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建设规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
caity2008 2013-6-16 10:13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 (农计发 7号) 有关省(区、市)农业(农牧)厅(局、委)、农机局(办)、农垦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编制实施相关建设规划提出的要求,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附件: 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2009-2015年)   保护性耕作是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和秸秆留茬覆盖还田、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以及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应用面积已占本国耕地面积的40%-70%。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截至2007年底,我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耕措施。积极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的深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模式,研制开发了一批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初步形成了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运行机制,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年一熟区已基本具备推广条件,一年两熟区也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种植模式复杂多样,配套机具更新难度较大,农民认知程度较低,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不足等,导致我国保护性耕作普及速度较慢。目前,应用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   对传统耕作制度进行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制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在更大范围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和试验示范,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和建设保障体系,对促进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将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和苏北、皖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平原垄作、东北西部风沙干旱、西北黄土高原、西北绿洲农业、华北长城沿线、黄淮海两茬平作等六个保护性耕作类型区,以县(农场)为项目单元,建设600个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共2000万亩)。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建设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1个。同时提出了涉及部门协作、项目管理、农艺措施、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培训宣传等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规划的实施,加快保护性耕作普及应用步伐。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人们遭遇严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惨痛教训之后,逐渐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模式。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利用大型机械大面积、多频次翻耕农田,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1931年从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刮起的黑风暴横扫美国大平原,厚达 5~30厘米的表土被吹走,3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1935年的第二次“黑风暴”横扫美国2/3国土,3亿多吨表土被卷进大西洋,毁掉耕地300万公顷,当年全美冬小麦减产510万吨,南部各州1/4多的人口迁移。1935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组织土壤、农学、农机等领域专家,开始研究改良传统翻耕耕作方法,研制深松铲、凿式犁等不翻土的农机具,推广少耕、免耕和种植覆盖作物等保护性耕作技术。50~70年代,许多地区的研究应用证实了保护性耕作对减少土壤侵蚀有显著效果,但也出现因技术应用不当导致作物减产的现象,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较慢。8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机械改进、除草剂的商业化生产以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目前美国有近60%的耕地实行各种类型的保护性耕作,其中采用作物残茬覆盖耕作方式的占53%,采用免耕方式的占44%。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纷纷学习美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其中澳大利亚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示范推广覆盖耕作(深松、表土耕作、机械除草)、少耕(深松、表土耕作、化学除草)、免耕(免耕、化学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全面取消了铧式犁翻耕的作业方式,目前北澳90%~95%的农田、南澳80%的农田、西澳60%~65%的农田实行了保护性耕作。加拿大从60年代开始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8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目前已有80%的农田采用了高留茬、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洲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也超过70%,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欧洲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也达到14%以上,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壤水蚀,降低生产成本。2001年10月初,FAO与欧洲保护性农业联合会在西班牙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护性农业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倡议。目前,保护性耕作在北美、南美、澳洲、欧洲、非洲、亚洲推广应用总面积达到了25.35亿亩,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效果和发展前景。   二、 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和试验示范少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受技术、机具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技术只在部分地区进行小规模的示范试验,推广应用面积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保护性耕作研究与示范工作发展速度加快。在西北旱区,以少免耕播种和地表覆盖为主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在华北灌溉两熟区,小麦秸秆还田及夏玉米免耕覆盖耕作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在东北一熟旱作区,玉米垄作少耕及留茬覆盖耕作技术开始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在南方稻麦两熟及双季稻区,也开展了以免耕覆盖轻型栽培为主要形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工作。进入21世纪,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002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00万元,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大保护性耕作示范应用力度,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咨询、作业补贴与样机购置等形式,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7亿元,加上地方投入,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的501个县份设点示范,实施面积3000多万亩,涉及400多万农户。   从近5年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实施情况看,尽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实施成效还是很明显的,得到了项目区农民认同和当地政府重视。其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减轻农田水土侵蚀。通过农田免耕和秸秆覆盖有效控制了农田水土流失,并起到抑制农田扬尘作用。(2)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免耕覆盖改善了土壤孔隙分布,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蓄水量。(3)提升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及减少动土次数能够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4)省工、省时、节本增效。通过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复式作业,减少机械动力和燃油消耗成本,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同时,示范工程也积极探索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及服务方式,并初步形成了多种具有区域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虽然我国保护性耕作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试验示范的总结,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观念和认识上有待加强。保护性耕作不仅仅是耕作技术的变革,同时带来农作物栽培制度、农田管理措施及传统农耕习惯与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化,作物增产和综合效益具有缓释性,多数农民尚习惯于已有的生产方式,更多关注作物产量、近期经济效益和变革带来的风险,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还有个逐步深化和接受的过程。(2)基层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总体偏弱,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亟待改善。从国外发展情况看,保护性耕作推广初期均需由政府加以支持、引导。从我国现状看,基层推广机构的服务手段和装备水平较低,技术推广人员认识水平也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技术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农机农艺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能力不足,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农耕制度的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尚需进一步完善。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与保护性耕作相关联的技术问题如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与有效利用等尚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实现整体推进。农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专用机具供应能力需加快提升。(4)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待确立,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有待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保护性耕作专业服务组织的传、帮、带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从发展趋势看,保护性耕作技术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是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完善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技术体系,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促进该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对于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用十分重大。因此,科学制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对大力推进和有效指导各地开展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 1号)要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 21号)要求编制实施保护性耕作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1号)要求“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改革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 1号)要求“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对于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及粮食产量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长期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得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紧缺,旱情趋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统计表明,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重大,主要粮食产区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60%,地下水超采严重,全国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和的2/3;土地荒漠化趋势加重,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每年因风蚀水蚀受损的耕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农田扬尘加重,因风蚀沙化损失的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有效成分高达5590万吨,土壤养分流失严重;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家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导致土壤地力不断下降。我国的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抗旱节水、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作用,在应对和缓解上述问题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在我国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保障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任务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引导农民了解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方式   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需要一个过程。发达国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场主一般需要5~7年的试验示范,才能将保护性耕作转变为自觉行动。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一批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对农民加以培训、宣传、引导,促进我国保护性耕作走上快速发展道路。本规划通过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开展工程区建设,在注重项目区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设工程区的同时,具有向工程区周边农民宣传保护性耕作优越性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走上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   (二)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   农业机械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载体,需要农机农艺等多技术协作。农机和农艺技术公共服务是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保障,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改变农民传统生产观念、引导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力量。多年以来,国家在良种繁育、植物保护、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入户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是农机部门尤其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建设长期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保护性耕作大规模实施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各级尤其是县级农机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建设,为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本规划的实施,在注重工程区建设的同时,把国家级的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县级农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也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提出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项目建成后,必将对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和苏北、皖北地区的技术推广能力和服务能力产生较大的提升作用,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保护性耕作科技支撑能力的客观要求   经过10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已研究成功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配套机具,应用效果较好。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发力量分散,研究内容重复;农机农艺结合不足,技术模式不能覆盖所有地区,不能发挥最大效益,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技术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在应用效果研究方面,手段落后,科学数据采集困难;企业对机具的二次开发水平不足,生产工艺与能力落后,配套机具保障能力弱。强化技术保障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迅速推广普及的必要条件,同时,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普及也必然要求更强大的科技能力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加强保护性耕作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强化保护性耕作基础理论和原创技术研究、应用效果试验、配套机具开发能力,保障保护性耕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章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一、 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区域性技术模式   通过十多年大量试验研究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集成创新了适应不同类型旱作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包括东北平原区、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北绿洲农业区、黄淮海两茬平作区、华北长城沿线区等六大类型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这些模式不但农艺上先进可靠,而且机械化作业可行,能够适应我国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   二、 研制开发了先进适用的专用机具   先进适用的专用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通过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共同进行的配套研究,我国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机具、秸秆还田粉碎机、稻草旋埋机、深松机、植保机械等,并已形成系列,实现批量生产。目前,我国约有100多家企业生产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许多大型农机企业已储备了一批专用机具的制造技术。农业部每年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试验选型,选择推荐一批性能较好的机型,向社会进行公布,为农民购置机具提供指导,国产保护性耕作机具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这些机具能够为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三、 具备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阶段。中央关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政策导向要求,为加快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提供了有利契机。   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2.5%,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和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积极性高涨,为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创造了良好机遇。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也必将为发展保护性耕作提供强大政策动力。   四、 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   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农业与农机部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措施:(1)重视建章立制。先后组织制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试行)》、《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试行)》、《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监测规程(试行)》、《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试行)》等技术文件和管理规范,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建立专家顾问组,进行巡回技术指导。(2)加强宣传培训。组织编发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教材》、《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保护性耕作机具参考目录》、《保护性耕作宣传片》、《保护性耕作宣传画册》等宣传培训材料,采用现场会及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3)探索运行机制。努力建立政府推动、农民参与,以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及维修、信息咨询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服务机制,促进保护性耕作良性发展。这些管理经验,为实施好保护性耕作工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 构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随着全球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活跃。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展的保护性耕作国际合作主要有:(1)实施中加合作项目,争取加拿大政府的支持,组织部分省和项目县的技术管理人员赴加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2)组织国际交流与研讨,与加方共同组织保护性耕作专家论坛,与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共同组织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国际研讨会。(3)组织实施瑞士先正达保护性耕作研究项目,支持陕西省农机局和西北农林大学开展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4)实施948项目,引进国际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具与智力。此外,还编辑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的《中国保护性耕作》图册,创建中国保护性耕作网站,营造对外交流平台。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总的来看,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试验示范已取得基本成功,社会和农民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时机、条件基本成熟,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第四章 规划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为先导,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确定我国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规划以机械化措施为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以北方一年一熟区为重点,兼顾黄淮海一年两熟区,坚持循序渐进,按照试点、示范、推广的步骤,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构建保护性耕作长效发展机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主动自觉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 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制度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需求各异等特点,坚持农机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推动技术综合集成,完善创新技术模式,促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二)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发展水平和特征,根据试验、示范、推广不同阶段的差异,分区域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设,带动周边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机农艺有机结合   根据保护性耕作核心内涵,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载体,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集成和配套应用良种选择、科学施肥、优化管理等农艺栽培技术,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制度和模式,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四)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树立农民是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的意识,工程建设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广泛吸引农民及社会各方多元化投入。依托农机大户、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三、 建设目标   通过工程建设,基本形成我国保护性耕作支撑服务体系,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总规模2000万亩,占项目县总耕地面积的3.1%。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及苏北、皖北总耕地面积的17%。   项目建成3年后,对工程区的经济、生态效果进行监测,与传统耕作相比,达到以下目标值: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平均增产幅度达到5%以上;   耕地的蓄水保墒抗旱能力增强,耕层土壤含水率提高15%左右;   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地力提高,年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1~0.06个百分点;   亩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15~30元;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减少农田扬尘量50%左右。 第五章 区域划分与技术模式   按照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以我国西北、东北、华北一熟地区为重点实施区域,并适当兼顾黄淮海两熟地区。根据各地种植制度、自然生态条件等区域特点,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区域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区:东北平原垄作区、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北绿洲农业区、华北长城沿线区、黄淮海两茬平作区。按照每个类型区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特点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需求,提出各类型区主体示范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一、 东北平原垄作区   (一)区域特点   东北平原垄作区主要包括东北中东部的三江平原、松辽平原、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等区域,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178个县(场),总耕地面积2.06亿亩。本区年降水量500~800mm,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5℃~10.6℃,气温低、无霜期短。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以黑土、草甸土、暗棕壤为主;西部地形以漫岗丘陵为主,间有沙地、沼泽,土壤以栗钙土和草甸土为主。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玉米、大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程度较高。   (二)技术需求   东北平原垄作区的主要问题是雨养农业为主,季节干旱、尤其春季干旱仍是作物生产的重要威胁;土壤耕作以垄作为主体,但形式比较复杂,近年来耕层变浅、土壤肥力退化现象比较严重。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以传统垄作为基础有效解决土壤低温及作物安全成熟问题;蓄水保墒,有效应对春季干旱威胁问题;通过秸秆根茬覆盖及少免耕等措施,解决土壤肥力下降问题;通过地表覆盖,解决农田风蚀、水蚀问题。   (三)主要技术模式   1.留高茬原垄浅旋灭茬播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通过农田留高茬覆盖越冬,既有效减少冬春季节农田土壤侵蚀,又可以增加秸秆还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技术要点:玉米、大豆秋收后农田留30cm左右的高茬越冬;翌年春播时浅旋灭茬,并尽量减少灭茬作业的动土量,采用旋耕施肥播种机进行原垄精量播种;保持垄形,苗期进行深松培垄、追肥及植保作业。   2.留高茬原垄免耕错行播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宽垄种植模式,通过留高茬覆盖越冬减少农田土壤风蚀、水蚀,并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量。其技术要点:垄宽一般在70~100cm,秋收后农田留30cm左右的残茬越冬;翌年春播时在原垄顶错开前茬作物根茬进行免耕播种;保持垄形,苗期进行深松培垄、追肥及植保作业。   3.留茬倒垄免耕播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通过留茬覆盖越冬控制农田土壤风蚀,并增加农作物秸秆还田量。其技术要点:秋收后农田留20~30cm的残茬越冬;翌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错开上一茬作物根茬,在垄沟内免耕少耕播种;苗期进行中耕培垄、追肥及植保作业,深松作业可结合中耕或收获后进行。   4.水田少免耕技术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重粘土、草炭土、低洼稻田,秋季免耕板茬越冬,春季轻耙或浅旋少耕整地,通过秸秆及根茬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节约稻田灌溉用水。其技术要点:在灌水轻耙前撒施底肥或原茬不动旋耕施肥,沿整地苗带进行插秧;插秧后免耕轻耙;加强生育期管理,尤其重视免耕轻耙前期生育稍缓问题。   二、 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东部四盟83个县(场),总耕地面积1.28亿亩。区内地形以漫岗丘陵为主,间布沙地、沼泽,土壤以栗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年降水量300~500m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3℃~10℃。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玉米、大豆、杂粮和经济林果。   (二)技术需求   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土地资源丰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地形和干旱、大风气候影响,春季干旱严重,土地退化和荒漠化趋势加剧,生态脆弱。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通过留茬覆盖,提高地表覆盖度和粗糙度,解决冬春季节的农田风蚀问题;蓄水保墒,有效应对春季干旱威胁问题,提高作物出苗率;通过秸秆还田及耕作措施调节,提高土壤肥力。   (三)主要技术模式   1.留茬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通过留茬覆盖越冬控制农田土壤风蚀,并增加农作物秸秆还田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其技术要点: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茬地播种;苗期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作物收获后,留高茬覆盖越冬,留茬高度30cm左右。   2.旱地免耕坐水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应用免耕措施减少秋季和早春季节动土,有效控制冬春季节农田土壤风蚀,并保障播前土壤水分良好,并通过人工增水播种,提高作物出苗率。其技术要点:采用免耕施肥坐水播种机进行破茬带水播种;苗期进行中耕追肥培垄,以及病虫草害防治;作物收获后,秸秆覆盖以留高茬形式为主,留茬高度30cm左右。   三、 西北黄土高原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主要涉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195个县(场),总耕地面积1.17亿亩。该区域海拔1500~4300m,地形破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年降水量300~650mm,气候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杂粮。   (二)技术需求   本区坡耕地比重大,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侵蚀模数高达4000~10000t/km2;降雨少且季节集中,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以增加土壤含水率和提高土壤肥力为主要目标的秸秆还田与少免耕技术;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坡耕地沟垄蓄水保土耕作技术、坡耕地等高耕种技术;以增强农田稳产性能为主要目标的农田覆盖抑蒸抗蚀耕作技术。   (三)主要技术模式   1.坡耕地沟垄蓄水保土耕作技术模式   该模式主要针对在黄土旱塬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采用沟垄耕作法及沟播模式,提高土壤透水贮水能力,拦蓄坡耕地的地表径流,促进降水就地入渗,减轻农田土壤冲刷和养分流失。其技术要点:沿坡地等高线相间开沟筑垄,采用免耕沟播机贴墒播种;加强苗期水肥管理,控制病虫害;作物收获后秸秆还田,并进行深松。   2.坡耕地留茬等高耕种技术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通过等高耕作法(横坡耕作)减轻与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和沙尘暴危害,控制坡耕地地表径流,强化土壤水库集蓄功能。其技术要点:采用小型免耕沟播机沿等高线播种,苗期追肥和植保;收获后留茬免耕越冬,留茬高度15cm以上。   3.农田覆盖抑蒸抗蚀耕作技术模式   该模式主要应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沙石覆盖等形式,主要在作物生长期、休闲期与全程覆盖等不同覆盖时期,促进雨水聚集和就地入渗、增加农田地表覆盖、抑蒸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农田水蚀与风蚀。其技术要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覆盖材料和覆盖数量;免耕施肥播种或浅松播种,保证播种质量;进行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四、 西北绿洲农业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的164个县(场),总耕地面积0.57亿亩。本区地势平坦,土壤以灰钙土、灌淤土和盐土为主。海拔700~1100m,气候干燥,年降雨量50~250mm,属中温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但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新疆、河西走廊地区依靠周围有雪山及冰雪融溶的大量雪水资源补给,而宁夏灌区则可引黄灌溉。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糖、瓜果商品生产基地。   (二)技术需求   西北绿洲农业区主要问题是灌溉水消耗量大,地下水资源短缺,并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土地荒漠化趋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以维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秸秆等地表覆盖及免耕、少耕技术应用,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强度,节约灌溉用水,增加植被和土壤覆盖度,控制农田水蚀和荒漠化。   (三)主要技术模式   1. 留茬覆盖少免耕技术模式   该模式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进行覆盖还田,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或旋耕施肥播种,有效减少频繁耕作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控制土壤蒸发,增加土壤蓄水性能,并减轻农田土壤侵蚀。其技术要点:前茬作物收获时免耕留茬覆盖或秸秆粉碎还田,土壤封冻前灌水,休闲覆盖越冬;次年春季根据地表茬地情况进行免耕播种或带状旋耕播种,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和镇压等作业;生育期根据需要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灌溉。   2.沟垄覆盖免耕种植技术模式   该模式利用作物残茬等覆盖,采用沟垄种植并结合沟灌技术,应用免耕施肥播种,有效减少耕作次数和动土量,在控制土壤蒸发同时减少灌溉水用量,并控制农田土壤侵蚀。其技术要点:冬季灌水,春季采用垄沟免耕播种机或采用垄作免耕播种机在垄上免耕施肥播种,苗期追肥、植保、灌溉,采用沟灌方式进行灌溉。   五、 华北长城沿线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属风沙半干旱区的农牧交错带,主要包括河北坝上、内蒙中部和山西雁北等地区的66个县,总耕地面积0.64亿亩。每年春季在强劲的西北风侵蚀下,少有植被的旱作农田,土壤起沙扬尘而成为危害华北生态环境的重要沙尘源地。本区地势较高,海拔700~2000m,天然草场和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以栗钙土、灰褐土为主;气候冷凉,干旱多风,年均温1~3℃,年均风速4.5~5.0m/s,年降雨量250~450mm。种植制度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   (二)技术需求   华北长城沿线区主要问题是冬春连旱,风沙大,土壤沙化和风蚀问题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造成农田生产力低而不稳。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少裸露,减少或降低风蚀、水蚀,抑制起沙扬尘,遏制农田草地严重退化、沙化趋势;覆盖免耕栽培,减少或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   (三)主要技术模式   1.留茬秸秆覆盖免耕技术模式   该模式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进行冬季还田覆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有机质,采用免耕施肥播种减少动土并保障春播时土壤墒情。其技术要点:秋收后留茬秸秆覆盖,播前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机械中耕及人工除草。   2.带状种植与带状留茬覆盖技术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马铃薯种植区,重点针对马铃薯种植动土多、农田裸露面积大及风蚀沙尘严重问题,通过马铃薯与其它作物条带间隔种植技术与带状留茬覆盖技术减少土壤侵蚀。其技术要点:马铃薯按照常规种植方式,其它作物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在秸秆或根茬覆盖地免耕播种;苗期管理中重点采用人工、机械及化学措施进行草害防控;作物收获后,留高茬免耕越冬,留茬高度20cm以上。   六、 黄淮海两茬平作区   (一)区域特点   主要包括淮河以北、燕山山脉以南的华北平原及陕西关中平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陕西关中平原等8个省份480个县(场),总耕地面积3.8亿亩。本区气候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和半湿润区,年降雨量450~700mm,灌溉条件相对较好。农业土壤类型多样,大部分土壤比较肥沃,水、气、光、热条件与农事需求基本同步,可满足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的要求,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和棉花等,是我国粮食主产区。   (二)技术需求   本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麦-玉米”两熟制的秸秆利用问题已为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发生大量秸秆焚烧现象;化肥、灌溉、农药的机械作业投入多,造成生产成本持续加大;用地强度大,农田地力维持困难;灌溉用水多,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农机农艺技术结合,有效解决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作物出苗及高产稳产问题;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利用机械化免耕技术,实现省工、省力、省时和节约费用等。   (三)主要技术模式   1.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免耕直播技术模式   该模式将小麦机械化收获粉碎还田技术、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以及适时播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简化高效施肥技术等集成,实现简化作业、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培肥地力、节约灌溉用水目的。其技术要点包括: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并配以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实现小麦秸秆的全量还田;玉米秸秆粉碎机将立秆玉米秸粉碎1~2遍,使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小麦、玉米实行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播种机要有良好的通过性、可靠性、避免被秸秆杂草堵塞、影响播种质量;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用喷除草剂,机械锄草、人工锄草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杂草。   2.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少耕技术模式   该模式同样以应用小麦机械化收获粉碎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为主,但在玉米秸秆处理及播种小麦时,采用旋耕播种方式,实现简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及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地力、节约灌溉用水。其技术要点包括: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并配以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实现小麦秸秆的全量还田,免耕播种玉米,机械、化学除草;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旋耕翻压还田并播种小麦;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合理灌溉。 第六章  建设方案与布局   一、 建设方案   根据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确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工程区建设方案   保护性耕作兼具生产性、生态性和公益性,在大面积推广初期,需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导,在各类型区典型县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采用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方法,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工程区。近期,以机械化为主体的保护性耕作可作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的突破口,在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玉米和小麦种植区的示范推广应注重完善和提高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和体系,在西北水土流失地区加强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研究和试点示范。中期,在东北、黄淮海农艺与农机已初步成龙配套的地区,在进一步完善耕作模式和技术体系、认真做好经验和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加大示范与推广的力度。   工程区建设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要依托力量,集成配套运用各类农艺措施,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县域及周边地区,促进区域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工程区建设以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维修机耕道、平整土地以及机具棚库等附属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同时配置相应的示范培训样机和仪器设备。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对专用机具购置等给予适当补助。   (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方案   根据保护性耕作发展形势和过程建设需要,规划建设技术支撑服务体系。除继续利用好现有省市农机推广、试验鉴定单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力量外,重点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部级农机推广、鉴定机构,进行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功能定位: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跟踪、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完成数据采集,情报收集;特定技术与机具研究,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试验鉴定、选型推荐,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等;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优化组装和集成配套,建立信息处理与服务、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熟化和转移、特定技术创新与研究等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主要职能:建立技术创新研究平台,整合研究力量,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带有普遍性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发展研究服务;开展技术模式研究,完善和定型适合我国不同类型区域不同农艺和耕作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推广技术模式、机具系统和综合技术体系;开展推广机制研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路子,研究保护性耕作有效载体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工程技术中心下设科研开发部、培训推广部、机具试验检测部。   科研开发部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建设,基于整合发挥校内所有保护性耕作研究力量的作用,基于建立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研究龙头,支持开展必要的实验室改扩建,配套野外观测、室内试验、信息处理等科研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发、技术模式研究、农机农艺措施优化、实施效果监测等任务。   培训推广部以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为主建设,配置图文音像教材编制、信息服务、田间试验等设备,开展推广机制研究,保护性耕作应用理论创新,承担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宣传、信息服务、推广机制研究、标准制订、合作交流等任务。   机具试验检测部以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为主建设,改造试验室,配置机具性能试验、田间测试、制造质量检验等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性能试验、质量检测、机具选型等任务。   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后,总体上由农业部统一协调运行,按照各自任务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协作配合,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和普及应用提供指导。   二、 建设布局   在六个类型区内,从生态环境、耕地规模、保护性耕作社会认知程度、机械化基础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县确定原则。主要有:   --项目县耕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40万亩(农垦国有农场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耕地面积标准宜适当放宽,原则上应在5万亩以上)。同时还要考虑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周边县市的特殊性。   --项目县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原则上应达到40%以上(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地区可适当调减),项目县所在区域以平原或半丘陵地区为主。   --生态脆弱区、沙尘尘源区、土地退化区等治理任务较大的地区要重点考虑。   --已开展过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农民对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有一定认识。当地政府重视,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有积极性。   根据以上原则,经各省推荐,规划选择了北方600个县(场)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约占区域内县(场)总数的51%。其中:一年一熟区437个,一年两熟区163个。   分区布局:东北平原垄作区126个,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74个,西北黄土高原区114个,西北绿洲农业区78个,华北长城沿线区45个,黄淮海两茬平作区163个。 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两个方面。   一、 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   工程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1)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2)实施机耕道修缮、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3)建设机具停放场、库棚等附属设施。(4)项目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共计配置各类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9.1万台,示范样机4674台,仪器设备2.88万台件,修建机库棚、备料间、维修间等218万平方米,技术培训业务用房6万平方米,平整土地3078万立方米,修缮机耕道2.5万千米。   上述工程区建设内容中,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因各区所实施的技术模式及实施环境条件的不同,机具类别、品种、型号互不相同。其他三项建设内容按统一模式设计,待实施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按工程建设区的实际情况,予以区别和细化。   (一)东北平原垄作区   在本区域178个县(场)中选择126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4万亩,总面积504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100马力左右拖拉机、破茬复垄施肥播种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64台,示范样机7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4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50千米。   (二)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   在本区域83个县(场)中选择74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4万亩,总面积296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80~10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补水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80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4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50千米。   (三)西北黄土高原区   在本区域195个县(场)中选择114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342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60~7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38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平整土地27万方。   (四)西北绿洲农业区   在本区域164个县(场)中选择78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234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38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五)华北长城沿线区   在本区域66个县(场)中选择45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135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0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六)黄淮海两茬平作区   在本区域480个县(场)中选择163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489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9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二、 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根据保护性耕作发展形势和过程建设需要以及现有基础,规划只进行国家级的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根据建设方案,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内容包括:   (一)土建工程   改扩建实验室700平方米。其中:科研开发部改扩建实验室500平方米;机具试验检测部改造试验室200平方米。   (二)仪器设备   配置各类仪器设备共65台件。其中:   科研开发部:配置仪器设备31台件。包括:机具开发与试验设备6台;水蚀风蚀仪器2台;土壤水分、水势、导水率等仪器设备9台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设备3台;其它仪器设备11台件。   培训推广部:配置仪器设备18台件。包括:编辑排版、速印等培训教材编印系统5台件;电视录像采编系统4台件;网络服务器、数据收集及影像处理等信息网络平台设备9台件。   机具试验检测部:配置仪器设备16台件。包括:功率、油耗、牵引力等动力机械测试仪器6台;零部件可靠性、检测等仪器3台;地表平整度、土壤蓬松度、播种性能综合试验台等田间测试仪器设备7台。 第八章  效益分析   本规划实施后,将建成高标准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区2000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传统耕作习惯得到改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农艺等多学科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普遍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三级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支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预计至2015年,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及苏北、皖北总耕地面积9.8亿亩的17%左右。   一、 社会效益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农民主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同时也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促进形成学知识、用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压力,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二、 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及周边地区地表裸露,减轻风蚀强度,平均减少农田扬尘量50%左右,降低空气中浮尘含量,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减少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可持续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三、 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后,每个生产周期平均可减少田间作业工序1-4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4-5万吨,节省化肥投入50-70万吨,节水3-6亿立方米,亩均降低生产成本15-30元,与传统耕作相比粮食增产5%以上;经测算,2000万亩工程区每年降低各类生产成本3-6亿元;增产粮食2.5亿公斤以上;工程区内每年节本增效总收益达5.5亿元以上。 第九章 环境技术风险评价及规避措施   尽管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我国仍作为一项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耕作技术。在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与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国外推行保护性耕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以及前一时期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的经验模式,逐步加以完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一、 病虫草害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根据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践看,免耕措施可能导致农田滋生杂草和某些病虫害加重。从我国的多年实践看,草害主要是在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表现比较明显,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常规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因此,对实行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杂草控制是主要矛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普及。我国在示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病虫草害防治,不同区域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已选择出相应的除草药剂及灭杀时机;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推广机械除草技术,主要是使用带有除草翼刀的松土机械,结合中耕等作业切断草根,干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控制或清除杂草的目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应用实际看,效果比较显著,基本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发生。   从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杂草控制措施看,化学除草是一种效率很高,但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是开发新的低毒、低残留高效专用除草剂。二是机械除草,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美国就是通过采用这两种措施,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3。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在积极开发新型除草剂,同时,也在引进国外机具的基础上,开发出两大系列多种型号的深松、浅松除草机,并已批量生产。另外,一些地方在试点实践中,还总结出许多结合倒茬、接茬作业进行除草的经验,效果很好。   二、 土壤耕层紧实和板结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于免耕技术对土壤耕层容重变化及土壤板结问题,在我国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出现争议的原因是免耕技术应用区域及土壤类型不同而引起的。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践已证实:免耕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长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采用深松深耕等少耕技术也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保护性耕作发生土壤耕层紧实及土壤板结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应用区域有问题,保护性耕作适宜气候相对干旱、农田水分含量相对不高的地区,如果在降水量大、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很高的区域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二是应用土壤类型有问题,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农田,不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否则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   当前我国推行保护性耕作的区域主要是北方地区,选择的农田主要是风蚀水蚀严重的轻质土壤。此外,我国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将少免耕技术与秸秆还田和覆盖技术结合,不会出现土壤耕层紧实、土壤板结问题。为避免此类风险,本工程将在实施区域选择上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区的技术适宜性。   三、 技术模式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   保护性耕作不仅仅是耕作技术的变革,还同时带来农作物栽培制度、农田管理措施及传统农耕习惯与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化,必须针对各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及配套机具等方面的综合技术体系,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规划中推荐了一批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技术模式,这些模式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形成的,实践证明这些模式能够适应各区域的生产要求。但是从近年来示范应用情况看,在大面积推广时,个别地方可能会因为模式不适应或实施中农民掌握不好、专用农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不够、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影响实施效果,甚至造成产量波动。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实施中的技术指导和效果监测。规划中的模式是推荐模式,而不是强制模式,各地可以在保护性耕作原则下,结合推荐模式,因地制宜的创新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模式。与此同时,拟建的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中心将组织技术力量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的新模式,集成推荐给所在区域农民。二是加强示范引导。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在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初始阶段,以国家为主导来示范推动,引导农民正确采用这一先进技术。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农艺的基础地位,加强作物秸秆管理、作物轮作、播种质量、除草灭虫、水肥利用、机具选择和操作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把握,切实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配套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加强机具的研发改进,重点在专用农机具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免耕施肥技术改进等进行完善。五是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农民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和操作规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机、农艺等多部门和农作物栽培、土肥、种子、植保等多个技术领域,关系到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各个环节。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和相关人员职责。农业部负责制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并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动态性追踪与检查监督。落实工程建设任务,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和机制。   项目县的农业、农机、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为农民群众采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农机和农业管理部门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组织管理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机手、村民参与项目实施。同时,制定、推行适合当地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提高效益。   二、 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各级农机和农业管理部门要在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项目的基础调研、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申报立项和衔接准备等前期工作。工程建设期内,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后的初步设计和基本建设相关管理规定,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承担单位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认真搞好项目竣工验收,及时移交固定资产,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项目建成后,要积极推进项目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项目资产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从运作机制上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实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确保项目投入的农业机械和场库棚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作用,项目建设要充分依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建设和示范任务,直接向农民提供保护性耕作作业服务。国家补助投资购置的各类新型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产权归项目承担单位所有,使用若干年以后,可根据相关规定,将产权移交给合作组织或合作社,确保项目所购置机具形成真正的生产能力。各有关省应根据相关项目管理规定,在制定本省具体实施方案中对固定资产产权及其移交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   三、 依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项目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保护性耕作经纪人队伍的稳定发展、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政府督导等几方面入手,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要制订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引导开展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与示范,推进技术熟化和转移。要强化各类政策、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农机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和项目对农民主动购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等要重点倾斜。鼓励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租赁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作业服务,加快构建保护性耕作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基层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为保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 突出农机农艺相结合,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实施保护性耕作离不开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模式,需要全面掌握秸秆管理、作物轮作、播种质量、除草灭虫、水肥利用、机具选择和操作等技术;需要统筹安排作物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及配套机具系统。考虑到各地区自然条件、作物品种、栽培模式、耕作制度的多样性,以及国家在支农项目和资金的扩大趋势,各项目县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其它相关项目和资金,加强农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要联合多种技术服务力量,强化对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下品种改良、草害控制、施肥措施优化等方面的需求,解决好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要在项目建设和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农机和农艺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发挥作物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的作用,总结研究成果,制定技术标准,加大对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区域内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五、 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期以机械化为主体的保护性耕作作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的突破口要加快推进,要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为目标,加强技术、组织管理的信息交流与服务,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技术模式的生产应用相互借鉴,不断深入。要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技术模式试验领域,创新工作实践。要充分发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有关省农机推广、鉴定机构的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推等部门协作,加强重点机具攻关、试验选型和质量监督,不断创新和完善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制订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操作规程。分级组建保护性耕作专家组,加强技术指导和论证,确保工程建设应用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水平。鼓励引导和支持国内大中型农机制造企业,进行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设备创新、技术升级、中间试验等,为工程建设提供性能好、质量高、可靠性好的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南方稻麦区特别是双季稻区尚处于保护性耕作的多样性与适应性研究阶段,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条件尚不成熟,相关地方政府要从提高地力、防止病虫害、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鼓励相关教学与科研单位先期开展试验和研究。   六、 加强培训宣传,努力创造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培训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是项目实施的基本保障。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各层面的培训工作,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操作规程的技术骨干和机手,为农民提供标准化作业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   结合其他方面的建设,深入宣传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规范惠农政策落实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认真对照工程建设目标,针对性地开展现场考察、交流与总结工作,适时表彰在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积极营造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良好氛围,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普及。
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发改委印发“十二五” 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热度 1 Amywee 2013-3-26 15:17
这个文件(附件)中,国家对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 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 1202号 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 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科学组织工程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强化信息安全保密,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完工投用后的共用共享机制,增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能力,确保取得实际效果,切实提高投资效益。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二年五月五日 主题词: 电子政务 信息化 规划 通知 上文摘自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2tz/t20120515_479320.htm
个人分类: 电子政务|31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热度 2 cuncaoxin 2013-2-27 11:17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形势的迫切需要;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中心环节;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十一五”时期, 2007 年 1 月 23 日,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编制《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 十一五 ” 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牵头,会同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农业部、铁道部、水利部、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和工程院等单位,研究编制了 《 “ 十二五 ”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共分十个部分,主要包括建设基础与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总体部署,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及规划实施等。《“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是系统部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对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从创新基础条件建设、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布局、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是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布局更加合理。二是重点领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创新主体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 1.5% ,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建成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四是区域创新能力布局不断优化。五是创新环境更加完善。 中共中央政治局 2012 年 5 月 28 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主题就是 “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 , 会议强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要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协同创新。 2012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意见共8个部分21条,核心是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主体。 2013 年 2 月 21 日,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部调研时强调,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温总理在座谈时说,必须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尽快有所突破、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每个领导者、企业负责人和广大科技人员都要有紧迫感。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处于关键环节和核心地位;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来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呈现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二是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三是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四是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关注并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认为:一个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应当坚持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相结合。但是,创新光靠单个企业是成不了事的,必须在区域内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创新资源不可偏废,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是要做到 “ 协同创新 ” ,使得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 “ 人才、资本、信息、技术 ” 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1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三维gis研究意义citygml
wk5411 2012-10-6 14:02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Hunan,P.R.China November,2010 研究课题意义: 三维城市规划 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将规划方案展示,并能进行局部修改、实时交 互,即缩短城市规划时间,又能对各个方案的价值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估,达到辅 助决策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为城市环保部门提供对城市噪音、热辐射及污染扩散 分析的工具。使用 3D 数据计算电波在城市环境中的覆盖范围,为城市通讯设施选 址提供支持。在建设规划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施工区建筑物真实模型,方便规划 决策。 三维虚拟战场 三维 GIS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数字化战场,在作战之前,利用各种观 测卫星和飞机、情报获得关于城市环境各种信息,建立立体化战场环境与模拟系 统,并在系统中进行基本作战性能分析,制定作战预案,进行作战模拟,最后制 定作战方案,使得各级指挥官对作战部署、作战进程、作战结局和伤亡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仿真训练和模拟 许多训练如驾驶模拟、飞行训练、对抗模拟等,由于建造成本高,难度大。 真实训练危险性高,训练难以实施,而采用三维 GIS 虚拟技术,节省了训练建设 费用、安全性高、组织灵活,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利用三维 GIS 技术还能进 行航天发射、卫星任务调度、导弹飞行等的模拟仿真,即提供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又具有良好的数据分析功能。 危急响应和灾难管理 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急和灾难事故,如火灾、洪水淹没、城市恐怖袭击等,三 维 GIS 能利用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如,利用城市三 维模型数据计算火灾蔓延趋势,使用路径分析,寻找逃生路径;利用淹没分析, 估计洪水受灾面积,制定紧急疏散方案。 CityGML 简介 城市地理标记语言 CityGML(City Geography Markup Launguage)是一种用来 表现城市三维对象的通用信息模型。它是一种基于 XML 的开放数据模型,用于存 储和交换三维城市模型 。CityGML 在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3 (GML3)的 基础上实现,GML3 是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和 ISO TC211 联合起草 的可扩展的空间信息交换国际标准。2009 年 8 月,CityGML 会成为 OGC 的标准。 从2002年起Special Interest Group 3D (SIG 3D)的成员们就开始开发CityGML, 这个组织由德国的 Geodata Infrastructure North-Rhine Westphalia (GDI NRW)发起。 SIG3D 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包含了超过 70 家公司、政府机构、研究机构等,致力 于 3D 模型互操作及可视化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商业拓展。SIG3D 最近的另外一个工 作成果是 Web 3D Service(W3DS)草案,即互联网三维服务的标准,已经进入了 OGC 的讨论阶段(OGC Doc.No. 05-002) 。 开发 CityGML 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一个能够在不同应用之间共享的通用模型, 用于定义基本实体、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要的是,这也是为了降低三维 城市模型的维护成本,使得将同一份数据出售给不同的应用领域成为可能。目标 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观光旅游、环境仿真、电信、灾难管理、 国家安全、车辆及步行导航、训练模拟等。
0 个评论
[转载]关于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通知
tangminqian 2012-9-24 21:53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1/201206/138270.html 关于同意实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通知 学位 8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同意你们制定的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请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号)以及《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学位 30号)要求批准并组织实施。   对由两所高等学校合并进行立项建设的,要在完成合并批准程序并实现实质性合并后,方可进行验收。经批准的学位授予权由合并后的高等学校行使。   附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doc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附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人民解放军 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中国人民解放军 拟立项建设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拟立项建设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市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河北省 河北理工大学( 与华北 煤炭医学院合并进行立项建设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科技大学 辽宁省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吉林省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江苏省 南通大学 淮海工学院 徐州医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浙江省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省 安徽工业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 福建省 集美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江西省 景德镇陶瓷学院 赣南医学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中国人民解放军 拟立项建设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拟立项建设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江西省 江西中医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济南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暂定名,由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进行立项建设 ) 河南省 河南科技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湖北省 三峡大学 郧阳医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省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商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省 广东海洋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四川省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贵州省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省 云南民族大学 西南林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中国人民解放军 拟立项建设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拟立项建设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 陕西省 西安工业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 甘肃省 甘肃中医学院 青海省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艺术学院 海南省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市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 略 略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2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工程学科建设规划与思考之2
chexfox 2012-7-25 17:10
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安全学科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初步拟定以下学科方向 0837 安 全科学与工程 01 矿山安全 ( 1 )矿山通风与安全 ( 2 )矿山地压灾害防治 ( 3 )地下空间安全 (4)爆破安全技术 02 工业安全 ( 1 )工程热灾害防治 ( 2 ) 防火与防爆工程 ( 3 )安全仿真与模拟 03 交通安全与装备 ( 1 )交通安全仿真与分析 ( 2 )交通事故致因原理 ( 3 )交通安全信息化与智能化 04 安全管理工程 ( 1 )安全系统工程 ( 2 )公共安全管理 ( 3 )工程安全与灾害应急管理
个人分类: 安全工程学科|4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二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印发
whyhoo 2012-5-4 16:29
国办发〔201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十二五”全国城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根据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的重要支撑,是指导各地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县城(港澳台地区除外),并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多种方式服务于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城镇环境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其中设市城市77.9%,县城27.4%。   但也要看到,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同时,部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污染隐患,影响城镇环境和社会稳定。为此,应在“十一五”有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及时把握国家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提升运营水平,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鼓励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存量治理等工作,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因地制宜,科学引导。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技术。   城乡统筹,区域共享。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形式,逐步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服务范围扩展至周边地区,鼓励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处理设施。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县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   ——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   ——到2015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各省(区、市)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到2015年,建立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1.建设任务。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优先支持目前尚未建成设施的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缩小不同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要依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一个以上宣传教育基地。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8万吨/日,其中,设市城市新增能力39.8万吨/日,县城新增能力18.2万吨/日。到2015年,全国形成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7.1万吨/日,基本形成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能力规模,其中,设市城市处理能力65.3万吨/日,县城处理能力21.8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中选用焚烧技术的达到35%,东部地区选用焚烧技术达到48%。   2.建设要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资源化优先,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将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生活垃圾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积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等技术的试点示范。有条件的地区,宜集成多种处理技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考虑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鼓励采取集中建设处理设施的模式。逐步统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交通相对便利乡镇的生活垃圾,优先考虑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二)完善收转运体系。   1.建设任务。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提高收集率和收运效率,扩大收集覆盖面,交通便利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应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建制镇及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转运力度。城市建成区应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收集;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以下简称“重点建制镇”),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推进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的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应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完善收转运网络。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收转运能力45.7万吨/日,其中设市城市新增23.0万吨/日,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新增22.7万吨/日;规划新增运输能力45.7万吨/日,其中设市城市新增22.9万吨/日,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新增22.8万吨/日。   2.建设要求。推广生活垃圾压缩式收转运方式,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加强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升级改造。推广密闭化收运,淘汰敞开式收转运,减少和避免生活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中型城市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实现密闭化收转运。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探索路线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转运新模式。   (三)加大存量治理力度。   1.建设任务。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存量治理,使其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要在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治理计划,进行综合整治,优先开展水源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工作。   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封场。对于渗滤液处理不能达标的处理设施,要尽快新建或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对具有填埋气体收集利用价值的填埋场,开展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对服役期满的填埋处理设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封场。   “十二五”期间,预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   2.建设要求。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封场过程中,要对填埋气及时收集利用,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态修复。   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的治理,应结合不同类型堆放场的规模、设施状况、场址地质构造、周边环境条件、修复后用途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处理方案,对堆体整形、填埋气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地表水控制、渗滤液收集处理和其他附属工程等制定明确的治理方案。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可采取鼓气通风、抽气、洒水等好氧填埋技术促进已填埋垃圾快速降解。在垃圾填埋量大、具有开发价值、土地资源紧缺或具有焚烧设施的地区,可对填埋场内的垃圾实施开发利用,对其中的金属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富含养分的筛下物做绿化用土,高热值垃圾可进行焚烧处理,大粒径无机物垃圾进行回填。   (四)推进餐厨垃圾分类处理。   1.建设任务。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和县城,在已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餐厨垃圾单独收集和运输,以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为原则,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鼓励使用餐厨垃圾生产油脂、沼气、有机肥、饲料等,并加强利用。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   “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动设区城市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力争达到3万吨/日的处理能力。   2.建设要求。设置餐厨垃圾专用收集容器和运输车辆,保证餐厨垃圾的单独收集与密闭运输,配套完善的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推广成熟稳定的资源化技术,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餐厨垃圾从产生到收运、处理全过程的申报登记制度,有效监管餐厨垃圾及其资源化产品的流向。   (五)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1.建设任务。各地要根据本地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分类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逐步推进。近期以控制水分作为开展分类示范优先选择,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干湿分类,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重点包括:(1)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和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的设施。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袋、分类收集桶、分类运输车辆等。(2)建设与垃圾分类投放相匹配的垃圾分类转运设施,对垃圾混合收集转运站进行升级和改造,建立厨余垃圾收运系统。完善以社区废品回收站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交易集散市场建设。(3)建设与分类垃圾相适应的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建设规模化的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   “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各省(区、市)要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并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2.建设要求。开展分类试点的城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建立一体化分类体系,配套完善的运输和处理系统,根据垃圾种类设置相应的收转运处理系统。可回收物纳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稳步推进废旧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重点推进家庭垃圾干湿分类,鼓励居民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别放置并单独投放,逐步建立厨余垃圾收运系统,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和循环利用。   (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建设任务。充分利用已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监管系统和环境监管系统,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排放监管体系。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应安装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和超标报警装置,以生活垃圾焚烧厂为重点,加快推进运营过程实时监控。   2015年底前,焚烧处理设施的实时监控装置安装率达到100%,其他处理设施达到50%以上。   2.建设要求。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信息统计。重点推进对焚烧厂主要设施运营状况、卫生填埋场填埋作业等实施实时监控,加强对焚烧设施烟气排放以及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排放的监测。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1730亿元(含“十一五”续建投资345亿元),占65.6%;收运转运体系建设投资351亿元,占13.3%;存量整治工程投资211亿元,占8.0%;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09亿元,占4.1%;垃圾分类示范工程投资210亿元,占8.0%;监管体系建设投资25亿元,占1.0%。   (二)资金筹措。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以地方投入为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鼓励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外国政府或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赠款。国家将根据规划任务和建设重点,继续对设施建设予以适当支持,对采用资源化处理技术的设施将加大支持力度。    四、规划实施   (一)保障措施。   1.完善法规标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抓紧研究制定餐厨垃圾资源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加强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设施建设工程验收、污染防治和评价等相关标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使群众易于识别和方便投放。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统计指标体系。   2.加强政策支持。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投入规模。完善价格机制,探索改进生活垃圾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提高收缴率。综合考虑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适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不断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价格政策。健全激励政策,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经费保障,在收费不足以补偿运行成本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适当补偿,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落实和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和减量激励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各地要制定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安排设施建设的规模、布局和用地,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需求,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应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禁止以城镇开发或其他理由侵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禁止更改已运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用地性质。   3.强化监督管理。严格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专业化企业规范建设和诚信运营。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加强对已建成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开展年度考核评价,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生活垃圾运营单位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坚决将不能合格运营以及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的企业清出市场。研究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督查巡视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以及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督。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量化指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监管,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完善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控系统,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排放物监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向社会公布。   4.提高技术能力。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点推动清洁焚烧、二 英控制、飞灰无害化处置和利用、填埋气收集利用、渗滤液处理、气味控制、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小型化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鼓励采用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纳入国家相关科技支撑计划,加强对垃圾处理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开展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产业化示范工程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市场需求,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围绕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建设和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岗前和岗中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   5.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正确传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知识,全面客观报道相关信息。宣传普及有关生活垃圾收转运和处理的知识,将其纳入中小学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形成有利于促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完善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机制,加强公众监督,健全居民诉求表达机制。   (二)实施机制。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对所属城市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指导。要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市、县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发展改革委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设施建设,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规划》执行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和推进《规划》实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中期评估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附件:1.“十一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2.“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      3.“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用技术情况      4.“十二五”新增收转运设施和存量治理规模      5.“十二五”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情况      6.“十二五”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 原文见 http://www.gov.cn/zwgk/2012-05/04/content_2129302.htm
个人分类: 社会|1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
whyhoo 2012-4-26 16:50
国函〔2012〕36号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审批“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通过实施《规划》,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发展改革委要强化统筹协调,明确具体工程项目的牵头建设部门和单位,科学组织工程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强化信息安全保密,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完工投用后的共用共享机制,增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能力,确保取得实际效果,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国务院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原文见 http://www.gov.cn/zwgk/2012-04/26/content_2123804.htm
个人分类: 经济|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鲁昕出席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座谈会
tangminqian 2012-4-23 13:3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首页 职教概况 要闻 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47665cateid=1471 鲁昕出席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座谈会 作者:刘琴 出自:《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2年学术年会4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年会的主题是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教育部副部长、教育规划和战略研究理事会理事长鲁昕出席并作总结讲话。   会上,北大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刘伟教授,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李宏彬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郭庆旺教授,南开大学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佟家栋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史薇教授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院长围绕年会的两个主题,分别作了6个学术报告,与会嘉宾和有关专家学者就年会主题和报告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交流。   鲁昕充分肯定了各中心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年会上作的6个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研究和反映了需要回应社会和深入解决的问题,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决定教育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涉及教育的服务面向问题,同时也有教育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结构、教育布局、教育产出与贡献以及教育的选择和竞争问题,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论证有力,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建议,充分反映了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水平。   鲁昕要求,各研究中心要紧密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使命,加强对人力资本与发展方式转变、人力资源结构与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贡献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教育体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力争取得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教育科学决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下午,鲁昕还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座谈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关行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就规划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交流,并对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1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建设规划
whyhoo 2012-3-19 21:45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法规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当前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首都将处于开放竞争格局深刻调整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变的新阶段、社会加速转型的新阶段、竞争力拓展提升的新阶段、改革攻坚突破的新阶段。贯彻落实《条例》,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透明政府的必然要求。   《条例》施行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部署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工作。全市政府系统认真履行《条例》规定的法定义务,初步建立了制度保障、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渠道场所和监督保障等政府信息公开“五大工作体系”。全市信息公开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关注参与趋势明显,行政机关公开意识显著增强,行政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自身建设得到提升。三年多的工作实践,为“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行政机关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工作的力度逐步增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从当前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看,行政机关信息公开意识有待增强,行政管理基础工作特别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制度有待完善,政府信息服务作用有待强化。做好“十二五”时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继续强化公开理念,夯实基础工作,完善体制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以更好地顺应首都群众参与政府工作的新期待。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条例》规定要求,牢固树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深化主动公开,以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规范依申请公开,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监督管理,严格保密审查,推进公众参与,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公开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政府信息公开融入全市工作大局,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群众,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改善首都行政环境,促进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促进经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主责,公众参与。行政机关严格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扎实推进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平台,增强公众参与度,提高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服务效果。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延伸服务场所,拓展服务功能,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满足不同群体查阅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   ——强化管理,资源整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督保障,突出抓好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渠道场所延伸、人员教育培训等工作,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目标。   ——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显著增强。将公开透明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制度,树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理念,不断强化公开透明的行政意识,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创造条件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适应群众需求。稳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深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严格依申请公开信息受理、办理、答复等行为规范;畅通群众查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工作,提高群众信任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作用充分显现。政府信息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效果持续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规范公开行为。   1、研究制定《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认真总结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司法解释的要求,积极开展本市地方性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尽快纳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尽快出台《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进一步细化《条例》规范,增强操作性,突出便民性,体现创新性。   2、研究制定公众参与办法。以问需、问计、问效为工作目标,制定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法。通过开展公众需求调查、意见建议征集、公开实效评议工作,增强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性,不断提升公众关注契合度、工作认同度和群众满意度,规范优化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汇集民意、凝聚共识、促进工作。   3、研究建立专家咨询工作制度。发挥首都专家学者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本市政府信息公开专家咨询工作制度。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创新和机制制度完善,不断深化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善行政环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等方向的重要作用,使政府信息公开更好地服务首都工作,服务首都群众。   4、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协调机制、重要信息审查批准机制、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发布的准确一致。完善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政务博客、微博信息发布机制,丰富公开渠道。完善保密审查工作机制,规范审查程序,落实审查职责,切实依法做好保密工作。    (二)深化主动公开体系,扩展公开范围。   5、提升政府信息基础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政府信息电子化率和管理专业化程度,规范信息制作获取、传递利用、归档保存等工作程序。以推进公文运转系统与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衔接为重点,健全政府信息特别是公文类政府信息制作审核、属性确定、及时公开等环节同步运行工作机制。加强《条例》施行前相关政府信息的清理、属性确定和公开工作。   6、突出中心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围绕“十二五”时期首都在创新驱动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管理创新、民生保障服务、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向的重点任务,突出交通疏堵、人口调控、垃圾处理等难点和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等热点问题,及时公开政策措施制定和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工作能力的提升,发挥市民群众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使政府工作决策更加透明。   7、深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预算和决算,要向社会公开并逐步细化有关内容。研究推进重大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实施、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资、资金使用、服务对象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8、重视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抓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信息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城市运行管理安全有序与社会和谐稳定。   9、强化公共服务事项政府信息公开。通过多种便捷的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信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三)规范依申请公开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10、提升依申请公开服务水平。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大厅、行政服务中心、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场所,设置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接待窗口和场所,方便群众申请,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当面、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信息申请受理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   11、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效率。继续规范依申请公开信息受理、办理、答复等工作流程。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的要求,健全以“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责办理、保密部门协助审查、法制部门审核把关”为主要内容的办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12、深化依申请公开重点问题研究。研究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认定程序、标准和范围,规范征求第三方意见的方式和程序,处理好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   13、促进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依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加强对群众申请公开事项的精细化管理和研究。定期梳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分析依申请公开工作特点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充分发挥参谋服务作用。    (四)健全渠道场所体系,提供便捷服务。   14、优化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管理的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系统,逐步整合“首都之窗”网站群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展示方式,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渠道和载体统一管理工作。强化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的功能,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分类公开和专题公开系统管理工作。   15、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推广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应用,将信息公开技术服务纳入信息化建设内容。构建功能齐全、及时畅通、服务便捷的多层次公开渠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发挥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记者座谈会等渠道的作用;发挥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一把手”系列访谈、《城市零距离》直播间、“首都之窗”网络直播等方式在深度解读政府信息方面的作用;拓展非紧急救助服务热线的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功能;利用好政府公报的功能,及时刊登政府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   16、推进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根据群众需求,优化市政府信息公开大厅服务功能。继续完善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等设施及服务功能。结合社会管理工作创新要求,推进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等基层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场所建设,满足群众就近查询信息需求。    (五)完善监督保障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17、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格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管理,丰富完善“年初有安排、日常有监督、每月有通报、半年有总结、年底有考核、年度有报告”的工作格局。   18、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政府信息公开考核指标设置和考核方式,建立效能监察与考核工作衔接机制,研究推进建立内部考核、效能监察和社会评议、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政府信息公开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19、完善监督考核和纠错整改措施。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效能监察和考评结果的应用,加强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执行行政复议决定、行政诉讼裁定和判决结果,严格执行并继续完善本市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法定职责,坚持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发挥部门合力作用。    (二)强化队伍建设。 各区县、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三)落实经费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在部门预算中同步安排相关经费,重点保障信息化支持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以及法律咨询和理论研究、社会评议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工作活动经费。 原文见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xx/sewgh/t1220810.htm
个人分类: 社会|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维护社会信用须重视法律信用
热度 1 shangujushi 2011-11-6 15:15
维护社会信用须重视法律信用 2011年10月27日 10:11 选稿: 天潼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刘长秋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此为契机,国务院不久前专门了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加之不久前包括诸如“天津李云鹤事件”、“如皋公交司机救人被诬案”等在内的一系列关涉个人乃至社会诚信事件的发生,一时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诚信问题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就此而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的维护与推进。然而,由于法律所维系的是最底限度的道德,因此,很多道德问题都会不可避免到转化为法律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之前提”以及“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之必要条件”的社会信用问题显然就在其中。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而导致我国社会信用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法制保障的失利。在此背景下,通过加强社会征信立法与强化社会信用执法等方式来维系和保障社会信用,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法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旋律而法律的重要作用也已经日渐凸显的情势下,社会信用的维系乃至提升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是维护和提升社会信用之最值得依赖的手段之一,其通过惩罚或奖励所建立起来的机制,是引导社会信用形成、存在乃至提升的关键。然而,法律也必须要关注和重视自身的信用问题,否则,他可能无法承担起维系和提升社会信用的艰巨使命。原因很简单:假如用以保障社会信用之法律自身的信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我们还能够对依赖这一法律所保障的社会信用报以很高的期望么?显然不能!而从目前我国法律信用在社会生活中的诸种表现来看,我们显然还很难说我国的法律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以致能够维系和提升我国社会信用的信用。例如,在刑法明确宣誓“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而司法实践中的佘祥林、赵作海们却一个个蒙冤入狱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法律很讲信用;在《劳动法》已颁布十数载,《劳动合同法》也已应“山西黑砖窑事件”而高调出台,但诸如“新疆包身工事件”、“惠州黑砖窑事件”等恶性事件却依旧不绝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法律很讲信用;而在《出版管理条例》早已于近十年前就已明确禁止“出租、出卖和转让版面”但版面费现象却依旧迄今未绝甚至还呈愈发蔓延之势的情况下,我们更无法信心爆膨地说我们的法律很讲信用;至于在我国已经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且高调宣明要“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诸如“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在内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却依旧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地恐怕只能是在哀叹法律信用的缺失与我国法治的无助……。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严重缺失以致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国家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之严重性并在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我国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维护和提升社会信用,首先必须要重视在维护和提升社会信用方面具有引导和保障作用之法律自身的信用的建立和维护。   归纳我国法律失信的原因,笔者认为,尽管我们不能将执法失利与司法腐败视为我国法律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但在法律更多地依赖执法的运作及司法之进行的逻辑前提下,我们却至少可以很确定地说,执法失利与司法腐败是导致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树立起人们所期待之信用的重要原因。为此,在今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对执法以及司法方面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强化执法建设与加强司法建设来帮助法律树立起应有的信用。可以说,这是树立和维系我国法律信用以保障和提升社会信用的客观需要和理性选择!
2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社会诚信缺失与政务诚信缺失--陆欣义父母的再次呼吁
热度 14 Wuyishan 2011-11-1 17:42
今天已是欣义去世的4个七了。 我们写的调查报告已交给泰州各级政府三个多星期了,以及在网上的呼吁,然而我们至今还是得不到泰州政府,公安的调查的信息, 诚信在哪儿? 社会诚信缺失与政务诚信缺失 报载: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当一个社会到了老人跌倒在地路人都不太敢扶的境地,这个社会诚信恐怕也到了应该反省与重构的时候了。 报载: 国务院会议为此开出的药方是,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政务诚信也即官员诚信,商务诚信也即商人的诚信,司法也即检察官、法官的公信。这些人构成了社会精英,而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社会诚信之败坏,始于精英之诚信败坏。如果真要改变目前诚信缺失的状态,当然应当首先从精英之诚信重建,道德、伦理重建开始。 泰州天德湖公园10.3恶性事故验证了社会诚信确实应该反省与重构!事故发生时我儿子一个人可怜地躺在地上流血40多分钟,数十米外有几十人在围观,竟无一人施以援手。 其中游客可能有所顾虑,但公园人员也作壁上观就难以解释了。如果当时公园做应急处理,比如让他口鼻不被血堵住,他就可能有救啊。一个26岁的风华正茂的青年就这样在泰州天德湖公园消失了,这是比老人跌倒在地路人都不太敢扶的状况还要严重得多,残酷得多的惨剧!公园方面怎么没有一点反省呢?泰州怎么一点不重视呢? 再回到天德湖公园的事故分析:这是一个人工设计、建造的景点,政府有关部门在该景点的设置审核上有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后个别领导事先定调子,并力图改变事实,封锁消息,极其冷漠和不负责任。这些都验证了泰州市政务诚信确实严重缺失。 有人说,政府是担心承担责任,所以才掩盖事实、封锁消息的。似乎此种行为情有可原。 这种思维必须扭转,因为这恰恰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原则。诚信就是应该做到:即使在关涉自己利益和责任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那不就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吗? 这不应该是政府的思维方式。 这个事故给遇难者、家属、单位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你推卸责任,人家的困难就大了,且加重了心头的压力和痛苦,承载着双重损失。再加之当事人对政府的不满、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 这使得事故的综合损失放大了几倍。而如果政府公正,勇于承担责任, 事故的综合损失才可以控制到最小。 媒体呼吁,政府应成为诚信“带头大哥”。 政府诚信了,政务就透明、简单了,社会就稳定、和谐了。 如果政府在事故发生后,首先想到的是遇难者的不幸、亲人的悲伤、在第一时间表示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属的抚慰;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这样的政府处理事故才有权威和公信力,这样的政府才是人民可以依靠的政府。 天德湖公园的事故处理正考验着泰州市政府的政务诚信,我们拭目以待。 父母亲写于欣义4.7 相关阅读 1 、  26 岁的生命突然消逝了,不需要个说法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068 ) 2 、有其子,必有其父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631 ) 3 、我们为何要个说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985 ) 4、陆欣义名字的来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7471 5、转发张红升博友的评论:为逝者和生者辩(标题是我加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9451 6、(代发)一个谜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7784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好消息:北京11月底可以免费无线上网啦!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26 19:43
太好啦,太高兴啦. 最快从11月底开始,不论移动、联通还是电信用户,在西单、王府井、奥运中心区、三大火车站、金融街、燕莎、中关村大街七个地区,将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 实现无线上网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公共区域5年内无线上网全覆盖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 未来5年,北京要打造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 大规模开展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实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移动宽带普及率超过60%,实现最高接入带宽达到100兆(M)。
个人分类: 网络技术|16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号外:总理要大家讲诚信
热度 1 zw373737 2011-10-20 07:59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会提出, “ 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 “ 十二五 ” 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一)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三)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六)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会议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查明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前景。加快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远景调查,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加强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研发和推广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二要加强重要矿产勘查。加强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勘查和老油气区的新领域深度挖潜。勘查开发以页岩气、煤层气为重点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整装勘查,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形成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开展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接替资源勘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三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 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 “ 文化精髓 ”“ 兴国之魂 ” ,是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探索奋斗史、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充分证明,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是一致的。当前面对国内外纷杂的形势和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更加需要用被历史证明为科学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正确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大程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就能凝聚人心,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民愿望、顺应时代潮流,是凝聚力量的旗帜、激励创造的旗帜,能够使全社会把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利益紧紧相连,团结引领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拼搏奋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能使全国人民、全体中华儿女汇成振兴中华的滚滚洪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激励全体人民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近年来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更多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时代品格仍然是社会道德的主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变革,越要在全社会旗帜鲜明地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守法纪、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要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主动参与、自觉参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只有根据不同特点分类进行教育引导,汇集全民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使之真正融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行为规范,发挥实际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要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凝聚力量、提升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9日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次全会是一次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再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着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无论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还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是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按照《决定》确立的目标、谋划的战略、提出的举措,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这既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个人分类: 政治|15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浙江省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yinjiguo 2011-8-28 22:24
舟山市地处海岛,且岛屿分散,径流短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区总面积 2.22 万 km 2 ,其中陆域面积仅 1440km 2 ;多年平均降水量 1275mm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6.92 亿 m 3 ,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 3.47 亿 m 3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 707m 3 ,约占全国人均拥有量的 1/3 ,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据统计,自 1949 年以来,舟山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缺水 39 次,平均每 3 年就要发生 2 次;主要大岛如果 60 天不下雨就要向大陆引水。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舟山市坚持“节水为先,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各行业节水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了“引水、拦水、联水、造水和净水”等“五水”联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但水资源供需形势仍不容乐观。从舟山市水资源的天然禀赋和支撑今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实现舟山市水安全保障的根本出路是在现状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此,结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进程,舟山市积极申请并被水利部批准为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现状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 有必要系统梳理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完善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对试点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进行资金补助,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经商部水资源司,设《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专题(以下简称《专题》)。 2011 年 2 月,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题》工作大纲进行了审查,认为通过专题研究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要搭建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框架;二是在此基础上,由于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对舟山市意义重大,而现状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需重点研究舟山市非常规水源管理制度,出台非常规水源管理办法。 按照这一要求,项目组先后调研舟山市相关节水制度建设情况,以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的情况,查阅了国内外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先进地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舟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框架,理出了舟山市非常规水源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多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了《舟山市非常规水源管理办法》。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浙江省水利厅、舟山市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二〇一一年八月 项目组
1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