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昆虫系统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7年学术年会“昆虫分类与区系”分组参会随想
zhuchaodong 2017-10-15 13:16
2017 年学术年会“昆虫分类与区系”分组参会随想 2017 年10月12-13,我作为会员代表,参加了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此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1200余名代表到会。会议期间,中国昆虫学会组织召开了九届六次全国理事扩大会议,产生了新一届常务理事。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二届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和终身荣誉奖,中国昆虫学会第八届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优秀学会工作者奖(附后)。 会议期间,我见到了很多前辈、老朋友。199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参加水生昆虫讲习班,就听说了程遐年先生。他和归鸿先生等都是江苏昆虫学会的前辈、同仁。这次有幸和老先生合影,交流。先生们为中国昆虫学事业和昆虫学会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年轻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获得昆虫学会的“终身成就奖”名至实归。我 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如殷子伟、邱见玥等。 他们对昆虫学的爱好、兴趣和全身心投入让我充满了敬意。我对大会组织安排的其它分组中很多学术报告,都有兴趣,并计划前往聆听。但是,昆虫分类、古昆虫学组的分组报告一旦开场,好奇心和工作兴趣就驱使我无法离开。在听取了全天的学术报告之后,个人有几点感受,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黄晓磊博士精彩报告中 1、 设立研究生优秀报告奖。 我们分组的一等奖授予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花保桢实验室的苗颖同学。对此,听取了一天报告的正教授们,都一致同意提名。她的报告题目“长翅目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研究”属于经典的细胞遗传学范畴。了解昆虫染色体工作的同事都清楚:昆虫染色体制备是该项工作中的核心步骤。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细胞培养和分裂相的确定。我听完她的报告,就非常好奇她如何能够在几年之内能够获得60余条长翅目昆虫的染色体分带数据,并开展系统学研究。自然,实验室的前期积累为她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她的回答,让听众明白长翅目定点观测和饲养,让她可以绕过细胞培养这个难点,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获得好的分裂相。因此,长期坚持野外饲养和定点观测,花保桢实验室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物学信息,也为昆虫整合系统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等奖获得者,北京林业大学张东实验室李心钰同学的工作,“专性寄生胃蝇属关键形态的适应演化”,也让我有类似的心得。张东博士带领他的研究生长期驻点在新疆,开展专性寄生胃蝇属的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陈莎同学则研究化石昆虫,“竹节虫目化石研究进展”。相较于现生昆虫,从化石中获取形态学性状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获取较少的数据;而获得生物学信息,就需要对现生昆虫和植物学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思考。 苗颖报告 2、 加强科普宣传。 来自西北大学的谭江丽博士,以“探巢识胡蜂”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胡蜂总科昆虫。作为社会昆虫之一,胡蜂总科中有些非常具有攻击性的类群。每年,中国消防武警系统,都有在处理胡蜂蜂巢过程伤亡的报道。作为昆虫分类学和野外工作者,对胡蜂也会有较多的接触机会。我个人在广西弄岗野外采集的过程中,就曾经网扫,惹怒了小河沟边的一窝马蜂。江丽博士通过科普的方式,即传播了胡蜂总科蜂巢的科学知识,也告诫大家远离胡蜂,注意安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世宏实验室的阮用颖同学,报告了“中国跳甲亚科系统学及形态学研究”。我第一次注意到跳甲的弹跳结构如此巧妙、强大。实际上,每位不同类群的昆虫分类学者,除了发表新物种、新纪录物种,对研究对象都有他人无法替代知识。这些类群背后,都有常人不了解的生物学故事。科学网、微博、微信群、QQ群为我们传播科学知识和科研故事,提供了无尽空间和优越条件。听完他们的报告,我都科普有了新的认识,并建议他们把掌握的知识、经历和故事,通过科学网等方式,更加广泛地传播给社会。 谭江丽报告 3、 报告和国际学术圈接轨。 来自河北大学的任国栋教授实验室的李秀敏博士和白兴龙同学分别作了“泛喜马拉雅地区琵甲族分子系统发育初步研究”和“中国刺甲族分类及修订(鞘翅目:拟步甲科)”的报告。他们和其他几位同仁的报告,均有中英文,值得推介。现在在乔格侠主任和任东主任等推动下,昆虫分类区系以“昆虫系统学”的话题逐步走向国际化。实际上,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本身就是国际事务:除了特有物种,大部分昆虫都没有国界;大量模式标本和定名人都分布在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研究院所和博物馆)里;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如Zootaxa都是英文版。在后续的“昆虫系统学”研讨会中,我们提倡三种模式的报告:1)英文PPT,英文报告;2)英文PPT,中文报告;3)中文PPT,英文报告。这样,我们中国昆虫系统学才有可能吸引周边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专家学者,共推昆虫事业发展。另外,这两个报告背后都凝聚着任国栋教授及其实验室对青藏高原昆虫区系的研究兴趣和投入的心血。任老师长期驱车自驾,和实验室成员奔波在高原上,寻访奇昆怪虫,值得我辈学习。 李秀敏报告 4、 研讨环节有待完善。 本次会议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墙报数量较大,内容设计美观。分类与区系部分则墙报较少,而报告较多,时间安排紧凑,很难有足够的提问和讨论时间。从本次报告的题目、内容和听众反映情况来看,很多报告人和研究生是带着问题来参加会议的。尤其是这次分组报告,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技术广泛,已经不仅仅限于一个类群或区系,存在一些共性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实验和计算技术解决问题,还能够设计新的方案和思路,展现了成熟的学术自信。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程瑞博士报告,“线粒体全基因组揭示 Biston 三种尺蛾的种间关系”为例。她的研究中就涉及到广布物种的成种问题。这些物种是否存在杂交成种?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能否解释现有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不妨后续会议,考虑增加一些墙报,精选一些报告,便于安排讨论环节。当然,也有例外一种选项,可以考虑。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张冠阳博士基于网络试验了网络直播学术报告的方法。他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科学嘎嘎会”。科学嘎嘎会的名字初衷很简单。嘎嘎是个象声词,小鸭子的叫声。希望大家在这里可以像欢快的小鸭子一样愉快地谈科学,学科学(转自科学嘎嘎会创建者,科学嘎嘎会第一任群主:冠阳)。我观看了冠阳上传的第一期学术报告录像,感觉报告带来的学术意味浓厚、提问环节气氛非常活跃。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的思维,需要有发声的平台,值得鼓励和推介。他们拥有最投入的精力、最好奇的问题和最无边界的话题,推动报告人去思考,也会推动昆虫系统学的进步。 大会墙报展区 5、传粉昆虫学受到更多关注。 今年6月,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了第二届“传粉昆虫学术论坛”。本次分组中,我没有再组织传粉昆虫相关报告。但是,受撰写组委托,我作了“传粉昆虫学研究进展”报告。在出发去厦门之前,我注意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等传粉昆虫最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向会务组提交报告PPT之前,我们及时整合了这些最新研究进展,得到了同仁们的关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浙江大学的程家安教授在会间,和我们几个人交流他的想法和控制实验的思路。我们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和欧美很多地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土壤金属和水质污染、农药等对传粉昆虫是否有影响?大量的传粉昆虫,特别是独栖蜂筑巢在土壤中。土壤中金属和水质污染、农药残留应该会对这些大地居民产生影响。这些需要较长期的科学数据积累,才能说明问题。我也相信在前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传粉昆虫学工作队伍会逐步壮大! 分组报告安排 昆虫分类、古昆虫学组 召集人: 乔格侠13683266183;任东13661048193;朱朝东18911055308 地 点: 序号 时 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单 位 1 8:30-9:00 中国青藏高原寄蝇多样性与分布 张春田 沈阳师范大学 2 9:00-9:10 Total-evidence phylogeny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he classical Gondwanan moss-bugs (Insecta: Hemiptera: Coleorrhyncha: Peloridiidae) 叶 瑱 南开大学 3 9:10-9:20 蚜虫类与寄主植物和内共生菌的演化关系——以大蚜亚科为例 陈 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4 9:20-9:30 Diversity of species pairs and patterns of interactions in aphid-ant mutualistic relationships Junaid Ali Siddiqui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 9:30-9:40 线粒体全基因组揭示Biston三种尺蛾的种间关系 程 瑞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6 9:40-9:50 内蒙古阴山山脉及典型草原蝴蝶多样性观测调查 钱宏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 休息10分钟 7 10:00-10:30 一种社会性蚜虫的防御行为和功能形态学 黄晓磊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8 10:30-10:40 木虱类昆虫关键形态特征的演化 罗心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9 10:40-10:50 专性寄生胃蝇属关键形态的适应演化 李心钰 北京林业大学 10 10:50-11:00 甲虫后翅的形态功能学研究 任 静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1 11:00-11:10 金叶甲属两种昆虫胸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王谢爽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2 11:10-11:20 大豆蚜秋季蚜型的形态差异 王苏吉 东北农业大学 13 11:20-11:30 竹节虫目化石研究进展 陈 莎 首都师范大学 中午休息 14 14:00-14:30 文化昆虫学——新兴的特殊学科 任国栋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 14:30-14:40 昆虫新物种发表的现有模式——以ZooKeys为例 邓 鋆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6 14:40-14:50 中国黄色羽摇蚊 Chironomus flaviplumus 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描述及分子鉴定 陈 珊 上海海洋大学 17 14:50-15:00 麦蛾总科系统发育研究 王青云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 15:00-15:10 蝽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吴燕卓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15:10-15:20 泛喜马拉雅地区琵甲族分子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李秀敏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 15:20-15:30 Resolvin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Delphacini and Tropidocephalini (Hemiptera: Delphacidae: Delphacinae) as inferred from four genetic loci 黄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1 15:30-15:40 Sperm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Fulgoroidea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 江 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2 15:40-15:50 长翅目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研究 苗 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休息10分钟 23 16:00-16:10 看巢识胡蜂 谭江丽 西北大学 24 16:10-16:20 中国灶螽亚科Aemodogryllinae系统分类研究 秦艳艳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5 16:20-16:30 中国刺甲族分类及修订(鞘翅目:拟步甲科) 白兴龙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16:30-16:40 中国蜡螟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李 逸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7 16:40-16:50 中国跳甲亚科系统学及形态学研究 阮用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8 16:50-17:00 中国叩甲科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 刘 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9 17:00-17:10 东半球锥猎蝽亚科分类研究 赵嫕盛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0 17:10-17:20 中国片角叶蝉亚科分类研究(半翅目:叶蝉科) 薛清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组总结:评选研究生优秀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第二届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和终身荣誉奖 评选结果 终身成就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子忠: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教授 李丽英: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陈昌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郑乐怡: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教授 唐 觉: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 程遐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温廷桓:复旦大学教授 终身荣誉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杨有乾: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张汉鹄: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 中国昆虫学会第八届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 (按姓氏笔画排序): 卫 青: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王 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 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 张 江:湖北大学 教授 张苏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副研究员 郭兆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郭慧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黄 佳:浙江大学副教授 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优秀学会工作者奖评选结果 一等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叶恭银: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昆虫学会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朱朝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传粉昆虫副主任 张 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委会主任 张文庆:中山大学教授,中国昆虫学会昆虫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永安: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昆虫学会林业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 孟晓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赵云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昆虫科学编辑部副主编 赵彤言: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 侯有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中国昆虫学会外来入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莫建初: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昆虫学会城市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 二等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周忠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外来物种与检疫专业委员会秘书 唐庆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安徽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韩诗畴: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昆虫学会秘书长 魏永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秘书长
个人分类: 杂感|9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会议总结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8-2 19:48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围绕中国昆虫分类学每年举办,至今已经召开了第十五届系列会议,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近几年,中国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在类群标本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了其它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发掘出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报告人和听众交流越来越活跃,更多的年青学者和研究生对感兴趣的类群、报告内容和会议组织等方面积极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在总结中国昆虫学会前几届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的经验基础上,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过讨论,提议召开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并于2016年年底组建了研讨会组委会 。 在保持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特色的基础上,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将 : 1、 立足类群,加强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问题的交流与探讨; 2、 立足国内,和国际相关学会加强交流,提高国外学者参会比例,提高英文报告比例,推动会议国际化; 3、 立足学术,简化会议程序,争取两年举办一届,会议组织和国际相关学会接轨; 4、 立足学科,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 2017年7月29日,在顺利完成培训班之后, 第十 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暨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组委会和工作人员移师塔里木石油酒店, 参会代表报到。30-31日,组委会以邀请为主,自荐方式为辅,安排了8个特邀报告(40分钟)和25个会议报告(25分钟)。 特邀报告中,黄复生先生87岁高龄,围绕“ 西藏昆虫考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大家做了40分钟报告。他回顾了50年代至今的西藏昆虫考察和研究工作,并期待有更多、更好的分类与区系研究工作。他关于海拔分布、区系分布和驱动力的思考,现在听来依然值得后来人考虑。另外,他也结合他退休以后结合《中华大典-动物卷》和《古代动物学》的编研,介绍了他对物种和进化等基础概念的理解。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的Colin博士,结合蚜虫造瘿生物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特别强调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性。在蚜虫中,不同基因型能形成相似的虫瘿;相同的基因型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虫瘿。 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Conrad C. Labandeira 讨论了裸子植物传粉的四类模式,为从进化的角度深刻理解有花植物和传粉昆虫互作打开了古老的一扇窗口。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张冠阳博士围绕热带茧蜂拟态行为,对虫体不同部位的体色进行了划分和分析。在系统发育的框架下,他推断了这些体色之间的转换情况。天津师范大学的朱耿平副研究员,结合他在南开大学等不同研究单位的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经历,和同行分享了数据驱动的昆虫学研究思路。广西师范大学蚂蚁蚂蚁专家周善义教授,从国家一级保护昆虫金斑喙凤蝶研究的项目申请、生物学研究、野外考察和分子物种界定等不同环节,把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黄复生先生和彩万志教授 黄复生先生报告中 Colin博士介绍蚜虫生物学与系统学 Conrad C. Labandeira 讨论裸子植物传粉 模式 张冠阳博士讨论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拟态 朱耿平博士报告 蚂蚁教授周善义谈蝴蝶 我们还特邀了 两位昆虫系统学之外的专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Akihiro Nakamura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朱天琪博士。Aki以前是澳大利亚昆虫多样性教授Roger的研究生,一直参与森林大样地,特别是东南亚的工作。目前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他成长为林冠生态学的学科带头人。他特别期待有更多的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关注并加入到热带昆虫和林冠昆虫的研究工作中。天琪博士师从于马志明研究员和杨子恒教授,对马氏过程在种群遗传学研究和物种分化的应用颇有研究,并在Systematic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她对从事昆虫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课题非常感兴趣,并给予极大的支持。相信和其它理论和技术一样,林冠研究方法(塔吊)和概率理念(马氏过程)等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理解并接受,并推动学科的发展。 Aki博士开讲林冠研究 朱天琪博士讲物种概念 中国农业大学周欣教授等一批教授、副教授也结合自己研究的类群,分享了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宏条形码、条形码、化石、外部形态学数据在种群、物种和属上阶元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经验。部分学者拓展到仿生学和宏生态学等领域,如孙明霞博士对昆虫翅表的微纳米结构及其功能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报告;乔慧捷副研究员分享了数据和模型为核心的生物地理学与宏生态学进展。 乔慧捷博士做报告 尤其,要感谢陈学新教授强力支持,让他的学生给出了内容精彩、英文流畅的报告。 此次会议,共有10为报告人选择了英文报告;所有的报 告人提供了英文或双语PPT。Colin博士全程参与,Aki博士听了两天大部分的报告。通过和他们私下交流,他们认为此次会议报告反映出中国昆虫系统学方向有趣的研究工作。他们也非常期待能和中国学者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朱佳晨介绍她的分类学工作 近几届会议报告内容变化。很多年轻人在坚守分类学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接收了新的思路,作出了令人欣喜的工作。 两天的会议议程非常紧张。 相信大家在紧张的学术交流期间,各位参会代表既会见了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也能相互分享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带来的喜悦。 会议最后一个报告
9111 次阅读|4 个评论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散记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7-30 22:11
从负责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以来,我参与组织了几次分类与区系专业学术年会,并召集了首届生物系统学论坛(2016年)之后,我们一批同行越来越强烈感受到年轻人接受系统学概念、理论与方法培训的重要性,并多次讨论如何组织相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在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 古昆虫专业委员会、 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和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组织下, 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承办了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由于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设定的主要目的包括几个方面:1)培训青年人才;2)讲授新技术、新方法;3)逐步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授课和交流,培训班规模控制在30人左右。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邀请了南开大学谢强教授(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概念和理论体系)、首都师范大学张爱兵教授(分子分类学)、中国农业大学周欣教授(昆虫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美国史密斯研究所Paul Frandsen博士(昆虫基因组信息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副研究员(昆虫三维重构与几何形态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Douglas Chesters副研究员(系统发育多样性信息学)、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朱天琪(物种分歧时间估计)。培训班以授课为主,兼顾软件上机操作。在单独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在28日下午培训结束后,安排了约40分钟的分组讨论,以加强学员和各个老师之间的交流。然后,参加培训班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学者代表,结合授课内容,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受大家的委托,我最后作了简短的培训班总结。最希望表达的就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59名学员。自然在动物研究所开班,也有所内的研究人员听会。多的时候,会场有80多人。他们有的已经是研究员、教授,有的还是就读的本科生。他们每个人对培训班都有自己的期盼。相信他们在紧张的三天学习中有所收获。 感谢所有的授课老师。他们在过去的几年内,都在不同的场合做过学术报告。但是学术报告,言简意赅,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是要点和进展。每位老师都试图在半天的时间内把他们的命题内容细细道来,精心准备了PPT和演示需要的软件资料。特别要感谢即将当母亲的朱天琪博士,带来她最新软件的思路和使用方法。尽管很多内容很难,但有了引导,自然有一部分年轻人坚持去使用、去领悟。早期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国内推广之初,也只有少量的青年学者获得精要,才有今日之局面。她发自内心对学科的热爱、对同门的关心与对同行的支持,让我和同事非常感动。 感谢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实验室梁爱萍研究员,代表实验室启动培训班。他的即兴发言,简短回顾了昆虫分类学、系统发育、进化生物学在过去100年来的发展和相互交融的历程。也要感谢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的几位主任,对培训班的鼓励、引导和支持。 自然培训班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国昆虫学会办公室、动物研究所和研究组各位同事的支持。在他们帮助下,培训班的财务收支和运行,都非常顺利。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首次培训班之后,自然也有些对后续活动的想法: 关于培训班主题。显然,从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现阶段最需要大力推动的是跨类群的昆虫系统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我们还要围绕昆虫系统学共有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坚持在国内学界推广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于培训班层次。由于近年来学科的演变,昆虫学专业院系比以前少了。但是,教科书知识为主的本科阶段仍然存在;课题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蓬勃发展。现在很难的培训内容,可能在2-5年之后,就会变成昆虫系统学常规内容。培训班需要立意高远,内容要具有冲击力,层次自然不能放低。 关于培训班方式。可以考虑五段式:第一段,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1-2小时);第二段,学生结合自己的题目,小组讨论,对特定的方向提出问题( 根据小组人数确定时间 );第三段,学生分别讲解自己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根据小组人数确定时间);第四段,教师讲授自己擅长工作(3小时),软件演示(1小时);第五段,学生和老师组成小组,修改研究案,并上机操作。根据这样的思路,自然三天太短,一周比较合适。 关于培训班授课老师。在首届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国内外术有专攻的同行, 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做好做精,争取竖起 一面 旗帜。
6786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会议日程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7-7-25 06:50
第十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暨首届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会议日程 2017 年 7 月 29-31 日 注册、报到:塔里木石油酒店 会务组联系人:周青松(电话 : 13269366765 )、杨雪美(电话 : 13552504452 )。 2017 年 7 月 30 日上午, 塔里木石油酒店会议厅(塔里木石油酒店对面) 开幕式 主持人: 卜文俊教授 领导致词 08:05-08:35 学术报告 主持人: 陈学新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特邀报告 报告时间 黄复生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西藏昆虫考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08:35-09:15 Colin Favret University of Montreal Neglected families: The biology, phylogenetics, and taxonomy of the aphids that lay eggs 09:15-09:55 茶歇 09:55-10:15 主持人: 谢强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周 欣 中国农业大学 毛翅目分子分类学与系统学:进展与展望 10:15-10:40 魏书军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进化、遗传与生态学的学科交叉:以西花蓟马与美国白蛾为例 10:40-11:05 陆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 Taxonomic study on Pompilidae from China 中国蛛蜂科分类研究 11:05-11:30 张梦靖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汗马保护区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初探 11:30-11:55 唐璞 浙江大学 Mitochondrial phylogenomics of the Hymenoptera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膜翅目系统发育研究 11:55-12:20 午餐: 12:20-13:35 (自助餐) 2017 年 7 月 30 日下午, 塔里木石油酒店会议厅(塔里木石油酒店对面) 主持人: 栾云霞研究员 报告人 工作单位 特邀报告 报告时间 Conrad C. Labandeira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Mid-Mesozoic pollination mechanisms 13:35-14:15 张冠阳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Explosive radiation of mimetic color forms in Neotropical braconids 14:15-14:55 茶 歇 14:55-15:15 主持人: 刘星月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周青松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食蚧蚜小蜂属寄生蜂 - 寄主关系及其种群分化研究 15:15-15:40 马 丽 云南农业大学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Sphecidae from China 中国泥蜂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15:40-16:05 姜 楠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雕尺蛾族系统发育学研究 16:05-16:30 茶 歇 16:30-16:50 主持人: 张爱兵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周志军 河北大学 中国螽斯物种分子界定与物种多样性 16:50-17:15 陈万君 中国科学院 上海植生所 Towards a better basal hexapods tree of life in phylogenomics era 17:15-17:40 崔 乐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赤金尺蛾属 Synegiodes Swinhoe, 1892 分类修订(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Sterrhinae ) 17:40-18:05 任明月 首都师范大学 中生代革翅目昆虫化石研究进展 18:05-18:30 李利梅 河北大学 异角花萤属及其近缘属比较形态与系统发育关系(鞘翅目:花萤科) 18:30-18:55 晚餐: 19:00-20:00 (自助餐) 2017 年 7 月 31 日上午, 塔里木石油酒店会议厅(塔里木石油酒店对面) 主持人: 王宗庆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特邀报告 报告时间 朱耿平 天津师范大学 Thinking ecological space in insect biogeographical study 08:30-09:10 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金斑喙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09:10-09:50 茶 歇 09:50-10:10 主持人: 魏书军副研究员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聂瑞娥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探究萤叶甲亚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鞘翅目:叶甲科) 10:10-10:35 朱佳晨 浙江大学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lysiini Leach 1815 (Hyemenopetra, Braconidae, Alysiinae) from China 10:35-11:00 周晓雪 首都师范大学 天蛾科翅的形态差异与林层高度相关性初步分析 11:00-11:25 关 蓓 河北大学 基于二代测序数据的日本条螽基因组中多态性 SSR 位点筛选 11:25-11:50 熊燕红 浙江大学 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Microgaster Latreille and Microplitis Föster (Hymenoptera: Braconidae: Microgastrinae) from China 11:50-12:15 午餐: 12:15-13:35 (自助餐) 2017 年 7 月 31 日下午, 塔里木石油酒店会议厅(塔里木石油酒店对面) 主持人: 周欣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Akihiro Nakamura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Invitation to forest canopy ecology: Global scal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13:35-14:15 朱天琪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带有化石校准的物种分化时间估计问题 Divergence times estimation with fossil calibration 14:15-14:40 茶 歇 14:40-15:00 主持人: 葛斯琴研究员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乔慧捷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Using data from related species to overcome spatial sampling bias and associated limitations in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15:00-15:25 张 丹 首都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色季拉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两种近缘夜蛾:褐风夜蛾和白点风夜蛾进化历史初步分析 15:25-15:50 钟海英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的比较研究 15:50-16:15 茶 歇 16:15-16:35 主持人: 杜予州教授 报告人 工作单位 大会报告 报告时间 李 虎 中国农业大学 结合化石和现生、形态和分子证据的石蛃目昆虫系统发育及起源研究 16:35-17:00 孙明霞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The wettability, adhesion and optics of nanostructured cicada wing surface 17:00-17:25 马 越 浙江大学 Ne regulates the strength of selection in insect mitochondrial genomes: examples of parasitism and eusociality 17:25-17:50 茶 歇 17:50-18:10 会议总结并闭幕 18:10-18:40 晚餐: 18:40-20:00 (自助餐) 2017 年 8 月 1 日 离会
5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报告人更新
zhuchaodong 2017-6-17 22:51
第十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 暨首届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会议通知-20170706更新.pdf 培训班通知-盖章版.pdf 注:会议规模:200-300人。敬请各位同行尽快注册。 注:学术 会议地点: 塔里木石油酒店电话:010-64870033-3100-310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5号 房间价格:标间会议协议价450元一天,含2份早餐 注:昆虫系统学培训班 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105 注:根据新的规定,从2017年7月1日起,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发票时需要提供发票抬头单位的税号,还烦请各位参会者提供一下自己所在单位的税号信息(不知道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咨询一下本单位财务处的老师)。 麻烦您回复税号的格式如下:姓名+单位+税号,谢谢。 两天日程,计划安排25-28个学术报告。 多种方式,鼓励英文交流:1)英文报告,英文PPT;或2)英文报告,中文PPT;或3)中文报告,英文PPT。 大会报告35分钟,提问5分钟;主题报告20分钟,提问5分钟;研究生报告15分钟,提问5分钟。 欢迎各位同行自荐和推荐报告人。名单和题目逐步更新中。 姓名 学位 职称 / 职务 工作单位 报告题目 学科方向 联系方式 陈万君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Towards a better basal hexapods tree of life in phylogenomics era 动物系统学 wjchen@sibs.ac.cn 崔乐 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赤金尺蛾属 Synegiodes Swinhoe, 1892分类修订(Lepidoptera, Geometridae, Sterrhinae) 昆虫系统学 cuile@ioz.ac.cn 关蓓 研究生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于二代测序数据的日本条螽基因组中多态性SSR位点筛选 昆虫系统学 beijiaerdegua@163.com 贺春玲 博士 副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 赤足木蜂的筑巢行为研究 hechunling68@126.com 黄复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西藏昆虫考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昆虫分类学 姜楠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雕尺蛾族系统发育学研究 昆虫系统学 jiangn@ioz.ac.cn 李利梅 研究生 河北大学 异角花萤属及其近缘属比较形态与系统发育关系(鞘翅目:花萤科) 昆虫系统学 695163750@qq.com 陆海霞 研究生 云南农业大学 Taxonomic study on Pompilidae from China 中国蛛蜂科分类研究 昆虫分类学 576956285@qq.com 马丽 博士 副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Sphecidae from China 中国泥蜂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昆虫分类学 maliwasps@aliyun.com 聂瑞娥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探究萤叶甲亚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鞘翅目:叶甲科) 昆虫系统学 niere@ioz.ac.cn 乔慧捷 博士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Using data from related species to overcome spatial sampling bias and associated limitations in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生物地理学 qiaohj@ioz.ac.cn 任明月 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 中生代革翅目昆虫化石研究进展 化石昆虫 852122699@qq.cm 孙明霞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The wettability, adhesion and optics of nanostructured cicada wing surface 昆虫系统学 sunmx@ioz.ac.cn 魏书军 博士 副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发生规律 农业昆虫学 唐璞 博士 助理研究员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4.0px 'Helvetica Neue'}span.s1 {font: 14.0px 'Helvetica Neue'} Mitochondrial phylogenomics of the Hymenoptera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膜翅目系统发育研究 昆虫系统学 杨洁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湛江实验站 中国野生蜜蜂遗传多样性与高原适应性进化研究 yangjie418529@163.com 岳巧云 博士 研究员 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检验检疫 张丹 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色季拉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两种近缘夜蛾:褐风夜蛾和白点风夜蛾进化历史初步分析 昆虫系统学 2824179082@qq.com 张冠阳 博士 博士后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Explosive radiation of mimetic color forms in Neotropical braconids 昆虫系统学 gyz151@gmail.com 张梦靖 研究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汗马保护区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初探 昆虫分类学 1103770362@qq.com 张维婷 助理研究员 河北地质大学 结合化石和现生、形态和分子证据的石蛃目昆虫系统发育及起源研究 化石昆虫 zhangweitinghao@163.com 钟海英 博士 助理研究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的比较研究 农业昆虫学 zhy8085@163.com 周善义 博士 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金斑喙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昆虫系统学 zhou5849192@163.com 周欣 博士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毛翅目分子分类学与系统学:进展与展望 分子系统学 xinzhou@cau.edu.cn 周晓雪 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 天蛾科翅的形态差异与林层高度相关性初步分析 昆虫系统学 2313824067@qq.com 周志军 博士 副教授 河北大学 中国螽斯物种分子界定与物种多样性 昆虫系统学 zhijunzhou@163.com 朱天琪 博士 助理研究 员 中国科学院 应 用数学研究所 分子物种定界与软件使用 进化生物 学 zhutq@amss.ac.cn Colin Favret 博士 教授 University of Montreal Neglected families: The biology, phylogenetics, and taxonomy of the aphids that lay eggs 昆虫系 统 学与多 样 性 ColinFavret@AphidNet.org Conrad C. Labandeira 博士 教授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Mid-Mesozoic Pollination Mechanisms 化石昆虫 labandec@si.edu NAKAMURA, Akihiro 博士 副研究 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纳热带 植物园 Invitation to forest canopy ecology: global scal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昆虫多 样 性 a.nakamura@xtbg.ac.cn
6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三轮通知)
zhuchaodong 2017-6-16 11:59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通知 (第三轮) 培训班通知-盖章版.pdf 注:会议规模:200-300人。敬请各位同行尽快注册。 注:昆虫系统学培训班 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105 注:学术 会议地点: 塔里木石油酒店电话:010-64870033-3100-310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5号 房间价格:标间会议协议价450元一天,含2份早餐 注:根据新的规定,从2017年7月1日起,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发票时需要提供发票抬头单位的税号,还烦请各位参会者提供一下自己所在单位的税号信息(不知道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咨询一下本单位财务处的老师)。 麻烦您回复税号的格式如下:姓名+单位+税号,谢谢。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 ” 旨在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促进青年学者的研究技能和科研思维的训练,推动昆虫学和进化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一、培训方式 培训的方式主要以短期封闭式集中培训。采用授课和互动式教学,专题讲座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设有现场模拟和专家点评等教学环节。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 2017 年 7 月 26 - 28 日 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5 号) 三、学员要求 适合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条件: 1. 专业背景:从事昆虫学、古生物学、动物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等各有关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生以及技术人员; 2. 英语要求:听力和口语水平能与国际专家交流; 3. 自备笔记本电脑,如需要可到指定网址预先下载安装相关培训软件。 四、培训费用、食宿安排 培训学费 : 2500 元 / 人,包括餐费、资料费等。 培训班发票由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因学会无 POS 机,请提前转账汇款。 银行汇款方式: 户 名: 中国昆虫学会 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帐 号: 0200004509089163471 汇款请注明“昆虫系统学培训班”注册费。 报到当日只收现金,如不能现金支付,请尽早转账,报到时领取发票。 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自行预订住宿。 住宿 : 1. 亚奥国际酒店,酒店位于 2008 北京奥运会场馆区内,酒店东侧为奥运会运动员村,紧邻奥林匹克公园以及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预订电话 : 010-64874433 。 2 . 7 天连锁酒店北京北沙滩店,地址 : 北京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 1 号院农机院西门(红星美凯龙北面)。预订电话 : 010-64870977 。 3 . 如家酒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店,地址 : 北京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 2 号。预订电话 : 010-52082998 。 4. 北京时尚东润快捷酒店 , 地址 : 北京朝阳区大屯路北沙滩桥东 66 号 。 预订电话 : 010-52071799 。 五、报名办法 国内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研究生报名参加本次培训班,请于 2017 年 6 月 30 日前将报名表电子版给报名处联系人。 联系人 : 白 明(电话 : 010-64807928 ;邮箱: baim@ioz.ac.cn ) 周青松(电话: 13269366765 ;邮箱: zhouqingsong@ioz.ac.cn ) 李 逸(电话: 18810983116 ;邮箱: liyi@ioz.ac.cn ) 六、结业证书 颁发 “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结业证书 ” 。 主办: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承办: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017 年 6 月 16 日 附件 1 :授课教师简介 周欣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从事昆虫生物多样性及演化生物学研究,涵盖宏观尺度的昆虫大支系演化开始、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分化、直至物种的形态及遗传多样性等多个层面的研究,曾在 Science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Genome Biology 、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GigaScience 、 Methods in Ecology andEvolution 等杂志发表文章。 张爱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种起源进化、生态、生物多样性评估、昆虫群落建成机制、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等。主要研究成果在进化、生态学 TOP 国际期刊发表,包括 SystematicBiology 、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 MolecularEcology 、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 Proceedingsof the Royal Society B 等。 白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从事推动经典分类学向现代形态分类学转化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在数据获取的现代化、性状模拟的现代化、数据分析的现代化、物种鉴定的现代化等方向。曾在 Current Biology 、 Gondwana Research 、 NatureCommunications 、 Frontiers in Zoology 、 Journal of SystematicPalaeontology 等杂志发表文章。 Douglas Chesters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工作。主要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建立数据整合和分析流程,对分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曾经在 Systematic Biology ( 3 篇)、 Methods in Ecology andEvolution ( 2 篇)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目前主要针对蜜蜂总科物种比较丰富的属,开展物种水平的研究。 谢强教授(南开大学) 主要从事半翅目分子系统学研究工作,但也涉及界、门、纲、目、科等高级阶元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曾在 Molecular Biology andEvolution 、 Cladistics 、 BMC Genomics 、 Bioinformatics 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目前主要以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多样性、基因组直同源基因注释、微并行计算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数据规模、数据质量、数据分析三个层面探索造成分子系统发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 朱天琪博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主要从事进化和遗传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工作。主要利用统计工具,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算法和软件,分析包括基因组数据在内的分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曾经在 Systematic Biology ( 3 篇)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Dr. Paul Frandsen (美国史密斯研究所) Dr. Paul is a research data scientist at the SmithsonianInstitution. 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deriving evolutionary insights from the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large genomic datasets. He is particularlyinterested in the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diversification of insects. He is amember of the 1,000 Insect TranscriptomeEvolution (1KITE) data analysis team where he is focused on model selectionfor phylogenomics and working on methods to integrate diverse data sets togenerate a comprehensive insect tree of life. Paul received his PhD fromRutgers University where he worked on the phylogenetics of caddisflies(Insecta: Trichoptera) and algorithms to automatically select phylogeneticmodels for large datasets. 附件 2 :日程(拟) 7 月 26 日 8:30-9:00 朱朝东 研究员 培训班背景介绍及昆虫学国内外动态前瞻 9:00-11:40 谢强 教授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时代的分类学派之争:未完待续 13:40-17:00 张爱兵 教授 分子系统学基本原理(包括常用建树方法 NJ 、 ML 、 MP 、 Bayesian 等)、系统发育常用 R 包简介,生物多样性与 DNA 条形码方法与应用 7 月 27 日 8:30-11:40 周欣 教授和 Frandsen 博士 转录组、基因组原理及数据分析简介 13:40-17:00 白明 博士 几何形态学和三维重建的原理及分析简介 7 月 28 日 8:30-11:40 Douglas Chesters 博士 分子分类和数据分析 13:40-15:00 朱天琪博士 化石校准的物种分化时间估计问题和软件使用 15:00-17:00 学员与专家讨论、点评与总结 附件 3 :培训班报名表 报名表 姓名 性别 职称 / 职务 工作单位及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QQ
7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二轮通知)
zhuchaodong 2017-6-16 11:56
第十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 暨首届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 通知 (第二轮)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会议通知-20170706更新.pdf 注:会议规模:200-300人。敬请各位同行尽快注册。 注:学术 会议地点: 塔里木石油酒店电话:010-64870033-3100-310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5号 房间价格:标间会议协议价450元一天,含2份早餐 注:昆虫系统学培训班 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105 注:根据新的规定,从2017年7月1日起,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发票时需要提供发票抬头单位的税号,还烦请各位参会者提供一下自己所在单位的税号信息(不知道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咨询一下本单位财务处的老师)。 麻烦您回复税号的格式如下:姓名+单位+税号,谢谢。 为了促进和探讨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发展战略、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第十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 暨首届 “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 拟于 2017 年 7 月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化石昆虫专业委员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承办。 1. 会议内容 学术交流: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古昆虫学、传粉昆虫学、昆虫多样性监测等不同昆虫学分支学科方向研究进展。 学术研讨: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发展战略、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思路。 学术培训:另见培训班通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061114.html )。 2. 会议时间 2017 年 7 月 29 日会议报到、注册; 2017 年 7 月 30-31 日学术交流、研讨; 2017 年 8 月 1 日离会。 3. 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市。具体地点待定。 为简化办会程序和支出,请自行安排交通和宾馆住宿事宜。敬请理解、支持。 4. 会议注册费 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差旅及食宿费用自理,会议注册费为 1200 元 / 人(学生 800 元 / 人),会议发票由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因学会无 POS 机,请提前转账汇款。 银行汇款方式: 户 名: 中国昆虫学会 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帐 号: 0200004509089163471 汇款请注明“昆虫系统学”会务费。 报到当日只收现金,如不能现金支付,请尽早转账,报到时领取发票。 5. 会议学术联系人 乔格侠、任东、卜文俊、朱朝东、刘星月、谢强、白明。 6. 会议注册联系人 周青松: zhouqingsong@ioz.ac.cn , 13269366765 李逸: liyi@ioz.ac.cn , 1881098311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5 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00101 ) 传真: 010-64807099 主办: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承办: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017 年 6 月 16 日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参会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 职务 工作单位及邮编 报告题目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注:敬请 6 月 30 日之前,便于会务组安排日程。
3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研讨会”通知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2-26 11:16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暨首届“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研讨会”通知 为了促进和探讨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发展战略、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暨首届“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研讨会”拟于2017年7月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化石昆虫专业委员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承办。 1. 会议内容 学术交流: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古昆虫学、传粉昆虫学、昆虫多样性监测等不同昆虫学分支学科方向研究进展。 学术研讨: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发展战略、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思路。 2. 会议时间 2017 年7月26-28日,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生物学培训班 2017 年7月29日会议报到、注册;30-31日学术交流、研讨;8月1日离会。 3. 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市。具体地点待定。 为简化办会程序和支出,请自行安排交通和宾馆住宿事宜。敬请理解、支持。 4. 会议注册费 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差旅及食宿费用自理,会议注册费为1500元/人(学生1000元/人),会议发票由中国昆虫学会开具。因学会无POS机,无法刷卡,请于现场缴纳现金注册。 5. 会议学术联系人 任东、 乔格侠、卜文俊、朱朝东、刘星月、谢强、白明 6. 培训班事项 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组织者:白明( baim@ioz.ac.cn ) 培训人员:张爱兵、白明、Douglas Chesters、Adam Slipinski 7. 会议注册联系人 周青松: zhouqingsong@ioz.ac.cn ,13269366765 戴情燕: daiqy@ioz.ac.cn ,1521084196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00101) 传真:010-64807099 主办: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 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承办: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017 年2月25日 研讨会参会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 职务 工作单位及邮编 报告题目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5404 次阅读|5 个评论
再读Willi Hennig:From Taxonomy to Phylogenetics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4-3-1 22:38
1993年,我被免试保送为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无脊椎动物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归鸿教授、苏翠荣(副)教授。从此以后,我就和生物系里的三本书,Invertebrate Zoology(Barnes)、The Insec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hapman)和Numerical Taxonomy(Sneath Sokal),以及Zoological Records结下了不解之缘。 Invertebrate Zoology图文并茂,给了我很多动物学的知识,也使我第一次了解到类群的起源和演化是如此的复杂而迷人。这是我到动物研究所读博士,有了借书证以后,借的第一本,也是借期最长的专业书籍。1994年暑假,我在南师大生物系新大楼南侧的平房内,反复研读了The Insec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而Numerical Taxonomy这本书几乎没有离开过我在南师期间的野外采集包。这本书当年让我有太多着迷的地方,希望能够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开展蜉蝣的分类工作。然而,真正在计算机上敲入命令,开始昆虫系统学探索,则还得归功于一个简单而神奇的软件, Hennig86 (Farris)。 1995年6月之前,我对昆虫分类学还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关于Hennig86的信息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丰富的野外经历给予了自己对许多昆虫的感性认识。这年我在浙江丽水龙泉山区的采集经历促成了我专业兴趣的转折点。回到南京之后,我下决心要继续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并分别给天津南开大学的郑乐怡教授、北京动物研究所的黄大卫研究员写信。郑先生是昆虫系统学的大家,给郑先生写过几次信,因此当时就直接咨询是否可能投考。但由于动物研究所的巨大科学声望,自己对黄老师也没有太多了解,因此就写信希望获取他1991年在《系统进化动物学论文集》对Hennig86程序的介绍。当时,郑先生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如常回复;黄老师则在寄送抽印本的同时,还手写了信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我到北京拜访了老师。此后,我对昆虫学的兴趣越发浓郁,同时搜索、慢慢阅读并试图理解Willi Hennig的工作。 近日收到2013年发表的关于Willi Hennig的一本书,From Taxonomy to Phylogenetics。开卷之初,突然发现,二十年以来,我对昆虫的兴趣从无到有、投师动物研究所、坚守昆虫系统学、培养博士后和研究生,竟无一不源于对Hennig关于分类学的革命性思路的好奇和学习。当和他同期的昆虫学家都在埋头研究一个个或新奇、或重要的物种时,Willi Hennig却犹如一个书呆子,在静静地思考,并谨慎而执着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他没有出生豪门,经历了二战,最后因开创了分支系统学而闻名于世。现在,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和共同祖先(Common ancestor)现在已经深入人心,被宏观和围观系统学家广为接受。他对系统学的贡献,可以和Aristotle、Linnaeus和Darwin其名(Quentin Leandro)。 每年新人进实验室,我都希望和他们聊聊兴趣培养于他们研究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在网络的帮助下,信息来源太丰富了,也很少有难以获得的思路或技术,可以让他们再有感慨、兴奋、享受了。当年我如果有今天的便利条件,以我兴趣之广泛,或许也早已迷失于网络之中。适逢今日,优秀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冬令营活动在动物研究所举办。非常羡慕这些更加年青的学子,能够有机会来到动物研究所,和导师面对面了解辉煌的学科历史、获知精彩的学科进展、憧憬充满未知的学科未来。祝福他们,相信至少有部分人,能够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工作有所准备,有所规划,寻觅到自己心仪的学科导师和方向。 Willi Hennig was not a hero, he was a simple man - possibly a 'nerd' (Yoon 2009: 240). 附部分信息: Willi Hennig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_Hennig 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1963.( 1963_Hening-phylogenetic systematics.pdf ) Cladistic Analysis or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 - A Reply to Ernst Mayr,1975.( 1975_A Reply to Ernst Mayr.pdf ) Willi Hennig and the Rise of Cladistics,2003.( 2003_Willi Hennig and the Rise of Cladistics.pdf ) Phylogenetics- Heed the father of cladistics,2013.( 2013_Phylogenetics- Heed the father of cladistics.pdf )
599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研究组Systematic Biology在线发表面向DNA数据库物种界定规程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2-3 22:46
论文在线发表,引用信息如下: A Protocol for Species Delineation of Public DNA Databases, Applied to the Insecta. Douglas Chesters; Chao-Dong Zhu Systematic Biology 2014; doi: 10.1093/sysbio/syu038 论文全文下载: 相关数据: http://datadryad.org/resource/doi:10.5061/dryad.k7t50 论文在线发表: Abstract: http://sysbio.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syu038?ijkey=tS8O8zuszBKwUulkeytype=ref PDF: http://sysbio.oxfordjournals.org/cgi/reprint/syu038?ijkey=tS8O8zuszBKwUulkeytype=ref 网站: phylolab.ioz.ac.cn 软件链接: 1、 Automated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Apoidea (bee) DNA sequences 2、 Multi-Gene DNA Barcoding for Arthropods (beta) 介绍 大量 DNA 条形码数据为实现快速物种界定提供了可能性,也带来了两个问题:1)基于单个位点信息的物种界定是否可靠?2)依据公共数据库信息,实现物种界定的可靠性有多高? MEE 论文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2041-210X.12104/abstract) 解决了多基因物种界定的全局参数优化 问题。我们 在提交MEE论文的前一天,也向另外一个专业杂志, Systematic Biology 提交了另外一篇论文。该论文最早的想法:飞速发展的测序技术至今测定了多少物种?公共数据库中有多少具有物种水平分类学信息的序列?这些分类学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物种界限?在无法完成形态分类学验证的情况下,如何基于多基因片段的信息,为无标记序列提供并验证物种分类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想法, Douglas Chesters 博士开发并测试了一套流程,把 MEE 论文的方法从蜜蜂总科进一步推广到昆虫纲,从少数几个基因片段推广到n个,以期获得更加普遍而可靠的结论。经过审稿人、编辑、副主编和主编的3轮密集审阅,我们收获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并规划了下一步工作。 公共 DNA 数据库中昆虫物种界定规程 公共 DNA 数据库中包含很多生物类群,为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来源。目前,基于分子数据的物种鉴别和界定工作已经逐步开展。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海量分子数据的同时,也导致很多研究人员无法为相关数据提供准确的分类学信息。这些分类信息不够完整的分子数据,阻碍了在物种一级水平上开展精细的数据挖掘。同时,基于较大数据库进行物种聚类研究,也需要整合多个基因片段,从而在数据结构和计算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作者研发了一种在分子序列数据库中界定物种的方法: 1) 首先获取所有昆虫的 DNA 序列,并对它们进行文本加工; 2) 根据一定的规则过滤掉重复数据; 3) 划分遗传位点 L ; 4) 根据每个位点信息,界定物种 S ; 5) 物种单元与位点相匹配,形成一组多位点物种界定的数据矩阵 L × S 。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聚类的方法将数据库划分为同源基因片段数据集。基于包含大部分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完成物种鉴定,并同时对物种单元名字赋予物种名。在物种聚类过程中,两两相似之处计算的复杂性的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中的 COI 位点。自主研发的软件解决了这个复杂的过程:在分类的体系内执行序列两两比对,且为不同阶元的序列标注分类信息。 该工作研究了 GenBank 中超过 24 个不同同源基因, 194000 个未带分类标签的序列,包含 41 525 个带分类标签的物种( 98.7% 从昆虫数据库中获得)。通过对每个位点的分层聚类,利用独立的最优参数,这些序列被分组到 59173 个基于单个位点的分子分类单元( MOTU )中。来自不同位点的 MOTU ,由多部匹配算法进行匹配。这样,位点之间形成不一致性最低的多位点单元。匹配后,我们 发现了在目前的昆虫数据库中,存在 78091 个基于多位点信息的 MOTU 。其中, 38 574 个单元包含物种分类学信息,而 34 891 个则没有包含物种分类标签 。 除了可以估算物种多样性,我们开发的规程还将促进现代序列数据集的物种界定。特别是 L × S 矩阵代表了后分类学思路,将可以解构种级元基因组数据。这些方法将可以在多个基因位点,甚至基因组水平提取大量数据,产生更多研究物种多样性的 L × S 矩阵,从而整合到后续的系统发育的流程。 上述研究成果,已经被Systematic Biology接收: 17-Jan-2013 Submitted 18-Apr-2013 Reject; resubmission encouraged 08-Aug-2013 Resubmission 21-Nov-2013 Accept with major revisions 06-Jan-2014 Resubmission of R1 14-Apr-2014 Accept with minor revision 19-Apr-2014 Resubmission of R2 28-Apr-2014 Accept pending receipt of final changes 29-Apr-2014 Resubmission of R3 10-May-2014 Accept, Production Checklist 11-June-2014 Awaiting Assignment to Batch 15-June-2014 Published on-line
个人分类: 论文简介|711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转:“第十一届昆虫区系分类与分布学术讨论会”第一轮通知
zhuchaodong 2011-3-29 09:13
关于“召开第十一届昆虫区系分类与分布学术讨论会”的通知尊敬的先生/女士:为了总结我国近年昆虫分类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促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经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区系分类专业委员会批准,第十一届全国昆虫区系分类学术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承办,定于2011年7月中旬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昆虫系统学二、会议时间2011年7月10日-7月13日(无采集活动)。三、论文出版或交流本届会议拟编辑论文摘要1册,进行会上交流。参会人员拟在会上作报告或利用墙报进行交流,请各位将其摘要在5月30日之前通过email送南开大学会务组。四、会务费于5月30日前交纳:普通代表800元/人,学生代表700元/人。于6月30日前交纳:普通代表900元/人,学生代表800元/人。报到时交纳:普通代表1000元/人,学生代表900元/人。食宿费及交通费自理。请拟参会人将回执通过email或邮局寄至南开大学,会务费可通过银行汇款或邮局两种方式寄至南开大学,以便与酒店签订会议用房协议。汇款后请将汇款金额和日期等信息告诉高翠青,(Email:gaocuiqing0813@yahoo.com.cn,或手机13512900431)以便备查和开发票。银行汇款:户名:高翠青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南开大学支行账号:6222601210008322853请注明:区系分类学术会议会务费(同时注明参会人姓名)邮局汇款:邮编300071汇款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四教学楼收款人:高翠青五、住房标准在南开大学校园内:明珠园:标准双人房,360元/天·间谊园:200元/天·间。以上住宿标准可能有一定比例的上下波动。会务组根据收到会务费及回执先后安排住房。预定房源不足时,会务组将作调整。六、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编300071联系人及电话:谢强13820121669,刘巍13602125316,于昕13752646617,高翠青13512900431传真:022-23506295电邮:qianxie@nankai.edu.cn,lw420@nankai.edu.cn,lannysummer@163.com, gaocuiqing0813@yahoo.com.cn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1年3月23日参加第十一届昆虫区系分类与分布学术讨论会回执(请于2011年5月30日前通过邮件发给会议联系人谢强qianxie@nankai.edu.cn,于昕lannysummer@163.com)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单位名称单位地址E-mail电话邮编会议期间住房标准合住/单独住参加会议发言题目参加会议墙报题目其他要求或建议
个人分类: 会议通知|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