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成就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成就感

相关日志

研究生如何保持科研的新鲜感?
热度 7 wangdh 2020-6-21 11:30
研究生如何保持科研的新鲜感? 王德华 大家都知道做学问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好奇心就是童心,对什么都好奇,问题多,喜欢问。对一件事情执着地喜欢,就一定是感兴趣了。 做学问的人也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心理体验,如困惑了很久的一个问题,突然明白了。科研思路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摸索了很久的实验方法突然成功了,几经折腾的稿件终于被接受发表了,熬夜奋战的学位论文终于完稿了 … … 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种出乎意料的喜悦,那种从天而降的幸福感,是学问人特有的。 有研究生问:“我感觉对科研失去了兴趣,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做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报告的时候,我经常引用一位研究生十年前在科学网上写的话:“当初自己第一步踏入科学院大门的时候,也曾信誓旦旦想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在这个传说中中国最好的科研条件与科研环境的院子里。然而三年多过去了,自己的抱负也在一天天被磨灭,机械重复的实验操作并着生活演绎着一个穷苦博士的本色生活。长期的基础研究除了一个个数据累积让人看不到丝毫的创新或者进展,写的文章也丝毫无新意,完全是为了毕业,而非研究。 ...... 我时常痛苦的不只是身体上遭受的折磨,更是对自己未来的定位,自己科学研究的意义。” 先不讨论这位学生的感觉是否正确 (如收集数据本来就是很枯燥的),这种心理状态是很折磨人的。这种心理状态也是很常见的。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除这种心理。 我个人认为,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没有成就感,看不到希望。所以,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成就感。 我们常说劳动使人快乐,但也有不少人说:一般人都是不喜欢劳动的。劳动不快乐,也是没有成就感的一种体现。人们一般付出了劳动,就会有一种期盼,希望看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自然就不快乐。劳动是需要回报的,费力不讨好,就没有成就感。人不能总是付出,不能总是期待,不能总是看不到希望。一次次的失望,人就没有了希望。 成就感就是兴奋剂。所以,要时不时地有个小成就。小成就多了,心理快感就多了,幸福感自然就有了。 怎么才能让自己经常有小成就呢?多给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小目标围绕着自己的大目标。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了,离大目标就越来越近了。逐渐看到了希望,离预期越来越近,就会幸福感满满。设定小目标是很容易的,如规定几天精读一篇很久就想精读而一直没有读的论文,完成一篇曾经想写而没有写的科普文章,整理一下自己的笔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留出时间去一趟一直想去而没有去的公园、博物馆,或者看一场自己很早就计划的音乐会 … … 一直憋大文章(点数高的文章)的研究生们,也要时不时地发表一篇小文章 (其实文章不在大小,而在科学意义)。如果一直没有文章发表,看到周围同学们都有文章发表了,心里难免会有些焦躁。 能够调整自己心理状态的方式很多,总能找到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办法。生活中经常有成就感,有了幸福感,就会保持科研的新鲜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716 次阅读|17 个评论
成就感与目标:快乐、自信与动力的源泉
热度 7 tshenbin 2017-1-27 10:27
春节将至,一位老同事通过微信发来了节日问候,彼此寒暄了几句之后却开始跟我抱怨工作的郁闷和迷茫。其实作为青年才俊,在原单位他也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所以我不由得开导了他几句,不外乎要快乐、要振作云云。而在我说快乐的时候,脑海中却闪现出“ 成就感 ”这样的一个概念。 结束谈话后,坐在电脑前的我也陷入沉思——自从2015年的人生转折之后,或多或少,内心中的“小我”总在“过去”、“现在”和可能的两种“未来”中穿梭、徘徊,多少也有些迷茫、困惑和不快呢!而与老同事的短短几句互动,借着“成就感”这三个字却让我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如同在混沌污浊的室内待久了,突然开了一扇窗、得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一样的感觉。 想起约翰·列侬( John Lennon )的一句话: “ When I was 5 years old, my mother always told me thathappiness was the key to life. When I went to school, they asked me what Iwanted to be when I grew up. I wrote down ‘happy’. They told me I didn’tunderstand the assignment, and I told them they didn’t understand life. (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 快乐 。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而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 是啊,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人生怎能没有快乐?怎能陷于迷茫、空虚和无所事事?!问题是,如何才能快乐?怎样才能有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人生? 那就是“成就感”,快乐的人生需要不断的创造“成就感”!很多人、尤其是曾经所谓的“成功人士”郁郁寡欢、萎靡不振失的原因就是“成就感”的缺失—— 至少,现在我这样认为。 什么是“成就感”?为什么是“成就感”? 所谓成就感,比较专业的说法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的一种感受。简单点,其实就是达成目标的感觉,一种愉悦、满足的感觉。英语怎么说呢? A proud feeling of having done somethingdifficult and worthwhile. 而这种感觉的认知,更多时候却是来源于各种物质的、口头的甚至是无形的外部因素:年少时,成就感来源于父母、老师和长辈的夸奖;长大了,成就感来源于各种褒奖、荣誉、职称的晋升、论文的发表甚至收入的增长等等;而有的时候,成就感甚至就来自于一个赞许的颔首、一个羡慕的目光。 就像味精给汤增添鲜香一样,成就感也会给乏味的生活带来喜悦和甘甜,也会给消极、迷茫的人注入斗志、甚至“满血复活”,更会激励人们不断奋斗去达成更高的目标。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当我们夸奖他吃得快、吃得多的时候他脸上难以掩饰的笑和试图更快吃下那碗本来要剩下的饭的样子,这就是“成就感”的力量。 既然成就感来源于达成目标,那就是说成就感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 一个目标 ”。 人生的目标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数字(金钱、奖项),也可以是头衔(职称、官职);可以是超凡脱俗,也可以是物欲横流;可以是凌云壮志、也可以是平凡无奇。但是无论怎样,在终极目标之外,每一阶段都要有一个可以达成的小目标,这样的阶段目标就是通往达成终极目标的奋斗之路上的加油站,就是给不断向着终极目标砥砺前行的奋斗者的兴奋剂! 一旦失去目标,人生就会没有奋斗的方向,自然就不会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而只有高远的目标,却不能从阶段性目标中获得成就感,过度的压力加上长时间的奋斗就会使人失去信心、产生挫折,甚至自怨自弃。 所以,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阶段,无论做了什么样的转折,及时标定一个可达成的目标并为之努力,那么,奋斗的路上就会不断享受成功的乐趣、就会不断得到信心和动力,也才会一步步迈向终极的成功——或许,这才是快乐人生的真谛? 王首富不是说了吗——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 来来来,金鸡将至,何不也来定个小目标、来年也找一点成就感,为这个功利烦杂的世界里日渐迷茫的生活增添点快乐、自信和动力…… ——偶感于丁酉岁末 Winchester,MA
个人分类: 一样生活别样情|955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让铺路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黄安年 2016-9-10 20:05
让铺路教师有 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9 月 10 日发布 如果说大学教师是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铺好路,那么中小学教师是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夯实基础铺好路。教师是铺路人又是引路人。如同在科研领域基础研究往往是“短板”一样,在基础教育领域领域往往也是整个教育战线的“短板”,需要解决好补短板问题。 昨天,国家主席、总书记习近平回到上小学和初中的八一学校和师生共同欢度教师节。他说:“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 这些讲话精神都是很重要的。如今某些人大有万般皆下品,唯有科研高的味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高新科技的突破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铺路、开路、引路。 *********************** 习近平看望师生时说:这里没有首长,都是学生 2016-09-10 13:05 新华通讯社 图:新华社记者鞠鹏、姚大伟 文:新华社记者霍小光、张晓松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9 日上午, 习近平 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 八一学校的前身是 1947 年聂荣臻元帅在河北阜平创建的荣臻子弟学校。 习近平曾在这里度过小学和初中的时光。他正是从这里初中毕业后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在那个艰苦备尝的环境中经受了长期历练。 上世纪 50 年代的学校大门(八一学校供图) 当年小学部的教室(八一学校供图) 在展示上世纪 50 年代校园布局的展板前,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观看。他指着展板说,这里是礼堂、这是餐厅、这是我住过的宿舍楼 …… 总书记触景生情: “ 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 ” 始建于 1952 年的学校礼堂原貌(八一学校供图) 如今的荣臻礼堂楼(八一学校供图) 参观校史展时,习近平看到了自己的学籍档案,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老照片。总书记如数家珍地说起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名字,讲述了一桩桩有趣的往事。 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 1979 年 3 月 1 日 。习近平和当年的老师同学一起回到学校,参加庆祝建校 32 周年活动。(八一学校供图) 如今,又回到阔别许久的母校,习近平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 “ 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 1992 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向学校 45 周年校庆发来贺信。 八一学校几位退休老教师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今天他们高兴地见到了当年教过的学生 —— 习近平。师生见面分外激动。 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 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愉快回忆往事,还聊起其他老师、同学的近况。习近平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 习近平同几位老师交谈。 一位老师情不自禁地对总书记说: “ 您心里总是装着学校,装着老师,装着同学。 ” 另一位老师说: “ 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 ” 习近平答道: “ 是老师培养了我们。 ” 在同师生座谈时,八一学校校长沈军首先发言,他说,欢迎首长回到母校。 习近平说: “ 到这儿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 ”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八一学校 八一学校今非昔比,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历史名校。 习近平考察了学校的特色教育 —— 他走进实验楼,来到八一学校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科普小卫星课堂,仔细观看学生们正在研发的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向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卫星实验内容和特色功能。 习近平对同学们说,你们很了不起,我上学时,也就是组装个矿石收音机。你们从中学阶段就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兴趣特长,打下牢固基础,将来上大学继续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连贯起来,这很好。你们的小卫星发射时别忘了通知我一下。 足球,是八一学校的传统项目。宽阔的操场上,小足球队员在老师指导下正在进行带球过人训练,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看到总书记来了,老师一声招呼,小队员们兴奋跑过来,争着向习爷爷问好。几位小球员还展示了球技。 总书记走到孩子们中间,拍了拍几个小队员的肩膀,笑着对大家说, 50 多年前我就在这个地方踢过球。那时候还是土场子。 当年学生们在操场踢球(八一学校供图) “ 我们的球队在北京市比赛中拿过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四名。 ” 总书记对孩子们说,看我现在身体这么好,都是小时候体育运动打下的基础。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希望八一学校足球队将来出一批足球人才。 考察期间,习近平来到学校高中部教师办公室,看望正在备课的老师,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及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感受。总书记说,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 习近平还同师生代表进行座谈。 习近平强调: ——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http://news.ifeng.com/a/20160910/49949158_0.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成就感
libseeker 2015-12-1 22:14
成就感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一种心理感受。种种原因,于我,成就感似乎愈来愈模糊了。 曾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与同时参加工作的要好的同事酒桌上曾说过:如果能专注做一件事情,坚持十年以上一定能够有所作为。那时大家颇有“共鸣”,可以说是达成共识。如今,快20年了,也许我算得上是“达标”了,但谈不上啥作为。倒是其它同事,职务职称、孩子车子房子等方面均形势大好,均比我更有作为。(我家孩子还上幼儿园,是最小的。)如果“民主评议”一下,我确实是最没出息的。 近半年,加了大学同学及初中同学微信群。大学同学好些在商界,好些同学取得了一定成就,有的经营的公司为上市公司。部分同学间聚会较为频繁,不时晒一些照片。还有一个主题是股票,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初中同学,也不乏商界成功人士,“小老板”居多,幸福指数相当高。我羡慕同学们的潇洒。 还听过数场报告,有的介绍报告人丰功伟绩颇为冗长,有几分反感的是有的报告人报告过程中一再报告自己的非凡经历非凡业绩。给人感觉是“成就感”过剩,听众不羡慕不嫉妒甚至觉得可憎。某日超市买点东西,接了一个电话,有人“慕名”找上我,报告他有划时代的成果,成果近期将出版出来,让我给予关注并宣传推广,让我听的一头雾水。我觉得自己很“无辜”。见过一份求职书,本身有“代表作”或“核心竞争力”,详细到小学时得过几次三好学生也写上,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或许于个人那是不能忘却的特别成就或重要成就? 时不时要写个人简介或作者简介的信息,以前我羡慕出版专著xx部,发表论文xxx篇,觉得“高大上”,现在觉得“呵呵”了,因为很可能被“秒杀”,比如因为人家有“重量级”成果(以少胜多,以质取胜),或者有重要职位(所谓官大学问大),或者有财…… 成就感,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加上世易时移,价值观亦在发展变化。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已然粪土好些年。 有道是知足常乐。成就感,莫须无。其一,算是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不然的话,或许此时此刻我躬耕于那地其实不肥水也算不上美的小山村;其二,近年耳闻目睹不少师友与亲朋与疾病抗争,有的很小,有的很年轻,很无奈,生命原本如此脆弱,经受不起过多的“风吹雨打”;其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本篇文字断断续续,经多日方得以“完工”。原本似乎毫无“成就感”可言,然而确确实实“成就”了近日之“文字欲”,算是小有成就,心情舒畅多了。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2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人对做学问至关重要。。。
热度 2 ybulin 2015-7-23 17:37
做人和做学问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 从小处改变自己,细节决定过程, 过程决定结果,结果决定成就感; 潜心耕耘、期待收获的季节到来;
3564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研随感
热度 1 jingbz 2014-10-15 19:07
2014年主持了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科研项目,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室试验、栽培试验、各地试种、野外调查,终于完成了第一篇科技论文,已投稿,等待审核和发表。这一年虽然辛苦,但是有所收获,还是有一种成就感的。也许科研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摸索,最后有新的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进一步看到它的价值,它带来的观赏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据之美
neohua 2014-9-28 14:22
最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找工作了,十分喜欢数据分析,在海量数据发现别人不在意,未发现的规律,有一种解密的感觉,十分有成就感。可能这也是人人都有的好奇感吧。 去年主要是一些交通数据,个人感觉到了瓶颈。属性较为单一,一些数据缺乏,需要各方配合才能得到。往往做起来感到束手束脚的。所以希望能从事BI方向的数据处理。 这个行业起步较晚,现在各个公司需要的大多是3年以上工作经验,可能都没有健全的人才培养计划吧。由于一边赶论文一边做一些BI数据处理的事,一直没有机会复习下数据结构算法方面的书,错过了不少机会。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写这些,希望给在找工作的小伙伴们一些建议。 1.时间允许还是要复习下算法,因为面试问题都是这些。 2.工作一定要找自己喜欢的,要坚持不论别人怎么看。 唯心不易······
个人分类: 点滴生活|2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最痛苦时--修改综述
热度 8 duoduo1208 2014-9-20 20:26
一个多小时之前 我突然又变得狂躁了 给好友发微信说:“我想去屎” 真的是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的感觉 现在是研三开学不久 可是这半年的论文写作与修改 却在一点点的蚕食着我对科研的兴趣 我不知道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正常经历来增益我所不能 还是我真的在一点点的离它越来越远 真的是自己的错 科研的第一篇论文竟是写的综述 初稿去年年底就完成了 可是之后一次次的修改到定稿 以及投稿之后三次的返修意见 一直到现在 折腾的我已经一点耐心一点爱意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了 科学网上之前就n多人辩论过研究生适不适合写综述 舆论大部分是倒向“有意义的综述应该大牛来写” 经过这半年多的亲身经历 我也确实承认 研究生 尤其是硕士研究生 没有经过科研的锤炼没有在自己的领域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 站不到一定的高度 写出来的东西确实是会差很多 可是 我想说 综述真的好难 为此付出的汗水和时间别人是看不到的 一趟趟地跑国土四楼借保存本、基藏本去阅览 几百篇甚至更多的文献阅读做标记 聆听与之相关的讲座及牛人的观点 自己反反复复地咀嚼不同角度地审视 笔记画了一页又一页 观点一个又一个推倒重来 还记得去年写综述到痛苦时 笔记本上写的一段话 “写综述就像生孩子 生出来之前你绝不知道孩子长什么样 刚开始你只知道你要生 你补充各种营养 查阅各种资料 有用的或者不知道有没有用的 你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个未知” 终究是写出来了 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成就感的 或许在别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但是有自己的总结有自己的构思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乎经过多次修改自己也较为满意时候投出去了 我不知道网上很少有人分享或觉得修改论文的痛苦 难道真的那么简单 难道按着审稿意见修改就是了么 我不懂了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么痛苦 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感觉: 我一个人在路上 我不知道我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是什么有什么标记 我很茫然我到处乱撞 有时候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审稿人什么意见 我听从并扩充它 扩充到满满到覆盖到所有我能想到的 有时候我又特别的倔强 我内心不愿意接受一些东西 我就用拖延去抵触它 最终我会妥协以至于看不见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两种其实都不太好 都听从都接受都加入以后 就像导师说的 水加面、面加水 最后就是四不像了 什么都不是 而倔强的坚持自己 会让自己很痛苦 因为你在做无谓的抵抗 那种难以过去的坎会让自己每走几步就要被绊倒一次 部分妥协 部分坚守 原来科研 根本不是幼稚的曾经的我们想象的样子 就像我崇拜的一个人说过 “知识和权利是联袂的,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何时能够从心底接受了 我们这些科研菜鸟才不会过的那么揪心和矛盾 近期和几个好友聊起过 大家对待科研的表象态度都是拖延 或许有人会说 这就是你们懒惰的结果 是的 不排除是一个方面 另外呢 深层次的原因呢 我不爱它 它不能给我带来快乐带来成就感 它和我的价值观是悖离的 我无法说服自己 就这样我们在一边逼着自己一边放纵着自己 苟且的生活着 我一遍遍地去拾起正在掉落的兴趣的碎片 我告诉自己 我不要把它想象的太神圣 它只是一个职业 它可以提高你的某些能力 仅此而已 坦然接受这个事实 就不会过的那么闹心 就像爱情 不要想象的太过美好 就不会那么锱铢必较 就容易得到满足 生活也就容易多了
531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人生第一次开博客
热度 3 xlwwc 2014-8-5 19:44
昨天晚上申请了科学网的博客,今天看到申请通过的邮件时,有点小激动。我也可以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了!科学网啊,觉得这是个神圣的地方, 能在这上面开博客、写博文是否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肯定呢?科学网上面的牛人太多了,院士、千人、百人、教授一抓一大把,像我这种小人物能与这些大牛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面“平起平坐”,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记得第一次发现科学网这块宝地是偶然间看到别人写的博文链接过来的,发现里面博文还真的挺有意思,当时我还是一个小硕,正经历着“研二之痒”,自己的实验任务十分繁重,课题也没有什么进展,整天愁眉苦脸的,但是自己又想快点出结果,干出点成果出来。当时纠结的心情很折磨人,于是喜欢在网上看一些有关科研的吐槽,不得不说,科学网上的吐槽都挺专业的!有的时候还真的看不懂,什么自然基金申请内幕啊,什么科研伪装啥的,这些强烈的吸引着我的探知欲。 逐渐的烟酒生的生涯快到终点了,对科研也不再吐槽了,而是渐渐的喜欢看一些大牛写的博文,因为他们说的话经常给人拨云见日,一针见血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经历千辛万苦,但是总是用一些诙谐的语言轻描淡写,带给了我无尽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正是我所缺的! 如今已经硕士毕业了,但是突然发现自己对科研还是有点兴趣,希望在工作岗位上面还能抽出点时间去做一点科研,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心不死,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能在这里开博客,我会好好珍惜这个平台,只是希望记录下工作后的我在科研的道路上面的点点滴滴,能够和同行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希望借写博客这种方式提醒我还是个科研之路上的前行者,要时时刻刻记住给自己充电。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这人生的第一篇博文将激励我继续踏上科研之路,希望自己有所成就!
个人分类: 随感|179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大数据证明怎样让MOOC更吸引人(转)
dechang 2014-5-19 13:56
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之一。 MOOC的学生流失率一直是关注焦点,开课教师也会绞尽脑汁地吸引、鼓励学生,哪怕只是多学一点点也能让教师的成就感提升。最近读的两篇论文分别基于 coursera 和 edX 的数据,从课程制作和授课过程(运营)两个角度分析了如果提升学生的活跃度。有些结论显而易见,有些结论令人惊讶,对开课教师以及平台设计和运营都很有借鉴意义。所以,将其主要结论摘要于此,并夹带一些个人感受。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本文不赘述,感兴趣的请查阅论文全文。 制作更吸引人的课程 论文《 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 》由 MIT 的博士生、博士后,及 edX 工程副总裁共同撰写,发表于应 MOOC 兴起而新设立,专注于教育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的会议——ACM Learning @ Scale。它分析了edX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统计得出怎样的视频更吸引人。 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 基于edX数据的统计,无论视频多长,用户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比如长度超过12分钟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只有3分钟。所以,“ 短视频到底多短最合适”这个问题有了标准答案了:6分钟。 这个数字挺难让人接受的,因为按多数老师的习惯,6分钟根本讲不了什么东西,15分钟都勉强。但和下一个结论联合分析,其实真未必做不到。 语速快,很关键 虽然统计数字表明语速和视频吸引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但当语速达到每分钟185-254个单词(对应中文我估计少说得300个字吧?)时,无论视频多长,都比低语速能获得更多注意力。原因很好理解,快语速常常伴随着激情,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更专注。所以, 教师越热情,甚至是激情,越能吸引学生。 语速加快,讲同样内容所需时间就会缩短,这样产出的视频就可以向下接近甚至达到6分钟的建议长度了。 录课前做好规划,让内容更紧凑,节奏更快,不说废话,不机械重复(学生可以自己重复看),剪掉“嗯”、“啊”等口头语,短小精悍的视频就有了。 教师头像绝非可有可无 对于大于6分钟的视频,有教师讲课头像的和纯ppt、软件操作等录屏相比,前者收获的关注更多。我想,这是因为头像总在动,比时长处于静止画面的单调录屏更提神吧。我个人确实比较喜欢那种头像嵌入视频一角的形式,但前提是ppt把那一角特意留出来,头像不会遮挡该看到的课件内容。 制造一对一的感觉 教师都习惯教室气氛,黑板/大屏幕,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甚至安排一些学生假装听众来提起讲课的性质。但数据分析表明,这种在教室/演播室,配置昂贵设备录制的视频,在吸引力上其实不如更低成本的私人录制方式。 教师坐着,面对镜头,背景就是办公室,像做单独辅导一样地讲课,效果是最好的。 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和坐在电脑前的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最契合。 这里的关键点,就是让学生有一对一的感觉。坐下来直面镜头,就基本创造出了这种感觉。语言上再 多用“你”而不是“你们”,用“咱们”而不是“大家” ,气氛就有了。很多不谙此道的老师课程开头第一句话总是“同学们,大家好”,我通常在那一刻就“出戏”了。 手写屏/笔是最值得购买的设备 可汗学院的视频是典型的手写笔应用,所以论文干脆将这种视频称为“可汗风格”。统计表明,与录屏风格相比,学生愿意在可汗风格的视频中投入1.5-2倍的时间。老师边讲边画,确实很像一对一给我讲题的感觉。或者在一片白板/黑板上用板书讲课,或者在ppt上勾画要强调的内容,手写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该看哪里,并忠实地跟着老师的思路。 用鼠标是很难“写”出好板书的。手写电磁屏用起来很直观,但也很昂贵。手写笔也够用,而且只卖几百元,非常值得配备一块。 让学习过程更活跃 论文《 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 》由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教授合作,发表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世界最顶级的学术会议之一—— WWW ,并且获得了 最佳论文亚军 ,非常强大。论文通过挖掘 coursera 上 Machine Learning (以下简称ML)和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以下简称PGM) 两门课各三次开课的数据记录,分析了最终成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提升课程论坛活跃度。 课程开始前后选课的用户质量最高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半个月,到课程第一次作业截止这段时间里选课的学生,其中的活跃者比例远高于其它时间选课的。所以, MOOC课程宣传的最佳时机,就是开课前后这个时间窗口,能获取更优质的学员 。 早选课的活跃度低,可能是因为学习热情在等待中消散,或者时间发生了冲突。第一次作业截止时间之后,再努力学也难以获得证书,所以对后续作业等也就不关注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开课时间起,哪怕到了课程结束之后,加入到课程但只看视频的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他们虽然不交作业、不考试,但也能从视频有所得,这也是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 有些MOOC课程结束后就彻底关闭,连视频都不给人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 另外,60%的学生是在课程开始前选课的,所以足够长的预告期还是有必要的。 学生越活跃,成绩越高 基本上, 学生的最终成绩和他在看视频、做测验、交作业和读论坛的次数是成正比的 。也应了那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老话。但“读论坛”这项活动有个独特现象,在80-100分这个区间会变成反比,也就是分数越高,论坛看得越少。这说明学霸对论坛的依赖不高。 论坛主要服务于 非 学霸 。 但不要以为学霸对论坛就没贡献,事实上他们很重要。统计数据表明, 占据论坛沙发的学生论坛活跃度都很高(侧面说明人数少),而且他们的平均成绩也在80分之上 。 最大的杀手,是做题 统计表明,并没有任何视频成为明显的学习终结者,但确实有些作业题目成为障碍,大量的学生被挂在上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说明 学习中止的很大原因是遇到困难,而非单纯的懒惰。如果能在解题过程多提供一些帮助,可以帮学生走得更远。 学霸和学渣的帖子有显著区别 只需要对讨论区做简单的词频统计,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交作业多的学生帖子包含更多术语,交作业少的则刷的只是存在感 (hello、me、I’m、interested是学渣高频词)。如此说来,假如要对学生论坛表现评分的话,那么词频统计的方法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另一个区别是帖子的位置。前面说了,学霸喜沙发。那学渣喜什么呢?喜欢提问……其实说提问的是学渣,是不对的。虽然统计表明提问者的平均成绩较低,但还没低到学渣的地步。真正的学渣是连问都不会问的。 虚荣心是可利用的 ML的第三次授课在论坛里引入了游戏中常用的勋章系统,结果论坛活跃度提升了不少。而且,勋章的展现越显著(比如紧贴着用户姓名显示),越能刺激活跃度。当然,负面作用也有,就是恶意投票的增加了。 总结:教师先洗脑,才能做好在线课程 两篇论文的分析虽然还谈不上全面、严密,他们自己也坦诚有漏洞。但瑕不掩瑜,这些结论还是很有指导性,并引人思考的。对我而言,它们坚定了我的一个观点: 一定不要照搬课堂讲课的习惯与模式到在线课程 。授课是一项以对象和目标为导向的活动,在线课程的授课对象构成要更复杂(年龄、基础、地域、作息习惯,国际课程还有文化背景差异),学习目的也多样(拿证、深入学习、大体了解、解决手头问题等),再加上学习工具与环境的剧烈变化,可想而知照搬课堂授课的效果会多差。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涉足在线教育。 先放下自己赖以成名的教学习惯与观念,用小白的心态重新学习如何在线授课,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转自孙志岗的博客“http://blog.sunner.cn/bigdata-tells-how-to-engage-with-mooc/”
个人分类: MOOC|2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毕业设计于大学教育的作用
热度 14 azureps 2014-5-7 08:56
毕业设计,这个大学教学中的经典环节,如今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已经名存实亡。甚至还不只是“实亡”哪么简单,相当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已经成为一次历时半年的”编造、抄袭和反查重“的综合训练。至少我自己就正在纵容甚至教唆那些少不更事的年青人们“如是做”,我为何如此?恨不得明天就退休,不敢奢望什么成就感,只求少点负罪感。本来,论行政职务和学术地位,象我这种无足轻重的一介布衣,压根不具备谈论这些“关乎未来之大事”的资格;为吃饭而站讲台的小老百姓也攀不起什么“成就感”和“负罪感”。怎乃,无论尊卑映入眼帘的事实总是无可选择,更不幸的是天生一双不知高低的眼睛和一付不通情理神经,想不到感觉到都实在没办法。如果鲁迅先生在天之灵能看到本人,肯定不会再去写什么“阿Q”,只会来写“阿F”。昔日“皇帝的新装”,如今本人衣柜里装的满满当当。 这是F老师感概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时写下的语句。偶然读到,内心不禁黯然,一句“皇帝的新装”让人感慨万千。在这个大学似乎以颁发学位证、毕业证的目的的年代,再硬着头皮要求学生在大学里学知识、学文化、学本领是不是太虚伪了?教师,曾经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君子形象已被世俗拨的精光,但为了生计还要“厚着脸皮自认知识的传播者”,像足了穿“新衣”的“皇帝”? 教学中许多问题让我难以招架。毕业设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先要忙于找工作,忙于研究生复试,忙于回家探亲,忙于培养工作经验,等这些都忙完了,空3`5周时间突击完成毕业设计 。在西澳大学访问时,知道他们的本科生在最后一年要完成“Final year program”,相当于咱们的毕业设计!在一篇文献里读到日本的本科生也是这样。猜想:毕业设计应该是全球范围内本科生应该完成的一项任务。这让我很吃惊!人家们用1年,我们用3~5周?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还不断在提“创新”!如果创新只是对外宣传而已,没有人认为谁真的会有创新,这种规则下的潜规则是不是就是教唆我们都在努力营造一种不诚实的“中国方式”,且有演变为传统之势? 实际上,毕业设计中一般有问题分解、文献检索、计算分析、总结汇报等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涵盖了人一生中所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步骤!认真完成毕业设计是对自己大学能力培养的一次实践,毕业设计也是大学里培养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实在太可惜了!毕业设计究竟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归大学教育的目的。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中讲大学教育的目的说:“教育的目的”这个短语非常陈腐,教育本没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我们接受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东西(I)。—— 这一目的于我极像“太极真法”,对大学教育的认识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神”一样的安德鲁.阿伯特不适用于中国,正如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总要问一句:学这有用吗?从务实角度竺可桢归纳了大学教育的6个目的(II): 1.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此6条中3,4与安德鲁有些相近,1,2,5,6仍属于武学之巅,难以登峰!且从毕业生流向将大学教育目的世俗化为两类:找到工作,攻读研究生!从这两类大学教育中看毕业设计有用还是无用? 在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生教育为3年,且毕业要求发表至少1篇核心以上论文。而毕业设计则是一次科研论文写作的预演! 首先,老师给出一个问题,要学会问题分解。学会分解问题是思考问题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要完成每一部分需要有几个步骤。这样一个分解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同庖丁解牛,能解牛才能理解牛,许多问题不会做,其实就像吃整牛,无从下口!只要能认真分解,将大问题视为一个一个的小问题,就没有难题! 其次,调查研究前人在分析类似问题中的方法,这便是文献调研,也有人叫情报检索!如果一个人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会请教长辈、老师,学习中也一样,文献检索便是整个世界的资料你都可以参考,而辨析哪些是对你有用的,如何获得最直接的信息是必须训练才能获得的本领! 再次,在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完成第一步中分解出来的小问题,逐一突破!这在毕业设计中,有的是需要计算分析、有的需要试验研究、有的需要社会调研,不一而论。 最后,如果你在研究过程中有所感,有所发现,你需要写成报告形式展现出来。这在工作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假使在本科阶段能有效的完成以上4个方面的训练,在研究生阶段就可以做的得心应手! 假若学生找了工作以后,我国对工程师的职称评审是:助工、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每上一个台阶就意味着会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按照我国规定,发文章是这些职称晋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假如到了工作单位,你很难有时间能像学校里一样学习,调研。如果能在毕业设计中有所作为,或有研究成果、或通晓研究方法,这势必对晋级职称有较大帮助。看到一些工作后的朋友找关系发文章,感触颇深!只要大学里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环节,发文章应该说就不会是什么难事! 至此,无论大学生在毕业后将要如何安排自己,毕业设计都是对自己将来有好处的!当然,如果学生一生打算依靠关系解决自己的问题,我讲的就全部都是错的。我讲的问题得先有一个假定:就是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一定的价值,为自己、家人、家族,如果还可以再把自己做大一些,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不可否认,现在依靠关系解决问题已经很难用极少数来形容,甚至于学生也很模糊哪些是我努力之后得到的,哪些是别人照顾我得到的。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最让人担心哪些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同学随大流,逐渐磨掉了自我奋斗的决心,从而迷失了自己。如果安德鲁说的太玄,竺可桢说的太虚,请考虑毕业后的去向,毕竟长怎么大养家糊口的责任必须要承担! 如果有同学已经感觉迷茫了,可以读读覃彪喜的畅销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中很现实的解读当今的大学,并对大学生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如何面对你在大学里遇到的种种问题有比较完整的建议!这是一本很全面的书。虽然我不想赞同他的观点,但不得不承认他讲的事实。但从学生角度思考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相信这本书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
个人分类: 个人随笔|7008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一年之计在于春
热度 2 xdong 2014-3-30 17:50
春天来了,花花草草都恢复了鲜活的生机。热情烂漫,翠绿如滴。写完了基金,又开始准备新一届毕业的学生答辩了,伴随而来的是改论文、投论文、发表,哪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是让人心醉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继续努力~
38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记忆中的鞭炮声-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热度 4 whoiswho 2014-1-30 07:29
身在国外的原因,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三十和初一都得正常工作,也没有那过年的氛围,倒也不觉得什么。倒是想起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先说说鞭炮: 年的气氛是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体现的。几乎每个小孩都有很多炮仗(爆竹,鞭炮),胆子大的年龄大点的,一般用个头大的强力鞭炮,那声音震天响,很有成就感。我那时候很小,也拿着大炮仗跟哥哥邻居的玩儿,左手拿鞭炮,右手那种连续燃烧的嘀嘀芯子(不知正式的名字哦,呵呵),高兴的左右手乱舞,结果,结果就是炮仗在手里炸了,爆炸声和嚎哭声几乎同时震慑周围,手被炸的乌黑。还好很快恢复,没落下残疾。在这种零散的鞭炮声中迎来年三十的高潮,也是鞭炮的高潮,每家每户都要放长串的鞭炮,哪家更响表示哪家来年更幸福,而且中间断,要不就是坎坷的预示。听到别人家的鞭炮声,往往来不及吃饺子就赶快挑着大杆子去放鞭炮了,除了自己家放还要帮爷爷奶奶家,叔叔伯伯家放,放的有趣,看和听也是颇有趣味,有的挑着大杆子,瞪着大眼,有的闭着眼睛,有的拿胳膊夹住耳朵,有的任那声音左右耳朵穿梭。有主意的把大串鞭炮挂在门梁或者门口的树上,拿洋火点着又倏地闪开,而胆大的会手提着放,再转着圈儿,吓得周边 看热闹的孩子哇哇乱叫,可一等声音停下,又呼啦围过来寻找犹豫引信而没爆炸的鞭炮,做二次处理后零星着放。那声响此起彼伏,有的声音震天节奏缓慢,有的声音清脆但紧锣密鼓,这声音能传到十里八村,持续几个小时。地上厚厚的一层爆炸的纸屑预示着来年花开节节高。不待鞭炮声落下,性急的人们开始放起了烟花,传统上附近区域的人家集合在一起放,小孩子们争先恐后从家里往外搬运,你一个我一个,你的好看我的飞的高,热闹异常。自己放的同时,其他燃放点或者外村的天空不甘寂寞,你方唱罢我登场,呼啸声伴随着美丽的烟花,让人应接不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笑闹,烟花渐渐少了,人群即将散去,这时候总又有沉稳之人慢吞吞的拿出压箱底的货,于是又热闹起来。而看着别人家热闹,有的孩子又缠着家长要,于是乎原来预备正月十五放的烟花也被搬运出来,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又过去,九点多钟,人群真的散去,三五成群,边打牌边看电视。 至此旧的一年就送走了,而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还要放一次鞭炮。前面的鞭炮是在门口放,有人围观,而这次午夜的鞭炮实在自家的院子内放。半夜迷迷糊糊被大人喊起来吃饺子,饺子里包着硬币,吃到了预示你本年运气最好。完了是“放炮”,这炮需要是大个的,外面包了金黄的纸的,三声炮响后一般就是鸡喊狗叫了,之后是一串的鞭炮,这一串与昨晚比起来一般要小一些,且是红色的,噼里啪啦,红红火火。不过这个半夜的鞭炮可没那么连续,性急的12点不到就开始了,而有的人则睡迷糊了,天亮了还没醒,等到拜年的来敲门了才匆匆的起来放起鞭炮。 打字好累,后面再写写吃和玩及串亲戚。
56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在想,教中学生数学应该是件比较有成就感的事
热度 1 active007 2013-7-27 19:23
记得中学时,我的数学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耐心、有知识、关心我的成长。如果能有一次机会让我选择,我想去做数学老师,初中或高中的。 想想以前参加过数学竞赛获过奖,大学时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全专业最高分,博士读数量经济学,虽然不是纯数学专业,但应该属于应用数学专业。我想,我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剩下的就是拾起来,我正在做,感觉真的很简单。我需要的就是细心、细致的把每个知识点熟悉起来,刷刷奥赛、高考题了。 根据自己目前的进程,暑假应该能初步完成高考部分。希望能完成全部,希望能顺利实现这个愿望。 人这一生真的很短暂和残酷,做点自己喜欢又有成就感的事吧!神马教授、神马学术带头人都是浮云。
2503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手动记录到光标点击【漫谈地球物理2013-03-03】
dongping2009 2013-3-3 08:02
从手动记录到光标点击【漫谈地球物理2013-03-03】 魏东平 现代技术发展到今天,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方便,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表现在我们研究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记得当初,大学期间学习“地震学”方面的课程时,老师讲到地震观测的章节时,便安排了相关实习内容,包括需要亲自动眼观察与动手制作的部分,例如架设三分量地震仪,来分别记录东西向、南北向与垂直向的地震动特征。现在仍然留在记忆中并觉很有成就感的印象有:第一次成功地记录到实际发生的天然地震;以及第一次成功地记录到台风信号,并通过测量计算大致准确地判定台风形成的时间与方位地点。 由于那个时候国内外技术发展方面的限制,这些地震记录我们可以用双眼直接“看”到:墨水笔在滚筒式记录纸上所划过的一道道弯弯扭扭的曲线。在随后的对 这些地震记录的数据处理中,我们也需要一件件地亲“手”而为,例如用乌尔夫网手动求解某个地震的P波初动解,以及数字化这些模拟地震记录后,再进一步进行地震震源参数的特性模拟等。 发展到今天,学生们现在所看到的,变成了隐藏在磁带或硬盘中一个个看不见的数字。他们所要去做的,也从原先部分可作为有研究意义的探索性工作,成为现在几乎是一件纯粹熟练工种的技术活。直接表现为:利用已经编制好的某一个或几个专业软件,手握鼠标,点击这些软件设置的相应功能按钮,便立即获得屏幕上弹出的、或是打印机吐出的一张张漂亮的彩色图片。 不过,技术带给我们轻松解放,使我们认为这一切成为天经地义的同时,我们似乎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大脑的思维也因此变得更为“懒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所有的所谓研究工作,变成了手中鼠标的移动及屏幕上光标的移动与点击时,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忘记我们正在做什么?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警示自己,屏幕上那一个个标示有“地震震中”、“理论地震图”及“地震功率谱”等字样的功能框,其后面的实际数学处理过程到底如何?我们能够进行这些数学处理过程的物理约束,及其所隐含的实际地震孕育与发生机理等,到底是什么?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末日之感: 有成就感和乐趣,一生很满足
yqbai 2012-12-21 10:24
虽然并不相信末日之说 , 因为相信这个日子没有人能知道 . 但有了“末日”之说,有娱乐,也有深思。 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提醒人们警醒 , 使得人们知道人类的有限和渺小 .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 能在有生之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就是幸运。 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当一个教师。很幸运,就从事了这个职业,虽然一生和平凡和清贫等词联系在一起,但觉得快乐和自由,有些时候还满有成就感。凭着高中对数学老师的崇拜和对数学的小聪明,选择了数学作为专业。虽然理想丰满,现实骨干。一生和劳心和勤奋联系在一起。但有些时候思维漫步在数学空间,探索隐藏在数字与公式后面的奥妙,充满了乐趣。
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沉默很骄傲
Dally 2012-12-14 20:04
很沉默很骄傲
看了离婚前规则,作为一个80后女孩,对婚姻有几点感想。。。 1、一个女孩首先要有明事理的父母,不势力、不贪钱、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个我真的有,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爸妈,哈哈,我的一切都是他们给我的,我爱你们生生世世。 2、一个女孩要有自己的思想,懂得为人处世、懂得职场规则,懂得甜言蜜语不是真实的爱情,懂得一时的感觉不能作为以身相许的理由。 3、一个女孩要有自己的事业,一份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业,一方面满足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份事业带来的附加产品比如金钱、地位,这些还能养自己的父母、也让自己活得漂亮。 4、一个女孩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不是公主就不要期望嫁入豪门,豪门恩怨多、是非多。 嘿嘿,2012年11月11日,还记得我和舍友一起打得那个赌吗?一个多月而已,就出婚变绯闻了。哎,是该笑还是哭?即使笑也是苦笑吧。人们常说寒门出贵子,那么隐含的意思是不是说豪门出浪子呢?明智一点,挤破脑袋嫁入豪门,还不如自己当个豪门,当然豪门并不是单纯的有多少钱,而是即使没有了另一半,自己依然活得潇洒。 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知道没有,所以即使做一个人也要这样),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如止水般静谧么?
热度 2 chaojifantong 2012-11-10 23:43
“心如止水般静谧~” 这是几年前一个朋友同我分享的她的心态,当然一直以来我都将这句话奉为至高的境界,对于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来说,我也只能顶礼膜拜了~ 若是几年前,可能自己也可以毫不含糊的念一下这句话,但好像现在基本很难?天在下雨么,所以水面难以平静? 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即将经历完科研的初级训练阶段,在这里两年里也掌握了基本原理,方法与过程;没日没夜的干活也让自己也投了几篇paper;虽然也不是什么高档次,但毕业已经足够了。然而,自己并没有获得满足的样子?反而丢失了一份宁静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就很向往的科研,却在发paper的时刻得不到满足感?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厌恶的样子? 可能自己能力有限吧,做不出真正牛B的东西,于是没有那种像施一公等科学家那样的成就感…… 不过感谢港科大的KAKA,他说,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在积累吧!嗯,自己倒是很认同这样的说法。回想了一下自己以前经历过的种种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可笑的做法……不正是因为可笑可怜过后才会幡然醒悟,然后可叹么?或许,不满足仅仅是没有做出让自己满足的东西而已呢?而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继续做下去? 即使boss和同学都说我适合,心理测验也说我适合,而我自己却怀疑,我真的适合么?到底是世界浮躁了,还是我自己浮躁了? 父亲说过:“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管别人干什么?”;想起自己却总是教育外甥:“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与体验~~” 然而当自己流连忘返于路上繁华的美景时,总是忘却心里原先的期望与理想;当自己开始去适应所谓的世俗之时,也忘却了内心原有的平静~ 于是,这又是一组矛盾。 在繁华糜烂的世界中,在狂风暴雨下的湖面如何保持平静呢? 这是修行么?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121 次阅读|4 个评论
SPSS
jiangjing613 2012-11-8 17:51
数据分析用到了SPSS,今天,当我真正的把如此庞大的数据使用SPSS模拟后,我才发现,原来数字之美在这里,哈哈,有关系,没关系,有关系……就是在这样的有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虽然是弱相关的,小有成就感!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成就感
热度 1 jttto 2012-10-26 11:01
早上,吃完饭。在去往办公室的路上。经过幼儿园的时候,看见里面有3只小狗在玩耍,觉得很有趣。画面很美好,就用手机拍起来。结果拍着拍着几只小狗竟然跟着我走起来,一直跟我进入所门口。结果被保安给赶走了。我觉得挺好玩,还蛮有成就感的。因为它们,我竟然开心了一个上午。我想这一天我都会情绪很好! 有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让别人感到快乐,让自己感到小有成就感。即使是动物,也不例外!这其实很简单,只是有时候我们本身太沉重了!
134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个女教授
热度 92 YC2011 2012-10-3 21:26
一个女教授 曾泳春 十一长假前一天,校园里的人已经不多,我因为那天有课,一直挨到下午的班车时间才走。走时看到隔壁办公室的黄老太太还伏在办公桌上工作,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不禁深深地佩服起来,不知我到了她这个年纪(77岁),还会不会每天从上海市区到遥远的松江上班。 在我刚上大学的1987年,当时才50岁出头的黄老太太正好是我们的系主任,并在此后的八年间一直是系主任。新生入校,召开全校大会,各系主任发言给新生鼓劲。黄老太太的发言是最有特色的一个,她每年都会坚定不移地在结束发言之前,为新生们念这段忠贞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而每一年,新生们都会为这段话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于是黄老太太总是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发言,很有成就感。 20多年前的黄老太太,是个严厉得让人害怕的人物。我们曾亲眼见过她在系办公室训系里的老师,语调高昂、语言尖刻,直训得那些老师头低低地站在她面前。记得那时我们系有个老师去美国当访问学者,鉴于美国很美,他很有踯躅在美国的意向,却最终被黄老太太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催回来了。也因此,我们听说她在当系主任的时间里,树敌不少。当然,那时我们还小,不懂老师之间的这些纷争,只是知道她是个很厉害的女人。 在本科时,黄老太太只给我们上专业英语课。老太太年轻时去英国,在利兹大学结识了不少纺织界的学者,这本专业英语书就是英国的学者送给她的,她回国后就用这本教材给我们上课,使得我们在80年代就能学到纯正的国外教材。可惜的是,我因为英语四级达到优秀而免修了专业英语课,当时自己还兴奋不已,可以在别人去上课的时候蒙头大睡,在别人拼命背那些黑压压的专业词汇时,悠闲地打毛衣。但后来我知道了这其实是一种损失,尤其是我阴差阳错地从企业又回到大学读博之后,因为我照样要啃那些专业词汇,并且啃得很孤独,深深羡慕当时同学们一起热火朝天地背单词的情景。在长长的一生中,似乎注定了有些事是免不掉的,有些人是绕不过去的。 我上硕士时,因为知道黄老太太的厉害,就没敢报她,而我们那个最聪明的保送生幼成了她的学生。幼一直想出国,偏偏黄老太太是最不喜欢学生出国的。她自己的儿子都不让出国,但最后竟然在美国领事馆工作,真是有趣。不过她现在很得意了,因为当年许多老师的子女都出国了,到现在就剩了老人在国内,他们又不想移民美国,因此就这么两地跑着,看似惬意实则纠结。而黄老太太儿子儿媳孙子都守着,他儿子给她在上海的好地段买了个好房子,唯一的要求是,不许老太太把书摆放在客厅里。老太太痛苦地扔掉了积攒了一辈子的一大部分书,这也算是儿子对当年妈妈不许他出国的一次“报复”。因为黄老太太的这个准则,所以幼在研究生期间准备托福、GRE都是悄悄的,不敢声张。当老太太知道了她在准备出国时,幼已经在等offer了。只可惜她最终因5次签证被拒而破灭了出国的心,黄老太太也不好说她什么了。但有趣的是,虽然老太太极端反对学生出国,她后来的学生,却一个个地伤了她的心,奔赴了美利坚。老太太也只是摇头叹气,心里却没放心过他们。n年后学生们回国,也都照样会来看他们的导师,而黄老太太也就旧事不提了。 黄老太太后来当了博导,我2000年读博时,本来她准备收我,但为了支持刚刚当上博导的我的导师,就把我转让给了他,于是我成了导师的开门弟子,也因此在此后的好几年里,我总是被尊称为师姐。黄老太太对她的博士生依然是非常严格,也因此她这一门里出来的博士,在我看来,相比于别的门里出来的博士,治学都比较严谨一些,但同时出现的一个弊端是,思维不够发散。黄老太太的学生都很怕她,她虽然年纪大了,但骂起学生来依然令人害怕。但我就不怕她,不知为什么黄老太太对我总是特别慈祥,即使她正在骂人的时候,看到我找她,她也会立刻慈眉善目起来。我总觉得她把我记成另一个大学里的女生了。我刚回来读博时,黄老太太就跟我叙旧,说她一直记得我在那个春夏之交(by the way,那是1989年)表现如何好,在别人都罢课的时候,我还坚持到教室里去坐着,坚持要求老师回来上课。OMG,我真的不记得我有这样的壮举,我当时看到罢课,心里还暗暗窃喜,反正舒服我就开心。但老太太每次眼里闪着泪光跟我提起这段往事,我真是不好意思说她记错了,我不是那个女生,我不想破坏了她心中一个好学生重新回到她面前这样的幻像。她对我抱了很大的希望,因为我曾是她认定的那个好学生。也因此在后来我获得一些成绩之后,老太太逢人就夸我:一个从企业回来的30多岁的女人,抛开以往所有与做学问格格不入的繁华,让自己安心且清贫地坐在学校里做学问,能做出成绩出来是可以预料到的。 老太太是宁波人,70多岁的人了,皮肤白皙,脸上光洁无瑕疵,走路步伐端正有力,浑身散发着女教授的优雅。随着年龄的增大,她逐渐没有了以前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而几乎是个优雅慈祥的老太太了。而她每次看到我,还会拉着我的手说:小曾,我们女人啊...... 谁说不是呢,70多岁,我们还是女人,这是一个强势了一辈子的女教授最迷人的温柔。
26264 次阅读|233 个评论
不(ˇˍˇ) 想~做能臣
wmy9039 2012-8-29 16:35
8月22日,从青岛回来当天参加学校项目评审,结束后即患重感冒,第二天,在整理省精品开放课程资源时,又接到通知要写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花了两天时间写了《校企联姻酿美酒,订单培养育优生》的案例,紧接着又要修改骨干院校建设方案,虽然前一稿花了很大心血,但还是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领导很不高兴,耿耿于怀,真的不想再修改了,但还是逃不掉,又是两个不免之夜,而且是带病作战,终于完成第三稿修改任务,没有任何成就感,只愿别再出问题,这是替人做嫁衣,光鲜是别人的,责任却是自己。郁闷之至,赋诗解愁。 天问 苍天茫茫有道循, 世道叵测不可论。 蜡炬不灭人不问, 今生为何做能臣?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毕业了
热度 1 songchunhua 2012-7-11 14:20
又要到放假了.上半年是我工作以来上课最少的一期,基本完成了工作量.那天看着我带的几个国防生都考上了全国各地的军校上研,心里不由得有点成就感,呵呵,原来教师的成就感有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其中有个到西安上军校的学生说一定会回来看我的,让我还有些感动.呵呵.是的带了他们两学期的课,一个月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感情,还有就是实习的时候天天打球,增强了师生情.
29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的意义
热度 2 sandy99 2012-6-27 16:36
工作三年了,前段时间和同学相聚,讨论工作的苦与乐,得与失,让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工作的意义又在何处. 公司工作,大量工程型项目,推动空间信息的应用,很有成就感;部委工作,环保减灾,将遥感应用于国计民生,也很有意义;自己的研究,发paper,回答科学问题,意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 那么,自己为什么要从事科研工作呢,人生短暂,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导师以前说,自己做的研究,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瞄准国际前沿,解决科学问题;所谓立地,就是满足国家需求,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我,最为一名科研小兵,做到了吗?
8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学习方法100条(转)
热度 1 Irasater 2012-5-3 13:48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790964/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1. 读得慢,长期下来读得少 2. 阅读中有30%~50%都是没用的 3. 敲打节拍来避免大脑阅读出声,以刺激皮层,但不可依赖过多 4. 情绪是可以操纵的,尽量往好的方向引导,行为才会改变 5. 预习学会20%,上课学会50%,回顾学会100%,复习时应无新知识 6. 写下问题,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彻 7. 先背佐证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积累才能理解的 8. 跟同伴一起学,讨论能减少偏差 9. 给大脑0.5~9小时来处理信息,再回顾才会有新收获,不要在难点上停留 10. 锻炼左手 11. 随身携带相机或小本子,记录灵感,如音乐写作或绘画 12. 把大事化为小步骤写在to-do list上,会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13. 长时间学习后立即睡觉,大脑才能在睡眠中处理和加深知识 14. 倾听微弱的声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练习3分钟 15. 新词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16. 学会寻找情绪高昂的物质来驱动自己 17. 利用空闲的等待时间来做事,随身携带书籍,手工或电话单 18. 每天做件不愿做的事 19. 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经,延缓大脑衰老 20. 自己跟自己对话 21. 要学一本书,20%是书的观点,能延伸80%的知识是真正的学习 22. 提前粗略自学2年后的知识,能让现在的学习轻松不少 23. 灵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几个旧点子的合成品 24. 紧张时肾会积尿,身体供水不足会导致大脑发挥失常,考前试着喝点蔬菜汁或水果汁 25. 学会腹式呼吸 26. 养成记关键词的习惯 27. 多总结 28. 做思维导图/心智图 29. 从整体上记忆和理解 30. 大脑有忘记痛苦的特征,学习时要保持良好心态 31. 多说话,并提高话语的质量 32. 带病用脑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33. 小学课文里列宁和椅子的故事,暗示的正是列宁会速读,而且记忆力惊人 34. 利用吸引力法则 a)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b)你会成为你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种人,你也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c)你在心中见到的,将会成为你手中得到的 35. 学会速读: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骑到一定速度才能骑得好,骑得顺畅 36. 高速大量的输送知识,俗称吞鲸式读书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让大脑更灵活 37. 众多技巧之一,去“做”,绝不要期待任何 “结果” 38. 一时一事,花5分钟也好10小时也好,一口气做完 39. 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浪费时间,不要超过60秒 40. 把工作分成小部分做,会有分心的危险 41. 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休息就越有效果 42. 摄取肉类容易分散精力 43. 勤于模仿,如手段,技术和语言,别人做事时不要躲得远远的 44. 自我讲授,像老师教学一样把资料概述出来,疑点会变得清晰 45. 每天学习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 46. 漩涡效应:错误往往会接二连三地犯,保持平稳心态 47. 持续分析,反馈,突破 48. 读书分类,读法也分类,如细读,浏览等 49. 对生活观察入微 50. 不要问:“为什么我失败了?”,而应该问:“我做了什么?” 51. 将不类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 52. 技能不是持久的,不练习,它每天都在退步 53. 大脑更喜欢图像 54. 晚上9点到早上3点是最好的休息时间 55. 起床后做做数学题或别的钻研游戏,能使大脑迅速清醒 56. 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57. 把思考内容画下来 58. 自己说话录音,倾听不足 59. 每天做件没做过的事 60. 想得复杂,概述简单 61. 与潜意识交谈的最佳时间是睡醒后 62. 回忆细节 63. 做日程表,缩短工作时间让大脑产生压迫感来提高效率 64. 学习时间随着年龄增加会越来越少 65. 把问题用另一个角度重复一遍 66. 记单词时记不起来就看答案,不然大脑会“习惯性”忘记 67. 物归原位,井井有条的生活不会让你被琐事困扰 68. 加速形成概括力 69. 闭眼在屋里走 70. 用双重目标,最低目标和理想目标 71. 思考弦外之音 72. 翻扑克牌锻炼运算 73. 不熬夜 74. 每天喝水至少1500毫升,许多头痛都是缺水引起的 75. 每天认识一位不同的人 76. 慢慢做,但要做得精确 77. 画效率/时间曲线表 78. 转移注意力是拒绝诱惑的根本 79. 思考因果,关联,相对关系 80. 反拖延技巧之一,做什么都要有一个理由 81. 外向即人格魅力 82. 阅读时区分知道和不知道的,避免浪费时间 83. 记知识点比理解概念要简单,知识点记多了潜意识便会逐渐形成概念 84. 想到就做,不要延缓 85. 累了立即休息 86. 用字母简写作笔记,加快速度 87. 把重要的课程录下来或照下来 88. 上课时端正坐姿,打开书本暗示潜意识保持开放状态 89. 坚持,专注,重复 90. 感受身体讯号 91. 饮食健康,早有蛋白质晚有纤维 92. 趁精神饱满先解决难题 93. 每天花10分钟写随笔,不要停顿 94. 去了解习惯体系 95. 不要压制欲望,化解它 96. 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 97. 意志力=精力=可以强化 98. 多问为什么 99. 推迟情绪,立即行动 100. 善用表格 101. “同意”即“相信” 102. 记下你所知道的 103. 四个约定:心灵自由 a) 用诚心说话,勇敢清晰地表达你的意愿 b) 不评断自己和他人,不下定论 c) 不要把任何问题私人化,这是他人的选择与你无关 d) 总是全力以赴,因为你最好的一面每段时间都不一样
个人分类: About life|18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说说我认识的王庆根
laserdai 2012-5-1 21:18
来源:湿鼻子 首先声明我本人只是认识王庆根而已,并不是很熟。这两天看到网上那么多对他的臆测和误解,心里很不舒服,不吐不快。 认识王庆根是十几年前的事,LG和他在同一个实验室,比他晚一些。因为只有他们两个大陆来的男同学,又一起选计算机的课,所以聊的很多。玩的时候见过庆根几次,人很温和,说话时经常笑眯眯的,有点小内向,也时常开开玩笑,还没说完,眼睛已经笑成一条缝,就像那张照片里一样。看他的人,和狂妄,自以为是一点都沾不上边。 说起放弃化学专业,我不能说庆根什么,只能说说自家LG。LG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觉着做的东西太酷了,很兴奋。可是做了一年就受不了了,因为重复性太强,比较枯燥,动脑筋想个主意,要花很长时间来作实验。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基础研究,不能眼看着它们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汗一个,看来我高中政治学的不错),这让LG很不爽。 当时许多同学都去选计算机的课,庆根也是其中之一,LG也跟风去学,发现很喜欢,教学和以前在国内上的计算机课很不一样,才10*的课就能看到自己编的程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有成就感。因为兴趣,同时又有‘钱途’,LG就想minor一个CS MS.和导师讲了(因为要导师签字),导师说因为你要花很多精力在CS上,所以会比别人晚毕业。他们实验室一般六年毕业,再拖长一点,岂不要七年。LG纠结许久,决定放弃PhD。这期间LG经常和庆根聊这件事,庆根说他以后肯定也会去做电脑,只是做了这么久的化学,还舍不得一下子放弃。LG走的时候,导师有些后悔那么‘吓唬’他。后来庆根也受不了想走的时候,导师就安排他提前毕业了。 另外庆根学CS的时候学得很好,不是有些人猜测的因为转行,在新领域做不过别人,所以抑郁。他那么聪明,CS又是个靠脑子吃饭的专业,怎么会做不好。 我们在毕业以后,忙于各自的工作,家庭,已经好几年没见了。在他出事前几个星期,有一个周末突然打电话给LG,说自己做一线的manager,做得很累很累。听朋友讲LG也是一线的manager,就想交流一下,怎么才能又把工作做好,又可以不要那么累。他们聊了三四十分钟吧,庆根只字未提他老板如何如何。LG很遗憾,说如果他提了,可以聊聊怎么样manage your boss,或许可以帮到他。后来听朋友讲,庆根工作太认真了,组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他来决定,认真地回每一封EMAIL,老板又给他很大压力。再插播一下我LG,一线的小manager,以前管十几个人的组,每天工作12-13小时是常态,忙得时候经常只睡5-6小时,基本没时间锻炼。在这种超负荷的状态下,本来身体就容易出问题,要是再加上个凶恶的老板,精神压力太大,得了抑郁症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一旦得了抑郁症,就不是一句你想开一点可以解决的了。 有一个论调,说庆根家庭年收入在SV不算高,又没有从IPO上发财,所以感觉不得志而抑郁,进而自杀。看了这样歪曲的理解,我很替他委屈,甚至有些愤怒。如果没发财就会抑郁的话,那SV大部分人都可以抑郁去了。庆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寻求帮助,从医生那里,从朋友那里。他只是对自我要求比较高,并没有抱怨别人,只是想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慢慢地就把自己的身体推到了极限。 我打这么多字,只是为了澄清一些网上对他错误的猜测。他已经走了,没办法为自己辩解。他生前已经很累了,现在就让他安息吧.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纠结于两种生活方式
热度 9 liushousheng 2012-4-16 16:03
我理想中的两种生活方式: 1、一心做研究,读个博士学历再出去做个博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连着做N个博后,在国外试着打拼几年,看是否能混出个人样。一生专研学术,可能会照顾不到其他一些事情,比如情感之类的东东,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挫折。 2、毕业找个工作,最好是离家近一点的,成个家,安安稳稳的过小日子,领着工资,吃喝不愁,平淡一生。尽管少了一些成就感,却十分安逸幸福。 纠结于以上两种生活,苦苦不能抉择... 各位博友,你们的建议呢?
354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由“美女控”到“实验控”的华丽转身!
热度 2 wdkingyong 2012-4-1 21:32
今天是周天,一个星期的终点,一个星期的开端。 看着窗户镜子反射过来的自己,穿着一件白大褂,悠然自得。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会习惯实验室的生活,只要没有别的事情,都会腻在实验室,要么为实验准备着,要么正在做实验,不知繁琐,感觉好假啊,哈哈! 月色正好,如果有佳人相伴,应该是幸福的事;同样,月色正好,如果能顺利地做着实验,也应该是幸福的事。再次,感觉,自己好假啊,哈哈! 到了这样一个状态,可否算得上是一个“实验控”呢?哈哈,还真会给自己贴标签的啊,自恋,不知羞! 真想啃瓜子,大把大把地啃,边啃边想问题,而不是边啃边看电视剧等诸尔,哈哈,我是男淫耶,就像说自己每天必修一门课——极其专心致志地挖鼻屎,不足为外人道也。虽然对堆积成山的瓜壳没有成就感,但总能想出些什么,释然、释放、点子、口福、实惠……真是一大有益消遣活动。 算了,还要接着做实验呢,下回分解。 附:我都把美女的邀请都给回了,算得上是“实验控”了吧。嘻嘻。。。。。。
2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导师 请你慢一点
热度 4 pacificdeng 2012-2-13 12:53
今天收到JPET的proof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被接收了,心情十分激动。但我却觉得少了什么。我回过头看这篇paper的诞生过程,从接到课题,查文献资料,讨论,做实验,到最后的撰写,似乎一切都很正常,也很规范。但中间的过程早已变味了,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动力不是来自对科研的兴趣,而是毕业的压力。 从始至终,我的导师都只关心结果,只是一遍一遍的问我结果怎么样,从不问为什么。一切我都感谢我的师兄师姐们,在和他们的学习中、讨论中,我明白了一篇论文应该怎么去做。当实验结果出来了,我的导师只要把它拿走去写项目。在他眼中只有这样的项目,那样的基金,只是去要钱。他或许根本不知道他的研究是为了什么,根本不知道他的学生做了些什么。就是为了发文章,交差,再申请项目。在这过程中,导师是充满了成就感,而学生的感受是什么。 导师,请你慢一点。放下手中论七八糟的项目书,看看你的学生在做什么。
3646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二孩子寒假回家,妈妈想说
热度 2 CHENGJIANLAN 2012-1-14 06:10
这次寒假回家,妈妈从你身上看到了很多的变化,作为介于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你,有很多妈妈感动和深思的地方,妈妈的一些想法,供你参考。 你说的梦想去做的事情,妈妈认为可以去追寻,但在目前学业在身的情形下,一定要以学业为主,就如同树木一样,一定要深扎在坚实的土壤,理想才有开花结果的未来。 一旦条件成熟,妈妈支持你去从事你想做的事。 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从小就向往着能带我们去周游世界等等......妈妈在内心对这些很感动,多年前第一次从那个家教小老师的口中听到你的这个梦想时,很惊讶和震动。 你心疼我们付出多得到少的工作,我想说,工作是爸爸妈妈生命的一部分,人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与社会同步、战胜困难取得成就感,不仅仅全能用薪水来衡量,我们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不用担心,只要生活有着,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我相信,同在学习进步的爸爸妈妈也会越来越收获更多的。你在目前学业阶段,不用考虑这个问题,该使用的金钱,安心使用,不用刻意节俭,以满足生活和学习为要。 爸爸妈妈的生活,你也有很多担心的地方,我想以代沟来概括不太合适,妈妈希望你能尊重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要孩子气地强行加以纠正。 生活能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身体健康才能有奋斗的资本,吃在妈妈看来,是你需要学习的地方。均衡营养和饮食是你需要注意的。妈妈希望你象小时候喜欢看《美味大厨》那样拣起一两样做菜的手艺,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期间吃着你掌勺妹妹当小二洗的吃起来咯咯发响的韭菜,大家庭是多么欢欣呀!现在妈妈每天看着你在家吃着快餐面和潦草下的白面或者吃着干粮,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担心,而是发愁你内心没有将饮食和健康联系起来。 大学的学习虽然看起来科目很少,空白的时间很多,但实际上社会要求一个大学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远远不止教科书所写的那些。这就需要你充分利用时间象海绵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妈妈只想说,学你所需,合理安排时间。未来是自己的,要自主安排。 看着你帮大学老师们从华师将研究生学位证书领回有所感触,是呀,这个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理解为这个社会对学问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人们还在叹息时运不济、命运不公的时候,那些本来已经就远远超越于他们的那些孩子们,他们一如既往地在努力着,他们用学海无涯苦做舟的乐观在案前耕耘,秋天满眼望去的是收获的希望,而那些止步不前的孩子,只会不明白,怎么人家就那么聪明?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妈妈希望你能合理规划时间,做自己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行走在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的田野上。
个人分类: 亲子交流|32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年终感言:海外华人为什么老和中国过不去?
热度 1 dygnuist 2011-12-31 11:22
在 2011 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首这一年,笔者除了谋生以外做过很多事。在这些做过的事当中,让我有点成就感的,要算自己在网上码字的经历;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自己曾经码过几篇痛快淋漓地讨伐中国政府、揭露中国时弊的博文。 常常有爱国的,或者称左派的网民质疑,为什么你们这些海外右派华人只看到中国的阴暗面并且借题发挥,而对你们所天天生活的美国的弊端熟视无睹?有的网民甚至建议我和其他右派博主,每写一两篇骂中国的文章,至少也要写篇把骂美国的文章,才算是立场公正、中立,否则就有持双重标准的嫌疑。还有网民纳闷,你们怎么就知道说中国的不是,中国这些年的成就,你怎么就不能表扬表扬呢? 诚然,我们很多人都在美国、加拿大或其它国家生活和工作,按理说,我们所在国的现状与我们的生活幸福程度更加有直接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吃饱了撑了,要去管那个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国度所发生的一切?我以为,华人第一代移民,除了极少数可以完全融入当地社会者外,大部分人,不管是换了国籍,还是永久居民,仍然无时无刻不眷恋着曾经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中国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牵动着这些华人的敏感神经,根本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我们在那里出生,我们在那里长大,我们在那里接受了几乎所有的教育,我们在那里结婚甚至生子,我们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我们精通那里的人们使用的文字,我们在那里也有数不清的亲朋好友。如果说我们没有理由不关心美国(或所在国),那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关心中国,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国。 习惯于听国内歌功颂德的中国人,国内刚来美国那会儿,看着电视新闻就犯遗憾:怎么都是些负面的报道?灾难、枪击、凶杀、性丑闻、国会和总统互斗、共和党民主党互斗,好象美国真的是暗无天日,好象美国人真的是生活在 “ 水深火热 ” 之中。后来渐渐知道,其实 , 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可怕。于是,我们又开始怀疑这些搞新闻的一帮人的动机,他们到底是 “ 幸灾乐祸 ” 呢,还是 “ 惟恐天下不乱 ” ?他们到底爱不爱美国?渐渐地,我们又有些明白了,美国的媒体大多是自负盈亏的,没有国家资助,必须通过提高收视率来拉广告,以便增加收入。而大多数美国老百姓是不愿意听和看歌功颂德的消息的,更不用说那些枯燥乏味的某某领导开什么会、某某领导视察什么地方的消息了。再后来,我们发现,这些负面的报道也不光有增加收视率的好处,而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对百姓的警示作用。当官的也许天天想听自己管辖区内 “ 万事大吉 ” 的、 “ 和谐 ” 的报道,但老百姓从这样的新闻中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相反,老百姓对发生在身边的一切有害的东西,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 这就是美国乃至西方新闻报道的道德和理论基础。所以,负面报道和切中时弊的批评对老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 具体到海外华人,我们即使对美国社会很关心,也发现有不少问题,可是我们有几个人有能力像写中文博客这样得心应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不是我小看自己,我们大多数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话说回来,美国是个言论自由的地方,你所想到的,别人可能早就写出来了,除了和华人本身利益诉求有关的层面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去呐喊。 相对说来,中国当下媒体没有完全开放,很多话只能在私下说,不能公开讨论;很多事只能在海外谈,不能让国内的人们知晓;很多文章只有海外华人敢写,国内的百姓没胆量写,或者即使写了,也不会逃脱被删的命运,有时甚至连文章的作者也会遭遇 “ 被失踪 ” 的厄运。正是中国国内这种独特的社会现状,为我们海外华人提供一个非常独特的舞台,让我们可以尽情地对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大事,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可以预见,当中国的新闻完全自由了、媒体彻底开放了,那就再也不需要我们这些海外的人在这里隔靴挠痒,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为国内的底层民众报不平了。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海外华人对腐败堕落的中国政府的批判,对丑态百出的中国社会的鞭笞,折射出一颗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将远远超过那些只会捍卫主子的奴才们。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想说:中国,明年我依然要骂你。 转载评论: 1. 题目应改为“在海外看中国”。 2. 既然热爱祖国母亲,更不应该用“骂”的口吻来说事。我问你们这些没有良心的华人,既然你说爱国,你为何老是在邻家?而不回来? 3. 在海外华人中有一部分是权贵高官的后代,他们似乎不想回来报效国家,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滞留海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他们正在观望之中,或待价而沽,或静观待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0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妈妈的话(二)
CHENGJIANLAN 2011-12-19 08:20
一、生命需要我们赋予她意义 在妈妈的生命旅程中,感觉到生命除了顺其自然地学习成长、成家立业、相夫教子、努力进取外,没有想象中波澜壮阔的意义。我发现当我去创造性地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去感受、去表达、去做当下能够做的感兴趣或应该做的事的时候,妈妈的心是充实的,充满着成就感,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而那些妈妈曾经感到非常神秘和向往的“伟大”事业,在40多年历练的妈妈看来也只是由很多琐碎的小部分组成、很多的人共同去完成它,有些人分到的部分还有可能是非常机械枯燥的一部分,为了完成这样的“伟大”事业,使用的方法有时候是不伟大的方法——只是为了向前推进它,这时你会看到社会丑陋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所以,我们在开始努力进取之前,要认识到这一点:生命需要我们赋予她意义。 二、亲情的爱象阳光,总在那儿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不受自我控制。 三、思绪来了,考虑好解决的方案就放下;不是急需解决的,放一边;感兴趣而想不透的事,意识流般一闪而过。 有句话说的好:“要勒住思想的野马”。人脑袋里的思绪是很杂乱而随机的,眼之所见、鼻之所闻都会在大脑产生思绪。我们需要用意志掌控它,思考当下需解决的,其他的思绪可以用冷眼旁观,不需要太上心去体验。“活在当下”的理念很好,咱也不回忆过往,咱也不过多展望将来,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将来充满变数,想不胜想,所以,只争朝夕活在当下是最要紧和实际的。 四、要接受不完美 世间万物都在进化,是明确的不完美。 我们人类做事,会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只能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认真把事情做好,做到无愧于心就好了,工作中是这样、学习中也同样是这样。 我们的日程都是在不断修正、不断用更完善的方法向前推进中度过的。 那些在你看来完美的事、优秀的人,在私下都是经过千折百回的挫折和努力才成其为我们看到的样子。我们不要现成的美好,我们自己成就它,那我们就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尤其要有接受自己并不完美、自己其实平凡这个理念的勇气。 2011年7月
个人分类: 亲子交流|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得其乐
dingdingtutu 2011-12-10 05:44
早晨叫一丁同学起床,有些不情愿,可忽然又说:对了,我们今天有一节我最喜欢的课,我一定要早点去学校!顺利起床。我接着问是什么课呀?“体活课呗,我最喜欢了。因为打乒乓球,我最拿手了!”原来是这样呀。的确,这学期他们的体活课都是乒乓球,可大多数同学只是练盆球,他因为已经专门练了快一年了,可以对打,经常有老师和他打,可能由此增加了信心吧。我连忙说:“看见了吧,还是技术高好吧,你会越来越喜欢的。” 让他练球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乒乓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尤其他的眼睛还有弱视,刚刚矫正过来,要防止视力下降,练乒乓球对视力会有好处。可刚开始练时很枯燥,只是练一个动作,随着技术的熟练,他真是越来越有劲头儿了,我们常常鼓励他,教练也开始夸他了呢!实际上,能够天天坚持练球,对意志也是一种磨练,从最简单的事做起,有始有终,从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实际上,让孩子坚持,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常有家长也不能做到这点。我在别人的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恒心,总也不是最好,但总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做事效率不是最高,也不是很聪明,但同学中能象我这样一直往前走的人还真是不多了。对孩子我也是用我的行动去影响他。从每天坚持治疗眼睛,到每天坚持练乒乓球,这都是得家长跟着,虽然也是出于无奈,但事实是:我们做到了,而且都有成效。 爱好是什么,一件事做得好了,就有可能成为终身爱好。在一本书中也看到这样的观点。这看似有些偏颇,但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真是挺多。 慢慢体会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QT多线程
huozhenhua 2011-11-24 14:35
1.多线程系列文章 之 线程的初体验 我总觉得学一个东西时候,我们应该保留最简单本质的东西,接着做个demo的程序先跑起来,再慢慢学入进去.这样一来难度也不会那么大,有时我们也需要自我陶醉一翻,有点成就感了,才能有动力下去。 这是多线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欢迎你进入QT多线程的世界. 每个操作系统平台和语言都有自己创建线程的办法,可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个个全都知道和去学,一般工作也就是掌握一两个.幸好现在有QT,免去平台差异的东西。qt大概从3.x后就开始有了线程支持,到了4.x的时候更是加入了更多高级功能,比如跨线程signal/slot,线程消息循环等,这也为我们做线程通信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在QT要使用线程的话,必须从QThread派生一个类,这是规定,哪怕你的线程做的事情简单到1+1都得这么做.。这次我们先做个简单的程序,让一个多线程程序跑起来,其他的留到以后再说. 使用一个线程的主要的步骤如下: 1.定义一个线程类,继承自QThread 2.重载protected Run方法 3.实例化类,用QThread 的Start方法 ,开始跑起线程 这样最终创建的线程将和主线程就并发运行了 CTHREAD.H view source print ? 01 #ifndef CTHREAD_H 02 03 #define CTHREAD_H 04 05 #include QThread 06 07 class CThread : public QThread 08 09 { 10 11 public : 12 13 CThread(); 14 15 protected : 16 17 void run(); 18 19 }; 20 21 #endif // CTHREAD_H CTHREAD.cpp view source print ? 01 #include "CThread.h" 02 03 #include QDebug 04 05 CThread::CThread():QThread() 06 07 { 08 09 } 10 11 void CThread::run() 12 13 { 14 15 for ( int i=1;i=10000;i++) 16 17 qDebug()i; 18 19 } 赶紧跑起来运行吧 if ($ != jQuery) { $ = jQuery.noConflict(); } var isLogined = false; var cb_blogId = 73972; var cb_entryId = 1839615; var cb_blogApp = "foxhengxing"; var cb_blogUserGuid = "0c3ed9f3-089f-df11-ba8f-001cf0cd104b"; var cb_entryCreatedDate = '2010/9/30 17:01:00'; 2.多线程系列文章 之 线程的控制 目录 2.1 线程休眠 2.2 线程唤醒 2.3 线程关闭 上回讲到 线程的初步使用 ,写了个线程的创建到运行的过程,可这还没完,线程创建完了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限制和控制,我们就是线程的监护人,不能说任由它自由,得对它进行合理约束。接下来我们讲线程的控制部分, 2.1 线程休眠 想象一下一种情形,日常用的电脑,如果我们需要离开一段时间,那么可能会将它暂时休眠一下,为了节约用电,也响应一下环境保护,别忘了现在都讲低炭生活。那么线程其实也一样,如果一个线程暂时不需要用到,我们可以先让它睡会,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它暂时不要占用资源,主要是一个 cpu 时间片的占用问题。 对于线程的休眠,只要简单调用 Qthread 的 sleep , msleep 或者 usleep 方法就可以了,注意这三个方法都是 Static Protected 的,这意味着你只能在继承类里做这个动作,它们差别仅是时间单位不同而已。 程序方面我们尽量简单点,能看清本质就可以了 , 在 Qthread 派生类的 Run 方法里面用下 void CThread::run() { for(int i=1;i=10000;i++) { qDebug()i; sleep(1); //请不要那么快,睡一下再往下执行 } } 2.2 线程唤醒 既然有线程的休眠,那就有唤醒。如果你已经和线程说 Sleep 10 秒吧,突然人家睡到一半的时候,你又改变主意想让它醒过来,这里我要抱歉的说声是没办法的 , 它就像猪一样,没到时间是不会醒的。比较合适的方案就是线程同步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个放到 下一篇 线程的同步 的时候再说 . 只要记住 sleep 是强制休眠就可以,但现在没办法提供强制唤醒的办法 . 2.3 线程关闭 如果一个线程运行完了它会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很多情况不是这么简单,一个线程跑到中间的时候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就想它中止。 2.3.1 线程中止方式 中止有两种方式 强制中止和 优雅中止,这用词可能有点不恰当,先这么说着。在说明这两种方式之前,有必要详细说一下线程关闭的时候它到底干了什么。 线程关闭的时候, OS 会移除这个线程,这部分对我们是透明的,详细的说明还得参阅操作系统的有关书籍,接着线程中分配的堆栈信息将一并清除,但是如果是堆上分配的信息,得由你负责自己清除,因为堆是由进程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和线程没关系。 2.3.1 .1 强制中止: 简单的调用 Qthread 的方法 terminate 就可以进行强制中止,可这将会带来很多灾难性的后果。最为严重的就是一个堆内存泄露的问题,线程强制被中止,根本没法来得及做清理工作,即使你的线程 中有执行到最后清理堆内存,可它没来得及执行 比如以下一段代码 void CThread::run() { int *c = new int; for(int i=1;i=10000;i++) { qDebug()i; } //clean delete c; } } 想象一下线程还没执行 到 delete c ; 的时候你就发出了 terminate, 不幸的事就发生了,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尽最大限度避免去使用。 2.3.1 .2 优雅的中止: 那么怎么优雅的关闭线程呢?我们应该通知线程,让线程自己去接手关闭,各自关注自己所需的事,就都能做得更好,一手抓就会带来很多问题 那么怎么通知线程呢? 一般会采用以下的步骤 1 .在 Qthread 中派生类 定义一个公用方法出来 供中止时调用,比如 stop() 2 .调用者 直接 调用 stop 方法 3 .派生类 stop 方法 ,设置 中止标志 , 一般就是 bool 成员 4 . run 方法 运行的时候 , 检查 bool 成员,判断是否需要退出进程,最后做清理工作 //CThread.h #ifndef CTHREAD_H #define CTHREAD_H #include QThread class CThread : public QThread { public: CThread(); ~CThread(); void stop(); protected: void run(); private: bool mStop; }; #endif // CTHREAD_H //CThread.cpp #include QDebug #include "CThread.h" CThread::CThread():QThread(), mStop(false) { } CThread::~CThread() { stop(); } void CThread::run() { int *c = new int; for(int i=1;i=10000;i++) { if (mStop) // determine to exit the loop { break; } qDebug()i; sleep(1); } //clean up delete c; } void CThread::stop() { mStop = true; wait(); } 3.多线程系列文章 之 线程的同步 目录 2.1 简介 2.2 Qmutex 应用 2.3 QWaitCondition 应用 接下来继续说线程同步的问题,当 n 个线程在一起运行时,为了控制其先后运行顺序,或者 对共享数据的访问 ,这就需要用到线程的功能,这仅是我能想到的两个情形 . QT 提供 了 QMutex, QReadWriteLock, QSemaphore QWaitCondition 用以提供线程同步 . 这里就选用 QMutex,QWaitCondition 结合一个 “下载工具” 例子 分别讲解说明,其他的以后需用到再说. 如果一篇文章全部讲完,实在够呛,能力有限 2.1 Qmutex 应用 首先我们将使用 QMutex来实现 下载工具 中的 “ 下载 / 暂停 / 停止”三种下载状态切换,以下简称为状态切换。 简单说一下 Qmutex ,该类是用来同步线程最基础的类。一般通过调用 lock /unlock 方法.使 用 Qmutex 就是像检测一个标志一样,如果不是 true 就继续等待,只不过这个等待的过程不会占用 cpu 时间片。这和循环检测每个标志位有明显的不同。 使用QMutext 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1.在同一线程中, Qmutex 不能重复lock或unlock,换句话说就是lock/unlock 只能成对出现。幸好的是如果你不小心这么做的时候,debug时有所提示 . 2.线程lock后,只能在同一个线程中进行unlock,例如,A线程lock后,如果企图在B线程直接unlock 来释放,这将会引发错误。 上回讲到 线程的控制 提到 sleep 是无法休眠到一半然后唤醒的 . 使用Qmutex 可以改变 sleep完全没有回应的局面。在这里我们需要用一个变量做开关,使用Qmutex 做同步访问以达到一种唤醒的效果,也就是我们要做的状态切换了,只不过说法不同。 想象一下该下载工具,为了ui的响应,一般运行时有两个线程 . 一个是 main 线程用于 gui ,另一个是 worker 线程,用于下载数据,用户随时决定要进行状态切换. 下面是关键的代码部分 #include QThread #include QMutex class CThread : public QThread { public: CThread(); ~CThread(); public: enum E_downloadState{ DS_INIT, DS_START, DS_PAUSE, DS_STOP}; void startDownload(); void pauseDownload(); void stopDownload(); E_downloadState downState() const; protect: void run(); private: QMutex mDownloadMutex; E_downloadState mState; //用于mutex的变量 void setDownloadMutex(bool lock); void setDownState( E_downloadState state); }; 画个示意图 开始下载 : 暂停下载 中止下载 在这里为了看清整个控制过程,我用 qDebug() 模拟出下载工具的状态切换
个人分类: C/C++|4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事业家庭两不误,咋才能做到?
xiegming 2011-11-19 23:56
博士毕业10年了,换句话说,正式工作整10年了,该发个文纪念一下。说点啥呢,说说自己的理想吧,其实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事业家庭两不误。我希望二者齐头并进,既有事业的成就感,也能享受天伦之乐,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圆满。 所谓事业,分三个方面:科研有持续成果,新模型、新方法、新观点、新样机不断汩汩而出,获得同行认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真的有收获,来与不来有本质不同,获得学生认可;在做好前两者的前提下力所能及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回馈社会,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可。 所谓家庭,也分三个方面:上孝老人,中爱老婆,下育孩子。 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这事想想容易,做起来真难。不论要达成哪个目标,都要花时间和精力。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天就二十四小时,你把时间分配给这个事情了,那个事情就做不了。有时候事情多,每个事情分配的时间不足,结果会导致两个事情都没做好。特别是,很多事情不能事先估计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虽然开始做了,但是由于其他突发事情被迫终止,结果前面的积累都白做了。 时间长了,挫折多了,自己总结了几条。首先是事情不要贪多。贪多是人很容易犯的错误,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展开了几个事情,结果搞得自己特别累,事情的效果还都不好。 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自身能力和努力,还要看你的机遇与所处环境。 详细的论述就不要了,举几个简单例子吧。 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有不少是两个家长,甚至多个家长去接。而我都是一次接两个。每半个月,还要拿被褥回来洗。结果我一个自行车,前面坐一个孩子,后面坐一个孩子,前车筐放一套被褥,身上再背一套被褥,慢慢骑也就整回家了,当然路上会引来不少侧目。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脑不能识别SD卡了,怎么办?
热度 3 pingcn 2011-11-12 23:13
今晚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装了一个木格架,all by myself. 装好以后,倍儿有成就感! 心里暗暗想,谁说积木、玩具是给小孩玩的?大人也可以玩积木~~ 一边装,一边乐,一边拍照。 准备好好得瑟一下。 可是,装好以后,把SD卡插电脑上,它居然不识别~~~ 还提示说——G盘尚未格式化,是否格式化。 小心翼翼地点了“否”,然后把卡插回相机,仍旧是可以拍照的啊! 再插回电脑,仍旧不识别…… 这是肿么了呢?从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麻烦啊 想啊想……莫非,新装的这个系统,木有SD卡的驱动? 拿手机拍的超不清晰图片得瑟一下今天的战果吧——
54 次阅读|4 个评论
期待着这样的学生
热度 6 duke01361 2011-10-3 09:27
期待着这样的学生:他/她拥有对学术的真实的感情,不但热爱学术,崇尚学术,而且愿意身体力行从事学术!他/她可以做到不因为私欲而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情;他/她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威武不屈,贫穷不移志,但他/她又明白人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性,懂得什么是自己坚守的底线,必须要坚守的,而什么却是可有可无的,可以马马虎虎地对待;他/她能够容忍温饱的生活方式,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不愿意过分计较物质上的得失;当初,他/她之所以选择我作为导师,完全是基于希望借助我的帮助使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成为一名能够通过努力可以对人类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人;他/她还要懂得人文情怀,懂得生活的真实,懂得同类人的艰辛,因此,他/她不会自私!他/她懂得帮助别人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她会从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个人分类: My Ideas|2726 次阅读|8 个评论
成就感很低,自卑感很重
热度 8 roadroad 2011-9-28 18:18
一直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自己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这两年忽然有一种惶恐,常常会想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内心充斥着不安。我想,根本原因是不是可以归结为不自信,或者说缺乏自信的基础。上着一个学,读着一个研究生,没有惊艳的成绩,成就感很低,自卑感很重。比不起早不读书有房有钱有孩的中小学同学,比不起本科毕业有稳定工作一切走上正轨的本学同学。愧疚于上了年纪的父母,现在还要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我的补助除了养我自己所剩无几。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每天都过得很焦虑。
3193 次阅读|8 个评论
第一次参加科学观测试验
hongleiwang 2011-9-27 17:13
今天下午刚刚从泰兴回来。因为过几天我们要用wps,所以导师让我跟着研究生师兄师姐一起去泰兴。因为南理工的一个老师在那边由一个观测项目和我们合作。所以我就碰巧赶上了,呵呵,幸运啊! 总的来说这四天收获不小,不光光是学会了wps,还完整的参与了一次科学实验。从刚刚开始的讨论过程一直到结束。让我真正了解了科学实验是怎么一回事,这才是最重要的。每天我们都是七点半左右开始干活,一直要感到下午四点多,真的很辛苦。在车间里,很热,并且机器的轰鸣还有飘飞的粉尘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是我们都不能休息,因为每隔三分钟我们就要换一个采样点,虽然不累,可是站在那里一天之后,回到宾馆还是难受啊。躺在床上,空调一开,然后就看着电视,奥运比赛,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呵呵,再也不会失眠了。可是还真的又成就感啊。因为是自己辛辛苦苦测出来的数据啊。 好了,不写了,累坏了。就在两个小时之前我们还在观测的呢。现在我要吃饭去了,都快饿扁了。 o(∩_∩)o...
个人分类: 以前的旧文|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jiangyongshuai 2011-9-12 20:32
有的时候欲望不停地膨胀,什么都想做,结果这做点,那做点,感觉精力不够,特别疲惫。。。。 不懂得放弃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当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 每前进一步,都比较有成就感, 但想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前进一点根本没什么感觉, 总觉得有无穷无尽的事情在前面, 总觉得时间为什么总是不够用, 搞的身心疲惫。 为了能走的更远,请专注, 专注也就意味着放弃很多, 前几天看电视, 曾提到, 人定胜天,定是定力的定, 修心才能心定,心定方能遇万事而心不乱。 要常勉之以: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个人分类: 随笔|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营销研究领域“成就”了不少女性—为什么?
zza212 2011-8-25 17:23
最近参加了几次有关营销的学术研讨会,发现一个现象,营销学术研究领域,“混得”好的女性比男性多。这是为什么呢? 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欢迎拍砖。 1、营销学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男性更加关注实践界,而对营销学术研究较缺乏兴趣。 2、女性在营销实践界较难“混”,转而从事营销学研究(实际上就是发论文,申请课题),这对女性来说,难度要小一点。 3、性别差异导致对营销学研究的认知差异,男性认为营销研究多为“瞎扯蛋”(简单问题复杂化)。而较多女性认为自己所做的研究有价值,这种价值感来源于:发一篇论文就增加一点收益、成就感,于是易形成良性循环。 4、大学经管类专业老师,女性多于男性,实际上这种文不文、理不理的专业没什么技术含量(不是专业没有技术含量,是办得没有技术含量),非常适合女性。太文、太理、太工的,女性干不了。 5、大学多采用指标化考核,在营销研究领域发论文申请课题,女性比男性更有积极性,导致阴盛阳衰。
3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说话
weiqin588526 2011-8-9 12:32
1、如果你遇到你感兴趣的人,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虽然签售你只跟我遇见3秒钟,如果你对我的书特别感兴趣,也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2、你们知道为什么开时尚party的时候点心都做得很小吗? 是因为那些名媛都不好意思张大嘴吃东西,这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3、排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你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你看到你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4、如果地球人都死光了,只剩下我跟小S的时候,真是一个悲剧哈,对地球没什么帮助,对繁殖更没有什么帮助。就算我勉为其难,估计出现很多小S和我这样的人对地球也没什么好处 5、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和当地记者碰面,你能够通过与别人的对话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6、有一个记者问我很有意思的问题,说人生可以用划算这个词来形容吗?一个小时的时间,你是用来吃广州的美食还是麦当劳,这就是划不划算的问题。时间是人生最划算的事情。人活到80岁的话,大概3万多天,3万多天也是很短暂的。如果你妈妈给你一天三万块,你肯定高兴的要死。如果一生给你三万块,你要说一顿饭都不止一块钱。 7、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厚黑学,厚是厚脸皮,黑是黑心肠。在三国时期,刘备是厚脸皮的代表,他除了厚脸皮以外没有任何的才华,人家要赶他走他跪在地上哭。最黑心的人是曹操,虽然现在很多影视剧在试图改变曹操黑心的形象,可是曹操被定义为野心家的这个部分是没有办法被抹除的。当你想要把你的敌人打败的话,如果心肠不够黑,是没有办法把对方打败的。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说不想做这样的人。 我有一次在一个party上和王力宏鬼混,他说,我拍戏之后脸皮变得好厚。以前做偶像的时候总觉得好多事情不好意思开口,后来向别人借拍戏场地的时候就不会想这么多。如果你一直想一个脸皮薄的和心很白的人,你就会因此而使失去很多。 8、(谈新书封面)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把自己的名字弄这么大,也不会让自己的脸出现在封面上,出版社的人说服我做这件事的时候说,你出这本书是为了读者,你就是一个服务业人员。我才理解到,其实中国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到厚黑这两个字的意义。 9、说话之道大部分其实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是用你的心。 10、我想到一个笑话。有位先生有点担心太太的耳朵快要听不到了。但是不想伤害她的自尊。这个先生回家时大声说:“亲爱的我回来了,我们晚上吃什么?”太太没有回答。到客厅时,他又大声问:“亲爱的,今晚吃什么?”可是太太又没有听到。于是他走到太太身边大喊:“亲爱的吃什么?”太太说:“吃牛排,我已经跟你喊了三次了。”原来耳朵不好的是那个先生自己。你可以想象当我在原始时代的时候,我们不会考虑伙伴会不会被老虎吃掉。人都喜欢以自身作为衡量的依据。 11、人为什么会对自己有很多的想象?如果有人对你说你长得像王力宏跟吴彦祖,你不会觉得,我真的像王力宏跟跟吴彦祖吗?而是说,王力宏跟吴彦祖真的像我吗?你怎么能够跳出我而去理解别人。人就是这样,必须以自己出发,所有的偶像都是为了衬托你更迷人而出现的。 12、昨天有一个粉丝来问我,说他们都说我长得像林志玲,你们觉得我应该怎么说?说“对”还是“嗯……我觉得……”?就好比小S用了一款眼影,跟鬼一样。但是你也不会跟小S说,你像鬼一样,你只是在心里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用这个眼影,因为像鬼一样。我说像的时候,因为我觉得说像是最恰当的。我的出发点是很简单的,文明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并不建立在坦率上。你能想象对方在厨房忙的死去活来,然后才上来的时候,你说,嗯,好难吃。讲话的态度是跟道德切割开来的。 13、世界上说话最坦率的人是谁?是小孩子。他如果在电梯中发现肤色不一样的人,小孩子会跟妈妈说,妈妈,他好黑。小孩子不是在说,哇,长得好黑,也不是说,黑色不适合做皮肤。所有小孩子会被妈妈指出来,不要这样讲。如果自己饿了,会向妈妈大哭大喊。如果在小孩子睡觉的时候,突然拉起来,说,走,我们去找蔡康永签名。那小孩肯定跟你拼命。小孩子最坦率,你拿什么文明去诱导他都没有用。他是以自己来衡量世界的。我不觉得有坦率的说话是一个有道德的事情,也不觉得无坦率的说话是一个不道德的事情。 14、台湾好的电影都不在艺术电影院放映,因为没有艺术电影院,基本都在色情电影院放映,所以当时色情电影院放映都是当时欧洲拍的很好的艺术电影。不是变形金刚那种好看,是那种触动人生的好看。 15、我是学电影的,回到台湾之后,我要写很好的电影评论,我想成为影评人,这样就可以认识那些很好的电影导演。小燕姐姐跟我说,那你就主持讲电影的节目吧,我问她那我可不可以讲漫画?漫画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讲,目前还没有人讲这个。 16、署名芋头的同学问:“我每天照镜子的时候看自己,我表面看起来很谦逊,可是我说话又很锋利,自己的感觉很骄傲,很矛盾。”是真的,我不觉得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是多么有趣。我上次演讲有人提到,中文系有口才好的人,舌灿莲花,滔滔不绝,伶牙俐齿。难免为了会说话,把自己训练成滔滔不绝伶牙俐齿的人,我认为这是错的。口若悬河的人绝不是会说话的人。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人,滔滔不绝的人会破坏所有的事情,不会被你的音乐背景所覆盖。 17、有人研究同性恋的形成,对自己的脑部组织了如指掌,我觉得乏味透了。如果你研究同性恋的形成,那么你最好也研究一下异性恋的形成。 18、观众问:“喜欢做的事不一定是能做的事,喜欢你的人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人,有很多这样无奈的事,怎么看?”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里面选择你能得到的最在乎的东西。我认为你做任何工作,都是选择你可以学到东西的工作。她喜欢你,你不喜欢别人的时候,她就不是你理想的那位。 19、观众问:“你和小S是不同类型的人吗?” 大部分记者都问过这个问题。其实我和小S没有那么不同,我跟她很像。记者问我说,康熙来了这个节目是什么意思,我老躲在后面,把她推出去杀人放火。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她很漂亮,人家看到,会觉得长得这么可爱的人,连续杀人一定有原因。杀人放火这种事情让她做会有很好的结果。你要让一个杀人狂本身就乐在其中,小S就是乐在其中的人。人家说无事生非,康熙来了就是一个无事生非的节目,小S会觉得无事情很无聊,所以才无事生非。我和小S都是喜欢无事生非的人,但是前提是不能伤害别人。我每录出来一期,就会要求删掉一部分,因为我要保护那些人。小S喜欢拿胖子开玩笑,那我真的实在帮不了啦~我上次有问一些胖的人的意见,小S宣扬自己生完孩子减肥的事情有没有伤害你,他们说还撑得住。 20、观众问:“请问康永哥,要怎么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 抽离自己对幽默感非常重要的。主持人是最不在乎自己的,为什么?我们在训练时,就是要把舞台给别人的,展现他最好最精彩的东西,而不是替他们讲出来。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开自己的玩笑没关系了。你要理解明星和歌星比较不能开自己玩笑,因为他们投射着观众自己不能完成的梦想。主持人不一样,主持人是要和观众一起承担生活。你只要跳出一个高度,就可以从研究的角度看待一个人,而不是跟他作对。研究的时候你就会平静。你一研究,后面就会有原因。 21、观众问:“为什么做高跟鞋?” 演艺圈很多男明星在做球鞋,我要打败他们,所以做高跟鞋。 22、观众问:“我自己有时候转发一些别人的东西,是助理帮助我吗?” 是我自己发的。但我有事时会写好后让助理帮我发,微博内容都是我自己决定的,但是有时也有会忙不过来的时候,但是他们不会决定内容。
1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就感
songyd 2011-7-30 21:46
成就感
如题!
13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年
pingcn 2011-6-24 11:32
昨天答辩。 本以为答辩完了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成就感, 结果,实际感受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已。 (昨天,狂风雷电,暴雨倾盆,昼如暗夜,断电停水……) 恩,感谢所有陪我一起走过的人,无论有没有和我在一起。 这5年养成的习惯—— 列to do list、喝咖啡、听音乐、买书读书、写读书笔记、善待自己、换位思考; 适时示弱、及时求助、放弃“完美主义”; 活在当下、不焦虑、不抱怨、不对别人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后时刻的感悟—— 不要抱怨导师“不好”——他正是因为不够好,才没招到更好的学生。 万语千言,然而, 一堆的表格等着填写、提交 所以,先写到这里, 待续~
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愿做科学家的十个理由
热度 7 hxgwzu 2011-5-12 21:48
(一) 自尊受挫 。科学吸引了许多奇怪又奇怪的人,而你必须每天跟随他们工作。 (二) 徒劳无功 。你常常花费了数周、数月乃至更多的时间,去克隆基因、培养菌株或者做其它任何被称为科学研究的事,而到头来往往以“零”结果或“负”结果告终。坐冷板凳的工作可谓世界上最无聊、最令人沮丧的工作了。 (三) 生涯难卜 。只要你仍企图留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似乎总是存在。确有很多诸如“post-doctoral”的位置,但下一个位置会是怎么样?又可能在哪里呢? (四) 成功无望 。不知道您情况怎样,很多人花了那么长时间把脑袋埋在书堆里,以致感觉自己拥有知识的程度都显得非常可怕了,然而仍然没有区区一点成就感。 (五) 计划不断 。面对基金或赞助的诱惑,总是没完没了地设计研究计划,写一大堆的各种项目建议书,而申请成功的概率实在太低,每年总有让你乐不起来的一段时候。 (六) 简单重复 。有高人说得好,哪怕是一只猴子,只要训练有素,也可以做你90%的工作。所谓的科学研究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复杂的动作简化做。 (七) 不被理解 。你的那些非科学界的朋友,往往没有一个能理解你的工作是什么性质,搞那些研究有什么意义或价值?有时你的家人也不理解你为什么每天那么忙。 (八) 聚少离多 。每当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了一段时间,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然而渐渐地这些朋友都离开你到其它地方做新的工作去了,有的甚至满世界转,很多情况下就再也见不着彼此了。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九) 不鸣不望 。除非你特别幸运,这个现实世界几乎没人关注你,或者会被你所做的深刻影响到。徒留一堆的发黄的papers,供自娱自乐。 (十) 潇洒不起 。每月拿到的那点薪水,总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还得没日没夜地工作,而此时你曾经心仪的美女宝贝们可能要么在驾着BMWs兜风,要么在Hawaii冲浪。你还总不明白你的第二任女友或妻子为什么会离开你,总在纳闷你坐的办公室为什么没有窗子和软椅。 您能说说愿做科学家的十大理由吗?
个人分类: 随感|49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想不朽
jianghzhit 2011-5-7 11:24
有人想不朽,就写篇文章,准备传世;有人想不朽,就建造宏伟工程,准备穿越千年。 但为什么要不朽呢?千年之后,即使某个重要的思想或者发现,能够与你的名字联系起来,然而对你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对于那些人类曾经创造的存世千年的伟大工程,例如金字塔,我们今天还有人能够记起它们的设计者和建筑师究竟是谁吗? 他们所做的唯有向后世证明,世界的奥秘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理解和利用的。因此,如果以人类的大尺度去衡量我们今天的利益,那么不要徒费精力,追慕虚荣,且努力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做点事情,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无愧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完美的礼物——我们的大脑。
个人分类: 杂感|3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过得好快,研一马上过了
热度 3 ming369 2011-4-30 09:57
进来科学网时间也不短了,看了那么多别人的博文,今天自己才是第一次写一些东西。 常常在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研一马上就过去了,回想一下过去的将近一年,竟然没有点成就感可言,而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科研决心的不坚定,总是在思考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未来的规划还是不够明确。 有些时候静下来的时候也会在想,要做出写改变了,然而后面不知不觉中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状态,看到有个老师的博文里面说的好,“如果没有目标的话,你就会无法集中目标。”我想自己也要真正做出些改变了,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在这美好的科研环境中我也不想再做寂寞者。 首先要努力克服懒惰,每天坚持做些有意义的事,耐下心来看文献,尽快做出来课题的实验方案;做好规划就会有目标的前行,心中有梦就会有方向,要有自信心,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坚持下去就会有成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93 次阅读|7 个评论
失败感和成就感
热度 1 jiazuoz 2011-4-9 00:25
读书到现在,我时常想我到底能给社会创造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想半天都想不出个啥,真是悲哀!从去年7月回到所里,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除了两篇自己都觉得恶心的文章,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原地踏步了,在北京一年好歹还是学了些新知识。天天想着那个水热力,想的头都疼了还是没进展,有了问题也没人能帮我,导师也没法告诉你说怎么怎么做,那一个无助啊。虽然在办公室里身体不累,但是操心,总觉得有个包袱搁在心中堵得慌。THM is really tough. 水分迁移貌似很多人做很成熟了,也有刚冰性模型解释冰透镜体的生长过程,克拉贝龙方程几乎做耦合的人都用,水压力、冰压力、孔隙比、水流速度……中文文献的结果永远都是那么完美,模拟的结果总是和实际吻合的那么好,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你的我的他的方程永远都一个样,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啊,伟大的sci,不得不承认老外的文章就是牛逼,虽然看着你们的数学推导很伤脑细胞,但是每一步推导都是是多么严谨啊,不知是谁说的没有数学就说明你这一个学科不成熟,所以啊你通篇的符号就是为了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么,坚持看完好像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耦合的道理不过就是这样子嘛。但是,最重要的,马勒隔壁的草泥马,你就一句话就带过了,通过计算,我们就得出了温度分布,水压力分布,冻胀量,还有……还有,变形量超过50%,但是你的几何方程却是按小变形推出来的,我晕菜了,原来豁然一下的是开朗了,却发现面前有更大一座山直挺挺压在你面前,于是又一如既往的迷茫。迷茫的时候啥也干不了,一般要这么持续几天接近一周的时间。comsol对于我来说是解决耦合问题唯一可能实现工具了,但是怎么处理两个或者三个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区域的界面的问题,关键这个界面还是随着因变量也就时间移动变化的,我改来改去的那些方程能不能通过comsol来求解出来,非线性发展移动边界多变量耦合方程,我真的没多大信心comsol能算的出来,但是它都算不出来,我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对于一个几乎是把MATLAB当计算器用的人来说,自编有限元程序求解耦合问题的人那就是神话。这一切都让我充满了失败感,令我沮丧不已。想起上次帮我舅舅计算一个便桥需要几根工字钢的问题,用到了丢下很久的结构力学知识,画出影响线找到受弯最不利位置,再计算最大拉应力,最后除以工字钢的拉伸强度得到一个安全系数,最后得出需要几根工字钢才够安全。还有今天帮陈工写了个计算混合料配合比的小程序,实际上是一个有约束条件的方程个数多于未知数个数的线性优化问题,用个最小二乘就可以了,MATLAB几行代码就搞定,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能够帮到她说实话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她可是苦恼了很久的啊。也许只有在这些时候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些许安慰。
52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
lysyxcs 2011-4-8 21:29
    杰曼诺夫教授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在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数学中的“诺贝尔”奖。“我12岁时发现自己对数学有着特别的兴趣。”他说,他很幸运遇到好的老师,在老师的启迪下,他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由此,他走向了研究数学之路。 杰曼诺夫说,几十年来,他一直对数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许明天会失去兴趣,但现在兴趣盎然”。在他看来,数学世界丰富多彩,探索完一个领域,又想探索另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他们给我带来新的想法”。   杰曼诺夫所研究的是抽象代数,这让人感觉远离生活。实则不然。“当你登录邮箱时,当你在ATM机上取款时,都有抽象代数的应用,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杰曼诺夫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中国的数学研究者最大的弱势是,中国的数学研究起步太晚”。不过,他认为,“中国人学数学有天分”。 “加州大学的圣迭戈分校,70%数学研究生是中国人。我们在圣迭戈有一个学术圈,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去指导高中生,他们当中,中国人占了70%-75%”。 谈及数学奥赛,杰曼诺夫的神情严肃起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说:“不光是在中国,俄罗斯也存在奥数训练冲击金牌的现象。实际上,奥数训练教给学生的,只是获胜的技巧,有点急功近利。而数学奥赛的初衷,是挖掘有天分的数学人才”。 杰曼诺夫表示,他能理解这种做法,不过他建议要重视引导学生,让真正的数学天才从事数学的研究。“很多人在得奖后转行去做其他事了”。
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好基础最重要
热度 2 liuyonghua 2011-4-7 08:50
读硕三年,我深切体会到基础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基础,自己不可能做出优质的科研成果来。基础真正扎实了,深入到学科前沿是很容易的,那时,什么SCI其实都是浮云,极为容易,但这时,切忌做有损自己学术声誉的灌水行为,要珍惜自己可能的学术声誉。还有,就是眼界的问题,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是指要有大科学观,一个小是指学科前沿,我们现在很多人做科研往往是一个小,换方向也是哪热闹就往哪里凑,而不能从一个大的角度去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我的感觉是凑热闹可能能发许多文章,但却不能带给自己一种成就感。 最后,希望自己能够顺利读上华南理工的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篱笆内的狗
zephyrcyn 2011-3-31 20:03
那是一条金黄色的猛犬。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和它相遇时的惨状,是和老公一起,在犬吠声中躲在老公身后?还是独自一人尖叫一声,失色跳开?这两种情形有一段时间交替上演,成为午夜梦回难以逃避的梦魇。那段时间,它,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篱笆是铁的,纵使它再疯狂,估计也不会冲出篱笆。它是势利的,碰见其他人,不叫,只要我路过,狂吠。 要不要绕路躲它?每天清晨一人路过的时候总要做这样的思想斗争,但很少实践。我希望自己在它狂吠的时候,可以微笑着,淡淡看它一眼,然后飘然前行。但是,只要想着要从那条小路通过,心总会不由自主的提起。它的叫声响起,心会无法抑制地惊跳。 有时候我问自己,既然怕,为什么不躲它呢? 依然无法做到与它坦然相对,但可以把所有的惊恐压制在低头前行中,不管它的叫声如何,步伐不乱,看起来似乎不动声色。所以,它叫声的强度和长度逐渐降低,有时,只是一声,即止。 这些清晨和傍晚的插曲消失了一段时间,那只狗似乎不见了。每次路过,偷偷的紧张,偷偷的放松,也偷偷的祝福那只狗。。。。。。
个人分类: 散记|2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生如何尽快实现心理断乳
热度 3 kejidaobao 2011-3-28 11:08
文/王 进 近来,不时听到毕业生抱怨工作后遭遇到不公平待遇,例如与老员工同工不同酬、超负荷工作、打杂跑腿的琐碎事务缠身等。有些研究生进入科研单位工作后抱怨升职慢、工作职责多、终日为学术带头人打工等。类似的抱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帆风顺的成长历程,使得不少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待走上工作岗位后,猛然发觉现实并不等同于理想,鲜有成就感与荣誉感,甚至连生存权益也未必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和保障,深感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绝对性和公平的相对性。 这种对“不公平”的抱怨,大多与是否获得别人的“尊重”无甚关联,而是毕业生面对责任担当的一种逃避性反应。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对自尊维护的过分强调,直接影响到心理情绪的调节和独立内省的培养,进而诱发一系列“心理性断乳综合症”,表现为狂妄自大、妄自菲薄、逃避责任等。 “心理性断乳”是相对儿童的“生理性断乳”而言的,指子代在发育成长中要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心理性断乳通常发生在青年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青年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随之增长,开始以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的目光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强烈要求挣脱父母的保护链,在家庭乃至社会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的地位。 心理断乳通常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客观条件造成形式上的心理断乳,指脱离父母、减弱依赖性、增强独立意向的过程;第二阶段则为主观意识下实质性心理断乳,是指第一阶段结束后逐渐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日本心理学家西平直喜认为:诸多社会因素的叠加,使得青年要完成心理断乳所需的时间比以往更长。毕业生如若迟迟不能完成心理断乳,极易深陷职场泥潭,工作热情下降,合作意识淡薄,成为部门正常运转的“负阻尼”和团队绩效降低的主要诱因,严重者甚至会因工作压力过大或人际关系紧张而患上“上班厌倦症”。 心理性断乳第二阶段之所以难以结束,关键在于独立人格的缺失。笔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总结的健康人格6大特点,提出实现人格独立的6条途径。 1) 增强自我扩展意识。不少毕业生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不知该如何行事,自我拓展意识相对较弱。若能保持开放心态,有意识地多与身边同事接触,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的活动,尽快融入新的工作场所,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是增强自我扩展意识的有效方式。强化自我扩展意识不仅能逐步淡化唯我独尊的狭隘成见,培养心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更可以激励自己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中的诸多困顿,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大大提升自信心。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扩展意识仅是立足之本,前行之路是否顺畅,则需良好的人际关系全程辅佐。部分毕业生因在校期间过早且过于片面地接受了世俗观念,习惯于用“成本与利益”的功利性核算方式处理身边的一切问题,迷信于借助利益交换的威力拓展人际关系,甚至将“丰富”的人脉资源视为炫耀的资本。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本质源于诚挚的人际互动,须与他人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生”。人脉资源不求丰富,但求可信与可靠,否则,终究难逃“树倒猢狲散”的尴尬。 3) 尽快赢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毕业生初入职场,面对陌生环境和未知世界,脸上写满紧张无助,心中充满犹豫彷徨,此时,尽快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尤为重要。情绪上的安全感,源于自身对生活与工作的掌控力度,而非父母、同事或领导的安慰。人生只能由自己来负责。大学毕业生若能正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并凭借勤奋与智慧克服困难,将会逐渐找到得心应手之感,人生目标也会更明确,做事益发有条不紊。同时,由此展示出来的阳光心态和积极形象,将进一步增强同事间的信任程度。 4) 正确认知现实。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乐于依靠个人主观意愿来看待事物发展,而忽略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然而,现实如同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总以断臂的残缺,来激发人们做出调整,适应变化,重新审视美的存在。毕业生应正确认知现实,遇到问题不慌乱、不迷茫;处理问题时随事态变化相机而动;取得成效时及时激励自己,激发出更高自我效能;问题解决后及时做好总结,作为日后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指导。 5) 客观地看待自己。古希腊先哲2000多年前就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人啊!认识你自己!”的警告,呼吁人类要理性认识自我。这是所有人难解的人生命题,已然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更应该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以便在人生旅途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6) 有意识地培育正确的价值体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指南针,但囿于人生阅历的匮乏,年轻人易受他人思潮的影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之下。通过培育正确的价值体系,在工作中不断检验、校核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让行为模式具有更加清晰的自我意向和价值准则,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度而不左右摇摆,这对新晋员工尤为困难,也尤为重要。 除了自我调节外,毕业生入职后还应主动向部门领导和同事寻求帮助。他们作为经历“断乳阵痛”的过来人,能帮助职场新人理解工作中“不公平是绝对的”这一事实,打破不切实际的空想,面对真实的人生。对既有的不公平现状,初入职场者在短时间内无力改变,但通过调整心态,学会接受现实世界的不公平,这是实现真正的人格独立、尽快摆脱“心理断乳”这一尴尬境地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704 次阅读|2 个评论
书、书、书!
热度 3 gl6866 2011-3-7 12:16
我记得在大概是1978年吧,开禁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的古典文学作品。这是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我有一位同事,把为数不多的那几十元的工资差不多都买了那些名著,像巴尔扎克的、福楼拜的、狄更斯的,等等。那时的年轻人可以说真是处在一种求知若渴而无书可读的可怜境地。我每每想到他站在满满名著的书柜前,向我炫耀着那些名著的洋洋自得,一副无限的成就感跃然脸上的样子。但是,我想他不一定会想到,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没有“书”了。虽然还是处于视觉时代,但却是读图的时代,是一个无“书”的时代。 虽然说是无“书”的时代,其实是在说纸质的书走向了没落。可无论如何,作为现代人而说,还是要阅读的,那么未来的“书”该是个什么样子?毫无疑问,阅读革命来了。当然不可能是普通的书,否则不能叫革命——在智能手机、手持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相继问世后,“书”的形态正在被全新描摹,一种崭新的“电子书”问世了。由此可见,科技让“书”的概念开始模糊,这是由于其内容与载体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经常幻想未来的“电子书”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人还认为它就是“书的电子版”?那就落伍了!未来的书不会停留在E-ink电纸书的初级版本上,紧随技术升级,它不仅模仿纸质书的阅读习惯,还必须超越原有的使用体验,比如,iPad和Andriod Tablet就是“一心多用”的阅读器,基于平板电脑开发的应用程序混杂了文本与音画,游戏与学习,工作与娱乐,其最直接的思考就是对“电子书”的重新定义,它将迫使出版商重新塑造内容。换言之,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作习惯,用新的编辑思维和新的媒体技术,提供辅助阅读的更多的附加值,在这个意义上,整个出版生态必须为之变革。 这是书吗? 未来“书”的“关键词”是E-Book3.0和互动阅读。经典的3.0,包括了三重含义:1、“书+网络+旅行”,2、阅读应融合文字、图像及影像的魅力,3、呼应Web3.0时代的精神。web1.0时代是一人讲,众人听;web2.0时代是你讲我讲,众声喧哗;web3.0时代则是综合了以上两种网络精神,邀请读者听名家讲座解读,并且参与编辑跨媒体的内容,提供图像、写作文章、画漫画,以及提供延伸阅读的建议(包括书籍、电影与旅游等),一起分享阅读经典的意义与快乐,是一次越界和交叉。专业出版观察者们的看法也类似。他们也提出了的E-Book3.0概念,认为E-book 1.0即传统印刷图书对应的电子版,手机和阅读器里下载最多的电子书一般都是这个版本;E-book 2.0指从生产到发布都只有数字化形态的电子读物;E-book 3.0指除了文字、图、表等平面静态阅读要素以外,集成了声音、视频、动画、实时变化模块(如嵌入的网页等)、交互模块等要素的多媒体读物。可是麦克劳-希尔出版公司(McGraw-Hill)却把E-book 3.0的类似概念说成是“加强版电子书”(Enhanced E-book), 并认为“现今的电子书终究只是印刷品的数字版本。不久将来的电子书将不仅仅是文字,它将拥有互动能力,这会改变它的一切。”并预测未来出版社将会像变戏法一样设计电子书,想象一下,你的电子书上出现了一段教你如何解决龙头漏水问题、或是教你解一道复杂数学题的动画视频,或者当你阅读外语电子书时,会有与语言相对应的准确发音播放出来,以便你自我评估理解程度,这种Enhanced E-book让读者获得更好的体验。上述三种看法大致反映出未来书的基本走向。看来出版的原始生态被打破了,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电子书召唤更多的参与者! 那么传统的纸质书会消亡吗?这就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了。我们说纸媒永远不会退出书籍的载体。纸媒和电子书籍以后会各有自由分工的范围。电子书大众化,纸媒精英化;电子书的优势是适应大众应对信息爆炸、传播各种资讯的资讯性、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好奇性、以及快节奏生活的间歇性身心放松的娱乐性;而纸媒的优势是就某一方面深入的理论思考和专一性。这一对比明显将传统的书和未来的书区分开来。区分还有很多,只有真正深入喜爱读书的人才会体会到那种读纸质书的温馨、美好、认真的感觉。而非像电子书那样花哨才能令人专一。我的电脑上存着天天读十几个小时够我读三四十年的电子版PDF书籍,但我在电脑上看书才看了两年就厌了,现在宁愿看拿着纸质书看,到图书馆借纸质书看,尽量不在电脑上看了。当然,平时每天的资讯都还是从电脑上从网上浏览,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基本上比较全。 书的巴比伦塔 可也不能把电子书说的一无是处,电子化的优势是:大众化、资讯化、娱乐化、便捷化、存储化。纸媒的优势是:精英化、深入化、专一化、读书的那种感觉化(比如焚香弹琴听琴、秉烛夜读这种的自我身心心灵的那种感觉)。回头来再想我的那位同事,他大可不必为当今的大潮流所伤心。他还是可以在有时间、有心情时,恬静地拿上一本纸质书阅读,那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456 次阅读|7 个评论
成就感
热度 2 tangwei 2011-2-22 19:04
星期天,给某某某做了一碗面条,青菜鸡蛋面。当然,青菜鸡蛋面常有,而面汤,却是我独家的配方。 某某某捧着一大碗面,开始吃。出乎意料的是,与平常不同,某某某竟然没有抱怨面条太多,而且连呼好吃。 我张望一下她的面碗,鸡蛋还好端端在碗里。 问:怎么不吃鸡蛋啊?不好吃? 答: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吃。 过了一会,看见某某某在咬鸡蛋了。 又问:怎么又吃了?现在舍得了? 答曰:实在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我这个成就感啊直窜直窜的。。。。。
个人分类: 某某某专栏|2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loose,lazy,lay down
liangqunlu 2011-2-13 15:39
一天总是很短,起床后几小时就天黑了,睡觉的时候,天才慢慢放亮,只有这种下雪的时候,洁白的雪映着明亮的天空,延长了白天,才会感慨应该正常作息。 出门,看着雪厚厚的躺在地上,虽然都或多或少的有践踏的痕迹,而且,远远的还可以看见好几个人在清扫主干道上的积雪,还是会激起心里的莫名的感动。 当然,如果早起的话,肯定会留下最初的脚印,会让自己有成就感,但是,悲剧的,心里却想着,弄湿了鞋或是弄脏了的话,徒增麻烦,还不如就这样的看着呢。 假期快过去了,就像过了一个长长的周末一样。 每天都是没想着要干嘛,也没干嘛,想看什么的时候,就看一会儿什么。今天打开电脑,看着一个学长写下的本命年总结,坎坷加了一道,不知道我的这一年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新学期快要开始了,大家都陆陆续续的来,进入轨道之后,就会开始学期中的正常的生活了。不知道怎么了,心里有点莫名的恐惧。 害怕上一次循环的重复,害怕困扰我的事情还是在那里,害怕各种的不满意,害怕着莫名的事情发生。 不可能避免,不可能不去经历,不可能就此停留,可能需要的是一些准备。
个人分类: 笔记|3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social network
fxsimon 2011-2-7 14:19
第1招 认清人生的意义以及毕生所全力以赴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因为你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想要成为一个人际关系高手,第一步就必须先确认你的价值观;若是你连这个都摸不清楚,就很难去看透人生的意义,更不用说什么成就感了。    第2招 列举出截至目前为止的五件重大成就   知彼者,智也;知己者,大智也。    第3招 明白自己有哪些专长和资源正是他人所迫切需要   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你的专长是得自专业训练或是业余摸索,都可转化成一股强劲的“人际关系动能”,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第4招 挥别独行侠的日子   还想像小学生那样科科争第一?别傻了,这个世界只有团队成绩,没有个人成绩,因此也没有所谓的“第一名”。告别独行侠的生涯,你的人生将从黑白转为彩色,全新出发。    第5招 为自己建立自信,自助助人   人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多参加一些活动,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第6招 拟定短期与长期奋斗目标,定期予以审视与修改   工作计划簿有用吗?有,至少可以让一个人培养出三分钟的热度。拟定目标不仅可以督促自己,也能让别人得知你有哪些需要。只要你勤于跟别人沟通,那你的朋友自然就知道你有什么困难,进而藉着人际关系这张大网来帮你早日实现自己的梦。    第7招 绘出一张人际关系“网络图”,显现出自己在这项资源上的多样化与触角纵深   人际关系网的特色是:每个成员都是老大。如果你能保有最新版本的人际关系图,就不难得知在眼前这一刻该如何以自己为主角,来善用你的人际关系资源。    第8招 以一种相当专业化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   在很多场合下,你所表现出的外在形象要远比你真正的本事来得重要。    第9招 以简洁得体又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   无论是在何种社交场合,想扩展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介绍。要设法出奇制胜。让对方牢牢地记得你,而且是记得正面的形象。    第10招 技巧性地打开话匣子   为什么我们经常错过了许多广结人缘的机会?就是因为我们常把那些黄金时段用来绞尽脑汁,却还是挤不出一句合适的开场白。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去打开 话匣子都能得心应手。一旦你能达到这个境界,那无论把你丢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必都能迅速进入状况,随心所欲地去扩展人缘,为自己在生活与事业中,营造一个 又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第11招 有必要时,就主动再做一次自我介绍   如果有人主动走过来跟你打招呼,那这一定是个大人物。多练习一下“纡尊降贵”,经常不厌其烦地做自我介绍,你的人际关系通道将会愈走愈宽,也愈走愈顺。    第12招 看清他们的面目,牢记他们的大名   人们其实不在乎你对他们的底细了解多少,但很在乎你有没有仔细在听。    第13招 善于在社交场合做称职的主人   只要地球上还有人类,就不愁没有机会去表达你的善意。 第14招 乐于站出来为自己打知名度   想为自己打知名度并不需要不择手段;相反地,这有助于早日实现你的理念。适度地推荐自己,才能让人得知在什么时候能够向你求助或请教,不致让你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15招无论与任何一个人打交道,总是待之以礼   即使人生苦短,用来学礼数也是绰绰有余了。想出奇制胜,翻身做主人,不必舍近求远,先把你的台词练好再说吧。    第16招 名片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作品   名片的功用是要让别人能想起世上还有你这号人物。当别人想动用人际关系去搬救兵时,你这张名片就是一份很重要的线索,因此在设计上千万不要草率。    第17招 随时随地携带数量充足的名片   要上阵前,先检查自己是否已“全副武装”。    第18招 在情况适宜时,才递上名片   当你确信和对方有话可说之后,时机成熟时就应恭谨地奉上名片,相互约定日后联系与合作的方式,在这种稳固基础上所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才能经得起考验。    第19招 在每张所收到的名片上记载日期以及相关事项,以便于日后整理与查核   当别人还不知道你在不在乎他们的时候,自然就不可能去在乎你。    第20招 不要吝于表达感激之意   成功人士有个特性,就是常怀感恩之心。以感恩的心来对待所有曾扶持过你的朋友们,主动表达你的由衷感激之意,慢慢地,你会发现不但自己的人际关系愈加牢固,别人也将以你为仿效的对象。    第21招 无论认识或不认识,只要是能给予你激励或启发,就应诚挚地向他们言谢   要以称赞来取代嫉妒之心,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当你因为提出一项绝妙点子而获得他人嘉奖时,内心是什么滋味,将心比心,无论是认识或不认识的朋 友,只要是能提供净言或是言行足资借镜者,都不要忘了面露微笑地跟他们说声谢谢。把这养成习惯后,不仅是你的事业前途,连你的人生观都将改写了。    第22招 适时以打电话、送小卡片,以及送小礼物的方式来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意   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要灌溉一株树木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与养分,而栽培你这棵人际关系长青树则有赖你持续性的关怀,借着打电话与送卡片、礼物等小环节来呵护这株树。可千万别让它因为营养不良而枯死。    第23招 要有自己专用的信、卡片与便条纸   用手写的信函比较有亲切感,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想建立自己的金字招牌吗?想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吗?做点小投资吧,去印一些专用的各式文具纸,当你要寄发给客户、同行或朋友时,会觉得更体面。    第24招 欣然接受他人的道谢与援助   从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他人的道谢,就可窥见其在人际关系上的功力。    第25招 建立起一套有系统又管用的人际关系网   将能更有效地提高你在人际关系上的运作效率。为什么有人是事半功倍,有人却是事倍功半?就是因为做起事来有无章法。    第26招 名片上绝无过时的资料   假使你没有时间去每天记载新资料,至少每周要登录一次,这样才能确保资料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第27招 设立一套有效的时间管理系统   岁月不饶人。我们不能要求时间暂缓来配合我们的脚步,只能尽量迎头赶上……如果你能控制时间,你就能控制一切。提醒你一点,只要你肯尊重自己所制定的工作表,别人就不敢随便抓你去出公差。一旦时间资源能完全掌握在你的手里,那治国平天下都绰绰有余了。    第28招 每天都详细检视当天的工作进度表   要如何得知你是离成功之路愈来愈近,还是在原地打转?……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都“结帐”一次,看看工作进度表的落实程度究竟如何。每天结帐一次,你的心理负担就不会这么重,哪怕这是一项工程浩大的计划,你也可以感受到稳健的前进脚步。    第29招 今日事今日毕   其实时间没什么好管理的,因为每天都是24小时,你该担心的是要如何去摆平争食这块大饼的千百项计划。绝对不要效法慢郎中那样去“以债养债”,否则到最后你加班到三更半夜也还不清。不要滥用你的记事本,可以当场解决的就不要拖,无形之中,你的工作效率自然就会升高。    第30招 必须在24小时回复所有的来电   如果你的经营哲学是“能拖到明天,就不必急着今天做”,那你这一辈子恐怕是很难熬出头了。把24小时内回复所有来电养成一种习惯,就能确保你那条人际关系网络上的资讯畅通程度。    第31招 在拿起话筒之前,先思索一下待会儿要讲些什么   通往成功之路有四道阶梯:慎谋行动、有备而来、勇往直前和贯彻始终。    第32招 拒绝无谓的交际应酬   如果你现在糟蹋时间,将来时间就来糟蹋你。    第33招 在参加社交活动之前,应妥为规划   只要事事都能有备而来,即使祖宗没有积德,照样能飞黄腾达。    第34招 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援   你所处的是个万物共存的和谐社会,因此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大多数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因此只要你认定他们不至于帮倒忙,就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吧。    第35招 在开口时,应简单明了地陈述要求,而且不宜展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   人际关系网是怎么牵起来的?很简单,当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的时候,这段姻缘就形成了。    第36招 只要逮到机会,就不忘冒出这句:“对了,你所认识的人当中,有哪个人……”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下次当你碰壁时,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说话技巧是否有改进的余地。其实大多数人们都是乐于助人的,不要轻率地关闭那扇机会之门。    第37招 对于别人所提出的建议,应当即知即行   否则等三分钟的热度过后,一切都将回到原点。光说不练,无济于事。    第38招 每次和朋友交谈后,都能有受益非浅之感   懂得顺水推舟的人,想不出头恐怕也难。    第39招 积极参与各种民间社团   借着融入这个大家庭中,你不仅造就了自己的事业,也成全了许多同伴的美梦,功德无量。当一群人本着相同目的而物以类聚时,人际关系就萌芽了。    第40招 设法在社团内担任有实权的职位   一旦你被提升为干部,就象征着你是个德高望重的前辈,而不是一个只想过来瓜分资源的庸碌之辈。    第41招 勤于利用人际关系网来处理别人的请托事务   圈子内最为人称颂的就是,个个都是赢家,因为胜利的果实是属于每个人的。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落魄时能有朋友为你伸出援手,最好的因应之道就是平时多做些投资。 第42招 举头三尺有神明,抬头三尺有人际   要怎么培养自信?很简单,专挑那些你不在行的事情下手……只要能突破一己的心防,大胆出击,再苦撑一下,那你必然会有倒吃甘蔗之感,渐入佳境。    第43招 经常评估你的人际关系网,不断予以扩展   人际关系网的建立需持之以恒,而不是可以一劳永逸之事。    第44招 相信你的直觉   聆听你心灵的呐喊声,就能得到所有的答案。除非你自认已经麻木不仁了,否则没有理由忽视来自心灵深处的这股声音;让它去带领你,你就能尽早掌握状况,了解周遭的一切风吹草动。    第45招 对于在人际关系网上的每个盟友,都会倾全力助他们步步高升   人际关系网的维系需要诚意与耐心。应该借着提携盟友来培植你的实力,在这种稳固的基础上盖大楼,届时要缔造一种“双赢”的局面,也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已。    第46招 提供朋友们一流的服务   即使你不是投身于服务业,照样有许多服务他人的机会。你必须先竖立自己的金字招牌,让人际关系圈内的人都知道你这个人很可靠,这么一来,他们会很乐意做这种投资,因为他们知道你将来会回馈得更多。    第47招 喜欢聆听朋友的心声   有正常的听力,并不代表知道要怎么去听。聆听的艺术就是:耐心听别人讲话,而且不要听错!    第48招 要有高尚节操与专业涵养   口不择言,后患无穷。人际关系的确很好用,但千万不要滥用。只要待人处事都能表现出一股高尚节操与专业涵养,那即使是你的死对头也会对你心服口服,推崇备至。    第49招 以敞开的胸襟去面对每个“结缘”的机会   伟人与凡人的差别,在于前者能敬重每一个人,包括三餐不济的流浪汉。    第50招 布下滴水不漏的庞大“情报网”   能造就他人功名的仁者,必然会永垂青史。当你变成了叮当响的人物后,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资源去邀他人前来分享,如此“良性循环”下去。这不是很好吗!    第51招 利用人际关系网去造就自己,嘉惠别人,成就事业,改变人生   如果你的公私两种生活领域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来互通有无,那就是你的人际关系网。    第52招 时时刻刻都以人际关系网为念   宝剑不用就会生锈变钝,倘若每个人都能将人际关系的运用当成生活习惯,那这个世界的面貌就会完全改观。    第53招 矢志成为强势人际关系的模范生   一个人际关系高手绝不会以屯积资源为能事,反而是不时地主动邀他人分享,并鼓励他们也如法炮制。    第54招 用一片人际关系网来将世界一网打尽   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网多得惊人,几乎每个人之间都有一条脐带相连接。    第55招 将人际关系融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所处的是个万物共存的和谐社会,因此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
0 个评论
一年又一年,日子会更好的!加油!
热度 2 hitzhj1231 2011-1-21 00:24
2010年和我以往所有的一年都不同。至少是第一次出门在外。在Grenoble呆了整整十个月,两个月后就可以回国了。 记得上一次下总结是2007年,在HIT拿到PKU的录取通知书。小屁孩能上北大乐得屁颠屁颠的。当然其效果和高考考上HIT还有有点差距。2010年,这一年所获得的收获和以往不一样。很大的不同。 考上HIT,PKU的时候,前提是周围的人告诉我,这个好,那个好,我就得这个,考那个。成就感是在得到周围人提示下获得的。和妈妈走在路上,遇到熟人就被夸:“哇呀!不得了喂,北大也!还是博士!” 2010年第一个收获就是:“北大在国内叫叫还行,国外还真不咋地”虽然是自己的母校,这样说也就是强化下含义。在当今这个社会神马都是浮云。北大这个光环,我觉得就是给自己本科学习一个阶段性的奖励而已;和HIT给我高考的证明一样。很多都说我以前怎么怎么样,以前是以前,以前只能说明以前那个阶段。现在你吃的不是以前的东西,所以少说以前的事情来证明现在。 2010年第二个收获就是在INIRA中心BIPOP和Bernard Brogliato学校了一年。老师好得没话说,给钱,给本事,给地位,给文章。组里新来一个越南博士后,和Bernard老师学了一个星期。一次吃完饭,和我说,这个老师真不错啊。还和我面对面,一起研究问题。我心里想估计他原来博导是个“Something New”.(天天就只会到学生实验室问,有没有新东西啊,有没有新结果啊?)在组里呆了一年,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所有研究任务。中午和老大讨论,还有两个月做什么。老大的意思是,让我自己决定。他要求和想做的已经全部交差。我们计划将这一年的工作发表三篇文章。工作量比较大。给INRIA交的工作报告就有250多页。工作里有理论,有创新,有仿真计算,有实验等等。神马都有!老大的意思是:“A fruit year!”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和我做同样题目世界上很多人,在查阅他们文献的时候,各种问题有待解决。这个工作,我们不是自己的实验。我们是冲做过这个工作的人要的实验。而且实验数据是这个领域目前最好的。我去要的。法国老板想北京老板安排在北京做,北京老板不肯,北京实验组的事情本就一大堆。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就自己向做过这个工作,最好实验的老师要数据。实验老师开始不给,问我的文章你看了没?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做的?没什么问题嘛。我收到回信,将自己对其文章的看法罗列成一个报告给这个老师发了过去。第二天,想要的所有实验数据都给我发了过来,附带:“我很希望能看到你的研究报告”。结果是,这个实验老师被法国老板直接从墨西哥请到法国。 法国工作的同时,也在做北京的工作。累是累点,但内心充实。北大的工作,一共三大部分,都是难啃的骨头。北大老板一直不让写文章,要厚积薄发。东西做了整整四年,现在才开始和老板写第一部分的东西。这里要感谢组里兄弟姐妹,为我的事情没少花费他们的时间。吃过不少苦,挨过很多骂,熬过不少夜,给北京老板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这一年10天一个,不是新东西要补充,就是要改这里改那里。很多次想放弃,找北京老师谈。北京老师总说厚积薄发,要吃得住苦,耐得住寂寞。看着身边一个一个同学,第一年就拿奖学金,优秀学生什么的。心里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导师总说做的东西水平高,难度大,费时间很正常。脸上同意,其实心里还是难受。在这个物质,浮华的年代,谁不想天天牛逼,赚大钱。思想的转机来自于在欧洲这边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一个ETH(爱因斯坦母校)老师在大会上做了一个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和我的工作很类似。老师做完报告,我找他问问题。由于老师大牛,身边人很多。对于我的问题,老师应付几句就没了。。。。。我都没问到自己想知道的。晚上回到房间,睡不着。我拿着会议说明上的地址给这位老师发邮件,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并指出很多地方不对。十分钟后,这个老师敲响了我的房门。我们促膝长谈了一个晚上。第二个晚上又是一整晚。老师临走前,问我是谁的学生。我告诉他我是北大****老师的学生。他点点头:“难怪:)以后要想读博士后,可以去我那。”法国老板在身边听到插一句:“我这是他首选。”当时我站在两个老师中间,唯一的想法就是立刻回北京,抱抱天天“骂”我的北京导师。记得一次,北京时间晚上一点,法国这边才下班。我回到家,突然有个想法。就给北京老板邮箱写了一封Email.做完晚饭,发现邮箱里多了一封北京时间2:37的回信。 这一年除学习外,看到了蒙娜丽莎,维纳斯,思想者。我和清华一哥们,两个愣头青就在巴黎城里乱撞。在罗丹艺术馆,发现身边好多思想者。就猜哪个是,那个不是。在卢浮宫看到维纳斯,两人都大叫:“哎呀!是这个啊!真的也!”保安连忙叫我们安静。乡下人进城,自有自己的味道。晚上舍不得钱,买KFC全家桶回旅馆吃。听闻深夜电视台有特别节目,两个人抢着遥控器找,硬是没找到。清华哥们想上埃菲尔铁塔,我只好陪他上去。第一次发现有比香山人还多的地方,光坐电梯上塔,我们就花了近两个小时。爬到top,两个人高兴兴奋地连忙照相。照完相才感觉,地面晃来晃去的,又慌慌地下来。给妈妈,嫂嫂,GF,未来丈母娘,哥哥丈母娘,家里的七大姨八大姑什么的买法国化妆品。香奈儿,兰蔻什么的。。。。。。女人看到法国化妆品,价格什么的都不考虑了。给我开了长达半米的购物清单。叫了个会法语的美眉带着,硬是买了两天。买到第二天,银行给我打电话,问问是不是银行卡丢了,刷钱刷得太快。我心中是说不出的累啊,苦啊。圣诞节硬是没出门,在家写报告写了十天。心想家中的各位美女,各种化妆品的钱可是你可怜的我度日如年熬出来的。美眉说,哥哥你怎么不给自己买点什么啊。我看了看,给自己买了个购物袋装这些化妆品。。。。。。。。 出来前什么都不会做。由于收入还行,初到发现家乐福东东好便宜。就买这个吃,买那个吃。哈根达斯的冰激凌一大罐才4欧。在北京,一个球还100多。不到半个月,人硬是不舒服。不由自主跑到宜家买个锅,买个炉子,回家开始做饭。一开始只会烧米饭,配辣椒酱。后来就烧完饭,自己炒,加个鸡蛋什么的。邻居中国小夫妻,搞了个口水鸡,叫我去吃。我硬是不客气吃掉半只。美眉熬个绿豆粥,喝完了,还舌头把碗舔干净。思来想去,这样下去不行。就百度搜菜谱,依葫芦画瓢做。做一个,照个相挂到网上去,自我欣赏。和GF电话聊,拼命表现展示自己的手艺,生怕在中科院男生前面丢了自己的分数。一年过去了,年夜饭都可以做了。八宝鸭汤,醋溜酱猪耳,麻婆豆腐,咖喱鸡块,水煮鱼那是信手拈来。美眉大年三十上课。眉毛都不抖:“没事!下课来哥哥这里吃年夜饭!想吃啥随便点。”INRIA单位几个中国人聚餐,本人招牌云吞大饺一下,粉丝立马拿碗下醋一字站好等着开锅。饭店下不起,又想吃蜗牛。学着清华哥们教的秘方,还硬是做出来了。 年纪越大,就发现时间过得越快。出来前,还记得和师弟们在熬夜实验。师弟喊到:“肚子饿!不做了!”低声下气给师弟手里塞钞票:“去买!想吃啥吃啥。”前几天得知,现在晚上通宵实验,都开始打双扣了。过完年,就回去了。归国的手续开始一项一项的办。办完一个就高兴一次。 刚刚和一哥们聊天。高中铁得很,小子公务员考试已经考五次了,这次又没考好。互相聊了下。心想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记得去HIT读大学,和哥哥两个人在北京站为个47块钱拉来拉去。哥哥要我拿着,车上吃好点;我硬是不要,想哥哥钱也不多,日子也苦。这不,才几年,哥哥都要当爸爸了,现在也是有房有车。 记得北京老板和我说过的一句话:“人只要努力!日子会好的!” 仅以此文勉励暂时不得志的哥们,给自己一个总结。好好站好后面两个月的岗。祝我所有的亲友来年有个好“收成”!
4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1)
kejidaobao 2011-1-20 14:23
——当好博士生导师的责任和准备 文/冯长根 本刊2011年第1期“主编心语”栏目谈的是有关博士生的话题 ,本期(第2期)考虑到一些博士生导师的要求,谈谈有关博士生导师的话题。此后,本刊将在单期的“主编心语”中讲“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而在双期中谈“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本期谈一谈当好博士生导师的责任和准备。 当你成为博士生导师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做什么样的准备?我在1990—1991年期间被批准作为博导时,和大家大概差不多,想得比较多的是:我可以带好博士生,因为我已经完成过自己的博士论文。然而现在看来,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指导思想的准备。 还在你是一名博士生时,你一定会对你的导师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这种思想,即在高等教育领域,指导硕士生、博士生是一件让人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的确如此。如果你是一名博导,你看到一位年轻人能够独立搞科研了,他承担着一项课题,他认真记录结果,在学术会议上陈述自己的新发现,并看到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公开发表,你肯定会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指导一位新的学者进入你所在的研究领域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培养博士生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你的研究结果就会有人传承下去了。 值得指出的是,在指导博士生的事情上,表面的荣誉会同时带来在指导和管理博士生时的巨大压力——你得保证博士生在攻博时的成功,因为博士生的人数常常被看作是学院和整个大学取得的成就的标志。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一个博士生毕业时,这不仅意味着他(她)的自身成就,他(她)的导师也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体会到作为指导者的那种自豪。至今,看到学生毕业时的合影,我的心情总是不平静的、喜悦的。 一种情况是,当博士新生开始跟着你攻博时,他的所作所为远非你想像中的博士生规定动作。他(她)可能像旧时的时钟(自鸣钟)那样,你不拨他不动,看起来他并不知道要干什么;也可能,在你上班忙碌了一、两个小时后,他才到了实验室。看起来,要顺利完成指导博士生的任务太难了。“我总不能替他做论文吧!”你会说。也许,你碰到的并没有这样极端,但类似的问题或其他问题在院系中已经相当普遍。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都不例外。 应该说,对高学历学生的指导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正因为此,成功的指导能给人极大的满足感。从这些年指导博士生的实践来看,博士生导师最迫切的责任和准备,也是最难的一件事,是在“导师帮着做”和“让博士生自己做”之间如何掌握好分寸。一般说,如果导师从一开始就立场坚定地指导学生并给出一些约定(纪律等),学生就会相对服从并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和指导。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是准备事无巨细地命令式地指导呢?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英国教育界人士 研究发现,许多人对此感到棘手,有一些人坦陈自己不善于掌握这种微妙的平衡。他们认为,“要想知道哪些是你应该教给学生的,哪些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发掘的,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绝非易事。” 需要协作进行的研究也会有一样的平衡问题。又比如,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应该给予多少帮助?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给予多少指导? 平衡问题其实就是辩证问题。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成功的研究者一定是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如果不影响科研进展,我倾向于多培养博士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我在前一个系列的“主编心语”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 。我的一个经验是,导师对课题越有把握,越有信心就越是会放手让博士生单独干。但在不同专业,对不同的学生,你掌握的分寸应有不同。这样,当你放手让博士生干的时候,他是一定能把研究进行下去并顺利完成的。因为这样做了,在我和我学科组指导的博士生中,极大多数具有极强的独立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冯长根. 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 . 科技导报, 2011, 29(1): 83. 萨拉·德拉蒙特, 保罗·阿特金森, 奥德特·帕里. 给研究生导师的建议. 第2版. 彭万华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1-12. 冯长根.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2) . 科技导报, 2007, 25(10): 78.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3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成就感
furaibo 2009-7-6 17:56
一堂好课 一首小诗 一篇SCI
个人分类: 杂谈|3588 次阅读|6 个评论
致年轻站友的一帖
youngjohnzg 2009-2-3 18:40
这是2007-05-03 13:28 发在检验版的帖子,得了3分的精华贴,贴在这里供大家瞻仰。 呵呵,我也不是很老哈,今年33岁。 一直以来都想写个帖子,给刚参加工作的站友。尤其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的站友。因为总看到你们仍然在走我的老路,在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纠缠、浪费时间。我也和你们一样,曾经牢骚满腹、充满怨言。检验天空网论坛里,一个火枪手、假行僧都是我的ID,有兴趣的 年轻站友 可以去搜一搜我的帖子,你们会发现,我们的想法是何其相似。但是,没用。老毛说过:牢骚太盛防断肠。所以,我现在已经不太发牢骚了。当然,有点牢骚、不满于现状,也无可厚非,也才有可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只是,我希望大家这个过程短一点、再短一点。 一、关于价值感、成就感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现在检验科的工作,只要是个心智健全、无严重肢体残疾的人,学个一年半载就能干下来。这种说法,有正确的地方。比如,给标本编个号、离个心,甚至上机操作,都可以通过一年半载的学习就能干下来。但是,这样的干法,只是个操作工。遇到问题,他是没法解决的。学历高的与学历低的、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案例: 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我值夜班,一名因尿路感染急诊入院的患者,急查肾功电解质和血液分析。结果测得K+高达9.37mmol/L,Ca++结果为0 mmol/L,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当时仪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质控结果也在控。电话联系临床重新采集标本,结果重新采集的标本K+测得3.87 mmol/L,Ca++为2.10 mmol/L。第二次结果与临床相符。两次采集标本时间间隔不到30分钟,结果差异这么大,不可能是病人本身的变化,作为检验人员的我必须就此做出解释,而不能满足于已经做出了符合临床的结果。通过对整个检测过程的分析,我认为问题只能是出在标本采集的过程。经仔细询问当班护士才得知,第一次送检,她在采完用于血液分析测定的紫色EDTA-K2管后即拔除了针头,然后才意识到还未采用于肾功电解质测定的绿色肝素钠管。为了省事,她用注射器从紫色EDTA- K2管中抽了一些标本注入绿色肝素管中。这样,肝素管中就混入了EDTA- K2抗凝剂。EDTA- K2与血液中的Ca++鏊和,释放出K+,结果造成标本的K+异常增高,而Ca++检测不到。我把这其中的缘由向值班医生做了解释,得到医生的认可,消除了对检验科的不信任。 在这以前,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但科室里没人能说清楚是怎么回事,面对临床的指责,科室同事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而我把它搞清楚了,检验科不再背黑锅了,真的很有成就感。当然,现在看来,这个例子不见得证明我有多高明多能干,我意本也不在此。但是,当年哥伦布不借助任何东西把鸡蛋立在桌子上,在事后看来也是十分简单的。 所以,我们的价值感、成就感,来自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是能解决问题的人,不仅仅是操作工。现在国内的检验科,还不可能让高学历的人仅仅是来解决问题,还得和一般群众一样,从事一些简单重复劳动。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大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大家不能因此而沉沦,要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的,你就与操作工区别开了,也就会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关于检验医师的问题 毫无疑问,医师听上去比技师听上去感觉要好得多。由于当年教育部和卫生部没有衔接好,害得大批检验本科出身的学生无法成为医师。和学临床的比,大家都是医学学士,说不定很多学临床的当初高考成绩还没学检验的好。而今,人家是堂堂的执业医师,自己却连考的机会都没有,的确是让人难以心理平衡。这是政策的问题,你我都无能为力。当然,喊一喊、呼吁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到目前为止,虽然仍然不允许检本的学生考执业医师,但是有松动的迹象。 第三届检验与临床高级研讨会会议纪要 所以,大家要做的,是积极的做好准备,而不只是抱怨。别像叶公那样,当真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却跑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将来仍然不允许考,你准备了学习了,对提高的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会大有裨益的。 其实我现在对医师不医师的,真不是太看重了。大家看看影像、病理,都是有医师建制的,他们的医师,牢骚抱怨也是多得很。所以说有没有医师的名头,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你能不能解决问题,把本专业范畴内的工作做得很好,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不能的,你能。 我同学,在三医大西南医院检验科,他们部队里这方面不错,检本的就直接走医师序列,执业医师证什么的都有。但老实说,他并没有因有这个医师证就觉得特别的怎么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英雄不问出处,持续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读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中专起点的。所以,年轻的检本站友们,不要整天念叨自己是科班出身,不持续学习,你会连中专生都不如的。(希望这句话没有伤害到起点低的站友)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课题组有一半同学获得了研究生奖学金
jyx123321 2008-11-25 21:35
今天傍晚,学院公示了2008年度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我很欣喜地看到,我们课题组有三位研究生同学(张国芳、冯立刚、马凤德)获得了奖学金!这是对严谨、积极治学者的极大鼓励,我这做导师的也很有成就感!衷心希望获奖的同学继续认真工作,精益求精,取得更大的成果,明年继续获奖;其余的同学奋起直追,在明年也能以优异的研究成果获得奖学金!明年毕业的同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记得有智者说过,对于优秀的人,其施展才能的舞台总是有的,无论社会就业形势多严峻! 补记:后来,学校为我们学院增补了一个研究生奖学金名额,我们课题组的孙丽莉同学也获得了奖学金。这样,在本课题组的8名有资格参评的同学中(一年级硕士生不能参评),有一半同学获得了奖学金(远远超过学校设定的获奖比例),每人2000元,可喜可贺!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