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拉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作为牛顿的敌人,贝克莱够格吗?
热度 4 lev 2014-6-1 13:41
作为牛顿的敌人,贝克莱够格吗? 乔治·贝克莱主教 图片来源: Wikipedia 大约公元前 5 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门人希帕索斯( Hippasus )在利用毕达哥拉斯定理研究单位正方形(即边长为单位 1 的正方形)时,发现其对角线具有不可公度( commensuration )的性质,即无法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示。不可公约线段(数)的发现在学派内部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它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游荡在“教主”毕达哥拉斯亲手划定的数之疆域。希帕索斯的同门迅速集结到了捍卫师尊的旗帜下,他们谴责希帕索斯的大逆不道,羞辱他,囚禁他,最后把他投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那个致希帕索斯死命的数现在被表示为 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 irrational number )。也就是这个幽灵,令毕达哥拉斯学派陷入疯狂,进而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the first crisis of mathematics )。 两千多年后,第二个令人不安的“幽灵”出现了…… 1734 年,一部署名“渺小的哲学家” (the minute philosopher) 的哲学书正式出版,它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冗长题目:《 分析学家;或一篇致一位不信神数学家的论文,其中审查一下近代分析学的对象、原则及论断是不是比宗教的神秘、信仰的要点有更清晰的表达,或更明显的推理 》 ( The Analyst , subtitled a discourse a ddressed to an Infidel Mathematician , Wherein it is examined whether the Object, Principles, and Inferences of the modern Analysis are more distinctly conceived, or more evidently deduced, than Religious Mysteries and Points of Faith. ) 。这部书一时间成为了英伦上流社交圈的文化热点,因为再不学无术的贵族都能从题目看出作者的意图——对一个死人的攻击,“分析学家”或“数学家”以及“近代分析学”就是这位死人(可能还包括他的同道)与他的“流数术”,而所谓“不信神”云云则是野蛮人与卑贱者的标签。 这部书的作者 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 (1685~1753) 他当时的身份是爱尔兰基尔肯尼( Kilkenny in Ireland )教区主教,也是第二位应该进入科学史的高级神职人员(第一位当然是前辈阿奎那了)。在我们的历史或“哲学”书里他还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主观唯心主义者,按习惯还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反动透顶的”。但在这部书里,他的首要角色是一位严肃的数学家,科学巨人牛顿最可怕的敌人! 已在天堂安享永恒宁静的牛顿不幸收到了贝克莱主教的杀气腾腾的挑衅。 亲爱的牛顿, 请你诚恳地告诉我, 如果你还残存对信仰的敬畏。 你那自鸣得意的“瞬”, 究竟是何方神圣? 它飘然而来, 因为要作你的分母; 它离奇而逝, 因为要成全你的流数。 你不需要它, 就判处它死刑; 你需要它, 又召唤出它的亡灵。 亲爱的牛顿, 你为何假狂妄而行? 难道是, 包容一切的主, 纵容你恶心的巫术? 这一次,牛顿不得不沉默(他已经离世 7 年了……),但不是在沉默中享受。他似乎也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留下了无可奈何的苦笑。 这一次,他明白:贝克莱主教亮出那个“已死量的幽灵”,上帝不会再眷顾自己了…… 应该庆幸,当流数术或微积分背后的应用魔力还没有恶性膨胀,人类还没有对形而上的纯粹麻木不仁,有一个宣扬“存在即被感知”的贝克莱,出于一种不合时宜的动机,为即将到来的“数理时代”敲响了警钟—— 自以为是的人啊! 你们陶醉于拔地而起的广厦, 别忘了它虚弱的根基。 无数优秀的数学头脑将被卷入“第二次数学危机”( the second crisis of mathematics ),这场噩梦要持续到 20 世纪。 其实牛顿也是幸运的。多亏这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把不那么唯心的牛顿衬托得像一个进步的、革命的、甚至光芒万丈的唯物主义先锋。 有兴趣的朋友可查阅贝克莱主教的原作 The Analyst , subtitled a discourse a ddressed to an Infidel Mathematician , Wherein it is examined whether the Object, Principles, and Inferences of the modern Analysis are more distinctly conceived, or more evidently deduced, than Religious Mysteries and Points of Faith. Analyst.pdf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120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摩洛哥之行---阿特拉斯山(Atlas Mountain)
xuxfyuwp 2014-4-18 11:16
离城向南约5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阿特拉斯山(Atlas Mountain)了。 山顶海拔有4000多米,有人说峰顶终年积雪,不知是真是假,我确实没看到。从山脚下向上望去,没有雪的迹象。 进山后确实可以看到流水潺潺的小溪,这些水是由于山地抬升作用而产生的雨雪落下后汇集而成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水,才造就了山谷里的大片树林,形成了很好的局部绿色生态。在靠近撒哈拉大沙漠的地区,或许这也算是当地比较独特的风光了。 顺着小溪往山上走,可以发现一些类似于瀑布的景观。说是类似于,确实是与一般概念中的瀑布相差较远。当地人指点我们要去看瀑布,在山里转来转去,好不容易找到后多少有些失望,那点流水被称为瀑布实在勉强了些,但在当地能有这样的水系确实很难得了,所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些山泉确实能吸引到不少游客慕名前往。 实际上,马拉喀什城里的绿化也是依靠了这里的水,通过建暗沟引水进城,有点像我国新疆引天山水进行灌溉的坎儿井。 (原文写于2009-12-26 21:26:56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4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内布拉斯加][dvdscr.avi/1.37G][英语][美国][2013]
lcj2212916 2014-2-6 20:47
◎译名: 内布拉斯加/百万奖金梦(港) ◎片名: Nebraska (2013) ◎年代: 2013 ◎类型: 剧情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 2013-05-23(戛纳电影节) / 2013-11-22(美国) ◎片长: 110分钟 ◎导演: 亚历山大·佩恩 ◎编剧: Bob Nelson ◎主演: 布鲁斯·邓恩 / 威尔·福特 / 鲍勃·奥登科克 / 斯泰西·基齐 / 兰斯·霍华德 / 琼·斯奎布 ◎剧情介绍:   一个酒鬼深信自己中了100万美元的彩票大奖,为领奖他需要踏上一段从蒙大拿到内布拉斯加的漫长旅程。他的家人都不信他中了大奖,但他却固执己见,于是和他关系不佳的儿子只 能陪他一起去领奖,以免他在路上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这段旅程中两人果然遭遇了不少麻烦,这也拉近了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 获奖记录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第71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6319022
1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斯克奖预言诺贝尔奖 全中啦!
热度 10 xupeiyang 2013-10-7 18:33
拉斯克奖再度预言了诺奖 2013年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得主,都曾获得过拉斯克奖。 2002年,詹姆斯·罗斯曼携手兰迪·谢克曼获得拉斯克奖; 2013年,托马斯·苏德霍夫因在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背后的相关分子机器、调控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基础医学研究奖。 http://t.cn/z8KNriw 2013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科学家的科学贡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30850.html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430.shtm 美德两国科学家共享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从左至右)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    中新网 10月7日电 据外媒消息,10月7日,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获奖者为三人,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舒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细胞运输系统的膜融合。   据介绍,膜融合的发现表明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进行传递,细胞可以用这一过程来阻止它们的活动并且避免混乱。这一突破性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胰岛素释入血液时会有变化、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达,以及病毒感染细胞的方式。   据报道,三人现在都在美国大学工作。   接下来一周时间内,其他各个领域的多项诺贝尔奖将陆续颁发。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10-07/5347318.shtml?f=baidu 拉斯克 医学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有“美国的 诺贝尔奖 ”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阿尔伯特· 拉斯克(Albert Lasker)医学研究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1vqCqwU5H_k_gSEfhdO3K1C3KPE75RF5XWb2Fv0-t-w5jpgaZRG5Y3w8OnFDKJK8gF6IbKTNaW4qKv04JMYVK 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相关数据: 1、自1901年起,该 奖项 已颁发了103次。从1901年到现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其中有九年没有向任何人颁发奖项。原因可能是那些年份里,该领域可能并没有足够重要的发现和突破,因此自动顺延到下一年。 2、自1901年至2012年,已有201人获得这一奖项。 3、迄今该奖项颁发给单独个人的,共有38人。 4、截止目前,获得这一奖项的 女性人数 为10人。 5、弗雷德里克・班廷是迄今获得这一奖项最年轻的人,他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奖 生理学 或医学奖,获奖时是32岁。 6、弗朗西斯・佩顿・劳斯则是迄今获得这一奖项最年长的人。他在1966年获得该奖项时,已经87岁了。 7、该奖项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在57岁左右。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243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工耳蜗获2013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热度 5 xupeiyang 2013-9-10 15:14
人工耳蜗 (Cochlear Implant)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材料学、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 人工耳蜗 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 人工耳蜗 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2013年度拉斯克奖揭晓 5名科学家获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9/282328.shtm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currentwinners.htm 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名誉退休教授Graeme M. Clark、奥地利茵斯布鲁克MED-EL人工耳蜗公司的Ingeborg Hochmair和美国杜克大学的Blake S. Wilson。获奖理由是“现代人工耳蜗的研发——该装置为严重耳聋的人获得了听力”。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Graeme M. Clark教授的科学贡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23772.html Len Clamp of Charlotte, N.C., reacts with his son Grayson, 3, to hearing and seeing an electronic stuffed animal. Three researchers who were instrumental in developing cochlear implants that could help the profoundly deaf have received the 2013 Lasker Award for clinical research. ( Sara D. Davis / Associated Press / August 23 , 2013 ) Lasker Award: Cochlear implant pioneers took on 'impossible' task http://www.latimes.com/science/sciencenow/la-sci-sn-lasker-award-cochlear-implant-pioneers-deaf-hearing-20130909,0,3343436.story 人工耳蜗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检索用词 cochlear implants【mesh】 检索时间 2013年9月10日15时 检索结果 PUBMED数据库检索到相关文献6278篇。 分析结果如下: 研究主题领域 01. electrodes, implanted 6278 篇 100.000% 02. hearing aids 6278 篇 100.000% 03. cochlear implants 6278 篇 100.000% 04. electrodes 6278 篇 100.000% 05. hearing loss 3943 篇 62.807% 06. auditory perception 2770 篇 44.122% 07. deafness 2723 篇 43.374% 08. speech perception 1827 篇 29.102% 09. hearing tests 1488 篇 23.702% 10. cochlear implantation 1372 篇 21.854% 11. audiometry 1297 篇 20.659% 12. equipment design 1098 篇 17.490% 13. cochlea 926 篇 14.750% 14. electric stimulation 836 篇 13.316% 15. auditory threshold 809 篇 12.886% 16. treatment outcome 782 篇 12.456% 17. acoustic stimulation 757 篇 12.058% 18. prosthesis design 714 篇 11.373% 19. hearing loss, sensorineural 665 篇 10.593% 20. speech 597 篇 9.509% 21. follow-up studies 549 篇 8.745% 22. evoked potentials, auditory 546 篇 8.697% 23.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537 篇 8.554% 24. time factors 488 篇 7.773% 25. speech discrimination tests 473 篇 7.534% 26. age factors 460 篇 7.327% 27. hearing 431 篇 6.865% 28. retrospective studies 403 篇 6.419% 29. cochlear nerve 385 篇 6.133% 30. phonetics 372 篇 5.925% 31.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364 篇 5.798% 32. pitch perception 345 篇 5.495% 33. language development 308 篇 4.906% 34. temporal bone 292 篇 4.651% 35. noise 285 篇 4.540% 36.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281 篇 4.476% 37. evoked potentials, auditory, brain stem 268 篇 4.269% 38. questionnaires 268 篇 4.269% 39.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er-assisted 254 篇 4.046% 40. speech intelligibility 252 篇 4.014% 41. audiometry, pure-tone 240 篇 3.823% 42. loudness perception 216 篇 3.441% 43. speech acoustics 207 篇 3.297% 44. perceptual masking 207 篇 3.297% 45. analysis of variance 202 篇 3.218% 46. cats 202 篇 3.218% 47. speech production measurement 198 篇 3.154% 48. psychoacoustics 197 篇 3.138% 49. prospective studies 182 篇 2.899% 50. hearing loss, bilateral 177 篇 2.819% 论文作者分布 01. Clark GM 188 篇 2.995% 2013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Graeme M. Clark教授的论文最多。 请见分析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23772.html 03. Tyler RS 81 篇 1.290% 04. Gantz BJ 80 篇 1.274% 05. Laszig R 72 篇 1.147% 06. Battmer RD 70 篇 1.115% 07. Shepherd RK 64 篇 1.019% 08. Miyamoto RT 63 篇 1.004% 09. Pfingst BE 62 篇 0.988% 10. Cohen NL 61 篇 0.972% 11. Dowell RC 59 篇 0.940% 12. Zeng FG 56 篇 0.892% 13. Fu QJ 55 篇 0.876% 14. Chouard CH 55 篇 0.876% 15. House WF 53 篇 0.844% 16. Niparko JK 52 篇 0.828% 17. Meyer B 51 篇 0.812% 18. Papsin BC 51 篇 0.812% 19. Waltzman SB 50 篇 0.796% 20. Dorman MF 50 篇 0.796% 21. Pisoni DB 47 篇 0.749% 22. Shannon RV 47 篇 0.749% 23. Tong YC 45 篇 0.717% 24. Truy E 45 篇 0.717% 25. Osberger MJ 44 篇 0.701% 26. Rubinstein JT 44 篇 0.701% 27. Blamey PJ 44 篇 0.701% 28. Loizou PC 44 篇 0.701% 29. Balkany TJ 44 篇 0.701% 30. Abbas PJ 42 篇 0.669% 31. Gordon KA 41 篇 0.653% 32. Kirk KI 41 篇 0.653% 33. Frijns JH 41 篇 0.653% 34. Baumgartner WD 40 篇 0.637% 35. Wouters J 40 篇 0.637% 36. Dillier N 39 篇 0.621% 37. Roland JT 37 篇 0.589% 38. Skinner MW 36 篇 0.573% 39. Eisenberg LS 36 篇 0.573% 40. Gstoettner W 35 篇 0.558% 41. Svirsky MA 35 篇 0.558% 42. Aschendorff A 34 篇 0.542% 43. Fraysse B 34 篇 0.542% 44. Pelizzone M 33 篇 0.526% 45. O'Donoghue GM 33 篇 0.526% 46. Fugain C 32 篇 0.510% 47. Zwolan TA 32 篇 0.510% 48. Miller JM 32 篇 0.510% 49. Brown CJ 32 篇 0.510% 50. Busby PA 31 篇 0.494% 研究机构分布 01. university hospital 198 篇 3.154% 02.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94 篇 3.090% 03. university of iowa 190 篇 3.026% 04. house ear institute 115 篇 1.832% 0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06 篇 1.688% 06. indiana university 106 篇 1.688% 07. medical school 102 篇 1.625% 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92 篇 1.465% 09.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78 篇 1.242% 10. kresge hearing research institute 68 篇 1.083% 11.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56 篇 0.892% 12.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55 篇 0.876% 13.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52 篇 0.828% 14. 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 45 篇 0.717% 1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1 篇 0.653% 16.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41 篇 0.653% 17. university of toronto 39 篇 0.621% 18. medical university of hannover 39 篇 0.621% 19.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38 篇 0.605% 20.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36 篇 0.573% 21. university of miami ear institute 35 篇 0.558% 22. cochlear implant center 34 篇 0.542% 2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center 33 篇 0.526% 24. bionic ear institute 31 篇 0.494% 2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29 篇 0.462% 26. tel aviv university 29 篇 0.462% 27.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8 篇 0.446% 28.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6 篇 0.414% 2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26 篇 0.414% 30. university of iowa hospitals and clinics 25 篇 0.398% 31. 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 25 篇 0.398% 32. central institute for the deaf 25 篇 0.398% 33. mayo clinic 25 篇 0.398% 3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3 篇 0.366% 35. 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22 篇 0.350% 36. university hospital nijmegen 21 篇 0.335% 37. royal victorian eye and ear hospital 21 篇 0.335% 38. boys town national research hospital 20 篇 0.319% 39. advanced bionics corporation 20 篇 0.319% 40. university of vienna 20 篇 0.319% 41.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19 篇 0.303% 42.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19 篇 0.303% 43.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19 篇 0.303% 44. frankfurt am main 19 篇 0.303% 45. purdue university 18 篇 0.287% 46. otsu red cross hospital 17 篇 0.271% 47. 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17 篇 0.271% 48. cant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17 篇 0.271% 49. ear and throat hospital 14 篇 0.223% 50.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14 篇 0.223% 文献的期刊分布 01. Otol Neurotol 359 篇 5.718% 02. J Acoust Soc Am 349 篇 5.559% 03. Ear Hear 330 篇 5.256% 04.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Suppl 311 篇 4.954% 05. Adv Otorhinolaryngol 262 篇 4.173% 06. Hear Res 243 篇 3.871% 07. Laryngoscope 226 篇 3.600% 08. Cochlear Implants Int 211 篇 3.361% 09. Acta Otolaryngol 206 篇 3.281% 10. Am J Otol 193 篇 3.074% 11.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176 篇 2.803% 12.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48 篇 2.357% 13.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24 篇 1.975% 14. HNO 111 篇 1.768% 15. Int J Audiol 109 篇 1.736% 16. J Laryngol Otol 97 篇 1.545% 17. Audiol Neurootol 86 篇 1.370% 18. J Am Acad Audiol 82 篇 1.306% 19.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80 篇 1.274% 20. Laryngorhinootologie 72 篇 1.147% 21. Acta Otolaryngol Suppl 71 篇 1.131% 22. J Assoc Res Otolaryngol 66 篇 1.051% 23. IEEE Trans Biomed Eng 63 篇 1.004% 24. J Speech Lang Hear Res 58 篇 0.924% 25. 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 58 篇 0.924% 26.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56 篇 0.892% 27.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50 篇 0.796% 28. Rev Laryngol Otol Rhinol (Bord) 47 篇 0.749% 29. Ann Otolaryngol Chir Cervicofac 46 篇 0.733% 30. J Deaf Stud Deaf Educ 46 篇 0.733% 31. Ann N Y Acad Sci 40 篇 0.637% 32. Otolaryngol Pol 40 篇 0.637% 33. Nihon Jibiinkoka Gakkai Kaiho 39 篇 0.621% 34. Vestn Otorinolaringol 37 篇 0.589% 35.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37 篇 0.589% 36. Br J Audiol 35 篇 0.558% 37. Zhonghua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34 篇 0.542% 38. Am Ann Deaf 32 篇 0.510% 39. J Otolaryngol 32 篇 0.510% 40. 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30 篇 0.478% 41. J Speech Hear Res 30 篇 0.478% 42. Ear Nose Throat J 29 篇 0.462% 43. Trends Amplif 28 篇 0.446% 44. Acta Otorhinolaryngol Belg 27 篇 0.430% 45. Acta Otorrinolaringol Esp 27 篇 0.430% 46. Audiology 27 篇 0.430% 47. Lin Chuang Er Bi Yan Hou Ke Za Zhi 22 篇 0.350% 48. Scand Audiol Suppl 17 篇 0.271% 49. J Neurosci Methods 17 篇 0.271% 50. Ugeskr Laeger 17 篇 0.271% 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 01. 美国 1945 篇 30.981% 02. 德国 513 篇 8.171% 03. 英国 388 篇 6.180% 04. 澳大利亚 376 篇 5.989% 05. 法国 233 篇 3.711% 06. 日本 168 篇 2.676% 07. 加拿大 162 篇 2.580% 08. 中国大陆 142 篇 2.262% 09. 荷兰 140 篇 2.230% 10. 意大利 109 篇 1.736% 11. 瑞士 105 篇 1.673% 12. 奥地利 102 篇 1.625% 13. 比利时 97 篇 1.545% 14. 韩国 60 篇 0.956% 15. 西班牙 59 篇 0.940% 16. 以色列 56 篇 0.892% 17. 中国台湾 43 篇 0.685% 18. 瑞典 41 篇 0.653% 19. 巴西 38 篇 0.605% 20. 中国香港 31 篇 0.494% 21. 波兰 29 篇 0.462% 22. 土耳其 26 篇 0.414% 23. 芬兰 25 篇 0.398% 24. 挪威 20 篇 0.319% 25. 丹麦 18 篇 0.287% 26. 伊朗 15 篇 0.239% 27. 希腊 14 篇 0.223% 28. 南非 13 篇 0.207% 29. 匈牙利 12 篇 0.191% 30. 新西兰 11 篇 0.175% 31. 克罗地亚 9 篇 0.143% 32. 俄罗斯 8 篇 0.127% 33. 阿根廷 7 篇 0.112% 34. 墨西哥 7 篇 0.112% 35. 沙特阿拉伯 7 篇 0.112% 36. 印度 5 篇 0.080% 37. 泰国 5 篇 0.080% 38. 葡萄牙 5 篇 0.080% 39. 马来西亚 4 篇 0.064% 40. 哥伦比亚 3 篇 0.048% 41. 斯洛伐克 2 篇 0.032% 42. 约旦 1 篇 0.016% 43. 爱尔兰 1 篇 0.016% 文献的年代分布 01. 2010 489 篇 7.789% 02. 2011 448 篇 7.136% 03. 2012 429 篇 6.833% 04. 2009 410 篇 6.531% 05. 2008 368 篇 5.862% 06. 1995 345 篇 5.495% 07. 2007 330 篇 5.256% 08. 2004 263 篇 4.189% 09. 2006 260 篇 4.141% 10. 1997 257 篇 4.094% 11. 2005 241 篇 3.839% 12. 2000 226 篇 3.600% 13. 1993 177 篇 2.819% 14. 2003 167 篇 2.660% 15. 1991 159 篇 2.533% 16. 2002 158 篇 2.517% 17. 1996 151 篇 2.405% 18. 1994 149 篇 2.373% 19. 1990 133 篇 2.119% 20. 1999 133 篇 2.119% 21. 1989 119 篇 1.896% 22. 1986 115 篇 1.832% 23. 1992 114 篇 1.816% 24. 1987 108 篇 1.720% 25. 2001 98 篇 1.561% 26. 1988 97 篇 1.545% 27. 1983 97 篇 1.545% 28. 1984 89 篇 1.418% 29. 1985 88 篇 1.402% 30. 1998 76 篇 1.211% 31. 1982 53 篇 0.844% 32. 1981 47 篇 0.749% 33. 1980 34 篇 0.542% 34. 1979 17 篇 0.271% 35. 1978 3 篇 0.048% 数据来源 http://www.pubmedplus.cn/Pubmed/Statistic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658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勾股定理vs毕达哥拉斯定理 ——论知识的再发现、科学定理
热度 1 lijiankou 2013-8-8 20:38
勾股定理是不是中国人第一个发现的?为什么好多科学定理都不是以最初的发现者命名的?莱昂纳多·达·芬奇发明了自行车吗? 大概许多人都曾经对这些问题有所疑惑。本文对这些科学史上的疑案做了简单讨论,并在笔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解答。欢迎对科学感兴趣的各位一起讨论,如有谬误请不吝赐教。 一 到底是谁发现了勾股定理 我们中国人时常称道中国古时候的发明创造有多么古老,比西方领先多少个世纪。例如,在欧洲的封建领主还在用瓦片刮屁股的时候,中国的王公大臣们就已经用上了舒适方便防侧漏的 纸 。又例如,在中国人放了几百年鞭炮之后, 火药 方才经由印度人之后传给阿拉伯人,后者在征服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将其带到了欧洲。于是大家便洋洋自得地声称中国古时候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线上(我多打了一个字么)。 可不是么。 勾股定理 大约是几何学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定理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中记载 商高 与周公的问答,曾提及“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因而在中国这个定理又被称为商高定理。而在西方,它被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普罗克勒斯、普鲁塔克与西塞罗等人均将这个定理的发现归功于 毕达哥拉斯 (图源:维基百科)。 商高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和孔子梦中时常出现的周公坐而论道,活在大约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西周。而毕达哥拉斯呢?不过是区区公元前六世纪而已。呵呵。 所以勾股定理跟火药一样,又是咱中国人首先发现的喽?非也非也。中王朝时期的古埃及纸莎草上记载了一组勾股数,6、8和10。中王朝是什么时候呢?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与十八世纪间,搁在中国是在夏朝。夏朝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埃及中王朝之前还有古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七世纪到前二十一世纪间,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是那个时候修建的。那个时候黄帝和炎帝不知道打没打阪泉之战。而在公元前两千年的巴比伦,人们已经发现了众多的勾股数,证明古巴比伦人除了去神庙里与神(ji)女里进行基因交流之外还是干了许多其他事情的。 所以,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以及三百多种证法的勾股定理到底是谁发现的?这个问题就好比问谁第一个发现九九乘法表。我觉得,纠缠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原因有三。 其一,在那个洪荒年代,谁首先发明勾股定理,对其他文明并无直接影响。在漫长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各自慢慢琢磨出事物运行的普遍客观规律,这其中几乎一定会有相同的发现。像如今这样一篇论文刚发表,世界另一端的人们便痛哭流涕地说“完了三年的细胞白养了Paper被竞争实验室抢发了小红我配不上你你去找老张吧”的情况基本是不会出现的。 其次,哪个文明首先发现勾股定理,并不能证明它就比其他文明要来得优越。最早记录勾股数的古埃及,被希腊、罗马、阿拉伯等更强大的文明反复征服蹂躏,辉煌的古埃及神学系统土崩瓦解消失于历史中,本土产生的象形文字萎缩为只有极少数人说的科普特语,到了近代更是国祚衰弱,被欧洲列国随意掠走文物典籍。除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方尖碑,勾股定理为埃及带来了什么呢?埃及在如今的国际政治局势中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再次,在西方文明主导的科学界,毕达哥拉斯的贡献根深蒂固,埃及也好,巴比伦也好,中国也好,这些文明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不过是“Coffee shop knowledge”,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除了个别钟情于东方文化的人,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古代东方帝国的摄政王和他手下大臣之间的对话呢。 再举两个例子。二项式系数三角形表,北宋的 贾宪 与南宋的 杨辉 都提及了这个三角形,厚道的杨辉还引用了贾宪的著作,因此在中国它被称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而在欧洲,人们对它的称呼则是 帕斯卡 三角(图源:维基百科)。 贾宪和杨辉分别比帕斯卡早了六百年和四百年,但这并不能证明贾杨二人与帕斯卡孰优孰劣。抛开帕斯卡在概率论、流体力学和哲学上的贡献统统不说,单举出他的一项发明就能让他在科学史上称王称霸了,那就是这哥们在十九岁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 再如圆体积计算公式。在欧洲,此公式一般认为是意呆利(我又打错了么)数学家 卡瓦列里 于十七世纪得到,因此称为卡瓦列里公式。然而, 祖冲之 与 祖暅 父子曾经以牟合方盖的方法得到同一公式,他俩可是南朝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左右的人物。尽管祖氏父子在中国科学史上名垂千史,密率约率更是完爆西方数学家对于圆周率的估计。但是苦于中国在现代科学兴起时打酱油去了,祖氏父子对于科学的贡献就这样留在了历史书中而不是数学教材里。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数学教科书,满满的全是拉丁希腊字母。而卡瓦列里可就不是一般人了,他可是被视作微积分学的先驱。 回到我们的勾股定理。中国在商周时期便发现了勾股定理,老祖宗非常勤劳智慧,很好。但硬要说因为商高比毕达哥拉斯早了六百年,所以中国便比西方文明优越,这未免太过牵强,太过狭隘,太过傲慢。要按时间排,中国也不算得第一,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排在中国前面。 所以我的观点是,既然几个文明各自独立发现了这个定理,这笔旧账不如算在大家一起头上,就别再争什么你先我先了。牢记历史固然重要,但一味沉湎于古代几个发明创造的归属问题,无视科学技术在中国长久被斥为奇技淫巧的历史以及当下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稀少的现状,终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知识的再发现 实际上翻翻科学技术史,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们发现相同的科学规律,发明相同的工具装置,这种 知识再发现 的情形不胜枚举。 方才举的都是数学定理的例子,下面来两个发明创造的。 日晷 大家熟悉吧,作为一种利用太阳的原始计时工具,在钟表发明以前可是相当流行,世界各地都有。例如笔者见过的两个日晷,左边的位于北京的清华园,右边位于西班牙的塔拉戈纳,二者形制略同,微有相异,一个刻的是天干,另一个刻的是罗马数字。 而另外一个例子可能就要让大家吐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出了一个名为 莱昂纳多 的人。此人爱画鸡蛋,爱解剖尸体,更爱在纸上涂涂抹抹发明些小玩意。他的发明除了Ezio使用的袖箭(什么你说这是杜撰的?)外,有如下这么一件东西。 这件物品的手稿大约完成于1493年,乃是莱昂纳多的学生卡普洛蒂所画。1766年,它在整理莱昂纳多手稿时被发现钉在两页纸之间。除了不能转弯不能带妹子,我看不出这玩意儿有啥缺点。 因为莱昂纳多先生并没有将他的发明公之于众,自行车与大家见面的时间晚了三百多年。直到1817年,德国人 德莱斯 才得意洋洋地宣称他发明了一个卓越的“奔跑机器”。但事实证明,莱昂纳多的智慧乃是寻常人物无法超越的,证据嘛,就在德莱斯的自行车设计图里。 这尼玛是什么东西!!链条哪里去了!脚蹬哪里去了!就算没有刹车你好歹给我留个座垫吧!!还有那位大哥你面带红晕是怎么回事??你的姿势需要这么销魂么??需要么??? 至于这车的骑法,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伸着两条腿在地上爬啊爬,常见于熊孩子骑车以及链条断掉的时候。这种原始自行车在大家发现它看起来傻逼、难以制动而且毁靴子之后很快就不再流行了。 此后的几十年间大家一直尝试改进自行车的设计,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行车都没有链条,即便不再是爬啊爬的,脚蹬子还是直接装在轮上。自行车的样式甚至一度走火入魔。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于法国兴起的Penny-farthing为例。 你那前轮敢再大一点么??上个车跟爬山似的有意思么??这么高摔下来会死的知不知道??? 莱昂纳多先生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一张维特鲁威人惊世骇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浪潮。他的神思之机巧,涉猎之广泛,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有人评价他的发明超越了当时的科技几个世纪。如若不信,请看他的另一项发明。 这玩意儿乃是个上发条后便可自己前行的机械小车。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立刻想起了另外一件东西。 话说我们大家喜爱的 诸葛孔明 先生在北伐时为了解决后勤问题,同他不知是女神还是女屌的老婆黄月英一道创制了木牛流马这种神奇的玩意儿:“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关于它具体如何工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上以齿轮组、曲柄连杆等传动,带有若干轮子及四个木腿儿,外加一个动物脑袋,乃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原始机械车辆。(图源:blog.1688.com) 好吧我承认我眼拙可是木牛流马那段解释配上达芬奇小车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好吗!!小车穿个马甲完全可以混迹在一群木牛流马中间好吗?? 两人相似的发明并非只此而已。据传,莱昂纳多还提出了一种构想,那就是利用一块布料做成一个开口容器,下面点一把火,利用布料兜住的热空气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众所周知,这种东西在中国一般被称为 孔明灯 。 莱昂纳多先生,你确定没有一面偷偷吃着马可波罗先生带回去的面条一面偷偷读着马可波罗先生带回去的《诸葛亮集》吗? 不知发明热气球的孟格飞兄弟看到这两人的发明会作何感想。 诸葛先生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位极人臣,上窥天道,除了政治与军事外还经常搞些发明创造,其知识广博,乃至在三国杀中需要三张将牌才能勉强概括他的技能。 但其实诸葛亮这样的牛逼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竟然也不是头一遭。早在战国时代,人称墨子的 墨翟 便已然达成了“不会打仗的政客不是好科学家”这项成就。除开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核心思想,墨家在自然科学以及逻辑学上都有深厚造诣,可算是中国诸多哲学流派中的奇葩。且看墨家对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多么微言大义!比“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好背多了好吧! 墨子曾经试图发明飞行器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而他的老对手公输班也曾经造出过类似器具,《墨子·鲁问》中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可惜曾与儒道并称的墨家却在汉代以后因不能适应社会变革而销声匿迹,其地位被外来的佛教也就是释家取而代之,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还知晓墨家学说的精要了。 说道墨子造飞机,大约大家会觉得这实在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即便成功,也是像朗朗那样不可复制的。但即便如此复杂的工程,在莱昂纳多看来,依然可以轻松拿下。老头子笑而不语,默默拿出了这一件发明。 果然伟大的头脑总是有相似的思维,要不然就是马可波罗不仅带回去了《诸葛亮集》,还带回去了《韩非子》和《墨子》。 这么一看来,似乎大家都在干别人干过的事,发明着你的发明,创造着你的创造,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即知识的 保存 ,和知识的 扩散 。在信息记录及传播手段相当原始的古代,这两点都是相当困难的。 先说知识的保存。在纸出现以前,各个文明都采用了千奇百怪的材料作为知识载体。古埃及人用 莎草纸 ,这玩意儿还算比较轻,但最大的缺点是一遇潮湿极易腐坏,一屋子的典籍,弄不好一个月便全长了霉。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用 羊皮纸 。羊皮纸倒算是一种相当好的载体,除了特别贵以外。因此只有贵族及僧侣才能用得起,平民百姓要想著书立说根本无从下笔。况且这玩儿意准备起来超慢,总不能想写点啥还得去买头羊吧。咱中国人用 竹简 ,倒是很有气势,也很典雅。但关键是,竹简实在是太他妈沉了,而且信息密度太低,书稍微多一点就运不了了,为此我们还专门造了个成语,叫汗牛充栋。至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用的是 泥板 ……我在想在古代苏美尔是不是大家都不敢和学者们吵架,不然急红了眼,直接抄起一本日历一抡……果然知识就是力量。 多亏了蔡公公,世界人民得以拥有一种轻便廉价的知识载体。但光有纸是不行的。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你要复制一本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人帮你抄一遍。你要看《老子》,不就五千字么,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读《诗经》,诗三百大约三万字,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看《史记》,五十多万字,但考虑到你给我的银子……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看《冰与火之歌》……对不起,你丫还是看电视剧吧,老子他妈不干了! 再说知识的扩散。一项技术的记载、应用以及推广通常要持续几个世纪的时间。用物理中的扩散来解释,就是扩散率很小,导致时间过了很久,却并未离开原地多远。在 马可波罗 所处的十三世纪,从欧洲到达中国需要四年的时间。四年啥概念?四年我他妈大学都毕业了,博士都念了一多半了!天朝皇上要给罗马教皇写封信,信寄到教廷,教皇已经去见上帝了。新任教皇回了封信,寄回中国,得,改朝换代了。拿火药说,初唐 孙思邈 曾经记载火药的配方,中晚唐的时候火药常于道教丹鼎派的记载,所以火药的发明应不晚于七、八世纪。而火药传到欧洲,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在十三世纪中后叶,也就是说,至少是在五百年以后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许多知识被发现,未及记载成书便被遗忘,即便是保存下来,也很难传播开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一项知识、一个发明在另一个时空被重新发现、重新发明,似乎也并非什么稀奇之事。 三 首创者之争 到了近代,现代科学兴起的时候,知识的记载与扩散都已不是什么大问题,整个世界也已开始联通为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正值科学的草创时期,人类雄心勃勃地踏向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许多学科的原则都在逐步地确立,真理与谬误激烈地交锋,整个科学界处于动荡前行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时期,许多不世出的天才狭路相逢,闪光的智慧交相辉映。 这个时代,大家都前赴后继地奔往科研第一线,试图青史留名。但由于牛人们实在是太多,出现了许多几名科学家同时发现同一个知识的情形。科学家们素来心高气傲,把首创某项知识的荣誉奉为至宝。谁要是头一个发现了某个重要的定律便可流芳千古,而第二名哪怕慢上毫厘,也只落得个拾人牙慧的下场。于是乎,大家便为了知识技术的首创争得头破血流,人身攻击、拉帮结伙、找人代骂,无所不用。 最著名的例子要数 牛顿 与 莱布尼茨 的微积分首创人之战。这个故事大约很多人已经熟悉,我就简要叙述一下。 先说说牛顿这边。在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前,牛顿已经将微积分的基本法则掌握得非常透彻,包括高阶导、链式法则、级数等等,并且运用它们来解决天体物理、曲线旋转体体积等实际问题。可惜,当时无穷小的概念还被视作旁门左道,便好似葵花宝典一般,谁要是沾上一些,那便要名誉扫地了。大家知道,牛顿好面子,素来对自己的名声倍加珍惜。为了避免名誉受损,他在《原理》中只字不提他使用过微积分方法,而以传统几何学的面目示人。这就好比你练的是魔教的内功,使出的却是少林的招式,为的是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殊不知,牛顿费劲心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却让莱布尼茨拔了微积分的头筹。 莱布尼茨早于1675年便已完成微积分体系的构建工作,但迟至于1684及1686两年才分别发布了关于微分以及积分的结果。但莱布尼茨一出手便不同凡响,他以严谨的数学论证将整个微积分学融会贯通,树立起一座地基坚实、架构宏伟的微积分学大厦。 其实莱布尼茨和牛顿本来也算相互敬重的,至少面子上还是互捧一下。莱氏曾说牛顿完成了到他为止所有数学研究的一半,而牛顿也称莱氏为“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但1699年,有人出面指责莱布尼茨剽窃牛顿在微积分上的成果。一说此人为瑞士人 尼古拉·法蒂奥·丢勒 ,这么做是为了拍英国人的马屁,也有人怀疑丢勒与牛顿其实是好基友。不过他与牛顿于1693年交恶,估计再为牛顿出头的可能性不大。莱布尼茨当然一听便是火冒三丈,对Fatio他大加驳斥。由于莱布尼茨本人也是英国皇家学会一员,且他本人名声在外,Fatio当然不是他的对手,被当做跳梁小丑给忽略了。此后此事暂时平息了一段时间。但在1708年,Keill又发起了对莱布尼茨的新一轮攻击。这次莱布尼茨可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他在英国唯一的朋友Wallis于1703年死掉了,可说是孤立无援。这时候英国皇家协会出手了,表示要调查此事。既然是英国的皇家协会,自然是向着英国人牛顿。更何况,牛顿于1703到1727年担任协会会长,皇家学会提出调查的动机,自然不难猜测。对莱布尼茨来说,他根本就是在打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不出意外,1713年皇家学会经过一年的调查,发布了调查结果,宣称牛顿乃是缔造微积分的第一人,而莱布尼茨则是剽窃了牛顿的结果,证据便是莱布尼茨写给牛顿的信中提及二人会面时,牛顿曾对莱氏有所启发。当然莱布尼茨也绝非省油的灯,况且此事乃是关于名誉的死生大事,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此后两人便一直争吵不休,在整个欧洲闹得沸沸扬扬,给当事人双方的荣誉都抹上了污点,可谓两败俱伤。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716年莱布尼茨被气死。 当然,后来的证据显示,虽然牛顿与莱布尼茨互相都有启发,但两个人方法迥异,确确实实是独立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论实力,牛顿与莱布尼茨各有千秋。牛顿是从物理学中的应用入手,着重于应用微积分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其武功博杂,招式繁多,可说以外功见长。而莱布尼茨则以严密的风格著称,可以说是内功修为深厚。 莱布尼茨非常注重符号对于微积分学的重要性,因此花了许多时间来创造一套便于书写与理解的符号系统。我们今天使用的表示微分的d以及表示积分的拉长的s都出自莱布尼茨之手。 , 而牛顿所采用的头上加点的方式,今天仍见于函数对时间求导的表达之中 牛顿与莱布尼茨两人都是属于一代宗师,巨匠级别的人物自然有很多八卦。牛顿对敌人秋风扫落叶的穷追猛打早已为世人熟知,那句著名的、被当做他谦虚品质体现的“哥牛逼是因为哥站在巨人肩上”,其实是在狂喷可怜的胡克身材矮小。不得不说牛顿实在是个高端黑,连黑别人的话也能当做名言收入小学课本。胡克其实也是一个大牛,在光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甚至,还发明了“细胞”这个词……是的,你没有看错,蜥蜴细,波凹胞,细胞。但在牛顿的恶整下,胡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抬不起头,直到后人重新研究他的工作时才获得更多承认。 而牛顿在担任皇家铸币厂厂长时,与私铸假币的犯罪分子展开了孜孜不倦的斗争,最有名的例子算是搞垮 威廉·查罗纳 。此人聪明绝顶,胆大包天,借造假钱大发横财,混入上流社会,最后竟意欲借改良铸造方法之名攫取铸币厂总监的位置,以便名正言顺地从事造假之事。他通常忽悠那些比他笨的人一同造假,然后告发他们,以此来换取打假斗士的名声。且查罗纳后台颇硬,乃至牛顿第一次告他,竟然没有告倒。但牛顿怎可轻易放过敌人,为了搬倒查罗纳,干脆微服私访,亲自到酒馆里寻求证据。终于在1699年,手握如山铁证的牛顿将大骗子查罗纳送上了绞刑架。 不知为何,牛顿终身未婚。据他临死之前宣称,他始终保持处男之身。所以牛顿如此牛逼,大概也许是因为像张三丰那样元阳未泄…… 而莱布尼茨,不只是个洞察力与思考力凌驾众人之上的哲学巨擘,同时也深谙营销学,是个不折不扣的推销员。在与王公大臣、夫人千金谈笑风生时,他知道这帮人根本无法理解他那深邃的哲学体系,于是拿出的仅仅是哗众取宠的皮毛《莱布尼茨哲学·表》,根本没有触及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而在夜深人静时,这个男子却在独自进行与神的沟通,构筑着惊世骇俗的《莱布尼茨哲学·里》。莱布尼茨还是最早研究二进制的人,并且对于中国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当他看到周易中的两仪与八卦与二进制系统如此吻合之时更是欣喜若狂。同笛卡尔一样,莱布尼茨也发明了一个机械计算机,同时还思考过图灵机的雏形。有种理论说莱布尼茨是从中国的阴阳论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二进制,进而催生了后世的计算机理论。我觉得,这和考证出李白是韩国人一个意思。 四 斯蒂格勒法则 牛顿与莱布尼茨此役算是战了个平手,因此平分了首先创立微积分的荣誉,二人黄泉下总算可以相逢一笑竖中指。然而,更多的时候,一个定理的首创人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相信大家总是隐隐约约有种印象,那就是 没有一个科学发现是以其本来的发现者命名的 。这个现象由芝加哥大学统计学教授斯蒂格勒在1980年的一篇文章中总结为“斯蒂格勒法则”。 比如,我们常用的 阿拉伯数字 ,其实是由 印度人 发明的。比如,被称为 欧拉常数 的自然对数的底 e ,其实是由 雅各布·伯努利 发现的。比如,1889年由瑞典人阿累尼乌斯提出的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 阿累尼乌斯方程 ,其实首先是由荷兰人 范特霍夫 与1884年总结而出。比如,1938年由物理学家本福特提出,描述自然生成的数据中1到9各数字的频率分布,常被用来检测数据是否人造的 本福特定律 ,其实首先是由数学家 西蒙·纽康 于1881年提出。比如,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基石的 牛顿三大定律 ,其实只有第三个是由牛顿原创的,前面两条已经由 伽利略 、 胡克 、 惠更斯 等人分别提出过(不难理解为啥牛顿要把胡克往死里整)。比如,上世纪末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中,解释因特网拓扑结构服从幂律分布的 巴拉巴西 —阿尔伯特模型 ,其实已经由 乔治·儒勒 、 赫伯特·西蒙 (司马贺,中科院外籍院士)以及 德瑞克·德索拉·普莱斯 发现了好几遍。 敬业的斯蒂格勒教授为了使自己的说法更具信服力,特意指出, 斯蒂格勒法则 其实是由社会学家 罗伯特·莫顿 提出的。 有意思不?你要是觉得不过瘾,下面这个例子大概可以满足你。 高斯分布 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又叫正太分布,因为高斯还是个正太的时候,就能够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从一加到一百…… 咳咳……高斯分布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又叫正态分布,并不是由高斯首先发现的,当然更不是由正太首先发现的。早在1738年, 棣莫弗 便发表了二项式分布在特殊情况下趋近于正态分布的结果,但却并未引起世人注意。 拉普拉斯 1778年发表了误差的频率与其平方的指数呈正比的结论,1782年又计算了正态分布的归一化常数,1810年又发表了中心极限定理的最原始版本,现在被称为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高斯本人则是于1809年发表了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以及正态分布,并且严格证明了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但他宣称自己早在1795年就发现了这些结果。 由于高斯对于正态分布的杰出贡献,后来大家普遍将其称为高斯分布,正态分布这个名字则是后来的科学家对它的称谓。但法国人可不买德国人高斯的帐,把拉普拉斯放在高斯前面,称它为拉普拉斯-高斯分布,或者干脆就叫拉普拉斯分布。但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拉普拉斯分布指的是另一个概率分布,又叫双指数分布,是拉普拉斯于1774年发表的误差的概率分布。 棣莫弗最著名的发现要数打通三角函数与复数两大武功的棣莫弗定理,此外还发表了多项式分布。他本人一生穷困,倒是和牛顿是好朋友,还被请去仲裁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首创之战。 但除了棣莫弗、拉普拉斯与高斯三人,正态分布的历史其实还牵扯到了许多其他人。例如 勒让德 1804年独立发表了最小二乘法。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实美国数学家 Robert Adrain 与高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正态分布的结论,同样未被世人知晓,直到1871年另一个美国人,气象学家Abbe发现了他的结果。 有一句话非常能够概括斯蒂格勒法则描述的情况:“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后来居上 ”。 不过鬼谷子说忤合相生,犹达大师说原力有光明与黑暗两面,既然有符合斯蒂格勒法则的例子,当然也有违反斯蒂格勒的情形。有些情况下,后发现科学定理的人知晓了前人相同的工作,并且很厚道地承认了前人的贡献,那么这个定理还是以最初的发现者命名。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 物归原主 ”。 方才提到的发现二项式系数表的杨辉,便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提到贾宪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因此杨辉三角也称贾宪三角。 但大家更熟悉的例子可能要数揭示物种遗传规律的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生于奥地利,本来是个神父,但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数理化生知识,毕业会修道院后便爱捣鼓些花花草草的。他一共进行了八年实验,1865年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并于1866年发表。在他的论文中便已经阐述了遗传学的核心思想,包括遗传因子、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可惜,孟德尔的工作在他在世时并未引起世人重视。孟德尔曾将他的结果告诉植物学家 冯·内格里 ,但内格里非但没有意识到孟德尔的发现将会革新人们对生命本质的看法,反而劝阻他作进一步的研究。孟德尔本人于1884年逝世,但乐观的他却一直相信他的发现终将得到世人承认。下面的图示来自于维基百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选那两个字母来表示基因…… 事实证明苦心孤诣的孟德尔是正确的。时过境迁,到了1900年,荷兰的 雨果·德·弗里斯 、德国 的卡尔·柯伦斯 以及奥地利的 埃里希·冯·契马克 竟然同时宣称发现了遗传定律。其中只有柯伦斯算是比较靠谱的,想到了查文献。这一查便查出了孟德尔早在35年前便已经发布了相同的结果,于是柯伦斯便将遗传定理命名为孟德尔定律,总算是完璧归赵。有意思的是柯伦斯其实是内格里的学生,老师未能承认的结果却被学生加以发扬。而德·弗里斯首次发表工作时却隐瞒了他曾经借鉴孟德尔的事实,直到被柯伦斯骂了以后方才承认。 再来一个例子。 贝叶斯定理 乃是统计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定理,且支撑着统计学一个重要学派即贝叶斯学派的所有理论。你可以将其视为这一派的心法秘籍,所有贝叶斯学派的内功修行,都是从贝叶斯定理开始的。然而在托马斯·贝叶斯于1761年去世之前,他的工作都没有为世人所熟知。而拉普拉斯在1774年独立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不过这次他就没有像正态分布那次幸运了,贝叶斯定理最终没有被冠以拉普拉斯定理的名头。 前面提到的卡瓦列里计算圆体积公式所用的不可分元法,后来由法国人罗伯瓦单独得到,并宣称是自己原创。 除开“后来居上”“物归原主”两种情况,还有第三种情形,那就是几个发现者谁也没有胜过其他人,于是最后便共享荣誉了。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形叫做“ 平分秋色 ”。 牛顿与莱布尼茨共享微积分首创人可算是最佳的例子。在知识传播异常迅捷的当代,独立研究得到相同结果的科学家往往能够一起得到承认。现今许多诺贝尔奖便时常同时颁发给数个科学家。例如,2010年的化学奖办法给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与铃木章,以表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但三人其实是各自进行的研究工作。 流体力学上著名的 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 ,可能稍微复杂一些。实际上除了纳维与斯托克斯, 柯西 与 泊松 同样对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方程仅以前二人的名字命名。 小结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日,知识的记录与传播几乎都能在眨眼间完成。前一秒美国一篇论文发表,下一刻中国和欧洲的科研人员便能够阅读。无从知晓前人发现的时代早已过去,世界如今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科学工作者开始一项研究项目前,都免不了要进行彻彻底底的文献调查,把数据库翻个底朝天,一旦有了任何结果,便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发表。 总的来说,知识被发现、被遗忘、再被重新发现的情形几乎已经不太可能发生,而科学工作的归属也越来越明确。本文所探讨的许多情况,相信也会越来越少出现。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一大堆,希望把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作了初步的解答。当然,本人并非科学史专业(是的有这个专业),在写作过程中也查阅了不少资料,错误在所难免,这里请大家海涵,也欢迎讨论。 曽笑寒 2013.8.6 20:22pm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11082200owner=2071260410
个人分类: 科普|3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华东师范大学授予斯坦尼斯拉斯 迪昂院士荣誉教授称号
jysjkx 2013-1-1 19:39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王美 毛垚力)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授予法国院士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荣誉教授称号,庄辉明副校长为斯坦尼斯拉斯· 迪昂院士颁发了证书。社科处许红珍处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永迪院长、桑标副院长、刘永芳副院长、庞维国副教授、周加仙副教授,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董晓蔚所长、 王惠敏 研究员等出席了仪式。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院士高度评价了我校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他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不仅会对我国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而且也将为国际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荣誉教授,他将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者精诚合作,共同为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而努力。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教育神经科学家,现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迄今为止,他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PNA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数学认知与阅读加工的理解。12月16日,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院士应邀作客我校大夏讲坛,作了《教育即大脑皮层的再利用:以阅读和数学为例》(Education as cortical recycling: the case of reading and mathematics)的精彩学术报告,并为我校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致辞。
4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禅师与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sincos 2012-7-3 22:23
geek : 青年问禅师:“我现在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和烦恼,怎么办?”禅师说:“你随手画一条曲线,用放大镜放大了看,它还有那么弯曲吗?”那个青年画了一个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在 数学 中,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Weierstrass function)是一类处处 连续 而处处不 可导 的 实 值 函数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是一种无法用笔画出任何一部分的函数,因为每一点的 导数 都不存在,画的人无法知道每一点该朝哪个方向画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的每一点的 斜率 也是不存在的。外尔斯特拉斯函数得名于十九世纪的 德国 数学家 卡尔·魏尔斯特拉斯 (Karl Theodor Wilhelm Weierstrass; 1815–1897) 。 历史上,魏尔斯特拉斯函数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反例。魏尔斯特拉斯之前,数学家们对函数的连续性认识并不深刻。许多数学家认为除了少数一些特殊的点以 外,连续的函数曲线在每一点上总会有斜率。魏尔斯特拉斯函数的出现说明了所谓的“病态”函数的存在性,改变了当时数学家对连续函数的看法 。 参考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D%8F%E5%B0%94%E6%96%AF%E7%89%B9%E6%8B%89%E6%96%AF%E5%87%BD%E6%95%B0
1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斯克奖能否倒逼中国科学(工程)院?
热度 3 xie44025 2011-10-15 15:31
屠呦呦有可能增选为院士吗? 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中国科学界除了惊喜之外,还引发了有关我国院士制度的热议。甚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也成了国人的一种期待。诺獎之事国人除了“期待”之外,也只能热议而已。本文提出一个比较实在的问题:获拉斯克奖的屠先生有可能增选为中国的院士吗? 由于本人对中国院士的评选标准了解不详(譬如是否有最高年令限制等),对这个问题虽很有兴趣,但却无解。愿听科学网各路高手的洞见,可能对完善我国院士制度有好处。 下列资料或可提供一些参考。据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朱克曼( Harried Zuckerman )的研究,从 1901 年到 1972 年间,美国获诺獎的 92 人中有 72 人在获奖时已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有 20 人获诺奖时还不是院士,其中 16 人获奖后陆续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有 4 人虽获诺奖但却始终未能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们都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1 , 1912 年因“血菅缝合和器官移植”而获獎的卡雷尔( Alexis Carrel ) 2 , 1934 年因“发现贫血的肝疗法”而获奖的墨菲( William Parry Murphy ) 3 , 1950 年因“发现可的松和肾上腺激素”而获奖的亨奇( Philip Showalter Hench )以及 4 , 1951 年因“发现黄热病和制成黄热病疫苗”而获奖的蒂勒( Max Theiler )。
47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屠呦呦获大奖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热度 4 xupeiyang 2011-9-24 16:01
热烈祝贺屠呦呦教授获国际医学大奖,中国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图为屠呦呦教授(中)今晨在纽约领取拉斯克奖。供图/拉斯克基金会媒体部 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 在808味中药里提取 青蒿素 拯救数百万生命 屠呦呦今晨纽约领“美国诺奖” 获世界卫生组织盛赞中药所书记称其理应得诺奖 目前仍是“三无教授” 北京时间今晨2点,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缓缓走上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领奖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露西·夏皮罗在为屠呦呦致颁奖词时说:“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发现者:发现青蒿素,中医没帮忙 】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也在同一时间受到了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但与此同时,关于为何屠呦呦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却无奈仍是“三无教授”的声音,也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对此,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学术评价不是记工分,评定需要更加公开、透明。 高度评价 拉斯克基金:她的发现拯救了数百万生命 颁奖词称,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最新的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今晨接受本报记者连线时评价称:“屠呦呦教授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总是保持笑容。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028-1.shtm 新华视点:写在屠呦呦登上“拉斯克奖”领奖台之际 http://www.sznews.com/rollnews/2011-09/24/content_2810138897.htm 屠呦呦在抗议中顺利领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0310do=blogid=489905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115 次阅读|3 个评论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再次表明中国文化里面有宝贝
热度 1 qunluo 2011-9-13 13:53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再次表明中国文化里面有宝贝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30.shtm (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再次表明中国文化里面有宝贝,而且中国文化里明确表明了宝贝在哪里,只是需要你去把它取出来而已。有了蓝图造房子与只有砖瓦去造房子,差别是很大的。中西文化或者说中西科研文化的差别应该也在于此吧! “依图造房”与“摸石头过河”,这是中西科研文化应该走的两条路。但现在是中西都在走“摸石头过河”之路。中国文化有先天优势,我们自己不去利用,而且还妄自菲薄,实在是令人痛心之至!
34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阿尔伯特.拉斯克奖的一些背景资料
xie44025 2011-9-13 13:29
关于阿尔伯特 . 拉斯克奖的一些背景资料 阿尔伯特 . 拉斯克( Albert D.Lasker )出身于 1879 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他创建的芝加哥的 Lord & Thomas 广告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President ),百万富翁。 1942 年他决定关闭公司,转而投身于艺术、政治和健康事业,成立了以他和他妻子 Mary.Lasker 共同署名的“ Th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andation ”(阿尔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玛丽 . 拉斯克担任基金会主席。基金会每年给“在诸如引起病人死亡或残疾的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 Who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basic or clinical research in diseases which ar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颁发拉斯克奖。拉斯克奖的颁发范围后来又有所扩大,包括医学新闻事业( Medical Journalism )奖,以鼓励报刊和电视报道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1950 年拉斯克不幸患上肠癌,手术 2 年后,于 1952 年 5 月 30 日去世。拉斯克在慈善事业上的巨大声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妻子玛丽 . 拉斯克有关。玛丽 . 沃达( Mary Woodard ,即玛丽 . 拉斯克) !900 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卅的沃特镇( Watertown )。她父亲是一亇成功的银行家。玛丽 1923 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艺术史系,后去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回美国后在纽约从事艺术品交易( Art dealer ),在经济大消条时期,她因开发了廉价的好莱坞式的服装成为一个成功的女商人( Businesswoman )。 1939 年玛丽结识了拉斯克,一年后二人结成夫妻。这是玛丽的第二次婚姻,而拉斯克则是第三次了,那时他已 60 岁。拉斯克死后,把遗产完全交给拉斯克夫人管理。她从小体弱多病,并深感当时医学的落后。她也看到,大多数病人都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往往一个家庭的所有储蓄都为一个家人的长期患病而消费怠尽。因而特別热衷于医学事业。 丈夫死于癌症使地决心投身于征服癌症的事业。在地周围逐步聚集了一群热情、能干的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在他们不懈游说国会的努力下,终于使国会通过了国家癌症法案( National Act On Cancer ), 1971 年尼克松总统莶署了这个法案,启动了规摸巨大,并延续至今的“抗癌圣战”( Cancer Crusade )。 关于拉斯克奖对推动医学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已有许多介绍,本文不再赘述。今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对青嵩素的研究,首获此崇高奖项。上世记 80 年代后期,我的实验室曾与屠先生在青嵩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面有过很好的合作。对此喜讯表示衷心的祝贺。 注:本文资料来自 Richard A.Retting 著的“ Cancer Crusade : The story of the national cancer Act of 1971 , 1977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一书。
4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13 08:59
Albert Lasker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 Franz-Ulrich Hartl and Arthur L. Horwich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cell's protein-folding machinery, exemplified by cage-like structures that convert newly made proteins into their biologically active forms. Read the Award Description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2011 Basic Award winners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Tu Youyou For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ead the Award Description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2011 Clinical Award winner Lasker~Bloomberg Public Service Award The Clinical Cente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For serving since its inception as a model research hospital — providing innovative therapy and high-quality patient care, treating rare and severe diseases, and producing outstanding physician-scientists whose collective work has set a standard of excellenc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Read the Award Description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2011 Public Service Award winner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index.htm 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93.shtm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热度 7 xupeiyang 2011-9-13 05:24
今年的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到底谁才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呢?当我们 (Miller与苏) 于2007年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时,我们对问题的答案还一无所知。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Tu, 1981)。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Tu Youyou For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clinical.htm 视频新闻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_c_interview_youyou.htm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30.shtm 屠呦呦的重要论著: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Key Publications of Tu Youyou Tu, Y., Ni, M., Zhong, Y., Li, L., Cui, S., Zhang, M., Wang, X. and Liang, X. (1981).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 16, 366-368. (Chinese). Tu, Y., Ni, M., Zhong, Y., and Li, L. (1981).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and derivatives of artemisin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6, 31-32. (Chinese) Tu, Y., Ni, M., Zhong, Y., Li, L., et al. (1982).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 J. Medicinal Plant Res . 44, 143-145. Tu, Y., Yin, J., Ji, L., Huang, M., and Liang, X. (1985).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 16, 200-201. (Chinese). Tu, Y. (1987). Study on authentic species of Chinese herbal drug Qinghao. Bulleti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 12, 2-5. (Chinese) Tu, Y.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malarial drugs with new type of chemical structure-qinghaosu and dihydroqinghaosu.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 35, 250-251.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http://www.cell.com/LaskerAward-Chinese 图1. 抗疟药青蒿素 自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中草药植物青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发现了青蒿素 (artemisinin) 之后,人们已合成许多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抗疟药,将青蒿素与另外一种药物组成的复方疗法是当今唯一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根据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赖于它的过氧桥这一特点,在未来我们也许能合成出更多新的抗疟药。 屠呦呦,女。浙江宁波人。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 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306988.htm 拉斯克奖 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这个科学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纽约的艾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设立的。拉斯克奖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迄今为止,有66位拉斯克奖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拉斯克奖被看作诺贝尔奖风向标。出生于中国香港的华裔科学家简悦威获得了1991年度的拉斯克奖。 相关文献: 屠呦呦教授获得了生物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级的大奖——拉斯克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485680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8156 饶毅称两学者成果未获应有肯定 希望助其获诺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324.shtm 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特殊时代的无名英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85860 中药科学背后的思量 屠呦呦与张亭栋获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161-1.shtm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86-1.shtm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2011_c_youyou.pdf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52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砀山酥梨与生态旅游文化
caotiansheng 2011-4-11 11:47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是个新词汇,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Ceballas ? Lascurain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短短二十几年后的今天,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各具特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砀山县近些年来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也将生态旅游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任务提出,不断加强全县的生态旅游文化建设。
个人分类: 淮河文化研究|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辟鸿蒙的年代——我的古希腊思想史读书后记之毕达哥拉斯(5)
热度 4 Alexwjlster 2011-3-24 20:27
毕达哥拉斯学派之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在几何数学工作者那里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他留下了一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叫百牛定理。我们中国人又通俗称为勾股定理。 古代作家对于他的认识也只是几个传说,而且当时已经把他描绘成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这个使我联想到了诸葛孔明),有点神神叨叨的意思。这当中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奇人。 毕达哥拉斯是因为流亡( 40 岁时逃避当时的僭主吕克拉底的残暴统治,而希罗多德的《历史》却对这位僭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来到南意大利克罗托内城,招收生徒(这个是要交学费的),成立了一个集哲学、宗教、政治于一体的学派。有意思的是这个学派与泰勒斯的物质本原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相对立,传授数目论和灵魂不死的哲学。 这个学派也可以称之为教派,毕达哥拉斯死后分裂为数理派和信条派。阿尔克迈翁和费劳罗斯是这个学派传承到柏拉图的关键人物。 毕达哥拉斯家境应该不错(虽然据说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据说他盖了一幢别墅,款待自由市民领袖,同时向他们兜售灵魂不灭的观点。他对当时所有人的思想进行潜心研究,丰富自己的智慧,同时也有许多其他知识,甚至鸡鸣狗盗之事(第欧根尼)。这里第欧根尼对这位做事有点不正经而且略带悲剧色彩的哲人是持批评态度的——“博学多闻并不教人思想,否则他就教会了赫西阿德和毕达哥拉斯”。杨布利科说毕达哥拉斯曾经问学于泰勒斯,但泰勒斯年事已高,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并劝他像自己一样到埃及去游学,而毕达哥拉斯也用后面的行动实现了这一建议。毕达哥拉斯还接受了斐瑞居德的影响(斐瑞居德是希腊人中第一个用希腊文写关于自然和神的著作的人,斐瑞居德还制造过许多奇迹——吸引青少年的神奇老爷爷,魔术师?),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斐瑞居德病危时,毕达哥拉斯专门跑回来护理,并为他营葬。到了自己人生后期,毕达哥拉斯也变成一个沉溺于兜售奇迹的老头了(数学和算术荒废了,这个好象是牛顿爵士的榜样)。 毕达哥拉斯来到埃及并住了好长时间,通晓埃及文字,当过埃及的僧侣(出过家),由此洞悉埃及宗教思想和制度,学到了一些奇怪的教规:不许吃鱼,不许吃豆子(这个和毕达哥拉斯的死有一点关系)等等。 克罗托内城(又译克罗顿)在意大利半岛的“靴跟”上,据说毕达哥拉斯到来后通过个人的能量使她从衰落的地位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城邦。他组建了自己的学派(赢得了 600 名以上的公民),研究宗教信仰和科学,十分拉风(据说毕达哥拉斯留着一头长发),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毕达哥拉斯有 2000 名以上的男性听众(竟然被他的说教吸引的不想回家)进而和妻子儿女组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听众之家(毕达哥拉斯也得是个大嗓门才行),把他比作阿波罗神。靠着这些门徒,毕达哥拉斯为这个城邦立法,并成为意大利半岛上许多城邦的老师。 但奇怪的是出自于毕达哥拉斯本人的言论记载并不多,那是因为这个学派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保密工作做的到位。青年们主动找到他要加入学派时,他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青年们必须将其所有财产充为公有供大家使用(吃大锅饭,这个经济运作性不得而知),然后 balabala 讲一通之后留下一句话“朋友之物,公共所有”(蒂迈欧残篇)。 学派人多啦,啥人都会有了,矛盾斗争也就起来了。克罗托内有一个有钱的土地贵族叫库伦的想加入这个学派,此人据说为人刁钻古怪,飞扬跋扈,暴烈恣睢,但却千方百计,全心全意要加入这个学派(已经按照学派的方式生活了),但并不被圈子里的人认可为合格分子(俺觉得毕达哥拉斯对人格比较看重的,可能他逃来时是对波吕克拉底的人格有洁癖,或者说比较讲原则)。于是他和自己的党羽发誓要对这个学派以有力的回击。即加入不了这个组织,也要成为这个组织的强大对手。于是后面发生了一起惨案。也跟毕达哥拉斯的死有关(当时毕达哥拉斯也已老迈)。 一天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在米隆集会商讨政治问题,结果库伦党羽烧了米隆的房子(政治斗争就是火爆)。除了年轻强壮的阿尔客普和鲁西斯之外,其他人全部葬身火海。关键是当地市民们对此一点也不在意。毕达哥拉斯从此不再卷入政治漩涡里了,而敌对一方的迫害一直持续到这个学派的晚期。鲁西斯辗转到底比斯(终老),收厄帕米洛达为弟子,后者称之为“父”(教父?)。 毕达哥拉斯是这样死的。纵火案发生后,毕达哥拉斯要逃走,逃到一片豆子地,就停住了,说他宁可被捕也不愿穿过它,宁可被杀也不能糟蹋他的学说,于是被割喉而死。还有一种可能是他逃到摩西神庙之后 40 天后饿死的(第欧根尼老先生记载)。赫拉克利特记载却说安葬完自己的老师斐瑞居德之后发现克罗托内城的库伦大摆宴席(估计在庆祝战斗胜利),于是隐退了,不愿活下去而饿死的。赫尔米博却说他和他的学生在一场战争中作为部队前锋,在转变战线时,试图避开豆子地而遇难(估计跑了冤枉路)。但老先生确实是以一种无比悲壮的形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神),用在毕达哥拉斯身上也是适用的。生前毕达哥拉斯就搞了不少神迹。亚里士多德记载在同一天同一个时辰,有许多人不仅在迈达朋托,而且在克罗托内看到了他,在奥林匹亚赛会期间,他站在戏台上,向人们展示,他的一条大腿是金子的(整个一个型男啊)。他还说渡过库萨斯河时,河水向他欢呼,许多人都听到了河水的欢呼声。还说毕达哥拉斯曾用牙齿咬死一条毒蛇。还预言过他的学派要遭受政治迫害。有鉴于此,他悄悄的(也许把学生都丢下了,后面的事情可能是知耻而后勇了)转移到了迈达朋托。第欧根尼记载毕达哥拉斯的大部分伦理教条来自于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赛米斯托克蕾娅之口(这个女老师身份不低啊,看过《历史》的人会知道这个神庙的女祭司有多么一言九鼎了)。 关于那个害死人的豆子禁忌,这里可以多说几句。毕达哥拉斯告诫(第欧根尼之《亚里士多德残篇》)说,勿食豆子,因为豆子像阳具,而且像冥王哈迪斯的洞口(豆子是唯一无肢节植物?),或因为豆子具有毁灭的本性,或类似于宇宙,或具有寡头政治的特点(豆子可以作为抽签选举统治者的实物,毕达哥拉斯是多么讨厌寡头政治可见一斑)。而后来我看到第欧根尼却认为吃豆子容易胀气,会不停地放屁(具有毁灭的本性 ^-^ ),因而也固执的不吃豆子(这个我在大学里第一次看到,觉得很新奇,我们从来没被教过如此的知识,自己每每吃豆腐、豆芽、豆粒时不禁莞尔,想起古希腊那位可爱又固执的老爷爷)。 毕达哥拉斯懂医术,阿尔克迈翁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曾是他的一名听众。阿尔克迈翁的理论大部分和医疗相关,并认为人事大多是成双配对的( ^-^ )。 第欧根尼记载柏拉图曾在一封信中托狄翁从他那里买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著作。赫尔米博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柏拉图来到西西里,花了 40 个亚历山大米纳,从费罗劳斯的亲戚手里买到这本书,并模仿着写下了《蒂迈欧》篇(古代的抄袭)。还有说柏拉图保释了一个年轻囚犯(费劳罗斯的学生)而得到了这本书。而柏拉图本人在底比斯听到过费劳罗斯的演讲(《斐多篇》)。 第欧根尼记载算术家阿波罗多洛说毕达哥拉斯为庆祝他那一条定理,举行了一次百牛大祭。而普罗科洛说毕达哥拉斯只烧了一头牛(我见过天坛祭天用的法器,就是把牛羊整个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烧掉,而且毕达哥拉斯强调献给神的祭品普通人是不能吃的),这里我认同普罗科洛的说法。另外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直角和也是他老人家的发现。 毕达哥拉斯死后学派中的数理派和信条派相互攻讦,都自认为是正统(跟佛教的教派分裂有得一比)。简单一点来说,数理派数学基础扎实,可以把详尽复杂的知识表达出来。而信条派把毕达哥拉斯的许多不太确切的简要提纲(没有更多发挥阐述)作为教义根本(波菲留)。 毕达哥拉斯述而不作,苏格拉底和阿尔凯西劳斯以及卡内阿德都是如此(普鲁塔克)。这种只用讲话而不写作就能扬名且开宗立派的大人物历史上就几个,毕达哥拉斯就是其中之一。 ------------------------------------------------------------------------------------ 毕达哥拉斯在我看来是一个好学不倦,对自由民主充满渴望,极有个人魅力和表现欲望的哲人。他的教条约束了他那博大的激情,以致于牺牲自我,他对数理的钻研上升到了宗教信仰的高度。他是一面旗帜,又是风向标似的人物,是那个时代真正的领军型人才。 ----------------------------------------------------------------------- 参考文献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88.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个人分类: 思想史|5297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