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京西古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8科普流水账
热度 16 dkysdc 2018-12-4 15:01
2018科普流水账 转眼间,2018年就要过完了,这一年,除了为古地震进行的野外或室内工作外,丹霞地貌、地质之美、地震与古地震、科学钻探等科普讲座和野外研学考察占用了剩余的大部分时间,以下为主要的科普相关活动。 1. 2018年1月9日上午,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地理教师做“汶川地震灾害“科普报道,下午带部分地理教师以及地质出版社科普分社和门头沟地方人员、BTV工作人员考察北京西山下苇甸寒武系剖面、东胡林人遗址等。 2. 2018年1月11日-12日,为了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迎接中期评估,应镜泊湖管委会之邀,到镜泊湖景区义务进行实地考察,对景区的科普展版做了系统调研,回京后又用多天时间对近百块解说牌的中英文进行了全面校对审核。 3. 2018年1月22日,带领北师大良乡附中地理老师冒雪考查房山区醉石林,以了解其成因. 4. 2018年1月23日,为北大附中石景山分校初中学生举行科普讲座:地质之美与丹霞地貌. 5. 2018年3月3日 和10日,为《科学队长》栏目录制初中研学中地质地理方面的讲座。从前期收集材料、备课到最终录制历经2个多月。 6. 2018年3月7日,为北京四中初中生进行地质科普讲座: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的区别. 7. 2018年2月:以2017年出版的《地质之美——经典地貌》为蓝本,为地质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照片和文字,由地质博物馆制作了68块展版,在博物馆外的公共空间进行了数个月的《地质之美》科普展。 8. 2018年4月1日,带领来自天津的40余位中学地理教师对北京西山地质及京西古道进行实地考察。 9. 2018年4月10日,带领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校友对北京西山及京西古道进行科普考察。 10. 2018年4月11日,为石油附小部分师生举行科普讲座:地质之美与丹霞地貌。 11. 2018年4月22日上午,参加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自然资源部第二批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暨科普大赛启动会,下午做“解密地球的金钥匙——科学钻探”科普讲座。 12. 2018年4月26日,为纪念第49个世界地球日,应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邀请,参加了实物中心举办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为防灾科技学院400多名师生做了题为“科学钻探——解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金钥匙”的科普报告。 13. 2018年6月9日,在广东省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参加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及《奇美天成丹霞山》首发仪式,为与会代表做了丹霞地貌地质地貌科普。 14. 2018年6月11日,为韶关学院数百名师生举行了《奇美天成丹霞山》科普讲座。 15. 2018年6月24日,带领北大附小的部分师生到虎峪进行野外地质研学。 16. 2018年6月26日,石油工业出版社召开《奇美天成丹霞山青少年科普阅读及2018丹霞科普进校园启动会》,为与会者讲解丹霞地貌。 17. 2018年7月2日至7日,应地质出版社科普分社的邀请,到神农架为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普培训并进行野外考察。 18. 2018年8月3日至8月8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的中期评估,为与会人员讲解镜泊湖的火山知识。 19. 2018年8月28日,在野外工作期间,应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邀请,为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和房山区的中学生进行野外地学科普。 20. 2018年10月18日,在世界矿业大会上参加地质出版社举行的“矿物品鉴大会”暨《矿物日历》新书发布会。 向与会代表介绍《矿物日历》 21. 2018年10月19日,应邀参加门头沟八奇洞地质科普之旅及地质科普研讨会,门头沟区科委、质监局、工商银行、消防支队等科普联席单位成员共30人参加,另有北京地矿局地质研究所3位地质专家参加。 22. 2018年10月26日参加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会议并做“丹霞地貌的科学传播”专题报告。 23. 2018年11月4日,在中国科技讲堂做了《地质之美:经典地貌——中国丹霞》的科普报告。该场讲座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科普讲坛的系列活动之一。 24. 2018年11月10日,参加全国地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工作会议和《奇美天成丹霞山》图书漂流活动启动仪式,并做科普报告:《丹霞地貌的科学传播》。 25. 2018年11月18日,为《奇美天成丹霞山》图书漂流活动的培训讲师进行线上讲座,参加者400余人。 26. 2018年11月23日,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做关于丹霞地貌的科普讲座。 27. 2018年12月2日,带领房山区24名师生进行野外研学考察。 28. 2018年12月3日,在159中学为高中师生做了《地质之美——丹霞地貌》科普讲座。 ================== 居然丢了好几项活动,其中解读北极白皮书的活动补记于下: 2018 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国在北极政策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中国首发北极政策白皮书里面有什么核心内容?我国为何要面向全世界发布这份白皮书呢?对于北极的开发与利用,未来应该如何科学的进行呢?2018年1月30日在北京电台《照亮新闻深处》栏目做了关于北极的科普访谈,3月18日上午,又在首都科学讲堂做了“打开北极白皮书”的科普讲座。 以下两项是计划中的活动: 30. 2018年12月7日,将带领门头沟科委相关人员对西山地质进行野外考察。 31. 2018年12月22日,将在山西地质博物馆进行科学钻探的科普讲座。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0100 次阅读|24 个评论
京西古道蹄窝的成因——兼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热度 2 dkysdc 2018-3-11 14:11
蹄窝是岁月在古道留下的痕迹,是历史的见证。京西古道上的蹄窝已经存在数百年,几十年前赶着牲口在古道上驮运货物的脚夫在京西地区尚有健在者,中国西南地区的马帮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们都是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人。 地质学家与蹄窝的亲密接触始于1863年,当时美国地质学家庞派来(K.Pumpelly)对北京西山的煤矿进行了调查,这是北京西山地区最早的地质考察,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此后,亲身骑着毛驴和马匹走过京西古道、亲眼目睹蹄窝形成的中外知名和不知名的地质学家数以千计,没有任何一位地质学家把古道上的蹄窝当作河水或雨水冲蚀形成的壶穴,因为他们是蹄窝的见证者。 20 世纪70年代开始,古道上的驮队逐渐销声匿迹,年轻的地质学家已很难见到驮队或马帮的踪影,因此,对原本没有任何争议的蹄窝成因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解读:先是有人认为京西古道上的蹄窝是冰臼,这个说法很快被否定,因为数百年来每天人来人往的古道不存在冰臼形成的条件。最近几年,有人又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古道上的蹄窝是暴雨冲刷形成的壶穴,并在互联网、科学杂志和专著上大肆宣传,把本没有太多争议的蹄窝成因搅得混乱不堪。 为正本清源,笔者不得不从北京西山的地质特点、中外古道的修建史、壶穴的形成条件以及蹄窝争论的缘由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文章稍微有点长,但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中外古道的历史、北京西山的地质研究简史以及很多关于科学争论的相关知识,希望您能多花几分钟耐心读下去。 1. 北京西山地质简介 北京境内的西部山区统称北京西山,是北京西部的天然屏障,也是连接北京与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的重要通道。北京西山拥有异常丰富的地质现象,华北地区代表性的地层绝大部分在北京西山都有出露。北京西山的许多地质遗迹被写入经典的地学文献或教科书。现今流行的许多地质名词是在北京西山首先研究并根据西山的地名命名的,例如,门头沟区的青白口(地层)、下马岭(页岩)、马兰(黄土)、窑坡组(含煤地层)、龙门组砾岩、髫髻山(火山岩)、芹峪(运动)等等。房山区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更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此外,十渡、圣莲山、石花洞等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遍布西山全境的地质遗迹对于地学研究、地质科普和地质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西山还拥有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和建筑材料,是元代以来京城最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基地。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外国地质学家就开始了对北京西山的地质考察。继1867年美国地质学家庞派来(K.Pumpelly)对北京西山进行煤矿调查之后,德国科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于1869年考查考察了京西玉泉山和昌平的南口,1871年又考察了从北京至门头沟斋堂和怀来矾山堡的沿途地质。1910至1912年,在北大任教的德国教授索尔格博士(F. Solger)在教学之余对北京西山进行了考察,并草绘了1:20万西山地质图一份。 1916 年8月,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以及瑞典人安特生的指导下, 13名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地质专业学生对北京西山进行了较系统的地质调查,绘制了第一幅1:5万北京西山地质图(出版时缩小为1:10万),编写了第一本主要由中国地质工作者完成的中英文版《北京西山地质志》,并于1920年正式出版。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这部书和附图一直是多所大学地学专业教学的范本”(中国地质调查百年画卷,2016)。这项主要由中国人完成的地质调查成果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正式开始。 此后,北京西山成为中国地质学家最多关注和考察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培养地质人才和开展地质研究的基地,被称为中国地质学的摇篮。 图1 《北京西山地质志》主要作者在兵马司胡同15号院合影 前排3位为指导老师(左起):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 2. 京西古道 北京西山景色优美、地势险要,是京城重要的宗教圣地和军事屏障。数百年间,在京西重要军事设施、寺庙、煤矿和数百个自然村落之间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级别和形式的道路构成的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现在统称为京西古道。仅在门头沟区境内的古道累计长度就有680余公里。这些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军事、商贸、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延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道路周边的古建遗迹、历朝历代的碑刻典籍、大量的文学作品等等记录了数百年来古道的发展与兴衰。 京西古道是京城连接河北、山西和内蒙的重要通道。数百年间,运货拉煤的驴马骡等成群结队,年复一年、日夜不断地穿行往来,把古道上铺就的坚硬的石块踩磨得锃光瓦亮,在基岩路面或者较大的石块上留下了永久的痕迹,那就是因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踩踏形成的串串蹄窝。这些蹄窝有时零星散布在较大的石块表面,有时三三两两出现在小面积裸露的基岩路面,更多的蹄窝成群、成串出现在玉河古道(西山大路中道)的峰口鞍以及西山大路北道的牛角岭、石佛岭这3个完全由人工开凿的面积较大的基岩路段(图2)。下面分别描述。 图2 门头沟境内京西古道分布图 (1)玉河古道: 又称为西山大路中道,最初从模式口向西,在麻峪村跨永定河,经大峪、东辛房,翻过峰口鞍(庵),过黄石港、十字道等村到达王平口,然后经千军台、斋堂至河北、山西等省(图2)。此条道路是通往王平口最近的大道,但高差较大,麻峪村附近的永定河到峰口鞍关城的距离约10km,但海拔从100米陡升到810余米,道路沿途有多个煤窑分布。这样陡的道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所有货物均靠驴驮人背。然而,正是这条道路在清代是顺天府通往河北和山西最重要的大道(《北京历史变迁地图》,侯仁之,1988),到上世纪60年代末才逐渐衰落直到废止。 玉河古道的坡度虽然很大,却少有塌方或落石之扰,是相对安全的通道。峰口鞍东侧的盘山路是玉河古道最为壮观的路段,此段盘山路面一般宽4-6米,最宽处达6.5米,绝大部分路面用石块铺砌而成,每隔1~1.5 m会栽立石一排,立石不是平铺在表面,而是深埋地下,并高出平铺路面约3-15cm左右,这种立石也称为路牙。路牙的好处主要有:1.有效地保护道路,可防路面石块松动下滑;2.可有效地将雨水引导到道路两侧,能阻挡绝大部分雨水对路面的冲刷破坏;3.下山时(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可为行人和驮运货物的牲畜起到防滑刹车的作用,上山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蹬踏助力作用(图3)。古道拐弯处和大的石块上经常见到稀疏的蹄窝(图4),大量的蹄窝则分布在峰口庵西南侧的基岩路段。 图3 玉河古道18盘 图4 京西古道18盘路段上的蹄窝(红色箭头) 峰口庵位于九龙山与绝石梁之间的垭口,海拔812m(图2),至今留有古代关城遗址。GPS坐标为:东经115°59'57,北纬39°55'33。关城向南西方向120余米处为数十米高突兀陡立的侏罗系厚层粉砂岩阻挡,通往王平口方向的古道只能用人工开凿的方法取道通过(图5)。 图5 玉河古道峰口庵基岩路段蹄窝的分布与古道两侧岩石(镜头向北) 道路中央的蹄窝分布极为规律,道路东侧(照片的右半部分)基岩表面风化程度很低, 没有任何类似古道上的凹坑 如果道路中的凹坑是壶穴,那么壶穴应该形成于右侧的基岩的下面,那里落差最大,而事实恰恰不是。 峰口庵基岩路段长约23 m,总体呈南北走向,分内外两部分。内侧(东侧)基岩路面从拐角处向南长16 m,路面宽平均1.7m左右,平面上呈北宽南窄的梯形,北侧接近拐角处最宽,达3.2 m;与之平行的外侧(西侧)路面由大的石块铺就而成,宽度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平均宽度在1.5m左右。 此路段形态较为规则的蹄窝有120余个,其中只有一个位于铺设路面,其余均出现在基岩路面,其中近60个密集分布在坡度急剧变化的转角处(图6)。坡度较小的直路段蹄窝排列极为规律,呈近等间距双排串珠状,平均间距50 cm左右,俯视图上明显可以看出是动物行进的轨迹(图6)。 图6 峰口庵基岩路段古道及蹄窝的分布特征(俯视图),这么规则分布的蹄窝被故意忽视,为什么? 或者说明反对者没有进行过考察,或者说故意制造混乱、混淆视听! 绝大多数蹄窝为规则的圆筒形或椭圆筒形,顶大底小,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圆形蹄窝上部直径为15-20 cm,部分较大呈椭圆状蹄窝的长轴可达30cm。受路面坡度影响,蹄窝的深度变化大,拐角处地形较陡,蹄窝普遍较深(最深者约30cm),坡度较小路段蹄窝的深度介于1cm至15 cm之间,蹄窝底部多为圆形的平面,一般直径10cm左右。有些较浅的蹄窝或者深蹄窝的底部有特别明显的蹄铁印痕(图7)。 图7 峰口庵基岩路段拐角处蹄窝的分布特征(镜头朝向:南西), 道路两側的岩石没有任何冲刷磨光痕迹,这些蹄窝的形态极其完好,被嵇少丞教授说成毫无规则 蹄窝路段岩层走向近东西,倾向正北,倾角45-50度。地层中节理发育,共三组节理,最大一组节理的走向345-360度,这段基岩路面的古道即是沿这组节理的走向修建的。另有两组呈X状相交的节理,走向分别为108度和60度。然而蹄窝的分布并不受地层的层理和节理的控制,蹄窝的总体排列方向与古道严格一致,单个蹄窝的长轴方向总体也与古道的走向一致。 从图5至图7都可以明显看出,峰口鞍蹄窝段古道两旁的基岩露头新鲜,棱角分明,没有任何明显的冲蚀痕迹,说明古道开凿历史很短。内外两部分古道路面的高度及修建方法截然不同,为明显分期建造的证据。拐角处部分蹄窝被外侧铺路的石块充填,说明外侧的铺路石之下,为更早的基岩路面。据此推断,此段古道可能经历了至少三次较大的修建工程。 (2)西山大路北道 又被称为王平古道,始于永定河东侧的三家店,经琉璃渠、斜河涧、水峪嘴,牛角岭关,再经桥儿涧、石佛岭、王平村等古村落,在王平口与玉河古道相汇。过去斋堂附近所产的煤炭,大部分通过这条古道用驴骡等驮运到三家店,再换用骆驼或车辆运往京城。西山大路北道的坡度较小,是京西古道中使用时间最长的道路,一直到1977年下苇甸-清水公路修通之后,这条古道才自然废止。古道沿途,尤其是在牛角岭和石佛岭两个人工劈山开凿的基岩路段处有大量的蹄窝。 牛角岭段的蹄窝位于水峪嘴村与韭园村之间的垭口(GPS坐标为北纬39°57'49.53,东经116°2'13.29),垭口两侧约100 m左右的基岩路段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关城处海拔368 m,高出山下的永定河河床约230m。垭口两侧岩石为上古生界钙质和泥质胶结的粉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主,有轻微变质现象。岩石中节理非常发育,主要有两组,其一走向123度,多被方解石充填,其2走向333度,近直立。 关城两侧基岩路面上密集分布着410余个蹄窝,关城西侧98个,东侧312个。整体上蹄窝的分布与古道的坡度变化呈正相关的关系,坡度变化大和古道转弯处蹄窝密集。呈串珠状排列的蹄窝之间距离多在40-60cm之间。蹄窝的分布方向与路面的走向基本一致,绝大部分蹄窝明显位于水流冲刷不到的局部高地,说明蹄窝的形成与路表面流水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图8-11)。有些蹄窝分布在台阶状的岩石断块之上,明显是驮畜上下台阶时的着力点(图12)。 图8 牛角岭关城东侧蹄窝(红色箭头)及水流通道(蓝色),镜头方向:自东向西 垭口附近的蹄窝绝大多数高于流水通道,不可能接受强烈的水流冲蚀,蹄窝中的水基本上是天然降水。 图9 牛角岭蹄窝分布与水流的关系 蓝色箭头指示可能的水流方向,红色箭头为在脊状隆起处的蹄窝,根本不可能有水流的直接冲蚀。请参见图20和图20-1的说明。 图10 牛角岭“永远免夫交界碑”北侧的典型蹄窝 图中蓝色箭头指示的是主要的节理和流水方向,蹄窝的分布与节理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蹄窝是水流冲蚀形成,它们应该分布岩石破裂的地方,即图中的节理周围。 图11 牛角岭关城西南侧的典型蹄窝 水流经过的地方没有壶穴,而中间的蹄窝怎么会是水流形成? 蓝色箭头指示的是主要的节理和流水方向,蹄窝位于古道的中央,如果蹄窝是水流冲蚀形成的壶穴,它们应该分布在蓝色箭头指示的水流通道处和地质锤右侧的红色区域处。 图12 牛角岭古道的蹄窝与节理的关系 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蹄窝与解理之间没有成因关系。如果是壶穴,应该形成在红色的解理面右侧低凹处!类似这样的现象在京西古道上非常常见。 图中较粗的红色虚线为近南北向的节理,3条细红色虚线代表次级节理,大的蓝色箭头为古道方向,3个蓝色小箭头代表从北侧边坡方向可能的水流。根据地形条件和力学原理,图中南北向节理与次级节理相交处是力学性质最薄弱的部位,3个白色圆圈所在的区域为最可能发育壶穴的位置。而实际情况表明,红色箭头处的3个蹄窝与节理没有任何关系,显然蹄窝的形成过程没有按照自然法则,因此不是天然水流冲蚀形成的。 石佛岭段蹄窝主要分布在东、西石古岩村之间的垭口(GPS坐标为北纬39°58’29”,东经116°0’27”),因古道边有石佛而得名。这段古道穿过奥陶系灰岩地层,地层的产状为倾向40°,倾角75°,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虫迹灰岩与含砾屑的薄层条带状砾屑灰岩,在岩石中发现了角石化石。 此段古道修建于永定河河床边的悬崖峭壁之上,古道最高点处海拔217m,高出永定河河床40余米,有8m长、2.5 m宽的基岩垭口路段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上有深浅不等的蹄窝30个(图13),其中13个蹄窝的底部基本平直,形态为近圆形,直径10-12cm,一般深度小于5cm,只有一个蹄窝的深度接近10cm。垭口基岩路段上不规则蹄窝有17个,其分布和表面形态受岩层界线与节理的控制较为明显。所有蹄窝均分布在道路中央,大部分远离边坡,而且垭口两侧边坡均是风化程度很弱的新鲜岩石,因此古道中的蹄窝不可能是从边坡处的流水冲蚀而成。而垭口处的路面均高于两侧,如果这些蹄窝是山区暴雨冲蚀而成,那么,垭口周边乃到整个北京西山的山体表面会有无数类似的凹坑,但事实完全不是。峰口庵、牛角岭以及石佛岭古道两侧的岩石表面没有任何类似蹄窝的冲蚀或冲刷坑。 图13 石佛岭垭口基岩路段的蹄窝分布 垭口两侧明显为人工开凿形成的,只有一点点天然降水,哪里来的山脊洪水? 垭口基岩路段向南西方向至石碑处距离为130m,基本为铺砌的路面,在大块的路石上发现蹄窝38个,大多数为较规则的蹄形或近圆形。垭口路段向北东至东石古岩村长度约310m,有3处小面积的基岩路段,有形态不甚规则的蹄窝接近20个,大部分铺砌路石被后人挪作他用,少量残留的路石上有11个蹄窝。 图14-17为石佛岭段典型蹄窝的照片,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形成不可能是路石表面上经过的雨水!如果存在足够动力的水流,那么古道路面上大多数石头表面均应有类似的蹄窝出现,而不可能选择性极强地分布在极少量的石头表面。 图14 石佛岭古道蹄窝 图15石佛岭古道蹄窝 水流总是从软的地方侵蚀,怎么可能不走石块的松散处,而要从坚硬的岩石上流过? 图16 石佛岭古道蹄窝 图17 石佛岭古道蹄窝 图18 石佛岭古道蹄窝 3. 古道蹄窝的形成原因 下面这张照片拍自玉河古道峰口庵西侧,接近十字道村。这块岩石质地坚硬,且明显高出古道路面,正常流水会沿着岩石两侧绕石而去,不可能穿石而过。即便有穿石而过的水流,那么应该在高差最大、且有明显节理破坏的岩石下方形成壶穴,不可能在岩石的落差小又无节理的地方形成深坑,因此,只有骡马等牲畜的铁掌长期踩踏才能形成这样底面平直的凹坑(蹄窝)以及规则的凹槽。 图19 玉河古道上的蹄窝 如果是壶穴,应该发生在节理面附近的低凹处,不可能在岩石中间形成底平的的坑穴。 图20 古道蹄窝的形成过程 下面的图20-1是进一步用图示说明: 图20-1 古道蹄窝的形成图示 请对照图9、图20,从中可以看出蹄窝之间经常见到的类似“滑道”的沟槽状构造的截面类似为直角的矩形,只有在铁蹄长期磨擦才能形成,任何天然的水流都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构造。 这是牛角岭古道中经典的蹄窝,可以明显看出蹄窝的形成过程。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踩踏形成的蹄窝印迹非常明显。从32号蹄窝迈向34号蹄窝时,铁掌刮蹭岩石形成的沟槽形态非常规则,底部光滑平坦,这种印迹是是骡马或驴行走过程中蹄子落在斜坡上向下方滑动的痕迹,任何水流都不会形成这种规则的痕迹,而类似的蹄窝和规则的凹槽在京西古道上却是普遍现象。 图21 京西古道上遗留的铁掌 京西古道上川流不息的驮队都是由挂有铁掌的骡马驴等组成的,古道上的蹄窝和蹄窝之间的沟槽状印迹主要是由这些铁掌完成的杰作。笔者在古道上就曾经拾到过两个掉落的铁掌,这是名副其实的铁证。事实上,很多常走古道的户外人士都有类似的收获。 图22 行人踩踏形成的脚窝 照片22拍摄于2009年3月,左侧的钟楼仍然指示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之后不到一年,行人已经在钟楼旁踩出一条通往钟楼后方广场的脚窝小路。有户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走过类似的小路。 那么,京西古道上规则排列的蹄窝是完全由驮畜自然踩踏形成的么? 显然不是。京西古道是人工开凿修建的,所有蹄窝均位于古道上,其中大部分位于人工开出的垭口路段,且都没有贴着边坡。少部分蹄窝分布在零散的路石上面,基岩垭口路段和路石的始作俑者绝大多数都是修路人!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相关的博文或文章中总是强调“人工修建”的原因。 23 河北省丰宁县喇嘛山上的简易道路 丰宁县喇嘛山在当地是个宗教活动场所,山上有泉水和大型洞穴,为了方便游人,景区承包人用传统的修路方式修建了简易的道路——脚窝(图23)。左侧是近景,右侧是全景。京西古道上的蹄窝与这样的脚窝原理都是类似的!但京西古道上的脚窝在形成过程中,主要由负重的骡马驴等动物的铁掌踩踏而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类似这样的古道实例在中国很多,图24是位于北京古崖居的道路,可以清楚地看到脚窝与台阶混用的修路方式,空间有限的地方用脚窝,空间足够且容易修建的地方修成了台阶。 图24 北京古崖居的道路 但是,类似古崖居的以台阶为主的道路只能供行人用,负重的骡马驴等动物无法走台阶,请看下面的视频。 欧洲一些国家在重大场合喜欢用骑警做表演,有时需要走一些台阶。虽然这些高头大马都经过了长期严格的训练,但走到台阶路时只能以极慢的速度行进,且依然经常马失前蹄。 研究壶穴多年的地质学家吕洪波教授在其博客中描述了他的的亲身经历:冬天在斜坡土路上赶车上坡行走时往往停滞不前甚或倒退,这时就得有人帮忙推车。不仅骡马需要找低洼处落脚,连人都得找坑洼处落脚才能用上力气推车。而冻结的土路上的坑中很多就是蹄窝。有的新路没有蹄窝,就会人为地用镐头刨坑以便提供落脚点而减少滑倒(吕洪波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视频1 西班牙骑警在台阶上摔倒(视频截图) 显然,这种台阶道路不适宜骡马驴等动物,基本无法运送货物。而采用蹄窝方式的中国古道,骡马驴等动物稍加训练,就可轻松应付(图25)。如果没有这些蹄窝做支撑,骡马等根本不可能负重上下坡。 图25 骡子驮重物上坡的视频(节自北京电视台的纪实高清) (视频截图) 4. 古车道上蹄窝 类似京西的山区古道上出现蹄窝非常正常,但是供车辆行驶的古道上是否也有蹄窝呢? 一般来讲,能行车的古道都比较平坦,但是修建这类道路时依然要考虑防滑问题。通常把道路表面的岩石凿出一些防滑的纹理即可。但是遇到坡度较大的路段,依然需要类似蹄窝的构造,崤函古道上就有明显的蹄窝(图26)。认为古车道上没有蹄窝的人是因为根本没有做过详细考证。 图26 崤函古道上的蹄窝 事实上,国外的古道上也有类似蹄窝的防滑构造(图27-30)。 图27 国外(马耳他)古道上的类似蹄窝构造(http://www.cartrutsmalta.com/images/zerriegha-cart-tracks-steps-malta.jpg) 图28 外国(马耳他)古道上的类似蹄窝构造 图29 外国(克里米亚)古道上的类蹄窝构造 图30 外国(意大利西西里岛)古道上的类蹄窝构造 5. 古道蹄窝的成因争论 前已述及,150年来,亲自考察过北京西山的中外地质学家和普通地质工作者成百上千人,没有任何一位地质学家把古道上的蹄窝当作河水或雨水冲蚀形成的壶穴。北京西山地区还有许多老人都是古道的见证人。把蹄窝当做壶穴的只有加拿大华裔地质学家嵇少丞教授。在回答嵇少丞教授的所谓质疑之前,先回顾一下质疑的过程,这对于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争论的过程十分必要。 (1)争论的由来 2011 年9月26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永胜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介绍京西古道蹄窝的博文,名为“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该篇博文很短181字,6张照片,原文如下: “在北京门头沟山间,保留着很多古道。由于门头沟是北京唯一的产煤区,在过去交通运输不便的条件下,只能依靠马、驴、骡,甚至骆驼驮运煤炭和其它货物。日积月累,在山间形成多条古道,经过数百、上千年,在古道基岩(细砂岩、石灰岩)中踩踏出壮观的蹄窝。深深的蹄窝,既体现出时间的韧性,也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古道上最陡的一段台阶路,接近70度,主要供人行,大牲口要多绕很远,才能上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171do=blogid=490671)。 这篇博文的第一个评论者是嵇少丞教授,他在26日20:03问了一句:“是地质作用产生的吧?”第二个评论者陈三茂在21:21问了句:“是否是冰臼呀?” 9 月27日上午10:07,周永胜回复嵇少丞说:“不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坑。在古道上,零星发现少量马蹄涡,在三处古道垭口处的基岩中,有这些马蹄涡。路面除了马蹄涡,有人工痕迹。“,接着又回复陈三茂:“不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坑。在古道上,零星发现少量马蹄涡,在三处古道垭口处的基岩中,有这些马蹄涡。路面除了马蹄涡,有人工痕迹。” 9 月27日16:07,吕洪波教授留言:“周老师可以给出更详尽的解释。谢谢!”。当天18:28,周永胜回复道:“古道的大部分段沿着山坡沉积物走,或者是卵石砌的小路。只有在几处山的垭口处出现马蹄涡。垭口处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一个凹槽,凹槽两侧的石壁上盖有关城,是古代兵勇驻扎、收税、驿站等场所,附近还有庙宇。可惜大部分都坍塌了,仅留有局部关城废墟。路面的石头磨的非常光滑,马蹄涡就在光滑的石面上。而路两侧和边缘的石头保留了天然的粗糙表面。我去了三处马蹄涡,两处是细砂岩,一处是石灰岩。其中一处交通相对便利,可以开车直接到旁边,需要买票才能进去。马蹄涡已经开始申报历史文化遗产。” 之后,周永胜研究员发现在上述回复中把“马蹄窝”误写成了“马蹄涡”,就把给吕洪波教授的回复文字做了修正,补充到了正文中。230字的补充文字照录如下: “古道的大部分段沿着山坡沉积物走,或者是卵石砌的小路。只有在几处山的垭口处出现马蹄窝。垭口处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一个凹槽,凹槽两侧的石壁上盖有关城,是古代兵勇驻扎、收税、驿站等场所,附近还有庙宇。可惜大部分都坍塌了,仅留有局部关城废墟。路面的石头磨的非常光滑,马蹄窝就在光滑的石面上。而路两侧和边缘的石头保留了天然的粗糙表面。 我去了三处马蹄窝,两处是细砂岩,一处是石灰岩。其中一处交通相对便利,可以开车直接到旁边,需要买票才能进去。马蹄窝已经开始申报历史文化遗产“。 周永胜研究员的这篇博文并没有引起嵇少丞教授的进一步质疑。我看到周永胜的博文时已经是2012年4月。 原来,2012年3月我在科学网上发表一篇反映汶川地震的博文,里面的照片都是我本人亲自拍摄的,一位读者看到我的照片与嵇少丞教授公开出版的一本科普书中的照片相似,便怀疑我盗用了嵇少丞教授的照片。我便找到这本书,发现不是我盗用嵇少丞教授的照片,而是他盗用我们实验室人员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是经过我复制给别人之后流传到他手中的。多张照片在嵇少丞的书中都没有注明来源,他不但不道歉,反而对我怀恨在心。 2012 年3月30日,我在科学网上发表一篇博文:“一步跨越亿万年——穿越于京西山水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553525.html)。这篇博文是介绍门头沟地质的,里面提到了京西古道,其中一句提到了蹄窝:“至今在门头沟的牛角岭、石佛岭等地还可看见清晰的蹄窝。”于是,立刻招致了嵇少丞教授的强烈反应,想追溯历史的读者可以参见这篇博文:由“蹄窝”的真假说一说“大牛科学家”是如何做科学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553922.html)。科学网上另有一篇比较详细的文字,记述了我与嵇少丞教授这场争论的缘由(回顾一场由博文回复引发的血案,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555highlight=%D2%FD%B7%A2%B5%C4%D1%AA%B0%B8)。 当今的科学日新月异,任何一个科学家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科学理论。地质学是包罗万象拥有大量分支学科的科学,还有许许多多未解之迷。名气再大的地质学家,也不可能对地质学中的所有分支学科都了如指掌,不可能明白所有自然和人为现象的确切成因。对别人的观点有质疑或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了解我和嵇少丞教授的这段历史,才能明白,有“著名华人科学家”、“反科学不端斗士”美称、经常攻击大陆科学家的嵇少丞教授质疑古道蹄窝的初始原因不是从科学角度出发的,而是起因于他盗用别人照片而不署名的科学不端事件。时至今日,他也未对他的不端引用而道歉,反而在多种场合利用多种媒体为他的不端行为辩解。 这就是蹄窝成因争论的起源。争论的缘由和动机不是因科学,而是因为嵇少丞盗用照片事件被揭露之后,想利用蹄窝一事为他挽回点面子。所以读者可以明白他为什么不是在2011年的9月看到周永胜研究员的博文后进行争论,而是选择与我争论。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嵇少丞教授多篇所谓质疑博文、演讲、科普文章或所谓科学文章中夹杂着大量的人身攻击语言。后来,嵇少丞教授又在科学网和多个网络平台上发表多篇对其他人的人身攻击博文,被科学网博客除名,并删除了他的博文。但是,读者仍然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搜索到这位“科学精英”的博文或所谓论文。 2017 年3月,嵇少丞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上发表“从美国羚羊谷看基岩河道的底侵深掘机制”一文,为了强调古道蹄窝是壶穴成因,特别与美国和南非的所谓壶穴进行了对比,他写道:有人错误地以为壶穴必须是在水很深的河道里才能形成,忽略暴洪对山坡的冲刷与携带岩块对基岩的磨蚀作用。在地质时间尺度里,暴洪即使在中国北方也是常见的事件,例如,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北京市的房山区,平均降雨量高达460mm,其中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更高达519mm,山洪暴发,冲垮公路、铁路、桥梁、房屋,山坡上出现许多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冲刷坑。请读者注意这行红色的文字,这是嵇少丞教授所写,但他没有提供任何图像证据! 2017 年5月,嵇少丞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上发表“暴雨流冲刷:山坡壶穴的成因”一文,正式提出了古道蹄窝为山坡壶穴的说法。2017年7月13日,在西双版纳召开的第二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嵇少丞教授为大会做了一场特邀报告——《科学教育从何做起》,在这个报告中,他又一次指出,骡马驴在坚硬的天然的石面上留下蹄窝( Hoofholes) 或( Hoof prints) 这样的事,只在中国大陆有所报道( 苏德辰,2016;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茶马古道》视频) ,并作为京西古道或茶马古道的实物证据。然而,这样的石头蹄窝在欧美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古道上却从未报道过。北京西山的京西古道、云南的茶马古道、连接湖南与广东二省的湘粤古道上所谓的蹄窝皆是暴雨流形成的山坡壶穴。2017年11月,嵇少丞教授的科普专著《地球的奥秘——岩石、地震与人的关系》正式出版,其中第1章第20篇文章的标题是“暴雨流冲刷:山坡壶穴的成因”。2017年12月,嵇少丞教授在《大地构造与成矿》上发表了“关于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被误认为驮兽蹄窝的讨论”,这篇文章的投稿日期是2017年6月25日。这几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几乎一致:京西古道上的蹄窝是暴雨流冲刷而成的壶穴。 在正式回答嵇少丞教授一系列文章中列出的所谓质疑前,有必要指出,嵇少丞教授的这些文章或言论中充斥着非科学的行为。在微信群中有人夸奖“嵇少丞教授是一位有国际水平和善于跑野外、热爱地学素描的严肃的科学家,每一句话每一张照片都是自己亲自做的,值得景仰和学习”。然而,在前述所指出的嵇少丞这些文章或口头报告中,很多数据都不是他亲自测量的,但他又完全没有注明,但给人的印象是他亲自实测的。请问嵇少丞教授:你在西双版纳的讲座和多篇以前的博文中提到,你和你的科研团队共同对古道进行了考察,这个科研团队其他成员的贡献体现在哪里?做了什么具体工作或者有什么科学的想法?你的文章中提到京西古道有三处蹄窝密集发育的地方,你考察过几处?牛角岭410个蹄窝你测量了几个?平均有多深,顶底直径有多大?东、西两侧各有多少?峰口庵和石佛岭的蹄窝你亲自观察过几个?京西古道这三个蹄窝密集发育地相距并不远,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基本看完,你到底去了几处?请展示你的证据。除了基岩路段外,其他路段的蹄窝你考察过多少么?你的论文中对明显的客观现象进行选择性忽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不惜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大量与蹄窝成因无关的所谓证据,完全是为了争论而争论。你的这些文章虽然大同小异,但你也应该在后面发表的文章参考文献中注明才符合规范吧?经常纠缠于别人学术不端的国际著名地质学家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些不规范行为?类似这样的问题今天暂且不再深入讨论。下面回复嵇少丞教授的主要质疑。 (1) 北京存在嵇少丞教授所谓的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么? 为强调暴洪对山坡的冲刷与携带岩块对基岩的磨蚀作用,嵇少丞教授在2017年3月 “从美国羚羊谷看基岩河道的底侵深掘机制”一文中指出: 2012 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北京市的房山区,平均降雨量高达460mm,其中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更高达519mm,山洪暴发,冲垮公路、铁路、桥梁、房屋,山坡上出现许多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冲刷坑 。 请问嵇少丞教授,这些山坡上的“许多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冲刷坑”到底有多大?有多深?分布在什么地方?证据在哪里?这么重要的证据为什么不在文章中详细展示?如果拿不出证据,这属于什么行为? 北京西山地区的地貌至少存在百万年以上的时间了,如果一场洪水即可在基岩山坡上形成许多冲刷坑的话,北京西山的山坡表面将遍布冲刷坑! 事实是什么样呢?下面就以嵇少丞教授去过的牛角岭为例说明。图31是牛角岭关城附近的卫星照片,照片中的红色箭头处为牛角岭关所在地,位于山脊线上,蹄窝主要发育在关城两侧,根本不存在任何汇水条件。同样,峰口庵、石佛岭附近也不存在形成壶穴的水流条件,蹄窝附近的基岩表面新鲜,没有任何与蹄窝相似的凹坑。 图31 牛角岭关城附近卫星照片 (2) 嵇少丞教授所有关于京西古道蹄窝的描述都是以偏盖全甚至是颠倒黑白 例如,在描述峰口鞍的蹄窝时,嵇的原文称:“侏罗系粉砂岩山坡路面上有暴雨壶穴120 多个, 最大直径达30 cm, 深度达33 cm, 壶穴之间的距离无规律性”。请读者对照本文的图5和图6,看看这些蹄窝之间的距离是否是真如嵇少丞教授所言没有规律?古道蹄窝中散落的一些轻飘飘、没有任何磨圆的风化颗粒被嵇少丞教授当做形成壶穴的宝贝;大量形态完好、与蹄铁形态极为相似的蹄窝被选择性忽视,嵇少丞的作品中声称,没有任何凹坑具有马蹄形状;蹄窝中积水蒸发后形成的水平痕迹被当做横向圆圈刻痕,大量纵向的由踩踏形成的规则凹槽又被嵇少丞教授选择性忽视。 为了让别人相信“暴雨冲刷坑”和“壶穴”成因说,嵇在他的博文和论文中均声称“有的壶穴具有明显涡旋形状。受地势影响,流水从一侧进入冲刷坑, 涡流裹挟着沙砾研磨坑壁,逐渐形成涡旋形状的壶穴, 这样的坑是骡马驴踩不出来的”,但又拿不出证据,在他的一篇博文中只能用其他地方的壶穴照片。 在“关于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被误认为驮兽蹄窝的讨论”一文中,嵇少丞教授指出:“ 许多凹坑出现在陡坡上(图6e)或紧贴山岩陡壁的地方, 那些地方明显是骡马驴不可能常去的地方 ” ,并且给出了如下照片(图32),很明显,嵇少丞的原文中所称的图6e是标注错了,应该是图6f。关于图6e和图6f的问题本来我在2016年的科学网的博客中已经回答过了,但是嵇少丞教授仍然在2017年的文章中当作问题提出来,我就借助本文再回答一遍。这是嵇少丞教授以偏盖全或故意隐瞒真相的又一例证。单凭他的图6f,任何人都无法判断所谓的“那些地方明显是骡马驴不可能常去的地方”的真假,不妨放大一下图6f,加上两个红色动画箭头(图32)。 图32 嵇少丞教授所称的骡马驴不可能常去的地方 修建和维护山区古道最大的难点在垭口处。削低垭口、降低坡度是对古道最大的工程。降低坡度,就是把原来的坡尽可能铲平。这个过程中,古道上更老的遗迹一般要铲掉(井陉古道和河南崤函古道也都有分期施工修建的证据)。但会在边部遗留一些。嵇少丞教授找到的这两个蹄窝正是遗留的老蹄窝。其实不止这两个,还有更多,但全部都在通往牛角岭关城的路线上,不在路线旁。嵇少丞教授为什么不放一张取景范围大一些的或者全景的照片呢?别人能够判断这张照片的位置么? 图33 牛角岭西段的古道,图中红色箭头处就是嵇少丞教授所称的骡马驴不可能常去的地方,实际上是早期古道的遗迹。 (3) 东拉西扯,回避重点 几年前嵇少丞教授开始质疑蹄窝的成因时,就把许多与壶穴无关的洞穴照片当作壶穴,最近嵇少丞教授的一系列文章中依然如此。 嵇少丞教授“关于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被误认为驮兽蹄窝的讨论”一文图1中引用的美国加州华斯克巨岩州立公园内山坡上的坑根本不是暴雨冲刷所形成,而是典型的差异风化穴。同篇文章图3中的大部分凹坑也是差异风化的产物,并不是暴雨冲刷所形成,与真正的壶穴或蹄窝完全没有可比性,只能蒙骗不懂地质的外行。 如果认为京西古道上的蹄窝不是踩踏形成,而是所谓山坡暴雨流冲刷成因,就应该在京西古道附近的岩石中、至少是在北京西山附近的山坡上寻找壶穴。将只有数百年最多千年的古道与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之久的澳大利亚的大红山上的地质现象进行对比,这种思维方式完全是错误的。 古道上的小小蹄窝,已经不仅仅是岁月的见证,对其成因的科学解读涉及到最基本的地质学原理,反映了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真假学问的试金石。 请参考: 1.苏德辰: 是蹄窝,不是壶穴—北京西山古道蹄窝成因考 2.苏德辰: 对高山、嵇少丞教授等人关于蹄窝等疑问的答复 3.吕洪波: 北京西山古道蹄窝形成过程解析 4.苏德辰: 由“蹄窝”的真假说一说“大牛科学家”是如何做科学的 5.Laokanke: 回顾一场由博文回复引发的血案 6. 周永胜: 学术争鸣:京西古道上多处基岩中的“坑”是壶穴还是蹄窝? 7. 苏德辰: 京西古道上的科学擂台:是蹄窝,还是壶穴?| 争鸣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398 次阅读|4 个评论
京西古道“蹄窝”成因实地考察邀请
热度 13 gaoshannankai 2016-8-9 04:22
关于“京西古道”“蹄窝”成因的学术争论,前一段时间进行了第一回合。 蹄窝成因-少一点站队多一点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85411.html 我接到嵇少丞教授通知,让我代发一个邀请 他本人正在北京学术访问,愿意邀请地质科学院地质所苏德辰研究员以及《地质论评》的相关编辑到北京西山检验“京西古道”“蹄窝”成因的可能性,共赶几匹马上山下山,看马是否如苏德辰所说都踩进山坡上的干坑或水坑,并录像记录。届时欢迎科学网网友到现场围观。 本人特此声明,不对该讨论持任何立场。 这次只是给x教授充当一下狗腿,传达一下信息。我对两位教授敢于面对挑战,亲自到现场提取证据 的治学态度表示钦佩,希望咱们国内学术争论都像他们两位一样。 我看,关于地学两位教授的争论,还是比较光明磊落的。 可见这个领域要比生命科学好很多啊,生命科学领域,通过韩春雨事件,我们看出来, 多少人喜欢搞背后使坏。 那些质疑韩春雨造假的,不知有没有谁有胆量去河北科技大学砸场子。 真有这样的,我首先佩服你。 我很后悔我的xx基金标书投了生命科学学部,这里下三滥太多了。 通过我的经验,生命科学是腐败的重灾区,在所有学部应该排第一。 我正在询问联系他的联系方式,想去的可以先给个回复,我尽量通知到。 章老师您在就好了,如果您能从中沟通最好了,我把您的联系方式转给x教授。 他说12到15日有时间,当然我估计错开几天也可以。 凡事就怕认真,x教授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上次我发过支持x教授,被删除了,这次我小心点。 以后我看我们几个在xx网活动,可以用化名,x教授你就叫李德胜吧, 大家也都选个化名,比如戴老师,如果没有人抢,我就用伍豪这个名字吧。 对了,x教授有篇博文很厉害,我印象很深,龙即山河,我看以后我就用这 指代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关于这场争执,我对x教授有一个小小的意见。 既然苏研究员发表的期刊《地质论评》是评论性文章,不是researcharticle, 因此,任何评论都可以讲,哪怕是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所以苏研究员讲的x教授也可以发篇文章,单独进行评论,甚至可以指出 马成说的错误,我认为是完全合理的。
256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对高山、嵇少丞教授等人关于蹄窝等疑问的答复
热度 41 dkysdc 2016-6-21 12:54
对高山、嵇少丞教授等人关于蹄窝等疑问的答复 投稿前就想到了,《蹄窝》一文发出之后,会遭到嵇少丞教授的强烈不满,甚至编辑部都会招致抱怨。事实果然如此。最近事情有点多,要完成一项几个月前约定的且非常紧急的任务,所以网上的一切权当耳旁风。更为重要的,我是在等嵇少丞教授的科学质疑,然而等来的是一片非科学的狂噪,甚至是人身攻击。有点遗憾的是,这也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还用得着读什么心理学著作么? 今天这篇博文一定很长,科学网的博友们做好心理准备。先放松下心情,看3段根据纪录片做成的GIF动画。然后,我来逐条回答网友们和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动画1:正在形成中的蹄窝,一队马帮行进在窄窄的茶马古道支线上,仔细看看负重的骡子是如何沿着已经存在的蹄窝行进的。此GIF动画版权归CCTV,本博文只用来科普蹄窝的形成。 动画2:马帮行进在已经存在蹄窝的茶马古道上,仔细观察,这些牲口是否会踩向蹄窝。特别观察,真有一匹小牲口没有沿着蹄窝行进,因为它完全没有负重。此GIF动画版权归CCTV,本博文只用来科普蹄窝的形成。 动画3. 骡子驮重物上坡的演示 ================================================ 先回答科学网高山博主转述的疑问,声明一下:我的答复一律用带颜色的字体,以示区别。 高山博主替嵇少丞教授向我放的几炮如下: 1. 大部分“蹄窝”是否是对称的?牛马造成的理论上是对称的。 问一下高山博主:哪个理论说牛马造成的蹄窝是对称的?这完全是臆想出来的理论。嵇少丞教授完全不接受蹄窝的说法,怎么会有理论? 嵇少丞教授的“对称论”完全是错误臆想。如果完全对称,那肯定不是坡道,而是平道。即使同样的毛驴,同样的货物,上坡时和下坡时的用力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怎么可能完全对称呢。何况我在摘要上就明确讲了,不否认有一点点水的参与。 关于这些蹄窝形态的不对称特征,请参见吕洪波老师的博文,他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 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有这个疑问的人大部分没有好好看过我的文章,也没有看这些天吕洪波老师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我的文章和本博文的后续内容,有清晰的蹄窝照片,我说了不算,读者自己会有答案。 2. 在牛马等不可能去到的地方,是否有大量相似的“蹄窝”? 正是因为蹄窝只出现在牛马行走的古道,所以才可能是蹄窝。 这是形成蹄窝的最基本条件。古道两侧没有类似的坑。先反问一下嵇少丞教授,能在京西古道两侧的岩石中找到这样的被你误判为“壶穴”的证据么?嵇少丞教授在多篇博文中提供了各种“坑”、“洞”的照片,都是在江、河、湖、海周边,或者是山上的风化洞等等,与古道没有关系。后面嵇少丞教授的同样疑问,有详细的图示解答。 3. 牛马蹄大小的“蹄窝”与其他过大或过小的“蹄窝”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问题嵇少丞教授给出了答案,古道上除了蹄窝以外,能发现的最大的自然成因的坑只有钱币大小,也就是说只有cm级甚至是mm级。根本不存在比例的问题。这些小坑根本不是蹄窝,为何将它们与蹄窝搅在一起?难道嵇少丞教授连这样的逻辑和常识都不清楚吗? 4. 在其他国家是否有类似发现?还是国际上首次发现。 这又是一个好问题。请问有谁在欧洲或美国发现过秦始皇的陵墓么?嵇少丞教授说他自己走过很多国家地质公园,都没有发现“蹄窝”。这话说得千真万确!因为那些是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公园,不是古道。当然找不到蹄窝的任何线索了。 不过我想提供下额外的证据:北京西山有“中国地质的摇篮”之称,从1860年代就有外国的著名地质学家通过京西古道到西山考察。至1970年代,走过京西古道的中国的、外国的地质学家成千上万人次,没有任何人报道过京西古道发现了壶穴。为什么? 因为京西古道是他们进行地质调查的唯一道路系统,1960年代之前,当地的主要交通就是这些古道。那些老地质学家们亲眼目睹了毛驴在路上行走的过程,目睹了蹄窝的形成。否则,京西古道上壮观的蹄窝景观,早就见诸于地质文献了,哪还用我费这力气来写科普文章。 5. 现场考察一下,找几匹马或牛,看看它们是否不愿意踏入有“蹄窝”的地方 最好先看这前面的三个GIF演示,之后这个问题可能不存在了。实证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没有见过,不妨拉几条毛驴试试。或者现场调查一下,看看京西古道有没有壶穴形成的自然条件。壶穴的原理一点也不难,嵇少丞教授做过很好的壶穴成因的科普,可惜他都没有用在壶穴上。先把本博文前的茶马古道视频看完,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做这个试验。但要注意,你把平原区的马拉到山区,会不适应的哟,山里的老人都知道这个理。如果找不到毛驴,为什么不亲自向古道边的老乡问问呢?以前赶毛驴的人称为脚夫,现在北京西山还有一些老人或者亲自赶过毛驴上下山,或者曾经当过脚夫。想做这个实验的人自己去做,因为我亲眼见过毛驴、马匹上、下山,全中国成千上万的人见证过,我不用做这个低级可笑的实验的。 =========================================================== 以下回复嵇少丞教授的有关问题 嵇少丞教授的问题有点多,编号也乱,我给他重新做了排序,版权完全属于嵇少丞教授,特此说明。 ========================================================== 1. 为什么上来就认定(take for granted)北京西山坡上的洼坑“就是蹄窝? 我与北京西山的接触已经30多年了,我是学沉积学的,普通地质是我最喜欢的课。壶穴的现象我观察过30多年,我见到的壶穴比嵇少丞教授从网上东拼西凑的要精彩得多。“蹄窝”不是壶穴,当然想都不用想。当然take for granted 地认为西山古道(而不是西山坡)上的洼坑就是蹄窝。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反问一下自称懂得西方规则的嵇少丞教授:在你还没有见到过蹄窝之前的2012年,你凭什么想都不想,就认定蹄窝是壶穴?并且连篇累牍地在网上制造这样的舆论? 我知道你自与我争论照片侵权之时到现在,你只见过一次蹄窝,并且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可是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上百公里。北京西山古道的蹄窝发育处你只去过一处,并且是带着变色镜去的。即使这样,我也认为你能够识别出那些蹄窝的真伪,只不过硬是将蹄窝说成“壶穴”罢了。 这里不得不向博友们提供一条证据,周永胜是第一位在科学网上报道蹄窝的,嵇少丞教授是那篇博文的第一个提问者(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171do=blogid=490671) 。 你不懂或不信没有关系。问题是,你为什么在他博文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质疑,而见到我用了“蹄窝”一词,你就急不可待地跳将出来反对?这又是为什么呢?你以为抓到了反击我的稻草,可惜,你又错了。从照片侵权事件之后,凡是我作科普,你就出来想方设法地贬低我,你的言论早已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畴。博友们还可以进一步看看我的博文,看你我关于“雨痕”和“泥裂”等问题的争论。看一看,你到底是不认识雨痕等地质现象呢还是故意与我为敌呢。特别可惜地是科学网上见不到争论时你的博文了,但我可给你保留着备份呢。想让我展示出来么? 我经常疑惑:凭嵇少丞教授的学识,不至于连“雨痕、泥裂“等等再简单不过的自然现象都不认识吧?也不至于把一块现代的泥裂和雨痕的“土标本”当成“岩石”吧?那么,嵇少丞教授故意与我作对是为了什么?看来还是因为我无意中揭露了你盗用别人照片的事而耿耿于怀。 但是,即使这样,你也应该找个你有把握的科学问题来找我的茬吧。偏偏总找我最熟悉的地质现象与我争论。正式知会一下,我真的不好意思与你争。我记得在以前的博文中说过,我写过的文章中有许多现在我认为解释错的或不完善的东西,每次出野外带别人看地质现象时,我都提醒别人,我说得不一定全对。所以,希望嵇少丞教授找一找我写的有限的几篇文章,批一批其中的错误甚至可能已经是笑话的内容,顺便给科学界活跃一下气氛,这个是我最乐意见到的。因此我希望您能以正式的科学文章来回复“蹄窝”的争论,这样岂不完美?我可以在《地质论评》上等你,也可在任何一家英文媒体上等你。前提是你让评审者和编辑部看到我的文章和这篇博文。 2. 苏德辰明显的缺少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练训,(他虽然是地科院地质所研究员,但是SCI论文记录很少) 哈哈:嵇少丞教授的这条评论还用得着回答么?大家看看,这就是北美大学教授的逻辑。因为我的SCI论文很少,所以我缺少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进而就能推断我所介绍的雨痕、泥裂、蹄窝等都是错的?“蹄窝”是假的?嵇少丞教授的这种逻辑恐怕科学界(不只是科学网)无出其右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可是地学界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您想损我,可别把我们单位也连带上。 3. 苏德辰无能回答大家对蹄窝说的质疑,只好装聋作哑。 下面我就来正式回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让大家看看我的能力够不够。 (1)壶穴中,无论内中有水无水,皆有岩砾、沙粒,正是流水冲动它们在坑水中旋转研磨着洼处的石面,久而久之形成冲刷坑。坑中岩砾与沙粒就是我们要找的“作案凶手”。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嵇少丞教授说得极对,但证据找得不对。 这个坑中的砾石或砂石当然不是形成蹄窝的凶手,也不是形成壶穴的凶手。真正的壶穴中的岩砾绝大多数磨圆度极好。除非是新掉进去的岩砾。古道已经停用数十年了,它们显然是刚刚掉进去的岩石碎块,甚至是有人刚刚放进去的。将蹄窝中的这些岩石碎屑当做证据说明是壶穴?逻辑上通吗? (2)石面上还有许多比驴蹄、马蹄小得多的冲刷坑,有的直径还不到硬币大小,这些坑不可能是驴蹄出来的、马踩出来的。 嵇少丞教授观察得真仔细,应该加1分。因为这些小坑真的不是驴蹄踩出来的,也不是马蹄踩出来的。 但读者们想一下,蹄窝的直径至少是十几cm,嵇少丞教授的这些坑直径才一两个cm,与蹄窝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嵇少丞教授所指的这些坑与蹄窝完全无关。它们恰好说明古道修完之后的自然风化速度远远比不上毛驴的践踏。以后有机会我把这条证据补充到支持“蹄窝“的博文或文章中,我一定会注明这是嵇少丞教授首先观察到的。谢谢嵇少丞教授。 这里再重复一下前面给高山的答复: 这个问题嵇少丞教授给出了答案,古道上除了蹄窝以外,能发现的最大的自然成因的坑只有钱币大小,也就是说只有cm级甚至是mm级。自然成因的这些小坑不可能与蹄窝的大小和形态相比, 根本不存在比例的问题。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3)西山坡上的冲刷坑具非对称性,即进水处缓、出水处陡,指示水流方向从上到下,这是沉积岩中冲刷构造的普遍特征。若是京西古道,马帮有去有回,双向行走,马踩驴踢出来的就没有这样的非对称性了。还有的壶穴具明显涡旋形状,受地势影响,流水从一侧进入洼坑,涡流裹挟着沙砾研磨坑壁,逐渐形成涡旋形状的壶穴,这是骡马驴踩不出来的。 这次嵇少丞教授完全判断错误。如果完全对称,那不会是坡道,而是平道。即使同样的毛驴,同样的货物,上坡时和下坡时的用力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怎么可能完全对称呢。何况我在摘要上就明确讲了,不否认有一点点水的参与。 关于这些蹄窝形态的不对称特征,请参见吕洪波老师的博文,他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 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另外再补充一下,古道的运输很少是双向等量的。想想看,京西古道上的毛驴最重要的用途是向京城运送煤炭。这些毛驴从京城能够运出等量的货物么?即使现在通讯特别先进的时代,运输的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经常存在的。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古河道上右旋涡流形成的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问一下嵇少丞教授:您这张画着箭头的照片是谁拍的,在哪里拍的?京西古道上的每个蹄窝我都仔细研究过,并且标注了号码。从没有类似形态的,审稿人和编辑也没有见到过。北京的朋友有空到京西古道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类似的?你故意将不是蹄窝的坑拿来然后批判,这是什么逻辑? 原来这张照片来自南非,被嵇教授当做京西古道上的蹄窝误导读者,请读者查询BORKE'S LUCK POTHOLES,地址: https://www.geocaching.com/geocache/GC3N6T1_bourkes-luck?guid=908fa721-bef7-4ff8-a71c-389b1c08d2f9 (4) 刷坑内只见横向圆圈刻痕,却不见纵向刻痕。横向圆圈刻痕是流水冲击岩粒刻画泥岩而成。若是由马踩驴踢,纵向刻痕必不可少。 建议嵇少丞教授补充一下你的照片证据,就是那些在蹄窝中的水平的横向圆圈。那不是流水的刻痕,那是蹄窝中雨雪积水蒸发后留下的印痕。很多水塘都可见到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刚刚放完水的水塘。与流水的刻痕没有关系,不要误导公众。 下边的这张照片水平刻痕在哪里呢?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嵇少丞教授哪里找的这张照片呢?它不但没有指明刷坑内横向圆圈刻痕,反而有更多的马蹄形的图案。另外,这张照片的右上方就是悬崖,石头上有蹄窝,任何流水都不会冲到的地方,也不是差异风化或任何地质理论能够解释得通。建议嵇少丞教授实地走访之后,再引用人家的照片。不然都成了对我有利的证据。 长江三峡的江底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张照片真的很典型。但正如嵇少丞教授所说,它是长江的江底,不是在古道拍摄的,这不又是一个与嵇少丞教授意愿相反的证据么?难道你想将这些搬到京西古道的路面上吗?再次谢谢嵇少丞教授。如果你说这张照片是在加拿大的道路上拍的流水构造,我马上不再提“蹄窝”的事。 (5)西山坡上任何洼坑都不具马蹄形状。冲刷坑形状受两组节理走向与岩石层理走向控制,可以形成菱形,三角形,哑铃形等。 我看到的情况与你说的完全不一致,请大家看看我的照片,看看我的文章。我对所有的蹄窝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绝大部分与节理完全没有关系。审稿人和编辑部的专家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没有人支持你的观点。即使蹄窝旁边现在碰巧有沿着节理破碎形成的新坑,也是对蹄窝的一种破坏,不能用这个来否定原始蹄窝的形成。这点道理大家都应该清楚吧? 建议在北京附近的博友,周末不妨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些坑与雨水或河水的关系有多大?地质学不神秘,稍有生活经验的人就会得出结论。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6)马在硬地与岩石上行走不会留下痕迹,只有在松软的土壤与沙滩上才会留下痕迹。 这又是嵇少丞教授的结论。嵇少丞教授可知道可曾听到过“水滴石穿”的道理?地质工作者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水滴沿同一个地点长期滴落可把石头滴出洞来,何况坚硬的马蹄?嵇少丞教授明显知道马掌的强度要比普通岩石强得多。只要日复一日反复踩踏相同的地点,蹄窝是容易形成的。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做“踏石留痕”,说的就是这个理。有些古老建筑物的台阶石因人的长期踩踏都能形成凹坑,更何况驮着重物的骡马铁蹄长期踩踏呢? (7) 马行走的蹄迹是有规律性,即“马步”,马蹄踩点不是等间距的,见下图。西山坡蹄窝分别具有这样的规律性吗?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规律性怎么没有?我的文章中的多张照片都显示出蹄窝的规律性。为了公正和省时间,先看我论文中的照片,过两天有时间我再补贴在这里或者另外成文,大家看看有没有规律?不相信照片的,实地查看验证。 (8)有的“蹄坑”出现在驴马明显地不可能去的地方,例如,倾角较陡、并不是路面的山坡上。苏德辰的文章故意隐瞒这样事实,对自己观点不利的事实一概不录,这就是学术道德问题了。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不好意思,又要卖弄一下我对古道的了解知识了。顺便做下普及宣传。 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古道都不是一次性建成的。古道特别是政府(朝廷)出资的古道每年都要维护修缮。京西古道上有多个碑刻记载着古道的修建史,甚至还有修建者的名字。 山区古道最大的难点在哪儿?主要是垭口处。削低垭口、降低坡度可算是对古道最大的工程。降低坡度,就是把原来的坡尽可能铲平。这个过程中,古道上更老的遗迹一般要铲掉( 井陉古道和河南崤函古道也都有分期施工修建的证据) 。但会在边部遗留一些。嵇少丞教授找到的这两个蹄窝正是遗留的老蹄窝。其实不止这两个,还有更多,但全部都在通往牛角岭关城的路线上,不在路线旁。我有更清晰的照片,读者可以鉴别、欣赏。嵇少丞教授为什么不放一张取景范围大一些的或者全景的照片呢?别人能够判断你这张照片的位置么? 除了削高的做法,还有加宽的办法。京西古道峰口庵段就有明显的加宽证据,我的论文中有此论述。论文中大概没有提到的有一点:就是有些蹄窝过深怎么办?一个是凿掉。但这种办法比较笨,因为凿掉的同时,路面变得锋利,有可能会给牲畜造成一点点伤害。最简单的办法是垫上光滑一些的石片。 (9)苏德辰下雨后专门去牛角岭拍的照片,可见“蹄坑”与斜坡上的流水槽子(C)受控于岩石中两组共轭的剪切节理。A、B两凹穴紧靠岩壁,驴马驼若走在苏德辰指定的“穴”位上,其身体必然撞上岩壁,更不谈这些畜牲身上还驮着向两侧外延的货物及包装。放着好好的“路中间”不走,这些畜牲偏偏找死往石头上撞,自杀寻解脱?俗话说,老马识途,就是驴子也不傻。“蹄窝”沿着岩石的劈理(薄弱面)分布。驼马驴聪明地能利用劈理? 不想增加大量的照片了,大家看嵇少丞教授的原始博客吧。 看来嵇少丞教授还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即使用你去过的牛角岭为例。牛角岭的蹄窝印不只一行。毛驴行走时也不完全都是驮着两侧外延的货物,如果真的驮着很大很宽的货物,当然不会沿山边行走。这点“常识”毛驴是懂的,看来有人不懂。再看看前面第一个GIF,那样窄的路,骡子都可以驮着货物行进,京西古道所有的主干道路况都比视频中的古道宽得多,牲口如何不能行走? 李学宽先生镜头下的黄河岸边的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些照片又是反证。它告诉大家,壶穴发育在河道或流水经过的地方,不在古道上。所以,还是让李学宽拍一些太行山古道上的壶穴或蹄窝,让大家鉴定一下。 河边石灰岩中的壶穴,许多太湖石就是采自这样的地方,太湖石的通透是壶穴造成的。(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些全是水边形成的,完全是水的作用结果。全国的博友们在古道上见过类似的地貌么?只有在河水或雨水经常冲刷的地方,才会形成这样的坑。顺便纠正一下:太湖石是碳酸盐岩,其溶蚀坑应该是喀斯特溶洞的一部分,别当成壶穴误导大众。 (10)冲刷坑起源之地总是出现在岩石层面与两组共轭或多组节理交界处,那里原为薄弱地段,形成初始的洼坑,然后岩砾砂粒进入,被流水带动开始冲刷刻蚀,坑越来越大,坑壁越来越光滑。 请你给出古道上的证据。本人和审稿人、编辑等在古道上看到蹄窝的都与此无关。 (11) 如若西山坡上的洼坑是蹄坑,为什么分布如此不均匀?只是非常局部的地方才有?如真如苏德辰断言“数百年间”“每天仅运货拉煤的骡马毛驴就有数千匹”,难道这些畜生只踩个别地方,然后“飞”走? 嵇少丞教授真的没有仔细观察古道,也没有仔细看我的文章。大部分古道的路面是由块石铺砌的,块石之间的缝隙和高低错落,自然成为毛驴行走时的着力点,不需要走在固定的位置,因此不容易形成蹄窝,但仍然有,只是少。特别是在大的块石上,因块石长期磨蚀,表面光滑,如果不沿蹄窝行走,势必打滑。久而久之,在大的块石上也就形成了蹄窝。而垭口处的古道坡度都比较大,牛角岭就是鲜明的实例。雨雪天和负重的情况下,不沿蹄窝行走,只有打滑摔跤。见过行人的台阶么?平路上不需要,坡路上是必需的。儿童乐园中有滑梯,只为娱乐,普通人谁能背负数十公斤货物而在光滑的滑梯上行走呢? (12)如果西山洼坑是打了马蹄铁的马蹄踩出来的坑,马蹄铁与坑底及坑壁不断摩擦, 其底部含铁量必高。可是,苏德辰却拿不出这样的证据来。 请嵇少丞教授拿出反方证据,证明废弃了数十年的古道蹄窝中会保留铁粉而不被冲走。但是要明白告诉嵇少丞教授的是,多人在古道上捡到过马蹄铁,我就捡到过两个。嵇少丞教授是地质学家,应该知道古道上的岩的硬度比马蹄铁软的多吧? (13)对于上述质疑,苏德辰一条也无法反驳, 只好装聋作哑,避而不谈,这就不是什么正确的科学态度问题了。 嵇少丞教授,我的上述反驳够不够一条或 一条 以上了呢?我这是正确的科学态度么?不要随便给人扣帽子。 不要把别人的忍让和宽容当成胆怯。知道我在等你么?嵇少丞教授。 (14)古道车辙痕印证京西古道蹄窝并非壶穴? 可笑的苏德辰抄袭山西老闫的观点——“秦皇古道车辙痕印证京西古道蹄窝并非壶穴”(西山老闫_新浪博 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e10102wfa6.html),在图1中用两张石头路面的车辙痕照 片,一张是河北井陉的“秦皇古道车辙”, 另一张是北京西南卢沟桥花岗岩路面的车辙痕印,以期证明北京西山坡上的洼坑是“京西古道蹄窝”而非壶穴。然而,正是这些照片却有力证明蹄窝是不可能的。古道上的车辙痕是古时候马车留下的,但是车是马拉的,为什么车留下辙痕,而马却没有留下蹄坑?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古道车辙痕在欧洲也多有发现,但是从来没有报道过与之共存的骡马蹄窝。为什么蹄窝、蹄坑只是中国报纸上出现过,而在欧美文献却从来没有用过对应的词汇(Hoof holes),欧洲的地质学家也从来没有像苏德辰一样误把山坡上由暴雨冲刷的壶穴当成蹄窝,以示自己发现了古道的佐证。 可笑的嵇少丞教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先弄清楚苏德辰是否抄袭了“山西老闫”的观点。 首先他不是“ 山西 老闫 ”,他是“ 西山 老闫 ”,看清楚了再引用,你引用老闫的照片上还清楚地打着“西山老闫”这几个字。不要经常出现明显的错误或误用。 再来说说抄袭。嵇少丞教授不妨亲问问老闫,我抄袭了他的观点没有?事实上,他首先审阅了我的论文草稿,之后,他去现场验证了我的观点、支持了我的观点。 既然嵇少丞教授乐意提起抄袭事件,请老读者们回顾一下抄袭事件,新的读者学习一下嵇少丞教授人肉的本事。实在不知道,就翻看一下我以前的博文。以后有时间再向大家普及一下如何鉴定被盗照片。 发现嵇少丞教授盗用照片的事情已经过去数年了,至今嵇少丞教授也没有正式就盗用照片一事道过歉,看来嵇少丞教授总怕大家把这点臭事儿忘了,用百姓的话,这种行为叫什么来的?所以嵇少丞教授最好不要在我面前提抄袭二字,因为你实在没有资格。 仔细观察,嵇少丞教授提供的照片车辙中间也有一串浅坑,我把嵇少丞教授的原始照片处理了一下,标上了浅坑的位置,特此公开说明。我不想凭这点证据就下结论定其成因,这不是我的风格。但是我推测这些浅坑与踩踏的因素有关。请网友们也代为查验。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白色的箭头是我加上的) 请嵇少丞教授利用身在体制外的优点去现场调查一下这些坑的成因,然后别忘了给科学网的老朋友们科普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如果科学网不让登录,你还可以让戴德昌转发呀。他这么地忠于你。不懂电脑病毒却说CIH病毒是台湾人专门对付大陆的,不懂地质,却乱给别人扣帽子。嵇少丞教授还应该给大家普及一下戴德昌老师的做法,到底他是文科作法还是理科作法,还是文革的作法。嵇少丞教授有戴德昌这位大张旗鼓反对跟风添眼的人士做粉丝,我有点“忌妒”。 钢铁浇注的车轮或包了铁皮的车轮几百年在古道石头路面上不断地机械研磨,当然可以留下沟槽,因为载重车的圆车轮的与石头的接触点上的压强比马蹄下面的压强高很多,再说众马不会来来往往总踩同一点,这就是有车辙沟痕的古道上没有蹄坑的原因。这么浅显的道理,可惜苏德辰研究员就是想不到。 再来说古道上为什么少见蹄窝。注意我的用词,是“少见”,不是“没有”。 嵇少丞教授不愧为科学家,知道载重车的圆车轮与石头接触点上的压强比马蹄下面的压强高很多。 因为车轮的压强大,车辙轨迹又更统一,所以车辙的痕迹保留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辙痕太深,到了“拖底盘”的深度后怎么办?怎么办? 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嵇少丞教授没有跟大家讲,我就讲一讲。 一般来讲,车辙过深的情况主要在垭口的地方,平原区出现车辙过深的情况时,直接找石料或泥土垫平就行了。如果山上的垭口处车辙太深,最简单、好用的办法就是把车辙中间高的部分凿掉。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解决了拖底盘的问题,一举两得。所以,垭口处也经常是关卡设置处,不仅仅是守关收税,修路也是重要的职责。由于经常遭遇凿路的情况,车辙中间用于牲口行走的路面很难长期保留。所以才少见蹄窝。 还有,凡是车能够通行的古道,其坡度不可能太大,至少远小于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附近的坡度,但还是有坡度。牲口要负重前进仍然需要助力点,所以仍然可有蹄窝,只是不如京西古道典型罢了。我的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验证, 就在河南的崤函古道上,就保留了一串不典型但明显与风化坑不一样的蹄窝 ,见下面的照片。 崤函古道照片,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至少有3个“台阶”,分别用数字代表。最早的古道在第一层,因车辙下切严重,铲掉后为第二层路面。之后又有第三层。这只是从宏观上的分析。其实古道的维护修理期次要远远多于3次。图中下方镜头盖处开始,有一串蹄窝。蹄窝的形态特征非常明显,与周围的各种风化成因的小坑之间没有过渡关系,下图为其中的一个完整的蹄窝照片。 还有一个问题:凿一次,古道的路面要下降数十cm,如果凿三次,路面下降约1米,再凿下去,有些路面就成了坑了。这个时候,不能凿,而要采用石块垫起的方法。井陉古道上看到的辙痕已经是盖在石头下面的老古道了,清朝的古道多是用块石铺上去的。中国人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把路面的石头都尽可能凿成6边形。辙痕到一定深度后,就把石块起出来,转一个角度。再形成深的辙痕后,重复一次。这样,一块石头可以用三次。这样高明的办法还没有在西方古道上见到过。 网上还有一些人的马甲给出了驴拉磨盘而没有形成蹄窝的照片,简单回复一下:这些磨盘还在转么?磨盘下面的路是原始的么?大家自己分析一下吧,算个智力游戏。去问问农村的老人,他们是如何对付磨坊内驴子行走导致磨道出坑的。设想一下你是那里的居民,你能让磨道磨出蹄窝来吗?要知道,拉磨的驴子和骡马可是带着眼罩不看路行走的。 上述这些答复嵇少丞教授满意么?肯定不满意。还要继续发博文或进行网络轰炸么?希望嵇少丞教授静下心来,写一篇科学的回复,或者你完全可以不引用我的文章直接写一篇正式的“蹄窝”成因新论。好多人都和我一样迫不及待想看呢。 最后,再次谢谢嵇少丞教授启发我思考了很多事情。也希望科学网的博友从蹄窝事件上找到自我,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我的观点,也不要迷信所谓“权威”的观点,有时间还是亲自观察、调查、思考一下。 如果不是嵇少丞教授率先发博文将蹄窝说成“壶穴”并误导大众,我不会花费几年时间到西山古道考察蹄窝并写这篇关于蹄窝的论文。为什么要写呢?因为嵇少丞教授攻击我“误导大众”,不仅到处贬低我个人,还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误导大众和年轻学子。我们不能让地质学的学生将蹄窝当成“壶穴”吧?既然有误导,就得正本清源,这是地质人的责任。地质界的朋友要敢于担负起地质人的责任,少做指鹿为马的事情。 最后,用我几年前的那句话结尾:“指着壶穴的照片说蹄窝,它当然不是蹄窝;指着蹄窝的照片说壶穴,那是胡说”。这句话依然有效。 =================================================================== 井陉古道上的辙痕,注意,数字代表明显的由老到新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古道。 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西侧的全貌。左侧为章雨旭教授。照片左侧区域明显高过右侧。左侧是后期修护古道时废弃的,因此上同遗留了几个蹄窝,被嵇少丞等人认为是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与前面的茶马古道比一比,这个坡度太容易了。嵇少丞教授说:“ 有的“蹄坑”出现在驴马明显地不可能去的地方” 纯属误导,为什么他不展示全景的照片呢?手机就能拍清楚。上图中阴影部分为前期古道遗迹。 这是京西古道峰口奄段的古道和蹄窝,看看有没有规律?明显的两期古道的证据。 再看看两侧的石头,有类似的东西么? 科学网编辑部:我的这篇博文向所有科学网用户开放评论功能,只要不违背三条红线,请尽可能保留这些评论,越是谩骂的评论越要保留。不妨让大家看看马甲军的表演。 =================================================================== 参考链接: 苏德辰:是蹄窝,不是壶穴—北京西山古道蹄窝成因考: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6203012flag=1 . 章雨旭:北京西山古道上的蹄窝--现场审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19683do=blogid=979272 吕洪波:北京西山古道蹄窝形成过程解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高山:蹄窝成因-少一点站队多一点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85411.html 嵇少丞:这样的”考古“可以休矣! http://jishaochengvip.blog.sohu.com/322059151.html 嵇少丞:为啥欧美古道上没有蹄窝? http://jishaochengvip.blog.sohu.com/322077412.html 刘炜:秦皇古道的車轍證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87371do=blogid=986043 苏德辰:由“蹄窝”的真假说一说“大牛科学家”是如何做科学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553922.html laokanke :回顾一场由博文回复引发的血案: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555extra=page%3D1 苏德辰:“雨痕”和“风动石撞击坑”的科普——兼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1900.html 苏德辰:“泥裂”的科普——兼解嵇少丞教授的一个疑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043.html 苏德辰:雨痕的不均匀分布及视觉错误——答张学文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384.html 周永胜: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171do=blogid=490671 =========================================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9266 次阅读|111 个评论
跟随苏德辰老师去野外——京西古道&九河口科普行
热度 15 shannuzuode 2016-1-11 17:16
数九寒天,万木凋零,旷野萧萧。千山万壑坦露出原本的风骨,正是观察、欣赏石头的好时机。 1 月8日,有幸美美地跟随地质科学院苏德辰老师到京西古道、九河口野外科考,既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又实地现场接受 VIP 式的地质科普。 有句流行的话说: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今天真真地感受了这句话的含义。 九河口我以前 去 过两次,除了欣赏山光水色,对石壁上的图案大为惊奇,并拍下来赏玩,却不知道这些奇妙岩画的来历。 这次跟着苏老师才知道这石头不寻常,大有学问,从裸露的岩石上可以看到沧海桑田的变迁,古地震喷沙成井的遗迹,古海洋的沙滩波纹依稀可见,甚至能推断出当时海潮的涨落方向。 十多亿年前 古海洋 的藻 类大量聚集形成的化石,色彩斑斓,天然去雕饰,确实精妙绝伦。 青白口村西 109 国道 旁, 有一处裸露的石壁, 地质 行话叫“地 质 剖面”,苏老师特意停车给我们介绍这里面蕴藏的奥秘,这看似平常明暗不同的岩石, 原来是由两套 相距2亿 多年的岩石构成的 ,由于地壳运动,它们零距离接触了,真是成了传奇的“一步跨越亿万年”。 同去的还有 地质大学的 一位老专家刘 本培 老师,今年84岁了, 精神矍铄,指点着石壁,解释“一步跨越亿万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年龄还能到郊外考察,身体状态让我很羡慕,对科学的态度,让我敬仰,更是我的榜样。 此次野外工作结束后 ,苏老师 带我们到 深山里 探望 多年扶贫的一家人,给这家的孩子送去一台电脑。一个科学工作者不仅有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位值得信赖善良的好人。 这次去郊外收获颇丰,户外有科学,科学更精彩。 1 京西古道 2 走在残存蹄窝印的京西古道上 3 九河口风光 4 5 6 勘察 7 岩画 8 9 10 11 深山人家 12 芦荻萧萧绚光影 13 幻影芦花更惊奇 14 古沙滩,神奇吧 15 大圆圈象井吧,这中间的石头花是古海洋的藻类聚集形成的化石。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8623 次阅读|43 个评论
石头的“酒窝”, 驴踢的?
热度 21 Majorite 2012-4-1 22:54
石头的“酒窝”, 驴踢的?
石头的“酒窝”,驴踢的? 嵇少丞 在《文学城》上有个叫天端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 《酒窝》 弯腰拾起一段 折断的日子 搅一搅久寂的心泉 谜云般浮起的漩涡 如秋渐深 一抿嘴角,就将夕阳的红晕 凝固成酒盏 泪,流过那里时 不再落地四溅 不是不想告诉 流进去的 是苦涩还是甘甜 你不妨跟我试上一遍 看离得最近的舌尖 能否触到,触到 这酒盅的边沿? 杯深杯浅,情湿情干 多少欢乐,在那里积攒 多少无奈,也在沉淀! 据说空了 就到了佛的跟前 佛,难道会用作转筒 为折断的日子,写上秘签 再抽出一根,像钥匙般 拨动我合十的眉间? 也许,我根本就不应该 将酒杯带往天边 如果在转身之前 就从容地抬一下手 大方地,把微笑倒进人间 那么,当瞳孔走进黑暗 推开那道秘门的瞬间 豁然眼底的,不就是一片 无风、无浪、无岸 更无漩涡的 水面! --------------------------- 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说说,石头的“酒窝”,苏德辰教授级研究员说是驴踢的,破坏了我对大自然美丽的雅兴,特写此文予以商榷。 ---------------------------- 苏德辰为了强证自己的“兽蹄”或“蹄窝”说," 下雨后专门去" 牛角岭 特意 拍 了一张照片(下图)放到他的博文。照片上,“蹄窝”呈“酒窝”状,浅浅的。放着其他深的“蹄窝”故意不照,因有难言之隐——深的、尖的、小的凹穴,是驴子踢不出来、马踩不出来、驼更蹬不出来。 苏德辰" 下雨后专门去"牛角岭 拍的 照片,字母为博主所加 但是,就是这张照片无意中却露出新的“马脚”来, 上面流水槽子(C)非常清彻, 可以判断水流方向。A、B两凹穴紧靠岩壁,驴马驼若走在苏德辰指定的“穴”位上,其身体必然撞上岩壁,更不谈这些畜牲身上还驮着向两侧外延的货物及包装。放着好好的“路中间”不走,这些畜牲偏偏找死往石头上撞,自杀寻解脱?苏德辰要是早生几百年,到此 守石待驴 得了,白捡死驴,拿回家吃肉。或许苏德辰坐惯了高级越野车,没有骑过马,不知老马识途,驴子也不傻。 有趣的是,苏德辰仅放上一张照片,再加“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半截话,事情就搞定了,问题就彻底地解决了——“石头的酒窝”是驴蹄的, 科学研究在苏德辰那里变得如此简单,多好! “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 苏德辰斩钉截铁地说。“ 对现代科学研究来说,科学家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犯类似故事里盲人所犯的错误,在没有全面、深入研究之前,不应该武断地把话说绝。也许有的人喜欢用这种把话说绝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权威,那就是另一会事了”, 何学峰先生如此说。。 京西古道的“蹄窝”,一个小女孩穿鞋的脚才勉强插进,前头尚没到底。这是什么骆驼的脚印?“载煤”的微型骆驼? 小小驴或幼马的“蹄印”?踩出这样并排的“蹄窝”,迈的是什么新颖的马步?这样的照片,苏德辰怎么不拿出来?选择证据,就不客观了。 驼、马、驴能踩出这样的坑来?壶穴边上节理与破裂尚存。水流把石面抛得光光。 这样的“蹄窝”照片,苏德辰故意不拿出来给大家,因为证据不支持他的臆想。 北京西山的酒窝路, 今天我提议命名的,命名大会刚开完。 京西古道上不仅有“蹄窝”还有“脚窝”, 我们大家都踩不出,或许苏德辰能? 西山的壶穴呈石臼状 若是驼马驴踩的坑, 边上人工铺的石块面上怎么没有?这很说明问题! 蜜意深深漾酒窝, 含笑羞歌。 北京西山呈石臼或碾巣状的壶穴。 驼马驴能踩出这样的坑来?不怕扭了蹄子?边上节理与破裂尚存。水流抛光石面。 “蹄窝”沿着岩石的劈理(薄弱面)分布。驼马驴利用劈理? 著名的北京西山“酒窝”路,我命名的,比那个“蹄窝”路好听多,呵呵 石臼状的壶穴 “蹄窝”说蒙骗了多少善良的中国人, 应该告诉他们 “石头酒窝”的真实成因。 看着石头被流水抛光的。驼马驴如何均匀抛光石面?苏德辰学雷锋去抛的? 看那个壶穴虽小且深,呈中药碾巣状,什么踢子这个形状。是古时候小脚老太太踩的? 不搞地质的“沙漠的女儿”照的照片比苏德辰的好多了。 这张是雨后照的,壶穴中积着汪汪的水,正慢慢地溶解着坑壁的岩石。如果是酸雨,其溶解能力更强了。 古洪水必经之道 上面这张照片上,节理、破裂与“蹄窝”共存。水流抛光石面。 水流对窝壁冲刷的痕迹非常清楚, 水流甚至从一个窝流进下游的另一个窝。 近读苏德辰教授级研究员几篇西山公费旅游兼 “ 科普 ” 的的文章,似曾相识,原来,网上有关京西古道、 “ 蹄窝 ” 、 “ 马致远故居 ” 的文章很多,例如,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2473.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137e2d0100z6rf.html http://hanyu.iciba.com/wiki/999081.shtml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778532.html http://blog.163.com/tourye_ontheway/blog/static/2011001082012219021170/ http://blog.163.com/c_3000/blog/static/366242320094883936791/ 苏德辰不过在人云亦云而已。写博要写自己的认识,没必要抄袭剽窃。我希望,负责京西古道旅游开发的有关部门改变 “蹄窝”的臆想,回归“壶穴”的科学结论。 下面这两张图片所示山路也位于“京西古道”, 基岩路面,为啥不见“蹄窝”?苏德辰的“蹄窝”说,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用“壶穴”说就很容易解释了,因为这里不是古河道或洪水流道。 苏德辰的科普文章往往概念不清,错误甚多,反映其缺少地质学基础知识,长期不花时间于真心的科研,可以理解。例如,下面这张照片,他多次放进不同的博文,应该是特别满意照片所示现象及其解释。他特意标注出“背斜”、“向斜”。其实,在不确定各岩层的年代关系时,就不能判断“背斜”或“向斜”,而只能用背形和向形来描述图中的地质构造, 因为“背斜”必须是褶皱正剖面上核部向两侧年龄逐渐变年轻,而“向斜”则与之相反。一个背形可以是一个向斜,一个向形亦可以是一个背斜。苏德辰这么一标,概念就紊乱了。退一步说,即使下图中真是背斜与向斜,那么,只能说明这个山包是由一个向形构成,其内部寄生褶皱呈W形。见我先前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4533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47920 ) 。 跟老苏谈这些,有些难为他了。 苏德辰放到网上的照片,他特喜爱。他加上去的红线与红字模糊了地质构造含义 昨天,收到地科院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一位研究人员来信,让我不要和苏德辰一般见识,说同一实验室的人也没有和苏德辰讨论科学问题的,别难为他。所以, 老苏,你先 不要忙于给别人科普,先给自己补补课吧!例如,读一本老的构造地质学书,M. Mattauer教授 或 A. Nicolas教授的都行,读不了原版的,有中译本。另外,知道 M. Mattauer吗? 最后,给大家讲个笑话(不是作家的,请不要对号入座),朋友告诉我的:一“科普作家”被一群混混围住。一混混指着自己胸口:这,刀扎的。另一个混混指着自己的大腿:这,枪崩的。第三个混混指着自己的后背,这,硫酸浇的。这位“科普作家”特谈定,指了指自己脑袋:这,驴踢的。众混混看着“蹄窝”,皆跪倒: 大哥,兄弟服了! ----------------------------- (除注明外,全部照片来自北京西山,即文中引用网络及其他网络,好像是非地质人员摄影,特此致谢) 为了向大家说明石头酒窝的形成机理,我从网上找了外行人照的这两张图片: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280 次阅读|35 个评论
观野溪褶皱—游京西古道—访名人故居:不一样的京西之旅(1)
热度 22 dkysdc 2012-4-1 12:10
观野溪褶皱—游京西古道—访名人故居:不一样的京西之旅(1)
从三家店水库的北西岸公路沿永定河溯源而行,过野溪村不远,公路会与永定河相交。此时在左手边,有一凤凰形的山体分外抢眼。把车停在附近废弃的桥上,非常安全,并且可以看到这座山的全貌。这就是著名的野溪褶皱。此处包括了一对完美的向斜与背斜,褶皱的要素全都有了,是构造实习的绝佳观测点。博文中的照片已经把褶皱的形态勾画出来,大家可以打印下来,带在身旁对照来看。这个褶皱照片在30日的博文中已经出现过,今天换一个角度展示一张新的,另一张标记了红色褶皱线的与30日的博文中所出现的图片一样,见“一步跨越亿万年——穿越于京西山水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17do=blogid=553525 )。 观察完野溪的褶皱后,沿永定河边“京西古道”的指示牌前行,经过一个极窄的铁路桥 (桥下的路坡度很大,要特别注意底盘的问题) ,就进入了水峪嘴村,也是正式的古道观赏区,当地政府沿着古道建了一个古道公园,把尚存的古道保护了起来。如果您有体力,可以依照古道公园的指示牌沿古道向牛角岭关攀登。常人边走边拍照,大概要花30分钟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如果您车技高超,可沿修好的盘山公路驾车直奔牛角岭关,古道的精华就在关口附近。 到了牛角岭关,古道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指引您如何欣赏古道及古道两边的风景。 过牛角岭关向菲园村方向,也有盘山公路直通大寨(即落坡岭,菲园村属的小自然村),这是大宋朝被蒙古人所灭后,宋朝的末代皇帝被关押之所。落坡岭原名落难坡,名称来源就与这段历史有关。 这个村落不仅是宋朝末代皇帝落难之地,还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元代作家马致远的故居。喜欢历史与文学的博友可以说是非去不可的地方,沾点仙气(多么不科学呀),说不定会由科学家变成文学家。 这个村子还有一个难得的景观:雕楼。雕楼常见于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北方且距京城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这个一个雕楼,十分可贵,您说是否值得一探究竟呢? 如果您清明节小长假没有时间,可选择在6月中旬去这条线路,届时不仅漫山浓绿,还有特别可口的樱桃,亲自采摘或直接购买都十分划算。 这条线路自驾车的话,十分轻松,有足够游玩、休息的时间,因此特别推荐给科学网的博友。 野溪的褶皱 野溪的褶皱(前两天展示过,今天挪到这篇博文中) 菲园村口关于京西古道的说明(原来古道已有上千年历史了,但做为官道,大概还是从元朝开始,见下面的石碑) 关于京西古道最新的说明 京西古道的雕塑 京西古道(牛角岭,下雨后专门去拍的,为了更好地显示蹄窝的深度。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 落坡村大寨简介 马致远故居 极具文革色彩的标语 碾子 6月份的樱桃 参考地图(来自Bing.com),注意,从2-6为封闭的线路,可以反方向走。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12341 次阅读|50 个评论
京西古道之行略记
热度 1 pinepine 2011-6-19 13:30
京西古道之行略记
京西古道之行 早上 8 点到达苹果园。后乘坐 370 ,到圈门的时候将近 9 点。 这里显然没有市中心那等繁华,普通的砖砌平房,落满沙子的洋灰地板。询问一位卖煎蛋的乡民,才找到传说中的圈门过街楼,原来的街道已荡然无存,过街楼守着断壁残垣的身子静静地躺在车水马龙的狭窄的沿沟水泥路边。这条水泥路是村中的要道,家家户户都在路边,许多人家在修葺房子,于是一辆辆三轮车、轿车接踵而至,所过之处,飞沙眯眼。难怪同行的锋利同学说不喜欢这里。一直沿着这条水泥路走,穿过三店村,天桥浮村,总算走出了这条令人生厌的通道。 前方就是官厅煤矿了,一大堆黑乎乎的煤矿散压在路边一空旷处,难道这就是古时的产矿区? 为了寻找古道,我们没有走现有宽阔的山路,而是处处寻找小道。在一处两叉口处,阿布发现了中间还有一条山道,很不明显。出于好奇,我们走了中间那条道。这是一条沿石砌水沟攀岩而上的小道。灌木丛生,随处散落的牛羊粪说明这里经常有人光顾。大约爬了将近一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高处的盘山公路,而此处山道已尽,唯有踏着碎石末,沿着大约 70 度的斜坡向上爬去。 十点钟的时候,到达盘山公路。阿布和锋利连连惊叹刚才的险峻。后来看到山下一拨人沿着另一条道向这边走来,我们不约而同认为,他们走的可能是真正的古道,而我们刚才则是抄了“古道的近路”。 在盘山公路上,抬头仰望,不远处山顶上一轮雷达左右摇转。 10 点 40 分左右的时候,我们走到了公路的尽头,终于遇到了一拨旅友。前面山坡上传来清脆的铃铛声,原来有一头牛在半山坡吃草。两个旅友在中间大石上休息,我问他们去潭柘寺如何走,他们告知前面有红布条和绿野标识。 果然,不远处有绿野标识,“从圈门到峰口庵”,我的心情为之一振,太好了,这下不怕迷路了。接下来,我们走了一段真正的古道。古道由青石铺就,宽 1 米许,蜿蜒而上。道旁有一种不知名的小叶植物——浅绿精致的叶子,粉红色的枝干,淡雅朴素——我不禁抚摸多次,爱不释手。突然想到,几百年来那些带着骆驼马匹和各色货物的古代商人们。想必他们天天不日不夜行走在这样的石阶上,陪伴他们的是风声,鸟叫声,树叶哗哗声,还有驼铃声,马铃声等等,困了,躺在路边小憩一会,饿了,就拿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渴了,就从自带的皮囊中饮水。偶尔,也会有一些文人墨客路过,遇此情景不免感慨寄之,发思古颂物之文词。那句马致远的曲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多少墨客或商旅的心声。 大约 12 点的时候,我们顺利到达峰口庵。这里的标志就是一个宽 3 米左右,长约 10 米的人造洞穴,洞穴上断壁残垣依稀可见。但不知这里究竟是碉堡还是古时的商旅驿站。穿过洞穴,迎面扑来阵阵凉风,一伙人在此休憩用餐,我们也在前方找了一块空地“消灭”先前买来的食物。 继续前行,已是土路。先前在网上查知,此处附近应该有“蹄窝“的,遗憾的是,始终却没能找到。这样,沿着羊肠小道又走了许久,大概应该是山顶了吧,前方的雷达站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峰回路转,一树梨花映入眼帘,那梨树生长在半山腰,满树梨花迎着阳光尽显芬芳。不远处,不知名的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在微风中摇曳,那风情像极了美人。由此处向对面山上望去,漫山披绿,偶有红白小花嵌入,耐人寻味。 一扇由铁丝织就的网门挡住了路,前面一门牌上写着:“军事禁区“。阵阵乌鸦声传来,定眼望去,不远处足有五六只乌鸦四散飞去。铁丝门旁边明显有一条用脚步踏出来的小道,于是,我们认定这里管的应该不是很严。过了,铁门,一大堆巨大的建材板压在路面上,上面印有军装图案。穿过那堆建材板,前面豁然开朗,宽大的石灰路,明亮的哨关、篮球场,无不说明此处有军队。前面从兵营里走出来一位哨兵,远远地等待着我们过来。近了,他礼貌性的敬了个礼,然后问我们要证件。我说:“什么证件?身份证行吗?”他说:“对”。阿布给他看了学生证,我们这才通过。其实走在那里边,我们心里都皇着。阿布开玩笑说:“要有狙击手把我们狙了,这就完了!” 接下来,就是沿着宽大的公路下山了,前方一站是龙潭。走公路无趣,我们索性遇小道就穿行其间。后来走了一条非常隐蔽的小道。小道全由葱茏灌木覆盖,因此前行的路可谓荆棘丛生,然乐趣亦无穷已。我们遇到了宽大的沉积岩石板,还有三处巨石天然堆积而成的瀑布,锋利在那里拍了许多照片。我们在巨石上用石头题字,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石块,甚是惊喜。记忆里,这里的印象最深。 下了山,是一处水塘,名为王坡坑塘,靠蓄积雨季降水,来灌溉下游农田。此塘蓄水能力为 6000 立方米。一哥们静静地在塘中钓鱼。 14 点钟的时候,我们到了龙潭。这里的人骤然多起来,想必都是从下面潭柘寺来的。我们沿着石路走了大概 30 分钟到达潭柘寺。寺中熙熙攘攘,游客众多。 后来,很顺利的坐了 931 ,于 15 点 30 分到达苹果园。 (注:此文作于2011年5月1日) 京西古道中的青石道 京西古道入口 听取“鸦声”一片 巨石阵 西店村 官窑煤矿? 爬过的斜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6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