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选择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选择

相关日志

医者仁心的诠释 (书评)
热度 1 hujunping 2012-3-13 16:19
医者仁心的诠释 (书评)
医者仁心的诠释 【原载《科技导报》,2012,30(5),80 】 一般说来, 除去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我们与医生打交道的机会不多。职业医生能成为普通大众真正的朋友吗?《交个医生做朋友》带我们走进医生的世界,从字里行间探触一位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内在的真实情感,有助于大众更为理性地处理身边与医疗相关的事务。 正如大多数人预想的那样,“医生”与“朋友”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中,“朋友”的意味已经越来越偏离其本意。建立起诚信可靠的朋友关系,愈发艰难。在这本书中的一些篇章,也可见识到某些患者自称为“朋友”的医生。比如,在“律师的冤案”一文中,患者老古就被他的医生“朋友”害得虚惊一场。然而,读者会发现,作者本人对“朋友”的态度是严肃的,远离了亵渎之意。在他看来,很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是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信赖的朋友。作者倾注朋友之真心于文字中,还原常见医疗困境的真实情形,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来对待医疗问题。读者可以体会到一位医生那难得的细腻、真实、仁爱的心理世界。医患关系本不是“矛与盾”,更应是“钥与锁”。 如果把这本书看作一本健康养生书,这个判断是不确切的。除了书中最后一部分以不到全书 1/5 的篇幅介绍了 25 种“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外,其他各篇章并没有把重点落在病例的发病原理、预防和治疗等具体的医学技术细节上。也就是说,如果读者们期待这是一本“健康宝典”、“养生诀窍”之类的医学百科读物,恐怕要失望了。作者敏锐的目光聚焦到了另一个容易被忽视却日益凸显出重要社会价值的问题。涉及医疗问题时,恐惧、忧郁、焦躁、绝望等情绪对人们心灵的折磨,有时候甚至超越了疾病本身带来的生理痛苦。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人,也不单单是患者本身,亲人、朋友乃至相关社会人群都可能席卷其中。所涉及的领域也不单单是医学本身,伦理、道德、心理以及各种情感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因此,“选择”成了本书的一个关键而耀眼的词汇。作者意图通过一篇篇小短文,启发读者思考医疗中一些让人无比纠结的问题。他冷静而清醒地描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试图为读者推开一扇医疗选择的智慧之窗:既有毫不含糊的理性判断,又有客观实在的真相探问。而作者的情感,在医生与朋友的角色中切换,怀着迫切的愿望,努力探寻最佳的医疗抉择。在选择医生和医院方面,他提出:要看名医吗?看老医生还是年轻医生?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待这些问题的选择天平往往会严重地失衡。徘徊于理性选择还是盲目追随的人们,在作者贴心地释疑之后,会整顿内心的砝码,作出合理的抉择。 书中另外几个部分,同样是针对一些比较棘手的选择困境。比如,“做不做手术”、“药物应该如何选择”、“治疗还是不治疗”。看到这些问题,读者们会问,作为患者的大众有主动选择权吗?曾几何时,有一种想法占据了大众的思维中心:患了病,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医生的建议。大众已极度地依赖于医生们的专业功底,唯恐不全盘照收,便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而另一方面,病人家属们也常常在极度惶恐中签署医院的“知情同意书”。 对此,作者拓展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空间。现代医学虽然已经获得了令人自豪的成果,但未知的领域仍不见少。常规医疗方案也不排除一定程度的风险性。作为个体,不同于通性之处亦不可忽视,并应该成为医疗抉择的参考依据。在《腰腿痛和腰椎间盘突出》这篇短文中,作者谨慎地提醒人们,在非紧急情况下,“不一定要选择手术,至少不必急着手术”。作者建议应注重熟悉可靠的医生朋友的意见,“因人而异”地做出特有的医疗选择。 作者近 30 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由此而积累的许多素材为本书增色不少。他在书中所精挑的事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绝大部分是亲历过的。他描述的口吻,如同一位朋友在你耳边轻声道来,拨动着你内心的弦脉。读者们经过反思,便会更加坚定科学的态度。 不要忽视了作者在书中叙述事情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泄密”了医生们鲜为人知的生活情感状态。读者看到了一个在白色口罩之下的、具有普通朋友影子的医生形象。在《抗生素:全民之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两个女儿患病的经历为例。即便自己是医生,其他家庭成员还是会为孩子的感冒发烧而紧张万分。家人们经历了从坚持要把生病孩子送到医院去打抗生素,到逐渐回归理性医疗选择的转变。这个过程是曲折的,要扭转人们对抗生素的心理依赖谈何容易。最近有报道说,中国抗生素年人均消费量是美国人的 10 倍。面对“抗生素毁掉一代人”的严峻形势,在作者列陈的事实面前,难道还不能对抗生素大声地说“不”吗? 拥有科学理性思维的人也不会缺少真实而深沉的情感。《父亲的肺癌》一文折射出一种难以逾越的人性情感弱点。作者记录了自己为患肺癌的父亲选择保守治疗方式时的心路历程。尽管他的选择有较为充足的现实理由,作者还是不免为一些未知的医学结果而难以释怀。 职业之路需要榜样的光辉来照耀。在《王医生》一文,作者用深情饱满的笔触记录了一位敬业、豁达的乡土医生平凡的生活点滴。可以看出,这位给幼时作者做过诊治的平凡医生是作者成长路上的楷模。那颗仁爱之心,无关学历,无关社会地位。 置身现代社会环境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医生的医疗选择产生影响。对于同行中存在的一些缺乏职业精神的现象,作者没有回避。医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品德?作者在《医生能做什么》篇章里引用药王孙思邈的一段话来点睛: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人们常说,医者仁心。这,便是完美的诠释。 吴海云 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年 1 月第 1 版,定价: 25.00 元。
个人分类: 生活之问|4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离开师门后的几种选择
热度 20 jiangjiping 2012-2-8 08:57
研究生离开师门后的几种选择 蒋继平 2012 年 2 月 8 日 有人说, 写博克就是挖坑,让人跳进去。 前天我写了 一文,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不小心掉进去了,而且陷得很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34629 昨天吃晚饭和太太谈起这事,我说一篇博文已经有 70 多个评论,我必须一个个地回复, 很忙。 太太说我自讨苦吃。吃好晚饭, 在电脑前认真地回复评论, 发现有好几位读者对离开导师后的去向表示担忧。 有的干脆要我进一步谈谈这方面的内容,并且指出既然提出问题,就应该提供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措施。 我觉得这些读者的想法是对的。 假如我们只是看到问题,抱怨批评, 而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哪有什么意义呢? 鉴于这样的局面,我今天就来谈谈研究生离开导师后的几种选择, 继续把这个自己挖的坑挖大。 不过, 我得声明在先: 我不鼓励学生主动离开导师,除非万不得已, 除非师生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对双方都很不利, 那么, 分离是必然的结局。 进一步来说, 前提是:造成分离的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导师的不良行为所致, 学生是个好学生。我的意思是, 学生本身必须是优秀的, 而导师的行为已经受到大家的非议。 要不然,我以下的建议就不适合。我现在来谈谈几种可能采取的选择,仅供参考。 1 .通过学校组织重新安排一位导师。 学生可以主动地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实际情况, 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合理地要求学校出面调解师生关系, 要是不可调和, 就要求学校重新安排一位合适的教授。 在这一点上, 那些获得奖学金或者自费的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性, 因为他们不受导师经济上的约束。 2 . 自己在本系寻找一位合适的教授。 学生要是觉得自己现在的导师根本不能满足自己求学的目标, 而造成这样局面的责任是在导师身上, 那么, 就得寻找机会在本系物色一位合适的教授, 想办法转到那位教授名下。 这里有个前提, 首先学生必须是优秀的, 其次, 导师确实存在很明显和严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是学生在经济上不受导师的约束, 这样的转换应该是很简单的。 3 . 转校重投师门 。要是以上的两种选择无效,换句话说,要是在本校本系找不到合适的导师来替代, 那么, 就只能想办法转校。 转校就必须重新考试, 恐怕会有很多麻烦, 尤其是时间和精力, 因而,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走这条路。 4 . 弃学另找门路。 读研究生固然是人生的一大追求, 可是, 有的时候, 苍天很可能会捉弄人, 要是命中不该走这条路,不管您尽多大努力, 事与愿违的结局还是会出现的。 所以,假如一切努力已经失效,那么, 就换一种方式来生活。毕竟,硕士博士文凭也只是一个身份符号, 人生的真正的价值还是在人本身的才能。 想想比尔盖茨, 乔布斯等人,他们都不是放弃学业,自己创业而走向成功的吗?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可能不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但是,我估计,随着时间的进程,随着教育的改革,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一定会得到改善的, 也就是说, 一个开放的师生关系必然成为未来的趋势。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8477 次阅读|44 个评论
成功择业的一些基本原则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2-2-1 08:47
成功择业的一些基本原则 蒋继平 2012 年 2 月 1 日 人生的道路上, 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选择。 首先是选学校, 然后是选职业, 找对象也是一种选择。 美国已故知名总统林肯有一句名言:“人生除了家庭出生不能选择外, 其他的都可以选择。” 我认为林肯总统的这句话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是错误的。 有关家庭出生这一点他说对了, 其他的方面他说错了。 试想他愿意被谋杀吗?换句话说, 他选择了被谋杀吗? 他被谋杀, 根本不会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对不对?所以,很明显, 人生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 选择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但是, 选择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社会的决定。 弄清楚了这一点, 对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地面对各种选择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来简要地谈谈一些人比较关心的话题, 如何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第一个原则: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 选择职业, 就好像找对象。 找对象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 找工作是为了加入一个团队,道理是一样的。 找对象时, 每个人都尽量显示出自己的美好的一面, 希望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同样的道理, 找工作时, 我们也必须尽量展示我们的知识才能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让招聘单位认识到我们的价值。 找对象时, 当我们面临几个选择的对象, 有的美丽英俊, 有的富有才华, 各有特色, 但是, 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找工作也是一样, 有的招聘单位工资高, 福利好, 但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安全感; 而有的单位比较轻松, 前途比较明朗。 面对这样的处境,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特长来做正确的选择, 那就是, 选择一个更加能够发挥自己价值的单位。 反过来说, 要是选择一个跟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合不来的单位, 那你即使去了那个单位, 也可能做不出成就来,那样的话, 你就会被解聘的。现在让我用我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实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我在 2005 年之前的几年内一直在 Syngenta ( 先正达 ) 公司任职, 我的职务已经是本专业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负责人( Manager, Plant Pathology, NAFTA ) . 这个公司的福利和待遇都不错。 可是, 2005 年我面临另外一个机遇, 我原来在 Syngenta 的一位老板要我和他一起在另一个公司新建一个研究机构。 在他一而再, 再而三的恳求下, 我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后, 认识到在新公司任职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因为在新的公司, 我可以利用中国人的身份和优势, 为公司在中国开辟合作做出特殊的贡献。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到新公司上班后, 公司就派我作为全权代表, 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和安排各种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我也趁机为自己的兄弟建立了一个中外合作的公司。 虽然这次职业选择,对我本人来说,并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到中国出差, 尤其是到大西北的荒凉农村, 是一种苦差使。 但是,它确实更能体现和发挥我的价值, 对公司, 对中国,对我的兄弟都是一种贡献。 第二个原则:学以致用 。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变化, 一些行业变得过时了,一些行业变得很吃香。 一些职业的报酬高, 一些职业的福利很差,这就必然导致职场上的动态变化。 一些人出于生存的需求, 必须根据职场的变化重新调正自己的职业。 在这些变化中, 有的人离开了原来的专业, 改行了。 我的观点是, 不是万不得已, 千万不要随便改行。 俗语云:隔行如隔山。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改行就等于把以前学的东西当成垃圾扔掉了,这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即使逼不得以一定要改行, 也一定要与原来学的专业知识尽量接近一些。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我的忠告是:一定要首先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以便于学有所用。 第三个原则: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考量 。 有的单位的报酬明显高于另一些单位, 一般来说,外企要比国内同样的单位的福利好一些。在面对去外企还是选择国内的单位时, 一定要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因素。 有些外企可能不是长久之地, 这一点一定要好好地考虑进去。再拿我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例子。 1991 年底,在我获得博士学位的前几天,我同时收到了两个单位的聘用通知。 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之一的博士后工作。这个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席, 国际知名的植物生化专家。他要我做他的博士后。另一个是位于加州中部的一家种子公司,也是一个博士后的工作。 我经过反复考虑后,觉得从长远来考虑,应该去种子公司。 这是因为在学校做博士后, 做完以后还是要到公司找工作。因而,直接到公司做博士后,只要做得好,说不定可以聘用为正式雇员。 所以,我毅然地选择了到种子公司做博士后。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由于工作极其出色,不到半年时间,公司就无条件地主动聘用我为正式雇员。 第四个原则: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要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在做职业选择时, 要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单位, 尽量避免自己的缺点。比如说, 在大学当教授, 必须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要不然, 一定不会很称职。 而在企业搞科研, 就不一定要能说会道,只要能够认真搞科研就行了, 是不是? 还是拿我自己的事来说,我的听力很差,这肯定不适应在学校当教授, 所以, 我选择到企业工作, 而不是在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当不了教授,永远只能作助手, 在企业, 就可以独当一面, 是不是? 成功取决于正确的选择。 优秀的人能够正确面对被选择。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懂得选择和被选择的人。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49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回国还是不回?一个哥大博士生的美国困惑
热度 3 Helmholtz 2012-1-21 14:38
回国还是不回?一个哥大博士生的美国困惑 刘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几乎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祥林嫂。他们喋喋不休地反反复复地披星戴月地不断追问你追问自己:以后想不想回国?以后想不想回国?以后想不想回国?……   回还是不回,这真是一道算也算不清的多元方程题。   曾经,出国留学读学位,毕业留美找工作,娶妻生子买house,是一个水到渠成毋庸置疑的选择。但突然有一天,“市场经济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一直在美国的实验室、公司小隔间里默默耕耘着的中国人猛地抬头,发现太平洋彼岸,祖国的大地上已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紧接着,“坏消息”接踵而来。留学生开始听说以前住他隔壁的张三已经是国内某某大公司的经理了;还有那个人不怎么地的李四,听说他小蜜已经换了半打了;   然后,在一次回国的旅途中,他发现自己在美国吃的、穿的、玩的、乐的,只能望国内朋友们的项背了;还发现自己在为一个小数据的打印错误而向自己的部门经理频频道歉点头哈腰的同时,他的老同学,那个以前远远不如他的王二,此刻正坐在KTV包间里打着手机,说“那个房地产的项目贷款,我们还可以再协商协商……”   他也免不了察觉,自己的全部精神生活——如果他年少时候的“愤青”气息还没有被美国的阳光彻底晒化的话——就是窝在某个中文论坛,发两句明天就要被版主当作垃圾清理掉的牢骚而已,而与此同时,他的某某朋友已经成了国内媒体上的“专家学者”,在那些激动人心的关于“转型”的辩论中频频发言……   不错,他的确,或最终会,住上美丽的房子。在经过那么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胆战心惊地找工作之后,“美国梦”实现了。买了大房子,门外有草坪、草坪外有栅栏、栅栏里有花丛。可是,说到底,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浇花的时候,突然沮丧地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过是那曾经被他耻笑的农民理想“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国版本而已。   那么,他到底还要些什么呢?生活里到底还有些什么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更伟大更性感更美丽呢?更大的房子?他现在的房子已经大得可以闹鬼了。 更正宗的夫妻肺片?说实话,出国这么多年,他已经对辣的不那么感冒了。更多的工资?那是当然,不过他下次涨工资的日子其实也不远了……   说到底,他内心的隐隐作疼,与这一切“物质生活”都没有什么关系,他所不能忍受的,是“历史的终结”,是那种生活的“尽头感”,是曾经奔涌向前的时间突然慢下来、停下来、无处可去,在他家那美丽的院子里,渐渐化为一潭寂静的死水。窗外的草坪,那么绿,绿得那么持之以恒,那么兢兢业业,那么克尽职守,那么几十年如一日,简直就像是……死亡。   而国内的生活呢?虽然据说有很多腐败,有很多贫富差距,小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农民有跑不完的上访,工人在不停下岗,甚至据说还曾经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给逮进去打死了,可是,对于有志青年,中国这个大漩涡,是一个多么大的“可能性”的矿藏:愤青有那么多东西可战斗,资青有那么多钞票可以赚,文青有那么多感情可以抒发——历史还远远没有抵达它的尽头,未来还坐在红盖头里面激发他的想象力,他还可以那么全力以赴地向它奔跑,并且从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义”凛冽的吹拂。   如果是这样,干嘛不回国算了?难言之痛,一回了之。   这时候,他又开始嗫嚅。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国内的种种向往,也许只是“距离产生的美感”。他开始担心如果凑近了观察,会看到祖国脸上的麻子和粉刺。“毕竟,在中国创业,是要靠关系的,我又没有什么关系,回去也白回去。”他说。“美国再怎么不好,基本上还是一个凭本事和能力吃饭的地方,至少还有公平可言,不用平白无故受很多气。”他又说。   接着,他想到国内走到哪里人们都是一拥而上没人排队随地吐痰环境污染严重,他感到头疼。又想到国内那些衣衫褴褛的民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到年底竟然可能拿不到工资,他感到齿冷。还想到那些个被假药假酒假奶粉毒害的人们,因此又不可避免地感到胃疼。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疼,越想越害怕,最后不可避免地抵达了“文明”、“民主”、“法治”等光芒四射的高度。   于是他陷入了僵局。他一会儿想到国内张三李四王二的刺激生活,一会儿又想到了国外王二李四张三的安稳命运。国内的生活,他看不到上限,因而充满希望,但也看不到下限,因而特别危险;国外的生活,他看得到下限,因而感到安全,但也看得到上限,所以特别乏味。国内的生活像是买股票,可能升得快,也可能跌得快;而国外的生活像是定期存款,挣不到哪里去,却也亏不到哪里去。啊,海外的游子,一个个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白骨精”,就这样被逼成了成天喋喋不休自言自语的“祥林嫂”。   有一次回国,我和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个说“你回国吧,中国多复杂啊……”复杂,嗯,就是这个词,恰切,精确。对于一个有胃口的灵魂来说,“复杂”是多么基本的一种需要,而康州阳光下的郊区,美得那么纯粹,那么安静,对于习惯惹是生非的人来说,说到底是一种灾荒。   对“复杂”的向往,让我暗暗希望,自己能过一辈子东跑西窜、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个愿望,使我觉得,自己是多么贪婪的一个人。贪图安稳,又贪恋刺激,有了Mr. China,还要Mr. USA。不,回不回国,不仅仅是一个“创业”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如果说这种贪婪是一种“犯贱”的话,我坚持要把它推卸到“娜拉的悲剧”这个哲学命题上去:   在历史的道路上,人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可是到达了历史的终点之后,啊,站在美利坚五月的美丽风景里,我惊恐而又伤感地想,人们对那坎坷不平然而激荡人心的道路,又犯起了“思乡病”。 南方人物周刊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5147 次阅读|6 个评论
时间太快,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抉择
mayubin 2011-12-1 22:33
一年时间转眼间就从手边过去了,回首这一年我为我的人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究竟是否是对于自己更好的选择,还未可知,无论未来如何,做好当下最重要。
2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是选择替酒店节省鞋的钱,还是替航空公司节省一个拖鞋的油钱?
热度 1 windlight 2011-11-21 21:44
赵凤光 这是今天在微博上与人讨论的一个话题,有人说拖鞋是个浪费,我说自己背拖鞋也是一种浪费,但如何测算两者对社会整体的浪费呢,那种是值得推广的节约办法。 赵凤光windlight :空客a300从杭州飞往北京要2小时航程。根据南航后勤保障部粗略测算,飞机每飞行一小时,其负载的每公斤物品就需要消耗约0.2公斤燃油。按照抽水马桶冲厕一次耗水5升计算,乘客在飞机上每上一次厕所就可能用掉一升油,而一升油足以让一辆经济型汽车跑10公里。 // @riset : ◆ ◆ @冬瓜杨 : #出门自带拖鞋# 和我一样常常飞来飞去出差住酒店的童鞋们,我想发起一个倡议,让我们出门自带拖鞋吧,酒店或飞机上提供的一次性拖鞋,穿一次就扔了,它们大多是无纺布之类材料,难以再生利用,又浪费资源又难以处理。响应者请积极转发。转发无奖,纯粹个人行为,绝无商业企图。 转发(100) | 评论(29) 11月10日 21:27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投票地址 你是选择替酒店节省鞋的钱,还是替航空公司节省一个拖鞋的油钱
个人分类: 经爱沙|3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希望还是绝望,只是个选择问题吧?
热度 7 outcrop 2011-11-18 10:18
在学术科研的大环境里,有一些让人感到绝望的东西;社会上也如此。 但同时也有很多能给人带来希望的事物。 因此,绝望,还是希望,也许只是一个心态的选择问题。 如其在绝望中怨艾,倒不如尝试一下可能有希望的事情。 我觉得。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2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读博,我不后悔的选择
热度 1 happy8me 2011-11-17 18:39
我的同学中有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有在读研究生并决定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的。看到很多企业招聘硕士比招聘博士多,我也犹豫过,自己是否要转博,尽管与身边人说自己要读博。今天的感悟让我下定决心读博,因为我感觉读博将会是我不悔的选择。 昨天漏气的反应器,通过今天的验证,是彻底的坏了,最终将螺纹坏的部分用钢锯截掉。另一个由于在卡台上上螺帽时,夹得太紧,管夹扁了,不过还能用,师兄让以后小心。想想师兄说的,我做实验不注意,比如,放反应管时,不能把螺纹用太大劲碰在硬物上,易伤害螺纹;拧螺帽时,先用手轻轻拧,再用扳手试着拧;扳手要扣紧在螺帽上,不然滑了容易伤到自己也易将扳手弄坏;拉锯条时先松后紧,一个方向用劲。其实,这些东西我在大学都学过,可是为什么自己在真正用的时候想不起了呢?还在进实验室不到三个月就犯了这多错误,包括弄坏一个反应器(师兄说,可能也不怪我,毕竟反应器是新的,可能螺帽质量不是太好,找点安慰吧)。这让我想起和马哥以下的部分对话: 我:马哥,我们专业(化工)一样,是不是你在大学学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比我们多啊 马:都一样啊,只是我很喜欢学专业课而已。 我:那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啊,我也很喜欢学专业课啊 马:你们学过仪表与自动化没? 我:学过 马:都学了什么? 我(思忖片刻):忘了,可能记忆不好 马:那还叫喜欢,学的好啊。你记忆差怎么能考上这么好的研究生,而我只是本科毕业 ~~~ ~~~~~~~~~~~~~~~~~~~~~~~~~~~~~~~~~~~~~~~~~~~~~~~~~~~~~~~~~~~~ 我很是无语啊,是啊,学的不比别人少,懂的却比别人少很多(尽管马哥说自己也是最后才学的这些东西,才学时也犯过很多错,弄坏很多东西)。我感觉是自己学业不精,更是自己不能学以致用。 自己决定转博真的是对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能力提高很多。自己在实验室日常学习工作中,由于个人原因,犯了很多错误,有专业性的,有个人习惯引起的,师兄及实验室其他人也给我很多说教和指导,然而,我真的不恨他们,相反,我很感激他们,因为,我的笨是客观的,就算是我也会对自己如此的学习慢,不集中,不上心做实验,也会很生气的(马哥不止一次问我,他总是 K 我,我生气不,说实话,不)。而他们愿意什么都教我,给我一些建设性意见,却是弥足珍贵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东西要学,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强大,很优秀,真正到了实践中,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无知。我懂得的也比以前多,当然这些都是有代价的。我不懂的还有更多,我要做的是用最低的代价去探索并学习这些不知而将知的知识。 中午与实验室成员一块吃饭时,我对方姐他们说,我感觉自己博士毕业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心态或态度上。事实的确如此,我现在改变了献身科研的态度,我要做的是学习,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信息并主动积极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开始变得更细心了,变得不紧不慢了,变得做事前多思考了,变得谨小慎微了,变得更加谦虚好学了。 我自己身上其他优点没有太多,但有几点还是对我弥补缺点有很大帮助的。我脸皮厚,无论师兄或其他人如何数落我的不是,或脑袋瓜子不行时,我都会耐心听取,并发奋学习,尽管可能会犯第二次,我也不会因感觉丢人怕数落而不去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其次,我敢于承担责任,东西坏了,无论责任是否全部在我,只要我感觉自己是最后碰到或用的较多,我都会主动全揽责任,再在前辈的说教中学习。第三,我会反思,我每次受到启发,无论是通过别人身上的事还是自己的经历,只要我感觉值得学习借鉴,我都会总结一下。第四,敢于尝试,现在在实验上还没表现出来,主要是自己还不甚了解实验,还很依赖师兄,我感觉自己一旦在思想上真正独立,一定会有更多大胆的尝试,也会取得更多进步。最后,勤奋,只要实验或项目需要,我都会坚持学习和工作,我怕的不是活太多干不完,而是没活干。我不认为干活是为了导师,我认为学习实验是为了自己。我希望自己的课题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优秀,有更多的科研成绩及突出的应用,因为越多的榜样越能熏陶我,感染我,让我有更好更强的自豪感和前进的动力。 但我的缺点很多很多,数也数不过来,我相信如果自己能真正利用好自己已有的优点,在接下来博士几年的学习中,一定会收获很多,学习很多,变得真正优秀,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本。博士也最终是我不悔的选择。感谢上帝,让我从生活学习中又学到这么多,阿门!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45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读书?
wido 2011-10-24 23:00
猛然发现,我的绝大多数博文都是在夜里完成的,这句当然不能算是废话,因为我想说明的是,这是造成我博客点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在上一篇转载刘瑜《读书:从经典到经验》来阐述如何读书之后,这一篇我将阐述自己对于读书的一点见解。把它写下来,是想在分享的同时,能有被斧正和被补充的机会。愤青可以来,五毛党不得入内。 读什么样的书?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步骤。 第一, 你对什么感兴趣,或者你想致力于解决哪一类问题。以此为依据,选择你想读的书。当然,我很赞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确定读书方向。 第二, 将想要读的书分成几类。比如我仅仅是将读书作为一种爱好,将想读的书分成以下几类:数学类、语言学习类、历史类、哲学类、经济类等等。 怎样读这些书? 这个问题大致上也有两个解决步骤。 第一, 每一类书,先读这类书中有关这个类别的简史和启蒙的书籍。比如,我认为哲学类书籍可以先读《苏菲的世界》和《西方哲学史》;经济学类可以先读《经济学原理》,在读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这样,就知晓了这一类问题的常识,有了这个常识,就可以看懂很多现象。 第二, 在某一类书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或者某个人特别感兴趣,可以深入。比如,对尼采感兴趣,可以读尼采的书;对孙中山感兴趣,可以读孙中山的著作。 自此以后就建立了一个“面—点—面”的读书顺序,这样可以明白很多常识,不会在常识上犯错误。 以上就是我的愚见。
个人分类: 快乐阅读|2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我重返本科……
热度 26 boxcar 2011-8-23 08:33
前天,刘洋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如果 …… 重返本科”【 1 】。可惜,由于遭遇了科学网 / 科学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感 / 阵痛期和“院士门”余波,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不过,在这个“立项主义”风行的时段,谈点儿“理想主义”对刚刚升学的年轻人们还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决定“接招”,用一篇专门撰写的博文来回答刘洋提出的这个问题。题目非常非常的普通和寻常,就叫“如果我重返本科 …… ”。 写下这个标题的一刻,我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一种假设,并不会是事实。原因无他,只因时光不能倒流,倒不是说一个大学教授完全不可能“回炉”去读本科,而是因为所处的时代已经大大地改变了,即使人回到了 20 年前的校园,面对的人、物和事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去做重返本科的想象和推演。下面,我就从要课程学习、科研、生活等诸方面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做。 大学是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学习无疑是首要的任务。因此,如果我重返本科,我无疑 还会像 22 年前那样努力学习,多做习题,勤于思考,深度钻研 。记得刚刚升入大学的那个学期,我们许多同学几乎每一个下午和晚上自习时间都被用于了学习,复习、做作业、预习次日课程,还曾狂做《吉米多维奇数学习题集》,激烈地讨论力学问题。如此拼命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那段时间通过反复思考和大量做题,使我对那几门主要基础课知识掌握得比较牢靠,以至于日后在靠研究生的时候,《普通物理》几乎没用复习。相比之下,大二、大三以后由于兴趣发生了转移,我对课程学习的态度有所松懈,深入钻研少了,做习题也不再积极,导致有些专业基础课即使在期末考了个还算不错的成绩,却没真正理解到位,以至于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至今引以为憾。 以前和现在甚至将来,都会许多学生说,感觉“大学阶段学的东西没啥用”,我想说,大学所学的知识,立竿见影能派上用场的确是不算多,除非像微积分、线性代数之类知识立刻会在力学、理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中几乎同步被应用以外,大多数的知识和技能似乎不会在你的“记忆半衰期”内就被广泛使用。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无用”,却可能是需要用知识的时候自己“无知”(没有知识或者不知道自己拥有所需的知识),用古话讲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延长“记忆半衰期”是个可以采用的办法,这就需要更扎实、更牢靠地掌握那些基础知识,而这要靠在学习阶段的大量做题和深度思考,让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烙印。当然,“急学先用”学习模式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应急选择,它能帮你迅速解决问题,对很多应用技术类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必须注意,把它作为基础知识学习的常规模式可能是有害的。 以上说的这些,在 20 多年前的大学环境中很容易做到,因为那时的大学生活远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疯浮——疯狂浮躁)和精彩(竞财——竞争大、耗资多),那时宿舍 - 食堂 - 教室的“三点一线”是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常态,那时可以玩的免费游戏也只有象棋、围棋、扑克,张扬点儿的学生最多也就是到校外去打打台球、电子游戏(这些也会成瘾!)而已,文化娱乐活动也只有周末去看场电影或跳几曲舞,或者参加学生社团搞的一些活动,例如俺们系的歌迷协会曾经搞过粤语歌曲欣赏会,做法是在一个阶梯教室里拿一个 N 个喇叭的收录机放歌给大家听。这些课余的活动,性格内向的我当年参加得比较少,如果 重回大学校园,或许能多参加一些,更主动一点儿,甚至努力去做一个组织者,好好提高一下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上大学的时候,学术报告曾是我的最爱,那时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听讲,现在看来,这些报告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当时我只是听,而从来不问, 如果重回本科,我将积极参与讨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充分互动的学术交流,而不是单向的流动 。 在我上大学阶段,课外科技活动的种类不多,也没有像样的资金支持,我和几个同学还是在热心的老师的支持和鼓舞下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在这些看起来不大起眼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初尝科研的酸甜苦辣,揭开了科研之“谜”,积攒了科研经验,也让自己学过的那些很初级的科技知识得到了简单的运用,算是初步做到了“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中,不但取得了一点儿成就(虽算不上多辉煌),而且有了可贵的自信心。如果重回本科, 我还会在大学期间早些(大三前后比较适宜)走入实验室,但会注意循序渐进,使研究课题不断深化、所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升级 。 以上,就是我这样一个科教工作者对于自己重返本科的设想。 参考: 【 1 】刘洋: 本周话题:如果学者们重返本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477924 本文将在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 发表。
个人分类: 教育|7859 次阅读|61 个评论
一点浅见(关于出家或读耶鲁的看法)
dongzg101 2011-8-18 04:14
北大那个被耶鲁录取却选择了出家的学生,从大多数人的社会价值观来看,无疑是是傻瓜的选择。耶鲁大学多少中国学子做梦都想进,可是对于天才来说,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有他的理由。不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进耶鲁读博士,做博士后,在美国获得一教职,或回到中国大学教书、或者去华尔街金融公司,结婚生子,下一代继续读耶鲁。未来是可以看见的。目前,我只看了他的一篇文章,本不该妄言,从他的文章看,极富才情,当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还停留在物质世界的时候,他所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美丽,或者说在世界的彼岸,需要从内心去追寻。或许,正是由于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我们普通人难以理解。几千年得佛学对这些方面有系统的研究,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希望他最终能走出来,成就自己心中的佛。世界对我如浮云。也许我们认为,按我们的设计,他应该怎样怎样,这或许正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给孩子的设计,我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很多东西是,那一刹那的决定,做了,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人是应该有不同的追求。爱因斯坦是在专利局的时候完成了最重要的论文,那时候,他并不在什么大学,头上也没有博士的光环。我还听植物所的同学给我说的故事,中国曾经有个物理还是数学的中学教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还是大奖,只是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故事,那完全是一种痴迷。这个世界也没有说出家就不可以研究数学,特别是在那个地方还有着一大群北大清华的高材生的时候,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流。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但在科学哲学的的本土化上,我们中国确实缺乏天才的引领。我们的哲学还停留在2000多年以前。而哲学家是孤独的。或许,科学真的是西方人消遣的产物,去美国也只能感悟西方的哲学。德国正是由于哲学的突然发达,才会在18-19世纪开始崛起。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系统的哲学、心理学等等的综合产物。或许它能暂时给他一个心灵的港湾。存在就是合理。我们也无需太过担心。或许,在那个什么寺的旁边开个宾馆,经常搞点讲座,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好像有一个西方的宗教故事,两个教派信徒的领导者每次见面都互相辩论,到某一天,他们互相换了个位置。好像有一个法国数学家,在某大学工作了7、8年后才发表第一篇文章,就获得了国际数学大奖。我们不妨把那个什么寺看成一所大学,其实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如果那个法国的数学家像现在的中国人一样,每天都在想着申请课题,写文章、评职称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作为。有时候少申请一个课题,给自己多一点自由的时间想问题,或许效果会更好!美国人能静静的等待纳什,英国人能善待霍金,我们中国人呢?
1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给女儿的一封信
dongzg101 2011-8-15 15:46
给女儿的一封信 2009-10-12 13:45:23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Dear Daughter: 亲爱的女儿: As we drove off from Columbia, I wanted to write a letter to you to tell you all that is on my mind. 当我们开车驶出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我想写一封信给你,告诉你盘旋在我脑中的想法。 读大学前全家福 First, I want to tell you how proud we are. Getting into Columbia is a real testament of what a great well-rounded student you are. Your academic, artistic, and social skills have truly blossom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Whether it is getting the highest grade in Calculus, completing your elegant fashion design, successfully selling your painted running shoes, or becoming one of the top orators in Model United Nations, you have become a talented and accomplished young woman. You should be as proud of yourself as we are. 首先,我想告诉你我们为你感到特别骄傲。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证明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你的学业、艺术和社交技能最近都有卓越的表现,无论是你高中微积分第一名,时尚的设计,绘制的球鞋,还是在“模拟联合国”的演说,你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你的父母为你感到骄傲,你也应该像我们一样为自己感到自豪。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 first moment I held you in my arms. I felt a tingling sensation that directly touched my heart. It was an intoxicating feeling I will always have. It must be that “father-daughter connection” which will bind us for life. I will always remember singing you lullaby while I rocked you to sleep. When I put you down, it was always with both relief (she finally fell asleep!) and regret (wishing I could hold you longer). And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aking you to the playground, and watching you having so much fun. You were so cute and adorable, and that is why everybody loved you so. 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将你抱在臂弯的那一刻,一种新鲜激动的感觉瞬间触动了我的心,那是一种永远让我陶醉的感觉,就是那种将我们的一生都联结在一起的“父女情结”。我也常常想起我唱着催眠曲轻摇你入睡,当我把你放下的时候,常常觉得既解脱又惋惜,一方面我想,她终于睡着了!另一方面,我又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多抱你一会儿。我还记得带你到运动场,看着你玩得那么开心,你是那样可爱,所有人都非常爱你。 满月抓周 You have been a great kid ever since you were born, always quiet, empathetic, attentive, and well-mannered. You were three when we built our house. I remember you quietly followed us every weekend for more than ten hours a day to get building supplies. You put up with that boring period without a fuss, happily ate hamburgers every meal in the car, sang with Barney until you fell asleep. When you went to Sunday Chinese school, you studied hard even though it was no fun for you. I cannot believe how lucky we are as parents to have a daughter like you. 你不但长得可爱,而且是个特别乖巧的孩子。你从不吵闹、为人着想,既听话又有礼貌。当你三岁我们建房子的时候,每个周末十多个小时你都静静地跟着我们去运建筑材料,三餐在车上吃着汉堡,唱着儿歌,唱累了就睡觉,一点都不娇气不抱怨。你去上周日的中文学习班时,尽管一点也不觉得有趣,却依然很努力。我们做父母的能有像你这样的女儿真的感到非常幸运。 为女儿亲手做的沙盒 You have been an excellent elder sister. Even though you two had your share of fights, the last few years you have become best friends. Your sister loves you so much, and she loves to make you laugh. She looks up to you, and sees you as her role model. As you saw when we departed, she misses you so much. And I know that you miss her just as much. There is nothing like family, and other than your parents, your sister is the one person who you can trust and confide in. She will be the one to take care of you, and the one you must take care of. There is nothing we wish more than that your sisterhood will continue to bond as you grow older, and that you will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throughout your lives.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do have a short video chat with her every few days, and do email her when you have a chance. 你也是个很好的姐姐。虽然你们姐妹以前也会打架,但是长大后,你们真的成为了好朋友。妹妹很爱你,很喜欢逗你笑,她把你当成她的榜样看待。我们开车离开哥大后,她非常想你,我知道你也很想她。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家人。和父母一样,妹妹就是你最可以信任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姐妹之间的情谊不变,你们互相照应,彼此关心,这就是我最希望见到的事情了。在你的大学四年,有空时你一定要常常跟妹妹视频聊聊天,写写电子邮件。 姐妹和奶奶 College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years in your life. It is in college that you will truly discover what learning is about. You often question “what good is this course”. I encourage you to be inquisitive, but I also want to tell you : “education is what you have left after all that is taught is forgotten”. What I mean by that is the materials taught isn’t as important as you gaining the ability to learn a new subject,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 new problem. That is really what learning in college is about – this will be the period where you go from teacher-taught to master-inspired, after which you must become self-learner. So do take each subject seriously, and even if what you learn isn’t critical for your life, the skills of learning will be something you cherish forever. 大学将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在大学里你会发现学习的真谛。你以前经常会问到 “这个课程有什么用”,这是个好问题,但是我希望你理解:“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具体的知识,而是你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这将是你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阶段,之后你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自学者。所以,即便你所学的不是生活里所急需的,也要认真看待大学里的每一门功课,就算学习的技能你会忘记,学习的能力是你将受用终身的。 Do not fall into the trap of dogma. There is no single simple answer to any question. Remember during your high school debate class, I always asked you to take on the side that you don’t believe in? I did that for a reason — things rarely “black and white”, and there are always many ways to look at a problem. You will become a better problem solver if you recognized that. This is call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ing skill you need for your life. This also means you need to become tolerant and supportive of others. I will always remember when I went to my Ph.D. advisor and proposed a new thesis topic. He said “I don’t agree with you, but I’ll support you.” After the years, I have learned this isn’t just flexibility, it is encourage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 empowering style of leadership, and it has become a part of me. I hope it will become a part of you too. 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任何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的答案。还记得当我帮助你高中的辩论课程时,我总是让你站在你不认可的那一方来辩论吗?我这么做的理由就是希望你能够理解:看待一个问题不应该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方法和角度。当你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者。这就是“批判的思维”——你的一生都会需要的最重要的思考方式,这也意味着你还需要包容和支持不同于你的其他观点。我永远记得我去找我的博士导师提出了一个新论题,他告诉我:“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多年后,我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包容,而是一种批判式思考,更是令人折服的领导风格,现在这也变成了我的一部分。我希望这也能成为你的一部分。 Follow your passion in college. Take courses you think you will enjoy. Don’t be trapped in what others think or say. Steve Jobs says when you are in college, your passion will create many dots, and later in your life you will connect them. In his great speech given at Stanford commencement , he gave the great example where he took calligraphy, and a decade later, it became the basis of the beautiful Macintosh fonts, which later ignited desktop publishing, and brought wonderful tools like Microsoft Word to our lives. His expedition into calligraphy was a dot, and the Macintosh became the connecting line. So 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what job you will have, and don’t be too utilitarian, and if you like Japanese or Korean, go for it, even if your dad thinks “it’s not useful.” ? Enjoy picking your dots, and be assured one day you will find your calling, and connect a beautiful curve through the dots. 在大学里你要追随自己的激情和兴趣,选你感兴趣的课程,不要困扰于别人怎么说或怎么想。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在大学里你的热情会创造出很多点,在你随后的生命中你会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在他著名的斯坦福毕业典礼演讲中,他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大学里修了看似毫无用处的书法,而十年后,这成了苹果Macintosh里漂亮字库的基础,而因为Macintosh有这么好的字库,才带来了桌面出版和今天的办公软件(例如微软Office)。他对书法的探索就是一个点,而苹果Macintosh把多个点联结成了一条线。所以不要太担心将来你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也不要太急功近利。假如你喜欢日语或韩语,就去学吧,尽管你的爸爸曾说过那没什么用? 。尽兴地选择你的点吧,要有信念有一天机缘来临时,你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画出一条美丽的曲线。 Do your best in classes, but don’t let pressure get to you. Your mother and I have no expectations for your grades. If you graduate and learn something in your four years, we would feel happy. Your Columbia degree will take you far, even if you don’t graduate with honors. So please don’t give yourself pressure。During your last few months in high school, you were so happy because there was little pressure and college applications are finished. But in the past few weeks, we saw you are beginning to worry (did you know you bite your nails when you are nervous?). Please don’t be worried.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that you learned. The only metric you should use is that you tried. Grades are just silly letters that give the vain people something to brag, and the lazy people something to fear. You are too good to be either. 在功课上要尽力,但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你妈妈和我在成绩上对你没什么要求,只要你能顺利毕业并在这四年里学到了些东西,我们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毕业时没有获得优异的成绩,你的哥伦比亚学位也将带你走得很远。所以别给自己压力。在你高中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因为压力比较小,大学申请也结束了,你过得很开心,但是在最近的几个星期,你好像开始紧张起来。(你注意到你紧张时会咬指甲吗?)千万别担心,最重要的是你有在学习,你需要的唯一衡量是你的努力程度。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而你既不虚荣也不慵懒。 2003年全家福 Most importantly, make friends and be happy. College friends are often the best in life, because during college you are closer to them physically than to your family. Also, going through independence and adulthood is a natural bonding experience. Pick a few friends and become really close to them – pick the ones who are genuine and sincere to you. Don’t worry about their hobbies, grades, looks, or even personalities. You have developed some real friendships in high school in your last two years, so trust your instinct, and make new friends. You are a genuine and sincere person – anyone would enjoy being your friend, so be confident, outgoing, and pro-active. If you think you like someone, tell her. You have very little to lose. Give peopl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don’t stereotype and be forgiving. People are not perfect, so as long as they are genuine and sincere, trust them and be good to them. They will give back. This is my secret of success – that I am genuine with people and trust them (unless they do something to lose my trust). Some people tell me that occasionally I would be taken advantage of. They are right, but I can tell you that that loss is nothing compared to what I gained. In my last 18 years leading people, I have realized that only one thing matters – to gain the trust and respect of others, and to do so, you need to trust and respect others first. Whether it is for management, work, or friendship, this is something you should ponder. 最重要的是在大学里你要交一些朋友,快乐生活。大学的朋友往往是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因为在大学里你和朋友能够近距离交往。另外,在一块儿成长,一起独立,很自然地你们就会紧紧地系在一起,成为密友。你应该挑选一些真诚诚恳的朋友,跟他们亲近,别在乎他们的爱好、成绩、外表甚至性格。你在高中的最后两年已经交到了一些真正的朋友,所以尽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再交一些新朋友吧。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任何人都会喜欢跟你做朋友的,所以要自信、外向、主动一点,如果你喜欢某人,就告诉她,就算她拒绝了,你也没有损失什么。以最大的善意去对人,不要有成见,要宽容。人无完人,只要他们很真诚,就信任他们,对他们友善。他们将给你相同的回报,这是我成功的秘密——我以诚待人,信任他人(除非他们做了失信于我的事)。有人告诉这样有时我会被占便宜,他们是对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以诚待人让我得到的远远超过我失去的。在我做管理的18年里,我学到一件很重要的事——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先去信任和尊重他人。无论是管理、工作、交友,这点都值得你参考。 Do keep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nd stay connected to them, but do not use them as substitutes for college friendship, and do not spend too much time with them, because that would eat into your time to make new friends. 要和你高中时代的朋友保持联系,但是不要用他们来取代大学的友谊,也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老朋友身上,因为那样你就会失去交新朋友的机会了。 Start planning for your summers early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learn? 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college that might change your mind? I think your plan of studying fashion is good, and you should decide where you want to be, and get into the right courses. We of course hope you come back to Beijing, but you should go where you think is best for you. 你还要早点开始规划你的暑假——你想做什么?你想呆在哪儿?你想学点什么?你在大学里学习是否会让你有新的打算?我觉得你学习艺术设计的计划很不错,你应该想好你该去哪儿学习相应的课程。我们当然希望你回到北京,但是最终的决定是你的。 Whether it is summer-planning, or coursework planning, or picking a major, or managing your time, you should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In the past, I have helped you quite a bit, whether it is in college application, designing you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r picking the initial coursework. I will always be there for you, but the time has come for you to be in the driver’s seat – this is your life, and you need to be in control.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 exhilarating feeling in my life –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skip kindergarten,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change to computer science major,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leave academia for Apple,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go to China,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go to Google, and most recently, that I got to decide to start my own business. Being able to decide means you get to live the life that you want to. Life is too short to live the life others do or others want you. Being in control feels great. Try it, and you’ll love it! 不管是暑假计划,功课规划,抑或是选专业,管理时间,你都应该负责你的人生。过去不管是申请学校、设计课外活动或者选择最初的课程,我都从旁帮助了你不少。以后,我仍然会一直站你身旁,但是现在是你自己掌舵的时候了。我常常记起我生命中那些令人振奋的时刻——在幼儿园决定跳级,决定转到计算机科学专业,决定离开学术界选择Apple,决定回中国,决定选择Google,乃至最近选择创办我的新公司。有能力进行选择意味着你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生命太短暂了,你不能过别人想要你过的生活。掌控自己的生命是很棒的感觉,试试吧,你会爱上它的! I told your mom I’m writing this letter, and asked what she wanted me to say. She thought and said: “just ask her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Simple but deeply caring – that is how your mother is, and that is why you love her so much. In this simple sentence is her hope that you will become independent in the way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 that you will remember to take your medicine, that you will get enough sleep, that you will have a balanced diet, that you will get some exercise, and that you will go see a doctor whenever you don’t feel good. An ancient Chinese proverb say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be nice to your parents is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This is because your parents love you so much, and that if you are well, they will have comfort. You will understand this one day when you become a mother. But in the meantime, please listen to your mother and take care of yourself. 我告诉你妈妈我在写这封信,问她有什么想对你说的,她想了想,说“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很简单却饱含着真切的关心——这一向是你深爱的妈妈的特点。这短短的一句话,是她想提醒你很多事情,比如要记得自己按时吃药,好好睡觉,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不舒服的时候要去看医生等等。中国有句古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的意思用比较新的方法诠释就是说:父母最爱的就是你,所以照顾好自己就是孝顺最好的方法。当你成为母亲的那天,你就会理解这些。在那天之前,听妈妈的,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女儿和爸爸 College is the four years where you have: ? the greatest amount of free time ? the first chance to be independent ? the most flexibility to change ? the lowest risk for making mistakes So please treasure your college years – make the best of your free time, become an independent thinker in control of your destiny, evolve yourself into a bi-cultural talent, be bold to experiment, learn and grow through your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大学是你自由时间最多的四年。 大学是你第一次学会独立的四年。 大学是可塑性最强的四年。 大学是犯错代价最低的四年。 所以,珍惜你的大学时光吧,好好利用你的空闲时间,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思考者,发展自己的多元化才能,大胆地去尝试,通过不断的成功和挑战来学习和成长,成为融汇中西的人才。 When I faced the greatest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my life in 2005, you gave me a big hug and said “bonne chance”, which means “good luck” and “good courage”. Now I do the same for you. Bonne chance, my angel and princess. May Columbia become the happiest four years in your life, and may you blossom into just what you dream to be. 当我在2005年面对人生最大的挑战时,你给了我大大的拥抱,还跟我说了一句法语“bonne chance”。这句话代表“祝你勇敢,祝你好运!”现在,我也想跟你说同样的话,bonne chance,我的天使和公主,希望哥伦比亚成为你一生中最快乐的四年,希望你成为你梦想成为的人! Love, Dad ( Mom) 爱你的, 爸爸(和妈妈)
8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印不参与对华“包围网”是明智选择
dongzg101 2011-8-14 15:44
印不参与对华“包围网”是明智选择 2011-08-13 23:06:59 浏览 52072 次 | 评论 16 条 印不参与对华“包围网”是明智选择 时评/三杉 图/来自网络 人民网东京8月13日电(记者 于青)据共同社报道,对于日本和美国部分人士所期待的“对华包围网”,印度似乎无意加入其中。印度不仅经济发展迅速,最近还稳定了与中国的关系。印度看准多极化时代的全球动向,对于作为大国必要条件之一的外交政策独立,印度摆出了毫不动摇的姿态,值得安于日美同盟框架现状而停止思考的日本学习。 印度总理辛格在20年前任财政部长时,发布了经济自由化政策。此后,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倍,家庭储蓄增长10倍,电话(含手机)签约数增长1700倍,发展速度惊人。 美国曾向印度暗送秋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7月前往印度商业城市钦奈(Chennai),强调了民主主义、市场经济、加快信息通讯等美印共同利益,提议为印度洋、太平洋的航海自由展开军事合作。在美方的这一热切讯息中,包含了构建对华包围网之意。 不过,印度并不愿意被卷入美方“对华”战略。印度外交部人士认为,“印度已开始与中国利害关系一致”。首先是中印两国均面临保持经济增长、消除贫困这一首要课题。 印度资深媒体人、战略问题专家瓦拉达拉杰(Varadarajan)表示:“印度没有余力与中国产生纷争。中印的国家安全现状除“稳定”外别无其他,印度不愿意被美国操纵决一胜负,而是期待双赢。”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中心主任、中印关系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存在增加就业、少数民族问题等许多难题,不会与印度发起战争。”虽然两国过去曾发生过三次战争,但双边关系正日趋改变。 印度也存在着贫富差距、与巴基斯坦紧张关系、持有核武器等许多问题。但在目前这个世界多极化、不可能像冷战时代那样划分敌我阵营的时代,印度不轻易结盟的智慧无疑是出于对自身未来的信心。 中印关系虽然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各自都有相似的地方。其共同的意愿,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与邻国和平共处。 由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中国政府五十多年来奉行的外交准则,是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因此中印双方都不愿意发生战争,这就是两国最大的共同点。 为什么日本和美国部分人士所期待的“对华包围网”,印度似乎无意加入其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印双方都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而采取各自的独立外交,奉行和平共处原则,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日美的共同目标就是围堵中国,而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手段之一。他们看到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就感到担心。如果中国的强大与印度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封堵中国的企图就无法实现。因此,美日是不愿看到中印关系改善的。 其实,印度并不愿意被卷入美方“对华”战略,在全球变暖、能源和北极圈开发等问题上,印度也有必要与中方合作,反击发达国家对新兴国家的打压。作为大国的中印两国,具体落实亚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展开合作,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正是: 围堵中国手段多 拉拢印度堵中国 美日企图不好使 印度不愿围中国
1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题
quiller 2011-8-2 10:52
刚刚开始做科学的人,有可能有一个idea,但是没有钱,应该怎么办? 有可能有一个idea,但是课题组不支持,应该怎么办? 有可能有一个idea,但是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似乎后者更有意思,是应该坚持原来的还是应该追寻新的东西? 昨天和教授吃饭,只敢开口问最后一个问题,教授毫不犹豫的说,应该坚持;然后加了一句,要勇于冒险! ~~~!唉,如果我们都是Excellent Prof.当然是应该去冒险啊,但是我们现在是连稻草都没有的东东哦!
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