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再次给国内期刊提几条建议
热度 16 gaoshannankai 2016-7-10 11:13
最近陆续收到国内一些期刊的审稿邀请,正如我此前发表博文表示的一贯态度。 对于国外的审稿评审,我基本没精力搞;对于国内的尽力支持,未来5到10年, 是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应该参与这个过程。再次引用 我的一篇博文, 中美争霸的关键是科技领域,科技领域的关键是反腐败。 未来世界 发展的两条主线-你我都能看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1742.html 中国的科研突破异常艰难 ,要依靠被压迫的广大科 技农民工。 国内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搞好业务,更要注意阶级斗争。 国内外反动势力联手压制中国科技创新,因此,我们任重道远。 韩春雨老师的成功,也印证了我此前发表的一篇博文。 科研经费要多设 小项目 ,少设慎设大项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67449.html 星光大道 等节目能否对科技界有所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9120.html 科技突破不会因为大量的大经费大项目而成比例增加; 更可能出现在一些不在“指南”中,或被毙掉的标书里。 过几年,大家回过头来看我这段话,准不准。 给国内期刊提几条意见,仅供参考: 1. 关于审稿标准的把握,建议期刊根据前5年引用量和知网下载量, 结合作者投票,选出每个领域的优秀论文作为标准,审稿人大致了解 当前这个期刊的整体稿源情况,再作出判定。 2. 评审回复中,同时要求作者对审稿人进行评价,简单分为abcd四个等级, 非常专业,专业,不够专业和不懂装懂,四个级别。打分累计进入审稿人 数据库,以备将来更新。 3. 期刊国际化,是重中之重,我看中科院旗下期刊做的最好,比如《科学通报》 要求一个500-700字大英文摘要,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其实就是对文章内容介绍。 第二,规范英文引用,以便sci文章可以引用到国内核心期刊。比如 引用格式 : 任毅鹏 , 张佳庆 , 孙瑜 , 等 . 基于 PacBio 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研究 . 科学通报 , 2016, 61: 1250–1254 Ren Y P, Zhang J Q, Sun Y , et al.The study of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n PacBio platform(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1250–1254, doi: 10.1360/N972015-01384 不过我这里给科学通报提一个意见,你们这个(in Chinese)的增加有些迷惑,以为你这一期都是中文文章, 所以(in Chinese)是否 要跟随 Chin Sci Bu ll,主要是你们有中英文两个版本,所以是否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这个区分一下,否则会认为你们中英文期刊是在一起不分开 如果 Chin Sci Bu ll代表英文版,那么中文那个要注释为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表示这个期刊单独成期,里面文章自然都是中文的,文章后面就不用跟in chinese了。 对于大部分国内期刊,只有中文文章,所以一般是期刊后面跟 (in Chinese),文章后面跟(in Chinese)是不对的。 中文期刊国际化,先与英文接轨,借助他们的系统做大,直到最后中文期刊独立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前欧美期刊已经穷途末路,少数大牌期刊实际上是一些利益集团把持,反复发表相关的工作,特别是 已有突破工作的续集,实际上就是不敢冒风险,苟延残喘。plos one等开放期刊,利用这个时机对他们进行 了第一次冲击;中国或中文期刊的接轨,将对他们进行新的冲击。 希望国家层面一视同仁,不要仅仅支持中科院系统的各类期刊, 所有期刊应该同等水平竞争,优胜劣汰。 此前的博文最担心就是,国家层面把大量资源豪赌到中字头期刊上,所谓重点发展。 我们国家有多少重点发展,重点失败的教训,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资源集中不够,太过分散, 需要更加集中,进一步整合,然后就是超级大佬进一步瓜分资源。
3112 次阅读|23 个评论
本土化是国际化的最高境界
热度 8 coffer 2016-5-22 23:35
本土化是国际化的最高境界 (2016年5月22日)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日前,国内3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一方面真心为国家的科研实力提升和国际认可度提高而高兴,但同时, 又蓦然腾出一种杞人忧天式的担忧,希望CNS别被我们玩坏。 正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引入SCI,作为一个难以走关系、促进国际接轨、相对客观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此,SCI在国内也逐渐风靡,SCI学术论文数量也日趋攀升,目前我国已多年SCI产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SCI有了Stupit Chin... Idea的一个别样称呼,国内科技界也逐渐对SCI的认识与应用趋于理性。 记得与某位学者聊天时,他道出的担忧。现在国内是 输出 了外汇, 输入 了国外的设备,还要为其负担维修、配件、试剂等一系列高昂费用,肥了他人腰包。然而通过这些设备产出的优秀成果又以学术论文的方式 输出 到国外期刊上。两个输出一个输入,输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和高水平的成果,输入的是需要继续为它投入费用的进口仪器。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定的A类期刊,一度成为各方议论焦点,最后评估中心经审慎研究后寻他法暂替。但不得不说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与A类期刊对加大国内期刊认可度的导向,必将对我国教科研的国际认可度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改变两输出一输入的亏本买卖起到一定的扭转作用。 想起高爷爷的一句话: “国际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本土化” 。这是高先生在8年前的论述,在对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与国际接轨的讨论中,高先生抛出了如此论断,虽不是对当时或当下国际化措施的具体阐述,但却是道出了对国际化和中国科教未来的美好期望。 基于如此愿景,也来大胆畅想。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管它春秋季,还是冬夏日。终有那么一天—— 一:国际顶尖牛刊在中国。 全球以在中国某某期刊上发文为荣。 二:中文发表的文章足以行走天下。 外国科研机构需要华人帮忙翻译润色。 三:国内学者不用为选择往哪份期刊投稿而为难。 只需关心投稿期刊的领域与自身研究是否相符,不必刻意关心是否SCI,IF多高多低,各类考评是否认可……。 四:学者的研究选题唯学术、唯兴趣。 学者追求的是科学的真理,体验的是探寻的兴趣,愉悦的是惊奇发现。不再为追求高被引,追求快回报,追求高奖励,应付各类考评考核,而扭曲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五:潜心治研的学者具有宽松,愉悦、和谐、开放的科研环境。 真正潜心研究的学者需要的不是皮鞭,而是一个良好的科研生态。给予他体面的生活条件,给予他良好的科研氛围,他会比你要求的更努力。不用过于苛求结果,尤其不要苛求快速获得结果,因为科研类似于风投,要敢于承受风险,更何况很多时候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531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国际社会的马太福音效应
benlion 2016-1-11 17:15
从宇宙时空到生物进化、人类起源与机器发明,能量转化和信息转换,导致物体形态和实体器物等建构与层级的组织化过程,形成社会的知识化体系和工业化机器的发展。 自从2007年开始论及第3次工业革命,并提示必须将重心放在开发新技术上,2014年则再次提出第3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化技术是工业5.0技术,并多次提及需要清淡头衔与重视实质的学术和技术内涵。 尤其头衔与学术或技术,存在很长时间的滞后现象。 如,诺贝尔奖的成果或领域,往往是几十年前的,头衔越高,非常可能滞后的时间越长,从而,导致国内越是难以走向创新型社会。 如,奥巴马的总统科技顾问,还有助理教授的,也有年长的或院士,看的不是头衔,而是最新创立前沿的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开拓,从而能够引领国际和未来。 由于60到70年代的闭门,很多国际上的学术和技术国内空缺,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填补,也是,或说这几年的主要引才引项目的特征。 当然,也只能如此了,国际化社会,也遵循马太福音现象。 知道不说,这是社会责任心问题,说了不被采纳,则是客观因素。 - (01/11/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2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期刊数据库出版商何时能够走向世界?
waterlilyqd 2015-6-26 19:48
这只是一个问题。用我这两天的经历来说说话: 想请CNKI将网站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页面上的我要投稿加上我刊的投稿链接,昨天上午,我在CNKI网站的在线建议里面写出了详细的建议并加上了网页的链接,然后填上我的电话和邮箱。昨天下午,我收到了CNKI的邮件,告诉了我要联系的人员的电话号码,于是今天下午按照信中提供的电话打过去询问和说明,对方告诉我这件事得打XXX电话,我依照告知的电话打过去,这个人说这件事要找某某某部门,又告诉我一个电话,就这样我前后打了4个电话,费了不少口舌进行情况描述,并提出我的要求和建议,总共花了两天大约2小时的时间,可是最后的答复却是:由于国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CNKI的网站一律不能加外部链接。我告诉她,我们期刊在Springer的网页上关于投稿的地方也能加期刊的投稿链接,为什么你们不能?说这是规定。我说我要向Spinger反映问题,一般只要向一个专门负责我们期刊的人反映就肯定能得到反馈意见,你们却让我来来回回打了无数的电话,花了很多的时间,结果得到的是这样的答复! 写了这么多,我想说,要让中国的文献数据库走向世界,路还很长!中国期刊的国际化要靠中国的数据库出版商走向世界,路还很漫长!这么多中国期刊要借船出海,这是为什么? ------- 申明一下,在我心目中,CNKI在中国的几大期刊数据库商中如果不是做得最好的,也算做得好的! 我只希望它们能够越做越好!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3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好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anley 2015-1-19 08:09
抓好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2015新年献辞 值此新年来临、喜庆吉祥之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向关心和支持可拓学研究的专家和领导、 向在可拓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学者、 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体会员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事业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过去的一年,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 为可拓学应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南昌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可拓学年会, 众多学者分享可拓学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 并为第二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会议的召开献计献策。 这一年里, 可拓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 在香港注册了国际可拓学研究院, 正在筹办国际可拓学学会和学报; 可拓学研究者应邀在美国讲学, 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再到匹兹堡大学, 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在莫斯科组织了ITQM2014 “智能决策与可拓创新”研讨会, 可拓学引起与会学者浓厚的兴趣; 在北京应邀参加了香港中国工程师协会的信息科学会议。 这一年里, 我们走向社会,不断扩大可拓学对社会的影响: 在广州和济南,分别举办了可拓创新训练营第一、二期师资班; 在北京建立了可拓创新沙龙; 在宁波做了多场可拓思维与教育创新讲座; 广东海王子学习型酒店举办可拓创新方法及其应用的讲座。 这一年里, 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可拓学》, 《科技导报》刊载“可拓学专题”,全面介绍可拓学研究工作, 海外学者参与可拓学研究日益增加, 可拓学正快步走进世界科学殿堂。 在新的一年中, 我们将举办第二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会议; 在巴西举办ITQM2015“可拓学与智能决策”研讨会, 进一步加强可拓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办好国际可拓学研究院, 积极组织各项学术活动和宣传推广活动, 举办各种形式的可拓创新训练营, 让可拓学更好地服务创新、服务互联网经济。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亦是新的起点, 我们将豪情满怀、众志成城,为实现新的目标努力前进! 让我们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为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贡献力量!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李兴森教授)
anley 2015-1-14 08:42
科技导报 2014,32(36)文章 ·科技纵横捭阖· 可拓学的国际化和社会化 文/ /李兴森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 sjtu.edu.cn。 编辑 王丽娜 长期以来,创新策略的生成依赖于 专家的经验和能力。如何让普通人拥有 创新方案生成的能力,通过形式化、流程 化工具辅助实现创新策略的生成?蔡文 等人对这一问题的多年研究促成了可拓 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可拓学是用形式化 模型探讨事物拓展的可能性以及开拓创 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 的新学科。 可拓学选题于1976年。1983年, 《科学探索学报》发表“可拓集合和不相 容问题”,开创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历 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初步的 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应 用研究。 作为一门研究矛盾问题处理的 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将走向何方?笔 者认为,可拓学的发展重点在国际化和 社会化两个方面。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意义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学者的研究与争辩。可拓学与数学、哲学、决策科学、创造学以及创新理论等有内在联系, 需要国际化的语言以使海外学者参与研 究。2010年5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 统科学研究院顾基发研究员提出加快可 拓学国际化进程的建议,让国际相关领 域的学者认识可拓学,了解它的研究思 路,进而科学评价可拓学的学术贡献。 世界的和谐和发展离不开矛盾问题的解 决,为国际学者处理矛盾问题的研究提 供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是可拓学国 际化的根本意义所在。另外,在世界学 科之林,中国学者原创的学科非常少。 可拓学的国际化承载着中国原创学科屹 立世界学科之林的梦想,是中国梦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体现东方大国对世 界科学的贡献。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的处 理,科学研究中的矛盾问题归根到底来 源于社会实践。可拓学只有在服务社会 生产实践的矛盾问题处理过程中,才能 更好地检验其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系 统性和完备性,并且还促进理论方法体 系的不断完善,体现其独特价值。此外, 社会实践也为可拓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 研究素材。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基础 1)可拓学的国际化基础 自诞生以来,可拓学不断向国际传 播,有了一定的国际化基础。1989年,钱 伟长教授主编的《中国应用数学与力学 进展》(英文)把“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 题”一文介绍给国际学术界;2002年,中 国台湾出版可拓学专著;2003年,科学出 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可拓工程方法》; 2013年,科学出版社和美国教育出版社 联合出版英文版专著《可拓学:理论、方 法与应用》。 自2012年开始,广东工业大学可拓 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招收了包含美、罗、 印等国教授在内的国际可拓学研究学 者;2013年,蔡文和杨春燕研究员应邀到 罗马尼亚科学院举办了第4期国际可拓 学研究学者班。之后,访问学者们撰写 了多本可拓学专著,发明专利在日内瓦 举行的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13年,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 讨会”在北京召开,120余名来自9个国 家的学者参会。2014年,蔡文、杨春燕研 究员和李兴森教授应邀到美国多所大学 讲学、交流。 30余年来,海外的学术刊物和国际 会议论文集不断发表可拓学的研究成果。美国、印度、罗马尼亚、德国、日本等 国家的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形成了可拓 学科学共同体,为可拓学的国际化奠定 了基础。 2)可拓学社会化的基础 《创意的革命》和《不按牌理出牌》的 出版,网上关于可拓学的视频,以及《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学时 报》等多家报纸对可拓学进行的报道,都 为可拓学社会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多所大学开设了可拓学课程和公共选修 课,并培养以可拓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举办 多期可拓学研习班、研讨会和创新训练 营,建立了可拓学应用的方法体系—— 可拓创新方法,已获得一批有关可拓学 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若干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如信息领域的可拓 策略生成方法、可拓数据挖掘方法,机电 工程领域的可拓设计、可拓检测、可拓控 制以及可拓机器人等,管理领域的应用 包括:管理可拓工程、可拓策划、可拓营 销、智能知识管理、企业可拓创新应用模 型等。这为可拓学的社会化打下了较好 的技术基础。 可拓学国际化与社会化的主要工作 可拓学的国际化要大力办好在中国 香港注册的国际可拓学研究院,承担起 国际化的主要工作。此外,还要成立国 际可拓学学会,组织国际可拓学与创新 方法研讨会,筹办国际可拓学学报,继续 招收国际可拓学研究学者,并通过多种 渠道,开展国际可拓学合作研究项目。 社会化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撰写通 俗培训教材、研制网络化可拓创新服务 平台、开发面向各行业的可拓软件、推广 可拓创新方法、开办多种类型的“可拓创 新训练营”等,推动大数据时代矛盾问题 的智能化处理。 可拓学的未来发展 可拓学未来发展目标是建成一门理 论成熟、应用广泛的学科。国际化程度 证明可拓学的科学生命力,是可拓学对 学术界贡献的体现;实践应用的普遍性 显示可拓学的实用价值,推动可拓学理 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在国际化与社会 化进程中,可拓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 合将逐步深入,应用广度和深度将不断 加强,有望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的处理矛盾问题的方法论。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热度 25 yonglishi 2014-10-16 10:03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石应江 齐国翠 李 哲 1 SCI 与中国36年的交流历程 2 SCI 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3 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 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3.2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3.3 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Citation Index , SCI) 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ISI )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 (Garfield E) 创立于 1961 年。自创立至今,它一直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而评估科研成果和科技期刊,只是 SCI 的衍生功能之一 。自 1978 年 SCI 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者围绕 SCI 本身及期刊如何被 SCI 收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多年的探索实践 。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使之跻身国际舞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单位与 SCI 自 1996 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来,到过 SCI 费城总部 4 次,在长达 18 年时间里有过 10 次面对面交流,主题一直围绕“ SCI 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编辑部也根据我们的交流成果进行了及时的探索和革新,使《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成为 SCI 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中文版材料学期刊, 1997 年以来累计贡献 9728 篇 SCI 源文献。为了和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交流成果,特撰写此文。 1 SCI 与中国的交流 1978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订购了 SCI 印刷版,从此 SCI 进入中国 。 1982 年,尤金·加菲尔德首次访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此后该中心参考 SCI 建立了《中文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 1989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利用 SCI 数据库统计中国科技论文,是 SCI 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的元年 。 1997 年应该是 SCI 与中国开展大规 模交流的开 始,那年 4 月,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师昌绪院士在《科学通报》发表 “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 ” ,正式将 SCI 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 。在此之前,中国被 SCI 收录的期刊情况是: 1983 年至 1995 年,先后有 18 种期刊被 SCI 收录, 1983 年 13 种, 1995 年 8 种。 1996 年 SCI 收录 22 种 。 1997 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开发了 SCIE , 9 月,编辑发展部高级主管 James Testa 和地球、物理、化学主编 Rodney Chonka , 首次应中国科学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邀请来中国访问,他在报告中说:在 ISI 数据库中,收录中国期刊 37 种,收录最多的论文来自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 9228 篇、物理 5797 篇、材料科学和工程化学 3449 篇。 1992 年至 1996 年 ISI 数据库共收录中国论文 58120 篇,占亚太地区论文总数的 10% 。然而到 2011 年, SCI 数据库收录中国论文为 165818 篇,世界排位第 2 。 2007 年至 2012 年共收录 541539 篇,同比是 SCI 第一次访问中国前 5 年论文数的 9.32 倍 , 15 年时间,论文增量惊人。从 1997 年开始, SCI 的 James Testa 基本上每年都到中国访问,和中国的许多机构建立关系。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委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等出版社 。 为了加强与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合作, Thomson Reuters 除了传统的到中国相关单位访问外,还在 2013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在北京邀请中国大陆地区的优选期刊,举行 SCI 收录期刊预评估答辩会,有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等参加 。同时, ThomsonReuters 还加强了与中国科技评价机构的合作, 2008 年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在北京成立了 “ 中信所-汤森路透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 ” , 2009 年 9 月加菲尔德到该实验室访问,这是他第 3 次 到访中国,发表了“引文索引 50 年”。他第 2 次访问中国是 2002 年,此行诞生了《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中译本。 在美国, James Testa 先生还接待了众多的中国代表团。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等 。 在与中国开展交流的岁月里, Thomson Reuters 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 1997 年时任 Thomson 科技总裁和 CEO 的 Mike Tansey ,第 一 次代表 ISI 访问中国; 1998 年 ISI 在北京有了第一位雇员刘煜; 1999 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开通 Web of Science 。 2000 年 9 月,在北京为 100 多位中国科学家颁发了 “ 经典引文奖 ” ,褒奖他们杰出的科学研究, 2001 年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办事处。在此期间, ISI 经历了被 Thomson 集团收购,再经历了 Thomson 与 Reuters 的整合,其费城的办公室从 3501 Market St 搬到了 1500 Spring GardenSt 。但是这些变动没有影响 SCI 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因为中国是 Thomson Reuters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 这期间, Web ofScience 收录中国期刊由 67 种增加到 151 种 ,其中中文期刊 17 种 。 1998 年至 2008 年 SCI 收录中国论文近 60 万篇,排名第 5 ,论文被引用排名第 43 位。 根据 多年数据分析,中国在数学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全球前十名, 2012 年材料科学论文已经排位世界第 1 ,这些成绩与 SCI 数据库收录来自中国期刊种数逐年增加有密切关系。 2 SCI 促进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与 SCI 的交流始于 1996 年 12 月,编委会主任周廉院士访问了 SCI 费城总部。 1997 年 9 月 James Testa 和 Rodney Chonka 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 2000 年 12 月周廉院士再访 SCI ,参观了数据库制作车间。 2002 年 9 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4 年 9 月在北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5 年 10 月在北京, 2007 年 7 月在北京 , 2009 年 10 月在上海, 2008 年 10 月在费城都举行过会谈、总结与回顾 。在 2005 年 9 月尤金·加菲尔德博士 80 岁生日时,编辑部带去了刻有“寿比南山”的钛拐杖。 2013 年 11 月 12 日 ,笔者 冒着 费城第一场冬雪 第 4 次来到 Thomson Reuters 办公大楼,开始了与 JamesTesta 先生的第 10 次交流会谈。 此时 ,他的职务已由 1997 年的编辑发展与出版关系部高级主管,升任副总裁再到荣誉副总裁,不过他的工作一直是联系业务并选取期刊。 James Testa 说,记得在 1997 年收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时, SCI 只有 45 份中国的期刊,但是到 2013 年已经有 151 种了。所以,对他来说年复一年来到中国并看到期刊更多的发展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在 这期间不断革新,发展迅速,成为我国被 SCI 收录的出版规模最大的材料学科期刊。自 1997 年起经历参考文献格式创新,将中文文献的作者、刊名译为英文以适应语言国际化; 1998 年组建高层次的国际编委会以适应编辑国际化; 2000 年开始探索双语出版,已发表英文论文 1800 篇; 2003 年变双月刊为月刊以缩短出版周期; 1999 年开始数字化探索, 2008 年建立数据库,开通网站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改革; 2008 年与 Elsevier 建立了合作出版关系,借船出海。 2013 年申请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英文版刊号,为该刊的国际化进程铺平了道路。目前已经由 1997 年的年被 SCI 收录 83 篇论文,发展到 2012 年的年被收录 972 篇 。 3 如何创办优秀的SCI源期刊 3.1 SCI 收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标准 SCI 收录的期刊必须在该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取决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以及期刊的类别。在中国, SCI 寻找的是中国在某一领域领先于世界的高影响力期刊,而材料科学、数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等等是优势学科。例如,在冶金领域,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期刊?哪一个是最好的?这就是 SCI 要收录的目标。所以收录标准就是这个国家优势学科领域中最好的期刊。 具体的 SCI 评估标准包括: 1 )出版的及时性; 2 )国际通行的编辑规范; 3 )出版语言为英文。因为 SCI 数据库是英文数据库,所有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必须是英文,参考文献必须是英文引证的文献,其他语言须翻译为英文 , 以便能收录进数据库; 4 )严格的同行评议; 5) 出版主题能填补 SCI 数据库的空白; 6 )国际多样性:指作者、主编及编委成员的国际性; 7 )有地域特色; 8 )引文分析:即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自引率、即年指标等 。近年来 SCI 评估了 1 万多种地区性期刊,只收录了 1600 多种。 SCI 对期刊的评估与选择是动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每年都会有所增减。每种期刊在被录用或被淘汰前都经过评估。如果发现已收录期刊的影响力在降低,而新期刊的引用潜力更好,就可能用新期刊替换已有的期刊。 SCI 不停地做这样的平衡,目的是保证所收录期刊是最好的。被淘汰的期刊重新经评审进入 SCI 需要 2 年时间。 3.2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中国期刊要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是英文版 目前, SCI 主要收录英文版期刊,已经收录的 17 种中文期刊是建库初期收录的。所以中文的确是中国期刊自身发展的一种障碍,是中国期刊进入国际学术界的瓶颈。如果期刊是全英文的,那么它被收录的机会要大一些,但如果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影响,也不会被收录。应该说,不是 SCI 选择了英文,而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展望未来, SCI 将关注收录区域性期刊后给整个数据库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研究收录区域性期刊的评价标准,监测已收录期刊是否保持高标准的出版。 3.3 要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应努力把优秀论文吸引回来 中国的科技评估政策与导向造成大量优秀稿件外流,直接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国研究人员数量庞大,因此出现好的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如何发掘质量上乘的文章并把其吸引回来,这就需要办刊人的不断努力。事实上中国科学家在中国优势学科所做的研究成果能很好地被国际学术界接受,他们更愿意把文章投给《科学》或《自然》等国际知名刊物上,以使自己的文章有更高的影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出自中国的优秀论文都流向国际知名期刊,结果慢慢的把中文期刊甩在了后面,使中国本土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无法与世界上最好的期刊相比。在中国, James Testa 多次建议一些有着高被引频次的作者:“你们为什么不投一些论文到中文期刊呢?”。他们听了,并且认为这是好主意。但是,没有人这么做。严格说,科学家不愿将论文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这不是科学家的错,而是期刊本身的问题。全世界的科技期刊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让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 SCI 的选刊政策从来都是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的优秀期刊,但这些年,中国的优秀论文越来越多地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这对中国自己的刊物发展没有好处。形成稿源外流的原因主要因为中国研究单位过于注重 SCI 单一指标,有的研究单位还实行具有导向作用的奖励政策,这点已经引起国际学者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贿赂 。尽管和以前相比,进入 SCI 的中国期刊总数增加了,但同国际入选刊物相比,中国的科技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努力达到国际水平。对 SCI 来说,学术出版应是出版纯粹的论文,更好的论文。希望中国能够尽快改变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状,把如何提高期刊的水平作为核心问题,要尽可能使刊物国际化,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内。 3.4 提高出版效率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低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期刊的编辑、评审、接收以及出版过程太漫长,短则 1 年,长则 2 年,所以影响因子低。如果提高效率的话,整个出版时滞会大大缩短。对作者来说,从投稿到发表所耗费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话效率会越来越高,一切也会越来越好。建议编辑部尽早采用数据库来处理投稿,如 ScholarOne ,它能有效提高编辑处理效率。中华医学会于 2009 年开始使用,《中国科学》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航空学会及国际上的美国化学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等 365 家学术出版社和学会、 4500 多种学术期刊等已经开始使用 ,近 10 年来中国作者通过 ScholarOne 投稿的数量逐年增加, 2002 年仅占 4% ,排第 9 位, 2010 年上升至第 2 位 (21%) ,到 2012 年上升至第 1 位 (29%) 。尽管中国投稿数量上升很快,但被接受发表的很少,被引用的也很少。 3.5 优秀基础研究成果是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源泉 SCI 常常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中国期刊和中国学者进行国际合作,当然,这也是 Thomson Reuters 的业务之一。中国有独特的条件去创办更好的期刊,因此, SCI 也就可以挑选到更好的期刊。这不仅仅是一项合作,而是我们共同工作来创办更好的期刊,当这个期刊足够好了,就可以收进 SCI-Expanded 。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现在中国政府对科技期刊投入了大量资金,例如中国科协支持创办优秀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这非常好,是想用更短的时间来获得更高的回报。通过资金的高投入来支持期刊发展,来获得高影响力、高品质的期刊。对于中国期刊来说,影响力低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并不领先于世界。因此,对政府来说既要支持科技出版,也要支持基础研究。 中国的期刊多由大学或研究所出版,美国期刊一般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大学或研究院出版的很少,基本上全部是商业的。因此,期刊为了赚钱,他们不得不努力卖杂志。为了杂志好卖,期刊内容就必须有价值又有趣。对一篇论文来说,内容是最重要的。 3.6 要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 中国的期刊编辑只想出版论文,他们不考虑如何养活期刊、创造利润,他们可能没有养活自己的压力。看到他们出版了越来越多的论文,也亏损了越来越多的钱,却没有考虑过以何种商业模式支撑自己的发展。 James Testa 认为:国际上,在学术和商业上都非常成功的自然科学期刊并不乏例,但中国这方面却没有很好的榜样。这是体制原因导致他们很难发展出强有力的商业模式。一个成功的学术期刊是能养活自己的。因此,好的编辑应该在其所服务的领域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好的商业意识,中国编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市场意识 。 3.7 是否被SCI收录,不应该是期刊的发展目标 James 每次到中国,科技期刊的主编及编辑们都会郑重地将自己的期刊送给他,他总会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期刊是能自我发展的期刊。如何办好期刊,应该: 1 )通过与研究者保持良好关系来获取高影响力的论文; 2 )为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来获得作者的美誉度; 3 )提升期刊在其他媒体的形象; 4 )精心选择论文主题,使其具有相当的关注度,读者感兴趣。他提出,对一本期刊来说,是否被 SCI 收录,并不是期刊发展的主要指标。 40 多年前, SCI 还不存在,但照样有许多期刊办得非常成功,现在也一样。保证成功的惟一条件是报道和出版最好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就是最好的出版标准。另外,中国的办刊人还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刊宗旨,应该尽力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发表服务,而不是为了进 SCI 而办刊。质量上去了, SCI 会主动考虑收录。 SCI 已经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正确发展方向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不是 SCI 的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 SCI 每年要评估 2000 多份申请加入的期刊,其中只有 10% 的期刊被收录。每年收到许多来自中国要求评估的期刊。但是,每份期刊被拒绝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于另一份期刊。总体而言,中国期刊的问题是它们被国际学术界接受的速度较慢,被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少。 4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是 E. Garfield 在 1955 年提出 ,在他 2005 年 80 岁生日时深有感触地说:影响因子像核能一样,给人们带来的不全是福音。他对执着追求半个世纪的影响因子,仍感到一些苦恼与困惑。因此,在应用这个文献计量指标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误用和滥用,尤其是不能简单地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用于其中一篇文章的评价 。 目前,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仍然是最好的指标,但中国过分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今后用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来评价期刊更合理。一些期刊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这是危险的。这些年, SCI 数据库已经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这些期刊剔除。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是不对的,因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评价研究者或某篇论文的质量时,应该使用被引频次多少来评价。中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和大学认为,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高,这篇论文的质量就高,相应地,论文作者获得的奖金也就越高。因此,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是最高的。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科学》和《自然》有非常高的论文发表标准,如果你能在这两份期刊上发表文章,你的论文就有理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论文。但仅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工作的质量是对影响因子的错误使用。对研究工作的评价应该是研究工作质量本身以及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即这篇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论文都对期刊影响因子有贡献,因为绝大部分论文的引用率可能是零,或者只被引用一两次。对特定的作者,可以用引文数据对其所有文章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或是对其特定文章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行评议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James 指出,影响因子并不代表当时、今后的情况,加上每个期刊所在的学科、发表论文的总数不同,其影响因子的绝对值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由管理者或官僚机构来评价研究者的水平或论文的质量,而必须是由懂得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评价。 在中国,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上面,几乎没有人去关心期刊内容了。但是在美国,大家更关心基础研究,关心新科技的进展,关心新科技所带来的新工作,关心疾病治疗等等,这才是基础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基础研究是为了改变美国人民的生活。美国有很多著名期刊,比如《科学》,还有一些医学期刊,这些期刊单纯地报道已经发生的基础研究。为了让世界知道作者或研究人员的成果,他们需要出版。所以文章就通过投稿、审稿以及出版来让大家知道,随之产生影响因子。在美国大家更关心的是基础研究而不是像爱思唯尔一样更关心影响因子。期刊出版商认为提高期刊影响力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出版期刊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它只不过是报道研究成果的一种手段,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因子上面是不正确的。 如果你做了正确的工作,做基础研究,你准备充分,条理清晰,然后成果出版,那么,被引频次高是必然的。相比研究期刊只是第二位的,出版期刊的目的是什么 ? 首先看期刊的出版标准,然后是出版内容。期刊中有什么文章?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原创的、变革性的内容?有一些改变科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大家才会对期刊感兴趣。如果没有这些,那它也就没有希望。因为报道新的、原创的、有趣的、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或是回顾以往的研究才是期刊的根本。所以,基于影响因子的科学评价体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5 结 语 通过对与 SCI 数据库荣誉副总裁 James Testa 先生 18 年交流、互访、会谈的回顾与总结。指出, SCI 引入 36 年来 已经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出版、促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份优秀的可以被 SCI 收录的期刊的基本条件是出版语言为英语、出版的及时性、发表优秀的基础研究论文、要符合基本的国际编辑出版规范、要有自己的学科或者地域特色、编辑部成员要有国际性。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编辑部要在吸引本国优秀论文的回归、提高出版效率上下功夫、编辑要有市场意识。政府要在加强基础研究上多投入,为办出好科技期刊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正确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编辑部不应该把期刊是否被 SCI 收录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 参考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614.shtm 任胜利 , 王宝庆 , 郭志明 , 等 .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 科学通报 , 2000,45(2):218~222 金碧辉 , 汪寿阳 , 任胜利 , 等 . 论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4):202~205 Rousseau R, 金碧辉 . 期刊评价: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4):1~6 任胜利 . 对 SCI 的认识与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1):5~8 朱国琴 .SCI 简介及如何向 SCI 源刊投稿 . 医学信息 ,2002, 15(7):449~451 王玉霞 , 印莉娟 .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 . 编辑学报 ,2006,18(s):172~173 王 瑜 , 吴琦磊 .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 SCI 的研究进展 . 现代情报 ,2010,30(12):130~133 史继红 , 李志平 . 加菲尔德博士三次中国之行及 SCI 在中国的影响 . 图书情报工作 , 2012, 56(8) :77~80 蒋国华 . 中国引入 SCI 三十年 -- 序 党亚茹教授《基于 ESI 的科学影响力分析》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8 , 9(5) :42 ~44 孟连生 . 中国科学引文分析 . 情报科学 ,1983,4 (1):11~21 孟连生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前景 . 高校文献信息学刊 ,1994,1(3/4): 230~234 师昌绪 , 田中卓 , 黄孝英,等 .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国际上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 . 科学通报 ,1997,42(8):888~893 RodneyChonka.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完善数据库选刊标准中有关中国期刊文献收录方针的进展报告与建议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11(1):8~11 郭志明 . 探讨我国科技期刊进入 SCI 的途径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7(S1):22~24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13 www.cas.cn/xw/yxdt/200704/t20070409_984123.shtml www.bps.cas.cn/wxqb/gzdt/200911/t20091105_2649144.html www.cae.cn/cae/html/main/col8/2013-04/12/20130412171418752894188_1.html 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3776.htm 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08075/40666.html aii.caas.net.cn/bsdt/hzjl/5449.htm www.sciencep.com/qiyedongtai/wosheyaowen/2011-12-09/312.html www.cepmg.com.cn/ywkz/201304/t20130418_1154073.htm qhxb.lib.tsinghua.edu.cn/news/default/48.aspx wwwNaNa.org.cn/zzs/new_index/zzsdt/2011211/1297389573290_1.html www.hust.edu.cn/content/content_21777.html cugnc.cug.edu.cn/cms/rmxw/1277.htm news.cuc.edu.cn/article/32639/ www.nbronline.cn/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140411030147001 shdx.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999267 news.hustonline.net/html/2013-5-28/88159.shtml www.lmars.whu.edu.cn/Detail.asp?IndexID=1id=2710 www.istic.ac.cn/EducationDetail.aspx?ArticleID=94188 www.sicls.ac.cn/new.asp?id=560 杨雷 , 颜帅 . 美国科技期刊出版一瞥 . 编辑学报 ,2010,22(6): 552~555 project.calis.edu.cn/huiyiziliao/meeting/meeting/newsdetail.asp?news_id=43 中国工程院院士、《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编委会主任周廉教授访问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7, 26(1): 封 3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代表团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7,26(6): 封 2 美国 SCI 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在京举行工作会谈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33(10):1120 石应江 , 殷为宏 . 期刊质量评估与科技期刊对策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4:237~239 石应江 , 殷为宏 . 知名度影响力高水平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走向世界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2:112~113 石应江 , 钱文霖 , 殷为宏 . 科技论文首页信息及功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3:158~160 石应江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办刊特色 . 报刊之友 ,2003,6:28~29 石应江 , 李哲 , 翟惠玲 , 等 . 科技期刊办刊的几个误区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3:311~313 李哲 , 石应江 . 有效传播 —— 科技期刊面向国际的一项重要措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5:903~906 李哲 , 石应江 . 中英双语 网络出版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探索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5:678~680 Jim Testa. TheThomson Reuters Journal Selection Process. http://wokinfo.com/essays/journal-selection-process/ JamesTesta.ISI 数据库 —— 学术期刊及网站的选择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0,11(6):349~352 郑晓南 , 林跃 , 邹栩 .ISI 数据库与 SCI 选刊标准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1999,10(2):108~110 RandySchekman. How journals like Nature,Cell and Science are damaging science .The Guardian,2013-12-09 http://thomsonreuters.cn/products/scholarone 王丹红 . 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期刊詹姆士 . 特斯特 : 成功期刊是这样炼成的 . 科学时报 ,2005-11-11 石应江 .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与中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 . 科技导报 ,2003(2):16~18 Garfield Eugene. Citationindexes for science. Science ,1955, 122(3159):108~111 SCI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pdf
个人分类: SCI材料科学|27769 次阅读|36 个评论
莫比乌斯带
benlion 2014-10-1 13:53
- 科学类型与建制 科学范式是研究方法体系,科学组织是管理模式。 自然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都是相同的观测事实、逻辑推导与预测的验证等,不同在于研究对象和科学组织的建制和模式。 小型科学与大型科学、工程科学与工业科学等,存在不同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小型科学的新思维、新方法的尝试程度较高,大型科学的仪器规模和研究组织的管理程度高,工程科学的特征是图纸的设计与施工,工业科学在于标准化和机械化的制造。 如,航天科学、核能科学等,往往属于国家乃至国际科学组织的管理模式。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探索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研究体系,目的就在于建立工业化科学模式,从而,能够标准化和规模化,开展疾病的机理分析和药物常规化筛选。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意在于全盘东欧化;然而,近现代科学和工业,从中国的工程范式和商业模式,到查理曼欧洲,而后,英美文化是发展的路径。 (中国-欧洲-英美-东亚) 经历文艺复兴(意)、宗教改革(德)、工业革命(英)和启蒙运动(法),西方文明,复兴了希腊 - 罗马和基督教早期文化,也研究与吸纳了中国 - 东方文化和技术的因素;因而,中国文明,必须建立在近现代欧美文化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往前发展。 跟踪西方科学的热点,可以提高论文影响因子,却未必掌握了科学的核心精神和方法;因而,必须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对象,深入探索现象后面的规律,才可能自成学派和开拓新的领域,以及拥有属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天地。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APEC|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benlion 2014-9-16 11:49
目前,考虑筹建系统遗传学研究所,2009年申报香山科学系统遗传学会议,意在树立国际第1品牌,其实,如果采用1996年举办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的模式,也就成功举办了。 在2003年挪威成立整合遗传学研究中心之前的2002年,也email谈论过我的遗传学新概念,2003年我又在墨尔本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重新阐述。2005年法国发表系统遗传学论文,大约同期,美国Oak Ridge国家实验室、转基因动物研究Jackson实验室和UNC-Chapel Hill大学等建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中心,随后,丹麦、德国等和其它大学相应也建立了实验室。2008年美国举办了整合与系统遗传学会议和NIH成立了专项基金,2009年荷兰举办系统遗传学会议等,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成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我是约2008年开始检索国际上的系统生物学进展;然后,大规模阅读国际文献,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系统生物学 - 理论的数学、计算和网络生物学,技术的纳米、化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构成方法和技术;但是,系统遗传学机理 - 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应用,构成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核心。 因而,考虑筹备系统遗传学研究中心 - 实验室、数据库和工作室,开展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挖掘中国传统医学和天然药物资源,并形成个体化与转化医学的应用开发,建立国际化合作和国际化市场,推荐优秀人才到海外相关的关键和核心研究中心学习与研究等。 附、探索简史 1986年分辨进化与适应的概念不同,形成进化与发育的发生场(field)和拓扑学观念; 1988年形成心身(psychosomatic)相关和遗传与生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观念; 1992年形成细胞代谢、繁殖和应激的计算机模型观念; 1994年形成计算机科学与分子生物技术等整合的遗传学研究观念; 1996年阐述生物系统理论和系统生物工程; 1999年定义生物系统的科学 - 实验与计算生物学等结合的生物系统研究等; 2002年形成细胞动力学与自动化细胞的概念模型等。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2014y|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大学在国际教育竞争中的‘金钥匙’
热度 22 lin602 2014-8-23 10:56
现在上大学与我们七七级时上大学有很大差别了,我们那时候上大学没有人考虑到国外读大学的,最好的学生选择学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发达国家去读大学及研究生,甚至有的学生到国外读中学、小学。 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教育国际化是浩浩荡荡的潮流,就象现在的苹果手机、三星手机、小米手机流行于中国一样。而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是消失的曾经贵族。他们的品牌已经成了供堂上的‘牌位’了。这就是残酷的市场! 教育国际化,中国大学怎么办? 中国的大学到底如何在国际教育上进行竞争,如何生存下去?许多人是悲观的,甚至认为在发达国家教育面前无法生存,不堪一击。 我的看法是,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是: ‘性价比’ ! 发达国家的老牌大学教育质量是高,但是,他们的费用也高,中国及世界的富人们出得起这个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通人是支撑不了的。 我们不少同事、朋友送孩子到国外读大学,一般要准备150-200万人民币的总费用。试想,中国的富人、官人有这个钱,普通百姓及世界许多普通国民有多少比例能够支撑得住? 目前在中国读大学一般可能10万元人民币左右可以完成(这个数字我是估计的没有细算,欢迎指正)。10万元对普通百姓来说,能够支持的家庭就很多了,而印度、非洲及其他非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可以支持。 如果中国的大学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与教育质量,以优越的性价比参预国际竞争,不但留住许多国内的学生,还可以到不发达国家争取学生,也不排除发达国家的中下层的学生来中国接受教育。 刚开始经济上改革开放时,国人担忧,凭中国的科技中国产品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吗?三十多年的事实证明,不但中国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而且许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尽管目前的价位低,科技含量低。不过,有些有点科技含量的东西也慢慢进入国际市场了。例如:高铁、彩电等。 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要过份贬低自己,先‘活下去,再图发展,最后平等’。 但是,中国的大学必须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要充分发挥广大教授们的主观能动性,变革掉中国的‘计划教育、计划科研、计划人才’,让体制与教育与国际接轨,以优越的性价比在国际教育的市场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中国慢慢冒出几所世界顶级大学也不是不可能,可以考虑放开中国一些好的大学的收费策略,到国际上吸引优秀教授,引进国际教育理念 ,让其教育质量得到国际上承认,说不定有钱人家的小孩子还不愿意到国外去读大学呢。 而且一定要有自己大学的品牌及教育特色(不要错误解读这个词),以提高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 中国的产品已经走向世界,难道中国的大学教育就不能走向世界? 性价比,中国教育产品走向世界的金钥匙。
5192 次阅读|52 个评论
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逾越的军事障碍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8-6 08:21
国际货币地位如此诱人、如此显赫,令每个国家都怦然心动。然而,从一国的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并非随经济发展而自然加冕,在英镑和美元问鼎国际地位宝座的过程中,无不伴随着血雨腥风的军事角逐。虽然种族、语言相同的美英之间并未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主要国际货币,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导致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力量下降,殖民地大量丧失,综合实力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抗衡,这才不得不将国际货币地位拱手相让,成就了美元全球第一大国际货币的地位。 战争对于美元而言恐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美元戴上国际货币体系的王冠之后,又开始对美国的穷兵黩武予以惩罚。 20 世纪 50 年代的朝鲜战争, 70 年代的越南战争,大量消耗了美国的国力,使其黄金储备日渐减少,不能保证美元与黄金的正常兑换,因而危及美元的币值稳定性。 1971 年 8 月 15 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运行了 28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顿时瓦解。美国这种公开的背信弃义,如果没有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引来国际武装干涉也不足为奇。在美元地位节节败退的时候,美国再次以其军事力量为筹码, 1973 年在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中,与中东地区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国王定下盟约,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达成交易的条件便是沙特所有的石油出口交易都要与美元挂钩。意味着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又与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挂上了钩,从此,对全球经济最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石油成为了美元的货币锚,进而增强了美元作为第一国际货币的超级地位。 第一国际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好处,真正实现了“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美国人于是可以不计后果地超前消费,寅吃卯粮。正因为如此,对任何可能危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行径,美国都会神经过敏,千方百计对挑战者进行政治、军事、经济综合打击。美国的十一个航母编队,则是军事打击手段的真正倚持。 20 世纪 80 年代,凭借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日本在全球经济领域攻城掠地,美国则积累了巨大的贸易赤字,美元的国际货币声誉受到不利影响。 1985 年 9 月 22 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 G5 )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内容是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史称《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走入升值通道,日本政府也企图趁机实现日元国际化。当时,基于强劲的日元升值预期,国际社会对日元的接受程度确实大幅提高,日元结算一度超过全球贸易结算总额的 15% ,日元国际化进程似乎是顺风顺水。市场有不可更改的铁血规律,过度升值的日元狠狠打击了日本的实体经济,出口大幅下滑,企业大规模转移到海外,日本经济出现空心化,房地产泡沫巨大。尽管日本政府不断干预外汇市场,希望引导美元升值,以减轻日元升值的巨大伤害。但是日本的对手是美国,作为美国的军事附庸,日本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金融方面都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结局可想而知,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元快速国际化不到十年,日本泡沫经济彻底破灭,导致日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区人口总量达 3.74 亿,经济产值 8.84 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货币,欧元已具备了与美元竞争的经济实力。当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欧元要得到各国的认同,要取代美元,需要时间和良好的国际接纳环境。很显然,美国不会给欧元这个强有力的挑战者任何时间与环境。就在欧元诞生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爆发,科索沃战争制造的恐慌使国际资本逃离欧洲,令欧元受到了严重打击,欧元兑美元的汇率由战前的 1.07 急跌至战后的 0.82 ,跌幅达到 30% 。一个币值下跌的新货币,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欧元因而一路跌跌撞撞,使用范围基本上固定在欧元区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使用程度很低。究其原因,欧洲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力量仍然不可小觑,足以和美国一比高下,但是其军事并不独立,依赖于美国主导的北约,这就注定了欧元无法挑战美元,不得不成为美元第一大附庸货币。 2003 年 1 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号召石油交易与美元脱钩,声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使用欧元计价结算,并希望各国更多地从波斯湾国家进口石油。如果萨达姆总统果真说到做到,美元挂在石油上的钩子就会松动,美元的币信、作为国际货币的交易功能都会受到打击,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 2 个月之后,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为借口发动了海湾战争,尽管至今美国也没有从伊拉克找到任何化学武器,但是伊拉克这个两河文明古国毁于战火,至今未能从政治动荡之中恢复过来,萨达姆本人也身受绞刑并被录相播出。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人们,霸权货币的更替从来没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没有独立的强大军事力量做支持去追逐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最终的结局或者沦为霸权货币的傀儡附庸,或者引致军事、经济等各种打击而身死名灭。 本文摘编自涂永红、戴稳胜著《 大国货币 I I 军事篇》,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 ID : sciencepress-cspm或 “ 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40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出版机制与快速共享共用策略-博士后出站
热度 2 wzjeditor 2014-7-21 14:51
内容摘要 在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科技信息的共享共用问题日益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报告从科技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开放存取 (Open Acess, OA) 以及新媒体融合四个方面调查研究了科技论文传播的现状与趋势。 以PLoS ONE 和国际英文刊 IJABE 为典型 案例,调查分析了开放存取期刊国际化出版策略,包括 出版语言国际化、出版周期国际化、作者队伍国际化、编委构成国际化、读者分布国际化和经营理念国际化 ,并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对国际知名大刊 Nature 、 Science 以及开放存取出版的新秀 PLoS ONE 的网络出版,从信息密度、信息广度、信息深度,信息报道角度以及信息传播速度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归纳了国际英文刊 IJABE 的网络化发展之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分别为以视频和图片信息为主的全媒体碎片化、科技内容的新闻化专题化和时间轴上的实时续写延伸、网络发行的精准推送和网络营销的 3+N 次售卖。把握好这三个节点,将为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经过多年的倡导,开放存取期刊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发展。在研究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现状基础上,介绍了 OA 的类型、 OA 期刊的版权等问题,并就保密、版权和专利权对学术成果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期待寻求利于基于开放存取的学术成果快速共享共用的新思路。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培育新媒体的肥沃土壤,学术成果传播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介。调查分析微博、微信、手机报、 LinkedIn 、 Twitter 和 Facebook 等新兴媒体与科技期刊的融合现状,并阐明了在线机构知识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提出了建立社会化知识库的构想。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开放存取;新媒体;知识库;学术成果 终稿20140716-博士后出站报告.pdf 【相关跃读】 抓住互联网思维的传统出版业将大有可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41377do=blogid=823051 学术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出版机制与快速共享共用策略-博士后出站报告 h 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13425.html Nature、Science及PLoS ONE网络出版现状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7116.html “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现状与策略”入选“2014新媒体蓝皮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6685.html 地铁路上读书与新媒体的来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0724.html 吴卓晶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3326 次阅读|4 个评论
6年前的一次大讨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怎么走?
xiaoyanghu 2014-5-27 19:48
才看见这则中国科学网新闻,是6年前的一次大讨论,现在依然很有借鉴作用,有空给自己好好看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0929.html
3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北京做实习的德国小伙子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4-5-11 06:47
昨天刚下飞机,实在懒得去买菜进厨房,就去小区边上的老家肉饼简单地吃了个晚饭。看到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老外,便跟他问了个好,小伙子也就跟我聊起来了。 原来他来自德意志,学的是国际商务,快硕士毕业了,来北京市实行半年。 似乎他对中国的印象还不错,对雾霾有点无可奈何,对2块钱的地铁赞不绝口。他说在中国极少有陌生人跟他搭话的,见到我主动找他聊天感到非常的惊喜。我告诉他这里的人英文口语都不好,而且都是天生的羞涩,呵呵。 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够主动去找他搭话。至少,我第一回知道了现在有德国学生会来中国实习。这是个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中国现在为各种国际交流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为外国人提供了很多工作的机会。除去环境污染和滋生腐败的制度,也许真有点大唐盛世的苗头了 ? 面对拥有各种优势的外国求职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和他们和平共处吗? :-) 至少,大家都将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国际化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7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部门与高校的国际化怎么办?
热度 20 ZhangSH62 2014-1-5 14:39
2014年1月5日。 一年多来,新一届领导实行了大量新的政策,要求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节俭、廉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深受民众欢迎。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也感觉轻松了,周末不用加班了,饭局明显减少了、脂肪肝减轻了。企业领导轻松了,不会有应接不暇的迎来送往,周末更是很少有各部门来打扰了,少有来电通知去买单了。 但是,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的政策往往一刀切,比如有关政策是制定给机关领导干部的,可是我们的上级部门将这些限制一刀切的架到了一线业务部门头上。比如,去年国务院要求机关削减行政经费5%,可是我们的科研经费也被扣去了5%;控制三公消费本来是政府机关的事,可是上级部门将我们一线部门都包括进来了,我们又没公车可坐,更没有行政经费给我们报饭票。只能将我们的国际合作活动进行大幅度压缩。比如国务院要求机关出国一次不能超过3国,一国不能超过6天。可是上级今年要求我们一国不能超过5天。我们一线人员出国大部分是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交流,压缩后好像省了钱,其实更主要是白跑了一趟,这个浪费没人关心了。如果去韩、日、东南亚,路上时间短,签证也容易一些,办完事就回来很正常,甚至开一天会当晚就可回,我们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外待着。去欧洲,路上来回各一天,那些国家我不知去了多少次,当初在那里工作时也没少走,没什么新鲜的,办完事就可回来了。但欧洲签证麻烦,如果一次不多办点事,马上就回,那机票钱和签证费花的真挺冤枉。去美国签证难,路上时间也长,要求5天之内,不但时差还没倒好,其实只能开3天会,想去合作单位就没时间了,要想去还得重新去一趟?再买一次机票?去南美、非洲就更别提了,路上来回4天,在那里就剩一天了。不知政策制定者是怎样考虑的。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出国了,什么国际化,只能倒退20年了。什么开放,只能等人家进来了。 如果是花国家行政拨款,减少也可以理解,可是我们一线科研人员很少有机会花国家行政经费。我们的出国经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科研项目的计划内国际合作经费,这些项目都是竞争性经费,并不是哪位老人家赏赐的,其国际合作工作也是当初承诺的任务,并未增加经费,因为都是原预算内的经费,现在只能尽量取消,该干的活儿也不干了。这个说与国家财政还算有点关系的话,那更多的是我们的企业合作收入,这些收入都是与国家财政不相干的,我们又不是盈利性企业,省下来有更好的用处吗?我们的老习惯是不浪费钱,这没错,但对人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就没人在意了。你引进了高级人才,想省钱不让他干活儿,但他闲在那里浪费了时间、白白付出了工资,这算不算一种浪费呢?为什么那么多海外人才回国之后就变得平庸了,是不是我们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国外经济困难时,也对出国有限制,那是靠经济政策,教授找不到经费资助,自然就不出去了。我们是靠行政管制,不管你有没有业务需要,有没有经费,都不可以出去,或强迫些压缩天数,靠的还是老一套,行政命令。本来国家出台政策是控制LD乱花钱的,到了LD那里就变成了限制基层业务工作了。本来上面号召联系群众,现在变成天天找群众开会,学习上级文件了。有关LD为什么不悄悄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真正的联系群众?我觉得现今领导做事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从自己做起,要求下边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由不得下边不执行,所以有关政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LD们应该了解这些核心思想,先管好自己,其他一切就好办了。 我们国家科研落后、教育落后,最主要的差距在国际化。在欧美日韩,甚至我国台湾、香港,一个教授每年出国开会、合作5、6次是很正常的,世界各国学者互相交流也很正常。台湾某大学一个系,20几个老师,毕业于世界十几个大学,他们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很频繁,而我们大陆某一985大学相同专业,几十个老师几乎都毕业于本校。我们的国际化先天不足。当然有些老师可能出国待过一两年了,但回来就不能出去了,交流慢慢就断了,同时,中国学者很少有机会在国际上展露头角,不出去怎会有机会呢? 前段见一个大学校长,日本一大学与他们交流频繁,日方校长希望来年中国校长去日方参加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但校长直接就拒了,中国校长两年才能出国一次,他两年内没有机会了。大学校长都不能出国交流,大学还能国际化吗?再说,为什么对校长按官员管理?你别给他厅局级待遇或副部级待遇他就不干了?校长下野不再去当官就没人干了?
1489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周末闲话-24:学术评估国际化刍议
热度 18 sqdai 2013-12-15 08:58
对于昨天的博文,博友们在跟帖中谈到了学术评估和教育评估问题,认为此问题与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有密切关系。我同意此说,并认为,为了做到学术评估的公平、公正、客观、优质,必须走评估国际化之路。 先说说身边的一个实例。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担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该杂志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版本,中文版创办于 1986 年,英文版名为“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创办于 1988 年。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同仁学术刊物,并非由某个学会主办,挂靠单位在财务上也不大包大揽,而是由几十个相关的高校和研究所形成的“办刊联合体”主办,财务问题由联合体集资解决,《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现已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经过二十多年的集体努力,“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先后成为 EI 和 SCI 源刊,境外来搞约占稿件总量的 30% ,在国际水动力学界已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正在竞争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英文刊物之一。 这一刊物的成功有多重因素,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坚持办刊国际化,并逐步实现了审稿国际化。现在每篇稿件有三位审稿人,其中 1~2 位在境外工作。有投稿经验的人都知道,国内审稿人的认真程度往往不如国外审稿人,审稿不甚细致,有时还带有“人情”成分,而国外审稿人更能坚持学术标准,审稿较为客观、公允:在境外审稿人的带动下,刊物的国内审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审稿国际化切实保证了刊登的稿件的质量,因此刊物的 SCI 的 IF 逐年上升,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从这一事例可见,学术评估国际化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我在香港访问期间注意到:香港的 RGC 基金项目一直是在国际化的环境下进行的。每份申请书有五位同行专家评审,申请者可提供世界上的同行专家名单,以供参考,当然,选择的决定权在 RGC 管理者的手里。这种评审一般来说较为公平、公正。我们的基金委在评审 NSFC 项目时能否仿而效之?有人会说, RGC 的申请书用的是英文,评审国际化较易实现; NSFC 申请书是中文的,洋人看不懂。然而,几十年来,在国外已涌现了一大批华裔专家,各门学科都有,不妨专门建立华裔专家库,让他们参加基金评审(特别是函审),岂非一举多得? 我有一位朋友,不久前从学校的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比较关注国内外的高校排名榜,在岗时出于职务需要,离岗后仍乐此不疲。他几次动员我一起研究个中原因。可惜我俗务缠身,加上缺乏足够的资料,一直没有做深入研究。经过大致了解,我发现高校排名标准的区别,是排名榜千差万别的缘由。大致说来,国内的排名颇受行政化之累。我注意过力学专业的全国排名情况,其中,排名标准有: 1 、教师阵容(如院士、杰青的人数;博士比例等等); 2 、教学质量(如精品课程数目;培养研究生人数等等); 3 、科研水平(如重要项目数; SCI 论文数等等); 4 、学科声誉。我觉得,这些标准有太多的形而上的成分,很不科学,且不可避免地有行政化趋势。而环顾境外的排名,更加注意学校或学科究竟产生了哪些有国际影响的成绩、成果或成就。当然,由于视角的区别,各种境外排名榜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总体来说,境内外的教育评估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行政化程度的差别。这一情况值得详察。 我认为,高校去行政化要采取扎扎实实的步骤,与其订立一些虚的章程,不如先解决好诸如学术评估和教育评估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写于 2013 年 12 月 15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6995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中国科协项目——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通知
Augsong 2013-11-6 14:09
各期刊编辑部及有关单位: 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刊物影响力,加快国际化办刊进程,航空学报杂志社在中国科协国际培训项目资助和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的支持下,兹定于2013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项目——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该会议旨在组织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学习和研讨国际一流期刊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深入细致地了解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应用,提升英文表达的国际认可度,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诚邀各学术期刊主编、编辑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届时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嘉宾及主题: 1. 肖 宏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 ——“如何提高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2. 石朝云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 ——“国内优秀稿件外流的对策分析” 3. 程 磊 Cell Research 编辑部主任 ——“如何放飞梦想、打造优秀期刊” 4. 安 瑞 《科学通报》编辑部主任 —— “科技期刊组稿约稿的新思路” 5. 蔡 斐 《航空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不断变革创新,打造充满活力的学术期刊” 6. 宁 笔 汤森路透科技信息服务公司业务总监 ——“关于期刊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7. Elsevier 出版集团两位知名出版人 —— “如何建立有效的编委会及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 “Elsevier Publisher 的职责和提供的服务” 8. 初晓英 The Charlesworth Group 运营副总经理 ——“国际期刊数字化出版最新模式介绍” 会议安排: 1. 时间:2013年11月6日报到;7日全天、8日上午会议交流;8日下午考察 2.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第八会议室 3. 费用:900元/人(含餐费、资料费、考察费),住宿费自理 4. 考察地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5. 报到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训中心一层大厅(见附件交通图) 报名方式: 请参会者于2013年10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送至会务组。 电子信箱: hkxb_peixun@163.com 或传真至010-82313502 联 系 人: 李世秋 010-82339316/15001087813 李明敏 010-82318016 苏 磊 010-82339316/15201640951 范真真 010-82314519 航空学报杂志社 2013-09-30 “科技期刊国际先进办刊模式研讨会”参会回执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邮编   姓名   职务   手机   性别   固定电话   Email   住宿 是否入住:  是 否 入住日期 离开日期 是否指定合住人: 住宿标准 北航培训中心 双人标间 : 280 元/间(含早餐); 单人间 : 260 元/间 (含早餐) 北航唯实酒店(五星) 双人标间: 558 元/间(不含早餐,早餐一位70元)(备注:此为会议协议价)
个人分类: 行业资讯|3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