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器官捐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甘肃34岁男医生突发疾病去世 捐献器官6人得救
zhpd55 2016-6-18 16:48
甘肃34岁男医生突发疾病去世 捐献器官6人得救 各地新闻 人民网-甘肃频道 银燕、牟健 2016-06-17 22:04 手术室里的医生为捐献器官的甘肃医生宋巍默哀致敬。(甘肃省人民医院供图) 人民网兰州6月17日电 记者从甘肃省人民医院获悉,6月15日晚该院在上海进修的医生宋巍因突发脑干出血离世,年仅34岁,而他捐赠的器官却于当天同时救治了6人。 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31日,宋巍突发脑干出血,虽经全力抢救仍回天乏力,6月15日晚,年仅34岁的他在上海走到了生命终点。宋巍的双亲和妻子得知噩耗后,十分悲痛,但是家人毅然决定帮宋巍完成最后的心愿:捐献逝者的器官,让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宋巍的妻子表示:“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虽然他走了,但是捐出的器官可以拯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15日晚,长海医院手术室内,医生成功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宋巍共捐献了一个肝脏、两个肺脏、两个肾脏、两个角膜和皮肤组织,挽救了4位病患的生命,让2名病患重见光明。据上海市红十字会介绍,这是该市第195例器官捐献,也是今年第57例器官捐献,同时也是上海市开展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捐献器官和组织最多的一例。 据悉,2013年10月,研究生毕业的宋巍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后被派往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在宋巍进修的上海长海医院,与他共事的同事回忆道:“平时,宋医生总将自己的名片发给患者,方便病人随时询问;手术前,他会逐条逐句给患者讲解,让患者安心;手术后,他主动跟踪情况,直至患者痊愈……有时就连吃饭,他也在反复观看揣摩手术视频。” 宋巍的离去让家人悲痛,但是宋巍的老父亲扼腕喟叹后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的儿子,捐出孩子的器官能救6条命,也是一种报答!” 生前,宋医生以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病痛;死后,他仍用高尚的大爱捐献行为,诠释着他“救死扶伤”的誓言。 远在西北的甘肃省人民医院同事得知消息后,也深深地缅怀这位可敬的人:“他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的医生,也是我的同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作出了抉择,捐献身体给他人,让生命延续,可惜,可敬!” 相关阅读: · 上海34岁男医生病逝 捐献器官当天同时救治6人 2016.06.16 · 湖北襄阳医生遇车祸脑死亡 捐献器官救4人(图) 2016.02.06 · 39岁女子患癌离世捐献角膜 医生向遗体深鞠躬 2015.12.15 · 组图:军士长救人身亡捐献器官 医生手术室集体默哀 2015.08.30 · 美国埃博拉痊愈医生捐献血液 帮助治疗病人 2014.09.12
个人分类: 新观察|2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小的器官捐献小英雄
BJQXKY 2015-4-24 04:54
感受文化差异,品味让人感动的大美人生。 一个出生后存活了不到两个小时的男婴,成了去年全英最小的器官捐献的小英雄。 孩子的全名叫Teddy Houlston。在他停止呼吸后的第三分种,位于Cardiff威尔士大学医院的医生开展了这项器官移植手术。Teddy的肾成功的挽救了一个成年人的生命。 男婴的父母叫Mike Houlston和Jess Evans。他们告诉媒体,他们为Teddy感到无比骄傲,并通过媒体呼吁更多的人能捐献器官,救助急切需要它们的人。 Evans在怀孕第12周做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她怀的双胞胎中有一个患有无脑畸形,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疾病。孩子可能在宫内死亡,也可能活到出生,在出生后极短时间内死亡,存活时间只是以秒,分,或小时来计数。 可想而知,Evans闻此噩耗何其悲痛。 虽然大夫建议Evans选择流产,Evans却拒绝了。她想让孩子降生下来,即便是能和他共同度过几分钟或一个小时,那也是上天给妈妈和孩子的一种至上恩赐。 接下来,Evans夫妻决定等孩子离世后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去。 Teddy成功降生,他存活了短暂的100分钟,他和妈妈度过了那无比愉快、美妙的100分钟。 由这么小的孩子身上来源的器官很罕见,移植手术是一个巨大挑战。 拜天所赐,手术很成功,Teddy的肾成功救助了一个成年人,Teddy至少部分获得了重生。 Evans夫妻为他们的小英雄Teddy感到无比自豪。 一周年过去了,如果Teddy活着,他应该过周岁生日了。Evans说:“Teddy依旧是我们家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谈起他,他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群晓生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38ff370102vg0b.html
个人分类: 科苑杂话|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器官捐献”春节后将在全国推广 将设器官捐献基金
xuxiaxx 2013-2-6 14:22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最快本月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将从19个试点省份向全国推广。   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昨日表示,经过两年试点,人体“器官捐献”已在全国19个省份试点开展,截至目前,共有627人捐献器官,挽救了1713个垂危的生命。今年将会同卫生部共同在全国推广“器官捐献”和“器官合理有效分配”。   将设器官捐献基金   今年元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已正式开展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将积极完善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对器官捐献相关工作出台系列规范性政策。其中,器官捐献基金将在国家和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的地方同步设立完善。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业务部副部长高新谱介绍,器官捐献基金来自政府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等,所筹善款主要用于缅怀器官捐献者,以及对器官捐献者逝世后留下的贫困家庭,进行人道救助。   器官捐献北京将启动   高新谱坦言,我国的器官捐献工作尚处起步阶段。目前19个试点省份仅有200多位器官捐献协调员,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高新谱说,下一步将大力培训发展协调员队伍,像北京这样的都市,每百万人口应拥有一个器官捐献协调员。如果器官捐献的意识和工作得以在全国顺利推广,器官捐献协调员将成为一个职业。   作为非试点城市,北京市红十字会表示,今年将与市卫生局协调,启动北京的器官捐献工作。   ■ 相关新闻   社监委建议重查郭美美事件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昨日,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发言人王永正式向中国红十字会建议,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并公布调查结果。中国红十字会尚未对此建议明确表态。   社监委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表示,郭美美的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侵害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名称权,但中国红十字会至今尚未追究郭美美的法律责任。 来源:人民网
1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卫生组织简报
xuxiaxx 2013-1-3 13:59
2012年10月,第90期, 第10号, 新闻 保住肾脏 多数国家在极力满足肾移植的需求,但是很少有国家从专门用来提高死后器官捐献数量的系统中获益。 研究 印度轮状病毒死亡率:根据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腹泻死亡调查估计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1.31Mb 矫正因未矫正屈光不正所致视力损害的全球成本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65kb 结核病新诊断工具对传播的影响:环境为何重要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40kb 激素类避孕方法对南非德班妇女艾滋病毒感染发病率和怀孕率的群体水平影响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17kb 估算 2008–2010 年萨尔瓦多流感病毒相关性重症肺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17kb 由基于抽样的监测进行死亡率测量:越南流行病学转变的证据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1.24Mb 肯尼亚尼安萨省自愿性医疗男性包皮环切术安全性相关的因素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22kb 实地的经验教训 墨西哥2009 年爆发H1N1 流感疫情后的奥司他韦存储、分发和调剂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1.02Mb 墨西哥专利药品公共采购价格谈判新实体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976kb 摘自: 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0/10/zh/index.html
2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卫生组织简报
xuxiaxx 2013-1-3 13:55
2012年11月,第90期,第11号 新闻 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新时代 中国正根据本国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建立符合伦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新体系。采访王海波与Fiona Fleck访谈录。 流感大流行计划需要推动力 世卫组织正在就如何防范未来流感大流行问题修订对各国的指导,但面临巨大的挑战。 Michael Dumiak报告。 研究 用于印度农村住院病人流感监测的病例定义的效果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28kb 印度常见的精神障碍的任务转移干预的经济评价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48kb 巴基斯坦卡拉奇家长围绕脊髓灰质炎的认知以及自我报告的不参加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情况:混合方法研究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38kb 政策与实践 理解艾滋病毒感染新传播方式的模式模型及其在防治规划中的使用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00kb 孟加拉国民用井水中的砷:控制砷暴露对健康和经济的影响和意义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840kb 使用证据支持健康的公共政策:政策的有效性-可行性循环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798kb 评估卫生产品研究和开发国际协议的执行机制 摘要 全文 - 英文 pdf, 762kb 摘自: 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0/11/zh/index.html
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Lancet 柳叶刀杂志》2011年中国第一作者论文6篇
热度 2 xupeiyang 2012-6-26 18:01
《柳叶刀》(The 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并称为“四大医学名刊”。《The Lancet》及时报道了中国的健康新闻、医疗改革,医患关系等文章。 《The Lancet》2011年中国第一作者论文6篇: 中国慢性肾脏疾病的流行情况:一项横断面调查 中国基于医院的分娩策略和新生儿死亡率:一项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一项心源性死亡后器官捐献的试点项目 大地震后紧急医疗救护的效果:2008年汶川地震的经验 中国的城市化与健康 中国2003~2011年获得医疗服务和经济保障的趋势:一项横断面研究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700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英国培育人体备用“零件”,走向临床仍需时日
crossludo 2012-6-20 18:00
英国培育人体备用“零件”    伦敦大学学院的实验室,亚历山大·塞法利恩教授向展示一个人造耳朵。他说:“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支培育出人造耳朵的研究团队。” 塞法利恩的研究小组培育的人造耳朵。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器官和组织,而后取代患者的受损器官和组织。 用于培育耳朵的模具。 网易探索5月8日报道 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英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尤其是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的实验室就如同一家人体备用“零件”商店,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耳朵、鼻子、气管和心脏瓣膜等组织和器官。实验室负责人表示用人工培育的“零件”取代患者受损组织和器官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无需等待合适的捐献者出现。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捐献有望成为过去。 首次培育人造鼻子 日前,《每日邮报》沃伦·保尔造访伦敦大学学院的实验室,为读者揭开这个“人体零件商店”的神秘面纱。在这个实验室,科学家首次为患者培育人造鼻子。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与再生医学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塞法利恩教授表示:“这是我们为一名患者培育的鼻子,下月就要进行移植手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鼻子,此前没有一个人培育出人造鼻子。” 塞法利恩开玩笑地说,自己的实验室就像是一个“人体零件商店”。在这个实验室,他率领的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医学突破。在向保尔介绍实验室的情况时,塞法利恩拿起一个气管形的玻璃模具。世界上第一例人造气管移植手术使用的气管就是使用这个模具培育的。除了培育组织和器官外,他们还研发出具有革命性的纳米材料,同样用于进行人工培育。在实验室,保尔看到了他们培育的人造动脉。塞法利恩说:“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支培育人造动脉的研究团队。必要的时候,我们每20秒便能培育出1米动脉。” 塞法利恩的研究小组成员阿德罗拉·奥瑟尼说:“其他研究小组试图使用植入物进行鼻子移植,但我们发现植入物并不耐用,同时还会发生移动,导致鼻子的形状发生改变。我们培育的鼻子可以完全固定在面部,外形与真正的鼻子相同,采用聚合材料制成。” 他们采用的聚合材料厚度极薄,外形好似胶乳橡胶,由数十亿个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的直径只有1纳米,还不及人头发直径的1/40000。在分子层面进行操作允许聚合材料拥有错综复杂的结构。塞法利恩说:“这种纳米材料内部存在数千个小孔洞。鼻子组织在这些小孔洞内生长。最后培育出的人造鼻子大小与真正的鼻子一模一样,摸上去的感觉也差不多。” 进行移植手术时,人造鼻子并不是直接嫁接到患者面部,而是植入一个充气囊,充气囊被植入患者手臂的皮肤下面。4周后,人造鼻子才被移植到患者面部。在这4周时间内,人造鼻子生长出皮肤和血管,研究人员将对整个过程进行监视。 研发革命性纳米材料 在再生医学这个尖端研究领域,塞法利恩和他的研究小组将目光聚焦于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替代组织和器官。如果采用这种治疗手段,患者无需等待合适捐献者的出现或者复杂的再造过程。简单地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提供细胞,耐心等待,而后接受移植。 从理论上说,由于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器官,患者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毫不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塞法利恩的团队所使用的具有突破性的生物适合材料的配方是一个高度机密。他说:“在这个实验室,我们研发了一系列纳米材料。伦敦大学学院用在为这些材料申请专利上的花费达到10万英镑。” 塞法利恩的团队研发的治疗手段具有革命性,为鼻子以及身体其他部位遭受损伤的患者带去福音,成千上万的患者的生活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奥瑟尼说:“我们在生物反应器内培育器官和组织,利用的是患者的自身细胞。他们的细胞像种子一样播撒到聚合材料上。生物反应器拥有无菌环境,同时模拟人体的温度、供血和供氧。随着细胞的生殖,聚合材料被细胞包裹起来。这种方式可用于培育面部组织,恢复面部严重损伤患者的容貌。” 塞法利恩等人进行组织和器官人工培育时并不像其他一些科学家那样使用胚胎干细胞,因此不会引发巨大争议。以培育人造鼻子为例,鼻子软骨组织所用的骨髓细胞从患者身上提取。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培育方式。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患者在多少年之后才会产生排斥反应。塞法利恩表示:“这些植入物需要在大量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测试,测试成功之后才有可能广泛用于治疗。” 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 目前,再生医学研究领域正快速取得进步。现在,科学家不仅能够替换患者心脏瓣膜,重建受损的面部,甚至有可能治疗失明症。此外,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在加速一些最严重的衰竭性疾病的研究。英国处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投资5400万英镑建造的爱丁堡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再生医学中心于2012年初竣工。 直到最近,再生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主要还是将目光聚焦胚胎干细胞,因为它们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能够转变成血液、肌肉等任何类型的细胞。相比之下,成体干细胞虽能够无限制复制,但无法转换成其他细胞。胚胎干细胞研究因涉及伦理问题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在从胚胎提取干细胞过程中,胚胎也被破坏。 尽管遭到一些维护生命组织的抗议,英国政府还是在2002年支持进行干细胞研究。政府的支持也让英国在这一研究领域领先于美国等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围绕干细胞研究展开的争论阻碍了科学家前进的脚步,在获得经费方面也面临挑战。2007年,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利用成体干细胞培育出多能性干细胞,能够潜在地消除对胚胎干细胞的需要。多能性干细胞也被称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山中伸弥的研究灵感来自于伊恩·威尔穆特,后者凭借在培育克隆羊“多莉”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被授以爵士。威尔穆特表示:“培育‘多莉’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促使我们认为改变细胞具有可能性,山中伸弥的研究证实了我们的推测。他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培育任何类型的细胞,例如利用皮肤细胞培育神经或者肌肉细胞。” 用于在实验室培育人造鼻子的玻璃模具。这个人造鼻子将移植到患者面部。这种手术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例。 在实验室培育的鼻子。实施移植手术时,鼻子并不直接嫁接到患者面部,而是植入一个充气囊,充气囊将植入患者胳膊的皮肤下面。 生物反应器内的人造气管。最近,这个人造气管被成功植入患者体内。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全人造器官移植手术。 首次培育心瓣膜 最近有报道称,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利用皮肤细胞培育出脑细胞。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寻找阿尔茨海默氏症、中风以及癫痫症的新治疗手段。威尔穆特的研究重点是利用新发现的细胞可塑性进一步加深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了解。目前,患上这种疾病几乎就等于被宣判死刑。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培育出与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体内细胞相似的细胞,并与未患这种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的细胞进行比较。随着研究的深入,威尔穆特的研究小组对这种疾病的了解日益加深。通过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受影响的细胞,科学家能够了解细胞死亡的原因,同时在实验室测试潜在的治疗手段。与其他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安全性和效率更高。 最近,塞法利恩的团队培育的人造气管被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这是世界上第一例全人工培育的器官移植手术。这名患者是厄立特里亚人,36岁,喉咙内长有一个大型恶性肿瘤,当时正快速向肺部扩散。现在,这名患者已经出院,恢复状况良好。 塞法利恩等人培育的心瓣膜在培育前无需“播种”细胞,也无需使用生物反应器,可在患者体内生长。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一种无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植入方式,能够让心脏搭桥手术发生革命性变化。塞法利恩说:“通常情况下,心脏搭桥手术需要从患者的大腿或者胳膊提取一段血管。30%的患者没有合适的血管,因此无法接受手术。目前,还没有其他方式能够替代这种手术。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支培育出人造心瓣膜的研究团队,其他研究团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目前,心瓣膜已在动物身上成功接受测试,今年将在患者身上进行测试。” 建议捐献多余胚胎 在伦敦,彼得·科菲领导的另一支研究小组正在实施“伦敦失明治疗项目”,利用干细胞治疗衰老性黄斑变性。这是最常见的与衰老有关的失明症,仅英国就有51.3万名患者。科菲表示:“我们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这种疾病。这种现状必须发生改变。”伦敦失明治疗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健康的新细胞取代病变细胞,帮助患者恢复视力。 与塞法利恩的团队不同,科菲的研究小组利用胚胎干细胞,因为在迄今为止进行的所有实验中,只有这种细胞能够发挥作用。对于使用胚胎干细胞可能引发的争议,科菲心里很清楚。他说:“对于胚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胚胎只有5天大。我知道很多宗教人士将其视为生命,但在我眼里,这与器官捐献类似。我们使用的胚胎无法自己存活下来。” 研究中使用的绝大多数胚胎细胞——包括科菲的研究——都来自于试管受精治疗,这种治疗会产生大量“多余”胚胎。科菲认为多余的胚胎应该捐献出来,用于进行医学研究。即使不用于研究,他们也会被处理掉。在科菲的研究中,一个胚胎干细胞能够产生足以供数百万患者使用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这也是使用胚胎干细胞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优势。科菲说 :“人体的胚胎干细胞能够始终处于生殖状态,一个干细胞就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我们在3个国家的氮气室进行这种生殖, 能够治疗2800万名患者。这难道不值得尝试吗?” 走向临床仍需时日 科菲的研究项目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大型再生医学项目。按照计划,他们将于2012年末进行临床测试。不过,即使在患者身上的测试取得成功,这种疗法也无法很快得到推广。辉瑞公司再生医学部门负责人保罗·维汀表示:“现在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时间问题。虽然看起来需要10年时间,实际上可能需要20到50年时间。我们需要确定这种疗法是否会产生长期不良影响,而后才能用于实际治疗。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至少需要50年时间。”辉瑞公司与科菲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实施伦敦失明治疗项目。 根据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接受诱导多能干细胞(由自身皮肤细胞培育)疗法的老鼠最后产生排斥反应。威尔穆特认同美国同行得出的发现,但同时也指出,这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观察发现”,也是完全了解这种疗法前需要解开的一个谜团。令一些人感到担忧的是,用于培育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细胞改编过程可能导致这些细胞发生癌变。 在塞法利恩的实验室,再生医学研究正不断取得进步,每一项研究成果都会让无数患者受益。奥瑟森表示:“在此之前,医生只能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从身体的一个部位提取组织,修复另一个部位的组织。现在,我们能够在实验室培育出组织,替换患者的受损组织。如果我们能够培育出心脏、肺或者气管,患者就无需等待合适捐献者的出现。这项研究能够改变医学界的面貌,让医生的治疗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性看待器官捐献
热度 2 shangujushi 2012-5-31 12:23
理性看待器官捐献 《检察日报》 2012 年 5 月 31 日,学术版。 刘长秋 自今年两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提出要在 3 年至 5 年内逐步取消国内器官移植主要依赖死刑犯器官捐献的现状以来,国内外媒体有关这一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如何对待死刑犯捐献器官的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从医学上来说,器官捐献是一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给他人以拯救其生命的行为。死刑犯捐献器官与普通人捐献器官,在技术操作上并无不同。然而,站在伦理学与法学的视域中,死刑犯捐献器官基于死刑犯身份的特殊性而备受争议,因为人们担心自由受到限制且生命权已被剥夺的死刑犯的器官捐献会变成 “ 被捐献 ” ,更担心会有机构和个人从中牟利。 从法理上来说,任何人都享有身体权与自主权,都可以依法捐献自己的器官乃至遗体。罪犯作为人显然也享有这样的权利。死刑犯尽管被依法剥夺了生命权,但在其生命未被终结之前,他的其他人身权利并不受限制,其依旧可以依法自由行使。因此,死刑犯依法也享有自主捐献自己器官甚至是遗体的权利。在当前各国器官移植普遍受困于供体器官来源匮乏而捐献器官或遗体以救助他人又的确能够令某些死刑犯获得灵魂上的慰藉的情况下,死刑犯捐献器官不仅应当得到伦理上的褒奖,也应当获得法律的许可。理由在于 : 对于那些确有赎罪意愿的死刑犯来说,法律拒绝其捐献器官,无异于拒绝了其悔罪的权利,剥夺了其对自己灵魂进行救赎的机会。这对于死刑犯而言,无疑是不人道的。而相反的,法律允许死刑犯自主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则不仅充分显现了法律对其身体权与自主权的保障,显现了法律对其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主体的起码尊重,更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尤其是这个社会的法治文明。换言之,法律允许死刑犯捐献器官实际上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法律具备将罪犯作为一个人来加以审视和对待的足够的文明与人道。 当然,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器官移植来说,其供体器官绝大多数来自死刑犯也是不正常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其实不利于器官移植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会在本国器官捐献的问题上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克制,通过设置严格的程序来限制罪犯器官或遗体的捐献,以保障罪犯对其器官或遗体的捐献建立在真正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死刑犯器官移植的规范性。 死刑犯捐献器官作为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过去一直为我国民众所关注并为政府所回避。公众最主要的担心在于死刑犯捐献器官之意愿的真实性,因为在死刑犯已被依法剥夺了自由与生命权的情况下,人们难以保证其捐献器官或遗体的意愿是一种真实有效的意愿。而政府的顾虑则更多地来自于死刑犯捐献器官问题的敏感性,因为这类问题一旦出纰漏,就很容易会被国外一些媒体或政客用来作为攻击中国政府人权状况的口实。笔者以为,公众的上述担心与政府的以上顾虑都不无道理。但如果因此而禁止死刑犯捐献器官却显然没有必要,甚至也不合理。原因在于,违背死刑犯本人意愿而利用其器官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法律得到解决,只要在法律中设置有关死刑犯器官利用方面的严格条件与透明程序,就能够避免死刑犯个人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形。严格的条件可以彰显政府在加强器官移植管理以保障罪犯人权方面的决心与力度,防范和减少个别机构或人员在死刑犯器官利用方面的胡作非为 ; 而透明的程序则可以将涉及死刑犯器官捐献的器官移植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社会的监督。 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表示,要在 3 年至 5 年内逐步取消国内器官移植主要依赖死刑犯器官捐献的现状。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法律显然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具体包括 : 在我国相关部门表示即将修改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应当考虑专门对罪犯尤其是死刑犯捐献器官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为之设置相对于普通器官捐献更为严格的条件与程序。例如,法律可以要求死刑犯捐献器官时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必须有公证机关的公证并有其家属或律师在场见证,罪犯提出器官或遗体捐献不得附有经济要求,等等。此外,针对实践中围绕器官买卖而引生的非法买卖死刑犯器官的问题以及限制死刑犯捐献器官后可能会带来的人体器官交易现象的抬头,刑法应当加大防范的范围与惩处的力度,不能仅将对人体器官交易的惩罚限定在 “ 组织他人买卖人体罪 ” 这一狭隘的罪名之内,还应当设置 “ 购买、出售人体器官罪 ” 以及 “ 散布、刊登人体器官交易信息罪 ” 等这类更直接、具体的罪名。 (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命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 )
3351 次阅读|3 个评论
陆欣义父亲的悼词(代发)
热度 6 Wuyishan 2011-12-29 11:37
悼词 (12月28日,陆欣义追悼会在泰州举行。下面是他的父亲的悼词。) 我们今天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我们心爱的儿子欣义的追悼会。作为父亲,我很痛心、很自责、很内疚,从10.3离开医院的时候, 我就知道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从此彻底改变了,我成了一个有罪的人,我不该带你到这个公园,我一生都愧对你, 也愧对你的妈妈。我多么希望用我的生命换取你的存在。 你走了,带走了父母的希望和精神支柱。 我留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赎罪:和妈妈互相帮扶度过余生,在你的生日和忌日纪念你。此外也为了我的学生,我把他们当成你的弟弟妹妹。 这么多天来,感谢许多认识欣义、了解欣义的人用回忆写出了你生前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你的爱与怀念;感谢不相识的网友真诚地为你惋惜、为你祈祷…… 感谢亲友们给我们重现了一个单纯、温和、善良、受人喜欢的欣义。我们没有想到在你短暂的生命中,竟做了那么多好事,留下了那么多好名声、好人缘。 你从18岁开始无偿定期献血,你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你登记了捐献骨髓,你还自愿参加了一些医药方面的科学实验。——这是爱他人、爱科学的欣义。 你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已经提升至高级职位。 你对病人和善而耐心,工作勤奋,病人和同事都喜欢你。——这是爱工作、爱病人的欣义。 你的大部分的周末和假期都用来参加英国围棋协会的活动和其它公益活动。——这是爱生活、爱社会的欣义。 你从小自立、许多的事情都是自己设法解决,近年来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使我们能够全身心地做研究。——这是爱家庭、爱父母的欣义。 你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因为你所做的事情而变得有意义。这些事情也并非不寻常,但坚持这么多年,真的很难得。 例如每次献血后你总是准时安排下一次, 从不拖延。 其实献血是自愿的,而你把每一次都当成你的责任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这么多人写文章追思你,为你的离开惋惜不已,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也正体现了你生命的价值,我们为你感到自豪,我们后悔生前对你的赞扬太少了。 我们是永远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在精神上欣义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对你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今后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将把这些材料整理出来,希望这些内容能够流传,让你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延续, 希望欣义这个名字成为有爱心的象征。 欣义10.3遇难直到今天才举行追悼会,在这期间,我们隐忍自己的悲伤,进行了反复的调查与分析。我们不能让你不明不白地离去,更不能让公园不安全的景点继续存在。事实表明,你是被动地、无选择地被引导到危险境地而发生意外的,景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么多天来,感谢许多亲人和朋友帮助我们为真相和责任不断地进行抗争! 特别感谢你妈妈以科学家的敏锐首先指出了事故的直接原因,又是妈妈启动了网上的跟帖,得到了数万网民的点击。现在事故的原因已经清楚,这个危险的景点终于封闭。你用生命的代价给人以警示: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我们还将继续呼吁全社会在更大程度关注公共安全, 让欣义这个名字成为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符号。 欣义虽然是英国籍,但生在中国,也深爱着祖国。你在英国20多年,仍用着外公和妈妈所起的中国名字;你最喜欢的音乐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你在英国努力地推动起源于中国的围棋活动。 但万万没有想到,你偏偏在回家乡探亲因公园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遇难。欣义,我们有愧于你,家乡有愧于你!千言万语说不尽我的悔恨,让我到天国或者来世做牛做马补偿你。 但我仍请你不要记恨家乡, 家乡的亲友和网友同样心疼你。 我们希望家乡发展,希望父老乡亲幸福! 亲爱的欣义,今天有这么多长辈、亲友、网友、来宾来送你最后一程, 妈妈、爸爸还将带你回家。亲爱的欣义,你安息吧! 相关阅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068cid=1436248goto=new#comment_1436248_li
个人分类: 鼓与呼|510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