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放平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开放平台与数字出版的共赢之路
renxiang 2013-7-3 13:48
提到数字出版产业的开放平台,大家首先会想到“大平台”。这种“我搭台,你唱戏”的模式,仍然在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出版业炒作概念、政绩工程、贪大求全等特色元素又进一步助长了大平台的粗放式发展。但是,中国“大平台”核心是单一平台的规模效应和垄断利益,而开放平台的立足点是多方合作共赢。二者的思路截然不同。 开放平台,是通过平台间的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来整合资源与功能,以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实践中,它主要包括对上下游软硬件企业的兼容以及对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这种跨越平台、终端、媒介载体的整合将让数字出版融入全媒体环境,加速与其他内容产业和IT产业的纵向合并,这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 首要障碍是电子书的格式兼容问题——PDF,epub和mobi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其间的种种兼容性问题也将继续困扰读者与业界。格式转换软件和服务方面,仍然跟多受制于版权、DRM、标准和技术机密等因素。这尤其体现在PDF文件与电子书阅读器的兼容问题上。这一问题在以PDF为首要格式的学术专业出版领域更加突出,西方因此流传一种说法:一个PDF让Kindle与学术圈无缘。无论是通过技术手段,还是平台间合作,如果能够打通格式壁垒,不但可以为创业公司带来丰厚利润,也将极大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与格式兼容问题同样重要的,是数字阅读的云同步。理想状态是,读者在不同终端阅读同一本书,可以实现阅读笔记、摘要、阅读进度等的云端同步,使其无论何时、在PC手机平板电子书阅读器等终端都可以继续阅读。亚马逊的Kindle被认为是云服务做得最好的,即便如此,也没有实现安卓、PC、阅读器等客户端的完美同步,尤其是对于非亚马逊购买的个人文档,同步问题更是突出。在这方面, Booki.sh 是很有意思的例子。它立足于云技术,试图构建一个跨平台、同步阅读的个人云中图书馆。国内平台在阅读同步方面投入的研发力量非常有限,多看作过一些有成效的尝试,但是,功能方面还需进一步升级完善。随着数字出版的普及,尤其是深度阅读和严肃阅读读者的增长,进度、摘要、笔记的同步问题将成为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 开放平台的另外一个课题,是将数字阅读内容与笔记类应用(如Evernote)、浏览器和办公类应用(如Office)等进行整合,方便读者对内容的再次使用。比如,索尼阅读器与Evernote的整合,亚马逊的“sendto Kindle”插件与Firefox等浏览器的整合, clippingsconverter将Kindle的读者笔记转换成Word,PDF,excel等格式的文件。总体而言,数字出版平台需要给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更多机会,也需要其他软件应用系统给数字出版企业更多开放空间。这种双向的开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 此外,跨平台支付也是一个紧迫问题。从PayPal到支付宝,从 Q币到苹果iTunes卡,从谷歌钱包到中移动套餐,中外各大平台几乎都在建立自己的金融支付体系,因为这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但是从用户角度讲,支付的兼容问题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读者的付费意愿,让读者远离付费数字阅读,这一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从产业发展来讲,能否做到读者一键快捷付费,是衡量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各大平台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合作空间。 以上提到的诸多跨平台开放交互问题,多数都不是技术问题。跨平台开放的真正障碍有两个:其一是平台的战略和理念——很多人嘴上讲读者至上,运营实践中却想着偷工减料,为降低成本而无视用户体验。第二个原因是排他性竞争,很多平台人为限制同步、整合与兼容功能。多数数字出版企业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提供直接带来利润的产品与服务;而费心思为他人做嫁衣的“傻事儿”,则少有人问津。亚马逊是典型例子。作为技术领先的IT公司,它有足够能力解决多数Kindle的跨平台兼容同步问题。但亚马逊有意阻断这种开放,目的是增强用户对Kindle阅读器和亚马逊平台的依赖。国内各大平台之间闭关锁国、相互拆台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所以,要解决跨平台开放的瓶颈,关键是业界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提升读者体验为核心目的。同时,要以更开放合作的心态面对合作者、甚至竞争对手。 就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市场规模、产业实力、用户购买力而言,想要一家独大,建立如亚马逊、苹果这样的超级平台是白日做梦。换言之,中国不具备复制这些数字帝国的土壤,也不能不顾国情的学习人家如何封闭。更现实的选择,是现有平台与资源拥有者拥抱开放模式,通过平台间的合纵连横,整合资源,多方共赢、共同做大数字出版市场。我国数字出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多元化结构,正好具备这样的竞争与创新活力。建立一套比西方更加开放、兼容、共赢的平台模式,不失为一条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特色之路,值得更多关注与尝试。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7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电信转型,十年寸寸败
zhoumeng 2013-3-8 14:51
 作为中国电信县区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感受中国电信这些年转型口号下的实际情况,并为此形成自己的判断。有些事儿未必都是2005年转型口号提出(虎嗅注:2005年,刚调任中国电信不久的王晓初首次提出了中国电信要由“基础网络运营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调整)后发生的,但因为与转型相关,一并说说。   顺便说一句,2005年,电信集团提出要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更像是没有获得移动牌照的意气之举,并非固网经营濒临绝境的切肤之痛。   互联网公司在2000年纳斯达克股灾后开始复苏。那就从互联网说起,从互联星空说起吧。    一、互联星空   如果从外在表现形式来看,互联星空像极了中国电信(固网运营商)对中国移动(无线运营商)旗下移动梦网的一次模仿。但我以为这是中国电信史上最具互联网精神的一次探索,时至今日,中国电信仍然没有比那个时候更接近互联网梦想。   你来看看互联星空的理念:“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一点认证,全网通行”、“一点结算,全网收益”。这简直就是如今互联网开放平台的精髓!但无可奈何,互联星空已经名存实亡,难道是它生不逢时,它诞生的时候超越了它所处的年代?   我认为它的失败有两点:(1)互联网精神的实质除了开放,还有公平。互联星空做到了开放,但没做到公平。试想,中国电信试图主导产业链,其他提供具体业务的只是SP,在身份上不对等。须知,每一个有志于互联网的玩家,开口硅谷,闭口纳斯达克,个个野心勃勃,哪会甘心寄人篱下?   (2)互联网免费思维惯性的影响。互联星空想走一条收费的路子,但各个SP提供的服务网上到处都是类似的免费的存在,对用户哪有什么吸引力?   但互联星空最大的亮点是:一点认证,全网通行。其基于用户真实身份认证(上网帐号或固话号码)机制,确实超越它所处的时代。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身份认证只是用于扣费,那时还没有社交网络SNS(现在国内社交网络实名制仍未成为主流),无法与SNS关联。仔细想想,互联星空“一点认证”的这个点是电信分配给用户的现实世界中的连接点,而QQ号是腾讯开放平台中分配给用户在网络世界中的连接点。恰巧,这两个点位于管道的两端。犹如电信虽然控制了河道的入口和整条航道,但连接大海(网络世界)的出海口却是腾讯掌控。电信会不会沦为管道,在于能否将入口的“一点认证”平移到出口的“一点认证”。可惜电信没做到。   二、商务领航   商务领航主导下的SP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语音时代的思维主导互联网应用。商务领航与互联星空相比,最大的不同只不过客户群不同,一个是面向政企客户,一个是面向公众散户。而且,商务领航淡化了互联网色彩,突出了SP提供业务的功能属性,如网络文件柜、企业邮箱、网络传真等。在业务推广方面,商务领航完全摒弃了成熟互联网的推广模式,将一个个功能包以可选形式叠加在套餐之中。   作为电信员工,我不忍心将对商务领航功能包的不以为然表现出来。且不说网上到处都有免费的存在,单说这些功能全部都是工具类的弱需求,弱应用,这玩意儿就做不起来。工具类的东西根本就不适合运营商来做,只适合社会专业公司来做。做得好,弄个高级一点的收费功能,做得不好,丰富一下网上已经泛滥的类似应用,仅此而已。   三、行业应用   印象中2010年以后就不怎么提商务领航了,一如早就不提互联星空。不知道是不是高层早已默认了它的失败?但日子还得过,转型的口号还挂在墙上。2010年后,行业应用突然火爆起来,虽然直到今天我还是对行业应用一头雾水。   那时中国电信已经开始运营CDMA 3G网络,1500元的左右的智能机开始逐渐多起来。我以为当年提出行业应用的初衷是在智能机上装个应用程序,以此拉动手机放号。中国电信在固网宽带上没折腾出行业应用的名堂,难道在无线3G上就能折腾出来?难道智能机比电脑功能更强大?   包含手机和固网的行业应用,基本上就是这个通那个通,比如警务E通、烟草E通、天翼火车通等等,起的作用基本仍然是管道工的作用。关于管道,在下面还要详细阐述,这里只是分析一下为什么运营商根本干不了行业应用的活?这无关企业的财力,无关企业的技术力量,也无关企业的市场能力,完全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先来回顾一下经典的OSI(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七层模型,这被所有搞通信技术的人奉为圭臬。   从第一层到第四层,每一层都有对应的硬件产品,越到上面语义越丰富,越难以有对应的硬件产品,即使有,也是功能单一且只能成对使用,难以与其他厂商对接的产品。所以,越到高层,应用类型越丰富,越需要用软件来实现。作为硬件厂商,思科够牛吧,它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甚至各种网关,但它根本无法提供应用层所需的硬件产品。同样的道理,软件方面,微软够牛了,但它也只能提供基础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至于各种应用系统,压根就没微软什么事儿,微软也不会瞎掺乎。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跟你服不服没关系,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关系。作为通信管道的中国电信如果不能在哲学上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投入多大人力物力终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视频!视频?   曾几何时,人们翘首以盼的3G杀手级业务是视频通话。但如今视频通话早已引发不了人们的兴趣。   三年前,我拜访过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的多媒体通信实验室,看到在座机上有一块5~7寸显示屏用于视频通话,当时叫彩E终端,价格昂贵。当时的说法是实验网已经开通,一年后商用。这些年过去了,采用ARM架构的7寸PAD价格只是彩E终端1/10不到,比最初来电显示的话机还便宜,我想彩E价格不是原因,使用习惯也不是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视频是信息沟通方式的画蛇添足。   大概是从2006年起,中国电信大规模介入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那时C网牌照还没拿到,业务增长缓慢,而平安城市建设政府大量投资,对于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周期短见效快。但2010年以后,手机放号步入快车道,加上维护麻烦,政府投入高峰已过,中国电信在城市视频监控方面逐步退出。   我以为中国电信至今没有认识到视频监控对于电信转型的意义。视频监控将原始图像从一个地儿完整地传送到另一个地儿,不像拍电视需要后期制作,这不正是运营商的本质工作吗?随着高清时代的来临,如果视频监控的编解码、存储标准、设备结构统一,中国电信还是应该在视频监控方面深耕细作。视频监控有点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感觉,在云计算环境下,结合智能图像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可快速搜索和报警提取的高端服务,我认为远比宣传通过手机看视频更有吸引力。   五、流量经营   终于进入2012年了,终于1000元能够买到双网双待双核双摄像头4.5寸大屏的智能机了。流量一下子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好像言不称流量都不好意思在体制内混。   如果说第一波固网语音IP化,中国电信的封杀手段还算具有还手之力的话,那么第二波,针对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对短信、语音的侵蚀及流量的消耗,中国电信甚至没想好招架之功。以流量的字节或时长收费,以简单的手机放号(数量的增加)换取流量收入的增长,只能在管道里越沉越深。这样的流量经营,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中国电信显然不愿意走固网宽带包月的老路,因为傻子也算得出手机数量是宽带数量的数倍。所以,无线宽带甫一问世,电信就想从源头上改变包月策略。但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本质上不是无线对有线的成功,而是智能手机对个人电脑的成功,否则不能解释黑莓和诺基亚的衰退。因此,流量经营也不仅仅是无线流量的问题,而是包括有线流量在内,对整个流量体系进行分类重整的问题。   而且,流量和语音短信不同,语音短信是点对点人与人直接的双向沟通(语音是同步,短信是异步),流量是什么?在IM时,流量与语音短信无异(表现为准同步),其他用途时,流量是人与机器或机器与机器的沟通。   目前这种粗放的流量经营思路,就是单纯的放号,每放一个号,就多增加一份流量,套用前段时间调侃中国移动的G3就是3G,那国美就是美国了。这样的流量经营迟早会陷于与有线流量一样包月的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从上面OSI七层模型可以看出,流经最底层(1~3层)的流量对于运营商的网络,或者说对于管道而言是无差异的,但由于数据封装的标识,管道是能够区分得开不同的数据流(比如腾讯公司和证券公司,是IM会话还是证券交易,不一样)。运营商不愿沦为管道工,很大一部分缘由是因为腾讯情结。因为QQ和微信既抢了运营商立命安身的语音和短信,又无偿占用了大量的流量。但我完全不明白运营商恨腾讯的理由。公开资料显示,腾讯2012年营收450亿左右,应该和广东电信差不多。且不说腾讯的市值早已超过中国电信,就算中国电信并购了腾讯,电信每年也就多了450亿的业务;而且这450亿还完全不是即时通讯带来的,这450亿大半是游戏收入,中国电信怎么不去恨巨人?怎么不去恨网易?   腾讯,就其IM这块来说,本质上已经是运营商了,运营商的宿命就是管道,只不过腾讯是打扮得更人模狗样、有互联网感觉的管道工。对照OSI七层模型,如果说中国电信是第一第二层的管道工,腾讯就是第三甚至第四层的管道工。越到上面,附加值越高,离用户越近,给人的感觉是离管道越远,但管道的本质没变。因此,管道化并不可怕,也不丢人,不要去抱怨被人OTT了,为什么自己不能OTT?   电信对传统业务的划分是语音、数据、视频,所谓通信就是将上述信息从一个地儿挪到另一个地儿。对于人与人的语音,电信很精通(siri那样的人与机器的语音则完全不懂);对于机器到机器的数据(如MPLS、MSTP等),电信也不错;而对于人与人的数据或人与机器的数据基本是两眼一抹黑;对于视频,不能说完全不懂,最多处于入门级水平。   腾讯比电信高明之处在于,除了连通语音,它还能搬运文字、图片,也能视频,这是大家所周知的,但我自己使用QQ的体会是,文件传送功能(人与人之间数据交换)是我离不开QQ的主要原因。   腾讯有做行业应用吗?没有!腾讯的QQ多方视频有包装成视频会议的用途吗?没有!具体应用千变万化,个性鲜明,无论是从哲学的观点看待电信提供服务的普遍性与具体应用的特殊性,还是数学的视角看待共性与个性的集合关系,无论是电信还是腾讯,做行业应用是一条毫无前途的不归之路。   回到流量经营。如果在五年前,中国电信能够及早对流量进行分类(技术上通过IP包的地址解析及端口识别),而不是简单地按速率收费,绝对是令人惊艳的业务创新。将有线的流量分类移植到无线流量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比如:QQ每月10元,电子邮件10元,证券交易10元,视频网站10元,其他10元……即使是分类包月也比现在笼统包月好得多,况且还有速率的搭配。如果是这样,中国电信完全可以安于做管道,不会再有“为人做嫁衣、新郎不是我”的感觉了。   说到流量,使我想起互联网上各大网站间或网站内部流量导入导出。为了说明这点,举个假想的例子,“我查查”是款很不错的通过手机条码拍照获取商品价格的软件,试想,如果我查查将这次查询的流量导入京东商城,告诉你同样的东西京东便宜10%,你要不要?呜呼,互联网大佬原来是这样来搞流量经营的,真是冤枉,所有的流量都流经电信网络,但细分的流量却由互联网公司在你内部倒买倒卖,还不用向你缴税,怎么这么像腾讯在管道上欺负咱们?难道电信又要去恨百度、去恨360这些大的倒爷?   这两年中国电信大力推广光网建设,如果是新建区域光进铜退还有情可原,在已有区域以光网平移替换铜网简直就是多此一举!一味的增加速率,如同给瘾君子吸食纯度越来越高的毒品。速率的提升在当前高清视频标准下,30M的家庭带宽已是绰绰有余。流量经营,不仅针对无线宽带,同样针对有线宽带。否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一味提速,何时是头?   再说,3G还没整明白流量是怎么回事儿,兼具3G无线光纤神速的4G又马不停蹄地杀到。中国电信如果不吸取在固网光进铜退的教训,4G到来的时候,很可能朝三暮四,左右互搏手忙脚乱。   以DNS为依托,重整有线无线流量分类系统,迫在眉睫!   六、产品基地   中国电信的产品基地应该是向移动学的,现在也公司化运作了。说是公司化,其实还没断奶。在上海,中国电信还成立了天翼科技创投公司,从内部扶植孵化创业项目。我记得在网易科技看到过中国电信第一期孵化的14个项目,看名字真心不觉得好在哪里。当然,也只是从名字判断,因为绝大部分创业项目,要的只是个点子而不是技术。要是都把内容公布了,还用得着你来创业吗?但名字多少露出些端倪,且不说属于工具类的弱应用,也不说有没有商业模式,起码先看能不能吸引人?能不能汇聚至少百万级以上的用户?这是大问题。   我是不看好基地公司化运作,不看好孵化项目的。真有那些银子,到社会上或风投或参股或收购一些公司效果会好得多。   这么多基地,显然不是个个都能承担电信转型的重任。电信没有位置基地,移动有。诸如物流E通那种定位靠GPS坐标传送靠网络的产品,社会上数不胜数。那不是电信的强项,倒是室内靠基站或者基站附属设备的定位,反而应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还是前面“我查查”的例子,你在沃尔玛看到的标价是200元,若能室内定位,“我查查”告诉你附近好又多便宜10%,你要不要?而且,室内位置的定位完全由电信掌握,这可比GPS靠谱多了。   中国电信这么多产品,我认为浙江基地的翼聊是最有前途一个。那时,米聊出道不久,微信远没有现在这么劲的风头。与手机号码关联,翼聊实名认证,网名涂鸦,手机版、PC版俱全。完全有条件重走QQ/微信之路。更重要的是,腾讯在我眼里已经是运营商,运营商最重要的特征是互联互通,如果失去翼聊,电信将失去与腾讯互联互通的筹码。须知,腾讯只需一套语音网关就能与电信的语音互通,那时,电信反过来会成为腾讯的附庸。如果是这样,腾讯直接向用户收费,然后由腾讯替用户支付给电信管道费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可是,我周围的人除了QQ就是微信,无奈翼聊空悲切。就我的体验而言,微信如果说是大家闺秀,翼聊就是小家碧玉,如果电信内部都不用,只能说电信上上下下的转型只是说说而已。   我至今想不明白2009年中国电信为什么要将微软的MSN改头换面为天翼LIVE?MSN在中国的式微早无悬念,难道中国电信就开发不出一款IM产品吗?且不说,市面上到处都有做IM的公司随便收购一家即可,就是在广东电信,都有一款叫宽乐通信的IM。宽乐通信早就打通了与固网座机的联系,虽然在界面,使用体验比QQ差,但怎么也比MSN强!如今微软MSN已在中国之外关闭服务,天翼LIVE何去何从,无人知晓。其实,也没人关心,因为本来就没人把天翼LIVE当回事。电信一方面对腾讯咬牙切齿,一方面对自己的翼聊不闻不问。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网上说,中国电信还成立了支付公司。支付,对电信而言真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怎么强调都不过份。我以为天翼手机支付最重要的还不是形成自己的账户,而是自有账户能够与第三方账户结算。多么像通信网的互联互通!   电信应该在推广方面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支付宝够牛了,但财付通也有一席之地。何况天翼支付本身就可支付话费,推广期打个9折给客户权当广告费,在线上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至少要在网上支付这块混个脸熟。线下,一线城市打通如羊城通这样的小额支付通道,在二三线城市,学习香港八达通,在公交、超市快速部署非接POS,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线上支付强手如林,希望在线下!线下是能够弥补线上支付先天性不足的唯一办法,也是支付宝们暂时没有涉足的地方。   支付这事干好了,中国电信至少还能过上30年的舒坦日子,否则,那头管道受气,这头支付受阻,虎落平阳被狗欺。   可惜,我所在的县区未能感受到一丝支付的气息。   七、电信的未来   人们总是怀念过去,诅咒现在,憧憬未来。我也不例外,余生也晚,没有赶上电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电信还会不会有美好的将来?这真要看电信集团领导层的胸襟和智慧。现在看来,当年中国电信的转型口号,更像是倒逼国家早点发放3G牌照,其后的所作所为至少我看不出转型的愿景。   王晓初2011年提出中国电信在“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定位是: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应该说这个提法比“综合信息服务商”要务实了许多,至少愿意做管道了,但仍然没有抛弃不该有的幻想。   在我看来,丢掉翼聊,就是丢掉综合平台,就是丢掉与QQ、与微信、与飞信、与Skype的互联互通,就是丢掉电信的未来,这是电信被完全管道化的最大隐忧!   中国电信的未来,还系于支付,如果不能在支付方面杀出一条血路,未来堪忧!   电信如果有幸不被完全管道化,能够保证从最终用户直接收费,那么这些用户数据将是中国电信最宝贵的财富!未来的计算一定是云计算,这些海量的用户数据就是构成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创富的不竭源泉。但是,电信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用户数据与你的网络一样,是最基础的表层数据,一定要走合作的道路。电信如果能够及早部署,从现在迈出商业智能分析的步子,深入挖掘用户属性,为内容商和应用商提供精准的广告/营销用户数据投放目标,做内容商和应用商背后的服务商,也是转型的方向之一。   电信的未来一定会内部分化,剥离出管道公司,成立网络公司,如同当年从主业公司剥离出实业公司。因为电信当前的组织架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如果将电信的后端剥离成管道公司,前端剥离成业务公司,那么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对于经营现状不会有改进,顶多多了一些管理干部而已。   我拿着县区公司的银子,操着集团公司的心。电信的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
个人分类: 电信转型|4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介绍iCubate开放平台
热度 3 SNPs 2012-2-21 07:11
这个会议很有历史了,九十年代末,我就是在这个会议上了解到Luminex技术平台并成为他们技术平台上的试剂开发者的。昨天我在这个会议 上有个演讲,介绍iCubate开放平台 ,下面是几张幻灯片讲为什么要做开放平台: 首先,我说,大家公认个体化医疗现代医学发展的大方向。可是个体化医疗首先要做到的是个体化的诊断。 而个体化的诊断就是一个分子鉴别诊断,一个标本,一个试验,同时观察多个分子指标,没有鉴别诊断,就没有个体化医学。 可是现有的qPCR不够好,因为不能做多重;现有的技术平台也不够好,不是提取,扩增,检测都整合好的一个全自动,全封闭的技术平台。还有,生物技术公司的商业模式也不够完善。 和IT公司比,他们是把自己的拿手技术给出去让广大用户免费使用,然后用户产生处内容(content),免费放到网上,公司再设法利用这些内容来赚钱。 和IT行业相反,BT行业的技术公司把技术首先卖给使用者来开发试剂,技术使用者开发出来的内容一般都申请专利,然后公司再把产品和技术一起卖给医院或者病人等终端用户。商业模式的缺点就好比去问能下蛋的鸡收税。所以产生出来的内容(诊断试剂)极为有限,严重阻碍了分子诊断技术的推广。 我觉得,生物技术也应该借鉴IT行业的成功模式:若想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我们就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来开发产品。生物技术公司就应该把自己的绝活(平台技术)免费交给开发者,同时让利给他们以激励他们的研发积极性。 可是在能开放一个技术平台以前,先要搭建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的搭建又有几个问题:多重PCR试剂开发难;分子诊断硬件平台不是全自动,全整合,全封闭的。 iCubate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摸索到了开放平台的一些技术关键(如何又开放,又能保护自己)。 iCubate开放平台的特点:没有技术转让费,产品上的技术使用费,多重PCR试剂设计软件免费,卡盒便宜,网上商店,开发者定价,销售完成后开发者得70%, iCubate 30%. 这个模式已经开花结果,注册开发者已经有两百六十多人。象UAB硕士班这样的项目已经有了不少,开发者涉及的领域是我们很难想象到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更多的人参与到开发者的行列,让开发者受益,更让终端用户受益。
个人分类: iCubate2.0开放平台|15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辅导硕士生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生物技术产品
热度 7 SNPs 2012-2-9 03:58
前两天阿拉巴马大学的记者采访了我代课的生物技术硕士班,这是记者写的文章(点图链接): 我前些天的博客有介绍过 这个班 ,和 这个学校 ,有兴趣的可以去申请,一年获得生物技术硕士学位,而且学习的都是比较实用的生物技术(和产品开发有关,也学市场分析等)。 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用的头几张幻灯片就是这个些: 我觉得,在坐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交了学费来学生物技术,学成以后到底能干什么?” 所以,我的讲课从这张照片开始:“这个照片里面的两个人,一个是科学家(发现DNA结构的James Watson)另一个是技术匠 (Research Genetics 公司的创办人, Jim Hudson , 也是我们HudsonAlpha研究院的创办人之一。他给人类基因组工程提供工具,最后公司三亿美金卖给Invitrogen)。他们都可以是我们的榜样。 作为科学家,James Watson发现了DNA碱基配对的原理,给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是当我们通过加热,把(原来在体内不变性)DNA双链退火变性,然后在用各种酶来处理,这就是生物技术了。说白了,生物技术就是把生物学的科学原理用来为人服务。 我说:“如果你们想成为搞科学的科学家,你就需要去发现,而搞技术的就要去发明;搞科学的是科学家,搞技术的可能就是工程师;搞科学的要弄懂生物学现象背后的机制,搞技术的要通过人工玩弄机制来造福人类;搞科学的可能得到诺贝尔奖,搞技术的能当CEO,可能赚更多的钱;搞科学是小范围实验,搞技术的要做规模化生产;搞科学的提出问题,搞技术的解决问题;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能促进科学发展;搞科学的是吃皇粮的,靠政府资助,搞技术的要在市场上找饭吃。” 我说,你们学成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不单单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去公司,开自己的公司,当专利律师,当技术转移专家,股票分析师,风险投资公司项目经理。。。。不管你做什么,都需要对整个分子诊断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在和学生们讲具体的研发技术以前,先介绍了许多分子诊断行业的背景知识,比如都有那些技术?如何衡量一个厂家生产的技术平台?不同技术平台的优缺点是什么?商业模式上面有什么问题?个体化医疗需要什么样的分子诊断技术?测序是否会取代一切? 这样,由远到近,由广到窄,由浅到深,介绍了我们为什么要开发iCubate 技术平台,为谁开发的,如何用,给病人带来什么好处?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等课程上完以后,已经至少有5-6个非常像样的产品,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我提醒大家先从不需要FDA 批准就能进入市场的产品着手。因为那些产品进入市场门槛高,见效慢。所以上面文章中提到的Jeff Hicks 想到做一个“诊断”食品市场上加工好的鱼类产品,到底是不是标签上说的“鳕鱼”?我说:“主意不错,不过你把产品研究出来后卖给谁?去餐馆吃饭的人恐怕不会感兴趣到花钱做一个分子诊断的地步。餐馆的业主也不会花钱去做这个。谁愿意出钱让你测?”结果他回去重新写产品设计,把市场需求都搞通,价格搞定,营销途径搞懂,然后我们再来谈产品。 另外还有同学家里是做机械化养鸡的,一些引起鸡瘟的病毒感染是很关键的诊断,一旦感染,全温室的鸡都要处理掉。学生列出了需求有多大,市场有多大,能够带啦什么样的经济效益,谁受益?如何使用,用什么标本,在固定实验室还是游动车实验室?营销途径如何,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然后开发一系列诊断产品。 还有同学说做木材的真菌感染诊断,据他讲有10%的木材因为有感染污染不能用。于是我就问:“那你做诊断什么时候做?是砍树以前做?还是以后做?查到树的病对谁有益?谁承担更大的经济损失?损失放是否愿意出钱早些诊断?你每个试剂盒能卖多少钱?需求量是多大? 一些女同学要做和化妆品有关的诊断,比如皮肤过敏,青春痘诊治等。还有一个女生家里是做石油生意的中东人,对输油管道里面的细菌膜生长的诊断和处理感兴趣,她老爸会出钱让她一毕业就有自己的公司。 还有做赛马的种马性病诊断的,因为种马的价格都是百万元,配种时如果感染了性病就得不偿失了。这类诊断价位高些也有人愿意出钱。 也有做高尔夫球场上的草皮真菌感染引起的黄斑的诊断的,等等,等等。这些产品都是学生们在自己的身边找到的需求。我花了两堂课的事件(四个小时)逐个听取他们的产品设计,市场分析,然后指出优缺点,值得改进的地方。 所以,在真正动手开始做实验以前,学生们就已经热情十足了。等到要讲技术细节的时候,不用提醒,大家都非常主动,细致地学习,体会。 我把教学的过程,当做一个辅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但学到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手艺,更了解到课堂和实验室以外的东西。而这个从市场需求起步的教学过程,也正是我们每个创业的人都应该有的思路。 使用 iCubate 2.0 开放平台 ,学生们研发出来的产品在网上商店完成销售后他们得70%, iCubate厂家得30%. 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也让学生们有“当家做主”的感觉,一开始就有一种创业者的心态。 这个月底要回国做开放平台的巡回演讲,现在初步定下有去重庆,北京,郑州,济南,杭州等地,可能还会增加几场。没有办法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国内同行讲,不过精华都会在里面的。等讲课回来我也会整理一些录像放到网上和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iCubate2.0开放平台|8388 次阅读|15 个评论
GenomeWeb报道iCubate开放平台
SNPs 2011-12-10 00:35
今天的GenomeWeb有一篇介绍iCubate的文章 : GenomeWeb.pdf (点击下载全文) 在前些天参加的美国分子病理学年会上,GenomeWeb的PCR insider编辑来到我们的展台,我和他聊了很长时间。他对我们的开放平台很感兴趣,写了这份长篇报道。 其实许多“观点”都是我平时写博客的时候慢慢总结出来的。如何把自己的技术特点讲清楚,是我经常考虑的事情。拿IT行业的成功经验做比喻和借鉴,也是这几年思考得比较多的。 和IT行业比,生物技术毕竟还比较年轻,可以和他们学到很多市场方面的经验和教训。iCubate2.0是一个尝试,因为我觉得开放,个体化,是高科技产业的共同趋势。
个人分类: iCubate2.0开放平台|8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扮好“王婆”的角色,把瓜卖个好价?
SNPs 2011-10-12 09:22
GE公司出一亿美金 征集肿瘤诊断的奇思妙想 ,这是我投进去的两个项目之一,是有关用iCubate开放平台做肿瘤诊断的。 如何能在这类投标中增加胜出的几率? 在(未公布的)写给专家评委的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讲市场对开放平台的需求: *** 目前分子诊断行业的情形,有些象Steve Jobes靠iPod, iTunes进入音乐行业以前的情形:硬件使用起来不方便,功能整合不完全,自动化程度不高,软件用户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另外,内容(PCR, qPCR诊断试剂)也大都是非法开发,非法销售。内容开发者(临床科研人员)仅有权发表试剂开发的论文,无权做产业化,更谈不上得到经济上的回报了。而拥有技术的厂家(比如具有qPCR知识产权的罗氏)因为惧怕技术失控,也很少把知识产权放开给广大研发人员去用。其结果,就是市场上能卖的分子诊断产品奇缺,病人和医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苹果的成功告诉我们,技术应该是连接内容和客户的机制,而不应该称为他们之间的屏障。技术公司应该去研发绝好的,设计精美的硬件,配以方便用户的软件,进而给用户提供一个独特的使用经历,让技术本身隐退到幕后。 这正是iCubate试图去做的。我们研发出了一台设计精美的仪器,配上方便用户的软件,让我们的用户有一个独特的使用经历:因为我们所能提供的“合六为一”是同行业的其它公司所没有的:多重,全自动,全封闭,提取,扩增,检测。其中,多重PCR技术合全封闭的卡盒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这些领先技术使得我们有了建立分子诊断行业前所未有的开放平台的机会。在这个开放平台中,试剂研发者的创造力不但不受约束,反而还得到奖励。而最终受益的是病人,他们得到了更多,更准确,更全面,更快的分子诊断试剂。 “Content is king”, said the IT industry. It is about time for biotech to wake up and embrace that truth. *** 其实,这些想法许多都是最近在写博客的时候归纳出来的。博客是记录科研合创业思路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网友交流的过程,也是理清自己思绪的过程。不管是和投资人交流,还是和合作者交流,讲的次数多了,得到的回馈多了,就知道怎么讲一个问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了。而表达得越简单明了,听众越能轻松地了解到问题的关键,而我们的目的(集资,市场推广)也就完成得越出色。 我以前读过一本解密Steve Jobs演讲秘诀的书, 说他每次演讲都用好莱坞大片的格式 :先树敌,说出大家都痛恨的,不满的事情,然后再道出“英雄救美”的情节,说出Apple的技术带来了哪些革命行的创新。 上面一段有关开放平台的论述也是“好莱坞格式”的:先说现在分子诊断行业的困扰,然后再说我们做了什么改进。这样的讲解,要比上来就说我们的技术平台有什么特点要好得多。不信,下次你也试试这个格式。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象有点贬义。其实,叫卖是生存的必须,早些把东西卖出去,才有机会回去多生产些成果来。总比让好瓜烂掉的好。既然出来卖瓜了,就该学些叫卖的本事。
个人分类: iCubate2.0开放平台|5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IT的“内容”相当于BT的什么?
热度 4 SNPs 2011-9-18 22:48
苹果公司乔布斯的贡献不仅仅是软硬件平台的开发,更是商业模式的革命。而这个革命的核心就是设法找到内容(音乐,电影,新闻等)开发者,经销者,和苹果平台之间的合理的,多赢的付费方式。 在他以前,有Napster等帮助消费者“盗版”音乐的软件平台,也有为MP3配套的硬件平台。不过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伤害内容开发者,经销者的即得利益为基础的,理当得到传统行业的反抗。可是,传统行业的内容传递(DVD, DVD player)又不能满足数码时代“随要随到”的需求。乔布斯能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机制,在不伤害内容开发者和经销者的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光大用户的需求。他坚信,用户是识货的,只要有价值,就能找到市场。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BT行业,尤其是分子诊断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Napster时代一样:技术平台如战国纷争,内容(诊断试剂)开发者几乎没有利益(因为技术平台公司试图收取高额的技术使用费),内容的经销者腹背受敌,心惊胆战,而最终用户只能是望梅止渴。 在分子诊断行业,罗氏控制了PCR,qPCR的专利,只有他们和几个拥有使用权的公司(Qiagen, BD等)才能有机会把产品推入市场。一般科学家研究出了一个PCR, qPCR的分子诊断试剂(因为没有使用权)就只能写篇论文发表,不能真正在临床上使用。因为没有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者者也不会投入去做临床报批,结果许多有用的试剂成了“盗版”的产品。研发者偷偷研制,经销商偷偷卖,用户也偷偷用,永远也成不了大气候。就怕做大了会引罗氏找上门来(如国内的达安,金域等公司)。如果罗氏等找上门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被“诏安”(如国内的匹基,德国的Artus,美国的GeneOhm等)。 技术的拥有者(罗氏)因为内容奇缺而市场受阻;试剂开发者因为看不到利益也没有了研发热情;利益不能得到保护的试剂经销商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市场开发中去;最后受害的是病人,没有能享受到分子诊断带来的好处。 这样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学习苹果,我们就能找到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秘诀了。 这个秘诀就是:(1)要给内容开发者松绑,让他们很容易地去开发分子诊断试剂。还要保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试剂开发者最懂市场,最知道需求,他们研发出来的试剂也最受欢迎。(2)要让各级试剂经销商有合理的,稳定的,合法的利益。和音乐行业的“中间商”一样,所有销售途径上的中转站都生存在“被去除”的压力下。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中间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垄断销售途径而获利。在今天,只有那些真正在内容和终端用户之间增加价值的中间商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机会。这样的中间商也应该有透明的,合理的收入。 只有满足了上面两个条件,病人才能用上各种各样的分子诊断试剂;也只有这样,技术的开发者才能最终从市场上获利。 下面这个图显示我们在这个思路下的一些实践: 我们把多重PCR技术( mPCR )和 iCubate 全自动技术平台开发出来以后,推出了 iCubate2.0 开放平台。开放平台通过提供免费软件来方便试剂开发者设计,开发多重PCR分子鉴别诊断试剂。和苹果一样,我们也做网上商店,试剂开发者可以直销用户,开发者定价格,销售完成后开发者得70%, 我们得30%(又是和苹果一样)。除了开发者外,自研,自产,自销的临床参比实验室(如美国的Diatherix, Quest, ARUP,国内的金域,康圣达等)可以放心地推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另外试剂评估公司,生产和销售公司也可以参与这个平台的开发和经营。只要是给病人带来最终价值的公司和个人,都能在这个价值平台上合理地得到回报。 有人问,你们的iCubate技术平台很新,公司也很小,没有品牌,没有苹果一样的名气,这样的尝试是否等同自杀?如果我们跟进成为这个平台上的开发者,是否也会陪你们一起失败? 这是一个“士兵何时想当将军才合理?”的问题。小公司是否该有大战略?有大战略的小公司是否还小? 我历来认为,敢想,才能有所为。可是敢想不等于冒险,敢为也不等于拼命。我们能做开放平台,就也能做“封闭平台”。所以我们在开放的同时,也在做传统的FDA报批,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做。另外,开放平台并不等于核心技术“全裸”出场。我们在核心技术的保护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有保护的开放才能让试剂研发者放心,让投资人放心,让终端用户放心。 至于“我怎么早投入到开发者的队伍中去是否值得?”的问题,你该问自己:“这到底是个风险,还是一个机会?”。PCR, qPCR技术平台上开发试剂没有风险,可是事实已经证明那条路走不通。机遇,都是在他人还没有认识以前才有的。等风险没有了的时候,机会也不见了。 今天, iCubate2.0 开放平台上的注册开发者还不到200人。你加入,你就有不到200人的竞争对手。等到象苹果公司的App Store上一样有千百万的研发大军的时候,竞争的难度就大了。 Steve Jobs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可是对我来说,他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遗产就是: 只要你竭尽全力地去给用户创造价值,一切就都会有的。
个人分类: iCubate2.0开放平台|9202 次阅读|9 个评论
俺们也来“山寨”一把苹果
热度 4 SNPs 2011-8-17 08:45
苹果的App商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因为Steve Jobs知道iPhone的价值不仅仅是苹果自己开发的软件,而是在大量第三方开发出的不同的应用软件(Apps)。苹果把平台技术(iPhone)做出来以后把它开放出去,让有能力,有热情的个体户(和小公司)去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四十万个App在他们的网上商店卖了。也培育出了许多因为开发App而致富的百万富翁。 Google, facebook 等“挨踢”(IT) 行业的公司也都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公司经营模式:“从自己的拿手技术产品以外去赚钱”。把产品做好,做到人人都喜欢,免费地(或低价地)交给大家去使用,让人离不开你,然后再设法在吸引到的广大客户群中寻找其它的盈利模式(个体化广告)。 苹果也好,“非死不可”也好,都给我们“被踢”(Biotech)行业上了一堂商业模式的课: 技术平台要好用,要开放,内容(content)要充分,最好是客户自己贡献content, 这样才能率先占领市场,打开局面。 以前写过一篇博客( 创新的一招:隔行“剽窃” ),说道把外行的成功经验整合到自己的实践中就可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我的两个公司也在尝试: (1) iCubate 公司推出了 iCubate2.0 的开放平台。把多重PCR的独门绝技做成软件,让大家免费使用。iCubate 2.0还在做网上“应用软件”(试剂盒)商店。下面是我们做的一些Logo,每个用户开发出的试剂(iC, iCubate Cassette)会有一个独特的标识,便于其它人选购: 和苹果网上商店的分配形式类似,iCubate网上商店卖的产品(试剂,content) 由开发者自己定价,销售完成后开发者得70%, 平台提供者(iCubate)得30%。 这样广大开发者才有积极性,也给学生物的同行提供了一个创新和创业的机会。 (2)我创办的另一个公司, iRepertoire ,把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开发出来以后做成产品,低价出售,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能有机会使用这个技术。同时,我们还赞助 非盈利的R10K 项目,让上百个科学家团队能免费地用这个技术去发现新的诊断指标。 所以,我的体会就是: 高科技公司要靠独特 技术 (平台)去打天下,但是没有充分的 内容 就别想坐天下。而得到内容就要赢得人心,赢得人心就 要把 技术平台 开放 出去,最好是能让大家免费使用。 这样的商业模式,在BT行业还不多见,绝对是“山寨”了IT的,也算是一种尝试吧。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5099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