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越野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喜劇] [藏羚王之雪域精灵 (2015)][1080p][中国大陆][主演: 李扬
lcj2212916 2016-1-14 22:29
导演: 刘宇军 编剧: 刘宇军 主演: 李扬 / 鞠萍 / 王雪纯 / 高明洁 类型: 喜剧 / 动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5-11-20(中国大陆) 片长: 83分钟 又名: 藏羚王 / The King of Tibetan Antelope 在青藏高原雪域冰川的动物王国里,母藏羚羊群进行着一年一度的迁移繁殖之旅,新出生的小羊呶噜与卓玛在母亲们身边度过了快乐的时光;然而在回归美丽故乡的途中,却遭遇到人类凶狠盗猎者的围捕与猎杀,妈妈了为救呶噜坠落悬崖生死未卜,幸存下来的小呶噜将在广袤无垠的藏域雪国独自踏上归乡之路。结识了小伙伴兔鼠卡拉和角百灵西达,向岩羊、耗牛学习了攀岩决斗的本领,经历了漫长冬季长出小角的呶噜在回乡之路却要面对天敌雪山狼群和秃鹰的追袭,高原雪崩、冰裂、火山、喷泉的天险,以及开着越野车端着猎枪的盗猎者们……面对这危机四伏的重重凶险,呶噜和他的小伙伴们该如何克敌制胜逃出生天、如何成长为“小小藏羚王”呢?他能否与卓玛重逢与家人团聚呢?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40770217
1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心境 拥抱青春
gjcnefu 2012-1-1 22:20
匆匆的2011已经离去,更匆匆的2012已经来临了,生活似乎真是上了快车道,留给人静思的时间好像越来越少了。 许多年长的人对我说,孩子上了学,你才会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时间如水,逝者如斯夫!其实,我现在就有感觉了,人一过了三十岁,似乎就变得苍老了,我没几年就快到35岁,过了35岁,可就奔40了啊。 但是,细细想想,只要人的身体够健康,年龄确实是个值得忽略的问题,我看到许多美国电影中的老人,至少60以上,还开着越野车在北美戈壁驰骋呢。 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英文散文《youngth》(青春),更是把青春与年龄、身体状况不相联系,青春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我想,只要一个人总是不缺乏与外界交流的热情和勇气,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能够积极、坦然地面对过往与未来,生活就应该是充满阳光的。 社会变迁得愈快,愈需要淡定,生活得不肤浅,不刻薄,不功利,那么生活得就会更真实,更青春,更长久。 【后记】:感谢阅读本文的各位同仁,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进步! 昨晚写错了好几个字,向大家致歉~~
个人分类: 感悟生活|2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身经历了一次铁道部刘志军部长为了政绩制造虚假数据
热度 15 gabbro 2011-6-23 19:20
看到高铁速度造假,我一点也不惊讶,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我有过一次经历,体验了部长大人造假的威力和权威。 事情发生在2003年夏天。 铁道部下属的中铁各个局大量采购了瑞士公司的隧道地震反射仪,瑞士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来中国对客户培训。 该仪器主要是在开挖的隧道内通过人工地震反射波,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未开挖部分的地质结构,提前发现断层、溶洞等危险地段,做好开挖支护和应急措施。 厂方培训人员希望找一位有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学)背景,而且能够用英语交流的专业人员做翻译,由于是个德国人,还希望对德国和德语有所了解。经过有关方面推荐,我承担了其培训翻译。 培训在甘肃天祝的乌鞘岭隧道进行,该隧道长约28公里,是甘肃到新疆的新铁路必经路段。按照原来设计,隧道需要5年打通,铁路预计8年后完成。 在给某单位培训期间的某天上午,刘志军部长和很多随行人员要来工地视察。施工单位希望我和德国培训老师为他们撑门面,我们同意了。提前乘坐越野车,带着仪器,沿着主隧道侧面的施工临时隧道进入作业面,该隧道坡度17度,距离2.5公里。 在施工掌子面附近排好队,等待首长检阅和接见,德国人排第一个,我排第二个,后面是很多不认识的施工单位领导,而真正接受培训的员工没有出现在队伍中。 等到刘部长一行人来了的时候,陪同的领导介绍说,这是我们请来的德国专家和北京的专家指导我们进行隧道施工的(不是培训的),很荣幸得到刘部长和随行人员的亲切接见和一一握手,并且查看了先进仪器的工作状况(其实仪器没有通电,只是摆开装样子的),嘱咐要注意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我内心那个感动啊,领导就是不一样。 这种感动很快就变成了愤怒了。 刘部长和所有随行人员很快登上越野车,一溜烟跑了,带我们进入隧道的车和相关人员,理所当然追随首长跑了。唯独忘记了我和那位德国人。 负责施工的民工要准备在掌子面放炮,为了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离开隧道。 我和德国人手提着非常重的仪器,步行爬坡,回到地面。德国人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如何给他解释。 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还在后面。 接受培训单位的领导下午通知我们,培训课实际操作不要到隧道内进行了,他们要加速施工。 我们只能改变培训计划,增加讲课内容。 晚间吃饭,我问起缘由, 负责接待我们的施工方领导说:刘部长下死命令了,要把目前的进度翻一番,设计的5年打通隧道,8年完成铁道通车的计划,被临时改为2年打通隧道,4年必须通车。理由很简单,部长任期5年,在其任期内,必须通车。 政绩就是命令,要不然如何保住位置,进而继续高升? 现在每天能够完成7米,如果翻一番,要得到14米,这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部长有高招,原来3班倒,改成4班倒,那个班组提前完成规定任务,每个人提前一分钟完成任务,奖励5元现金,而且是现场兑现。 施工的农民工和包工头的干劲被空前的激发了出来,据说,当天下午就完成了4米的进度,按照这个速度,至少每天可以完成13-16米,比原来大幅提高了,刷新了隧道开挖进度的世界纪录了。 我不得不佩服部长大人的高招,难怪人家能从工人变成部长。 我问那位陪同领导,你们每天准备这么干吗?回答的很干脆,这只不过是给部长和各级领导演戏呢,如果每天这么干,工人被累死几回了,干部累不死,也要被塌方活埋,这是在蛮干。 又问:那如何完成部长交代的硬指标? 回答也很简单:要求追加工程款,多开几个辅助隧道,增加作业面和施工队伍。任务还是要完成的。 后来什么情况,我就不得而知了。 但确实感受到了首长的政绩是如何出来的,首长的意志是如何被贯彻落实的。 至于是否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型和节能型发展,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6330 次阅读|28 个评论
生命的可贵,人性的践踏
hyxia 2011-4-30 16:24
以下部分摘自搜狐网:  宝马车四次碾轧三岁半男童死亡   去年9月7日,徐州新沂新安镇良辰花苑小区内发生了一起车祸,司机伍坦驾驶一辆宝马X6越野车倒车时,因疏于观察车后情况,突然撞上了正在车后玩耍的3岁半男童李诚。   此时,坐在车内的司机伍坦发现车子停顿了一下,他感觉到“地上有东西”,但也没多想,于是继续倒车,宝马车左后轮直接从李诚身上碾轧了过去。   随后,宝马车并未直接倒车,而是再次踩油门往前,车左后轮再次碾轧过李诚的身体。直到这时,伍坦感觉车辆颠簸实在有点大了。“我觉得有点坏事,是不是轧到小区内的宠物或者人呢?”伍坦决定停车,他原本想挂上空挡后下车查看,但慌乱之中判断失误,他其实挂上了倒车挡。   伍坦刚打开车门下来,宝马车就开始往后倒。伍坦也发现出事了,他下意识地用双手抓和肩膀扛,试图阻止车辆倒退,但却为时已晚。宝马车的左后轮第 三次从李诚身上轧过,由于车辆还没停,左前轮在继续倒退中,第四次轧过李诚。几分钟后,伍坦拨打了110、120报警。但李诚却因头部遭受碾轧,经医院抢 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以下是本人观点: 我本人认为该案有很多疑点: 1 肇事者是专职驾驶员,理论上讲他不是新手,他必须具备安全驾驶的各项知识和能力,为什么会疏于观察。 2 “第二次碾压”说颠簸太大,我没有经历,但是作为宝马系列的豪华车,压上一个小孩我认为不会有多大的颠簸。 3 其次为何慌张的挂入倒档。 4 为何过了几分钟才打电话报警。 这和药家鑫有什么区别,只是药家鑫没有多次碾压采用了更直接的手段刀。我认为道德问题在国人的脑海中已经在排序上往后了。任何事情发生时可能关注比较多的是如何保障自己,“道德都是王八蛋”,这也许事中国发展经济过程中忽略的重要部分,透过这类事情我们如何去界定这种案件,以及在驾驶员驾驶证发放的过程中如何控制这些问题,值得好好的反思。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有生存权,这种肆意剥夺生存权的行为,必遭天谴!
2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南建工老总-撞死几个也赔得起
冯用军 2011-3-31 10:07
[转载]云南建工老总-撞死几个也赔得起
来源: http://news.163.com/11/0331/05/70F09HRH0001124J.html 25日中午12时40分许,一起意外冲突令局势骤然恶化。村民毛祥说,云南建工集团(施工单位)的一辆越野车强行冲撞村民“把守”的路口,撞伤了多名村民并口出狂言。 “我亲耳听见的,车内的那名(云南建工)老总撞人后说‘公司有钱,撞死几十个也赔得起’。”移民朱瑞安说,这一举动激怒了村民们。 云南绥江村民不满征地安置堵路踩踏公安局长 2011-03-31 05:49:58 来源: 半岛网 (青岛)  这是公安部发布关于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的禁令之后,已知的全国第一起涉及征地拆迁的群体性事件。 3月25日11时至29日近17时,云南绥江部分村民因不满征地拆迁安置政策,采取聚集县政府、堵路等极端方式反映诉求,共持续了102个小时。绥江县政府称,堵路民众最多时达2000余人。 而今年3月,公安部刚刚下发了《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 5天的时间,局势有逐步升级的态势:第一天个别村民与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第二天个别民警被推倒后遭踩踏,第三天,甚至该县公安局长也被围堵和踩踏,第四天官方宣称将“强制清场”,第五天400余名特警、武警与民兵包围堵路点。 不过这次,警方没有手持警棍警盾直接强力清场,劝离和拆除路障都是由其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展开的,绥江县委书记卢云峰说,严格遵守了公安部的《意见》。 (应采访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早报记者于松发自云南昭通 27日凌晨2时许,云南昭通市绥江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高发兴身着便衣,高举一大喇叭朝县城“进城路口”上聚集的数百人喊话:“我是公安局长高发兴,你们堵路是违法的,要立即离开,不准堵在这里。” 约30分钟后,高发兴被现场的人群围起。短暂的肢体接触后,高发兴趴倒在地,一只只脚在他身上踩过,后在便衣民警的趁乱帮助下,才得以逃离人群。 堵路的人群是绥江县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3月25日,因不满征地拆迁补偿政策,部分村民陆续抵达绥江县人民政府反映诉求。移民认为征地补偿金过低、补偿方式不合理。例如,水田只有22600元/亩,安置补助费为13560元/亩;选择逐年补偿安置方式的(统筹人均30720元),每月只发160元(数额略大于银行的存款利息)。之后,部分村民对政府的解答不满意,便“驻守”在多条县城干道,并封锁了库区施工的通行道路,一直持续到29日16时30分。 28日,绥江县政府公告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上访群众的诉求之机,制造事端,阻断交通,并围堵、殴打工作人员。”昨日,绥江县长杨淞称:“17名公安干警与多名工作人员被打伤。” 绥江县是云南省第一移民大县,修建向家坝水电站移民任务最重,总移民人口近6万,占全库区的45.5%、云南的90%,占全县总人口的1/3强。 第一天 只有交警疏导交通 未见全副武装的警察 事情最初发生在3月25日上午11时许。10余名村民称,这一天,是政府限定的“签约截止日”。移民王国强说,政府告知3月25日之前不签征地拆迁协议的,将视为自动放弃。 因不满征地拆迁政策,部分村民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陆续来到绥江县人民政府反映诉求。 村民何艳丽说,聚集的民众高峰时超过了7000人。绥江县政府认为没有那么多,高峰时有2000余人。 绥江县公告称,高度重视并认真接待了反映诉求的群众。然而,一些村民抱怨,政府工作人员只是敷衍了事。于是,他们就封堵了县城的一些道路,想借此引起政府的重视。 25日中午12时40分许,一起意外冲突令局势骤然恶化。村民毛祥说,云南建工集团(施工单位)的一辆越野车强行冲撞村民“把守”的路口,撞伤了多名村民并口出狂言。 “我亲耳听见的,车内的那名(云南建工)老总撞人后说‘公司有钱,撞死几十个也赔得起’。”移民朱瑞安说,这一举动激怒了村民们。 25日13时许,村民们与一名现场拍摄录像的云南建工集团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后,将其围困在一辆轿车内。 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事实是,该名男子35个小时后才逃离了围困。只是政府与村民的表述不同:政府说是“被解救”出来的,而村民说是被警方偷着放走的。 以往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化,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出动公安民警手持警械进行“维稳”。而凌云等移民回忆,25日,街上只见到了几名疏导交通与维持秩序的交警,并没有看到呼啸而来的警车与全副武装的警察。 就此,绥江县委书记卢云峰告诉早报记者,绥江严格遵守了公安部的《意见》,首要的工作思路是:慎用公安民警暴力清场,主张多沟通,进行解答并派出工作组深入村民家中主动宣传和解释政策。 第二天 数十警察与“迷彩服” 规避与村民冲突 据堵守路口的村民们说,26日凌晨0时30分许,多名民警到来,随后还来了一辆120救护车,“民警是来‘解救’那名被围困的‘云南建工’,医护人员将车厢内的‘云南建工’转移到了120车内,输上了药液。” 多人回忆,当时“云南建工”因缺少进食与紧张害怕,已经虚脱了,“需要挂盐水”。但民警依旧并没能说服围堵的村民放了这名“撞伤村民的仇人同党”。 在事件发生16个小时后,也就是26日3时10分许,村民们第一次看到了成批的公安民警。凌云等村民说,七八十名身穿警服、迷彩服的人员趁夜赶来,与村民发生了肢体冲突,多名移民受伤,“其中一王姓小伙是被摁倒在地打的,一条胳膊与一条腿都骨折了。” 多名村民坚称,公安人员还抓走了2名村民,但不久后因“慑于移民的压力,怕引起冲突,把抓走的2人又给放回来了”。 而绥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祥说,公安民警26日凌晨只是去维持秩序,“对少数涉嫌违法人员进行了传唤,并非强制清场。”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双方并没有酿成大规模的冲突,大部分民警与“迷彩服”选择了离去,村民依旧蹲守在路口,“云南建工”的工作人员也没能借机“逃离”围困。 在此前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中,警方在调集大批警力赶往事发现场后,经常会立即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清场。但绥江县七八十名民警与“迷彩服”却显得“不够果断”,反而在刻意“规避”与移民发生大规模冲突。就此,陈祥说,绥江县早就明确“不会为了迅速平息事件而随意抓人”。 不过,村民们并未停止声讨。26日上午9时,越聚越多的村民开始谴责警察与“迷彩服”打人的行径。两名距离伤员最近的民警遭移民包围,被要求将伤员背到2公里外的绥江县人民政府“讨说法”。 村民并没有离开县政府。随后,绥江县县长杨淞与昭通市移民局、三峡公司、中南设计院等部门的负责人相继与移民进行了再次会谈。但村民们说:“他们的解释移民同样不满意。” 第三天 公安局长被打伤 未采取大规模抓捕行动 27日凌晨2时许,高发兴拿着大喇叭、带领七八名便衣警察来到了村民聚集区,前来“营救”被困在120车上的3人(云南建工的工作人员与两名政府人员)。一些村民称,高发兴在正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便衣”们趁乱接近了120救护车,打开车门将里面的人“救”走了。发现这一情况后,部分村民情绪激动,围住了高发兴,不久,他“被愤怒的群众打倒”,“被人群给踩了”。 绥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崇燕说,高发兴是被移民“用拳脚打伤的”。昨晚,县长杨淞告诉早报记者,高发兴伤势较重仍在住院治疗,“伤到了下身”。 此前,警方高层遭遇殴打,往往会引发警方更具效力的强制行动。不过,高发兴被打事件发生后,绥江警方保持了相对克制,没有出动大批警员进行“营救”,事后也没有对涉案移民采取大规模抓捕行动。 6个小时后(27日8时),县委书记卢云峰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在移民工作中“严禁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态度粗暴,平稳处理移民诉求,促进尽早化解这场危机”。 第四天 宣称将“强制清场” 但并没实施 村民将120救护车作为“战利品”摆在了“聚集点”附近向外人展示,车身涂上了“(政府)不管移民”等口号,四个轮胎被放气后已瘪。但在白天,没有警车也不见身穿制服的民警。 28日晚,绥江县电视台一套滚动播出了绥政公(2011)1号公告与县长杨淞的电视讲话。公告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上访群众反映诉求之机,制造事端,阻断交通,围堵、殴打工作人员。” 杨淞在讲话中指出:堵路的举动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要求立即停止非法行为,撤离现场,撤掉路障。 21时许,一辆写有“司法局”字样的车驶来,有政府工作人员带着扩音器向堵路的移民喊话,要求移民在24时前离开现场,否则,“政府将强制清场”。 村民王英说,他们原以为会遭遇以往新闻报道式的遭遇:公安民警突袭。然而,他们坚守了一晚,也没有遭遇强制清场。 第五天 警方拦住围观群众 政府机关人员清场 29日上午,堵路点风平浪静。但下午1时,七八辆警车开来,有人通过车顶的扩音器喊话:再不撤离,将强制清场。 村民们没有离去。1小时后,400余名成队的特警、武警与民兵在一辆装甲车开道之下,排着队、喊着口号赶来,设外、中、内三道防线包围了堵路点,并沿街排开,拦住了围观群众。 与以往群体性事件中的强制清场不同。这次,公安民警们没有手持警棍驱赶群众直接进行清场,而是交给了非暴力机关的其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公安民警队形排列完毕后,数百名身着便装,脖挂“工作证”牌子的政府工作人员来到了堵路点,开始了劝离工作。其中,女性工作人员围住了女移民(比例达10:1),而男性工作人员开始动手拆除路障。 这期间,虽有移民抗议,但并没有发生肢体冲突。一些年纪较长的女性被陆续“搀走”,男性也陆续离开。 一阵灰尘后,政府工作人员清理完了路障。不久,政府宣布:进城路口的路障已被清理,阻断102小时的交通恢复了正常。 昨晚,昭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朝德说,昭通市公安机关严格遵守公安部下发的《意见》,没有滥用警力,公安民警只是去现场“震慑不法分子”,并及时预防清场过程中的意外,“没有一名公安民警(直接)参与清场”。 不过,依旧有移民抱怨:“公安民警没有亲自强制清场,但他们站在那里,就是为了威胁我们。”其实,早在26日,就有移民们传“政府已经调集了400多名警力来对付我们”。但大批公安民警直到29日下午才出现。 就此,绥江县的一些政府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大批公安民警确实早已调入了绥江,“但一直没有用”。而坐镇指挥的张朝德说当时的工作思想很明确:人民内部矛盾,尽量避免把公安民警推向第一线。最终,绥江“非正常性群访事件”并没演变成大规模肢体冲突。 昨日,绥江县公安局发布通告:敦促涉嫌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陈祥说,公安机关并没有为了快速平息非正常性群访事件而抓人,“但在取证后会对不法分子进行调查”。 绥江县政府表示,聚集的民众高峰时有2000余人;村民说,最高峰时有7000人。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