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清华大学雨课堂融智学导论第23课-主要讲根理论和根技术
geneculture 2020-5-22 17:41
清华大学雨课堂融智学导论第23课邹晓辉再论国际化时代的专利战略-主要讲根理论和根技术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Jt4y1C7QG 不仅雨课堂有直播回放,而且,B网也有直播录屏回放。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海霞︱死了都要爱
热度 2 张海霞 2020-4-11 13:26
【题记】看到当下疫情期间出现在各国媒体和网络上不和谐的声音,想起四年前的今天在 我 的 网上共享课--世界课堂上亲历的这件真事,依然是耿耿于怀,我们这样一个体量庞大、历史悠久的大国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真心不易,这条国际化的道路上真的危机四伏 、障碍重重,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啊,所谓: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那是2016年4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一个周五, 上午十点,照例是“世界课堂”(全球化创新的原理与设计)的时间,北大、美国南加大 USC 和韩国 KAIST 的学生一起上课,这一周课程的主题是“跨文化交流”( Cross-Culture Activity ,简称 CCA ),每个学校的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拍摄一段视频介绍自己的学校和对方的学校(任选一个),主要是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不同文化,大家还要设计几个问题来进行讨论、促进理解。一到课堂,助教就说:老师, Team A 的 Project 有问题,啥情况?原来是视频没有传给 USC 的组织者,而本组负责视频剪辑的同学还迟到了!影响课堂秩序,我跟其他两个学校的教授说,把这一组放到最后吧,视频通过北大的互动教室播放。 课堂按时进行,第一个团队是韩国 KAIST 的介绍自己的学校,视频拍的还可以,学校的各个方面也介绍到了,大家提问,讨论,几个教室里的学生们实时互动。第二个项目是北大的团队他们眼中的 KAIST ,由于不是很熟悉,视频做的一般,特色不是很突出,也还好,算是阐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 KAIST 。提问的环节却是出现了意外,因为学生们没有把问题写下来,在这边做了一个冗长的解释,还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所以造成其他两个学校的同学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我做了补充解释才算是说明白,但是实在是影响了进程。 接下来两个是 USC 看 USC 和 KAIST 看 USC ,差别就比较大了, USC 的同学很强调他们的努力程度“ Work Hard Play Hard ”,而 KAIST 视频中的 USC 则全是各种美式娱乐活动:演唱会、橄榄球等等,显然反映出了从内看和从外看的差别,以及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外国人眼中的美国很 EnjoyRelax ,而身处其中的美国人其实很努力很拼搏! 最后是 PKU 看 PKU 和 USC 看 PKU ,北大的学生很认真,拍了一个十几分钟的长片讲述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校的各个重要特色和环节都讲到了,应该是这些片子中准备最充分的,可是他们忘记了要求的时间是 9 分钟,以至于提问时间很紧迫,同样也出现了提问环节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他们准备的两个问题(北大的自由和选择的多样性)其实在国外同学看来并不是问题,所以回答的情况也很 SOSO 。 USC 则是采访了很多人来介绍他们心目中的北大,所提的问题印象深刻:为什么中国学生热衷出国?北大的几个同学回答得很不错,从文化交流、高考的严格(很多人选择逃避)等方面做了解释。 可是,意外就在这最后一个项目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韩国学生拿过话筒提问:请问北大的同学关于你们中国入侵西藏的问题!注意他用的是 invade ! 我那时候已经在准备 summary 学生的课堂表现了,听到这个问题立马就惊醒过来: 同学,请注意,我们是在讨论全球化创新和跨文化交流的课堂,你的问题远远超出了课程的范围,我们拒绝回答!如果你要讨论,请到政治课上去讨论! 我态度相当地坚决、语气也很不客气,课堂一下子就 shock 了,尽管我们马上就下课了,可是这却成了一个很不愉快的结束! 我立马把同学们留下,我跟同学们做了非常严肃的总结:世界课堂,虽然只是一门课,但是你们在这门课上的表现就代表着中国青年一代的形象和素质,在国际的舞台上永远要记住这些 跨文化交流的准则: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爱人爱己、推己及人,才是国际交流的基础! 像我们现在这样很多时候盲目地崇洋媚外和妥协求全很很不可以的!特别是一个同学在回答 KAIST 提问的时候还故意说了:我觉得 KAIST 的校园比北大漂亮很多!其实他根本没去过 KAIST 也根本没有去过韩国!我当时就在下面提醒他别瞎说,真的没想到最后出现这样的场景,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别人对我们的不屑和挑衅!这个结局对于孩子们来说都很惊讶: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发自内心、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总是习惯于谦虚和仰视别人,没想到遭遇这样的现世报,也没想到课上居然会发生这样的 事故 。我的表现大概也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以后切记: 只有自己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送走同学们,我立即跟另外两所大学的老师提出了抗议:课堂讨论的内容不可以乱来,更不可以让学生胡扯八道!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以后课堂上这类“泛政治化的问题”会层出不穷,那我们就不要上创新课了,我们直接讲国际政治关系。负责的老师承诺立即去查看课程录像,并给出及时处理。 那天从教室出来,我真的心情全无,吃着午饭味同嚼蜡,路过湖边,美景如画,我的心情却是一塌糊涂,又把“梦想的原点:妈妈的饺子”翻出来看了一遍,胸中郁闷和怒火混杂,这时一个同学回复: “张老师加油,我们永远支持您!君心所向,九死无悔!这个世界总有理解您的人和不理解您的人, Let‘ s Go !” 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喷涌而出,是呀: 这个国、这个家,我死了都要爱,因为它是我的家,我纵死无悔! 一个人就这样在湖边走着落泪,想着这个园子里不知多少人曾经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痛苦和刻骨铭心的时刻,我们每个人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这一生的意义很难,可是如果我们都不去想这些,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 这时候,收到一个课上学生发来的微信(这是一个香港的学生): “老师,对于今天我在视频上的发言首先致歉,我确实事前没有考虑周全,作为组长我更加感到羞愧。谢谢老师的今天课后的提醒,以后我会慎言,更希望把香港,中国文明可贵的精神发扬全世界!” 回到办公室收到另外一个学生的来信: “今天老师的表率,我真的肯定。只有自己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后话:第二天下午,韩国的教授发来正式邮件向我和北大的学生们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晚上收到了韩国学生的道歉信。我也回了信:此事属于课堂上的“突发事故”,认识到问题以后坚决不再犯,我们互相尊重、不讨论政治、继续开展国际化创新实践。事情到此打住! 事情虽然过去了,可是这事却真的成了我的心病: 一个发展起来的中国,一个希望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大国,我们的国际化道路真的是凶险重重、障碍重重,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啊,所谓: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26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何大家都对中文期刊有怨言?——浅谈中文社科期刊存在的问题
热度 4 sharonli 2020-4-10 22:33
目前国内学术生态的趋势是对中文期刊越来越重视,这一转向的重要原因,说是“学问要做在祖国大地”,所以成果要首先发于国内中文期刊,不能一窝蜂地往国外SCI或SSCI去投。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科研经费相当一部分都作为版面费交给国外这些SCI或SSCI期刊了。所以这些倾向要纠正。重视国内中文期刊的规定就顺理成章地制订出来了。有的学校规定,评职称或博士毕业必须有一篇中文期刊代表作。这可能是近二十年中国高校国际化以来重要的转变。加之今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大有重新检讨之势。我们学校也在要求职称评定中必须有中文代表作。至于其中的孰是谁非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仅仅谈一下本人对社科类中文期刊存在问题的看法,以供讨论。 自从研究生和博士以来,大大小小,重要期刊、CSSCI、北大核心之类的各类型期刊都投过,见识过不同的期刊的风格。但最近中文期刊投稿和发文个人观察出现了下列新动向: 1.最近不少老师和研究生反映社科期刊越来越难投了,拒稿率很高。我原以为,可能是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降了,文章质量不行。但和其他985或名校同行交流时,也反映同样问题。看来文章质量不是拒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我最近浏览了十几种杂志,包括他们的用稿要求,从中可看出一点问题:有一个杂志是经济管理类排名前几的,和原来不同的是,现在前面好多篇都是一些名人的约稿之类的,篇幅不长,6页左右,就某个问题给出政策建议。这样就大大挤占了本就不多的版面,后面真正的学术文章就不多了。发现,不只是少数期刊这么做,其他社科类期刊都有类似的安排。这似乎代表着某种用稿倾向。 2.最近几年频繁地参加过各类学术期刊组织或各学院组织邀请各编辑部人员参加的各类小型学术会议。虽然是小型会议,但这类会议参会的门槛条件却非常高:论文必须入选。这个条件本来很正常,但这些会议的选稿标准非常高,几百个人投,最后也就20来篇(甚至10来篇)入选。会议通知上往往写明一旦入选可进入某期刊的匿名审稿程序。而且往往杂志社每年这类会议通常有10几场,大大挤占了正常渠道投稿成功的概率。主办单位招待期刊人员也特别重视,(以下省略300字)……… 3.还有一个现象是,现在期刊编辑部的电话都非常难以打通。即便打通了,往往一句话打发你了,“自己看审稿系统”“你的稿子不归我管”………,态度较之以前好像有明显的不耐烦。也可能缘于稿件量的增大,不缺少稿源吧。 我自己发不发倒无所谓,有时候为了研究生毕业,也会低三下四地,生怕得罪了这些编辑。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和研究生们建议,多考虑SSCI或SCI期刊,至少守着投稿系统就行了。与国外SSCI或SCI期刊相比较,国内中文社科期刊要想保持国际竞争力(不是国内吹捧的排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办刊的网络化程度落后。与国际刊物相比,可以说多数中文社科类期刊规范性不足。有的甚至连个投稿网站都没有,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求投稿人打印寄去,美其名曰“作者就会重视,认真起来”,我猜可能就是为了节省杂志社的打印纸!有部分期刊虽然有网站,但从来不更新,也没有投稿指南之类的,部分虽然有投稿系统,但从来不用,反而要求作者直接邮件发给各责任编辑。有些期刊虽然有投稿系统,但要求作者再打印寄过去,否则不算投稿。 2. 审稿流程混乱。国际刊物通常都有一套规范化的审稿流程,比如 Awaiting reviewer assignment, reconsideration after major revision, awaiting EIC decision等模块,这个大家一查就知道什么阶段,也方便大家对此等待或交流。国内中文期刊,特别是社科期刊,各家都有各家的规矩,即便是审稿系统也互不相同,决定程序更是什么过程都有,到了某个阶段,就不清楚还需要等多久。就是到终审阶段了,那也不是差不多了,往往偶然性因素更多。部分期刊可能只需要一个外审人,然后杂志最后决定,稍规范的期刊要找两个或以上的审稿人。如果期刊能正常地邀请了审稿人,说明这类期刊总体上算是流程规范的期刊。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期刊,你不清楚是如何审稿的,有没有找审稿人。 3.不尊重作者。我相信大部分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投稿也是慎重的,一稿多投也只是少数。部分期刊收稿后很快拒稿倒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碰到过几个期刊,投稿后显示收稿。一般这类杂志都会标明如三个月未通知之类的可以改投,但快三个月的时候,你再去查稿,依然是“收稿”,就是它压根就没理你。当你忐忑不安地电话询问时,第二天你再查稿时显示“已退稿”,也就是无缘由地拖了你三个月。有的杂志只要你打电话,结果是必退稿。更无语的是,我碰到过一个期刊,“收稿-编辑部分稿-外审-外审意见修改(只是修改一些格式等问题)-退稿”,随意性极大,既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外审专家。还有一个期刊,它的系统流程,压根就不显示过程,只是用1,2,3之类的数字代替,这编辑都懒成这样了?(见下图) 还有部分期刊,从来就不给你审稿意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4.其他问题。国际期刊格式什么的都有后续加工处理,作者只需要提供一些解释或添加一些东西即可。国内理工杂志,格式什么的基本统一。但社科类期刊几乎每个期刊一套标准,每投一次就需要对参考文献等内容修改一次,特别麻烦。 所以,目前中国学术不是国际化过多过分的问题,是仍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供给方期刊这一块国际化仍然不足。由于国内期刊总体上是卖方市场,作者话语权极小,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我每次会议上,大家毕恭毕敬地不是现场的某个院长,而是某著名期刊的编辑!不解决以上问题,中文社科杂志永远走不出国门。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3585 次阅读|6 个评论
国家创新系统阶段论: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热度 1 liuli66 2019-12-24 12:25
国家创新系统阶段论: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历史阶段性 正如埃德奎斯特(2009)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特点所做的一个概括,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历史进路和演化论思路。弗里曼和苏特(2004)对历史上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以及五次经济长波时期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历史考察;纳尔逊(Nelson,1993)对诸多国家的创新系统进行了考察。D. Foray(2000)揭示,法国创新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使命导向型”走向“扩散导向型”(见本书9.5)。 李正风和曾国屏(1999)提出,中国创新系统,1949年至1977年是政府指令型;1978年后发生从政府指令型向政府导引型的转型。OECD(2008,p.72)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划分为孕育阶段(1975-1978),试验阶段(1978-1985)、科技体制结构改革阶段(1985-1995)、科技体制深化改革阶段(1995-2005),以及走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系统阶段(2005年至今)。 国家创新系统的类型: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大尺度以及从国际宽广视野看,以一个国家核心技术(以及知识、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来源为重要指标,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总体上表现为从三个阶段,即依附型阶段,追赶型阶段,自主型阶段。 对三种类型和阶段的提法,可以得到有关理论的支撑,也能得到历史的支撑。 关于依附(dependence)的研究,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经典的成果是Santos (1970)“依附的结构”。所谓依附,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若干国家的经济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和扩张的制约,前着从属于后者。依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殖民地依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出口贸易;二是金融-产业依附,三是技术-产业依附,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跨国公司。后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新依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亚马默奇(Yamamura)和哈奇(Hatch)。按他们的观点,东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依附于日本的技术,依附于日本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战略 。 关于追赶研究,其经典之作是格申克龙(Gerschenkron)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法格博格等(2009)对有关追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很好的述评。 关于自主或自主创新,有关理论探索和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国家自主性理论” 可以对我们构建自主创新理论具有借鉴价值。 从历史上看, 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产业革命,19世纪德国、美国等国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以德国为例,从1834年关税同盟的建立到1871年德国统一,德国的纺织技术、蒸汽机技术、蒸汽火车技术等,主要来源于英国,德国创新系统处于依附型阶段;1871年德国统一后,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并开拓了合成染料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这些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到19世纪末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这期间,德国创新系统为追赶型阶段。此后德国创新系统进入到了自主型阶段。需要指出的是,二战后德国创新系统又经历了新一轮从依附、追赶到自主的过程。 对在当今世界,我们初步判断,拉美国家的创新系统处于依附型阶段;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从追赶型阶段进入到了自主型阶段;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则处于自主型阶段。 中国创新系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进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经历过依附苏联的阶段;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家创新系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存在着很高的技术依赖度,但总体上,我国创新系统进入了追赶型阶段。200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力争到2020年,进入自主型国家创新系统阶段。 摘自: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问题
热度 1 liuli66 2019-12-24 12:23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新兴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问题 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是国际化的高级形态。国际化的形态渐次表现为:进出口贸易,海外生产制造,科技与创新国际化,进而走向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这是一个 “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过程。目前,国际国内学者对科技与创新国际化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对国家创新系统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 对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可以丰富和发展关于创新理论和全球化理论,而且对于一个国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供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目前的文献非常有限。据Carlsson(2003,2006)不完全统计,至2002年,关于创新系统的论文论著有750个。这750个文献中,在题目、关键词或摘要中包含global(全球)、international(国际)词汇的有250篇。经过仔细的甄别,发现只有36篇与技术或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或全球化这个主题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技术的国际化问题的,而与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有关的文献,只有5篇 。 根据Carlsson(2006)的述评,Niosi and Bellon (1994, 1996)提出了创新系统的开放度概念,并提出了创新系统国际化的衡量指标: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技术联盟,国际技术转移,资本品国际贸易,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等。主要发现:各国创新系统的全球化之速度和类型,颇有差异:1)各种类型的资源流动均相当可观,且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如今的国家创新系统,比20年的国家创新系统,其“国家性”减少了。2)不同类型的资源流动,其强度是不一的;3)欧盟是唯一的一个重要的超国家科技阵营。美国-加拿大之间的互动远不如欧盟。4)国家政策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总的结论是:通过模仿、技术扩散和转移,国家创新系统可能会在某个点上趋同。Fransman(1999)对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国际化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该研究仅限于对一个国家即日本的研究,没有研究其他国家。他提出的衡量创新系统国际化度的指标,与Niosi和Bellon (1994, 1996)类似。该研究发现,日本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度,在过去10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远不如以前那样“自给自足”了。Bartholomew, 1997:考察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创新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但仅限于生物技术。上述研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的确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不同国家的创新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不断加强(Carlsson,2006)。 这些研究还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问题,已经受到了关注,但现有文献如此之少;而且还有大量的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如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分析框架、若干国家及若干产业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实证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等等。因此,可以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是一个具有高度探索性的前沿性的研究问题。 本章就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框架进行一些探讨。 摘自: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海霞︱跨界创新谈学术期刊国际化
张海霞 2019-11-11 17:58
编者按 : 2019 年 8 月 26 日至 28 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019 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 “ 立足本土 面向国际 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 ,来自全国各地的 500 余名科技期刊工作者与相关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8 月 27 日, 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作 了以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生态建设 ” 为题的大会报告,引发热烈反响。本文根据大会报告的录音整理(略有删减),以飨读者。 根据过去若干年我在微电子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包括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部分在内的学术生态体系。 1 .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学者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做为一个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我先后担任过 IEEE Tnano 的副主编, IEEE-JMEMS , 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 , IET MNL 和 JoE 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 300 篇。 我认为学术期刊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部分:学术期刊编委会、作者群、学术团队和读者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读者群不一定全部都是专业读者,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之外的读者,这就是取决于期刊的影响力。下面我们从对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科技类的学术期刊,不是谈社科类的学术期刊)以上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比较大的核心要素来进行分析,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 1 ) 科学性。 科技类的期刊上刊登和发表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推敲,所以它必须得有科学性,这一点非常重要。期刊的影响力取决于所发表内容的科学价值,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这也可以回答国内期刊为什么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很多的期刊文章都是为了发表而发表或者说为了凑数而发表,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学术贡献不足,看起来收获不大,自然就吸引不了读者也提高不了引用率和影响力。。 ( 2 ) 公平性 。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是评审专家,期刊的审稿人很重要,他们必须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必须是具有严格的职业操守能够去公平地进行同行评审,按学术的水准为文章把关,为内容把关,这是最重要的。。对学术期刊来说,严格公平的同行评审是必须的。 ( 3 ) 开放性 。学术期刊的目的是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所以开放获取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开放,看的人更多,杂志的影响力才会有,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才会有。如果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是会很严重影响期刊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的。这是我从一个作者或者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期刊是否应该开放获取的问题,运营商看的可能是另外的角度,但是对于学术本身来说,学术期刊应该开放,应该让更多人能够看到。 ( 4 ) 时效性 。学术成果都具有时效性,发表更具有时效性,拖延审稿流程、滞后发表等等对作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事。细心的作者可以看出,影响因子越高的杂志时效性越强,越是形成良性循环:新成果发的越快就会有越多的新成果来投稿。 所以,我觉得科学性、公平性、开放性和时效性这四个要素是办好学术期刊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2. 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按照学科领域、学术方向或者其他分类把相关从业人员凝聚到一起的社会组织。我是 IEEE 的高级会员,曾经担任 IEEE NTC Beijing Chapter 的主席, CINN 全球华人微纳米技术学会的执行主席,也担任 过中国微纳米学会的副秘书长等等学术职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组织的相关工作。我个人认为 学术组织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它都是会员制的,有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有各种各样级别的会员。其次,学术组织会组织各种活动,包括会议、展览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三个就是很多的学术组织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包括科技期刊、科普类型的期刊等等。第四就是教育,学术组织一般都有教育的功能,在会员的成长和行业的进步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五个就是学术组织要提供服务,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学术组织的发展就会越好。 因此,办好学术组织也有几个核心要素: ( 1 )非盈利。学术组织是负责学术的社会组织,它一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 ( 2 )非官方。学术组织一定是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为一旦官方就会失去它的公平性,失去它的作为一个公立的组织大家对它的信任。 ( 3 )专业性。所有的学会都是跟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特定的事情有关,所以它必须是针对某一个专业的具有专业性,只有专业才有权威性。 所以,非盈利、非官方和专业性强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组织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3.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行业和领域内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在过去的 20 年里,我先后 创办了 IEEE NEMS 国际会议,并担任主席主办过 MINE , IEEE NEMS, IEEE Nano, Transducers, MNE 等等国际会议,也曾经多年主持微纳米学会的国内学术交流年会,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多次做报告。我认为 学术会议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由学术界、企业界和出版机构等等共同组成的更好地在国内外同行中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和讨论从而合作的平台。 一个良性循环的学术会议的核心要素包括: ( 1 )交流协作:学术会议应该是有学术界、企业界、出版机构甚至是政府共同推动的平台,它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 2 )多样化:学术会议不仅仅包括大会邀请报告、论文交流,也应该包括相关领域的企业展示和展览以及技术交流,甚至是政府相关支持机会的发布和推进; ( 3 )及时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内容应该是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很多是没有发表过的内容,具有及时性;邀请的大会报告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 4 )传播效应:学术会议的论文发表之所以不同于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发表,在于它的传播效应,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和发表应该在同行中更快速形成影响和传播,促进合作。 所以,多样化、交流协作、及时性和传播效应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会议的重点考量。 4. 学术奖项 学术奖项是对于学术成果和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褒奖形式。最为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对于科学精神和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促进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投身科学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我在过去的 10 年里参加了 Piaget Award for miniaturization , MINE 青年科学家奖和 Forbes China 2019 U30 等 奖项的评选委员会,从国内外奖项的评选里, 我认为 学术奖项要具有影响力它最好是被动的非盈利式的运作。 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学术奖项的核心要素包括: ( 1 )独立性:诺贝尔奖 50 年才会公开提名,为什么?就是为了保持它的独立性,提名的独立性、评审的独立性,不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 ( 2 )权威性: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是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坚持以科学贡献为核心的评审原则,所以得到的结果权威性比较高,可以说:诺贝尔奖百年的历史上没有评上的遗珠不少,但是混水摸鱼的不够格成果确实不多,这也就形成了它的巨大权威性。 ( 3 )社会效应:科学奖项的如果能够成为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在社会上的一个标杆,它的社会效应就会很大。反之,如果一个奖项失去了独立性、专业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社会效应也就逐渐丧失了。诺尔奖中的和平奖和文学奖的社会效应就远小于科学奖,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独立性、权威性和社会效应这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奖项的抓手。自吹自擂、因人设奖、搞关系评奖等等都是对学术奖项的最大伤害。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相关联的,中国学术期刊的建设长期以来不尽如人意跟我们始终把学术期刊独立来看直接有关系,因此,站在新时期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从互联的角度来看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要从建设一个有利于学术期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谈。 5.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第一我们必须要创新地去谈,要心态开放,要接受新事物,因为这个事情真的必须接受新事物,这个世界上新事物发展太快了,你必须有创新的思想,要拥抱创新。第二必须要心态开放,绝对不可以保守。因为我过去也接触过很多的我们杂志的一些编辑,特点就是特别认真,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的认真,非常较真,半个错别字、半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然后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思想特别保守,因为不敢越规矩半步。第三是要能够赋能。不仅仅是把这个行业的杂志办好,而是要能够你让的杂志办好以后给这个行业赋能,给所在领域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国际化生态最起码应该就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和学术组织的关系;第二,和国际会议的关系;第三,和学术奖项的关系;第四,能够为行业和领域提供哪些服务? 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第一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组织的关系。 前面讲到了学术组织,其实它是学术期刊的坚强后盾,因为学术期刊的的四个组成都在学术组织里可以找到:编委、读者团体、作者、读者群,都是学术组织的会员!首先,学术组织可以为期刊提供大规模非常高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很大的编委会和专业评审专家;其次,学术组织是所在领域里专业人士最其中的地方,自然就是期刊的作者群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读者群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学术期刊必须和相关的学术组织密切联系,融入其中。 第二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关系。 首先学术期刊在国际会议里面可以得到大量非常高的,热情积极高涨的而且新成果不断的读者群、作者群。还有一个就是会议的组织者基本上都是学术期刊的传播者和合作伙伴,在国际会议上发现优质资源,甚至是合作出版一些专刊、特刊,提升品质,也扩大宣传。 第三是学术期刊和学术奖项的关系。 学术期刊可以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甚至是其他学术机构一起设立相应的学术奖项,从而吸引来一大批非常优质的作者和优质的研究团队、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是学术期刊要致力于为行业和领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学术期刊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组稿和审稿,文章发完以后基本没下文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顶级期刊,比如《 Nature 》《 Science 》,它们为什么办的特别好?其实审稿和发表只是期刊工作的第一步,它们后面为科研成果的呈现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编辑写评论、专家写推文、媒体进行采访 …… 正是这些编后得得高质量服务让论文成果得到更多的认可。所以编辑部工作要增加更多为作者、读者、行业和领域赋能的服务,这才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必将是一条漫长长路,不仅仅需要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同仁们一起探索,综合性地推动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的建设和联动,也包括跟国际同行共同一起协作前进,相信,中国学术期刊一定会在国际上绽放光彩! 【原文链接】刊登于2019年10月第31卷第五期《编辑学报》,第477-479页。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为崛起的六个因素
热度 2 liyou1983 2019-5-23 14:01
华为崛起的6个打脸的因素 第一,华为是被迫进入电信设备制造行业。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主业是电信。电信分为电信服务和电信设备。对于十多亿居民和上亿单位的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通信特别是电话、电报、移动通信等电信服务是基本需求、刚性需求,是可以站着挣大钱、挣快钱的。但是, 我国电信服务特别是基本电信服务长期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国内市场至今是三大央企垄断,而小小的蒙古曾有一百多家电信企业,小小的香港地区也有11家固网、6家移动的电信企业。 1998 年华为制定企业章程,即《华为基本法》。其第一条就是对电信服务垄断的无奈和规避:“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基本信息服务业,华为至今也闯不进去啊!竞争, 只有自由、公平、开放的竞争, 才是提高产量、质量,促进创新,降低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方式。 第二,基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发展战略。 1998 年后,华为制定了研究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系统等规定,开始了从技术跟进、产品模仿,向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发展型式转变,当年投入研究开发的经费即超过8亿元,占销售额的10%。在研究开发上,华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经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15%用于研究开发 ,2014年近15万名员工中就有超过45%的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华为一家的国际专利数量,几乎超过了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总量。 同时,华为不仅申请国内专利,更注重申请国际专利;遵守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与其他公司的交叉许可、商业合作等;通过法律,解决争议。 第三,对国际经验的全面彻底学习。 从上世纪90年代,华为聘请一系列国外顶级公司,对公司进行从研发、生产、销售到管理的全面的国际化改造, 华为的成功是人本化、专业化、法治化、全球化的成功 , 是 自我革命、西体中用 的成功! 国际化管理:(1)1997年人力资源的职位体系、绩效激励、选聘, 美国合益HayGroup 。(2)1999年产品研发, IBM的面向市场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 ,信息、物流、财务的集成供应链ISC; 印度软件能力模型CMM 。(3)生产和质量,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 应用研究院)。(4)财务流程、制度、监控、编码, 毕马威、普华永道 ,全球化信息系统。(5) 埃森哲客户管理 , 丰田精益生产等 。 质量管理: 流程 管理 ,标准量化, 质量文化和零缺陷 管理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 闭环质量 管理 体系 。2010年马来西亚电信项目投诉,“以客户为中心”,“集成协同”主题,兼顾项目群、流程、版本 管理 等 管理 改进,客户满意与质量 管理 委员会。 2018 年,华为全球采购700亿美元,合作企业1.3万家,销售收入1051亿美元,启动20亿美元的IPD2.0流程变革。 第四, 员工持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1990 年,华为第一次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每股价格1元,以税后利润15%分红,员工薪酬由工资、奖金、股票分红构成,三者大致相当,股票根据任职1年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等因素进行招募,每股至2001年一直1元。 2001年,华为实行“虚拟受限股”即期股改革,将原股票改为虚拟股,行权期限自次年起4年,每年兑现1/4,激励对象据此参与分红并获得增值收益,但没有最终所有权、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时售予公司。同时,华为股权改革:一是新员工不再派发1元1股的股票;二是老员工的股票逐渐转化为期股;三是员工从期权获得的收益不是固定分红,而是每股净资产及其增加值。 2003 年成立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份。 2003、2008年,华为两次调整了股权激励制度,2003年重点针对管理层和骨干员工配股,每股2.74元 ,配股3年内不能兑换。 华为2009年财务报告首次公开公司股权:华为共有9.5万员工,其中61457名持有公司股份,占员工总数65%,持有公司股份占98.58%,另1.42%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持有。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华为配股主要针对工作满1年的员工,每股4.04元,分红下降到1元;2010年每股5.42元,收益2.98元,收益率高达 55% ;2013年每股仍然保持在5.42元,分红1.47元,转增0.24元。 2016年职工约18万人,持股8万人,人均工资、奖金、福利约59.6万元,其中每股6.81元,分红、转增1.53、1.03元,分红、收益率为22.4%、37.6%。 2017年底注册资本164.35亿元,其中 华为 工会委员会162.69亿元, 任正非1.66亿元(1.01%) 。 2017年华为销售额超过爱立信,在欧洲和世界申请专利数居中国第一;全年经营奖金65.31亿美金,战略奖金2.07亿美元,共67.38亿美元;每股7.86元,收益2.83元,其中分红、转增1.02、1.81元,每股分红率、收益率13%、 36% 是近年的偏低水平。 比较而言,以中国上市公司第一高价股、分红似乎很慷慨的 茅台股份 为例,2016、2017、2018年 每10股派息 分别为67.87、109.99、145.39元,联系到2016、2017、2018年每股年均约300、500、700元的股价, 一瓶飞天53度茅台的生产成本约40元 , 年分红率长期只是 2%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分红率只是 1% , 远 远低于华为分红水平!从收入上看,华为员工即便工作一二十年,三四十岁从公司离职,也挣到了在其他公司工作一辈子的钱,何况有华为的职业经历何愁在其他企业找不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钱给足了,管理就不是难题了。 华为至今不上市,不圈钱,少补贴(2018年国家补贴9.69亿元,而销售收入7212亿元)。比较而言,我们的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补贴远远超过华为,基本是就是砸钱、烧钱。 2016年,国家四部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93家企业进行排查,其中具有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行为的高达72家! 每生产一辆新能源公交汽车,中央补贴最高可达60万,某些地方补贴最高亦可达60万,如江苏某企业生产1131辆就骗补2.6亿元, 政府还要高价采购! 第五,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权责利一致 的企业政治。 公司股东会为权力机构。董事会为日常决策和执行(行政)机构,总裁兼董事为任正非,1999年起董事长为孙亚芳,轮值CEO;2018年改选董事会,董事17人,4人每半年轮值董事长。独立审计师和监事会为监督机构。三者在机构、权力、职能上相对独立、相互制衡。 华为把公司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必公。 第六, 全面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7212亿元(1051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3721亿元(51.6%)。 摘自任正非2019年5月21日访谈: 我们永远需要美国芯片。 美国公司现在履行责任去华盛顿申请审批,如果审批通过,我们还是要购买它,或者卖给它 ( 不光买也要卖,使它更先进 )。 因此,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 我们首先要肯定 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 P2P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 …… 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我经常举一些例子,其实就是想泼华为公司的冷水, 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 。因为国家未来的前途在 “ 开放 ” 。这次中美会谈完了以后,中央电视台讲到 “ 我们要开放、要改革 ” ,我好高兴。 实际上,我们还是开放晚了、改革晚了, WTO 对人家是有承诺的,我们得到好处以后就要去兑现。如果早一些去兑现,做一些贡献,就能团结更多的朋友。 任正非是一位实实在在、专心做事的人,而这正是我们普遍缺乏的品质! 第七,欢迎各位补充。 要问华为为什么相对成功了,更要问为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企业数量,类似任正非的人物应当是一大批。但是,为什么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和管理者、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像任正非和华为一样,长期、全面、认真地做基础性、根本性、有效率的企业的研究、生产、销售、分配、管理等工作? 只有一两个华为,实际上是一种失败; 众多个华为不断崛起,才是真正的成功!李约瑟之问,不只是科学或技术问题,还需要从知识、思想、法律、体制、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全面、彻底地思考!
个人分类: 不求甚解|1312 次阅读|9 个评论
传统文化 国际化
panfq 2018-3-27 10:29
传统文化 国际化 教授过英语和中国教育名著 结合 在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大学 开课 大学 不同翻译的对照 正像汉语中的不同解释 In the Analects we find the passage: “When Chung Kung asked the meaning of jen, the master said: ‘. . .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 . . ’” (XII, 2.) Again, Confucius is re ported in the Analects as saying: 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 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se jen. (VI, 28.) 《论语 · 颜渊》篇里记载,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 雍也》篇里还记载,孔子说: “ 夫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Thus the practice of jen consists in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De- siring to sustain oneself, one sustains others; desiring to develop one-self, one develops others. In other words: Do to others what you wish yourself. This is the positive aspect of the practice, which was called by Confucius chung or conscientiousness to others. And the negative aspect, which was called by Confucius shu or altruism, is: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 The practice as a whole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which is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This principle was known by some of the later Confucianists as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 絜 矩之道 ” , That is to say, it is a principle by which one uses oneself as a standard to regulate one's conduct. In the Ta Hstieh or Great Learning, which is a chapter of the Li Chi (Book of Rites), a collection of treatises written by the Confucianists in the third and second centuries B.C., it is sai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 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 矩之道 ” In the Chung Yung or Doctrine of the Mean, which is another chapter of the Li Chi, attributed to Tzu-ssu, the grandson of Con fucius, 礼记 《中庸》 , 传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其中第十三节说: 44 it is said: 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 . .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 . .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 . . . 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o behave to you. . . . “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 所求乎子,以事父。 …… 所求乎臣,以事君。 …… 所求乎弟,以事兄。 ……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 The illustration given in the Great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nega- tive aspect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that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emphasizes its positive aspect. In each case the measur-ing square for determining conduct is in one's self and not in other things.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i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le of jen,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chung and shu means the practice of jen. And this practice leads to the carrying out of one's responsibili- ties and duties in society, in which is comprised the quality of yi or righteousness. Hence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becomes the alpha and omega of one's moral life . 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In the Analects we find the pas- sage: The master said: 'Shen , all my teachings are linked together by one prin- ciple.’ ‘ Quite so,’ replied Tseng Tzu. When the master had left the room, the disciples asked: 'What did he mean?' Tseng Tzu replied: '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 (IV, 15.) Confucius said: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could stand. At forty I had no doubts. At fifty I knew the Decree of Heaven. At sixty I was already obedient .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esires of my mind without overstepping the boundaries . (Analects, II, 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When the great Tao was in practice, the world was common to all; men of talents, virtue and ability were selected; sincerity was emphasized and friendship was cultivated. Therefore, men did not love only their own parents, nor did they treat as children only their own sons. A competent provision was secured for the aged till their death, em- ployment was given to the able-bodied, and a means was provided for the upbringing of the you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were shown to widows, orphans, childless men, and those who were dis- abled by disease, so that they all had the wherewithal for support. Men had their proper work and women had their homes. They hated to sec the wealth of natural resources undeveloped, was not for their own use. They hated not to exert themselves, was not for their own profit. . . . This was called the great unity. (Li Chi, ch. 7.)    “ 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conscientious kɒnʃi’enʃəs , careful to do everything that it is your job or duty to do 絜矩之道是以推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学报 走学术路办国际刊
热度 2 zyzhai 2017-7-24 14:58
大学学报 走学术路办国际刊 张纯洁 大学学报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由于历史等原因,国内的各个大学、学院甚至一些职业院校都设有相应的学报,这仿佛成了一个 “ 标配 ” 。于是,在新生代作者眼中,甚至在大部分大学学报的直接上级以及各高校负责人的潜意识里,大学学报渐渐被贴上了 “ 学术层次低 ”“ 发表本校文章为主 ” 以及 “ 主要用于学生毕业 ” 等标签。 事实上,目前国内约有 2000 份大学学报,绝大部分也正在安心地履行好 “ 标配 ” 的职责。但总有一部分办刊人不甘于现状,想要谋求刊物的更好发展,让其走出校园成为学术界认可的主流期刊。 理工科类带有 “University” 或是 “ 大学学报 ” 字样,并被 SCI 收录的国内期刊及其影响因子 数据来源:《期刊引用报告》 无需 “ 超常规跳跃式 ” 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这 10 多年来,更是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轨迹:刊物 2007 年被 SCIE 收录,是较早被收录的大学学报; 2011 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的首届期刊奖(科技期刊 10 本); 2011 年 —2012 年作为中国唯一荣获国际出版伦理研究基金项目的期刊,结题时发表 SSCI 和 SCI 论文 9 篇并出版英文专著《反剽窃:对作者与编辑的指南》,此书已被英美期刊作为行业培训教材使用,表达了中国期刊编辑的国际话语权; 2013 年 —2015 年度荣获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A 类资助项目,因项目中所开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举措,被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 ALPSP )认为是行业好刊。 2017 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作为唯一的学术期刊,与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社( OECD )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出版社( CSIRO )一同被提名入围伦敦国际书展颁布的 “2017 国际出版卓越奖 ” 中的 “ 学术与专业出版奖 ” 。 然而,一些传统的观念很难一下子得到改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则借此次影响因子公布之际,再次向广大学者展示该刊近几年取得的进步及发展数据,希望能淡去传统 “ 大学学报 ” 印记,让更多学者客观地了解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是工程类期刊,在本次的 JCR 报告中,其影响因子为 1.214 ,绝对数值不算高,但在分属 SCI 数据库 “Engineering- M ultidiscipline” (工程综合)分库中,与同一分类的全世界 85 个 SCI 期刊相比,该刊目前排在第 37 位,首次进入了二区行列。这说明《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虽顶着 “ 大学学报 ” 之名,实际在全世界同类型的 SCI 期刊中,已位列中等偏上。从刚进入 SCI 数据库时的四区开始,该刊没有 “ 超常规跳跃式 ” 发展,而是一步一步踏实向上。 借助国外平台发布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 “ 大学学报 ” 很 “ 本地、局部 ” ,以发表本校的论文为主,但实际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的校外稿源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该刊鼓励自然投稿,并未刻意多收校内或是校外稿件,但的确刻意地把收来的投稿尽量送到欧美审稿人手中。近 10 年来,该刊国际审稿人比例常年在 90 %以上,有效避免了因国内同行派系等原因引起的不公正审稿。因此,在《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上,大教授投来的一般稿件也会被退,普通作者投来的好稿件也能录用,一切以客观的国际审稿意见为评价标准。 另外,从读者群体来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从 2006 年起借助斯普林格平台向国外发布,根据平台统计数据,该刊近几年的年均全文下载量为 8 万多次,在依托斯普林格平台对外发布的约 100 多本中国期刊中,该刊下载量常年名列前茅,在 2016 年及 2017 年前 4 个月斯普林格提供的数据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均列第 9 位。通过对下载来源的追踪发现,来自国外的下载近几年一直在 85% 以上,其中 40 %来自欧美。在该刊文章的所有被引数中,约一半来自于国外期刊。各种数据表明,《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国际期刊,而这些数据都是以一个 “ 大学学报 ” 的名义完成的。 经常有刊物热心作者及编委提出建议:改刊名,去掉 “ 大学学报 ” 字样,否则即使刊物的数据不错,很多顶尖学者也不愿投稿。《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编辑部也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但细想想, “ 大学学报 ” 为什么就不能是好刊呢?带着 “ 浙江大学 ” 的名字一直把刊物办下去,与浙大同发展,办成具有校名品牌的系列优秀刊物,岂不是更有意义? --------------------------------------- --------- ------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7.7.18 08版
5418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华 文明 如何 走向 世界?
热度 3 张能立 2017-5-7 15:47
中国 是 有着 5000 多年 持续 文明的 国家。对于 中华 文明的 古老性 和 悠久性,世人 是 没有 异议的。不过,中华 文明 虽然 历史 悠久,地大物博 和 人口 众多,但是,中华 文明 从未 走向 世界,相反,屡遭 外族 入侵。 中华 文明的 演变,可以 分为 3个 阶段:鸦片战争 以前,鸦片战争 ~改革开放 30年,改革 开发 30年 以后 。 鸦片 战争 以前,中华 文明 可以 说 是 闭关自守,自己 独立 演变。那个 时代的 国民 和 皇上 以为 中国 是 世界 最中心,以 天朝 自居。鸦片 战争的 失败,一方面,让 国民 和 皇上 认识到:过去的 世界的 最中心,天朝 这些 认知 无疑 是 幻想;另外 一方面 西方 文明 借助 战争的 胜利 大摇大摆 来到 中国。民国 虽然 推翻了 清朝,新中国 虽然 推翻了 民国,但是,GDP 在 世界中的 比例 一直 非常小,即使 国民 和 领导人 想 抗拒 西方 文明,仍然 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特色 社会主义 30余年的 建设,中国的 GDP 一跃 成为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仅 次于 美国 全球 第二大 经济体。因此,从 鸦片战争 到 改革开放 30年,中华 文明 仍然 还是 被动 接受 欧美 文明的 和平演变。因为,当下的 中国 无论 是 经济,还是 军事 力量,已经 是 非 昔日 阿蒙,因此,无论 是 国家 领导人 还是 普通 百姓,开始 谋求 中华 文明 不仅仅 只是 被动 接受 欧美 文明 和平演变,而且 要 主动 走出 中国,走向 世界。 不过,问题 不在于 中华 文明 是否 应该 走向 世界,而在于 中华 文明 怎么样 走入 世界? 对于 这个 问题,当下 官方的 做法 是 在 世界 各地 开办 孔子 学院。这样的 做法 是否 行得通? 要想 知道 中华 文明 怎么样 走入 世界,我们 可以 看看 中国 先人 智慧的 结晶--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是 如何 走入 世界的。一个 公认的 事实 是:能够 发明 棋类 这种 智性 游戏的 民族,无疑 是 智性 高的 民族。目前,就 全世界 现存的 棋类的 影响 而言,只有 中国 象棋、围棋 和 国际 象棋 三种。 中国 先人的 遗产 独占 三分之二,因此,中华 民族 比 其他 民族 智性 高,这是 历史 事实 。就 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在 世界 范围内的 传播 及 影响 而言,中国 象棋的 传播 及 影响 远远 不及 围棋。中国 象棋的 影响力,仅仅 就是 在 大陆,香港,东南亚 少数 国家,在 欧美 几乎 没有 什么 影响。可是,围棋的 影响力 比 象棋的 影响力 大的 太多。围棋 对 日本,韩国,欧洲 和 美国的 影响 都是 比较 大的。特别是 Google 公司 研制的 AlphaGO 战胜 所有 中日韩 围棋 冠军,更是 让 围棋的 影响力 空前。 为什么,都是 先人的 智性 遗产,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走入 世界的 效果 存在 如此大的 差异? 采用 数学、科学 精神、思想、思维、方法 和 规范,理性 比较 中国 象棋 和 围棋,不难 得出 如下 事实: 1. 围棋 思维 是 抽象 思维,象棋 思维 是 形象 思维。围棋的 “形”和 “味” 就是 典型的 抽象 思维。 2. 围棋 棋子 是 彼此 平等,象棋 棋子 存在 等级森严的 不平等 关系。 3. 围棋 规则 简单,象棋 规则 复杂。憋腿马 都要 让 初学者 琢磨 半天。 4. 围棋的 变化 比 象棋的 变化 要 复杂 和 有趣的 多。 4. 围棋的 输赢 不是 “零和 关系”,象棋的 输赢 是 “零和 关系”。围棋的 输家,仍然 占有 一定的 实地,只不过 是 输家 占有的 实地 没有 赢家 多。而 象棋的 输家,所属的 所有 棋子 都要 被 赢棋 全歼,输家 即使 是 “缴枪不杀” 都不行。 看清了 上述 围棋 和 中国 象棋的 差异,就 不难 明白 为什么 围棋 能够 大步流星 走向 世界,而 中国 象棋 只能 在 家门口 耍横。从 中国 象棋 走向 世界的 艰难 历程,不难 看出:越是 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并不是 一个 正确的 观点。 理解了 围棋 和 中国 象棋 走向 世界 过程中的 本质 因素,就 不难 明白 中华 文明 走向 世界 唯一的 方向 是: 抽象的 思维 和 思想,平等,规则 简单 但 变化 有趣 和 复杂,非零和 关系。 在 全世界 投入 重金,建立 孔子 学院 符合 上述 方向 吗?
个人分类: 教育|1736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的中国年味儿
热度 3 张海霞 2017-2-3 09:39
春节前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开MEMS2017国际会议,途径洛杉矶,雨后登上格里菲斯天文台俯瞰洛杉矶夜景,美轮美奂,拍摄了一组夜景。更加意外的是在拉斯维加斯开会时,不仅是我们住的酒店,而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中国新年祝福,年味儿十足,真的是感觉到中国的影响力在增加,尽管新总统TRUMP很极端,可是民意还是融合与发展,有图有真相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药要打出去...旅路漫漫怎么办?...首先要有国际入场券
热度 4 yindazhong 2016-12-16 15:51
关键 博主今天发表博文 中药国际化 破冰之旅路漫漫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77221-1020700.html 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评论虽然有点不太谦虚, 但自己觉得就是这么个理儿。 也就原样搬来,不去装腔作势,费时琢磨文字修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药要打出去,首先要有国际入场券 ——对中医重大基础理论的国际认可。 这件事我在五年前已经先行突破展开了 (见我的科学网博文‘置顶3’——中医药拯救西医的五大锦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405 可惜有关部门不懂珍惜, 不懂出场要分步骤, 不懂得“惊堂木”的权威价值, 不懂得要叫老外先从理论上服了you的重要性。 至今仍在事倍功半的用傻劲......
个人分类: 中西医集合|295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药国际化 破冰之旅路漫漫
热度 2 guanjian01 2016-12-16 14:28
2016 年12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文化特点。不仅仅是白皮书,近期国家还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项有关中医药发展政策,均提出了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其中中医药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国内中医药企业一直在探索国际化道路,如通过参与国际注册及认证、海外融资与并购建立外营销网络、跨界合作研发等。但中医药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药在欧美国家没有获得药品身份,连药店也进不了。根据美国法律,中药只能以保健品、食品或食品补充剂的方式出现,分销渠道仅集中在华人的中药铺、杂货店里,不允许标明功能疗效,不允许广告宣传,更谈不上进入当地主流医疗保险市场了。 中医药要想走出国门,跨入国际市场,一是要做到产业链国际化,二是要符合国际医药标准,尽管举步维艰,但一些优势企业已迈出国际化步伐——成都地奥心血康拿到了通往欧盟市场的“入场券”,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已顺利完成美国FDA的Ⅲ期临床试验。 实践证明国际化过程不仅仅是需要将该中药品种实施国际化,而是需要将涉及到中药制药整个产业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实施全面国际化。实现这一目标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协调中药制药相关配套产业链的行业主管部门,明确中药制药及配套行业产业链管理职责及规范要求,促进国产药用辅料、包材、装备、软件、仪表、工艺溶剂、标准物质等逐步达到国际化技术规范与标准,推动国际互认,提升中药国际化的整体保障水平。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今年两会上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并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和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而对于国际标准而言,美国FDA标准始终是必须要闯过的一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粒中药通过FDA认证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由于东西方药政、法规、文化、认识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且中药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作用机理不明确,安全及有效性缺乏严格可信的数据等多重原因,西方国家普遍对中药持怀疑态度。虽然如此,我国中药企业始终坚持破冰之路,血脂康、复方丹参滴丸、扶正化瘀片等药品已得到FDA的高度认可,正在处于攻关阶段,相信不久就会有首个通过FDA认证的中药产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必然艰难,但前景依然光明。政府与企业对于打入国际市场,开启中医药国际化篇章有着十足的信心。
2081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本土化与教育价值
libseeker 2016-11-3 16:57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
libseeker 2016-10-21 16:10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合作正式启动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8-1 16:09
2016年7月27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以下简称“CBIS”)合作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出席启动仪式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总主编朱作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高福、CBIS会长钟伟民、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王敬泽、《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编委会成员以及北美办公室代表等。启动仪式由“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主持。 朱作言总主编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CBIS合作的源起、意义和过程。他指出,“两刊”是在中科院学部平台运行的刊物,是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它的国际化道路与专业性刊物不同,应立足于本土。CBIS凝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从大陆出去的生命科学家,他们关心祖国生命科学发展,是帮助《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实现国际化的最现实的一股力量,希望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刊物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迈上新高度。 李静海副院长发表讲话,他强调,刊物的国际化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应努力保持优良传统,同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和思维理念。编委会、编辑部要积极关注并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采用规范的策略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与CBIS合作办刊,是实现刊物国际化发展的很实际很重要的一步,学部会一如既往地对相关工作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 何鸣鸿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正值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应认清科技期刊的学术载体本质,继续追求并保持文章的高质量、高品质,努力拓展优质国际稿源。 高福院士代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陈宜瑜主任在会上发言,他指出“两刊”作为“展示中国科学的平台,传播世界科学的窗口”,编委会应积极献计献策,在刊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编辑部要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同时注意平衡好刊物的公益性和商业性。 会上,昌增益常务副主编代表王大成主编做了“提高质量,提高影响力”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改革发展历程以及现行机制,并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影响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钟伟民会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美办公室成员,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CBIS合作的目标和具体计划。李静海副院长、何鸣鸿副主任、朱作言总主编共同为到会的北美办公室编委及部分新增补编委颁发了聘书。 启动仪式结束后,召开了2016年《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第二次编委会会议。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6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次给国内期刊提几条建议
热度 16 gaoshannankai 2016-7-10 11:13
最近陆续收到国内一些期刊的审稿邀请,正如我此前发表博文表示的一贯态度。 对于国外的审稿评审,我基本没精力搞;对于国内的尽力支持,未来5到10年, 是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应该参与这个过程。再次引用 我的一篇博文, 中美争霸的关键是科技领域,科技领域的关键是反腐败。 未来世界 发展的两条主线-你我都能看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1742.html 中国的科研突破异常艰难 ,要依靠被压迫的广大科 技农民工。 国内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搞好业务,更要注意阶级斗争。 国内外反动势力联手压制中国科技创新,因此,我们任重道远。 韩春雨老师的成功,也印证了我此前发表的一篇博文。 科研经费要多设 小项目 ,少设慎设大项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67449.html 星光大道 等节目能否对科技界有所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9120.html 科技突破不会因为大量的大经费大项目而成比例增加; 更可能出现在一些不在“指南”中,或被毙掉的标书里。 过几年,大家回过头来看我这段话,准不准。 给国内期刊提几条意见,仅供参考: 1. 关于审稿标准的把握,建议期刊根据前5年引用量和知网下载量, 结合作者投票,选出每个领域的优秀论文作为标准,审稿人大致了解 当前这个期刊的整体稿源情况,再作出判定。 2. 评审回复中,同时要求作者对审稿人进行评价,简单分为abcd四个等级, 非常专业,专业,不够专业和不懂装懂,四个级别。打分累计进入审稿人 数据库,以备将来更新。 3. 期刊国际化,是重中之重,我看中科院旗下期刊做的最好,比如《科学通报》 要求一个500-700字大英文摘要,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其实就是对文章内容介绍。 第二,规范英文引用,以便sci文章可以引用到国内核心期刊。比如 引用格式 : 任毅鹏 , 张佳庆 , 孙瑜 , 等 . 基于 PacBio 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研究 . 科学通报 , 2016, 61: 1250–1254 Ren Y P, Zhang J Q, Sun Y , et al.The study of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n PacBio platform(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1250–1254, doi: 10.1360/N972015-01384 不过我这里给科学通报提一个意见,你们这个(in Chinese)的增加有些迷惑,以为你这一期都是中文文章, 所以(in Chinese)是否 要跟随 Chin Sci Bu ll,主要是你们有中英文两个版本,所以是否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这个区分一下,否则会认为你们中英文期刊是在一起不分开 如果 Chin Sci Bu ll代表英文版,那么中文那个要注释为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表示这个期刊单独成期,里面文章自然都是中文的,文章后面就不用跟in chinese了。 对于大部分国内期刊,只有中文文章,所以一般是期刊后面跟 (in Chinese),文章后面跟(in Chinese)是不对的。 中文期刊国际化,先与英文接轨,借助他们的系统做大,直到最后中文期刊独立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前欧美期刊已经穷途末路,少数大牌期刊实际上是一些利益集团把持,反复发表相关的工作,特别是 已有突破工作的续集,实际上就是不敢冒风险,苟延残喘。plos one等开放期刊,利用这个时机对他们进行 了第一次冲击;中国或中文期刊的接轨,将对他们进行新的冲击。 希望国家层面一视同仁,不要仅仅支持中科院系统的各类期刊, 所有期刊应该同等水平竞争,优胜劣汰。 此前的博文最担心就是,国家层面把大量资源豪赌到中字头期刊上,所谓重点发展。 我们国家有多少重点发展,重点失败的教训,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资源集中不够,太过分散, 需要更加集中,进一步整合,然后就是超级大佬进一步瓜分资源。
3112 次阅读|23 个评论
本土化是国际化的最高境界
热度 8 coffer 2016-5-22 23:35
本土化是国际化的最高境界 (2016年5月22日)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日前,国内3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一方面真心为国家的科研实力提升和国际认可度提高而高兴,但同时, 又蓦然腾出一种杞人忧天式的担忧,希望CNS别被我们玩坏。 正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引入SCI,作为一个难以走关系、促进国际接轨、相对客观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此,SCI在国内也逐渐风靡,SCI学术论文数量也日趋攀升,目前我国已多年SCI产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SCI有了Stupit Chin... Idea的一个别样称呼,国内科技界也逐渐对SCI的认识与应用趋于理性。 记得与某位学者聊天时,他道出的担忧。现在国内是 输出 了外汇, 输入 了国外的设备,还要为其负担维修、配件、试剂等一系列高昂费用,肥了他人腰包。然而通过这些设备产出的优秀成果又以学术论文的方式 输出 到国外期刊上。两个输出一个输入,输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和高水平的成果,输入的是需要继续为它投入费用的进口仪器。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定的A类期刊,一度成为各方议论焦点,最后评估中心经审慎研究后寻他法暂替。但不得不说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与A类期刊对加大国内期刊认可度的导向,必将对我国教科研的国际认可度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改变两输出一输入的亏本买卖起到一定的扭转作用。 想起高爷爷的一句话: “国际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本土化” 。这是高先生在8年前的论述,在对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与国际接轨的讨论中,高先生抛出了如此论断,虽不是对当时或当下国际化措施的具体阐述,但却是道出了对国际化和中国科教未来的美好期望。 基于如此愿景,也来大胆畅想。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管它春秋季,还是冬夏日。终有那么一天—— 一:国际顶尖牛刊在中国。 全球以在中国某某期刊上发文为荣。 二:中文发表的文章足以行走天下。 外国科研机构需要华人帮忙翻译润色。 三:国内学者不用为选择往哪份期刊投稿而为难。 只需关心投稿期刊的领域与自身研究是否相符,不必刻意关心是否SCI,IF多高多低,各类考评是否认可……。 四:学者的研究选题唯学术、唯兴趣。 学者追求的是科学的真理,体验的是探寻的兴趣,愉悦的是惊奇发现。不再为追求高被引,追求快回报,追求高奖励,应付各类考评考核,而扭曲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五:潜心治研的学者具有宽松,愉悦、和谐、开放的科研环境。 真正潜心研究的学者需要的不是皮鞭,而是一个良好的科研生态。给予他体面的生活条件,给予他良好的科研氛围,他会比你要求的更努力。不用过于苛求结果,尤其不要苛求快速获得结果,因为科研类似于风投,要敢于承受风险,更何况很多时候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529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国际社会的马太福音效应
benlion 2016-1-11 17:15
从宇宙时空到生物进化、人类起源与机器发明,能量转化和信息转换,导致物体形态和实体器物等建构与层级的组织化过程,形成社会的知识化体系和工业化机器的发展。 自从2007年开始论及第3次工业革命,并提示必须将重心放在开发新技术上,2014年则再次提出第3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化技术是工业5.0技术,并多次提及需要清淡头衔与重视实质的学术和技术内涵。 尤其头衔与学术或技术,存在很长时间的滞后现象。 如,诺贝尔奖的成果或领域,往往是几十年前的,头衔越高,非常可能滞后的时间越长,从而,导致国内越是难以走向创新型社会。 如,奥巴马的总统科技顾问,还有助理教授的,也有年长的或院士,看的不是头衔,而是最新创立前沿的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开拓,从而能够引领国际和未来。 由于60到70年代的闭门,很多国际上的学术和技术国内空缺,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填补,也是,或说这几年的主要引才引项目的特征。 当然,也只能如此了,国际化社会,也遵循马太福音现象。 知道不说,这是社会责任心问题,说了不被采纳,则是客观因素。 - (01/11/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2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期刊数据库出版商何时能够走向世界?
waterlilyqd 2015-6-26 19:48
这只是一个问题。用我这两天的经历来说说话: 想请CNKI将网站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页面上的我要投稿加上我刊的投稿链接,昨天上午,我在CNKI网站的在线建议里面写出了详细的建议并加上了网页的链接,然后填上我的电话和邮箱。昨天下午,我收到了CNKI的邮件,告诉了我要联系的人员的电话号码,于是今天下午按照信中提供的电话打过去询问和说明,对方告诉我这件事得打XXX电话,我依照告知的电话打过去,这个人说这件事要找某某某部门,又告诉我一个电话,就这样我前后打了4个电话,费了不少口舌进行情况描述,并提出我的要求和建议,总共花了两天大约2小时的时间,可是最后的答复却是:由于国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CNKI的网站一律不能加外部链接。我告诉她,我们期刊在Springer的网页上关于投稿的地方也能加期刊的投稿链接,为什么你们不能?说这是规定。我说我要向Spinger反映问题,一般只要向一个专门负责我们期刊的人反映就肯定能得到反馈意见,你们却让我来来回回打了无数的电话,花了很多的时间,结果得到的是这样的答复! 写了这么多,我想说,要让中国的文献数据库走向世界,路还很长!中国期刊的国际化要靠中国的数据库出版商走向世界,路还很漫长!这么多中国期刊要借船出海,这是为什么? ------- 申明一下,在我心目中,CNKI在中国的几大期刊数据库商中如果不是做得最好的,也算做得好的! 我只希望它们能够越做越好!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3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好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anley 2015-1-19 08:09
抓好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2015新年献辞 值此新年来临、喜庆吉祥之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向关心和支持可拓学研究的专家和领导、 向在可拓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学者、 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体会员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事业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过去的一年,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 为可拓学应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南昌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可拓学年会, 众多学者分享可拓学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 并为第二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会议的召开献计献策。 这一年里, 可拓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 在香港注册了国际可拓学研究院, 正在筹办国际可拓学学会和学报; 可拓学研究者应邀在美国讲学, 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再到匹兹堡大学, 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在莫斯科组织了ITQM2014 “智能决策与可拓创新”研讨会, 可拓学引起与会学者浓厚的兴趣; 在北京应邀参加了香港中国工程师协会的信息科学会议。 这一年里, 我们走向社会,不断扩大可拓学对社会的影响: 在广州和济南,分别举办了可拓创新训练营第一、二期师资班; 在北京建立了可拓创新沙龙; 在宁波做了多场可拓思维与教育创新讲座; 广东海王子学习型酒店举办可拓创新方法及其应用的讲座。 这一年里, 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可拓学》, 《科技导报》刊载“可拓学专题”,全面介绍可拓学研究工作, 海外学者参与可拓学研究日益增加, 可拓学正快步走进世界科学殿堂。 在新的一年中, 我们将举办第二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会议; 在巴西举办ITQM2015“可拓学与智能决策”研讨会, 进一步加强可拓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办好国际可拓学研究院, 积极组织各项学术活动和宣传推广活动, 举办各种形式的可拓创新训练营, 让可拓学更好地服务创新、服务互联网经济。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亦是新的起点, 我们将豪情满怀、众志成城,为实现新的目标努力前进! 让我们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为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贡献力量!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李兴森教授)
anley 2015-1-14 08:42
科技导报 2014,32(36)文章 ·科技纵横捭阖· 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文/ /李兴森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 sjtu.edu.cn。 编辑 王丽娜 长期以来,创新策略的生成依赖于 专家的经验和能力。如何让普通人拥有 创新方案生成的能力,通过形式化、流程 化工具辅助实现创新策略的生成?蔡文 等人对这一问题的多年研究促成了可拓 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可拓学是用形式化 模型探讨事物拓展的可能性以及开拓创 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 的新学科。 可拓学选题于1976年。1983年, 《科学探索学报》发表“可拓集合和不相 容问题”,开创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历 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初步的 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应 用研究。 作为一门研究矛盾问题处理的 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将走向何方?笔 者认为,可拓学的发展重点在国际化和 社会化两个方面。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意义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学者的研究与争辩。可拓学与数学、哲学、决策科学、创造学以及创新理论等有内在联系, 需要国际化的语言以使海外学者参与研 究。2010年5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 统科学研究院顾基发研究员提出加快可 拓学国际化进程的建议,让国际相关领 域的学者认识可拓学,了解它的研究思 路,进而科学评价可拓学的学术贡献。 世界的和谐和发展离不开矛盾问题的解 决,为国际学者处理矛盾问题的研究提 供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是可拓学国 际化的根本意义所在。另外,在世界学 科之林,中国学者原创的学科非常少。 可拓学的国际化承载着中国原创学科屹 立世界学科之林的梦想,是中国梦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体现东方大国对世 界科学的贡献。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的处 理,科学研究中的矛盾问题归根到底来 源于社会实践。可拓学只有在服务社会 生产实践的矛盾问题处理过程中,才能 更好地检验其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系 统性和完备性,并且还促进理论方法体 系的不断完善,体现其独特价值。此外, 社会实践也为可拓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 研究素材。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基础 1)可拓学的国际化基础 自诞生以来,可拓学不断向国际传 播,有了一定的国际化基础。1989年,钱 伟长教授主编的《中国应用数学与力学 进展》(英文)把“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 题”一文介绍给国际学术界;2002年,中 国台湾出版可拓学专著;2003年,科学出 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可拓工程方法》; 2013年,科学出版社和美国教育出版社 联合出版英文版专著《可拓学:理论、方 法与应用》。 自2012年开始,广东工业大学可拓 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招收了包含美、罗、 印等国教授在内的国际可拓学研究学 者;2013年,蔡文和杨春燕研究员应邀到 罗马尼亚科学院举办了第4期国际可拓 学研究学者班。之后,访问学者们撰写 了多本可拓学专著,发明专利在日内瓦 举行的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13年,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 讨会”在北京召开,120余名来自9个国 家的学者参会。2014年,蔡文、杨春燕研 究员和李兴森教授应邀到美国多所大学 讲学、交流。 30余年来,海外的学术刊物和国际 会议论文集不断发表可拓学的研究成果。美国、印度、罗马尼亚、德国、日本等 国家的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形成了可拓 学科学共同体,为可拓学的国际化奠定 了基础。 2)可拓学社会化的基础 《创意的革命》和《不按牌理出牌》的 出版,网上关于可拓学的视频,以及《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学时 报》等多家报纸对可拓学进行的报道,都 为可拓学社会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多所大学开设了可拓学课程和公共选修 课,并培养以可拓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举办 多期可拓学研习班、研讨会和创新训练 营,建立了可拓学应用的方法体系—— 可拓创新方法,已获得一批有关可拓学 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若干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如信息领域的可拓 策略生成方法、可拓数据挖掘方法,机电 工程领域的可拓设计、可拓检测、可拓控 制以及可拓机器人等,管理领域的应用 包括:管理可拓工程、可拓策划、可拓营 销、智能知识管理、企业可拓创新应用模 型等。这为可拓学的社会化打下了较好 的技术基础。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主要工作 可拓学的国际化要大力办好在中国 香港注册的国际可拓学研究院,承担起 国际化的主要工作。此外,还要成立国 际可拓学学会,组织国际可拓学与创新 方法研讨会,筹办国际可拓学学报,继续 招收国际可拓学研究学者,并通过多种 渠道,开展国际可拓学合作研究项目。 社会化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撰写通 俗培训教材、研制网络化可拓创新服务 平台、开发面向各行业的可拓软件、推广 可拓创新方法、开办多种类型的“可拓创 新训练营”等,推动大数据时代矛盾问题 的智能化处理。 可拓学的未来发展 可拓学未来发展目标是建成一门理 论成熟、应用广泛的学科。国际化程度 证明可拓学的科学生命力,是可拓学对 学术界贡献的体现;实践应用的普遍性 显示可拓学的实用价值,推动可拓学理 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在国际化与社会 化进程中,可拓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 合将逐步深入,应用广度和深度将不断 加强,有望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的处理矛盾问题的方法论。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热度 25 yonglishi 2014-10-16 10:03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石应江 齐国翠 李 哲 1 SCI 与中国36年的交流历程 2 SCI 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3 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 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3.2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3.3 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Citation Index , SCI) 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ISI )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 (Garfield E) 创立于 1961 年。自创立至今,它一直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而评估科研成果和科技期刊,只是 SCI 的衍生功能之一 。自 1978 年 SCI 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者围绕 SCI 本身及期刊如何被 SCI 收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多年的探索实践 。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使之跻身国际舞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单位与 SCI 自 1996 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来,到过 SCI 费城总部 4 次,在长达 18 年时间里有过 10 次面对面交流,主题一直围绕“ SCI 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编辑部也根据我们的交流成果进行了及时的探索和革新,使《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成为 SCI 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中文版材料学期刊, 1997 年以来累计贡献 9728 篇 SCI 源文献。为了和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交流成果,特撰写此文。 1 SCI 与中国的交流 1978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订购了 SCI 印刷版,从此 SCI 进入中国 。 1982 年,尤金·加菲尔德首次访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此后该中心参考 SCI 建立了《中文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 1989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利用 SCI 数据库统计中国科技论文,是 SCI 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的元年 。 1997 年应该是 SCI 与中国开展大规 模交流的开 始,那年 4 月,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师昌绪院士在《科学通报》发表 “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 ” ,正式将 SCI 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 。在此之前,中国被 SCI 收录的期刊情况是: 1983 年至 1995 年,先后有 18 种期刊被 SCI 收录, 1983 年 13 种, 1995 年 8 种。 1996 年 SCI 收录 22 种 。 1997 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开发了 SCIE , 9 月,编辑发展部高级主管 James Testa 和地球、物理、化学主编 Rodney Chonka , 首次应中国科学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邀请来中国访问,他在报告中说:在 ISI 数据库中,收录中国期刊 37 种,收录最多的论文来自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 9228 篇、物理 5797 篇、材料科学和工程化学 3449 篇。 1992 年至 1996 年 ISI 数据库共收录中国论文 58120 篇,占亚太地区论文总数的 10% 。然而到 2011 年, SCI 数据库收录中国论文为 165818 篇,世界排位第 2 。 2007 年至 2012 年共收录 541539 篇,同比是 SCI 第一次访问中国前 5 年论文数的 9.32 倍 , 15 年时间,论文增量惊人。从 1997 年开始, SCI 的 James Testa 基本上每年都到中国访问,和中国的许多机构建立关系。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委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等出版社 。 为了加强与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合作, Thomson Reuters 除了传统的到中国相关单位访问外,还在 2013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在北京邀请中国大陆地区的优选期刊,举行 SCI 收录期刊预评估答辩会,有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等参加 。同时, ThomsonReuters 还加强了与中国科技评价机构的合作, 2008 年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在北京成立了 “ 中信所-汤森路透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 ” , 2009 年 9 月加菲尔德到该实验室访问,这是他第 3 次 到访中国,发表了“引文索引 50 年”。他第 2 次访问中国是 2002 年,此行诞生了《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中译本。 在美国, James Testa 先生还接待了众多的中国代表团。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等 。 在与中国开展交流的岁月里, Thomson Reuters 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 1997 年时任 Thomson 科技总裁和 CEO 的 Mike Tansey ,第 一 次代表 ISI 访问中国; 1998 年 ISI 在北京有了第一位雇员刘煜; 1999 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开通 Web of Science 。 2000 年 9 月,在北京为 100 多位中国科学家颁发了 “ 经典引文奖 ” ,褒奖他们杰出的科学研究, 2001 年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办事处。在此期间, ISI 经历了被 Thomson 集团收购,再经历了 Thomson 与 Reuters 的整合,其费城的办公室从 3501 Market St 搬到了 1500 Spring GardenSt 。但是这些变动没有影响 SCI 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因为中国是 Thomson Reuters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 这期间, Web ofScience 收录中国期刊由 67 种增加到 151 种 ,其中中文期刊 17 种 。 1998 年至 2008 年 SCI 收录中国论文近 60 万篇,排名第 5 ,论文被引用排名第 43 位。 根据 多年数据分析,中国在数学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全球前十名, 2012 年材料科学论文已经排位世界第 1 ,这些成绩与 SCI 数据库收录来自中国期刊种数逐年增加有密切关系。 2 SCI 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与 SCI 的交流始于 1996 年 12 月,编委会主任周廉院士访问了 SCI 费城总部。 1997 年 9 月 James Testa 和 Rodney Chonka 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 2000 年 12 月周廉院士再访 SCI ,参观了数据库制作车间。 2002 年 9 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4 年 9 月在北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5 年 10 月在北京, 2007 年 7 月在北京 , 2009 年 10 月在上海, 2008 年 10 月在费城都举行过会谈、总结与回顾 。在 2005 年 9 月尤金·加菲尔德博士 80 岁生日时,编辑部带去了刻有“寿比南山”的钛拐杖。 2013 年 11 月 12 日 ,笔者 冒着 费城第一场冬雪 第 4 次来到 Thomson Reuters 办公大楼,开始了与 JamesTesta 先生的第 10 次交流会谈。 此时 ,他的职务已由 1997 年的编辑发展与出版关系部高级主管,升任副总裁再到荣誉副总裁,不过他的工作一直是联系业务并选取期刊。 James Testa 说,记得在 1997 年收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时, SCI 只有 45 份中国的期刊,但是到 2013 年已经有 151 种了。所以,对他来说年复一年来到中国并看到期刊更多的发展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在 这期间不断革新,发展迅速,成为我国被 SCI 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材料学科期刊。自 1997 年起经历参考文献格式创新,将中文文献的作者、刊名译为英文以适应语言国际化; 1998 年组建高层次的国际编委会以适应编辑国际化; 2000 年开始探索双语出版,已发表英文论文 1800 篇; 2003 年变双月刊为月刊以缩短出版周期; 1999 年开始数字化探索, 2008 年建立数据库,开通网站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改革; 2008 年与 Elsevier 建立了合作出版关系,借船出海。 2013 年申请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英文版刊号,为该刊的国际化进程铺平了道路。目前已经由 1997 年的年被 SCI 收录 83 篇论文,发展到 2012 年的年被收录 972 篇 。 3 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 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SCI 收录的期刊必须在该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取决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以及期刊的类别。在中国, SCI 寻找的是中国在某一领域领先于世界的高影响力期刊,而材料科学、数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等等是优势学科。例如,在冶金领域,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期刊?哪一个是最好的?这就是 SCI 要收录的目标。所以收录标准就是这个国家优势学科领域中最好的期刊。 具体的 SCI 评估标准包括: 1 )出版的及时性; 2 )国际通行的编辑规范; 3 )出版语言为英文。因为 SCI 数据库是英文数据库,所有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必须是英文,参考文献必须是英文引证的文献,其他语言须翻译为英文 , 以便能收录进数据库; 4 )严格的同行评议; 5) 出版主题能填补 SCI 数据库的空白; 6 )国际多样性:指作者、主编及编委成员的国际性; 7 )有地域特色; 8 )引文分析:即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自引率、即年指标等 。近年来 SCI 评估了 1 万多种地区性期刊,只收录了 1600 多种。 SCI 对期刊的评估与选择是动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每年都会有所增减。每种期刊在被录用或被淘汰前都经过评估。如果发现已收录期刊的影响力在降低,而新期刊的引用潜力更好,就可能用新期刊替换已有的期刊。 SCI 不停地做这样的平衡,目的是保证所收录期刊是最好的。被淘汰的期刊重新经评审进入 SCI 需要 2 年时间。 3.2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目前,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已经收录的 17 种中文期刊是建库初期收录的。所以中文的确是中国期刊自身发展的一种障碍,是中国期刊进入国际学术界的瓶颈。如果期刊是全英文的,那么它被收录的机会要大一些,但如果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影响,也不会被收录。应该说,不是 SCI 选择了英文,而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展望未来, SCI 将关注收录区域性期刊后给整个数据库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研究收录区域性期刊的评价标准,监测已收录期刊是否保持高标准的出版。 3.3 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中国的科技评估政策与导向造成大量优秀稿件外流,直接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国研究人员数量庞大,因此出现好的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如何发掘质量上乘的文章并把其吸引回来,这就需要办刊人的不断努力。事实上中国科学家在中国优势学科所做的研究成果能很好地被国际学术界接受,他们更愿意把文章投给《科学》或《自然》等国际知名刊物上,以使自己的文章有更高的影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出自中国的优秀论文都流向国际知名期刊,结果慢慢的把中文期刊甩在了后面,使中国本土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无法与世界上最好的期刊相比。在中国, James Testa 多次建议一些有着高被引频次的作者:“你们为什么不投一些论文到中文期刊呢?”。他们听了,并且认为这是好主意。但是,没有人这么做。严格说,科学家不愿将论文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这不是科学家的错,而是期刊本身的问题。全世界的科技期刊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让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 SCI 的选刊政策从来都是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的优秀期刊,但这些年,中国的优秀论文越来越多地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这对中国自己的刊物发展没有好处。形成稿源外流的原因主要因为中国研究单位过于注重 SCI 单一指标,有的研究单位还实行具有导向作用的奖励政策,这点已经引起国际学者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贿赂 。尽管和以前相比,进入 SCI 的中国期刊总数增加了,但同国际入选刊物相比,中国的科技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努力达到国际水平。对 SCI 来说,学术出版应是出版纯粹的论文,更好的论文。希望中国能够尽快改变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状,把如何提高期刊的水平作为核心问题,要尽可能使刊物国际化,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内。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低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期刊的编辑、评审、接收以及出版过程太漫长,短则 1 年,长则 2 年,所以影响因子低。如果提高效率的话,整个出版时滞会大大缩短。对作者来说,从投稿到发表所耗费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话效率会越来越高,一切也会越来越好。建议编辑部尽早采用数据库来处理投稿,如 ScholarOne ,它能有效提高编辑处理效率。中华医学会于 2009 年开始使用,《中国科学》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航空学会及国际上的美国化学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等 365 家学术出版社和学会、 4500 多种学术期刊等已经开始使用 ,近 10 年来中国作者通过 ScholarOne 投稿的数量逐年增加, 2002 年仅占 4% ,排第 9 位, 2010 年上升至第 2 位 (21%) ,到 2012 年上升至第 1 位 (29%) 。尽管中国投稿数量上升很快,但被接受发表的很少,被引用的也很少。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SCI 常常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中国期刊和中国学者进行国际合作,当然,这也是 Thomson Reuters 的业务之一。中国有独特的条件去创办更好的期刊,因此, SCI 也就可以挑选到更好的期刊。这不仅仅是一项合作,而是我们共同工作来创办更好的期刊,当这个期刊足够好了,就可以收进 SCI-Expanded 。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现在中国政府对科技期刊投入了大量资金,例如中国科协支持创办优秀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这非常好,是想用更短的时间来获得更高的回报。通过资金的高投入来支持期刊发展,来获得高影响力、高品质的期刊。对于中国期刊来说,影响力低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并不领先于世界。因此,对政府来说既要支持科技出版,也要支持基础研究。 中国的期刊多由大学或研究所出版,美国期刊一般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大学或研究院出版的很少,基本上全部是商业的。因此,期刊为了赚钱,他们不得不努力卖杂志。为了杂志好卖,期刊内容就必须有价值又有趣。对一篇论文来说,内容是最重要的。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中国的期刊编辑只想出版论文,他们不考虑如何养活期刊、创造利润,他们可能没有养活自己的压力。看到他们出版了越来越多的论文,也亏损了越来越多的钱,却没有考虑过以何种商业模式支撑自己的发展。 James Testa 认为:国际上,在学术和商业上都非常成功的自然科学期刊并不乏例,但中国这方面却没有很好的榜样。这是体制原因导致他们很难发展出强有力的商业模式。一个成功的学术期刊是能养活自己的。因此,好的编辑应该在其所服务的领域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好的商业意识,中国编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市场意识 。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James 每次到中国,科技期刊的主编及编辑们都会郑重地将自己的期刊送给他,他总会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期刊是能自我发展的期刊。如何办好期刊,应该: 1 )通过与研究者保持良好关系来获取高影响力的论文; 2 )为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来获得作者的美誉度; 3 )提升期刊在其他媒体的形象; 4 )精心选择论文主题,使其具有相当的关注度,读者感兴趣。他提出,对一本期刊来说,是否被 SCI 收录,并不是期刊发展的主要指标。 40 多年前, SCI 还不存在,但照样有许多期刊办得非常成功,现在也一样。保证成功的惟一条件是报道和出版最好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就是最好的出版标准。另外,中国的办刊人还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刊宗旨,应该尽力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发表服务,而不是为了进 SCI 而办刊。质量上去了, SCI 会主动考虑收录。 SCI 已经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正确发展方向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不是 SCI 的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 SCI 每年要评估 2000 多份申请加入的期刊,其中只有 10% 的期刊被收录。每年收到许多来自中国要求评估的期刊。但是,每份期刊被拒绝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于另一份期刊。总体而言,中国期刊的问题是它们被国际学术界接受的速度较慢,被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少。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是 E. Garfield 在 1955 年提出 ,在他 2005 年 80 岁生日时深有感触地说:影响因子像核能一样,给人们带来的不全是福音。他对执着追求半个世纪的影响因子,仍感到一些苦恼与困惑。因此,在应用这个文献计量指标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误用和滥用,尤其是不能简单地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用于其中一篇文章的评价 。 目前,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仍然是最好的指标,但中国过分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今后用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来评价期刊更合理。一些期刊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这是危险的。这些年, SCI 数据库已经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这些期刊剔除。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是不对的,因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评价研究者或某篇论文的质量时,应该使用被引频次多少来评价。中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和大学认为,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高,这篇论文的质量就高,相应地,论文作者获得的奖金也就越高。因此,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是最高的。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科学》和《自然》有非常高的论文发表标准,如果你能在这两份期刊上发表文章,你的论文就有理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论文。但仅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工作的质量是对影响因子的错误使用。对研究工作的评价应该是研究工作质量本身以及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即这篇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论文都对期刊影响因子有贡献,因为绝大部分论文的引用率可能是零,或者只被引用一两次。对特定的作者,可以用引文数据对其所有文章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或是对其特定文章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行评议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James 指出,影响因子并不代表当时、今后的情况,加上每个期刊所在的学科、发表论文的总数不同,其影响因子的绝对值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由管理者或官僚机构来评价研究者的水平或论文的质量,而必须是由懂得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评价。 在中国,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上面,几乎没有人去关心期刊内容了。但是在美国,大家更关心基础研究,关心新科技的进展,关心新科技所带来的新工作,关心疾病治疗等等,这才是基础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基础研究是为了改变美国人民的生活。美国有很多著名期刊,比如《科学》,还有一些医学期刊,这些期刊单纯地报道已经发生的基础研究。为了让世界知道作者或研究人员的成果,他们需要出版。所以文章就通过投稿、审稿以及出版来让大家知道,随之产生影响因子。在美国大家更关心的是基础研究而不是像爱思唯尔一样更关心影响因子。期刊出版商认为提高期刊影响力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出版期刊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它只不过是报道研究成果的一种手段,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因子上面是不正确的。 如果你做了正确的工作,做基础研究,你准备充分,条理清晰,然后成果出版,那么,被引频次高是必然的。相比研究期刊只是第二位的,出版期刊的目的是什么 ? 首先看期刊的出版标准,然后是出版内容。期刊中有什么文章?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原创的、变革性的内容?有一些改变科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大家才会对期刊感兴趣。如果没有这些,那它也就没有希望。因为报道新的、原创的、有趣的、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或是回顾以往的研究才是期刊的根本。所以,基于影响因子的科学评价体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5 结 语 通过对与 SCI 数据库荣誉副总裁 James Testa 先生 18 年交流、互访、会谈的回顾与总结。指出, SCI 引入 36 年来 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促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份优秀的可以被 SCI 收录的期刊的基本条件是出版语言为英语、出版的及时性、发表优秀的基础研究论文、要符合基本的国际编辑出版规范、要有自己的学科或者地域特色、编辑部成员要有国际性。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编辑部要在吸引本国优秀论文的回归、提高出版效率上下功夫、编辑要有市场意识。政府要在加强基础研究上多投入,为办出好科技期刊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编辑部不应该把期刊是否被 SCI 收录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 参考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614.shtm 任胜利 , 王宝庆 , 郭志明 , 等 .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 科学通报 , 2000,45(2):218~222 金碧辉 , 汪寿阳 , 任胜利 , 等 . 论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4):202~205 Rousseau R, 金碧辉 . 期刊评价: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4):1~6 任胜利 . 对 SCI 的认识与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1):5~8 朱国琴 .SCI 简介及如何向 SCI 源刊投稿 . 医学信息 ,2002, 15(7):449~451 王玉霞 , 印莉娟 .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 . 编辑学报 ,2006,18(s):172~173 王 瑜 , 吴琦磊 .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 SCI 的研究进展 . 现代情报 ,2010,30(12):130~133 史继红 , 李志平 . 加菲尔德博士三次中国之行及 SCI 在中国的影响 . 图书情报工作 , 2012, 56(8) :77~80 蒋国华 . 中国引入 SCI 三十年 -- 序 党亚茹教授《基于 ESI 的科学影响力分析》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8 , 9(5) :42 ~44 孟连生 . 中国科学引文分析 . 情报科学 ,1983,4 (1):11~21 孟连生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前景 . 高校文献信息学刊 ,1994,1(3/4): 230~234 师昌绪 , 田中卓 , 黄孝英,等 .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国际上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 . 科学通报 ,1997,42(8):888~893 RodneyChonka.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完善数据库选刊标准中有关中国期刊文献收录方针的进展报告与建议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1):8~11 郭志明 . 探讨我国科技期刊进入 SCI 的途径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7(S1):22~24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13 www.cas.cn/xw/yxdt/200704/t20070409_984123.shtml www.bps.cas.cn/wxqb/gzdt/200911/t20091105_2649144.html www.cae.cn/cae/html/main/col8/2013-04/12/20130412171418752894188_1.html 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3776.htm 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08075/40666.html aii.caas.net.cn/bsdt/hzjl/5449.htm www.sciencep.com/qiyedongtai/wosheyaowen/2011-12-09/312.html www.cepmg.com.cn/ywkz/201304/t20130418_1154073.htm qhxb.lib.tsinghua.edu.cn/news/default/48.aspx wwwNaNa.org.cn/zzs/new_index/zzsdt/2011211/1297389573290_1.html www.hust.edu.cn/content/content_21777.html cugnc.cug.edu.cn/cms/rmxw/1277.htm news.cuc.edu.cn/article/32639/ www.nbronline.cn/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140411030147001 shdx.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999267 news.hustonline.net/html/2013-5-28/88159.shtml www.lmars.whu.edu.cn/Detail.asp?IndexID=1id=2710 www.istic.ac.cn/EducationDetail.aspx?ArticleID=94188 www.sicls.ac.cn/new.asp?id=560 杨雷 , 颜帅 . 美国科技期刊出版一瞥 . 编辑学报 ,2010,22(6): 552~555 project.calis.edu.cn/huiyiziliao/meeting/meeting/newsdetail.asp?news_id=43 中国工程院院士、《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编委会主任周廉教授访问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7, 26(1): 封 3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代表团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7,26(6): 封 2 美国 SCI 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在京举行工作会谈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33(10):1120 石应江 , 殷为宏 . 期刊质量评估与科技期刊对策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4:237~239 石应江 , 殷为宏 . 知名度影响力高水平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走向世界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2:112~113 石应江 , 钱文霖 , 殷为宏 . 科技论文首页信息及功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3:158~160 石应江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办刊特色 . 报刊之友 ,2003,6:28~29 石应江 , 李哲 , 翟惠玲 , 等 . 科技期刊办刊的几个误区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3:311~313 李哲 , 石应江 . 有效传播 —— 科技期刊面向国际的一项重要措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5:903~906 李哲 , 石应江 . 中英双语 网络出版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探索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5:678~680 Jim Testa. TheThomson Reuters Journal Selection Process. http://wokinfo.com/essays/journal-selection-process/ JamesTesta.ISI 数据库 —— 学术期刊及网站的选择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0,11(6):349~352 郑晓南 , 林跃 , 邹栩 .ISI 数据库与 SCI 选刊标准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1999,10(2):108~110 RandySchekman. How journals like Nature,Cell and Science are damaging science .The Guardian,2013-12-09 http://thomsonreuters.cn/products/scholarone 王丹红 . 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期刊詹姆士 . 特斯特 : 成功期刊是这样炼成的 . 科学时报 ,2005-11-11 石应江 .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与中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 . 科技导报 ,2003(2):16~18 Garfield Eugene. Citationindexes for science. Science ,1955, 122(3159):108~111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pdf
个人分类: SCI材料科学|27725 次阅读|36 个评论
莫比乌斯带
benlion 2014-10-1 13:53
- 科学类型与建制 科学范式是研究方法体系,科学组织是管理模式。 自然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都是相同的观测事实、逻辑推导与预测的验证等,不同在于研究对象和科学组织的建制和模式。 小型科学与大型科学、工程科学与工业科学等,存在不同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小型科学的新思维、新方法的尝试程度较高,大型科学的仪器规模和研究组织的管理程度高,工程科学的特征是图纸的设计与施工,工业科学在于标准化和机械化的制造。 如,航天科学、核能科学等,往往属于国家乃至国际科学组织的管理模式。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探索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研究体系,目的就在于建立工业化科学模式,从而,能够标准化和规模化,开展疾病的机理分析和药物常规化筛选。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意在于全盘东欧化;然而,近现代科学和工业,从中国的工程范式和商业模式,到查理曼欧洲,而后,英美文化是发展的路径。 (中国-欧洲-英美-东亚) 经历文艺复兴(意)、宗教改革(德)、工业革命(英)和启蒙运动(法),西方文明,复兴了希腊 - 罗马和基督教早期文化,也研究与吸纳了中国 - 东方文化和技术的因素;因而,中国文明,必须建立在近现代欧美文化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往前发展。 跟踪西方科学的热点,可以提高论文影响因子,却未必掌握了科学的核心精神和方法;因而,必须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对象,深入探索现象后面的规律,才可能自成学派和开拓新的领域,以及拥有属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天地。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APEC|2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benlion 2014-9-16 11:49
目前,考虑筹建系统遗传学研究所,2009年申报香山科学系统遗传学会议,意在树立国际第1品牌,其实,如果采用1996年举办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的模式,也就成功举办了。 在2003年挪威成立整合遗传学研究中心之前的2002年,也email谈论过我的遗传学新概念,2003年我又在墨尔本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重新阐述。2005年法国发表系统遗传学论文,大约同期,美国Oak Ridge国家实验室、转基因动物研究Jackson实验室和UNC-Chapel Hill大学等建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中心,随后,丹麦、德国等和其它大学相应也建立了实验室。2008年美国举办了整合与系统遗传学会议和NIH成立了专项基金,2009年荷兰举办系统遗传学会议等,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成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我是约2008年开始检索国际上的系统生物学进展;然后,大规模阅读国际文献,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系统生物学 - 理论的数学、计算和网络生物学,技术的纳米、化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构成方法和技术;但是,系统遗传学机理 - 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应用,构成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核心。 因而,考虑筹备系统遗传学研究中心 - 实验室、数据库和工作室,开展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挖掘中国传统医学和天然药物资源,并形成个体化与转化医学的应用开发,建立国际化合作和国际化市场,推荐优秀人才到海外相关的关键和核心研究中心学习与研究等。 附、探索简史 1986年分辨进化与适应的概念不同,形成进化与发育的发生场(field)和拓扑学观念; 1988年形成心身(psychosomatic)相关和遗传与生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观念; 1992年形成细胞代谢、繁殖和应激的计算机模型观念; 1994年形成计算机科学与分子生物技术等整合的遗传学研究观念; 1996年阐述生物系统理论和系统生物工程; 1999年定义生物系统的科学 - 实验与计算生物学等结合的生物系统研究等; 2002年形成细胞动力学与自动化细胞的概念模型等。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2014y|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大学在国际教育竞争中的‘金钥匙’
热度 22 lin602 2014-8-23 10:56
现在上大学与我们七七级时上大学有很大差别了,我们那时候上大学没有人考虑到国外读大学的,最好的学生选择学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发达国家去读大学及研究生,甚至有的学生到国外读中学、小学。 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教育国际化是浩浩荡荡的潮流,就象现在的苹果手机、三星手机、小米手机流行于中国一样。而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是消失的曾经贵族。他们的品牌已经成了供堂上的‘牌位’了。这就是残酷的市场! 教育国际化,中国大学怎么办? 中国的大学到底如何在国际教育上进行竞争,如何生存下去?许多人是悲观的,甚至认为在发达国家教育面前无法生存,不堪一击。 我的看法是,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是: ‘性价比’ ! 发达国家的老牌大学教育质量是高,但是,他们的费用也高,中国及世界的富人们出得起这个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通人是支撑不了的。 我们不少同事、朋友送孩子到国外读大学,一般要准备150-200万人民币的总费用。试想,中国的富人、官人有这个钱,普通百姓及世界许多普通国民有多少比例能够支撑得住? 目前在中国读大学一般可能10万元人民币左右可以完成(这个数字我是估计的没有细算,欢迎指正)。10万元对普通百姓来说,能够支持的家庭就很多了,而印度、非洲及其他非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可以支持。 如果中国的大学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与教育质量,以优越的性价比参预国际竞争,不但留住许多国内的学生,还可以到不发达国家争取学生,也不排除发达国家的中下层的学生来中国接受教育。 刚开始经济上改革开放时,国人担忧,凭中国的科技中国产品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吗?三十多年的事实证明,不但中国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而且许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尽管目前的价位低,科技含量低。不过,有些有点科技含量的东西也慢慢进入国际市场了。例如:高铁、彩电等。 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要过份贬低自己,先‘活下去,再图发展,最后平等’。 但是,中国的大学必须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要充分发挥广大教授们的主观能动性,变革掉中国的‘计划教育、计划科研、计划人才’,让体制与教育与国际接轨,以优越的性价比在国际教育的市场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中国慢慢冒出几所世界顶级大学也不是不可能,可以考虑放开中国一些好的大学的收费策略,到国际上吸引优秀教授,引进国际教育理念 ,让其教育质量得到国际上承认,说不定有钱人家的小孩子还不愿意到国外去读大学呢。 而且一定要有自己大学的品牌及教育特色(不要错误解读这个词),以提高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 中国的产品已经走向世界,难道中国的大学教育就不能走向世界? 性价比,中国教育产品走向世界的金钥匙。
5178 次阅读|52 个评论
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逾越的军事障碍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8-6 08:21
国际货币地位如此诱人、如此显赫,令每个国家都怦然心动。然而,从一国的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并非随经济发展而自然加冕,在英镑和美元问鼎国际地位宝座的过程中,无不伴随着血雨腥风的军事角逐。虽然种族、语言相同的美英之间并未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主要国际货币,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导致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力量下降,殖民地大量丧失,综合实力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抗衡,这才不得不将国际货币地位拱手相让,成就了美元全球第一大国际货币的地位。 战争对于美元而言恐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美元戴上国际货币体系的王冠之后,又开始对美国的穷兵黩武予以惩罚。 20 世纪 50 年代的朝鲜战争, 70 年代的越南战争,大量消耗了美国的国力,使其黄金储备日渐减少,不能保证美元与黄金的正常兑换,因而危及美元的币值稳定性。 1971 年 8 月 15 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运行了 28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顿时瓦解。美国这种公开的背信弃义,如果没有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引来国际武装干涉也不足为奇。在美元地位节节败退的时候,美国再次以其军事力量为筹码, 1973 年在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中,与中东地区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国王定下盟约,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达成交易的条件便是沙特所有的石油出口交易都要与美元挂钩。意味着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又与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挂上了钩,从此,对全球经济最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石油成为了美元的货币锚,进而增强了美元作为第一国际货币的超级地位。 第一国际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好处,真正实现了“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美国人于是可以不计后果地超前消费,寅吃卯粮。正因为如此,对任何可能危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行径,美国都会神经过敏,千方百计对挑战者进行政治、军事、经济综合打击。美国的十一个航母编队,则是军事打击手段的真正倚持。 20 世纪 80 年代,凭借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日本在全球经济领域攻城掠地,美国则积累了巨大的贸易赤字,美元的国际货币声誉受到不利影响。 1985 年 9 月 22 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 G5 )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内容是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史称《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走入升值通道,日本政府也企图趁机实现日元国际化。当时,基于强劲的日元升值预期,国际社会对日元的接受程度确实大幅提高,日元结算一度超过全球贸易结算总额的 15% ,日元国际化进程似乎是顺风顺水。市场有不可更改的铁血规律,过度升值的日元狠狠打击了日本的实体经济,出口大幅下滑,企业大规模转移到海外,日本经济出现空心化,房地产泡沫巨大。尽管日本政府不断干预外汇市场,希望引导美元升值,以减轻日元升值的巨大伤害。但是日本的对手是美国,作为美国的军事附庸,日本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金融方面都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结局可想而知,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元快速国际化不到十年,日本泡沫经济彻底破灭,导致日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区人口总量达 3.74 亿,经济产值 8.84 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货币,欧元已具备了与美元竞争的经济实力。当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欧元要得到各国的认同,要取代美元,需要时间和良好的国际接纳环境。很显然,美国不会给欧元这个强有力的挑战者任何时间与环境。就在欧元诞生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爆发,科索沃战争制造的恐慌使国际资本逃离欧洲,令欧元受到了严重打击,欧元兑美元的汇率由战前的 1.07 急跌至战后的 0.82 ,跌幅达到 30% 。一个币值下跌的新货币,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欧元因而一路跌跌撞撞,使用范围基本上固定在欧元区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使用程度很低。究其原因,欧洲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力量仍然不可小觑,足以和美国一比高下,但是其军事并不独立,依赖于美国主导的北约,这就注定了欧元无法挑战美元,不得不成为美元第一大附庸货币。 2003 年 1 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号召石油交易与美元脱钩,声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使用欧元计价结算,并希望各国更多地从波斯湾国家进口石油。如果萨达姆总统果真说到做到,美元挂在石油上的钩子就会松动,美元的币信、作为国际货币的交易功能都会受到打击,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 2 个月之后,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为借口发动了海湾战争,尽管至今美国也没有从伊拉克找到任何化学武器,但是伊拉克这个两河文明古国毁于战火,至今未能从政治动荡之中恢复过来,萨达姆本人也身受绞刑并被录相播出。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人们,霸权货币的更替从来没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没有独立的强大军事力量做支持去追逐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最终的结局或者沦为霸权货币的傀儡附庸,或者引致军事、经济等各种打击而身死名灭。 本文摘编自涂永红、戴稳胜著《 大国货币 I I 军事篇》,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 ID : sciencepress-cspm或 “ 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4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出版机制与快速共享共用策略-博士后出站
热度 2 wzjeditor 2014-7-21 14:51
内容摘要 在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科技信息的共享共用问题日益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报告从科技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开放存取 (Open Acess, OA) 以及新媒体融合四个方面调查研究了科技论文传播的现状与趋势。 以PLoS ONE 和国际英文刊 IJABE 为典型 案例,调查分析了开放存取期刊国际化出版策略,包括 出版语言国际化、出版周期国际化、作者队伍国际化、编委构成国际化、读者分布国际化和经营理念国际化 ,并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对国际知名大刊 Nature 、 Science 以及开放存取出版的新秀 PLoS ONE 的网络出版,从信息密度、信息广度、信息深度,信息报道角度以及信息传播速度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归纳了国际英文刊 IJABE 的网络化发展之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分别为以视频和图片信息为主的全媒体碎片化、科技内容的新闻化专题化和时间轴上的实时续写延伸、网络发行的精准推送和网络营销的 3+N 次售卖。把握好这三个节点,将为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经过多年的倡导,开放存取期刊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发展。在研究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现状基础上,介绍了 OA 的类型、 OA 期刊的版权等问题,并就保密、版权和专利权对学术成果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期待寻求利于基于开放存取的学术成果快速共享共用的新思路。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培育新媒体的肥沃土壤,学术成果传播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介。调查分析微博、微信、手机报、 LinkedIn 、 Twitter 和 Facebook 等新兴媒体与科技期刊的融合现状,并阐明了在线机构知识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提出了建立社会化知识库的构想。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开放存取;新媒体;知识库;学术成果 终稿20140716-博士后出站报告.pdf 【相关跃读】 抓住互联网思维的传统出版业将大有可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41377do=blogid=823051 学术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出版机制与快速共享共用策略-博士后出站报告 h 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13425.html Nature、Science及PLoS ONE网络出版现状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7116.html “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现状与策略”入选“2014新媒体蓝皮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6685.html 地铁路上读书与新媒体的来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0724.html 吴卓晶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3309 次阅读|4 个评论
6年前的一次大讨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怎么走?
xiaoyanghu 2014-5-27 19:48
才看见这则中国科学网新闻,是6年前的一次大讨论,现在依然很有借鉴作用,有空给自己好好看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0929.html
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北京做实习的德国小伙子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4-5-11 06:47
昨天刚下飞机,实在懒得去买菜进厨房,就去小区边上的老家肉饼简单地吃了个晚饭。看到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老外,便跟他问了个好,小伙子也就跟我聊起来了。 原来他来自德意志,学的是国际商务,快硕士毕业了,来北京市实行半年。 似乎他对中国的印象还不错,对雾霾有点无可奈何,对2块钱的地铁赞不绝口。他说在中国极少有陌生人跟他搭话的,见到我主动找他聊天感到非常的惊喜。我告诉他这里的人英文口语都不好,而且都是天生的羞涩,呵呵。 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够主动去找他搭话。至少,我第一回知道了现在有德国学生会来中国实习。这是个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中国现在为各种国际交流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为外国人提供了很多工作的机会。除去环境污染和滋生腐败的制度,也许真有点大唐盛世的苗头了 ? 面对拥有各种优势的外国求职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和他们和平共处吗? :-) 至少,大家都将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国际化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7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部门与高校的国际化怎么办?
热度 20 ZhangSH62 2014-1-5 14:39
2014年1月5日。 一年多来,新一届领导实行了大量新的政策,要求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节俭、廉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深受民众欢迎。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也感觉轻松了,周末不用加班了,饭局明显减少了、脂肪肝减轻了。企业领导轻松了,不会有应接不暇的迎来送往,周末更是很少有各部门来打扰了,少有来电通知去买单了。 但是,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的政策往往一刀切,比如有关政策是制定给机关领导干部的,可是我们的上级部门将这些限制一刀切的架到了一线业务部门头上。比如,去年国务院要求机关削减行政经费5%,可是我们的科研经费也被扣去了5%;控制三公消费本来是政府机关的事,可是上级部门将我们一线部门都包括进来了,我们又没公车可坐,更没有行政经费给我们报饭票。只能将我们的国际合作活动进行大幅度压缩。比如国务院要求机关出国一次不能超过3国,一国不能超过6天。可是上级今年要求我们一国不能超过5天。我们一线人员出国大部分是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交流,压缩后好像省了钱,其实更主要是白跑了一趟,这个浪费没人关心了。如果去韩、日、东南亚,路上时间短,签证也容易一些,办完事就回来很正常,甚至开一天会当晚就可回,我们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外待着。去欧洲,路上来回各一天,那些国家我不知去了多少次,当初在那里工作时也没少走,没什么新鲜的,办完事就可回来了。但欧洲签证麻烦,如果一次不多办点事,马上就回,那机票钱和签证费花的真挺冤枉。去美国签证难,路上时间也长,要求5天之内,不但时差还没倒好,其实只能开3天会,想去合作单位就没时间了,要想去还得重新去一趟?再买一次机票?去南美、非洲就更别提了,路上来回4天,在那里就剩一天了。不知政策制定者是怎样考虑的。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出国了,什么国际化,只能倒退20年了。什么开放,只能等人家进来了。 如果是花国家行政拨款,减少也可以理解,可是我们一线科研人员很少有机会花国家行政经费。我们的出国经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科研项目的计划内国际合作经费,这些项目都是竞争性经费,并不是哪位老人家赏赐的,其国际合作工作也是当初承诺的任务,并未增加经费,因为都是原预算内的经费,现在只能尽量取消,该干的活儿也不干了。这个说与国家财政还算有点关系的话,那更多的是我们的企业合作收入,这些收入都是与国家财政不相干的,我们又不是盈利性企业,省下来有更好的用处吗?我们的老习惯是不浪费钱,这没错,但对人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就没人在意了。你引进了高级人才,想省钱不让他干活儿,但他闲在那里浪费了时间、白白付出了工资,这算不算一种浪费呢?为什么那么多海外人才回国之后就变得平庸了,是不是我们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国外经济困难时,也对出国有限制,那是靠经济政策,教授找不到经费资助,自然就不出去了。我们是靠行政管制,不管你有没有业务需要,有没有经费,都不可以出去,或强迫些压缩天数,靠的还是老一套,行政命令。本来国家出台政策是控制LD乱花钱的,到了LD那里就变成了限制基层业务工作了。本来上面号召联系群众,现在变成天天找群众开会,学习上级文件了。有关LD为什么不悄悄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真正的联系群众?我觉得现今领导做事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从自己做起,要求下边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由不得下边不执行,所以有关政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LD们应该了解这些核心思想,先管好自己,其他一切就好办了。 我们国家科研落后、教育落后,最主要的差距在国际化。在欧美日韩,甚至我国台湾、香港,一个教授每年出国开会、合作5、6次是很正常的,世界各国学者互相交流也很正常。台湾某大学一个系,20几个老师,毕业于世界十几个大学,他们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很频繁,而我们大陆某一985大学相同专业,几十个老师几乎都毕业于本校。我们的国际化先天不足。当然有些老师可能出国待过一两年了,但回来就不能出去了,交流慢慢就断了,同时,中国学者很少有机会在国际上展露头角,不出去怎会有机会呢? 前段见一个大学校长,日本一大学与他们交流频繁,日方校长希望来年中国校长去日方参加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但校长直接就拒了,中国校长两年才能出国一次,他两年内没有机会了。大学校长都不能出国交流,大学还能国际化吗?再说,为什么对校长按官员管理?你别给他厅局级待遇或副部级待遇他就不干了?校长下野不再去当官就没人干了?
14871 次阅读|33 个评论
周末闲话-24:学术评估国际化刍议
热度 18 sqdai 2013-12-15 08:58
对于昨天的博文,博友们在跟帖中谈到了学术评估和教育评估问题,认为此问题与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有密切关系。我同意此说,并认为,为了做到学术评估的公平、公正、客观、优质,必须走评估国际化之路。 先说说身边的一个实例。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担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该杂志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版本,中文版创办于 1986 年,英文版名为“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创办于 1988 年。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同仁学术刊物,并非由某个学会主办,挂靠单位在财务上也不大包大揽,而是由几十个相关的高校和研究所形成的“办刊联合体”主办,财务问题由联合体集资解决,《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现已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经过二十多年的集体努力,“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先后成为 EI 和 SCI 源刊,境外来搞约占稿件总量的 30% ,在国际水动力学界已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正在竞争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英文刊物之一。 这一刊物的成功有多重因素,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坚持办刊国际化,并逐步实现了审稿国际化。现在每篇稿件有三位审稿人,其中 1~2 位在境外工作。有投稿经验的人都知道,国内审稿人的认真程度往往不如国外审稿人,审稿不甚细致,有时还带有“人情”成分,而国外审稿人更能坚持学术标准,审稿较为客观、公允:在境外审稿人的带动下,刊物的国内审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审稿国际化切实保证了刊登的稿件的质量,因此刊物的 SCI 的 IF 逐年上升,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从这一事例可见,学术评估国际化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我在香港访问期间注意到:香港的 RGC 基金项目一直是在国际化的环境下进行的。每份申请书有五位同行专家评审,申请者可提供世界上的同行专家名单,以供参考,当然,选择的决定权在 RGC 管理者的手里。这种评审一般来说较为公平、公正。我们的基金委在评审 NSFC 项目时能否仿而效之?有人会说, RGC 的申请书用的是英文,评审国际化较易实现; NSFC 申请书是中文的,洋人看不懂。然而,几十年来,在国外已涌现了一大批华裔专家,各门学科都有,不妨专门建立华裔专家库,让他们参加基金评审(特别是函审),岂非一举多得? 我有一位朋友,不久前从学校的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比较关注国内外的高校排名榜,在岗时出于职务需要,离岗后仍乐此不疲。他几次动员我一起研究个中原因。可惜我俗务缠身,加上缺乏足够的资料,一直没有做深入研究。经过大致了解,我发现高校排名标准的区别,是排名榜千差万别的缘由。大致说来,国内的排名颇受行政化之累。我注意过力学专业的全国排名情况,其中,排名标准有: 1 、教师阵容(如院士、杰青的人数;博士比例等等); 2 、教学质量(如精品课程数目;培养研究生人数等等); 3 、科研水平(如重要项目数; SCI 论文数等等); 4 、学科声誉。我觉得,这些标准有太多的形而上的成分,很不科学,且不可避免地有行政化趋势。而环顾境外的排名,更加注意学校或学科究竟产生了哪些有国际影响的成绩、成果或成就。当然,由于视角的区别,各种境外排名榜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总体来说,境内外的教育评估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行政化程度的差别。这一情况值得详察。 我认为,高校去行政化要采取扎扎实实的步骤,与其订立一些虚的章程,不如先解决好诸如学术评估和教育评估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写于 2013 年 12 月 15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6979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中国科协项目——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通知
Augsong 2013-11-6 14:09
各期刊编辑部及有关单位: 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刊物影响力,加快国际化办刊进程,航空学报杂志社在中国科协国际培训项目资助和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的支持下,兹定于2013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项目——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该会议旨在组织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学习和研讨国际一流期刊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深入细致地了解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应用,提升英文表达的国际认可度,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诚邀各学术期刊主编、编辑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届时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嘉宾及主题: 1. 肖 宏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 ——“如何提高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2. 石朝云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 ——“国内优秀稿件外流的对策分析” 3. 程 磊 Cell Research 编辑部主任 ——“如何放飞梦想、打造优秀期刊” 4. 安 瑞 《科学通报》编辑部主任 —— “科技期刊组稿约稿的新思路” 5. 蔡 斐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不断变革创新,打造充满活力的学术期刊” 6. 宁 笔 汤森路透科技信息服务公司业务总监 ——“关于期刊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7. Elsevier 出版集团两位知名出版人 —— “如何建立有效的编委会及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 “Elsevier Publisher 的职责和提供的服务” 8. 初晓英 The Charlesworth Group 运营副总经理 ——“国际期刊数字化出版最新模式介绍” 会议安排: 1. 时间:2013年11月6日报到;7日全天、8日上午会议交流;8日下午考察 2.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第八会议室 3. 费用:900元/人(含餐费、资料费、考察费),住宿费自理 4. 考察地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5. 报到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训中心一层大厅(见附件交通图) 报名方式: 请参会者于2013年10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送至会务组。 电子信箱: hkxb_peixun@163.com 或传真至010-82313502 联 系 人: 李世秋 010-82339316/15001087813 李明敏 010-82318016 苏 磊 010-82339316/15201640951 范真真 010-82314519 航空学报杂志社 2013-09-30 “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参会回执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邮编   姓名   职务   手机   性别   固定电话   Email   住宿 是否入住:  是 否 入住日期 离开日期 是否指定合住人: 住宿标准 北航培训中心 双人标间 : 280 元/间(含早餐); 单人间 : 260 元/间 (含早餐) 北航唯实酒店(五星) 双人标间: 558 元/间(不含早餐,早餐一位70元)(备注:此为会议协议价)
个人分类: 行业资讯|3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造 – 机制
benlion 2013-10-2 20:31
- 从地中海到太平洋 中国社会,已经具备原创研究和原创发现( original discovery )的事例,比如, 青蒿素的发现, 系统医学 的提出;但是,基本属于孤立事件,缺乏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的群体效应,尤其是结果的产业化表现较差,生根和结果的收获几乎都是国际社会。 (图片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年薪15万$, L. Ignarro :获诺贝尔奖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original discovery;二是造福人类。) 原因何在? 从原创思维( idea )到原始发现,需要一个科研体制的资持,从原创发现到原创产业化,需要一个市场机制的环境。文化决定个人行为的创造能力,体制决定社会管理的发展能力。 中国,也诞生过大教育家和大企业家; 但是,缺乏世界影响力的哲家家,使得教育缺乏思想根基,难以成就国际一流大学,缺乏世界导向力的发明家,也就使得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实力。 人生本想成为纯哲学家,之所以,未能成就纯粹思想家,是因为,思维仍然达不到一个深邃程度,尽管能够理解哲学名著,甚至圣经,却无法形成一个严谨推理和论证的逻辑过程;故而,求其次,走向应用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探索。 人类文明史的考察和社会的调研,得出的是如今环太平洋文明,将如同 2 千年前的环地中海文明,华人也许将如同犹太人,必须走向世界舞台发展。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现代华人,能够在诺贝尔奖等方面体现出原创工作和原始发现的能力;因此,更使我感兴趣的是技术发明的突破成就。 期望成就为发明家,却也发现原创发明,得不到足够的经费和时间投入,比如,输卵管生物反应器,自 1994 年首次提出技术方案到如今的国外公司和罗斯林研究所的即将产业化,就已经历了近 20 年的大量资金投入和持续研发。 那么,未来在何处?回归科学研究 – 数学和哲学思维、艺术和工程技术,恰是科学方法的构件,而将精力投入神经网络 - 硬件和遗传信息 - 软件的系统机理和工程设计的原理研究之中。 - (忏悔录) -
个人分类: 2013|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热度 2 Helmholtz 2013-9-8 22:34
中国青年科研人员的海外流失问题一直是科学网的一个关注点,甚至是科技管理者的一个心中的痛。而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欧洲的老牌学术强国德国,也同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虽然近十年来,德国在学术的国际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德国的科技教育的投入尽管也保持着约近5%的增长,可是把优秀科研人员尤其是海归稳定到那些好的科研位置上,也仍然是个挑战。下面这篇文章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德国科研条件在吸引优秀海归时的困局。 ---博主评论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北美对于许多德国科学家仍然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跳板。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回到德国。 有一点是肯定的:亚历山大 . 巴泰尔特 (Alexander Bartelt) 如果 在干到 35 岁仍然无法做到教授的话,他就只好另谋出路了。现在离那个截止时间还有五年。现在的问题是:他是应该为此目标而尽一切努力呆在美国?或者他应该选择返回德国? 巴泰尔特已经持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 )的奖学金在波士顿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工作了三个月。这位生物化学家在遗传学与复杂疾病部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究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的诱因。像任何博士后一样,他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探求自己的道路。 他说 “ 只要有一个好主意,人们可以随便在任何地方进行试验 ” 。但 两年后,在他的奖学金到期时, 他会因为家人而更愿意返 回德国。 面临这种情况的有数以千计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他们都想在北美成功地晋升为科学家。许多人梦想能一步到位地变成教授。但是竞争十分激烈。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高教和科研预算都已经大幅下降。每个环节都在压缩开支,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经费、尤其是那些价格高昂的终身的教授职位。 虽然德国高校的基础投入未必比得上美国,但近年来,非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大学所获得的三方经费一直都在增加。比如卓越计划就带给大学 46 亿欧元。德国因此已经成为吸引海归和海外研究人员的磁铁。德国国际学术网络( GAIN )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居住在北美的德国青年研究人员希望返回自己的祖国。该网络于 2003 年在纽约市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只能搜罗到百来名登记者,宣传德国就如果兜售酸啤酒。这个网络现在已经有近 5000 名成员,不再需要挨家挨户的宣传。 “我们已经成这诸多研究人员寻找回国机会的咨询单位”,学术网络负责人格里特 . 罗斯勒( Gerrit Rößler )说。学术网络其实也就负责联络服务,真正的操作回国服务的单位是德国学者组织( German Scholars Organisation )。 八月底,有 300 来位青年科研人员在旧金山与 150 位德国科学界的代表进行了碰面。那不是什么普通的代表,是大科研机构和高校负责人。他们在 D 促进品牌“研究”,按德国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多萝茜 . 兹俄涅克( DOROTHEE Dzwonnek )的说法,他们是在大张旗鼓地联手宣传“回德国做科研” 。 德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在尽力特色潜在的海归,德国曾经为这些人付出过很大的教育投入,这么做十分值得。 “返回德国的时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米勒克教授说。德国的条件不仅对海归,对其他外国科研人员也是有吸引力的。仅仅第一轮的卓越计划就在德国科学界创造了 6000 个新的就业机会。约四分之一的职位由海外回国的科研人员所获得。自 2006 年以来,在德国学术人界的外国研究人员增加了 53 %,其中外国教授的比例则上升了 35 %。外国博士生的比例在 2010 年增加到 15 %,相比 2000 年翻了一倍。 然而对于象亚历山大巴 . 泰尔特这样的博士后来说,这些统计数字对于他们决定是否返回德国并没有太大影响。大趋势对个人的实际影响甚小。许多博士后都在观望。他们也都相当了解德国国内所 存在的问题。在旧金山召开的联谊会上就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论是就政治和科学管理而言德国已经具有了多大的吸引力,对于还坐不到教授位子的研究人员而言,工作条件还是十分困难的:基本上都是临时合同,一级压一级的层次结构,当不上教授就别无出路。即便是任命为教授,这个任命和公示程序会持续一年。为了引入根本变化 ,德国高校协会已经引入竞争,亚琛工业大学自今年八月底就可以作为首家德国大学实施快捷和透明的教授任命程序。 德国的科学生涯不应该只有熬成教授的华山一条路,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是八月底会议上几乎所有来自科学界和政界代表的共识。在美国的这些年轻科研人员当下是把希望寄托于正在德国高校新增加的无限期教授职位,相比之下,在美国找这样的职位反而越来越不容易。 结果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 10 到 12 个公开的岗位竟然截止 7 月初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 1350 多位科研人员的申请,其中仅仅来自精英哈佛大学的申请就有近 30 个。几乎所有的德国州都修改了自己的教育法,从便自己的高校可以设立能吸引国际知名的学者的终身职位。但是,供这些职位的资金不会永久存在。 米勒克说:“虽然有许多新的教授的职位,但它们所吸引到的年轻科研人员的人数也是难以置信的”。 亚历山大 . 巴泰尔特虽然想成为教授,可并不甘心为此砸进半辈子的劳碌。尽管当下的科研政策较好,可把学术生涯就此赌在德国毕竟还是太轻率了些。但他的心念着家乡。比如说柏林,德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25 %的工作都在那里,这是招聘网站 www.academics.de 的执行官托斯滕 . 阿布斯( Thorsten Abs )在联谊会上介绍的。在巴泰尔特考虑之列的还有慕尼黑。亥姆霍兹慕尼黑环境与健康中心从专业跟他吻合得很好。当然也完全可能在美国这边又出现了新的机会。最终还是全家的决定“ ...... 应该还是非常倾向德国的”,他说。 2013 年 9 月 6 日 ,汉斯 - 克里斯托夫 · 凯勒( Hans-Christoph Keller )
个人分类: 2013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41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有多少人在替美国中情局卖命?
热度 3 龚胜生 2013-5-29 08:55
以下是美国中情局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看看我们有多少人在为美国中情局做事吧!现在有些高校打着“国际化”的幌子,在本科生中按课程比例推行“全英文课程”,引进“国外视频公开课”,推行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大学生中推行“课程”,这个比“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更可怕吧?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 二、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 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 衣、食、住、行、娱乐和 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 。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 游戏 、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 分 裂 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 ,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 。 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 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 。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九、 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 。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暗地运送各种 武器 ,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个人分类: 时事新闻|2290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快国际化进程——写给我的学生
fengroad 2013-5-3 19:58
最近好像和娱乐节目干上了!记得去年看《中国好声音》,只有刘欢一个人在不停的喊:要让中国的音乐国际化,走国际化路线,这样才会成为国际音乐的一部分,有更多的人欣赏中国的音乐!而其它导师都是仅仅停留在音乐、音质、音线等纯好声音领域,缺少战略眼光! 非常遗憾,本人也很落后,直到申请到留学基金才出来看看,在利物浦这个小地方,到处是中国人,从国内各个阶段、地域、学校来的都有,在这里工作、学习、技术、打工等等也都有。而我刚来的时候办公室有中国人、英国人和印度人,后来印度人走了,来了德国人,中间还有一个中国小伙子从沙特来实习了一段时间,所以西方世界本身也在国际化。 个人认为,科学属于舶来品,是工业革命的副产物,因而西方是科学的鼻祖,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和西方相比较,还有很多差距,可能对科学的根源还理解的不是十分透彻,做科研的人为什么不尽早得到科学的鼻祖的地方看看呢? 先后有多个学生毕业,全部工作,或者在本地或者回家乡。好像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再的鼓励学生要出去,趁年轻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可最终还是在本地得多!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不也是这样的么?最终还是回到了当年的母校,但至少闯荡过沿海和京城! 衷心的建议青年人,趁年轻,多到外校、外地、外国、外海、外岛、外星球看看,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认识些不认识的人,做些未曾做过的事情,接受不同导师和文化的指导与熏陶,拓展国际化视野,把自己推销出去,同时把别人的思想引进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的一部分。 和我的学生共勉,我也需要不断的加快国际化进程!
2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热度 1 黄安年 2013-4-9 15:23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4月9日发布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很难量化的,原因许多成果涉及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只能多元化或多样化,难以或无法一元化或统一化。度量衡标准的需求尤其是一个地区、时期、社会和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往往是主流社会和主流利益集团的需求和标准。那些主流社会、主流国家、主流集团的标准往往就成了国家化的所谓“通用标准”。在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里,所谓量化标准的国际化也就成了某个或某些国家集团的“国际化”,而最多的场合是则我们经常看到的“美国化”。 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历史研究领域,龙头老大的美国历史杂志(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的主编一度向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特邀编辑,提出了美国历史研究国际化的要求,鉴于这个要求有将使适合各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美国化”的可能性,因而理所当然地为身为中国特邀编辑的杨生茂(南开大学)、刘绪贻(武汉大学)、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教授的一致婉言拒绝。我们以为,适合本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才是最佳的美国研究方式,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也不能按照美国标准来要求中国学者对美国的研究。 不顾各国特点国情的“国际化”量化标准,不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而且含有巨大的经济和学术利益考量,是彰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美国研究如此,中国文化研究更该这样了,中国文化研究的载体主要是汉语,我国固然要走向世界,但是走向世界和国际接轨,不等于一切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规定的“国际化”标准来削足适履。看到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仲伟民先生在短文《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 SSCI 化》(全文见下),有感而发说了上面一些话。 仲伟民先生的精彩论述处 , 我用红色字体标出来。我以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思想文化一样,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不是一元化。 ************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SSCI化 仲伟民《中华读书报》(2012年11月07日05版)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 “ 崇洋媚外 ” 这个词汇在社会上似乎早已消失了,可在学术界这个词汇却正在深入骨髓,只不过是变了一种美丽的说法,叫做 “ 国际化 ” 。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 “ 海龟 ” 就比 “ 土鳖 ” 吃香,越是名牌大学,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而 在学术评价方面,最典型的就是SCI/SSCI崇拜,以及科研部门及学术期刊同行单方面的国际化冲动。大多数学者都知道,SCI/SSCI不就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文献数据库吗?我在国外大学访问时曾向人家请教过这个东西,问他们重视不重视,人家往往用很疑惑很怪异的眼光看我们,不知道你在问什么,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极为可笑,无地自容。 在欧美国家,没人拿这个数据库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教授所讽刺的,所谓SCI,就是stupid Chinese idea ;照李院士的词汇套,SSCI就是stupid stupid Chinese idea !当然,本文仅涉及SSCI。 如果盲目或不恰当的国际化仅仅是一个愚蠢的做法,我们便不去理他。 现在的问题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损害问题。这里,我主要指人文科学的片面国际化将会损害中国文化的地位,损害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像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基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本来就是学习西方,已经是国际化的东西了,不存在接轨不接轨的问题;但是,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却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比如,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古文,中国的诗词歌赋,等等,你如何用英文精确表达?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解读简帛文字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无论你是何方神圣,如果你不懂中国古文字,就别来碰它。我们不可能要求简帛研究者用英文来写作,更别说拿到英文期刊上去发表了。 国际化涉及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当然谁都知道目前国际化语言是英语,但是这里面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英语化就能国际化吗?如果要是这么想,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共有329种外文期刊(绝大多数为英文),其中社科类有51种。尽管社科类期刊数量较少,但近年增加速度并不慢。上世纪最后20年,总共增加了15种;本世纪最初10年就增加了26种!而且这种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创办英文刊的愿望。可谁又知道办英文刊的苦衷?英文刊出版了,可大多外国专家不看,中国学者不睬;也就是说既无国外读者,更无国内读者。也许,这可称为自娱自乐,但在我看来则是自欺欺人。 当今几乎所有的高校文科都有SSCI崇拜风,而且不少学者也以在SSCI发表论文为荣。期刊人对这些把戏的了解应该更多,但很多期刊人也在努力使自己当家的期刊被SSCI收入,即使自己的做法再委屈再无奈也在所不惜。为何?这种现象与我国目前的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学者在此类期刊发表文章有高额奖励,期刊入此数据库则一步登天。因此,根子在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荒谬的学术评价体系,只有彻底废除危害中国学术正常发展各种不合理的指标体系,此类SSCI崇拜歪风才会消散 。我总觉得 目前追求SSCI这股歪风,与当年大炼钢铁有一比,小锅炉先支起来烧起来,炼出的全是废品。而今的学术界,不论蒙还是骗,先在SSCI刊上发文章或先进入SSCI索引库再说,管它文章水平高低!有人做过调研,中国学者发表的大部分SSCI论文,水平普遍不高,其平均水平低于国内专业刊及高水平综合刊发表的论文!这么做,到头来害人害己害国家! 我不否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我反对的是盲目的或荒谬的所谓国际化,以英文化代替国际化,以欧美化代替国际化,因为这样的国际化不仅会大大损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会使我们与国家渐行渐远。 台湾大学黄慕萱教授精辟指出: “ 由于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议题具有高度的本土关怀,自然会以最符合该国文化与思考的语言作为文献发表所使用的语言,因此以英文文献为搜录对象的SSCI及AHCI引用索引数据库并无法代表非英文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产出状态,其搜录的期刊文章仅表示较具有国际能见度及影响力,而无法表示其重要性或质量的高低,故在非英语国家,人文社会学者的学术评鉴不能仅以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库进行评鉴。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黄先生这段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可现实离这个想法实在太远了!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2-11/07/nw.D110000zhdsb_20121107_2-05.htm?div=-1 附:笔者有关学术评价的博文目录: * 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2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4 ) *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161 ) * 应尽快推出质量导向型学术评估机制 ,科学时报, 2009 年 4 月 10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306 ) * 社会科学论坛全文发表《改进学术评介机制专题研讨会》内容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48 ) * 《偏离公正的 CSSCI 评价参考体系岂能成为敛财工具 --- 读杨玉圣:炮轰 CSSCI (论纲)——兼论学术腐败》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6 日 发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672 ) * 如此官学评估机制 : 无项目费著作不计学术成果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 月 2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24924 * 报刊组织学术争鸣需要遵循程序公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4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5131.html * 以偏盖全不是科学的态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5 月 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6717.html * 学术评估切忌“实”“名”颠倒——从出版社等级决定学术著作质量谈起,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934) * 出场费·版面费·和国际接轨,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1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166 ) * 旧题新议的版面费,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329 * 旧文重温 : 按文章发表的刊物分级奖励学术成果的质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095 ) * 旧文重温 :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1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256 ) * 是钱学交易还是繁荣学术?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43 ) * 读刊物文章有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74 ) * 利益驱动还是维护版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3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174 ) * 再谈版面费与国际“接轨” 黄安年文 发表: 2011 年 02 月 25 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365 * 遏制通过网络公开索取版面费牟利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5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413 * 整顿学术期刊版面费牟利要从源头抓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4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5989 * 高校和科研机构宜鼓励普及知识型成果出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6 月 2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58454 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7 月 1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65239 * 立此存照 : 如此敛财的核心期刊“论文已经被核心期刊录用”通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8 月 3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986 * 建议出版总署清查类似敛钱出版学术垃圾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2 月 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3862 * 真正懂法才能依法执法 ---- 再谈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2 月 26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41423 * 网络版权需要有法可依的权威说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3277 * 学术报刊要为健康争鸣提供公正平台,图 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6 月 2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85217.html * 我看出版物的“公”与“非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0825.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重视PM2.5国际热背后的严肃问题
热度 12 Talky 2013-4-8 05:37
在巴黎参加“绿色增长知识平台( GGKP )”第二届年会会议,居然也遇到 PM2.5 问题。感觉中国的 PM2.5 问题已经国际化,隐隐感到会超越环境科学和人体健康的讨论。联系近期信息和个人想法,提供对 PM2.5 及人体健康影响感兴趣和研究的网友参考。 GGKP 这次会议由经合发展组织( OEC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银行支持,主旨是报告和讨论绿色增长的测量和报告的方式方法和技术。 UNEP 执行主任施泰纳并在第二天( 5 日)致词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朝向绿色增长指标体系的共同途径”( Moving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on Green Growth Indicators , http://www.unep.org/ )。该文件经过多国多位专家的讨论决定,对指导各国制定绿色增长的指标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次会议上向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广泛征求意义,准备进一行下一轮的修改和细化。该报告注意到,指标体系应当精炼和分层次,引用了 OECD 建议的“标题指标 ~headline indicators ”,包括“自然资本”、“环境和资源的生产力和强度”、“生命环境质量”和“政策和机会”等四大类中的 7 个标题指标。 1 、信息一 就在学习指标内容时,突然发现,在“生命环境质量”标题下指标是“ Populatio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并建议其定义为“ Share of population exposed to health threatening levels of PM2.5 ” 。 并 提供了 直方图,说明 OECD 各国和金砖六国( BRIICS )人口暴露于不同级别 PM2.5 浓度的百分比。图中 PM2.5 浓度空间分布的数据来自著名的 NASA 遥感图, 2001 到 2006 年的平均值图。 我并不怀疑上述数据和 PM2.5 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只是 又一次 地感到奇怪: 室外空气污染以 PM2.5 污染为代表?其他污染物呢,气态的呢? 2 、信息二 开会晚上,看到科学网上两篇博文,说中国 2010 年有 120 万人死于室外 PM2.5 污染。一篇认为很有可能,另一篇有疑问,希望医学人士证实。我也有疑问,但不懂污染和人体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只能疑问:中国研究空气污染的最重要团队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广州,他们研究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问题已经超过 20 年,汽车尾气中也只是 PM2.5 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CO 、 NO2 和碳氢化物呢?他们是什么意见?这样的结果, 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应当会高兴的 ,。。。 2013-4-4 空气污染之数据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686-676758.html 2013-4-4 中国有多少人死于空气污染?别人的数据不用震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2525-676684.html 3 、信息三 出发前,看到科学网两篇新闻,说 PM2.5 是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也说我国 2010 年因此致死 120 万人。因为消息来源是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 Lancet )”,虽然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却不敢怀疑。只能去网上查找柳叶刀原文,加强学习,看到的信息记录在下面。 2013-4-2 报告称 PM2.5 成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325.shtm 2013-4-1 报告称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全球致死 320 万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256.shtm 发布的研究报告有 7 份,第 7 份就是讲风险因子的: http://www.thelancet.com/themed/global-burden-of-disease 于是抓紧时间学习了一下,显然不够深入,但获得了以下信息(自己翻译粗糙,英文原文也列出了): 各个风险因子 - 后果对的挑选条件为: 1) 根据前期工作发现的可能会对患病风险和政策发生重要影响的因子; 2) 至少在 1990 或 2010 中的一年的研究时段,有足够数据能对各国暴露分布进行估算的因子; 3) 有相关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表明因子和风险的因果关系,并且其中的发现不像是因为偏见或偶然巧合,类似于进行致癌物评价时有确实或大致确实的证据的情况;还需要有足够数据来估算单位暴露的病因效应的大小; 4) 有证据支持该因子对于人群影响大小的可推广性,这些证据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获得的,或来自成功模型的外推成果,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each risk – outcome pair that we applied were: 1) the likely importance of a risk factor to disease burden or policy based on previous work; 2) availability of sufficient data and methods to enable estimation of exposure distributions by country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study periods (1990 and 2010); 3)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causal effects based on high-qualit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which the findings were unlikely to be caused by bias or chance, analogous to the criteria used for assessment of carcinogens with convincing or probable evidence (panel). Sufficient data to estimate outcome-specific etiological effect sizes per unit of exposure were also needed; and 4) evidence to support generalisability of effect sizes to populations other than those included in the availabl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r satisfactory models for extrapolating them. 关于风险因子导致患病负担的估算有五个步骤: 1) 选择风险因子 ~ 后果对,它们将应用于依据因果关系的判据进行的分析之中; 2) 估算人口中暴露于各个风险因子的分布比例; 3) 对各个风险因子 - 后果对估算病因学影响的大小,常以单位暴露的相对风险表示; 4) 选择一个可替代的暴露分布,比较现有的暴露分布。我们选用了“最佳暴露分布”,称为“理论最小风险暴露分布”,最后 5) 计算各个风险因子的致病负担,包括各种原因的不确定性。 Our estimation of disease burden attributable to a risk factor had five steps: 1) selection of risk – outcome pairs to b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criteria about causal associations; 2)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s of exposure to each risk factor in the population; 3) estimation of etiological effect sizes, often relative risk per unit of exposure for each risk – outcome pair; 4) choice of an alternative (counterfactual) exposure distribution to which the current exposure distribution is compared. We selected an optimum exposure distribution, termed the theoretical- minimum-risk exposure distribution for this purpose; and 5) computation of burden attributable to each risk factor, including uncertainty from all sources. 从上面字段可见,该报告关于室外空气污染实际上选用了细颗粒物( PM2.5 )和臭氧( O3 ),后者显然没有前者重要。该报告以地域形式报告了计算结果,例如东亚地区,在 20 个风险因子中,室外细颗粒物因子排第 4 ,室外臭氧因子排第 34 位。分国家的排列没有在报告中列举,据媒体说 3 月 31 日 在清华大学的发布会上,列出了中国的计算结果:室外细颗粒物污染排第 4 ,室外臭氧污染排第 13 位。 从这份报告的初步学习中是否可以认为: (1) 选用室外 PM2.5 为风险因子的主要原因除了认为可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外,还因为有比较容易获得和估算的空间浓度分布( NASA 的 2001~2006 平均 PM2.5 分布遥感图 )。并不是因为有充分证据确认 PM2.5 的危害比较汽车尾气严重得多。汽车尾气中也有 PM2.5 ,还有 CO 、 NO2 、 HCs 等气态污染物。而且汽车尾气就在我们身边排放,交警和司售人员,步行和自行车骑手,街道两侧居民都深受其害。反之从高空遥感的 PM2.5 柱,尽管水平分布的数据可信,但垂直分布高度因此直接影响人群的程度,却有不确定性。 (2) 如果将汽车尾气参选风险因子,除了遥感数据比较困难外,是否有可能优于 PM2.5 ? (3) 媒体写“以 PM2.5 形式存在的室外空气污染”是错的,因为即使在柳叶刀报告中,也写的是“室外细颗粒物污染(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同时还有“室外臭氧污染(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 然而,选用 PM2.5 或汽车尾气为风险因子在一定场合下有重要差别。一方面,选用 PM2.5 ,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大松一口气了。自 1940 年代开始被关注的光化学烟雾,到 1960 年代被确认主凶是汽车尾气,环保部和汽车商之间的争斗不断升级。当前能够推行较严格的排放标准,得益于“三相催化转换器”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如果室外臭氧污染的严重性降低,虽然汽车业排放 PM2.5 ,但显然压力减轻许多(污染源调查中发现,汽车尾气中的细颗粒物排放量有限)。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因为各种原因,通常颗粒物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则汽车数量多多。如果在“绿色增长指标体系”中用 PM2.5 代表室外空气污染,这一指标的执行,发展中国家必定站在不利位置。如果该指标再和今后可的某种外交谈判,或税务谈判相联系。问题就超出了环境科学和人体健康医学的范围。 在理工学科中,得到某个结论需要“充分必要条件”。以 PM2.5 为例,要证明它对人体有严重影响的话,必须用数据首先说明它的浓度变化和人体致病数据有正相关关系。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因为和致病数据正相关的因子可能有多个,例如汽车数量的增加等等。必须还要证明某种疾病人数的增加和汽车尾气中的 CO 、 NO2 、 HC 等没有明显关系,因此交警和司售人员的患病,不能算在内等等。 在 1986 年 John Wiley Sons 出版, John H. Seinfeld 著作的“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Air Pollution ”一书讨论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危害的一节中,也展示了 1952 年伦敦烟雾下致死数字的曲线图,只出现了烟尘( Smoke )的浓度曲线,没有画二氧化硫浓度曲线。以此说明高颗粒物浓度的严重危害显然有严重缺陷。( 2013年5月5日晨注:这里信息严重错误,特此向网友道歉。 所述曲线图不是出现在Seinfeld书中,而是出现在 1995 年 McGraw-Hill 出版的 N. de Nevers 著的“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书中) 恳切希望我们的研究人员重视 PM2.5 健康影响可能涉及的超过科学和医学的问题。
个人分类: 灰霾|9213 次阅读|39 个评论
货币;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电子货币;读史偶得(15)
热度 5 cswen 2013-3-5 15:54
货币;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电子货币 ——读史偶得( 15 ) 温景嵩 ( 2013 年 3 月 3 — 5 日写于南开园) 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第十二章的题目是:“货币“。他在本章的开头便讲到:“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不甚完善的。这是因为(一)中国的经济学说,注重于生产消费,而不重于交换,于是对货币便缺乏研究。(二)又因疆域广大,各地方习惯不同,而行政的力量甚薄,不能控制之故。” 其实,从上一章吕先生所讲的我国之产业政策来看,几千年来我国一贯地是:“以农立国,重农轻商,以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在这种产业政策统治之下,不可能有发达的货币出现。这种状况只是到了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才有了根本的变化。货币是由物质产品的市场交换而来,亦即是由商业而来。在轻视商业的情况下,几千年来从这样的社会里,怎么能会产生出发达的货币制度呢。 吕先生接着讲到:“中国古代最普遍的货币,大约是贝。所以凡货财之类的字,都从贝,这是捕鱼民族所用的。亦有用皮的,所以这种国家以皮币行聘礼,婚礼的纳征,这当是游牧民族所用。至于农耕社会,则普遍使用粟帛。以后才有金银珠宝,最后铜钱才出现。” 谈到货币的最新形式——纸币,现在的说法它最早始于北宋时期 1023 年的成都,即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起英国( 1692 年)和法国( 1716 年)要早六七百年,可惜没有传下来。当一百多年后的 1840 年,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还在使用白银和铜钱。可是人家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英镑,却早已通行于世界,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了。而北宋时期发明的纸币——交子,却不幸早在明朝中叶就已经消亡。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一贯以农立国,轻视商业,以致使商业始终处在不发达的状态。纸币所以才不会发展起来。偶然机会使它出现了,但终究因为没有适合的土壤,所以它才无法生存下去。 上面谈到了十九世纪时的英镑,在当时已经成为那时的国际货币。这是由那时英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而形成的。在近代,由于英国工业的领先地位,由于英国的轮船航海业的发达,这就使它首先实现了跨大洋的大规模的世界贸易,进一步地它就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使英镑首先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反过来,这种英国自家的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的局面,又促使英国的经济,进一步飞跃地全面上升。国际货币这种良性循环的结果,自然会加剧了争夺国际货币霸主地位的货币战争,谁都不想在这场货币战争中败下阵来。在吕先生著书的那个时代,甚至是到了现在,有谁曾料想得到,货币会造成一种战争的根源呢。世界的发展,真是奇妙无比,千变万化,高深莫测啊! 于是,英国当然就想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它这种优越的地位。然而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由于战争的破坏,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它的经济却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美国却在二战之中发了战争财。这是由于: 1. 战争没有在美国的本土上进行,它的经济没有遭到破坏。 2. 美国参战的时间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是 1931 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引发的。在欧洲则是在 1939 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引起的。然而美国只是到了 1941 年 12 月,日本人偷袭了它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后,它才对日宣战。由于日本当时是希特勒德国的盟友,所以美国也就在那时向德国宣战了。这样算起来,它参战的时间实在不长。满打满算到 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同年 8 月日本投降为止,美国佬参战时间还不到四年。而在此之前长达十年之中,它却处在和平时期。在这个和平时期,它一直就以出售军火来发战争财。于是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美国佬一举就成为世界经济的暴发户,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于是美元就想把英镑挤下台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国际货币霸主。但是英镑并不想就这样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英国经济已遭到二战的破坏和削弱,但是它在国际贸易中仍然有不小的影响。当时国际贸易中有 40% 的交易量,仍然用英镑来结算,伦敦仍然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于是,一场国际货币霸主的争夺战就开始了。 对于如何重建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由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由于英国的经济实力,不再能过支持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但是它又不甘心让美元成为替代者,所以凯恩斯主张创建一个世界银行,来发行超主权的世界货币。而美国的经济学家怀特则提出,战后应以美元替代英镑为世界货币。怀特的建议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他大力宣传和鼓吹怀特的方案是最佳方案。 1944 年在美国的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由美国牵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研究并做出选择,究竟在此两种方案中,接受何者来处理战后的国际货贸易和国际货币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最后与会者,接受了怀特的方案。美元终于取代了英镑,成为新一代的世界货币,亦即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的霸主。美元和黄金挂钩, 1 盎司黄金等于 35 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和美元形成固定汇率。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至此,美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它终于成为战后的世界经济霸主和国际货币的霸主。 然而到了 60 年代,由于发生了一场由它侵略越南引起的越战,虽然那场战争并没有波及到美国本土,然而越南战争拖了十年,远超过它参加二战的时间。历时十年的庞大军费开支,终于使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佬也撑不住了。财政窘迫的形势迫使它四处借债,债台高筑,美国人终于从一个债权国转而变为债务国。这就造成了一个攻击美元霸主的良机。于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带头发起了这一次攻击。他要求美国政府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协议,把法国手中的美国国债兑换成黄金,还给法国。紧接着整个西欧也都跟着法国学,要求美国政府把他们各自手中的美国国债,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兑换成黄金。这道难题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坐不住了。那个时候的美国政府,它手中的黄金远不足以应付西欧各国的要求,按照从前的协议来兑换黄金。没有别的办法,尼克松只好被迫宣布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不再按照该协议来兑换黄金。于是布雷顿森林协议就这样宣告崩溃了,美元霸主的地位也就从此丢失。美元于是迅速贬值,从原来规定的 1 盎司黄金兑换 35 美元,到了 1973 年,贬到兑换 42.2 美元。因此,在它的国内就发生了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社会动荡了,群众示威频生。这迫使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出面在 1974 年,和沙特王子达成了一个协议来挽救美元。该协议宣布,沙特等产油国今后的石油交易,只以美元做唯一的计价货币。而美方则为沙特等产油国提供安全保护。大家知道,石油是全球期货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一宗商品。所以这个协定,虽然不如布雷顿森林协议那样全面地规定美元霸主的地位。然而该协议还是促使了世界各国必须要储备美元,以购买各国不可或缺的经济生活中的血液——石油。因此也就部分地恢复了美元霸主的地位。 到了 90 年代,由于美国互联网的发明, IT 技术的繁荣,美国劳动生产率突飞猛进地上升,这是美元进一步走强的根本。加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很会理财。在他执政时期,破天荒地使美国实现了财政赢余,不再负债。这就使得美元在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恢复了它在全球的强势地位。然而此时在欧洲,通过 1987 年的《单项决议》, 1992 年的《欧盟条约》以及 1997 年的《阿姆斯特丹草案》,这三项决议的结果便诞生了欧洲联盟(欧盟)。紧接着在 1999 年 1 月 1 日欧盟又发行了它共同的货币——欧元。(英国虽然参加了欧盟,但是没有参加欧元。英国在参加不参加欧元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工党主张参加,保守党反对,致使英国无法参加,它仍然在使用自己的英镑,处在欧元区之外。) 1999 年欧元一诞生,就上升到强势地位。 1 欧元等于 1.18 美元。到 2004 年,欧元进一步上升,达到 1 欧元等于 1.36 美元。而美国在当时的总统小布什领导下,又旧病复发,无端打了两场侵略战争——一场是在伊拉克,另一场是在阿富汗。这两场战争又和当年的越战有相似的地方:战争虽然没有打到美国本土,但是却也拖了十年。又是连年庞大的军费,这使得美国再次成为债台高筑的债务国。于是,在 2008 年美国又出现了一场金融危机,随后便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元再一次又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了。 实际上我们认为,美元不可能永远充当国际货币霸主。现在世界贸易中是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将来的前景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国际货币多元化,谁也不能当头。另一种可能是,由世界各国商讨,如何按照当年凯恩斯的办法,创建一个世界银行,来发行一种超主权的国际货币来取代美元。我以为现在的世界既然是个多极世界,所以前一个方案,亦即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理所当然地应是最佳方案。这个世界不再需要谁来当头,大家都平起平坐,平等相待,这是最好也是最合理的前途。 现在来谈我们的人民币的问题。既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 2009 年,则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按照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在去年 3 月的估计,他根据当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若 2012 年确能实现使国民经济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提高 10% 的目标的话,则到去年年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会突破 4 万亿美元。那就是说,我国将会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不管胡教授的估计是否实现了,现在我国当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贸易体了。既然如此,我国的人民币就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何况,从上面我们谈到的国际货币霸主的争夺战来看,成为国际货币后,对本国的经济进一步增长,确实有很大的好处呢。 然而兹事体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此事急不得,它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历史过程。现在,有关专家们正在讨论研究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各种方案和实施步骤。国务院也已经决定要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此前,我国央行还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 6500 亿人民币规模的国际贸易使用量。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虽然漫长,却正在开始实施。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前景,是十分有希望,十分光明的。 最后,还要简单谈一下电子货币的问题。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谈到了在互联网出现,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来临之际,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模式——电子商务已经出现。在这个新模式中,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物,商户间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交易,交易双方都不必再面对面地进行交换活动。当然在这个新模式里,纸面的货币就不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货币——电子货币。在商务印书馆新出的《英汉证券投资词典》里,对此有明确的解释。它说所谓电子货币就是 , 可以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电子通信的方式,进行支付的手段。这种货币没有物理形态,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种支付办法,会越来越流行。在英语里,电子货币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它们分别为: e-money, digital money, e-cash, e-currency, electronic cash, electronic money, electronic wallet. 但它们的中文意思是一样的。由此看来,电子货币是货币的最新形式,是货币的最新发展。也可能它就是货币的最后形态。 回顾货币最早在古代是以贝,皮,粟帛等实物形态出现的。它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后,到现在居然出现了这种类似虚拟的电子货币——这是货币多么有意思的一个发展进程。 看来,人生有限,而人类的创造力却是无限。现在的世界已经够美妙的了,而未来的世界,却仍然有着更加多样,更加美妙的发展前景,这决然是确定无疑的事。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5040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们的研究国际化水平其实已经世界一流了
热度 1 whoiswho 2013-2-28 11:35
每天收到几份国际会议的征稿以及再而三的论文提交延期邮件,不胜其烦。工作邮箱,私人邮箱,有的一个会议发几次,还被尊称各种专家。高级一点的会见多到你的某篇文章,说文章多好,希望提交论文之类的,有自知知名,可不是什么知名专家。 单依收到的各类国际会议邮件数量统计,我们的同行交流空前活跃,国际化程度超一流。搞国际会议的也肯定各类“牛”们,感谢cow的贡献,三年赶欧,五年超美。
2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的高手
热度 3 陈龙珠 2013-2-27 09:34
在中国,研究外国问题; 在外国,研究中国问题。 注:这里提及的问题,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2549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闻联播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热度 3 王震洪 2013-2-11 15:50
《新闻联播》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在网上曾看到有人用很诙谐的一句话总结《新闻联播》的特点,即“领导同志都很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外国一团糟”。意思是《新闻联播》主要包括 3 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报道中央领导同志的工作动态,传达全国现在的中心工作、方针和政策,引领舆论导向。第二个版块报道全国社会经济动态、先进事迹、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其他一些新闻,让全国的老百姓了解全国发生的事件。第三个版块报道外国发生的事件。在时间的分配上第一、二个版块大概是 20-25 分钟,第 3 个版块5 -10 分钟。 大家觉得第一、二个版块做的挺好的。一是传递了中国现在发展的主要努力方向、阶段性中心任务、目前的工作抓手等。二是在主要努力方向、阶段性中心任务布置下,全国各个地方的进展,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例、评论,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经常看《新闻联播》节目的人,实际上不用学习政治文件之类也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的。 但是很多人似乎认为第三个版块国际新闻需要做一些改革。 首先,报道的内容太单一。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外国的自然灾害、罢工、游行、大选结果、丑闻等。不可否认,外国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的事件更是负面的东西多,而且常常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中国,那几个发达国家更是用新闻媒体妖魔化中国,《新闻联播》报道某些负面新闻也是对他们妖魔化中国的很好回敬。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比较正面的新闻,压缩第一、二版块在20分钟之内,保证第三版块在10分钟时间,内容就会更丰富,对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全方位了解国外会更好。 第二、如果多一些其他方面的深度报道,对提高国民素质是很好的。可以象第二版块的国内报道一样深度报道国外各方面的发展。因为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来自于西方,科技、环保、农业、先进制造等这些方面人家是我们的老师。在发达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过程的报道,有助于大众科普,科技人员学习了解。发达国家环保方面做的很好,水体、空气、垃圾治理过程的多种事件和案例可以深度的连续的报道,让全国的老百姓照着做啊。农业更先进,人家的优质高效环保农业也是值得挖掘的,如土地管理、农作物施肥、病虫害管理等等。这样报道有宣传别人之嫌,但是只有广大老百姓亲身了解并掌握了先进科技、环保、农业、先进制造,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公民的素质,我们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第三、目前,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尽管出国人数已经很多,能够看到很多东西,但大部分人是旅游,考察也是走马观花,看不到最实质性的东西。在大多数电视台已经娱乐化的条件下,《新闻联播》是国内民众了解天下大事最集中、信息量最大的一个窗口,把第三部分的国际版块更全面的国际化,也是适应全球化的现实要求,而且也能把住在国外发达国家记者站和大使馆的资源利用起来。另外,类似《新闻联播》性质的新闻报道如整点新闻对国外的上述方面也应多报道,或者重新开设一个面向国内观众的国际新闻频道,类似于主要面向国外的中国新闻 4 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84 次阅读|4 个评论
陪Pippa逛灵隐寺的几个片段
热度 2 zyzhai 2012-12-16 22:29
陪Pippa逛灵隐寺的几个片段 翟自洋 (一) 在飞来峰脚下一个小洞口,竖着一块牌子,Pippa凑过去细看,然后笑着问我:你知道什么是stride吗?边说边大跨步地走。原本这在我是熟视无睹的,经她这么一说,也认真看起来。这是一个栅栏,上面写着: 注意安全 CAUTION DANGER 严禁跨越 NO STRIDING 原来,stride指大踏步走,并非“跨越”。查网络字典,却有“跨越”的义项:跨过 (over)〈罕〉;跨过(水沟等)。看来用在此处不合适,起码地道的英国人不理解。 细究起来,第一句译文似乎也有问题——CAUTION后是否该加个冒号呢?用“CAUTION:DANGER AHEAD”是否妥当些? (二) 不巧,飞来峰造像正在修缮,岩壁周围搭起了脚手架,只有少数造像可以观看。Pippa最喜欢的是 笑口常开的 大肚弥勒——飞来峰造像的标志。有热情的游客邀请Pippa合影,背景正是大肚弥勒。 (三) 除了入口处以及几座主要殿宇门口有限几个标牌配有英文,灵隐寺所有大殿内部均未见到英文介绍。中部有一陈列馆,展示玉石、如意、书法等物,同样未见任何英文。虽然来过多次,总感自己知识浅薄,灵隐寺的佛教文化在我是迷雾,连零星窥到几个斑点都谈不上,更别说用英文介绍。多数时候,只是将标牌的汉字按字面直译,诸多佛教术语使翻译不时卡壳。有时,干脆说,这个太难,我译不了 。Pippa笑着表示理解,说她学过法语,知道翻译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Pippa说到,欧洲多数国家的景点用多种语言(譬如,5种)介绍,而在英国,只有一种。我问:作为英国人,你们应该感到自豪?答:不是自豪,是尴尬!看得出,杭州的文化(西湖,灵隐寺,包括宋城千古情演出,等等)给Pippa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离理解毕竟还有距离。西湖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就单个景点人流量而言,灵隐寺高居第一。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可做? (四) 马上就是圣诞节,Pippa表示需要为家人和朋友准备很多份礼物。虽然圣诞节法定假日只有三天,多数人会请2-3周年假。Pippa喜欢的礼物包括丝绸织锦、檀香、各类茶叶(绿茶、红茶、菊花茶,等等)。她能想见,这些来自中国的礼物将为她的家人和朋友带来惊喜。
369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电子科技大学与世界名校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
wangxiaog04 2012-11-27 19:45
我校与世界名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准 作者: 国际处 / 来源: 国际合作处 / 时间: 2012-11-22 / 点击: 4257 /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的通知》,我校与世界名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项目”获批准,正式纳入2013年普通高考一本招生计划。我校和格拉斯哥大学在双方优势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强强联手”,合作办学,实行“4+0”办学模式,采用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体系和模式,全过程英文教学,共同选派优秀教师执教;学生在我校学习4年期满,成绩合格将获得我校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同时获格拉斯哥大学学士学位。 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我校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过频繁互动,十余次高层互访。双方就合作办学项目所涉及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招生和双学籍管理、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后勤保障、学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研究讨论和广泛深入的调研。双方校长于2012年3月签署合作办学协议,4月初合作办学协议和计划书获格拉斯哥大学董事会通过,4月底报送教育部审批,10月14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 汪劲松校长会见格大副校长约翰·查普曼教授 王厚军副校长与格大常务副校长罗兰教授一行磋商合作办学事宜 格大电工系主任约翰.马什教授与彭启琮教授等讨论办学项目课程体系 王厚军副校长就合作办学项目相关事宜主持召开校内各部门协调会 该合作办学项目的获批标志着我校在推进国际化战略上取得又一重大突破。该合作项目通过引进世界名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经验对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必将大大提升我校师生国际交流意识和能力,给学校师生赢得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与资源。 该项目是西部地区首个与世界百强名校合作举办成规模的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项目将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培养基础知识厚,综合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满足我国对国际化高层次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格拉斯哥大学标志性建筑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成立于1451年,是英语国家中第四古老的大学。作为英国最古老、最有名气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之一,格拉斯哥大学的科研和教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并在英国的文化和商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拉斯哥大学是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缔造者之一,英国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的缔约成员。在560余年的历史中,格拉斯哥大学培养出了众多对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校友,如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被誉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父-蒸汽机发明者詹姆斯·瓦特、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创建者开尔文、电视机发明人约翰·贝尔德、外科手术消毒技术创立者约瑟夫·李斯特和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的创始人麦克吉尔(麦克吉尔大学创始人)、斯特拉斯克莱德(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创始人)、埃尔芬斯通(阿伯丁大学创立人)等。在近30年间格拉斯哥大学还诞生了七位诺贝尔奖得主。 格拉斯哥大学是世界100强高校,英国10强研究单位;工程学科为该校优势学科,电子电气工程类专业得到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和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 Accord)的认证,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认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012/13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54位;2011年ISB(国际学生晴雨表,世界最大的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调查)显示,格拉斯哥大学在国际学生满意度方面排名第一。
22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英文编辑国际化培训
slowlight 2012-9-25 14:36
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将于2012年12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学术期刊英文编辑国际化培训班,邀请英国学术出版咨询机构(PSP Consulting)的资深培训师Pippa Smart和Cell Research等国内优秀期刊的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共同授课。本次培训,旨在帮助从事学术期刊出版的英文编辑了解最新国际办刊趋势,把握数字化出版的时代脉搏,汲取国内期刊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经验。 培训内容: 一、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形式的分析; 二、利用网络等各种非传统手段提高期刊在目标受众中的可视度(raising visibility); 三、开放存取,联合办刊等各种新出版模式下的版权问题(copyright, rights and licenses); 四、英文编辑日常工作的实用技巧。 五、分类介绍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特点,包括商业出版集团、大学出版社和学会协会等出版机构,详细分析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的利弊。现场传授合作办刊的各种策略与技巧。 课程目录请见附件。培训为全程英文授课,配备中文翻译服务。 培训地点: 上海市图书馆(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 培训时间: 2012 年 12 月 10 ~ 12 日 讲师:Pippa Smart PSP Consulting 李党生 细胞研究(英文版)副主编 周兆康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期刊社社长助理,植物生理学报专职副主编 吴民淑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黄健秋 分子植物(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魏彬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潘冰峰 中国化学(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王晓峰 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部主任 参加人员: 从事学术期刊出版的英文编辑和相关人员。 此次培训班为精品小班,为了保证每个学员都与培训师有交流机会,培训人员原则上不超过25人。名额有限,报满为止,先到先得。 培训费用: 1500元 请在 9 月 30 日前,发回填写的回执,以便我们统计人数,安排课程。 报名方式请见: http://www.opticsjournal.net/Post/Details/PT120917000066UqXt1?dn=1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异类 - 创造力源泉
benlion 2012-7-12 19:23
理论的数学模型包括计算机模拟,预料与分析逻辑推演的结果或预则;然而,实验或试验却往往是在意料之外产生重大的发现。不可完全预测性是宇宙的本体,决定论的理论模型和数学公理,在金融危机的统计学数学模型的推演中,也会因为出发点的错误或误差累积而导致最终结论的错误。 异数是预料之外或不熟悉事件的发生,发现往往来源于直觉的敏感;但是,创造力的另类思维只有发展到主流,才能说是完成了一项发明,新的起点又将从主流之外的异数中产生。沿用到社会学领域,移民精神是对异类的宽容精神,体现在对异类思维和行为的文化、人群的包容能力。 科学与工业文化是一个面向心灵和面向客体的开放系统,系统的自组织化是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一个负熵流过程,一个地区、城市、大学和机构的人才流动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流;因此,打破本位主义的异类人才流动模式,才是导致一个社会进步的创新机制。
2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
热度 5 waterlilyqd 2012-4-11 19:50
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有 200 多种 , 其中 ,SCI 收录期刊上百种,还有部分为 EI 收录期刊。中国的英文期刊绝大部分为学术期刊,尚未成为 SCI 或者 EI 收录期刊的英文刊,其发展较为艰难,在中国的体制机制和科技评价标准下,这些期刊无论是在稿源、经费、编辑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那些已经成为 SCI 期刊的英文刊,除上海生科院下属的期刊群和科学出版社下属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少数期刊群以外,大多数较为分散, SCI 影响因子低,和国际知名期刊相比较,在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中国的英文期刊如何才能扩大影响,走向世界,缩小与国际同类刊物的差距呢?个人认为,期刊除了在定位上要瞄准成为国际知名期刊外,应从国际化、数字化、现代化这几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1.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应体现在期刊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队伍的国际化,期刊作者群体和研究区域的国际化,期刊审稿队伍的国际化,以及期刊运作模式和编辑出版也要遵从国际惯例。 国内不少英文期刊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编委会成员、作者、审稿人多是中国人(不是说中国人写的东西不行,而是中国办的英文期刊不能吸引来国际知名学者的投稿,那就只能自娱自乐),二是编辑人员不懂科技期刊的国际惯例,三是运作管理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的模式。 在目前部分英文期刊编辑人员的英文水平还有限的情况下,编辑部应将重点放在搭建一个能够将国际国内的优秀审稿人、编辑人员(JM S 的编辑人员包括科学编辑、技术编辑、语言编辑)进行协同工作的平台。当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达到能够用英文与国内外作者、编委、审稿人、编辑以及其它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 从印刷本发行量上,英文学术期刊无法与科普和技术类期刊相比,但借助数字化手段和渠道完全可以达到甚至大大超过科普类和技术类期刊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是学术期刊纸质版的巨大延伸和拓展。期刊的数字化既可以降低印刷成本,还能达到纸本期刊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并且可以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通过 Springer 、 Elsevier 等国际大型数字出版商和 CNKI 、 Wanfang 、 Cqvip 等大型文献数据库出版商均是各期刊可以考虑的选择途径。除此以外,编辑部还应该考虑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电子邮件分别向国内外本领域重要学会的会员、本刊编委、审稿人、作者、本领域研究人员发送相应阅读权限的电子刊,扩大期刊的影响,提高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 3. 学术期刊的现代化 英文学术期刊编辑部和编辑人员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武装自己。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是必备的硬件,桌面办公系统、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专业 PDF 软件等是必须的软件。编辑人员应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桌面办公系统以及一些图片处理工具的使用和应用,能够利用新媒体(如博客、微博等)进行期刊的宣传推介,同时,通过期刊网站、在线稿件系统以及其它数字平台把全世界本领域的相关人员(包括编者、审稿人和作者)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或交流。 总之,中国英文期刊的编辑人员任重而道远。要想使自己的期刊在全世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各期刊同仁们在英文语言表达和文字编辑水平、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等很多方面,都还得加倍努力,同时还需要得到国家和相关主管机构以及主办单位在政策、人才、资源、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大力支持。
个人分类: 编辑杂谈|803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做国际化的中国人
dongzg101 2011-11-25 15:09
中国的中小学应该开设国际关系学教育! 中印关系是亚洲和平的基石! 中俄关系,好邻居,好伙伴,主权不容争议!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提问:俄罗斯有多大?有多少人,有多少资源? 帮助俄罗斯开发远东是中国的责任! 南海主权不同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不需要南海以外的国家进来! 人多的地方才有生意! 主权决定亚洲游戏规则!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才能决定中俄关系的远近!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12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见证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的成长
热度 2 duke01361 2011-9-16 09:44
见证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的成长
今年是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建校60周年,这个学校最初就相当于Illawarra地区的一个学院,虽属于南威尔士州政府管理,但实际上就相当于我国某省某地区级的一所学院(比如廊坊师范学院之类)。后升格为综合大学,最近三四年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学,在沙特的杜拜(Dubai)也建立有校区。其实,我并无意于研究这所大学的更多情况,只是我在这所大学的化学学院先后累计也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多多少少见证了这所大学的壮大过程。特别是最近Innovation校区和主校区的发展更是让人看好这所大学的发展。更加羡慕的是主校区好多与健康有关的学院的建立(就几年的时间),还有近一些年一篇一篇的CNS论文的发表都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我还很羡慕这所大学国际化速度和程度,这使我想到了我国的好多大学的发展。我有一个直观的感觉,人家这些大学就像生长在绿洲上,清澈的流水,清新的风...阳光灿烂...而我们的学校则更像生长在干旱区....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6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语授课•国际接轨•全盘西化
热度 5 SoSoliton 2011-7-20 18:16
几年前参加在国内举行的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会议的官方交流语言自然只能是英语。名曰国际会议,其实参会的老外不足 10% 。一位中国本土院士受邀在大会作特邀报告,报告的开场白是这么说的: “女士们,先生们:我知道这次会议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考虑到如果我用英语作报告,可能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也听不懂,我自己也很难受,所以我决定用我的母语汉语讲报告,这样,我自己会好受一点,中国人容易接受一点,外国人也没失去什么。” 全场哄堂大笑,其乐融融,老外也很开心。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要用英语授课?名曰与国际接轨,或者是国际化的需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被简单认为就是学校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因为有外国留学生,为照顾国际友人,所以要用英语授课。 土包子或半吊子用英语授课,效果正如院士所说。假洋鬼子用英语授课,局面可能改观一点:外国人可能多数听得懂,中国人可能少数听得懂,假洋鬼子可能无所谓。 但不管怎样,在中国的大学用英语授课,是以牺牲多数中国学生的利益来迎合少数外国留学生,换取“国际化”这块招牌,其本质正如吕喆老师所说的,与“达芬奇家具”差不多,反映的是中国人典型的崇洋媚外心理。 中国的大学,你有种,你也像西方国家的大学一样,要进大学门,先过语言关!中国的大学,你的母语是汉语!别因为国际化或国际接轨,而结出个全盘西化的恶果。 我听某牛人说过,大学讲究的是骨气,是特色,不是迎合,不是从众。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62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会议5年来蜕化之思索
热度 17 王中任 2011-5-29 09:38
最近,关于国际会议泛滥的讨论很热烈,治理的呼声很高,我也来凑个热闹。说实话,近5年,我也参加过3次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归纳一下,其发展趋势是:参加会议的外国同行越来越少,平均年龄越来越小,讨论交流的效果越来越差。 笔者2007年参加了一个在厦门召开的ISPACS的国际会议,参会者有近1/3的来自外国的大学和企业,包括来自 乔治亚理工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学者和来自西门子等公司的工程师们,还有国内著名的李德仁、阮秋琦等教授,参会者绝大部分是30岁以上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就是一些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国内985院校几乎是每所学校都有代表,还有为数不少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年轻学者。论文虽然都不长,但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审稿和修改都比较认真,录用论文大约250篇。没有浪费纸张地印刷厚厚的论文集,只是每人发了个会议论文光盘。会议限制了放空率,取消了poster,要求人人上台讲。所以,分了很多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气氛热烈。当然,2天的会议后还是安排有一天旅游和厦门地方戏曲晚会。旅游既方便同行们单独深入交流,也放松一下身心,更能游览美好河山,向中外游客展示了厦门的魅力,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次会议,开阔了学术眼界,还交了不少的朋友,这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学术会议。 后来又参加过两次很失败的学术会议:ISISE2009和MVHI2010。这两国际会议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ISISE2009虽然还有不少的中年学者,可是学术水准不敢恭维,英文几乎都讲不清。到了MVHI2010,情况更为严重,参会的几乎都是25以下的年轻人,像我这种70后出生的人都成了老者了,当时有点惊呼中国的科技真是一日千里,未来充满了希望。等到会议开幕和讨论的时候,感觉真是“万分惶恐”,因为像我这种只是实实在在做了些工程应用研究的都推选到大会上第二个做报告,分会场的报告几乎都是滥竽充数。有个大学老师居然在讲自己如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仔细看看文章,除了文字是英文外,实在空洞无物。之后,我再也不敢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了。 试想想,造成5年来学术会议的蜕变,谁之过?都是谁在办会议?谁审批的国际会议?谁制定的学术评价规则?又是谁把在学术探讨之风搞的一塌糊涂? 说实话,相比越来越烂的教材出版和胡编乱造发表后无人看的大量中文期刊,我其实还是支持学术会议的,毕竟论文的根本宗旨是用来交流的,是用来传播知识和技术的。只要认真审稿、认真组织、认真交流,学术会议还是有生命力的。 期待学术会议回归国际化,回归交流本质。
个人分类: 科研总结|7470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学网最火的博主
热度 21 sheep021 2011-4-9 19:54
若按单周博客排行统计,许培扬最火 , 许培扬博客 若按 博客总排行 统计, 黄安年 最火 , 黄安年的博客 若按 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 统计, 饶毅 最火 , 饶毅的博客 若按全球变化领域统计, 杨学祥 最火 , 全球变化- 杨 学祥的博客 若按应急管理领域统计,陈安最火, 陈安的地盘 若按好色之徒统计,学宽、广福最火 若按孤独程度统计,远新最火 若按退休专家统计, 黄安年 最火 若按 民间科学家 统计,鸿飞最火 若按地质专业统计, 嵇少丞 ,魏东平最火 若按信息研究统计, 武夷山 最火 若按地理专业统计, 王铮 最火 若按哲学统计, 周可真、侯成亚最火 若中医专业统计, 张三火 最火 若按 色文集 统计,陈辉、 曾庆平 最火 若按 反面教材 统计, 吴宝 俊最火 若按力学专业统计, 戴世强 最火 若按容量统计,王德华最火 若按催化领域统计, 马臻 最火 若按镜子统计, 李维 最火 若按拆字水平统计, 吕喆 最火 若按大林寺桃花统计, 迟菲 最火 若按物理+佛+道+中医+科普统计, 黄锦芳 最火 若按象限论,liuli66最火 若按发发统计,海秀最火 若按时空纠缠统计,王号最火。 若按…… 不难发现,只好设定一个特定标准,每个博主都能获得一个“最火” 的称号 呵呵,这就是科学。科学的理论和结论必须有一个边界和条件才能成立。超出这个边界,正确的科学理论就会不适应,就是变成错误。 据说,最先发现这一规律的是伦敦的一个裁缝。 据说,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这三个裁缝的手艺都非常不错,但是,一条街上的生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的生意都做得差不多。三个裁缝都想着怎么样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使自己的生意超过其他两个裁缝。 一天,一个裁缝想来想去,觉得要把自己的手艺让顾客知道才能达到效果,于是,他在自己的橱窗里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他认为这样就能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了。 看到第一个裁缝想出这样的办法,另一个裁缝受到了启发,在同一天也挂出了一块招牌,企图压倒第一个裁缝,招牌上用大写字母写着:“英国最好的裁缝。”他认为这样自己的特点就比别人更明显了。 第三个裁缝看到前两个裁缝的招牌后,思考了很久。几天之后,他也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只写着:“本街最好的裁缝。”自从他挂出这个招牌后,生意络绎不绝,日渐兴旺。 从顾客可考证的角度看,到底哪个裁缝最好? 答案是很明显的,第三个裁缝才是最好的裁缝。 但是,我们的很多科学家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动不动就说,这个不科学,那个不科学。问他是么是科学,他也稀里糊涂。让俺说,科学玩的就是条件。没有约束条件,牛顿三大定律也不成立。 我们国内很多企业,眼界竟然不如伦敦裁缝,动辄即大谈特谈国际化,总爱说——我们是“国际企业”,“国际竞争力”“国际口味”等等,天天想入世界五百强,大学也天天想入“世界一流大学”,得奖也梦想获得“世界一流大奖”,发表文章也要“世界一流刊物”,引进人才更是要“世界级人才”,完全忽视了本土上的形象和本土优势。真有点一屋不扫,横扫天下之意。 不过,国内一些国家领导干部,倒是精通此道,在人员招聘时,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顺利入选,在招聘条件上量身定做,确保只有他这一个萝卜才能放进这个坑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11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从毛泽东的“针灸外交”谈当今“中医药国际化”
热度 1 sheep021 2011-2-11 14:45
作者:陈子久、肖志飞 目前,国内中医药界人士虽天天在叫“中医药国际化”,然而一个中医药的泱泱大国迄今却没有一个中成药能以处方药名义进入欧美等国主流医药市场;甚至还比不过日本、韩国这样的小国家。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记者以“中医药国际化”为主题采访了第一个将中国的《针灸全书》译成英文的“山外”人士——曾任美国总统府顾问、美国参议院核心成员的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和名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博士(获西医内科、哲学、法学三个学位的博士)。这位“山外来客”是否会对此看得更清楚些。   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医药国际化”的涵义?   张博士:这个问题要追溯到毛泽东时代。当年尼克松到中国访问,把中国的“针灸”带到了美国,动手术可用小小的银针来麻醉,病人不觉疼痛;此外,小银针还可治疗好多病,而没有毒副作用,这在西方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奇事。于是,一下子轰动了美国,继而全世界; 迄今已到了没有一国不在迷恋“针灸”的程度。若从政治上讲,这是毛泽东 “针灸外交”的伟大成功,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源头。 所以我认为中国政府提出“中药国际化”的本义是向世界各国弘扬历尽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药文化;出口中医药,治病救人,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为国创汇的同时,更是扬了国威,长了华夏民族的志气。我把它理解为新一代中国政府从“多嬴”角度出发的“中医药外交”。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中医药国际化”形成的背景?    张博士: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同时也受制药企业的推崇,因中药等天然药物研发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研发成功概率高,药品利润空间大,市场发展前景好,已成为一块诱人的奶酪。这就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   记者:国外是如何对待这次“中医药国际化”的浪潮?   张博士:这里有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一组数据:“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用中草药治病,预测今后5-10年,全球中药销售额将高达2000-3000亿美元”。所以欧美各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都对它垂涎三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快巨大的奶酪。   西方国家的决策者们认为,以中药为主的天然药物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把“中医药国际化”看成一场对中国的商战。既然是战争,就得讲究战略、战术。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中国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如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资源的优势、极为丰富的中草药原料优势、廉价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具有13亿人口庞大的医药市场优势等等,在挣中国人钱的同时,预先设置好药品的各种技术壁垒,阻止中国的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并藉此来瓜分国际中医药市场。在战术上目前他们有以下四种打法:   ——进口中国廉价的中药原料或中介体,到了他们国家后,经精加工或分成小包装,再加上人家国家的品牌,于是形成高附加值的洋中药或功能性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挣钱,还返销到中国,挣中国老百姓的钱。   ——在中国投资设厂,用中国的组方、中国的原料、中国的人工,还利用中国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生产出低成本高利润且是本土化的洋中药;他们运用内外夹攻的战术试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医药工业。目前世界前10强医药帝国的巨头都已长驱直入到了中国本土安营下寨,洋中药在商战中屡屡获胜,民族医药已经是峰火四起。   ——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获准专利数已高达1万多项,占我国同类专利的八成以上;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中国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族医药瑰宝,却成了西方人的摇钱树。西药的知识产权99%都是他们的,现在绝大部分中药专利技术也成了他们的,这是在知识经济年代里对我国民族医药工业使出最毒的一招。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关税壁垒虽然消除,但技术壁垒依然存在,而且技术的“游戏规则”由人家制定。如欧盟在去年出台的《传统药品法案》,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杜绝中国的中成药竞争欧洲市场。   记者:能否请您再举一些实例,说明西方等国对“中医药国际化”的狼子野心。   张博士:这是最近的一个例子,犹太国际的主脑人物洛克菲勒要求《世贸组织》中凡属其麾下的成员国禁止买卖中成药。欧盟首先响应,制定了《传统药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欧盟市场出口药品的生产厂家必须通过欧盟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准则》(GMP),出口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欧盟的进口商必须办理药品进口许可证”等等条款。该法案于2004年4月底一颁布,马上传来令国人不安的消息:仅以上海口岸为例,2004年5月份对欧盟的中药出口额共计1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了6成;其中对德国出口中药仅为1万美元,下降8成多,对法国、西班牙的中药出口几乎为零。该“法案”的出台,不仅在近期封杀了中国的中药,从长远分析,中国将要为此付出惨痛的机会成本和蒙受长期的经济损失,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单是在欧洲,而且还将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政府也马上跟风,计划在今年六月份开始禁止中国的中药进口(其实美国的医药,石油,纺织,武器,学术,电影和政治都一向操在洛克菲勒和他的同路人手中)。   日本最近也忙着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正名”,试图把以中医药为基础的“皇汉医学”、“汉方医学”改称为“东洋医学”,用改头换面之法来掠夺中国的民族医药文化。日本在这方面已尝足了甜头:“汉医学”不仅健康了他们的国民,还使其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大显身手,大捞金钱。如其生产的洋中药目前约占国际中药市场份额(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的80%(而中国只占3-5%,要算中成药更是少得可怜)。 再具体一点的,如日本一家中药企业将中国的“六神丸”改制成“救心丹”,去年市场销售额就高达1亿多美元。日本对中医药的种种举措,难道说,还不足以惊醒国人:“狼来了”。     美国在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的研究上更是不惜重金,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4年投入中药专项研究的经费约为2亿美元左右,要加上美国的制药企业和各种基金组织的经费,投入则更多,目的就是在未来的“中药市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也磨刀霍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中药当作一种战略性产业来发展。中国的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到了“狼烟四起”之地步。   记者:有没有人反对洛克菲勒等反华势力上述做法的?   张博士:目前世界上唯有加拿大政府最近通过了一个“国内法”,试图抵制“洛氏”的命令,效果如何,还待求证。近来,美国有些国会议员和一些上层人士对“洛氏”此举也有不同看法,因为这些正义人士认为:中国的中医药与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印度医学等均是世界文化的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仅属于这些国家,更是属于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社会的犯罪。再说,中国的中医中药也没招谁惹谁,她只会有益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中国的针灸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这些有见识有能量的美国人现已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反对“洛氏”这一伤天害理的阴谋。欧洲有些国家的人民也开始警觉:“洛克菲勒是否另有什么企图?” 并开始了抗争。 记者:现在有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批评传统的中医药不够科学,您认为呢?   张博士: 这个问题的表象在国内,其实根子在国外 。不久前,美国人Han Ruesch在颇具影响的《医学成就》(《 Medical Achieves》2004年9月份)杂志写了一篇题为“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Rockefeller Drug Empire)的文章。该文坦白地道出了缘由,洛克菲勒及其家族以学术基金会的名义,捐了一点钱给中国的医药界,美名其曰“帮助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目的就是要中国人对自己的中医药学术的根源与体系产生怀疑,以至于厌弃。然后打出拯救“中医中药”的美名,以“中医药国际化、科学化就是西化” 的幌子,达到彻底操纵、把控中国的中医药及其市场,完全有他们的战略预谋。文章中还讥笑有些中国学者、某些地方官员很贱,说用很少的钱就能收买了他们,懵懵懂懂地就出卖了中国最宝贵的民族医药文化和知识遗产,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效劳。   记得我年轻时读到蔡元培,傅斯年,胡适之等大师们的文章,说“中医药不科学,应该丢进纸篓里去。”当时我们都很激动,认为这些大名人、大学者的话都必定是真知灼见,一定错不了。尽管家里要我学中医(张博士出身在御医世家),但我还是叛逆地报考了西医,从台湾、日本到美国,一直读到博士。我这个喝洋墨水长大的西医,在临床中碰到不少涉及到全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我和好多颇具知名度的美国医疗专家都会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我又捡起祖上留给我的医书,研究起中医中药,在临床一用,还倒真灵;这时我才发现:中医药不是不科学,而是非常科学。比如说:中医学以“五脏中心论”为医学体系,认为人体的脏器和精神具有“相生相克”的统一性,局部的疾病是全身功能失调的反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偏阴偏阳谓之疾”;后来西医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医讲“上医治神”,近代西方医学研究也表明,人的精神因素和免疫功能有相当大关系。中医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是体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脏器。自誉为科学到牙齿的西方医学,在以前的解剖学里却并没有脾脏一说。后来,西医也发现了脾脏,而它的功能与中医古书上说的一模一样。还有以往西医教课书里,虽有胸腺一词,却说:我们不了解它的功能,甚至怀疑它的真实存在,或已经退化。直到八十年代,出了艾滋病后,西医才发现胸腺不但没有退化或失去功能,而且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道家医学将胸腺称为“膻中”或“心宫”,是人体“固本培元”(提高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若单从医理、脾脏和胸腺而论,中医药在对人体生生不息规律的认识上不但是客观的、整体的和科学的,而且还比西方医学早了2-3千年;若从《方法论》分析,中医药更是贴近人们的饮食起居,行之有效。什么叫科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存在的就是科学的。” 据考古证实,中医药已存在了5000——7000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民的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能说中医药不科学?   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医药也要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因此,国内有不少人士认为要达到以上“三化”,首先要做到“中药西制”,认为这是“三化”的大前提,应成为主流趋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博士: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不论是哪朝哪代或在哪个国家,社会再怎么发展,“药”是用来治病的本义不会变;用药过程中,安全的、能治病的药才是科学的、现代的,到哪个国家都会受欢迎。这就是我对药品“三化”的理解。据报道云南有家药品研发企业在古傣药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抗癌新药“三阳血傣”,不仅获得了中国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还将该药打入了埃及国家肿瘤医院,成为2004年度中埃两国政府的合作交流项目。因为用“三阳血傣”合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又是国际医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执行欧美医学系统的埃及卫生部就批准了“三阳血傣” 进入该国,这就是中国民族药国际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2、说到“中药西制”是否科学?首先要明确“中药”和“西药”的概念。中药是中成药、中药汤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的统称。临床上主要以中成药为主,其特色在其配伍,“君臣佐使”、“相生相克”的理论;其科学性就在于中药复方在提取(不论是小药罐煎煮,还是工业化生产中的复方超临界提取)过程中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提高。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不能按西方医学的要求加以表述,因为这属于不同的医药文化体系。西药泛指植化药、化学合成药、生物药、基因类药物。这类药物虽然物质基础清晰,在动物实验中也明确了药品的作用机理和“靶—标”关系;在临床应用中,西药对某些局部疾病也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同时也因其毒副作用较大而损伤了人体其它脏器及整体功能,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甚至致死亡。众所周知的“链霉素”致耳聋;“氯霉素”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应停”使孕妇产出了“海豹儿”;“息斯敏”因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早在8年前就相继被美国、日本、欧洲多个国家停用;美国默沙东公司用于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的药物“万络”,因会增加病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在2004年10月被紧急召回;凡此等等,举不胜举。所以说,药品的科学性并不在于“中制”还是“西制”,而是首先体现在安全性上,其次才是疗效。西药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与中药相比,其科学性也由此略见一斑。    3、“中药西制”后就不能再叫中药,这可从以下两个典型案例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麻黄汤”和“麻黄素”。2500年以前,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麻黄汤”用杏仁、桂枝、甘草与麻黄配伍,用来发汗祛除病毒,消炎降热,治疗初期感冒具有明显疗效。若因个体差异,病情不能在三天内改善,此方就不能再用,改用它方。因为发汗太过,就会导致虚弱。而“麻黄素”是用植物化学的方法从麻黄中提取出来的单体成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均十分清楚,是典型的西药(跟化疗药“紫杉醇”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道理一样),其功效:发汗去水,具有减肥和兴奋作用。美国药商将其用来做减肥药或兴奋剂,所以需要长期服用。不知道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并导致在美国有12人因服用此药而死亡。于是,美国的FDA下令禁止麻黄类药品,还闹到法院,但法院裁定:麻黄素超剂量服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不能证明其它麻黄类药品在剂量范围也有同样的毒副作用。法院最终宣判“麻黄无罪”,推翻了FDA的禁令。这就是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药“麻黄事件”,其实这就是“中药西制”惹的祸,还嫁祸于中药麻黄。    再一个例子是日本人曾就“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等七味药,用植化方法分别提取、纯化每单味药的有效成份,然后再将提出的七味有效成份混合。结果显示,用植化方法提取合成的“小柴胡汤”的疗效不如“君臣佐使”一锅煮的疗效。   从这两个案例就可看出“中药西制”后是西药,是用植物化学等方法提取出来的单体,如麻黄中的“麻黄素”。单从安全性分析,“中药西制”后,并不具有科学性的优势。   记者:能否请张博士给中国的中医药企业提些建议。   张博士:那么我就谈以下三点建议,供国内的中医药企业参考。   ——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市场。过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领土,现在是侵占市场。市场丢失了拿什么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药企业不要去盲目地去追求“三化”而去搞“中药西制”。这样做是“东施效颦”,自我出丑,自毁长城。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说得重一点,就是助纣为虐。   ——洋人们自从尝到了“针灸”的甜头后,现在是一发不可收。想得寸进尺地吃掉整个中医中药。就拿在美国的实际情形来说,中医药逐渐被美国人认同,各州纷纷立法予以承认。从另一角度讲,洋人们不是要我们的中医中药吗,行!咱们就来个奇货可居。这不就成了我们的大好形势?但人家也已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点,要跟我们商战,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也要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战术,利用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固守中国本土市场的基础上,选中进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突破口,为国争光。   —— 中医中药是华夏民族先民们伟大科学智慧的结晶,为我民族的强盛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海内外中国人的骄傲。因此,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患上“洋大人综合症”,若用我们的中医药去跟洋人接轨,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还会遭洋人们白眼;讲得难听一点,人家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人家数钱。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bioon)
热度 1 nooney1986 2011-1-20 12:40
2010年8月7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部联合在北京召开"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启动暨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报告会",向全国通报:天士力已经圆满完成了复方丹参滴丸的美国Ⅱ期临床试验。据悉,天士力正积极为全球规模的FDA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做好全面准备,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使复方丹参滴丸成为首个在欧美主流医药市场以药品身份上市的中成药。这不仅开启了中药国际化的历史新篇,改写了美国FDA历史上从未有复方药通过的历史,而且还向世界进一步证明中药现代化是一条成功之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中国的现代中药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创造出辉煌业绩。 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已经走过了漫漫十年,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一大批企业致力于推动中药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企业发展之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珠海拾贝,笔者围绕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将各方见解汇聚一堂,以飨读者。 中药走向世界的氛围正在形成,专家呼吁 用现代手段挖掘中医药这座宝藏 "我们要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多个场合提出,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对于有机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有着较深入的研究。日前笔者在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采访了他。 陈凯先说,中医药是我国的科学宝库,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一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面对当代许多疾病的挑战,特别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西方医学的思维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医药由于主张标本兼顾、整体系统治疗等一系列辩证的思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些中药的物质基础不明确、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不清、药物生产的质量不能很好的控制等等。这些原因限制了中药的发展,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的普及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用现代的手段挖掘中医药这座宝藏。在中药新药研究方面,我们一方面要进行有效组分研究,这项研究与西方植物药开发的思路基本一致。但组分研究不能充分体现复方的作用,为此我们还要下力气进行复方研究。陈凯先说,近几年来,我国中药走向世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中药在机理研究上、在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国家在中药整体发展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版的2010中药药典中对中药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对推动新药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世界上对中药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改观,中药走向世界的氛围正在形成。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治疗缺血性 中风 的芹菜甲素、治疗肝纤维化的扶正化瘀胶囊等。特别是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让国人非常兴奋、高兴,象征着中药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意义不仅是天士力的一种产品走向世界,而且表明复方中药进入全球市场。 "我们许多科学家通过运用现代手段对中药进行研究,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特别是中药多组、多靶点对付疾病的独特效果,让很多人对中药刮目相看,我相信中药一定会走向世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前不久召开的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说。杨宝峰是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对中西药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曾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以及关于增强中草药药效的新理论,为中药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宝峰说,中药千百年来在我国老百姓中广泛使用,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科学的考验,证明了其药效作用。这其中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天士力通过中药现代化,推进中药国际化,给中药界带了个好头,可喜可贺。同时这也向世界表明,中药是科学的,是可以被西方接受的。对此,国家应当支持并鼓励更多的中药企业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中药走入国际市场。 杨宝峰认为,中药研究有两大趋势,一是纯化,与西药接轨。通过纯化进一步弄清中药的成分,进而向西药一样弄清其作用机理。二是有效组分群研究或复方研究。中药大多都是多组分,作用也是多靶点,对于这类药要完全像单一成分的西药那样,完全搞清楚其成分几乎不可能。多组分、多靶点,是中药治病的特点和优势。目前许多疾病都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单一成分、单一靶点进行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反而对这类疾病中药往往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中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组分或复方研究,用现代科技手段基本弄清其机理,做到质量可控。 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已是客观现实,但是,新药研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化学药物为主导的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化学创新药物越来越困难。这种形势就给中药创新并走向国际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医药走向国际化面临巨大威胁。目前,国外已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开发植物药,而且得到了金融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中药如果不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快速走向国际化,丧失的就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局部市场,而可能丧失了对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中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是中医药与现代西医药融合的过程,是语言工具转换、技术方法转变、理念意识转变,最终达到标准统一的过程。 2010年初,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经多年探寻,使我们感到,只有深入国际才能认知国际,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善于在纷繁的事项中去牢牢把握标准、平台和人才三个要素,以这三个要素的过硬功力,与世界对话。 第一,标准体系要国际化。中药标准不能笼统地说与国际接轨。中医药国际化的本质是现代中药标准的国际化,只有现代中药标准国际化,才能从分子水平说清楚复方中药组分,把"膏散丸丹、神仙难辨"演绎成为"创新中药、数字解析",打开中医药神秘的"黑匣子"。 第二,产业平台要现代化。现代中药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立于现代化的产业平台。药品质量源于研发、产于制造、惠于营销服务,产业平台现代化是求索中医药国际化的要件与硬件。 第三,人才梯队要高端化。致力中医药国际化,既需要具有国际化韬略和胆略的决策者,还需要既懂药政又懂专业且有沟通和领导能力的高级人才。企业的整体运行,需要有从事技术的、管理的、营销的等专业顶尖型、知识复合型,从领头人到执行者的人才梯队。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我们要敢为人先,勇敢地"走出去",体现新时代的企业科学精神;还要"走进去",实现中西医药融合融通;更要"走上去",实现技术标准对接,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作者系天士力集团董事长(原载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0日12版 ) 中医药开发亟待建立"国标" 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上,14位两院院士及20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我国医药卫生产业的未来展开深入探讨。不少与会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应把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作为一项战略重点,着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以此带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升级。 我国化学药物开发落后西方40年 在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定》中,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让与会的2000多位专家倍感振奋。据统计,2010年中国的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56亿元,同比增长22%,明年中国就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药品市场。但是面对这一庞大市场,相关资料却显示,2006年中国注册的6500多种新药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种。迅速提升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但如何才能找到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呢?在本届年会上,不少专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中药产业。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孙鹤道出了其中的原由,"化学药中国的研究大概比西方晚了40到50年,而西方他们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和非常强的研究团队,即使这样西药现在逐渐逐渐也进入了一个研发的瓶颈状态,中国要在化学药上想要赶超西方相对比较困难。中药呢因为老外没有,而中国有大量的历史研究经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在中药的开发上中国可能确实领先一步。" 中医药标准化难控制 中医药开发要实现质的飞跃,并走向国际市场,一个必须克服的问题就是中药制剂的标准化生产。曾在美国从事过多年药品开发工作的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孙鹤坦言,目前中医药在标准化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困难,首先在药材来源方面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无法控 制药 材质量,而企业内部也缺乏精通各国药政管理的人才。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中药的多组分成分,也让中药在作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方面面临着难以控制的危险。 孙鹤说,由于中药是多组分的岩体,对于那些治疗窗比较宽的好办,因为安全性很高。所谓治疗窗比较窄就是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的范围比较近的,像地高辛它只有一倍,也就是说一份剂量有效,两份剂量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像这样的单独成分还能控制很好,但是要是多组分的也是那么窄的治疗窗就很难控制了"。 但重重困难并没有阻止中国中药企业艰辛的标准化进程。2010年8月份由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经过13年的严格审核,确证其为安全、有效的中成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说,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一步。"因为西药的评价标准和我们对中药的评价它是不一样,复方丹参滴丸是走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因为它很多做法可以让国际认可,那这里面可以积累很多经验,让更多的产品更多地走向国际,我想这是一个趋势"。 中医药开发亟待建立"国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看来,中药制剂通过美国的严格审查固然可贵,但长期来看,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资源,中药企业须苦练内功,努力提升药品科技含量,最终建立"中国标准"才是上上之选。"中药标准是国外给我们设置的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要适应中国的标准,所以说我个人认为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被国际接受,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国际上要接受我们的标准。" 饶子和院士的观点得到了孙鹤的赞同。他表示,中医药的标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一两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实现,而鉴于近年来韩国不时上演的"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闹剧,应必须尽快建立我国中药生产的标准。另外,孙鹤说,目前我国的26家药企已经组成了一个中国医药国际化联盟,这个联盟不仅将协同与各国药监部门谈判,还将力争通过产品的输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信赖中医药。"如果你一个药品打到美国市场你还形不成气候,最好有十个产品都是治疗美国疑难杂症的,那中药的品牌和地位一下就竖起来了,等于无形之间,中国的十几家企业就在制定国际植物药的标准,不光光是买药这一件事,实际上是在影响一个认知度和生活理念,最后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输出"。
个人分类: 生物产业观察|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草吃的聪明羊02-鹰语
dthome9180 2010-9-17 11:30
话说有这么一个农场主,养了一些聪明羊,这些 聪明羊原本的工作 应该是:一教小羊,二提种草的新设想,三稳定羊群和谐。农场主提供余草给这些聪明羊,聪明羊们在一个不长草的地方,互相交流经验,积累知识,自得其乐。 积累的知识太多了,记不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羊们商量,办个板报吧,可以扩大影响,又可以记录。挺好,说干就干。之后大家口口交流的少了,如果要研究新设想,都去看板报,如果有新思想,都在板报上发表。农场主手下还有专门负责种草的,从这些板报中汲取知识,看如何变成真正的种草方法。 话说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养羊,还有养狼、鹰、狮子、熊、狗的很多农场,大家都在各自的农场生活。养羊的农场比较好,牧草肥美,所以大家对种草也不是很上心,种草方法的积累的也不多,慢慢的落后了。 忽然有一日,牧场主发现羊太多了,很多羊都在挨饿,余草也不多了,不能指望手下这些聪明羊了,来不及了。怎么办?三个方法,第一,其他农场种草的方法很好,引进过来,先解燃眉之急;第二,送一些小羊到其他牧场学习先进的种草方法和先进的研究种草方法的方法,然后回来,取个名字叫海羊;第三,命令手下这些聪明羊要创新,争取有朝一日赶上,给他们取个名字叫土羊。说干就干,农场的状况慢慢的好了起来。 聪明羊们犯难了,这个创新怎么搞,自己农场遇到的问题,其他农场已经早遇到过了,都写了发表在人家农场的板报上了,而且还搞了一个叫“专利”的方法,不能抄袭,否则打你。怎么办?那就到人家的板报上去看看人家在研究什么问题,咱们也照着干,结果肯定是先进的。说干就干,聪明羊很聪明,想出了很多好方法。 聪明羊们又犯难了,自己的农场种草技术太低了,这些方法用不上。怎么办?先发表在板报上吧,期望有朝一日能用上,至少让农场主知道自己干活了。农场主很高兴,继续给这些聪明羊余草。 可是农场主也犯难了,这些羊提的方法我农场用不上,不能实践检验,聪明的羊逐渐多了起来,余草也不太多,该给那只羊草呢?那只羊提得方法先进呢?最后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有一个养鹰的农场和一个养狮子的农场,这两个农场种草的技术最高,都说鹰语,他们的板报水平也最高。那让他们评判聪明羊们的设想那个水平最高吧。好!说干就干,聪明羊们开始学鹰语,将自己的成果用鹰语表达,争先恐后的发表到那两个农场的鹰语板报上。农场主很高兴,也不管对本农场是否有用了,谁用鹰语发了设想,给的草又多又好。 后来农场主又犯难了,聪明羊越来越多,在其他农场板报上发的设想也越来越多,并不是都有水平吧,自己判断好累呀,怎么办?终于找到一个量化的指标叫SCI,好就用它来评价,这下农场主省事了,工作强度下降了,乐得清闲。于是聪明羊们开始找SCI高的板报发表想法,谁的SCI高,谁从农场主哪里得到的草就最多,最好。聪明的羊继续互相交流经验,积累知识,自得其乐。 终于,渐渐的,聪明的羊们忘了他们的设想原本应该是为了提高自己农场的种草水平的,他们原本不是说鹰语的。 过往博客: 【01】本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7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清华大学如此国际化是否理性?
热度 1 lgmxxl 2010-9-17 09:54
2010 年,清华共录取各类长期留学生(学习一学期及以上) 1959 名,这个近 2000 人的留学生录取规模,几乎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每年清华大学 3000 4000 人的本科生录取总人数的 1/2 。 读罢如上文字,心中总不是滋味,中国的最最一流的大学难道是为外国人开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一流大学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这理性吗?合理吗? 是的,大学自成立之初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就是国际化的组织。大学的教师、学生、讲课语言都充满着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大学国际化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教育内容的国际化,旨在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增开国际性内容;生师国际交流,旨在促进学生互换、学者交流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资源的国际共享。而其中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是评价大学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学历留学生数量已达 10% ,其中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这一比例基本上为 15% 以上。而我国到 2009 年为止,只有 9 万名的学历留学生,总数占在校生的比例不足 1% ,清华大学留学生占到在校生的 7% 。 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是中国国力的彰显,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受到认可的一个标志。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可以为我国营造校园多元文化,中国大学生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增进我国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提高我们的国际文化认同水平。同时,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也会使清华大学获得比招收国内学生高的多的学费,也会使清华大学的国际排名前移,终归清华大学现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是留学生的数量比例、高档次的科研奖励、高转引率的学术论文等。但为了这些指标,就采取如此大跃进式的扩招,是否符合大学发展规律呢?清华大学是中国两所超级一流大学之一,上清华大学是中国孩子的梦想。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控制国内招生规模,却如此大幅度提高留学生数量,是否有伤中国人民感情? 不管如何,我还是希望大学能够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运行,不要为了某一比例而非理性发展。 人民日报 2010-09-17 ( 18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5668 次阅读|34 个评论
传统媒介行将死亡的预言为时过早
kexuechuanbo 2010-9-8 17:32
今读《参考消息》2010-09-08(13)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与传媒学院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藤森教授的《维基揭秘事件与数字时代的三个误区》一文,颇有感慨。维基揭秘完全不同于blogs,Twitter,Facebook,YouTube,它上传的素材均经过审核处理,并将阿富汗战争日记首先传给传统报刊媒体《卫报》《纽约时报》《明镜周刊》,而不是独立公布,并且受到了比利时法律的保护。这表明:在经常被描述为无等级、无边界、自由流动无限制的数字时代,体系、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依旧重要。这一事件表明,传统媒体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仍然巩固。 人们过早的预言:数字时代地球村现象的出现,会使体系、国界、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丧失殆尽;政府、国家走下坡路;将会出现无纸社会;传统媒体已死。看来,只能说传统媒体的媒体权利份额相对于过去发生了变化,但预言其行将死亡尚为时过早。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0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开始重视深度(第二部分)
zhengqinzhu 2010-9-6 12:44
(这个博客似乎有点问题,刚才写了很大一段突然间却没有了,怎么也找不到,只好从头再来。) 昨天说到我们虽然有了很多国际化的数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9571 ,但是面临新的发展需求,突然觉得这些看似漂亮的数据已经不那么受用了。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行动了! AJA从2009年底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陆陆续续开展了一些新的举措,它们有些已经初现成效,有的正在执行中,但前景很好。 先来说说 国际编委的问题。我们固然有近100个的国际编委。可实际真正把AJA当成他们自己的刊物的编委不多。由于历史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我们无法大刀阔斧把那些不起作用的编委一刀切了;由于过去认识的不足,我们现在的编委在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性,部分重要研究方向的编委人数偏少,开始不适应我们对于该重点研究方向的扩张需求。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是趁着编委改选的时机, 提高有效数量,合理学科布局。 同时在今后要注重面向编委的交流,提高编委对期刊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觉得AJA就是我自己的期刊,例如: 定期给全体编委提交工作报告,同时寻求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的帮助,如推荐热点方向,推荐学科 牛人 ,推荐候选编委 等 ; 根据学科热点,选择合适编委担任客座主编,组织特刊;期刊 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特邀核心编委做报告。 再来说说国际审稿人。过去一直觉得我们做得很好了,所有的稿件都送给老外去审(当时是基于中国的男科学研究相对落后,而欧美的男科学在全世界领先)。但是随着常常出现的无效审稿,突然让我意识到,并不是这个审稿人的国籍和发表文章数量就可以代表他的审稿能力。我们少做了一件事情:对审稿人进行评估!所以接下来做两件事情: 第一:在邀审环节,提高门槛,除了审稿人的专业方向和发表文章数量外,增加对其所发文章被引用情况的评估,增加对其所发期刊的质量评估;第二:在编委定稿环节,增加对审稿人审稿质量的评分。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日积月累,审稿人数量可能不会很庞大,但是这些人的质量肯定非常强大。 另外,关于审稿人这一块,我们一直没有充分挖掘,高效使用,其实他们不就是我们的作者和读者对象吗? 所以,我们还要求编辑对这些审稿人做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这个审稿人的工作、学科兴趣点、科研实力等, 再根据这些分析数据,来 请他们写评论,向他们约稿,发调查问卷,甚至将他们列为候选编委。 再说稿源。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有好稿源,以我们现有的知名度,靠等待自由来稿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做大调整,要把编辑从纯粹的处理日常来稿中解放出来,花大力气去主动争取优秀稿件。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系列性的规划: 1. 增设新的文章类型,如Research Highlight, Perspective, Opinion, commentary等,这些类型都是为那些本领域的大牌专家量身定制的,通过这些文章类型的发展,让读者感觉到从AJA可以读到大牛们的观点,可以了解到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 2. 定期组织专题特刊,以编辑部提要求,专家(如编委)组织稿源的方式来运作。对参与特刊的作者提高要求。 3. 提高定稿的门槛。要重视分析作者的研究背景,该实验室的研究实力,该国家的本学科发展前景。 4. 为优质作者开辟绿色通道。 上述的措施,我们已经在开展,而且逐渐在显效,让我对AJA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昨天有一个朋友问:AJA或其他期刊编辑部具备了办一份国际化的好刊、大刊和强刊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了吗? 是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 AJA在学科广度上是有很大局限性,无法和Cell Research之类的学科去抗衡,也就势必无法去和C、N、S等好刊、强刊、大刊抗衡,也没有必要抗衡。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在本学科内行成品牌特色,通过杂志的发展来带动中国的男科学发展;其次是试图探索一条中国期刊与国际期刊接轨的道路,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紧跟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步伐。 我不敢说我们已经具备条件了,但是我们正在准备条件。 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人才职业编辑。 是的,接下来我的话题将是关于职业编辑,我会另文说明我的观点。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4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开始重视深度(第一部分)
zhengqinzhu 2010-9-5 15:47
这两天匆忙准备PPT,再过两天就要去中国科技期刊论坛上做一个报告,尽管最近编辑部做了很多创新的工作,心里也有很多想法与同行交流。 可真的要拿起笔来写成PPT,还真是不太容易。 尤其是要把文章串成一条线,却不那么容易。 PPt写了好几天了,我还是找不出一个比较好的完整的结构思路。 倒是写着写着理清了两条思路: 1.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不能仅限于面子工程,我们需要重视国际化的深度了。 2. 要使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关键问题是人职业编辑。 我还是先说国际化。 这两年来,国内的科技期刊已经都逐渐认识到期刊要想被认可,就必须要走国际化路线,要让杂志走出去,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家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挖掘自己的人脉,吼吼,终于有点像模像样,你看: 我们有国际编委100多人了! 我们的国际稿源占了65%了! 我们的国际审稿人数量超过3000人了! 我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了! 我们的发行已经面向国际了! 我们使用国际通用的投稿审稿系统了! 以上这些实实在在是我们杂志(《亚洲男性学杂志》,AJA)过去很引以为傲的数据,这样有自豪感的数据实际上在AJA的发展过程中也实实在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新鲜感的退却,随着大家都在纷纷走这样的线路。我感觉到了发展的瓶颈,这样的瓶颈令人窒息: 我们有国际编委100多人了!(真正活着的有几人?真正高质量活着的又有几人?他们的学科结构布局合理吗?) 我们的国际稿源占了65%了!(真正的好稿源有几篇?所谓的国际稿源,有多少是来自本学科发展强国的稿件?) 我们的国际审稿人数量超过3000人了!(这么多审稿人有一张国际的名片,但是他们的质量是不是一样无愧于国际? 这么大的数据库,我们真正用好他们了吗?) 我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了!(借船出海了,可是瓶颈始终摆在那里,宽广的海洋我们能行到哪里?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的发行已经面向国际了!(到底有多少国际人真正在看我们的杂志?怎们样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我们使用国际通用的投稿审稿系统了!(这个系统用好了吗?功能完善了吗?) 也就是说,过去引以为傲的国际编委数量、国际稿源数量、国际审稿人数量,突然之间已经不再那么受用了,我们又要思考创新和改革了,编辑部内部的改革! (等下要去接女儿下课,先到这里,抛出这个话题先,明后天有时间我再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举措来减轻这个窒息感!)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4092 次阅读|3 个评论
德国大学停滞原因之国际化篇
热度 1 lgmxxl 2010-8-3 09:53
德国大学曾经雄居世界大学傍首 70 年,是世界各国大学的翘楚。 1810 年,伴随着柏林大学的创立,洪堡提出的大学教育三原则:“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成为德国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由此,德国大学有了大的发展。 19 世纪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公认的科研中心,成为世界各国大学争相学习的对象。根据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982 年译 ) 一书中的统计,在 1939 年以前德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占绝对优势,共计 36 人获得诺贝尔奖,占全世界获奖人数的 1/4 强。 然而, 19 世纪末期,德国大学风光不再,世界大学的中心还是毫不留情地由德国转移到了美国。最近几年《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名列前茅的总是美国和英国的精英大学,而欧洲大陆的大学很难获得好名次。在 2009 年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德国大学只有四所进入了前 100 名。排名最高的德国大学是慕尼黑理工大学,位列第 53 ;海德堡大学,位列第 57 的;慕尼黑大学,排名是第 98 位;首次挤入前 100 名的是柏林自由大学,位列第 94 。最近十年的诺贝尔奖也较少光顾德国大学的科学家。 德国大学为何会停滞不前呢(这里只是和美国大学对比而言)?这其中既有韦伯所说的科层机构、组织机制问题,也有其治理结构问题;当然也有大学不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但其国际化程度低也当属德国大学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是国际化的机构。自其诞生之日起,大学就是国际化的机构。大学的教师由各个国家的人员组成;大学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语言也是通用的拉丁语;学科设置也基本是文、法、神、医四大学科。但时到今天,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在增加:国际交流在大学成长中的意义日益增加。这其中既包括学术的交流,也包括学者、学生的交流。在国际交流中,各民族的文化得以尊重,多元化的交流促进学术的共生。当今各类大学评价机构,都不约而同地把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纳入评价范围,并占有较高的分值。但在这些交流中,语言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说当今的世界语是英语,其它任何一个语种都难以匹敌。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就谈不上国际交流。由是,我们也就产生了一个最简易的检验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方式:看其网站的语言种类,特别是英语网站的完善、完美、完全程度。虽然一所学校的英语网站做得十分好,甚至如同其本民族语言网站一样好、一样全,我们不能完全认定这所大学国际化程度高。但反过来,则一定是公理。即如果一所大学的英文网站做得不好,比其本民族语言网站做得差得多,那么,可以肯定这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是不高的。如此,我们用这一“理论”去检验一下德国大学,我们就会发现德国大部分大学的英文网站做得不好。其一级、有些是二级网页还可以是英语的话,那么三级以后的网页基本上不是英语了。以下两图截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网站。在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大学行政机构和各种委员会的设置情况。可你点击具体的“委员会”时,则是德文了(见图 2 )。如此,我们就不能很好了解德国大学的情况了。 一个不为人所了解、所研究的大学,一定不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学,它也一定不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网页这样一个小小的视角,虽然不能从英语网站的优劣断定这所大学是一流大学,但却可以从英语网站优劣断定这所大学不是一流大学。柏林大学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其英语网站给了我们认识它的一个视角。 图1: 柏林洪堡大学行政机构和委员会设置情况截图 图 2 :柏林洪堡大学各行政机构和委员会具体情况截图
个人分类: 国外高等教育|7601 次阅读|8 个评论
面对“排名”(外一篇)
等离子体科学 2010-6-27 14:59
看了 韩占生 老师的 博客 里提到的一段新闻后,有一点感想。 原文: 据楚天都市报 (李樵吴小平) 6 月 13 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 16 位,排在排名第 15 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 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 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 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 50 强,有时却仅排 200 余名。 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这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回答得不错,可以得满分。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是这种能说出满分答案的类型。有中国特色!:) 面对类似的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呢? 陈佳洱先生上月在未名物理学子班开班典礼上讲了一个故事: Stanford 大学校长来,朱总接见。当时陈先生是北大校长,应邀作陪。不知是自己去查的,还是下面提供的,反正朱 镕 基问了一句:我看了最近的美国大学排名, Stanford 才排第五。为什么? 那位 校长回答说:总理先生,请忘掉那个排名。 Stanford 有自己的文化,而这个文化是不同于其它学校的、为 Stanford 的师生和校友以及世界上所有喜欢 Stanford 的人所喜欢的。文化是无法比较孰优孰劣的。 Forget about that stupid ranking thing !(这是笔者自己再翻译成英文的:)) 走 NB 的路,让 SB 们排名去!(这是笔者再再翻译成中文的:p) Stanford 版的答案! 这就是 Stanford 之所以为 Stanford ! 外一篇:说点具体的 PKU CUHK 香港另一所大学:中文大学,刚刚与我们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做了一次学术交流。两边各出 10 名大三的本科生,交流本科科研工作。讲下来,在我们组工作的一位学生得了奖(前三)。笔者觉得她在我们学院的学生中应该是有代表性的就是说,基本代表了参加本科科研的大三学生的普遍水平。 PKU Tsinghua 在我们组里做本科科研的,也有一位来自清华的大三学生。就笔者个人的感觉,他个人素质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北大学生所不及的。而且这些方面很能反映清华的特点。 PKU Internationalization 如清华那位领导说的 我国高校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 。正式聘请国际名师来国内高校任教,确实有酬薪和体制上的一些壁垒。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我们学科的选修课就坚持以国际知名科学家短期讲学为主(每人每次两周 20 学时左右,每年约 4 人次)。这样的教学实践虽然不会被那些排行榜统计,但是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一次参加北京的 Ivies 校友聚会。傍边坐的两个年轻人自我介绍说也是北大的。细问才知道,她们其实是 Yale 的 sophomores ,参加北大与 Yale 的交换学生计划每年双方各有 200 学生到对方学校访学一学期。(巧的是一周后胡总冒雨到北大,去了外国留学生宿舍,从电视上又看到她们两个在和胡总聊天。) 笔者的一位校友(新西兰裔), Columbia 的硕士( SIPA ,国际关系学院),担任过 Beijing Club 的 Chair 。后来到北大法学院读博士。 笔者上周刚刚帮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英国留学生(意大利裔)评阅硕士论文。她周四通过了答辩,学位由北京大学授予。 。。。 我们有没有不在意那些排行榜,而是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心态?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6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令内地大学校长们郁闷的排名榜中,应该悟出点什么
hanzs 2010-6-15 18:22
文/乐水老汉 总在每年一些季节里,社会是关注大学排名的。中外都是如此,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好,真说一点都不在乎排名的我看几乎没有。最近的事例:据楚天都市报(李樵吴小平)6月13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16位,排在排名第15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50强,有时却仅排200余名。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看起来,不光是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对大学排行榜表示出郁闷的心理,连清华大学都被排在CityU of HK之后了,他们岂不更郁闷? 是啊,香港城市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专升本,开始进行英国教育体制下的本科教育【3年制、4年制(可以拿荣誉学位)】。当然,人家没有国家教育部管着,所以没有硬性的行政干预,像内地高校那样非得规定培养出10届本科生后才可以申请招硕士不可。所以他们招本科的同时,也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招硕士和博士。96年在城大做访问学者(93年也曾经短暂拜访过),那个时侯我直观的感觉就是: 人家真有钱 (经费足:一个科研项目几十万、上百万港币,办公室的信封、信纸、复印机随便用,不要钱), 跟现在的我们一样 。有钱还表现在教师的工资很高,比美国大学高一大截,那时连硕士刚毕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Technician)月薪都2万多港币(负责刷试管、瓶子的实验室最低级工作人员月薪也有8、9千)。当然,在香港月薪8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因为八千当时只够买一平方英尺的楼房(0.1平米)。但大学教师有住房补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以住二百平米的豪宅。所以那时香港各大学拼命从美国顶尖高校挖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很快就上去了。但由于科研成果的滞后性,那时他们的研究水平可真不敢恭维(硬件设备确实不错),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观察个别教师也经常在办公时间他8、9平米的办公室里的炒股)。校园占地面积比内地的高校小多了,但建筑面积还是不小的,有体育馆(我在那儿第一次玩壁球)和游泳池(体育设施收费对学生是象征性的,对教工、访问学者要高不少,所以我们都与内地留学生约在一起去打球,省钱)。当时他们在校生人数就有一两万,Part time 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一到晚上6点多,成群的下班族就蜂拥到学校上课,所以感觉学校的教室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西化的地方没有中午休息,我现在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各种硬件设施利用率都很高,图书馆和校园网的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和高效率。 记得当时城大从台湾聘请了张信刚来当校长,前一两年才卸任。当时他们学校校董会的董事长是董建华(97后首任特首)。听说张信刚此人很厉害,这不才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城大超过清华了。哈哈,前几天我还曾表达出后悔之意,因为当初还是有机会从清华跳到城大读博士的,算我眼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了。 其实一个大学行不行,虽不能只看个别排行榜的排名,但 办学体制机制 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和教育规律,加上是不是足够 国际化 (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及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这两点最重要。从这两点看,当今清华的确不如香港的大学!从前(当然不包括梅贻琦时代)不如,现在不如,可预见的将来也可能还不如。 就在上个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 4488 人 (其中读过重点大学的人占 25.9 %,读普通本科的占 45.4 %,读高职高专的占 18.4 %) 进行的调查显示 , 58.8 %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75.0 %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72.2 %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被列为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那 在公众心目中,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调查中, 71.4 %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 这一点,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下,在当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下,很难做到。
个人分类: 杂谈|874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2):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创新
panfq 2009-10-16 18:47
译文说明 :《 2009 年世界教育大会公报》全文于 8 月底翻译完, 博客中只发表了序言和第一部分【参见: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 1 ) 】 。原想在相关纸质期刊刊发后再把全文补充到这里。近日发现《世界教育信息》和《开放教育研究》已经刊发了别人翻译的相关文章,只好把我的译文剩余部分补充到这里。 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教科文组织,巴黎, 2009 年 7 月 8 日 ) 潘发勤 译 序言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入学、公平和质量 三、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 24 .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应基于团结、相互尊重和促进人文价值和文化间对话。纵使经济衰退,也应当鼓励国际合作。 25 .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应承担起相关社会责任,即通过增加知识的跨国转移,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以帮助缩小发展差距,并努力寻求共同解决方案以鼓励人才循环( brain circulation ),减轻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 26 .国际大学网络和伙伴关系是这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它们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培育和平文化。 27. 研究、教职员和学生交流间的伙伴关系促进国际合作。鼓励更广泛基础的和平衡的学术流动,并把它纳入到真正的多边和多元文化合作的机制中。 28 .伙伴关系应培育所有相关国家的国家知识创造能力,从而确保高质量的研究同行和知识生产的更加多样化的来源,无论在区域和还是在全球水平上。 29 .为了高等教育全球化惠及所有民众,关键是确保入学和成功方面的公平、提高质量、尊重国家主权和文化多样性。 30. 全球化突出了建立国家认证和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网络化的需要。 31. 倘若跨境高等教育提供的是高质量教育、提升学术价值、保持适切性以及尊重对话与合作的基本原则、互认和尊重人权、多样性和国家主权,那它就能为高等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32. 跨境高等教育也能为那些欺骗性的和低质量的高等教育供应者提供机会,而这些供应者本应受到抵制的。欺骗性的教育供应商(文凭工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打击文凭工厂,需要在国家与国际层面上的多方努力。 33. 新的动力正在改变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这就要求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的伙伴关系和协调行动,以保证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小岛发展中国家( SIDS )和其他最不发达国家( LDCs )。这也应包括南南和南北合作。 34. 期望在诸如资格承认、质量保证、管理、研究和创新等领域加强区域合作。高等教育在教学和研究两方面都反映国际、区域 和国家层面上的需要 。 四、学会研究和创新 35. 鉴于在许多国家对 增加研 究和开发资金的需要,院校应通过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公私伙伴关系,努力寻求增加研究和创新的新方法。 36 .由于基础研究所需的高水平投资,以及要把全球知识和地方问题联系起来的挑战,要保持基础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合理平衡变得日益困难。应该更灵活地组织研究系统以促进社会服务中的科学和跨学科研究。 37 .为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完善 ( integrity ),学术人员要有机会研究和学术活动 , 这很重要。学术自由是一项基本的价值,在今天的变化和动荡的全球环境中必须受到保护。 38 .高等教育机构应寻求能解决有关人类福祉问题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并为与地方需求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39 .本土知识体系可以扩大我们对新出现的挑战的认识 , 高等教育应与社区和民间团体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以促进合适的知识传播和交流。 40 .面对日益稀少的资源,应鼓励利益相关者探索和加强对电子图书资源和工具的使用,以支持教学、学习和研究。 五、非洲的高等教育 41.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于非洲高等教育振兴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给予特别关注,振兴高等教育是非洲大陆发展的重要手段。非洲高等教育提出的问题 贯穿整 个这份公报。 42. 与会者欢迎 2008 年 11 月的达喀尔区域筹备会议提出的建议,并指出自 1998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来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学率。与会者强调迫切需要应对新出现的性别和种族不平等、学术自由、人才外流和毕业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他们强调,非洲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采取新的动力,致力于全面改造,使其切合和适应非洲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现实。这一新的动力,可以为消除非洲欠发达和贫困状况提供一条道路。这就要求比过去十一年更加重视非洲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非洲高等教育要在强有力的问责制和健全的财政原则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治理。 43. 优质的非洲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通过院校、国家、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来激发。因此,需要确立、加强这种合作的战略方针。具备发展良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非洲国家应该同那些教育体系欠发达的国家分享。我们必须致力于使高等教育成为非洲区域一体化的手段。 44. 建立区域水平上的质量保证机制也将促成非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敦促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通过 非洲大学联合会 (AAU) 这一快 通道,促进建立国家、次区域和区域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样,通过阿鲁沙公约( Arusha Convention )有关文凭、证书和学位的互认的积极实施,将促进在非洲高等教育区域内教职员和学生的流动。应该强调在促进非洲一体化中 泛非洲大学的必 要性。 45. 入学:为了满足非洲对高等教育和研究的迅速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院校的分化从研究型大学到理工和技术学院,每所院校内都有多元化的课程方案以反映国家需要,迎合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单靠传统的面对面的教授方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必须利用诸如开放和远程教育( ODL )和网上学习等其他方法,特别是在成人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领域。 46. 课程的相关性:有许多专业领域对非洲经济的多样化是至关重要的,但都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其中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开采、环境、土著知识体系和能源。在高等教育中重视这些领域会有助于确保非洲经济的竞争力。 47. 资金:虽然教育仍然是一种公益,但私人投资也应受到鼓励。在尽一切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公共资金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共资金是有限的,对于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可能还不够用。应该寻找其他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特别是公私营伙伴关系这一来源。 48. 在各级高等教育治理应有学生的声音。 49. 与会者对几个国家和组织的对非洲高等教育发展正在进行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他们也欢迎几个新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国、印度和韩国作出的新承诺。他们还称赞了来自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联盟和大学协会尤其是 非洲大学联合会 (AAU) ,全球法语区 大学 联盟 (A UF) 和英联邦大学协会( ACU )关于治理问题和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具体建议。 50. 与会者赞赏教科文组织在这次会议上对非洲的优先考虑。 六、呼吁行动 : 成员国 51. 各会员国应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制定系统和院校层面上的政策和战略以便: a )保持高等教育投资,如果可能的话,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借此维持整个过程 的 质量和公平,并促进高等教育的提供和筹资手段的多样化; b )确保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适当投资,以反映日益增加的期望和社会需要; c) 落实和加强由所有利益攸关者参与的适当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框架; d )提升职前和在职的相关课程教师培训,这类课程要有助于教师把学生培养成负责任的公民; e )鼓励妇女在高等教育中的入学、参与和成功; f )保证诸如工人、穷人、少数民族、残疾人士、移民、难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等这些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的平等入学; g )在鼓励学术人员、职员和学生的流动性的同时,建立抵消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的机制 ; h )在高等教育中支持有利于建立与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更大的区域合作; i )要使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发展中国家能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中受益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 ; j )通过开发更灵活的入学途径以求达到公平、质量和成功等目标,保证对先前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更好地认可; k )按照 1997 年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通过尊重教学人员的权利,确保其适当的工作条件,来提高学术职业的吸引力; l )确保在学术生活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言论自由和结社的权利,并提供足够的学生服务; m )通过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采取多管齐下的行动,抵制学位工厂; n )制订更加灵活和有组织的研究系统,促进科学精益求精、跨学科研究和服务社会 ; o )支持信息通信技术( ICTs )的更为充分的整合,并促进开放和远程教育( ODL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七、呼吁行动: UNESCO 52. 在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教科文组织应重申,在今后的计划与预算中优先考虑高等教育。为这一优先事项,教科文组织在作为思想实验室、国际合作的催化剂、标准制定者、能力建设者和信息交流所这五个功能内,应: a )协助拟订与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地区需要相一致的长期的、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战略 ; b )提供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对话和共享经验的平台,并协助高等教育和科研政策制定方面的能力建设 ; c )帮助各国政府和院校解决高等教育的国际问题,包括: 继续执行其标准性文件,特别是新一代学历承认的区域公约,和 1997 年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 ; 致力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能力建设; 鼓励所有区域,特别是通过 TTISSA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师培训)在非洲的教师教育中的国际合作; 通过姊妹大学网络和教科文组织教席与其他机构合作,鼓励知识转让,促进相关能力发展以支持国际商定的目标,诸如全民教育( EFA )、千年发展目标( MDGs )和联合国十年( UND )中确定的目标。 d )在发展相关策略以抵消人才外流的负面影响的同时,鼓励学生和教职员的国际流动和交流。 e )加强学生参与教科文组织论坛,支持全球学生对话。 f )通过以下途径来确保后续行动:为立即行动确定最重要的问题和优先事项;监测趋势、改革和新的发展;通过支持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区域范围内的创造与开发,加强教科文组织区域单位与现有网络的协调,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学术合作。 g )在非洲加强和扩大教科文组织非洲教育发展协会 (UNESCO-ADEA) 高等教育工作组,其中包括主要伙伴和捐赠者,以确保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有效的后续行动,使之从言论到实际行动。 (潘发勤 译)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学术期刊处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两难境地
yangwenzhi 2009-10-5 10:18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步入两不爱的尴尬境地。在国内,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国内的学术期刊并不买账,据中国科协2008年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样本3万人)显示,尤其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对国内学术批评较多,分别有81.2%的科研人员和79.6%的教学人员认为,我国学术期刊存在各种问题。在国际上,虽然一些商业出版集团对中国 学术期刊是发表、记载、传播和证明作者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工具,是读者了解本领域、本学科同行做新研究进展的镜子和窗户。 一方面, 科学无国界,特别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共同体都离不开世界科技共同体,而且必须融入世界科技共同体,所以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共同体进入世界科技共同体的重要通道和路径。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学术期刊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主要表现为: 第一,后发性。即学术期刊于1665年原发于当时处于世界科学中心的英国,而且世界学术期刊的原发语言和当下的主流语言是英语。我国既不是目前的世界科技中心,也不是学术期刊的原发国家,英语在中国尚不通行,等等。 第二,嵌入性。现代学术期刊的制度、标准、机制、评价体系等都不是中国所创,而是因自于原发国家。如,学术期刊中的运行机制、同行评议引自英国;学术期刊的标准、评价体系引自美国。而这些学术制度、标准、机制、评价体系等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基因,直接引进中国后存在强烈的文化冲突。我国学术期刊的这种非内生性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与我国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的融合问题。 第三,干预性。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对学术期刊没有像中国那样管束,创刊、办刊、出刊、发行等,只要遵守法律、税收等相关规定就行。而我国学术期刊即受到极其严格的行政管束,同时也受到社会潜规则的管束。即,国家有一整套对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辑出版单位、学术期刊本身的管束制度;同时,社会的官本位和极端功利性的非学术性取向,直接干扰者学术期刊的走向。 第四,追赶性。欧洲、美国等的学术期刊是伴随本国的工业化一起成长的,一般都经历百年以上的磨练。而我国学术期刊绝大多数都很年轻,80%以上的学术期刊属于70后。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期望学术期刊要与经济一样,去追赶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可是除了钱以外,我们的确没有毒准备好,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如批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的优秀论文、推陈出新的出色编辑团队、职业化的学术期刊出版人队伍,等等。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南方科大的两个建议
weijia2009 2009-10-5 00:20
最近的科学网连续刊登了几则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博文,很多学者对即将建立的这所全新的大学以及一个月前上任的校长朱清时教授充满了期待,但科学网的博主们也提出了一堆问题。阅读完这几篇博文后我感觉这些问题提得很到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考题,对它们的解答也将逐步勾勒出新校长和未来班子对新大学的顶层设计方案。我在这里也凑个热闹,提供两个具体的施政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在如何实施先进的办学机制方面,建议考虑与国际一流高校共建两个新学院,并以此为第一批招生单位,然后以这两个学院为支点再陆续建立其他学院。目前欧美高校开始全球布局,不少学校已经有实际动作。如北卡的杜克大学在新加坡已经建立了一个医学院(Duke-NUS),由新方提供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杜克本部提供师资和管理模式,(杜克的副校长 R. Sanders Williams 曾跟我详细介绍过他的这个成功案例),我觉得这个模式也可以在中国有条件的地方试行。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在杨福家校长的推动下最近在浙江宁波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分校。另外,国内其他高校也有与国外高校共建的学院和系,如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联合学院。这种中外共建的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外方为主来管理和运行,另一是双方共同管理。两种学院都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制,具有相对独立的聘用、财务运作、教学管理等权利。 一个新创立的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要吸引外国的孩子来学校读书更需要时间。但国际化的学院可以迅速提升新大学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学院,部分学生还将有机会获得境外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并申请双学位。 据我所知,希望来中国建立分校和机构的国际高校恐怕为数不少,关键是我们的顶层设计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抓住当前国际经济重新洗牌、中国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的大好时机主动出击,找到好的合作办学伙伴。建议欧美高校可以一起谈,最后各落实一家,这样欧洲和北美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新大学的地盘里分别试点运行、开花。建立国际化的新学院既可以走出创新的办学路子,引入不同的文化,尝试和学习不同的机制,又可以吸引优秀生源,将对新大学的发展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讨论最热烈的问题是如何去行政化上,网友们认为理事会领导、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是个办法,可以内行管理内行,轮流执政,就不会出现科研腐败等现象。我想高校内能否真正实现学术与行政分权的关键不在制度本身,而在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上。我们不是要用强硬的手段在大学去拆开学术和行政,而是要在理念上把学术和行政上区分开来。我个人的建议是新大学需要自上而下地实行明晰的岗位时间的界定,明确校长、校级领导、和正院长一级的管理层的全日制工作职责中将不包括个人学术研究。作为管理工作的补偿,他们的薪资将高过普通的教授,但个人不能做科研,不能申请科研经费 因为没有合法的工作时间从事项目研究和指导学生;而副院长和系主任一级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职责中其个人的教学和科研时间将被规定到一个额度,如30%以下。由于岗位时间和分配上的游戏规则,教授担任学校和正院级领导将意味着他们自动放弃学术岗位,担任其他行政职务也将大大削弱其学术能力,这样也就没有太多的科学家想当官了,而当上了官的也不太可能为自己的学术拉资源了。我们现在高校的学术腐败已根深蒂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高校从校级领导开始就没有搞清岗位时间(1年只有12个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概念!不少人官做得越大,科研地盘也越大,其工资和其他收入的份数也越多。试想如果从高校的领导和院士们开始就缺乏职业操守,那么我们还奢谈什么教书育人?事实上国外高校有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你一旦签约上岗,再做第二份工作就意味着与第一份工作有(时间上以及内容上的)冲突,如果拿第二份全日制的薪水的话则就是违法行为了。当然建立国际化的学院将有助于从一开始就梳理清楚中国高校盘根错节的职业操守上的头绪,做到正本清源。这个岗位时间的界定应该在新的大学作为重点来解决,如果它解决了,行政和学术将回归应有的位置和面目,去行政化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很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革命,最容易的是在一个全新的机构来实施。80多年前在广州市的长洲岛兴办的新式军校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一扫旧军队和旧军阀的作风,为后来国共两党参与的北伐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支撑。当年的黄埔军校也是大胆借鉴了国外(苏联红军)的先进经验并融入了不同党派的多元文化。我们希望新的南方科大能在办学伊始就能找到好的策略和支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中国高校中脱颖而出,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精彩和辉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9708 次阅读|8 个评论
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xupeiyang 2009-9-13 11:06
http://med.wanfangdata.com.cn/news/qikan/243.aspx 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征文通知 各期刊编辑部及相关单位: 网络时代,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目前步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更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而如何抓好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和运营,则是关系到我国期刊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课题。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在举国上下迎接伟大祖国60周年庆典之际,为了检阅我国期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期刊产业的进一步繁荣,拟于2009年11月举办第七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期间将围绕会议主题评选优秀论文,现诚邀期刊界同仁撰写论文参评。 现将论文投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征文主题 (一)新中国60年科技期刊回顾与展望; (二)科技期刊集约化建设成果; (三)我国期刊如何进一步在国际上扩大知名度; (四)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出版手段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五)如何建立我国核心期刊(精品期刊)出版体系、核心期刊的评测方法; (六)如何健全有利于科技期刊发展的评价体系; (七)期刊经营、管理与体制的创新; (八)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及编辑水平; (九)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 (十)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经营研究,数字杂志的网络时代运营方法。 二、征文截止时间 2009年8月31日(以寄出邮戳为准) 三、征文要求 (一)字数要求: 3000-5000字。 (二)稿件要求: 1、统一用A4纸打印,提供打印稿1份及电子版数据; 2、论文样式符合科技论文标准,并附200字左右的摘要; 3、论文主题词、参考文献按论文出版规范执行; 4、论文后请务必注明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 5、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四、征文发表 征文经会议评审组评定,应征论文由会议主办方出版论文集,并颁发论文收录证书和安排获奖论文代表在大会上宣讲获奖论文。 五、征文奖励 经评审组评审后,对应征论文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颁发获奖证书。 六、参评联系方式 万方数据资源合作中心期刊部 地 址:北京海淀区复兴路15号267室(100038) 联系人:权雅雯、姜燕 电 话:010-58882751、010-58882752 E-mail: qikan@wanfangdata.com.cn jiangyan@wanfangdata.com.cn 七、研讨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八、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6月18日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2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化思维与国际化视野
liux831 2008-12-20 13:45
庄小威作为哈佛大学的女教授,34岁,也还是女孩,可是他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在国际化思维方面,他学习激光,所以现在是物理系教授。他学习化学,所以她也是化学系教授,他用激光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单个细胞和单个分子的运动(侵染过程),她又进入了生物领域。 在国际化视野上,体现了她发表的60多篇论文,都是CNS论文(Cell ,Nature,Science 论文)。 最根本的,还是要出国,还是要在美国做研究。正像学习英语要到美国、英国去一样。做研究也需要到美国去。 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都是以国际化意识为基础的。 1.平等意识 2.合作意识 3.标准意识 4.信息意识 5.价值意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在全球公开招聘院长的科学依据就是这种全球招聘的院长具备国际化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 这是可以评价的。不管是多么高的职位,都可以科学评价。这完全不同于以色列人认为我的成果没有人可以评价。 这种评价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展开。当然,中国的学术精英也在评价之列。 不是没有评价,是评价没有公开。没有公开不等于没有评价。 有人认为,这种评价难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关心中国科技期刊的学者们之六:不辩还不能明白的道理(3)
ysxbhxf 2008-11-28 03:18
4  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界不应指责中国的科研评估体系,也不应对科研人员往国外发 SCI 论文围追堵截,而是要制订 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营战略,暂先由国家扶持上路,以尽快加入国际科技出版行业的竞争之中。 这是学者刘进平在博文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是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不二法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565   的主要观点。我看了这篇博文,感觉学者刘进平对中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不了解。关于稿件质量的问题我在前面两部分已经有过说明,这里就说说期刊质量与期刊发展的问题。从编辑的角度看,期刊发展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规模增大,再次是传播更广。如果摆脱期刊质量的提高而谈其他方面的发展,那就可以说是缘木求鱼。而学者刘进平提出的观点正是这样一个缘木求鱼的观点。在中国优秀稿件严重外流的情况下,无论是基础学科类的中文期刊英文化也好,还是所有学科的期刊全部英文化也好,这都不能改变中国科技期刊上的总体论文质量差的事实。张玉国先生说过: 在目前体制下,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自然会走出去的,而且很积极。 那么把没什么机会发表优秀科技成果的中国期刊组合起来,进行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的结果又能是什么呢?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决不会是什么航母,最多是条大驳船,因为上面没有优秀的科技成果。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 总而言之,中国的科技期刊问题首先是期刊论文质量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设想都是镜花水月。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30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