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幔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彩虹之州”成因之谜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8-7-15 12:33
“ 彩虹之州 ” 成因之谜 梁光河 本文为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特约撰写,发表在《百科知识》2018年7月。 夏威夷地处北太平洋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 —— 离最近的大陆也有 4000 千米。夏威夷的上百个岛屿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它们被马克·吐温称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火山造就的彩虹之州 因为在雨季几乎天天可以见到彩虹,夏威夷也被称为“彩虹之州”。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每当火山喷发时,人们都会赶紧逃避;而在夏威夷岛上,人们会专程来观看火山喷发。岛上建有国家火山公园,专供游客观赏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象。踏着冷却后的岩浆,游人可以走到蒸汽缭绕的火山口去,甚至可以看到红色岩浆滚滚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象……这些都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神奇体验。美国宇航员还把夏威夷当作学习火山地质学的好地方。 之所以在夏威夷可以与火山亲密接触,是因为夏威夷群岛本身就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 它是一个巨长的火山岛链中的很小一段,包括著名的大夏威夷岛、檀香山、可爱岛,等等。 前不久,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科学家警告说,基拉韦厄火山在未来还可能再度出现一连串激烈喷发,乃至更具毁灭性的熔岩流。事实上,基拉韦厄火山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其内部不断下降的岩浆水平。如果岩浆降到水平面以下,海水会倒灌入岩浆,届时产生的高热蒸汽将会爆炸,冰箱大小的大石块会被抛至半英里外,有毒的火山烟雾则会覆盖方圆 19 千米的范围。 图1 夏威夷-帝王(Hawaiian-Emperor)火山岛链和夏威夷群岛(据Google-earth修编) 图2 夏威夷群岛上正在喷发的火山(据Crates News Agency) 火山遍布的夏威夷群岛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说它是火山喷发的产物呢? 前文提到,夏威夷群岛是一个巨长的火山岛链中的很小一段,这条横穿太平洋北半部的火山岛链全名叫夏威夷 - 帝王火山岛链,它长约 6000 多千米,夏威夷群岛位于该岛链的东南端 ( 图 1) 。整个岛链呈现线状分布,中间存在一个大拐弯:南半部分叫夏威夷海岭,北半部分叫帝王海底山。 这些火山岛是在 7000 万年以前因火山喷发开始形成的,至少有 129 座火山岛,每个火山岛一般由一座或几座火山组成。这些火山从海底的第一次喷发算起,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过无数次喷发,最终升出海面形成岛屿。目前,最南部的大夏威夷岛上的火山是最活跃的,会不时喷发(图 2 )。这次喷发的基拉韦厄火山就位于大夏威夷岛。 同样位于大夏威夷岛上的莫纳克亚山是一座死火山,也是世界上总高度最高的山,有 1 万多米,其中约 6000 米高的山体处在海平面以下。如果从海底量到山顶的话,它比 珠穆朗玛峰 还高 1000 多米。 错误的成因认识 当前对夏威夷火山岛链成因的普遍认识是地幔柱假说。该假说认为 ,地幔内部有一些温度很高的圆柱状区域,炽热的地幔物质从这里上升,将覆盖在上面的岩石外壳“烧”穿,使得岩浆喷出地面,最终形成了火山,这个地方就是地球上的“热点”。 相对于迅速漂移的板块,地幔之中的热点基本上是固定不动的。当板块慢慢移动并通过热点时,热点就会在板块上留下一连串的“伤疤” —— 火山。先形成的火山随着板块的移动离开热点,之后在热点处会形成新的火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连串年龄由大到小的火山岛链。夏威夷群岛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假说的关键依据是,科学家测得该火山岛链的玄武岩年龄具有严格的时-空线性变化特征,但真实的原始测年数据并不具备这种规律,只是由于部分科学家将数据中不一致的部分去掉,才形成了精准的线性变化。例如作者分析本哈德等人(Bernhard et al)1998年文章中测年数据就发现,在夏威夷岛链上并没有按照严格的线性分布,它们中间出现了19.9Ma-26.6Ma-20.6Ma和39.9Ma-42.4Ma-38.7Ma这样的年龄分布特征(图3)。更重要的对同一时间段,太平洋板块上众多的火山岛链方向并不一致,这难以用地幔柱进行合理解释。 即便做了数据筛选,仍存在逻辑错误,图4显示的是数据筛选后的夏威夷火山岛链年龄线性变化特征,在6500万年到5600万年这个时间段,可以看出存在两个方向迥异的火山岛链,它们不可能是地幔柱和太平洋板块运动形成的,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走一样。如果是地幔柱成因,同一个时间段,应该两条火山岛链在同一个方向;如果不在同一个方向,只能是太平洋板块被切割成两块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才能形成,把太平洋板块劈开更让人匪夷所思。事实上在太平洋板块上存在很多条海底山岛链,它们方向不一,用地幔柱和海底扩张无法解释其成因。 事实上,夏威夷岛链的火山岩测年数据存在逻辑错误,例如位于大夏威夷群岛的莫纳克亚山(Mauna Kea)火山,从海底算起该火山岛的总高度近10203米,这超过10公里厚的玄武岩不可能是一次喷发形成,而是历史上多次喷发形成的,从上到下喷发应该是从新到老,而当前的测年数据主要取自浅表部。由此得出该火山形成的年龄是接近0年,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我们知道,一个火山的爆发往往是多个期次的,有的火山今天爆发了又很快平息了。然后若干年后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又再次爆发,地质历史上往往要爆发多次。如果测年过程中不考虑这种多期次性,测年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的测年方法应是针对每个火山点都要在不同深度的不同期次喷发的岩体上取样测年,这样才有意义和说服力。例如我国的长白山玄武岩,最底层喷发在2200万年之前,最上边的玄武岩喷发在1000年前。如果我们仅仅在长白山地表取样得到1000年的测年结果,能说长白山是1000年前才形成的吗?显然不能。 图3 太平洋上随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的典型岛链(据 Bernhard et al.,1998 修编) 图4 数据筛选后的夏威夷火山岛链年龄线性变化特征 图5是夏威夷火山岛链区域的几个关键点测年数据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点的火山活动测年数据存在极大差异,以大拐弯处的年龄为例,有大于5500万年,还有4200万年等。图5中夏威夷岛北面的红圈所指处不同人给出的测年结果差异更大,有人给出7500万年,也有人的结果是4700万年等。这说明这些火山岛的形成不是一次火山活动的结果,一个火山上不同地点不同深度测年数据应该有较大差别。更说明不能单靠测年数据就可以无限想象出一个地幔柱假说。所谓孤证存疑是地质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图5 夏威夷火山岛链区域的几个关键点测年数据对比 岩石学也不支持该假说。如果夏威夷的玄武岩是地幔柱成因,那么它应该出现代表地球深处地幔起源的隐晶质苦橄岩或科马提岩,地质学家并没有在夏威夷发现这些岩石。在美国实施的夏威夷科学钻探项目中,科研人员在莫纳克亚火山2019米深度以下打出了海相火山岩和沉积岩,这是地幔柱假说难以解释的。因为如果按照地幔柱假说,应该打出玄武岩或苦橄岩或科马提岩,不应该打出沉积岩。铪(Hf)同位素资料则显示,夏威夷熔岩中存在古深海沉积物。 实际的地球物理探测也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证明存在这种地幔热点。沿着夏威夷岛链方向的地震接受函数剖面显示,夏威夷岛链没有上地幔异常,410公里深度地震波反射面十分平滑均匀,没有地幔柱和大断裂的特征。 地幔柱假说同样无法合理解释夏威夷-帝王火山岛链中间大拐弯的形成,该处的火山岩测年大约为4300万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存在大的地质构造运动,能够让巨大的太平洋板块转向。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 夏威夷群岛的成因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是地幔柱成因;但诸多新证据表明,该理论解释不了夏威夷 - 帝王火山岛链的特征。 既然地幔柱理论难以解释夏威夷群岛的成因;那么,夏威夷群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一点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那就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 大陆板块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是地球上的普遍现象;而且,大陆板块当前还在运动中。现代精确 GPS 测量和古生物、古地磁都有确凿证据说明大陆板块会漂移。 大陆板块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魏格纳在 100 年前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主要包括两个:一是因地球自转存在一个指向赤道的离极力,二是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力。不过,地球物理学家计算后发现,这两个力非常小,不足以推动巨大的板块克服阻力发生漂移。更不合逻辑的是,这两个力都是系统作用力,它们针对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都是一样的,因而现实中应该发生大陆板块统一向赤道漂移或向西漂移,但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是,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动力被否定了。 魏格纳后来也承认,大陆运动的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继续寻找,大陆漂移理论中的 牛顿 还没有出现。 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美国科学家赫斯在 1961 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海底扩张假说认为,洋中脊不断喷发的玄武岩造成了海底扩张,像传送带一样拖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基于盘古超级大陆的裂解,其结论是现代海洋中的洋壳板块都是 1.8 亿年以后出现的的,洋中脊附近因为都是新生成的岩石,其年龄应该是 0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国著名地学专家任纪舜院士等人在《地质论评》上发表的题为《寻找消失的大陆》一文指出,通过全球深海钻探、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大洋中存在大量古大陆残片。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的岩石年龄应该接近于 0 ,但实际上,在赤道大西洋洋中脊附近发现大量古老的大陆岩石分布,这些岩石年龄少则 3 亿 ~3.3 亿年,多则 16 亿 ~18.5 亿年。这与传统的海底扩张假说完全不符。大洋中的古大陆残片否定了海底扩张假说。 赫斯等人是基于太平洋东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异常带与洋中脊平行提出海底扩张假说的,但全球所有的磁异常条带都与洋中脊平行吗? 2007 年,法国地质局编绘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异常图。遗憾的是,该图否定了条带状磁异常与洋中脊平行的这种所谓普遍规律。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然而,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在红海东部,磁异常也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沿着洋中脊分布,它们都不具备平行分布的特征。 也许有人说,红海是一个还未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成熟的大洋肯定不是这样的。事实恰恰相反。红海邻近的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也没有平行关系;甚至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全球区域,大多数地区的磁异常条带并不平行洋中脊。 既然海底扩张不存在,意味着地幔柱假说也失去了根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板块发生了大规模水平漂移呢? 新的大陆漂移假说 按照地热学常识,大陆上的平均地温梯度是每百米增温 3 ℃ ,超深钻探也验证了这个地温梯度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 40 千米之下的地温可达 1200 ℃ 。而大洋的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在 1200 ℃ 下,绝大部分岩石会变成熔融的岩浆。 由此,笔者提出了新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板块是漂浮在大洋板块上的。这是因为,随着深度的增加,地温逐渐增高,岩石渐渐由弹性变为软塑性(图 6 ),大陆板块底部因此会漂浮在大洋深处的岩浆上。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使得大洋深处的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由于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被海水冷却进而熄灭,海底扩张不能持续,而在漂移的大陆板块后面有岩浆持续涌出,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持续使得大陆板块向前移动。其基本逻辑很简单:大陆板块在运动中,其前面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其后面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持续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 图6 新大陆漂移模型,A是漂移前的状态,B是漂移后的状态(梁光河,2013) 根据这个模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以及大陆碎片遗撒物。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大陆板块漂移后的尾迹来追踪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侦探对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图7 科里亚克板块漂移后产生了夏威夷-帝王(Hawaiian-Emperor)火山岛链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夏威夷岛链。追溯夏威夷岛链的轨迹,我们可以推测其起源(图 7 )。图中清晰地显示了一个小板块的运移轨迹,如图中白色虚线箭头所指方向。该小板块外形酷似一条拖着长长尾巴的蝙蝠鱼,漂移后留下了一条划痕。该小板块目前已与西伯利亚板块拼接在一起,名字叫科里亚克板块。这个小板块在其正南的尾部仍然存在一条明显的水下海岭。 一个小小的板块真有漂移数千千米的强大能力吗? 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印度板块是从南极洲分离并向北漂移的。在约 1.5 亿年的历史时期,漂移了超过 8000 千米的距离,到达如今的位置。也就是说,大陆板块漂移数千公千米并不稀奇。 这个新大陆漂移模型不但能解释夏威夷群岛的成因,也能合理解释太平洋中其他线状火山岛的成因机制,推测出它们曾经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轨迹和薄弱地带。 在盘古超级大陆裂解后,因欧亚大陆向东北漂移,美洲板块向西漂移;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因此,太平洋洋壳深部总体呈现一种受压环境(图 8 ),特别是夏威夷群岛附近,当前正处于受挤压的中心地带。这些板块前端深处的高压岩浆在那些薄弱地带被挤出,形成一系列线性火山岛。目前正在喷发的基拉韦厄火山,很可能正处在四周大陆板块挤压的中心。 图8 太平洋周边大陆板块当前运动方向说明太平洋板块深部处于挤压状态 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大洋中留下类似车辙的深沟。这些深沟是大洋板块的薄弱地带,一旦遇到压力,大洋板块深部的岩浆就会涌出,形成火山喷发。按照这个推论,大陆板块漂移后应该在洋壳上留下切割深度差不多的海沟,喷发出连续的火山岛。 为什么夏威夷岛链上不是连续喷发的火山岛,而是隔一段距离出现一个火山岛,而且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地球演化历史上温度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全球海平面持续且非稳定的周期变化:有时候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此期间,大陆板块受到的浮力就大,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相对较浅;反之,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大一些。因此,最终在洋壳深部受压的情况下,岩浆会在切割深的区域喷出。 至于夏威夷 - 帝王火山岛链产生的大转弯,也可以有合理的解释:科里亚克板块随着大西洋的裂解在大约 1.35 亿年之前开始向北漂移,在漂移过程中遇到一次造成全球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事件,该事件发生于 6500 万年前。这次的陨石撞击点虽然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但该事件使得地球瞬时产生巨大震动,从而使科里亚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转向,在该转弯处的火山活动可能从 6500 万年前开始喷发,一直间断喷发到约 4300 万年前才结束。 这个科里亚克大陆板块漂移模式是否能得到地质学上的认可呢? 从图 9 的地质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科里亚克板块的主要出露地层属第三纪到白垩纪,与周边的地层并不相同,其地质特征显示它是一个外来板块。 俄罗斯科学家从古地磁测量证实,科里亚克板块(俄罗斯学术上称为 Olyutor 岛弧)在距今大约 6500 万年 ~5600 万年之间还位于当前之南约 2000 千米的位置,说明这个板块是从遥远的太平洋中部漂移过来的。更重要的是古地磁证据也说明在这个漂移过程中,科里亚克板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发生过 34-50 °的顺时针旋转。 传统上,两个板块的拼合就是板块的碰撞,在它们之间会形成造山带和山脉。图 10 也显示,的确存在一个弧形山脉,这个山脉就是两个板块的拼合带。事实上,地球历史上大陆板块的汇聚和拼合是一种常见现象,历史上曾发生多次超大陆的汇聚和裂解。 图9 东西伯利亚区域地质图显示科里亚克板块是一个外来拼合体(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图10 科里亚克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拼合带山脉走向(据Google-earth地图修编) 板块漂移造岛链 新的大陆板块漂移模式是否能够解释北太平洋上的更多岛弧成因呢? 从图 11 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大陆小板块发生了漂移与拼合,其中科里亚克板块漂移产生了夏威夷 - 帝王山火山岛链,秋林板块的漂移产生了阿留申群岛,堪察加板块的漂移产生了千岛 - 堪察加岛链。板块运动的尾迹和地形吻合良好(图 11 )。 这种板块运动模式是否能得到地质学上的认可?从世界地质图,我们发现,各个陆块在当前位置与相邻地层都呈现出不和谐状态(图 12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外来的。如果把这些陆块复原到初始位置,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基本上都能与原始位置相邻的地层吻合。其中,漂移到美国阿拉斯加西南部的陆块就是著名的秋林地体,这个外来的地体也是地体学说的发源地。该结论已得到美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地体的概念等同于大陆板块的概念,它们都是外来的大陆板块,具有独立的地质和构造演化历史,都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和块体拼合。 堪察加板块的漂移历史也得到了古地磁证据的支持。古地磁测量说明,堪察加板块 6500 万年之前还大约位于北纬 38 度, 4600 万年前大约位于北纬 47 度,而现在大约位于北纬 57 度;说明新生代期间这个板块一直在向北漂移。这个结果支持了上面根据尾迹推测的大陆板块漂移历史。 图11 科里亚克、秋林、堪察加板块的运动轨迹及板块的漂移拼合顺序(据美国NOAA地形地貌图修编) 图12 科里亚克、秋林、堪察加板块的运动轨迹及板块的漂移拼合(据世界地质图修编) 本文给出的证据说明,夏威夷群岛的成因机制是大陆漂移,而不是地幔柱或者海底扩张。它源于一个叫科里亚克的大陆板块从太平洋中部出发一路漂移到西伯利亚,并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漂移后,它在太平洋板块上留下了深切割的海沟,使得这些区域洋壳变薄,成为薄弱带,后期由于受到太平洋四周大陆板块的挤压,使得太平洋深处的岩浆沿着薄弱的深切割海沟喷(涌)出,产生了这些岛链。 主要参考文献 1) Bernhard Steinberger and Richard J. O‘Connell.1998.Advection of plumes in mantle flow: implications for hotspot motion,mantle viscosity and plume distribution ,Geophys. J. Int. 132:412—434. 2) Dosta I J, Cousens B and Dupuy C.1998. The incompatibl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cient subducted sedimentary component in ocean island basalts from French Polynesia. J Petrol, 39: 937- 952. 3) Natalia M. Levashova,et al.2000. Paleomagnetism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Late Cretaceous-Paleogene island arc complex of the Kronotsky Peninsula, Kamchatka, Russia: Kinematic implications, Tectonics,19(5):834-851. 4) O'Connor, J. M. et al.2013. Constraints on past plate and mantle motion from new ages for the Hawaiian Emperor Seamount Chain.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4, 45644584. 5) Pechersky, D M., N M. Levashova, M.N. Shapiro,M.L Bazhenov, and Z V. Sharonova.1997. Paleomagnetism of Paleogene volcanic series of the Kamchatsky Mys Peninsula, east Kamchatka: The absolute motion of an ancient subduction zone. Tectonophysics,2-3:219-237 6) Raymond, C. A., Stock, J. M., and Cande, S. C.2000. Fast Paleogene motion of the Pacific hotspots from revised global plate circuit constraints . The History and Dynamics of Global Plate Motions. Geophysical Monographys,121:359-375. 7) Sharp,W. D. Clague, D. A.2006. 50-Ma Initiation of Hawaiian Emperor bend records major change in Pacific Plate motion. Science 313,12811284.
个人分类: 夏威夷|10869 次阅读|3 个评论
矛盾的海底扩张和地幔柱-该信谁?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18-1-26 09:10
矛盾的海底扩张和地幔柱-该信谁?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地幔柱假说是板块构造学说创立者们提出来的,起源于夏威夷群岛上火山测年呈现严格的线性关系。但这个重大发现却出现了逻辑问题,因它与海底扩张存在极大矛盾。 图 1 是得到普遍引用的关于地幔柱的权威解释。其解释是:以地幔热活动中心的热点夏威夷为参照系,保持不动。由于海底扩张的传送带模式,使得太平洋板块发生北西方向运动,从而产生这些火山岛。 图 1 太平洋中夏威夷 - 皇帝海岭测年数据特征 ( 据 Raymondet al., 2000) 众所周知,现代板块学说把洋中脊分为快速、慢速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东太平洋洋脊属于快速扩张的洋中脊,运动速度达 13 cm/yr( 万天丰2011 ) 。夏威夷火山岛链存在这种绝对年龄线性展布,其隐含的必然的结论就是地幔运动速度很小,几乎静止,而岩石圈板块则可以每年十几厘米。这就成了传送带模式的致命伤。通常深部地幔的水平位移速度一般仅为 n mm/yr, 绝对都小于 2 cm/yr(Minster and Jordan , 1978 )。小一个数量级的地幔水平位移速度是不可能带动速度较快的岩石圈板块运移的 ( 利布特里, 1986)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热幔柱是从 2900 公里深的 D” 层到达地表的,热幔柱上升速率是非常慢的,其相对移动速度一般低于 1cm/yr 。 图 2 是地幔对流和地幔柱示意图,其矛盾是:如果地幔对流速度快,必然冲断冲散上升的地幔柱,使得地幔柱均匀散布,难以形成柱状特征;而如果地幔对流非常小,运动速度很小的地幔如何能带动其上面速度较快的板块漂移呢?因此,所谓的“地幔对流”不可能是大陆板块运移的动力来源。 图 2 地幔对流和地幔柱示意图,该图的矛盾是地幔对流对垂直上升的地幔柱不起作用 针对这些矛盾,英国皇家地球物理学会会长 BottM.H.P. 和 KusznirN.J. 发表了著名的论断:“与其说地幔对流带动岩石圈板块运动 , 不如说岩石圈板块带动上地幔运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会( IUGG )的主席只好说,他相信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将在未来 20-30 年内得到解决。实际上是委婉地承认了板块构造传送带模式有问题。由此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超越板块构造的概念,但至今并没有发现哪个地方超越了。 近些年部分学者提出了大洋板块“拖拽模式”,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不是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或者洋中脊的推力,而是大洋板块的拖拽力,即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的大洋板块产生的拖拽力拖动大洋板块漂移。首先这个解释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因为密度 2.9 的大洋板块下插到密度高达 3.3 的上地幔中,而且越深密度越高,只会产生更大的浮力而不会产生向下的拖拽力。其次,按照这个模式,大西洋型洋壳就不会存在洋壳下插的拖拽力,那么它是如何驱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的?第三,传统认为洋壳俯冲后相变成榴辉岩,密度比地幔橄榄岩更大,因此能够产生拖拽力。如果这样,地球经过长期无数次俯冲,地幔应该充满榴辉岩而不是橄榄岩。这不矛盾吗? 如果海底扩张不存在,对夏威夷岛链成因按地幔柱假说进行解释就不合逻辑了。作者认为地幔柱现象是存在的,具体表现为大火成岩省的方式,其起因是大陆裂谷而不是地幔柱,而且很难证明其起源于哪个深度。诸多证据说明海底扩张不符合逻辑,也与诸多观测事实不符,并不存在,夏威夷那些岛链应该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的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 Minster, J.B., Jordan, T.H., 1978. Present-day plate motions. J. Geophys. Res. 83,5331–5354
个人分类: 夏威夷|62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冰岛是沿洋中脊自南方漂移过来的大陆板块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7-8-7 10:51
冰岛是沿洋中脊自南方漂移过来的大陆板块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lgh@mail.iggcas.ac.cn 本文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7期,感谢英文主编刘晶对文稿的修改完善! 1 洋中脊上的古老岩石与分叉的中脊线,是“海底扩张”的硬伤 冰岛是坐落在北大西洋洋中脊上的一个岛屿(图1),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岩浆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和花岗岩等,仅从地表看,冰岛似乎完全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图1 冰岛在“板块构造”模型中的位置 然而,地质学家们在冰岛上的“洋中脊”上发现了古老的火成岩(图2),测年数据表明其年龄值达1300万年,如果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的火山岩都应该是新喷发出来的,年龄应该接近0年,因此,在洋中脊发现1300万年的火山岩就与海底扩张学说相矛盾。 图2 冰岛与洋中脊玄武岩分布特征 而且,冰岛最西部地表岩石年龄达到了1600万年,说明自那个时候开始,那里地表没有覆盖更新的火山岩。与此同时,现代GPS测定北大西洋在冰岛纬度上的扩张速率为2厘米/年,若按冰岛上洋中脊处存在1300万年前的古老岩石来推算,在冰岛中间理应裂出至少260公里宽的裂谷。但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海底扩张”学说在这里并不适用。 此外,冰岛中间存在着分叉的洋中脊,而且分叉的两支洋中脊上都有活跃的火山活动,对于这个现象,现有的理论也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为在其他地方也发现有分叉的洋中脊,但海底扩张对此的解释是分叉中的一支是死掉的,也就是不活动了。但冰岛不是这样的。 为了解释这些奇怪的地质现象,部分学者把冰岛解释为地幔柱成因,但火山测年数据和岩石学证据都否定了这个说法。测年数据说明该区域没有地幔柱成因的显著特征,即在冰岛上没有发现火山喷发随时间进行空间转移的轨迹。冰岛的岩石和地球化学指标也不支持地幔柱假说。 冰岛发现大量流纹岩和花岗岩,流纹岩是一种大陆地壳成因为主的火成岩,属于酸性喷出岩,其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相同。按照海底扩张和地幔柱假说,冰岛的洋中脊附近不应该出现大量陆壳成因的火成岩。 地球物理探测给出的冰岛地壳厚度分布也不支持海底扩张(图3),如果存在海底扩张,其洋中脊处地壳厚度一定很小(通常3—5公里)。但探测得到冰岛的地壳厚度是20—40公里,而且洋中脊处更厚,达到30—40公里。 图 3 冰岛地壳厚度分布图 2 “新”大陆漂移观点认为,大陆板块像“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 ” 经过数百位地质学家数十年的研究,目前大家的共识是,在冰岛下面存在一个古老的大陆微板块,这个板块在地下热动力驱动下一直在熔融,并产生地热和火山喷发,地表的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堆积起来的。但这个地下深处的微板块为什么能一直待在洋中脊上,而且不被海底扩张这个传送带或者地幔对流裂离洋中脊?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针对以上种种矛盾,换个思路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认为,前人的研究结论没错,那就是冰岛地下深处存在一个古老的微板块,那是一个古老的克拉通微板块,克拉通板块是指元古代以前形成的大陆板块,其特点是稳定、坚硬、密度大。这些特征在微板块的重力测量和地磁测量上都能够得到证实。但这个古老的克拉通微板块如何跑到冰岛下面的呢? 我认为,在泛大陆裂解过程中(图4),冰岛被裂解形成一个特立独行的小板块,当北美洲和欧洲板块向东西两边裂解分离漂移(也向北漂)的过程中,冰岛沿着另外一个方向(北东)独自飘浮在洋中脊上。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当前的大陆板块来自于泛大陆的裂解和之后的漂移,且大陆漂移的动力是潮汐力和离极力。而我提出的“新大陆漂移”说与之不同的是,我认为大陆板块在大洋板块上漂移的动力是大陆板块后面不断涌出的岩浆热动力。 图 4 泛大陆复原图 我可以形象地 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 ”。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有可能是陨石撞击),使得裂缝处地壳深处的岩浆上涌,与大陆板块裂解的同时,洋中脊的裂缝也形成了。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是同时进行的,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所造成的热力推动过程,持续推动着大陆板块的漂移运动。 图 5 新大陆漂移模型(梁光河, 2013 ) 根据新大陆漂移假说的模型(图5),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和巨厚沉积物,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等。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通地过大陆板块漂移后的尾迹来追踪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侦活动中对足迹的分析类似。 图6清楚地展示了冰岛的漂移轨迹:冰岛是从西南方向漂移过来的,目前正向北东方向漂移。现代全球GPS测量也证实目前冰岛正在向北东方向漂移。地表的火山岩是冰岛漂移过程中火山喷发堆积起来的,这个喷发过程使地幔物质和地壳物质混融,这就合理地解释了冰岛上酸性岩浆岩的成因。 图 6 冰岛在地形地貌图上的尾迹清晰可辨(据 NOAA 地图修编) 同时,冰岛的古植物和古孢粉研究说明,冰岛在1500万年之前并不在当前的纬度,她位于温带或者亚热带地区。这说明她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 在美国NOAA给出的北大西洋地区海底沉积物分布图中可以清楚看出,冰岛南部存在厚达3000米的带状深海沉积物,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很容易地解释这种现象,冰岛漂移时在其后面切割出较深的洋盆,漂移运动中冰岛板块上不断出现火山喷发,这些火山喷发物就是深海沉积物的物源。如果按照海底扩张假说,在洋中脊附近不应该存在如此厚度的深海沉积物的,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海底扩张不存在,大陆自己会漂移,并留下尾迹。 新大陆漂移假说如何解释冰岛上出现的分叉洋中脊?我认为,洋中脊应该是多个大陆板块漂移中,带动裙边似的大洋地壳相互运动错开的断裂带,并同步形成所谓的转换断层,冰岛上的洋中脊分叉也是周边大陆板块差异(旋转)运动造成的断裂现象。冰岛是沿着洋中脊自南而北漂移运动到现在的位置的,冰岛之所以沿着洋中脊漂移,是因为这个方向受到的阻力最小。北大西洋的磁异常条带用新大陆漂移说也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科普-大地构造发展三部曲 现代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是三部曲:“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由魏格纳(Wegener)于1912年提出,海底扩张由赫斯(Hess)于1961年提出,板块构造由摩根(Morgan)于1968年提出。三个学说都基于 “大陆板块漂浮在较重的粘性大洋软流层上”这一基本出发点。都承认大陆板块会漂移。关键的不同是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在大洋板块上漂移。而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板块不会自己漂移,是洋中脊持续喷发的岩浆不断生成新的洋壳,产生的海底扩张推动大陆板块发生了漂移。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是潮汐力和离极力,而梁光河提出的新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在大洋板块上漂移,动力是大陆板块后面不断涌出的岩浆热动力推动大陆发生漂移。形象地比喻:“就好像很多轮船(大陆板块)漂浮在大洋上(大洋软流圈)”。它们的关键不同点是:大陆漂移说认为轮船能够自己行走,海水是不动的;而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认为轮船是自己不会行走的,是依靠海水流动(动力源是地幔对流)带动轮船行走。
个人分类: 海底扩张|145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幔柱假说的关键证据算造假吗?
热度 4 liangguanghe1 2013-9-28 12:37
科学研究和试验中,我们往往会得到很多实测数据,但有时候科研工作者会对所得到的数据有所取舍,舍去对他们不利的数据,而只利用对他们有利的证据。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国外科学家也会这么干。比如“ 地幔柱假说”起源于对夏威夷的成因解释。 夏威夷群岛已成为地球动力学理论的发源地 , 在夏威夷发现的热点导致了深部热地幔柱理论的诞生 , 该理论认为流体地幔是夏威夷大洋火山岛及其它大洋岛弧形成的根源。 该假说的依据是 夏威夷 火山岛链 的玄武岩测年数据具有严格的 时间 - 空间线性变化,下图是得到广泛引用的夏威夷火山岛链上玄武岩测年数据的图片(数据单位Ma),也是地幔柱成因的唯一关键证据。这是Raymond et al,2000年文章中的图片。 而博主发现, 能够形成如此精准的年龄线性变化的原因是:该文的作者将原始数据中不一致的年龄数据去掉的缘故(算造假吗?),实际数据表明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这是Bernhard et al,1998年文章中的图片(测年数据更全面,他们是有良知的科学家,把所有数据都摆出来了)。 从该图可以看出夏威夷火山岛链年龄存在两个明显的年龄不一致,图中下面箭头所指的年龄从北向南是 19.9Ma—26.6Ma—20.6Ma 。上面箭头所指的年龄从北向南是 39.9Ma—42.4Ma—38.7Ma 。难道地幔柱会倒退吗?或者板块超一个方向移动时候会来回短距离往返运动吗?理论上是解释不通的 作者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参见 “夏威夷成因之谜”。 我们知道,一个火山的爆发往往是多个期次的,有的火山今天爆发了又很快平息了。 然后若干年后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 又再次爆发,地质历史上往往要爆发多次。如果测年过程中不考虑这种多期次性,测年结果有多大意义?科学的测年方法应是针对每个火山点都要在不同深度的不同期次喷发的岩体上取样测年,这样才有意义和说服力。 作者的12篇最新论文均可在网上免费阅读,这些论文包括 (1)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 (2)海南岛从哪里来? (3)日本从哪里来? (4)台湾从哪里来? (5)夏威夷、马尔代夫从哪里来? (6)朝鲜半岛哪里来及郯庐断裂动力机制? (7)北极冰川融化的根源? (8)加拿大破碎山河成因之谜? (9)全球山脉成因之谜? (10)美国黄石公园间歇泉成因之谜? (11)“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12)地震的预测与消减方法等。 具体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大陆会在热力驱动下自己漂移,并留下尾迹”,很多人愿意把地学复杂化,好像越复杂越有学问,普通大众听不懂学问就更大。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夏威夷|9869 次阅读|9 个评论
EOS最新文章:地幔柱活动具有周期性吗?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3-3-22 09:03
地幔柱活动具有周期性吗? (周春银 编译;资料来源: EOS,AGU ) 编者注:越来越多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地幔柱这样的地球内部 / 深部的动力学行为的认识,而地球表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一些重大事件,或许正是起因于地球内部自身的活动。在地质历史时期,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具有某些周期性,而同时地球内部的地幔柱活动(在(近)地表表现为大火成岩省和 / 或热点)似乎也存在周期性,更为令人惊讶地是,两者居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耦合性 / 一致性。这是地球本身的固有规律还是只是统计上的偶然?科学家正试图从地球科学的多个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并寻找其中本质的答案。最新一期 AGU 的 EOS 期刊发表了 Rampino 和 Prokoph 的署名文章“ AreMantlePlumePeriodic? ”,讨论该问题。该文也相当程度上引用了 Prokoph 等( 2013 )即将在《 GeoscienceFrontiers 》(中文期刊《地学前缘》的英文独立期刊, SCI 收录,有些读者可能还不太了解,特此注明)正式发表的文章“ PeriodicitiesintheemplacementoflargeigneousprovincesthroughthePhanerozoic:Relationstooceanchemistryandmarinebiodiversityevolution ”,该文有相关的详细研究结果介绍。 --------------------------- 在过去数年当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某些地质和生物大事件似乎具有相似时间尺度的规律性周期。例如, Rohde 和 Muller ( 2005 )通过研究过去 540 百万年以来海洋生物种类记录,他们发现证据显示数据有两类周期——一个是大约 62 百万年的周期和另一个稍长约 140 百万年的周期。随后又有跟踪报道,在沉积盆地中的长期地层序列中存在一个大约 56 百万年的周期( MeyersandPeters,2011 ),以及在海洋 Sr 同位素记录中存在一个 59 百万年的周期( melottetal.,2012 )。在过去的 542 百万年的显生宙里,大气层二氧化碳记录中甚至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周期性( Franksetal.,2012 )。 Veizer 等( 2000 )和 Mayhew 等( 2008 )在全球气候的长期波动研究中也发现存在一个大约 140 百万年的周期。 这些大约 60 和 140 百万年时间尺度的规律性周期,如果的确真实存在的话,表明在大尺度地球运动过程中存在深层次的成因。但究竟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比我们所熟知的地球运动轨道以及地轴倾斜的波动周期要漫长得多,科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地球内部诸如地幔对流和地幔柱活动这样的现象来寻找答案。 上涌地幔柱所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大火成岩省( LIPs )的喷发,它是量大、持续时间短暂、以富铁物质为主的喷发,而与典型的板块边界过程无关。 LIPs 被认为是由于地幔柱头上涌接触到大陆或大洋岩石圈而产生所谓的热点而形成的( Richardsetal.,1989 )。 LIPs 也能对地球环境产生各种影响而与生物大绝灭联系起来( Wignall,2001;ArensandWest,2008 )。他们能够与其他记录中所见到的转变而也联系起来吗?不以孤立的事件来看待,他们的发生遵循某些模式吗?如果对这些可能将 LIPs 和在地表所见的循环周期结合起来的耦合事件和深层次成因进行研究,或许可以回答以上这些问题。 将地质记录中的循环周期和地幔柱活动联系起来 为了检验“地幔柱活动具有周期性”的观点, Prokoph 等( 2013 )选择搜寻 LIP 喷发事件中的规律性周期。他们对 Rohde 和 Muller ( 2005 )中的化石种类数据以及已知 LIP 事件年龄的可能性分布数据( CourtillotandRenne,2003 )进行连续小波转换分析( 图 1 )。小波分析可以将“时间”和“尺度”(或频率)域中的时间系列转化为小波系数;它会将无序值剔除而同时将这些域进行转换(利用各种类型和尺度的简短滤波函数,称为小波)来探寻数据中的循环周期( GrossmanandMorlet,1984 ) ( 图 2 ) 。在该分析中所用到的 LIPs 的数量在 250 百万年以前非常少,而晚古生代的 LIPs 则更难于识别。 图 1. 化石种类数据的小波分析显示存在大约 62 百万年和 140 百万年两个明显周期,与 Rohde 和 Muller ( 2005 )早前的频谱分析结果一致( 图 2a )。在数据中还发现了一个大约 35 百万年的周期,尤其是在过去的最近的 135 百万年(即自早白垩纪以来)中。对于 LIPs 年龄数据, Prokoph 等( 2013 )的小波分析也发现了类似的一个大约 62 百万年的周期和另一个略微较弱的 140 百万年的周期。一个较短的 30-35 百万年的周期(在最近的 135 百万年中更明显)也在 LIPs 年龄中被发现( 图 2b )。这些小波分析结果与 Prokoph 等( 2013 )的傅立叶分析是一致的。 图 2. 135 百万年以前,这两项数据中 30-35 百万年周期的强度和同时就位说明这些周期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时间系列转变的边缘效应。另外,在海洋 Sr 和 S 同位素记录中 62 百万年周期的发现( Melottetal.,2012;Prokophetal.,2013 ),也支持了该结论,即这一周期不是如 Smith 和 McGowan ( 2005 )所说的采样筛选的结果。 LIPs 喷发和化石种类数据中所发现的这三个周期是负相关性的;也就是说,高熔岩喷发期通常也是低化石种类期。 从耦合到成因 生物多样化和其他地质活动周期性的一个可能起因,或许可以在直接产生 LIPs ( Richardsetal.,1989 )的地幔柱周期活动中找到。但是在达成结论之前,还有一个基本问题必须要问:为什么地幔柱会具有规律性的周期性活动呢? 地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产生周期性的或者近似周期性的地幔柱活动。深部地幔柱可能由核幔边界之上的热边界层 Dʺ 层中不断形成的失稳而产生( Olsonetal.,1987 )。 Dʺ 层中存在由地核进入地幔的热流,低密度物质会堆积,从而变得不稳定并最终以细流( narrowplume )形式上升( LoperandStacey,1983 )。据估计这种边界层失稳能达到某个临界值并在大约 50-100 百万年时间里形成地幔柱( Olsonetal.,1987 )。 周期性的地幔活动也可能由俯冲引起,下沉的冷板块物质会在地幔 670-km 不连续面处堆积( SolheimandPeltier,1994 )。这一不稳定构造可能会导致上地幔物质向下地幔周期性崩塌,而扰动也能从更深的地幔产生一个回流( MachetelandHumler,2003 )。 地幔柱和地幔对流的周期性也可能来自板块的几何构造。猜想一下,有一个超级大陆像地毯一样覆于地幔之上,在大陆板块下面形成一个热构造,进而导致热点产生和 LIP 喷发( O’Neilletal.,2009 )。所以,当热点活动形成裂谷时,超级大陆自身或许也携带着它们自我毁灭的种子( Storey,1995 )。对流体系的周期性行为也已经在超级大陆的数值模拟( LowmanandJaruis,1993 )和物理模拟( ZhangandLibchaber,2000 )中被观测到。曾经的研究发现同样也提出,地幔中与时间相关的非线性对流在紊流之前可能经历过周期性或近似周期性的活动( HansenandEbel,1988 )。 尚需更多信息 对于地幔柱活动是否存在周期性这一问题上,在学术圈达成共识之前,还需要对地质记录中其他事件里可能存在的周期性元素进行更多的统计分析( HannisdalandPeters,2011;SmithandMcGowan,2005 )。对地幔柱的产生进行进一步的模拟研究将有助于认识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周期性的地幔柱活动将会形成热点、 LIP 喷发、局部抬升和裂谷作用,地幔柱在海平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新的结果指出,各种地质过程的一致性可能是与深部地幔的活动变化相关的。 (参考文献和图注已略,详见原文。)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547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洋地壳在深部地幔的循环:来自金刚石及其矿物包裹体的证据
chunyinzhou 2011-10-8 08:32
大洋地壳在深部地幔的循环:来自金刚石及其矿物包裹体的证据
大洋地壳在深部地幔的循环:来自金刚石及其矿物包裹体的证据 (编译:周春银;资料来源: 10 月 7 日 Science 杂志) ( from Ben Harte , “ Diamond Window into the Lower Mantle ” ) 【摘要】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玄武质大洋地壳和岩石圈板片一起俯冲到地幔中。地震学研究表明这一作用可以扩展到下地幔中,地球化学研究说明大洋地壳可以在地幔柱( plume )中返回至上地幔中。但是一直都缺乏直接的岩石学证据来证明俯冲下去的大洋地壳组分从下地幔中返回。我们分析了来自巴西 Juina-5 金伯利岩中的超深金刚石样品,这些样品中包含有在下地幔条件下晶出的全部矿物相组合成分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的矿物学特征说明了它们是从下地幔折返回上地幔的。由于这些金刚石具有和表源碳素一致的碳同位素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深部碳循环可以扩展到下地幔中。 Science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4/6052/54 (稍后附上全文翻译)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6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和重大环境灾变之间的关系(最新Nature文章)
热度 1 chunyinzhou 2011-9-16 22:26
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和重大环境灾变之间的关系(最新Nature文章)
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和重大环境灾变之间的关系 (周春银 编译;原文出处: Nature 杂志) ( from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7/n7364/full/477285a.html ) These rocks form part of a gigantic volcanic area that erupted 250 million years ago contemporaneously with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A new study by Sobolev et al . 1 suggests that incorpo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ocean-crust material in the erupting magma would have generated huge volumes of gases capable of triggering this environmental calamity. 【导读】地幔柱、大火成岩省以及它们和地球历史上的大灭绝事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地质历史学家感兴趣的话题,针对这些具有非常多争议的课题,很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左的。 Stephan Sobolev 等科学家提出了相关的岩石学证据证明在地幔柱头冠中存在大量的高密度大洋地壳物质,并结合他们的模型,认为在主火山作用之前这些大洋地壳物质脱气产生的 CO 2 和 HCl 气体就足以引起大灭绝。详细报道见 9 月 15 日 最新一期《 Nature 》文章。 【原文摘要】 大火成岩省(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 LIPs )由于其能够快速产生大量(在少于 1 百万年的时间内产生高达几百万立方千米)的岩浆( 1 )、造成岩石圈的明显减薄( 2 , 3 )并经常以大陆裂解而告终、以及其和全球重大环境灾变之间的关系( 4 , 5 )而为我们所熟知。尽管 LIPs 非常重要,但是即使围绕着其基本观点,即 LIPs 在热地幔柱的头冠中通过熔融而形成,也存在着争议( 2 , 3 , 6-10 )。二叠 - 三叠纪的西伯利亚地盾( Siberian Traps )( 11 ),典型的 LIPs 例子和最大的大陆 LIP ( 1 , 12 ),位于巨厚的克拉通岩石圈之上( 1 , 12 ),并和最大规模的著名大灭绝事件( 1 )是同时的。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如推测在地幔柱头冠之上( 2 , 6 , 9 )存在岩浆前隆起( pre-magmatic uplift )或巨大的岩石圈伸展( 7 )。而且,西伯利亚地盾的岩浆 CO 2 脱气作用被认为并不足以导致气候危机( 13-15 ),从而推得一个假设即沉积物堆积所释放的热成因气体导致了大灭绝( 15 , 16 )。本文我们展示了在地幔柱头冠中存在大量( 15 wt% )高密度再循环大洋地壳物质的岩石学证据,并提出了一个热力学( thermomechanical )模型,该模型推测并不需要存在岩浆前隆起和岩石圈伸展作用。模型推测在在几十万年时间内存在大规模的地幔柱熔融作用以及巨厚克拉通岩石圈的不均一侵蚀作用。模型认为,仅仅是大量的 CO 2 和 HCl 脱气作用,主要来自地幔柱头冠中的再循环地壳物质,就足以导致一场大灭绝,并预计大灭绝发生在主火山作用阶段之前,这与西伯利亚地盾和其他 LIPs 地区的地层学以及地质年代学数据( 5 )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见原文。) Nature 原文链接:题目: Linking mantle plumes,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and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s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7/n7364/full/nature10385.html 另有一篇对该文的同期介绍文章: Earth science: Lethal volcanism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7/n7364/full/477285a.html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6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夏威夷:洋壳再循环速率 (8-25《Nature》最新文章介绍)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1-8-25 12:21
A young source for the Hawaiian plume (周春银 编译;原作者 Sobolev 等) 作为研究热点的夏威夷地幔柱广泛关注,最新一期《 Nature 》( 8-25 )刊出 Sobolev 等对夏威夷火山熔岩中橄榄石斑晶中熔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同位素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克服了传统 U-Pb 法和 Re-Os 法的难点,利用 Sr 同位素对地幔柱源区物质进行了时间限定,得到洋壳循环的速率为大约 1-3 cm/yr ,比前人研究结果要快得多。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Nature 网站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6/n7361/full/nature10321.html 【摘要】 通过俯冲作用洋壳可以再循环、地幔上涌以及地幔柱中的再熔融作用是被广泛运用来解释洋岛火山作用的机制。这一循环的时间尺度对于我们了解地幔循环速率非常重要。通过对来自于如夏威夷或冰岛这样的洋岛熔岩中的铀源铅同位素的统计分析,当被看作是模式等时线时,得到的源区分异年龄介于 10 亿和 25 亿年之间。但是,如果该结果是由不相关的地幔组分的混入而产生的,那么它们将失去直接的年龄意义。 Re-Os 衰变模式年龄则考虑了不同时期源区的混入,但是它们取决于假定的洋壳初始 Re/Os 比值,而由于俯冲作用中 Re 具有高活动性使得这一比值很难确定。本文我们首先报道了来自夏威夷莫纳罗亚盾形火山熔岩橄榄石斑晶中 138 个熔体包裹体的 87 Sr/ 86 Sr 比值,夏威夷本身指示着巨大的幔源不均一性。研究表明 Rb 极端亏损的熔体包裹体中的高放射成因 Sr 与 200-650 Myr 海水的同位素组成是一致的。我们推断这些海水肯定在俯冲之前已经混染了莫纳罗亚的源岩,留下一个独特的“时间邮戳”( time stamp )。地幔柱源区中可能普遍存在少量来自海水的 Sr ,但是可以在来源于(不相容元素)非常亏损的源区组分的超亏损熔体中清晰地鉴别出来。夏威夷熔岩源区中的 200-650 Myr 洋壳意味着一般地幔循环的时间尺度为平均大约 2 (±1) cm/yr (假设洋壳物质俯冲至 2900 km 核幔边界,然后由夏威夷地幔柱带上来),比先前认为的要快得多。 (详细内容见Nature原文)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4522 次阅读|6 个评论
数值模拟研究夏威夷热点火山作用的成因
chunyinzhou 2011-7-9 16:27
数值模拟研究夏威夷热点火山作用的成因
数值模拟研究夏威夷热点火山作用的成因 Maxim D. Ballmer, Garrett Ito, Jeroen van Hunen and Paul J. Tackley (周春银编译) 夏威夷热点火山作用( Hawaiian hotspot volcanism )一直都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经典板块构造理论( plate tectonics )和地幔柱( mantle plume )理论所重点讨论的地区。但是对于夏威夷地区(及周围地区)火山的成因,尤其是火山作用的物质来源,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前不久《 Science 》杂志文章根据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提出了与传统地球化学观点不一样的解释,认为夏威夷火山的物质来源可能并不是深部下地幔(见本博客文章《 地幔转换带不连续面地震成像结果指示夏威夷西部存在热地幔 》介绍)。近期,科学家通过数值模型提出了与传统地幔柱观点不同的机制来解释夏威夷热点火山作用的成因机制,文章《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Hawaiian hotspot volcanism induced by small-scale convection 》发表在近期《 Nature Geoscience 》杂志上。 Nature Geoscience 链接 :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4/n7/full/ngeo1187.html 补充材料: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4/n7/extref/ngeo1187-s1.pdf 模拟 movie :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4/n7/extref/ngeo1187-s2.mpg 全文下载( PDF ): 2011-NG-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Hawaiian hotspot volcanism induced b.pdf 【原文摘要】远离板块边界的火山作用经常都被归因于下伏地幔柱作用。但是,目前有关夏威夷火山作用的一些观测,如火山喷发物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火山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在地表的不对称性以及远离热点的次级火山作用,无法用经典地幔柱观点来解释。本文是对夏威夷地幔柱的数值模拟,发现地幔中的小规模对流可以侵蚀岩石圈的底部,从而在板块底部形成“搓衣板”( washboard )形的构造。当板块在地幔柱上升流之上移动时,地幔柱就会与厚度时而变化的岩石圈相互作用而随之产生火山喷发物质量的不断变化。原先的“搓衣板”构造也会引起地幔柱的不对称扩散和熔融。在该模拟中,这一地幔流的不对称性可以形成喷发熔岩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对称性。最后,在地幔柱内会产生一种更加普遍的小规模对流作用,可以在远离热点的位置形成上升流的局部成带分布。相关的岩浆作用由起源于地幔柱管道边缘化学成分不同的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模拟结果显示浅部作用对深源地幔柱火山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经典的地幔柱通常都被描述为一个纯粹的由热驱动的、细小的上升流而穿越整个地幔最终在板块底部形成一个薄饼( pancake )构造。这样的上升流在动力学上可以形成一个拉长的抛物线形的海底地形隆起。相关的热点火山作用是定位和静止的,从而形成一条随时间递进的岛链。这一经典理论的确成功预测了热点链上的许多一级观测想象,夏威夷就是其中研究最多最著名的。 Figure 1. Overview and concept. a , Geographic overview and bathymetry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Shield volcanoes are marked with triangles and arch volcanic fields with strong acoustic reflectivity are shaded. The shallow seafloor surrounding the islands is referred to as the Hawaiian arch (black dashed). b , Conceptual illustration of small-scale convection (SSC) interacting with the Hawaiian plume. Undulations on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 (washboard pattern; dashed yellow line) were created by SSC in the ambient mantle. 有一系列的有关夏威夷火山作用的观测是无法用上述经典理论来解释的。首先,沿夏威夷 - 皇帝链的平均火山 flux 在一般 ~15 Myr 尺度内变化大于 2 倍之多。其次,火山熔岩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对称性目前还不清楚。最后,广泛发育的远离夏威夷热点的次级火山作用目前仍难于解释成因( Fig.1a )。本研究模拟表明,岩石圈下小规模对流( small-scale sublithospheric convection, SSC )和夏威夷地幔柱的相互作用( Fig.1b )可以解释以上这些观测到许多重要方面。本模拟与前任动力学模拟研究的不同点在于,本模拟考虑了更大的尺度以及与温度紧密相关的地幔流变学性质,并同时模拟了地幔柱薄饼构造内外的 SSC 作用。详细的模拟条件和方法见原文 p458 第二段和补充材料。 Figure 2. Visualization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eference model. a , Horizontal (at 130 km depth) and vertical cross-sections are coloured by potential temperature T pot . The hotspot and secondary melting zones are in black. Isotherms of 1,550 and 1,620 C are white. Black arrows show the direction and strength of ambient-mantle SSC 800 km upstream of the plume. See also Supplementary Movie . b , Vertical cross-section of T pot and viscosity η through the upwelling plum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plate-motion with contours denoting log 10 (η). Upper panel shows a blow-up of the yellow-shaded area. Light blue arrows show the schematic flow field indicating that the plume pancake spreads asymmetrically as guided by undulations i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模拟结果预测了两种类型的 SSC 发育( Fig.2a )。一种是在通常地幔中, SSC 自组织于成熟的大洋岩石圈下面,可以控制大洋岩石圈的最大厚度和海底年龄降低。另外一种 SSC 发育在岩石圈下面地幔柱薄饼 (mantle-pancake) 构造内,更加普遍。前一种 SSC 可以在岩石圈底部形成“搓衣板”构造,岩石圈在上升流之上较薄而在下降流之上较厚( Fig.2b )。 Figure 3. Source and volume flux of surface volcanism. a , Colours give the pyroxenite contribution to volcanism (grey is no volcanism), and contours denote the rate of volcanism per area of seafloor. From outside to inside, dashed contours are at 0.01, 0.1, 1, and 10 km 3 km -2 Myr -1 . The solid contours follow the same log scale shifted by 10 0.5 . Pyroxenite contribution X PX in the centre of the hotspot is ~50%, but is slightly higher and lower along the Kea and Loa trends, respectively. This distinction persists through the postshield stage, as does the geoche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trends. Rejuvenated and arch volcanism shows relatively low (~40%) and high (97%, not shown) X PX , respectively. b , Dashed lines denote volcanic fluxes (km 3 Myr -1 per km of distance along the chain) for the Kea trend (red), the Loa trend (blue), and the total of both trends (black). The assumed feeding zones for the two trends are denoted light grey in a . Solid lines show the pyroxenite contribution for the same colour code, and elucidate the asymmetry of shield and postshield volcanism arising from the distribution shown in the map view in a. The bold black number indicates the total flux of hotspot volcanism in (km 3 Myr -1 ). Green and grey shadings denote the predicted durations of the major phases of Hawaiian volcanism (as defined by volume flux). 在模拟中,温度不同的 Kea 端和 Loa 端内熔融行为的差异(辉石岩源熔体比例 X PX 不同),是由 SSC 和地幔柱相互作用以及小规模成分不均一性造成的( Fig.3 )。而地幔中 SSC 的形态和强度对于夏威夷火山物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 Fig.3b ),地幔柱与厚度不同的岩石圈相互作用能够引起火山物质量的变化,而这并不是深部地幔作用的产物。远离热点中心的地幔柱 - 薄饼构造中的 SSC 可以引起减压熔融,从而也可以解释广泛发育的次级火山作用的成因( Fig.3a )。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8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地震、火山和地幔柱的比较研究
seisman 2011-5-2 13:09
全球地震、火山和地幔柱的比较研究
全球地震、火山和地幔柱的比较研究 Seisman 注:此文转自本人在新浪博客上的原创博文(http://blog.sina.com.cn/seisman),涉及到一般概念上的“地幔柱”。那里很少朋友看,转来试试。 文字上未做任何变动。不知道算原创,还是算转载。 0 引 言 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产生和改变地球运动的力及其各种过程的专门学科。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以及国际间的合作,地球动力学已经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等相当广泛的领域得到发展。 正如赵文津院士 (2007) 所说,中国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是从李四光开始的。 李四光 创造性地提出地球表面形象变化之主因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壳内作用力变化的见解, 系统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地质构造的动力成因, 对大陆地壳的构造形迹进行了很好的力学解释。李四光晚年曾试图将自己的理论引申到大洋领域,他的后来者也做了很多继承和发展,但似乎终未能如愿。 地震和火山的观测与研究,以及地幔柱的探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作者也曾经做过一些探讨 (Seisman 等 .2000) 。在此基础上,作者试图沿着李四光的理论路线做一些系统的研究,从地震、火山与地幔柱的比较研究开始,接着是地震与火山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地震构造特征的研究,中国地震时、空特征的研究,地震预测,等等,但愿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1 资料的选取 本文共采用了 5 套不同来源的目录,包括:中国地震局的中国强震目录、全球强震目录, Advanced National Seismic System 网站的全球地震目录, www.volcano.si.edu 网站和 Wikipedia 百科全书的全球火山目录, www.mantleplumes.org 和 www.ig.utexas.edu 网站的全球地幔柱目录。 本文在讨论地震活动时混合采用了 3 套地震目录,其中 ANSS 全球地震目录提供的是混合震级,但对大尺度地震时、空分布的研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2  全球地震活动震源深度特征的研究 全球地震活动的深度分布如图 1 所示。 对比图 1a 、 b 可见,全球地震活动在 300km 上下的深度上存在明显的间断,因而很容易将深度在 300km 以下的地震划为深源地震。全球的深源地震活动只分布在南美洲西部的濒太平洋地区、日本海至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以及汤加至爪哇岛一线。震中的分布条带有两种格局,前两个地区均呈直线型分布,后两个地区则呈弧线状沿岛弧展布,但总体是沿岛弧、岛链和太平洋的洋岸分布的。 比较图 1a 、 c 可见,震源深度为 40-300km 的地震只分布在较为有限的区域,考虑到大陆的地壳厚度多为 40km 左右,大洋地壳更薄一些,似乎可以取 40-300km 深度内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这个定义对于我国青藏高原也是适用的。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 70km 以上,是全球地壳最厚的地方。这里深度为 40-80km 的地震活动只沿喜马拉雅山分布,在青藏高原内部很少有深度大于 40km 的地震活动。中源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东西两岸以及爪哇岛至缅甸一线,与深源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且多呈弧线状沿岛弧、岛链或洋岸展开。另一个分布位于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一线,分布较为零散。此外,在南大西洋即西经 30 °、南纬 60 °处有一个中源地震活动的密集点。 a 、( 1963-2007 , M≥5.5 , H≤300km ) b 、( 1963-2007 , M≥5.5 , H≥300km ) C 、( 1963-2007 , M ≥ 5.5 , H40km ,据 ANSS 和中国强震目录) d 、 ( 2004-2007 , M≥5.5 , H≤80km ) 图 1 全球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不言而喻,浅源地震就是震源深度在 40km 以内的地震。然而,随着地震震源深度测定技术的提高,大洋地区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有可能进一步变浅。比较图 1c 、 d 可见,随着 2004 年以后 ANSS 地震目录的深度测定精度的提高, 2004 ~ 2007 年大洋海岭的地震深度均在 20km 以内。 浅源地震的分布除了与深源地震和中源地震分布相叠合的地区外,其余均为沿大洋海岭的线条状 分布 (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矿产所 .1974. 海底地貌 . 内部刊物《地质矿产研究》总第一期 P.132-149 ) 。大 西洋方面,浅源地震从北部的冰岛以北沿之字形的海岭一直延伸到南纬 54 °与南印度洋的海岭相接。印度洋方面,浅源地震主要沿 “入”字形的大洋中脊,亦称中印度洋海岭分布。中印度洋海岭以东还散布着一些沿走向近南北的“九十度东海岭”的浅源地震活动。太平洋方面,一支沿东太平洋海岭分布,从智利高地经复活节岛至科隆群岛,然后分叉,分别到厄瓜多尔和墨西哥西海岸;另一支从复活节岛以南仍沿东太平洋海岭向西延伸与中印度洋海岭相接。沿着这些大洋海岭在全球构成了一个 “ W” 字形展布的浅源地震带。 3 全球火山和地幔柱的空间分布图像 图 2 是全球活火山与地幔柱的空间分布。全球已查明的火山约 2342 座,其中 10000a 以来(全新世)有过喷发的活火山( Active Volcanoes )约 1294 座,地幔柱 ( mantle plume ) 或称热点 ( hotspot ) 71 个。 火山喷发 是 岩浆 等喷出物在短 时间 内从 火山口 向 地表 的释放。岩浆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在上覆岩层的围压下这些挥发性物质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 压力 减小,挥发性物质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是一种奇特的 地质现象 ,是 地壳运动 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http://baike.baidu.com/ )。 图 2 中的 活火山主要分布在 环太平洋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内 ( http://bbs.pep.com.cn/ ) 。 太平洋沿岸及印度洋东岸的火山活动,被称为环太平洋火山链( Ring of Fire )。刘嘉麒( 1999 )在研究中国火山时,也将中国东北、东南沿海、山西和云南腾冲的火山活动划归环太平洋火山链。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分布于横贯欧亚的纬向构造带内,西段的地中海和东段的喜马拉雅山北麓火山活动较强而中段的活动较弱。东非裂谷火山带多分布在裂谷的断裂附近。 对比图 2 和图 1a 发现,除了非洲大陆和美国西海岸两个地区外,其余地区活火山的分布与中源地震的分布十分吻合。火山喷发的过程是地球释放内能的过程,地震也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两者的物理本质是大体一样的。如果说浅源地震释放的主要是应变能,而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则有可能释放的主要是热能,是热能由高温深层向以上深度低温层的转移( Seisman , 2000 )。 地幔柱或称热点的概念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趋向于认为是自核幔边界上升、在地幔中演化、到近地表与地壳发生壳幔相互作用的圆柱状地质体,最深可达 2900km ,目前主要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识别出来(王登红 .2001 ,徐义刚 .2002 , G. Ito, 2003 )。 图 2 全球活火山和地幔柱的空间分布 图 3 是根据 Vincent Courtillot ( 2003 )和 Raffaella Montelli ( 2003 ) 等的结果编制而成的,显示了深度为 500km 至 2850km 地幔层中地震波速层析图像。 图 3 ( a )和 图 3 ( c )是采用剪切波 Vs 的速度层析,变化幅度为± 2% , 图 3 ( b )则是在深度为 1800km 至 2800km 的 1000km 范围内采用 P 波竖向平均速度的层析,最大变化为± 1% 。地震波速的负异常区即为热异常区。图中还标注了根据 Vs 波速度层析结果所得出的 49 个热点的位置。 由图 3 可见,在南太平洋的不同深度层面上都显示为超级的地幔柱( superplume ) , 而在非洲的南部和西部以致欧洲的大部,可能在 1500km 以下深度上也是一个超级的地幔柱。这两个超级地幔柱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体对称的。其他如北美、冰岛、西印度洋,则在不大的深度层面上发现有巨大的地幔柱。当然,这些结果来自不同的方法和不同人之手,也不一定具有很大的直接可比性。 目前关于地幔柱的结果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地幔柱的存在、地幔柱是地壳和岩石圈能量与物质交换的供给者之一似乎是不容置疑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地球具有一个高热的内核。地核具有高热,而且其自转速度可能比外圈更快(宋晓东 .1998 ,杨学祥 .1998 ),是地球内部的一个十分积极的因素。因此,在考察地球的活动规律时,地球的自转—自转角速度的变化、进动、章动和极移,与地核的热作用应该是地球活动的两大主因。当然,后者在一定意义上也受制于前者。 图 3 全球不同深度地幔层地震波速度层析结果示意图 (据 Vincent Courtillot, 2003; Raffaella Montelli, 2003, 编绘) 4  对地震、火山、地幔柱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 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引出了板块构造的概念,按照浅源地震活动的图像划分出若干构造板块的边界( http://pubs.usgs.gov/ )。然而,作者更倾向于引入中国的地震区带划分方法( 汪良谋等 .1993 ,张裕明等 .1994 )。地震区带的划分并没有将地壳乃至深部的地球物质划分为若干块体,只是将地震活动划分成为若干的统计单元,以便于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探求地壳运动的真谛。 图 4 全球地震活动的区带划分图 a) 泛太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 东非大裂谷地震带, d) 海岭地震带 关于全球地震活动区带的划分,作者倾向于全球火山研究的方法,即将全球所有深源地震划分为同一个地震带(图 4 ),或称之为泛太平洋地震环带 ( Pan-Pacific seismic circum belt ) ,简称泛太带( Seisman.2008 ,待刊)。这样做对中国地震活动的研究很有利。泛太带西部以龙门山—横断山—缅甸—爪哇岛为界,中国东部的地震活动就可归结为泛太带西部两大分支之间的过渡活动。李四光关于东亚和中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论述可以支撑这样的提议。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渤海湾与南北地震带的剧烈互动就是历史证据( Seisman 等 .2007 )。 前已述及,火山与中源地震以及深源地震似乎具有互通的机制。对于深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的震源机制,目前仍无定论。在深部的高温条件下,已经不能发生象浅源地震那样的脆性破裂。因此,火山或许就是冲出了地表的中、深源地震,而中、深源地震似乎也就是没有冲出地表的火山,只是规模不一,表现形式不一而已。 火山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地震。据测算 ,一次特大的喷发相当于一次 10.3 级地震 ,一次喷发指数 (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 VEI=7 的喷发相当于一次 9.8 级地震( http://bbs.pep.com.cn/ )。 如果说火山和中、深源地震都是热能由高温空间向低温空间的转移,那么火山的热能主要喷发到地表和空气之中,无法存储,而中、深源地震的能量转移则有可能以地幔柱的形式存储在其上层的低温空间,从而为再上层的地震活动或地壳内的浅源地震活动积累能量,构成地震地热效应( Seisman.2000 )。 地幔柱是沟通地核与岩石圈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桥梁。地幔柱的能流自然是火山与中、深源地震能量的直接来源之一。有些火山与地幔柱就同在一处。由图 3 可见,太平洋由表及里广布的地幔柱、超级地幔柱,或许正是环太平洋地震极为活跃的根源。环太平洋西部的深源地震活动明显多于东部,或许还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 2008.4 初稿, 2010.8 改编)
10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
热度 1 seisman 2011-4-3 12:02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 Seisman 作者在上节中所定义的全球二十多个地震地幔柱,结构十分简单,大致可划分为 4 类: 1 树形结构 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外形形同树状,大致由树根、树干和树冠等三部分组成。其中 单树型包括 01 号南智利、 03 号危地马拉、 10 号南马里亚纳、 13 号所罗门、 14 号西汤加(图 1a )、 15 号东汤加、 17 号缅甸、 18 号兴都库什(图 1b )、 19 号东地中海和 20 号中地中海。 双树型由 2 棵独立的单树型复合而成,但是难以剥离。双树型包括 16 号印尼(图 2 )和 F1 号北菲律宾。 树杈型只有共同的树根,却有多个树干和树冠。树杈型包括北智利(图 3 )。 2 桶形结构 桶 型 构造上下同粗,树冠不发育,类似桶状。桶 型 构造包括 04 号 海地、 12 号 菲律宾 (图 4 ) 、 22 号 南桑威奇和 F2 号安达曼海。 3 壁形结构 壁型构造多为条带状,具有较宽的深源地震和中源地震活动带。壁型构造包括 05 号 白令海 (图 5 ) 、 09 号 南马里亚纳和 11 号 台湾及琉球。 4 扇形结构 扇型构造从根部向冠部呈扇形展开。扇型构造包括 06 号鄂霍次克海 (图 6 ) 。 仔细分析,发现所谓 桶形结构和 壁形结构是由 2 棵或多棵单树形结构组成的,也可以划归 树形结构,只是难以剥离。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基本结构只有树形和扇形两大类,而最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就是单一的树形结构。 上述各图,其实就是所谓本尼奥夫带的立体三维图像。 本尼奥夫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地震地热说称之为本尼奥夫现象或本尼奥夫剖面。本尼奥夫剖面的存在,有利于研究地震地幔柱倾斜的原因。 在地震地幔柱内部,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画出典型的本尼奥夫剖面来。但是,本尼奥夫剖面只能存在于地震地幔柱之内。离开了这些地震地幔柱,就再也找不到本尼奥夫剖面了。相邻的地震地幔柱之间,其本尼奥夫剖面是无法连接或者沟通的。 因此,如果将太平洋周边的十几个地震地幔柱的 本尼奥夫剖面连接成一个“带”,或者广义地用本尼奥夫剖面来解释地块与地块之间的接触关系,都是对本尼奥夫剖面的一种误会和夸张。 下一节还将进一步论证,本尼奥夫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地热由地幔深部向上的逐层驱动,而不是冷物质由上而下地“隐没”或者“俯冲”。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3 初稿) 图 1a 汤加地震地幔柱典型的树形结构 图 1b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典型的树形结构 图 2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双树形结构 图 3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树杈形结构 图 4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桶状结构 图 5 白令海地震地幔柱的壁状结构 图 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的扇状结构
43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seisman 2011-3-30 02:21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Seisman 作者在研究中国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时,发现各地层内的地震活动存在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现象,提出地震地热说来加以解释(陈立军,2000,地震地质)。作者在进一步研究全球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时,发现同样存在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现象,于是提出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找到了地震地热说的地质实体,因而进一步发展了地震地热说。 1963~2011年3月的全球地震震源深度资料显示,震源深度大于630km的只有智利、鄂霍次克海、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罗门、汤加和地中海西端出海口等处;震源深度介于500~630km的只有日本海、中国珲春和地中海中部等处;最大震源深度介于250~500km的只有危地马拉、白令海、台湾及琉球、兴都库什和南桑维奇海沟等处;最大震源深度介于150~250km尚有缅甸、地中海东段、北菲律宾、奥达曼海等处。这些中、深源地震中心底端的地震活动均集中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其上层的地震活动多呈树形、桶状或扇状展布,近地表则沿着岛弧或海沟舒展开去。作者将这些特殊的点定义为地震地幔柱(见blog.sina.com.cn/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作者经过长期的比较研究,共计划分出22个全球性的地震地幔柱,另有3个次级的地幔柱,详见图1和表1. 大陆内部还可以找到一些次级的地震地幔柱,就是各地层内的地震活动存在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场所,或者是通过GPS网观测资料研判的地形变旋转中心。这是后话。 图1 全球地震地幔柱的分布 图1为震源深度为100km以上地震的分布。检测到的最大深度可达735km。图中的地幔柱边界只是示意,以表1中的数据为准。表1给出了地震地幔柱内地震和火山的大致状况,以及地幔柱的大概形状。表1中定义了8个超级地震地幔柱(Super seismic mantle plume),条件是震源深度大于600km,壳内地震活动大于8级。作者将会逐个描述地震地幔柱的内部结构及其在地震预报和火山预报中的意义。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还可以帮助人们消除一些误会。比如: 1) 说地震深度可达700km,似乎到处可以700km。不是的,只有极少的几个地方。 2) 说到地震带,似乎就是很深的一条缝,可以切割地块。不是的,太平洋周边只有浅源地震才能形式上连成一条带。 3) 按照2004年以来的ANSS地震目录,海岭地震带上的震源深度大概只在18km以内。 4) 所谓本尼奥夫带只能存在于地震地幔柱内部,地幔柱之间不能连成带,因而也就不能拿来切割地块。 5) 像缅甸地幔柱背后的棋盘格式构造,如果靠“碰撞”是造不出来的。 6) 中国珲春和地中海西口只是2个潜在的地幔柱,如果中间层或壳内地震活跃起来,或许火山活动也会来临。 等等吧。这些都是闲话。 一般概念上的地幔柱多为地震波速反演所推测出来的地质变异体,唯有地震地幔柱是可见的实体地幔柱。地震地幔柱具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火山可以造岛,地震可以造沟,因此地震地幔柱表层的岛弧和海沟或许正是地震地幔柱长期活动的产物。甚至,正是由于地幔柱的长期活动,得以保持了太平洋、地中海的形状以及周边大陆的相对位置。 当然,地震地幔柱可能也是有生命的。比如火山的有死有生,或许表明了地震地幔柱的生命过程。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ANSS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http://www.volcano.si.edu/网页的GVP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2011.3.30 初稿) 表1 地震地幔柱 区域 : 矩形或多边形 活动特征 * 性 质 经 度 纬 度 01 南智利 -80 °~ -60 ° -55 °~ -12 ° M ≥ 4.0,21710, Mmax=8.8,Hmax=650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树形 02 北智利 7:-80 15,-82 0,-84 -5,-84 -13,-67 -13,-67 15,-80 15 M ≥ 4.0,7671 Mmax=7.8Hmax=655km, 活火山 树形 03 危地马拉 -120 °~ -80 ° 0 °~ 23 ° M ≥ 4.0,17401 Mmax=8.0,Hmax=307km, 活火山 树形 04 海地 7:-85 15,-65 15,-65 6,-50 6,-50 25,-85 25,-85 15 M ≥ 4.0,3291, Mmax=7.5,Hmax=255km, 活火山 桶状 05 白令海 167 °~ -133 ° 45 °~ 75 ° M ≥ 4.0,18274, Mmax=8.5,Hmax=421km, 活火山 壁状 06 鄂霍茨克海 7:168 55,170 60,155 60,144 50,144 41,155 41,168 55 M ≥ 4.0,18075, Mmax=8.3,Hmax=678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扇状 07 日本 8:150 41,144 41,144 56,138 56,137 50,137 39,144 34,150 41 M ≥ 4.0,8386, Mmax=9.0,Hmax=605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 08 中国珲春 125 °~ 137 ° 39 °~ 50 ° M ≥ 4.0,210, Mmax=7.3,Hmax=590km, 历史火山 潜在 09 北马里亚纳 8:144 34,137 39,131 39,132 34,136 28,140 23,148 24,144 34 M ≥ 4.0,12045, Mmax=7.4,Hmax=656km, 活火山 壁状 10 南马里亚纳 7:148 24,140 23,135 10,125 2,151 5,151 20,148 24 M ≥ 4.0,10200, Mmax=7.6,Hmax=638km, 活火山 树形 11 台湾及琉球 6:136 28,132 34,130 36,120 26,125 21,136 28 M ≥ 4.0,6116, Mmax=7.63,Hmax=322km, 历史火山 壁状 12 菲律宾 7:125 17,120 11,118 -2,128 -2,131 -1,131 15,125 17 M ≥ 4.0,20686, Mmax=7.9,Hmax=678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桶状 13 所罗门 7:163 -15,163 0,135 2,132 0,133 -10,133 -15,163 -15 M ≥ 4.0,27428, Mmax=8.2,Hmax=654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树形 14 西汤加 163 °~ 177 ° -25 °~ -5 ° M ≥ 4.0,15032, Mmax=7.9,Hmax=735km, 活火山 树形 15 东汤加 8:180 -15,175 -25,155 -25,155 -60,-167 -60,-167 -10,180 -10,180 -15 M ≥ 4.0,36674, Mmax=8.1,Hmax=721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树形 16 印尼 9:133 -10,133 3,128 -2,118 -2,100 10,90 10,90 -15,133 -15,133 -10 M ≥ 4.0,29100, Mmax=9.0,Hmax=675km, 活火山 超级地幔柱,双树形 17 缅甸 85 °~ 105 ° 17 °~ 40 ° M ≥ 4.0,5811, Mmax=7.9,Hmax=184km, 活火山,腾冲 1609 树形 18 兴都库什** 64 °~ 90 ° 25 °~ 50 ° M ≥ 4.0,12414, Mmax=7.6,Hmax=383km, 历史火山 树形 19 东地中海** 39 °~ 64 ° 20 °~ 50 ° M ≥ 4.0,6280, Mmax=7.4,Hmax=183km, 历史火山 树形 20 中地中海 3 °~ 39 ° 20 °~ 50 ° M ≥ 4.0,12687, Mmax=7.7,Hmax=514km, 活火山 树形 21 西地中海 -20 °~ 3 ° 25 °~ 50 ° M ≥ 4.0,1020, Mmax=8.0,Hmax=634km, 历史火山 潜在超级地幔柱 22 南桑威奇 -30 °~ -20 ° -65 °~ -50 ° M ≥ 4.0,3415, Mmax=7.4,Hmax=339km, 活火山 桶状 F1 马尼拉 7:125 21,120 26,117 20,117 12,120 11,125 17,125 21 M ≥ 4.0,6075, Mmax=7.8,Hmax=286km, 活火山 双树形 F2 安达曼海 90 °~ 100 ° 10 °~ 17 ° M ≥ 4.0,2100, Mmax=7.5,Hmax=177km, 活火山 桶状 F3 北美洲 -140 °~ -95 ° 23 °~ 70 ° M ≥ 4.0,8586, Mmax=7.6,Hmax=98km, 活火山 * 资料统计1963~2011.3,ANSS地震目录和GVP火山月报,Mmax壳内最大地震,Hmax最大震源深度 **2011.4.3对18号和19号地震地幔柱的边界做了微调,特此说明。
10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缅甸7.2级地震成因的探讨
热度 1 seisman 2011-3-27 07:38
缅甸7.2级地震成因的探讨
缅甸 7.2 级地震成因的探讨 Seisman 缅甸是作者所定义的第 17 个地震地幔柱。 2011 年 3 月 24 日 缅甸 7.2 级地震,引起了作者对缅甸地震和汶川地震成因的思考。 缅甸及其周边地区( 85 °~ 105 ° E , 13 °~ 40 ° N ) 1963 年至 2011 年 3 月 4.8 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平面的三维图像如图 1 所示,立体的三维分布见图 2 ,地震震源深度的时间序列见图 3 ,地震震级的平面分布见图 4. 图 1 缅甸地幔柱的平面三维图像 图 2 缅甸地幔柱的立体图像 图 4 缅甸地幔柱震源深度的时间序列 图 4 缅甸地幔柱地震震级的平面分布 由图 1 可见,缅甸地震地幔柱的中深源地震集中在很狭窄的范围内 ,在地表的投影呈弧形。 这次缅甸的 7.2 级地震和 3 月 10 日云南盈江的 5.8 级地震均发生在弧形的中垂线附近。 由图 2 可见,缅甸地震地幔柱呈树形分布,具有树根、树干和树冠,最大深度不超过 300km ,最大震级不超过 8 级,属于次级的地幔柱。 由图 3 可见,地壳内的破坏性地震似乎都与中深源地震的活动有关。按照地震地热说,正是由于中深源地震活动的增强以积累足够的能量来驱动壳内地震活动。 由图 4 可见,壳内强烈的破坏性地震均发生在地幔柱的外围,似乎表现为对地幔柱能量的剩余释放。 由图 1 和图 4 均可见到,地幔柱以东、以北构成一种棋盘格式构造。棋盘内的方格大致呈正方形,至少汶川地震和盈江地震均位于棋盘格式的节点上,缅甸 7.2 级地震, 1970 年的通海 7.8 级地震, 1996 年丽江 7.0 级地震,等等,也靠近节点。 棋盘格式构造是 由两组互相交叉的扭裂面或扭裂带所组成的一种构造型式,可分为由挤压或引张作用形成的和由扭动作用产生的两类。 总结上述资料,似乎缅甸地震地幔柱就像一颗大的图钉钉在那儿,其中深源地震呈一定节律的增强—减弱—增强的活动,相当于压缩机的一张一弛,牵动周边构造的扭转与拉张,构成棋盘格式构造。当然,也不排除或有壳内力偶作用的参与。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谨此致谢。 ( 2011.3.26 初稿)
467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