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收视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穹顶之下[第三季01 - 04]中英文字幕高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7-10 20:29
◎译  名 穹顶之下 第三季 ◎片  名 Under the Dome Season 3 ◎年  代 201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科幻 ◎语  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6-25(美国) ◎集  数 13 ◎片  长 43分钟 ◎主  演 迈克·沃格尔 Mike Vogel       蕾切尔·勒费夫尔 Rachelle Lefevre       亚历山大·柯克 Alexander Koch       科林·福特 Colin Ford       麦肯兹·林茨 Mackenzie Lintz       迪恩·诺里斯 Dean Norris       艾迪·卡希尔 Eddie Cahill       格蕾丝·维多利亚·考克斯 Grace Victoria Cox ◎简  介   CBS科幻剧《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第二季刚刚完结,官方一直未放出第三季续订消息,着实令热衷粉丝及观众担忧。今日(10月1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穹顶之下》已经获得了CBS第三季的全季续订。   据悉,《穹顶之下》由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和恐怖小说之王史蒂芬 -金担任监制,改编自后者的同名小说。《穹顶之下》是近两年夏季档收视率最好的电视剧(非真人秀),该剧第二季尽管收视成绩有所下滑,依然能取得2.2的收视率和940万的收视人数,是当之无愧的夏季档收视率之王。   该剧在第二季季终集埋下太多伏笔,随着梅勒妮失踪之谜,众人陷入无助,在芭比的带领下,镇民们跟随着进入梅勒妮消失的大洞进行躲避,万念俱灰的大吉姆,在痛失爱妻的悲痛中,企图将小镇毁之一炬。梅勒妮消失之谜、磨坊镇命运都构成了剧情上的巨大悬疑,引人猜想,第三季的成功续订,无疑给期待这部剧的观众及粉丝莫大的安慰。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105425840
2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摩登家庭[第六季01 - 19][中英文字幕]高清标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4-15 05:56
播出:ABC 类型:喜剧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日期:2009-09-24 周四 英文:Modern Family 简介: 《摩登家庭》是ABC电视台于2009年推出的一部情景喜剧,播出以后便收获好评如潮,在2010的艾美奖上斩获6项大奖,风光无限. 2010年播出季度的第一集,18-49岁年龄段的收视率为5.1,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生活大爆炸》(4.8),成为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第三季第1集18-49岁年龄段的收视率达到了6.1,并且在艾美奖上横扫喜剧奖项。 该片以伪纪录片的摄制方式,故事紧紧围绕三个家庭展开:一对老少夫妻,一对同性恋夫妻,还有一对看似正常,实则相当闹腾的中年夫妻. 该剧演员表演功力深厚,台词的笑点反而退居其次,演员们滑稽的表演定会让您捧腹.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90527798
2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公元圣经续[第一季01 - 02]标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4-14 05:28
公元:《圣经故事》后传 播出:NBC 類型:历史/古装/史诗 地區:美国 語言:英语 首播日期:2015-04-06 周一 英文:A.D. 《公元: 圣经续》是历史频道热门迷你剧《圣经》(The Bible)的续集,《圣经故事》的执行制片人Mark Burnett和Roma Downey负责打造该剧。《圣经》是历史频道历史上观众人数最多的节目(1320万观众),同时也是当年有线网上观众人数最多的新剧,帮助历史频道夺得有线网收视率冠军。考虑到《圣经》在播出期间收视率和观众人数一度超过大多数广播网剧集,而且DVD和蓝光的销售量又创造了五年来电视节目的最高纪录(第一周就卖出50万套),NBC开发其续篇的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圣经》这种宗教节目永远都会有庞大的市场,舆论普遍认为NBC的这宗买卖应该只赚不赔。 这部12集的迷你剧描述耶稣死后「圣地」(Holy Land)各派爆发激烈冲突。社会公众强烈要求获得公正待遇,罗马军队对老百姓进行残酷镇压,宗教社团骚乱不安,大祭司和希律大帝争权夺利,狂热的革命者为夺回他们自己的「应许之地」诉诸武力。与此同时,一小群耶稣的忠实信徒竭力反抗罗马的宗教迫害制度,并维持他们在自己领地里的权威。这部续集的核心就是「以色列、罗马和各方势力的命运」。本剧起始于「耶稣殉难」(Crucifixion)和「耶稣重生」(Resurrection),故事主要描述耶稣的使徒决心用耶稣传授的知识解救遭到残暴统治的世人,建立一个全新的宗教,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90455881
2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摩登家庭[第六季01 - 19][中英文字幕]高清标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4-3 21:07
播出:ABC 类型:喜剧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日期:2009-09-24 周四 英文:Modern Family 简介: 《摩登家庭》是ABC电视台于2009年推出的一部情景喜剧,播出以后便收获好评如潮,在2010的艾美奖上斩获6项大奖,风光无限. 2010年播出季度的第一集,18-49岁年龄段的收视率为5.1,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生活大爆炸》(4.8),成为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第三季第1集18-49岁年龄段的收视率达到了6.1,并且在艾美奖上横扫喜剧奖项。 该片以伪纪录片的摄制方式,故事紧紧围绕三个家庭展开:一对老少夫妻,一对同性恋夫妻,还有一对看似正常,实则相当闹腾的中年夫妻. 该剧演员表演功力深厚,台词的笑点反而退居其次,演员们滑稽的表演定会让您捧腹.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9642430
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剑桥杂感之十一
twhlw 2012-10-27 15:11
昨晚在朋友家聚中餐,另一朋友匆匆从欧洲大陆赶来,茶谈饭余,很是倒了些苦水和惊吓,原来,血气 方刚的他两周转了欧洲12国,被搞得见了巴黎圣母院也懒得激动了,可能患上了严重的审美疲劳症! 更令他唏嘘不已的是,他在夜间跑步时竟然迷了路,虽历经忐忑终于在深夜回到住所,但从此后对他认 路的自信却也产生了动摇吧!看来人类还是有局限地,审美可以有疲劳,审丑恐怕也应该有疲劳吧,所 以大家常常会对国内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甚至丑态百出的事情或事件大都疲劳了、麻木了,于是相安无 事,各扫门前雪,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鉴于此情此景,娱乐界趁机策划了各种各样的《 感动中国》、《三一五文艺晚会》、《非诚勿扰》......试图逆市来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搞得热闹非凡, 像每年的四季一样机械地转动着、轮回着,在固定的时间里赢得着的各种各样赞许、眼泪和唏嘘不已,但这种方式 毕竟不能取代政府行为,难听一点说,这种方式某种程度上还干扰了人们应该的行政问责,使迷路的官 员们即使在白天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更谈不上自信与否了! 凡是都有两个方面,有好就有坏,有坏就有好,朋友疲劳了美感、迷了路,告诉给了我们,我们出去时 就不会竭泽而渔了,完全可以细水长流,不但吃的饱还能吃的好,不但迷不了路,而且还能提前规划好 要去的地方;但是,相反,人生中若有人什么都告诉你了,还有味吗?生老病逝、吃喝拉撒、喜怒哀乐 、荣辱得失通通一目了然,这样的生活,您愿意过吗?反正我是不愿意这样子的!所以将心比心,政府 宏观一些,官员微观一些,娱乐界时尚一点,老百姓八卦一点都是可以理解的,和谐社会嘛!不知为什 么,昨天傍晚,看到一个醉汉对着一颗大树自言自语,时而哭时而笑,似乎这里不很和谐,私下地想, 但愿这里不是“很不”就好! 又,刚看到一则新闻“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回龙观?”,挺有意思!
个人分类: 2013|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说自己的经验或研究的事 1
icstu1 2012-3-27 16:08
[转载]说自己的经验或研究的事 1
有一次,朋友向卡耐基推荐电视里一个针对家庭主妇而开的节目。它的收视率很高。卡耐基收看了几次,很欣赏主持人能够请观众发表谈话,认为他们说话的方式也很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些人显然都不是职业演说家,从未受过沟通艺术的训练,其中有些语言很差,并且说白话。可是他们全都很有趣。他们开始说话时似乎全无上镜头的恐惧,且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如何会这样呢?其实卡耐基晓得答案。他在自己的训练班里采取这种技巧已经多年。这些人抓住了全国收视者的注意,因为他们谈的是自己:自己最难为情的时刻,自己最美好的回忆,或是如何遇见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他们历根儿没想到什么绪论、本文和结论,他们也不关心什么用字遣辞或句型结构。然则,他们却能获得观众的欣赏,因为完全倾注于他们所要说的事情。 据此,卡耐基认为,学习当众说话有三个法则。 法则之一,说自己的经验或研究的事。 那些男女们自身活生生的故事,使得那个电视节目如此有趣,这是因为,他们在谈自己的亲身经验,他们谈的是自己知道的事。 所以: 什么才是适合的题目?假使你曾与它共生活,经由经验和省思使它成为你的,你便可以确定这个题目适合你。怎样去找寻题目呢?深入自己的记忆里,从自己的背景中去搜寻生命里那些有意义并给你鲜明印象的事情。
个人分类: W 学生的生活指导|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春晚的“收视率”
热度 10 boxcar 2012-1-25 12:54
闲话春晚的“收视率” 吕 喆 到今天(龙年的大年初三)再说“春晚”这个“碗”【 1 】,肯定已经有点儿“晚”了,所以俺就不去点评这一场让我中间打了盹、最后还 30 年(从 1983 年至今未中断)来“史无前例”地提前回房间睡觉的“春晚”了。春晚的内容虽可以不谈,但关于春晚的话题倒是不能不谈,今天我想谈谈春晚的“收视率”。 众所周知,自 1983 年“春晚”创办以来,“春晚”的收视率那是“相当的高”!特别是在北方,去年咱辽吉黑三省的“收视率”均达 85% 以上【 2 】,那是相当地“给力”!最不灵光的是两广和海南三省,全在 10% 以下。我想原因无他,大概是因为小品相声这些语言类的节目都是用北方人最挺得懂的普通话表演,其间更穿插了无数东北方言和逗乐包袱,所以咱东北人肯定贼拉稀罕,最终成为了贡献收视率的主力军。相比之下,以主要讲粤语、闽南话为主的南方省份的群众对此并不“感冒”,加上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所以他们也不会觉得赵本山黄宏们的小品语言有多好笑, CCTV 播春晚的时候自然换台没商量。 其实,以前每年都被 CCTV 自夸的“收视率”的数据一出来,就常被广大观众和网友质疑,认为那么高的收视率恐怕很“虚假”,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在除夕夜去看春晚,而是忙着发短信、打麻将、吃年夜饭、甚至在网上玩游戏。。。。。。家里人可能也在纷纷忙别个事儿,并没大认真地看“春晚”。虽然最近几年我在看“春晚”时早已经不再目不转睛,常是被短信之类的东西分神,但是我家的电视也还在为 CCTV 的春晚 30 年如一日地贡献着可能并未被统计过的收视率。 “收视率”是肿么一回事儿呢?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3】,收视率“一般由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通过电话,问卷调查,机顶盒或其他方式抽样调查来得到收视率。节目平均收视率指观众平均每分钟收看该节目的百分比,收视总人口指该节目播出时间内曾经观看的人数(不重复计算),所以有时会出现收视率较低,收视人口较高的状况,但排名仍以收视率为准。”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和该条目下面介绍具体的测量方法,“春晚”的收视率应该会很高,即使很多人声称自己没怎么看春晚。道理很简单,如果家庭成员中没有人对“春晚”持有强烈的“敌意”,并且对相同时段的其他电视节目没有强烈的嗜好还能说服家人一起观看,则在大年三十的晚 8 : 00 到大年初一的凌晨 0:30 这个时段内许多家庭的电视机多半会锁定在播放 CCTV 春晚的某个电视台(省市级地方台会同时转播)。也许,由于节目不对口味,大家会把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去玩自己的游戏或做别的事情,但电视机接收的信号却始终是“春晚”。简单点儿说,即使没有“视”,照样在“收”,调查得到的“收视率”很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收率”,而有可能忽略掉了“视率”这个其实非常难以准确统计的数字。 “收视率”中的“收率”可以很高,是因为人群可以就一个并不是最好、但大家基本可以接受的事物达成基本的共识,结果是不换台,就看“春晚”了。“视率”可能很低,是因为众口难调,而个人的喜好可能全然不同,像“春晚”这般把一堆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特色的节目纠集在一起,估计没有几个人可以从头看到尾,如果像今年春晚这样好看的节目并不多,其“视率”只会进一步降低。 本文已被光明网转载:http://health.gmw.cn/2012-01/25/content_3436261.htm 参考: 【1】 吕喆:“春晚”其实是个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95519 【2】 http://www.douban.com/note/133023657/ 【3】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5.htm
个人分类: 社会|5313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揭“唯收视率”危害 低级趣味以虐雷人
zhaoqingjun 2011-11-7 14:20
揭“唯收视率”危害 低级趣味以虐雷人 发布时间:2011-11-07信息来源:工人日报    核心提示:电视正在进入“后时代”,直接的表现是竞争惨烈。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一些电视台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惟收视率致使节目过度娱乐化,已经带来负面影响——   最近,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不仅对成为众矢之的的娱乐类节目进行了限制和调控,还具体提出了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等诸多要求。这一被媒体视为“限娱令”的意见,针对的是电视娱乐节目中备受诟病的婚恋交友、情感故事、游戏竞技、访谈脱口秀等几类节目。这些节目虽然各自披着情感、婚姻、访谈、游戏的华丽外衣,但实际上是属于被电视台暗中“操纵”和“制作”、“表演性”很强的娱乐节目,节目为了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在节目中希求获取观众即时而廉价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认同,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甚至迎合和制造某些低级趣味。   知名编剧石康针对电视市场惟收视率现象严重的现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些真正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却不在收视率报告的目标人群中,电视产业的整体品位被现有目标观众群拉低,难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收视率,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目前一些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用过于激烈的剧情冲突和无节制的视觉冲击赚取人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现象正是受到“收视率至上”观念的贻害。   目前,在网络视频一路上扬的冲击下,电视似乎正在进入“后时代”,直接的表现是竞争激烈到惨烈,加上各电视台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对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导引越来越显现负面效应,如靠煽情、丑闻、欺骗等搏收视率,使得媒体的公共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传播优良审美等基本功能面临着巨大考验,其社会影响最终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选秀节目——   “爆丑闻”、“以泪取胜”   选秀节目的“煽情”,是从湖南卫视“超女选秀”开始,以致最后泛滥到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制止的程度。之后,各电视台各种选秀节目蜂拥而上时,惨烈的竞争让各选秀节目的“煽情”反而越煽越“汹涌”。   时下的选秀节目,讲究“以身世带才艺,以故事助表演”,于是,各参加选秀的选手,个个都有一个“悲惨的人生”,每个人的身世、故事特点基本上一种是身体残缺,却执着艺术的追求;一种是家遇不幸,仍执着艺术的追求;一种是勤学苦练感天动地……每一个悲催的情节,似乎都为了逼哭评委。 男性癌症率高于女性 女人应守卫的四大秘密 电信4M专属高清大片 揭秘规律性爱五大益处 你注册我送彩让彩票飞 十种不靠谱的减肥方法   于是,选秀节目出位的好像都和才艺关系不大,如《中国达人秀》出位的选手,不是断臂钢琴王子、先天断指钢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综合征武术高手;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冠军由双腿残疾乐观生活的选手获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一位小儿麻痹症选手因讲述收养孤儿的身世获得晋级;深圳卫视“金钟奖”一位白化病选手靠说出自己的故事赢得评委鼓掌;天津卫视《王者归来》一位模仿者称,为了能够跟从小玩到大的残疾兄弟同台,让当时的评委刘晓庆激动得“把我整个人都燃烧了”,给了通关票……   其实,在国外的选秀节目中,也是有煽情的。比如一个在网上有超高点击率的英国“达人秀”视频,记录一个男孩讲他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打,当评委问,你怎么办?男孩说,我不理会他们,我会一直唱歌!评委和全场给了热烈的掌声和高分,但是,前提是人家的歌唱得超棒。我们的选秀节目中,出现一堆唱得不咋样,但声称“为子而唱”、“为夫而唱”、“为父而唱”的讲故事选手,让节目越来越远离主题。   “我们就是比唱歌,不要编那么多故事煽情!”担任深圳卫视金钟奖评委的韩红,在出席第一场比赛时就忍不住发飙狠批选手,可以看出这一现象泛滥的程度。   此外,更有选手嫌煽情不够刺激,靠出丑夺人眼球。今年6月,“快女”全国20强突围赛中,就有媒体配合为选手曝丑闻引起关注,如曝某选手和某台湾男星有暧昧情愫、曝评委间微博上隔空骂架内幕、曝某选手侵权……   这样的娱乐节目,每每弄得电视机前的大妈们涕泪纵横,以致有观众抱怨,看娱乐节目是找哭还是找笑,每周这样哭下去太累。更有观众指出,如此煽情,作为电视台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审美?什么样的价值观?虽然歌声很美,故事很美,但是,唱歌的人、讲故事的人动机不美,甚至有欺骗,这样的娱乐节目制作媒体应该有自我导向,不能被收视率牵着鼻子走。    情感节目——   “揭家丑”、“雇人演戏”   比选秀节目更恶劣的是,情感节目竟然为收视率雇人演戏骗观众。有媒体披露,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节目中许峰夫妻的不孝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也激怒了观众。   但是,节目播出后,在愤怒的人们对“许峰”进行“人肉搜索”的同时,“许峰”主动找到媒体,爆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一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这位苏姓“许峰”扮演者承认,他不是本地人,只是一名来石的务工人员,节目中“妻子”、“父亲”也都是节目制作方花钱请来的临时演员。整个雇佣过程一直以为实拍短片。之后他在网上看到,他的短片由《疯狂的啃老族》改为了《我给儿子当孙子》,节目播出时未标明是“现场模拟”或者是“演员扮演”,给扮演者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据了解,请人还原当时情景,虽然在国际上一般不被认可,也是纪录片制作的一种手法,涉及到节目,这种做法是有一定宽容度的,但是,必须有相应的提示。但是,为了收视率,有些电视节目想到打擦边球的办法,播出时取消了“现场模拟”、“演员扮演”等提示,并和临时演员定下口头或书面协议,限制一段时间内他在其他电视台出镜。   《情感密码》的做法已经超出制作道德和法规层面的底线,他们先是骗临时演员,再去骗观众,这种公然的欺骗,居然还被说是“为了教育观众”。有网友在网上发表看法,称以前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还觉得很过分,现在看来是真的。公共电视台唯收视率很有可能顾及不到维护道德、弘扬真善美。   据有媒体统计,目前在全国荧屏上,心理情感类节目最顶峰时数量多达100多个,大多数打的都是苦情牌。不过,从今年开始,类似《幸福秀》、《欢喜冤家》、《老公看你的》、《中国梦想秀》、《幸福大搜索》等都开走晒幸福路线或美梦变真欢乐路线。《欢喜冤家》制片人表示,我们未来的节目也将转型,节目将变得更加温情,减少些沉重。    电视剧情——   “重口味”、“以虐雷人”   前不久,一部记录国内第一批下海企业家创业的电视剧,先行给当时亲历者现在已是知名的企业家柳传志、段永基等看。过后的座谈会上,每个企业家发言,都尴尬地提到,“创业艰难是艰难,可我们没给谁打过耳光。”   为了提升收视率,电视剧情节“重口味”开始比着升级,台词也编得越来越“以虐雷人”,其激烈程度似乎愈演愈烈。有电视剧采访记者因为看了太多电视剧片花,笑称现在的电视剧,如果把所有的同类题材片花串在一起,看上去肯定是一场群殴戏。   现实生活家庭剧剧情中,男女主角似乎不打得鸡飞狗跳,就不算精彩大戏,历数近年走红的家庭剧,从《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到《裸婚时代》、《婚姻保卫战》、《你是我的兄弟》,哪一个情节没有激烈“对打”,哪个角色没有声嘶力竭的吵架,那部剧没有扇耳光的情节,好像没有这些剧情,就“没有戏剧冲突”,以致有观众喊“吃不消”、“雷不起”。   上个月在浙江卫视开播的《国色天香》,号称爱情剧,男二号凌虐女主角不说,甚至还有将女主角杀害后尸体泡在香水罐里的情节;《新西游记》中化作美女的孙悟空与变身猪头的八戒在床上出现的画面,让观众大呼,“这不是人兽恋么,太重口味了,受不了”;新《还珠》皇宫里吻戏不断不说,还给小燕子整出一个第三者,让“还珠迷”伤心不已;新《水浒传》场景台词都穿越,硬生生把古装剧变成了穿越剧……   面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上表示,电视娱乐大众的功能从来没有否定,但我们要为全体人民服务,要为全体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要防止频道过度娱乐化。   电视荧屏近年来“乱象频出”成为不争的事实,过度的娱乐化,传递的只是消极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对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害无益。凡是真心尊重群众、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人,都应当对过度的娱乐化保持警惕。
2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主权与次权——爱因斯坦有个人专利吗?
热度 1 hillside 2011-5-29 10:35
主权一词,相信整个社会耳熟能详。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为什么没有“次权”,或者说很少听到“次权”的说法呢?上网一搜,发现已有此类说法。还有“次主权”一类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权的阐释: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为避免不必要的困扰与网友们的争议,我尽力避免政治性话题(关于香港,有所谓次主权的说法)。我更着眼于普世价值。 我认为,主权的字典释义过于局限,我愿意将主权的概念进行推而广之,即取广义的解释,将主权引入社会生活。 字典中没有“次权”的词条,我希望将来有人进行使用(我也希望小品大师们能够青睐,但估计他们不敢使用如此敏感的词语。今年中央电视台春晚某导演声称:春晚最理想受众是农民,并就收视率等问题与一清华教授进行交锋。农民对于“主权”尚属陌生,遑论“次权”呢!),并引入当代话语系统,正如“弱势群体”一类新词一样。 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之下,最乐的是美国,他巴望着将国家主权升尺度(此处借用一个气候、水文术语。关于尺度转换、尺度效应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已成热点话题)为全球主权。例如,气候主权已成功地转型为全球尺度。石油主权(或能源主权)也是美国企图全球化的目标(人权问题我暂不讨论)。 “主权”一旦引申,就涉及到分类。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分法。次权一旦明确,也会有相应的分法。 因时间关系,本文我只想引入“科学主权”、“科学次权”的概念(“科学主权”在百度上一时没有发现,当然是否首用对我也没有差别。因为我欣赏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专利局干过,但他似乎并不关注自身是否拥有专利)。概念一出,我认为科学网的博友们肯定有不少想法,诸如:如何选择科研成果的发表领域、发表语言、发表国家等。我就不多谈了。次权我也没有时间深入了。 注:我怎么想到次权的? 1 本人关注土地开发、利用与房地产问题。对通行权、采光权等次权比较关注,这可能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的邻居(似乎有些偏执,有点类似豆腐西施杨二嫂,可能还过之)对于别人从她门经过总是心存芥蒂,经常设置各种障碍。我等住在里面的几户人家常感不便,时有口舌之争,但情形依旧。 我曾写过孟母三迁的博文,其实反映了我的心声,我多么盼望“陈母一迁”啊,但是我知道“搬迁是难以承受之‘轻’”,我从未表达过、也从未敢想过、当然也从未因此抱怨过含辛茹苦的父母。我自己购房时,特别希望遇上善良的邻居,但这并不容易。2008年后我搬入新家,楼道的新邻居们我无可挑剔,终于能够清静一些了,因此也多了一些时间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2 在标题中我将科学主权、科学次权与爱因斯坦并列,只是为了引起数理网友的兴趣。不用副(次)标题,主标题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3 后来狗狗(明知百度不可靠,但自从狗狗南渡之后,常常打不开了)之,发现“科学主权”已有文章,这也是可以预料的。人大欧阳志远老师2009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国家主权视野下的科学主权》,他将科学主权定义为:科学主权是指国家在科学研究中能与国际较量的创新能力和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网上还有关于“科技主权”的一些文章,我未及细看。我不太赞同将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这是两码事,宜将科学主权与技术主权分开进行探讨。 4 激发我写这篇博文的,主要是次权,然而本文对“次权”并未展开,只能对“次权”道一声:对不住了。由此可见,配角转主角是多么之难,即使一小会儿。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3059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大了,我也要灭男人的灯
xinliscau 2010-6-2 12:58
随着诸如湖南卫视的我们来约会,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的收视率持续走高,关注这类节目的人也越来越多。昨天同朋友聊天,他说他们在吃饭时正好收看非诚勿扰节目,他女儿突然说:爸爸,长大了,我也要灭男人的灯。听后真实让人觉得茶然,看来这种节目不仅对成人有影响,对小孩也有杀伤力。娱乐媒体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真希望传媒界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弄不好会高了收视率,毁了下一代!
个人分类: 励志文章|301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
黄安年 2008-12-6 10:27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6 日发布 现在的电视节目比起改革开放前丰富多彩了 , 也更受老百姓欢迎了 , 然而使笔者不解的是真正的学术性电视节目现在则几乎没有 , 一个朝向现代文化和学术迈进的大国 , 不能提供有助于学术性电视节目发展的良好环境 , 谈何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 我们的学术繁荣不仅依赖于精英化 , 而且需要学术普及的大众化 , 但是学术普及的大众化绝不是娱乐化 , 把学术娱乐化当作学术普及的大众化是一种对于学术的误导。我们的科普知识需要深入浅出地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 但是趣味性绝不能以损害科学性和知识性为代价;同样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不能以娱乐化来损害学术性 , 那样的普及与历史实际及学术科学判断往往相佐。 既然是学术性节目其受众率自然不能和娱乐性的受众率相比 , 不能同样实行所谓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的做法只是一种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淘汰制 , 不符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的指导原则。这好像电视台只顾收钱不顾广告真假,播了假广告,害了老百姓并没有惩罚播发广告的电视台。现在电视台只顾收视率 , 不顾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做法危害不浅。 美国是一个商品化、娱乐化泛滥的国家 , 也是一个谁唯利是图却有所节制的国家 , 美国的几百个电视台中仍有专门的学术性电视台或者栏目,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却容不了学术性节目的存在和发展 , 却要把原本是学术性节目扼杀在摇篮中 , 或者让他转型为娱乐化的所谓学术品牌呢。 恕我直言,多年来主管学术和文化的最高官员往往并不真正懂得学术和文化 , 往往是政治领导,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化学术、主流化文化 , 他们几乎极少说出点与众不同的创新性学术与文化见解。百家讲坛某些话题所以走红恐怕与政治化学术倾向符合主流导向不无关系。 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最近称:文化传播应该由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这也是大众的需要。,问题是电视台何时传播过精英学术 ? 对于电视台精心策划和包装的某些所谓学术的违背历史和学术的见解,电视台又何时给予了学者和普通观众以话语权 ? 万卫认为,百家讲坛栏目的主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也就是说,百家讲坛不是精英化的学术阵地,它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我们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同一个万卫为何现在和当时的说法却截然不同。笔者《也谈百家讲坛和学术讲坛》一文(见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6 日,附文于后)对此已有评论。 2001 年开办以来的定位有建构时代常识、追求学术创新的宗旨, 2005 年称实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得更明白,: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从清十二帝疑案开始,节目组渐渐揭摸清了这个节目的规律,那就是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摒弃原来一个主讲人只讲一次的做法,而且在选题、定位上更贴近观众兴趣,在制作手法上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规律。所以当时刘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谜播出后,学术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争议,百家讲坛再一次借势提高了知名度和收视率。(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3/index.shtml ) 其实,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学术精华,既然要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为何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呢?万卫的自相矛盾恰恰表明不为学术却还得打出学术的大旗,行学术娱乐化之实。(请另见《小议打造学术演讲明星》(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7 日);《再谈打造学术演讲明星》(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21 日);《张扬学术正气 抵制谬误炒作兼谈学术不是娱乐》(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30 日)。 现在回到了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这个主题,在笔者看来问题出再电视台唯利是图上 , 出在主管领导至少是官僚主义作风上,出在口头上重视学术 , 行动上不作为上。 附文: *************************888 (一) 也谈《百家讲坛》和学术讲坛 黄安年文 发表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6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4 月 15 日首发 一个拥有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一个以发展和繁荣学术为目标的中国,一个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电视媒体,需不需要有一个更加贴近学术本身的电视栏目,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因为有受众需求,也有发展和繁荣的需求,也有已经存在的我国各行各业的一流专家,只是,这样的栏目不会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收视率,而这类栏目即使在追求收视率的西方国家中,也是有的。但是我们现在有吗?坦率地说,没有, 2001-2004 年间曾有过尝试,像那时的《百家讲坛》就是,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的百家讲坛变成了离初衷甚远,愈来愈追求收视率和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的栏目,尽管很热闹,也为文化传播做出贡献,但是味变了,现在的中央台甚至离像凤凰电视台那样的大讲堂都没有了。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中央台百家讲坛自己宣称的栏目定位: * 百家讲坛 2001 年 7 月开办以来的定位是明确,《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 2001 年 7 月 9 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主要面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http://www.nwnu.edu.cn/jky/wjy/lianjie/CCTv.htm * 但是 2005 年以后,中央台调门发生了变化,请看他们自己的表白: 百家讲坛 坛坛都是好酒 2001 年 7 月 9 日中午,《百家讲坛》这所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正式开学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经常重拳出击,力推精品,打造更多具有公众意识的专家、学者,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51221/100608.shtml *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得更明白,他说: 打造学术演讲明星 从清十二帝疑案开始,节目组渐渐揭摸清了这个节目的规律,那就是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摒弃原来一个主讲人只讲一次的做法,而且在选题、定位上更贴近观众兴趣,在制作手法上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规律。所以当时刘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谜播出后,学术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争议,百家讲坛再一次借势提高了知名度和收视率。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3/index.shtml 正是由于百家讲坛在把握自己宣称的定位上,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矛盾现象,所以笔者发表《从刘心武秦学引发的争议看学术批评》一文(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栏目 2005 年 11 月 21 日首发),文章专门谈到: 围绕秦学引发争议的是一门被称为新兴秦学,是在中央电视台开设的学术讲座百家讲坛上向全国亿万观众宣讲的,而不是对在娱乐节目如评书,演义、戏说、搞笑、猜谜之类或言明属创作的连续剧等非学术层面的表演。《百家讲坛》属专题讲座,是科学与教育频道的重要栏目,如中央电视台栏目介绍所说: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显然刘心武先生的长时间连续播讲定位于建构时代常识和追求学术创新是无疑的。 既然是建构时代常识、追求学术创新,而是否学术创新,是否符合时代常识,就必须要遵循学术规范,就要检验是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否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是否反复论证,一丝不苟。我们在学术问题面前只能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事实已经十分清楚,秦学的提出并没有建立在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之上,所以不少人批评刘心武先生的秦学不讲学术规范,指出秦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能成立,这绝不为过。演义、戏说、揭秘、猜谜,可以博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一时喝彩,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赢得可观的收视率和滚滚财源,但是不能被视为创新学术。要建立一门立于不败之地,并非过眼烟云的创新学术绝非易事。如果刘心武先生公开言明自己是在像《康熙微服私访》那样的戏说,那么谁也不会从学术创新的角度来评价秦学,然而刘心武先生偏偏强调自己是在创新学术,所以出于尊重他自己的选择来评估秦学不和学术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一门新的创新学术地位的确立靠的是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宣讲。搞学术绝不能大跃进,也不能靠大帮哄,靠网络投票。 我们的电视媒体如果在事实上只凸出收视率而戏说、臆说《红搂梦》,其负面导向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不客气的说,中央电视台在臆说《红楼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开了一个不良的风气。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艺术创作,笔者不反对戏说,但是既然是学术层面的讨论,既然秦学自封为科学创新,就绝不能学术臆说,我们的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在严肃的学术讲台上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为学术臆说大开绿灯,不能为庸俗化的学术解读推波助澜,不能人为制造社会文化混乱。中国只有一部《红楼梦》,在振兴中华,弘扬中华文化的今天,我们的中央电视台上怎能做自毁古典名著的事来,我们怎能把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引向误区。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学术研究和讨论的不实宣传报道屡见不止,实在有悖新闻职业道德,在推进健康的学术争鸣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方面,希望我们的电视和新闻媒体报道真正地负起责任来,真正把社会效益防在重要的位置上。 百家讲坛现在的定位已经是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追求知名度和收视率。他们已经不再宣称百家讲坛的学术性,而是受众的可接受性及收视率,等于用另一种方式宣布他们在中央台精心推出的秦学并非宣传学术,而是为了收视率了。   今天( 15 日)百家讲坛专门播出小崔和易中天对话节目(下),在这个节目中,易中天先生公开申明他的《品三国》不是学术论坛而是百家讲坛,定位不是学术,而是大众传播。记得于丹也曾说过,她讲的不是学术层面的《论语》,而是心得层面的《伦语》,意思都是说,在百家讲坛讲的是和学术有区别,显然他(她)们是吸取了百家讲坛上连续讲授秦学的教训。在笔者看来,和易中天、于丹和秦学作者不同,确实是十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使者,他(她)们用受众浅显易懂的生动活泼方式力求做到个人的学术见解普及化。但是,正如易中天本人所坦陈的他已经上了贼船,所以他为百家讲坛栏目的美言,使人担心某些宣讲人和百家讲坛有可能成了特殊的利益共同体,由他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出来为百家讲坛辩护,显得是相当、相当的苍白无力。   我们再来看百家讲坛网上显示,所谓百家讲坛已经成了几家讲坛了,请看下列事实为证: 2001 年 7-12 月, 主讲人共计 130 多人; 2002 年 250 多人 2003 年 180 多人 2004 年 130 多人 2005 年 27 人 2006 年 24 人 ( 以上人数为笔者按照公布的名单粗略统计 ) 显然那种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 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知名度和收视率之举,大有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名,和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名义,打造媒体、个别专家、出版商相互依存的特殊利益集团,来吸引受众的眼球,那倒是我们应当警惕的。中央台拿纳税人的钱来精心打造学术演讲明星,把原来的百家打造成几家,这合适吗?既然中央台坦言就是要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为何易中天又否认是学术讲坛呢,看来即使要打知名度和收视率,不打出学术旗号还是不行的,话又说回来,真正的学术成果和专家是无需打造的。 写于 4 月 15 日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4 月 15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1282cid=24 *****************************************88 (二) 学术娱乐化、娱乐学术化论令人担忧 黄安年文 2007 年 7 月 30 日星期一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媒体片面强调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科学宣传,不仅把学术问题娱乐化,而且又标榜娱乐学术化。今天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在新闻放轻松节目中公开鼓吹学术娱乐化、娱乐学术化论,此论出自著名电视台实在令人惊讶。 我们知道学术问题是科学问题,学术问题既不能政治化也不能娱乐化,这不等于学术问题需要普及化、需要大众化,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形式向老百姓和年青人普及,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学术问题可以娱乐化。在红学界就有这种怪现象,中央电视台在百家讲坛中把本来的百家争鸣的大家讲的讲坛变成了刘心武没有科学依据的秦学一家谈,明明是娱乐、是戏说,却一再表白是学术,这就搞乱了学术。 现在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则把气象娱乐化和娱乐气象化,使人们不敢相信是科学预报还是在娱乐搞笑?这位主播常常说些缺乏历史知识的话,如说出什么, 1907 年是苏联共产党诞生的年代( 7 月 30 日讲),我们知道俄共(布)是 1912 年事,苏联成立在 1022 年底,苏联都没有成立怎么在 1907 年就产生了苏联共产党?但是类似这样的胡说竟被娱乐化、学术化了,它对年轻人通过娱乐接受历史知识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明明是戏说、是娱乐的活动却被冠以学术的美誉,学术被泛化、娱乐化了,结果混淆了黑白,颠倒了是非,而一些媒体在其中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这种专门制造假学术的媒体,其恶劣影响不亚于制造假新闻。 2007 年 7 月 30 日 20 : 15 分 写于天通苑地区因宽带网 15 时遭雷击, 20 时修复后不久 本文引用地址: http://159.226.26.14/blog/user_content.aspx?id=5084 *************************8 (三) 中央电视台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和百家讲坛的起死回生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2002 年底中央电视台推行的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一直引发争议,但是中央电视台对此我行我素,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电视台市场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唯收视率的倾向愈来愈强烈,注意社会效益的导向越来越淡薄。别的不说,在几十上百的栏目中,先是读书栏目在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下被毙,接着定位学术精品的百家讲坛也面临快被淘汰的命运。该栏目为避免被淘汰而放弃了百家讲原定追求学术精品的风格而变为现在许多人所熟悉的在弘扬学术名义下娱乐化、大众化、评书化特色,虽然不断引发人们的质疑,但毕竟起死回生,挽救了一个栏目,只是中央电视台又多了一个大众文化节目。但是综观中央电视台的几乎所有栏目,时下既无读书精品也没有学术精品,这能适应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提高的要求吗?如果我们单纯追求收视率,那干脆在全国开禁凤凰电视节目,让凤凰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一决收视率高下如何。或者干脆在全国播放不加删节的《色戒》,则其收视率一定是全国之最的。如果你不导向规定每天晚上 7 点为全国雷打不动的新闻联播节目,其收视率又会怎样,我在广东的短时间时就明白那里的不少居民晚上 7 点是根本不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新闻联播节目的。 作为中央电视台还是需要一定的导向,要讲求社会效益,一味强调唯收视率则会把方向引入歧途,对于一些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但是符合部分群体需求和文化发展防线的例如读书、学术等栏目,仅仅强调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这是很不平等的,无疑是将它们置于死地,有人说唯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可以用另一种当年批评资本家丑恶本质的说法,叫做唯利是图!我不理解的是号称社会主义文化的影视,怎么就不能容纳学术精品节目。在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几百个电视台节目中就有几乎是纯学术性电视节目,观看这个节目的收视率绝对是属于低收视率之列的,他们是靠唯收视率来生存的吗?现在百家讲坛中一些从事学术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得伏伏贴贴、低三下四地被改造和打造成媒体人了,是什么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异化了?难道仅仅是被逼无奈为生存而博来迎合这个唯收视率?利益相关者心理十分清楚这个唯收视率的背后是及其具有诱惑力的名和利,为人民争名夺利固然有个名份,不过变成了唯利是图就变味了。美国是最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能够做到的低收视率继续生存并有逐步扩大态势,我们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为何做不到?我们的主管部门都在干什么了!难道是没有读书和学术的影视收视率才符合特色道路的口味? 百家讲坛为生存,要追求收视率,放弃了学术精品的定位,现在的百家讲坛不以学术精品取长了,而以迎合娱乐化、大众化为趋向了。这样的话由别人来说你有点不相信,百家讲坛掌门人也一再强调他门是所谓学术栏目,然而在了解内幕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马瑞芳先生今年 8 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一书中是却说的明明白白的,请看下面的文字片段: 早期的《百家讲坛》多请多为大腕、大师、泰斗级的人物,结果怎么样呢?不幸得很,收视率极低,栏目也面临末位淘汰。这样一来,《百家讲坛》在选择主讲人十,就不能只考虑学问多少、名气大小、水平高低、权威与否。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他有没有观众缘。有观众缘,其他方面达标合格,本人也愿意,他就有可能走上讲坛,甚至成为坛主。没有观众缘,学问再好,水平再高、名气再大,也可能与讲坛失之交臂,因为他原本无缘。(易中天序我看《百家讲坛》,第 4-5 页) 阎崇年不承认是开坛元勋,但使百家讲坛在影视观众竞争战中起死回生,他是首功之人。百家讲坛初创时基本是大家讲坛,以片头人物为代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时间简史》作者霍金、欧元之夫蒙代尔、古典诗词研究名家叶嘉莹。有意思的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家,组成个铁锡节目。所谓铁锡开始指播出时间铁锡,是最不合适的中午。后来收视率也铁锡,几乎在科教栏目垫底。我说几乎垫底,是百家讲坛后边还有个真正垫底的读书时间。电视观众才不管你主讲人有没有世界性的学术地位,才不管你有没有名气或有多大名气。你讲的不对我心思,我就打台,我一打台,收视率就掉下来。而中央电视台对栏目实施收视率的末位淘汰。读书时间以被淘汰出局,马上轮到百家讲坛了。阎崇年走山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始走下神坛。百家讲坛收视率渐渐蹿红,雪藏书斋五十年的阎崇年一举成名。(马瑞芳《开坛元勋阎崇年》,第 17-18 页) 附网上评论一篇 中央电视台的末位淘汰制利弊谈 中国传媒经济学会客厅 末位淘汰制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中的一种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我们从中央电视台实施末尾淘汰制谈起。 一、案例: 2004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栏目,走过 8 个年头,终于寿终正寝,其直接原因是因为中央电视台采取收视率末尾淘汰制的缘故。 中央电视台于 2002 年 9 月开始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尾淘汰制于近日得出结果,中央电视台 12 个频道中将有 10 个栏目从电视上消失,另有 10 个栏目受到警示。在停播和受到警告的栏目名单中,除了《中国人口》、《电视购物》、《商界名家》、《外语教学》、《农业新闻》等实用栏目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如《地方文艺》、《音乐再现》、《原声电影》、《戏剧绝活》、《音乐厅》、《外国文艺》、《世界名著与名片》等 7 个栏目。这些栏目,与目前社会上所不看好的弱势门类艺术有着直接关系,其比例高达 35% 。 二、案例分析: 核心问题:末尾淘汰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 、评判的标准决定评判的结果。如果以摇滚青年的标准来评判,那么摇滚以外的所有栏目甚至包括《新闻联播》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而假如以戏迷的标准来评判,那么通俗歌曲和电视剧则显得有点多余。喜欢韩剧日剧的观众,也许恨不得一打开电视全是金喜善全智贤;而喜欢美国大片的,恨不能所有的频道只放汤姆汉克斯和飞机大炮飞炸弹乱爆。 2 、照说中央电视台对收视率低观众反映差的栏目进行末位淘汰,使节目的质量和层次提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起码反映出在加入 WTO 之后,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形势和口味越来越刁的观众面前,中国电视的老大哥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 3 、将此话题大而化之到整个社会,我们会发现,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看书就应该把图书馆和书店干掉?是不是历史、哲学、数学等弱势知识因为选修的人越来越少而从此就让它们消失?很多报纸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已经彻底地取消了副刊,这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目前不太乐观的电视文化现状来看,我们的电视其文化含量本来就不高,有文化品质的节目本来就屈指可数。央视这次大规模削减而不是改良文艺类节目使我们看到一些危险的征象。 三、结论 1 、我认为中央电视台实施末尾淘汰制是失败的。 ?? 2 、原因:末尾淘汰制是适用于多部门或者多项目的组织,一些人积极主动工作,而另外一些人则被动工作。末尾淘汰制是激励所有的人都积极主动工作。如果所有的人都积极主动工作,则末尾淘汰制一般不适用。 四、思考、反思 末尾淘汰制作为一项制度,有其使用的条件,有的组织适用,有的组织不适用。末尾淘汰制到底还有有哪些其它适用条件?什么样的组织适合?什么样的组织不适合? http://web.cenet.org.cn/web/tangmaolin/index.php3?file=detail.php3nowdir=id=88880detail=1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http://211.152.9.134:8087/show.aspx?id=21834cid=24 ****************************** (四) 学术与娱乐能否兼容百家讲坛该怎么讲 2008 年 12 月 05 日 08:49:57  来源:人民日报 作为曾经轰动一时的名牌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最近又遭诟病,一时之间,百家讲坛成了众矢之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百家讲坛的收视率真的暴跌了吗?百家讲坛要被末位淘汰了吗?带着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   收视率暴跌了? 近来,关于百家讲坛收视率暴跌、甚至面临央视栏目的末位淘汰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就此问题万卫提供的中央电视台 2008 年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显示,百家讲坛的平均收视率是 0.17% 。记者随机抽看了以往年次不同季度的收视分析报告,在百家讲坛相对火爆的 2006 年第二季度为 0.18% , 2007 年第一季度为 0.22%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收视率状况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暴跌甚至面临淘汰的情况。记者还看到,在这份详细的分析表格中,有许多项统计数据,包括:时段权重、类别权重、收视指标、类别指标、品牌分等等,百家讲坛的综合评定得分仍排在央视科教频道各栏目的首位。 万卫说:绝对收视率的数据并不是评判一个电视栏目的唯一标准,电视栏目受时间和季节等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应该对电视栏目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评价,即所谓的绿色收视率。即使在百家讲坛最火爆的时候,其最高收视率也没有鹤立鸡群,而只是排在央视科教频道收视排名的中游位置,季度平均收视率保持在 0.15 %至 0.22 %之间,然而栏目的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 栏目定位要不要变? 百家讲坛开播之初,其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医学等各个方面,但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2004 年 5 月,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专题让百家讲坛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易中天《品三国》系列和于丹《论语》心得使百家讲坛火爆异常,并一跃成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名牌栏目。 许多人对百家讲坛在近几年只讲人文历史题材提出了异议,万卫解释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许多栏目,每个栏目都有其内容定位的细分,百家讲坛本身的栏目定位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百家讲坛并不是百科讲坛,何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目前也只探索到它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题材值得说。万卫透露,百家讲坛也经过自我调整,在选题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明年会推出《新说水浒》、《解读三字经》、《解放战争史》等新题材,相信观众也会爱看。   学术与娱乐能否兼容? 百家讲坛的火爆时值国学热升温,一时间,百家讲坛似乎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抒发国学情怀的机会,它依赖电视媒体这个平台,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百家讲坛的成功,带动了全国的讲坛热,在推动学术文化普及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学术太过娱乐化、主讲人口误连连一直以来,百家讲坛不断遭到质疑,而阎崇年被打、于丹受威胁等事件的出现,让许多人认为,百家讲坛的美誉度出现了问题。对此,万卫认为,百家讲坛栏目的主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也就是说,百家讲坛不是精英化的学术阵地,它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我们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必须是要有学术含量和根基的。作为面向最广大观众的电视栏目,百家讲坛的传播受众在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等方面是参差不齐的,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了,听得明白,文化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是需要摒弃狭隘的精英心态的,文化传播应该由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这也是大众的需要。(记者 宋嵩) 学者评说   收视率降低是很正常的事,任何一个电视栏目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百家讲坛曾经火爆了几年,现在即使不那么火了,也很正常。我们应该从一个电视栏目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不可能常青。 人民大学教授 陈力丹 现在的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过度注重收视率,它又不是幸运 52 和开心辞典,这样发展下去不行。长此以往,这个原本传播学术的阵地,学术文化含量只会越来越淡薄。 百家讲坛曾经的主讲人、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 百家讲坛的优势在于借助了电视这种现代传播手段,普及传统文化,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学术娱乐化也值得警惕。首先,百家讲坛过分追求趣味性,甚至离谱,这样就会偏离传统文化的本色。其次,有些主讲人因为仓促上阵,讲得不太严谨。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百家讲坛依据商业逻辑建构节目形态和风格,使学术平民化,值得赞赏。但如果唯收视率至上,片面地利用媒介炒作、猎奇,会使节目不可避免地走向媚俗化。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沈 静 我认为对百家讲坛应三七开,成绩是主要的。但普及之后,就应着眼于提高,引导大众,提升大众。要从大众当下需求中寻找兴奋点、寻找突破口。不要永远做大众的尾巴。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 李 浩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05/content_10458968.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8A)|894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百家讲坛》收视日薄西山 进入“死亡倒计时(转载)
liuysd 2008-11-27 10:35
《 百家讲坛 》进入死亡倒计时。 娱乐化、庸俗化曾经引起很多主讲者的不满,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让某些学问人趋之若鹜。解剖百家讲坛,揭示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本质,还有学界的悲哀。 。。。。。。 以下内容是我关注的,也是转载的原因: 娱乐化与伪学术 《 百家讲坛 》主讲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表示,任何事物都有其高潮低潮,这是自然规律。他对该节目的一贯态度是:百家讲坛过分追求娱乐、摒弃思想,这是我早就批评、一直批评的。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同时也是古代文学方向的教授,他近期发表的文章《百家讲坛现象批判:吊诡的大变脸》,将《百家讲坛》称作三无产品,即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谈到这篇文章的初衷,他说自己除了学术专攻之外,同时也是学术文化的环保主义者,是学术文化圈中的清道夫,有时候对一些文化现象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早期《百家讲坛》走的是精英路线,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等,还有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对它的前期节目,李浩是肯定的,但对后期也就是变脸之后的节目他主要持批判态度。有个很耐人寻味现象,在我们圈内公认的优秀学者,比如叶嘉莹,学问好口才都好,于丹见了她也毕恭毕敬的,口称学生,但在《百家讲坛》就火不起来。再比如 傅佩荣 ,在台湾大学主攻哲学的,他有西学背景,也有旧学根底。他讲课我听过,有学理有问题意识,无一句无出处,人又儒雅,口才也极佳。但可惜的是,按他自己的说法,于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李浩说: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家讲坛》不认专家,不注重专业。 他表示,变脸后的节目无学者。改革与变脸后,担纲主讲的并非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甚至干脆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没有写过相关论文,没有先行研究,所以对这一领域的现状知之甚少。无知者无畏,心中没有游戏规则,更没有学术戒律。比如,对儒家经典中一再出现的小人,于丹创造性地解为小孩,让人大跌眼镜。 让一个领域的专家讲述另一个专业的内容,这几乎成了主讲人能火爆的铁律,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人莫不是如此。也正为此,这些在学界看来根本没有该领域普及资格的学者,引起了来自学界和草根阶层的争议,而这种争议,恰恰又暗合了传播学的规律,争议化传播将主讲人推到更火爆的境地,个中微妙令人玩味。 文化评论者北邙山樵在《百家讲坛:权力结构与传媒生态》一文中,也从传播角度分析了刘心武的走红。刘心武为什么可以在考证不确凿的情况下就信誓旦旦地讲《红楼梦》(旧版新版),此间并无知识的真伪,而只有声音的强弱(谁背靠强势媒体谁的声音就强)。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不仅在央视讲,也会接受其他电视台的邀请做讲座,其显示出的娱乐化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纪连海在上海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中谈到大禹治水时,发表新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另有隐情,因为大禹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此论一出,一片哗然。 这种庸俗化娱乐化的解释,即使在被视为最学术的主讲人王立群身上,也屡见不鲜。比如,王立群新解凤求凰,称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追求是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再比如,他称可以负责任地说,汉朝的很多皇帝,包括刘邦都是双性恋。这种庸俗化的视角,无疑是为了投合观众的猎奇心态。 不过,王立群并不承认自己有娱乐化的现象。他对本刊记者表示,自己的要求是要有学术底蕴,又有通俗表达。就我讲来说,不存在娱乐化的现象。我管住我讲的东西是学术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不过别人怎么讲,我管不了。 别人怎么讲?北邙山樵评点阎崇年、易中天、于丹三大主讲人说:阎崇年虽然饱读史书,却居然是在历数清代宫闱的帝王轶事和花边新闻;易中天号称是在水煮三国演绎名著,其精神内核却是展示中国人最应该去批判的官场哲学和阴谋论;至于于丹,她讲的内容根本就和孔子庄子无关,她是以复活经典的名义,传授犬儒主义哲学,对大众进行心理按摩。 原文地址: 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200811/1126_1845_896297_1.shtml
个人分类: 深度思考|440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