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百年孤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百年孤独
热度 1 pingguo 2014-4-20 11:02
一 一列火车驶入他的故乡, 用去若干年。这段时光, 他活得像一只狐狸, 一群狐狸中最孤独的狐狸。 车上坐着他一人,马尔克斯, 其余的人若隐若现。 他们如同森林里的各色动物, 他发觉他们的同时他们正在消失。 但他们随时会交替出现, 为的是给他讲故事。 每当讲到精彩之处,他们便逃逸, 像一条鱼一只兔或一只燕子那样, 留下他一人在车厢里猜想结局。 二 他只是路过他的故乡,永远只是路过。 站台上人潮涌动。 他认定一个背影是他自己, 与所有人行走的方向相反。 三 他们的故事最终成了他的故事。 他自己的故事,刚刚讲了一个开头, 他们便用陌生的眼光看他,纷纷隐去, 仿佛他的语言里藏着怪异的暗器。 属于他的更本质的东西,他的爱情, 他小心翼翼,让它沉入光阴的湖底。 四 他的听众包括熟悉与陌生的女人。 他说女人的好奇心永远像儿童。 其中一个女人的名字,像惊飞的鸟, 他再也无法提起。 他发现他完全可以忘记,当他成为 一片羽毛,不知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五 他的工艺品,除了用文字做原料, 还有白银。他说那是不会融化的雪。 可是他习惯用疯狂的火焰将其融化, 做成梦的样式。 那也是他处理文字的方式。 他一面做着这些,一面逃避着时间, 那突如其来的风的剑影。 六 回忆,像行刑队射出的子弹。 也可能只是回声。 也可能只是闪念。 七 当他返身走向杂草与荆棘, 回忆的毒蛇,用花香咬住他, 了无痕迹。他随口说到, 生活是用来绝望的。 八 昨天的绝望或许尚未成熟, 那正是时间到达今天的目的。 九 一个波浪推着另一个波浪, 在一片模糊的声音里渐行渐远。 他说,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四季的起点在冬天, 他把那里的冰雪定义为纯粹。 终点自然就是秋天, 他将收获落叶与绝望的果实。 用微笑或者用哭泣。 他只是他的语言的影子。 他看见忧伤的秘密, 色彩又深了一层。 时间再次进站。他随口说到, 美,仿佛镶嵌着神的孤独。 2014-04-19
个人分类: 诗歌|2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在孤独百年的国度留下百年孤独
wangfutao 2014-4-18 22:35
拉丁美洲的孤独 ——马尔克斯 1982 年诺贝尔奖获奖演说 安东尼奥·皮加费塔,一位曾陪同麦哲伦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航海家,在经过我们南美洲时写了一本严谨的编年史。然而它却像一部凭空臆想的历险记。他说他见过一些肚脐儿长在背上的猪,见过一些没有爪子的鸟儿,母的卧在公的背上孵蛋,还有一些鸟儿像鲣鸟那样没有舌头,嘴巴像汤匙。他说,他还见过一种怪兽,长着骡头骡耳,驼身鹿蹄,吼叫声像马嘶。他说他们在巴塔哥尼亚遇到的第一个土著人面前放了一面镜子,那个容易激动的巨人看见自己的形象后竟恐惧得失去了理智。 那本书很薄,但很迷人。书中已经依稀可见我们今天的小说的萌芽,但是它还远非那个时代我们的现实的最令人惊奇的见证。西印度群岛的编年史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些数不胜数的见证。我们那个如此令人向往的虚幻之国“黄金国”,在漫长的年代里曾在许多地图上出现并按照绘图员的想象改变着位置和形式。为了寻找“青春永驻泉”,神话般的人物阿尔瓦·努涅斯·卡维萨·德·巴卡竟然在墨西哥北部考察了8年。在一次古怪的探险中,队员之间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在 出发时的600人中,只有5个人到达了目的地。在那么多永远是难解之谜的事件中,还有一个 11000 头的骡子队。每头骡子都驮着100磅黄金。有一天它们从库斯科出发,去交付阿塔瓦尔帕的赎金,却永远没有到达目的地。后来,在殖民地时期,人们在卡塔赫纳出售若干在洪水淹没过的土地上饲养的母鸡,其鸡胗里居然包裹着金砂粒。我 们的先辈们这种关于黄金的连篇呓语直到不久前还缠绕着我们。就在上世纪,一个负责研究在巴拿马地峡铺设一条洋际铁路的德国考查团还断言,只要路轨不用当地缺乏的金属铁来制造,而用黄金来制造,计划便能得以实现。 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独立并没有使我们摆脱疯癫无知状态。曾3次对墨西哥实行独裁统治的安东尼奥·洛佩斯·德·圣安纳为了埋葬他那条在所谓的糕点战争中失掉的右腿,他下令举行了极为豪华的葬礼。加西亚·莫雷诺将军作为专制君主统治厄瓜多尔长达十六年,他死后身上依然穿着他那身华贵的军服和挂满了勋章的胸甲,坐在总统座椅上让人守灵。萨尔瓦多通神的暴君马克西米利亚诺·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降军在一次野蛮的屠杀中竟然剿灭了三万农民。而为了查验食物是否被下了毒,他还发明过一种摆锤,并下令将全部公共照明灯具用红纸罩起来,以防猩红热传染流行。立在特古西加尔帕大广场的佛朗西斯科·莫拉桑将军的纪念像实际上是在巴黎一家旧塑像仓库里买来的奈伊元帅的塑像。 十一 年 前,当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即智利的巴勃鲁·聂鲁达已在他的讲话中指出了这个问题。从那时起,关于拉丁美洲的那些子虚乌有的消息便以空前猛烈的气势闯进了欧洲善良的、有时会是邪恶的意识里。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祖国,男子充满了幻想,女人足可以载入史册,他们那种极端固执的性格常和神话传说混同一起。我们不曾有过片刻的安宁。一位合法的总统以他那陷入火海的府第作堑壕,单枪匹马和整整一支军队作战,直到壮烈地死去。两起可疑的、永远查不清的空难 使另一个心灵高尚的人夭折,使一名恢复了本国人民的尊严的民主军人丧失了生命。在这段时间里,发生过五次战争,十七次政变,出现了一位以上帝的名义在当代拉丁美洲进行第一次种族灭绝的穷凶极恶的独裁者。与此同时,有两千万拉美儿童不满两岁便不幸死去,这个数目比西欧自1970年以来出生的人数还要多。由于暴力镇压而死去的人几乎有十二万之多,这就如同今天我们对乌普萨拉城的全体居民今在何方毫无所知。无数孕妇被捕后在阿根廷监狱里分娩,但是至今不知道她们孩子的下落和身份,他们不是被暗中送人收养便是被军事当局监禁在孤儿院里。为了避免此类事情不再发生,整个大陆大约有二十万男女献身,其中十万多人死在中美洲三个极权主义的小国即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倘若此事发生在美国,按照比例计算,4年内死于暴力的人数可达160万 。 在具有热情好客传统的智利,逃亡者多 达100万,占本国公民的10%。乌拉圭这个只有250万人、被认为是本大陆最文明的小国,每5个公民中就有一个在流放中消失。萨尔瓦多内战自1970年起几乎每20分钟就多出一个难民。如果将拉丁美洲的流亡者和被迫移居国外的侨民组成一个国家,其人口总数将比挪威还 要多。 我敢说,今年值得瑞典学院注意的,正是拉美这种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只是它的文学表现。这一现实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每时每刻都决定着我们每天发生的不可胜数的死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干涸,充满灾难和美好事物的创作源泉。而属于这个源泉的我,这个流浪在外、怀念故乡的哥伦比亚人,不过是被机运指定的又一个数码。这个非凡的现实中的一切人,无论诗人、乞丐、音乐家、战士,还是心术不正的人,都必须尽少地求助于想象,因为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孤独之症结所在。 既然这些困难把属于它的精华的我们变得头脑迟钝了,那也就不难理解世界这一边的理性主义的、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的天才们为什么找不到解释我们的有效方法了。如果不提生活中的灾难并非同样降临在每个人头上,也不提我们为寻求自己的身份而进行的斗争跟他们过去一样是艰苦的、残酷的,那么,他们那般坚持用衡量他们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我们,便是可以理解的。用他人的图表来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使得我们愈来愈不为人知,愈来愈不自由,愈来愈孤独。令人尊敬的欧洲如果站在自己过去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它会更能为世人理解。不妨回忆一下:伦敦为了建造它的第一道城墙,花 费了300个年头,又用了300年才得到了一名主教,罗马在混沌不清的黑暗中争斗了20个世纪才由一位埃特卢里亚国王在历史上建立了该城,今天以其松软的干酪和无敌的钟表娱悦我们的、和平的瑞士人却曾在十六世纪作为碰 运气的战士血洗过欧洲,即使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各帝国军队出钱雇佣的 1万2 千个士兵还曾把罗马洗劫一空,夷为平地,砍死了八千居民。 我并非试图实 现23 年前托马斯·曼在此赞扬的托尼奥·克勒格尔那些把纯洁的北方同热情的南方连结起来的梦想。但是我认为,头脑清楚,也曾在此为缔造一个更人道、更公正的伟大祖国而奋斗的欧洲人倘若彻底修正看待我们的方式,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如果不具体地采取合法的行动支持那些幻想在世界的分配中享有自己的生活的人民,仅仅同情我们的梦想不会使我们对孤独的感觉有所减少。 拉丁美洲不愿意、也没有理由成为棋盘上的一个没有独立意志的“相”,也毫不幻想将自己的独立与独特发展的计划变成西方的渴望。然而,尽管航海的成就大大缩短了我们美洲和欧洲的距离,但似乎扩大了彼此间的文化差距。为什么在文学上可以没有保留地赞同我们的独特性,我们在社会变革方面所做的艰难尝试却受到种种怀疑而遭到否定呢?为什么认为先进的欧洲人试图在他们的国家实行的社会正义不可以成为拉丁美洲在另一种条件下以另一种方式奋斗的目标呢?不!我们历史上遭受过的无休无止的暴力和悲剧是延续数百年的不公正和难以计数的痛苦的结果,而不是在离我们的家园三千里(西班牙里,相当于五公里半—译者)外策划的一种阴谋。但是许多欧洲领导人和思想家却像忘记了年轻时代建立的疯狂业绩的祖辈那样幼稚地相信这一点,好像除了依靠世界上的两位霸主生活外便走投无路。朋友们,这便是我们的孤独的大小。 然而,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动荡,甚至还有多少个世纪以来的永恒的战争,都没有能够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牢固优势。这个优势还在增长、还在加速:每年出生的人口比死亡的人口多七千四百万。这个新生的人口的数量,相当于使纽约的人数每年增长7倍。他们中的大多数出生在财富不多的国家,其中当然包括拉丁美洲。与此相反,那些经济繁荣的国家却成功地积累了足够的破坏力量。这股力量不仅能够将生存至今的全人类,而且能够把经过这个不幸的星球的一切生灵消灭一百次。 在跟今天一样的一天,我的导师威廉姆·福克纳曾站在这个地方说:“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如果我不能清楚地意识到32年前他所拒绝接受的巨大灾难,自人类出现以来今天第一次被认为不过是科学上的一种简单的可能性,我就会感到我站在他站过的这个位置是不相称的。面对这个从人类发展的全部时间看可能像个乌托邦的令人惊讶的现实,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的寓言创造者感到我们有权利认为,创建一个与之对立的乌托邦为时还不很晚。那将是一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在那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在那里,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在那里,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世家终会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 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 ——马尔克斯诺贝尔授奖词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 拉尔斯·吉伦斯顿   瑞典文学院决定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并不意味所选择的是一位不见经传的无名作家。   作为一个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以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1967 )而赢得非凡的成功。这部作品已被翻译成许多种语言,销量达数百万册,而且它目前仍在不断再版,使新的读者以有增无减的兴趣去阅读它。一个平常的、才华远不如马尔克斯的作家,倘能写出这样一本有成就的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而马尔克斯却不断 从他的丰富想象和生活体验中去汲取素材,继续写出了可以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题材广阔宏大的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1975 ),以及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1 )、《恶时辰》( 1962 )和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1981 ),使他牢固地树立了作为一名杰出小说家的地位,完善了他的形象。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发表在报刊上,收集在专集中出版,足以证明加西亚·马尔克斯叙事艺术上的多方面的巨大才能,他的叙事才华又与娴熟的语 言技巧结合在一起,使他无愧于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语言艺术家。马尔克斯每出版一部新作就受到广大评论家和读者的欢迎,在各国翻译出版,以致成为一件世界性 的大事而显示出它的意义。   然而并不能由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获奖,就被看作某个在文学中不出名的地区从此闻名于世界。拉丁美洲之所以在当今的文化 领域中得到赞扬、在某些文学体裁中显示了活力,是因为古老的印第安民间文化,包括口头创作与来自不同时代的西班牙巴洛克文化、来自现代欧洲超现实主义及其 他流派的影响,在那里混合成了醇香而提神的美酒,而马尔克斯和别的拉丁美洲作家正是从这中间汲取了素材与灵感。政治上冲突——表现在社会上和经济上——增 加了知识分子对这方面关切的程度。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正像其他大多数拉丁美洲的重要作家那样,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站在广大民众一边反对暴力统治和经济剥 削。此外,他还是一名活跃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创作小说,在其他多种方面都具有独创性的、也是常常引起别人争议的著作问世,而且在题材上决不受政治生活的限 制。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虚构的马孔多镇,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人们在他写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常被引导到这个既神奇又真实的独特地方,在这些杰作中不禁令人联想到威廉·福克纳。他与福克纳相同,让那些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重复出现在不同点的作品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他们——或是充满戏剧性的场合,或是荒诞复杂的环境,这种离奇与错综复杂的描写,只有在荒唐的想象与疯狂的现实相结合才能做到。马尔克斯以奔放的遐想去结合传统的民间文化与文学的经典,使这种描写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生动感人的,类似于报告文学那样注重事实。在那种环境里,人们在狂躁与激动的困扰下,由于战争的荒谬致使勇 敢成为鲁莽、丑恶成为道义、乖巧成为疯狂。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独创的世界中,置身于一切事物幕后的总导演也许就是死亡。整个情节围绕着死亡——一个已经死亡、正在残废或将死亡的人开展。作者的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了他的作品特点,即至高无上的命运和历史对命运的无情的毁灭。然而这中间,作品又以灵活巧妙地叙事艺术使这种死亡意识和悲剧气氛为生命的活力所冲破。正是这种活力,代表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和具有启迪意义的生气勃勃的力量。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喜剧色彩和荒诞意识构成了令人欣慰的幽默。   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创造的的世界是一个微观的世界。它以纷乱喧嚣、使人迷惑的现实描绘,反映了这个大陆令人信服的财产与贫困的现实。也许不仅如此,这是一个宇宙,人类心灵与历史的动力结合在一起,不时冲击着混乱的界限——屠杀与繁衍。   加西亚·马尔克斯先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仅能抽象地描述一番您的作品的基本情况,只有您的那些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本身才是全面的,具有对全人类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然而。您的作品并不艰深难懂,相反,它们具有艺术上的形象生动和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力,这种概括是无法用抽象评论来估量的。因而,我要劝那些 没有读过这些作品的人们,应该去阅读它们。   我谨代表瑞典文学院向您传达最诚挚的祝贺,并请您从国王陛下手中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pdf 爱情和其他魔鬼 .pdf 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 .pdf 番石榴飘香 .pdf 劫持(剧本) .pdf 上校无人来信 .pdf 一个遇难者的故事 .pdf 族长的没落 .pdf
个人分类: 评论|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年孤独
sstone2009 2011-8-10 23:41
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他的表妹妻子乌尔苏拉以及村子里一群同样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一路跋涉,终于来到一个冥冥中要到的地方,并决定留下来,开辟新的村庄,于是便有了“马孔多”。 就在马孔多,一个新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波澜不惊地演绎开来,猪尾巴婴孩的顾虑、吉卜赛人智者的科学实验、教堂和里正的侵入、自由党和保守派的战争、美人儿蕾梅黛丝袅袅升空、两百节车厢运走三千多具香蕉公司工人的尸体抛到海里……当奥雷里亚诺看见“那孩子只剩下一张肿胀干瘪的皮,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路努力把他拖回巢去”,羊皮卷卷首的提要向他显现了——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从有了名字开始,由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开始有吉卜赛人来兜售货物,逐渐成为重镇,又有了第一任市长……最后,在《圣经》所载的龙卷风怒号中化作可怕的瓦砾与尘埃旋涡,马孔多承载了一个百年家族的兴盛与衰亡,一并被飓风抹去。 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出现。 (2011年8月7日至10日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晔译.百年孤独.第1版.海口:南海出版社,2011,6.)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