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创造 – 机制
benlion 2013-10-2 20:31
- 从地中海到太平洋 中国社会,已经具备原创研究和原创发现( original discovery )的事例,比如, 青蒿素的发现, 系统医学 的提出;但是,基本属于孤立事件,缺乏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的群体效应,尤其是结果的产业化表现较差,生根和结果的收获几乎都是国际社会。 (图片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年薪15万$, L. Ignarro :获诺贝尔奖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original discovery;二是造福人类。) 原因何在? 从原创思维( idea )到原始发现,需要一个科研体制的资持,从原创发现到原创产业化,需要一个市场机制的环境。文化决定个人行为的创造能力,体制决定社会管理的发展能力。 中国,也诞生过大教育家和大企业家; 但是,缺乏世界影响力的哲家家,使得教育缺乏思想根基,难以成就国际一流大学,缺乏世界导向力的发明家,也就使得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实力。 人生本想成为纯哲学家,之所以,未能成就纯粹思想家,是因为,思维仍然达不到一个深邃程度,尽管能够理解哲学名著,甚至圣经,却无法形成一个严谨推理和论证的逻辑过程;故而,求其次,走向应用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探索。 人类文明史的考察和社会的调研,得出的是如今环太平洋文明,将如同 2 千年前的环地中海文明,华人也许将如同犹太人,必须走向世界舞台发展。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现代华人,能够在诺贝尔奖等方面体现出原创工作和原始发现的能力;因此,更使我感兴趣的是技术发明的突破成就。 期望成就为发明家,却也发现原创发明,得不到足够的经费和时间投入,比如,输卵管生物反应器,自 1994 年首次提出技术方案到如今的国外公司和罗斯林研究所的即将产业化,就已经历了近 20 年的大量资金投入和持续研发。 那么,未来在何处?回归科学研究 – 数学和哲学思维、艺术和工程技术,恰是科学方法的构件,而将精力投入神经网络 - 硬件和遗传信息 - 软件的系统机理和工程设计的原理研究之中。 - (忏悔录) -
个人分类: 2013|1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热度 2 Helmholtz 2013-9-8 22:34
中国青年科研人员的海外流失问题一直是科学网的一个关注点,甚至是科技管理者的一个心中的痛。而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欧洲的老牌学术强国德国,也同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虽然近十年来,德国在学术的国际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德国的科技教育的投入尽管也保持着约近5%的增长,可是把优秀科研人员尤其是海归稳定到那些好的科研位置上,也仍然是个挑战。下面这篇文章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德国科研条件在吸引优秀海归时的困局。 ---博主评论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北美对于许多德国科学家仍然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跳板。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回到德国。 有一点是肯定的:亚历山大 . 巴泰尔特 (Alexander Bartelt) 如果 在干到 35 岁仍然无法做到教授的话,他就只好另谋出路了。现在离那个截止时间还有五年。现在的问题是:他是应该为此目标而尽一切努力呆在美国?或者他应该选择返回德国? 巴泰尔特已经持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 )的奖学金在波士顿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工作了三个月。这位生物化学家在遗传学与复杂疾病部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究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的诱因。像任何博士后一样,他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探求自己的道路。 他说 “ 只要有一个好主意,人们可以随便在任何地方进行试验 ” 。但 两年后,在他的奖学金到期时, 他会因为家人而更愿意返 回德国。 面临这种情况的有数以千计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他们都想在北美成功地晋升为科学家。许多人梦想能一步到位地变成教授。但是竞争十分激烈。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高教和科研预算都已经大幅下降。每个环节都在压缩开支,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经费、尤其是那些价格高昂的终身的教授职位。 虽然德国高校的基础投入未必比得上美国,但近年来,非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大学所获得的三方经费一直都在增加。比如卓越计划就带给大学 46 亿欧元。德国因此已经成为吸引海归和海外研究人员的磁铁。德国国际学术网络( GAIN )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居住在北美的德国青年研究人员希望返回自己的祖国。该网络于 2003 年在纽约市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只能搜罗到百来名登记者,宣传德国就如果兜售酸啤酒。这个网络现在已经有近 5000 名成员,不再需要挨家挨户的宣传。 “我们已经成这诸多研究人员寻找回国机会的咨询单位”,学术网络负责人格里特 . 罗斯勒( Gerrit Rößler )说。学术网络其实也就负责联络服务,真正的操作回国服务的单位是德国学者组织( German Scholars Organisation )。 八月底,有 300 来位青年科研人员在旧金山与 150 位德国科学界的代表进行了碰面。那不是什么普通的代表,是大科研机构和高校负责人。他们在 D 促进品牌“研究”,按德国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多萝茜 . 兹俄涅克( DOROTHEE Dzwonnek )的说法,他们是在大张旗鼓地联手宣传“回德国做科研” 。 德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在尽力特色潜在的海归,德国曾经为这些人付出过很大的教育投入,这么做十分值得。 “返回德国的时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米勒克教授说。德国的条件不仅对海归,对其他外国科研人员也是有吸引力的。仅仅第一轮的卓越计划就在德国科学界创造了 6000 个新的就业机会。约四分之一的职位由海外回国的科研人员所获得。自 2006 年以来,在德国学术人界的外国研究人员增加了 53 %,其中外国教授的比例则上升了 35 %。外国博士生的比例在 2010 年增加到 15 %,相比 2000 年翻了一倍。 然而对于象亚历山大巴 . 泰尔特这样的博士后来说,这些统计数字对于他们决定是否返回德国并没有太大影响。大趋势对个人的实际影响甚小。许多博士后都在观望。他们也都相当了解德国国内所 存在的问题。在旧金山召开的联谊会上就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论是就政治和科学管理而言德国已经具有了多大的吸引力,对于还坐不到教授位子的研究人员而言,工作条件还是十分困难的:基本上都是临时合同,一级压一级的层次结构,当不上教授就别无出路。即便是任命为教授,这个任命和公示程序会持续一年。为了引入根本变化 ,德国高校协会已经引入竞争,亚琛工业大学自今年八月底就可以作为首家德国大学实施快捷和透明的教授任命程序。 德国的科学生涯不应该只有熬成教授的华山一条路,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是八月底会议上几乎所有来自科学界和政界代表的共识。在美国的这些年轻科研人员当下是把希望寄托于正在德国高校新增加的无限期教授职位,相比之下,在美国找这样的职位反而越来越不容易。 结果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 10 到 12 个公开的岗位竟然截止 7 月初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 1350 多位科研人员的申请,其中仅仅来自精英哈佛大学的申请就有近 30 个。几乎所有的德国州都修改了自己的教育法,从便自己的高校可以设立能吸引国际知名的学者的终身职位。但是,供这些职位的资金不会永久存在。 米勒克说:“虽然有许多新的教授的职位,但它们所吸引到的年轻科研人员的人数也是难以置信的”。 亚历山大 . 巴泰尔特虽然想成为教授,可并不甘心为此砸进半辈子的劳碌。尽管当下的科研政策较好,可把学术生涯就此赌在德国毕竟还是太轻率了些。但他的心念着家乡。比如说柏林,德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25 %的工作都在那里,这是招聘网站 www.academics.de 的执行官托斯滕 . 阿布斯( Thorsten Abs )在联谊会上介绍的。在巴泰尔特考虑之列的还有慕尼黑。亥姆霍兹慕尼黑环境与健康中心从专业跟他吻合得很好。当然也完全可能在美国这边又出现了新的机会。最终还是全家的决定“ ...... 应该还是非常倾向德国的”,他说。 2013 年 9 月 6 日 ,汉斯 - 克里斯托夫 · 凯勒( Hans-Christoph Keller )
个人分类: 2013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44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有多少人在替美国中情局卖命?
热度 3 龚胜生 2013-5-29 08:55
以下是美国中情局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看看我们有多少人在为美国中情局做事吧!现在有些高校打着“国际化”的幌子,在本科生中按课程比例推行“全英文课程”,引进“国外视频公开课”,推行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大学生中推行“课程”,这个比“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更可怕吧?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 二、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 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 衣、食、住、行、娱乐和 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 。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 游戏 、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 分 裂 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 ,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 。 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 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 。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九、 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 。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暗地运送各种 武器 ,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个人分类: 时事新闻|2290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快国际化进程——写给我的学生
fengroad 2013-5-3 19:58
最近好像和娱乐节目干上了!记得去年看《中国好声音》,只有刘欢一个人在不停的喊:要让中国的音乐国际化,走国际化路线,这样才会成为国际音乐的一部分,有更多的人欣赏中国的音乐!而其它导师都是仅仅停留在音乐、音质、音线等纯好声音领域,缺少战略眼光! 非常遗憾,本人也很落后,直到申请到留学基金才出来看看,在利物浦这个小地方,到处是中国人,从国内各个阶段、地域、学校来的都有,在这里工作、学习、技术、打工等等也都有。而我刚来的时候办公室有中国人、英国人和印度人,后来印度人走了,来了德国人,中间还有一个中国小伙子从沙特来实习了一段时间,所以西方世界本身也在国际化。 个人认为,科学属于舶来品,是工业革命的副产物,因而西方是科学的鼻祖,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和西方相比较,还有很多差距,可能对科学的根源还理解的不是十分透彻,做科研的人为什么不尽早得到科学的鼻祖的地方看看呢? 先后有多个学生毕业,全部工作,或者在本地或者回家乡。好像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再的鼓励学生要出去,趁年轻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可最终还是在本地得多!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不也是这样的么?最终还是回到了当年的母校,但至少闯荡过沿海和京城! 衷心的建议青年人,趁年轻,多到外校、外地、外国、外海、外岛、外星球看看,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认识些不认识的人,做些未曾做过的事情,接受不同导师和文化的指导与熏陶,拓展国际化视野,把自己推销出去,同时把别人的思想引进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的一部分。 和我的学生共勉,我也需要不断的加快国际化进程!
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热度 1 黄安年 2013-4-9 15:23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4月9日发布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很难量化的,原因许多成果涉及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只能多元化或多样化,难以或无法一元化或统一化。度量衡标准的需求尤其是一个地区、时期、社会和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往往是主流社会和主流利益集团的需求和标准。那些主流社会、主流国家、主流集团的标准往往就成了国家化的所谓“通用标准”。在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里,所谓量化标准的国际化也就成了某个或某些国家集团的“国际化”,而最多的场合是则我们经常看到的“美国化”。 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历史研究领域,龙头老大的美国历史杂志(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的主编一度向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特邀编辑,提出了美国历史研究国际化的要求,鉴于这个要求有将使适合各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美国化”的可能性,因而理所当然地为身为中国特邀编辑的杨生茂(南开大学)、刘绪贻(武汉大学)、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教授的一致婉言拒绝。我们以为,适合本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才是最佳的美国研究方式,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也不能按照美国标准来要求中国学者对美国的研究。 不顾各国特点国情的“国际化”量化标准,不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而且含有巨大的经济和学术利益考量,是彰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美国研究如此,中国文化研究更该这样了,中国文化研究的载体主要是汉语,我国固然要走向世界,但是走向世界和国际接轨,不等于一切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规定的“国际化”标准来削足适履。看到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仲伟民先生在短文《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 SSCI 化》(全文见下),有感而发说了上面一些话。 仲伟民先生的精彩论述处 , 我用红色字体标出来。我以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思想文化一样,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不是一元化。 ************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SSCI化 仲伟民《中华读书报》(2012年11月07日05版)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 “ 崇洋媚外 ” 这个词汇在社会上似乎早已消失了,可在学术界这个词汇却正在深入骨髓,只不过是变了一种美丽的说法,叫做 “ 国际化 ” 。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 “ 海龟 ” 就比 “ 土鳖 ” 吃香,越是名牌大学,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而 在学术评价方面,最典型的就是SCI/SSCI崇拜,以及科研部门及学术期刊同行单方面的国际化冲动。大多数学者都知道,SCI/SSCI不就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文献数据库吗?我在国外大学访问时曾向人家请教过这个东西,问他们重视不重视,人家往往用很疑惑很怪异的眼光看我们,不知道你在问什么,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极为可笑,无地自容。 在欧美国家,没人拿这个数据库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教授所讽刺的,所谓SCI,就是stupid Chinese idea ;照李院士的词汇套,SSCI就是stupid stupid Chinese idea !当然,本文仅涉及SSCI。 如果盲目或不恰当的国际化仅仅是一个愚蠢的做法,我们便不去理他。 现在的问题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损害问题。这里,我主要指人文科学的片面国际化将会损害中国文化的地位,损害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像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基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本来就是学习西方,已经是国际化的东西了,不存在接轨不接轨的问题;但是,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却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比如,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古文,中国的诗词歌赋,等等,你如何用英文精确表达?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解读简帛文字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无论你是何方神圣,如果你不懂中国古文字,就别来碰它。我们不可能要求简帛研究者用英文来写作,更别说拿到英文期刊上去发表了。 国际化涉及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当然谁都知道目前国际化语言是英语,但是这里面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英语化就能国际化吗?如果要是这么想,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共有329种外文期刊(绝大多数为英文),其中社科类有51种。尽管社科类期刊数量较少,但近年增加速度并不慢。上世纪最后20年,总共增加了15种;本世纪最初10年就增加了26种!而且这种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创办英文刊的愿望。可谁又知道办英文刊的苦衷?英文刊出版了,可大多外国专家不看,中国学者不睬;也就是说既无国外读者,更无国内读者。也许,这可称为自娱自乐,但在我看来则是自欺欺人。 当今几乎所有的高校文科都有SSCI崇拜风,而且不少学者也以在SSCI发表论文为荣。期刊人对这些把戏的了解应该更多,但很多期刊人也在努力使自己当家的期刊被SSCI收入,即使自己的做法再委屈再无奈也在所不惜。为何?这种现象与我国目前的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学者在此类期刊发表文章有高额奖励,期刊入此数据库则一步登天。因此,根子在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荒谬的学术评价体系,只有彻底废除危害中国学术正常发展各种不合理的指标体系,此类SSCI崇拜歪风才会消散 。我总觉得 目前追求SSCI这股歪风,与当年大炼钢铁有一比,小锅炉先支起来烧起来,炼出的全是废品。而今的学术界,不论蒙还是骗,先在SSCI刊上发文章或先进入SSCI索引库再说,管它文章水平高低!有人做过调研,中国学者发表的大部分SSCI论文,水平普遍不高,其平均水平低于国内专业刊及高水平综合刊发表的论文!这么做,到头来害人害己害国家! 我不否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我反对的是盲目的或荒谬的所谓国际化,以英文化代替国际化,以欧美化代替国际化,因为这样的国际化不仅会大大损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会使我们与国家渐行渐远。 台湾大学黄慕萱教授精辟指出: “ 由于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议题具有高度的本土关怀,自然会以最符合该国文化与思考的语言作为文献发表所使用的语言,因此以英文文献为搜录对象的SSCI及AHCI引用索引数据库并无法代表非英文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产出状态,其搜录的期刊文章仅表示较具有国际能见度及影响力,而无法表示其重要性或质量的高低,故在非英语国家,人文社会学者的学术评鉴不能仅以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库进行评鉴。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黄先生这段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可现实离这个想法实在太远了!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2-11/07/nw.D110000zhdsb_20121107_2-05.htm?div=-1 附:笔者有关学术评价的博文目录: * 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2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4 ) *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161 ) * 应尽快推出质量导向型学术评估机制 ,科学时报, 2009 年 4 月 10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306 ) * 社会科学论坛全文发表《改进学术评介机制专题研讨会》内容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48 ) * 《偏离公正的 CSSCI 评价参考体系岂能成为敛财工具 --- 读杨玉圣:炮轰 CSSCI (论纲)——兼论学术腐败》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6 日 发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672 ) * 如此官学评估机制 : 无项目费著作不计学术成果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 月 2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24924 * 报刊组织学术争鸣需要遵循程序公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4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5131.html * 以偏盖全不是科学的态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5 月 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6717.html * 学术评估切忌“实”“名”颠倒——从出版社等级决定学术著作质量谈起,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934) * 出场费·版面费·和国际接轨,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1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166 ) * 旧题新议的版面费,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329 * 旧文重温 : 按文章发表的刊物分级奖励学术成果的质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095 ) * 旧文重温 :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1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256 ) * 是钱学交易还是繁荣学术?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43 ) * 读刊物文章有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74 ) * 利益驱动还是维护版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3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174 ) * 再谈版面费与国际“接轨” 黄安年文 发表: 2011 年 02 月 25 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365 * 遏制通过网络公开索取版面费牟利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5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413 * 整顿学术期刊版面费牟利要从源头抓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4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5989 * 高校和科研机构宜鼓励普及知识型成果出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6 月 2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58454 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7 月 1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65239 * 立此存照 : 如此敛财的核心期刊“论文已经被核心期刊录用”通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8 月 3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986 * 建议出版总署清查类似敛钱出版学术垃圾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2 月 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3862 * 真正懂法才能依法执法 ---- 再谈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2 月 26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41423 * 网络版权需要有法可依的权威说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3277 * 学术报刊要为健康争鸣提供公正平台,图 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6 月 2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85217.html * 我看出版物的“公”与“非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0825.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重视PM2.5国际热背后的严肃问题
热度 12 Talky 2013-4-8 05:37
在巴黎参加“绿色增长知识平台( GGKP )”第二届年会会议,居然也遇到 PM2.5 问题。感觉中国的 PM2.5 问题已经国际化,隐隐感到会超越环境科学和人体健康的讨论。联系近期信息和个人想法,提供对 PM2.5 及人体健康影响感兴趣和研究的网友参考。 GGKP 这次会议由经合发展组织( OEC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银行支持,主旨是报告和讨论绿色增长的测量和报告的方式方法和技术。 UNEP 执行主任施泰纳并在第二天( 5 日)致词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朝向绿色增长指标体系的共同途径”( Moving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on Green Growth Indicators , http://www.unep.org/ )。该文件经过多国多位专家的讨论决定,对指导各国制定绿色增长的指标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次会议上向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广泛征求意义,准备进一行下一轮的修改和细化。该报告注意到,指标体系应当精炼和分层次,引用了 OECD 建议的“标题指标 ~headline indicators ”,包括“自然资本”、“环境和资源的生产力和强度”、“生命环境质量”和“政策和机会”等四大类中的 7 个标题指标。 1 、信息一 就在学习指标内容时,突然发现,在“生命环境质量”标题下指标是“ Populatio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并建议其定义为“ Share of population exposed to health threatening levels of PM2.5 ” 。 并 提供了 直方图,说明 OECD 各国和金砖六国( BRIICS )人口暴露于不同级别 PM2.5 浓度的百分比。图中 PM2.5 浓度空间分布的数据来自著名的 NASA 遥感图, 2001 到 2006 年的平均值图。 我并不怀疑上述数据和 PM2.5 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只是 又一次 地感到奇怪: 室外空气污染以 PM2.5 污染为代表?其他污染物呢,气态的呢? 2 、信息二 开会晚上,看到科学网上两篇博文,说中国 2010 年有 120 万人死于室外 PM2.5 污染。一篇认为很有可能,另一篇有疑问,希望医学人士证实。我也有疑问,但不懂污染和人体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只能疑问:中国研究空气污染的最重要团队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广州,他们研究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问题已经超过 20 年,汽车尾气中也只是 PM2.5 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CO 、 NO2 和碳氢化物呢?他们是什么意见?这样的结果, 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应当会高兴的 ,。。。 2013-4-4 空气污染之数据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686-676758.html 2013-4-4 中国有多少人死于空气污染?别人的数据不用震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2525-676684.html 3 、信息三 出发前,看到科学网两篇新闻,说 PM2.5 是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也说我国 2010 年因此致死 120 万人。因为消息来源是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 Lancet )”,虽然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却不敢怀疑。只能去网上查找柳叶刀原文,加强学习,看到的信息记录在下面。 2013-4-2 报告称 PM2.5 成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325.shtm 2013-4-1 报告称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全球致死 320 万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256.shtm 发布的研究报告有 7 份,第 7 份就是讲风险因子的: http://www.thelancet.com/themed/global-burden-of-disease 于是抓紧时间学习了一下,显然不够深入,但获得了以下信息(自己翻译粗糙,英文原文也列出了): 各个风险因子 - 后果对的挑选条件为: 1) 根据前期工作发现的可能会对患病风险和政策发生重要影响的因子; 2) 至少在 1990 或 2010 中的一年的研究时段,有足够数据能对各国暴露分布进行估算的因子; 3) 有相关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表明因子和风险的因果关系,并且其中的发现不像是因为偏见或偶然巧合,类似于进行致癌物评价时有确实或大致确实的证据的情况;还需要有足够数据来估算单位暴露的病因效应的大小; 4) 有证据支持该因子对于人群影响大小的可推广性,这些证据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获得的,或来自成功模型的外推成果,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each risk – outcome pair that we applied were: 1) the likely importance of a risk factor to disease burden or policy based on previous work; 2) availability of sufficient data and methods to enable estimation of exposure distributions by country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study periods (1990 and 2010); 3)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causal effects based on high-qualit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which the findings were unlikely to be caused by bias or chance, analogous to the criteria used for assessment of carcinogens with convincing or probable evidence (panel). Sufficient data to estimate outcome-specific etiological effect sizes per unit of exposure were also needed; and 4) evidence to support generalisability of effect sizes to populations other than those included in the availabl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r satisfactory models for extrapolating them. 关于风险因子导致患病负担的估算有五个步骤: 1) 选择风险因子 ~ 后果对,它们将应用于依据因果关系的判据进行的分析之中; 2) 估算人口中暴露于各个风险因子的分布比例; 3) 对各个风险因子 - 后果对估算病因学影响的大小,常以单位暴露的相对风险表示; 4) 选择一个可替代的暴露分布,比较现有的暴露分布。我们选用了“最佳暴露分布”,称为“理论最小风险暴露分布”,最后 5) 计算各个风险因子的致病负担,包括各种原因的不确定性。 Our estimation of disease burden attributable to a risk factor had five steps: 1) selection of risk – outcome pairs to b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criteria about causal associations; 2)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s of exposure to each risk factor in the population; 3) estimation of etiological effect sizes, often relative risk per unit of exposure for each risk – outcome pair; 4) choice of an alternative (counterfactual) exposure distribution to which the current exposure distribution is compared. We selected an optimum exposure distribution, termed the theoretical- minimum-risk exposure distribution for this purpose; and 5) computation of burden attributable to each risk factor, including uncertainty from all sources. 从上面字段可见,该报告关于室外空气污染实际上选用了细颗粒物( PM2.5 )和臭氧( O3 ),后者显然没有前者重要。该报告以地域形式报告了计算结果,例如东亚地区,在 20 个风险因子中,室外细颗粒物因子排第 4 ,室外臭氧因子排第 34 位。分国家的排列没有在报告中列举,据媒体说 3 月 31 日 在清华大学的发布会上,列出了中国的计算结果:室外细颗粒物污染排第 4 ,室外臭氧污染排第 13 位。 从这份报告的初步学习中是否可以认为: (1) 选用室外 PM2.5 为风险因子的主要原因除了认为可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外,还因为有比较容易获得和估算的空间浓度分布( NASA 的 2001~2006 平均 PM2.5 分布遥感图 )。并不是因为有充分证据确认 PM2.5 的危害比较汽车尾气严重得多。汽车尾气中也有 PM2.5 ,还有 CO 、 NO2 、 HCs 等气态污染物。而且汽车尾气就在我们身边排放,交警和司售人员,步行和自行车骑手,街道两侧居民都深受其害。反之从高空遥感的 PM2.5 柱,尽管水平分布的数据可信,但垂直分布高度因此直接影响人群的程度,却有不确定性。 (2) 如果将汽车尾气参选风险因子,除了遥感数据比较困难外,是否有可能优于 PM2.5 ? (3) 媒体写“以 PM2.5 形式存在的室外空气污染”是错的,因为即使在柳叶刀报告中,也写的是“室外细颗粒物污染(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同时还有“室外臭氧污染(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 然而,选用 PM2.5 或汽车尾气为风险因子在一定场合下有重要差别。一方面,选用 PM2.5 ,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大松一口气了。自 1940 年代开始被关注的光化学烟雾,到 1960 年代被确认主凶是汽车尾气,环保部和汽车商之间的争斗不断升级。当前能够推行较严格的排放标准,得益于“三相催化转换器”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如果室外臭氧污染的严重性降低,虽然汽车业排放 PM2.5 ,但显然压力减轻许多(污染源调查中发现,汽车尾气中的细颗粒物排放量有限)。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因为各种原因,通常颗粒物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则汽车数量多多。如果在“绿色增长指标体系”中用 PM2.5 代表室外空气污染,这一指标的执行,发展中国家必定站在不利位置。如果该指标再和今后可的某种外交谈判,或税务谈判相联系。问题就超出了环境科学和人体健康医学的范围。 在理工学科中,得到某个结论需要“充分必要条件”。以 PM2.5 为例,要证明它对人体有严重影响的话,必须用数据首先说明它的浓度变化和人体致病数据有正相关关系。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因为和致病数据正相关的因子可能有多个,例如汽车数量的增加等等。必须还要证明某种疾病人数的增加和汽车尾气中的 CO 、 NO2 、 HC 等没有明显关系,因此交警和司售人员的患病,不能算在内等等。 在 1986 年 John Wiley Sons 出版, John H. Seinfeld 著作的“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Air Pollution ”一书讨论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危害的一节中,也展示了 1952 年伦敦烟雾下致死数字的曲线图,只出现了烟尘( Smoke )的浓度曲线,没有画二氧化硫浓度曲线。以此说明高颗粒物浓度的严重危害显然有严重缺陷。( 2013年5月5日晨注:这里信息严重错误,特此向网友道歉。 所述曲线图不是出现在Seinfeld书中,而是出现在 1995 年 McGraw-Hill 出版的 N. de Nevers 著的“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书中) 恳切希望我们的研究人员重视 PM2.5 健康影响可能涉及的超过科学和医学的问题。
个人分类: 灰霾|9223 次阅读|39 个评论
货币;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电子货币;读史偶得(15)
热度 5 cswen 2013-3-5 15:54
货币;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电子货币 ——读史偶得( 15 ) 温景嵩 ( 2013 年 3 月 3 — 5 日写于南开园) 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第十二章的题目是:“货币“。他在本章的开头便讲到:“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不甚完善的。这是因为(一)中国的经济学说,注重于生产消费,而不重于交换,于是对货币便缺乏研究。(二)又因疆域广大,各地方习惯不同,而行政的力量甚薄,不能控制之故。” 其实,从上一章吕先生所讲的我国之产业政策来看,几千年来我国一贯地是:“以农立国,重农轻商,以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在这种产业政策统治之下,不可能有发达的货币出现。这种状况只是到了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才有了根本的变化。货币是由物质产品的市场交换而来,亦即是由商业而来。在轻视商业的情况下,几千年来从这样的社会里,怎么能会产生出发达的货币制度呢。 吕先生接着讲到:“中国古代最普遍的货币,大约是贝。所以凡货财之类的字,都从贝,这是捕鱼民族所用的。亦有用皮的,所以这种国家以皮币行聘礼,婚礼的纳征,这当是游牧民族所用。至于农耕社会,则普遍使用粟帛。以后才有金银珠宝,最后铜钱才出现。” 谈到货币的最新形式——纸币,现在的说法它最早始于北宋时期 1023 年的成都,即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起英国( 1692 年)和法国( 1716 年)要早六七百年,可惜没有传下来。当一百多年后的 1840 年,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还在使用白银和铜钱。可是人家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英镑,却早已通行于世界,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了。而北宋时期发明的纸币——交子,却不幸早在明朝中叶就已经消亡。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一贯以农立国,轻视商业,以致使商业始终处在不发达的状态。纸币所以才不会发展起来。偶然机会使它出现了,但终究因为没有适合的土壤,所以它才无法生存下去。 上面谈到了十九世纪时的英镑,在当时已经成为那时的国际货币。这是由那时英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而形成的。在近代,由于英国工业的领先地位,由于英国的轮船航海业的发达,这就使它首先实现了跨大洋的大规模的世界贸易,进一步地它就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使英镑首先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反过来,这种英国自家的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的局面,又促使英国的经济,进一步飞跃地全面上升。国际货币这种良性循环的结果,自然会加剧了争夺国际货币霸主地位的货币战争,谁都不想在这场货币战争中败下阵来。在吕先生著书的那个时代,甚至是到了现在,有谁曾料想得到,货币会造成一种战争的根源呢。世界的发展,真是奇妙无比,千变万化,高深莫测啊! 于是,英国当然就想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它这种优越的地位。然而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由于战争的破坏,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它的经济却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美国却在二战之中发了战争财。这是由于: 1. 战争没有在美国的本土上进行,它的经济没有遭到破坏。 2. 美国参战的时间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是 1931 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引发的。在欧洲则是在 1939 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引起的。然而美国只是到了 1941 年 12 月,日本人偷袭了它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后,它才对日宣战。由于日本当时是希特勒德国的盟友,所以美国也就在那时向德国宣战了。这样算起来,它参战的时间实在不长。满打满算到 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同年 8 月日本投降为止,美国佬参战时间还不到四年。而在此之前长达十年之中,它却处在和平时期。在这个和平时期,它一直就以出售军火来发战争财。于是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美国佬一举就成为世界经济的暴发户,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于是美元就想把英镑挤下台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国际货币霸主。但是英镑并不想就这样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英国经济已遭到二战的破坏和削弱,但是它在国际贸易中仍然有不小的影响。当时国际贸易中有 40% 的交易量,仍然用英镑来结算,伦敦仍然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于是,一场国际货币霸主的争夺战就开始了。 对于如何重建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由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由于英国的经济实力,不再能过支持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但是它又不甘心让美元成为替代者,所以凯恩斯主张创建一个世界银行,来发行超主权的世界货币。而美国的经济学家怀特则提出,战后应以美元替代英镑为世界货币。怀特的建议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他大力宣传和鼓吹怀特的方案是最佳方案。 1944 年在美国的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由美国牵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研究并做出选择,究竟在此两种方案中,接受何者来处理战后的国际货贸易和国际货币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最后与会者,接受了怀特的方案。美元终于取代了英镑,成为新一代的世界货币,亦即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的霸主。美元和黄金挂钩, 1 盎司黄金等于 35 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和美元形成固定汇率。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至此,美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它终于成为战后的世界经济霸主和国际货币的霸主。 然而到了 60 年代,由于发生了一场由它侵略越南引起的越战,虽然那场战争并没有波及到美国本土,然而越南战争拖了十年,远超过它参加二战的时间。历时十年的庞大军费开支,终于使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佬也撑不住了。财政窘迫的形势迫使它四处借债,债台高筑,美国人终于从一个债权国转而变为债务国。这就造成了一个攻击美元霸主的良机。于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带头发起了这一次攻击。他要求美国政府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协议,把法国手中的美国国债兑换成黄金,还给法国。紧接着整个西欧也都跟着法国学,要求美国政府把他们各自手中的美国国债,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兑换成黄金。这道难题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坐不住了。那个时候的美国政府,它手中的黄金远不足以应付西欧各国的要求,按照从前的协议来兑换黄金。没有别的办法,尼克松只好被迫宣布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不再按照该协议来兑换黄金。于是布雷顿森林协议就这样宣告崩溃了,美元霸主的地位也就从此丢失。美元于是迅速贬值,从原来规定的 1 盎司黄金兑换 35 美元,到了 1973 年,贬到兑换 42.2 美元。因此,在它的国内就发生了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社会动荡了,群众示威频生。这迫使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出面在 1974 年,和沙特王子达成了一个协议来挽救美元。该协议宣布,沙特等产油国今后的石油交易,只以美元做唯一的计价货币。而美方则为沙特等产油国提供安全保护。大家知道,石油是全球期货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一宗商品。所以这个协定,虽然不如布雷顿森林协议那样全面地规定美元霸主的地位。然而该协议还是促使了世界各国必须要储备美元,以购买各国不可或缺的经济生活中的血液——石油。因此也就部分地恢复了美元霸主的地位。 到了 90 年代,由于美国互联网的发明, IT 技术的繁荣,美国劳动生产率突飞猛进地上升,这是美元进一步走强的根本。加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很会理财。在他执政时期,破天荒地使美国实现了财政赢余,不再负债。这就使得美元在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恢复了它在全球的强势地位。然而此时在欧洲,通过 1987 年的《单项决议》, 1992 年的《欧盟条约》以及 1997 年的《阿姆斯特丹草案》,这三项决议的结果便诞生了欧洲联盟(欧盟)。紧接着在 1999 年 1 月 1 日欧盟又发行了它共同的货币——欧元。(英国虽然参加了欧盟,但是没有参加欧元。英国在参加不参加欧元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工党主张参加,保守党反对,致使英国无法参加,它仍然在使用自己的英镑,处在欧元区之外。) 1999 年欧元一诞生,就上升到强势地位。 1 欧元等于 1.18 美元。到 2004 年,欧元进一步上升,达到 1 欧元等于 1.36 美元。而美国在当时的总统小布什领导下,又旧病复发,无端打了两场侵略战争——一场是在伊拉克,另一场是在阿富汗。这两场战争又和当年的越战有相似的地方:战争虽然没有打到美国本土,但是却也拖了十年。又是连年庞大的军费,这使得美国再次成为债台高筑的债务国。于是,在 2008 年美国又出现了一场金融危机,随后便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元再一次又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了。 实际上我们认为,美元不可能永远充当国际货币霸主。现在世界贸易中是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将来的前景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国际货币多元化,谁也不能当头。另一种可能是,由世界各国商讨,如何按照当年凯恩斯的办法,创建一个世界银行,来发行一种超主权的国际货币来取代美元。我以为现在的世界既然是个多极世界,所以前一个方案,亦即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理所当然地应是最佳方案。这个世界不再需要谁来当头,大家都平起平坐,平等相待,这是最好也是最合理的前途。 现在来谈我们的人民币的问题。既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 2009 年,则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按照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在去年 3 月的估计,他根据当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若 2012 年确能实现使国民经济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提高 10% 的目标的话,则到去年年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会突破 4 万亿美元。那就是说,我国将会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不管胡教授的估计是否实现了,现在我国当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贸易体了。既然如此,我国的人民币就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何况,从上面我们谈到的国际货币霸主的争夺战来看,成为国际货币后,对本国的经济进一步增长,确实有很大的好处呢。 然而兹事体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此事急不得,它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历史过程。现在,有关专家们正在讨论研究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各种方案和实施步骤。国务院也已经决定要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此前,我国央行还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 6500 亿人民币规模的国际贸易使用量。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虽然漫长,却正在开始实施。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前景,是十分有希望,十分光明的。 最后,还要简单谈一下电子货币的问题。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谈到了在互联网出现,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来临之际,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模式——电子商务已经出现。在这个新模式中,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物,商户间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交易,交易双方都不必再面对面地进行交换活动。当然在这个新模式里,纸面的货币就不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货币——电子货币。在商务印书馆新出的《英汉证券投资词典》里,对此有明确的解释。它说所谓电子货币就是 , 可以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电子通信的方式,进行支付的手段。这种货币没有物理形态,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种支付办法,会越来越流行。在英语里,电子货币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它们分别为: e-money, digital money, e-cash, e-currency, electronic cash, electronic money, electronic wallet. 但它们的中文意思是一样的。由此看来,电子货币是货币的最新形式,是货币的最新发展。也可能它就是货币的最后形态。 回顾货币最早在古代是以贝,皮,粟帛等实物形态出现的。它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后,到现在居然出现了这种类似虚拟的电子货币——这是货币多么有意思的一个发展进程。 看来,人生有限,而人类的创造力却是无限。现在的世界已经够美妙的了,而未来的世界,却仍然有着更加多样,更加美妙的发展前景,这决然是确定无疑的事。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505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们的研究国际化水平其实已经世界一流了
热度 1 whoiswho 2013-2-28 11:35
每天收到几份国际会议的征稿以及再而三的论文提交延期邮件,不胜其烦。工作邮箱,私人邮箱,有的一个会议发几次,还被尊称各种专家。高级一点的会见多到你的某篇文章,说文章多好,希望提交论文之类的,有自知知名,可不是什么知名专家。 单依收到的各类国际会议邮件数量统计,我们的同行交流空前活跃,国际化程度超一流。搞国际会议的也肯定各类“牛”们,感谢cow的贡献,三年赶欧,五年超美。
2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的高手
热度 3 陈龙珠 2013-2-27 09:34
在中国,研究外国问题; 在外国,研究中国问题。 注:这里提及的问题,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2565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闻联播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热度 3 王震洪 2013-2-11 15:50
《新闻联播》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在网上曾看到有人用很诙谐的一句话总结《新闻联播》的特点,即“领导同志都很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外国一团糟”。意思是《新闻联播》主要包括 3 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报道中央领导同志的工作动态,传达全国现在的中心工作、方针和政策,引领舆论导向。第二个版块报道全国社会经济动态、先进事迹、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其他一些新闻,让全国的老百姓了解全国发生的事件。第三个版块报道外国发生的事件。在时间的分配上第一、二个版块大概是 20-25 分钟,第 3 个版块5 -10 分钟。 大家觉得第一、二个版块做的挺好的。一是传递了中国现在发展的主要努力方向、阶段性中心任务、目前的工作抓手等。二是在主要努力方向、阶段性中心任务布置下,全国各个地方的进展,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例、评论,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经常看《新闻联播》节目的人,实际上不用学习政治文件之类也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的。 但是很多人似乎认为第三个版块国际新闻需要做一些改革。 首先,报道的内容太单一。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外国的自然灾害、罢工、游行、大选结果、丑闻等。不可否认,外国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的事件更是负面的东西多,而且常常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中国,那几个发达国家更是用新闻媒体妖魔化中国,《新闻联播》报道某些负面新闻也是对他们妖魔化中国的很好回敬。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比较正面的新闻,压缩第一、二版块在20分钟之内,保证第三版块在10分钟时间,内容就会更丰富,对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全方位了解国外会更好。 第二、如果多一些其他方面的深度报道,对提高国民素质是很好的。可以象第二版块的国内报道一样深度报道国外各方面的发展。因为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来自于西方,科技、环保、农业、先进制造等这些方面人家是我们的老师。在发达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过程的报道,有助于大众科普,科技人员学习了解。发达国家环保方面做的很好,水体、空气、垃圾治理过程的多种事件和案例可以深度的连续的报道,让全国的老百姓照着做啊。农业更先进,人家的优质高效环保农业也是值得挖掘的,如土地管理、农作物施肥、病虫害管理等等。这样报道有宣传别人之嫌,但是只有广大老百姓亲身了解并掌握了先进科技、环保、农业、先进制造,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公民的素质,我们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第三、目前,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尽管出国人数已经很多,能够看到很多东西,但大部分人是旅游,考察也是走马观花,看不到最实质性的东西。在大多数电视台已经娱乐化的条件下,《新闻联播》是国内民众了解天下大事最集中、信息量最大的一个窗口,把第三部分的国际版块更全面的国际化,也是适应全球化的现实要求,而且也能把住在国外发达国家记者站和大使馆的资源利用起来。另外,类似《新闻联播》性质的新闻报道如整点新闻对国外的上述方面也应多报道,或者重新开设一个面向国内观众的国际新闻频道,类似于主要面向国外的中国新闻 4 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84 次阅读|4 个评论
陪Pippa逛灵隐寺的几个片段
热度 2 zyzhai 2012-12-16 22:29
陪Pippa逛灵隐寺的几个片段 翟自洋 (一) 在飞来峰脚下一个小洞口,竖着一块牌子,Pippa凑过去细看,然后笑着问我:你知道什么是stride吗?边说边大跨步地走。原本这在我是熟视无睹的,经她这么一说,也认真看起来。这是一个栅栏,上面写着: 注意安全 CAUTION DANGER 严禁跨越 NO STRIDING 原来,stride指大踏步走,并非“跨越”。查网络字典,却有“跨越”的义项:跨过 (over)〈罕〉;跨过(水沟等)。看来用在此处不合适,起码地道的英国人不理解。 细究起来,第一句译文似乎也有问题——CAUTION后是否该加个冒号呢?用“CAUTION:DANGER AHEAD”是否妥当些? (二) 不巧,飞来峰造像正在修缮,岩壁周围搭起了脚手架,只有少数造像可以观看。Pippa最喜欢的是 笑口常开的 大肚弥勒——飞来峰造像的标志。有热情的游客邀请Pippa合影,背景正是大肚弥勒。 (三) 除了入口处以及几座主要殿宇门口有限几个标牌配有英文,灵隐寺所有大殿内部均未见到英文介绍。中部有一陈列馆,展示玉石、如意、书法等物,同样未见任何英文。虽然来过多次,总感自己知识浅薄,灵隐寺的佛教文化在我是迷雾,连零星窥到几个斑点都谈不上,更别说用英文介绍。多数时候,只是将标牌的汉字按字面直译,诸多佛教术语使翻译不时卡壳。有时,干脆说,这个太难,我译不了 。Pippa笑着表示理解,说她学过法语,知道翻译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Pippa说到,欧洲多数国家的景点用多种语言(譬如,5种)介绍,而在英国,只有一种。我问:作为英国人,你们应该感到自豪?答:不是自豪,是尴尬!看得出,杭州的文化(西湖,灵隐寺,包括宋城千古情演出,等等)给Pippa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离理解毕竟还有距离。西湖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就单个景点人流量而言,灵隐寺高居第一。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可做? (四) 马上就是圣诞节,Pippa表示需要为家人和朋友准备很多份礼物。虽然圣诞节法定假日只有三天,多数人会请2-3周年假。Pippa喜欢的礼物包括丝绸织锦、檀香、各类茶叶(绿茶、红茶、菊花茶,等等)。她能想见,这些来自中国的礼物将为她的家人和朋友带来惊喜。
37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电子科技大学与世界名校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
wangxiaog04 2012-11-27 19:45
我校与世界名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准 作者: 国际处 / 来源: 国际合作处 / 时间: 2012-11-22 / 点击: 4257 /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的通知》,我校与世界名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项目”获批准,正式纳入2013年普通高考一本招生计划。我校和格拉斯哥大学在双方优势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强强联手”,合作办学,实行“4+0”办学模式,采用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体系和模式,全过程英文教学,共同选派优秀教师执教;学生在我校学习4年期满,成绩合格将获得我校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同时获格拉斯哥大学学士学位。 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我校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过频繁互动,十余次高层互访。双方就合作办学项目所涉及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招生和双学籍管理、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后勤保障、学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研究讨论和广泛深入的调研。双方校长于2012年3月签署合作办学协议,4月初合作办学协议和计划书获格拉斯哥大学董事会通过,4月底报送教育部审批,10月14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 汪劲松校长会见格大副校长约翰·查普曼教授 王厚军副校长与格大常务副校长罗兰教授一行磋商合作办学事宜 格大电工系主任约翰.马什教授与彭启琮教授等讨论办学项目课程体系 王厚军副校长就合作办学项目相关事宜主持召开校内各部门协调会 该合作办学项目的获批标志着我校在推进国际化战略上取得又一重大突破。该合作项目通过引进世界名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经验对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必将大大提升我校师生国际交流意识和能力,给学校师生赢得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与资源。 该项目是西部地区首个与世界百强名校合作举办成规模的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项目将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培养基础知识厚,综合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满足我国对国际化高层次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格拉斯哥大学标志性建筑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成立于1451年,是英语国家中第四古老的大学。作为英国最古老、最有名气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之一,格拉斯哥大学的科研和教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并在英国的文化和商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拉斯哥大学是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缔造者之一,英国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的缔约成员。在560余年的历史中,格拉斯哥大学培养出了众多对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校友,如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被誉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父-蒸汽机发明者詹姆斯·瓦特、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创建者开尔文、电视机发明人约翰·贝尔德、外科手术消毒技术创立者约瑟夫·李斯特和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的创始人麦克吉尔(麦克吉尔大学创始人)、斯特拉斯克莱德(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创始人)、埃尔芬斯通(阿伯丁大学创立人)等。在近30年间格拉斯哥大学还诞生了七位诺贝尔奖得主。 格拉斯哥大学是世界100强高校,英国10强研究单位;工程学科为该校优势学科,电子电气工程类专业得到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和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 Accord)的认证,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认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012/13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54位;2011年ISB(国际学生晴雨表,世界最大的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调查)显示,格拉斯哥大学在国际学生满意度方面排名第一。
22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英文编辑国际化培训
slowlight 2012-9-25 14:36
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将于2012年12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学术期刊英文编辑国际化培训班,邀请英国学术出版咨询机构(PSP Consulting)的资深培训师Pippa Smart和Cell Research等国内优秀期刊的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共同授课。本次培训,旨在帮助从事学术期刊出版的英文编辑了解最新国际办刊趋势,把握数字化出版的时代脉搏,汲取国内期刊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经验。 培训内容: 一、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形式的分析; 二、利用网络等各种非传统手段提高期刊在目标受众中的可视度(raising visibility); 三、开放存取,联合办刊等各种新出版模式下的版权问题(copyright, rights and licenses); 四、英文编辑日常工作的实用技巧。 五、分类介绍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特点,包括商业出版集团、大学出版社和学会协会等出版机构,详细分析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的利弊。现场传授合作办刊的各种策略与技巧。 课程目录请见附件。培训为全程英文授课,配备中文翻译服务。 培训地点: 上海市图书馆(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 培训时间: 2012 年 12 月 10 ~ 12 日 讲师:Pippa Smart PSP Consulting 李党生 细胞研究(英文版)副主编 周兆康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期刊社社长助理,植物生理学报专职副主编 吴民淑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黄健秋 分子植物(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魏彬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潘冰峰 中国化学(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王晓峰 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部主任 参加人员: 从事学术期刊出版的英文编辑和相关人员。 此次培训班为精品小班,为了保证每个学员都与培训师有交流机会,培训人员原则上不超过25人。名额有限,报满为止,先到先得。 培训费用: 1500元 请在 9 月 30 日前,发回填写的回执,以便我们统计人数,安排课程。 报名方式请见: http://www.opticsjournal.net/Post/Details/PT120917000066UqXt1?dn=1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异类 - 创造力源泉
benlion 2012-7-12 19:23
理论的数学模型包括计算机模拟,预料与分析逻辑推演的结果或预则;然而,实验或试验却往往是在意料之外产生重大的发现。不可完全预测性是宇宙的本体,决定论的理论模型和数学公理,在金融危机的统计学数学模型的推演中,也会因为出发点的错误或误差累积而导致最终结论的错误。 异数是预料之外或不熟悉事件的发生,发现往往来源于直觉的敏感;但是,创造力的另类思维只有发展到主流,才能说是完成了一项发明,新的起点又将从主流之外的异数中产生。沿用到社会学领域,移民精神是对异类的宽容精神,体现在对异类思维和行为的文化、人群的包容能力。 科学与工业文化是一个面向心灵和面向客体的开放系统,系统的自组织化是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一个负熵流过程,一个地区、城市、大学和机构的人才流动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流;因此,打破本位主义的异类人才流动模式,才是导致一个社会进步的创新机制。
2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
热度 5 waterlilyqd 2012-4-11 19:50
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有 200 多种 , 其中 ,SCI 收录期刊上百种,还有部分为 EI 收录期刊。中国的英文期刊绝大部分为学术期刊,尚未成为 SCI 或者 EI 收录期刊的英文刊,其发展较为艰难,在中国的体制机制和科技评价标准下,这些期刊无论是在稿源、经费、编辑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那些已经成为 SCI 期刊的英文刊,除上海生科院下属的期刊群和科学出版社下属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少数期刊群以外,大多数较为分散, SCI 影响因子低,和国际知名期刊相比较,在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中国的英文期刊如何才能扩大影响,走向世界,缩小与国际同类刊物的差距呢?个人认为,期刊除了在定位上要瞄准成为国际知名期刊外,应从国际化、数字化、现代化这几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1.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应体现在期刊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队伍的国际化,期刊作者群体和研究区域的国际化,期刊审稿队伍的国际化,以及期刊运作模式和编辑出版也要遵从国际惯例。 国内不少英文期刊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编委会成员、作者、审稿人多是中国人(不是说中国人写的东西不行,而是中国办的英文期刊不能吸引来国际知名学者的投稿,那就只能自娱自乐),二是编辑人员不懂科技期刊的国际惯例,三是运作管理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的模式。 在目前部分英文期刊编辑人员的英文水平还有限的情况下,编辑部应将重点放在搭建一个能够将国际国内的优秀审稿人、编辑人员(JM S 的编辑人员包括科学编辑、技术编辑、语言编辑)进行协同工作的平台。当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达到能够用英文与国内外作者、编委、审稿人、编辑以及其它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 从印刷本发行量上,英文学术期刊无法与科普和技术类期刊相比,但借助数字化手段和渠道完全可以达到甚至大大超过科普类和技术类期刊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是学术期刊纸质版的巨大延伸和拓展。期刊的数字化既可以降低印刷成本,还能达到纸本期刊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并且可以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通过 Springer 、 Elsevier 等国际大型数字出版商和 CNKI 、 Wanfang 、 Cqvip 等大型文献数据库出版商均是各期刊可以考虑的选择途径。除此以外,编辑部还应该考虑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电子邮件分别向国内外本领域重要学会的会员、本刊编委、审稿人、作者、本领域研究人员发送相应阅读权限的电子刊,扩大期刊的影响,提高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 3. 学术期刊的现代化 英文学术期刊编辑部和编辑人员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武装自己。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是必备的硬件,桌面办公系统、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专业 PDF 软件等是必须的软件。编辑人员应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桌面办公系统以及一些图片处理工具的使用和应用,能够利用新媒体(如博客、微博等)进行期刊的宣传推介,同时,通过期刊网站、在线稿件系统以及其它数字平台把全世界本领域的相关人员(包括编者、审稿人和作者)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或交流。 总之,中国英文期刊的编辑人员任重而道远。要想使自己的期刊在全世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各期刊同仁们在英文语言表达和文字编辑水平、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等很多方面,都还得加倍努力,同时还需要得到国家和相关主管机构以及主办单位在政策、人才、资源、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大力支持。
个人分类: 编辑杂谈|805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做国际化的中国人
dongzg101 2011-11-25 15:09
中国的中小学应该开设国际关系学教育! 中印关系是亚洲和平的基石! 中俄关系,好邻居,好伙伴,主权不容争议!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提问:俄罗斯有多大?有多少人,有多少资源? 帮助俄罗斯开发远东是中国的责任! 南海主权不同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不需要南海以外的国家进来! 人多的地方才有生意! 主权决定亚洲游戏规则!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才能决定中俄关系的远近!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12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见证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的成长
热度 2 duke01361 2011-9-16 09:44
见证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的成长
今年是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大学建校60周年,这个学校最初就相当于Illawarra地区的一个学院,虽属于南威尔士州政府管理,但实际上就相当于我国某省某地区级的一所学院(比如廊坊师范学院之类)。后升格为综合大学,最近三四年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学,在沙特的杜拜(Dubai)也建立有校区。其实,我并无意于研究这所大学的更多情况,只是我在这所大学的化学学院先后累计也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多多少少见证了这所大学的壮大过程。特别是最近Innovation校区和主校区的发展更是让人看好这所大学的发展。更加羡慕的是主校区好多与健康有关的学院的建立(就几年的时间),还有近一些年一篇一篇的CNS论文的发表都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我还很羡慕这所大学国际化速度和程度,这使我想到了我国的好多大学的发展。我有一个直观的感觉,人家这些大学就像生长在绿洲上,清澈的流水,清新的风...阳光灿烂...而我们的学校则更像生长在干旱区....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6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语授课•国际接轨•全盘西化
热度 5 SoSoliton 2011-7-20 18:16
几年前参加在国内举行的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会议的官方交流语言自然只能是英语。名曰国际会议,其实参会的老外不足 10% 。一位中国本土院士受邀在大会作特邀报告,报告的开场白是这么说的: “女士们,先生们:我知道这次会议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考虑到如果我用英语作报告,可能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也听不懂,我自己也很难受,所以我决定用我的母语汉语讲报告,这样,我自己会好受一点,中国人容易接受一点,外国人也没失去什么。” 全场哄堂大笑,其乐融融,老外也很开心。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要用英语授课?名曰与国际接轨,或者是国际化的需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被简单认为就是学校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因为有外国留学生,为照顾国际友人,所以要用英语授课。 土包子或半吊子用英语授课,效果正如院士所说。假洋鬼子用英语授课,局面可能改观一点:外国人可能多数听得懂,中国人可能少数听得懂,假洋鬼子可能无所谓。 但不管怎样,在中国的大学用英语授课,是以牺牲多数中国学生的利益来迎合少数外国留学生,换取“国际化”这块招牌,其本质正如吕喆老师所说的,与“达芬奇家具”差不多,反映的是中国人典型的崇洋媚外心理。 中国的大学,你有种,你也像西方国家的大学一样,要进大学门,先过语言关!中国的大学,你的母语是汉语!别因为国际化或国际接轨,而结出个全盘西化的恶果。 我听某牛人说过,大学讲究的是骨气,是特色,不是迎合,不是从众。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6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