的东亚植被和区系研究,潜心研究生物多样性,编著了大量宝贵文献,为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和其它有关研究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 日本 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nal COSMOS Prize 1999),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荣获2007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征镒院士的兄长分别是著名医学家 吴征鉴 院士和著名物理化学家 吴征铠 院士。五个兄弟中,有三位院士吴征铠、吴征鉴、吴征镒,一位著名文史学者、戏曲学家 吴白陶 (征铸),以及资深工程师吴征莹。 徐光宪(192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汉族。1920年 11月7日 出生于 浙江 省绍兴上虞市,曾就读于著名的春晖中学,受到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弘一法师)等著名前辈的熏陶。1944年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 北京大学 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徐光宪夫人 高小霞 ,亦是化学家。   20世纪50年代,徐光宪发表论文《旋光理论中的邻近作用》,揭示了化学键四极矩对分子旋光性的主导作用;50年代,他改进仪器设备,把 极谱法 的测量 精度 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国际上较早测定了 碱 金属和碱土金属与一些 阴离子 的配位平衡 常数 。根据弱配位平衡与吸附平衡的相似性,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可以简便地描述 溶液 中弱配位平衡过程。1957年,徐光宪被调往技术物理系工作,开展核燃料 萃取 化学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被国内普遍采纳的萃取体系分类法   从70年代末开始,徐光宪主持开展了对 稀土 量子化学和稀土化合物结构规律性的研究。1982年,徐光宪通过总结实验资料和分析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提出原子价的新 定义 及其 量子化学 定义,圆满解决了Pauling、Mayer等人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徐光宪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1986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1991年,在他的努力下,利用 世界银行 贷款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 实验室 。   徐光宪热心教育事业,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兼任多项学术职务,为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至今已发表 论文 400余篇和10本 教科书 及 专著 ,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光宪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8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