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七年之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基金未中,七年之痒?
热度 19 刘全生 2013-8-16 15:41
万众瞩目的基金放榜了,这周基金委系统都被科研老小虫虫们给整瘫痪了,可见参与者之众多,人才之挤挤!昨日被科研科系统高亮的名字给高亮了大半天,今天就接受了早已有预感的冷水一瓢:我的基金再次败北了。 没啥好说的,愿赌服输吧!明年春播之际,可以省却一份煎熬,做点正事,不必如研究对象般搜肠刮肚咬文嚼字修修补补了。 毕业工作整七年了,申报国家基金也>7项次了,我的一厢情愿和如火热情,终究迎来了基金对我的痒痒难耐,明年连接触机会都不给了,不知以后可有“复合”之缘分了。 在我所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下,我只能说我真的尽力了!接触和对我有点了解的人,都认为我是块料,不应该是现在这个状态,虽然我有自知之明——他们的话加油之余兼顾补水,且包含对我现状的不解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但我只能尊重现实和自我。 或许是成熟了许多耐受性,或许是“泯灭”了一些脾性,更抑或是这7年来大大小小几十项次的申报得失经历,这样结果我现在都能淡定接受了。最初还会有些怨天尤人,但很快发现于事无补还自损精力,现已形成积极应对的心理常态了。努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去应对那些必须要面对的,尽力而为,不轻言量力而行即可。 也觉得自己日渐地被掏空,像去年直到年底12月才得知中了一个项目,如此险些光头的境遇已经昭示了自己已是“技穷疆驴”了,是时候该修整修整了。只是在其位须谋其政,需要一个无可厚非的理由,才能让自己好好的沉下来,静静的思考、凝练并继续充实。 蛮欣赏新浪网一位财经名博:做任何事都应有打着手电走夜路的踏实和敬畏,一米一米的照亮前方,一步一步的前行。 故乡美景(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随感杂想|6918 次阅读|56 个评论
[转载]爱情啊,爱情!多巴胺带来的“激情”!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12-4 15:23
瑞典科学家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爱情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多巴胺的强烈分泌,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疲倦感,所以大脑只好让那些化学成分自然新陈代谢,这样的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持续到三四年的时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不再,后果或者爱情归于平淡,或者干脆分道扬镳。如此说来,爱情的保质期只有三四年而已,所谓的“七年之痒”大概应该改为“四年之痒”吧。不过爱情本身就是激情而又短暂的,这不是杯具,并不是所有人都因为多巴胺的减少而选择分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还有责任、亲情、誓言、承诺,坚守着爱情和婚姻的更多是这些因素,不是电光火石一样的激情。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经营,共同的进步,爱情还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才是更广义的爱。借用一句严谨的表达,“当多巴胺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狂热地爱与被爱着,尽情享受爱的甜蜜;当多巴胺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坦然处之,仍然为爱奉献与努力,不离不弃。
23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蒂芙尼的早餐——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
热度 29 YC2011 2012-7-17 10:35
蒂芙尼的早餐——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
蒂芙尼的早餐——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 曾泳春 我竟然差点错过了这部电影,直到昨天才去看它,《蒂芙尼的早餐》。影片一开始,就看到了我很痴迷的纽约公寓的场景,与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七年之痒》的场景如此相似:干净的大街两旁,每个三层公寓的门口,是有着铁制扶手的精致的小台阶,小台阶的两旁,如果不是面对着大街,就应该是小花园了。阳光透过妩媚的树,洒在公寓的台阶上,这也是我魂牵梦绕的一种场景。 我喜欢一部电影,有时只是喜欢电影的场景,电影情节倒在其次。其实很多故事,一个短短的故事梗概、甚至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但一部电影,因为有场景,有演员的表演,有音乐,把情节烘托出来,才如此吸引我们。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纽约的公寓,就是我很痴迷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公寓通常有三层,从一个底门进去后。每一层公寓是个套房,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厨房,那种往上提就能打开探出头去的白色干净的窗户,还有窗外的防火楼梯。我喜欢那些位于墙外的铁梯,很浪漫很怀旧,给人很多遐想。 与《七年之痒》相比,《蒂芙尼的早餐》里公寓内的陈设,现代了很多,而我不太喜欢这样冷色调的屋子,我更喜欢《七年之痒》里那间有着华美家具的暖色调的屋子,更像是一个家。《七年之痒》里一楼的公寓还有一个院子,男主人公正坐在院子里天马行空地YY,一盆西红柿从二楼的阳台上掉了下来,随即,梦露美丽的脸从阳台往下俯视,同时把tomato念得如此令人销魂。 而奥黛丽赫本,却出现在《蒂芙尼的早餐》里。 奥黛丽赫本出演《罗马假日》时是23岁,那种无与伦比的少女的清丽,加上赫本与生俱来的高贵,那个形象在几代人的心中,不曾褪色,也无法颠覆。于是赫本以后出演任何角色,人们都不自觉地要跟《罗马假日》里的她比较一下,然后不禁叹息,这些形象都无法超越人们心中的那个《罗马假日》里的奥黛丽赫本。赫本似乎更适合少女形象,因为她的清瘦。她出演《蒂芙尼的早餐》时,已经30岁,眉宇间流露出来的一丝沧桑逃不过人们的眼睛。与《罗马假日》里的少女形象相比,赫本此时更显棱角分明,充满骨感。而我此时也更加怀念赫本最经典的少女形象,以及玛丽莲梦露丰满的女人形象。我一直觉得,梦露的容貌,就是女人的典范,虽然她并不显得高贵。从形象来说,梦露太完美了,柔和小巧的脸庞,极尽凹凸有致的身材,与赫本的棱角分明和骨感相比,梦露的女人形象,有一种从视觉到触觉的美感,她的娇憨和迷蒙的眼神,散发出一种神秘美丽的气息,她似乎就在你眼前,但你却不知道下一秒,她的眼神又飘去了哪里,你永远在追随她的眼神,直到心力交瘁。 但奥黛丽赫本,就要坚毅多了。她有着坚定明亮 的眼神,她适合站在某个地方,纹丝不动,而不像梦露那样,始终像只猫一样慵懒地卧着。所以,我觉得梦露比赫本更适合出演《蒂芙尼的早餐》,而事实上,这部电影本来也是邀请了梦露来出演的。然而最终是赫本出演了。人们在克服了一开场对这个形象与想象中不符的不适直到适应过程后,逐渐喜欢上了赫本的这个形象。如果说,在《罗马假日》里,与成熟的派克在一起,赫本小鸟依人的可人形象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在《蒂芙尼的早餐》中,赫本在形象上显得比男主角成熟,她无法再继续那种柔弱无辜纯洁的小鸟依人形象,而这正好切中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两个以与有钱异性交往而生存的可怜虫,他们谁也依靠不了谁。在很多幻想破灭了以后,他们逐渐相爱,而这种相爱,来自惺惺相惜——这是我认为最靠不住的一种相爱模式,因为惺惺相惜的背后,是一种无奈,在所有的路都行不通了以后,发现彼此都处于这样的困境,那么,让我们相爱,免得你越来越像无赖。 惺惺相惜的爱情,是一种经过了思考的爱情。我今天再谈这个话题,似乎从来没变过我的想法——爱情应该是不假思索的。我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展开,因为我知道理性之人会对不假思索产生爱情的源项(source)产生怀疑。假设爱情的产生是一个动力学的过程,那么位于方程右边的源项,应该是直觉,由对方的味道产生的直觉。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里有一句台词,“When love comes, you can't just sit here and analyse.”体现了感性之人对理性之人爱情观的一种迷惘。在感性之人看来,爱情就是一见钟情飞奔入怀紧紧拥抱永不分离,而对理性之人来说,爱情是需要仔细分析的,以免出错。这世上有太多的不对称,我们相信,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当你深思熟虑后的爱情,与我凭味道和直觉一眼就确认的爱情终于走到同一轨道时,这是理性的平均值与感性的脉动值的叠加,这就是真实的爱情。 回到《蒂芙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与年轻的男主人公的爱情,与其说是一种爱情,不如说是一种相互拥有的需要。在喧闹而冰冷的纽约都市里,两个并不坚强的人,经过种种波折和磨难,在倾盆大雨里紧紧相拥——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不管我们是否相爱。 蒂芙尼的早餐主题曲,《 moon river》。 罗 马Spain Steps,《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坐在这里,格里高利派克装模作样地走过来说:这么巧,又遇见你? 没有拍到蒂芙尼,这是苏黎世Bahnhof大街的卡地亚 纽约,外墙有着防火梯的楼房,很怀旧 NC State,与纽约公寓相似的二层公寓,门外有铁质扶手的小台阶,我喜欢这些洒满阳光的小台阶
14307 次阅读|59 个评论
[转载]七年之痒(六):当局者迷 精选
dongzg101 2011-8-23 18:04
七年之痒(六):当局者迷 精选 已有 2326 次阅读 2011-8-23 09:33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七年之痒 与人发生了正面的冲突而且自己有所失态,这在我回来工作之后是第一次。我在反思到底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科长所作所为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与我何冤何仇?根本就不认识我这一个草根。学校这么多教师,也没见到把谁饿死了。显然,问题还是在我的身上。 生存依旧如故。我租住的公寓旁边有很多同学校老师,很多人的小孩都和我的小孩一样,每天早上和父母来学校旁边的小学上学。于是,有好心的家长联系了一辆小巴,希望让小孩子能够集体接送,每周派一位家长随车值班。这样,我省去了很多事情,而且小孩也不怕刮风下雨。在和这些家长的联系交往中,我认识了一位非常好的朋友 -L 老师。 L 老师住在和我租住公寓一墙之隔的小区,这个小区是全新的。最令我羡慕的是,他的房子是自己买的。他是文科的,与他的交谈深深的改变了我的认识。他象大哥一般关心和照顾我,重要的是,他支持和鼓励我要坚持下去。那个时候,有一段时间,我狠心的将小女儿送回了老家(现在想来,这是一段罪过)。我的大女儿和他的孩子每天都坐校车。他看到我们工作很苦,就叫我女儿下午乘校车回家后,直接去他家吃晚饭。晚上我们回家了,再把女儿接回家。我女儿到现在还深深的记着 L 老师家里的浓浓的鸡汤。 和 L 老师的交往让我的思路不那么狭窄。我是工科的,思维方式有些单一,看问题容易表面化。 L 老师和我无话不说。他说:我们(文科)开来,你们(工科的老师)这些人就是有一计之长的傻瓜。学校提供给你的是一个平台,你是依托这个平台工作的。发给你的工资是最基本的保命钱。你回国第一学期没有一节课,学校不也给你发着工资。学校派给你的每一个工作,比如上课,学校都会给你发钱的,虽然课时费不高。没有人要求你坐班,也没有要求你打卡(指企业上下班刷卡),学校给你的就是自由。给高校老师涨工资,这几乎没有可能。教师是很大的一个群体,全国有几百几千万。为什么给教师涨工资?全国哪个行业不重要?你完全没有理解高校、特别是 985 高校。这些学校实质上承担了国家在教育和培养顶级人才方面的任务,当然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科研水平。 985 高校提供给你的是一个很高的平台,你必须要证明你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只能被淘汰。目前生活的窘迫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你已经有了一个 NSFC 了,关键是你所在的学科是全国第一,有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实验设备,有那么多的大牛。。。不要抱怨什么,坚持住,好好干。你留过洋,为人又比较谦和,与人交往界面比较友善,我看好你。 我和他谈到了和房产科长的冲突。他说:科长错了吗?没有,而且他真正给你说了实话,你应该感激他才是。 设身处地的为科长想一想,他确实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说错什么。如果说他有工作上的纰漏的话,可能是他或者他下面的人,应该给我的邮箱里面塞上一张房租涨价的条子。现在偶尔还在学校碰见他,但没有打过招呼。不知他是否还能记起很多年前为了 300 元房租和他拍桌子的愤青?说心里话,我现在真的是感谢他。 坚守!坚守!
11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浪漫天涯路
热度 2 hcrm 2011-4-26 11:25
不知不觉中,我和妻的婚姻已走过三个年头了,离七年之痒尚有时日。记得当初,我对她说:“我把结婚看作是恋爱的开始。” 时至今日,她曾不止一次地问我:“还记得当时的话么?” 一 说到恋爱时说过的话,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日久见真情。 然而,多长时间才算久?似乎没有一个定论。我们都急切地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可是,这就又需要智慧来认知和体味了。 很多人与幸福擦肩而过的原因,是他们不认识她,或者说对她有妄想,不愿意被冠之以“灰姑娘”。 与妻谈恋爱时,我听她讲过,最想去的地方是海南。我没问为什么?只是说将来一定带她去。 于是,新婚后三四天,我们背起行囊踏上了南下的旅程,到天涯海角去。 二 从武昌到湛江,我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整列车厢里,没有人为我们欢呼雀跃,快乐只属于我们俩。当然,也有一份沉寂。 透过车窗所能见到的,都是陌生地方并不陌生的景物,如同婚姻于我们是新鲜,于众多的人却为常事。不过,就此回想起来,依然那么亲切! 过柳州跨江大桥时,妻说她有同学在柳工,我对此只有两面针的遐想。另外,感觉阴雨朦胧中的这座城市,除了水便是笨重的钢铁。 谁都知道,铁轨是两条并列的线,由无数条短直的枕木连接着。但人们确乎只看到线的平行,对交错的条块视而不见。 三 到达湛江的时候,夜幕已降临。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坐上公交车,穿行于南方的都市,于霓虹闪烁处感受夏的清凉。这算浪漫吗? 在繁星点点的子夜,两个人站在异乡的郊外,等待旅行的列车到来,一生之中还会有吗?! 自湛江北站上火车,行至码头整列进海轮底,横渡琼州海峡,这让我和妻感觉十分新奇,特别是在大脑急速膨胀的零时。 尽管之前对海南进行了搜索了解,可是听对座的两个男生介绍时,原有的印象就不那么真切了。我们仿佛成了海上浮游的扁舟,不知将漂向何方? 四 列车登上海岛后,我们的脚仍然悬在空中,离地还有九万八千里。 听说车要过海口,沿海岸蜿蜒到三亚。可惜的是,这一切均行进在夜色中,我们沉睡在睡梦里。 踏上三亚的土地,启明星还在闪动。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 经受住的士司机的鼓噪,我和妻漫无目的地乘上了巴士,只想着等车到了市区再下,找一家价格和环境均宜的旅馆。 街道的情景与其他城市的迥异,无非多了一层南国的风味,尤其被晨风撩起时。 五 看了一家东北人开的旅馆后,我们决计找一家洁净的先住,毕竟旅行还需要放松心情。 放下行李,从现在都想不起名的宾馆出来,我们急切地寻找起海来,因为我从未见过大海。 按图索骥,或者说访仙问道,我们似乎是到了亚龙湾。随人流进去,海阔天空,阳光直射人的眼。 我和妻在沙滩上奔跑、嬉戏、留影,才真正有了开心的感觉。 我特意尝了下海水的味道,还真是涩。 这是我们的世界么?躺在海滩上,我想。 六 在妻的鼓动下,我平生第一次坐水上摩托,那种感觉叫风驰电掣,仿佛要平水而起,却又始终飞腾不起来。 即便如此,海风依然迷离了我们的双眼,海浪依然打湿了我们的衣衫,我和妻依然想飞跃幸福的彼岸。 还有一种感觉,叫心惊肉跳。从水上潜入水底,我们俨然又成了蛙人。只是大东海的水,没有亚龙湾的清澈。 海底的世界并非都是色彩斑斓,我和妻所目见的是灰色的礁石,然后是昏暗可怖的水下迷宫。 面朝大海,我们没有茫然,而是些许陌生与恐惧。 七 南国有椰树,长在大海边。 我和妻都是爱海的人,打小就惦念着她,梦想着有朝一日,畅游于海天之间。 海的色彩,海的声音,浸透在海风里、波浪中,激扬着海的浪漫。 我和妻就漫步在大海边。 从遥望蜈之洲岛的海滩,到侧目天涯海角的礁石,都留下了我们探寻的脚印。我们不仅仅是旅行者,我们还找到了“回家”的路,因为我们的祖先来自于大海深处。 我和妻迎着晚霞尽染的海风,站立在波涛汹涌的礁石上,感受着海的澎湃与激昂,歌吟着爱的坚贞与芬芳…… 八 没到三亚之前,我们想象它的夜色中,散布着海水的味道,还有夏的燥热。 而走在它的夜街上,经常有些凉意袭入胸怀,与闪烁的灯光及霓虹融化在了一起。 三亚的夜,有些撩人,人们徜徉于热带季风的空隙里,托起南国景象的迷离。 我和妻又一次不知身在何处?世界在为我们变幻时空,从北到东,从南到西,从梦幻到现实,剩下的便只是两个人的浪漫。 婚姻原比恋爱更多风情,如同这三亚的夜晚,我和妻无酒也醉诗。 九 记得离开三亚的那一天,天特别的蓝,蓝得让人发晕;椰树特别的婆娑,婆娑得令人心慌;海波特别的轻柔,轻柔得魂不守舍…… 即便在行进的途中,我们也没意识到,把剩余的时间投向海口,是重大的决策失误。 在海口的日子,我们似乎远离了海,一切又回归了尘嚣。然而,就是这尘世间的爱,纵使千年来都在翻版,心中那份纯真的烂漫,也会如春花般铺满我的窗前。 我和妻依旧想回到三亚看海。 2011 年 4 月 13 日 ,我们结婚三周年。
228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