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际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会议5年来蜕化之思索
热度 17 王中任 2011-5-29 09:38
最近,关于国际会议泛滥的讨论很热烈,治理的呼声很高,我也来凑个热闹。说实话,近5年,我也参加过3次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归纳一下,其发展趋势是:参加会议的外国同行越来越少,平均年龄越来越小,讨论交流的效果越来越差。 笔者2007年参加了一个在厦门召开的ISPACS的国际会议,参会者有近1/3的来自外国的大学和企业,包括来自 乔治亚理工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学者和来自西门子等公司的工程师们,还有国内著名的李德仁、阮秋琦等教授,参会者绝大部分是30岁以上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就是一些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国内985院校几乎是每所学校都有代表,还有为数不少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年轻学者。论文虽然都不长,但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审稿和修改都比较认真,录用论文大约250篇。没有浪费纸张地印刷厚厚的论文集,只是每人发了个会议论文光盘。会议限制了放空率,取消了poster,要求人人上台讲。所以,分了很多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气氛热烈。当然,2天的会议后还是安排有一天旅游和厦门地方戏曲晚会。旅游既方便同行们单独深入交流,也放松一下身心,更能游览美好河山,向中外游客展示了厦门的魅力,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次会议,开阔了学术眼界,还交了不少的朋友,这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学术会议。 后来又参加过两次很失败的学术会议:ISISE2009和MVHI2010。这两国际会议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ISISE2009虽然还有不少的中年学者,可是学术水准不敢恭维,英文几乎都讲不清。到了MVHI2010,情况更为严重,参会的几乎都是25以下的年轻人,像我这种70后出生的人都成了老者了,当时有点惊呼中国的科技真是一日千里,未来充满了希望。等到会议开幕和讨论的时候,感觉真是“万分惶恐”,因为像我这种只是实实在在做了些工程应用研究的都推选到大会上第二个做报告,分会场的报告几乎都是滥竽充数。有个大学老师居然在讲自己如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仔细看看文章,除了文字是英文外,实在空洞无物。之后,我再也不敢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了。 试想想,造成5年来学术会议的蜕变,谁之过?都是谁在办会议?谁审批的国际会议?谁制定的学术评价规则?又是谁把在学术探讨之风搞的一塌糊涂? 说实话,相比越来越烂的教材出版和胡编乱造发表后无人看的大量中文期刊,我其实还是支持学术会议的,毕竟论文的根本宗旨是用来交流的,是用来传播知识和技术的。只要认真审稿、认真组织、认真交流,学术会议还是有生命力的。 期待学术会议回归国际化,回归交流本质。
个人分类: 科研总结|7442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学网最火的博主
热度 21 sheep021 2011-4-9 19:54
若按单周博客排行统计,许培扬最火 , 许培扬博客 若按 博客总排行 统计, 黄安年 最火 , 黄安年的博客 若按 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 统计, 饶毅 最火 , 饶毅的博客 若按全球变化领域统计, 杨学祥 最火 , 全球变化- 杨 学祥的博客 若按应急管理领域统计,陈安最火, 陈安的地盘 若按好色之徒统计,学宽、广福最火 若按孤独程度统计,远新最火 若按退休专家统计, 黄安年 最火 若按 民间科学家 统计,鸿飞最火 若按地质专业统计, 嵇少丞 ,魏东平最火 若按信息研究统计, 武夷山 最火 若按地理专业统计, 王铮 最火 若按哲学统计, 周可真、侯成亚最火 若中医专业统计, 张三火 最火 若按 色文集 统计,陈辉、 曾庆平 最火 若按 反面教材 统计, 吴宝 俊最火 若按力学专业统计, 戴世强 最火 若按容量统计,王德华最火 若按催化领域统计, 马臻 最火 若按镜子统计, 李维 最火 若按拆字水平统计, 吕喆 最火 若按大林寺桃花统计, 迟菲 最火 若按物理+佛+道+中医+科普统计, 黄锦芳 最火 若按象限论,liuli66最火 若按发发统计,海秀最火 若按时空纠缠统计,王号最火。 若按…… 不难发现,只好设定一个特定标准,每个博主都能获得一个“最火” 的称号 呵呵,这就是科学。科学的理论和结论必须有一个边界和条件才能成立。超出这个边界,正确的科学理论就会不适应,就是变成错误。 据说,最先发现这一规律的是伦敦的一个裁缝。 据说,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这三个裁缝的手艺都非常不错,但是,一条街上的生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的生意都做得差不多。三个裁缝都想着怎么样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使自己的生意超过其他两个裁缝。 一天,一个裁缝想来想去,觉得要把自己的手艺让顾客知道才能达到效果,于是,他在自己的橱窗里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他认为这样就能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了。 看到第一个裁缝想出这样的办法,另一个裁缝受到了启发,在同一天也挂出了一块招牌,企图压倒第一个裁缝,招牌上用大写字母写着:“英国最好的裁缝。”他认为这样自己的特点就比别人更明显了。 第三个裁缝看到前两个裁缝的招牌后,思考了很久。几天之后,他也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只写着:“本街最好的裁缝。”自从他挂出这个招牌后,生意络绎不绝,日渐兴旺。 从顾客可考证的角度看,到底哪个裁缝最好? 答案是很明显的,第三个裁缝才是最好的裁缝。 但是,我们的很多科学家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动不动就说,这个不科学,那个不科学。问他是么是科学,他也稀里糊涂。让俺说,科学玩的就是条件。没有约束条件,牛顿三大定律也不成立。 我们国内很多企业,眼界竟然不如伦敦裁缝,动辄即大谈特谈国际化,总爱说——我们是“国际企业”,“国际竞争力”“国际口味”等等,天天想入世界五百强,大学也天天想入“世界一流大学”,得奖也梦想获得“世界一流大奖”,发表文章也要“世界一流刊物”,引进人才更是要“世界级人才”,完全忽视了本土上的形象和本土优势。真有点一屋不扫,横扫天下之意。 不过,国内一些国家领导干部,倒是精通此道,在人员招聘时,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顺利入选,在招聘条件上量身定做,确保只有他这一个萝卜才能放进这个坑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11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从毛泽东的“针灸外交”谈当今“中医药国际化”
热度 1 sheep021 2011-2-11 14:45
作者:陈子久、肖志飞 目前,国内中医药界人士虽天天在叫“中医药国际化”,然而一个中医药的泱泱大国迄今却没有一个中成药能以处方药名义进入欧美等国主流医药市场;甚至还比不过日本、韩国这样的小国家。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记者以“中医药国际化”为主题采访了第一个将中国的《针灸全书》译成英文的“山外”人士——曾任美国总统府顾问、美国参议院核心成员的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和名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博士(获西医内科、哲学、法学三个学位的博士)。这位“山外来客”是否会对此看得更清楚些。   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医药国际化”的涵义?   张博士:这个问题要追溯到毛泽东时代。当年尼克松到中国访问,把中国的“针灸”带到了美国,动手术可用小小的银针来麻醉,病人不觉疼痛;此外,小银针还可治疗好多病,而没有毒副作用,这在西方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奇事。于是,一下子轰动了美国,继而全世界; 迄今已到了没有一国不在迷恋“针灸”的程度。若从政治上讲,这是毛泽东 “针灸外交”的伟大成功,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源头。 所以我认为中国政府提出“中药国际化”的本义是向世界各国弘扬历尽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药文化;出口中医药,治病救人,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为国创汇的同时,更是扬了国威,长了华夏民族的志气。我把它理解为新一代中国政府从“多嬴”角度出发的“中医药外交”。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中医药国际化”形成的背景?    张博士: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同时也受制药企业的推崇,因中药等天然药物研发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研发成功概率高,药品利润空间大,市场发展前景好,已成为一块诱人的奶酪。这就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   记者:国外是如何对待这次“中医药国际化”的浪潮?   张博士:这里有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一组数据:“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用中草药治病,预测今后5-10年,全球中药销售额将高达2000-3000亿美元”。所以欧美各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都对它垂涎三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快巨大的奶酪。   西方国家的决策者们认为,以中药为主的天然药物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把“中医药国际化”看成一场对中国的商战。既然是战争,就得讲究战略、战术。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中国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如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资源的优势、极为丰富的中草药原料优势、廉价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具有13亿人口庞大的医药市场优势等等,在挣中国人钱的同时,预先设置好药品的各种技术壁垒,阻止中国的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并藉此来瓜分国际中医药市场。在战术上目前他们有以下四种打法:   ——进口中国廉价的中药原料或中介体,到了他们国家后,经精加工或分成小包装,再加上人家国家的品牌,于是形成高附加值的洋中药或功能性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挣钱,还返销到中国,挣中国老百姓的钱。   ——在中国投资设厂,用中国的组方、中国的原料、中国的人工,还利用中国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生产出低成本高利润且是本土化的洋中药;他们运用内外夹攻的战术试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医药工业。目前世界前10强医药帝国的巨头都已长驱直入到了中国本土安营下寨,洋中药在商战中屡屡获胜,民族医药已经是峰火四起。   ——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获准专利数已高达1万多项,占我国同类专利的八成以上;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中国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族医药瑰宝,却成了西方人的摇钱树。西药的知识产权99%都是他们的,现在绝大部分中药专利技术也成了他们的,这是在知识经济年代里对我国民族医药工业使出最毒的一招。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关税壁垒虽然消除,但技术壁垒依然存在,而且技术的“游戏规则”由人家制定。如欧盟在去年出台的《传统药品法案》,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杜绝中国的中成药竞争欧洲市场。   记者:能否请您再举一些实例,说明西方等国对“中医药国际化”的狼子野心。   张博士:这是最近的一个例子,犹太国际的主脑人物洛克菲勒要求《世贸组织》中凡属其麾下的成员国禁止买卖中成药。欧盟首先响应,制定了《传统药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欧盟市场出口药品的生产厂家必须通过欧盟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准则》(GMP),出口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欧盟的进口商必须办理药品进口许可证”等等条款。该法案于2004年4月底一颁布,马上传来令国人不安的消息:仅以上海口岸为例,2004年5月份对欧盟的中药出口额共计1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了6成;其中对德国出口中药仅为1万美元,下降8成多,对法国、西班牙的中药出口几乎为零。该“法案”的出台,不仅在近期封杀了中国的中药,从长远分析,中国将要为此付出惨痛的机会成本和蒙受长期的经济损失,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单是在欧洲,而且还将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政府也马上跟风,计划在今年六月份开始禁止中国的中药进口(其实美国的医药,石油,纺织,武器,学术,电影和政治都一向操在洛克菲勒和他的同路人手中)。   日本最近也忙着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正名”,试图把以中医药为基础的“皇汉医学”、“汉方医学”改称为“东洋医学”,用改头换面之法来掠夺中国的民族医药文化。日本在这方面已尝足了甜头:“汉医学”不仅健康了他们的国民,还使其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大显身手,大捞金钱。如其生产的洋中药目前约占国际中药市场份额(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的80%(而中国只占3-5%,要算中成药更是少得可怜)。 再具体一点的,如日本一家中药企业将中国的“六神丸”改制成“救心丹”,去年市场销售额就高达1亿多美元。日本对中医药的种种举措,难道说,还不足以惊醒国人:“狼来了”。     美国在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的研究上更是不惜重金,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4年投入中药专项研究的经费约为2亿美元左右,要加上美国的制药企业和各种基金组织的经费,投入则更多,目的就是在未来的“中药市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也磨刀霍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中药当作一种战略性产业来发展。中国的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到了“狼烟四起”之地步。   记者:有没有人反对洛克菲勒等反华势力上述做法的?   张博士:目前世界上唯有加拿大政府最近通过了一个“国内法”,试图抵制“洛氏”的命令,效果如何,还待求证。近来,美国有些国会议员和一些上层人士对“洛氏”此举也有不同看法,因为这些正义人士认为:中国的中医药与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印度医学等均是世界文化的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仅属于这些国家,更是属于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社会的犯罪。再说,中国的中医中药也没招谁惹谁,她只会有益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中国的针灸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这些有见识有能量的美国人现已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反对“洛氏”这一伤天害理的阴谋。欧洲有些国家的人民也开始警觉:“洛克菲勒是否另有什么企图?” 并开始了抗争。 记者:现在有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批评传统的中医药不够科学,您认为呢?   张博士: 这个问题的表象在国内,其实根子在国外 。不久前,美国人Han Ruesch在颇具影响的《医学成就》(《 Medical Achieves》2004年9月份)杂志写了一篇题为“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Rockefeller Drug Empire)的文章。该文坦白地道出了缘由,洛克菲勒及其家族以学术基金会的名义,捐了一点钱给中国的医药界,美名其曰“帮助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目的就是要中国人对自己的中医药学术的根源与体系产生怀疑,以至于厌弃。然后打出拯救“中医中药”的美名,以“中医药国际化、科学化就是西化” 的幌子,达到彻底操纵、把控中国的中医药及其市场,完全有他们的战略预谋。文章中还讥笑有些中国学者、某些地方官员很贱,说用很少的钱就能收买了他们,懵懵懂懂地就出卖了中国最宝贵的民族医药文化和知识遗产,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效劳。   记得我年轻时读到蔡元培,傅斯年,胡适之等大师们的文章,说“中医药不科学,应该丢进纸篓里去。”当时我们都很激动,认为这些大名人、大学者的话都必定是真知灼见,一定错不了。尽管家里要我学中医(张博士出身在御医世家),但我还是叛逆地报考了西医,从台湾、日本到美国,一直读到博士。我这个喝洋墨水长大的西医,在临床中碰到不少涉及到全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我和好多颇具知名度的美国医疗专家都会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我又捡起祖上留给我的医书,研究起中医中药,在临床一用,还倒真灵;这时我才发现:中医药不是不科学,而是非常科学。比如说:中医学以“五脏中心论”为医学体系,认为人体的脏器和精神具有“相生相克”的统一性,局部的疾病是全身功能失调的反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偏阴偏阳谓之疾”;后来西医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医讲“上医治神”,近代西方医学研究也表明,人的精神因素和免疫功能有相当大关系。中医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是体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脏器。自誉为科学到牙齿的西方医学,在以前的解剖学里却并没有脾脏一说。后来,西医也发现了脾脏,而它的功能与中医古书上说的一模一样。还有以往西医教课书里,虽有胸腺一词,却说:我们不了解它的功能,甚至怀疑它的真实存在,或已经退化。直到八十年代,出了艾滋病后,西医才发现胸腺不但没有退化或失去功能,而且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道家医学将胸腺称为“膻中”或“心宫”,是人体“固本培元”(提高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若单从医理、脾脏和胸腺而论,中医药在对人体生生不息规律的认识上不但是客观的、整体的和科学的,而且还比西方医学早了2-3千年;若从《方法论》分析,中医药更是贴近人们的饮食起居,行之有效。什么叫科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存在的就是科学的。” 据考古证实,中医药已存在了5000——7000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民的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能说中医药不科学?   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医药也要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因此,国内有不少人士认为要达到以上“三化”,首先要做到“中药西制”,认为这是“三化”的大前提,应成为主流趋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博士: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不论是哪朝哪代或在哪个国家,社会再怎么发展,“药”是用来治病的本义不会变;用药过程中,安全的、能治病的药才是科学的、现代的,到哪个国家都会受欢迎。这就是我对药品“三化”的理解。据报道云南有家药品研发企业在古傣药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抗癌新药“三阳血傣”,不仅获得了中国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还将该药打入了埃及国家肿瘤医院,成为2004年度中埃两国政府的合作交流项目。因为用“三阳血傣”合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又是国际医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执行欧美医学系统的埃及卫生部就批准了“三阳血傣” 进入该国,这就是中国民族药国际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2、说到“中药西制”是否科学?首先要明确“中药”和“西药”的概念。中药是中成药、中药汤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的统称。临床上主要以中成药为主,其特色在其配伍,“君臣佐使”、“相生相克”的理论;其科学性就在于中药复方在提取(不论是小药罐煎煮,还是工业化生产中的复方超临界提取)过程中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提高。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不能按西方医学的要求加以表述,因为这属于不同的医药文化体系。西药泛指植化药、化学合成药、生物药、基因类药物。这类药物虽然物质基础清晰,在动物实验中也明确了药品的作用机理和“靶—标”关系;在临床应用中,西药对某些局部疾病也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同时也因其毒副作用较大而损伤了人体其它脏器及整体功能,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甚至致死亡。众所周知的“链霉素”致耳聋;“氯霉素”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应停”使孕妇产出了“海豹儿”;“息斯敏”因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早在8年前就相继被美国、日本、欧洲多个国家停用;美国默沙东公司用于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的药物“万络”,因会增加病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在2004年10月被紧急召回;凡此等等,举不胜举。所以说,药品的科学性并不在于“中制”还是“西制”,而是首先体现在安全性上,其次才是疗效。西药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与中药相比,其科学性也由此略见一斑。    3、“中药西制”后就不能再叫中药,这可从以下两个典型案例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麻黄汤”和“麻黄素”。2500年以前,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麻黄汤”用杏仁、桂枝、甘草与麻黄配伍,用来发汗祛除病毒,消炎降热,治疗初期感冒具有明显疗效。若因个体差异,病情不能在三天内改善,此方就不能再用,改用它方。因为发汗太过,就会导致虚弱。而“麻黄素”是用植物化学的方法从麻黄中提取出来的单体成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均十分清楚,是典型的西药(跟化疗药“紫杉醇”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道理一样),其功效:发汗去水,具有减肥和兴奋作用。美国药商将其用来做减肥药或兴奋剂,所以需要长期服用。不知道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并导致在美国有12人因服用此药而死亡。于是,美国的FDA下令禁止麻黄类药品,还闹到法院,但法院裁定: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不能证明其它麻黄类药品在剂量范围也有同样的毒副作用。法院最终宣判“麻黄无罪”,推翻了FDA的禁令。这就是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药“麻黄事件”,其实这就是“中药西制”惹的祸,还嫁祸于中药麻黄。    再一个例子是日本人曾就“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等七味药,用植化方法分别提取、纯化每单味药的有效成份,然后再将提出的七味有效成份混合。结果显示,用植化方法提取合成的“小柴胡汤”的疗效不如“君臣佐使”一锅煮的疗效。   从这两个案例就可看出“中药西制”后是西药,是用植物化学等方法提取出来的单体,如麻黄中的“麻黄素”。单从安全性分析,“中药西制”后,并不具有科学性的优势。   记者:能否请张博士给中国的中医药企业提些建议。   张博士:那么我就谈以下三点建议,供国内的中医药企业参考。   ——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市场。过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领土,现在是侵占市场。市场丢失了拿什么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药企业不要去盲目地去追求“三化”而去搞“中药西制”。这样做是“东施效颦”,自我出丑,自毁长城。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说得重一点,就是助纣为虐。   ——洋人们自从尝到了“针灸”的甜头后,现在是一发不可收。想得寸进尺地吃掉整个中医中药。就拿在美国的实际情形来说,中医药逐渐被美国人认同,各州纷纷立法予以承认。从另一角度讲,洋人们不是要我们的中医中药吗,行!咱们就来个奇货可居。这不就成了我们的大好形势?但人家也已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点,要跟我们商战,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也要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战术,利用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固守中国本土市场的基础上,选中进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突破口,为国争光。   —— 中医中药是华夏民族先民们伟大科学智慧的结晶,为我民族的强盛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海内外中国人的骄傲。因此,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患上“洋大人综合症”,若用我们的中医药去跟洋人接轨,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还会遭洋人们白眼;讲得难听一点,人家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人家数钱。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bioon)
热度 1 nooney1986 2011-1-20 12:40
2010年8月7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部联合在北京召开"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启动暨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报告会",向全国通报:天士力已经圆满完成了复方丹参滴丸的美国Ⅱ期临床试验。据悉,天士力正积极为全球规模的FDA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做好全面准备,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使复方丹参滴丸成为首个在欧美主流医药市场以药品身份上市的中成药。这不仅开启了中药国际化的历史新篇,改写了美国FDA历史上从未有复方药通过的历史,而且还向世界进一步证明中药现代化是一条成功之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中国的现代中药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创造出辉煌业绩。 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已经走过了漫漫十年,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一大批企业致力于推动中药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企业发展之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珠海拾贝,笔者围绕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将各方见解汇聚一堂,以飨读者。 中药走向世界的氛围正在形成,专家呼吁 用现代手段挖掘中医药这座宝藏 "我们要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多个场合提出,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对于有机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有着较深入的研究。日前笔者在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采访了他。 陈凯先说,中医药是我国的科学宝库,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一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面对当代许多疾病的挑战,特别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西方医学的思维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医药由于主张标本兼顾、整体系统治疗等一系列辩证的思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些中药的物质基础不明确、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不清、药物生产的质量不能很好的控制等等。这些原因限制了中药的发展,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的普及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用现代的手段挖掘中医药这座宝藏。在中药新药研究方面,我们一方面要进行有效组分研究,这项研究与西方植物药开发的思路基本一致。但组分研究不能充分体现复方的作用,为此我们还要下力气进行复方研究。陈凯先说,近几年来,我国中药走向世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中药在机理研究上、在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国家在中药整体发展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版的2010中药药典中对中药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对推动新药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世界上对中药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改观,中药走向世界的氛围正在形成。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治疗缺血性 中风 的芹菜甲素、治疗肝纤维化的扶正化瘀胶囊等。特别是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让国人非常兴奋、高兴,象征着中药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意义不仅是天士力的一种产品走向世界,而且表明复方中药进入全球市场。 "我们许多科学家通过运用现代手段对中药进行研究,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特别是中药多组、多靶点对付疾病的独特效果,让很多人对中药刮目相看,我相信中药一定会走向世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前不久召开的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说。杨宝峰是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对中西药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曾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以及关于增强中草药药效的新理论,为中药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宝峰说,中药千百年来在我国老百姓中广泛使用,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科学的考验,证明了其药效作用。这其中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天士力通过中药现代化,推进中药国际化,给中药界带了个好头,可喜可贺。同时这也向世界表明,中药是科学的,是可以被西方接受的。对此,国家应当支持并鼓励更多的中药企业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中药走入国际市场。 杨宝峰认为,中药研究有两大趋势,一是纯化,与西药接轨。通过纯化进一步弄清中药的成分,进而向西药一样弄清其作用机理。二是有效组分群研究或复方研究。中药大多都是多组分,作用也是多靶点,对于这类药要完全像单一成分的西药那样,完全搞清楚其成分几乎不可能。多组分、多靶点,是中药治病的特点和优势。目前许多疾病都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单一成分、单一靶点进行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反而对这类疾病中药往往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中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组分或复方研究,用现代科技手段基本弄清其机理,做到质量可控。 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已是客观现实,但是,新药研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化学药物为主导的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化学创新药物越来越困难。这种形势就给中药创新并走向国际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医药走向国际化面临巨大威胁。目前,国外已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开发植物药,而且得到了金融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中药如果不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快速走向国际化,丧失的就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局部市场,而可能丧失了对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中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是中医药与现代西医药融合的过程,是语言工具转换、技术方法转变、理念意识转变,最终达到标准统一的过程。 2010年初,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经多年探寻,使我们感到,只有深入国际才能认知国际,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善于在纷繁的事项中去牢牢把握标准、平台和人才三个要素,以这三个要素的过硬功力,与世界对话。 第一,标准体系要国际化。中药标准不能笼统地说与国际接轨。中医药国际化的本质是现代中药标准的国际化,只有现代中药标准国际化,才能从分子水平说清楚复方中药组分,把"膏散丸丹、神仙难辨"演绎成为"创新中药、数字解析",打开中医药神秘的"黑匣子"。 第二,产业平台要现代化。现代中药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立于现代化的产业平台。药品质量源于研发、产于制造、惠于营销服务,产业平台现代化是求索中医药国际化的要件与硬件。 第三,人才梯队要高端化。致力中医药国际化,既需要具有国际化韬略和胆略的决策者,还需要既懂药政又懂专业且有沟通和领导能力的高级人才。企业的整体运行,需要有从事技术的、管理的、营销的等专业顶尖型、知识复合型,从领头人到执行者的人才梯队。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我们要敢为人先,勇敢地"走出去",体现新时代的企业科学精神;还要"走进去",实现中西医药融合融通;更要"走上去",实现技术标准对接,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作者系天士力集团董事长(原载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0日12版 ) 中医药开发亟待建立"国标" 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14位两院院士及20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我国医药卫生产业的未来展开深入探讨。不少与会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应把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作为一项战略重点,着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以此带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升级。 我国化学药物开发落后西方40年 在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定》中,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让与会的2000多位专家倍感振奋。据统计,2010年中国的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56亿元,同比增长22%,明年中国就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药品市场。但是面对这一庞大市场,相关资料却显示,2006年中国注册的6500多种新药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种。迅速提升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但如何才能找到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呢?在本届年会上,不少专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中药产业。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孙鹤道出了其中的原由,"化学药中国的研究大概比西方晚了40到50年,而西方他们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和非常强的研究团队,即使这样西药现在逐渐逐渐也进入了一个研发的瓶颈状态,中国要在化学药上想要赶超西方相对比较困难。中药呢因为老外没有,而中国有大量的历史研究经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在中药的开发上中国可能确实领先一步。" 中医药标准化难控制 中医药开发要实现质的飞跃,并走向国际市场,一个必须克服的问题就是中药制剂的标准化生产。曾在美国从事过多年药品开发工作的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孙鹤坦言,目前中医药在标准化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困难,首先在药材来源方面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无法控 制药 材质量,而企业内部也缺乏精通各国药政管理的人才。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中药的多组分成分,也让中药在作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方面面临着难以控制的危险。 孙鹤说,由于中药是多组分的岩体,对于那些治疗窗比较宽的好办,因为安全性很高。所谓治疗窗比较窄就是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的范围比较近的,像地高辛它只有一倍,也就是说一份剂量有效,两份剂量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像这样的单独成分还能控制很好,但是要是多组分的也是那么窄的治疗窗就很难控制了"。 但重重困难并没有阻止中国中药企业艰辛的标准化进程。2010年8月份由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经过13年的严格审核,确证其为安全、有效的中成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说,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一步。"因为西药的评价标准和我们对中药的评价它是不一样,复方丹参滴丸是走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因为它很多做法可以让国际认可,那这里面可以积累很多经验,让更多的产品更多地走向国际,我想这是一个趋势"。 中医药开发亟待建立"国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看来,中药制剂通过美国的严格审查固然可贵,但长期来看,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资源,中药企业须苦练内功,努力提升药品科技含量,最终建立"中国标准"才是上上之选。"中药标准是国外给我们设置的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要适应中国的标准,所以说我个人认为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被国际接受,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国际上要接受我们的标准。" 饶子和院士的观点得到了孙鹤的赞同。他表示,中医药的标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一两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实现,而鉴于近年来韩国不时上演的"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闹剧,应必须尽快建立我国中药生产的标准。另外,孙鹤说,目前我国的26家药企已经组成了一个中国医药国际化联盟,这个联盟不仅将协同与各国药监部门谈判,还将力争通过产品的输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信赖中医药。"如果你一个药品打到美国市场你还形不成气候,最好有十个产品都是治疗美国疑难杂症的,那中药的品牌和地位一下就竖起来了,等于无形之间,中国的十几家企业就在制定国际植物药的标准,不光光是买药这一件事,实际上是在影响一个认知度和生活理念,最后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输出"。
个人分类: 生物产业观察|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草吃的聪明羊02-鹰语
dthome9180 2010-9-17 11:30
话说有这么一个农场主,养了一些聪明羊,这些 聪明羊原本的工作 应该是:一教小羊,二提种草的新设想,三稳定羊群和谐。农场主提供余草给这些聪明羊,聪明羊们在一个不长草的地方,互相交流经验,积累知识,自得其乐。 积累的知识太多了,记不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羊们商量,办个板报吧,可以扩大影响,又可以记录。挺好,说干就干。之后大家口口交流的少了,如果要研究新设想,都去看板报,如果有新思想,都在板报上发表。农场主手下还有专门负责种草的,从这些板报中汲取知识,看如何变成真正的种草方法。 话说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养羊,还有养狼、鹰、狮子、熊、狗的很多农场,大家都在各自的农场生活。养羊的农场比较好,牧草肥美,所以大家对种草也不是很上心,种草方法的积累的也不多,慢慢的落后了。 忽然有一日,牧场主发现羊太多了,很多羊都在挨饿,余草也不多了,不能指望手下这些聪明羊了,来不及了。怎么办?三个方法,第一,其他农场种草的方法很好,引进过来,先解燃眉之急;第二,送一些小羊到其他牧场学习先进的种草方法和先进的研究种草方法的方法,然后回来,取个名字叫海羊;第三,命令手下这些聪明羊要创新,争取有朝一日赶上,给他们取个名字叫土羊。说干就干,农场的状况慢慢的好了起来。 聪明羊们犯难了,这个创新怎么搞,自己农场遇到的问题,其他农场已经早遇到过了,都写了发表在人家农场的板报上了,而且还搞了一个叫“专利”的方法,不能抄袭,否则打你。怎么办?那就到人家的板报上去看看人家在研究什么问题,咱们也照着干,结果肯定是先进的。说干就干,聪明羊很聪明,想出了很多好方法。 聪明羊们又犯难了,自己的农场种草技术太低了,这些方法用不上。怎么办?先发表在板报上吧,期望有朝一日能用上,至少让农场主知道自己干活了。农场主很高兴,继续给这些聪明羊余草。 可是农场主也犯难了,这些羊提的方法我农场用不上,不能实践检验,聪明的羊逐渐多了起来,余草也不太多,该给那只羊草呢?那只羊提得方法先进呢?最后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有一个养鹰的农场和一个养狮子的农场,这两个农场种草的技术最高,都说鹰语,他们的板报水平也最高。那让他们评判聪明羊们的设想那个水平最高吧。好!说干就干,聪明羊们开始学鹰语,将自己的成果用鹰语表达,争先恐后的发表到那两个农场的鹰语板报上。农场主很高兴,也不管对本农场是否有用了,谁用鹰语发了设想,给的草又多又好。 后来农场主又犯难了,聪明羊越来越多,在其他农场板报上发的设想也越来越多,并不是都有水平吧,自己判断好累呀,怎么办?终于找到一个量化的指标叫SCI,好就用它来评价,这下农场主省事了,工作强度下降了,乐得清闲。于是聪明羊们开始找SCI高的板报发表想法,谁的SCI高,谁从农场主哪里得到的草就最多,最好。聪明的羊继续互相交流经验,积累知识,自得其乐。 终于,渐渐的,聪明的羊们忘了他们的设想原本应该是为了提高自己农场的种草水平的,他们原本不是说鹰语的。 过往博客: 【01】本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763 次阅读|3 个评论
清华大学如此国际化是否理性?
热度 1 lgmxxl 2010-9-17 09:54
2010 年,清华共录取各类长期留学生(学习一学期及以上) 1959 名,这个近 2000 人的留学生录取规模,几乎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每年清华大学 3000 4000 人的本科生录取总人数的 1/2 。 读罢如上文字,心中总不是滋味,中国的最最一流的大学难道是为外国人开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一流大学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这理性吗?合理吗? 是的,大学自成立之初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就是国际化的组织。大学的教师、学生、讲课语言都充满着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大学国际化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教育内容的国际化,旨在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增开国际性内容;生师国际交流,旨在促进学生互换、学者交流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资源的国际共享。而其中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是评价大学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学历留学生数量已达 10% ,其中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这一比例基本上为 15% 以上。而我国到 2009 年为止,只有 9 万名的学历留学生,总数占在校生的比例不足 1% ,清华大学留学生占到在校生的 7% 。 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是中国国力的彰显,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受到认可的一个标志。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可以为我国营造校园多元文化,中国大学生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增进我国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提高我们的国际文化认同水平。同时,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也会使清华大学获得比招收国内学生高的多的学费,也会使清华大学的国际排名前移,终归清华大学现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是留学生的数量比例、高档次的科研奖励、高转引率的学术论文等。但为了这些指标,就采取如此大跃进式的扩招,是否符合大学发展规律呢?清华大学是中国两所超级一流大学之一,上清华大学是中国孩子的梦想。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控制国内招生规模,却如此大幅度提高留学生数量,是否有伤中国人民感情? 不管如何,我还是希望大学能够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运行,不要为了某一比例而非理性发展。 人民日报 2010-09-17 ( 18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5640 次阅读|34 个评论
传统媒介行将死亡的预言为时过早
kexuechuanbo 2010-9-8 17:32
今读《参考消息》2010-09-08(13)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与传媒学院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藤森教授的《维基揭秘事件与数字时代的三个误区》一文,颇有感慨。维基揭秘完全不同于blogs,Twitter,Facebook,YouTube,它上传的素材均经过审核处理,并将阿富汗战争日记首先传给传统报刊媒体《卫报》《纽约时报》《明镜周刊》,而不是独立公布,并且受到了比利时法律的保护。这表明:在经常被描述为无等级、无边界、自由流动无限制的数字时代,体系、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依旧重要。这一事件表明,传统媒体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仍然巩固。 人们过早的预言:数字时代地球村现象的出现,会使体系、国界、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丧失殆尽;政府、国家走下坡路;将会出现无纸社会;传统媒体已死。看来,只能说传统媒体的媒体权利份额相对于过去发生了变化,但预言其行将死亡尚为时过早。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03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开始重视深度(第二部分)
zhengqinzhu 2010-9-6 12:44
(这个博客似乎有点问题,刚才写了很大一段突然间却没有了,怎么也找不到,只好从头再来。) 昨天说到我们虽然有了很多国际化的数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9571 ,但是面临新的发展需求,突然觉得这些看似漂亮的数据已经不那么受用了。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行动了! AJA从2009年底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陆陆续续开展了一些新的举措,它们有些已经初现成效,有的正在执行中,但前景很好。 先来说说 国际编委的问题。我们固然有近100个的国际编委。可实际真正把AJA当成他们自己的刊物的编委不多。由于历史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我们无法大刀阔斧把那些不起作用的编委一刀切了;由于过去认识的不足,我们现在的编委在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性,部分重要研究方向的编委人数偏少,开始不适应我们对于该重点研究方向的扩张需求。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是趁着编委改选的时机, 提高有效数量,合理学科布局。 同时在今后要注重面向编委的交流,提高编委对期刊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觉得AJA就是我自己的期刊,例如: 定期给全体编委提交工作报告,同时寻求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的帮助,如推荐热点方向,推荐学科 牛人 ,推荐候选编委 等 ; 根据学科热点,选择合适编委担任客座主编,组织特刊;期刊 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特邀核心编委做报告。 再来说说国际审稿人。过去一直觉得我们做得很好了,所有的稿件都送给老外去审(当时是基于中国的男科学研究相对落后,而欧美的男科学在全世界领先)。但是随着常常出现的无效审稿,突然让我意识到,并不是这个审稿人的国籍和发表文章数量就可以代表他的审稿能力。我们少做了一件事情:对审稿人进行评估!所以接下来做两件事情: 第一:在邀审环节,提高门槛,除了审稿人的专业方向和发表文章数量外,增加对其所发文章被引用情况的评估,增加对其所发期刊的质量评估;第二:在编委定稿环节,增加对审稿人审稿质量的评分。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日积月累,审稿人数量可能不会很庞大,但是这些人的质量肯定非常强大。 另外,关于审稿人这一块,我们一直没有充分挖掘,高效使用,其实他们不就是我们的作者和读者对象吗? 所以,我们还要求编辑对这些审稿人做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这个审稿人的工作、学科兴趣点、科研实力等, 再根据这些分析数据,来 请他们写评论,向他们约稿,发调查问卷,甚至将他们列为候选编委。 再说稿源。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有好稿源,以我们现有的知名度,靠等待自由来稿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做大调整,要把编辑从纯粹的处理日常来稿中解放出来,花大力气去主动争取优秀稿件。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系列性的规划: 1. 增设新的文章类型,如Research Highlight, Perspective, Opinion, commentary等,这些类型都是为那些本领域的大牌专家量身定制的,通过这些文章类型的发展,让读者感觉到从AJA可以读到大牛们的观点,可以了解到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 2. 定期组织专题特刊,以编辑部提要求,专家(如编委)组织稿源的方式来运作。对参与特刊的作者提高要求。 3. 提高定稿的门槛。要重视分析作者的研究背景,该实验室的研究实力,该国家的本学科发展前景。 4. 为优质作者开辟绿色通道。 上述的措施,我们已经在开展,而且逐渐在显效,让我对AJA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昨天有一个朋友问:AJA或其他期刊编辑部具备了办一份国际化的好刊、大刊和强刊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了吗? 是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 AJA在学科广度上是有很大局限性,无法和Cell Research之类的学科去抗衡,也就势必无法去和C、N、S等好刊、强刊、大刊抗衡,也没有必要抗衡。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在本学科内行成品牌特色,通过杂志的发展来带动中国的男科学发展;其次是试图探索一条中国期刊与国际期刊接轨的道路,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紧跟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步伐。 我不敢说我们已经具备条件了,但是我们正在准备条件。 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人才职业编辑。 是的,接下来我的话题将是关于职业编辑,我会另文说明我的观点。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40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开始重视深度(第一部分)
zhengqinzhu 2010-9-5 15:47
这两天匆忙准备PPT,再过两天就要去中国科技期刊论坛上做一个报告,尽管最近编辑部做了很多创新的工作,心里也有很多想法与同行交流。 可真的要拿起笔来写成PPT,还真是不太容易。 尤其是要把文章串成一条线,却不那么容易。 PPt写了好几天了,我还是找不出一个比较好的完整的结构思路。 倒是写着写着理清了两条思路: 1.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不能仅限于面子工程,我们需要重视国际化的深度了。 2. 要使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关键问题是人职业编辑。 我还是先说国际化。 这两年来,国内的科技期刊已经都逐渐认识到期刊要想被认可,就必须要走国际化路线,要让杂志走出去,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家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挖掘自己的人脉,吼吼,终于有点像模像样,你看: 我们有国际编委100多人了! 我们的国际稿源占了65%了! 我们的国际审稿人数量超过3000人了! 我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了! 我们的发行已经面向国际了! 我们使用国际通用的投稿审稿系统了! 以上这些实实在在是我们杂志(《亚洲男性学杂志》,AJA)过去很引以为傲的数据,这样有自豪感的数据实际上在AJA的发展过程中也实实在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新鲜感的退却,随着大家都在纷纷走这样的线路。我感觉到了发展的瓶颈,这样的瓶颈令人窒息: 我们有国际编委100多人了!(真正活着的有几人?真正高质量活着的又有几人?他们的学科结构布局合理吗?) 我们的国际稿源占了65%了!(真正的好稿源有几篇?所谓的国际稿源,有多少是来自本学科发展强国的稿件?) 我们的国际审稿人数量超过3000人了!(这么多审稿人有一张国际的名片,但是他们的质量是不是一样无愧于国际? 这么大的数据库,我们真正用好他们了吗?) 我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了!(借船出海了,可是瓶颈始终摆在那里,宽广的海洋我们能行到哪里?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的发行已经面向国际了!(到底有多少国际人真正在看我们的杂志?怎们样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我们使用国际通用的投稿审稿系统了!(这个系统用好了吗?功能完善了吗?) 也就是说,过去引以为傲的国际编委数量、国际稿源数量、国际审稿人数量,突然之间已经不再那么受用了,我们又要思考创新和改革了,编辑部内部的改革! (等下要去接女儿下课,先到这里,抛出这个话题先,明后天有时间我再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举措来减轻这个窒息感!)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4077 次阅读|3 个评论
德国大学停滞原因之国际化篇
热度 1 lgmxxl 2010-8-3 09:53
德国大学曾经雄居世界大学傍首 70 年,是世界各国大学的翘楚。 1810 年,伴随着柏林大学的创立,洪堡提出的大学教育三原则:“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成为德国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由此,德国大学有了大的发展。 19 世纪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公认的科研中心,成为世界各国大学争相学习的对象。根据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982 年译 ) 一书中的统计,在 1939 年以前德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占绝对优势,共计 36 人获得诺贝尔奖,占全世界获奖人数的 1/4 强。 然而, 19 世纪末期,德国大学风光不再,世界大学的中心还是毫不留情地由德国转移到了美国。最近几年《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名列前茅的总是美国和英国的精英大学,而欧洲大陆的大学很难获得好名次。在 2009 年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德国大学只有四所进入了前 100 名。排名最高的德国大学是慕尼黑理工大学,位列第 53 ;海德堡大学,位列第 57 的;慕尼黑大学,排名是第 98 位;首次挤入前 100 名的是柏林自由大学,位列第 94 。最近十年的诺贝尔奖也较少光顾德国大学的科学家。 德国大学为何会停滞不前呢(这里只是和美国大学对比而言)?这其中既有韦伯所说的科层机构、组织机制问题,也有其治理结构问题;当然也有大学不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但其国际化程度低也当属德国大学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是国际化的机构。自其诞生之日起,大学就是国际化的机构。大学的教师由各个国家的人员组成;大学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语言也是通用的拉丁语;学科设置也基本是文、法、神、医四大学科。但时到今天,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在增加:国际交流在大学成长中的意义日益增加。这其中既包括学术的交流,也包括学者、学生的交流。在国际交流中,各民族的文化得以尊重,多元化的交流促进学术的共生。当今各类大学评价机构,都不约而同地把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纳入评价范围,并占有较高的分值。但在这些交流中,语言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说当今的世界语是英语,其它任何一个语种都难以匹敌。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就谈不上国际交流。由是,我们也就产生了一个最简易的检验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方式:看其网站的语言种类,特别是英语网站的完善、完美、完全程度。虽然一所学校的英语网站做得十分好,甚至如同其本民族语言网站一样好、一样全,我们不能完全认定这所大学国际化程度高。但反过来,则一定是公理。即如果一所大学的英文网站做得不好,比其本民族语言网站做得差得多,那么,可以肯定这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是不高的。如此,我们用这一“理论”去检验一下德国大学,我们就会发现德国大部分大学的英文网站做得不好。其一级、有些是二级网页还可以是英语的话,那么三级以后的网页基本上不是英语了。以下两图截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网站。在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大学行政机构和各种委员会的设置情况。可你点击具体的“委员会”时,则是德文了(见图 2 )。如此,我们就不能很好了解德国大学的情况了。 一个不为人所了解、所研究的大学,一定不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学,它也一定不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网页这样一个小小的视角,虽然不能从英语网站的优劣断定这所大学是一流大学,但却可以从英语网站优劣断定这所大学不是一流大学。柏林大学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其英语网站给了我们认识它的一个视角。 图1: 柏林洪堡大学行政机构和委员会设置情况截图 图 2 :柏林洪堡大学各行政机构和委员会具体情况截图
个人分类: 国外高等教育|7580 次阅读|8 个评论
面对“排名”(外一篇)
等离子体科学 2010-6-27 14:59
看了 韩占生 老师的 博客 里提到的一段新闻后,有一点感想。 原文: 据楚天都市报 (李樵吴小平) 6 月 13 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 16 位,排在排名第 15 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 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 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 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 50 强,有时却仅排 200 余名。 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这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回答得不错,可以得满分。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是这种能说出满分答案的类型。有中国特色!:) 面对类似的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呢? 陈佳洱先生上月在未名物理学子班开班典礼上讲了一个故事: Stanford 大学校长来,朱总接见。当时陈先生是北大校长,应邀作陪。不知是自己去查的,还是下面提供的,反正朱 镕 基问了一句:我看了最近的美国大学排名, Stanford 才排第五。为什么? 那位 校长回答说:总理先生,请忘掉那个排名。 Stanford 有自己的文化,而这个文化是不同于其它学校的、为 Stanford 的师生和校友以及世界上所有喜欢 Stanford 的人所喜欢的。文化是无法比较孰优孰劣的。 Forget about that stupid ranking thing !(这是笔者自己再翻译成英文的:)) 走 NB 的路,让 SB 们排名去!(这是笔者再再翻译成中文的:p) Stanford 版的答案! 这就是 Stanford 之所以为 Stanford ! 外一篇:说点具体的 PKU CUHK 香港另一所大学:中文大学,刚刚与我们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做了一次学术交流。两边各出 10 名大三的本科生,交流本科科研工作。讲下来,在我们组工作的一位学生得了奖(前三)。笔者觉得她在我们学院的学生中应该是有代表性的就是说,基本代表了参加本科科研的大三学生的普遍水平。 PKU Tsinghua 在我们组里做本科科研的,也有一位来自清华的大三学生。就笔者个人的感觉,他个人素质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北大学生所不及的。而且这些方面很能反映清华的特点。 PKU Internationalization 如清华那位领导说的 我国高校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 。正式聘请国际名师来国内高校任教,确实有酬薪和体制上的一些壁垒。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我们学科的选修课就坚持以国际知名科学家短期讲学为主(每人每次两周 20 学时左右,每年约 4 人次)。这样的教学实践虽然不会被那些排行榜统计,但是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一次参加北京的 Ivies 校友聚会。傍边坐的两个年轻人自我介绍说也是北大的。细问才知道,她们其实是 Yale 的 sophomores ,参加北大与 Yale 的交换学生计划每年双方各有 200 学生到对方学校访学一学期。(巧的是一周后胡总冒雨到北大,去了外国留学生宿舍,从电视上又看到她们两个在和胡总聊天。) 笔者的一位校友(新西兰裔), Columbia 的硕士( SIPA ,国际关系学院),担任过 Beijing Club 的 Chair 。后来到北大法学院读博士。 笔者上周刚刚帮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英国留学生(意大利裔)评阅硕士论文。她周四通过了答辩,学位由北京大学授予。 。。。 我们有没有不在意那些排行榜,而是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心态?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6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令内地大学校长们郁闷的排名榜中,应该悟出点什么
hanzs 2010-6-15 18:22
文/乐水老汉 总在每年一些季节里,社会是关注大学排名的。中外都是如此,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好,真说一点都不在乎排名的我看几乎没有。最近的事例:据楚天都市报(李樵吴小平)6月13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16位,排在排名第15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50强,有时却仅排200余名。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看起来,不光是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对大学排行榜表示出郁闷的心理,连清华大学都被排在CityU of HK之后了,他们岂不更郁闷? 是啊,香港城市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专升本,开始进行英国教育体制下的本科教育【3年制、4年制(可以拿荣誉学位)】。当然,人家没有国家教育部管着,所以没有硬性的行政干预,像内地高校那样非得规定培养出10届本科生后才可以申请招硕士不可。所以他们招本科的同时,也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招硕士和博士。96年在城大做访问学者(93年也曾经短暂拜访过),那个时侯我直观的感觉就是: 人家真有钱 (经费足:一个科研项目几十万、上百万港币,办公室的信封、信纸、复印机随便用,不要钱), 跟现在的我们一样 。有钱还表现在教师的工资很高,比美国大学高一大截,那时连硕士刚毕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Technician)月薪都2万多港币(负责刷试管、瓶子的实验室最低级工作人员月薪也有8、9千)。当然,在香港月薪8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因为八千当时只够买一平方英尺的楼房(0.1平米)。但大学教师有住房补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以住二百平米的豪宅。所以那时香港各大学拼命从美国顶尖高校挖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很快就上去了。但由于科研成果的滞后性,那时他们的研究水平可真不敢恭维(硬件设备确实不错),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观察个别教师也经常在办公时间他8、9平米的办公室里的炒股)。校园占地面积比内地的高校小多了,但建筑面积还是不小的,有体育馆(我在那儿第一次玩壁球)和游泳池(体育设施收费对学生是象征性的,对教工、访问学者要高不少,所以我们都与内地留学生约在一起去打球,省钱)。当时他们在校生人数就有一两万,Part time 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一到晚上6点多,成群的下班族就蜂拥到学校上课,所以感觉学校的教室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西化的地方没有中午休息,我现在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各种硬件设施利用率都很高,图书馆和校园网的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和高效率。 记得当时城大从台湾聘请了张信刚来当校长,前一两年才卸任。当时他们学校校董会的董事长是董建华(97后首任特首)。听说张信刚此人很厉害,这不才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城大超过清华了。哈哈,前几天我还曾表达出后悔之意,因为当初还是有机会从清华跳到城大读博士的,算我眼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了。 其实一个大学行不行,虽不能只看个别排行榜的排名,但 办学体制机制 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和教育规律,加上是不是足够 国际化 (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及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这两点最重要。从这两点看,当今清华的确不如香港的大学!从前(当然不包括梅贻琦时代)不如,现在不如,可预见的将来也可能还不如。 就在上个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 4488 人 (其中读过重点大学的人占 25.9 %,读普通本科的占 45.4 %,读高职高专的占 18.4 %) 进行的调查显示 , 58.8 %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75.0 %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72.2 %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被列为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那 在公众心目中,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调查中, 71.4 %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 这一点,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下,在当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下,很难做到。
个人分类: 杂谈|8734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2):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创新
panfq 2009-10-16 18:47
译文说明 :《 2009 年世界教育大会公报》全文于 8 月底翻译完, 博客中只发表了序言和第一部分【参见: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 1 ) 】 。原想在相关纸质期刊刊发后再把全文补充到这里。近日发现《世界教育信息》和《开放教育研究》已经刊发了别人翻译的相关文章,只好把我的译文剩余部分补充到这里。 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教科文组织,巴黎, 2009 年 7 月 8 日 ) 潘发勤 译 序言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入学、公平和质量 三、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 24 .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应基于团结、相互尊重和促进人文价值和文化间对话。纵使经济衰退,也应当鼓励国际合作。 25 .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应承担起相关社会责任,即通过增加知识的跨国转移,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以帮助缩小发展差距,并努力寻求共同解决方案以鼓励人才循环( brain circulation ),减轻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 26 .国际大学网络和伙伴关系是这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它们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培育和平文化。 27. 研究、教职员和学生交流间的伙伴关系促进国际合作。鼓励更广泛基础的和平衡的学术流动,并把它纳入到真正的多边和多元文化合作的机制中。 28 .伙伴关系应培育所有相关国家的国家知识创造能力,从而确保高质量的研究同行和知识生产的更加多样化的来源,无论在区域和还是在全球水平上。 29 .为了高等教育全球化惠及所有民众,关键是确保入学和成功方面的公平、提高质量、尊重国家主权和文化多样性。 30. 全球化突出了建立国家认证和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网络化的需要。 31. 倘若跨境高等教育提供的是高质量教育、提升学术价值、保持适切性以及尊重对话与合作的基本原则、互认和尊重人权、多样性和国家主权,那它就能为高等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32. 跨境高等教育也能为那些欺骗性的和低质量的高等教育供应者提供机会,而这些供应者本应受到抵制的。欺骗性的教育供应商(文凭工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打击文凭工厂,需要在国家与国际层面上的多方努力。 33. 新的动力正在改变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这就要求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的伙伴关系和协调行动,以保证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小岛发展中国家( SIDS )和其他最不发达国家( LDCs )。这也应包括南南和南北合作。 34. 期望在诸如资格承认、质量保证、管理、研究和创新等领域加强区域合作。高等教育在教学和研究两方面都反映国际、区域 和国家层面上的需要 。 四、学会研究和创新 35. 鉴于在许多国家对 增加研 究和开发资金的需要,院校应通过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公私伙伴关系,努力寻求增加研究和创新的新方法。 36 .由于基础研究所需的高水平投资,以及要把全球知识和地方问题联系起来的挑战,要保持基础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合理平衡变得日益困难。应该更灵活地组织研究系统以促进社会服务中的科学和跨学科研究。 37 .为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完善 ( integrity ),学术人员要有机会研究和学术活动 , 这很重要。学术自由是一项基本的价值,在今天的变化和动荡的全球环境中必须受到保护。 38 .高等教育机构应寻求能解决有关人类福祉问题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并为与地方需求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39 .本土知识体系可以扩大我们对新出现的挑战的认识 , 高等教育应与社区和民间团体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以促进合适的知识传播和交流。 40 .面对日益稀少的资源,应鼓励利益相关者探索和加强对电子图书资源和工具的使用,以支持教学、学习和研究。 五、非洲的高等教育 41.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于非洲高等教育振兴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给予特别关注,振兴高等教育是非洲大陆发展的重要手段。非洲高等教育提出的问题 贯穿整 个这份公报。 42. 与会者欢迎 2008 年 11 月的达喀尔区域筹备会议提出的建议,并指出自 1998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来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学率。与会者强调迫切需要应对新出现的性别和种族不平等、学术自由、人才外流和毕业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他们强调,非洲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采取新的动力,致力于全面改造,使其切合和适应非洲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现实。这一新的动力,可以为消除非洲欠发达和贫困状况提供一条道路。这就要求比过去十一年更加重视非洲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非洲高等教育要在强有力的问责制和健全的财政原则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治理。 43. 优质的非洲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通过院校、国家、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来激发。因此,需要确立、加强这种合作的战略方针。具备发展良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非洲国家应该同那些教育体系欠发达的国家分享。我们必须致力于使高等教育成为非洲区域一体化的手段。 44. 建立区域水平上的质量保证机制也将促成非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敦促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通过 非洲大学联合会 (AAU) 这一快 通道,促进建立国家、次区域和区域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样,通过阿鲁沙公约( Arusha Convention )有关文凭、证书和学位的互认的积极实施,将促进在非洲高等教育区域内教职员和学生的流动。应该强调在促进非洲一体化中 泛非洲大学的必 要性。 45. 入学:为了满足非洲对高等教育和研究的迅速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院校的分化从研究型大学到理工和技术学院,每所院校内都有多元化的课程方案以反映国家需要,迎合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单靠传统的面对面的教授方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必须利用诸如开放和远程教育( ODL )和网上学习等其他方法,特别是在成人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领域。 46. 课程的相关性:有许多专业领域对非洲经济的多样化是至关重要的,但都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其中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开采、环境、土著知识体系和能源。在高等教育中重视这些领域会有助于确保非洲经济的竞争力。 47. 资金:虽然教育仍然是一种公益,但私人投资也应受到鼓励。在尽一切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公共资金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共资金是有限的,对于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可能还不够用。应该寻找其他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特别是公私营伙伴关系这一来源。 48. 在各级高等教育治理应有学生的声音。 49. 与会者对几个国家和组织的对非洲高等教育发展正在进行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他们也欢迎几个新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国、印度和韩国作出的新承诺。他们还称赞了来自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联盟和大学协会尤其是 非洲大学联合会 (AAU) ,全球法语区 大学 联盟 (A UF) 和英联邦大学协会( ACU )关于治理问题和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具体建议。 50. 与会者赞赏教科文组织在这次会议上对非洲的优先考虑。 六、呼吁行动 : 成员国 51. 各会员国应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制定系统和院校层面上的政策和战略以便: a )保持高等教育投资,如果可能的话,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借此维持整个过程 的 质量和公平,并促进高等教育的提供和筹资手段的多样化; b )确保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适当投资,以反映日益增加的期望和社会需要; c) 落实和加强由所有利益攸关者参与的适当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框架; d )提升职前和在职的相关课程教师培训,这类课程要有助于教师把学生培养成负责任的公民; e )鼓励妇女在高等教育中的入学、参与和成功; f )保证诸如工人、穷人、少数民族、残疾人士、移民、难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等这些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的平等入学; g )在鼓励学术人员、职员和学生的流动性的同时,建立抵消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的机制 ; h )在高等教育中支持有利于建立与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更大的区域合作; i )要使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发展中国家能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中受益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 ; j )通过开发更灵活的入学途径以求达到公平、质量和成功等目标,保证对先前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更好地认可; k )按照 1997 年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通过尊重教学人员的权利,确保其适当的工作条件,来提高学术职业的吸引力; l )确保在学术生活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言论自由和结社的权利,并提供足够的学生服务; m )通过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采取多管齐下的行动,抵制学位工厂; n )制订更加灵活和有组织的研究系统,促进科学精益求精、跨学科研究和服务社会 ; o )支持信息通信技术( ICTs )的更为充分的整合,并促进开放和远程教育( ODL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七、呼吁行动: UNESCO 52. 在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教科文组织应重申,在今后的计划与预算中优先考虑高等教育。为这一优先事项,教科文组织在作为思想实验室、国际合作的催化剂、标准制定者、能力建设者和信息交流所这五个功能内,应: a )协助拟订与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地区需要相一致的长期的、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战略 ; b )提供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对话和共享经验的平台,并协助高等教育和科研政策制定方面的能力建设 ; c )帮助各国政府和院校解决高等教育的国际问题,包括: 继续执行其标准性文件,特别是新一代学历承认的区域公约,和 1997 年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 ; 致力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能力建设; 鼓励所有区域,特别是通过 TTISSA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师培训)在非洲的教师教育中的国际合作; 通过姊妹大学网络和教科文组织教席与其他机构合作,鼓励知识转让,促进相关能力发展以支持国际商定的目标,诸如全民教育( EFA )、千年发展目标( MDGs )和联合国十年( UND )中确定的目标。 d )在发展相关策略以抵消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的同时,鼓励学生和教职员的国际流动和交流。 e )加强学生参与教科文组织论坛,支持全球学生对话。 f )通过以下途径来确保后续行动:为立即行动确定最重要的问题和优先事项;监测趋势、改革和新的发展;通过支持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区域范围内的创造与开发,加强教科文组织区域单位与现有网络的协调,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学术合作。 g )在非洲加强和扩大教科文组织非洲教育发展协会 (UNESCO-ADEA) 高等教育工作组,其中包括主要伙伴和捐赠者,以确保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有效的后续行动,使之从言论到实际行动。 (潘发勤 译)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学术期刊处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两难境地
yangwenzhi 2009-10-5 10:18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步入两不爱的尴尬境地。在国内,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国内的学术期刊并不买账,据中国科协2008年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样本3万人)显示,尤其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对国内学术批评较多,分别有81.2%的科研人员和79.6%的教学人员认为,我国学术期刊存在各种问题。在国际上,虽然一些商业出版集团对中国 学术期刊是发表、记载、传播和证明作者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工具,是读者了解本领域、本学科同行做新研究进展的镜子和窗户。 一方面, 科学无国界,特别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共同体都离不开世界科技共同体,而且必须融入世界科技共同体,所以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共同体进入世界科技共同体的重要通道和路径。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学术期刊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主要表现为: 第一,后发性。即学术期刊于1665年原发于当时处于世界科学中心的英国,而且世界学术期刊的原发语言和当下的主流语言是英语。我国既不是目前的世界科技中心,也不是学术期刊的原发国家,英语在中国尚不通行,等等。 第二,嵌入性。现代学术期刊的制度、标准、机制、评价体系等都不是中国所创,而是因自于原发国家。如,学术期刊中的运行机制、同行评议引自英国;学术期刊的标准、评价体系引自美国。而这些学术制度、标准、机制、评价体系等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基因,直接引进中国后存在强烈的文化冲突。我国学术期刊的这种非内生性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与我国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的融合问题。 第三,干预性。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对学术期刊没有像中国那样管束,创刊、办刊、出刊、发行等,只要遵守法律、税收等相关规定就行。而我国学术期刊即受到极其严格的行政管束,同时也受到社会潜规则的管束。即,国家有一整套对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辑出版单位、学术期刊本身的管束制度;同时,社会的官本位和极端功利性的非学术性取向,直接干扰者学术期刊的走向。 第四,追赶性。欧洲、美国等的学术期刊是伴随本国的工业化一起成长的,一般都经历百年以上的磨练。而我国学术期刊绝大多数都很年轻,80%以上的学术期刊属于70后。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期望学术期刊要与经济一样,去追赶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可是除了钱以外,我们的确没有毒准备好,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如批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的优秀论文、推陈出新的出色编辑团队、职业化的学术期刊出版人队伍,等等。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南方科大的两个建议
weijia2009 2009-10-5 00:20
最近的科学网连续刊登了几则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博文,很多学者对即将建立的这所全新的大学以及一个月前上任的校长朱清时教授充满了期待,但科学网的博主们也提出了一堆问题。阅读完这几篇博文后我感觉这些问题提得很到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考题,对它们的解答也将逐步勾勒出新校长和未来班子对新大学的顶层设计方案。我在这里也凑个热闹,提供两个具体的施政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在如何实施先进的办学机制方面,建议考虑与国际一流高校共建两个新学院,并以此为第一批招生单位,然后以这两个学院为支点再陆续建立其他学院。目前欧美高校开始全球布局,不少学校已经有实际动作。如北卡的杜克大学在新加坡已经建立了一个医学院(Duke-NUS),由新方提供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杜克本部提供师资和管理模式,(杜克的副校长 R. Sanders Williams 曾跟我详细介绍过他的这个成功案例),我觉得这个模式也可以在中国有条件的地方试行。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在杨福家校长的推动下最近在浙江宁波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分校。另外,国内其他高校也有与国外高校共建的学院和系,如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联合学院。这种中外共建的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外方为主来管理和运行,另一是双方共同管理。两种学院都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制,具有相对独立的聘用、财务运作、教学管理等权利。 一个新创立的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要吸引外国的孩子来学校读书更需要时间。但国际化的学院可以迅速提升新大学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学院,部分学生还将有机会获得境外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并申请双学位。 据我所知,希望来中国建立分校和机构的国际高校恐怕为数不少,关键是我们的顶层设计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抓住当前国际经济重新洗牌、中国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的大好时机主动出击,找到好的合作办学伙伴。建议欧美高校可以一起谈,最后各落实一家,这样欧洲和北美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新大学的地盘里分别试点运行、开花。建立国际化的新学院既可以走出创新的办学路子,引入不同的文化,尝试和学习不同的机制,又可以吸引优秀生源,将对新大学的发展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讨论最热烈的问题是如何去行政化上,网友们认为理事会领导、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是个办法,可以内行管理内行,轮流执政,就不会出现科研腐败等现象。我想高校内能否真正实现学术与行政分权的关键不在制度本身,而在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上。我们不是要用强硬的手段在大学去拆开学术和行政,而是要在理念上把学术和行政上区分开来。我个人的建议是新大学需要自上而下地实行明晰的岗位时间的界定,明确校长、校级领导、和正院长一级的管理层的全日制工作职责中将不包括个人学术研究。作为管理工作的补偿,他们的薪资将高过普通的教授,但个人不能做科研,不能申请科研经费 因为没有合法的工作时间从事项目研究和指导学生;而副院长和系主任一级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职责中其个人的教学和科研时间将被规定到一个额度,如30%以下。由于岗位时间和分配上的游戏规则,教授担任学校和正院级领导将意味着他们自动放弃学术岗位,担任其他行政职务也将大大削弱其学术能力,这样也就没有太多的科学家想当官了,而当上了官的也不太可能为自己的学术拉资源了。我们现在高校的学术腐败已根深蒂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高校从校级领导开始就没有搞清岗位时间(1年只有12个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概念!不少人官做得越大,科研地盘也越大,其工资和其他收入的份数也越多。试想如果从高校的领导和院士们开始就缺乏职业操守,那么我们还奢谈什么教书育人?事实上国外高校有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你一旦签约上岗,再做第二份工作就意味着与第一份工作有(时间上以及内容上的)冲突,如果拿第二份全日制的薪水的话则就是违法行为了。当然建立国际化的学院将有助于从一开始就梳理清楚中国高校盘根错节的职业操守上的头绪,做到正本清源。这个岗位时间的界定应该在新的大学作为重点来解决,如果它解决了,行政和学术将回归应有的位置和面目,去行政化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很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革命,最容易的是在一个全新的机构来实施。80多年前在广州市的长洲岛兴办的新式军校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一扫旧军队和旧军阀的作风,为后来国共两党参与的北伐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支撑。当年的黄埔军校也是大胆借鉴了国外(苏联红军)的先进经验并融入了不同党派的多元文化。我们希望新的南方科大能在办学伊始就能找到好的策略和支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中国高校中脱颖而出,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精彩和辉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88 次阅读|8 个评论
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xupeiyang 2009-9-13 11:06
http://med.wanfangdata.com.cn/news/qikan/243.aspx 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征文通知 各期刊编辑部及相关单位: 网络时代,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目前步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更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而如何抓好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和运营,则是关系到我国期刊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课题。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在举国上下迎接伟大祖国60周年庆典之际,为了检阅我国期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期刊产业的进一步繁荣,拟于2009年11月举办第七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期间将围绕会议主题评选优秀论文,现诚邀期刊界同仁撰写论文参评。 现将论文投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征文主题 (一)新中国60年科技期刊回顾与展望; (二)科技期刊集约化建设成果; (三)我国期刊如何进一步在国际上扩大知名度; (四)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出版手段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五)如何建立我国核心期刊(精品期刊)出版体系、核心期刊的评测方法; (六)如何健全有利于科技期刊发展的评价体系; (七)期刊经营、管理与体制的创新; (八)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及编辑水平; (九)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 (十)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经营研究,数字杂志的网络时代运营方法。 二、征文截止时间 2009年8月31日(以寄出邮戳为准) 三、征文要求 (一)字数要求: 3000-5000字。 (二)稿件要求: 1、统一用A4纸打印,提供打印稿1份及电子版数据; 2、论文样式符合科技论文标准,并附200字左右的摘要; 3、论文主题词、参考文献按论文出版规范执行; 4、论文后请务必注明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 5、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四、征文发表 征文经会议评审组评定,应征论文由会议主办方出版论文集,并颁发论文收录证书和安排获奖论文代表在大会上宣讲获奖论文。 五、征文奖励 经评审组评审后,对应征论文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颁发获奖证书。 六、参评联系方式 万方数据资源合作中心期刊部 地 址:北京海淀区复兴路15号267室(100038) 联系人:权雅雯、姜燕 电 话:010-58882751、010-58882752 E-mail: qikan@wanfangdata.com.cn jiangyan@wanfangdata.com.cn 七、研讨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八、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6月18日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2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化思维与国际化视野
liux831 2008-12-20 13:45
庄小威作为哈佛大学的女教授,34岁,也还是女孩,可是他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在国际化思维方面,他学习激光,所以现在是物理系教授。他学习化学,所以她也是化学系教授,他用激光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单个细胞和单个分子的运动(侵染过程),她又进入了生物领域。 在国际化视野上,体现了她发表的60多篇论文,都是CNS论文(Cell ,Nature,Science 论文)。 最根本的,还是要出国,还是要在美国做研究。正像学习英语要到美国、英国去一样。做研究也需要到美国去。 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都是以国际化意识为基础的。 1.平等意识 2.合作意识 3.标准意识 4.信息意识 5.价值意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在全球公开招聘院长的科学依据就是这种全球招聘的院长具备国际化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 这是可以评价的。不管是多么高的职位,都可以科学评价。这完全不同于以色列人认为我的成果没有人可以评价。 这种评价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展开。当然,中国的学术精英也在评价之列。 不是没有评价,是评价没有公开。没有公开不等于没有评价。 有人认为,这种评价难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关心中国科技期刊的学者们之六:不辩还不能明白的道理(3)
ysxbhxf 2008-11-28 03:18
4  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界不应指责中国的科研评估体系,也不应对科研人员往国外发 SCI 论文围追堵截,而是要制订 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营战略,暂先由国家扶持上路,以尽快加入国际科技出版行业的竞争之中。 这是学者刘进平在博文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是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不二法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565   的主要观点。我看了这篇博文,感觉学者刘进平对中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不了解。关于稿件质量的问题我在前面两部分已经有过说明,这里就说说期刊质量与期刊发展的问题。从编辑的角度看,期刊发展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规模增大,再次是传播更广。如果摆脱期刊质量的提高而谈其他方面的发展,那就可以说是缘木求鱼。而学者刘进平提出的观点正是这样一个缘木求鱼的观点。在中国优秀稿件严重外流的情况下,无论是基础学科类的中文期刊英文化也好,还是所有学科的期刊全部英文化也好,这都不能改变中国科技期刊上的总体论文质量差的事实。张玉国先生说过: 在目前体制下,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自然会走出去的,而且很积极。 那么把没什么机会发表优秀科技成果的中国期刊组合起来,进行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的结果又能是什么呢?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决不会是什么航母,最多是条大驳船,因为上面没有优秀的科技成果。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 总而言之,中国的科技期刊问题首先是期刊论文质量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设想都是镜花水月。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30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